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城市地理學問題
城市是一種特來殊的地域,自是地理的、經濟的、社會的、文化的區域實體,是各種人文要素和似然要素的綜合體。
1、與城市經濟學的關系。
2、與城市社會學的關系
3、與城市規劃學的關系
4、與城市生態學的關系
城市地理學的主要任務是揭示和預測世界各國、各地區城市現象發展變化的規律性。揭示和掌握世界各國、各地區城市現象的規律,屬於認識世界的任務;科學預測世界各國、各地區城市現象變化的規律,屬於改造世界的任務。
❷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和城鄉規劃有什麼區別嗎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如流年親的回答,是理學,地理科學類,不贅述。
城鄉規劃屬於建築學/工學,是規劃設計類,畫設計圖或者研究規劃理論的。畢業後能成為規劃師或者規劃部門人員。
❸ 求 城市地理學 城市規劃原理 相關概念解答
1 信息城市
信息城市的核心是「信息化」,實現信息化的前提與基礎是大量以電子形式存在,能夠在網上進行集中有序的管理、共享與利用的信息資料。如果沒有這些信息資料,城市信息化就會像沒有車輛行駛的公路一樣行同虛設。信息城市建設的首要問題是構建一套涉及城市運作與管理各個方面的電子化信息庫。一個城市的電子化信息庫並不能憑空產生,這些以紙張等物理形式存在的信息不適合在網路上管理、共享與利用。因此,將這些物理形式存儲的大量信息資料轉化為電子形式,並進行集中有序的管理與利用是信息化初期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大規模網路基礎設施建設是城市信息化建設中至關重要的工作,它將電話網、有線電視網和數據通信網「三網合一」,並在此基礎上構建一個寬頻城域網,實現多媒體信息的互動傳播。其作用就相當於為大量以電子形式存在的城市信息提供一個可以自由馳騁的「信息高速公路」。但是,由於大規模網路基礎設施建設耗資巨大,費時良久,任何一個城市也不可能一步到位。
建立電子商務系統、電子政務系統等各種業務管理系統,讓那些龐雜的信息有序、高效地在「信息高速公路」上馳騁,這是城市信息化建設的第三步工作。盡管上述三個方面缺一不可,但由於在城市信息化建設中可投入的資源有限,不可能三頭並進,必須在每個階段有不同側重點。
2 城市空間單位面積產出
指的是整個城市區域上的土地平均產出率。一些媒體根據有關資料整理,籠統地用某區域的整個區域面積計算其產出率,進行區域之間的單位面積產出比較,以評價各區域的發展水平與位次,對此,我認為是值得商榷的。通過相關資料研究,不難發現簡單地用某一區域整個區域面積作為分母計算出來的單位面積產出率,不能真實反映一個區域的實際發展水平,也不能反映一個區域單位面積土地實際資源的集約利用情況。比較分析一個區域單位面積產出水平,實際上是主要比較一個區域的土地產出水平,應根據區域之間的地形、地貌、地質等自然資源的客觀可比性,扣除區域面積中對GDP貢獻很小的水域、沙漠及高山林地等一些特殊面積後,在基本相同條件下,分析比較區域土地平均產出率,以客觀評價區域的單位面積產出水平。
3城市肌理
就建築來講,肌理是構成這座城市的一般建築物以及它們的組合方式。例如北京的肌理,就是它的四合院、胡同以及民俗民風等一系列構成城市氣質的要素;上海的肌理,就是它的石庫門老建築。
肌理對於城市意象的鍛造是強烈而持續的,它不僅從物質環境建設角度表徵了一個城市的發展,更從人文美學角度解說了一個城市的歷史文脈,影射著人們活躍的生活場景。任何獨立、隔絕於城市肌理之外的建築,都是對城市文脈的割裂和對城市美學的破壞。
4 區域協調發展 相關內容
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的「五個統籌」之一。具體內容為: 積極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繼續發揮各個地區的優勢和積極性,通過健全市場機制、合作機制、互助機制、扶持機制,逐步扭轉區域發展差距拉大的趨勢,形成東中西相互促進、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新格局。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進一步提出,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繼續發揮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環渤海地區對內地經濟發展的帶動和輻射作用;繼續發揮經濟特區、上海浦東新區的作用,推進天津濱海新區等條件較好地區的開發開放,帶動區域經濟發展。