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國家建設方面的成就
在世界能抄源日益緊缺、江河開發與保護備受重視的今天,三峽大壩橫空出世,再次顯現出決策者的高瞻遠矚。5月20日,三峽大壩全線澆築到185米設計高程,主體工程提前9個月完工,這一跨越世紀、創造多項世界第一的偉大工程,開始顯現其在防洪、發電、航運等方面的綜合效益。
❷ 祖國建設新成就有什麼
1、政治方面的成就:
港澳回歸,一雪百年恥辱;
一帶一路,促進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的合作共贏之路。
亞洲投行,由中國主導,打破日本美國控制的亞洲開發銀行對亞洲基建方面的壟斷。
杭州G20峰會,促進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
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一票否決。
抗戰勝利70周年大閱兵
2、經濟方面的成就
中國GDP超10萬億美元,是世界上10萬億俱樂部成員,是日本GDP的2倍。
西氣東輸,保護環境,掃除霧霾。
南水北調,史無前例。
三峽大壩,世界第一
西藏天路,世界屋脊上的巨龍。
高鐵2萬公里,佔世界6成。
鋼鐵產量,世界16億噸,中國佔8億噸。
中國高速公路12萬公里,佔世界的52%,力壓美國佔世界第一。
有六個世界之最的港珠澳跨海大橋。
世界第一的三峽大壩
外匯儲備N年保持世界第一,中國美國已經太多,所以中國不斷減持美元。
其他的例如電腦、電視、冰箱、平板、空調、手機產量佔世界一半以上之類,就根本不用說了。
3、體育方面的成就
北京奧運,世界最好的奧運會,可以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里約奧運會,中國發揮的不好,才得了金牌前三。
北京奧運,中國是奧運會金牌榜絕對王者。
籃球出現突破——姚明出現了。
劉翔——得了三個金牌然後,忽悠了2屆奧運會
男足曾實現歷史性突破,闖入2002年韓/日世界盃賽
跳水從夢之隊時代到里約奧運會中國隊的金牌第一的超級夢之隊
中國橫掃世界乒壇
中國女排東山再起,兩奪世界冠軍,更奪得了里約奧運金牌
女子網球崛起,金花群芳爭艷
4、科技方面的成就
中國天眼,世界最大的望眼鏡
北斗衛星,世界排名第二位。
神舟飛船,載人航天;我國是世界第三個把飛行員送入太空的國家
長征衛星,發生成功率、有效載荷都是杠杠的!
嫦娥工程,把飛船發射到月球。
天舟貨運飛船,為太空站提供補給。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太空進行試驗
兩彈一星,國之重器
神威·太湖之光計算機,計算能力世界第一
天河二號計算機,曾經的第一,現在的第二
量子衛星墨子號,世界獨一無二
探索一號深海科考探測器船,探尋水下五千米的秘密
大型客機(C919),世界第三
雪龍號極地考察船,31次赴南極,踏遍世界五大洋。
5、軍事方面的成就
遼寧航母,大國霸權
東風21D,專打航母的彈道導彈
中華神盾,數量佔世界第二
預警飛機,從進口到出口
四代重殲,世界第二個能造四代重型殲擊機的國家
大型運輸機,戰略運輸
自造航母,百年夢想終成真
歐洲野牛,落戶中國變中國野牛
雙體穿浪導彈艇,世界上第一種雙體穿浪軍用船隻
萬噸大驅,世界只有2個國家能獨自建造萬噸神盾艦
戰略核潛艇,和平捍衛者
和平方舟,世界唯一的專用醫院艦
東風41,只有中國和俄羅斯才有的陸上機動式洲際導彈
機動登陸平台艦,世界上只有美國和中國有的半潛式運輸艦。
❸ 中國近年來的建設新成就
青藏鐵路創造中國乃至世界多項鐵路史紀錄
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鐵路今日全線開通試運營,並創造中國乃至世界多項鐵路史上的紀錄。
青藏鐵路從西寧至拉薩全長一千九百五十六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氣候條件最惡劣的高原鐵路。
在這世界高原最具挑戰性的工程項目上,中國鐵路建設者破解並攻克多年凍土、高寒缺氧和生態脆弱「三大難題」的嚴峻挑戰。
