① 城鄉居民醫保的大病保險是需要自己去辦理的嗎
城鎮居民大病醫療保險如何辦理?
城鎮居民大病醫療保險是對患有大病的城鎮居民所產生的醫療費用給予報銷。其目的是為了解決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至於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的辦理可以參考以下步驟,具體如下:
1、申報和登記。
投保人可以攜帶自己的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直接到保險公司的營業大廳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大病醫療保險產品,選擇好之後,需要投保人填寫好保險申購單。
2、選擇繳費方式。
一般情況下,大病醫療保險的繳費方式可以分為按月繳費、按年繳費和一次性繳費。投保人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繳費方式,一般選擇按年繳費的居多。
3、辦理或提交一張活期銀行卡。
投保人需要辦理或提交一張活期銀行卡,用於以後保費的繳納。如果發生保險合同范圍內大病,也可以通過這張銀行卡領取理賠保險金。
4、仔細閱讀保險合同並簽訂。
投保人應該仔細閱讀大病醫療保險的保險合同的各個條款,尤其是除外責任、保障范圍、保障疾病等。經過投保人確認沒有異議之後再進行簽字。
5、繳納保費。
投保人和保險公司簽訂保險合同之後,需要先繳納第一次保險的費用。如果是按年進行繳納,之後的每一年都需要繳納相應的保費。
綜上所述,城鎮居民大病醫療保險的辦理步驟為:申報和登記--選擇繳費方式--辦理或提交一張活期銀行卡--仔細閱讀保險合同並簽訂--繳納保費。
② 關於大病報銷:二次報銷需要什麼手續和流程
社保醫療保險就不存在二次報銷,能夠二次報銷的話,何苦要脫了褲子放屁費二次功回夫,一答次完成不就得了。
所謂傳說二次報銷,其實與醫療保險無關,是各地方政府設置的救助政策,是為低保戶、低保邊緣戶設置的大病救助政策,這由地方政府買單,與醫療保險無關。
如果你是低保戶、低保邊緣戶,就到戶口所在地社區居委會提出大病救助申請。
(2)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流程擴展閱讀:
享受許可權:居民醫保和新農合人員。
1、目前本市醫療保障有三大類,一類是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一類是以一老一小和無業居民為主體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還有一類是以農民為主體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大病保險保障的是後兩類。
2、這是因為一方面職工醫保的報銷比例和封頂線都比較高,因大病致貧的情況極少,另一方面多數因病致貧發生在老人、兒童和農民等群體,所以大病醫保主要是解決這些人的困難。這兩類參保人員的總數是414萬。
3、城鎮居民大病保險資金實行全市統籌,由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按照當年籌資標准5%的額度劃撥;農村居民大病保險資金實行區縣統籌,由各區縣新農合基金按照當年籌資標准5%的額度劃撥。
③ 申請大病醫保需要哪些程序
1、個人申請
在每個季度的首月向戶口所在地村(居)委會提出書面申請,提供疾病診斷書、醫療費用發票、戶口簿、身份證、郵政儲蓄存摺復印件及居民醫保補償單原件,填寫好《株洲縣醫療救助申請審批表》;
2、村(居)委會評議
村(居)委會根據申請人報告的情況進行調查核實,通過評議小組評議,填寫好《株洲縣醫療救助對象評議意見表》,將上述資料交鎮民政辦審核;
3、縣民政局審批
縣民政局對鎮民政辦上交的資料進行復查審定。符合條件的在季度末通過存摺帳號發放醫療救助金;對不符合條件的,將材料退回鄉鎮,並說明理由。
辦理大病醫療保險所需的資料:
1、本人身份證、戶口本復印件;
2、填寫《慈善救助大病患者申請表》;
3、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出具的正規醫療費用票據和基本醫療保險管理部門出具的報銷結算原件及復印件;
4、社會困難家庭需要由單位或者居委會開具收入證明;
5、城鄉低保、農村五保、城市三無、孤兒等需提供《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證》、《農村五保供養證》等有效證件或者證明;
6、其他申報材料。
④ 大病醫保怎麼辦理
1、被保險人親自填寫《特殊疾病門診醫療證個人申請表》,注意是一式兩份;
2、將已填寫申請表、近次出院記錄、門診病歷、相關檢査檢驗材料及一張一寸照片交給所在單位;
3、所在單位蓋章確認並報市醫保中心審批。
報銷大病醫療保險的手續:
1、大病保險待遇如果在本地就醫直接劃卡結算,無需另行報銷。
2、若是在異地報銷,需要選擇當地定點醫療機構住院治療;出院後3個月內,持醫療證、身份證(或戶口本)、診斷證明、出院證明、發票、費用清單(原件)到各地有關部門辦理理賠手續。
辦理大病醫療保險所需的資料:
1、本人身份證、戶口本復印件;
2、填寫《慈善救助大病患者申請表》;
3、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出具的正規醫療費用票據和基本醫療保險管理部門出具的報銷結算原件及復印件;
4、社會困難家庭需要由單位或者居委會開具收入證明;
5、城鄉低保、農村五保、城市三無、孤兒等都在需要的時候需要提供《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證》一份、《農村五保供養證》一份等有效證件或者證明;
