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城鄉建設 > 推動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科技進步的作用

推動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科技進步的作用

發布時間:2021-02-11 14:30:02

1. 新中國成立後科技進步的表現是什麼

你好:
建國以來的重大科技成就
A、科技戰略的發展
1、建國初
①建立科研機構:1949年設立中國科學院,郭沫若任院長。
②制定中國科學發展遠景規劃,以發展原子能、火箭、電子計算機等高科技為重點。

2、文革期間:中國科技事業遭到嚴重破壞。
3、文革後
①1978年全國科學技術大會 ,鄧小平重申「科學技術是生產力」;
科學技術和知識分子重新得到肯定和重視。
②1985年,科技體制改革開始,推進了科技和經濟的結合。
制定863計劃、星火計劃和火炬計劃,提高了我國科技綜合競爭實力。
③1995年,提出科教興國戰略,標志我國科技發展進入新階段。

B、新中國成立以來科技發展主要成就
1、「兩彈一星」(指原子彈、導彈、人造地球衛星)的開發研製。
科學家:鄧稼先、錢學森
目的:打破美蘇等對核武器和空間技術的壟斷。
① 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意義:加強了中國國防能力;為和平利用核能打下基礎。
後來先後建成秦山核電站和大亞灣核電站
②1964年自行設計製造中近程導彈實驗成功。
③1960年,中國自己設計研製的第一枚火箭在酒泉發射成功。
1970年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
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發射衛星的國家。――中國進入航天時代。

2、航天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①1992年,中國政府作出實施載人航天工程的戰略決策,
是中國在世紀之際規模最龐大、技術最復雜的航天工程。
②2003年10月15日「神舟」5號飛船載人(楊利偉)航天飛行成功。
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
3、袁隆平研究培育出高產雜交水稻(南優2號)
第二次綠色革命,第五大發明
他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雜交優勢的第一人(雜交水稻之父)。
意義:提高了中國的水稻產量,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
有助於解決未來世界性飢餓問題,為世界農業科技作出重大貢獻。

4、計算機技術的發展: 1983年研製成功「銀河1號」
5、生物技術的發展: 1965年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
世界上第一個蛋白質的全合成,開辟人工合成蛋白時代。
1966年,中國第一顆裝有核彈頭的地地導彈飛行爆炸成功
1967年,中國第一顆氫彈空爆成功
1970年,「東方紅一號」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
70年代初期,數學家陳景潤完成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向著解決哥德巴赫猜想邁進了一大步。
建成了正負電子對撞機等重大科學工程
秦山核電站並網發電成功
銀河系列巨型計算機相繼研製成功
長征系列火箭在技術性能和可靠性方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中國科學家完成了人類基因組計劃的1%基因繪制圖
在世界上首次構建成功水稻基因組物理全圖
當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許多指標都突破了世界水利工程的記錄
中國在國際上首次定位和克隆了神經性高頻耳聾基因、乳光牙本質Ⅱ型、漢孔角化症等遺傳病的致病基因
量子信息領域避錯碼被國際公認為量子信息領域「最令人激動的成果」
神州五、六、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並順利返回
中國首次月球探測工程嫦娥一號成功發射
等等。

2.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發展促進中心的服務宗旨

創建一流的國家建設科技成果推廣轉化中心與建築節能中心,推廣先進、成熟、適用的新技術和新產品,跟蹤國內外建設領域科技發展趨勢和最新研究成果,培育和扶植一批領先的技術、產品和企業,整合、配套開發和推廣具有先進水平的成套技術,以可靠的質量、良好的服務和高效的工作,滿足行業發展的需要。
科技中心了解國家政策和建設行業科技發展導向、掌握先進的技術和產品的研究開發動態,與國內知名專家有良好的工作關系,具有集成、整合建設行業科技成果的能力,形成了覆蓋全國大部分地區的推廣網路,通過較強的市場運作能力和豐富的國內國際合作經驗,為建設行業提供綜合性的優質服務。

3. 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專業技術管理人員職業培訓合格證書的內容,包括哪幾個方面

主要是一個編號,獲得的日期,人員姓名和崗位等級,一般還會有頒發部門。

4. 新中國科技成就的作用

這可多了去了,要以領域分吧。

軍事戰爭上:七次戰役基本全勝。對越、對版蘇、對印、對美等。

軍事科技上:核權彈爆炸成功、火箭衛星上天、神6上天、龍芯的開發研製等等。

其餘科技上:很多華裔獲得諾貝爾獎,中國科學家在某些高科技領域的研究水平領先世界,但基礎科技水平還是落後於歐美發達國家。

政治地位上:聯合國五大常委之一,隨著國力的壯大,中國在國際上地位也越來越高。

經濟上:改革開放,經濟快速發展,漸漸地使全國人民都富裕起來(還沒有最終完成)。

社會文化上:雖然教育體制不對,但比建國前水平高了不知多少倍,各種文藝水平越辦越高,漸漸地在國際上站穩腳跟。人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世博會也在中國舉辦。

影視文化上:這個我就不用多說了吧,國內影視製作水平的提高有目共睹啊,10年前哪兒有這么多豐富的電視節目可看呢?藝術水平也在提高。民間藝術也在保護。

5. 科研項目對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有哪些

一、基礎研究始終推動著新的科技進步

人類文明進步史告訴我們,在科學的基礎研究中每一個重大突破,往往都會對科學技術的創新、高新技術產業的形成產生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推動作用。在近代科學產生之前,許多技術發明曾經走在相關理論知識發展的前面。但是近二百年以來,基礎研究越來越成為發明與創新的源頭,現代技術已經名副其實地成了「科學的技術」。當代生物技術、信息技術和納米技術的迅速發展等無一不是建立在科學理論的突破之上。如果把現代科學技術比作一條長河,基礎研究則是其源頭。

人類歷史上發生過的三次重大技術革命都強烈地依賴於科學理論、基礎研究的突破。第一次技術革命發生於18世紀60年代,主要標志是蒸汽機的廣泛應用,這同近代力學、熱力學發展有著密切的關聯。第二次技術革命發生於19世紀70年代,主要標志是電力的應用,是電磁理論突破引發的成果。第三次技術革命始於20世紀40年代,是在相對論、量子力學等基礎理論突破的基礎上產生的,其主要標志是原子能技術、電子技術和空間技術的廣泛應用。

科研項目的重大發現、理論突破往往孕育著新的知識革命,知識革命意味著知識體系、知識結構的大調整、大變革,必然將引發技術和生產方面的新的發展。今天對基礎研究的投資就是在播撒未來的經濟社會發展的種子,明日的應用研究及商業競爭力一定是根植在雄厚的基礎研究沃土中。

