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於都縣人民政府有哪些部門
黨委(黨口抄):黨政辦公室、紀檢委、組織部、宣傳部、統戰部、政法委
政府(政口):發改局、經濟局、財政局、建設局、審計局、統計局、安監局、農牧林業局、水務局、生態辦、國土資源局、人事勞動局(社保、就業局)、民政、計生衛生局、教育局、司法局、公安局、法庭、行政審批中心
剩下的大部分都是二級單位和調管單位
『貳』 關於唐朝官員制度
以下括弧內的都是虛職
{太子方師、太傅、太保、太子少師、少傅、少保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右左威衛、右左領軍衛、左右金吾衛、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大將軍,將軍,上佐、判司和錄事參軍。上佐指長史、司馬家令寺、率更寺和仆寺}
東宮官是皇太子的下屬宮廷機構,其設置模仿朝廷的結構:其太子方師、太傅、太保(總稱三太)和太子少師、少傅、少保(總稱三少)是太子的導師,另設太子賓客作為太子侍從官,這些職官都沒有具體職掌.設詹事府總管東宮官吏和政事,相當於中書門下和尚書省六部。設左春坊負責侍從規諫,相當於門下省之職,右春坊負責文書啟奏,相當於中書省之職。此外,在左春坊之下設崇文館,掌圖書經籍;司經局掌校刊經史;典膳局、葯藏局、內直局、典設局和官門局,負責太子的衣食住行。以上這些機構,與弘文館、秘書省、殿中省大體對應。另外還設立東宮三寺,即家令寺、率更寺和仆寺,負責東宮具體事務的執行,也與九寺五監相對應。雖然東宮官職龐大繁多,但實際上多為閑職
在文官系統之外,唐代還設有武官系統。由於唐代前期實行府兵制度,所以在朝廷設立十六衛。十六衛的名稱,唐代前期變化甚多,到唐玄宗開元時方大體上固定為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右左威衛、右左領軍衛、左右金吾衛、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其中前十二衛均管轄府兵,只有後四衛不轄府兵,負責京城和宮殿諸門警衛以及皇帝的貼身宿衛。每衛設大將軍一人和將軍二人統率,下有長史、錄事參軍總管各衛日常事務,倉、兵、騎、胄四曹分別負責俸祿、給養、考績、宿衛、馬匹、兵械等具體事務。十六衛直接統屬於皇帝,但他們沒有調兵的權力。需要命將出征時,一般由皇帝和宰相議定後,頒發詔令到兵部,由兵部再發下符契,與詔令一起同時頒下各折沖府或州郡發兵。除十六衛外,東宮官中還仿照十六衛建制設有十率府,各設率一人,副率一至二人統管,下轄一定數量的府兵,作為太子的禁衛部隊。以上十六衛總稱為南衙諸衛,因其官署均在長安、洛陽兩京宮城之南的皇城內。
唐高宗時,由宮城北門玄武門禁軍發展而來的北衙禁軍開始興起,逐漸取代南衙請衛的職能。南衙諸衛則由於府兵制的廢棄,逐漸成為閑司,其長官大將軍、將軍也變為武官升遷的官階,不再擁有實際職權。
最先設置的北衙禁軍是左右羽林軍,玄宗時設左右龍武軍,肅宗時又設左右神武軍,以上稱為北衙六軍,各設置大將軍一人、將軍三人統率。唐代宗時再以神策軍列入北衙禁軍行列,德宗以宦官任神策軍左右護軍中尉統率,因此神策軍勢力迅速發展,凌駕於北衙六軍之上。唐代後期,北衙六軍的大將軍、將軍等職也逐漸成為武官遷轉的官階,實際並無兵權。
州的長官為刺史,其下屬僚佐主要有上佐、判司和錄事參軍。上佐指長史、司馬,沒有具體職事,輔佐刺史處理州事,但又往往成為安排閑冗官員的職位。
道在唐代前期,是一種監察區。貞觀元年(627),唐太宗「因山河形便,分天下為十道」。各道由皇帝不定期派巡察使或采訪使巡視,監察地方官吏和了解各地情況。開元二十一年(733),唐玄宗「又因十道分為十五道,置十五采訪使,檢查如漢刺史之職」。唐代後期,道的長官觀察使一般都兼任節度使,擁有軍權,權力更大,形成大小不等的方鎮
一、三師(太師、太傅、太保)或三公(太尉、司徒、司空)
三師西周時期已較成熟,原都是宗族的長老,對王負有指導、輔佐、監護的責任。保,保其身體;傅,傅其德義;師,導之教訓。「君師者,治之本也」(《大戴禮記。禮三本》)在君主年幼或尚未成熟之時負起全面的指導作用。非道德功勛崇高,則不居其位,寧缺毋濫。到唐代,轉變成三公,名位高但不實際行使權力的〔虛職〕,不屬僚屬之列的榮譽職位。〔虛銜〕
二、三省並相(中書、門下、尚書) 實授參與軍國大事的決策。
中央行政機構還有其他省、寺、監等各部門,但以此三為最要。其中中書省為受命於最高指令制定、推出各項政令等職能的機關;門下省為朝廷政令及各類上行文的審議機關;尚書省最高的執行機構,執行各項政令。
三省的職能分割和職位設置主要有:
1、中書省:正職長官為中書令,副職長官為中書侍郎。下轄:
中書舍人、右散騎常侍、右諫議大夫、右補闕、右拾遺、起居舍人、集賢殿和史館(機構)
2、門下省:正職長官為門下侍中,副職長官為門下侍郎。下轄:
給事中、左散騎常侍、左諫議大夫、左補闕、左拾遺、起居郎、城門郎、符寶郎、弘文館(機構,掌管圖書、禮儀、制度沿革等)
3、尚書省:正職長官為尚書令,副職長官為左、右僕射。六部各設尚書、侍郎為正、副長官。下轄六部二十四司情況:
1)吏部——掌管官吏選拔、任免、升降、考試等。下屬官員有 主事、令史、書令史、制書令史、甲庫令史、亭長、掌固 等。
2)戶部——掌管戶口、經濟、財政等。下屬官員有 主事、令史、書令史、計史、掌固。
3)禮部——掌管禮儀、祭祀、科舉、學校、教育等。。。。。。
註:以上三部左司統之。
4)兵部——掌管武官選拔和軍事行政。。。。。。。
5)刑部——掌管司法行政和審判。。。。。。
6)工部——掌管各項工程建設和後勤有關工作。。。
註:以上三部左司統之。
三、六部是政務機關,而另外還有事務機關——九寺,來源於秦漢時期的九卿。地位在六部之下。其正、副長官為卿、少卿。具體分門如下:
1)太常寺
2)光祿寺
3)衛尉寺
4)宗正寺
5)太僕寺
6)大理寺(中央最高審判機關)
7)鴻臚寺
8)司農寺
9)太府寺
另外,還有從中分離獨立出來的直屬機構——五監:國子監、少府監、軍器監、將作監、都水監。
|
四、內設的侍從機構
有殿中省、內侍省、學士院、內樞密使。其中學士院為唐玄宗所始設。最初招攬才學之士謂「待詔」,又從朝官中選拔有才藝者居翰林,叫「翰林供奉」,後改稱「學士」,專掌內命。後來又有「內相」的別稱,尤其加上「知制誥」、「翰林學士承旨」等頭銜。|
五、區別於職務的品階制度
包括不任實際管理職務的工作人員都各有品階,許多時候,職務與品階並不一致。文官品階及其名稱如下:
1、正一品:太尉、司徒、司空
2、從一品:開府儀同三司
3、正二品:特進
4、從二品:光祿大夫
5、正三品:金紫光祿大夫
6、從三品:銀青光祿大夫
7、正四上:正議大夫
8、正四下:通議大夫
9、從四上:太中大夫
10、從四下:中大夫
。。。。。。
30、從九下:將仕郎
另外,還有對皇組宗室成員、戰功等的獎賞所勛封的不同待遇稱號
五、區別於職務的品階制度
包括不任實際管理職務的工作人員都各有品階,許多時候,職務與品階並不一致。文官品階及其名稱如下:
1、正一品:太尉、司徒、司空
2、從一品:開府儀同三司
3、正二品:特進
4、從二品:光祿大夫
5、正三品:金紫光祿大夫
6、從三品:銀青光祿大夫
7、正四上:正議大夫
8、正四下:通議大夫
9、從四上:太中大夫
10、從四下:中大夫
。。。。。。
30、從九下:將仕郎
另外,還有對皇組宗室成員、戰功等的獎賞所勛封的不同待遇稱號。
六、監察、諫議制度及其結構設置 〔唐代中期以後,御史大夫職位崇高〕
唐代的御史台為一個完全獨立的監督結構。御史台下分三院:
1)台院侍御史,負責糾舉、彈劾朝廷百官。
2)殿院殿中侍御史,掌殿各種儀式。「正班,列於閣門之外,糾離班,語不肅者」。
3)察院監察御史的督察范圍非常廣泛。巡按各地。監察御史雖只八品小官,但手握天憲,氣魄很大,「御史出使,不能動搖山嶽,震攝州縣,為不任職」!