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自二00一年六月二十九日開工以來,鐵道部根據由北向南,逐步推進,分段建設,分段鋪軌的總體部署,二00一年在格爾木至望昆段展開施工,在南山口建成世界最大的高原鐵路鋪架基地,凍土工程試驗段開始建設,首戰告捷;
二00二年展開唐古拉山以北凍土工程和西藏段部分重點工程施工,鋪軌到達望昆站,取得了重點突破;
二00三年展開唐古拉山越嶺地段「無人區」和唐古拉山以南工程施工,唐古拉山以北橋隧路基工程完成,全面攻堅年喜獲全勝;
二00四年全線路基橋涵隧道基本完成,並在海拔四千七百多米的安多建成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鋪架基地,結束西藏沒有鐵路的歷史,整體推進年再傳捷報;
二00五年站前工程全部完成,鋪軌架梁全線貫通,全線決戰年勝券在握,為建設世界一流高原鐵路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00六年三月一日,青藏鐵路貨物列車工程運營試驗時速目標達到每小時一百公里。五月一日旅客列車(不載客)工程運營試驗時速目標達到每小時一百公里,部分地段達到每小時一百二十公里。七月一日全線開通試運營時速線路要求凍土地段每小時一百公里,非凍土地段全部達到一百二十公里。
青藏鐵路總投資逾三百三十億元人民幣;全線路共完成路基土石方七千八百五十三萬立方米,橋梁六百七十五座、近十六萬延長米;涵洞二千零五十座、三萬七千六百六十二橫延米;隧道七座、九千零七十四延長米。
與此同時,青藏鐵路在凍土攻關、衛生保障、環境保護、質量保證等方面也卓有成效,屢創佳績。
青藏鐵路七月一日投入試運行,屆時可望成為沿線基本實現「無人化」管理的世界一流高原鐵路。
三峽工程造福百姓
在世界能源日益緊缺、江河開發與保護備受重視的今天,三峽大壩橫空出世,再次顯現出決策者的高瞻遠矚。5月20日,三峽大壩全線澆築到185米設計高程,主體工程提前9個月完工,這一跨越世紀、創造多項世界第一的偉大工程,開始顯現其在防洪、發電、航運等方面的綜合效益。
防洪:抑洪驅獸,安瀾興邦
洪水,一直是長江中下遊人民的「心腹大患」。富饒的糧棉油基地、密布的村莊城鎮、密集的工礦企業以及近8000萬人口,長期被長江水患所困擾。特別是荊江險段,隨著泥沙的不斷淤積,一到汛期就成了水位高出兩岸地面6米~10米的「懸河」。
興建「截斷巫山雲雨」的三峽工程,首要出發點就是為了根治長江水患,推進中下游地區的可持續發展。當三峽水庫蓄水至175米時,防洪庫容高達221.5億立方米,防洪效益及其連帶的環境效益十分顯著:
——如遇「千年一遇」或類似1870年特大洪水,經三峽水庫調蓄,配合運用荊江分洪工程和其他分蓄洪區,可使荊江南北兩岸、洞庭湖區和江漢平原避免發生毀滅性災害。
——可使荊江河段防洪標准從「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即遇到不大於「百年一遇」洪水時,經三峽水庫調蓄後,可不啟用荊江分洪區和其他分蓄洪區。
——提高對城陵磯以上洪水的控制能力,配合丹江口水庫和武漢附近分蓄洪區的運用,可避免武漢市汛期水位失去控制,對武漢市防洪起到保障作用。
——減輕了洪水對洞庭湖區的威脅。三峽工程能減少汛期分流入洞庭湖的洪水和泥沙,有效減輕洪水威脅,還可延緩洞庭湖泥沙淤積速度,延長洞庭湖壽命。
——增加了長江中下游防洪的可靠性和靈活性。如若遇特大洪水需要運用分蓄洪區時,因有三峽水庫攔蓄洪水,即可為分蓄洪區人員轉移、避免人員傷亡贏得時間。
一份調查資料顯示,按1992年價格水平計算,三峽工程防洪多年平均直接經濟效益為每年22億~25.2億元。除直接經濟效益外,還可避免因大堤潰決而造成的人口傷亡、鐵路干線中斷、災區生態惡化、疾病流行以及災民安置、家園重建等其他連帶損失。
依據今年汛期三峽水庫的調度方案,僅2006年,三峽水庫就可在需要時提供至少72.9億立方米的防洪庫容。盡管這一防洪庫容只是三峽工程完建後總防洪庫容的1/3左右,但已超過了荊江分蓄洪區調蓄洪水的能力。
發電:電出高峽平湖,光照半壁河山
