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城鄉建設 > 城鄉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中心

城鄉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中心

發布時間:2021-03-02 13:35:28

⑴ 為什麼有的城市叫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有的叫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因為其屬於推進「多規合一」,實現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有機融合。

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構建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製度保障。

設立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自然生態監管機構,完善生態環境管理制度,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職責,統一行使監管城鄉各類污染排放和行政執法職責。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對各專項規劃的指導約束作用,推進「多規合一」,實現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有機融合。

(1)城鄉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中心擴展閱讀:

國家機構改革的相關要求規定:

1、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策部署上來。

2、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把握好改革發展穩定關系,不折不扣抓好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落實。

3、黨中央統一領導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工作,發揮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作用。要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加強黨政軍群各方面機構改革配合,使各項改革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形成總體效應。

⑵ 住建局和生態環境局哪個好

當然是住建局好一點,因為他管理的內容多一點點因為你他有相應的一

⑶ 城鄉建設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簡稱是什麼

城鄉建設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簡稱是城環資委,一般是人大下面的。

⑷ 您對黨委、政府或環保部門進一步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有什麼好的意見和建議

國家:
加強生態文明意識教育。教育是改造人的靈魂、塑造人性的重要途徑。建設生態文明,普及生態文明觀必須積極普及生態科學知識,加大生態文明宣傳,繁榮生態文化。要把貫徹十七大和貫徹省第五次黨代會精神結合起來,通過舉辦宣講會、報告會、讀書教育等活動和廣播、電視、報刊、網路等,積極普及生態科學知識,加大生態文明宣傳,繁榮生態文化,在全社會樹立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文明觀。建設完善的生態文明教育機制,強化從家庭到學校再到社會的全方位生態教育體系,利用各種創新宣傳手段廣泛宣傳有關生態文明建設的科普知識和價值取向,從而將生態文明的理念滲透到生產、生活各個層面,增強全民的生態憂患意識、參與意識和責任意識,樹立全民的生態文明觀、道德觀、價值觀,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個人:
推動生態文明實踐。開展豐富多彩的生態文明實踐活動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態文明實踐活動要堅持從群眾最關心的事情做起,從人民群眾身邊的小事做起,讓全體公民在實踐活動中接受教育,積極參與生態文明建設。如廣泛開展「清除白色污染」、「家庭環保行動」、「拒絕捕食野生動物」、「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提倡少用化學洗滌用品」活動,更加富有成效地創建文明生態村、文明生態集鎮、文明生態學校;同時,生態文明實踐活動還應該與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等教育活動密切結合起來,與解決生態問題的各項實際工作有機結合起來,貼近基層、貼近群眾、貼近生活,防止和克服形式主義,使生態文明建設向著理想的新境界有序邁進。
政府:
實施生態文明規范建設。生態文明教育只有與生態道德與生態法制的規范作用相結合,才能取得切實的效果。在解決生態問題時,需要人們具有高度的責任感,並以生態道德規范來約束和評價人與自然關系的一切活動。目前一些地方重GDP增長、輕環境保護,環境保護法制不夠健全,環境立法未能完全適應形勢需要,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現象較為突出。環境保護機制不完善,環境管理體制未完全理順,環境管理效率有待提高,一些領導幹部環境保護意識和公眾參與水平有待增強。為此,必須制定和實施生態道德規范,建立行之有效的生態保護公眾參與機制。要依法加強土地、礦產等資源的管理和調控,嚴格實行耕地保護制度,建立健全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推進節約集約用地,保證礦產資源的合理開采。制定實施促進發展循環經濟的政策、相關標准和評價體系,培育一批循環經濟示範性企業和園區。制訂發展生物質能源、太陽能和風能等產業的優惠政策,大力開發和使用新型能源。生態文明規范建設,除了強調道德規范建設,強化人們的自我控制力和自我約束力外,還要加強生態文明法制建設,建立健全生態環境保護的政策法規體系。探索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加大對我省中部生態經濟區的保護力度。

⑸ 怎樣協調城市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

談城市建設與生態環境

在城市建設中,基礎設施建設是加快城市化進程,提高城市品位的重要任務。而與生態環境密切相關的沒過於園林綠化。城市園林綠化,在現代城市中的地位日益顯現,它所起的作用也被越來越多的人得以認識。

現代城市中人們已經深刻地認識到:城市環境對於人類的生存與健康關系是十分密切的,隨著城市環境的改善,人們的生活、健康水平和工作效率也會日益提高。園林綠化作為城市環境的重要條件,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園林綠化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可以凈化空氣、調節氣候、降低雜訊、遮蔭覆蓋、防風防災、美化城市,對改善人民的生活、生產環境,提高環境質量,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還可以給人民群眾提供良好的游覽、休息場所。