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再次提出,落實區域發展總體戰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顯、優勢互補的區域產業結構,推動各地區共同發展;加大對欠發達地區和困難地區的扶持,改善中西部地區的基礎設施和教育、衛生、文化等公共服務設施,逐步縮小地區間基本公共服務差距;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以及糧食主產區、礦產資源開發地區、生態保護任務較重的地區和人口較少民族的支持;支持經濟發達地區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產業轉移,扶持中西部地區優勢產業項目,加快這些地區的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鼓勵東部地區帶動和幫助中西部地區發展,擴大發達地區對欠發達地區和民族地區的對口援助,形成以政府為主導、市場為紐帶、企業為主體、項目為載體的互惠互利機制,建立健全資源開發有償使用制度和補償機制,對資源衰退和枯竭的困難地區經濟轉型實行扶持措施。
5 廣畝城市
美國建築師F.L.賴特在20世紀30年代提出的城市規劃思想。他認為,隨著汽車和電力工業的發展,已經沒有把一切活動集中於城市的必要;分散(包括住所和就業崗位)將成為未來城市規劃的原則。他的城市規劃的思想基礎是:希望保持他自己所熟悉的,19世紀90年代左右在威斯康星州那種擁有自己宅地的移民們的庄園生活。在他所描述的「廣畝城市」里,每個獨戶家庭的四周有一英畝土地,生產供自己消費的食物;用汽車作交通工具,居住區之間有超級公路連接,公共設施沿著公路布置,加油站設在為整個地區服務的商業中心內。這種主張分散布局的規劃思想同勒·柯布西耶主張集中布局的「現代城市」設想是對立的。50~60年代,在美國的一些州的規劃中,曾把「廣畝城市」思想付諸實踐。
6韋伯的工業區位論
主要觀點包括尋求運費最小、集聚與分散區位法則和勞動力區位法則三個方面。
韋伯認為,運輸成本最小點為工業布局最佳區位,運輸成本由原料指數和距離兩大因素決定。
勞動費是使運費形成的區位格局發生變形的因子,使工業區位產生第一次偏離。(指每單位重量產品的工資部分)
集聚因子指促進工業集聚到某一地點,從而節約生產和銷售成本而獲得經濟效益的因子。
當集聚獲得的利益大於企業因集聚而增加的運輸費用和勞動費用之和時,集聚因子即將企業從運輸費用和勞動力費用最低點,遷至集聚最佳區位。(工業區位發生第二次偏移)。
7 杜能的農業區位論
農業生產方式的空間配置,一般在城市近處種植相對於其價格而言笨重而體積大的作物,或者是生產易於腐爛或必須在新鮮時消費的產品。而隨著距城市距離的增加,則種植相對於農產品的價格而言運費小的作物。在城市的周圍,將形成在某一圈層以某一種農作物為主的同心圓結構。隨著種植作物的不同,農業的全部形態隨之變化,將能在各圈層中觀察到各種各樣的農業組織形式。以城市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為自由式農業、林業、輪作式農業、穀草式農業、三圃式農業、畜牧業這樣的同心圓結構。
1.第一圈——自由式農業圈。
為最近的城市農業地帶,主要生產易腐難運的產品,如蔬菜、鮮奶。由於運輸工具為馬車,速度慢,且又缺乏冷藏技術,因此需要新鮮時消費的蔬菜,不便運輸的果品(如草莓等),以及易腐產品(如鮮奶等)等就在距城市最近處生產,形成自由式農業圈。本圈大小由城市人口規模所決定的消費量大小而決定。
2.第二圈——林業圈。
供給城市用的薪材、建築用材、木炭等,由於重量和體積均較大,從經濟角度必需在城市近處(第二圈)種植。
3.第三圈——輪作式農業圈。
沒有休閑地,在所有耕地上種植農作物,以穀物(麥類)和飼料作物(馬鈴薯、豌豆等)的輪作為主要特色。杜能提出每一塊地的六區輪作,第一區為馬鈴薯,第二區為大麥,第三區為苜蓿,第四區為黑麥,第五區為碗豆,第六區為黑麥。其中耕地的50%種植穀物。
4.第四圈——穀草式農業圈。
為穀物(麥類)、牧草、休耕輪作地帶。杜能提出每一塊地的七區輪作。同第三圈不同的是總有一區為休閑地,七區輪作為第一區黑麥,第二區大麥,第三區燕麥,第四區、五區、六區為牧草,而第七區為荒蕪休閑地。全耕地的43%為穀物種植面積。
5.第五圈——三圃式農業圈。
此圈是距城市最遠的谷作農業圈,也是最粗放的谷作農業圈。三圃式農業將農家近處的每一塊地分為三區,第一區黑麥,第二區大麥,第三區休閑,三區輪作,即為三圃式輪作制度。遠離農家的地方則作為永久牧場。本農業圈內全部耕地中僅有24%為穀物種植面積。
6.第六圈——畜牧業圈。