二、基礎研究引領著當代我國科技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

基礎研究對引領我國的科技進步和社會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我國科學家在973計劃支持下,在分子生物學和基因理論方面開展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推動了該領域的科技水平和生產力的提高。在水稻研究方面,開展了雜交水稻理論和克隆水稻中與株型相關的單分櫱突變體分子生物理論研究,通過控制分櫱形成數量,大大提高了水稻等禾本科作物產量;在小麥研究方面,育成了國際上小麥第一套全基因組近等導入系/近等基因系,發現了在供體親本中「隱藏」的大粒、多粒、優質、早熟等重要目標性狀,進而為培育第二次「綠色革命」雜交小麥品種奠定了基礎;在豬品種優化方面,確定了豬促卵泡素β亞基基因為豬高產仔數的主效基因,在此基礎上發展了高產仔數基因診斷盒,可以准確、快速的選擇高產仔的豬種,已在全國9個省市的12個國家級和省級的原種豬場進行了進一步的推廣和應用,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沒有分子生物科學與技術的基礎研究,就不會產生轉基因技術和相關產業。我國是美國之後自主研製轉基因抗蟲棉並在生產上推廣應用的第二個國家。從1997年轉基因抗蟲棉花在我國大面積推廣使用,到2006年我國種植轉基因棉花大約3500萬公頃,占棉花種植面積的60%以上,每畝減支增收130元,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顯著。農民可以減少80%以上的農葯使用量,減少了農葯污染和人畜中毒,提高了棉花的單產和總產,眾多的新型抗逆基因被發掘。隨著研究的開展和技術的普及,一大批國內自主知識產權的非糧轉基因作物誕生,一批新型生物技術公司誕生,帶動了生物技術育種產業和轉基因科學研究的蓬勃發展,對我國非糧農作物豐產穩產起到了引領和支撐作用。同時,轉基因技術的發展對基因的基礎研究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新基因的發現及其功能和調控機理、轉基因安全理論等又對相關的基礎研究不斷提出了新的課題,從而促進人類對生命本質的認識不斷向縱深發展。

高效節能、長壽命的半導體照明產品(LED)正在引發新的照明變革。近年來,在一系列科技計劃的支持下,我國的半導體照明技術及產業蓬勃發展,形成了產學研緊密結合,基礎研究、關鍵技術和產業化的互動發展的創新局面,實現了從物理、材料、器件、重大裝備到示範應用的創新鏈和產業鏈。目前,已發展出的大功率白光LED發光效率達到80lm/W,超過熒光燈的效率,是白熾燈的5-10倍、壽命是白熾燈30-50倍。在建築景觀照明、大屏幕顯示、交通信號燈、指示燈、手機及數碼相機等用小尺寸背光源,太陽能LED照明,汽車照明,特種照明及軍用等領域有廣泛應用前景。半導體照明之所以能夠迅速取得今日的重大進展,得益於幾十年來我們對以氮化鎵為代表的寬禁帶半導體材料的重要基礎問題研究的突破。通過低溫緩沖層消除應力和對P型摻雜機理的認識,提高了材料的質量和發光的量子效率,實現了從材料到器件的躍變;通過第一原理計算對摻雜機理的深入認識,將摻雜濃度提高了兩個數量級,將這些基礎研究的重大突破應用到器件上,使產品性能提升了一倍,實現了特種照明的實用化。可以說半導體照明技術發展過程中每前進一步,都伴隨著對材料相關基礎問題的深刻認知。要實現半導體照明進入通用照明領域,必須重視和研究解決阻礙其快速和持續發展的寬禁帶半導體材料等重大基礎問題。

通過上述事例,我們不難得出這樣的認識:其一,基礎研究對我國實施自主創新戰略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不論對科技發展本身還是對經濟社會發展,基礎研究都是具有戰略意義的制高點,必須進行超前部署。只有在基礎研究方面擁有堅實基礎和重大建樹,國家的自主創新能力才有提升之道,才能在全球經濟分工中取得優勢和主動地位。其二,科技與經濟的結合、創新鏈與產業鏈的互動必須深入到基礎研究的層次和水平上,才會實現真正的緊密的結合,才能實現基礎研究與科技進步、經濟社會發展的良性循環、相互促進的機制。其三,基礎研究是孕育原始性創新、也是需要原始性創新能力和智慧的領域。這個領域的發展就是需要一定的基礎條件、需要長期的研究積累,需要鼓勵人們充分交流、質疑批判、勇於嘗試探索的學術環境。

三、要重視基礎研究,促進原始性創新

胡錦濤總書記在春節前看望錢學森、吳文俊兩位科學家時,意味深長地指出:要充分重視基礎研究的戰略意義和重大作用,在加大對基礎研究投入、重視創新人才培養的同時,還要注重營造寬松的學術環境。近幾年的國家科學技術最高獎幾乎都授予了長期從事基礎科學或應用基礎研究方面的科學家,可見黨和國家對基礎研究的高度重視。基礎研究具有研究周期長、風險大、厚積薄發、探索性強、進展往往難以預測、人才作用突出等特點。其產出的新知識具有公共產品的性質,對其進行穩定的支持是政府的職責。我們既要重視依靠科技促進傳統產業改造和產業結構調整,更要重視抓住源頭的原始創新。為此,科技部將與有關部門一道採取一些措施,為基礎研究創造良好的條件和環境。

首先,積極引導全社會高度重視基礎研究的戰略意義和重大作用。要通過深入的宣傳教育和科學普及,積極引導全社會深化對基礎研究是經濟社會發展先導的認識、是自主創新源泉的認識,是國家發展和安全重要基礎的認識;深化原始性創新對科技進步乃至國家產業發展重大影響的認識;尤其是深化對基礎研究活動特點和規律的認識,並以此來指導相應的管理和政策制定。

第二,加強在基礎研究領域和前沿高技術研究方面的戰略部署。要在關乎國家發展戰略的領域、科學技術的前沿要超前部署一批重點戰略性研究課題,同時繼續鼓勵自由探索在學術研究和活動的開展,高度重視自由探索的研究成果,結合國家戰略需求,及時將其提升為重點基礎研究課題。

第三,加大對基礎研究的投入,優化配置基礎研究資助模式。政府將繼續加大對基礎研究的投入,並將競爭性支持和穩定性支持相結合,在大幅加強競爭性項目經費投入的同時,加大對開展基礎的基地和人才隊伍的穩定支持,加大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科學研究中心等基地的建設費、運行補助費以及設備更新費的投入,使得從事基礎研究的科技家能夠自主決策,開展研究周期長、探索性強的科研工作,促進原始性創新成果的產生。在加大公共財政對基礎研究投入的同時,政府將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和社會力量投入基礎研究,支持在企業內建立重點實驗室,或與高校、院所建立聯合實驗室,積極開展應用性基礎研究,推動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

第四,加強人才特別是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如果說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之源,那麼,人才就是科技創新之本。要徹底改變科技資源和投入「重物輕人」的觀念,採取有效措施吸引更多的優勢人才投身到基礎研究活動中來。一是支持大學生、研究生參與基礎研究,鼓勵他們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激勵他們在導師的支持下探索;二是鼓勵研究生參與自然科學基礎研究;三是穩定支持青年科技工作者開展獨立的基礎研究課題。