另外,除三公也有這種權利、職責外,散騎常侍、諫議大夫和補闕、拾遺也是專門的諫官。以「犯顏強諫」著稱的魏徵,就做過諫議大夫。並形成了「諫官隨宰相入閣議事的制度」。
唐代宰相採取的是委員制而異於兩漢的領袖制。共有三個衙門:中書、門下、尚書,此三個部門的職能外加御史台才等於漢代丞相的職權。可見唐代丞相的分權。
1、中書省----發令。這些命令唐代叫做「敕」,雖以皇帝的名義發出,卻不由皇帝擬定,而由中書省擬訂。其程序如下:由中書舍人草擬聖旨多份,稱「五花判事」,再由中書令(中書省長官)或中書侍郎(中書省副官)選出一份並稍加潤飾,成為正式詔書,接著由皇帝畫一敕字成為皇帝的命令,最後下達門下省。
2、門下省----復核。由中書省發出的皇帝命令,至此須經過復核。若復核不通過則由給事中(有封駁權的官)批註送還中書省,稱「塗歸」,意思是要求中書省重擬。若復核通過,還需侍中(門下省長官)或門下侍郎(門下省副官)簽名,詔書才正式生效,然後下達尚書省執行。若由皇帝直接發出命令,而沒有中書、門下的印章,在唐代這被認為是違法的。
3、尚書省----執行。尚書省長官叫尚書令,李世民在做皇帝前曾任此職,所以其後朝臣無人敢再當尚書令,常虛懸其缺。尚書省實權遂在其副官,稱左、右僕射者。左僕射管吏、戶、禮三部,右僕射掌兵、刑、工三部,六部職能見zxc789兄《唐代中央管理制度小考》。每部下有四司,共二十四司。
政事堂----由於一道詔書要經過中書、門下兩省才正式生效,為了方便就在討論重大事件時,由中書、門下兩省長官召開聯席會議,會議所在稱「政事堂」。若一人身兼左右僕射,稱「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也有權進入政事堂議事(由於尚書省的長官是虛設的)。但在開元以後,僕射就不能進入政事堂議事了,尚書省變成一個純粹的執行機關。因此在唐代中書、門下的長官才是真丞相。
唐代分九品官,一、二品官處以元老,不實際負責政治事務,即「三公」等銜。以上所述的「三省六部一台」的第一把手都為三品官。
除「三省六部一台」外的官職,多為閑職。這里說一說「九寺」。來源於秦漢時期的九卿。地位在六部之下。其正、副長官為卿、少卿。
1、太常寺----「常」,本作「嘗」,取以食物供奉祖先,讓其時時嘗新之意,故太常寺管皇帝理祭祀之事;
2、光祿寺----其來源為漢代光祿勛,「勛」通「閽」,是皇家的門口,故光祿寺掌管宮門警衛;
3、衛尉寺----漢本是皇家衛隊,至唐變為僅管皇帝依仗帳幕等;
4、宗正寺----掌管皇帝的宗族之事;
5、太僕寺----仆,是趕車人的意思,故太僕寺掌管皇帝的輿馬;
6、大理寺----源於漢代廷尉,為中央審判機關;
7、鴻臚寺----臚,是傳呼之義,源於漢代之大鴻臚,掌管皇帝的待人接物,等於皇帝私人的外交部;
8、司農寺----源於漢代大司農,管政府經濟的機構,天下田賦收入名義上均歸司農寺管理,而入國庫;
9、少府寺----也是管經濟的機構,但是是管山澤鹽礦等稅的,這部分收入納入皇帝私人錢庫中去。
『叄』 客戶遭威脅!該如何加強對服務行業的監管
於都縣司法局在“整頓隊伍、整頓作風、進一步提高群眾滿意度”行動中,把加強法律服務行業監管作為重要一環,做到教育培訓、作風整頓、懲戒處罰“三管齊下”,著力整肅行業風氣,凈化服務環境。
縣局設立了群眾投訴中心、滿意回訪中心,建立了案件回訪制度,做到服務回訪百分百,投訴受理百分百,調查處理百分百。法律服務執業人員辦結的案件和法律服務事項必須在三個工作日內上報縣局“兩個中心”接受回訪,對隱瞞不報的執業人員予以通報批評,並記錄誠信檔案,建立執業誠信懲戒制度。 要求法律服務執業人員對縣局電話回訪“不滿意”的案件(含上級測評、通報及群眾投訴)認真開展和當事人的連心走訪,直到滿意為止。對於違法違紀違規執業,對舉報投訴且查證屬實的,及群眾反映強烈、同一個“不滿意”案件半年未清零的法律服務執業人員記錄黑名單,向社會公布。記錄黑名單的,向上級部門提出暫緩執業年審建議。
加快信息網路基礎設施建設。按照適度超前的原則,廣泛應用傳輸新技術,提升網路帶寬和技術水平,形成高速率、大容量、高可靠性和靈活安全的基礎傳輸網。實現電信網、移動通信網和有線電視網業務協調發展。完成以市政府網路中心為樞紐的上聯、橫聯、下聯辦公業務網建設,實現公文交換電子化和自動化,開展方便快捷、透明公開的網上政務服務。推進電子商務和社會服務領域信息化建設。在企業逐步實施財務、采購、生產、營銷等各個流程的信息化管理,提升服務業管理水平。
『肆』 滿族的資料
吃的:
哈什瑪:滿語諧音,意為田雞。
白肉火鍋
滿洲餑餑
滿洲水飯
撒糕
薩其瑪(這個好吃啊!)
喜果兒
粘豆包
蜜餞(這個也不錯)
喝的:
糜兒酒:滿族傳統飲料之一。
住的:
滿族宅院滿族傳統的住宅型式。鄉間宅屋多為草頂土牆,房頂茅厚尺許,居室多為敞間,頗似口袋,故俗稱口袋房。室內北、西、南三面環炕,俗稱萬字炕,櫥箱被褥之類俱靠西北牆安放。窗戶多為南、西向,用高麗紙外糊,藉以御雪雨。
穿的:
旗裝。清代滿族人都以穿旗裝為貴為榮。入關前滿族男子一般都穿箭袖袍,「窄袖、盤領、縫腋,」「其長中及小腿,取便於騎也」。官員入朝,「俱用披肩領,平居只有袍」。披肩領,即在無領子的旗裝上加上披肩大領,以別臣庶。入關後,一般都穿無領、箭袖、左衽、四開衩、束腰、「馬蹄袖」旗袍。馬蹄袖平時挽起,出獵作戰時則放下,覆蓋手背,冬季又可禦寒。到清嘉慶、道光年間,一般旗人已不再穿箭袖袍,只有滿族官員人朝時才穿箭袖袍,平日則著寬襟大袖袍。40年代後逐漸減少、消失,為中山裝、便裝、西裝、時裝所代替。
清代,女式旗袍為「服褥裙(圍裙), 多以黑紫」,上身穿「團衫,用黑紫或皂及紺,直領,左衽,腋縫」。辛亥革命後,女性旗袍寬襟大袖,下擺有綉花紋飾。4 0年代後,逐漸由寬袖變窄袖,直筒變緊身貼腰,臀部略大,下擺回收。這種旗袍到60年代初還比較盛行,並作為一種禮服。農村姑娘結婚都穿這種旗袍。發展到現在,旗袍樣式有所改進,一般長至膝,下擺無紋飾,在色彩和選料上更為講究。
運動:滿族傳統運動項目如:滾鐵環,趕羊,踢毽子等。
『伍』 關於夜郎古國現今留存下來的文化和字畫,如果了解希望能告訴我一二、、、謝了。
據《貴州古代史》記載:今貴州是鬼方的主要部分。時間「大范圍可追溯到殷至周初,具體指公元前十四世紀初(殷代第二十三世武丁時)至公元前十二世紀初(周代第二世成王時)」。據《彝族源流》記載:彝族是居住在貴州省最古老居民,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已近500代,約一萬年。據《夜郎史傳》記載:彝族先民武支在可樂建立夜郎古國,當時的區域轄及雲南曲靖、昭通以西及四川宜賓以南,貴州省的黔西北、六枝、鎮寧以北及貴陽市地域。又據《貴州古代史》記載:春秋時期在今貴州烏江以南為國,至戰國初,國滅,大夜郎國形成。由此看出:古代的貴州(東漢以前)經歷了三個大的政權演變,即鬼方時期,夜郎國和國並存時期、大夜郎國時期。本文研究夜郎古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時間從夜郎國與國並存,時開始,至夜郎滅。
一、夜郎古國的政治
據《夜郎史傳》記載:夜郎的名稱來自於「阿蒙的三世孫夜郎朵」,人們對其稱呼過程中,漸漸地將人名變為國名,一直延續到阿蒙第二十七世孫(即夜郎古國終極)。阿蒙十四世孫鄂魯默一代,組成完整的統治機構。先與弭靡、武濮所二部聯姻。後與彝族「六祖」的武、乍二支結合,從此更加強大,建都可樂。夜郎國興起以後,先攻佔了周圍的一些小部族,接著起兵攻佔東濮的古諾(貴陽),繼而又揮師向西,奪下西濮的可樂,隨即又進攻滇東北與黔西南交接處的漏卧不勝,撤兵回來建設可樂。今貴州省赫章縣媽姑鎮,距可樂不遠,是夜郎的兵營,當時的狀況是「軍營廣如雲層,士兵多如羊群」,一天打七十二仗。
《益那悲歌》(彝語「益那」漢譯為「夜郎」》敘述了夜郎為爭奪土地的戰爭經過。彝族先民的另一支名曰鄂靡,進攻夜郎,在禹甸、谷姆、比畢、洛略等地發動戰爭,雙方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展開水戰、火戰、石戰,結果鄂靡被夜郎打得大敗。鄂靡君長鄂阿那收買了夜郎的謀臣苦苦諾,苦苦諾出賣了夜郎。再度交戰時,夜郎領土被佔領,夜郎君長局阿邪遇害。阿邪妻瑪依魯帶領子女邪苴隆與迷喜露兄妹到羅甸避難。為了復仇,苴隆隻身練就本領,經歷了千難萬險,在斯鋪與斯嫫的幫助下,得到了兵書《恆投罵孜數》和集中兵士之用的號角,組織動員了強大的兵員,報了父仇,恢復了夜郎。但好景不長,苴隆被勝利沖昏了頭腦,正在慶祝復仇勝利時,迷喜露將號角換給奸細鄂靡,待到被進攻時,假號角吹不響,兵士無法集中,結果被戰敗。