華東、華中地區經濟發達,但能源長期緊缺,電力一直依靠「北煤南運」來維持。動力資源嚴重不足,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
我國是世界上水能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可開發量為3.78億千瓦,年發電量可達1.92萬億度。然而,在近十幾年,我國水電所佔比重卻每況愈下,水電占發電總裝機的比重已降到14%,遠遠低於22%的世界平均水平。水電作為清潔環保的生態型工業,其與火電的不均衡發展現象,顯示了我國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的不合理。
三峽工程總裝機容量為1820萬千瓦,年發電量為847億度。這就相當於建設一座年產5000萬噸原煤的特大型煤礦或年產2500萬噸的特大型油田,相當於10座裝機容量為200萬千瓦的大型火力發電廠以及相應的運煤或運油的鐵路。無論從裝機總容量來看,還是從多年平均年發電量來看,在一定時期內,三峽水電站都將是世界上第一大水電站。
面向華中、華東和廣東地區,三峽水電站的供電距離都在400公里~1000公里的經濟輸電范圍以內。三峽水電站全部投入發電後,可以把華中、華東、華南電網聯成跨區的大電力系統,可取得地區之間的錯峰效益、水電站群的補償調節效益和水火電廠容量交換效益。僅華中、華東兩大電網聯網,就可取得300萬~400萬千瓦的錯峰效益。同時,還具備了北聯華北、西北,西聯西南,組成全國聯合電力系統的條件。
三峽水電站的環境效益更是難以估量。與燃煤發電相比,每年可少排放大量二氧化碳、1萬噸一氧化碳、37萬噸氮氧化合物、數百萬噸二氧化硫和大量灰塵、廢渣,將減輕環境污染和因有害氣體的排放而引起的酸雨等危害。
航運:渠化下川江,天塹變通途
長江素有「黃金水道」之稱,歷來就是溝通我國東南沿海和西南腹地的交通大動脈,已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內河航運體系。但在修建三峽大壩以前,宜昌至重慶航道仍然處於航行條件極為復雜的天然狀態,水流湍急,險灘密布,僅可通行1500噸級船隊。
據統計,在上述長約660公里的航道上,共有灘險139處。此外,沿線還有27處不能夜航或只能單向夜航的河段。尤其是下川江河段,航道年單向通過能力僅1000萬噸,抵不上一條江南運河的貨運量,大大制約了「黃金水道」運能的發揮。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西南地區對外物流交流猛增,原來川江的航運條件,已遠遠不能滿足要求。
地處葛洲壩上游的三峽工程,與葛洲壩工程聯合運行,將渠化下川江,全面改變川江航運條件,航運效益十分顯著:
——工程建成後,水庫回水到重慶,形成深水航道,平均水深為70米,最大水深達170米,水庫平均寬度約1100米,比建庫前航道寬度拓展約1倍。一年中有半年以上時間可使庫區航道成為深水航道,保證了萬噸級船隊從武漢直達重慶的通行,使這一航道年單向通過能力由1000萬噸提高到1億噸。
——大幅度降低運輸成本,充分發揮水運優勢。三峽工程建成後,由於長江上中游航道和水域條件的改善,將促進船型、船隊向標准化、大型化方向發展,每馬力拖載量提高近10倍,船舶運輸耗油量降低70%,綜合運輸成本降低35%~37%。
——有利於庫區港口、航道建設和航標管理。天然情況下,重慶至宜昌間航道在一年內洪、枯水位最大變幅達60米以上,給港口、航道建設和航標管理帶來很大困難。三峽工程蓄水後,年內水位變幅在30米以內,水深增加、水域擴大,可撤銷所有絞灘站,灘險的整治、疏浚、維護費用大大減少。
——大大促進長江上游支流航運事業的發展。三峽工程可與重慶以上長江幹流的小南海工程、烏江的大溪口工程、嘉陵江井口工程等相銜接,使長江幹流及幾大支流的航運事業進一步發展。據介紹,三峽工程蓄水後,庫區內僅大寧河、香溪等中小支流的通航里程就將增加約550公里。
深圳特區建設 時空印記
1982年
「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
1979年1月31日,招商局正式進駐蛇口,獨立開發和經營蛇口工業區。當年8月,蛇口工業區開始建設首個碼頭。
