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城鄉建設 > 市城鄉社區建設聯席會議建議

市城鄉社區建設聯席會議建議

發布時間:2021-02-10 09:39:15

1. 關於加強和改進城市社區居民委員會建設工作的意見的建設內容

一、正確把握加強和改進城市社區居民委員會建設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目標任務
(一)加強和改進城市社區居民委員會建設的指導思想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以服務居民群眾為宗旨,以提高居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促進社區和諧為目標,著力加強和改進社區居民委員會組織建設、隊伍建設、制度建設、設施建設,努力把社區居民委員會建設成為功能完善、充滿活力、作用明顯、群眾滿意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進一步健全完善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的城市社區組織體系,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奠定組織基礎。
(二)加強和改進城市社區居民委員會建設工作的基本原則是:
——堅持黨的領導,把握正確方向。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出發,堅持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推進社區居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管理社區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建立健全社區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實現政府行政管理與基層群眾自治的有效銜接和良性互動。
——堅持以人為本,服務居民群眾。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社區居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居民的服務需求作為第一信號,把居民滿意程度作為檢驗工作成效的第一標准,真正把加強和改進社區居民委員會建設工作變成服務居民、造福居民的民心工程。
——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共同參與。切實轉變政府職能,理順關系,充分發揮各級黨委和政府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設施建設、財力投入等方面的主導作用,尊重社區居民群眾的主體地位,積極動員社會力量共駐共建、資源共享,形成社區居民委員會建設的合力。
——堅持因地制宜,注重工作實效。緊密聯系各地實際,區分不同情況,加強分類指導,創新工作載體,切實解決長期以來困擾和阻礙社區居民委員會建設的突出問題,力戒形式主義,使社區居民委員會建設工作始終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
(三)加強和改進城市社區居民委員會建設的目標任務是:到2020年,努力使全國城市社區居民委員會的組織體系更加健全,社區居民的組織化程度明顯提高;社區居民群眾享有更多更切實的民主權利,社區居民自治范圍進一步擴大,社區民主管理制度日趨完善;幹部隊伍結構進一步優化,社區管理和服務能力顯著增強;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務設施能夠滿足社區居民群眾的基本服務需求;政府投入與社會投入相結合的經費保障機制基本建立;內外關系更加協調,全社會尊重、關心和支持社區居民委員會工作的良好氛圍進一步形成。
「十二五」時期是全面加強和改進社區居民委員會建設的關鍵時期。要著力理順社區工作關系,強化社區管理和服務功能,充實壯大社區工作力量,建立健全社區保障機制,為實現到2020年城市社區居民委員會建設的各項奮斗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二、進一步明確城市社區居民委員會的主要職責
(四)依法組織居民開展自治活動。社區居民委員會是社區居民自治的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要宣傳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的政策,教育居民遵守社會公德和居民公約、依法履行應盡義務,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活動;召集社區居民會議,辦理本社區居民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開展便民利民的社區服務活動,興辦有關服務事業,推動社區互助服務和志願服務活動;組織居民積極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開展群防群治,調解民間糾紛,及時化解社區居民群眾間的矛盾,促進家庭和睦、鄰里和諧;管理本社區居民委員會的財產,推行居務公開;及時向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機關反映社區居民群眾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
(五)依法協助城市基層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機關開展工作。社區居民委員會是黨和政府聯系社區居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要協助城市基層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機關做好與居民利益有關的社會治安、社區矯正、公共衛生、計劃生育、優撫救濟、社區教育、勞動就業、社會保障、社會救助、住房保障、文化體育、消費維權以及老年人、殘疾人、未成年人、流動人口權益保障等工作,推動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覆蓋到全社區。