《夜郎史傳》記載了住在都城可樂的國王武夜郎懷著攘外必先安內的思想,認為要攻佔漏卧的土地,得先把他胞弟夜堵土的古諾之地兼並。於是假裝有病,派兩個差使到古諾通知夜堵土,叫他來可樂看望。想把他騙到可樂後將其殺害,兼並他的領地。差使到夜堵土家後,在夜堵土詢問其兄病狀中識破其陰謀,便殺了二使者,起兵攻下可樂,擒住武夜郎,把他囚禁起來。夜堵土掌握夜郎的國家大權,治理得很好。隨後漏卧家阿苦君長又興兵攻打可樂,夜堵土領兵抵抗,採取誘敵深入而後圍攻的戰術,把漏卧兵引進可樂城後,立即反攻圍城,俘獲其兵將,捉住漏卧君長阿苦。堵土禮待阿苦,釋放其兵將,治癒其創傷,歸還其武器,倡導兩家和好,不結冤讎。阿苦深受感動,表示以後不再爭戰了。然而回到漏卧本國,阿苦就大受其妹阿古的責備,說他打敗仗回來,丟了祖宗的臉面,要求把兵權交給她,再次出兵攻堵土。經多番爭執,兄妹比武,阿苦比不過,讓阿古統兵,再次出兵攻堵土。此次交戰,卻因堵土一看對方將領是個女子,輕敵麻痹,被阿古攻下可樂,堵土被俘。堵土不服氣,聲言要殺便殺,決不認輸,只要求不要殺害他的士兵和民眾。阿古便說:「你釋放我哥一次,我要釋放你一回,兩家互不欠賬,我們各自振軍再戰,比個輸贏。」阿古放了堵土和他的兵將,班師回國,慶祝勝利,而後秣馬厲兵,第三次進攻可樂。堵土今番更加警惕,認真備戰,嚴陣以待,最後戰敗阿古,把她擒住。阿古仍不服輸,提出與堵土比武,若再比輸了終身淪為奴隸。阿古與堵土比武三番,仍然比輸才服氣,願聽從堵土處置。堵土卻以禮相待,向阿古求婚,並倡導兩家和好,不再爭戰。阿古心悅誠服,表示擁護堵土的主張。並向堵土提出釋放其兄武夜郎,還君位給他。二人成婚,離開可樂,經魯勾(畢節)、博乍戈(大方)、古宗(黔西),到古諾(貴陽),轉大革洛姆(安順)定居,在那裡生兒育女,終其天年。武夜郎復其君位之後,痛改前非,在可樂選賢任能,認真治理其國。
夜郎國的法律較為完善。古都還在可樂的時期,夜郎王就發布了二十條成文法律:第一條,凡偷盜者砍指;第二條,凡行騙、搶劫者挖眼;第三條,凡不孝者罰,重者剝皮;第四條,凡聚眾謀反者,一律處死;第五,必須繳納稅租,凡違者沒收土地、財物,重者坐牢,直至處死;第六條,凡臣民每年必獻美女三十,不從者,處主管人坐牢;第七條,凡哭泣者,先挖左眼,再哭者挖右眼;第八條,凡違君令、議論君長者,發兵討伐之;第九條,婚配自由,凡違者輕則教育,重則砍頭;第十條,凡每年十月初一,臣民為夜郎君長祝壽,違者輕則坐牢,重則斬首;第十一條,必須認真耕牧,確保豐收;凡交瘦豬、瘦羊者,以人作抵,終身為奴;第十二條,凡男子必娶三妻、多子多孫、多生男兒者,獎大牛一頭,田三塊;第十三條,凡戰俘均安家分田,同為平民,若不從乃至潛逃者處死;第十四條,各種典籍均為畢摩掌管,凡私藏者嚴辦;第十五條,兵將不準偷盜、搶劫、逃跑、賣主,凡違者處死;第十六條,兵將必須忠於君長,切勿亂言,違者用刑;第十七條,兵將作戰必須勇猛、不怕死,潰者逃者斬首;第十八條,厚葬、厚祭英雄,箭自胸前穿者為英雄,自後背入者為逃兵,臨陣脫逃者射死;第十九條,將帥之責為領兵、打仗、嚴軍紀,打勝仗者論功行賞,打敗仗者處死;第二十條,內奸砍手腳及挖眼。
夜郎國不但法律嚴厲,而且執行也非常嚴酷。《夜郎史傳》中講述了兩件故事。第一件事是有一天深夜,一婦女的哭聲被夜郎王聽到以後,即命令侍從把這位婦女抓來,將其左眼挖去。這位婦女尚未停止啼哭,又被挖去右眼。可憐的婦女手捧血淋淋的眼球,怒罵夜郎王。夜郎王暴跳如雷,又令侍從將婦女拖出去砍了一隻手,該婦女「慘叫著,昏倒在地上」。第二件事是在可樂王宮不遠處,有一婦女將一歲多的小孩睡在家裡,出門挑水,孩子哭起來,被夜郎王聽見,認為是違反君令,即令侍從將孩兒抱來。侍從們抱來孩兒後,夜郎王命令將其斬首。侍從們一個個跪下,央告夜郎王說:「孩兒太小,不會聽話,請君留他一命。」經再三央告,夜郎王發怒說:「既然孩兒太小,不會聽話,只有免他刀下死,抱他下河去喂魚。」話別,命令侍從們將孩兒抱下河。去到半路,正遇孩兒母親挑水回來,問「為什麼把他孩兒抱出來」,侍從向她講了情況,這位婦女撲通一下跪在地上,請求將其孩兒還她。侍從們說:「君王也命令斬首,經再三央告才免其刀下死,但要送到河裡喂魚。」任憑婦女哭個發瘋,但孩兒還是被扔下大河。
夜郎國處於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兩個時期,政治上帶有明顯的兩個時期烙印。《益那悲歌》中敘述了鄂靡進攻夜郎,被夜郎蓄積力量後,將其打得一敗塗地,鄂靡的殘兵敗將被夜郎趕到市場上出售的情景:「鄂靡的殘兵,殘兵九萬九,牽了一串串,好像牽綿羊,到集市上出賣。」在《夜郎史傳》中敘述了武堵土和漏阿古交戰後的一些對話,從中都是談「我敗了不但兵士為你的奴隸,而且連我也當你的奴隸」。這些故事雖然反映出將戰俘變為奴隸,說明故事發生的時間為奴隸社會晚期。《夜郎史傳》中介紹了夜郎王頒布的二十條法律,「第五條,必須繳納稅租,凡違者沒收土地、財物,重者坐牢,直至處死;第十三條,凡戰俘均安家分田,同為平民,若不從乃至潛逃者處死」,反映了封建社會的明顯特徵,說明法律頒布的時間在封建社會初期。
夜郎國的政權組織形式是家庭制,流轉方式為繼承製。管理方式是通過旁邑對所轄區域的人民進行管理。《夜郎史傳》、《益那悲歌》、《彝族源流》都介紹了夜郎的二十七代君王。這些君王都是以直系血親一代一代地往下傳。這些君王的姓名採用父子連名形式表述。第一代君王姓名為阿蒙,第二代就是蒙阿夜,第三代為夜郎朵……一直表述到二十七代。旁邑是夜郎國的第二級統治機構。這些旁邑大多是夜郎王的親族,代表夜郎王發布命令,收繳稅租等。
秦統一中國以後,為了削弱夜郎勢力,將夜郎地區納入統一管理,朝廷在該地區設置郡縣。漢武帝設置犍為郡領十二縣,即道縣、江陽縣、武陽縣、南安縣、資中縣、符縣、牛縣、南廣縣、漢陽縣(今赫章縣),存阝鄔縣、朱提縣、堂琅縣。《漢書·地理志》曰:「犍為郡(武帝元鼎年六月開。……應劭曰:故夜郎國。……)。」這說明夜郎此時在犍為郡。公元前110年(漢武帝元封元年),設立郡,領十七縣,貴州大部分屬該郡。因是夜郎國晚期,夜郎王已經攜家帶卒遷移東方(安順),繼而又西遷。此時,夜郎國在郡。
設立郡縣制以後,朝廷還在夜郎地區採取「羈縻」政策。這種政策一方面從內地派遣漢族官吏前往作為太守、縣令,在一部分原來生產發展水平較高的郡縣設據點,對轄區內的各族人民進行統治。另一方面由於在這一地區是不同的民族居住,朝廷派遣來的漢族官吏不可能用對內地漢族人民的統治方法進行統治,對各族內部原有的一些奴隸主、部落貴族封王封侯,使他們保持住原來在本民族中的統治地位,按照舊存的統治方式去統治本民族人民。而派遣來的漢族官吏們的統治,則是通過這些土著的王侯進行。公元前111年(元鼎六年),伏波將軍路博德等已破南越,馳義候遣與八校尉之兵未及前往,漢武帝便令征西南夷。於是南夷平定,決定設置郡。夜郎侯入朝,漢武帝封他為夜郎王,賜印綬,給他保留一定領地。在犍為郡內,加設南部都尉,治漢陽縣。侯郡成立以後,以且蘭為郡治,夜郎縣(今安順一帶)為都尉治,吳霸為太守,唐蒙為都尉。郡縣制的設立,將夜郎國的地域變相地割離;「羈縻」政策的推行,夜郎的統治權逐步受控於朝廷。這兩種方式的統治結果,致使夜郎國的地位逐漸削弱,朝廷在這一地區的統治地位逐步上升。因此夜郎國的瓦解也就成為歷史的必然。
二、夜郎古國的經濟
1977年秋季,由貴州省博物館考古組指導、貴州師范大學歷史系師生參加,在赫章縣可樂鄉馬家灣子山坡的山腰試掘了新石器時代遺存。從出土的六顆石彈丸看,人們正從事狩獵,並從獵取野獸向馴養過渡。從獠平形的石鑿看,人們已會修建簡陋的房屋。再結合陶器的製作看,人們已經定居下來,進入母系氏族社會。從出土的兩個陶紡輪來看,人們已經學會了原始的紡織技術。從出土的兩件銅器來看,人們已經掌掘了煉銅技術,並能製造簡單的武器。由此可見,在新石器時代,可樂就具備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夜郎史傳》介紹:夜郎及夜郎諸君長國的都邑,是夜郎及其諸君長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戰爭擄掠的人口和牛、馬、羊群及糧食,都集中在各都邑。有的都邑是專門冶煉金、銀、銅、鐵,鑄造弓箭刀槍等武器的工業城池。城池內有的建築、宮殿,還用金、銀、銅作裝飾。夜郎的雞、鴨和牛、馬、羊群漫山遍野,還有專門飼養牛、馬和羊的羊頭人、黑豬人。肥沃的土地,種出的蕎麥,食用不完。「黃人」、「青人」和「奴隸」,他們主要的勞動就是專種糧食。夜郎的經濟已是農、牧、手工業結合,並具有相當的發展水平。
益那悲歌》的《武陀尼織綢》一章曰:種桑養蠶紡紗織綢首先從成都平原開始,繼而引進了夜郎國。夜郎國武陀一支主要負責種桑養蠶織布,其勞動場面熱鬧非凡:
武陀尼女子,
種桑樹喂蠶,
蠶吐絲結繭。
收的收蠶絲,
紡的紡絲線,
浣了紗之後,
送到紡織場;
武陀尼男士,
牽線如蟻行,
布線像鴿子。
冶煉青銅的技術已被推行,《益那悲歌》的《武古篤打銅》一章說:
在銅礦山上,
銅礦和銅砂,
大岩一樣廣;
臣人辦法多,
設爐房煉銅。
……
武夜郎一家,
用銅來塑像;
在祭祀場所,
用銅制銅鼓;
打銅製作戟,
打銅製作盾。
這一段文字說明,在夜郎國,銅已被人們用以塑像,製作用具和武器。現赫章鋪處有一處古煉銅遺址可能也就是夜郎古國的煉銅基地。
從出土的器物來看,有銅鼓、銅鏡、銅器,銅器中有壺、鈁、盔、鼎等。2000年在可樂掘出的夜郎將軍墓,頭套鼓形銅釜,面罩銅洗。銅釜兩側各用一「龍」作耳,正頂是一隻「虎」作鼎。其製作精細,形狀栩栩如生。出土文物與彝文記載吻合,反映了夜郎時期的冶煉業水平和人們製作器物的技藝之高。
