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加快推進城市化進程加大城市建設力度
隨著市場經濟的加速推進與產業結構的快速升級,尤其是隨之而來的農村剩餘勞動力異地就業步伐的加快,使得我國城市化過程中本身所累積的諸多矛盾日益凸現出來.概括地講表現在四個方面. 1.城鄉分割,協調性較差. 在長期計劃經濟「城鄉分治」制度的作用下,城鄉「二元」社會經濟結構得以產生、固化乃至於不斷強化.政府藉助於戶籍制度、勞動用工制度、糧油供給制度、社會保障制度、醫療、教育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推行,逐漸形成了城鄉有別的管理體系.城鄉居民由於居住地域的差異和職業的不同最終演化成身份和地位的差異,即所謂的城鄉差別.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於城市本身具有區位優勢和功能優勢,其聚集經濟效應的強化作用進一步拉大了城鄉之間的差距,形成了「城市一工業、農村一農業」的產業格局,最終使得城市和鄉村演化成兩個彼此相對獨立的人為的封閉系統.由於城市的磁化作用,使得農村中原本匱乏的資金和人才被城市合理「掠奪」.城鄉之間的公平問題作為市場經濟難以克服的固有缺陷在我國表現得更為明顯. 2.結構雷同,特色不明顯. 我國城市化發展模式肇始於重工業化發展戰略的需要,因此,其地域空間布局和主導產業培植上皆表現出明顯的計劃經濟色彩. 首先,表現在城市空間布局上的行政偏好.一是在城市選址和規劃上的強烈行政壟斷.政府包辦了城市建設中的一切事務,而作為切身利益者的城鄉居民幾乎被完全排斥在外;二是絕大多數城市都是所在地政府駐地,政治色彩十分濃厚.相比之下,城市產生、發展的最主要動力的經濟因素反而退居次要位置. 其次,城市之間產業結構的雷同成為普遍現象.出於政治因素而非經濟因素的考慮,大、中、小城市均希望藉助各種游說手段為當地爭得更多的項目和資金,並通過構建完備的工業體系,努力為政府官員創造更多的政績.同構化的城市結構一方面強化了城市間的過度競爭;另一方面,地域特色和產業特色定位的模糊性直接侵蝕了不同城市的比較優勢. 3.城鎮體系不健全,協同效應不足. 受制於不同時期政治和經濟環境的需要,我國的城市化發展戰略表現出明顯的短期化特徵.從建國後的「限制發展大城市和小城鎮,適度發展中等城市」逐漸過渡到80年代以後的「大力發展小城鎮」.我國城市化戰略的制定和實施似乎更多地是出於解決特定矛盾的權宜之計,缺乏整體性和前瞻性,都是從靜態和孤立的視角謀劃城市的發展.其實,不同規模的城市都有其自身的優勢和劣勢.例如,大城市具備較強的聚集效應,但其「城市病」症狀也更為明顯;小城鎮分布廣闊,貼近農村市場,更有利於城鄉之間生產要素的交換,但其聚集功能較弱,土地浪費較為嚴重;而中等城市兼有二者的優勢和劣勢.所以,不能簡單地評價哪種類型城市的優劣. 4.強調行政催化作用,缺乏產業支撐. 眾所周知,城市的產生源於經濟發展的內在需要,城市的發展同樣是伴隨經濟發展的自然演化的動態結果.在城市化的進程中,行政力量只是在短期內、在表象層面上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這是世界發達國家城市化過程中共有的規律. 然而,我國的城市化歷程表現出與這種規律較大程度的背離,行政力量扮演著遠比市場因素更為重要的角色.在城市主導產業的培育上,要麼定位模糊、搖擺不定;要麼彼此「借鑒」,簡單復制.其結果不僅浪費了較多的資源,而且使城市結構雷同、功能單一.同時,缺乏核心主導產業的支撐也使得城市後續發展動力嚴重不足,致使城市服務能力的提升滯後.
