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誰知道城市規劃總規圖上各種色塊代表什麼意思
常見的是:
一類居住R1:淺黃色
二類居住R2:深黃色
商業C2:紅色
文化娛樂C3:紫紅色
中小學內C6:橙色
河流E:淺藍色
市政容基礎設施U:藍綠色
道路S1:黑色,道路中心線:紅色
停車場S3:暗灰色
工業M:藍色系(同濟和哈建背景的人);褐色系(清華、武漢城建和重建工背景的人)
綠地G:各種綠色
總體規劃中應附有圖紙和相應文件如下:
1、城市現狀圖。
2、城市用地評價圖。
3、城市環境質量評價圖。
4、城市規劃總圖。
5、城市各項工程系統規劃圖。
6、城市建設規劃圖。
7、城市郊區規劃圖。
8、總體規劃說明書(包括投資估算)。
根據城市的不同規模、性質和特點,規劃圖紙可以適當合並或增減。圖紙一般為1∶5000或1∶10000的比例尺,城市郊區規劃圖用較小的比例尺。
② 城市設計意向圖是什麼,與城市規劃總平面圖有什麼區別,怎麼畫
城市設計意向圖,也可稱為城市設計意象圖,是表達對城市總體范圍百或規劃區域整體形態設想的圖紙。要求表示出城市的整體的平面和立體的空間形態、城市總體骨架度、城市內部的中心區、地標、主要軸線、景觀節點、特色風貌區知域的示意。
城市設計意向圖與城市規劃總平面圖區別如下:
1、畫法不用
城市設計意向圖的畫法沒有規定的格式內,可以是徒手的草圖,而城市規劃總平面圖不可以。
2、方式不同
意向圖可以用已經建成的景區的圖片等代替,規劃總平面圖是對所規劃區域的功能分區以及細化。
(2)城鄉規劃建築風貌圖擴展閱讀:
城市設計注意事項:
宏觀層面
1、天然環境,天然環境的主要特點組成部分,天然景觀、文化或社會經濟資產在地理和視覺景象質素上的直接及間接影響,配合天然環境和景觀。
2、人造環境,城市環境,加城市特色及創造高質素環境以促進城市景緻,地標的適合性及所產生的視覺影響,視覺景物的適合性及顯見度,景觀和發展模式方面的協調,整體高度輪廓和結集程度的協調,地方特色的增強, 與歷史文物環境的協調。
二、中觀層面
1、天然環境, 對天然景觀在地理和視覺景像質素上的直接和間接影響。
2、人造環境,地點的合適, 與現有觀景廊的關系,對光線透射和空氣流通的影響,與街道模式的協調,地標的適合性及所產生的視覺影響,整體高度輪廓和結集程度的協調,與地區文物的協調,對四周環境的影響。
③ 城市總體規劃階段的城市風貌規劃,舉個例子
桂林市城市風貌設計導則
規劃
2.1基本原則
2.1.1 保護歷史文化名城風貌舊城核心地區作為桂林城市文化內涵與特色的重要載體,整體城市風貌控制上應嚴格保護,妥善利用歷史街區、遺跡遺址、名人故居等歷史文化資源,妥善利用各種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整治、恢復和展示原有歷史文化感知元素,挖掘城市歷史文化內涵,體現桂林市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核心風貌,反映出桂林地區作為中原文化與嶺南文化交匯處獨有的桂北文化內涵。
2.1.2 延續山水城市格局
1 灕江、桃花江、兩江四湖環繞地區以及西山公園風景區、七星公園風景區、龍泉景區形成的山地綠楔所共同限定的空間,作為桂林山水格局的核心區域。整體城市設計上應突出山水城特徵,以「景在城中、城在景中」為城市風貌基本要求,加強山水「綠楔」的控制。
2 城市設計上宜塑造各具特色的中小尺度的山水環境,構建不同層次的「山-水-城」格局,兩江三楔涉及的開敞空間和視覺走廊應受到堅決保護。