第五,創造良好的環境。一方面,加強科研基礎條件平台建設。以滿足國家重大戰略科技需求為目標,繼續加強平台建設的頂層設計,加強支撐服務能力和長效機制建設。以創新能力建設為重點,進一步統籌項目、人才、基地建設。重點加強在國家重大需求領域和新興前沿交叉學科領域新建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加強科學數據共享和野外綜合科學考察工作。另一方面,落實科技評價辦法,加強學風建設。弘揚大膽質疑、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營造寬容失敗、摒棄浮躁、潛心研究的科研環境。倡導全社會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崇尚科學、崇尚創新的良好社會氛圍。

第六,促進國際學術交流。發揮政府間科技合作的主渠道作用,為廣大科學家開展高水平的合作交流打造通暢、便捷的平台,支持我國學者參與ITER、伽利略計劃、千人基因組、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等重大科技工程,支持國外優秀科學家主動參與我國一些開放領域的基礎研究;同時,也大力支持民間科技交流活動的開展,支持我國學者擔當國際學術組織主要職位,支持國際學術組織在我國開展重要的學術活動。

總之,科技工作的重要責任就是促進科學技術本身的科學發展、全面發展,以引導和服務全社會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之源,其使命不僅要服務於今天,更重要的是引領未來,創造新的需求和發展優勢。我們要有這個信心和遠見在做好今天事情的同時,為美好的明天做好准備。

6. 科技進步在現代化建設中的重大作用

新中國成立52年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科技事業取得了輝煌成就。

1.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體系,整體科技發展水平位居發展中國家前列。2000年國內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總支出為896億元,占當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為1.0%,躍居發展中國家前列。在R&D經費總支出中,基礎研究佔5.2%;應用研究佔17.0%;試驗發展佔77.8%。其中各類企業支出占國內 R&D經費總支出的60.3%,已經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表明企業逐步成為我國R&D活動的主體。

目前,已建成國家級重點實驗室217個(其中包括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60個)、國家工程中心 188個,認定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94個;國際權威檢索機構收錄的我國科技論文數44536篇,本國居民的專利授權量92101件,其中發明專利 3097件。2000年,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247億美元;53個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的技工貿總收入6774.8億元,工業增加值1476.2億元。

2.科技體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國家確定的科技體制改革階段性目標基本實現。科技工作的戰略重點正在轉向國民經濟建設主戰場,企業科技力量得到進一步加強,242個國家級技術開發類研究院所已基本完成轉制工作,多數科研機構的運作直接面向市場需求,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取得初步成效,高校管理體制改革基本完成,科技資源得到了優化配置;民營科技企業迅速崛起,技術市場發展迅猛;宏觀科技管理體制逐步完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型科技體制初步形成,國家創新體系的建設正在逐步展開。

3.基礎科學研究領域取得成果。人類基因測序、納米碳管和納米新材料、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研究、微機電系統研究、南海大洋鑽探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表面科學非線性科學、認知科學以及地球系統科學等新興交叉學科得到迅速發展。中國大陸科學鑽探工程、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等八項國家重大科學工程的建設,為我國的基礎科學研究創造了良好條件。

4.高技術研究及產業化方面有所突破。載人航天技術、運載火箭及衛星技術等航天高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兩系法雜交水稻、基因工程葯物、轉基因動植物、重大疾病的相關基因測序和診斷治療等技術的突破,使我國生物技術總體水平接近發達國家。高清晰度電視、"神威"計算機、大尺寸單晶硅材料、皮膚幹細胞再生技術等重大成就的取得,使我國在相應領域躍入世界先進行列。國防科技的發展為增強國防實力奠定了堅實基礎,促進了國防工業的技術進步。

5.工農業科技獲得進展。農業科技方面,僅"九五"期間共培育出600多個新品種,單產增產10%左右。推廣水稻旱育稀植和節水技術、ABT植物調節劑和小麥旱地全生育期地膜覆蓋栽培等重大技術,有力地保障了我國糧食增產目標的實現。

工業科技取得了若乾重大技術突破,提升了重點產業技術水平。數字程式控制交換機、氧煤強化煉鐵技術、鎳氫電池、非晶材料等的產業化方面獲得一系列重大成果。結合三峽工程、國民經濟信息化、集成電路、泰山核電站二期等一系列國家重大建設工程,通過引進、消化吸收與創新,攻克了一批關鍵技術,掌握了若乾重大成套技術裝備的設計和製造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CIMS)等一批重大共性技術的推廣應用,大幅度提高了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創新葯物、水資源利用和保護、小康住宅、夏商周斷代工程等一批重大項目的實施,中國科技館二期工程及一批科普設施的建設,為社會事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我國科技發展的重大成就

(一) 背景材料

1.人類基因研究成就巨大

(1) 1999年12月1日,由英、美、日等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宣布已被譯出首對人體染色體遺傳密碼,這是人類科學領域的又一重大突破。人類基因組計劃是人類歷史上與曼哈頓原子彈工程及阿波羅登月計劃齊名的人類三大科學工程之一,但其價值和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將遠遠超過前兩個計劃。

(2) 2000年6月26日,人類有史以來第一個基因組草圖終於繪制完成,我國科學家參與並高質量地完成了人類基因組工作草圖繪制百分之一的測序任務表明中國科學家有能力起躋身國際科學前沿,並做出重要貢獻。

(3) 2000年2月12日,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六國科學家聯合公布了人類基因組圖譜及其分析結果,人類基因組的完成圖將於今年繪制出。繪制出完整的人類基因組圖譜,破譯出人類全部遺傳信息。這一計劃的實施將為人類自身疾病的診斷和防治提供依舊,給醫葯產業帶來不可估量的變化,將促進生命科學、信息科學及一批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2.航空航天技術發展迅速

(1) 2000年12月21日,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二顆「北斗導航試驗衛星」發射成功,它與2000年10月31日發射的第一顆「北斗導航試驗衛星」一起構成了「北斗導航系統」。這標志著我國將擁有自主研製的第一代衛星導航定位系統,這個系統建成後,主要為公路交通、鐵路運輸、 海上作業等領域提供導航服務,對我國國民經濟建設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2) 2001年1月10日,我國自行研製的「神舟二號」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並成功進入預定軌道。1月16日,「神舟二號」無人飛船准確返回並成功著陸。這是中國航天在新世紀的首次發射,也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次飛行試驗,它標志著我國向實現載人飛行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3.在納米技術領域屢創佳績

我國科學家在納米科技研究方面,居於國際科技前沿。最近的一次,我國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直接發現納米金屬的「奇異」性能—超塑延展性,納米銅在室溫下竟可延伸50多倍而不折不繞,被譽為「本領域的一次突破,它第一次向人們展示了無空隙納米材料是如何變形的」。從總體看,目前我國有關納米論文總數排行世界第四,在納米材料研究方面已在國際上佔一席之地。