『貳』 城市建設該如何推進
□今日關注2009年,海鹽縣城市建設步伐加快,53個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完成投資24.9億元,創歷史新高,城市面貌明顯改善。2010年是海鹽縣實施城市建設「三年大會戰」的第二年,城市建設將進入一個高強度投入、高速度發展的新階段,海鹽縣該如何推進城市建設,成了「兩會」期間大家熱議的話題。城市建設要規劃先行人大代表肖建國:2009年,海鹽縣以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和創建國家園林縣城為契機,城市建設取得了良好的成績。2010年,要在這一基礎上,繼續圍繞「三年大會戰」的主題,做好城市建設項目的規劃。科學的規劃是城市建設的基礎。在城市建設中,要深入調查研究、加強項目規劃。在城市道路方面,要合理規劃,加快棗園路、鹽北路、濱海大道一期的建設,強化道路建設框架的構築;在文化設施方面,要加快對張元濟圖書館、張樂平紀念館的規劃,力爭早日開工建設;在城市整體規劃方面,實施「創建森林城市28工程」,加強綠化建設規劃,早日實現「宜居、宜游、宜創業」的宏偉藍圖。城市建設要綜合考慮各個功能區塊現有的配套設施政協委員高海華:2009年啟動城市建設「三年大會戰」之後,海鹽縣城市建設方面的工作相對以往有了非常大的進步和改善,在城區規劃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成績。我認為在新一年的城市建設中,要進一步完善城市的功能布局,綜合考慮各個功能區塊現有的配套設施,尤其要考慮到三五年後,在完成「三年大會戰」之後,城市的功能區塊還有哪些配套需要改進和完善。此外,還要在提升城市品位方面加大力度,力爭建設一座具有濱海特色的精品城市。城市建設要打造精品工程、民心工程縣城市開發建設辦公室主任、縣城投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張祥生:2010年,海鹽縣城市建設將以「大融資、大征遷、大建設、大提升」四大戰略和「後續力、拓展力、保障力、執行力、引導力」五大措施為依託,計劃實施續建項目、拆遷項目等「5個20工程」。項目建設是城市開發建設的主戰場。在新一年的城市建設中,要進一步強化項目管理制度,建立科學合理、運作規范、監管嚴格的項目管理體系,努力出精品、創品牌。2010年一季度要開展工程項目「集中開工月」活動,第二、三季度要開展工程項目「百日大攻堅」活動,力爭項目新開工一批,實施一批,竣工一批。
『叄』 如何加快推進城市化進程,加大城市建設力度
隨著市場經濟的加速推進與產業結構的快速升級,尤其是隨之而來的農村剩餘勞動力異地就業步伐的加快,使得我國城市化過程中本身所累積的諸多矛盾日益凸現出來.概括地講表現在四個方面.
1.城鄉分割,協調性較差.
在長期計劃經濟「城鄉分治」制度的作用下,城鄉「二元」社會經濟結構得以產生、固化乃至於不斷強化.政府藉助於戶籍制度、勞動用工制度、糧油供給制度、社會保障制度、醫療、教育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推行,逐漸形成了城鄉有別的管理體系.城鄉居民由於居住地域的差異和職業的不同最終演化成身份和地位的差異,即所謂的城鄉差別.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於城市本身具有區位優勢和功能優勢,其聚集經濟效應的強化作用進一步拉大了城鄉之間的差距,形成了「城市一工業、農村一農業」的產業格局,最終使得城市和鄉村演化成兩個彼此相對獨立的人為的封閉系統.由於城市的磁化作用,使得農村中原本匱乏的資金和人才被城市合理「掠奪」.城鄉之間的公平問題作為市場經濟難以克服的固有缺陷在我國表現得更為明顯.
2.結構雷同,特色不明顯.
我國城市化發展模式肇始於重工業化發展戰略的需要,因此,其地域空間布局和主導產業培植上皆表現出明顯的計劃經濟色彩.
首先,表現在城市空間布局上的行政偏好.一是在城市選址和規劃上的強烈行政壟斷.政府包辦了城市建設中的一切事務,而作為切身利益者的城鄉居民幾乎被完全排斥在外;二是絕大多數城市都是所在地政府駐地,政治色彩十分濃厚.相比之下,城市產生、發展的最主要動力的經濟因素反而退居次要位置.
其次,城市之間產業結構的雷同成為普遍現象.出於政治因素而非經濟因素的考慮,大、中、小城市均希望藉助各種游說手段為當地爭得更多的項目和資金,並通過構建完備的工業體系,努力為政府官員創造更多的政績.同構化的城市結構一方面強化了城市間的過度競爭;另一方面,地域特色和產業特色定位的模糊性直接侵蝕了不同城市的比較優勢.
3.城鎮體系不健全,協同效應不足.
受制於不同時期政治和經濟環境的需要,我國的城市化發展戰略表現出明顯的短期化特徵.從建國後的「限制發展大城市和小城鎮,適度發展中等城市」逐漸過渡到80年代以後的「大力發展小城鎮」.我國城市化戰略的制定和實施似乎更多地是出於解決特定矛盾的權宜之計,缺乏整體性和前瞻性,都是從靜態和孤立的視角謀劃城市的發展.其實,不同規模的城市都有其自身的優勢和劣勢.例如,大城市具備較強的聚集效應,但其「城市病」症狀也更為明顯;小城鎮分布廣闊,貼近農村市場,更有利於城鄉之間生產要素的交換,但其聚集功能較弱,土地浪費較為嚴重;而中等城市兼有二者的優勢和劣勢.所以,不能簡單地評價哪種類型城市的優劣.
4.強調行政催化作用,缺乏產業支撐.
眾所周知,城市的產生源於經濟發展的內在需要,城市的發展同樣是伴隨經濟發展的自然演化的動態結果.在城市化的進程中,行政力量只是在短期內、在表象層面上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這是世界發達國家城市化過程中共有的規律.
然而,我國的城市化歷程表現出與這種規律較大程度的背離,行政力量扮演著遠比市場因素更為重要的角色.在城市主導產業的培育上,要麼定位模糊、搖擺不定;要麼彼此「借鑒」,簡單復制.其結果不僅浪費了較多的資源,而且使城市結構雷同、功能單一.同時,缺乏核心主導產業的支撐也使得城市後續發展動力嚴重不足,致使城市服務能力的提升滯後.