此圈是杜能圈的最外圈,生產谷麥作物僅用於自給,而生產牧草用於養畜,以畜產品如黃油、乳酪等供應城市市場。據杜能計算本圈層位於距城市51~80km處。該區主要分布在城市郊外,為城市提供日常所需的肉類和奶類製品,更新周期快,商品率高。此圈之外,地租為零,則為無人利用的荒地。
8土地集約利用相關概念
土地集約利用實質上土地投入產出的關系,即以在土地上最少的投入獲得最高產出,其內涵擴展包括以下3層含義:
1、土地地塊集約利用,它是指區域某一土地利用類型的地塊集約化利用。
2、土地類型集約利用,它是指區域同一土地利用類型土地集約化利用。
3、區域土地集約利用,主要是根據有限土地資源自然屬性(土地經濟、生態、適用性)和社會屬性(市場供求關系、城市發展需求、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對土地資源利用的優化配置。 對各種土地類型集約高效利用的同時,在區域土地利用合理性結構條件下實現區域土地的最大產出和土地利用效益,達到區域土地集約利用。
9 溢出效應
所謂溢出效應,是指一個組織在進行某項活動時,不僅會產生活動所預期的效果,而且會對組織之外的人或社會 產生的影響。簡而言之,就是某項活動要有外部收益,而且是活動的主體得不到的收益。
10 中外城市更新理論
西方現代城市更新可分為兩個主要階段,一是在以形體規劃(physical design)為核心的近現代城市規劃思想影響下,大規模、激進式更新;二是在可持續發展思想影響下,以強調功能的小規模、漸進式更新,社區規劃、多元參與為主要特徵。
在中國,中心城市的多目標、快速更新可分為二個階段:以局部危房改造、基礎設施建設為主要目標內容的小規模形體更新階段;以及在多樣性動力機制推動下逐漸朝向以包括物質性更新、空間功能結構調整、人文環境優化等社會、經濟、文化內容的更新階段。
11 中外區域規劃相關理論
縱觀各種類型、不同國家的區域規劃,以及不同的區域規劃理論與方法,基本上都是圍繞三大主題展開的:如何認識和協調區域的發展差異,如何認識和協調區域城市與鄉村的發展差異,以及如何認況市場、政府、社會三種力量在區域發展中的作用。可以說區域規劃理論的差異,根本在於對上述三大問題認識的區域規劃思想的差異。縱觀區域規劃理論主導思想的變遷,存在以下幾點比較明顯的趨勢:在區域發展思想方面,存在低水平均衡發展到區域不均衡發展.再到區域相對均衡和一體化發展的理論演進路徑,主要的區域發展理論基本上建立在區域不均衡發展思想的基礎上。在區域規劃的調控模式方面,自由主義的規劃思想與政府幹預的規劃思想此消彼長,而前強調參與、協商等的「管治」模式正在受到重視。
12 城市開發過程中的「外部效應內部化"
外部效應也可解釋某個個經濟主體的活動所產生的影響不表現在他自身的成本和收益上,而是會給其他的經濟主體帶來好處或者壞處。外部效益包括正外部效應和負外部效應。
外部效應內部化優化城市交通結構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大城市人口急劇膨脹,交通需求迅速增長,城市交通問題日益突出。在正確認識大城市中各種客運方式外部成本及效益的基礎上,提出將外部效應內部化的措施,將有利於構築公平合理的大城市客運交通結構,從而解決困擾大城市發展的問題。(來源:北京綠維創景規劃設計院)
❹ 《城市規劃》與《城市地理學》這兩門學科的區別和聯系
最直觀的區別就是城市規劃是屬於城市學的,城市地理學是屬於地理學的。雖然都跟城市相關,但是側重點不一樣,學術視角不一樣,跨學科研究很正常。
❺ 城市地理學的相關關系
城市經濟學起源於城市土地利用和房地產的研究,70年代以來,它才逐漸成為綜合研究城市特有經濟關系,即城市固有的經濟問題及其發展規律的學科。
城市經濟學研究的經濟問題(如城市的財政稅收,城市土地管理,城市建設的投資來源等)與城市的發展休戚相關,研究成果有可能直接解決城市固有的經濟問題,給城市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因此,城市經濟學與實際結合更緊密。
城市地理學在研究城市時,往往把經濟作為一個影響因素來分析,或是研究經濟問題的空間表現形式及其與城市發展的關系.由於經濟發展與城市發展關系密切,所以城市地理學十分注意吸收城市經濟學的研究內容,反之,城市地理學的研究成果對城市經濟學亦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社會學以研究社會問題為己任,而城市以人口密集為首位特徵.因此,許多社會問題都較為集中地發生在城市裡,這些問題也稱為城市問題。
城市社會學是研究城市社會問題的學科.在城市裡,不論什麼事,只要構成問題,必然與城市居民發生聯系,必然是個社會問題.70年代以後,隨著西方國家社會問題的日趨嚴重,城市問題也成為城市地理學的研究內容之一.在研究方法上,城市地理學和城市社會學互相取長補短,在研究內容上相互融合.
