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城鄉建設 > 江陰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江陰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發布時間:2020-11-27 01:52:02

1. 崑山,常熟,張家港,江陰那個城市城市建設最好

城市建設整體環境還是張家港好,但是從發展的速度和總競爭力還是崑山和江陰更強,常熟和張家港的經濟實力差不多,但是常熟將成為汽車製造業基地

2. 江蘇省江陰市人口面積和人均收入分別是多少

作者:江陰市統… 文章來源:江陰日報 點擊數:2806 更新時間:2009-3-10
2008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建設幸福江陰的目標任務,積極應對世界金融危機挑戰,加快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加快和諧社會建設,經濟社會實現了平穩較快發展,經濟總量和質量進一步提高,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再上台階,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明顯提升[注①]。

一、經濟發展

綜合實力 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30億元,比上年增長14.9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1.60億元,增長4.70%;第二產業增加值949.95億元,增長14.70%;第三產業增加值558.45億元,增長15.70%[注②]。全市戶籍人口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27622元,比上年增長19.84%,按當年匯率折算達18673美元。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增加值在地區生產總值中的構成比例為1.41:62.09:36.50,第三產業佔GDP比重創歷年新高。全年財政收入245.02億元,比上年增長28.60%,其中一般預算收入102.19億元,增長24.11%,財政收入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6.01%。在第八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評價中名列第一,實現六連冠。被中央確定為全國改革開放30年18個典型地區之一,榮膺影響中國改革十大創新城市。

農林牧漁業 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定發展。全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1.91億元,比上年增長18.59%,其中農業產值17.16億元,林業產值2.55億元,畜牧業產值12.84億元,漁業產值5.96億元,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3.40億元。全年糧食總產量20.34萬噸,其中夏糧4.65萬噸,秋糧15.69萬噸;糧食平均畝產445.66公斤,其中小麥畝產295.5公斤,水稻畝產567.70公斤。全年生豬出欄33.50萬頭,家禽出欄1100萬只,奶牛存欄7598頭,牛奶產量3.37萬噸,肉類總產量5.26萬噸,水產品產量2.32萬噸,水果、禽蛋、特種養殖等其他農副產品均比上年有不同幅度的增長。全市「三資」投入農業9.5億元,累計達到41.32億元。全市有農業旅遊點73家,完成農家樂餐飲、垂釣、農產品銷售等營業收入3.5億元。年內有2個農產品獲綠色食品證書。惠農政策全面落實,小麥、水稻、能繁母豬保險覆蓋面達100%,發放糧食政策性補貼2763.33萬元。全面實施農業「510」工程,在全市新建或完善提高10個五百畝以上生態園、10個五百畝以上蔬菜基地、10個規模化養殖示範基地、10個千畝以上現代農業示範園、10個無錫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全市高效農業面積達29.2萬畝,農業規模化經營比例達69%。城鄉「菜籃子」工程建設繼續加強,全市蔬菜種植面積15.79萬畝。全年農業機械化投入2620萬元,新增高性能插秧機26台,更新大中型拖拉機58台、耕整機100台。年末全市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25.77萬千瓦、大中型拖拉機740台、聯合收割機571台。全市機插秧面積24.68萬畝,機插率92%。全年水利建設總投入5.4億元,完成各類土石方750萬方,疏浚河道217條,累計完成河道清淤350萬方。修建防滲渠道65公里,改造機電泵站73座,完成圩堤加高加固16.1公里,改造圩口閘12座。農業生產的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

工業 工業生產平穩增長。全市完成現價工業總產值4466.55億元,比上年增長19.93%;完成工業產品銷售收入4359.27億元,增長20.17%;實現工業利稅380.65億元,增長20.24%;實現工業利潤266.70億元,增長17.83%。全年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213.27%,比上年提高11.05個百分點。工業產品銷售率為97.79%,比上年下降0.02個百分點。全年工業用電量167.47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0.71%。年末全市工業固定資產原值1480.98億元,比上年末增加221.31億元,增長17.57%。規模工業支撐強勁。全市規模工業企業完成現價工業總產值4011.65億元,比上年增長19.42%,佔全市工業總量的比重為89.82%,比上年提高1.44個百分點;完成工業產品銷售收入3893.02億元,增長16.94%,佔全市的比重為89.30%,比上年略降0.51個百分點。華西村營業收入500億元,興澄特鋼、陽光集團、三房巷集團營業收入突破200億元,海瀾集團、澄星實業集團、法爾勝集團、新長江實業集團、雙良集團、西城鋼鐵有限公司營業收入超100億元,7家企業超50億元,6家企業超30億元,7家企業超20億元,21家企業超10億元。39家工業企業利稅總額超億元,其中超20億元1家,超10億元的7家。全市工業百強企業全年完成產品銷售收入2877.11億元,實現利稅256.77億元,分別佔全市工業總量的66.00%和67.46%。年內新增省名牌產品16隻。參與制定國際、國內行業標准增加到119項。工業企業在調優競爭中不斷發展壯大。