(六)依法依規組織開展有關監督活動。社區居民委員會是社區居民利益的重要維護者,要組織居民有序參與涉及切身利益的公共政策聽證活動,組織居民群眾參與對城市基層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工作、駐社區單位參與社區建設的情況進行民主評議,對供水、供電、供氣、環境衛生、園林綠化等市政服務單位在社區的服務情況進行監督。指導和監督社區內社會組織、業主委員會、業主大會、物業服務企業開展工作,維護社區居民的合法權益。
三、不斷健全城市社區居民委員會組織體系
(七)加快社區居民委員會組織全覆蓋。社區居民委員會的設置要充分考慮公共服務資源配置和人口規模、管理幅度等因素,按照便於管理、便於服務、便於居民自治的原則確定管轄范圍,一個社區原則上設置一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加快城鄉結合部、城中村、工礦企業所在地、新建住宅區、流動人口聚居地的社區居民委員會組建工作。新建住宅區居民入住率達到50%的,應及時成立社區居民委員會,在此之前應成立居民小組或由相鄰的社區居民委員會代管,實現對社區居民的全員管理和無縫隙管理。社區居民委員會的籌建工作在社區黨組織領導下開展。
(八)健全社區居民委員會下屬的委員會。調整充實社區居民委員會下屬的委員會設置,建立有效承接社區管理和服務的人民調解、治安保衛、公共衛生、計劃生育、群眾文化等各類下屬的委員會,切實增強社區居民委員會組織居民開展自治活動和協助城市基層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機關加強社會管理、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選齊配強居民小組長、樓院門棟長,積極開展樓院門棟居民自治,推動形成社區居民委員會及其下屬的委員會、居民小組、樓院門棟上下貫通、左右聯動的社區居民委員會組織體系新格局。
(九)規范社區居民委員會專業服務機構。為更好地完成社區管理和服務任務,轄區人口較多、社區管理和服務任務較重的社區居民委員會,根據工作需要可建立社區服務站(或稱社區工作站、社會工作站)等專業服務機構。按照專干不單干、分工不分家的原則,社區專業服務機構在社區黨組織和社區居民委員會統一領導和管理下開展工作,以形成工作合力。社區居民委員會有足夠能力承擔應盡職責的社區,可以不另設專業服務機構。
四、努力壯大城市社區居民委員會工作隊伍
(十)擴大社區居民委員會工作人員來源渠道。社區居民委員會一般配置5至9人,轄區人口較多、社區管理和服務任務較重的社區居民委員會可適當增加若干社區專職工作人員。社區專職工作人員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優先安排符合崗位要求的就業困難人員,其配備比例、招聘辦法及專業服務機構的設置標准由市(地)級人民政府或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提倡社區黨組織班子成員、社區居民委員會成員與業主委員會成員交叉任職,社區居民委員會下屬的委員會和居民小組的負責人可以由社區居民推選產生,也可以由社區居民委員會成員或社區專職工作人員經過民主程序兼任。鼓勵社區民警、群團組織負責人通過民主選舉程序擔任社區居民委員會成員。研究建立新錄用公務員到社區鍛煉制度。鼓勵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優秀年輕幹部到社區居民委員會幫助工作或建立經常性聯系制度,鼓勵高校畢業生、復轉軍人等社會優秀人才到社區擔任專職工作人員,鼓勵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在職或退休黨員幹部、社會知名人士以及社區專職工作人員參與社區居民委員會選舉,經過民主選舉擔任社區居民委員會成員。
(十一)加強對社區居民委員會工作人員的教育培訓。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社區工作的需要,制定培訓規劃,豐富培訓內容,改進培訓方式,提高培訓效果。城市基層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機關每年至少對社區居民委員會主任培訓一次,其他成員每2年至少接受培訓一次。要組織社區居民委員會成員和社區專職工作人員深入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學習社會工作知識,增強他們堅持黨的領導的信念,牢固樹立愛崗敬業、樂於奉獻、一心為民的精神,努力掌握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做好群眾工作的方法和本領,不斷提高服務群眾和依法辦事的能力和水平。鼓勵社區居民委員會成員和社區專職工作人員立足崗位,自學成才,支持他們參加社會工作等各種職業資格考試和學歷教育考試,不斷提高綜合素質。
(十二)關心社區居民委員會工作人員的成長進步。積極把優秀社區居民委員會工作人員培養發展成為黨員,積極推薦符合條件的優秀社區居民委員會工作人員擔任各級黨代會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勞動模範,加大從優秀社區居民委員會成員、社區專職工作人員中考錄公務員和選任街道(鄉鎮)機關、事業單位領導幹部的力度。對工作成績突出、居民群眾滿意的社區居民委員會工作人員應及時給予宣傳、表彰和獎勵。
五、積極完善城市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社區居民自治制度
(十三)堅持以擴大黨內基層民主帶動社區居民民主。推廣社區黨組織班子成員由黨員和群眾公開推薦與上級黨組織推薦相結合的辦法,逐步擴大社區黨組織領導班子直接選舉范圍。全面推進社區黨務公開,健全社區黨員代表議事制度,引導黨員參與民主實踐,積極探索擴大黨內基層民主多種實現形式,帶動和促進社區居民民主健康發展。