1982年,為了激勵工人,袁庚想在蛇口碼頭貼一個振奮人心的口號,當時他想的原文是:「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法律,顧客就是皇帝。」考慮再三,把後面兩句刪掉了。即使這樣,這句口號當時還是引起了很多爭議,因為它觸動了計劃經濟平均主義思想。有人諷刺袁庚說他「要錢又要命」。
1984年,小平第一次來深圳視察,就參觀了蛇口碼頭。袁庚向小平匯報情況時說:「我們有個口號,叫『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小平說:「對!」一語雙關地給與肯定。從此關於這句口號的正義才總算告一段落。
1984年
深圳速度
1981年,剛建立一年的深圳特區就想建一座可以和香媲美的摩天大樓。在設計圖上,這是一座53層(頂層是旋轉餐廳,即後來著名的「鄧公廳」),高達150米的摩天大樓。53層是什麼概念?1981年,全國最高的建築是南京的金陵飯店,高37層。
為了趕工期,承建方中建三局決定採用「滑模方案」,當時在如此高的建築上全部採用滑模法在國內還沒有先例。中建三局的「滑模」試驗接二連三地失敗了。1983年9月,工程甲方——深圳物業公司下了最後通牒。幸好當時中建三局已經找到了失敗的原因,不久便試驗成功。之後的施工越來越順利,創造了「三天一層樓」的建築奇跡。1984年4月30日,國貿大廈正式落成。
「深圳速度」不僅是指建築速度,更是指深圳創業時期的超高速發展。從上世紀80年到90年代小平南巡前後是深圳的創業時期,這一時期本市生產總值以年均35%左右的速度增長,經過9年突破100億,再經過5年突破500億。
1995年
二次創業
1992年以後,隨著改革開放全面開花,深圳的優勢越來越不明顯。「特區不特」的說法應運而生。1992年12月24日,《光明日報》頭版刊登了《全國在發展,深圳怎麼辦?》的長文。
1994年,一場關於特殊政策的論戰爆發了。學者胡鞍鋼撰寫文章指出,平競爭是現代市場經濟制度的基本原則之一,中央政府不能帶頭破例對某些地區實行優惠政策或提供壟斷,他主張取消各種減免稅和優惠政策。深圳立即反擊,雙方你來我往,這場論戰持續了一年半。
1995年召開的深圳市第二次黨代會向全市人民發出了「二次創業」的號召。深圳提出進行產業調整的基本方針,即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先進工業為基礎,第三產業為支柱的發展方針。
2005年
效益深圳
2005年1月13日,深圳召開市委三屆十一次全體(擴大)會議,提出要徹底摒棄傳統發展觀念,下一個25年,要向全國貢獻「效益深圳」發展模式,實現從「速度深圳」到「效益深圳」的歷史性躍進。
深圳勇敢自剖,目前深圳的發展已經明顯受到「四個難以為繼」的制約。如果不改變發展模式,很快就會出現環境危機。時任深圳市委書記的黃麗滿說,深圳將不再看重單純的GDP排名,不和別人拼總量、拼速度、拼規模、拼座次,而是更加看重發展的效益指標
❹ 上海城市建設有哪些成就
地鐵成網,交通發達,高樓林立,城市綠化……
❺ 中國建設成就有哪些
第一 新中國建立了完備的工業體系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處於「一窮二白」的絕對貧困狀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建立了較為完備的工業體系,現在,就工業體系的完備性而言,中國僅次於美國,比老牌工業化國家英法德意及俄日都要完整。我們以鋼鐵為例,鋼鐵是工業的糧食,鋼鐵產量對於工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毛主席提出:以鋼為綱,「鋼元帥升帳」。新中國成立之初的1949年16萬噸,1950年61萬噸,1956年447萬噸,1957年535萬噸,出於對工業化的緊迫感和對「煤鐵復合體」型經濟的痴迷,才會有中央的「高指標,翻一番,大煉鋼鐵、大躍進」,才導致了後來的三年自然災害,可是即使在全民狂熱地「大煉鋼鐵」的1958年,粗鋼產量才僅僅達到800萬噸!隨後中國鋼鐵產量緩慢而堅定地增加。