一、城市園林綠化的作用

(一)、關於凈化空氣的功能。現代城市的空氣中存在著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氟化氫等有害氣體,嚴重的空氣污染危害著人們的健康。為控制空氣污染,加強城市綠化是一項重要的措施,樹木可以吸收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凈化空氣。據測定:1公頃闊葉林在生長季節每天產生750公斤氧氣,吸收1000公斤的二氧化碳。有綠化的地方比沒有綠化的市區街道,每立方米空氣中的含菌量少85%以上。

(二)、關於調節氣候,遮蔭覆蓋,防風防災的功能。實踐證明:夏季綠地的氣溫要比城市中的路面、廣場等建築區的溫度低10℃左右。七、八月份柏油路面的溫度高達30℃―40℃,而草地的溫度只有22℃―24℃,林地中的溫度更低,一般情況下,公園中的空氣濕度,要比城市其他地方高27%。由於城市綠化能發揮調節氣候的作用,從而為人們創造了遮蔭覆蓋、防暑降溫、涼爽舒適的良好環境。防護林帶,可以抵禦風沙的侵襲,並使保護區范圍內冬季溫度得到相對提高。

(三)、關於降低雜訊的功能。城市中的雜訊是一種有損聽力中樞神經的環境污染。林木對聲音有散射與吸音作用,所以,在城市中特別是道路兩旁多植樹木可以降低雜訊。據資料記載,綠化的街道比不綠化的街道,雜訊可降低8―10分貝。

(四)、關於美化城市的功能。園林綠化可以運用形狀、色彩風格各異的花草樹木,利用各種不同的地形、道路、河流及建築,創造豐富多彩的景觀,美化市容,使城市綠樹成蔭,百花爭妍,使人民群眾工作和生活的環境變得優美、舒適、清新。

(五)、關於公園綠地的遊憩功能。城市中的公園以及其他各公共綠地,是廣大群眾游覽、健身休息以及進行某些科普教育、文化活動的場所。緊張的工作、勞動之後,「鬧中取靜」,人們到公園遊憩,漫步於綠地之中,會感到心曠神怡,輕松愉快,有助於消除疲勞。現在,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公園綠地在豐富群眾精神生活方面的功能更為人們所重視。

這些功能是其它基礎設施所不能比的,但這些功能,許多是看不見、摸不著,是間接體現的,或者要過很長時間才能發揮作用的,不象其它基礎設施比較直接,短時間可見效。因此,還有很多人的綠化意識以及保護、愛護綠化的意識不是很強。

現在,我們再從「生態」角度去看城市園林綠化。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人們對園林的認識,只停留在純綠化和純觀賞的階段,認為園林綠化是城市建設錦上添花的裝飾品,僅起著美化環境的作用,或體現某些人某種復雜的人文觀念。而現代園林則要求既要用優秀的傳統思想和現代形式高度統一,高度和諧,又要融入新鮮血液,即人類、生物和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新學科――生態學。創造真正意義上的生態園林,因為它才是二十世紀園林發展的方向。它與古典園林的主要區別在於生態方面。

生態園林的特徵是景觀、生態和文化的緊密結合。我們在此引入「生態」的概念,一方面緣於現代城市居民對大自然的渴望,這其實是人類回歸大自然的天性,另一方面,又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因此,在現代園林設計中,突出人性,以人為本已成為一種新的時尚。當然,生態園林不是自然的復制,而是運用豐富的植物建立人工植物群落,以植物和動物(包括昆蟲)為基礎生活條件,集中體現樹木和人類相依相存的關系,充分挖掘景觀、生態和文化元素。所謂景觀是指植物造景:如開朗的空間,寬闊的草坪,鬱郁蔥蔥的森林,五彩繽紛的鮮花和活潑可愛的小動物,輔至以畫龍點睛的建築;生態則指其區域內各組成元素的有機組合:如樹、草、花和人類的和諧,它們之間關系等;而文化是構成園林最活躍的元素,人類的歷史、思維、思想、表現賦予大自然於生命和思想,我們常常稱之為城市的「文脈」。如果園林沒有文化,它就失去了生命,失去了靈魂。

二、如何提高城市品位和環境保護

現在,在城市建設中,基礎設施建設是加快城市化進程,提高城市品位的重要任務。而與生態環境密切相關的沒過於園林綠化。城市園林綠化,在現代城市中的地位日益顯現,它所起的作用也被越來越多的人得以認識。

(一)、重視規劃,合理布局,嚴格執行建設部《城市綠線管理辦法》。在城市規劃區范圍內的各項建設,必須服從城市整體規劃,嚴禁侵佔規劃綠地。城市綠地的規劃應合理布局,遠、近期結合,點、線、面結合,構成完整的綠地系統。