民營經濟 民營經濟貢獻份額繼續放大。全年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912.00億元,比上年增長15.50%[注③],佔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9.61%。民營經濟年末注冊資金732.29億元,比上年增長20.00%,其中私營企業注冊資金553.71億元,增長17.80%;個體工商戶注冊資金16.52億元,增長2.40%。全年固定資產投資額238.37億元,增長11.34%,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的比重為59.54%,比上年提高2.01個百分點。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3014.92億元,增長20.10%,佔全市工業總量的比重為67.50%。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37.45億元,增長23.20%,佔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80.95%。實現稅收84.54億元,增長31.40%,占稅收總收入的45.90%。民營經濟大力發展、比重提高、貢獻增大。

固定資產投資 投資結構逐步優化。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400.33億元,比上年增長7.57%。其中城鎮投資183.00億元,農村投資217.33億元。總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6.19億元,比上年增長658.82%;第二產業投資250.96億元,增長3.54%;第三產業投資143.18億元,增長11.04%。工業完成投資250.42億元,增長3.39%。25個重點服務業投資項目完成投資51.24億元,38個工業重點重大項目完成投資108億元。

建築業 建築業穩步發展。全市建築業資質企業實現建築業總產值66.24億元,比上年增長20.37%;全年建築業資質企業房屋建築施工面積852萬平方米,房屋建築竣工面積448萬平方米。年內創無錫市級優質工程5項。

房地產業 房地產開發平穩增長。全年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額77.79億元,比上年增長20.68%。年內房地產開發房屋施工面積679.43萬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52.73萬平方米;竣工面積272.81萬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72.92萬平方米;商品房銷售面積143.48萬平方米,其中現房銷售面積63.91萬平方米,期房銷售面積79.57萬平方米,分別比上年增加23.02萬平方米和11.31萬平方米。

金融業 金融業穩健運行。全市駐澄銀行機構年末各項存款余額1251.61億元、貸款余額993.29億元,分別比年初增加266.51億元和125.57億元,存款增長迅速,存貸比有所下降。年內銀行現金凈投放172.57億元,比上年增長10.24%。全年保險業務收入22.74億元,比上年增長14.73%;保險業務支出15.06億元,增長16.93%。年內全市證券交易量1160.33億元,比上年減少64.76%。

國內貿易業 消費市場繁榮活躍。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3.34億元,比上年增長24.20%。其中城區181.97億元,增長25.22%;農村111.37億元,增長22.5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行業分,批發零售貿易業254.03億元,增長22.65%;住宿餐飲業32.57億元,增長24.63%;其他行業6.74億元,增長129.70%。全市重點物流園區年內實現開票銷售收入595.13億元,比上年增長46.36%;上交稅金7.07億元,增長51.29%。

郵電通信業 郵電通信業穩定發展。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收入22.58億元,比上年增長33.27%。年末全市電話交換設備總容量111.14萬門,擁有固定電話(包括移動式固定電話)用戶93.08萬戶,比上年增長2.30%。年末在網行動電話用戶136.22萬戶,比上年凈增17.60萬戶。年末國際互聯網用戶18.67萬戶,其中寬頻網用戶17.31萬戶。

交通運輸業 交通運輸業較快增長。全年完成客運總量11884萬人次、客運周轉量355082萬人公里,分別比上年增長11.36%和1.64%;完成貨運總量2801萬噸、貨運周轉量254100萬噸公里,分別增長11.55%和8.84%。全年完成港口吞吐量8740萬噸,比上年增長21.09%,其中外貿運量1099萬噸,增長1.57%。完成集裝箱運量50.22萬標箱,比上年增長63.48%。全市年末擁有各類汽車11.57萬輛,比上年增長17.22%,其中私人自備車8萬輛,增長24.42%,私人自備車佔全市汽車總數的比重為69.14%。