1976年2046萬噸,1989年0.68億噸,1996年1億噸,2008年5億噸。2013年,中國粗鋼產量達到7.79億噸,佔全球粗鋼產量的百分之48.5。日本1.1億噸,美國0.87億噸,印度0.81億噸,唐山0.80億噸,俄羅斯0.69億噸。你沒有看錯,僅僅一個唐山市的鋼鐵產量已經接近印度而超過了俄羅斯!第二,以汽車生產為例,汽車工業對國民經濟的重要性同樣是不言而喻的,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不能批量生產汽車。直到1955年我們才成功仿製了前蘇聯的「吉斯」牌汽車,當年生產了61輛「解放」牌卡車並參加了國慶閱兵。到了1966年生產55861輛,1973年,11.6萬輛,其中轎車1130輛,包括「紅旗」、「東風」、「上海」等國產品牌。1976年13.5萬,轎車2611輛,1978年14.9萬輛,1992年100萬輛,2000年207萬輛,2013年2212萬輛,2015年2450萬輛,連續七年全球產銷量第一。六十多年來,我們走完了西方列強三百年通過血腥掠奪才完成的道路,中國由一個農業國家轉化為工業化國家,不僅解決了人民的溫飽,更使我們建立了完備的工業體系、完備的國防工業體系,使我們的人民告別了「洋油」、「洋火」、「洋釘」,使我們的軍隊告別了「萬國造」,告別了「小米加步槍」!使我們的國家初步實現了「富強」的中國夢!!
第二,人均壽命大大提高
新中國成立後,或者說共產黨執政以後取得的最重要、最具指標性意義的成就是什麼呢?台灣學者李敖說過,共產黨的最大成就是中國人均壽命的穩步增長,從1949年的38歲到1959年的44歲,到1969年的51歲,1976年66歲,再到2015年的76.1歲。2016年5月19日,世界衛生組織在日內瓦發布《2016年世界衛生統計》中顯示,2015年全球人均壽命71.4歲,中國人均壽命76.1歲,在發展中國家居於靠前位置。而印度人均壽命為68.4歲。人均壽命是國家總體發展水平最重要的指標。它彰顯了一個國家的物質水平、醫療水平、教育水平、國內安全、生存條件、人民幸福程度等各方面的綜合水平。中國人均壽命的提高,正是中國共產黨執政成果的最重要的體現。
第三,社會迅速安定
那麼為什麼在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人均壽命能夠穩步增長?因為新中國的成立結束了中國近百年的動亂或者戰亂局面。一個政府最基本的職能是向人民提供安全和秩序。我們向他交稅、犧牲了部分自由和權力,就是讓他(政府)給我們提供安全和秩序。這和向「黑社會」繳「保護費」沒有本質上的區別。但是就是這最基本的要求,在中國歷史上卻也是奢求。春秋戰國、楚漢之爭、三國演義、五胡亂華、南北朝、五代十國等「亂世」及朝代更迭時的戰爭,國家陷入戰亂,人民遭到屠殺,背井離鄉、生靈塗炭,曹操說過,「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所以古人有「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的感慨,這也正是人民群眾渴望秩序和安全的真實的心裡寫照。新中國成立後,通過「三反五反」、鎮壓反革命、抗美援朝等一系列鞏固政權的措施,中國社會迅速安定,中間雖有波折,但和歷史上的動亂相比,可以說新政權相當平穩地轉入到民生建設上去。(歷史上每個新王朝的建立都會有一個「瓶頸」期,如漢之呂後擅權、七王之亂;唐之玄武門之變、武則天奪權;宋之燭光斧影;明之靖難之役;清之鰲拜擅權、三藩之亂等等,這個「瓶頸期」牽涉到了政權鞏固、權利交接、外敵入侵、人民認可等,由於人民的「效忠心理」尚未建立,所以如果不能妥善處理,只要一個環節出錯,那麼這個王朝就會迅速覆亡,如秦、隋。只要處理得當順利度過,那麼這個王朝就會「國運久長」,如漢、唐、宋、明、清。政府能夠提供給人民的最基本的服務是安全和秩序,王朝更迭「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所以老百姓需要的是安定和秩序!雖然我們也走了不少「彎路」,但我們一直在走向更美好的明天。中華民族是最堅韌最勤勞的民族,只要社會穩定,經過十幾年、數十年的「休養生息」中國很快就會重新恢復繁榮。所以社會動亂絕非百姓之福,它損害了我們每個人的利益,所以社會安定才是中國人民最大的福祉,是中國人民最大的願景,才是中國人民最大的核心利益,才是中國人民最大的追求!