兩門學科的區別仍十分明顯,城市地理學研究社會問題的目的在於探索規律性,強調問題產生和解決的空間性,為政府決策作參考;而城市社會學則注重社會實踐,探討促進社會發展,特別是城市社會進步的具體政策.把城市規劃師站點加入收藏夾 城市地理學與城市規劃學是具有滲透關系的相互獨立的學科.
兩門學科在學科性質和研究方向上存在著根本的區別.城市地理學是一門地理科學,是研究城市地域狀態和分布規律的一門地理科學.而城市規劃學是為城市建設和城市管理提供設計藍圖的一門技術科學.
兩者都以城市為研究對象,但是側重點和研究方向根本不同.城市地理學不僅研究單個城市的形成發展,還要研究一定區域范圍內的城市體系產生,發展,演變的規律,理論性較強.城市規劃學則從事單個城市內部的空間組織和設計,注重為具體城市尋找合理實用的功能分區和景觀布局等,工程性較強考試就到考試大城市地理學與城市規劃學的相互聯系也是十分密切的.城市地理學需要從城市規劃學的進展中汲取營養,去探討更全面的城市地域運動規律.而城市規劃學則需要以城市地理學的知識來充實自己的設計理論,並具體運用到規劃實踐中去.但是,兩者間不存在一一對應的指導與應用關系. 城市生態學是研究城市生態系統的科學.主要研究城市中自然環境與人工環境,生物群落與人類社會,物理生物過程與社會經濟過程之間的相互聯系及相互作用.
城市生態學源於帕克,伯吉斯等人於本世紀20年代創立的人類生態學.他們多以社會現象來類比生態世界,認為城市內部的土地利用與居民活動中,存在著與生態學中相似的模式與聯系.城市生態學到50年代以後,隨著城市問題日趨增多和嚴重而大規模發展起來.
早期的城市生態學對城市地理學家研究城市地域結構,建立地域結構模式產生了很大影響,並使地域結構成為城市地理學的研究內容之一.50年代以來,城市生態學和城市地理學的研究內容都迅速拓展,並相互交叉.城市生態學的系統和平衡的思想為城市地理研究所吸取,並融匯在有關城鎮體系,城鄉關系,城市的吸引力和輻射力,城市中心作用和中心城市作用等研究之中.。
❻ 城市規劃專業。。。最好是學過的回答
1.國內的城市規劃專業有兩種,四年制(偏區域、地理、經濟、人文方專向)和五年制(偏建築、屬設計、方案方向),五年制一般都是工科,四年制的有理科有工科。還有一些四年制的城市規劃專業,主要學習的方向是園林景觀,與園林專業景觀專業的差別不是很大。
2.上了大學以後,需要學一些理科的知識,例如高數(理工科都要學的),建築物理,結構,力學等,但是要求不高,一般情況都可以掌握。
3.美術基礎分學校而異,一般都會有些要求,入學的要求並不高,稍加培訓即可入門。
4.一般來說,建築學與城市規劃(五年制)的前兩年課程基本相同,從大三開始側重各專業學習。建築學屬工科,與理科有一定關系,需要掌握的理科知識大於城市規劃,(比城市規劃多學些力學,結構等)。
5.半夜打這么多字不容易,給分吧。。
❼ 城市地理學與城市規劃學有哪些交叉點,可以開展哪些研究
你好復,首先,城市地理學就制是城市規劃的一個學科分支,怎麼說呢,就像社會學和城市規劃結合出現了城市社會學一樣;
其次,城市規劃現今有三個主要方向,經濟學方向(北大等),地理學方向(南大等),建築學方向(建築老八校);
最後,城市規劃研究的是城市空間問題,我認為一切問題都應該落實空間,地理學一般應用於空間適應性分析,空間建設條件分析等方面,此外對產業選擇等也是結合點。
❽ 城市地理學知識怎麼運用到城市規劃中去
城市地理學與城市規劃學是具有滲透關系的相互獨立的學科.
