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城鄉建設 > 城鄉規劃熱點問題講座

城鄉規劃熱點問題講座

發布時間:2021-03-03 10:08:08

① 我是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的學生,請幫忙寫一份「關於學風建設月」的活動策劃書,對象為本學院所有學生

一、學風建設是人才培養目標和質量的重要標識,也是人才培養的重要手段
學風是學習者在求知目的、治學態度、認識方法上長期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和持續性的精神傾向、心理特徵及其外在表現。從廣義上講,學生的學習風氣、教師的治學風氣、學校的學習氛圍都屬學風的范疇;從狹義上講,學風主要指學生學習目的、學習態度、學習行為的綜合表現。就其存在而言,學風彌漫於無形,卻可觀察與有形;就其作用而言,學風不僅影響到當前的教學效果,影響到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而且對學恆長遠能否成才都具有重要的不可忽視的作用。一所學校的學風是其人才培養目標和質量的重要標識。 學風是學習者世界觀與人生觀的具體體現。學習者在學習中持有什麼樣的個人動機和求知目的,取決於其追求什麼樣的生活目標,信奉什麼樣的精神信仰,從上什麼樣的價值取向。憧憬什麼樣的社會前景。學風所表現的精神傾向無疑與人才培養目標中最核心的起主導作用的部分緊密相連。
學風是學習者治學態度的具體體現。學習者在學習中有無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在日常學習中能否以滴水穿石的恆心,深入鑽研,尋根究底?還是急功近利,淺嘗輒止?在前人的學說和成果面前能否以破舊立新的勇氣大膽質疑,尋求突破?還是恪守舊說,亦步亦趨?在已經取得的成績面前能否保持赤子之心,不驕不躁,謙虛誠實?還是沾沾自喜,止步不前?在學習中能否以海納百川的胸襟博採眾長,切磋砥礪?還是自高自大,文人相輕?這一切不僅反映出學習者人格的劣勢、志向的遠近,更關繫到能否最終成長為國家和民族的科技精英。
學風是學習者治學方法的具體體現。學習者有無科學合理的治學方法?是在深刻理解基礎上融會貫通,舉一反三,靈活運用?還是尋章摘句,引經據典,一知半解?是以創新為旨,注重批判與繼承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還是拘泥於細枝末節的精確,熱衷於術語、化淤的新奇?是局限於抽象理論體系的把握,還是既注重於理論邏輯體系的構建,又致力於重大現實問題的解決?這不僅反映出學習者科學素養的高下、學術造詣的深淺,更關繫到其創造能力的大小和創新活動中的後發力。
學風建設是一項長效工程。學風是學習者的世界觀、方法論及相關心理素質發展到一定成熟階段或者已經表現出穩定趨向是形成的。其發展過程雖然會有突變和飛躍,但更多是漸進、累積的過程,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優良學風需要進行長時間的精心培育,來不得一時一事的鬆懈;而優良學風一旦形成,就可以使學習者獲得根本性、方向性和長效性的做學問、做事、做人的精神指導和實踐途徑,是其受益終身。
學風是學校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內容之一。學風是師生在治學目的、態度方法上長期形成的具有鮮明的傳統特色和顯著的共性特徵的精神傾向、心理素質和行為特徵,表現為一種可以強烈感受個人心理形成的積極影響,造成一種相互激勵、互相促進的強烈氣氛;可以利用精神力量的滲透、感染作用,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潤物無聲的熏陶;可以憑借群體行為對個體的約束、規范作用,收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的效果。這種小環境的積極影響,可以使學校各種教育活動功能放大,因此,學風又是人才培養的重要手段。
大學學風是大學最高理想和信念體現,是凝聚全校師生員工的動力源泉。隨著大學從社會邊緣走向社會中心,大學不僅使教學、科研中心,也日益成為傳播和創造先進文化的中心。因此,大學學風不僅是社會風氣的一個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影響社會文化的重要因素。建設優良的學風,不僅可以講話校園空氣,還會作為推動社會先進文化發展的核心力量,對社會風氣的改善產生積極影響。
綜上,加強學風建設是大學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任務,應該長期不懈地高度重視。
二、當前大學生學風問題的新特點與成因分析
當代大學生思想活躍,視野開闊,志向遠大,對獲取新信息的渠道和媒體非常敏感,對新知識、新技術的了解和掌握異常迅速。然而,正像這種主要群體特徵突出鮮明一樣,較多學生學業失敗現象已經使得界內外人士感到憂慮。除了諸如學習目標缺失、學習動力不足,學習紀律鬆懈、學習經歷旁移等一直是老抱怨的問題外,當前大學生學風為題表現出許多新的特點:(1)涉及面比較寬。不同於以往學風問題多表現在學習習慣、學習成績差的同學身上,現在學習懈怠的面更寬,一些成績較好的同學也會不遵守課堂紀律,上課遲到甚至逃課、抄作業,平時不努力,考前靠突擊甚至考試作弊;(2)學業失敗現象較為普遍。不及格率有所提高,一些入學分數很高的學生也會留級甚至退學;(3)干擾熱點轉移。以往學業失敗多發生在熱衷於早戀、校外賺錢等同學的身上,現在留級、退學的原因大都是熱衷於游戲、沉溺於網吧;(4)干擾前移。以往四年級受就業影響整體學習紀律下降,現在不少低年級同學就因擔心就業前景而影響學習熱情,有的甚至無心向學;(5)師生雙向不滿。以往多是教師不滿於學生的學習態度,現在是一方面教師常常抱怨學生學習不努力,同時學生也在抱怨教師教學不盡心;(6)心態矛盾加劇。感到競爭壓力很大,又不願刻苦學習;希望學校少管,自控能力又差;主張自主學習,自學能力由弱。這些是學風建設面臨的新課題。