(十四)堅持和發展社區民主選舉制度。進一步規范社區民主選舉程序,穩步擴大社區居民委員會直接選舉覆蓋面。社區黨組織要加強對社區居民委員會選舉工作的領導和指導,提倡按照民主程序將不參與選舉的社區黨組織負責人推選為居民選舉委員會主任,主持居民選舉委員會工作。社區居民委員會選舉由居民推選產生的居民選舉委員會主持。居民選舉委員會成員依法被確定為居民委員會成員候選人的,應當退出居民選舉委員會,所缺名額從原推選結果中依次遞補。在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前提下,各地要對居民委員會成員候選人的資格條件作出規定,引導居民把辦事公道、廉潔奉公、遵紀守法、熱心為居民服務的人提名為候選人。探索社區流動人口在居住地參加社區居民委員會選舉的方式方法,保障其民主政治權利。
(十五)完善社區民主管理制度。進一步健全社區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社區居民自治機制,推廣社區黨員或黨員代表議事制度,深入開展以居民會議、議事協商、民主聽證為主要形式的民主決策實踐,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為主要目的的民主管理實踐,以居務公開、民主評議為主要內容的民主監督實踐,全面推進居民自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積極探索網上論壇、民情懇談、社區對話等有效形式,鼓勵社區居民和駐區單位廣泛參與,切實保障社區居民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監督權。
(十六)健全社區居民委員會日常工作制度。社區居民委員會要把工作重點進一步轉移到社區管理和服務上來,按照居民活動空間最大化、服務設施效益最優化的要求,改進社區居民委員會服務場所管理,方便居民群眾使用。建立健全社區居民委員會與駐區單位協商議事制度,推行分片包塊、上門走訪、服務承諾、結對幫扶等做法,密切社區居民委員會工作人員與社區居民的關系。實行錯時上下班、全日值班、節假日輪休等工作制度,方便群眾辦事。建立健全社區黨組織與社區居民委員會聯席會議制度,規范社區居民委員會財產、檔案、公章管理,確保社區居民委員會工作有效運轉。
六、切實改善城市社區居民委員會服務設施
(十七)加強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務設施建設。要將社區居民委員會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務設施建設納入城市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和社區發展相關專項規劃,並與社區衛生、警務、文化、體育、養老等服務設施統籌規劃建設。地方政府應對建設資金來源、產權歸屬和使用管理方式等作出明確規定。新建住宅小區和舊城區連片改造居民區的建設單位必須按照國家有關標准要求,將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建設納入建設工程規劃設計方案。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要按照規定的配套建設指標對建設工程規劃設計方案進行審查,對不符合規定配置標准和要求的不予批准。工程的設計、施工及驗收使用,應廣泛徵求社區居民及所在地街道辦事處的意見。未按規劃要求建設社區居民委員會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務設施的,不能通過驗收。驗收合格後,建設單位要根據規定將社區居民委員會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務設施交給所在地街道辦事處使用管理。老城區和已建成居住區沒有社區居民委員會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務設施的或者不能滿足需要的,由區(縣、市)人民政府負責建設,也可以從其他社區設施中調劑置換,或者以購買、租借等方式解決,所需資金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統籌解決。積極推動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設,提倡「一室多用」,提高使用效益。服務設施的供暖、水電、煤氣、電信等費用應按照當地居民使用價格標准收取。
(十八)積極推進社區信息化建設。整合社區現有信息網路資源,鼓勵建立覆蓋區(縣、市)或更大范圍的社區綜合信息管理和服務平台,實現數據一次收集、資源多方共享。整合區、街道、社區面向居民群眾、駐區單位服務的內容和流程,建設集行政管理、社會事務、便民服務為一體的社區信息服務網路,逐步改善社區居民委員會信息技術裝備條件,提高社區居民信息技術運用能力,全面支撐社區管理和服務工作。積極推進社區居民委員會內部管理電子化,減輕工作負擔,提高工作效率。
七、逐步理順城市社區居民委員會與相關組織的工作關系
(十九)自覺接受社區黨組織的領導。社區黨組織是黨在社區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是社區各類組織和各項工作的領導核心。社區居民委員會要自覺接受社區黨組織的領導,社區黨組織要不斷加強自身建設、改進工作方式,切實領導和指導好社區居民委員會工作。以「三有一化」(即有人有錢有場所、構建城市區域化黨建格局)為重點,積極推進社區黨組織建設,為社會主義和諧社區建設提供堅強組織保證。支持和保障社區居民委員會充分行使職權,及時幫助解決社區居民委員會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提倡社區黨組織班子成員與社區居民委員會成員交叉任職,健全社區黨組織領導社區居民委員會開展工作的相關制度,確保社區黨建與和諧社區建設緊密結合,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得到貫徹落實。切實加強社區黨員教育、管理和服務工作,堅持和完善黨員設崗定責、依崗承諾、志願服務和幫扶結對等制度,進一步落實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的要求,拓寬黨員服務群眾渠道,充分發揮黨員在和諧社區建設中的先鋒模範作用。
(二十)支持社會組織和社區志願者參與社區管理和服務。社區居民委員會要積極培育社區服務性、公益性、互助性社會組織,對不具備登記條件的社區服務性、公益性、互助性社會組織,要主動幫助辦理備案手續,並在組織運作、活動場地等方面為其提供幫助。社區黨組織要加強對社區各類社會組織的政治領導,注意培養社區社會組織負責人隊伍。要通過政府購買服務、設立項目資金等途徑,積極引導各種社會組織和各類志願者參與社區管理和服務,鼓勵和支持社區居民開展互助服務,使之成為推進社區居民委員會工作的重要力量。大力推行社區志願者注冊制度,健全社區志願服務網路,力爭用3至5年的時間,實現社區志願者注冊率占居民人口10%以上的目標。
