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城鄉建設 > 城鄉居民轉移現狀

城鄉居民轉移現狀

發布時間:2021-02-26 17:25:32

1. 戶口遷移後城鄉居民醫療保險還能用嗎

跨市區了,需要本人回去轉移。
跨市區社保遷移,需要本人帶上身份證到原參保地社保部門提出轉移申請,再帶上社保部門給的回執單到新的參保地社保部門進行完成遷移的。

2. 政府對居民的轉移性支付實際上為什麼加大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

1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作用勢在必行有助於推動消費結構轉型升級,滿足人民消費新要求。伴隨著人民生活從溫飽到總體小康並向全面小康邁進,廣西消費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實現了從生存型消費階段到發展型消費階段的歷史性轉變。食品、衣著等基本生活必需品支出比重大幅下降,洗衣機、電冰箱、彩電等傳統家用設備支出比重下降,汽車、電腦、手機、高檔電器等新興耐用消費品成為消費需求新的增長點,住房需求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居住方面的消費比重大幅上升,教育培訓、醫療衛生、健康養生、文化娛樂、休閑旅遊等服務性消費需求全面快速增長,促進人自身全面發展成為滿足消費需求的重要目標。為了順應廣西各族人民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須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作用,推動消費需求結構加快轉型升級,形成一個更大規模、品種、更高質量和檔次的消費市場,培育消費需求新熱點。有助於推動需求結構轉型升級,增強經濟內生增長新動力。改善需求結構,使經濟增長依靠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拉動,是經濟結構調整的重中之重,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要求。過去10年,廣西保持著高強度投資,投資對經濟增長起著主導作用,但投資比重過大,投資結構有待優化,投資效率有待提高,長期高位投資難以持續。與投資率高位運行形成鮮明對比,廣西消費率呈逐年下降趨勢,消費率相對偏低。由於居民消費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過低,導致整體消費需求動力不足,不僅影響了經濟增長的速度和規模,更影響了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必須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作用,加快需求結構轉型升級,形成經濟增長新的動力機制,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有助於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構建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消費是生產的目的。消費結構不僅決定著需求結構,也決定著產業結構。在生產型消費階段,基本生活必需品相對匱乏,農業扮演重要角色,工業化水平迅速提高,與低端消費需求相適應的傳統產業占據主導地位。進入發展型消費階段,基本生活必需品不再緊缺,農業比重持續下降,部分工業產品出現過剩,公共產品、公共服務的供給嚴重不足與需求快速增長之間的矛盾愈加突出。當前廣西處於工業化中期,製造業仍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面臨著市場需求疲軟、原材料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持續上升、資源環境約束強化等問題,必須加快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使經濟增長依靠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現代服務業尤其是生活性服務業符合消費結構轉型升級的新趨勢,代表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新方向,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但廣西產業發展過於倚重工業特別是傳統的資源型產業,服務業仍然滯後於工業。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作用,必然有效地緩解工業品的產能過剩,有力地帶動工業品的高端發展,極大地推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壯大,促進產業結構的進一步優化。2積極擴大消費需求,著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堅持富民優先,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費能力。居民實際收入水平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消費需求總量,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加是擴大消費需求的前提。要確立富民優先的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式,處理好生產與生活的關系,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與經濟增長的良性互動,使發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釋放城鄉居民的消費潛力。通過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和城鄉發展一體化,著力縮小城鄉收入差距,讓的農民、農民工轉化為市民,培育壯大新的最大的消費群體。制定和實施農民人均純收入倍增計劃,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確保農民收入增長速度高於城鎮居民收入增長速度。制定和實施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增計劃,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千方百計增加城鎮居民收入。深化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改革,形成與經濟增長速度相匹配的正常的工資增長機制,縮小地區和行業工資差距。努力增加低收入者的轉移性收入,完善扶貧濟困的制度安排,全面建成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加快民間投資發展,優化全民創業環境,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促進消費升級,挖掘消費熱點,拓展消費市場。適應消費需求升級的新變化,善於把握消費發展趨勢,分析消費目標市場,捕捉消費市場熱點,完善消費促進體系,積極培育消費新增長點。要擴大汽車、家電、家居等耐用消費品消費需求,拓展農村消費市場,完善售後服務體系,使之成為擴大消費需求的主攻方向。積極拓展信息產品、電信服務等信息消費市場空間,培植壯大家庭信息服務產業鏈,使信息消費成為新一輪居民消費的熱點。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滿足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繼續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促進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發揮好房地產對於消費需求的重要拉動作用。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和旅遊業,提高文化消費和旅遊消費在城鄉居民生活消費中的比重。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滿足全面快速增長的教育需求。加快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滿足全面快速增長的健康需求。加快推進生態文明示範區建設,努力建設美麗廣西,滿足人民群眾對改善人居環境的更高需求。改善消費預期,轉變消費方式,優化消費環境。擴大消費需求,必須讓人民群眾願意消費、放心消費、便利消費、安全消費。要加快社會體制改革,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消除人們擴大消費的後顧之憂,形成良好的消費預期。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尤其是保持食品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價格的相對穩定,防止物價過快上漲影響人們尤其是低收入群體的正常消費。合理引導消費行為,倡導科學文明、低碳綠色的消費方式,反對奢侈消費、鋪張浪費,加快廢舊商品回收體系建設,增加節能環保產品的生產銷售。制定和完善促進中低收入者消費需求的財稅和收費方面的優惠政策,給予財政補貼,施行減免收費。積極開展個人消費信貸,逐步擴大消費信貸的服務領域,開發新的消費信貸品種。積極發展電子商務,鼓勵發展無店鋪銷售業態。加強市場流通體系建設,加快城鄉消費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市社區便民服務設施,提升居民消費的便利性。大力發展家政服務、社會養老、醫院護工、社區服務等各類家庭服務業,擴大服務規模,完善服務網路。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打擊侵權和假冒偽劣產品,保障食品葯品安全,保護消費者權益。