4.超級計算機智能化

2000年11月29日,我國獨立研製的第一台具有人類外觀特徵、可以模擬人行走與基本操作功能的類人型機器人,在長沙國防科技大學首次亮相。類人型機器人的問世,標志著我國機器人技術已躋身國際先進行列。

5.國家「863「計劃15周年成就展覽舉行

2001年3月,國家在北京展覽館舉辦了「863」計劃15周年成就展。「863」計劃自1986年3月實施以來,共獲國內外專利2000多項,發表論文47000多篇,累計創造新增產值560多億元,產生間接經濟效益2000多億元。863計劃重點支持的高技術領域的研究開發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的整體距離明顯縮小,開始在世界高技術領域佔有一席之地,60%以上的技術從無到有,如今已進入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另有25%仍然落後於國際先進水平,但在原來的基礎上也有很大進步。

(二) 與教材結合點分析

1. 從經濟常識看:

(1)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當今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當今世界的競爭,說到底是科技與人才的競爭。

(2) 財政的巨大作用。經濟發展靠科學,科學進步靠人才,人才培養靠教育。而這些事業單位的發展必須依靠財政的大力支持,背景材料中所列舉的大量科技成果與財政的支持是分不開的。

(3) 當今國際經濟的國際化,科技開發與應用的國際化是其中重要的表現。人類基因組草圖從一開始就是個國際合作計劃,由美國啟動,英、日、法、德、中科學家先後加盟。

2. 從哲學常識看:

(1) 客觀規律和人的主觀能動性的關系。一系列科技成果的取得,一方面是由於科學家尊重了客觀規律,另一方面是他們頑強拼搏、銳意進取、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結果。

(2) 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我們應堅持兩點論和兩分法。如人類基因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這必將促進生命科學、信息科學及一批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同時人們又面臨著基因壟斷、基因成果被過分用於追求商業利益等新問題。

(3) 認識深化發展的觀點。人們應當在實踐基礎上不斷深化、擴展認識,把認識向前推移。人類基因技術的研究過程和我國航天技術發展情況等事實,都是認識深化發展的必然結果。

3. 從政治常識看:

(1) 國際競爭的實質。當今世界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能否在科技發展上取得優勢,增強以經濟和科技為基礎的綜合國力,最終將決定本國在國際上的地位。

(2國家領導和組織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職能和組織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建設的職能。國家大力發展高新技術並運用到經濟建設中去,促進經

濟的發展。

7. 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是機關還是事業單位

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屬於機關行政編制單位。

住房與城鄉建設部,簡稱為建設局,為國務院組成部門。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機關行政編制為345名(含兩委人員編制10名、援派機動編制4名、離退休幹部工作人員編制37名)。其中:部長1名、副部長4名,司局級領導職數57名(含總規劃師1名、總工程師1名、總經濟師1名、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2名、離退休幹部局領導職數3名)。


(7)推動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科技進步的作用擴展閱讀

在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和《國務院關於機構設置的通知》(國發[2008]11號)中,將原建設部的職責劃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並取消了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個人執業資格行政審批的審查事項。

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主要作用於加快建立住房保障體系,完善廉租住房制度,著力解決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且為加強城鄉規劃管理,推進建築節能,改善人居生態環境,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發揮著積極作用。

主要職能有:

1,承擔保障城鎮低收入家庭住房的責任。

2,承擔推進住房制度改革的責任。

3,承擔規范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秩序的責任。

4,承擔建立科學規范的工程建設標准體系的責任。

5,承擔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監督管理房地產市場的責任。

6,監督管理建築市場、規范市場各方主體行為。

7,承擔規范村鎮建設、指導全國村鎮建設的責任。

8,承擔建築工程質量安全監管的責任。

9,承擔推進建築節能、城鎮減排的責任。

10,負責住房公積金監督管理,確保公積金的有效使用和安全。

8. 新時期國土規劃的功能與思路

編者按 前不久,全國國土規劃綱要編制工作領導小組召開第一次會議,通過了《全國國土規劃綱要編制工作方案》,正式啟動了《全國國土規劃綱要(2011—2030年)》前期研究和編制工作。隨著國土空間開發的廣度和深度不斷加大、資源環境保護問題更加凸顯,加強國土規劃工作顯得日益重要和緊迫,扎實做好前期研究和編制工作,才能提高國土規劃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新時期國土規劃工作的推進,是保障和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確定新時期國土規劃的功能定位和目標任務,需要研究當前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和實際問題。本期約請國土資源部咨詢研究中心張彥英副主任、樊笑英博士,為我們分析講解新時期國土規劃的功能及其實踐應用思路。

問:什麼是國土規劃?

答:關於國土規劃的定義,國內外有多種大同小異的解釋。我國目前在法規性文件中對國土規劃有明確定義的,始見於國家發改委制定的《國土規劃編制辦法》第二條:國土規劃是根據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總的戰略方向和目標以及規劃區的自然、經濟、社會、科學技術等條件,按規定程序制定的全國或一定地區范圍內的國土開發整治方案。此外,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國土規劃定義是:根據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總目標以及區域的自然和社會經濟條件,對國土開發、利用、治理和保護而進行全面的規劃。

問:國土規劃有什麼樣的作用和地位?

答:國土規劃對資源綜合開發、建設總體布局、環境綜合整治具有宏觀調控作用,具體表現為以下三方面:一是綜合調整人與資源環境的自然關系、人與人基於資源環境的社會關系,將資源環境承載力作為硬約束條件,嚴格國土開發利用的空間管制。二是為下位相關規劃提供基本依據,整合規劃體系的系統功能,在戰略上對各有關空間規劃和專項規劃進行指導和控制。三是綜合協調國土開發利用中各種利益主體之間的矛盾,維護公共利益和各主體合法權益的平衡。

國土規劃決定一個國家在較長一段時期內國土開發空間發展的戰略方向和框架結構,是編制各類相關空間規劃和專項規劃的重要依據。國土規劃具備管制功能、導向功能、調節功能和分配功能,是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必不可少的工具。

問:與其他規劃相比,國土規劃在內容上有什麼特徵?

答:國土規劃的基本內容可概括為三部分:資源的綜合開發、生產力的合理布局和生態環境的綜合整治。全國國土規劃的主要內容應包括:國家空間發展戰略的目標與方針,國家對重大區域發展問題的應對方針,對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的布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水資源利用規劃,城鎮體系規劃,重大國土整治項目的規劃以及若乾重點地區與不同類型地區的發展方向等。國土規劃具有戰略性、前瞻性、綜合性、系統性、空間性、基礎性、整體性和地域性等特點。

問:新時期國土規劃的編制與實施面臨哪些問題?