2.1.3 保持園林城市骨架桂林城市自然山水景觀環境獨具特色,外圍有由堯山景區、桂海景區、龍泉景區、蘆笛景區等圍合的大山體綠環,內有由疊彩山、老人山、兩山、黑山、南溪山、穿山、普陀山圍合的小山體綠環;城中以兩江四湖為核心,小東江、南溪河、靈劍溪等水系貫通其中。整體城市設計控制上應結合自然山體、水系、道路綠化、集中綠地等組成城市的綠色網路,構成桂林園林城市的骨架。
2.1.4 維護生態城市特徵
桂林市主城區、雁山區、西城區之間存在大量農田、綠地及山林景區,形成城市板塊間天然生態屏障;同時城市各組團內部分布的山體、綠地、河流、湖塘亦組成各組團問的生態分隔帶。這些地段是城市生態系統的重要構成部分,城市發展中應注意保留城市內部綠色空間,保持城市外圍田園風光,保護大山林景區背景關系,維護城市生態環境。
2.2 城市風貌分區(附錄A)
2.2.1 老城核心區
1 老城核心區南起南門橋,北至鐵封山、鸚鵡山,東至灕江、西至桂湖,即「兩江四湖」圍合區域,為歷史文化名城風貌核心保護區,是桂林山水城市印象的重要感知區。
2 在舊城改造中應注重保持古城風貌,保護歷史遺存風貌區恢復原有歷史符號和文化遺存,強化以靖江王府為中心的歷史環境氣氛,繼承城市特定的地域歷史文化。
3 注重疊彩山-靖江王府-象鼻山古城軸線格局、「十字街」街道格局、「兩江四湖」環城水系、城牆遺址-水系環境-山水城格局等特色空間的保護,體現城市原有空間肌理,展示城市文化內涵。
4 加強核心區內現存河塘水系的保護與改造,應重視沿岸景觀質量建設,完善城市內部山水環境空間格局。
5 核心區內注意避免不適宜的建築風格,建築形式應借鑒歷史傳統,展示城市傳統文化,體現地方多民族融和的城市文化特徵,充分展現桂林風格,塑造獨具特色的城市風貌展示界面。
6 建築注意高度和體量控制,保證主要景觀視線走廊的通暢建築屋頂應採用坡頂形式,建築的形式、尺度與色彩應與山水環境景觀及歷史文化景觀相協調。
7 對老城核心區風貌有較大影響的現有建築,應有組織的進行改造和整治,使之與老城風貌達到有機協調。
2.2.2 其他老城區
1 其他老城區指老城核心區以外的已建老城區。
2 其他老城區內建築風貌應與整體城市風格相協調,與建設環境相融合。建築風格可充分挖掘桂林地方傳統特色,提倡地方建築符號、地方材料的運用。
3 應注重建築與山體背景線的呼應和協調,強調山水城市景觀環境的保護,塑造生動的城市輪廓線。
4 其他老城區中,環城西路、上海路、灕江路、普陀路、環城北路圍合區域應尤其注重與老城核心區風貌的協調,形成對老城核心區歷史文化風貌的延續,並與其他區域和諧過渡。
2.2.3 城市新區
1 城市新區是指琴潭區、城北區、西城區、高新技術產業區、雁山區以及城市建成區以外進行集中成片、綜合配套開發的區域。
2 新區建設強調城市形態與地方特色相結合,新區總體風貌在與桂林整體城市風格協調的基礎上,可按新區的不同職能進行設計引導,展示鮮明的城市形象和時代特徵,體現桂林山水城市風貌與現代風貌的對話,塑造不同形式的山水城市景觀。
3 新區建設應尊重桂林市山水城市格局,保護山水環境,充分利用城市背景山體,注重營造城市水環境,塑造出不同層面的「山-水-城」空間形態,旨在建設嶄新的桂林山水城。
4 新區建築風貌應鼓勵提取桂林地方傳統特色的建築意向,融人現代元素,創造具有生命力的建築新形式。重點地段宜通過設置適量的高層建築作為新區標識點,形成豐富有致的城市空間形象。反對新區建設盲目追求「高、大、全」仿西式歐化建築風格。
2.2.4 城市風景區
1 城市風景區主要包括蘆笛景區、萬福景區、堯山景區、桂海景區、奇峰景區。
2 城市風景區作為城市外圍山體綠環,是桂林市大山水環境的組成部分,構成優美的城市背景線,是城市景觀的重要元素。風景區以保護為基本原則,以風景游賞活動為主,嚴格控制開發地段、開發內容及開發強度,應控制建築體量及高度,建築形式尤應注重與山水環境的協調融合,應採用坡頂形式,建築色彩宜淡雅。
2.3城市重點區域風貌控制