第四,重大工程建設成就
在世界能源日益緊缺、江河開發與保護備受重視的今天,三峽大壩橫空出世,再次顯現出決策者的高瞻遠矚。5月20日,三峽大壩全線澆築到185米設計高程,主體工程提前9個月完工,這一跨越世紀、創造多項世界第一的偉大工程,開始顯現其在防洪、發電、航運等方面的綜合效益。
青藏鐵路從西寧至拉薩全長一千九百五十六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氣候條件最惡劣的高原鐵路。
1957-1966年間的主要成就:建設大中型項目500多個。「兩彈一星、雜交水稻、長江大橋、結晶牛胰島素」。武漢、包頭兩大鋼鐵基地建成,大慶油田、大港油田被發現並開采。新安江水庫、上海港、蘭新鐵路建成。
1966-1976年主要成就:成昆鐵路、湘黔鐵路、湖北第二汽車製造廠、南京長江大橋、勝利油田建成。
改革開放以來的主要成就:大秦鐵路、安太堡露天煤礦、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上海寶山鋼鐵公司、大亞灣核電站等大型工程建成。
❻ 急!問建國以來在城市建設方面的輝煌成就。
一、城市和建制鎮數量激增。
改革開放以來,一座座城鎮如雨後春筍涌現出來。到2015年底,城市數量已達到656個,建制鎮數量達到20515個,分別比1978年增加463個和18342個。
二、城鎮人口快速增加。
2015年,城鎮常住人口達到7.7億人,1978年是1.7億人,增長了3.5倍,年均增長超過1600萬人。
1978年到2015年,城鎮化率以年均1個百分點的驚人速度,攀升到56.1%。一些發達國家的城鎮化率從20%提高到50%,英國、美國用了50年,德國、法國用了70年,而我國只用了30年。
三、建成區大規模拓展。
城市建成區面積,從1981年的7438平方公里增加到2015年的51948平方公里,增長了6倍,年均增加1309平方公里。這還沒有包括礦區,如加上礦區,達到10萬平方公里。
四、城市基礎設施顯著改善。
1981年到2015年,城市用水普及率由53.7%提高到97.9%,燃氣普及率由11.6%提高到95.3%,污水處理率由3.8%提高到91%,城市集中供熱面積由不足0.2億平方米提高到64.2億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積由人均不足2平方米提高到15.6平方米。
五、城市經濟高速發展。
1988年到2014年,城市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速達到12%,比全國GDP年均增速高2.4個百分點。2014年,城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52.25萬億元,是1988年的74倍,佔全國GDP的82%。
六、居民財富迅速積累。
2013年,城市居民戶均財富達到了185萬元,扣除物價因素,增長了1013倍。城市家庭大部分擁有了自己的產權住房。住房成為城市居民最主要的財富。
❼ 中國建設新成就有哪些
2003年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安然著陸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獲得圓滿成功 。並於2005年10發射「神舟」六號載人飛船。
鐵路進藏:西藏鐵路已經全面開工建設,實現了世界屋脊一小段西藏歷史一大步
2004年第28屆奧運會我國體育健兒在奧運會上取得優異成績
解決了13億人口的溫飽問題,基本上實現了小康水平,
中國GDP:13年跨越10個萬億元台階,綜合國力進一步增強
2008:成功舉辦奧運會。
❽ 中國在城市建設方面有哪些成就
中國建設規劃很好。