(二)、加強建設項目配套綠地建設的監督管理,提高綠檔次。對城市規劃區范圍內所有新建、改建、擴建的建設項目(包括市政建設項目),必須從其規劃、設計、施工、驗收等方面入手,加強其配套綠地建設的監督管理,特別是施工前的設計審核把關必須嚴格,以提高綠化檔次。特別是房地產開發住宅小區的建設,其配套綠地必須嚴格控制,要求加大投入,提高檔次,不要再出現只見草坪不見樹的現象。

(三)、實行園林綠化工程項目施工許可證制度,加強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單位(企業)的管理,提高工程質量。現在園林綠化工程項目的竣工驗收基本無嚴格地、強制性地、比較細化的標准,不象建築工程。而綠化工程中的植物是有生命的,又是具有觀賞性的,那麼它的好壞不能簡單地、硬性地去套某一標准,而只能靠施工單位(企業)的自律去選擇植物。

(四)、充分挖掘歷史文化,並把歷史運用和體現於園林之中,提高園林的歷史文化底蘊。

(五)、加大財政投入,提高綠地的養護水平和質量。綠地的建設是短時間的,而養護管理是長期的,因此,綠地的養護管理水平和質量,具體體現的是城市經營者的管理理念和水平,是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的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飛速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績,許多綠地已經產生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但對照創建國家級文明城市的標准看,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但任重而道遠。

城市生態學 城市生態學是以城市空間范圍內生命系統和環境系統之間聯系為研究對象的學科。由於人是城市中生命成分的主體,因此,城市生態學也可以說是研究城市居民與城市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科學。

城市生態學的研究內容主要包括城市居民變動及其空間分布特徵,城市物質和能量代謝功能及其與城市環境質量之間的關系(城市物流、能流及經濟特徵),城市自然系統的變化對城市環境的影響,城市生態的管理方法和有關交通、供水、廢物處理等,城市自然生態的指標及其合理容量等。可見,城市生態學不僅僅是研究城市生態系統中的各種關系,而是為將城市建設成為一個有益於人類生活的生態系統尋求良策。

城市生態系統的信息流 城市具有新聞傳播網路系統,可以迅速傳播大量信息。城市具有現代化的通訊設施,如電話、電報、傳真、計算機網路等,能夠將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的各個領域和環節銜接起來,高效地組織社會生產和生活。

城市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輸入分散、無序的信息,輸出經過加工、集中的有序的信息。在城市的輸出物中,除了物質產品和廢物以外,還有精神產品,這就要靠信息流來完成。報紙、廣告、書刊、信件、照片、電視、電話、收音機、電腦及電腦網路等,都是信息的載體;人們的集會、交談、講演等,也是交流信息。一個城市信息的流量大小反映了城市的發展水平和現代化程度。

城市大氣污染的主要污染物 城市大氣污染的污染物主要有粉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氟和氟化氫等。

粉塵 粉塵包括降塵(粒徑在10 μm以上)和飄塵(粒徑在10 μm以下)等顆粒性物質。降塵在重力作用下可以降落,多產生於固體破碎、燃燒殘余物的結塊等。刮風和沙暴也可以產生降塵。飄塵主要來自燃料燃燒過程中產生的廢物,如燒煤、燒油、冶煉鋼鐵等都會排出大量飄塵,其中含有多種金屬微粒,如鉛、汞、鎘、鉻、釩、鐵及其氧化物,對人體有毒害作用。飄塵極易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導致人患病。

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是大氣中危害很嚴重的污染物,因此,常被作為大氣污染的主要指標之一。二氧化硫主要是由燃燒含硫的煤和石油等燃料時產生的,有色金屬冶煉廠、硫酸廠也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氣體。

二氧化硫在空氣中往往和飄塵結合在一起,進入人體後,大部分在上呼吸道與水生成亞硫酸和硫酸,對呼吸道黏膜產生強烈的刺激作用,時間久了,可引起慢性結膜炎、鼻炎、咽炎及氣管炎等。硫的氧化物在空氣中遇水汽生成具有腐蝕性的酸滴、酸霧或酸雨,其毒性比二氧化硫大10倍,對農作物的危害特別嚴重。

氮氧化物 氮氧化物包括亞硝酸、硝酸、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多種氮的氧化物,但構成大氣污染的主要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主要來自礦物燃料的燃燒,氮肥廠等工廠也會產生一些。