(二十一)發揮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在社區管理和服務中的積極作用。社區居民委員會要積極支持物業服務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社區服務,業主委員會和物業服務企業要主動接受社區居民委員會的指導和監督。建立健全社區黨組織、社區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和物業服務企業協調機制,及時協調解決物業服務糾紛,維護各方合法權益。召開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會議應當告知所在社區居民委員會,並聽取其意見。
(二十二)強化駐區單位的社區建設責任。建立社區黨組織、社區居民委員會、駐區單位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研究資源共享、社區共建事項。積極推動駐區單位將文化、教育、體育等活動設施向社區居民開放。推動駐區單位將服務性、公益性、社會性事業逐步向社區開放,為社區居民委員會提供人力、物力、財力支持。探索建立駐區單位社區建設責任評價體系,推動共駐共建、資源共享。要把駐區單位履行社區建設責任的情況納入和諧社區示範單位創建內容,有關部門在評先表優時要主動聽取社區居民委員會對駐區單位的意見。
八、大力加強對城市社區居民委員會建設工作的領導
(二十三)城市基層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機關對社區居民委員會的工作給予指導、支持和幫助。城市基層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機關要大力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切實轉變職能,改進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風,履行好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職責。要在街道社區服務中心設立「一站式」服務大廳,為社區及居民群眾提供方便快捷優質的服務。普遍推行社區公共服務事項准入制度,凡屬於基層人民政府及其職能部門、街道辦事處職責范圍內的事項,不得轉嫁給社區居民委員會;凡依法應由社區居民委員會協助的事項,應當為社區居民委員會提供必要的經費和工作條件;凡委託給社區居民委員會辦理的有關服務事項,應當實行權隨責走、費隨事轉。逐步清理和整合在社區設立的各種工作機構,規范政府部門面向社區居民委員會開展的檢查評比達標活動,大力壓縮針對社區居民委員會的各類會議、台賬和材料報表。加快街道辦事處法制建設步伐,省級人民政府要積極研究制定城市基層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機關指導社區居民委員會工作規則。
(二十四)落實領導責任制。要把加強和改進社區居民委員會建設工作納入黨委重要議事日程,納入政府履行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的重要內容。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和政府要定期研究社區居民委員會建設工作。區(縣、市)委書記要認真履行第一責任人的職責,街道辦事處黨工委書記要履行好直接責任人的職責,市、區(縣、市)領導幹部和街道(鎮)領導幹部要建立社區居民委員會建設聯系點,要將社區居民委員會建設工作成效作為市、區(縣、市)黨委和政府工作目標管理和年度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
(二十五)加強部門協調配合。在當地黨委、政府統一領導下,黨委組織部門在加強社區居民委員會建設中要發揮抓總引領作用,民政部門要充分發揮牽頭指導作用,搞好協調服務。依託社區居民委員會開展公共服務的教育、科技、公安、司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城鄉建設、文化、衛生、人口和計劃生育、環保、體育等部門要強化責任意識,把支持和幫助社區居民委員會建設作為為民辦實事的重要內容予以落實。各級發展改革、財政、金融、稅務、工商等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能和許可權,採取有效政策措施,積極支持社區居民委員會建設。工會、共青團、婦聯及殘聯、老齡協會、計劃生育協會、慈善協會等群眾組織要發揮各自優勢,積極參與社區居民委員會建設。
(二十六)切實加大經費保障力度。要將社區居民委員會的工作經費、人員報酬以及服務設施和社區信息化建設等項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社區居民委員會興辦公益事業所需費用,經居民會議或居民代表會議討論,按照自願原則,可以向社區居民或受益單位籌集。街道辦事處要將社區居民委員會工作經費納入街道辦事處銀行賬戶管理,實行專款專用,分賬核算,不得挪用、擠占、截留,並定期向社區居民委員會及居民公開使用情況,接受居民監督。加大對財政困難地區一般性轉移支付力度,增強其做好社區居民委員會建設工作的保障能力。社區居民委員會成員、社區專職工作人員報酬問題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統籌解決,其標准原則上不低於上年度當地社會平均工資水平。社區居民委員會成員和社區專職工作人員按國家有關規定參加基本養老、失業、基本醫療、生育、工傷保險,有條件的地方逐步落實住房公積金政策。
(二十七)提高指導社區居民委員會建設的工作水平。要以改革創新精神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不斷改進社區居民委員會建設的工作方法,創新工作機制。針對不同地區社區居民委員會建設的實際加強分類指導,不斷總結和探索社區居民委員會建設工作的經驗和規律。要把加強社區居民委員會建設工作與黨的建設緊密結合,與社區建設緊密結合,加大宣傳力度,大力表彰先進典型,總結推廣先進經驗,為推進城市社區居民委員會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創造良好氛圍。