二、改革開放

體制改革 體制機制創新深化完善。進一步調整優化行政管理體制。夏港鎮、申港鎮撤鎮建街道,撤銷石庄辦事處,成立臨港新城新材料產業園。全面完成市、鎮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和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調整,穩步推進第一批10個單位非稅收入收繳管理改革試點,啟動行政、事業單位公有資產管理改革。全面推進教育、文化、衛生體制改革,完成華士國際等3所公有民辦學校轉制,成立市文廣新局和文化藝術集團。積極推進「三大合作」組織建設,新建村級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15家,累計86家;新建土地股份合作社16家,累計達到88家;新建農民專業合作組織30家,累計133家。

市場培育和建設 市場培育和建設力度加大。全市擁有各類市場92個,其中生產資料市場29個,消費品市場63個。全年貿易市場成交總額1068億元,比上年增長43%,其中專業市場成交額868.14億元,增長38.66%。有9家重點市場成交額超10億元,其中江陰市金屬材料市場、江陰長江港口物流園區交易中心和江陰景澄物流交易市場成交額超100億元,市場發展和經濟發展良性互動,相互促進和提高。

對外經濟 對外開放水平穩步提升。全年完成進出口總額135.4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2.92%,其中自營出口額87.91億美元,增長36.61%。全市有132家企業出口超千萬美元,其中21家企業出口超億美元。三房巷集團進出口總額達14.69億美元,成為我市進出口總額最大的企業。全年新批外資項目60個,其中超千萬美元項目32個,新增工商登記協議注冊外資12.56億美元;年內到位注冊外資6.83億美元,增長8.61%;全年新批服務業外資項目18個,新增服務業工商登記協議注冊外資2.85億美元;年內服務業到位注冊外資0.62億美元。新增境外企業13家,年末累計在冊127家。目前我市企業在境外投資的國家和地區已達24個。完成工程勞務營業額1.8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6.67%。

旅遊 旅遊業穩定發展。全年完成旅遊總收入84.60億元,比上年增長9.71%;接待國內外旅遊總人數650.89萬人次,其中接待外國人16747人次,接待港、澳、台同胞2823人次;旅遊景點接待游園人數1176萬人次,增長17.30%。旅行社年內接待遊客67.13萬人次,增長18.61%。19家星級旅遊涉外飯店(賓館)實現營業收入4.31億元,客房平均出租率為67.22%。

沿江開發 沿江開發加速推進。開發區加快推進現代化科技城建設。全年完成業務總收入1185.95億元,比上年增長35.00%。其中工業產品銷售收入700.74億元,增長27.70%;實現財政收入34.79億元,增長51.55%;年內新批進區項目150個,其中外資企業30個;新增工商登記協議注冊外資4.34億美元,年內到位注冊外資1.71億美元。臨港新城堅持「雙輪驅動」、「港城聯動」,保持了經濟社會穩定良好的發展勢頭。全年完成業務總收入1584.11億元,比上年增長33.02%。其中工業產品銷售收入1085.81億元,增長29.24%;實現財政收入39.38億元,增長25.54%;年內新批進區項目447個,其中外資企業27個;新增工商登記協議注冊外資6.02億美元,年內到位注冊外資2.60億美元。靖江園區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全年完成業務總收入182.01億元,增長74.39%。其中工業產品銷售收入121.90億元,增長125.43%;實現財政收入4.85億元,比上年增長67.40%;年內新批進區企業48個,其中外資企業2個;新增工商登記協議注冊外資0.72億美元,年內到位注冊外資0.98億美元。

三、社會事業

科技 科技進步成效顯著。全市擁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1.66萬人,比上年增長9.28%。全年實施省級以上各類科技計劃項目119個。其中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項目6個;國家火炬計劃項目17個;國家重點新產品項目12個;省科技成果轉化計劃項目2個;省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資金項目2個;省科技支撐計劃5個;省基礎研究計劃項目1個;省高新技術產品項目71個。積極推進產學研合作,全年共組織實施重點產學研合作項目52項。年內申請專利2524項,授權981件。新建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級高級技術創業服務中心1個,省級軟體園1個。全年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1350億元,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270.3億元,實現技術貿易成交額9.18億元。