二氧化氮可使人患慢性支氣管炎、神經衰弱等疾病。近年發現二氧化氮有致癌作用,對植物的生長發育也有不良影響。

一氧化碳 據報道,現在大氣中的一氧化碳,有80%是來自汽車尾氣。一氧化碳危害人體,輕者可引起貧血、心臟病及呼吸道感染等慢性疾病;重者會立即死亡。

光化學煙霧 光化學煙霧是由汽車和工廠煙囪排出的氮氧化物和碳化氫,經太陽光紫外線照射而生成的一種毒性很大而且不同於一般煤煙廢氣的淺藍色煙霧。光化學煙霧的主要成分是臭氧、醛類、過氧乙醯基硝酸酯、烷基硝酸鹽、酮等一系列氧化劑。

光化學煙霧有強烈的刺激作用,能使人眼睛紅腫,喉嚨疼痛,嚴重者出現呼吸困難,視力衰退,頭暈目眩,手足抽搐。

城市生態規劃 城市生態規劃是城市規劃的一部分,是以生態學的理論為指導,對城市的社會、經濟、技術和生態環境進行全面的綜合規劃,以便充分有效和科學合理地利用各種資源條件,促進城市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使社會經濟能夠持續穩定地發展,為城市居民創造舒適、優美、清潔、安全的生產和生活環境。

⑹ ***建設局(廳、部)的全稱是什麼 ***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城市管理和環境保護局

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隸屬國家建設部,職能是規范城市規劃建設,城市管理和環境保護局隸屬國家環保廳,管理城市建設工程環境保護及自然生態保護等

⑺ 生態環境保護

礦業特區建設過程中生態環境保護是體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關鍵所在。生態環境保護構成礦業特區可持續發展的自然環境基礎,是礦業特區建設基本的要素之一。針對特區相對脆弱的生態環境,要始終堅持 「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總原則,堅持開發與保護並重,以礦業循環經濟理念為指導,加強節能減排,促進低碳礦業經濟發展。礦業特區建設一要保護好地區相對脆弱的自然生態環境; 二要加大對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力度,最大限度地避免或減少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對礦山地質環境造成的破壞; 三要預防和有效治理點多面廣的地質災害,造福特區人民。

一、自然生態環境保護

豐富且獨具特色的草原生態等自然生態資源是礦業特區建設的環境條件。國際公認阿勒泰地區具有豐富而獨特的自然生態資源和草原文化資源,以及生物的多樣性。阿勒泰地區的自然環境主要為草原生態。據畜牧部門統計: 阿勒泰地區天然草地面積佔地區土地總面積的 83. 4% 。主要生態功能區包括河谷生態、林草、湖泊、濕地和草場等。當前,由於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可利用水資源相對不足、草原超載嚴重等導致地區主要生態功能區的功能出現不同程度的退化。據統計: 2008 年阿勒泰地區草場 ( 夏牧場、春秋牧場、冬牧場) 平均超載率達到了 75. 29% ,地區有 80% 的天然草場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和沙化,產草率下降 30% ~ 50% ,已造成 50% 的國土面積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

在礦業特區的建設中,必須加強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絕不能以犧牲自然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發展。要加強防沙治沙、額爾齊斯河和烏倫古河流域治理、水源地保護等方面的工作,整頓和治理礦產資源尤其是砂金的亂采濫挖現象。積極採取工程措施,實施好天然林保護、生態公益林建設、平原綠化、 「三北」五期防護林建設等生態工程。進一步加強封山育林、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等工作,強化對自然保護區、國家地質公園、地質遺跡、國家森林公園等的建設和保護,採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強野生動植物資源的保護,促進礦業特區自然生態環境的改善。

近年來,地區國土資源部門加大了地質遺跡保護及地質公園申報建設力度。積極申報地質遺跡保護項目,按照國土資源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國土資源廳的要求,阿勒泰地區國土資源局於 2009 年提出項目設置建議,主要包括阿勒泰市五指泉景區地質遺跡保護等項目 9 個,保護對象主要為花崗岩地貌、冰臼、硅化木、花崗偉晶岩、中低溫溫泉。項目分布情況: 阿勒泰市 1 個,吉木乃縣 2 個,富蘊縣 3 個,福海 3 個 ( 表3-23) 。

表 3-23 阿勒泰地區地質遺跡保護項目設置建議

資料來源: 根據阿勒泰地區國土資源局資料整理,2009。

二、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

礦業特區建設的特點是: 合理開發利用地區豐富的礦產資源,實施優勢資源轉化戰略,實現礦業深加工上的突破,以地區礦業經濟的發展帶動和輻射地區經濟可持續發展。礦業開發不可避免地會造成不同程度的礦山地質環境問題,但可以採取有效措施進行治理,促進礦業特區的健康持續發展。