產生以上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會影響,也有學校原因;既有常規因素,也有社會轉型和教育改革進程中的不利影響。這里從下面3個方面思考:
1.學業水準下降是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中的普遍現象。美國教育大眾化、普及化進程中出現過物力和英語等學科考試成績一年不如一年的情況;從1975年到1980年,公立高等學校上數學補習課的學生增加了72;1984年10月,美國高質量高等教育研究小組的報告指出:「為攻取學士學位而進入高等學校學習的學生,實際上只有一半人如願以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調查發現:伴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與普及化的進程,反復留級、中途退學、改學沒有實際前途的科目,以及學生在結束學業時既沒有獲得公認的資格也沒有公認的技能就離開學校等學業失敗的現象也變得越來越普遍。中國高等教育正在快速進入大眾化階段,資源緊張,學生學習、生活方面的困難及由此帶來的思想問題比較突出;由於結構失衡,一些與新的社會形態明顯不相適應的專業未經改造,卻仍在年復一年的招生,使很多學生面臨畢業即失業的危險;由於生源差異增大。不僅使教學難度增加、效率降低,總體成績水平下降,而且低分考生的不良習慣和風氣對整個學風產生了負面影響;由於改革滯後,專業口徑偏窄、教學內容陳舊、制度激勵不力等,無法滿足學生自主學習的需求。這些都對學風產生顯性或潛在的影響。
2.大學生學風問題令人反思教學與管理中的師生關系。從終生教育的立場和人類知識的發展來看,教師的職責將越來越少的傳遞知識,而是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它將越來越成為一位顧問,一位交換意見的參加者,一為幫助發現矛盾觀點而不是拿出現成真理的人,它必須集中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從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創造性的活動,互相影響、討論、激勵,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判斷力和責任感。然而,在當前高校中,輔導員、班主任往往忙於教學和其行政事務多,投入到學生思想工作中的時間少,忙於應付面上的活動多,主動關心學生學習和思想的少;業務教師承受的科研、教學與進修壓力都比較大,科後無暇與學生多作交流指導,甚至顧不上仔細批閱學生的小論文、大作業,抄襲的作業也能矇混過關;不少教師仍因循於「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熱情,有的甚至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少學校教學和科研脫節,高水平教師難以走到教學與學生管理的前台,學生得不到有力的學業指導和志向激勵,內在學習動力得不到升華;更有極少數教師存在責任心淡簿、履行職責不到位的情況,對學生到科情況不聞不問,對學生作業不認真批改,對考場紀律管理不嚴,助長了不良學風的蔓延。
3.大學生學風問題折射出社會不良風氣與應試性基礎教育的一些弊端。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過程中,社會上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功利主義、個人主義、誠信不足、情緒浮躁等不良風氣流行甚廣,在大學生的道德觀念、價值取向方面也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應試性基礎教育使學生進入大學後表現出:(1)學習動機水平低。他們從小到大,考上大學就是奮斗目標,目標一旦實現,便在理想的真空中迷失了自己,由於成長的每一個階梯都是由老師或家長為他們做選擇,因此缺乏自我設計能力、自我規劃能力,大學學習失去了新的動力。(2)學習方式不適應。當今許多大學生無論生活上還是學習上都是「抱大的」。進入大學後,不僅生活上有個適應過程,教學上以往老師「嚼爛了喂」到現在「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不少同學不適應,有的甚至十分困難。(3)自控能力弱。中小學教育中「他律」重於「自律」,學生的自製能力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在大學寬松的教育模式下,不少同學明知不好好學習不行,但管不住自己,結果嬉戲無度,荒廢了學業。(4)心理素質差。當代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大都開的是順風船,他們或很少遭遇失敗,或在經歷挫折時形成了不良的心理習慣,如逃避、推諉、自棄等,有的甚至在巨大的升學壓力下已經有一些心理畸形,如封閉、抑鬱、睡眠障礙等,因此一旦學習上受挫有時甚至是很小的挫折,也會一蹶不振,自暴自棄。這些問題是應試性基礎教育的一種滯後反應。
三、加強大學生學風建設的設想