答: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曾經投入大量人力開展了《全國國土規劃綱要》的編制工作,可惜沒有取得預期的成果。最近幾年,又啟動了新一輪國土規劃的試點,雖然取得了不少有益經驗,但仍然存在著一些基本性的問題尚待解決。如社會各界對國土規劃工作的重要性尚未取得共識,國土規劃性質和地位不夠明確,國土規劃內容過於寬泛,國土規劃缺乏有效的實施手段和保障措施等。歸納起來,當前國土規劃編制與實施面臨的主要問題有三:一是規劃體系層級不清、體制機制不夠完善,二是法制保障不健全,三是基礎理論研究不夠。

一、科學規劃資源開發利用布局

人類在自然中誕生,也在對自然的開發利用中生存和發展,人與自然形成了對立統一的關系。人地關系經歷了「環境中心主義」、「人類中心主義」之後,逐步形成了人地協調的可持續發展觀念。可持續發展包括生態、經濟、社會三個方面,其中生態可持續發展是基礎,社會可持續發展是最終目標,而經濟可持續發展則是保障。聯合國《21世紀議程》指出,人類要發展,只有發展才能解決環境破壞和貧困加劇之間的惡性循環,只有發展才能為解決生態危機提供必要的物質和技術基礎。但是發展要有限度,要協調環境保護與人類發展之間的關系。發展與保護構成了人地關系中一對永恆的矛盾,解決這一矛盾成為人類長期的目標與任務。

1.作為國家最高層次的國土資源保護開發規劃,國土規劃要有助於促進發展方式的轉變,推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目前,我國處在經濟社會發展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和國際化的背景條件下,每年要實現8%~10%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國土資源總量的有限性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持續增長構成了我國當今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國土資源管理如何為經濟社會持續發展保駕護航,實現「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是新時期國土規劃面對的首要問題。

經濟增長依靠生產要素起作用,其中一是資源,二是資本,三是勞動,四是技術進步。新中國成立初期,借鑒蘇聯的經濟增長方式,我國靠資源投入、資本投入,經濟發展實現了外延式、粗放型增長。1982年國家提出把經濟發展轉到提高「效益」的基礎上,確定了到2000年國民生產總值翻兩番的目標。到2000年,國民生產總值翻兩番的目標超額實現,但「經濟效益提高」的前提沒有實現。「九五」期間國家提出要實現兩個根本轉變:一是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到集約的轉變,二是從計劃經濟體制到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21世紀,我國城市化、工業化進程加快,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在很大程度上利用了從農民那裡拿來的土地大量投資,重新進入重工業化時代。加之地方官員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增長方式就往回走了。這樣的狀況不改變,20多年前提出的「轉變」何時才能實現?

把拉動經濟增長的因素歸結為「消費、投資與出口」,來源於凱恩斯關於「總需求=總供給」的公式。但凱恩斯關於經濟增長依賴「三駕馬車」的分析是著眼於短期而非長期。若維持長期的經濟增長,就要轉變發展方式,主要依靠技術、人才的進步和良好的制度環境。

轉變我國經濟高速發展主要依靠資源和資本投入,依靠廉價勞動以及出口(變相的資源投入和勞動投入)的發展方式,就要發揮人才和技術的作用,即發揮知識和技能的作用。物質資本是可損耗的,而知識和技能不會損耗。國土規劃作為國家最高層次的國土資源保護開發規劃,要有助於促進發展方式的轉變,通過對資源開發利用方式、規模等的控制進行宏觀引導,推動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循環利用,用好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實現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2.國土規劃具備立足資源環境,統籌經濟、社會、生態和民生全面協調發展的功能

生產力發展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決定性力量。經濟是基礎,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生產關系對生產力、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起反作用,在一定情況下,這種反作用起決定性作用。新中國成立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史完全證實了這一基本理論。

在不同社會發展階段,經濟發展的目標不同。新中國成立初期乃至其後的一定時期,集中力量發展經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改革開放初期,仍以發展經濟為主也是必然選擇。這時候,不發展經濟一切問題都解決不了。當經濟發展有了一定基礎之後,就出現了全面協調發展的問題,搞好經濟建設、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當今發展的全部要義。這時候,不解決全面協調發展問題,經濟問題就會演化為政治問題、社會問題。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尋求一種立足資源環境,統籌經濟、社會、民生建設的具有法制保障的途徑。國土規劃具備這種功能。

以往在以發展經濟為主要目標的導向下,國土規劃功能的缺失,或由於單項規劃的實施,以經濟發展規劃為主體的各種規劃更多地側重於產業發展,以實現經濟增長為目標,更多地注重經濟效益而忽視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經濟增長越快,社會問題越多,社會矛盾越突出,生態問題越嚴重。新時期國土規劃編制應充分發揮其宏觀導向作用,將資源的開發利用與生產力布局等更多地引向關注民生與生態,使在國土規劃框架下進行的各種專項規劃以及各類經濟發展規劃也能遵循這樣的價值取向,避免過度追求產業發展與經濟效益,從而將經濟、社會、民生與生態文明建設協調起來。

二、引導城鄉與區域均衡發展

我國地域廣闊,人口眾多,不同地域因資源環境稟賦、發展基礎以及人力、資金和教育水平等方面的差異,經濟增長速度、發展規模或者產業部門等都很難實現均衡發展態勢。改革開放初期,沿海地區率先發展是必然選擇。目前,我國處在城市化、工業化快速發展的階段,發展不平衡問題越來越突出。新時期國土規劃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如何採取有效措施縮小這種差距,逐步實現相對平衡的問題。

(一)統籌城鄉平衡發展,促進區域相對平衡發展

發展不平衡首先表現為城鄉發展不平衡。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迅速,城市化進程加快,人口、科技、產業等在大中型城市集聚,導致資源向城市過度集中,廣大農村地區相對落後,形成了城市和農村二元結構。解決城鄉二元結構有兩條主要舉措:其一是要加快農村現代化進程。首先要推動農村產業現代化,來帶動農村社會、文化的現代化。農村產業現代化與城市不同,農業生產對自然條件有很強的依賴性,農村的產業布局要結合當地資源環境條件,發展與資源環境條件相匹配的產業類型。國土規劃可以因地制宜、揚長避短地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引導農村向資源優勢產業方向發展,是實現農村產業現代化的重要途徑。其二是加快城鎮化進程,使現代農業集約化生產帶來的剩餘勞動力進城。

發展不平衡還表現為東、中、西部發展不平衡。這既與區位有關,也與各地區資源環境稟賦有關,還受其歷史發展的影響。各區所處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氣候、生物以及土壤、水、礦產等不同,其資源環境組合也不同。不同的資源環境組合特徵往往直接決定一個地區的發展方向,如西南地區以岩溶地貌為主的地形,西北地區氣候乾旱與水資源短缺,都決定了這些地區資源開發利用的方向。解決我國中、西部發展問題,應更多地考慮產業類型、產業布局是否合理,是否能實現資源優勢最大化、劣勢最小化,GDP水平是否與當地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中、西部追求與東部地區GDP平衡是不現實的也是不科學的,應從長遠、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考慮中、西部特定資源環境條件下的科學發展。