2.3.1景觀山體周邊風貌控制
1 各級山體依等級按不同要求對建築退讓、建築高度進行控制,留出保護綠地。(附錄B)
2 山體周邊保護綠地在滿足安全防護需要的同時,應避免過多人工建設,採用自然原生態形式,保護自然生態環境。
3 景觀山體周邊建築高度應由低層向多層逐步增高,建築布置形式宜充分利用背景山體,結合具體地形地勢布局,形成靈活多樣的建築空間。
4 景觀山體周圍的建築風貌不得破壞山體景觀,建築總體布局應充分考慮與背景山體的關系,並充分利用對景、借景等手法使建築群與周邊山體景觀呼應與融合,達到建築與山體景觀和城市風貌的和諧。
5 建築屋頂提倡採用坡屋頂形式或設計屋頂花園,建築色彩宜採用素雅色調。
2.3.2 景觀水體周邊風貌控制
1 沿各級水體按不同的距離控制建築退讓,作為濱水綠地控制。退讓後建築高度由低層向多層逐步增高,塑造豐富的景觀層次。(附錄C)
2 水體周邊強調視線通透,營造觀景平台。除必要的景觀建築外,應嚴格控制濱水地帶沿岸的建設,以保證岸線地區獲得較好的景觀視線和景觀效果。
3 建築尺度應與水體周邊環境相協調,強調靈巧秀氣、尺度宜人、造型通透,避免厚重體量。建築色彩宜淡雅,注重建築立面設計:建築應融入環境中,充分利用借景、對景等手法,發揮自然條件,塑造內外景觀交融的濱水景觀。
4 建築布局應考慮與水體景觀之間的聯系,沿岸線的建築宜採用退台處理,創造豐富的空間序列。建築布置形式宜結合岸線及地形呈自由式布局,建築宜採用坡屋頂形式。
5 水體岸線建設處理應注重景觀效果與使用功能相結合,盡量保證沿岸用地向公眾開放的便捷與舒適性。濱水綠地強調開放性與多樣性,景園設計提倡使用地方材料,塑造開放、生動、有特點的濱水生態綠地。
2.3.3 重要景觀環境風貌控制
1 疊彩、普陀、穿山、西山及老人山五座山的制高點所圍合區城為山水城環境控制區。在控制區范圍內,按照不同區域控制建築的高度,嚴格控制開發密度,保護歷史名城的整體格局。(附錄D)
2 象鼻山、伏波山、疊彩山、獨秀峰、普陀山、穿山、南溪山、西山、老人山等登高觀景點及其相互間的視廊是桂林山水城風貌特色的重要體現,為桂林市重要的城市景觀視廊,對視廊內的建築高復進行分級控制。(附錄E)
3 以看山觀景為目標,強化重要山體和城市重要景觀地區的視覺效果,建築高度與體量不應遮擋視線,不得破壞背景山體景觀
4 景觀視廊周邊建築群落布置宜高低錯落,應注重第五立面的沒計,形成景觀層次豐富、韻律優美的城市天際輪廓線,體現桂林城市映像特色。
5 各風景點周邊的建築高度須滿足有關控制要求,建築形式、體量與色彩不得對風景點的風貌造成破壞,並應與重要景觀之間保持和諧統一。
6 文物古跡單位周邊的建築在滿足退讓要求的同時,應嚴格控制其建築高度與建設密度,建築的形式、體量及色彩應與文物古跡相呼應與協調。文物古跡保護范圍外圍的建築高度應採用有效處理方式與低層建築區的建築高度形成緩和過渡,建築整體風貌上應與低層建築區協調一致。(附錄F)
2.3.4 城市重要道路及廣場風貌控制
1 城市沿街建築是城市地方特色的重要展示界面,在符合有關退讓規定的前提下,應注重塑造整潔有序、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並結合交通、綠化和人流集散需要,變化街道空間,豐富城市景觀。(附錄G)
2 加強城市主幹道及景觀道路沿路兩側的建築造型、體量、色彩及高度控制。注意道路的對景和遠景設計,強化視線集中的觀景,塑造豐富天際輪廓線。
3 臨山體、水體、綠地的城市道路,應控制建築臨街長度,確保觀景視線通透,提倡在道路適當位置布置街頭廣場綠地,與道路線性綠化配合,形成點線結合的綠色道路空間。
4 機場路、桂陽公路、桂磨路、中山北路等作為城市主要出入口道路,兩側宜加強沿線景觀環境設計和建築立面設計,應注重城市人口景觀節點控制,並設置人城標志作為城市印象的標識點。