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按照本意見精神,結合實際,制定貫徹落實的具體措施。

2. 如何加強城市社區建設

抓好城市社區建設,要加強社區基礎配套設施建設。社區基礎設施配套設施主要包括社區的園林綠化、道路交通、環衛和部分排水、供氣等城市配套基礎設施,以及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商業服務、金融郵電、市政公用、行政管理等公共服務設施。這些設施與社區居民的工作生活息息相關,其配建水平,必須與居住人口規模相適應。其中,公共服務設施要與住宅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和同期投入使用。推進城市社區的建設與發展,首先要必須集中力量重點建設與社區規模相適應的道路交通、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園林綠地和城市供水工程,以及相應的公共服務設施,創造一個設施配套、市容整潔、環境優美、管理規范的社區環境。要發揮規劃的「龍頭」作用,把社區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城市各類規劃,統籌考慮、分步實施。在社區發展規劃編制時,編制單位要嚴格按照建設部有關規定,根據城市總體規劃、分區規劃及其他城市專項規劃的要求,統籌考慮安排與社區人口規模相適應的社區服務中心的建設用地,並與社區外圍城市公用設施建設相銜接。要合理組織社區交通網路,減少交通環境的混亂交雜,並保證足夠的停車場地;社區水、電、氣供應要充足並形成網路,電信網、有線電視網、互聯網要接入每家用戶,市政管線宜地下埋設。城市規劃管理部門在審批社區規劃方案時,應廣泛徵求社區居民的意見和建設,並及時將規劃審批結果予以公示,並通報給所在街道辦事處以便監督建設單位按規劃建設。
隨著社區居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要求,對城市社區的基礎設施建設要求越來越高,僅靠政府財政投入這一渠道,已無法適應城市現代化的需要。解決制約社區建設與發展的資金問題,必須樹立經營城市的理念,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和城市社區建設需要的多元化投融資體制多渠道籌集資金。具體要做好以下四個方面工作:一是要進行市場化經營。社區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建設,要從單一公益型轉變為公益型和經營開發型並舉,建立靈活的投資回報機制,通過實行特權經營等手段,推行基礎設施建設市場化經營。積極鼓勵有條件的城市或社區組建市政公司設施建設投資公司等,引導社會資本、私人資本和境外資本投向社區垃圾、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等,不斷改善和提高居民的生活環境質量。二是要轉變經營機制。對現有經營城市公用事業的企事業單位,要深化改革,轉換機制,積極推進基礎設施和市政公用設施的產業化經營。對城市大橋、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設施,可公開招標確定投資者或經營者。對城市戶外廣告招牌及城市道路、橋梁、街區的冠名權等附著於城市的各類無形資產的經營權、使用權,可實行公開招標,推動城市建設產業化經營。對社區市政、綠化養護和環境衛生維護等,要建立責任制,通過招投標實行承包經營,降低補貼支出,提高管養水平。三是要多渠道加大資金投入。對社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各級城市政府要給予政策優惠,從財政資金中劃撥一定比例予以優先支持。在城市社區建設及舊城改造時,要將社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納入開發成本進行預算,確保有足夠資金投入。要推行政府土地收購儲備制度,最大限度地盤活城市土地資產,提高土地級差收益,增加財政投入。四是要採取各種方式加快社區基礎設施建設。要大力加強社區園林綠化建設,因地制宜,見縫插綠,提高社區綠化覆蓋率。要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發動和鼓勵社區居民大力開展街頭、街道兩旁和住宅區周圍的綠化和美化,提高綠化水平。要完善社區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加快社區主要道路的新建和擴建,下決心打通堵頭、卡口、峰腰路段,加強小街小巷和人行道的鋪裝、覆蓋和硬化彩化,大力扶持和優先發展公交事業。要統一制定管網改造計劃,加強社區供水、供氣、供電等設施建設。
為加強社區管理,必須進一步完善「兩級政府、三級管理」的城市管理新體制。區(市、縣)的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要在街道設立社區建設管理站等派出管理機構或者派出管理人員,城建監察大隊要向街道派駐城建監察中隊,切實加強社區管理。要嚴厲查處社區內的各類違章建設,禁止亂搭蓋、亂加層、亂設防盜網,以及佔道經營、亂堆亂放亂停車等違法違規行為。要不斷加強和完善小區物業管理,理順物業管理公司和居委會的關系。物業公司作為經營性服務企業,要在社區居委會和社區業主委員會監督下,依照合同,做好社區物業的管理,其履行合同情況及管理服務水平應接受社區居委會和全體社區居民的監督。行業主管部門在物業管理企業資質年檢時,應由社區居委會簽署意見。

3. 如何加強社區黨組織管理協調服務,推動社區建設的建議和意見