國土規劃的主要對象和重要功能無疑使之成為統籌城鄉、統籌區域相對平衡發展的重要途徑,在規劃中需要就縮小城鄉與東、中、西部發展差異提出明確的導向和切實可行的方案。

(二)發揮區域資源優勢,解決區域資源「短板」制約問題

一個區域的發展規模和強度與資源環境的協調程度,不僅取決於該區域的優勢資源環境條件,還更多地取決於其限制性因素的制約。當前各地普遍重視發揮區域資源環境優勢而忽視區域資源「短板」制約。比如,內蒙古自治區草場資源豐富,同時還蘊藏著豐富的煤炭、銅鐵、石油、天然氣以及稀土等礦藏,已經成為全國重要的畜牧業生產基地、能源供應基地、礦產開采和冶煉基地。而內蒙古自治區地處乾旱、半乾旱的氣候條件下,降水量少,水資源不足是產業發展與草原生態恢復的制約性因素。伴隨優勢資源開發,同時出現的則是草原生態脆弱地區植被、地下水資源的嚴重破壞,以及草場退化、河流斷流等生態問題。近年來,通過實施以工輔農、以工輔牧、調整產業結構、改善農牧業生產方式和加強礦山環境治理等保護生態、促進發展的各種措施,已初見成效,草原生態有所改觀。但是乾旱、半乾旱的草原地區,生態的恢復非常緩慢,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將會持續相當長的時期。因此在發揮區域優勢的同時若忽略了資源環境「短板」因素的制約,會使「短板」更短。而資源優勢的發揮也要適度,如果竭澤而漁,優勢也會變為「短板」。

新時期國土規劃的重要功能之一,是通過對區域資源環境優勢與「短板」因素的分析,劃分不同的功能區,分別制定不同的發展規劃;同時對解決「短板」制約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當然其根本出路是依靠科技進步。國土規劃如何引導各地區在「短板」因素的制約下發揮資源優勢,是實現保障發展、保護資源目標的關鍵問題。以資源環境自然分區進行國土規劃,是以區域的資源環境稟賦為前提,建立在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基礎上的,而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的重要工作是對國土資源環境進行調查評價。

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土資源調查積累了有關資源環境的大量數據,建立了全國資源環境資料庫,部分地區還實現了數據的動態更新。如果充分利用好這些數據,採用科學的方法對全國的資源環境承載力進行定量評價,並根據承載力評價結果劃分不同區域,確定不同區域的資源優勢與劣勢,即確定影響一個地區發展的主導性因素與限制性因素,進行功能定位,確立不同地區適合發展以及不適合發展的產業類型,對可發展產業的生產規模以及布局進行總量上和空間上的控制,制定相應的生態環境補償方案,既保障適度發展,改善民生,也能有效控制對資源環境的影響。

三、推動市場機制合理配置資源

資源與環境是密不可分的整體,資源寓於環境之中,環境本身也是一種資源。雖然資源、環境具有相對獨立性,但兩者的發展變化卻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兩者的關系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自然資源的數量、質量在時空上的變化會影響環境的變化;二是環境的變化也會使資源發生適應性的改變。

1.以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為基礎,解決開發資源與保護環境之間的矛盾

自然生態系統作為一個復雜的系統,其各子系統之間相互影響又相互制約,總是在不斷發展變化中維持著系統的平衡發展。我們不能脫離其他系統而孤立地研究其中某個子系統,因而國土規劃過程中也必須把資源、環境作為一個統一體進行統籌考慮。環境和資源一樣,既有自然屬性,又有經濟屬性,在進入生產領域、交換領域時,環境就具有了資源、資產、資本的功能。

環境是一個空間的概念,空間本身也是一種資源。目前對環境資源的利用存在兩個層面的問題。在認識層面,由於對環境的資源屬性認識不足,環境價值不能全面體現,導致環境資源缺乏明確、清晰的產權。由於市場一般不會對沒有產權的物品進行交易,所以市場價格機制無法將環境資源的成本反映出來。在實際操作層面,隨著環境問題的出現,人們認識到使用者應該支付環境成本,但是往往只考慮到正常的環境資源使用成本,而忽略了使用資源過程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的補償成本,即只支付了一小部分環境成本而非全部。使用者在消費環境資源時造成的環境污染和破壞沒有相應的補償,其補償往往由社會承擔,導致環境成本外部化。環境資源成本外部化或低成本使用勢必會造成環境資源的浪費及過度使用。因此,必須明確界定環境產權,將環境資源成本內部化,形成「誰使用誰付費、誰破壞誰治理」的補償機制,充分體現社會公平原則。

資源環境承載力是指在確保生態可恢復與可持續,並滿足人類需要的前提下,一個地區、一定時期內的資源環境數量與質量,能夠承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需求的能力。資源環境承載力是國土規劃編制的科學基礎。國土規劃需要尋找一種合適的表達方式,來體現資源與環境一體化特徵並計量資源與環境使用的總成本,通過推動市場機制來實現資源環境的配置,遏制資源環境的破壞和過度使用,促進資源環境的保護治理和合理利用。

2.推動市場機制運行,更好地發揮其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資源配置機制是在政府宏觀調控下,市場對資源配置發揮基礎性作用。對於國土資源這種關系國家安全的戰略性資源來說,宏觀調控至關重要。市場機制以利益最大化為驅動,很難顧及資源的短期收益與可持續利用、全國與區域協調、公平與效益等諸多問題,同時市場有其自身難以克服的缺陷,近兩年世界鐵礦石價格的波動就是市場失靈的表現。

我國尚處在體制轉軌時期,目前的狀況是,一方面宏觀調控體系尚未建立,作為宏觀調控的間接手段,法制、法規和政策等尚不完善,更多採用行政手段。另一方面市場化程度比較低,法規不健全,市場無序,行政干擾,市場發揮不了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這就需要在建立和完善宏觀調控體系的同時,加快市場化進程。

國土規劃是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國土規劃是對全部國土資源及其空間利用進行宏觀配置的戰略性方案。國土是一個三維的地域空間系統,國土資源具有三維地域空間特徵,即不僅指實體資源,也佔有一定地域空間。國土資源的開發利用是在一定地域空間內對實體資源及空間的開發利用。當將國土資源置於不同發展階段進行規劃時,則構成了具有時間演化特徵的四維系統。

國土規劃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時間上要兼顧眼前需求與長遠的可持續利用,空間上要充分考慮資源環境的地域差異。將一定發展階段市場對資源的需求置於國土資源三維地域空間內,與國土資源在空間上構成交集,國土規劃需要對這些交集進行評估、權衡和統籌,重點關注需求聚集區域內人口、城市和產業的資源匹配度,對其適當進行調整。在國土規劃的總體框架下,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才能達到保障發展、保護資源的目的,推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四、全國視角 區域協調