(一)居民的住房及生活設施有了極大的改善。在計劃經濟年代,單位職工主要靠福利分配方式來承租公房,自己不用花錢買房,雖有房住,但是面積小、條件差、無產權,住房需求受到壓制。1998年起,我國實行住房制度改革,國有單位全部停止實物分房,實現住房貨幣化分配,房屋成為家庭財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住房制度的改革,使住宅建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新的消費熱點。2007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轄縣)商品住宅銷售面積達53255萬平方米,銷售總額達24370億元,分別佔全國的75.9%和95.3%。2007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住宅建築面積已由1978年的6.7平方米增加到28平方米。
中國住宅產品跨入了產品更新換代的時代,百姓正由「居者有其屋」向「居者優其屋」的方向邁進,購房理念由買房子買面積變為買面積、環境、文化和服務。消費者已經把居住的節能、無污染、社區的綠化、周邊的設施作為購房的重要參考指數。
在城鎮居民住房面積發生巨大變化的同時,居民的生活居住條件也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七十年代,城鎮居民的住房大多為平房、筒子樓,沒有獨立的衛生間、廚房、上下水道,取暖、做飯燒煤爐,窄小的樓道內經常被燒火的煤煙和做飯的油煙所籠罩。現在,不僅是居者有其屋,同時成套住房內獨立的衛生間、廚房、淋浴房、供暖、供氣、供水設備等及各項生活服務設施應有盡有,居民生活居住條件大大得到了改善。2007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轄縣)供電總量達16980億千瓦,其中生活用電量1947億千瓦。供水總量432億噸,供氣總量(人工、天然氣)599億立方米,供熱面積達300591萬平方米。
(二)居民出行變化顯著。一是代步工具由自行車向多種交通工具變化。中國素有「自行車王國」之稱。每逢早晚上下班時間,都會出現自行車洪流滾滾而來的壯觀景象。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城鎮居民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這種格局發生了變化。對現在的上班族來說,交通方式的選擇是多元化的,更多的自行車「騎手」變成了私家車的「車手」,公交、地鐵、城鐵、計程車極大方便了城市居民的日常出行。2007年我國城鎮居民家庭每百戶家庭擁有家用汽車6.1輛,2007年末全國城市擁有計程車96萬輛,客運總量213億人次,公交客運總量達533億人次。二是城市交通設施進一步改善。改革開放以來城市道路和公共交通建設工作得到全社會的關注和重視,各地確立了一套比較科學高效的工作機制和評價體系,提高了城市交通規劃、建設、管理的水平。路網建設、公交發展加快,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得到較大改善,城市交通體系逐步完善,城市交通功能得到提升。隨著公交優先發展戰略大力實施,已有230多個城市開辟了公交專用道(路),總長度2357公里。北京西直門、東直門、上海南站、深圳羅湖等一批綜合交通樞紐建成投入使用。2007年全國城市道路面積423662萬平方米,比1978年增長了16倍。年末實有公共汽(電)車營運車輛34.8萬輛。運營線路網長度14萬公里,分別比1978年增長11倍和1.6倍。三是軌道交通建設成績斐然。目前全國已開通運營軌道交通的城市有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長春、大連、武漢、深圳、重慶、南京等城市。城市軌道交通的迅速發展,對改善居民出行條件、解決城市交通擁堵、節約土地資源、促進節能減排、引導城市布局調整、推動城市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2007年末全國城市擁有軌道交通運營車輛達3480輛,運營線路長度775公里,客運總量220582萬人次。