5 機場路、桂陽公路及桂磨路等桂林市重要旅遊通道應注意加強非建區綠帶的保護,道路兩側景觀資源良好地段應嚴格控制建設量,保留山林綠地和田園風光的景觀滲透面,保持觀景視線通暢。
6 城市廣場應結合周邊用地和建築物的功能及氛圍來進行設計在使用功能上與周邊環境相協調,在景觀質量上相呼應,創造文雅、優美、大方的環境氣氛。
7 桂林作為中亞熱帶氣候特徵的城市,相應要求城市廣場的綠地比例較高,並以遮蔭避日的高大喬木為主,避免大面積草坪綠化。
2.3.5 城市片區開發風貌控制
1 城市片區開發提倡在統一中尋求變化,在體現桂林城市特色的基礎上,可根據不同開發性質進行多樣性風格建設,塑造行政辦公區風貌、商業娛樂區風貌、居住區風貌、工業園區風貌等各具特色的城市片區形象。
2 城市片區開發建設應注意考慮片區內建築風貌與環境設計,在整體風貌協調的基礎上,提倡通過設置不同高度的建築形成錯落有致的片區景觀,避免出現大面積同一高度的建築單體或建築群。
3 城市片區開發應體現桂林市地方文化特色的關聯性、延續性與時代特徵,對桂林歷史街區實行保護性建設,修舊如舊,再現城市風貌歷史;在城市老城核心區內對各年代有代表性的房屋實行保護性建設,沒有老房屋的可按照當年的風格進行恢復性重建。城市居住片區的開發尤其應注重在開發創意、規劃布局、建築設計、景觀環境建設等方面體現城市文化內涵,形成居住片區的文化感知環境。
4 強化居民住宅區文化內涵與設施建設。在規劃中,要安排一定比例數額的資金,用於居民住宅區文化內涵與設施方面的建設。文化內涵建設主要包括:小區名稱、開發創意、建築風貌、歷史淵源等內容;設施建設主要包括:文化活動場所(室外活動場地、圖書室、青少年、老年文化活動用房)、文化小品設施(告示欄、雕塑、石刻)、體育活動設施、植物配置。
5 在其他項目的規劃設計中,均應根據不同項目的不同特點,規劃配置相應的特殊文化內容融人其中。
3 建築
3.1 基本原則
3.1.1 尊重自然,與山水環境融合建築設計應尊重自然環境,遵循城市空間格局,從建築體量、尺度、外部空間構成、形象風格、外觀色彩等方面與山水環境融合,體現桂林地方特色。
3.1.2 整體統一,個體富於變化注重整體統一和諧。按照城市分區風貌控制要求確定不同片區、街區、組群的形象風格基調。在群體統一和諧的基調中表現建築的個性,增強可識別性,避免雷同。提倡原創性設計構思,反對照抄照搬。
3.1.3 傳承文脈,注重文化內涵和品位保護古城歷史文化,傳承歷史文脈。在挖掘、弘揚本地傳統精華的基礎上推陳出新、創造性地運用,以突出建築的文化內涵,提高文化品位,發展與豐富地方特色的建築表現。
3.1.4 探索創新,可持續發展
1 城市風貌將隨桂林城市發展與時代前進,兼收並蓄、歷史文脈延續、創新發展,建築設計應不斷探索、創新、提高設計創作水平,建築技術和材料與科學技術進步、社會經濟文化水平的提高同步持續發展。
2 結合桂林自然地理氣候條件,更新設計創作理念,大力推廣運用新結構、新材料、新設備和節能、節地、環保等新技術,創建當代佳林生態適應型、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的新建築,創新地方特色的表現形式,為城市風貌可持續發展注入活力。
3.2 總體要求
3.2.1 建築與環境的整體性
1 建築設計應與其周邊環境設計整合、同步,形成整體和諧互為映襯的風貌。
2 環境設計以人為本,注重日照、通風、視線、景觀、活動場地、小品、綠化、交通流線及靜態交通、環保、安全、文化等各種實用性能,做到實用性與觀賞性統一。
3.2.2 整體構思的全面綜合性
1 設計應做由內部空間組合到外觀形象風格的整體構思。不應只顧及一個正立面或沿街面;不應只靠附加一層虛假表皮來塑造形象。