兩門學科在學內科性質容和研究方向上存在著根本的區別.城市地理學是一門地理科學,是研究城市地域狀態和分布規律的一門地理科學.而城市規劃學是為城市建設和城市管理提供設計藍圖的一門技術科學.
兩者都以城市為研究對象,但是側重點和研究方向根本不同.城市地理學不僅研究單個城市的形成發展,還要研究一定區域范圍內的城市體系產生,發展,演變的規律,理論性較強.城市規劃學則從事單個城市內部的空間組織和設計,注重為具體城市尋找合理實用的功能分區和景觀布局等,工程性較強.
城市地理學與城市規劃學的相互聯系也是十分密切的.城市地理學需要從城市規劃學的進展中汲取營養,去探討更全面的城市地域運動規律.而城市規劃學則需要以城市地理學的知識來充實自己的設計理論,並具體運用到規劃實踐中去.但是,兩者間不存在一一對應的指導與應用關系.
❾ 經濟地理與城鄉規劃有什麼聯系
經濟地理學是一門比較年青的現代科學,但它的發展過程淵源久遠,從古代的經濟地理資料積累、近代學科的形成和演化,到現代的經濟地理學,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早在2000多年前,人類由於發展生產和改善生活的需要,開始從各方面觀察並記述地理環境、生產活動和各種有關現象的分布情況,逐漸積累經濟地理知識。早期有關經濟地理的記述,大多見諸歷史學者的著作,如古希臘歷史學家斯特拉波著有《地理學》17卷,描述當時歐洲人所了解的世界各地的自然特徵、物產、居民、風俗習慣等,可說是西方最早的人文和經濟地理志;中國西漢史學家司馬遷編寫的《史記》中的《貨殖列傳》,敘述了黃河流域和長江中下游等地區的人口、經濟、物產、貿易和城市;東漢史學家班固主編的《漢書》中包括《地理志》和《食貨志》,記述了全國各地的山川、物產、戶口、城邑、田制、賦役、倉儲、漕運、農業、牧業、手工業、采礦業和市場。以後歷代正史編撰均承襲這一體例,積累了豐富的歷史經濟地理資料。
到九世紀,在阿拉伯世界出現了區域性地誌,記述西亞和地中海沿岸各地的物產、商業和交通情況。大致與此同時,中國的地方誌也開始盛行,此後一千多年中,據估計全國各地先後刊行的各種類型的地方誌超過一萬種。其內容包括行政區沿革、山川、戶口、農事、物產、水利設施、道里、交通、貢賦、城邑、關塞、災異、民俗等,並附有地理圖。
公元14~17世紀,歐洲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並伴有地理大發現的活動,從而開辟了新航道、發現了新大陸、向海外大量移民、掠奪殖民地資源、擴大世界市場。因此產生了對世界各地的地理環境、資源分布、經濟生產、交通運輸、商業中心和進口城市等的情況進行廣泛調查研究,促進了經濟地理學的前身——商業地理學的發展。
在此期間,中國由於明初以後的明、清封建政府多實行海禁,基本上未受地理大發現的影響,未向海外開放,以致經濟地理著作仍停留於本鄉本土的記述。
1760年俄國科學家羅蒙諾索夫首先提出了「經濟地理學」這個名稱,指出研究國家經濟必須結合地理條件來進行。1882年德國地理學家格茨發表《經濟地理學的任務》—文,論述了經濟地理學的性質及其構成。
經濟地理學同以前出現的商業地理學相比,研究范圍更為廣泛,內容也比較系統化,標志著經濟地理學已從地理學中分化,獨立成為一門學科。在此前後,德國經濟學家屠能於1826年提出農業區位論,韋伯於1909年提出工業區位論,地理學家克里斯塔勒於1933年提出中心地學說,經濟學家廖什於1940年發表《區位經濟學》,逐漸充實了經濟地理學的理論。
中國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接受西方經濟地理學,主要通過歐美學者講學和向歐美派送留學生。到40年代末,在10多所大學地理系內系統講授經濟地理學,其中以英國斯坦普為代表的統計記述學派影響較廣泛。這一時期,中國的經濟地理工作主要是關於人口分布、土地利用、農業分區、邊疆勘察和地區性考察等。
第二次世界大戰對地理知識的普及起到了明顯的促進作用。戰後各國的經濟恢復和建設,促進了經濟地理學的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經濟地理學的中心理淪是分布論,重點是研究地域差異,戰後進入了區位論和景觀類型論研究的現代階段。