『肆』 如何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
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建立健全城鄉一體化產業格局
城鄉發展一體化,首先要推進產業布局一體化,創新農業經營體制,提升農業對城鄉發展一體化的支撐能力,促進城鄉各個產業互動發展,實現農業現代化和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同步發展。
改革開放後我國確立了統分結合、雙層經營的農業基本經營體制,農業生產成就舉世矚目。進入新世紀,強農惠農富農政策連續出台,我國糧食產量實現了「十連增」,農民收入增長實現了「十連快」。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隨著農業不斷發展,農村人多地少矛盾加劇,農業發展方式粗放、農業比較效益偏低、農村勞動力大量流動、村莊空心化、人口老齡化、基礎設施不完善等問題凸顯。特別是生產經營組織化程度不高,一家一戶經營難以採用先進科學技術、難以吸納現代生產要素,影響了農業生產效益和種地農民收入。因此,推進農業經營方式創新,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勢在必行。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堅持家庭經營在農業發展中的基礎地位,尊重和保障農戶生產經營的主體地位,同時強調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實現家庭經營、集體經營、合作經營、企業經營共同發展,充分激發農業生產潛能,並對農業生產經營體制創新提出了新的改革思路。
在農村土地經營管理上,要求堅持土地產權集體所有,發展壯大集體經濟。要求堅持穩定土地承包關系並保持長久不變,依法維護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賦予農民對承包地佔有、使用、收益、流轉及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權能。要求堅持按照依法自願有償原則,有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允許農民以承包地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強調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化,鼓勵承包土地在公開市場上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流轉,發展多種形式的規模經營。這些決策,明確了土地產權、承包權和使用權分離的界限,澄清了人們對土地權益的模糊認識,有利於克服土地產權虛化的弊端,有利於保障農民土地承包經營的權利,有利於提高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的效益。
在農業經營方式上,一是鼓勵發展合作經濟,扶持規模化、專業化、現代化經營。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的同時,允許財政項目資金直接投向符合條件的合作社,允許財政補助形成的資產轉交合作社持有和管護,允許合作社開展信用合作。這就為新型合作經濟組織發展提供了更為有利的政策環境。農民合作社作為農村集體經濟的新型實體,可以抓住機遇、培育經營活力、增強發展能力、壯大經濟實力。二是鼓勵工商資本到農村發展適合企業化經營的現代種養業,向農業輸入現代生產要素和經營模式。這表明支持工商資本進入現代農業,但同時要求工商資本與農戶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積極創建現代農業示範基地,大力培育農產品(000061,股吧)品牌,促進農業產業集群發展,努力提高現代農業的規模化、專業化、標准化、集約化經營水平。
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建立健全城鄉一體化利益格局
城鄉發展一體化,核心是城鄉主體權利,構建全體居民共享發展成果的體制機制,形成造福百姓、富裕農民的利益格局。重點是拓展農民增收渠道,增加農民收入來源,盡快扭轉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越拉越大的局面。
改革開放後,隨著家庭承包經營制度的推行、農產品流通體制的改革、鄉鎮企業和個體私營經濟的發展、農村勞動力大規模跨地區跨行業的轉移就業,城鄉二元體制逐步被打破。新世紀以來,取消農業稅、實行農業補貼政策、推進新農村建設,使工農城鄉逐步走向協調發展。
但是,由於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農民進城就業空間狹窄,收入難以穩定;農業生產資源束縛趨緊,自然災害和市場風險頻發,增收難度加大;農民的轉移性收入增長緩慢,財產性收入增長乏力,一直是農民增收的薄弱環節。總體上看,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幅度近年來高於城市居民,但從絕對數看,農村和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差距拉大。目前,部分進城農民的身份尚未得到確認,不能充分享受城市的住房、醫療、子女教育等公共服務。
如何讓廣大農民分享現代化發展成果?十八屆三中全會不僅強調健全農業支持保護體系,改革農業補貼制度,完善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讓農民增加種地收入,而且強調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性權利,明確提出「兩個保障」:一是保障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利。要求積極發展農民股份合作,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佔有、收益、有償退出及繼承的權利,分享集體資源和經營性資產的收益。二是保障農民宅基地用益物權。要求通過試點,改革完善宅基地制度,慎重穩妥推進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擔保和轉讓。同時,明確提出允許進城農民自願有償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增加農民的財產性收入。還提出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建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開展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土地承包經營權、集體資產產權、林權、股權等各種產權公開、公正流轉交易,促進農業農村資源資本化,讓農民增加財產性收入。這些規定不僅從體制機制上提出了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的途徑,而且從工作部署上提出了有操作性的具體措施,拓寬了農民增加收入的渠道,有助於農民和城市居民一樣共享發展成果。