2 全面綜合功能適用性、技術經濟合理性、形象觀賞性及耐久與安全等各方面要求,做到「適用、經濟、美觀」的統一。
3.2.3 頂部造型生動性
1 按照桂林登山觀景及輪廓線需要,注重建築頂部造型即第瓦立面設計。要求高低錯落有致,形象生動靈巧。不應出現大片平直死板的平屋面;坡頂需注意屋頂本身的長寬高尺度與比例,不致顯得龐大、笨重。
2 單體建築第五立面設計上需要作多少變化、宜採用的形式,根據其所在風貌控制區基調及城市輪廓線要求確定。
3.2.4 建築形象的長效性
1 選用節能降耗、經久耐用的外裝修材質,降低運營維修成本,使既定形象能長期保持。
2 建築物上必然出現或建成後再逐步裝置的附加物,必須在設計上統籌安排,預留位置或預作限定,為城市管理提供依據。這類附加物包括:建築物名牌與店名牌、廣告牌,放在建築上的各種城市標識、空調外機、太陽能熱水器以及陽台的封裝、安全卷閘門及安全網的設置等。
3.3 體量與尺度
3.3.1 普遍要求
1 與桂林山水環境尺度諧調,嚴格控制建築體量。遵循「宜小不宜大,宜低不宜高,宜疏不宜密」的原則。
2 由群體的體量組合來決定單體建築體量。任何成片、成街、成組的建築群體,都必須在規劃控制局部最高的高度下形成高低、大小、進退的變化:保持景觀視廊;構成與山水環境融合的建築外部空間:形成與背景山形呼應的城市輪廓線;突出「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交融」的山水城市特色。
3 單體建築體量應保持長寬高尺度有良好比例,不出現龐大、橫長或矮胖的形體。單體建築長度不宜超過50米。
4 把握好建築的尺度感,建築體量大小及外觀形象的尺度感與環境尺度諧調。不應由於尺度誇張或運用不當造成與環境尺度不相容。
3.3.2 老城核心區及其他老城區
1 城核心區體量大小高低的分布,應突出「疊彩山-靖江王府-象鼻山」這條古城軸線;突出由兩江四湖環繞的城市空間格局。
2 城核心區靠山近水的建築,其體量大小、高低必須按照突出山水景觀的原則來確定。沿兩江四湖的建築不允許長線連排,必須保持建築之間的間隔與通透,使山水環境與街區城市空間互相滲透交融。
3 老城核心區中的街區,建築體量必須保證不阻斷主要景觀視廊。歷史街區、古建築附近的新建築體量及尺度感,應能夠陪襯、烘托、彰顯歷史街區及古建築的風貌。
4 老城核心建築控制高度在24M以下,局部最高者不超過24M,應控制建築體量,不致太橫長。單體建築規模太大者宜切分為多個建築體量。商業街區不阻斷景觀視廊的街道段落,建築長線連排時,宜採用分段高低進退體量變化,做出分段的開口等處理,打破橫長的體態。
5 其它老城區體量與尺度,控制重點與老城核心區相同。應注意沿兩江四湖向外空間的連通交融,體量由低到高的過渡。
3.3.3 城市新區
1 遵循城市空間格局,按照建築與山水環境融合的基本原則,結合城市新區不同片區的主要功能,以確定不同組群建築體量大小高低的分布與組合形態,從而確定單體建築的體量與尺度。
2 運用建築低層、多層、中高層、高層的體形變化,運用對景、借景、景觀視廊、空間連通交融等空間組合處理,構成新區多姿多彩的城市空間,形成與背景山形呼應的新區城市輪廓線,突顯「城景交融」的特色。
3 低層與多層建築不應長線連排形成橫長體形。中高層建築應控制長寬尺度比例,不致顯得矮胖。高層建築應注意體量的大小與局部變化,不致形成太龐大的單一體量。
4 城市新區的工業建築,建築設計應與生產工藝密切合作以控制建築體量。能切分為多個體量者不做單一集中大體量;能縮平面尺寸做多層者,不做成長寬尺度巨大的單層;開拓利用地下空間以縮小地面建築體量:核心生產線外圍附屬部分做高低進退體量變化;屋面做出高低變化,等等。削弱體量龐大感,使其體量與尺度能融合進佳林山水環境。
3.3.4 城市風景區