我們已經看出,夜郎國經濟的發展是從農牧業開始,相繼就是煉銅和製作用具。這表明夜郎國已經進入了奴隸社會。奴隸佔有制社會,是奴隸的佔有關系,奴隸主不僅佔有大量的生產資料,而且還直接佔有生產者———奴隸。在夜郎國,奴隸的遭遇如同整個社會一樣,不僅被剝削,而且還被當作牲畜買賣。當時夜郎市場上,奴隸被稱作「僮」,被奴隸主趕到市場上出賣。與此同時,「笮馬」、「牛」已成為市場上的重要商品。這是因為,奴隸制生產不僅需要會說話的工具———奴隸,而且需要不會說話的工具。《史記·貨殖列傳》載:「蜀卓氏之先,趙人也。秦被趙,遷卓氏,……致之臨邛,大喜,郡鐵山鼓鑄,運籌策,傾滇蜀之民。」「程鄭,山東遷虜也。亦冶鑄,賈椎之民,富埒卓氏,俱居臨邛。」這段文字可以看出,蜀卓氏與程鄭氏使用大批奴隸,從事鐵礦開采,鑄造鐵器,由臨邛(今四川邛崍),運到夜郎等地市場上出售,使夜郎地區落後之民放棄石制農具,採用鐵農具,促進夜郎地區農業發展。可樂掘出的陶器,其硬度大,花樣多,除了一部分生活用具外,其餘均為藝術品,說明制陶業相當發達,工藝水平雖不及中原地帶的產品高,但圖案花紋並不單調,形態也很逼真。同時,出土的漢磚燒制的硬度大,說明火候高,接近中原地區技術水平。
農副產品及其加工也較發達。唐蒙在南越吃到枸醬,知道是夜郎商人從巴國買去南越販賣。回長安後,問蜀賈人,蜀賈人曰:「獨蜀出枸醬,多持竊出市夜郎。」據《通志》雲:「敘州府出枸醬,《史記》枸醬即此。俱出戎州各屬,今無。」《興仁縣志》雲:「山產蔞,花如流藤,葉如蓽撥,子如桑椹。苗家瀝其油,醢為醬,味亦辛香。取其葉,裹檳榔食之,謂可辟瘴,苗女持贈所歡,以為異品。」據《史記正義》雲:戎州,國地,古夜郎境,今興仁,也是夜郎境。這里可以看出枸醬出產在夜郎國,或蜀國的西南地帶。商人為了逃避政府的倍賦,乃「竊市」夜郎,牟取高利,販運到南越。
《華陽國志》雲:「平夷縣(今畢節),山出茶蜜。」說明枸醬與茶蜜,都是農副產品,作為商品出現在夜郎市場上。
《漢書·地理志》雲:「談指出丹。」《後漢書·郡國志》雲:「夜郎出雌黃。」說明夜郎的礦產品相當馳名。
在夜郎市場上,除奴隸(僮)、笮馬、牛之外,還有枸醬、茶蜜、雌黃、丹砂等商品,商業較發達,市場相當繁榮。西漢時期,發巴、蜀卒開辟五尺道,自道指江,交通較前便利,商業較前有一定的發展。這從漢墓出土大量當時市場流通的貨幣,如五銖、大泉五十、貨泉、貨布等,可以說明普遍使用金屬貨幣,早已不是以物易物了。興義出土的漢代陶器,有水稻模型,說明夜郎地區的農業已相當發達。清鎮出土的元始初年廣漢郡製造的漆耳杯,是一種飲酒兼能計量酒的用具。平壩出土的「中可都酒」的永元罐和從其他漢墓中出土的陶罐,大都是儲藏酒類的用具,說明夜郎地區在農業發展的基礎上,已經有了釀酒。這種發展狀況,不僅說明奴隸制社會已經高度發展,而且已醞釀著封建經濟因素了。
秦為了鞏固全國統一,便於控制全國各地,非常重視發展交通。對於西南夷,開辟五尺道,就是秦發展交通計劃的一部分。關於五尺道的興修,秦始皇即位前後,李冰任蜀郡太守,在道地區,開山修路可以說是五尺道修築的開始。到西漢時,漢武帝為制服南越,派唐蒙調巴蜀兵卒,修築從道(今四川敘永)直指江(北盤江)的通道。經過兩年,這條夜郎道雖沒有全部修通,但南夷的山川深阻的情況多少有了一些改變。漢朝廷還在已修通夜郎道上設置了郵亭。《史記》曾把公元前129年(元光六年)「南夷始置郵亭」,列為大事記在年表上。《華陽國志》對此也有記載,說「自道,南廣有八亭,道通平夷」。郵亭,是古時設在沿途,供送文書的人和旅客歇宿的館舍。
1958年,赫章可樂出土一件珍貴文物,即「武陽傳舍比二」鐵爐。爐身內壁近口沿處,有隸書、陽文、反書的「武陽傳舍比二」六字。「武陽」,在今四川彭山縣附近,西漢屬犍為郡。「傳舍」與「驛站」、「郵亭」一樣,都是當時可以供旅客歇宿的處所。「比二」,即同時鑄造一樣鐵爐兩個。據文獻記載,在驛傳管理機構中,設有驛丞、驛卒,專門負責為來往官吏及傳遞公文、奏章的人置備車、馬,提供食宿等事項。這標志秦漢時中原的交通機構已推廣到邊遠少數民族地區,促進了這些地區的交通和商業的發展。
漢王朝為了配合郡縣制的設置和軍隊的駐防,還推行移民屯田政策。《史記·平淮書》載:「(武帝時)通西南夷道,……乃募豪民田南夷,入粟縣官,而內受錢於都內。」這些應募而來的豪民,大都是地主商人。這些豪民是離不開被剝削的勞動人民的,所以跟隨前來墾殖的人中,絕大多數是漢族勞動人民。他們當中有的是在中原被統治階級掠奪了土地,無以為生,應募而來;有的是犯罪,被迫流放而來;有的是在戰爭中失散的士兵,流落下來,安家落戶。這里說的「南夷」,就是夜郎地區。這種移民屯田政策,目的在於加強封建統治的物質基礎。同時,也具有軍事移民性質。在移民中,除豪民外,一般農戶從事農業生產,受郡守、縣令和豪民等統治階級的剝削,還要服兵役,被統治階級驅使,作為鎮壓人民的工具。
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必然引起社會生產關系的相應變革。西漢的屯田制度,經過百餘年的變動,到東漢初,已逐漸被破壞。進入夜郎地區的官僚、地主和商人中,不少人被封建王朝賜予土地,封以官爵,子孫世襲。因他們世代在經濟、政治上都擁有種種特權,佔有大量土地,對廣大勞動人民進行壓迫剝削,便不斷發展成為強大的統治勢力。原來從事墾殖的漢族勞動人民的子孫,被迫為統治階級當兵服役,成了封建貴族領土嚴密控制下的依附農民。同時,在生產力提高和封建經濟的影響下,原來的一些奴隸主貴族,也逐漸並入統治集團,原來的奴隸和平民,有不少變成了依附農民。因此,統治階級、被統治階級相對立的封建生產關系,又進一步發展了。
三、夜郎古國的文化
與一定的經濟發展相聯系,必然產生與之相適應的社會文化。夜郎古國在長期的經濟發展中,也孕育了豐富多彩的社會文化。勞動人民不但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也是精神文化的創造者。各族人民在長期的共同勞動、共同生活過程中,締造了夜郎古國的文化。由於歷代統治者對夜郎地區勞動人民創造的文化不夠重視,文獻記錄相當少,要對其作全面、深入的研究相當困難。
彝族的先民是古夜郎地區活動最早的民族,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夜郎文化。彝族先民的文化最顯著的標志就是古老文字的發明和使用。據《彝族源流》記載,彝文以父子連名譜系推算迄今已近500代。如果按每代20年間隔計算,彝族的文字發明時間至今已在一萬年左右的時間,那麼至少在原始社會晚期,彝文就也產生。彝族文化豐富多彩,歷史悠久。據初步統計,散存在今畢節地區的彝文古籍約有四千餘部。這些文獻,生動地反映了彝族先民對宇宙萬物和人類起源的認識,以及彝族的古老社會面貌,反映了各部族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情況。
彝族先民早已有著樸素的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思想。他們認為「太古之初,杳杳冥冥,後來出現清濁二氣,產生了變化,形成哎哺。哎哺形成天地萬物和人類」。在對待客觀物質世界方面,他們認為世間萬事萬物都是不斷變化和運動的。彝族先民的對事物不斷發展和變化的觀點就是樸素唯物主義與樸素辨證法思想的反映。
彝族先民的天文學知識也相當豐富,曾創造和使用了天文歷法。與漢族相比,無論將星斗擬人化,人名物名命星名,還是星名命人名物名,都自成體系。
彝族先民的藝術創造思維也相當豐富。從可樂出土的文物看,文物的圖案有篆形文字,動物圖形;雕刻技藝達到了相當先進的水平。二000年可樂出土的套頭葬釜上的「龍」和「虎」,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在使用的武器上也刻有動物和圖案。《益那悲歌》說:惹氏造矛,名矛有九種,矛頭有鷹像,矛桿有虎紋。清鎮、平壩、威寧、黔西、赫章等地掘出很多陶器,除了一般生活用的陶器外,還有陶俑、陶獸等製品。黔西漢墓中就有舞蹈俑、托案俑、扶耳俑、托箏俑,以及鎮墓獸、陶羊、陶豬、陶雞等品種,工藝水平雖不及中原地帶的產品高,但圖案花紋並不單調,形態也很逼真。這些都反映夜郎古國文化及藝術水平。
『陸』 闖王李自成又沒有留下後人
李自成的親侄、大將軍李錦有後代,李自成沒有子女。
走進太平村----尋訪李自成後裔(轉)
2004年,富縣太平村李志強從深圳返鄉續修家譜時,意外發現了一本《李錦家譜》,經過多方考證與研究,家譜中一世祖李錦為李自成的親侄、大將軍李過。由此,一段關於太平村人是李自成後裔的傳說得到了印證,太平村李氏族人的命運從此與闖王一脈相承。今年是李自成誕辰400周年,太平村李自成紀念館也正在積極籌建之中。8月18日,懷著景仰和無限好奇,記者來到富縣寺仙鄉太平村,這個傳說中的闖王後裔居住地。這里山川秀美,綠樹成蔭,整個村莊一街兩巷的布局,依稀保留著類似北京四合院式的建築風格。
美麗的村莊,神秘的故事