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建立健全城鄉一體化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
城鄉發展一體化,重點是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一體化。在二元體制下,城市發展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十六大以來,隨著統籌城鄉發展、推進新農村建設,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不斷加強,全民義務教育制度基本落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實現制度全覆蓋,城鄉統一的社會保障體系初步建立。但由於歷史欠賬較多,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總體滯後,城鄉公共服務不均等,農村發展資源短缺、動力不足。這已成為制約城鄉統籌發展和農村可持續發展的瓶頸。
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建立健全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的體制機制,引導更多的現代生產要素流向農村,促進公共資源配置向農村傾斜,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一方面要求維護農民生產要素權利,保障農民工同工同酬,保障農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保障金融機構農村存款主要用於農業農村。另一方面鼓勵社會資本投向農村建設,允許企業和社會組織在農村興辦各類事業。
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要求,要加快建立土地、資金和人才資源城鄉平等交換機制和補償機制。在土地方面,切實建立和完善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進一步改革征地制度,調整土地出讓收益分配關系,提高對農民的征地補償標准和用於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比重,保護農民土地權益。在資金方面,既要加大財政投入和政策性金融投入力度,又要發展新型農村金融組織,創新金融產品,同時要引導企業和社會投入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事業建設。在勞動力流動方面,要加快形成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推進城鄉勞動力同工同酬同保障,逐步實現同城同待遇。此外,要建立以城帶鄉聯動機制,推動城市優質資源向農村延伸,構建統籌城鄉的基礎設施建設體系。加快農村社會事業發展,健全農村基本公共服務制度框架,逐步提高農村基本公共服務的標准和保障水平,形成城鄉基本公共服務一體化。
完善城鎮化健康發展體制機制,建立健全城鄉一體化建設和管理體系
城鄉發展一體化,關鍵是城鄉建設和管理一體化。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推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產業和城鎮融合發展,促進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協調推進;優化城市空間結構和管理格局,增強城市綜合承載能力。
改革開放35年來,我國城鎮化步伐不斷加快,城鎮化率已經超過53%,但城鎮化水平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城鎮化發展中存在一些誤區和隱患。如有的地方土地城市化快於人口城市化;有的地方不考慮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搞城市化「大躍進」;有的地方農民「被城市化」,沒有真正享受城市居民的權利。我們既要看到城鎮化的巨大潛力和美好前景,積極穩妥推進新型城鎮化,正視和化解「城市病」,又要從國情出發,看到我國農村大量人口要進城,但不可能都進城,更不可能都進大城市,必須在城鎮化過程中同步推進新農村建設。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推進城市建設管理創新,要求建立透明的城市建設投融資機制,允許地方政府通過發債等多種方式拓展城市建設融資渠道,允許社會資本通過特許經營等方式參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並要求完善設市標准,嚴格審批程序,對具備行政區劃調整條件的縣可有序改市,對吸納人口多、經濟實力強的鎮,可賦予同人口和經濟規模相適應的管理權。這個重大決策提出了城市建設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新思路,也提出了城鎮管理體制改革的新路徑,打破了制約城鎮化建設的投資瓶頸,破解了城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難題。