1.樹立正確思想觀念,按照人才培養與學風建設基本規律辦事。要妥善處理好自我價值目標與公共理想信念、發揮個性特長與嚴格標准要求、增加自主空間與遵守紀律制度、提倡目標要求與強化管理過程、強調創新實踐與學習理論基礎、重視課外活動與提高課堂效益等方面的辯證關系,當前在教學觀念轉變過程中,要防止將它們對立起來或強調一個方面的同時忽視另一方面的傾向。學風建設不僅是學生管理部門和教學部門的常規工作,也是學校各級領導必須高度關注的重要工作;學風建設不僅是以學生為對象的工作,也應該是和教風、機關作風、乃至校風建設整合在一起的工作;學風建設不僅要抓考風、抓學習紀律這樣一些環節,還關繫到教學建設、校園文化建設等更加廣泛的內容。只有全校齊抓共管、一以貫之、標本兼治,才能真正取得學風建設的實效。
2.健全組織、加強隊伍、落到實處,完善學風建設工作體系。學校成立由黨委學生工作部、學生處、教務處、研究生院、團委等部門領導組成的校學風建設領導小組,各院系成立由黨總支副書記、教學主任為責任人的院系學風建設領導小組。對輔導員加導師的工作模式,導師要側重於學習的指導和學術思想的熏陶,兼顧政治思想工作,輔導員以思想政治工作為主,兼顧業余學習指導的行政管理,兩者相互配合,才能相得益彰。在輔導員加班主任的工作模式中,當前需要讓教學水平較高、人生閱歷豐富、學術造詣深厚、能夠對學生的思想、學業、生活進行全面指導的教師擔任低年級班主任或導師,重點幫助大學生順利實現從中學到大學的過渡。要加強優良學風班和優良考風院系建設,關注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習慣以及學業動態;要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進行理想信念教育,作好學生個體的思想工作和心理疏導工作。要高度重視組織學生自主管理,著力發揮學生公寓、學生社團在學風建設中的作用。要加強師德建設、完善學生評教、嚴格質量監控、實施崗位培訓、樹立優良教風,提高教師教書育人水平。
3.加強基礎管理,健全學風狀況觀測制度。學風培育離不開養成管理,要緊緊抓住日常管理中的四個「率」和四個人數,做好學風監測工作。四個「率」是:(1)學生上課出勤率,這是了解學生學習動態最直接的反應;(2)學生晚自修率,這是反映學生學習作業量和學習自覺性的重要依據;(3)學生作業上交率,這是了解教師是否布置作業、學生是否獨立完成作業以及學生完成學習進度情況的重要環節;(4)考試不及格率,這是反映學習失敗學生所佔比例的最重要指標,常常和學風問題密切關聯。四個人數:(1)考試不及格、留級與退學人數,這常常是學風較差的群體;(2)作業抄襲人數和考試作弊人數,這是檢驗學生學習動機、學術品格乃至道德水平的重要指標;(3)學習成績明顯好轉或成績明顯下降人數,無論從群體還是從個體來說,都是觀察學習風氣轉化的信號;(4)主動向教師質疑的人數,這是學生學習興趣、學習主動性以及思維被激活程度的反映。在抓好日常管理的基礎上,可用定期檢查與不定期抽查相結合的辦法,也可通過教師評學與學生評教來取得狀況數據,使之得到較有益的監控,使學風建設更有針對性。
4.完善規章制度,加強管理力度。學校嚴格執行教學管理制度常會遇到來自外界的干擾,特別是隨著人民群眾教育投資意識的增強,要求高等教育有較高的回報率,社會用人單位對畢業生學業水準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在此背景下,嚴格管理與個別學生利益之間的矛盾有時會變得異常突出。這里有一個學生個體利益和學校整體利益、學校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系問題,如果為了學生個體或少數學生的利益,損害到管理部門的權威性,進而成為學風逆向轉化的制度性原因,那損害的將是整個學校的質量信譽。作為教學管理部門,一定要依法按章辦事、從嚴執教、從嚴管理、弘揚正氣。同時也要與時俱進,不斷完善教學規范與教學事故認定辦法,完善課堂教學、作業練習、實習考試等學習紀律,完善留級、退學等學籍管理與獎懲規章制度,明確校、師、生之間的法律關系,使之更加科學規范、富有成效。
5.深化教學改革,營造氛圍、激活機制、拓展舞台,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要進一步挖掘課程資源,讓更多的教授、高水平師資開除本科生課程,同時加大學分互認力度,加快校內外資源共享的步伐,為更大范圍、更大自由度的選課創造條件;要加大優秀生的培養力度,圍繞激勵學生奮發學習、自主學習、創造性學習進行一系列制度改革。探索完善雙學位、雙專業制度,完善彈性學制,探索更加靈活的「出口」機制,鼓勵學生修滿學分後提前畢業、提前就業、提前攻讀碩士課程,提前作流動助教、助研、助管等;試行榮譽學位制度,根據學生平均學分績點的高低不同,頒發不同級別的榮譽學位證書;要實行更為寬松的選課制度,擴大學生重新選專業的次數和人數,擴大輔修專業的設置面和選擇面;要把合格人才、優秀人才、創新人才的分層次目標融通在學分制教學計劃中,進一步把課內學時降下來,把課外自主性、研究性學習切實加上去,增設自學學分、讀書學分、學年作品(論文)學分、綜合設計學分、網路設計學分、科研訓練學分、競賽學分、課外科技活動學分等,大大拓展學生自主學習成才的空間;要藉助於校內外科技文化資源,聘請科學家、藝術家、教育家等各領域大師到校講學,鼓勵教師教導學生自主學習和進行創新活動,形成蓬勃向上、探索創新的校園文化氛圍,提高整個校園的指示刺激水平和學生的興奮水平。從根本上說,學風是一所學校辦學水平、師資水平、教學水平、管理水平的綜合反映。只有加快專業結構、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革步伐,加快與信息社會相適應的教師角色的演變步伐,加快完善學分制、建立更具激勵性的學習制度的步伐,加快實現學生自主創造學習的進程,才能從根本上使學風得到好轉