坐落於延安地區南部的富縣(原名鄜州)太平村,是古秦直道通往榆林的主要道路,俗稱通山口子。這里地勢隱蔽,原先的村子是一個獨立的塬面,呈鍋底形,站在三面均看不到村子所在。它背靠子午嶺大山,周圍森林茂密,唯一通往外界的出路就是南邊的崾險土橋子。村子裡酷似北京天安門的大戲樓(已在文革中被拆掉),村東頭桃樹園溝咀處「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土城堡,南北各踞一株的龍鳳古槐,李氏族人謹小慎微的舉止、獨特的信奉以及奇怪的敬神方式……都讓這個被方圓百里稱為「小北京」的村莊披上了神秘的外衣。
李志強說,以前太平村人行事十分謹慎,一般不輕易外出,即使走親戚也不願暴露自己的行蹤。他們總是踏著晨曦出門,披著暮色回村。說不清為什麼,數百年來都成了一種習慣。記者在采訪中也看到,現在村裡雖然修了寬闊的公路,交通相對便利,但除了上學與外出打工的以外,經常外出的人寥寥無幾,人們還是喜歡呆在村子裡,幾乎與世無爭。
像所有傳統的中國人一樣,太平村的人信神,他們信的神叫顯身爺。但這個顯身爺與所有其它地方所供奉的神都不相同,是太平李氏族人獨有的信奉。太平村人對顯身爺相當虔誠,親切地稱其為「爺爺」。李氏族人每年都要給「爺爺」穿一次新衣,新衣由村裡婦女們親手縫制,帽子是風雪帽,衣服是風雪衣。每當村裡遇到疑難大事或慶典時,村裡人就會給顯身爺穿上新衣,用轎子抬著在村裡周遊。每年年初的祭拜儀式都特別隆重,年飯也必須是先送到廟里敬了「爺爺」之後,自家才能動筷子,每家每戶都是如此。初一要給「爺爺」拜年,除夕還要為其守夜,近似於中國傳統的祭拜祖先。除此之外,每逢農歷四月十五給顯身爺過生日這一天,村子裡殺豬宰羊,正午12點燃放鞭炮,家家戶戶攜帶酒菜、供品到廟里祭拜,這是祖輩傳下來的,一直延續至今。
太平村人的敬神方式也與別處不同。他們的神一般不在廟里供奉,都是被藏在村民家裡,廟里只留下一個神位和一頂精巧的空轎子。到了年初的祭拜大禮和給顯身爺過生日或是穿衣時才被請回廟里,完了之後還要被村民抱回家裡藏起。祭拜的方式也很奇怪,在場的中老年人口裡不停地念叨著「爺爺,我來給你敬香,我來給你送紙錢,你老人家收下」、「我們來看你了」,還不時地發出嘆息「唉、唉!爺爺是個落難的人啊」。整個過程氣氛凝重悲涼,儼然是參加一個至親族人的喪事葬禮。
太平村原來還有一座十分壯觀的顯神廟,雍容大氣,酷似宮廷建築,可惜在文革中被毀掉了。那麼「顯身爺」究竟是誰呢?據李志強介紹,在他年少時也曾好奇地問過這個問題,當時村裡有人說那是伍子胥,但從神像懷抱符鐧及有關顯身爺還有一尊娘娘像的傳說來看,如此說法可信度並不大。後來重修家譜證實了族人與李自成的關系以後,他自己才發現,顯身爺的裝束與李自成竟驚人的相似;村裡人對顯神的敬拜及拜年、守夜的習慣也似乎是在對待一個祖先親人;而且神是不坐轎子的,顯身爺坐轎說明他是一個人。種種跡象表明,顯神爺是李自成的說法也不無可能。
村裡村外都是寶
太平村是一個古樸的村莊,數百年來由於偏僻與保守,這里的人們至今還過著比較清貧的生活。走進村莊,那種簡單與朴實撲面而來,然而就是在這簡單與朴實的背後隱藏了許多讓人意想不到的驚奇。
相傳陝西地帶一钁頭挖下去都是秦磚漢瓦,這是在說陝西文物多,也是一種誇張的說法。然而此話用在太平村,卻一點也不過分。太平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寶貝」,或是雕龍畫鳳的古式傢具,或是祖輩傳下來的古幣、飾品和玉器,也有偶然從地下挖出的兵器和器皿,好多都是宮廷用物。其中有一種酷似矛尖子的兵器,被當地人稱為「皇上衛」。而且在太平村至今還存留了不少永昌錢幣,村民李錄全家裡就收藏有6枚,均是祖上流傳下來的。村民李小軍曾在地下挖出一枚雕刻有龍圖案的戒指和很多古幣,其中有十幾枚都是永昌錢幣,後來都賣掉了,家裡至今還留存著那枚雕刻著龍頭的戒指。眾所周知,永昌錢幣是李自成在西安稱王建立大順農民政權之後鑄造使用的一種貨幣。李自成兵敗後,私藏永昌錢幣也成了殺頭的死罪,一般普通百姓不敢收藏,只有李自成的家人或其崇拜者才會冒這樣的險。
來到太平村,村裡人向記者提的最多除了顯神爺,再就是那兩幅供案桌簾上繪有四爪龍的神軸。神軸也叫陰軸,是在沒有祠堂的情況下,用布繪制靈位名字和三世先人的畫像,供後生子孫祭拜。太平村李氏家族的神軸分大軸小軸,大軸上繪有李自成及其後世六代人的畫像,但此神軸已在文革中連同數幅小軸一起被燒毀,現僅存五世李成果和三世李飛兩幅小軸,製作年份大約在光緒十四年,保存較為完整。兩幅神軸的中心供桌簾面上均繪有龍騰圖案,形象生動逼真,足分四趾。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尤其是清朝,一般平民家族是不敢隨意描龍畫鳳的,皇帝、王侯才有這個專利。龍的圖案也很有講究,五爪龍代表皇帝,四爪龍是王侯。而在太平村關於龍的傳說和遺留還真的不少:南邊村口歷經數百年雖其樹心已朽、但枝葉依然茂密的龍槐,雕刻有龍頭的古木傢具,還有李小軍家珍藏的龍頭戒指,特別是李氏神軸上緣何出現四爪龍的圖案?理清了太平李姓與李自成的關系,這個疑問也就自然講得通了。
緬懷先祖,造福後人
證實了自己的家族確系李自成的直系後裔,太平村的人們前所未有地興奮。一個小姑娘高興地告訴記者:「小時候在課文裡面學過李自成的故事,現在突然告訴我說,我們就是李自成的後人,我覺得簡直都不敢相信。」雖然數百年來先輩們一直口傳為李自成的後代,但始終沒有確切的證據證實過,深居簡出的太平村人對此也不甚在意。重修家譜的意外發現、族人李志強的奔波考證、各有關專家的研究及最終的令人歡欣的結論,這一切開始讓他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存空間。
隱蔽,曾給兵敗隱居的祖先帶來安寧和休養生息,也讓這個家族從此蒙上了神秘的面紗。這里留下了太多關於李自成的遺跡和傳說。而如今歷經數百年時過境遷,後世子孫已繁衍至第十九代,太平村也因撲朔迷離而顯得格外閉塞保守。太平村到底有多少文物?究竟哪些文物與李自成有關?這大概沒有人能說得清楚。唯一知道的是,文物販子的頻頻光顧,無知者的肆意破壞都正讓這些珍貴的記憶一點點地流失。太平村人說,作為闖王的後世子孫,我們有義務把祖先的隱居地以及遺留在這里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起來,並推廣給景仰他的世人。一則是對先祖的緬懷,二則也是造福於後生子孫。於是,他們一改往日的簡居與低調,也開始在村莊建設和太平村李自成文化的保護與開發上動起了腦筋。
為了擴大影響,2005年,太平村舉辦了首屆李自成文化節。許多李自成研究專家及各媒體聞訊爭相前往探尋報道。太平村從此與李自成一起進入人們的視野,成了世人驚嘆的話題。一直在深圳工作的李志強(李自成第十五代孫)為此千里迢迢回到家鄉,先後投資十幾萬續修了《李自成家譜》,自費創建了李自成文化網站,考證並收集有關李自成的文物遺跡資料,制定了《富縣太平村旅遊區發展規劃》等,帶領村裡的李氏族人一起投身宣傳先祖文化、造福後世子孫的事業之中。
今年4月,第十屆中國東西部合作與投資貿易洽談會上,由李志強自費設計的《李自成後裔隱居地--太平旅遊風景區》招商手冊吸引了眾人的目光。適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起步階段,太平村的建設與開發規劃也成了各級領導部門關注的焦點。此後,該項目還被省經濟發展中心推薦為時代先鋒及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示範,目前已在延安招商網正式對外招商。
記者來到太平村的當天,恰逢太平村李自成紀念館正式獲得批准建立,村裡人顯得十分高興。李志強告訴記者,紀念館批准建立讓他看到了第一絲曙光,這也是市縣各級領導部門重視和全村人共同努力的結果。他希望能在今年李自成誕辰400周年之際,社會各界更多的人都關注這個事情,把太平村開發建設項目理出一個眉目。
截至發稿時,李志強還帶著家族的囑托與希望在北京、湖南、湖北等地為李自成紀念館籌建的事情奔波。
米脂縣政協文史委的李紀元介紹說:
「李繼遷寨所屬的殿市鄉,原來曾經被當地人叫過帝王鄉,指出了李繼遷和李自成兩個帝王,
李繼遷村:
在米脂縣殿市鄉發現有個村落,名叫李繼遷村,當地人也叫做李家站,村裡的人代代口口相傳,是李繼遷的後人,李繼遷與李自成都出生在這里。
李自成直系後代:
在自己的名片背面赫然印出了這樣的字樣:「李自成是西夏王李元昊之後,是黨項民族拓跋氏,至今,『闖王』後裔仍保持原有民族特性、相貌和習俗,這對研究西夏及黨項民族有著極其重要的考證作用」。
《李自成》的作者姚雪垠:
李自成和李繼遷有著很深的源淵。對於這一點,長篇歷史小說《李自成》的作者姚雪垠曾經考察過,他在描寫李自成進京時曾這樣寫道:「他(李自成)甚至想到他日後的勛業應該同唐太宗媲美。相隔七百年,他又建立了四海統一的李氏皇朝,比他祖先所建的西夏國要強大得多,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著名作家丁玲:
丁玲家珍藏的龍鳳雙耳玉扁壺、童子馭魚玉雕及玉琮、玉耳杯等數件宮廷器物。丁玲的幾位叔伯兄弟講:「他們是李自成的後人」。丁玲生前也曾說過:。我不是和姚雪垠爭一個革命的祖宗,事實就是如此嘛! 她成了第一個到延安的文人,也成了最典型的延安文人。1939年,身置陝北的丁玲對斯諾夫人說:「來這兒以前,我總是睡不著,可是現在睡得很香甜,也變胖了。」莎菲的浪漫氣息已成枯死在書頁間的昨日黃花,當地人說,是她在這里找到了黨項人的感覺,有了寫作上的突破。
『柒』 贛南的革命遺址有哪些請分別幫我介紹
贛南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所在地,是中央蘇區的主體和核心區域。據不完全統計,贛南蘇區共有革命歷史遺跡1080處。革命舊居舊址中,有重要舊址與活動地545個,革命領導人舊居85個,革命烈士墓26個,革命紀念設施119個,主要分布在瑞金、於都、寧都、興國等縣(市)。
比較有代表性的是葉坪革命舊址群,位於位於瑞金市葉坪鄉葉坪村。葉坪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誕生地,距城區5公里,是全國保存最為完好的革命舊址群之一。擁有革命舊址和紀念建築物22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6處。舊址內有「一蘇大」舊址、中共蘇區中央局舊址、紅軍烈士紀念亭、紅軍檢閱台、紅軍烈士紀念塔、公略亭、博生堡等多處文物。這里既是中國第一個全國性紅色政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的誕生地,又是中共蘇區中央局和臨時中央政府機關在瑞金的第一個駐地。毛澤東、周恩來、朱德、任弼時、王稼祥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在這里生活和工作過,「毛主席」的稱呼就是從這里喊響的。
1931年9月,中國共產黨蘇區中央局機關遷駐這里;同年11月1日至5日,在這里召開了中央蘇區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1931年11月7日至20日,醞釀了近兩年時間,並經過時任瑞金縣委書記的鄧小平同志精心籌備的中華第一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在
瑞金的葉坪隆重召開,成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毛澤東當選為臨時中央政府主席,大會閉幕後則為中華蘇維埃政府總辦公廳。臨時中央政府內設「九部一局」,頒布了《中華蘇維埃憲法大綱》、《土地法》、《婚姻法》、等法律。大會會址原是謝氏宗祠,已有幾百年的歷史,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後,該舊址沒有被敵人拆毀,解放後,按「一蘇」大會的場景和臨時中央政府原貌進行復原陳列並對外開放。[2][3]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對外貿易總局舊址
中央對外貿易總局, 1933年4月在瑞金成立,隸屬中央國民經濟人民委員部,是根據地經濟建設中極為重要的部門,錢之光任局長(江阿明、劉炳奎先後任副局長),下設業務科、采辦科、會計科、出納科、保管科、管理科等機構,工作人員開始只有30多人,後來發展到80多人。中央對外貿易總局主要任務是管理蘇區對外貿易事宜,設法打破國民黨對中央蘇區的經濟封鎖,保證蘇區境內的產品與境外的商品經常的交換,消滅農業生產品與工業生產品的剪刀差現象。對外貿易總局為加強對外貿易工作,相繼在贛縣江口、閩西汀州、會昌亂石圩、吉安值下等設立了對外貿易分局,並在重要出口地設立了10個采辦處,形成了一個點多面廣的對外貿易網路,這樣,蘇區的穀米、鎢砂等產品運到白區,換回蘇區軍民急需的食鹽、西葯和布匹,保障了蘇區軍需民用物資的供應。1934年10月,對外貿易總局跟隨中央機關離開瑞金。 2001年,國家經貿委撥款對舊址進行了維修,現該舊址為全國外經貿幹部職工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政治保衛局舊址
國家政治保衛局成立於1931年11月,是全國蘇維埃政府肅反保衛工作的最高領導機關。主要職能,是執行偵查、鎮壓政治上和經濟上的反革命活動。它的內設機構有:偵察部部長由國家政治保衛局局長鄧發兼任,後由張然和、錢兆鳳和汪金祥接任;執行部部長李克農,後由李一氓接任;政治保衛大隊,大隊長吳烈、政委海景洲;秘書處(後稱總務處)處長歐陽毅。1932年增設了紅軍工作部,部長李克農;白區工作部,部長張國儉。隨著國家政治保衛局的成立,蘇區的一些省、縣也相繼設立了分局,區一級設了政治保衛特派員。1933年4月,國家政治保衛局隨臨時中央政府機關由葉坪遷往沙洲壩,駐銅鑼塘;1934年7月,遷駐雲石山艾園嶺下,1934年10月,隨中央機關和紅一方面軍主力長征。
該舊址於1999年秋公安部撥款修復,並對外開放,現為全國公安民警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1931年底,在這謝氏祠廳中成立了中央郵政局。當時,只辦理幾件簡單的郵政業務,專門為中央首腦機關服務。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郵政局舊址
中央郵政局歸中央內務人民委員部管轄,下設郵務科、審查科、電話總機室和遞信班。全局人員共50多人。 郵務科主要負責分發信件、報紙等;審查科主要審理郵件有無偏差,有時還派人進行巡視工作;1932年5月1日,在中央郵政局的基礎上成立了中央郵政總局,楊岳彬、賴紹堯、王醒才、張善初、汪奇峰先後任局長,郵政總局成立後遷往葉坪的中石村。
該舊址建於1766年,俗稱「圍院廳下」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印刷廠舊址
中央印刷廠於1931年11月在葉坪成立,廠長陳祥生,副廠長楊其鑫,共青團書記楊尚奎,工會主席曾慶錫,當時全廠有幹部職工100多人。中央印刷廠下設材料科、總務處、鉛印部、石印部、排字部、編輯部、刻字部、裁紙部、裝訂部、鑄字部。當時廠里機器設備簡陋,鉛印部機器共有5部,其中有4部為舊機器,主要印刷《紅色中華》、《斗爭》、《蘇區工人》等報刊和一些革命書籍及抗日傳單等。石印部主要印刷紙幣、米穀票、郵票以及重要的公文布告等。
該舊址系謝氏民房。2000年,國家新聞出版署撥款進行了維修,並恢復了原狀陳列。現為全國新聞出版系統革命傳統教育基地。[4]
中國共產黨蘇維埃區域中央局舊址
第一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會址,原為當地謝氏宗祠。1931年11月7日至20日,第一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在此隆重召,宣告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27日,中央執行委員會召開第一次會議,選舉毛澤東為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項英、張國燾為副主席。中央執行委員會下設外、軍事、勞動、財政、土地、教育、內務等機構。會畢,臨時中央政府部分機構在此辦公。
紅軍檢閱台
位於葉坪村臨時中央政府廣場中,為召開第一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檢閱紅軍而建。初為竹木結構的簡易台。第一次全國蘇維
埃代表大會開幕時,毛澤東、朱德等領導人在此檢閱了紅軍隊伍。此後,這里多次作為檢閱紅軍的閱兵台。1933年,昨時中央政府決定改建檢閱台,將竹木結構改為磚木結構,於當年8月1日動工,次年1月31日建成。
紅軍烈士紀念塔
座落在臨時中央政府廣場東北端,是臨時中央政府為紀念在歷次革命戰爭中犧牲的
經軍指戰員而建造的。於1933年8月1日動工,1934年1月31日建成。紀念塔由五角星的塔座和炮彈形的塔身組成,高13米。塔座四周嵌著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博古等領導人的題詞和建塔標志。
公略亭
位於臨時中央政府廣場北角,是為紀念黃公略烈士而建造的。公略亭於1933年8月1日動工,1934年1月31日建成。亭子呈等邊三角形,三脊攢尖頂,亭中立一三棱錐狀石碑,正面刻「公略亭」三字,碑銘為彭德懷所書。
『捌』 問個歷史問題 李自成失敗主要原因是什麼
李自成失敗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幾個:
1,用錯了牛金星,乃至誤殺李岩。
2,大順王朝剛建立,連年征戰,百廢俱興。而此時的清庭正值其頂峰時期,兵強馬壯,帳下人才濟濟。本人憑空臆想,即使吳三桂不投降滿洲,而在李自城和多爾袞的兩面夾擊下,又能耐何幾多??