從富蘊、地區等 5 個礦業園區的布局看,富蘊、地區和哈巴河礦業園區位於黑色有色稀有礦產資源豐富的阿爾泰成礦帶。地理上的阿爾泰山區與地質上的阿爾泰成礦帶大部分是重合的,阿爾泰山區的自然生態環境具有不穩定性以及生物的多樣性,是礦業特區建設的生態環境屏障。

從歷史上看,阿勒泰地區的礦業活動歷史悠久,尤以采砂金為甚,有 「阿勒泰 72 條溝,溝溝產黃金」的說法。金礦的開采歷史可以追溯到清代,代表地區最早的礦業生產活動。新中國成立後,金礦尤其是砂金的開采強度劇增,造成金礦資源的浪費,以及草原、河流 ( 床) 、阿爾泰山區等自然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至今砂金盜采及亂采濫挖仍屢禁不止,針對砂金及寶玉石等礦產的礦業清山活動年年開展。以可可托海稀有礦為代表的稀有、有色金屬礦產開發始於 20 世紀 50 年代,因地處山區,對自然景觀及地下水造成一定的破壞,但總體上破壞不是太大。隨著可可托海國家地質公園的建立,使昔日為國家作出重要貢獻的閉坑礦山重新煥發的生機與活力,為阿勒泰地區形成以喀納斯品牌帶動下的大喀納斯旅遊圈作出了貢獻。當前,蒙庫、金寶等鐵礦、建材非金屬礦山的露天開采對地貌景觀造成一定的破壞,由於這些礦山主要位於人口比較稀少的山區或偏遠地區,對礦區周邊群眾的生產生活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針對阿勒泰地區礦山地質環境問題類型多、破壞面廣、破壞程度相對較小等特點,要加大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力度。

1) 對歷史上的閉坑礦山,採取申請國家、自治區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的辦法,但由於阿勒泰地區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的特徵所限,新疆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工程項目管理機制存在一定的不足等原因,影響阿勒泰地區申請此類項目的積極性。但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對於改善礦業特區建設和發展的環境問題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進一步加大爭取國家、自治區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項目的力度。2009 年阿勒泰地區國土資源局提出了阿勒泰市北屯鎮城西砂坑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等 16 個項目的設置建議,並積極申報( 表 3-24) 。這些項目的特點是: 礦種以建築用砂、雲母等非金屬礦為主,少部分為砂金礦,面積相對較大,地質環境問題也不是太嚴重,對人居環境的影響相對較小。若這些項目實施,將對礦業特區礦山地質環境的改善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表 3-24 阿勒泰地區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設置建議

續表

資料來源: 根據阿勒泰地區國土資源局資料修改,2009。

2) 對正在開採的礦山,按照 「誰開采,誰治理」 的原則,採取礦山地質環境治理保證金等制度,督促礦山企業加強對礦山地質環境的治理力度。做到逐步 「還清舊賬,不欠新賬」。目前,地區已經開始收取礦山地質環境治理保證金。新建礦山必須符合生態環境保護准入條件,採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減少礦業開發活動對自然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和破壞。

3) 按照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礦產資源總體規劃 ( 2008 ~ 2020) 》 劃定的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重點區域,以及所確定的重點工程,開展對礦山地質環境重點治理區域的治理。嚴禁在阿勒泰地區礦產資源規劃劃定的禁止勘查開采區內,開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功能不符的礦產資源勘查開采活動,保護特區生態環境及資源。加強對地質遺跡 ( 公園)的保護。

4) 地區礦業特區管理委員會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的監督管理。建立環境保護「一把手」負責制。

三、防治地質災害

( 一) 地質災害總體特徵

阿勒泰地區由於暴雨、融雪、氣候等自然因素,加之歷史上及當前開展的礦業活動,以及工程項目實施等人為因素的影響,在地區造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和地面裂縫等地質災害。據統計,阿勒泰地區地質災害點共有 743 處,按地質災害的類型分,崩塌占絕大多數,占 79. 57%,泥石流和滑坡次之,分別占 9. 54% 和 9. 41%,地面塌陷最少,僅占 1. 48% ( 圖 3-21; 表 3-25) 。可見,地區地質災害具有數量多,以崩塌為主的特點。因此,地區地質災害的防治的重點是崩塌災害,特別要對人居環境影響較大的鄉鎮、道路及旅遊區等的崩塌要特別重視。

圖 3-21 阿勒泰地區地質災害種類構成

表 3-25 阿勒泰地區地質災害分布

注: ①包括 73 處崩塌隱患點; ②包括 22 處不穩定斜坡; ③包括 14 處潛在不穩定地質體;