② 生涯訪談:關於城市規劃師的人物訪談

回答
1.您是如何找到這份工作的?
我是通過求職信找到的。

2.行業內,單位對剛進入該領域工作的員工一般會提供哪些培訓?
從參與項目做起,實踐中掌握技能。平時有很多學術講座。也有項目會議討論。

3.據您所知,從事這種工作的人在單位或者行業內發展的前景怎樣?
很平穩。

4.最近這個行業因為科技進步、經濟發展及政治因素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科技上,加強了大數據信息技術的運用;經濟上,規劃需要適應經濟轉型的要求;政治上,重點是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

5.平常,在工作方面,您每天都做些什麼,每天要工作多少小時,經常加班嗎?
因任務的不同,每天工作內容不同。從事城市總體層面規劃,需要分析宏觀政策、經濟產業發展、社會文化等,為政府領導做好服務;微觀層面需要營造良好的物質環境,為甲方服務。每天工作8~10小時,前幾年每周都要加班。

6.您在做這份工作時,什麼是最成功的,什麼最有挑戰性的?
成功的:自己制定的城市發展戰略被採納;某個片區的規劃得以實施。挑戰的:解決城市或甲方的困境。

7.從事這份工作實現了您的人生價值嗎?家庭對您現在的工作滿意嗎?
實現人生價值。家庭滿意。
8.在您的工作領域里中級職位和高級別職位的學歷有什麼限定,薪水一般是什麼水平?
職位對學歷沒有明確的限定,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即可。薪水在當地屬於中高。

9.據您所知,有什麼權威的職業雜志、行業網站或其它渠道能幫助我深入了解這個領域?
《城市規劃》雜志;中國城市規劃行業網站。

③ (城市規劃問題)城市用地的分類問題

在今年的規劃年會上我們聽了制定講座 具體解釋是這樣的

2010年12月24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告第880號---關於發布國家標准《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准》的公告,批准《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准》為國家標准,編號為GB50137-2011,自2012年1月1日起實施。

與有關法律法規、相關標準的關系。
該標準是《城鄉規劃法》(2007)、建設部《城市規劃編制辦法》(2005)的配套標准,按照《城鄉規劃法》的要求城市規劃編制必須嚴格符合國家相關技術標准,該標準是規劃法實施的重要技術支撐。

具體答案就是2012年以月一日就要執行新的法規!!!!!!!!現在依然按照2007年的分類。

④ 同濟大學的建築城市規劃講座信息在哪裡可以看在同濟設計院實習,偶爾想去聽一下

院系網站,還有紅樓一樓的公告欄有張貼

⑤ 我們九江要建設文明城市,要建議

全國文明城市,是指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的發展階段,社會全面進步,「三個文明」協調發展,市民整體素質和文明程度較高的城市,也是我國目前全面評價城市發展水平的綜合性最高榮譽。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對於我市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樹立省會良好形象,構建和諧鄭州,促進經濟、社會實現跨越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任務艱巨,需要全體市民群眾共同努力。希望廣大市民群眾切實增強主人翁意識,關心、支持、並積極參與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一是要孝敬父母,疼愛子女,關愛伴侶,促進家庭和睦。二是要辛勤工作,無私奉獻,積極進取,開拓創新,誠實守信,文明服務,爭當優秀職工。三是要認真貫徹「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規范,努力踐行「八榮八恥」,遵守公共秩序,遵守交通規則,爭做文明市民。
創建成全國文明城市,美化居住環境,是廣大市民群眾的共同心願。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本職崗位做起,努力提升自身文明素質,以實際行動為省會鄭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實現跨越式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其重要性是投資,市民文明程度,幸福感,環境,教育,經濟,可持續發展,城市面貌,知名度,美譽度,等等方面!是中國城市最高榮譽!
鄭州市堅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龍頭工程,做到年年有主題,年年有突破,推動了創建工作健康發展