3. 中國城鄉居民之間收入差距的論文

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分析
常鵬宇,張信東
(山西大學管理學院,山西太原,030006)
摘要:分析了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現狀及其對社會發展的影響,探討了城鄉收入
差距的深層原因,並就這一問題的解決提出若干政策性建議。
關鍵詞: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二元結構
1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擴大的現狀
按照國際通行的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程度的基尼系數表示,改革
開放前我國的基尼系數僅為0.25,現在據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收入分
配課題組公布的調查報告顯示,2002年我國的基尼系數已達到0.454,超
過了國際警戒線(0.4),提高了80%,其中最明顯的當屬城鄉收入差距。
改革開放20多年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經歷了由逐漸擴大到逐漸縮小,
再由逐漸縮小到加速擴大的發展過程。如果用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與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之比來衡量城鄉的收入差距,就國際一般情況而
言,當經濟發展水平人均GDP在800美元~1 000美元階段,城鎮居民
人均收入大體上是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1.7倍,而我國城鄉收入差距
一直超過國際一般情況,1978年城鄉居民收入比為2.57∶1(以農村居民
收入為1),1985年達到歷史最低點,為1.8∶1,1994年達到頂峰,城鄉居
民收入比為2.86∶1,1997年達到新的谷底,城鄉居民收入比為2.47∶1。
1997年後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開始加速擴大,2001年突破歷史最高點,城
鄉居民收入比擴大到2.90∶1,2003年繼續擴大到3.23∶1,2004年收入差
距比為3.2:1。但這個結論,還不能真實地反映城鄉之間的實際收入的差
別。城鎮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沒有涵蓋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各種各樣的實物
性補貼。如果把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各種各樣的實物性補貼(醫療、教育、
養老金保障、失業保險、最低生活費救濟等等)考慮進去,城鄉收入差距
可能要達到4倍~5倍,甚至是6倍。
2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對社會發展的影響
城鄉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演變過程中,合理差距對經濟發展、社會穩
定產生一定正效應,但不合理差距對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產生負效應。由
於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比較大,因此當前城鄉收入差距的負效應佔主
導地位。
2.1正面影響
(1)一定時期內能使我國經濟在生產力發展方面有長足進步,比如
改革開放後打「破大鍋飯」及實行按勞分配的原則,確實把我國的現代化
進程提前了(在汽車等方面)。
(2)推動農業發展。當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調節到工業化所需要的一
個理想差距程度時,企業會在農村用較低的價格獲得工業發展所需要的
勞動力而促進工業化進程,而留在農村的勞動力能享受更多農業資源,
最大限度利用現有的生產手段,優化資源配置,推動農業增長。
(3)使農村居民向城市聚集,提高了農村居民的素質。城鄉收入存在
適度差距,會對農村居民產生吸引力。一方面,會使農村人口向城市轉
移,變成市民,這使他們的文化素質、勞動技能得到提高,比如農村居民