資料來源: 阿勒泰地區國土資源統計年報,阿勒泰地區國土資源局,2008。

從地質災害的分布密度看,全地區地質災害平均密度為 63 處/萬 km2,青河縣地質災害的密度最大,達 124 處/km2,是地區平均值的 1. 97 倍。該縣地質災害點總數最多,但由於縣域面積大,加之造成地質災害的礦業等人類活動相對較弱,造成該縣地質災害密度最小。吉木乃縣次之,是地區平均值的 1. 82 倍。布爾津縣為第三,由於地區著名旅遊景區喀納斯位於該縣,與旅遊以及旅遊開發有關基礎建設引發的地質災害占很大比例,災種單一,以分布在旅遊交通道路兩側的崩塌為主,占 91. 5%。福海縣最小,為 24 處/km2,僅為地區的 39%,地質災害屬於點少面廣,但地災種類比較齊全 ( 圖 3-22) ; 這也為地區行政中心南遷福海提供了地質災害防治方面的參考依據。富蘊縣作為礦業大縣,地質災害點集中分布在縣城及部分礦山,富蘊縣南邊大部分區域幾乎沒有地質災害,導致地災密度較小。上述數據及分析說明地區地質災害在各縣 ( 市) 分布不均且存在很大的差異性,因各縣市自然地理條件、氣候、礦業等人類活動的范圍和強度存在差異,導致了地災這種發生頻度的差異性。

圖 3-22 阿勒泰地區 7 縣 ( 市) 地質災害密度分布柱狀圖

( 二) 各縣 ( 市) 地質災害特徵分析

從 7 縣 ( 市) 的地質災害的分布特徵看: 各縣 ( 市) 地質災害點佔地區總數的比例以青河縣最大,布爾津次之,福海縣最少,除青河縣外,其他各縣該數值差別不大,大體在 10% ~16%之間 ( 圖 3-23) 。分述如下:

圖 3-23 阿勒泰礦業特區地質災害在各縣 ( 市) 的比例

1) 青河縣。該縣地質災害點佔地區總數的比例最大,地質災害數量為 196 處,佔全地區地質災害總數的 26. 38%,是第二位布爾津縣的 1. 66 倍。該縣發育的災種較單一,主要為崩塌,佔全縣的 91. 33%,泥石流占 7. 14%。主要發育在青河縣第一煤礦和科克薩依金礦,金礦位於青格里河中下游,距該河較近,在融雪和暴雨季節,極易發生崩塌和泥石流。

2) 布爾津縣。該縣地質災害點佔地區總數的比例位居第二,占 15. 88% ,災種單一,只發育崩塌和泥石流兩種災害,其中崩塌占 91. 5%,其他為泥石流。主要發育在各鄉鎮牧道沿線、闊斯特克、阿吾肯泥石流溝、主要交通沿線、托乎木水泥用灰岩礦和黑流灘滑石礦等處。

3) 阿勒泰市。該市地質災害點佔地區總數的比例位居第三,占 13. 86% ,災種單一,只發育崩塌和泥石流兩種地質災害,且以崩塌災害為主,占 92. 23%,主要分布在烏拉斯溝、將軍山溝、駱駝峰、闊爾布礦業公司、鐵米爾特鉛鋅礦、阿巴宮鐵礦等地區和礦山。

4) 富蘊縣。該縣地質災害點佔地區總數的比例位居第四,占 11. 31% ,作為礦業大縣,是地質災害發育最完全的縣,4 種地災均有且以崩塌為主,其中崩塌占 91. 67%,其他地災不足10%,主要分布於縣城北坡及烏恰溝地段,該區域地勢落差大、植被稀少、土質疏鬆。近年來,曾發生多起洪水泥石流,直接威脅沿山一帶及居住在地勢較低處居民的安全,並造成街道、林帶、渠道等水利設施不同程度地破壞。由於拓荒耕地對自然植被造成破壞,暴雨易引發泥石流,直接威脅下游磚廠。另外,縣域內部分在產礦山及閉坑礦山也不同程度地發育崩塌等地質災害。

5) 吉木乃縣。該縣地質災害點佔地區總數的比例位居第五,占 11. 04% ,作為國家級貧困縣,由於地處邊境,自然條件惡劣,雪災頻發,融雪型地質災害所佔比重較大,其中崩塌占 69. 51%。地質災害主要發育在烏勒烏拉斯特溝、恰勒什海鄉政府駐地及阿合木扎村和庫爾吉村、哈爾交、鬧海煤礦等地; 省道 319 線巴扎湖以東路段由於開挖路基和削坡,在融雪季節、雨季易引發崩塌、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