全會還決定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轉為城鎮居民。要求創新人口管理,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全面放開建制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有序放開中等城市落戶限制,合理確定大城市落戶條件,嚴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規模。同時要求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常住人口全覆蓋,把進城落戶農民完全納入城鎮住房和社會保障體系,把在農村參加的養老保險(放心保)和醫療保險規范接入城鎮社保體系。這個重要決策提出了戶籍制度改革和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具體路徑,破解了農民進城遇到的兩個最大難題,既提出了很高的改革目標,也體現出改革思路的科學性、可行性。
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實現城鄉一體化,是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的偉大壯舉,也是長期艱巨的歷史任務。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將有助於我們加快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促進全面小康社會建設和社會主義現代化。
『伍』 應如何推進中國的城市建設
近年來,我國很多城市都提出了建設生態城市。本文在結合我國國情的基礎上,提出了建設生態城市的對策和設想,以期推動我國城市生態化發展和生態城市建設工作的開展。
1 生態城市的內涵和主要特點
1.1 生態城市的內涵
生態城市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的「人與生物圈(MAB)」計劃研究過程中提出的一個概念,是城市生態化發展的結果;是社會和諧、經濟高效、生態良性循環的人類居住形式,是自然、城市與人融合為一個有機整體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結構。簡而言之,生態城市是一類生態健康的城市。
1.2 生態城市的主要特點
生態城市與傳統城市比較,主要有以下幾大特點:
1.2.1 和諧性
生態城市的和諧性,不僅反映在人與自然的關系、自然與人共生、人回歸自然、自然融於城市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反映在人與人的關繫上。
1.2.2 高效性
生態城市能提高一切資源的利用效率:物盡其用、地盡其利、人盡其才、各施其能、各得其所,使物質、能量得到多層次分級利用,廢棄物循環再生,使各行業、各部門之間共生關系得以協調。
1.2.3 可持續性
生態城市是以可持續發展思想為指導的。同時兼顧不同時間、空間,合理配置資源。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保證其健康、持續、協調的發展。
1.2.4 整體性
生態城市不是單純追求環境的優美或自身的繁榮,而是兼顧社會、經濟和環境三者的整體效益,不僅重視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協調,更注重對人類生活質量的提高,是在整體協調的秩序下尋求發展。
1.2.5 區域性
生態城市作為城鄉統一體,其本身即為一區域概念,是建立於區域平衡基礎之上的。而城市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只有平衡協調的區域才有平衡協調的生態城市。 2 中國目前的城市環境狀況和生態環境建設的起步
2.1 目前的城市狀況
「九五」期間是環境保護大發展的五年,集中體現在: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全民族環境意識普遍提高、環保措施力度加大、環保投入大幅增加、環境質量有所改善等方面。但是,環境污染依然嚴重,生態惡化的趨勢沒有得到有效遏制。水環境污染相當嚴重,全國有36%城市河段的水質為劣5類,多數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點狀和面狀污染;大氣污染十分突出,受監測的341個城市中,有66.7%的城市空氣質量超過國家二級標准;固體廢物、城市垃圾、「白色污染」仍然嚴重;全國城市垃圾真正達到無害化處理的還不到總量的10%;城市噪音擾民十分普遍,2001年監測區域55.7%的城市噪音處於中度以上污染。嚴重的環境污染導致市民發生多種疾病。
2.2 生態環境建設的起步
我國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生態環境建設的探索。1999年海南率先獲得國家批准建設生態省,2001年吉林和黑龍江又獲得批准建設生態省,陝西、福建、山東、四川也先後提出建設生態省。許多城市如上海市、長沙市、宜春市、揚州市、威海市、深圳市等都先後提出建設生態城市的奮斗目標。最近幾年,中國城市規劃學會,中國生態學會以及他們的地方學會舉辦了多次全國性地方性學術討論會,將學術研究與交流推到了高潮。第五屆國際生態城市大會於2002年8月19日至23日在深圳市召開,《生態城市建設的深圳宣言》是這次大會的主要內容,將對世界城市建設與發展以及人居環境的改善起到積極的指導作用。
3 中國如何進行生態城市建設
3.1 生態城市建設的指導思想和目標
筆者認為,生態城市建設的指導思想是:以城市生態學和環境經濟學為理論指導,以可持續發展為主題,以城市規劃為藍本,以環境保護為重點,以城市管理為手段,建立政府主導、市場推進、執法監督、公眾參與的新機制,建設經濟、社會、生態三者保持高度和諧的城市。
生態城市建設的目標是:創建清潔、優美、安靜的城市,全面實現可持續發展。建設高效的生態產業和人們的需求與願望得到滿足、和諧的生態文化與功能相整合的生態景觀,實現自然、農業和人居環境的有機結合。
3.2 生態城市建設的對策
生態城市建設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志,是城市發展的必然方向。它不僅涉及城市物質環境的生態建設、生態恢復,還涉及到價值觀念、生活方式、政策法規等方面。我國是發展中國家,綜合國力、科技水平、人口素質、意識觀念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較大。針對環境差、底子薄、人口多的國情,提出以下生態城市建設的對策。
3.2.1 轉變思想,提高環保和生態意識
從不可持續發展思想向可持續發展思想轉變。其內涵包括:從追求近期的直接經濟效果轉向追求長期的間接經濟效果;從追求單一的經濟高效率轉向追求經濟、生態合並的高效率。這是生態城市建設的思想基礎。沒有這個轉變就不可能有憂患意識、危機感和責任感。這對決策者和企業家尤為重要。因為決策者的思想影響一片,企業家影響一個企業,企業往往是環境污染大戶。我國目前的幹部制度是任期制,任期內的績效考核主要還是經濟績效。這很容易使幹部產生急功近利的思想。要完成這種思想轉變必須把幹部任期內對環境和生態保護的功與過作為績效考核內容之一。