1、城市風景區的建築,體量控制堅持數量少、體量小、高度低的原則;保證自然風景為主,人工建築作為陪襯或點綴。
2、本區域建築體量限於低層建築,體量在景區具體地段怎樣分布、組合.應經過景觀分析確定。
3、與城市風景區相鄰的地段,建築體量的多少、大小、高低,應作為由景區到市區的過度來處理。
3.4 形象與風格
3.4.1 普遍要求
1、建築形象應有地方特色、有文化內涵,體現「歷史文化名城」、「風景游覽城市」的文化品位。風格輕巧開敞,體現華南的地域性特色。
2、注重建築個性表達。群體統一和諧,個體形象豐富多變。
3、按照建築的類別、性質採用表現個性的適宜形象語匯。按照單體建築在群體中的主次、形成風貌所起作用大小把握其建築表現的度。不應片面追求單體建築的「標志性」或「超前性」。
3.4.2 老城核心區及其他老城區
1 老城核心區建築形象風格應著重體現歷史文化的傳承。除少量宗教建築外,一律不應照搬或沿用外國建築形式。
2 提倡借鑒傳統建築的形象要素與圖式語言,塑造能體現歷史文脈及時代精神的、有桂林地方特色的建築形象。第五立面採用坡頂造型。
3 歷史街區及古建築附近的新建築,形象、風格、色彩、尺度都必須與原有建築諧調,烘托、突出歷史街區與古建的風貌。沿兩江四湖的建築,應注重以其輕巧的風格將建築與風景高度融合。
4 老城核心區應注重商業街需要的商業氣氛與古城建築風貌的協調。嚴格限定超出建築設計中規定的各種附加物,不讓建築上的附加物破壞既定的形象,
5 其它老城區,作為老城核心區與城市新區的過渡,應在注重歷史文化傳承的基礎上探求多元化的建築表現手法,塑造多樣化表現桂林地方特色的建築形象。
3.4.3 城市新區
1 體現新時期新桂林山水城市風貌。民用建築在借鑒傳統的基礎上探索創造新的圖式語言及建築表現技巧,塑造能延續傳統文詠又富於時代精神的建築形象,體現桂林地方特色的不斷發展創新。
2 形象塑造應注意與山水背景的諧調及城市輪廓線的變化,低層、多層、中高層、高層建築混合組成的建築群應注意形象風格及尺度感的統一性。頂部處理提倡探索創造多種含坡頂元素或有坡頂意味的造型,豐富城市新區的建築表現,
3 城市新區工業建築的形象處理應注重與山水環境諧調。在此前提下按不同生產類別表現其個性。
4 工業建築生產線周邊附屬小體量,宜按民用建築形象風格處理。無附屬小體量的生產廠房,宜利用其具有可變性的外維護牆及屋頂、細部、外觀色彩等處理,打破笨重、單調、壓抑感、構建能與桂林山水環境尺度和諧的形象與風格。
3.4.4 城市風景區
1 城市風景區建築的形象風格,作為景觀的構成要素,必須與原有自然景觀高度融合,當好自然景觀的配角。
2 建築形式的選用應與場所或景區的主題吻合,應具有很高的觀賞性、表意性。不同風格的建築之間應有一定距離並作綠化分隔,避免不同形式或風格的建築雜陳一處而不相協調。
3.5 建築技術條件綜合
3.5.1 普遍要求正確運用建築結構、設備、材料等技術手段。共同塑造形象。強化設計過程的專業協調、配合.使建築的形象表達與技術邏輯性一致。
3.5.2 充分發揮新技術的建築表現力大力推廣運用各種新技術、採用新結構、新設備、新材料的同時,注重分析研究所帶來的建築表現可有性。充分運用,適當引導,增強建築表現力。
3.5.3 工業建築注重分析、區分生產工藝流程的固定不變部分與可調整變化部分;注重分析廠房各個外維護面的可變程度;注重擬選用標准化構配件的建築表現力,為控制體量、把握尺度、塑造形象、體現風格提供更大的選擇餘地。採用大跨度新結構屋頂應注意選取能融入環境、比較輕盈美觀的造型。
3.5.4 運用地方材料
1 充分利用現有石、砂、瓦、竹、木等地方材料,增強建築地方特色的表現。
2 通過設計上運用地方材料,推動其生產工藝改進、性能提高、花色品種增加、產業規模化生產,成為設計上可長期選用的來源。
④ 鄉村景觀的建築風貌應該是什麼樣的