李自成的素質,我覺得作大帥,作大將都可以,要讓他作領秀,實在有點免為期難.
吳山桂的話,也有大將之才,他開關降清,我覺得可以原諒,他原本是想投降李自成的,但是因為李自成做得也太絕啦,你想一個男人尚不能保家,何來衛國?但後來開關以後對南明那麼窮追惡打,我覺得倒是不可原諒,乃至以後的所作所為,我覺得都是為了一已私慾!
李自成(1606年9月22日—1645年?),中國陝西米脂人,明朝末年農民起義軍首領之一,大順政權的建立者。
李自成少年喜好槍馬棍棒。父親死後去明朝負責傳遞朝廷公文的驛站當驛卒。明朝末年的驛站制度有很多弊端,明思宗崇禎元年(1628年)全國三分之一的驛站被裁撤,李自成失業回家種地。因繳不起舉人艾詔的高利貸,當年冬季,李自成被艾舉人告到米脂縣衙。縣令晏子賓將他「械而游於市,將置至死」,經嚴刑拷打後放在太陽下曝曬。後由親友救出後,年底,殺死債主艾詔,又殺死自己通姦的妻子韓金兒及其情人蓋虎兒,同侄兒李過於1629年2月投奔甘肅甘州的駐軍總兵楊肇基麾下,升任把總。
1629年在榆中(今甘肅蘭州榆中縣)因欠餉問題殺死參將王國和當地縣令,造反起義。
李自成起義後轉戰漢中,參加了王佐掛的義軍。1630年王佐掛被朝廷招降後李投奔張存孟的義軍。在這期間,後金第一次入塞,北京震動,大將袁崇煥被皇帝凌遲處死。1631年4月,張存孟在陝北戰敗降明。李自成率余部東渡黃河,投奔了他的舅父「闖王」高迎祥,稱「闖將」。
1634年後金軍第二次入塞。1635年高迎祥、張獻忠、老回回、羅汝才、革里眼、左金王、改世王、射塌天、橫天王、混十萬、過天星、九條龍、順天王等十三家七十二營起義軍在河南召開「滎陽大會」,李自成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戰」方略。會後高迎祥、張獻忠率部攻下南直隸鳳陽,掘明皇室的祖墳,焚毀朱元璋曾經出家的「皇覺寺」,殺宦官六十多人,斬中都守將朱國相。張獻忠與李自成不合,乃分軍東走。
1636年後金改清。清軍第三次入塞。高迎祥進攻西安時兵敗被陝西巡撫孫傳庭殺。李自成便被推為「闖王」,繼續征戰四川、甘肅、陝西一帶。《明史》稱其為闖賊。
崇禎十年(1637),楊嗣昌會兵10萬,增餉280萬,提出「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策略,限制起義軍的流動性,各個擊破,最後殲滅。此舉在二年內頗見成效。張獻忠兵敗降明,李自成在渭南潼關南原遭遇洪承疇、孫傳庭的埋伏被擊潰,帶著劉宗敏等殘部17人躲到陝西東南的商洛山中。崇禎十一年(1638)八月,清兵從青口山(今河北迂安東北)、牆子嶺(今北京密雲東北)兩路毀牆入關,發動了第四次入關作戰。楊嗣昌為貫徹其「安內方可攘外」的戰略,力主與清議和,但遭到宣大總督、勤王兵總指揮盧象升的激烈反對。崇禎和戰不定,急調洪承疇等人東去勤王,李自成竟大難不死。
1639年張獻忠在谷城(位於湖北襄樊)重新起義,李自成從商洛山中率數千人馬殺出。1640年李自成趁明軍主力在四川追剿張獻忠之際入河南,收留飢民,隊伍發展到數萬,提出「均田免賦」口號,即民歌之「迎闖王,不納糧。」1641年1月攻克洛陽,殺萬曆皇帝的兒子福王朱常洵,稱「奉天倡義文武大元帥」。之後在一年半之內三圍省城開封未果,最後一次1642年黃河決堤沖毀開封。先後殺死陝西總督傅宗龍、汪喬年。與此同時明朝對清朝戰事不利,3月,洪承疇降清。11月,清軍第五次入塞,深入山東,掠走36萬人。
1643年1月李自成在襄陽稱新順王。5月張獻忠克武昌建立「大西」政權。10月,李自成攻破潼關,殺死督師孫傳庭,佔領陝西全省。1644年1月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建國號「大順」。
1644年1月李自成東征北京,攻克太原、大同等地,明朝官吏紛紛來降,3月17日半夜,守城太監曹化淳率先打開外城西側的廣甯門,農民軍由此進入今復興門南郊一帶。18日,李自成派在昌平投降的太監杜勛入城與崇禎秘密談判。據《小腆紀年附考》卷4載,李自成提出的條件為:「闖人馬強眾,議割西北一帶分國王並犒賞軍百萬,退守河南……闖既受封,願為朝廷內遏群寇,尤能以勁兵助剿遼 藩。但不奉詔與覲耳。」3月19日破城,崇禎皇帝在景山自縊。李自成入住紫禁城,封宮女竇美儀為妃。大順軍進城之初京城秩序尚好,店鋪營業如常。但從3月27日起,大順軍開始拷掠明官,四處抄家,恐怖氣氛逐漸凝重,人心惶惶。李自成手下士卒搶掠,臣將驕奢。
據說李自成進北京後,從宮中搜出內帑「銀三千七百萬錠,金一千萬錠」,「舊有鎮庫金積年不用者三千七百萬錠,錠皆五百(十?)兩,鐫有永樂字」(《明季北略》卷二十)。時人許重熙在《明季甲乙兩年匯略》借談遷之口謂曰:「損其奇零,即可代兩年加派,乃今日考成,明日搜括,海內騷然,而扃鑰如故,豈先帝未睹遺籍耶?不勝追慨矣。」但可信度並不高。計六奇認為:「予謂果有如此多金,須騾馬一千八百五十萬方可載之,即迴圈交負,亦非計月可畢,則知斯言未可信。」據梁方仲估計,1390年至1486年,中國國內白銀總產量只有三千萬兩上下。明亡前,雖有大量白銀流入,但也只有四千五百萬兩。
1644年4月13日,率二十萬軍親征駐守山海關的明朝將領吳三桂,進行一片石戰役,22日,吳軍戰敗。吳三桂乃降於清朝攝政王多爾袞,兩軍聯手擊潰李自成。4月29日李自成在北京稱帝,次日逃往西安。行前火燒紫禁城和北京的部分建築。由於南明弘光帝朝廷的建立和大順軍的節節敗退,很多投降大順的原明朝將領復投南明或清朝,李自成於是疑心日盛,終於妄殺李岩等人,致使人心離散。
順治二年(1645年)清軍攻破潼關,李自成經襄陽入湖北,試圖與武昌的明朝總兵左良玉聯合抗清,左良玉東進南京去南明朝廷「清君側」征討馬士英病死途中。4月李自成入武昌,但被清軍一擊即潰。5月在江西再敗,後在湖北通山縣南九宮山被忠於明朝的地方武裝殺死。另說李自成脫逃削發為僧,名奉天玉和尚,在湖南省石門縣夾山寺出家。又說李自成隱居到甘肅蘭州青城。
李自成,本名鴻基,陝西米脂縣李繼遷寨人(此寨至今猶在,內有李自成紀念館)。李繼遷寨是當年黨項首領李繼遷所建立,該寨李氏即其後裔。
李繼遷是北宋初年黨項羌的首領!他的祖先因在唐朝末年曾幫助唐政府鎮壓黃巢,所以被唐帝賜姓李氏,從而得到了一個漢姓。
李繼遷一生進行的是反宋事業,不斷在宋朝邊境進行武裝叛亂,他的兒子李明德也是一生進行對宋戰爭。直到李明德之子李元昊建立西夏王國後,仍然多次侵擾北宋邊境,屠殺宋朝軍民。
誰料到西夏滅亡數百年後,黨項餘孽的後裔李自成繼續禍害我大明江山!後來李自成失敗以後,吳三桂血洗李繼遷寨,也算是狗咬狗,此支黨項羌後裔被滅門!
李自成作為明末一名主要的農民軍領袖,曾一度擁兵百萬之眾,占據北京,面南背北,登基坐殿,但最後卻一敗塗地,不知所終.今人在評述他的失敗原因時,大多隻著重於他進京後不善待百姓,錯殺將領,吳三桂引清兵入關等方面,卻少有人注意到其實大順政權建設上的巨大漏洞,才是他失敗的真正原因.愚以為前者只能算是大順政權崩潰的導火索,就如同薩拉熱窩事件對一戰的影響一樣,即使他進北京城後善待百姓,也不出現錯殺將領,清兵入關等其後一系列的不利事件,若政權建設的各方面工作還那樣不到位,那天下大亂,被人攆下台也是指日可待之事.