怎樣建設文明城市
??? 文明是指人類社會發展到較高階段並具有較高文化的狀態,因此文明城市應該既有較高的經濟水平又有較厚的文化層次,而不僅僅是作為一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
?
??? 經濟水平怎麼看?看工業——社會物質財富的增值只在生產階段產生,形成產品後其價值也就決定了,第三產業主要是實現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前人有句很形象的概括「無商不活,無工不富」。因此,一個文明城市必然有相當發達的工業。
??? 同時,一個工業發達的城市必然失業率低,只有失業率低了,城市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和諧地提高(兩極分化的城市生活水平也不低,但必然不和諧)。《民富論》中有個「官逼民富」的觀點就指出了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是靠降低物價,而是靠提高人民收入。
???
??? 文化層次怎麼看?看教育——教育發達的地方,人們的欣賞水平和文化素養會自然地得到提高。教育發達不僅僅是指能培養精英,而是要能將基礎教育普及到每一個人,使人們都能辨是非、知禮節、講道理。美國經濟學家中有一個看法就是,一個社會貧富不均並不可怕,關鍵是要普及教育,讓窮人的孩子也有機會受好的教育,這樣當他們的下一代成長起來時,就有一個公平的起點,有機會改變自己的生存處境,躋身收入較高的階層,這有可以增進社會的公平與平等。
?
??? 作為一項形象工程,城市建設應該在節約的基礎上開展,切切實實地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環境。例如,一定程度的「城市亮化工程」可以使城市夜景更加美麗,但過度的燈光不但是對電力資源的極大浪費,而且造成光污染影響市民休息;路修寬了有利於緩解交通壓力,但缺乏樹蔭的寬敞路面在太陽下溫度升高很快,既使行人不適又容易引起汽車自燃;修路也應建立長效機制,不能修了沒幾天為了安個管道又把路面挖壞,或者修路僅僅是將水泥路換成瀝青路這樣的重復建設;街心公園可以提高城市品質,但大片大片的鋪草皮卻既浪費水又無益於空氣改善和溫度調節,多種樹才能起到實質作用,但種樹不能只看數量,還應該看成活率。而人行道的鋪設應該盡量採用能循環利用的環保材料,花崗岩雖然美觀但不劃算,能夠節約的地方應該盡量節約,將節約下來的錢投入到前兩項的發展中去,才是真正地建設文明城市。

提高市民素質 建設文明城市
曾經有這樣一個傳說,說乾隆皇帝下江南路過某縣城,臟亂的環境及低劣的市民素質讓這位皇帝大為不滿,走時留下「御賜」:「窮山惡水,潑婦刁民。」在當時,這一評價傳開後,的確讓這個縣城的人們沒有了面子。雖然這件事未經考證,但它說明了一個人的素質也是一個城市形象的象徵。市民是城市的主體,也是城市文明的實踐者、創造者和保護者,市民素質的高低對城市的文明程度具有決定性作用,同時也透視著一個城市的生命力。我們平時說起北京人如何如何,上海人怎樣怎樣,仔細想來這些印象還都是來自這些城市的市民。所以說每一個市民都是一個城市的基本元素,要建「文明城」,首先要育「文明人」。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文化結構的改變,我們的市民素質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還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在我們全國上下創建文明城市的今天,市民素質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和焦點,各界對此反響強烈。

一、市民素質的涵義

市民素質包括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我們一般講素質的時候,主要包括身體素質,心理素質,人文素質,精神素質等。今天講的不是身體素質、心理素質,而主要是指人文素質。人文素質的內容也很豐富,但是最根本的主要體現為他是否能夠真正的認識自我,有自知之明,同時用自己的意識來主宰、支配自己的行為,亦即認識自我、主宰自我,同時在認識自我的基礎上能夠理解別人、尊重別人。我們這個城市有越來越多的高樓林立,街道也越來越寬敞整潔,市民廣場、運河風光帶一個個即將建成,更有泗水古國悠久的歷史。但人是城市的靈魂,市民素質是塑造城市文明形象的核心。剛才我們從學術角度探討了市民素質的涵義,那下面從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古代到現代的許多英雄和楷模如岳飛、黃繼光等身上,從一些格言、古訓,如「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等話語中,來悟出曾經是激勵我們前進動力的素質魅力。隨著時代的變遷,傳統美德對於市民素質的提高主要有「仁、義、禮、智、信」即古人講的五常。人有這五常即這五方面的修養,那就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了。所謂仁是什麼?二人為之仁也!兩個人構成一個仁字。這個仁的核心就是人與人之間要相愛。所謂義,就是做人應該怎麼做,這是有規則的,它是根據理來確定的,即做人做事要符合一定的道理。禮,是做人的行為准則。作為一個人要有行為准則即怎麼去做,禮的精髓就是仁和義,仁和義要落實到人的行為過程中來。仁和義還要落實到一定的禮節當中。智就是人的知性,知性就是讓我們明辨是非,能夠控制我們的慾望。你不能明辨是非,就不能夠控制自己的慾望。最後是信,信也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很多的誠信。信,即一個人講話,說到要做到。孔子一再認為,如果一個人沒有信,就不能立在那裡,信是人的立身之本。以上五個方面就是儒家遺傳下來的公認的人的基本修養,我認為它們在今天對於提高人的素質、構建和諧社會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我們今天提倡的家庭美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也都是圍繞人的基本修養而展開的。今天,我們提高市民的基本素質,不妨也把這五種基本修養融入到我們時代的構件裡面去。

二、市民素質與文明城市的關系

一個城市的文明應該包括環境文明,物質文明,制度文明,行為文明,還包括人的觀念和思想方面文明。一個城市要文明,物質建設是最基本的,如果沒有經濟的發展,沒有物質的增加,其他很多東西都無從談起。市民道德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尺。在硬環境不斷改善的同時,提高市民素質是十分必要的,這件事辦好了,可以促進經濟發展,提升城市的競爭力。我們經常提到的「人人都是投資環境」,其實質內涵就是要求提高市民素質,改善人文環境,讓社會道德水平和市場經濟發育程度同步上升。

提高市民素質,是推動城市發展的有效途徑。現代化的基本點是人的現代化,人的素質是第一位的,城市的發展更離不開市民素質的提高。因此,在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必須把提高市民綜合素質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使廣大市民的文明風尚、法制觀念、公共道德意識和現代生活環境意識都得到明顯增強,實現城市建設、管理水平和市民素質的同步提高。