美麗鄉村規劃應該包含生態產業規劃,特別有條件的可以發展休閑農業規劃,旅遊農業。內美麗鄉村規劃與休閑旅容游農業規劃是主體與內容的關系,一般休閑旅遊農業規劃也涉及總體的產業選擇,具體項目的實施,配套建設的內容,特別是在產業鏈的打造上要著眼區域統籌。北京中農富通城鄉規劃院在美麗鄉村規劃中融合產業發展,空間布局,村莊風貌保護規劃,產業配套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等,這些是美麗鄉村規劃的基本內容。
還有,一定要著眼區域,瞄準特色,城鄉對接,規劃建設內容支撐,打造美麗鄉村,把經過科學確定休閑農業具體項目融入整體空間格局,生態環境建設,形成休閑農業生態景觀界面與美麗鄉村村容風貌界面的良好空間效果。
總之,美麗鄉村規劃應著眼村鎮、村莊產業發展,對其進行統籌科學規劃,主要在合理確定休閑農業的發展定位,具體規劃實施項目應並融入村鎮、鄉村的規劃定位與空間布局,突出生態界面與休閑觀光系統的統一。
⑤ 在城市風貌專項規劃或城市設計的控制引導下對建築風貌設計的控制要求一般指哪些
建築風貌設計的控制要求並沒有統一的標准,一般包括建築風格、建築色彩、內建築材質、建築體量容、建築高度、建築界面、廣告招貼等,可以採用制定統一的設計通則再結合具體地塊的設計控制導則的成果形式。
如果是有上位規劃、專項規劃或已經頒布的地方性規章指導,則應該予以遵循。
⑥ 如何看一張城市規劃圖
城市規劃圖是完成規劃編制任務的主要成果之一。規劃圖所顯示的區域面積很大,常用小比例繪制,而上述的各項規劃意圖、城市布局及指導思想又必須准確、直觀、形象、簡練地表達在圖紙上。所以,在編制城市規劃圖時,要把規劃內容包括的各種項目(如工業、倉庫、居住、綠化等用地、道路、廣場、車站、港口等位置,以及給水、排水、電力、電信等工程管線)用最簡單、最明顯的符號或不同的顏色表達在圖紙上,採用的符號和顏色就叫做規劃圖例。圖例的作用不但是繪圖的基本依據,而且是幫助閱讀和使用圖紙的工具,在圖紙上起著語言和文字的作用。每一圖例都賦有特定的表達內容。
正確地選擇和使用規劃圖例,可使規劃圖能夠更准確、清晰、全面地提示和描述某一特定條件下城市建設的面貌和遠、近期發展的規劃設想。 2.圖例分類
圖例分為用地圖例和工程設施圖例。
1)用地圖例(1)按照城市建設現狀和將來建設意圖可分為現狀圖例和規劃圖例
(2)按照表示的方法和繪制特點可分為單色圖例和彩色圖例。單色圖例即運用符號和線條的粗細、虛實、黑白、疏密的不同變化構成圖例;彩色圖例即運用各種顏色的深淺、濃淡繪出由不同色塊、寬窄線條和彩色符號構成的圖例,彩色用地圖例一般採用的顏色是:
①熟褐色表示工業用地及工廠;
②紫色表示倉庫用地;
③紅色表示公共建築物;(黨政機關、大中專學校可註上文字)
④白色表示道路廣場;
⑤藍色表示河、湖、水面;
⑥褐色表示鐵路、鐵路站場;
⑦灰色表示飛機場、停車場等交通運輸設施用地;
⑧綠色表示各種綠帶、果園、苗圃、農田、菜地和牧場。
2)工程設施圖例
工程設施圖例也分為單色圖例和彩色圖例。
(1)單色工程設施圖例包括用地分析圖例、工程設施及其構築物圖例和各類工程管線圖例等,主要供繪制城市用地分析圖及有關工程設施規劃圖使用;
(2)彩色工程設施圖例習慣用色:黑色表示道路、鐵路、橋梁、涵洞;藍色表示水塔、水閘、泵站等;藍色表示給水管線;綠色表示雨水管線;褐石色表示污水管線;紅色表示電力電信管線;黑色、灰色、黃色表示工業管線。
上述各種彩色圖例在實際繪圖中可不必強求與參考圖例上的色彩及濃淡完全一致,應視其內容、表現的重點和整體構圖的色調來決定,如公共建築用紅色來表示,它可以是棗紅、朱紅、粉紅等,只要屬於紅色系列即可。每張圖使用的圖例多少不限。為便於識讀,一般應在總圖的左下角或其他位置標示出本圖使用的各種圖例。