教育 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全市各類學校在校學生185047人,其中小學84892人,普通中學71614人,職業中學7480人,大中專20838人,特殊教育223人。幼兒園在園幼兒35349人。各類學校教職員工14527人,其中專任教師13464人。教育質量逐年提高,普通高中高考錄取率95.5%,本科錄取率65.4%,初中畢業生升學率97.18%。各類創建成果顯著,要塞中學和江陰二中分別創建成省三星級和二星級高中,職業技術教育中心校成為全省首批「四星級職業學校」,全市47所原實驗小學、省示範初中全部轉評為義務教育現代化學校,有4所小學順利通過了義務教育現代化學校的評估驗收,3所幼兒園創建成為江蘇省優質幼兒園。實現教育高位均衡發展,我市初中、中心小學、中心幼兒園達到省優標準的比例分別提高到100%、91%、90%。南菁高中新校區建設順利推進,江陰高中新校區建設立項,要塞實驗小學南校區和江陰市特殊教育中心校竣工投入使用。

文化 文化事業繁榮發展。2008年扎實開展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和申報工作,確定6處文保單位進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申報候選名單,一批文保單位修繕竣工。開展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調查文物點445處,新發現文物點257處。努力發展文化產業,建立規范有序的文化市場,建成「三創」載體20萬平方米,引進軟體和文化創意企業85家,累計實現銷售收入5億元。加快推進市、鎮、村三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公益性文化設施達標率92.7%,城鄉居民人均公共文化場館面積0.42平方米,建成「農家書屋」232家,12個文化服務中心、229個村文化活動室達到無錫市級標准。 「幸福進萬家 文化歡樂行」送文化下鄉深入人心,直接受惠群眾達80多萬人次。藝術生產成果豐碩。14件作品獲得省級以上獎項,31件廣播電視作品獲得無錫市級以上獎項。全市擁有文化館、文化服務中心20個,藝術表演團體2個,公共藏書894萬冊。全市電視覆蓋率100%,有線電視入戶率98.90%,有線電視用戶36.08萬戶。《江陰日報》全年出刊299期,出版報紙980萬份。

衛生 衛生事業繼續提高。全市擁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416個,其中醫院、衛生院37所,實際開放床位4717張;年末擁有衛生技術人員6319人,其中醫生3109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更加完善,參合人數75.2萬人,參合率達到100%,住院補償率達40%。完成了參合群眾的免費健康體檢,共免費體驗52.8萬人,體檢率達96%。全市社區衛生服務覆蓋率達100%。環境衛生面貌不斷改善,新創國家衛生鎮1個,累計達9個;新創省衛生村22個,累計達197個。全市人均預期壽命達77.54歲。市人民醫院新病房大樓進展順利,市紅十字血站投入運行。

體育 幸福江陰與奧運同行成效顯著。全年舉辦市級體育比賽和系列活動35次,承辦國際比賽2次,國家級比賽6次,省級比賽4次。年內獲省級以上金牌14枚。原江陰籍小將陸春龍奪得北京奧運會男子蹦床金牌,二中女足隊員翁新芝、翁曉潔入選國家隊獲得奧運會第五名,吳仁寶等5人當選北京奧運會火炬手,毛二度等2人當選北京殘奧會火炬手。全年輸送省優秀運動隊2名、省體校3名、無錫市體校19名。加快推進鎮村「四個一工程」建設,全年完成430萬元的體育器材配送下鄉,安裝健身器材180套、籃球架40副、乒乓球台120張。全年完成體彩銷售1.82億元,在全省縣級市中繼續名列第一。

四、人民生活

人口 人口總量保持低速增長。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120萬人,比上年增長0.19%。全市人口出生率7.14%。,比上年下降0.04個千分點;人口死亡率6.67%。,比上年提高0.03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0.47%。,比上年下降0.07個千分點。全面實施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政策,全市戶籍人口計劃生育率為99.47%,節育措施落實率為99.36%。確定計劃生育獎勵扶助對象19136人,發放獎勵扶助金5092萬元。

幸福江陰 幸福江陰扎實推進。2008年幸福江陰建設綜合評價指標完成情況良好,百姓對自己的幸福感打出了高分。客觀評價方面:監測的39個指標中,完成或超額完成時序進度的有37個。2008年客觀指標為92.21分,比上年提高3.64分。主觀評價方面:97.1%的人對自己的工作滿意,92.85%的人認為自己家庭收入能滿足正常開支、生活比較富足,95.15%和94%的人分別對城市綠化和環境衛生感到滿意,98.8%的人認為自己身體健康、心情舒暢,99.55%的人認為自己家庭和睦,鄰里關系融洽,96.8%的人感到作為江陰人自豪與幸福。百姓對幸福感平均打分為86.82分。根據主客觀評價情況,2008年幸福江陰綜合評價指數為90.05分,比上年提高2.39分。