天底下人是最根本的。一個城市的文明要提高,而人的素質如果不提高的話,那麼建設城市文明就是一句空話。所以一個城市如果僅僅有很多的文化設施,有很多的文化產品,但城市裡的人素質很差,談吐惡俗,沒禮貌,那這個城市不是個文明城市。相反如果一個城市文化設施不是很多,但這個城市裡的人走出來彬彬有禮,溫文而雅,言談舉止都很得體,這個城市才是真正的文明城市,這就是評價一個城市最根本的標准。如今,城市精神、市民素質已經成為國際大都市的核心標識。一個城市有什麼樣的精神、有什麼樣素質的市民,決定了它到底能夠走多遠,能否成為有魅力的城市。提高市民素質、培育城市精神,是城市發展競爭的需要,是弘揚民族精神的具體實踐。

建設文明城市這是我們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一個光榮的奮斗目標,應該說這是我們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科學思想發展觀,推進三大文明的協調發展,提高我們泗陽文明水平的一項戰略舉措。建設文明城市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人是一個城市的靈魂,市民是我們這個城市的主體。市民的素質如何決定了我們這個城市的文明程度。我們講一座城市是不是文明,它不僅僅看一個城市有沒有高樓大廈,有沒有市井繁華,更重要的是看這個城市的文明程度,看這個城市的市民的修養,市民的追求,市民的文明素質,所以提高市民素質始終是我們創建文明城市的一個重要內容,一個根本的目標。如果離開了人,離開了我們市民的素質,來建設文明城市,它只能是一句空話。那麼什麼是高素質或文明市民呢?概括地講,就是小平同志提出來的四有新人,即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紀律,如果做到了這四有,那就是高素質市民。按照文明城市的目標和要求,文明素質具體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第一,要有較高的思想道德素質。第二,要有創新精神和開拓精神,要有開放的觀念和現代的意識。第三,要有較強的民主法制觀念和紀律意識。第四,要有較高的科學文化水平和適應我們現代化城市發展需要的開放性的知識結構。第五,要有健康的身體和心理素質,要有較強的適應能力、應變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因此文明素質是綜合性的,而它的人文素質主要的就包括這些具體內容。我們在建設文明城市的過程當中,就是要按照這四有和五方面的要求來做,努力的提高人、教育人、塑造人,也只有這樣我們文明城市的目標才能夠真正的實現。

三、市民素質的現狀

說到市民素質的表現,我講一個發生在杭州的真實的事情。一位小學生拾到40萬元巨款交還了失主,記者采訪時問他:「畢竟裡面有這么多的現金,還有各式各樣的存摺等東西,對於你來說應該可以買很多很多東西的,那你當時就沒有一點點動搖嗎?」小學生回答說:「是的,是可以買很多東西,這樣我可能會很快樂。但是我這樣做的話,會給失主帶來很多麻煩和痛苦。我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是很不道德的。」

無獨有偶,今年5月8日,杭州市旅遊局收到了一封來自寶島台灣的感謝信,信是一位台灣遊客寫的,他說在杭州旅遊期間在計程車上不小心遺失了一台數碼相機,的哥戚生財不僅把數碼相機送還給他們,還堅決拒絕了幾位台灣同胞的任何饋贈。市民素質是一個城市形象的名片,體現了一個城市文明程度和良好形象。身處國際旅遊城市的杭州,計程車是許多遊客接觸城市的第一個機會,也是杭州的一個流動窗口,如今越來越多的杭州人正自覺地擦亮這扇窗口。小市民、的哥等人的行為如一面鏡子,折射出杭州市民的素質。我們要向他們學習,提高市民素質就要從我們每個人自身做起,從一言一行一事做起,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我們城市的形象、建設真正的文明城市。再講一個徐虎做好事的例子。徐虎是上海的一個普通水電修理工,他在平凡的崗位上長期堅持為居民排憂解難,為了方便群眾,寧願自己多吃苦,他以行動實現著自己的諾言:「辛苦我一人,方便千萬家」。正是象徐虎這樣平平凡凡的普通人令我們感動,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表現出來的對他人的關愛和對社會的奉獻,充分體現了我們市民優良的素質。我想正是有像徐虎這樣的好市民為我們的城市撐起了精神的脊樑。現在一個城市的競爭,她不僅僅是生產力的競爭,經濟實力的競爭,她還表現在文化力,精神力的競爭上,體現在一座城市的文明上,還有我們市民素質的這一因素上,因為市民素質本身就是一座城市綜合競爭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越來越重要的核心的組成部分。我們泗陽縣委縣政府一直以來對於提高市民的素質非常重視。這幾年我們泗陽開設了諸如文明禮儀知識講座,開展了走進敬老院、保護大運河、我為創建做貢獻等一系列活動,在引導我們市民提高自身素質、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方面,應該說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正是通過這一系列教育、實踐等活動,不斷的推動我們廣大市民提高自身文明素質,為我們這座城市爭光添彩。