6、其他申報材料。
⑤ 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的基本原則
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的基本原則:
(一)堅持以人為本,統籌安排。把維護人民群眾健康權益放在首位,切實解決人民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突出問題。充分發揮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與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等的協同互補作用,加強制度之間的銜接,形成合力。
(二)堅持政府主導,專業運作。政府負責基本政策制定、組織協調、籌資管理,並加強監管指導。利用商業保險機構的專業優勢,支持商業保險機構承辦大病保險,發揮市場機製作用,提高大病保險的運行效率、服務水平和質量。
(三)堅持責任共擔,持續發展。大病保險保障水平要與經濟社會發展、醫療消費水平及承受能力相適應。強化社會互助共濟的意識和作用,形成政府、個人和保險機構共同分擔大病風險的機制。強化當年收支平衡的原則,合理測算、穩妥起步,規范運作,保障資金安全,實現可持續發展。
(5)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流程擴展閱讀:
大病保險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認真組織實施。各地要充分認識開展大病保險的重要性,精心謀劃,周密部署,先行試點,逐步推開。已開展大病保險試點的省份要及時總結經驗,逐步擴大實施范圍。
尚未開展試點的省份可以選擇幾個市(地)試點或全省進行試點。各地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政策。各省(區、市)醫改領導小組要將本省份制定的實施方案報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辦公室、衛生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保監會備案。
(二)穩妥推進,注意趨利避害。各地要充分考慮大病保險保障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循序推進,重點探索大病保險的保障范圍、保障程度、資金管理、招標機制、運行規范等。
注意總結經驗,及時研究解決發現的問題,加強評估,每年對大病保險工作進展和運行情況進行總結。各省(區、市)醫改領導小組要將年度報告報送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辦公室、衛生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保監會、民政部。
⑥ 大病醫療保險報銷流程
除規定的22類大病外,年度累計費用很大的新農合參合農民符合政策的也可以享受大病報銷。按規定,除上述22類重大疾病外,參合農村居民當年度住院和大病門診醫療費用,經新農合報銷後,新農合報銷政策范圍內個人自負費用年度累計2萬元以上(含2萬元)部分和政策范圍外個人自負費用年度累計4萬元以上(含4萬元)部分,也在報銷范圍之內。
除患22類重大疾病外的參合農村居民,其住院和大病門診納入新農合報銷政策范圍內的個人自負費用年度累計超過2萬元以上部分,按60% 比例給予救助;新農合報銷政策范圍外費用年度累計超過4萬元以上部分,按20%比例給予救助。
而對新農合報銷政策范圍外費用規定其占醫療總費用比例上限,一級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為10%、二級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為20%、市級及市外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為30%,高於上限的范圍外費用不予救助。
對納入大病救助范圍的22類重大疾病,衛生行政部門被要求按照衛生部確定的臨床路徑合理測算病種費用及付費定額,逐步實施住院按病種付費;對其他病種,各區(市)衛生行政部門要結合自身實際,積極探索開展新農合支付方式改革,在實施農村大病醫療救助的同時,有效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切實減輕參合農村居民醫療費用負擔。而本市還要求衛生部門和社會慈善機構要建立長期合作機制,提高救助效率,降低救助成本,形成合力。要求財政、民政 、衛生等部門要建立健全農村大病醫療救助的民主監督機制,及時將農村大病醫療救助政策、辦理程序、救助標准、救助對象、救助金額等向社會公布,設立並公開咨詢監督電話,接受群眾、社會監督及審計、監察等部門監。
⑦ 社保 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怎麼報銷
參保人員大病醫療費用實行聯網結算,個人只需承擔應由本人負擔的費用。對於未能實行聯網結算發生的墊付醫療費用,與居民基本醫保墊付費用一同申請報銷。
申請時,需提供住院(含門特)醫療費票據;住院費用匯總清單;出院小結(出院記錄復印件,加蓋醫療保險章);社會保障卡或身份證復印件。異地安置人員還需提供《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異地安置人員登記表》;屬轉診轉院的,需提供《基本醫療保險轉診轉院審批表》;屬異地急症的,需提供醫院級別證明,相關票據、診斷證明(需加蓋急診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