6) 福海縣。該縣地質災害點佔地區總數的比例位居第六,占 10. 9% 。福海縣作為未來地區的行政中心,正在為打造園林城市和宜居城市的目標而努力。災種較多,除地面塌陷外的地質災害均發育,且福海縣地質災害的密度在全地區最小。地質災害以崩塌為主,占 41. 98%; 滑坡占 37. 04%,滑坡在各縣 ( 市) 中也是發育最多的,這是福海縣有別於其他縣 ( 市) 地質災害的又一特徵。地質災害主要發育在新金溝、西岔溝、紅山嘴等砂金礦山,薩爾布拉克至紅山嘴公路沿線、道路沿線雜石較多,兩側山體較陡,由於大部分地段岩體常年受風雨剝蝕,根部松軟,造成這些岩體穩定性差,小崩塌常有發生,若不及時預防,也孕育著大崩塌等地質災害的發生。

7) 哈巴河縣。該縣地質災害點佔地區總數的比例位居第七,是地區地質災害發育最少的縣,災害點佔地區的 10. 63%。地質災害主要集中在哈巴河縣的東部山區。災害主要發育在生塔斯大型滑坡段、縣城至喀納斯湖山區公路兩側崩塌段、縣城中部丘陵地段、縣域內銅金等礦山。礦山采坑區、尾礦壩和不合理堆放的尾礦等,在汛期極易引發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 三) 地質災害防治

根據阿勒泰地區地質災害發育特點、發生頻度以及各縣 ( 市) 地質災害的分布等實際情況,提出礦業特區內預防和治理地質災害的措施,一是建立和實施地質災害預防制度;二是採用實施各種工程項目的措施,對地質災害進行治理。

1. 地質災害預防監測及應急制度

( 1) 加強防治體系建設,落實防治責任

阿勒泰地區應成立由行署副專員為總指揮長,行署副秘書長、國土資源局局長為副指揮長,地委宣傳部、國土資源局、地區發改委、公安局、經貿委、交通局、建設局、教育局、財政局、安監局、畜牧局、水利局、民政局、衛生局、氣象局、旅遊局、新疆阿勒泰軍分區、武警內衛、邊防、森林、消防支隊等 7 縣 ( 市) 人民政府為成員的地質災害應急指揮機構,辦公室設在國土資源局。應急指揮部辦公室下設搶險救災組、災情評估組、監測預報組、生活安置組、醫療救護與衛生防疫組、治安消防組、物質保障組、應急資金保障組、宣傳報道組、災後重建組,各組安排專門的單位牽頭負責。地區應急指揮機構按照統一指揮、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負責全地區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各縣 ( 市) 人民政府應建立相應機構,進一步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領導。根據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完善應急指揮系統,明確各部門職責,做好有關准備工作,提高地質災害應急反應能力,盡最大努力將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降至最低。在青河、布爾津縣等地質災害多發區繼續加強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網路體系建設,並將災害監測工作落實到責任人。

( 2) 編制和落實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7 縣 ( 市) 人民政府應及時組織國土資源、建設、水利、交通、氣象、民政、安監等部門制定和完善以災害點預測、避讓轉移、人員避險和應急措施為主要內容的地質災害防災預案,對縣 ( 市) 域內重點隱患區進行及早防治,對發現的災害危險點登記建卡,並對其危險性做出初步判斷,提出防範措施。進一步明確各部門工作職責,協調各部門加強合作,共同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共同對本地區的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做好重大工程、交通沿線、旅遊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及時對潛在的災害隱患做出預測、預警和預報。

( 3) 加強協調配合,切實做好預測監測工作

地區縣 ( 市) 、鄉鎮等各級人民政府應及時協調氣象、安監、建設、國土、水利等部門加強聯系,互通情報,確保及時了解雨情、水情等,為准確掌握地質災害發生提供依據。各相關部門應加大汛期巡查力度,對發現的問題認真分析,及時上報,力爭盡快解決,把防範工作做到災情發生之前。應充分依靠鄉 ( 鎮) 政府、街道辦事處和社區居委會、村委會等基層組織力量,特別是地質災害易發區各族人民群眾的作用,加強地質災害的監測,及時捕捉地質災害的特徵信息,為地質災害的避讓、治理、預報提供依據。對地區重點建設項目或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區域,如礦業園區等,應採用專門的儀器,由專業人員對有重大隱患的地質災害點建立專門的監測。監測方法、監測頻次、監測數據記錄和報送等應根據地質災害應急狀態確定。地質災害預報一般情況下由縣級國土部門會同氣象部門發布,緊急狀態下可授權監測人發布。