當然,在我們身邊也時常可見一些不文明的行為。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從去年5月1日開始實施,但司機不系安全帶、壓白實線、雙黃線,行人闖紅燈、不走人行橫道線、翻越護欄等違法行為依然屢見不鮮。《道路交通安全法》在保護公民的生命安全的同時,也體現出一個人的素質,更體現一個城市的形象。

我們經常講一句話叫「於細微處見精神」。細節體現精神,細節展示宏大,細節決定成敗。最近有本書叫《細節決定成敗》非常暢銷,就是說我們生活當中的一些細節正越來越引起大家的關注。對一個城市來說,同樣也是。一座城市就是由方方面面無數個細節組成,城市的文明也如此。一些我們平時認為很細小的事,往往體現了一些大的問題。比如:吃了飯以後飯盒隨手往地上一扔,餐巾紙用了就往地上一撂,這些看起來是小事,但恰恰反映了我們這座城市的品位和市民的素質。這些細節都是城市文明現象的一個折射,實際上我們到了一個城市,可能就是通過這些細節來判斷這座城市的文明程度。我們泗陽有九十六萬人口,如果九十六萬人每天往街上吐一口痰,九十六萬人每天往地上扔一張紙,我們這座城市將會是什麼樣子。所以我們每個市民都要從這個角度來看待自己的一言一行、看待這些細節。所以,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為我們這座城市的文明建設添磚加瓦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所以我們提出一句口號:「你的一言一行是城市的形象」。

我們講中國古代傳統美德「仁、義、禮、智、信」時,在談到「仁」的時候,孔子特別強調「求仁斯得仁」,意即只要有願望求「仁」,你就會得到。「仁」這個東西不是靠別人給的,而是靠自己追求,所以我們的教育應該從小抓起。最近中央強調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教育,這非常關鍵,因為道德建設、文明建設都要從小抓起。我們一定要通過各種方式,使每個人都充分地認識到自己是個獨立的人,自己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自己在做一個事情時該不該做,應該有一個反思。

四、如何進一步推動市民素質和城市文明水平的提高?

市民素質是需要一個落實到實處的話題,是一個與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城市息息相關的話題。比如我每次走在整潔寬闊的街道上,我就會感嘆我們的大多數市民素質之高,他們都會像愛護自己的小家一樣愛護著這個美麗的大家。大家都生活在一個個社區中,社區是我們城市的細胞,近年來社區的作用在城市建設中、城市管理中、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設方面的作用越來越突出,所以社區在提高市民的素質方面應該說承擔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要通過我們的社區引導,來營造良好的文明氛圍、文化氛圍,如開辦閱覽室、召開座談會,讓社區市民都來參與社區的事務管理,來關心自己的家園,提高市民的集體主義意識。最近,在泗陽的玫苑小區等一些社區,開展了廉政文化進社區活動,通過廉政文化知識的宣傳,使市民們不斷增強廉政意識,在提高自身素質的基礎上,加強了對黨員幹部的監督,這也是提高市民素質的一個重要方面。

作為黨委政府怎樣來加強對市民素質的教育,提高城市的文明水平?這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首先,要從未成年人抓起,要從自己做起,要從小事做起,而且長抓不懈。加強教育、加強學習是基礎。所謂學而知史,學而能,學而明,學而懂,學而強,就是通過學習來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科學文化水平,提高自身的判斷力,就能知道哪些是對的,哪些是我們不該做的,做哪些是光榮的,哪些是可恥的。學習教育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如廣播、報紙、電視、板報、演出等,只要是廣大市民喜聞樂見均可採用。第二,要廣泛宣傳,營造人人爭做文明市民的良好氛圍氛。強勢輿論產生強勢的推動力,提高市民素質也是如此。氛圍本身也是一種導向,營造氛圍一方面要扶正,宏揚正氣,通過各種途徑,大力宣傳我們身邊的好人好事,宣傳外地文明城市建設的先進經驗,樹先進典型,引導人們找准差距,奮起直追,讓大家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另一方面要驅邪,就是要對歪風邪氣大力批評、無情揭露,引導我們整個社會風氣向好的方向發展。第三,要規范引導,健全法制。文明素養和文明行為的養成,一方面靠教育,另一方面靠管理。提高市民素質,必須有法可依,法律法規健全了,人們的日常生活行為才能不斷得到規范,法律意識才能不斷提高。我們現在強調法治和德治相結合,自律與他律相結合,就是要通過教育,讓大家知道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對那些不文明的、不守法的行為宣戰。第四,以創建文明城市活動為載體,在活動中提高認識、內化為行動。所謂深化創建活動,就要盡可能擴展廣大老百姓和市民的參與活動面,讓大家在參與中接受教育、提高覺悟。第五,優化環境,發揮環境育人的作用。人創造了環境,環境又影響了人,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有人說,我走在紅地毯上有痰也不敢吐;馬路上很整潔干凈,我想扔張紙都不好意思,這就是環境對人的影響。此外,我們在工作中,一定要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要把提高市民素質與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維護群眾的切身利益緊密結合起來,才能為全體人民創造一個更加良好的工作、生活和創業的環境。