就業 城鄉統籌就業加快推進。年末全市從業人員71.76萬人,比上年增長2.15%,其中第一產業6.92萬人,減少10.71%;第二產業41.6萬人,增長2.06%;第三產業23.68萬人,增長6.81%。年末城鎮職工12.39萬人,其中國有單位職工3.48萬人,城鎮集體單位職工0.35萬人,其他經濟類型單位職工8.56萬人。年內全市新增就業崗位4.62萬個,新增本地勞動力就業2.02萬人。全市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54%,農村調查失業率為3.16%。嚴格執行最低工資的規定,全市勞動合同簽訂率、月薪制實施率穩定在90%以上。

社會保障 各項社會保障制度全面提升。年內新增企業職工社會保險參保人數8.03萬人,實際繳費人數34.24萬人,養老保險覆蓋率達98.5%。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累計參保47.08萬人。29.99萬名歷次被征地農民納入基本生活保障范圍。農民基本養老保險累計參保12.40萬人,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最低年生活保障標准分別提高到3900元和2880元,年內發放低保金3643萬元。發放慈善救助金1140萬元。發行福利彩票1.18億元。

城鄉居民生活 人民生活顯著提高。全市城鎮職工年平均工資38171元,比上年增長16.3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14元,增長13.04%;農民人均純收入11975元,增長12.54%;城鄉居民人均儲蓄存款余額40993元,增長38.94%。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38.42%,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38.97%。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35.37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66.93平方米。

五、城鄉建設

基礎設施建設 城市建設在市鎮聯動中取得新進展。完成四大片區規劃研究、市域產業規劃、空間管制規劃、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和一批專項規劃。城市骨架路網基本形成。徐霞客大道建成通車,完成澄楊路改造工程,芙蓉大道西段、長山大道南段和暨南大道一期按計劃實施。片區開發有序推進,城市客廳天華軸線景觀通道基本建成,體育中心二期主體封頂。徐霞客旅遊文化博覽園、贊園開園,澄江福地商旅、興國公園配套項目建設進展順利。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啟動市民卡「一卡通」工程。全市完成拆遷259萬平方米,建設拆遷安置房155.5萬平方米。城市建成區面積52.39平方公里。

公用事業 公用事業發展步伐加快。全年新、擴建和改造220千伏變電所8座、110千伏變電站13座。年末主變容量933萬千伏安,比上年增加245.3萬千伏安。全社會用電量183.36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71%。自來水日供水能力90萬立方米,全年售水量21023萬立方米。城鄉公交協調發展。新增公交空調大巴100輛,擁有營運車輛470輛。營運線路總數達46條,總里程達436公里。公交出行分擔率達到15%。加快農村公交基礎設施建設,新建13個農村客運站和411個農村公交候車亭,自然鎮村公交覆蓋率達70%以上。

環境保護和治理 環保取得新進展。年內實現化學需氧量減排5123噸、二氧化硫減排1.29萬噸。工業污染源廢水達標率、各污水處理廠總體水質達標率分別達到93.3%和92.6%。水環境整治強力推進,全面落實「河長制」,基本完成張家港河、錫澄運河綜合整治,整治河道65公里,駁岸60公里,歸並封堵排污口200多個,13個河道「小康斷面」水質監測全面達標。整治改造「三高兩底」企業54家,並停「五小」企業93家。開展循環經濟試點8家,組織清潔生產審核60家。鋪設污水主管道382公里,累計超過1300公里,城市生活污水綜合處理率達到85%以上。建成了15個綠色社區、13個綠色學校、10個綠色家庭及10個環境友好型企業。全市環境質量總體狀況穩中有升。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74.2%。市區區域雜訊平均值57.4分貝,交通雜訊平均值72.4分貝。

造林綠化 綠色江陰建設成效顯著。年內完成造林綠化面積4.33萬畝,全市森林覆蓋率達25.81%,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分別達到43.81%和15.5平方米,創建無錫市綠色家園示範鎮3個、示範村44個,被聯合國規劃署和國際公園協會評為國際花園城市。

注①公報中部分數據為初步統計數;

注②③公報中地區生產總值和各產業、行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當年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3. 江陰市城建產業有限公司歸什麼部門管理