提高公眾的生態意識,就是使人們認識到自己在自然中所處的位置和應負的環境責任,尊重歷史文化,改變傳統的消費方式,增強自我調節能力,維持城市生態系統的高質量運行。提高公眾的生態意識除了用各種形式加強宣傳和教育外,還應:(1)讓市民親身感受到環境和生態保護帶來的好處;(2)使市民形成「向自然資源索取是有代價的,污染是要付費的」的概念;(3)營造社會公德大環境,規范那些不規范的環境行為。
3.2.2 加快理論研究,制定生態城市指標體系
現在可持續發展到處都在講。但是,如果沒有能夠指導可持續發展實踐的經濟理論和具體的評價指標,又如何知道決策和實踐是有利於可持續發展的呢?長期以來,城市建設的理論和政策都是重資源開發,以發展國民經濟為主線兼顧市民的基本生活要求。因此,必須針對我國國情建立一套適用於生態城市建設的科學理論和指標體系。
(1)生態城市應採用整體的系統理論和方法全面系統地理解城市環境、經濟、政治、社會和文化間的相互作用關系。環境經濟學的研究內容已經包括經濟活動的環境效應和生態效應。也有較好的社會基礎,為不少人所接受。政府應積極支持和組織環境經濟學家和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探討、研究,使環境經濟學研究的領域擴大,發展成為包括「新財富理論」的多科學、多層次、多分支、交叉性綜合性學科。其領域包括工業經濟學、農業經濟學、森林經濟學、海洋經濟學等以及這些領域的生態經濟學理論。以環境經濟學和城市生態學指導生態城市建設,同時指導國民經濟發展。這是一個機遇,中國應該走在世界前列。
(2)生態城市建設的目標是多元化的。分解為人口、經濟、社會、環境、生態目標、結構優化目標以及效率公平目標。這些目標又應按生態城市建設的階段(初級、過渡、高級階段)分解為階段性的目標,形成評價指標體系。用它在建設的各個階段來衡量城市生態化速度與變化態勢、能力和協調度。設計的指標應靈敏度高、綜合性強,既有持續性指標、協調性指標,又有監測預警指標。選擇指標的原則應注意因子的綜合性、代表性、層次性、合理性、現實性。在生態城市評價指標體系的指導下來編制城市規劃條例、械市建設條例和城市管理條例。
3.2.3 建立生態城市環境保護新機制
環境質量是生態城市建設的基礎和條件。環境保護是城市生態建設、生態恢復和生態平衡維持的重要而直接的手段。建立政府主導、市場推進、執法監督、公眾參與的環境保護新機制是生態城市建設的保障。
城市政府的主要職責是規劃好、建設好、管理好城市。應該集中力量做好城市的規劃、建設和管理。加強各種公用設施的建設、進行環境的綜合治理。從社會主體角度看,社會行為可分為政府行為、企業行為與公眾行為。這三種行為決定著人類社會的發展狀況。而不可持續發展或可持續發展都決定於這三種行為。在過去的發展模式中政府、企業、公眾的行為都沒有考慮到自然環境的有限性及其對經濟活動的制約,沒有把自然環境納入到經濟系統中,致使人類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深度與廣度不斷增大。
政府應成為生態城市建設的主導力量,應加大力度、有效的引導、規定、維護、激勵整個社會保護和建設生態環境的行為:(1)國家應提升國家環保主管部門的職能和地位。實質性的參與國民經濟決策活動,重大項目從初步方案擬訂就應徵求國家環保總局的意見;(2)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監督隊伍的建設,完善體系、加強力量、提高人員素質和敬業精神;(3)在國家、省、市各級政府中設置生態城市建設和管理的協調機構,負責政府各部門間管理職能的協調和監控,以推動生態城市建設計劃的實施;(4)強調城市政府在生態環境保護的社會行為中的地位和責任。制訂和實施生態城市建設的相關政策。
市場推進就是環境保護引入價值觀念,建立和推廣市場機制。通過稅、費和環境產權的手段明確人與自然的關系、企業與自然的關系,配合宣傳教育提高公眾和企業的環保意識和契約意識,以達到遏止環境濫用,促進公眾和企業認識環境的使用價值、自然的生態價值和生命支持功能,降低資源消耗和減少污染的目的。但政府應通過政策調控市場價格,既要達到環境保護的目的,又要照顧到公眾的承受力。
在公眾環境意識普遍不高、企業急功近利的思想還普遍存在的情況下,只依靠宣傳教育難以遏制「邊建設、邊破壞」、「邊治理、邊污染」的情況發生,政府應該強化執法監督。有效執法監督的前提是:有一套完整、嚴密、可操作的適應城市生態化發展的法律綜合體系,使城市生態化發展法律化、制度化;有一支素質高、責任心強、公正廉潔的執法隊伍。
公眾參與環境保護和生態化建設是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利,這在西方國家法律上有明確規定。而且公民環境權的內容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充實,現已包括環境知情權、環境議政權和環境索賠權。《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六條規定「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並有權對污染和破壞環境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檢舉和控告」。隨著環境法學理論的不斷完善和公眾環境意識的不斷提高,公眾參與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將既有理論依據,又有法律依據,更有群眾基礎。這是歷史的必然趨勢。
公眾參與,應體現在環境決策參與、環境監督參與、環境投資參與和個人環境行為等方面。要真正做到公眾參與,必須:(1)修訂法律,明確公民的環境權,使公民明白自己的法律權利和法律義務;(2)修改決策程序,使公眾在決策過程中有參與環節;(3)培育與生態城市建設相適應的社會機制。
3.2.4 把握關鍵環節——生態城市建設規劃
生態城市總體規劃應全面的從城市的經濟、社會、生態環境各方面進行綜合研究。以人為本制定戰略性的、能指導和控制生態城市建設與發展的藍圖與計劃。它必須具備科學性、綜合性、預見性和可操作性。生態城市總體規劃應把生態建設、生態恢復、生態平衡作為強制性內容。生態城市建設規劃一旦批准,必須具有法律的權威性,任何改變都必須嚴格地按照程序進行。