通過努力,以升學、學習勞動技能等方式到城市定居;另一方面,農村居
民到城市打工,在自己原有知識結構的基礎上,在一定條件下接受城市
先進的思想觀念和生產技術,提高了素質。
2.2負面影響
(1)不利於社會的穩定,從而影響改革發展的進程。經濟發展需要一
個穩定的社會環境,但是如果沒有農村的穩定也就不會有整個社會的穩
定。我國農村人口占總人口數的70%,是社會人口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民
作為勞動群眾,也是我們的政權基礎,城鄉居民收入分配是否合理,會直
接影響社會成員心態的平和程度、社會關系的協調程度和社會形勢的穩
定程度。在貧富懸殊的社會中,收入分配對社會穩定的影響較多表現為
社會秩序的混亂。這個問題在轉型社會中尤為突出。貧困階層不斷擴大
並日益邊緣化,必然引發社會成員對社會的不滿情緒,繼而帶來一系列
的社會問題,使社會秩序混亂無序,從而造成社會形勢的動盪不安,致使
經濟發展可能止步。
(2)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過大導致農村居民購買力過低,難以激活農
村廣大消費市場,可導致農村邊際消費傾向持續走低,而這又影響了投
資乘數作用的發揮,難以起到促進經濟發展的作用,從而影響我國經濟
全面發展。
(3)城鄉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擴大會導致農村教育投入不足和人力資
本水平低下,直接導致了農村教育投入不足,農村居民人力資本水平難
以提高,這也決定了農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缺乏真正的支撐。為提高
農村居民收入水平,最關鍵的還是要不斷提高農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唯有加強人力資本投資才能真正提高農村居民
的收入水平。
3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
3.1收入的不平衡
行業壟斷帶著計劃經濟深深的烙印,雖然在一定期間可明顯提升此
行業與國外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但其長期存在,必然導致行業間及
城鄉居民收入的差距。因行業壟斷由中央政府的主管部門實施,所以能
夠創造出完全排斥競爭的效果,如電力、電信、金融等自然壟斷的行業,
以及一些因行政體制原因產生的制度性壟斷行業,由於機會不均條件下
的壟斷和特權,在這些行業從業的人員幾乎都成為社會的高收入者。由
於行業壟斷,破壞了市場經濟條件下「利益均衡規律」,弱化甚至排斥了
市場的調節功能,使壟斷行業與非壟斷的行業出現了收入上的差距。再
有是一些人將權力作為一種資本參與收入分配,貪污腐敗,導致收入分
配的嚴重變形。這些權力資本的使用不當已經成為影響城鄉居民收入的
重要因素。
3.2城鄉戶籍制度的影響
城鄉戶籍制度是城鄉分割體制的基礎,它是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的
產物,符合當時對城市傾斜發展和城鄉社會穩定的需要,但是隨著市場
經濟體制的不斷深入,它已成為影響社會協調發展和城鄉居民收入差距
的因素,具體表現在農民勞動力轉移不順暢、農民工子女上學(中小學)
難等問題。
3.3市場運作不規范
在市場機制尚未完全健全的前提下,保證市場運作規范的重要條件
是法制建設的先行。當前,由於我國法制不健全或執法不嚴,致使非法非
正常收入大量存在;而且由於市場運作不規范,城鄉間信息的不對稱,在
這樣一種背景下出現的農業產業布局不科學,也導致了城鄉居民收入差
距的擴大。
3.4社會保障體制不健全
社會保障的功能在於它通過社會保險、社會福利、社會救濟等方面
的運作,縮小居民間收入差距,減少社會不穩定因素。然而,目前社會保
障面太窄,只有城市職工享受,而農民卻很少享受。這種在享受社會保險
方面的相對不均等性,特別是醫療保險,使農民由病返窮。雖然國家在
2005年採取了農村醫療統籌,但就實際情況看,對於完全單純靠土地生
存、困難(孤寡老人)及大(多)病的農民群體,按現在的統籌標准,其本身
支付的部分也是有相當難度的。
3.5教育機會不均等
在現實社會中,受過高等教育人員的收入水平普遍高於未受過教育
或受過很少教育的成員。目前教育軟硬體投資明顯不足,特別是農村地
區、西部地區。據2002年9月12日的《經濟時報》報道,各級財政教育投
入分配格局為:中央和省級政府掌握了主要財力,但只分別承擔了義務教
育經費的2%和11%,也就是說只承擔了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的極小部分