資源環境稟賦條件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有其自身存在與發展的規律,具有自然的地域性特徵。近幾十年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迅速,社會需求與資源環境供給時時處於動態變化之中,往往表現出無序狀態。資源環境自然分區與行政分區的協調,經濟社會發展當前與長遠、局部與整體之間的關系,都需要國土規劃統籌考慮。

1.從全國層面確定區域國土資源開發格局,通過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來引導和協調各區域生產力布局

目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以行政區為單元,不同行政區的劃分往往導致資源環境自然分區的條塊分割,而行政管理體制上的分權與財政體制的分灶導致各行政區各自為政,人為的行政分割必然加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其一是各行政區之間的資源分配與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矛盾,其二是行政區界限產生資源開發利用的不均衡,其三是產業布局的區域間協調問題。比如,環渤海地區由於共同的區位以及資源環境特點,成為一個相對完整的自然地域單元,但同時環渤海地區又分屬五省二市,在經濟布局上,各行政區從地方發展角度出發,出現重復建設、產能過剩等問題,造成資源環境的浪費甚至破壞。

行政區與資源環境自然分區的不協調,加劇了資源開發、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矛盾。國土規劃編制應採取「全國視角、區域協調」策略,以資源環境自然分區為規劃編制單元,從全國層面上確定區域國土資源開發格局,在此格局下進行各行政區的國土規劃,各行政區與國土資源自然分區交叉或者重疊的,須依全國國土規劃格局進行區域間協調,避免地方利益驅動或者地方保護的不合理開發行為。劃分資源環境自然分區,並通過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來引導和協調各區域生產力布局,應成為國土規劃編制的一項基礎性、先行性和持續性的工作。以資源環境稟賦和承載力大小來進行國土規劃是遵循客觀規律的、科學的規劃方式,是實現保障發展、保護資源的有效途徑,是國土規劃編制應努力踐行的重要原則之一。

2.處理好當前與長遠、局部與整體之間的多重關系

國土規劃作為國土資源開發利用的宏觀發展戰略框架,要發揮其應有的調控和指導作用,需要認真研究如何處理當前與長遠、局部與整體的關系。

處理好當前與長遠的關系,首先要保證規劃的科學性。國土規劃的科學性是指規劃要符合自然規律與經濟規律。規劃的實用性與時效性的基礎,就是能夠反映我國當前經濟社會與資源環境狀況。國土規劃編制的科學基礎是對國土資源的綜合調查與對資源環境承載力綜合評價,這需要採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建立全覆蓋的國土資源動態監測信息系統,掌握最為精準的國土資源與環境狀況,確保規劃指標等的確立是建立在最新的資源環境狀況基礎之上。同時,採用先進的技術方法,結合一定時期內經濟社會發展變化的速度與趨勢,對未來20年(一個規劃期)乃至更長時間內經濟社會發展對區域內可能的資源環境需求進行模擬和預測,對規劃的指標保留相應的彈性空間(這是由承載力閾值的四維特徵決定的),對資源環境的開發利用也保留相應的餘地,既要滿足現實發展,也要確保可持續發展。

處理好局部與整體的關系,要兼顧國家總體戰略與地方戰略、各行政區發展與經濟區帶發展、城市與城市群發展等之間的關系,避免各自為政,盲目發展。受區位、自然、人文因素等的影響,我國幾十年來逐漸形成了沿海、沿江以及沿鐵路交通干線的幾大經濟區帶,形成了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等幾大城市群,以這些區域的發展帶動了全國經濟的整體發展,但是也出現了區域與全國、區域內部之間的不協調問題,各地區、各城市受到地方利益、短期效益和政績等諸多因素影響,盲目上馬一些大項目或者違規項目,出現重復建設、產能過剩、資源浪費和環境破壞等問題,需要通過國土規劃從宏觀上加以約束和調控。

與此同時,從規劃的角度講,要健全完善規劃體系,處理好國土規劃與專項規劃、國土規劃與經濟發展規劃之間的關系。目前我國的規劃有很多種類型,包括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綱要、土地利用規劃、城鄉建設規劃和主體功能區規劃、礦產資源規劃、能源規劃等等。而各種各樣的規劃常常發生重疊與交叉,相互之間缺少一個相互協調的紐帶,缺少可以進行平衡調整的依據。國土規劃是以全部國土資源及其空間為客體,從宏觀上、空間上總體布局人類活動主體的經濟活動,從主、客體關系來看,國土規劃顯然是聯系國土資源與經濟社會活動的最直接紐帶,是對資源開發戰略與經濟發展戰略最高層次的布局,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講,各類單項規劃或者產業規劃均應在國土規劃的框架下進行,服從國土規劃的布局。

(原載《中國國土資源報》2010年10月1日,《走進大課堂》欄目,主講人張彥英、樊笑英)

9. 跪求科技發展與城市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關系的論文資料

生態學與城市建設
內容摘要 1.城市化及其對社會的影響 ,城市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是人類文明的結晶。據歷史資料和考古的研究,城市的出現至少已有五千餘年的歷史。自從工業化以來,城市化的速度不斷加快。這個集中過程表現為兩種形式:一是城市數目的增多,二是各城市人口規模不斷擴大......