( 4) 完善各項制度,增強應急反應能力

7 縣 ( 市) 人民政府應督促有關部門建立冰雪融化期和汛期值班制度、險情巡查制度和災情速報制度、「兩卡」發放制度、災情應急調查制度,並認真抓好督促落實。在汛期前組織有關人員對主要居民點、交通沿線、中小學校、旅遊景區、礦業園區、重要礦山等所在地進行地質災害險情巡查; 對已經發生的地質災害或群眾提供的災害信息,迅速組織力量到現場調查,並在規定的時間內逐級上報災情,發布其災害應急狀態。

地區地質災害的應急准備,按時段和地質災害突發事件可分為四種狀態。一是Ⅳ級響應,顏色定為藍色,時間為每年 11 月 ~ 次年 3 月底,平時正常待命狀態,主要工作任務是開展日常監測、組織宣傳培訓、編制年度防災方案、維護應急反應設備。二是Ⅲ級響應,顏色為定黃色,時間從每年 4 月開始,進入汛期的預警狀態,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為 3 級,主要工作任務是地質災害隱患點檢查、巡查,國土資源部門要安排 24小時手機值班,各種應急反應設備進入待命狀態,群眾監測網路及專業監測網路加密監測。三是Ⅱ級響應,顏色定為橙色,異常融雪、降雨的警戒狀態,融雪期間、連續降雨或暴雨間 ( 需延長至雨後 3 日) ,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為 4、5 級,主要工作是加強地質災害隱患點檢查、巡查,縣 ( 市) 要通過電話、手機簡訊等向分管領導、相關部門送達地質災害預警信息,國土資源部門 24 小時辦公室值班,群眾監測網路及專業監測網路進一步加密監測。四是Ⅰ級響應,顏色定為紅色,災害事件的應急狀態,出現明顯地質災害險情,應發布臨災預警信號,啟動應急預案、災情速報,派出應急分隊、搶險救災。

( 5) 周密部署,切實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一是識別危機,判斷災情。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在接到災情預警或災害報告後應緊急會商,決定是否組建地質災害救災現場指揮部及啟動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明確各部門職責,做好救災各項准備工作,並按程序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災情。二是緊急避讓,控制災情。首先應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組織避災疏散,防止災情擴大,組織幹部、群眾進行自救互救,平息謠傳或誤解,保持社會安定。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對災區實行特別管制,或向災區派出工作組協助災區政府進行地質災害應急工作。三是布置應急監測。應針對災害的實際情況,布置應急的監測,對災害的形成條件、引發因素進行調查,為排除險情、減輕災情提供科學決策依據。四是按應急預案各專業小組職責,布置有關部門及救災隊伍的任務和救災措施。五是追蹤災情的發展及救災措施貫徹落實的反饋信息,評估救災措施的效果和質量、追蹤決策,修正決策。

( 6) 提前謀劃,做好搶險救援的組織和准備

各級政府應將地質災害防治資金列入年度工作計劃和財政預算,確保地質災害監測、應急調查等的需要。要將地質災害防治納入防汛抗旱的工作中,地、縣兩級政府在防災物質准備上應予以統籌考慮安排。由於阿勒泰地區地質災害多發生在山區,這些地方多數交通、通訊條件較為不便,搶險救援力量、裝備等較為薄弱,因此當地人民政府、基層群眾應首先在第一時間組織、動員基幹民兵及受災地村民搶險、自救,並根據地質災害的實際情況,通過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請求當地駐軍、武警部隊等力量參與地質災害的搶險救災。在地質災害易發區、危險區,應開展地質災害搶險救災的基本知識培訓,並進行訓練演習。在臨災應急狀態時,應組織有關人員值班管理,保證救援力量隨時投入搶險救災。

2. 地質災害防治工程項目

在 2009 年地區地質災害防治工程項目設置建議中,共設置了阿勒泰市駱駝峰崩塌、泥石流治理等工程項目 7 項。主要在阿勒泰市、布爾津縣、哈巴河縣和富蘊縣。防治的災種主要為崩塌和泥石流等。威脅對象包括當地居民 ( 包括中小學生) 、牲畜、車輛、耕地和天然草地以及農田水利設施等。總體發展趨勢為易發頻率高且程度重。若不及時防治,對當地居民、牲畜、水電基礎設施等構成威脅,給當地居民的生命財產造成損失( 表 3-26) 。

表 3-26 阿勒泰地區地質災害防治項目設置建議

資料來源: 根據阿勒泰地區國土資源局資料修改,2009。

⑻ 我國西部怎樣協調城市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

環境保護與城市建設相協調發展,因為西部是一個落後的地區,所以城市建設與生內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容展至關重要。首先建設一些環保型社區,大力倡導環保型人才科技創新。向西部地區人民大力宣傳環保知識,環保演出團進入社區。

閱讀全文

與城鄉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中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