1、選優配強,著力解決設社區黨組織書記「有人干」的問題。一是拓寬選人視野。市委、市政府先後出台《關於加強和改進街道社區黨的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關於加強社區「三有一化」建設工作實施意見》等指導性文件,對社區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提出明確要求。全市區縣、街道兩級黨組織按照「守信念、講奉獻、有本領、重品行」的要求,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原則,在強調政治素質的同時,注重優化社區幹部隊伍結構,推行「四個一批」工作法,即「街道下派一批、重點保留一批、考試留用一批,面向社會招聘一批」,在全省率先開展社區幹部公開招錄工作,不斷拓寬選人用人視野。目前,西安市有621個社區黨組織,其中黨委9個,黨總支39個,黨支部573個,全部社區均配齊了黨組織書記。621名社區黨組織書記中,街道下派148人,佔24%,社會招聘318人,佔51%,企業在職兼任(單位型社區)155人,佔25%。特別是2008年以來,全市連續三年選聘了274名優秀大學畢業生擔任社區黨組織書記助理或社區居委會主任助理,為進一步加強社區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充實了人才儲備。二是提高選人標准。今年下半年,以第四次社區黨組織換屆為契機,制定了《關於認真做好全市社區黨組織換屆工作的意見》,這是我市制定的第一個關於社區黨組織換屆工作的指
導性文件,對社區黨組織設臵、班子成員配備數量、任職和提名年齡界限和文化程度,選舉方式和方法步驟都做出明確規定,凡是新提名的社區黨組織班子成員,年齡一般不超過55周歲,繼續提名的成員,年齡一般不超過57周歲;同時,要求社區黨組織班子成員一般應具備大學專科以上文化程度,強調每個區縣要有2至3名40歲左右的社區黨組織書記。在換屆工作中,全市街道、社區黨組織普遍採取「兩推一選」、「兩推直選」等方式,打破地域、行業、身份等界限,突出強調能力、學歷、年齡等「三要素」,將一大批政治素質較高、組織協調能力較強、善於做社區工作、具有較高專業素質的幹部推選為社區黨組織書記。通過換屆,全市社區黨組織書記平均年齡47.4歲,較換屆前降低了3.6歲;大專以上文化程度439人,佔70.7%,較換屆前提高了8個百分點。同時,有17名社區選聘生被黨員群眾推選為社區黨組織書記,進一步優化了社區黨組織書記隊伍結構。三是提高社區黨組織書記、主任「一肩挑」比例。為加強組織領導,精簡成員職數,實現社區兩委會成員的高比例交叉任職,採取積極措施,通過法定程序使社區黨組織班子成員與社區居委會成員交叉任職。換屆後,全市社區黨組織書記、主任「一肩挑」的499人,占社區總數的80.4%,較換屆前提高了26個百分點,閻良、藍田、高陵等區縣達到100%。
2、完善機制,著力解決社區黨組織書記「想幹事、會幹事」的問題。一是建立健全培訓機制。將社區幹部培訓工作列入全市幹部教育培訓體系,採取學分制量化考核,積極利用「西安市幹部教育在線」等網路資源,組織社區黨員和社區幹部積極參加網
上在線學習。市委組織部每年舉辦一次示範培訓班,各區縣、街道鄉鎮按照「示範培訓、分級培訓」原則,每年對社區兩委會成員進行一次輪訓。三年來,市委組織部共培訓社區黨組織書記500餘人次,區縣、街道鄉鎮共輪訓社區幹部20000餘人次,有效提高了社區幹部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二是推行規范化考評監督機制。我們大膽創新,在全市社區黨組織中深入開展「雙評晉級、科學發展」活動,建立一套較為系統、科學的社區黨建工作考評體系。「雙評」指「群眾測評」和「上級考評」;「晉級」指按照普通、標准、示範三個等級,對社區黨建工作進行科學評估、分類晉級、整體提高,力爭各區縣每年創建黨建示範社區數不少於本區縣社區總數的10%,全市每年新增黨建示範社區不少於50個。「雙評晉級、科學發展」活動的開展,為社區工作建立新機制。社區黨組織書記、社區幹部年終要向社區黨員群眾述職,個人工作都要經過社區黨員群眾、駐地單位和上級黨組織的量化考評,考評的結果直接與個人的待遇和職務任免相掛鉤,使每名社區幹部感受到干好工作有榮譽、干好工作有待遇、干好工作有前途,無形之中將工作壓力轉變為動力,充分激發了社區幹部履行職責、服務群眾的熱情和積極性。三是建立激勵保障機制。今年,全市再次提高了社區幹部待遇,解決了社區黨務幹部待遇沒有保障的問題。「一肩挑」的每月補貼標准不低於1500元,書記、主任分設的每月補貼標准不低於1300元,補貼標准較往年均有30%至50%的提高。同時,增設社區書記、主任屆期津貼,規定凡任滿一屆的均可以享受屆期津貼。社區幹部補貼標准每三年調整一次,力爭到2015年,社區幹部補貼待遇不低於西安市城鎮
居民平均收入水平。同時,還建立了社區幹部退養制度。社區黨組織書記、居委會主任連續任職三屆(9年)或累計任職15年(含15年)以上,離開社區工作崗位無固定工資收入、未納入社保的,一次性發放10個月的補貼作為退養費,受過省部級以上表彰獎勵的,另增發2個月的補貼。此外,對工作優秀的社區黨組織書記給予副科級或正科級待遇,對表現突出的破格提拔任用,一些社區黨組織書記被破格提拔為街道副處級幹部。讓廣大社區幹部真正感到「政治上有奔頭,經濟上有干頭,退職後有靠頭」, 調動他們工作積極性,進一步吸引和留住人才。
3、注重實績,著力解決社區黨組織書記「干成事」的問題。一方面,在服務群眾中展示能力。近年來,全市社區普遍建立了社區居民事務受理中心,開通了便民服務熱線,為社區群眾提供家政服務、應急救助、房屋租賃等100餘項服務,基本實現了社區居民的各項服務需求。同時,通過建立老年餐桌、便民早市、陽光家園、再就業培訓基地,推行居家養老等服務模式,有效解決了社區弱勢群體的實際困難和日常需求。依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居民健康電子檔案,初步實現了居民醫療信息綜合利用和居民健康檔案在轄區范圍內的網路信息共享。社區黨組織書記通過服務群眾提升了服務意識,展示了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在樹立品牌中彰顯作用。全市社區黨組織書記通過開展「雙評晉級、科學發展」活動、「社區幹部公開承諾」、「無職黨員設崗定責」、「五個好社區黨組織」、「開放型黨組織生活」等一系列黨建品牌活動,引導黨員爭做服務群眾、遵紀守法、促進和諧的表率,加快了文明和諧社區建設。特別是在全市開展的「在職黨員自願
認領社區崗位」活動中,社區黨組織通過設立政策宣傳、科學普及和計生監督等18種公益崗位,吸引了居住在社區的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在職黨員主動到社區認領,總計有11689名在職黨員認領了10000餘個社區崗位,累計開展各種便民活動17000餘次,進一步發揮了在職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打破了黨員隸屬單位、行業和黨組織的局限,形成「工作在單位,活動在社區,奉獻雙崗位」的黨員管理新機制,社區黨建工作品牌的樹立,進一步顯示出社區黨組織書記作為服務群眾,實現社區群眾共同利益的組織者、實踐者、領導者的作用。