❾ 國家近幾年建設取得的成就
國家近幾年建設取得的成就有:
1、這些年,中國科技有很多燦爛的高光時刻。我們看到了「天鯤」試航、「嫦娥」奔月、「北斗」棋布、「鯤龍」出水、「松科」鑽地;迎來了港珠澳大橋通車、中國南極「第五站」選址奠基;做出了世界首個體細胞克隆猴,實現了量子霍爾效應從二維到三維的突破;我們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三評」指揮棒變了、科研人員減負了、科技成果轉化再發「大禮包」。
2、這一年,「張衡」初上天,它能從太空監測地震。2月2日,電磁監測試驗衛星「張衡一號」發射升空。它是中國地震立體觀測體系天基觀測平台的首顆衛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國內首次實現低地球軌道衛星高精度電磁潔凈度控制,彌補了中國天基科學探測領域發展的一大短板。汶川地震10年後,「張衡」衛星讓人們對地震監測有了新的期待。
3、這一年,「松科二井」完井了,入地深度打破亞洲紀錄。5月26日完井的「松科二井」是2014年4月13日開鑽的,最終井深7018米,是亞洲國家實施的最深大陸科學鑽井和國際大陸科學鑽探計劃(ICDP)成立22年來實施的最深鑽井。中國科學家創造了深部鑽探技術的4項世界紀錄並取得兩項重大突破。
4、這一年,疏浚利器「天鯤號」首航成功。6月12日,「天鯤號」成功完成為期近4天的海上航行。「天鯤號」是首艘由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亞洲最大自航絞吸挖泥船,設計每小時挖泥6000立方米。首次試航成功,標志著「天鯤號」向著成為一艘真正的疏浚利器邁出了關鍵一步。
5、這一年,救災高手「鯤龍」水上首飛成功。10月20日,我國首款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實現水上成功首飛,而此前它已於2017年底實現陸上成功首飛。AG600可用於大型滅火和水上救援等,填補了我國大型水陸兩棲飛機的研製空白,是與大型運輸機運-20、大型客機C919並稱的我國大飛機家族「三兄弟」之一。
6、這一年,橋界「珠峰」港珠澳大橋通車。10月24日,港珠澳大橋通車,總長約55公里的大橋工程讓珠江入海口兩岸的3個城市只需30分鍾便可以互通。2009年底正式開工建設的港珠澳大橋被英國《衛報》稱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因建設周期史上最長、投資最多、施工難度最大而被譽為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
(9)鑒證城鄉建設成就擴展閱讀
60年前新中國的誕生,是中國人民革命的偉大勝利,也是社會主義和民族解放的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偉大勝利。新中國的60年,是中國歷史上改天換地的60年。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同心同德地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建立起嶄新的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迅速改變了舊中國一窮二白的面貌;實行改革開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
伴隨新中國前進的歷史腳步,中國的哲學社會科學也進入了新紀元。 新中國成立之初。全國人民意氣風發,百業俱興。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高度重視發展哲學社會科學,倡導「讓哲學從哲學家的課堂上和書本里解放出來,變為群眾手裡的尖銳武器」。1956年,黨和國家組織制定包括哲學社會科學在內的12年(1956-1967年)科學發展遠景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