20世紀60年代以來,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急劇發展,電子計算機的應用日益推廣,社會生產力的強大和新技術的應用,以及世界上大部分國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迅速改變原有的社會經濟結構和生活環境,在經濟活動所創造的地區布局方面和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的關系方面,都出現了一系列全球性或地區性的新問題。這種新形勢向經濟地理學提出了新課題,要求探討社會經濟活動的地域系統的形成過程和發展方向。
經濟地理研究中的一個新特點是加強社會觀點、經濟觀點和生態觀點,把協調人類活動和地理環境的關系看作中心任務。在研究方法上,出現了地理數量方法,計算機和遙感等新技術手段的應用也逐漸推廣,並從經濟學、社會學、生態學方面引進有關理論方法,使經濟地理學朝著數量化、經濟化、生態化、社會化的方向發展。
目前,經濟地理學在世界多數國家中已成為地理科學系統中最為發達的一門分支學科。經濟地理著作在各國所發表的地理文獻中佔有較大比重。在各國許多類型的高等院校中,都開設了經濟地理課程,並出現了專門的經濟地理系和經濟地理研究所。一些國家還在政府中建立了有關經濟地理調查研究的業務機構。
[編輯本段]經濟地理學的基本內容
對於經濟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和任務,多年來一直是各國經濟地理學者探討的一個理論問題。在歐美各國,大致認為經濟地理學主要研究包括生產、交換、消費的廣義的經濟活動,這種研究是在地區基礎上或以一定的地區為單位而進行的;不僅研究經濟活動的分布,而且聯繫到經濟的空間結構;在聯系有關因素時,把地理環境擺在重要地位,著重探討經濟活動和地理環境的關系。
經濟地理學所研究的經濟活動的地域系統,即包括各經濟部門在地域上的布局,也包括各地區經濟部門的結構、規模和發展,以及地域布局和部門結構的相互聯系。因此經濟地理學涉及自然、社會經濟、技術條件多方面的綜合性問題,具有綜合性特徵。經濟活動必然發生在一定的地域內,與一定的地理環境相關,因此經濟地理學又具有明顯的地域性。
與經濟活動有關的條件是多方面的,包括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技術條件。因此經濟地理學的研究工作具有自然—社會經濟—技術相結合的特點。經濟地理學根據國民經濟發展的要求,聯系一定地區的各種有關條件來論證經濟活動的地域布局系統,有助於國家和地區的發展和經濟建設。
由於經濟地理學所研究的特殊領域具有自然、技術、經濟相結合的特點,可以認為它是一門與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有著密切聯系的社會科學范圍內的邊緣科學。
經濟地理學是人文地理學的重要分支學科,它同人文地理學的其他分支如人口地理學、城市地理學、社會地理學、文化地理學等有互相交流觀點、方法和資料的密切聯系,研究領域也有部分重疊。經濟地理學和新興的國土經濟學、生態經濟學區域科學(區域經濟學)也有許多共同的研究對象。
此外,由於基本理論和分析方法的發展以及社會的需要,現代經濟地理學研究內容不斷豐富,與有關學科互相滲透,在地理科學體系內部產生了一系列新的邊緣科學,如資源地理學、應用地理學、建設地理學、數量地理學、發展地理學、預測地理學等。
經濟地理學根據研究對象和范圍的不同,可分為綜合經濟地理學、部門經濟地理學和區域經濟地理學3類主要是對經濟地理學中一些帶普遍性的綜合問題和基本理論、方法論等問題進行規律性研究,如經濟活動和自然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自然資源的經濟訐價、經濟發展對資源的遠景需求及進行地區間平衡的可能性、生產布局的一般規律和原則,經濟活動地域系統的形成和發展規律、經濟地理學方法的革新、經濟地理學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