為搞好生態城市規劃應採取以下對策:(1)修改現行的《城市規劃條例》。充分體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思想。(2)改進城市規劃管理機制,改變建設項目提出者、計劃者、決定者、運作者同屬一個體系的狀況,使每個環節都能有效的得到控制。(3)建立新的城市規劃過程程序,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綜合全局的觀點。(4)強調專家論證的科學性和獨立性,以避免「拍腦袋工程」、「政績工程」和「長官意志」。(5)建立公眾參與的正常渠道,以提高公共決策的正確性。代表市民的最大利益和生態建設的社會公平。
生態城市規劃除了常規內容外,還應重點考慮以下問題:
(1)建設生態城市首先應確定城市人口承載力,人口承載力不是指城市最大容量,而是指在滿足人們健康發育及生態良性循環的前提下人口的最大限量。既要考慮人口未來增長的可能性又要考慮滿足一定生活質量的人口規模合理性;既要考慮固定靜態人口的分布規律,又要考慮周期性往返於城市——鄉村——城市之間和城市商業區和居住區之間動態人口分布和漲落規律。
(2)景觀格局是景觀元素空間布局,是城市生態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城市景觀規劃應遵循以下原則:①整體優化原則;②功能分區原則;③景觀穩定性原則;④可持續發展原則;⑤活化邊緣原則。
(3)城市的產業結構決定了城市的職能和性質以及城市的基本活動方向、內容、形式及空間分布。因地制宜地按照生態學中的「共生」原理,通過企業之間以及工業、居民與生態亞系統之間的物質、能源的輸入和輸出進行產業結構優化,實現物質、能量的綜合平衡。
(4)提高資源合理利用效率,加快資源開發及再生利用的研究和推廣,在城市區域內建立高效和諧的物流、能源供應網,實現物流的「閉路再循環」,重新確定「廢物」的價值,減少污染產生。
3.2.5 突出城市個性特點,樹立城市生態風尚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地理環境、歷史文化和建設條件,要尊重、研究、發揚自身的特點,根據自己的特點因地制宜、揚長避短,從一個或幾個側面,抓住優勢,體現個性。制定實際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生態城市建設方案。融「山水城市」、「園林城市」、「花園城市」、「田園城市」、「森林城市」、「衛生城市」、「健康城市」、「綠色城市」等於一體。既體現生態城市建設的優勢,又給人們一個醒目的形象。
為有利於生態城市的建設及其成果的保護,管理者應建立制度,提倡良好的公眾環境行為,形成生態城市的規矩和風尚。如:①限制甚至拒絕摩托車進城;②限制汽車數量增長、提倡公交車、使用環保車;③提倡以自行車作為上、下班交通工具,或者以步代車;④提倡使用布袋子、萊籃子、飯盒子,拒絕「白色污染」;⑤提倡「綠色旅館」、「綠色飯店」,禁止旅館業提供一次性用品;⑥提倡商店與廠家結合對商品實行全程綠色服務;⑦提倡綠色生活、綠色消費、綠色家庭;⑧有條件的城市應限制建築高度,提倡使用潔凈能源。
3.2.6 重視城市間、區域間的合作
城市和區域是密不可分的。城市是區域的核心,區域是城市的基礎。兩者相互依存、互相促進。城市間,區域間不斷地在進行著物質、能量、信息的交換。城市越發展,這種交換就越頻繁,相互作用就越強。生態城市的建設特別要強調城市間、區域間的分工協作、協調發展。不僅要注重自身的繁榮,還要確保城市自身的活動不損害其他城市的利益。
4 結語
如果我們逐步實現了思想的轉變、意識提高、觀念更新、理論深化、標准統一,就有了扎實的思想基礎和理論基礎;再通過實施明確目標、科學規劃、完善體系、協調監控、推進市場、公眾參與、營造風尚、城區合作等有力措施,生態城市建設將會穩健有序的進行。盡管任重而道遠,面對挑戰,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努力,一個個繁榮和諧的生態城市將會在中國出現。
『陸』 如何創造新業績,促進城鄉建設工作新發展
在經濟新常態下,要進一步增強做好人大城建環資工作的緊迫感;堅持依法履職,增強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推動人大城建環資工作創新發展;要適應形勢發展需要,加強自身建設,努力打造高素質幹部隊伍
『柒』 如何加強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精細化管理
1、鼓勵社會資金、外國資本採取獨資、合資、合作等形式參與市政公用設施的建設,形成多元化的投資結構。對供水、供氣、供熱、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經營性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公開向社會招標,選擇投資主體。
2、允許跨地區、跨行業參與市政公用企業經營。採取公開向社會招標的形式選擇供水、供氣、供熱、公共交通、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市政公用企業的經營單位,由政府授權特許經營。
3、通過招標發包方式選擇市政設施、園林綠化、環境衛生等日常養護作業單位或承包單位。實施以城市道路為載體的道路養護、綠化養護和環衛保潔綜合承包制度。
4、城市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特許經營權的授予工作,各市政公用行業主管部門負責特許經營的具體管理,承擔授權方相關權力和責任。
市政公用行業主管部門直接由管理轉變為宏觀管理,從管行業轉變為管市場,從對企業負責轉變為對公眾負責、對社會負責。其主要職責是,貫徹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制定行業發展政策、規劃和建設計劃;制定市場規則,創造公開、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
加強市場監管,規范市場行為;對進入企業的資格和市場行為、產品和服務質量、履行合同情況進行監督;對市場行為不規范、產品和服務質量不達標和違反特許經營合同規定的企業進行處罰。
(7)城鄉建設推進擴展閱讀
政府作用
第一、審定和監管市政公用產品和服務價格。在充分考慮資源的合理配置和保證社會公共利益的前提下,遵循市場經濟規律,根據行業平均成本並兼顧企業合理利潤確定市政公用產品或服務的價格(收費)標准。
第二、保障市政公用企業通過合法經營獲得合理回報。若為滿足社會公眾利益需要,企業的產品和服務定價低於成本,或企業為完成政府公益性目標而承擔政府指令性任務,政府應給予相應的補貼。
第三、以法律的形式明確投資者、經營者和管理者的權力、義務和責任,明確政府及其主管部門與投資者、經營者之間的法律關系。
第四、通過規定的程序公開向社會招標選擇投資者和經營者。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的規定,首先向社會發布特許經營項目的內容、時限、市場准入條件、招標程序及辦法,在規定的時間內接受申請;