4. 如何加強社區規劃、建設和管理

抓好城市社區建設,要加強社區基礎配套設施建設。社區基礎設施配套設施主要包括社區的園林綠化、道路交通、環衛和部分排水、供氣等城市配套基礎設施,以及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商業服務、金融郵電、市政公用、行政管理等公共服務設施。這些設施與社區居民的工作生活息息相關,其配建水平,必須與居住人口規模相適應。其中,公共服務設施要與住宅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和同期投入使用。推進城市社區的建設與發展,首先要必須集中力量重點建設與社區規模相適應的道路交通、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園林綠地和城市供水工程,以及相應的公共服務設施,創造一個設施配套、市容整潔、環境優美、管理規范的社區環境。要發揮規劃的「龍頭」作用,把社區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城市各類規劃,統籌考慮、分步實施。在社區發展規劃編制時,編制單位要嚴格按照建設部有關規定,根據城市總體規劃、分區規劃及其他城市專項規劃的要求,統籌考慮安排與社區人口規模相適應的社區服務中心的建設用地,並與社區外圍城市公用設施建設相銜接。要合理組織社區交通網路,減少交通環境的混亂交雜,並保證足夠的停車場地;社區水、電、氣供應要充足並形成網路,電信網、有線電視網、互聯網要接入每家用戶,市政管線宜地下埋設。城市規劃管理部門在審批社區規劃方案時,應廣泛徵求社區居民的意見和建設,並及時將規劃審批結果予以公示,並通報給所在街道辦事處以便監督建設單位按規劃建設。 隨著社區居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要求,對城市社區的基礎設施建設要求越來越高,僅靠政府財政投入這一渠道,已無法適應城市現代化的需要。解決制約社區建設與發展的資金問題,必須樹立經營城市的理念,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和城市社區建設需要的多元化投融資體制多渠道籌集資金。具體要做好以下四個方面工作:一是要進行市場化經營。社區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建設,要從單一公益型轉變為公益型和經營開發型並舉,建立靈活的投資回報機制,通過實行特權經營等手段,推行基礎設施建設市場化經營。積極鼓勵有條件的城市或社區組建市政公司設施建設投資公司等,引導社會資本、私人資本和境外資本投向社區垃圾、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等,不斷改善和提高居民的生活環境質量。二是要轉變經營機制。對現有經營城市公用事業的企事業單位,要深化改革,轉換機制,積極推進基礎設施和市政公用設施的產業化經營。對城市大橋、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設施,可公開招標確定投資者或經營者。對城市戶外廣告招牌及城市道路、橋梁、街區的冠名權等附著於城市的各類無形資產的經營權、使用權,可實行公開招標,推動城市建設產業化經營。對社區市政、綠化養護和環境衛生維護等,要建立責任制,通過招投標實行承包經營,降低補貼支出,提高管養水平。三是要多渠道加大資金投入。對社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各級城市政府要給予政策優惠,從財政資金中劃撥一定比例予以優先支持。在城市社區建設及舊城改造時,要將社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納入開發成本進行預算,確保有足夠資金投入。要推行政府土地收購儲備制度,最大限度地盤活城市土地資產,提高土地級差收益,增加財政投入。四是要採取各種方式加快社區基礎設施建設。要大力加強社區園林綠化建設,因地制宜,見縫插綠,提高社區綠化覆蓋率。要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發動和鼓勵社區居民大力開展街頭、街道兩旁和住宅區周圍的綠化和美化,提高綠化水平。要完善社區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加快社區主要道路的新建和擴建,下決心打通堵頭、卡口、峰腰路段,加強小街小巷和人行道的鋪裝、覆蓋和硬化彩化,大力扶持和優先發展公交事業。要統一制定管網改造計劃,加強社區供水、供氣、供電等設施建設。 為加強社區管理,必須進一步完善「兩級政府、三級管理」的城市管理新體制。區(市、縣)的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要在街道設立社區建設管理站等派出管理機構或者派出管理人員,城建監察大隊要向街道派駐城建監察中隊,切實加強社區管理。要嚴厲查處社區內的各類違章建設,禁止亂搭蓋、亂加層、亂設防盜網,以及佔道經營、亂堆亂放亂停車等違法違規行為。要不斷加強和完善小區物業管理,理順物業管理公司和居委會的關系。物業公司作為經營性服務企業,要在社區居委會和社區業主委員會監督下,依照合同,做好社區物業的管理,其履行合同情況及管理服務水平應接受社區居委會和全體社區居民的監督。行業主管部門在物業管理企業資質年檢時,應由社區居委會簽署意見。通訊員:穆穎/昌圖縣規劃局

5. 如何創新城鎮社區建設和社會管理

(一)逐步完善「多元共治」的善治格局
全面梳理社區工作,合理劃分城市社區黨組織、居委會、服務站的職責任務,細化具體工作和服務內容。完善社區黨組織牽頭、居委會和服務站參加的例會制度;建立健全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居民委員會以及其他社區自治組織、業主委員會、物管公司、社區代表聯絡員(即社區准人大代表)多方參與的社區聯席會議制度,研究討論社區社會管理中的重大問題和事項,協調溝通相關工作,尤其抓好以下四個著力點,推動社區「多元共治」善治格局的建立和完善。
1.深入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在我國基本完成了從傳統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型的現階段,基層政府應該從微觀的經濟活動中退出來,整合和增強社會管理的職能。