責任,縣鄉政府財力薄弱,卻分別負擔了經費的絕大部分。事實上,縣鄉
財政收入的大部分卻是對農民的徵收,這就客觀上加重了農民的負擔,
而城鎮居民則是無需繳納這部分費用的,這就不可避免地加大了城鄉居
民收入之間的差距。
4縮小城鄉差距的建議和措施
4.1完善法律制度建設
通過法律形式來查處政府官員的瀆職行為和打破壟斷,保證機會的
均等,允許民間資金進入,消除不正當競爭。通過反壟斷法等法律法規,
限制和打破壟斷,逐步消除行業壁壘和壟斷,降低壟斷行業的市場准入
標准,鼓勵資本在行業之間的合理流動和有序競爭,促進行業之間平均
利潤的形成,逐步消除非法收入形成的條件與環境,縮小行業之間的收
入差距。
4.2改革城鄉戶籍制度
改革城鄉戶籍制度就是實行開放式管理的戶口制度,即任何人不論
從何處遷往另外任何一處,只要符合一定的條件,就應該依法享有同當
地居民同等的權利,如享受教育(子女上學問題)、醫療等。改革戶籍制度
的實質是去除依附在戶籍關繫上的種種社會差別,真正做到城鄉居民在
發展機會上的均等,社會身份的同等,使戶籍只承擔對人口的社會管理
職能,不再與特定的社會經濟利益聯系在一起。
4.3優化產業結構
通過農村工業化、農業現代化等落實農業與國民經濟協調發展的政
策,發展農村經濟和非農產業,以農村非農產業的發展帶動農業和農村
經濟的發展是國際上農村經濟發展的一條重要經驗,也是解決貧困地區
農業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長期性和根本性措施。農村工業化,就是大
力發展農村第二、三產業,不斷提高第二、三產業在農村經濟結構中的比
重,使越來越多的農民剩餘勞動力從事非農產業,提高農民收入。同時,
對於農村經濟,政府應積極指導,使城鄉對農產品供求雙方信息得到盡
可能對稱,以便科學布局。
4.4加大對農村的投入
增加投資,加大對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和農村社會保障等的投入力
度;增加資金、技術、人力投入,發揮政府投資的導向作用。同時改革農業投入體制,推進農村投資和金融體制改革,特別是搞好農村信用合作社
的改革,堅持為農業、農村、農民服務的方向,信貸資金不準或按特定優
勢比例投向非農領域和非農產業,提高金融服務的質量和水平,加強農
村金融服務體系建設;並廣泛吸納外資、工商資本和社會閑散資金,形成
多元化的農業投融資體制,擴大農業投入來源,增加農業投入總量。通過
各種投入,改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完善農民的社會保障制度,為農業、
農村的發展創造一個寬松的環境,並且使廣大農民擁有最低生活保障、
養老保障和醫療保障。
4.5制定稅收優惠政策
政府應進一步通過對高收入人群的征稅來調整收入差距,因為稅收
可直接有效地減少高收入人群的比例,並且能增加國家財政收入,起到穩
定社會的作用。對於農用物資也應制定一些稅收優惠政策,國家雖然減免
了農業特產稅等稅種,但是對於農業物資(如化肥等)也應依照一定比例來
減少其稅率,讓農民最直接受益,讓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能較快縮小。
4.6增加農村教育投入
國家應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把農村基礎教育列入中央預算,改
善農村辦學條件和辦學模式,並且在農村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
加強農村實用技術的培訓,完善農村職業技術教育,讓廣大的農村勞動
者掌握一些實用技術,實現教育在農村的真正普及。此外,還要對農民進
行法律法規培訓,全面提高農村人員素質,從根本上縮小城鄉居民收入
差距。
5正確看待城鄉居民收入差距
解決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是哪一項具體措施就可以做到的,亦不
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漸進過程,是一個系統工程。這就必須堅「持統
籌安排」,不能因過分強調公平而忽視效率,重「返大鍋飯」,如統籌初次
分配和再分配,就要在初次分配中注重效率,公平、合理拉開收入差距,
把勞動者的物質利益與勞動貢獻直接結合起來,鼓勵各種生產要素的所
有者把生產要素投入到經濟活動中去,按貢獻參與分配;而在再分配中
注重公平,把公平放在突出的位置,更多地考慮低收入群體的實際困
難。統籌市場力量、政府力量和社會力量,更科學地對社會資源配置;從
社會的角度出發,應切實貫徹收入分配政策,保護每一個社會成員各方
面的積極性並使其收益最大化,使我國經濟能在穩定中持續增長,讓全
社會成員共同過上富裕生活。