這是國企,說白了是江陰地方政府基建融資公司,歸江陰國資委管理。

4. 崑山郵編號碼

崑山,江蘇省轄縣級市,由蘇州市代管[1],自秦代置婁縣以來已有2200多年[2]。崑山是「百戲之祖」崑曲的發源地。[3]2010年9月,崑山與維也納、新加坡等五城市獲該年度聯合國人居獎。[4]2016年1月,崑山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評為首批「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2019年,崑山先後被評為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 2019年度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2019年度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5]。[6][7]第二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8]2019全國營商環境百強縣。[9]2019年全國綜合經濟競爭力排名第一。[10]2019年全國製造業百強縣(市)排名第一。[11]

2019年,崑山市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045.06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6.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0.34億元,下降2.3%;第二產業增加值2072.49億元,增長5.2%;第三產業增加值1942.23億元,增長7.3%。[12]2020年7月28日,由賽迪顧問縣域經濟研究中心編制的《2020中國縣域經濟百強研究》正式發布,崑山市再登榜首。2020年10月9日,被生態環境部授予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稱號。

2020年11月,入選「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13]

中文名
崑山
外文名
Kunshan City
別名
鹿城
行政區類別
縣級市
所屬地區
中國華東、江蘇蘇州

2020中國縣域綜合實力百強榜發布
近日,全面呈現中國城市與縣域綜合實力發展縮影的「2020中國縣域綜合實力百強榜」出爐。在這份榜單上,江蘇省蘇州市崑山市榮登榜首,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市、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江蘇省蘇州市太倉市、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市、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浙江省寧波市慈溪市、山東省煙台市龍口市分別位列第二至第十位。
新聞 2020-11-23
快速
導航
行政區劃

自然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

經濟

社會事業

文化藝術

地方特產

風景名勝

著名人物

城市榮譽
歷史沿革
崑山在新石器時代已有人類居住。
古名婁邑,春秋戰國時期先屬吳國,後屬越國,繼又歸楚國。吳王壽夢曾在這里豢鹿狩獵,故又名鹿城。[17]
崑山地域,經數代置廢分合,變化較大。唐以前縣境廣至今嘉定縣全境及太倉、寶山、青浦、上海、松江等縣部分境域。從唐代始至20世紀50年代末,縣境歷經多次演變成為今日之范圍。故婁、信義、新陽縣治均設於境內。[2]

崑山行政區劃
新石器時期,崑山地方已有人類活動。
夏、商時期,地屬揚州。
周時地稱婁邑(見載於清代《崑山縣志》),屬吳國。
春秋末年,巴城屬吳國管轄,位於都城姑蘇的東部。
戰國吳王夫差二十三年(前473年),越滅吳,地屬越國。楚威王(前339年-前329年)滅越,地屬楚國。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統一中國,實行郡縣制,置疁縣,屬會稽郡;始皇二十四年(前223年),秦滅楚後在吳、越故地置會稽郡,以吳縣(今蘇州市區)為郡治。秦二世三年(前207年),改疁縣為婁縣。
西漢高祖六年(前201年),婁縣屬荊國。高祖十一年(前196年),荊國除,婁縣屬會稽郡。高祖十二年(前195年),立劉濞為吳王,治荊國舊地,婁縣屬吳國。景帝四年(前153年),吳國廢,立劉非為江都王,治吳國舊地,婁縣屬江都國(見《漢書》、《史記》、《晉書》)。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江都國廢,婁縣屬會稽郡。
王莽始建國年間(9-13年),婁縣更名婁治,屬會稽郡。
東漢建武十一年(35年),復名婁縣,仍屬會稽郡。永建四年(129年),分會稽郡置吳郡,婁縣屬吳郡。
三國、晉、南朝宋齊,婁縣屬吳郡。南梁天監六年(507年),分吳郡設信義郡,分婁縣置信義縣,屬信義郡,餘下的婁縣仍屬吳郡。南梁大同三年(536年),婁縣改名崑山縣,改屬信義郡,崑山縣范圍大致與秦疁縣相同。
隋文帝統一中國後,開皇九年(589年),廢信義郡、信義縣、崑山縣,兩縣地歸蘇州(此時蘇州已得名)。開皇十八年(598年),復置崑山縣,屬蘇州。大業元年(605年),蘇州改為吳州;大業三年(607年),吳州改為吳郡,崑山均為屬縣。

閱讀全文

與江陰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