李自成從起事伊始,就一直沒能脫掉流寇習氣.概括起來就是三句話:只知攻城,不知守土;只知徵兵,不知撫民;只知招降納叛,不知大力培養自己的政權建設骨幹.首先,他只知道攻城搶東西,殺貪官,始終不注重建設自己的根據地.他曾經先後幾次攻佔洛陽,還殺了明朝的福王,但過後都主動放棄了這座中心樞紐城市.注意,是有足夠的實力守城(洛陽城破後舉國震動,他的農民軍從者雲集,又繳獲了福王囤積的大批糧食,可稱兵強馬壯),卻只派了幾百人留守,等官軍圍剿大部隊一來,這幾百人當然只能棄城而逃,所以李自成一直沒能形成據地為王之勢.其次,那時百姓都知道開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可作為一個政權領導人來講,地盤內老百姓不納糧,你的軍隊吃什末,只靠搶官軍的糧食過日子嗎?那終非長久之計.只打破城池,開倉放賑,把數萬飢民招作兵丁,然後拔腳就走是絕對不行的.你必須站住腳跟:建立政府(當然首先得能有一定的武裝力量對這塊地盤進行起碼的保衛),委派官吏,讓百姓給你交賦稅,支持你作戰,通過各項政策和制度把你們緊緊捆在一起,建設和保衛根據地同時進行,相互促進,再逐漸招兵買馬,擴大地盤,那才行.君不見共產黨的「打土豪,分田地「,「一切權利歸農會「?只這一下子,就爭取到了佔中國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階級.沒有政權的依託,雖號稱擁有數省地盤卻沒真正把根扎牢,因此日後他的百萬大軍在清兵追殺下一退再退,於數月之內就迅速土崩瓦解就不足為怪了.相反,清末的太平天國起義就很注意守土,因而堅持斗爭了足有十幾年.再次,後期雖然李自成的帳下聚集了李岩,宋獻策等知識分子,為他出謀劃策,以上所述形勢有了一定改觀,他也建立了一些固定據點,隱隱有了點兒王者之氣,但情況始終沒能得到根本上的扭轉.比如他在領地內任命的地方(不包括軍隊)官吏,大多是明朝投降過來的人,自己培養出來的幹部極度缺乏.這些官兒們幾乎全是貪污腐化的投機分子,根本和他不是一條心,日後一看形勢不對,馬上又投降清軍.沒注重嫡系地方政權幹部的培養和投降官吏的甄別使用,是他的一大錯誤.還有,如果他知道「不戰而屈人之兵,乃為上兵「平時拿外交工作當回事,麾下有幾個出色外交人才的話,即使搶了陳圓圓,吳三桂至於都答應了投降,又為了區區一個女人反悔嗎?
所以,我說稱李自成為「大順皇帝「是高抬他了,他只能算一個超大號的流竄作案的山大王,一個不懂治國不懂政治但在這方面又稍有覺悟(沖他招納了幾個文人,抽空讀了些書和大多時對百姓還不錯來說的)的魯莽武夫.打天下決不只是殺殺砍砍的事,他做一員武將是可以的,但絕對坐不穩江山.
『玖』 有誰知道贛南十八縣市現任建設局局長的名字
南康縣建設局:曹世明
信豐縣建設局:賴小康
瑞金市建設局:劉水慶
於都縣建設局:賴曉明
贛縣建設局:葛傳生
龍南建設局:鄒忠東
興國縣建設局:劉慶紅
大余建設局:李敏
定南建設局:潘漢洪
全南建設局:謝房才
會昌縣建設局:謝延慶
尋烏建設局:劉忠斌
寧都建設局:丁儀平
崇義建設局:黃志軍
安遠建設局:杜世躍
上猶建設局: 羅俊騰
石城建設局:沙新民
章貢區建設局:洪立斌
『拾』 急求!!商朝滅亡的原因,闖王(李自成)失敗的原因和安史之亂發起的原因。。。
1商湯所建立的商王朝,歷經初興、中衰、復振、全盛、寖弱諸階段後,到了商紂王 (帝辛)即位時期,已步入了全面危機的深淵。在紂王的統治下,殷商王朝政治腐敗、刑罰酷虐,連年對外用兵,民眾負擔沉重,痛苦不堪;貴族內部矛盾重重,分崩離析,從而導致了整個社會動盪不安,出現了「如蜩如螗,如沸如羹」的混亂局面。
2李自成作為明末一名主要的農民軍領袖,曾一度擁兵百萬之眾,占據北京,面南背北,登基坐殿,但最後卻一敗塗地,不知所終.今人在評述他的失敗原因時,大多隻著重於他進京後不善待百姓,錯殺將領,吳三桂引清兵入關等方面,卻少有人注意到其實大順政權建設上的巨大漏洞,才是他失敗的真正原因.愚以為前者只能算是大順政權崩潰的導火索,就如同薩拉熱窩事件對一戰的影響一樣,即使他進北京城後善待百姓,也不出現錯殺將領,清兵入關等其後一系列的不利事件,若政權建設的各方面工作還那樣不到位,那天下大亂,被人攆下台也是指日可待之事.
李自成從起事伊始,就一直沒能脫掉流寇習氣.概括起來就是三句話:只知攻城,不知守土;只知徵兵,不知撫民;只知招降納叛,不知大力培養自己的政權建設骨幹.首先,他只知道攻城搶東西,殺貪官,始終不注重建設自己的根據地.他曾經先後幾次攻佔洛陽,還殺了明朝的福王,但過後都主動放棄了這座中心樞紐城市.注意,是有足夠的實力守城(洛陽城破後舉國震動,他的農民軍從者雲集,又繳獲了福王囤積的大批糧食,可稱兵強馬壯),卻只派了幾百人留守,等官軍圍剿大部隊一來,這幾百人當然只能棄城而逃,所以李自成一直沒能形成據地為王之勢.其次,那時百姓都知道開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可作為一個政權領導人來講,地盤內老百姓不納糧,你的軍隊吃什末,只靠搶官軍的糧食過日子嗎?那終非長久之計.只打破城池,開倉放賑,把數萬飢民招作兵丁,然後拔腳就走是絕對不行的.你必須站住腳跟:建立政府(當然首先得能有一定的武裝力量對這塊地盤進行起碼的保衛),委派官吏,讓百姓給你交賦稅,支持你作戰,通過各項政策和制度把你們緊緊捆在一起,建設和保衛根據地同時進行,相互促進,再逐漸招兵買馬,擴大地盤,那才行.君不見共產黨的「打土豪,分田地「,「一切權利歸農會「?只這一下子,就爭取到了佔中國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階級.沒有政權的依託,雖號稱擁有數省地盤卻沒真正把根扎牢,因此日後他的百萬大軍在清兵追殺下一退再退,於數月之內就迅速土崩瓦解就不足為怪了
3。安,指安祿山,史,指史思明,「安史之亂」系指他們起兵反對唐王朝的一次叛亂。安史之亂自唐玄宗天寶十四年至唐代宗寶應元年(755~762年)結束,前後達七年之久。這次歷史事件,是當時社會各種矛盾所促成的,對唐朝後期的影響尤其巨大。
安史之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種社會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統治階級和人民的矛盾,統治者內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等等。
唐玄宗開元時期,社會經濟雖然達到空前繁榮,出現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時由於封建經濟的發展,也加速了土地兼並,「王公百官及豪富之家,比置莊田,恣行兼並,莫懼章程」,以至「黎甿失業,戶口雕零,忍棄枌榆,轉徙他土」。均田制破壞,均田農民失去土地成為流民。加之,唐朝最高統治集團日益腐化。從開元末年,唐玄宗就整天過著縱情聲色的生活,楊貴妃一家勢傾天下,任意揮霍,宮中專為貴妃院織錦刺綉的工匠就達七百人,楊貴妃的姐妹三人每年脂粉錢就上百萬。楊氏兄弟姐妹五家,「甲第洞開,僭擬官掖。車馬仆御,照耀京邑,遞相誇尚。每構一堂,費千萬計」。統治階級的腐朽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使廣大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的激化,是安史之亂的直接原因。唐玄宗後期,「口有蜜、腹有劍」的奸佞人物李林甫,出入宰相達十九年之久。他在職期間排斥異已,培植黨羽,「公卿不由其門而進,必被罪徙;附離者,雖小人且為引重」。
繼他上台的楊貴妃之兄楊國忠,更是一個「不顧天下成敗」,只顧循私誤國之人,他公行賄賂,妒賢忌能,驕縱跋扈,不可一世。奸臣當道,加深了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尤其是楊國忠與安祿山之間爭權奪利,成了安史之亂的導火線。此外,西北派軍閥哥舒翰與東北派軍閥安祿山之間,也素有裂隙。內外交錯,使唐玄宗後期統治階級內部君與臣、文臣與武將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化。
民族之間的矛盾,也是使安史之亂爆發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隋唐以來,河北北部幽州一帶雜居著許多契丹、奚人,唐太宗打敗突厥以後,又遷徙許多突厥人在這一帶居住。他們的習尚與漢人不同,互相歧視,安祿山正是利用這點拉攏當時的少數民族上層,作為反唐的親信。史稱安祿山於天寶十三載(754年)亂前,一次提升奚和契丹族二千五百人任將軍和中郎將。在他的收買下,當地少數民族竟把安祿山和史思明目為「二聖」。
中央和地方軍閥勢力之間的矛盾,則是促成安史之亂最為重要的因素。由於唐朝均田制和府兵制的破壞,從唐玄宗起便不得不以募兵制代替府兵制。這些召募來的職業軍人受地方軍閥的收買籠絡,和將領形成一種特殊的盤根錯節、牢不可分的關系。加之,開元以後,在邊防普遍設立節度使制度,他們的權力越來越大,至於「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財賦」,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到天寶元年(742年),邊軍不斷增加,達到四十九萬人,佔全國總兵數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其中又主要集中在東北和西北邊境,僅安祿山所掌范陽等三鎮即達十五萬人。而中央軍則不僅數量不足,而且質量太差,平時毫無作戰准備,打起仗來,不堪一擊。地方軍閥的日益強大,與中央政權矛盾日深,到天寶末年,終於爆發成為安史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