4.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的轉移性收入如何理解

按照統計學術復語的基本解釋,「制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家庭全部收入中,可用於支付生活費用的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按家庭全部人口計算的平均每人生活費收入。它包括居民家庭所有成員的工資、獎金、津貼、洗理費、書報費、交通補貼、價格補貼、獨生子女費以及離、退休者收入、贍養贈送收入、出售財物收入、利息收入、稿費、講課費等全部經常和一次性收入,但應扣除贍養、贈送支出、記帳補貼、個種稅金(個人所得稅、車船使用稅等)及非家庭人口經常在私用飯所交的『搭火費』」。

5. 關於居民醫保異地轉移

現在居民醫保基本可以異地轉移。有的地方住院可以異地報銷,買零售葯品不行。有專的則兩屬種情況都行。由於各地經濟狀況不同,只能以居民原居住地經濟狀況和本地醫保標准報銷,不能以經濟發達地區為標准報銷。這就是目前居民異地醫保轉移的現狀,估計這種狀況還會持續一個階段。

6. 換地方工作,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能轉移么

不可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的區別:
區別一:制度實施時間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是從2010年10月1日開始實施;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是從2011年7月1日開始實施。
區別二:參保條件
新農保參保對象為具有本縣農村戶籍、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均可以參加新農保;根據思府辦發〔2011〕156號文件第二條第一款規定: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對象為具有本縣戶籍、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不符合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條件的城鎮非從業居民均可以參加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
區別三:繳費檔次
新農保參保人員繳費標准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8個檔次。城鎮居民參加社會養老保險參繳費標准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200元、1600元12個檔次。兩類參保人員均是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在一個自然年度內,繳費檔次確定後,一次性繳納。
區別四:特殊人群的政府補貼
新農保:
①屬於二級以上(含二級)重度殘疾人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由縣級財政按照最低繳費檔次的50%為其代繳,對享受農村低保的重度殘疾人(二級以上),縣人民政府按個人繳費最低檔次標准為其全額繳納;
②獨生子女戶、兩女結扎戶的農村居民參保繳費,縣人民政府按照繳費最低檔次的10%補貼;
③參保人員義務服兵役期間,縣人民政府按照個人繳費的最低檔次全額代繳。
城居保:
①屬於二級以上(含二級)重度殘疾人和一戶多殘家庭的殘疾人參保,由縣政府按照最低繳費檔次的50%為其代繳,對享受城鎮低保的重度殘疾人(二級以上)和一戶多殘家庭的殘疾人參保,縣人民政府按個人繳費最低檔次標准為其全額繳納;
②獨生子女戶的城鎮居民參保繳費,縣人民政府按照繳費最低檔次的10%補貼;
③參保人員義務服兵役期間,縣人民政府按照個人繳費的最低檔次全額代繳。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可以轉換。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第13號令頒布的《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第三條明確規定:
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申請轉入戶籍所在地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7.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怎麼轉移

到湖北原戶口所在地社保服務中心,辦理轉移手續。

8.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關系可否轉移至外省

您好 這樣來是可以轉移的源
一、到原參保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社會保險關系暫停手續,並由原參保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地出具《參保憑證》;
二、由本人或用人單位攜帶《參保憑證》、轉移人員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到當前繳費區(縣)社會保險管理分局申請辦理社會保險關系轉入;
三、區(縣)社會保險管理分局受理申請後,對符合轉移接續條件的,由區(縣)社會保險管理分局與原參保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聯系辦理轉移後續業務;
四、參保人員前往當前繳費區(縣)社會保險管理分局申請辦理醫療保險關系轉出業務,提供本人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和轉移申請;
五、區(縣)社會保險管理分局接到參保人員書面申請及身份證復印件後,為其出具《參保憑證》;
六、參保人員將《參保憑證》送到接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
七、接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受理轉入申請後,將與本市社會保險管理分局聯系辦理轉移後續業務。
八、新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在收到參保人員原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社保經辦機構轉移的社會保險關系和資金後,應在15個工作日內辦結有關手續,並將確認情況及時通知用人單位或參保人員。

9. 什麼是城鄉居民轉移性收入

這是經濟學范疇的術語,通俗地講就是居民從財政、民政等政府部門得到的補貼性收入和收益。這些錢是政府通過稅收等手段收取的,由財政等部門用到別的方面,所以叫--轉移性,還有其他方面,等等。

閱讀全文

與城鄉居民轉移現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