用計算機繪制規劃圖,其色彩圖例的顏色,待新標准頒布後執行。
單色圖例和彩色圖例的各項是一一對應的,在適用范圍、表達方法上完全相同,只是顏色不同。 二、其他 1)圖名 圖名即圖紙的名稱(大標題)。 在規劃圖上沒有標題欄、會簽欄等。圖名一般橫寫在圖紙的上方或其他適宜的位置。通常採用仿宋體字、黑體字或隸書書寫。字體較大,一般大於14號字,大小要與圖幅幅面協調。顏色一般與圖紙邊框用色相同,參見本節所附各規劃圖。
2)圖箋 標明圖紙編繪的單位和時間,一般放在圖紙的右下角。 3)風向玫瑰圖 表示該城市主導風向和風向頻率等,一般應放在圖紙的右上角。 4)比例尺和比例 規劃圖上一般應畫比例尺,並註上比例數字。一般放在右上角風向玫瑰圖下邊,也可放在圖幅內的其他位置。 5)規劃年度 說明實施規劃期限,一般在規劃總圖和近期建設圖上標注,如1995~2010。
⑦ 城市規劃圖顏色含義
類居住R1:淺黃色
二類居住R2:深黃色
商業C2:紅色
文化娛樂C3:紫紅色
中小學C6:橙色專
河流屬E:淺藍色
市政基礎設施U:藍綠色
道路S1:黑色,道路中心線:紅色
停車場S3:暗灰色
工業M:藍色系(同濟和哈建背景的人);褐色系(清華、武漢城建和重建工背景的人)
綠地G:各種綠色
(7)城鄉規劃建築風貌圖擴展閱讀
科學規劃
加強高新區規劃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城市建設、土地利用、環境保護、主體功能區以及產業布局規劃的充分銜接,既要高起點、高標准制訂發展規劃,又要嚴格按照規劃建設發展。
聚集發展
推動高新產業、優勢企業和優勢資源向高新區集中,充分發揮區位、資源、產業等優勢,把握市場需求,推動同業集聚和產業協作,實現區內產業錯位發展,積極發展關聯性強,集約水平高的產業集群和特色鮮明的區域產業品牌。
創新發展
探索建立政府主導、業主開發、政企共建、項目先行的有效運行模式。支持高新區建立區域技術創新和高新技術孵化器,搭建產學研聯合創新平台,形成技術創新強勢聚集區。
⑧ 城鄉規劃的平面圖能像室內設計那樣畫嗎
1:你的老師說的不完全對,CAD繪圖軟體應用於室內,不但是用作繪制平面圖,專還必須要用來屬繪制立面圖、剖面圖、大樣圖、以及三維圖,總之用CAD作什麼圖,需要設計師根據表現的需要來確定。
2:除了學習軟體之外,最好在學習一些手繪的專業知識,手繪可以輔助你快速表現,對於把握設計構思和靈感很有幫助。
3:多看一些關於室內風格演變以及中西方建築史之類的書籍,很多時候,室內的很多專業知識都蘊涵於建築知識之內。
⑨ 城市規劃中建築風貌是什麼意思
屬於歷史保護學的內容
是一個城市中局部或整體建築的風格、形式、體量等
具體可表現在含義與象徵、天際線等等
⑩ 城市規劃的快題設計中的鳥瞰圖畫法
你要的是手繪的方法抄吧,首先,平面咯網格,當然不用畫出來,心中有數就行,然後用畫法幾何的方法投射出透視(平面的透視),然後再每個建築轉彎節點的地方畫上垂直線,線稿可以不用花太多細節,只要大的提快和透視正確,剩下的就是後面的馬克筆上色了。具體的畫法需要你有素描/速寫,和畫法幾何的基礎,畫法幾何是很快學會的,尤其是工科生數學和幾何學得好的人,你找兩本畫法幾何的書仔細看看,邊看邊練習簡單的體塊,把道理搞懂了,大規模的規劃鳥瞰圖慢慢就上手了,剛開始要畫輔助線,,熟練了就能直接默寫出來,畫輔助線的時候,為了不弄花平面圖,你可以用一張硫酸紙覆蓋在平面圖上面畫出網格輔助線(這個道理有點像施工圖放線的道理,為了畫透視的時候方便定位)。沒有很快的捷徑,必須從基礎學習和聯系,除非你的空間透視感非常強,一看平面就能心中有數(比如你學過素描,甚至會做立體雕塑,那花鳥瞰是隨手幾筆就勾出大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