一是要切實轉變基層政府職能。城市區(街道)和鄉鎮一級的基層政府應該加快調整職能,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上來,把經濟職能剝離出來,交由上一級政府處理。讓基層政府不再有經濟指標的壓力,全身心地投入到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中去,使社區與基層政府發生的互動被限制在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領域。
二是要把公共服務盡量下沉到社區。政府的社會管理和服務事務要按照「費隨事轉、權隨責走」的原則下沉到社區,把社區服務站建設好,把公共服務送到居民的身邊。通過嚴格設定專職崗位、規范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等,逐步實現社區居委會和社區服務站的分設,強化社區服務站的政務服務職能。
三是要規范政府部門與社區自治組織的關系。進一步理順政府部門和社區組織的關系,逐步理清社區自治組織承擔的行政事務,規范政府部門設置的各類行政考核活動,對凡屬於基層人民政府及其職能部門、街道辦事處職責范圍內的事項,不得轉嫁社區居委會。市、區(縣)各部門進入社區工作,應由市、區(縣)社區建設指導委員會(領導小組)分級審批。各部門經審批允許進入社區的事項,在堅持「權隨事轉、費隨事轉、事費配套」原則下,明確授權內容、對象、許可權、時限和撥付的經費。通過基層政府職能的調整,讓城市社區從受到的行政束縛中解脫出來,成為一種相對獨立、充滿活力,與基層政府有著明顯分界的社會實體。
2.積極發展各類社區社會組織。社會組織是現代社會社會管理的重要一級,沒有充分發育的各類社會組織,就不可能讓城市社區的社會管理取得新的突破。
一是不斷強化社區居委會引領社區自治的功能。要做實社區居民代表大會和社區議事會,組織居民開展民主自治;推行社區「准人大代表」機制,實現社情民意的有效傳遞;擴大社區直選范圍,強化新型社區自治組織保證;鼓勵社區居委會扶持和發展其他社區自治組織,壯大自治組織隊伍。
1.明確社區工作人員身份和待遇。
針對當前社區崗位留不住優秀人才的現實問題,省政府應進一步明確社區工作者的身份待遇等基本問題,建議將社區服務站的工作人員定性為政府雇員,實行公開招錄,工作待遇參照公務員管理,考核主體以職能部門和社區居民為主,推行崗位述職和民主評議方式。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定性為社會工作者,以社區選舉和政府統一選聘專業社會工作者兩種錄入形式,待遇享受同等職級的公務員薪酬,考核主體為社區居民。
2.規范社區工作者管理。
一要妥善定崗定編。要根據社區規模,明確各種類型社區工作者的配備標准,嚴格控制社區崗位職數。建議社區規模在1000~2000戶以內,社區居委會和社區服務站配備工作人員分別不超過5人、3人,2000~3000戶社區居委會和社區服務站工作人員配備不超過7人、5人,總體規模宜控制在3500戶以內。
二要切實規范管理。按照專業化、職業化要求,通過在崗培訓、轉崗安排等方式,逐步實現社區工作隊伍的規范管理。對於不適合社區崗位要求的人員,進行有序置換,對於同一崗位不同職級、待遇的管理行為,進行有序規范和統一。
三要增強崗位穩定性。建議社區居委會任職期限延長至5年,保持社區崗位的穩定性。
3.提高社區工作者的專業化水平。
一要加快落實「一社區一名大學生」計劃。不斷改善社區工作人員專業化結構。嚴格社區服務站工作人員的招錄標准,其中年齡控制在40歲以下,學歷為大專以上,具有相關服務經驗。
二要實行社區工作者全員培訓。建立3年一度輪訓制度,明確培訓時間和內容。鼓勵和引導我省社區工作者參加國家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取得職業水平證書的將給予每月定額補助。
三要提高社區工作者的待遇。經濟上要增加社區工作者的收入,政治上要在公務員錄用、幹部選拔等方面給予優待。
(四)加強以增強社區歸屬感和凝聚力為宗旨的文化建設
社區文化是社區居民在共同生活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區域性、群眾性等特點的文化,包括社區意識、社區情感、社區人文環境等。加強社區文化建設,除了能夠提高社區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體素質,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外,更重要的是能夠促進社區居民的相互了解,增強彼此的信任。新型社區是一個由「陌生人」組成的社會共同體,同一社區居民構成越來越復雜,人們可能具有不同的職業、來自不同的階層,甚至是暫居社區的流動人口,由於沒有「單位制」條件下一起工作的交流機會,同一社區的居民基本上是「老死不相往來」。同時,由於城鄉社區之間社會流動的加快,社區新成員還面臨著有效融入社區的問題。只有通過文化的形式才能把社區居民凝聚起來,增強對社區的歸宿感。
1.加強社區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社區文化重在建設。要把社區文化建設提上重要的議事日程,統籌規劃社區文化設施建設,加大社區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尤其要建設好社區文化中心。整合社區文化資源,爭取社會的廣泛支持,走「共建、共享」之路,發揮住社區單位在文化活動中的積極作用。
2.大力支持群眾性的文化活動。社區要配備有文藝專長,熱心於社區文化事業的專職工作人員,參與社區各類文藝團體的管理工作。政府要把為社區培訓文藝人才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經常組織社區文藝骨幹進行培訓,使之成為社區文化活動的主力軍和社區文化活動的帶動人。支持社區居民自發的群眾性文化活動。
3.致力於培育社區的文化特色。每一個社區應根據本社區的地理位置、人員構成、文化層次等,創建本社區文化活動的品牌,形成本社區文化建設的特色。在內容和形式上要堅持以人為本、與時俱進,從社區實際和居民需求出發,豐富活動內容,創新活動載體,增強社區居民的認同度和參與的積極性。

閱讀全文

與市城鄉社區建設聯席會議建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