組織專家根據市場准入條件對申請者進行資格審查和嚴格評議,擇優選擇特許經營權授予對象;在新聞媒體上對被選擇的特許經營權授予對象進行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公示期滿後,由城市市政公用行業主管部門代表城市政府與被授予特許經營權的企業簽訂特許經營合同。政府直接委託經營權的,由主管部門與受委託企業簽訂經營合同。
『捌』 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城建工程推進緩慢
1 拆遷矛盾仍是頭號難題
城市建設往往避不開拆遷,這是城市新陳代謝的需要。然而,也由於拆遷矛盾,造成一些城建工程進展緩慢,甚至舉步維艱。
在開發區郝匠社區市文化藝術中心建設現場,記者看到兩座二層小樓孤零零地豎立在工地中央,周圍也不見施工作業,與旁邊市政服務中心工地上熱火朝天的建設情景形成了鮮明對比
2 建設用地因素制約工程進展
土地是工程建設的基礎性工作。調查發現,有些城建工程由於建設用地遇到問題,項目推進緩慢,有的甚至被迫擱淺。
3 城中村改造滯後成為「攔路石」
進行城中村改造是為了改善群眾生活環境,造福於民,但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城中村改造滯後卻成了當前城建工程建設的「攔路石」。
4 融資困難和前期審批進度慢影響開工
市場化融資是解決當前城市建設資金問題的方向和手段。對適合按照市場經濟法則運行的行業和項目,應以政府投入為引導、市場籌資為主體,廣泛集聚民間資本,吸引政府以外的各種投資主體參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形成多元化的投資機制,為城市建設的持續快速發展注入活力。
『玖』 淺談如何做好城市建設管理工作
近年來,為切實把城市建設作為一個產業來經營,努力達到經濟活動高效化,基礎設施高能化,生態環境優質化,信息高度靈通化,人口密度合理化。我認為做好城市建設與管理工作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建立多元化投融資體制,加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力度 首先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注意合理發揮社會資金的作用,以便更好地調動和利用民間資金和外資。 其次是實行投資、建設和管理分離的體制,構建投融資平台。一方面政府授權對城市存量資產進行統一的經營管理,另一方面以公司的存量資產為依託,代表政府作為城市建設投資融資主體,採取直接或間接等手段,進行項目融資。 另外是加快重點項目的建設。加快以治理城市污染、改善城市交通、解決居民生活用水、改善人民生活質量和節約能源的項目的建設。 二、打造城市品牌,著力提升城市形象和競爭力 為了改善城市環境,提高城市競爭力,以打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形象、彰顯城市特點為主要內容,強化城鎮管理。(一)創新城市管理體制,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多系統齊抓共管的格局。(二)積極開展創造城市的良好人居環境工作。加大城市文明程度、社會秩序、環境質量和良好形象等「軟環境」方面的管理力度,塑造城市文明形象。(三)把城鎮建設的各項管理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依法加大對違規建築、違法佔用等違章行為的整治,不斷提高執法效率和管理水平,確保城市規劃的全面實施、城市建設有序推進,從而提升城市的文明形象和知名度。 三、堅持以人為本,切實解決熱點、難點問題 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認真研究解決城市建設和管理中的新情況和新問題。(一)解決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問題。採取多種手段,防止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的增加;(二)妥善解決城市房屋拆遷中的問題。合理安排拆遷規劃,實行拆遷計劃管理,規范房屋拆遷管理行政行為,完善拆遷安置資金的監管、拆遷裁決前的聽證等拆遷配套政策。特別要妥善解決低收入的住房困難戶房屋拆遷後的住房問題。從而保證拆遷工作有序的進行,為城市建設創造良好的條件;(三)加大城市建設質量和安全監管的力度。建立健全的質量安全生產制度和保障體系,全面落實建設主體質量安全責任制。認真執行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投標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監理制等制度,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四、堅持城鄉互動,統籌城鄉建設和發展 在城市建設中,要充分發揮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堅持以工業化的思路謀劃農業,以城鎮化途徑建設農村,以減少農村勞動力的方式富裕農民,統籌城鄉的建設和發展。 這就要求把規劃調控的重點從關注城鎮節點轉向城鄉協調發展,實現科學合理的城鎮發展規模和布局,統籌安排城鄉基礎設施和社會服務設施建設,努力做到資源共享、協調發展;其次,積極實施重點鎮發展戰略,把發展的重點放在個別發展潛力較大的鄉鎮,根據該城鎮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資源條件,建設具有地方特色的重點城鎮。 最後要加快農民新村建設步伐,把農民新村建設和農房建設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來抓,根據各地不同的地域特點和傳統風格,使農民新村成為基礎設施配套完善,農民住房寬敞,功能齊全,自然環境和衛生條件好,社會秩序文明的農民新村。 因此在城市建設管理工作中,要針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進一步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強化城市管理,統籌城鄉發展,改善人居環境,從而開創城市建設和管理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