1.城市化及其對社會的影響
城市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是人類文明的結晶。據歷史資料和考古的研究,城市的出現至少已有五千餘年的歷史。自從工業化以來,城市化的速度不斷加快。這個集中過程表現為兩種形式:一是城市數目的增多,二是各城市人口規模不斷擴大,從而使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不斷提高。
國內外城市的發展表明,城市化具有正、負兩個方面的效應。一方面,城市化可以促進經濟的繁榮和社會的進步。城市化能集約地利用土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時能促進教育、就業、健康和社會服務的進行。
另一方面,城市化在為人們帶來許多益處的同時,又產生一系列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對自然生態系統和人民健康產生影響。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城市的氣候變化(如熱島效應)和環境污染,包括水、空氣、雜訊和固體廢棄物污染等;二是自然資源的耗竭與短缺,特別是淡水、化石燃料、耕地的過度利用和生物多樣性的減少;三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導致大量的社會問題,如住房緊張、交通擁擠、綠地減少、教育與衛生滯後,其中住房問題一直是許多城市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
2.城市生態學的形成與發展
正是因為上述原因,世界各國都開始重視城市的生態建設問題。特別是從1992年的聯合國環發大會後,人居環境問題成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近代城市的發展正在擺脫過去傳統的以建築和視覺為中心的發展模式,而探索一條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道路。生態城市建設應運而生。新的城市歷年對生態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生態學也正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取得了新的發展,以至於形成了一門新的分支學科———城市生態學。
眾所周知,生態學是研究生物與環境關系的一門科學。長期以來,生態學是以自然界的有機體或生態系統為研究對象的。20世紀60年代以後,隨著世界上人口的增長和資源與環境等全球性問題日益激化,生態學家在投身解決社會問題的過程中,逐漸擺脫了其初期的狹隘的純自然的傾向和學科局限,把人類活動包括在其研究的范圍之內,把自然———社會———經濟復合系統作為宏觀領域的發展方向,在理論和研究方法方面都有了明顯的發展,展現出了勃勃生機,以嶄新的面目躋身於現代科學之林。
城市生態學是生態科學和城市科學的交叉學科,形成於20世紀70年代,但是古代的中國人居環境、歐洲城市和美國西南部印第安人的村莊都體現了城市生態學的思想理念。
20世紀70年代一批生物學家開始從生物學的角度研究城市。他們的研究重點在於城市環境影響下動植物區系的變化歷史。20世紀70年代初,羅馬俱樂部發表的第一篇研究報告———《增長的極限》。其對世界工業化、城市化發展前景所做的估計,進一步激起了人們從生態學角度研究城市問題的興趣。1971年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領導下開展了一項國際性的研究計劃———人和生物圈(MAB)計劃,其目的在於研究日益增長的人類活動對整個生物圈的影響以及世界各地可能發生的環境過程和環境壓力,找出人類合理管理生物圈的途徑和方法。此外,國際生態學會(INTECOL)於1974年在海牙召開的第一屆國際生態學大會成立了「城市生態學」專業委員會,並組織出版了季刊《城市生態學》雜志。世界氣象組織(WMO)、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城市環境研究所(IIUE)、國際景觀生態學協會(IALE)、歐洲聯盟(EU)、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都開展了相關研究。
我國城市生態學的起步稍晚,但發展很快。20世紀80年代初,城市生態學傳入我國,引起了生態學家、經濟學家、地理學家以及城市規劃和城市科學家的廣泛興趣。1984年12月在上海舉行了首屆全國城市生態科學研討會,重點討論了城市生態學的研究對象、目的、任務和方法。1986年6月在天津召開了全國第二屆城市生態科學研討會,其重點在於城市生態學的理論研究以及城市生態學在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中的實際應用問題。1987年10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委員會在北京召開了城市及其周圍地區生態與發展學術討論會,為促進我國城市生態學研究與國際的廣泛交流與合作創造了條件。1997年12月,全國第三屆城市生態學術討論會和「城鎮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學」專題討論會在深圳和香港的相繼召開,對「探索有中國特色的城鎮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學理論、方法與實踐」這一主題進行了專題研討。1990年中國生態學會在珠海和澳門展開了生態城市研討會,特別需要指出的是2002年8月在中國深圳召開了國際生態城市大會,並討論通過了生態城市建設的深圳宣言。這些都對我國的城市生態學的發展和生態城市建設發生了深遠的影響。

城市生態學是以生態學理論為基礎,應用生態學和工程學的方法,和多學科的綜合與融會,研究以人為核心的城市生態系統的結構、功能、動態,以及系統組成成分間和系統與周圍生態系統間相互作用的規律,並利用這些規律優化系統結構,調節系統關系,提高物質轉化和能量利用效率以及改善環境質量,實現結構合理、功能高效和關系協調的一門綜合性學科。
3.生態城市建設
生態城市這一概念是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發起的「人與生物圈(MAB)計劃」研究過程中提出的,與「綠色城市」、「健康城市」、「園林城市」、「山水城市」、「環保模範城市」等概念雖有聯系,但又具有一定的差別。
生態城市目前雖然沒有統一的定義,可以理解為與生態文明時代相適應的人類社會生活新的空間組織形式,即為一定地域空間內人與自然系統和諧、持續發展的人類住區,是人類住區(城鄉)發展的高級階段、高級形式。生態城市的特徵主要有:整體性、和諧性、高效性、多樣性和全球性。
生態城市是一個由自然、經濟和社會三部分組成的復合系統,各子系統既相互制約,又互為補充。建設生態城市包括以下5個層面:即生態安全、生態衛生、生態產業、生態景觀和生態文明。
生態城市要求具有良好的區域景觀和生態環境,各類土地得到合理的利用,因地制宜地確定植被的覆被率和喬、灌、草合理的組成與結構;大氣環境、水環境達到清潔標准,雜訊得到有效控制,固體廢棄物的綜合利用和回收效率高;保護生物多樣性及其生物環境,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相融合,生態建築得到廣泛的應用。
生態城市要求建立生態經濟體系。生態經濟是以產業生態學為基礎的生產體系,他包括生態農業的實施;實現清潔生產,以全過程的污染控制代替末端污染處理;能源結構更為合理,可再生清潔能源成為能源結構的主體;此外,生態交通、生態建築、生態旅遊等也是生態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建立以「生態文化」為核心的新文化體系,包括消費模式的生態化,即可持續消費模式;倡導生態文明;人們在生理上、心理上保持健康,人性得到充分的發展;法律、法規體系完善,社會管理效率高;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健全,綜合服務能力強;人口結構優化;交通方便。
目前對生態城市的評價應用了多種不同的方法。如城市代謝方法(urbanmetabolismmethod)、生態足跡法(Footprintmethod)、生命周期評價法(Lifecycleassessment)、模糊數學方法(fuzzymethod)、單指標評價(indivialindicatorassessment)和綜合指標評價模型(integratedassessmentmodels)等。
目前在我國應用的比較多的是單項和綜合指標評價的方法。當前我國正在研究評價指標的規范化問題。評價指標的選擇至關重要,其選取應遵循以下3方面的原則:
第一,代表性。在科學分析的基礎上,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標,所選指標要能反映該城市的本質特徵、復雜性和質量水平。第二,全面性。指標體系應具有綜合性,全面反映自然、經濟和社會系統的主要特徵及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系,並且應使靜態指標和動態指標相結合。第三,規范性。指標的選擇應遵循使用國內外公認、常見的指標的原則,使指標符合相應的規范要求。
此外,香港在研究城市生態時成功地運用了城市代謝法。在廣州和青島等城市生態的研究中則引入了生態足跡的方法。
4.展望
根據城市化發展要求及生態環境保護的需要,在今後一段時間內,城市生態學研究和生態城市建設方面,應當著重於下面幾個方面:
第一,重視城市生態學理論的探索,特別是不同規模城市的結構與功能的研究;第二,擴大城市科學研究的范圍,即從由單一的城市為對象的研究,轉變為對城鄉復合生態系統的研究,包括半城市化地區的研究和鄉村工業化與城市群的研究;第三,發展生態城市建設適用技術體系,促進現有技術的生態化;第四,為生態城市建設提供生態景觀規劃和生態文化的方法論上的指導;第五,建立相應的政策、法令和獎懲制度,促進生態城市的發展;第六,加強教育、培訓和生態城市的能力建設,增強生態意識;第七,加強國際間、城市間和社區間的合作與交流。

閱讀全文

與推動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科技進步的作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