如同一個人一樣,一個城市不僅要有高樓大廈、寬敞街道、完善設施等外在形象,也要有自己的精、氣、神等自己內在的精神品格;一個人需要一種精神作支柱,一個城市也要有一種精神來支撐。奮發向上的城市精神,是一個城市凝聚力、精神動力和持續發展的生命力的綜合體現。如今,城市精神已經成為國際大都市的核心標識。城市需要精神,就如大地需要陽光。生活原本是由細節構成的。城市精神及其重要表現的市民素質,就體現在細微之處、體現在市民點點滴滴的日常行為上,而這每個細節又成為市民素質和城市精神最直觀、最真切的折射。所以,塑造城市精神,有如潤物無聲的細雨浸潤,還得從我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如禮貌接打電話、不隨地亂丟垃圾、公共場所不大聲喧嘩、不隨地吐痰、不橫穿馬路等等。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我們可以在短時間內建起一座大廈,培育和塑造城市精神卻絕對不可能一蹴而就,這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實踐永無止境,豐富、升華城市精神也永無盡頭,但是我們堅信這座城市會越來越美麗,我們的市民也會越來越文明。大家在舒心的環境里和諧相處,其樂融融,才能進一步創造我們更加美好的未來。

總之,建設文明城市,提高市民素質是關鍵,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宣傳、教育、努力,廣大市民的素質就會不斷的提高。一個人人愛護城市,人人爭做文明市民的大好局面就會形成。

⑥ 城市規劃心得體會

師弟師妹們,大家晚上好!

很高興能藉此機會與大家交流一下有關我們城市規劃專業學習的經驗和心得體會。我想大家可能很期待這樣的機會;就像我們讀大一的時候一樣,在這個學習的「朦朧期」很渴望能找到師兄師姐們交流一下。

說實話,我自己在專業方面的學習並不是很好;但是我就我能想到的和能夠總結出來的學習體會在這里和大家做一番分享。同時,我希望我說的內容能在學習上給大家帶來幫助。

現在都大三了,我的出來一個結論:「大學生活真的不好過」。下面我主要從四個方面來談談我個人的在專業學習方面的心得和體會。

一 學習態度

我個人認為,「態度」是做任何事情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學習也不例外。

美國西點軍校有22條軍規,其中第三條是「細節決定成敗」。我們上高中的時候,學校就報這句話掛在了我們的教學樓上,讓每一個學生不管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干什麼事都要記住這句話。

我提這句話的目的就是想提醒師弟師妹們:學習過程中一定要千萬要細心。比如說:大家都做完了《建築初步》的作業,聽說被蔡老師PASS了不少!這不是最壞的情況,更壞的情況是:老師給我們指出了錯誤,結果下次又犯了!這就是一個細心的問題。大家想想,我們做過的建築初步作業只是簡單的線條練習,現在看來,就是線條練習,很簡單;但是大家不要忘了:這每種不同線寬的線條在以後的規劃正圖中可都是代表著一種或者幾種不同意義的符號。就像大二下學期我們做建築設計時,正圖我也是改過一遍的;最重要的問題就出在這種細節問題上。

我是我們在平時的練習當中不注意這些問題,那麼在以後畫正圖的過程中同樣會出現這樣的細節問題;同樣那時候自己辛辛苦苦花的圖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被PASS掉!我舉這個小例子就是想告訴大家,在我們這個專業的學習過程中尤其是作圖練習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這些小問題,培養處理細節問題的能力。不要讓小問題壞了大局。

我們這個專業能夠考驗一個人的吃苦能力,也能培養一個人的吃苦能力;大家在畫圖的過程中肯定已經嘗到了苦頭了吧!?但是大家不要害怕吃苦;你吃過苦、努過力,你就會比別人學的多、學得深,不信大家就試試!所以大家要「不怕吃苦」、要「敢於吃苦」;再者說了,我們都還年輕氣盛的,吃這點苦算得了什麼?與吃苦相對應的一點就是「嚴謹」。嚴謹就是我們時刻時刻要對自己嚴格要求,不要遇到一點小檻就「自我妥協」,想「放自己一馬」;我認為不管是在生活還是在學習中絕對不能這樣做,連這種想法也不能有。我平時對自己要求還是比較嚴格的,所以我有時候會有種反應,比如我在看書的時候看到不懂的地方或者遇到什麼問題,這時就會特別的「興奮」,這種興奮時埋在心裡的。因為這種問題有種很大的吸引力或者說是一種促使我去尋找答案的強大動力;那好,下一步就是去找答案了。大家想一想,這是什麼?這就是進步!進步就是這樣積累起來的。

細心、嚴謹,還有一個就是認真。毛主席不是講過一句話嗎:「凡是就怕認真二字。」把這句話用到學習中包括兩層意思:①對待學習要認真;②不管遇到什麼問題或困難,只要認真去思考、去解決,總會找到辦法的。所以大家不管幹什麼都要認真的去做。

還有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可能在座的有的人自主能力比較強、自主學習能力比較強;而有的人可能在這方面的能力就比較弱。大學是一個自我學習和自我實現的空間。在高中我們都是一樣的,我們接受的是「填鴨式的教學」——學也得學,不學也得學;但是大學不一樣,完全靠自主。導師有作用嗎?有!作用大嗎?不大!我說這話不是否定導師的能力,而是現實情況就是這樣——我們要是還像高中那樣,完全靠老師督促才能學習,那我們就錯了!老是不可能天天盯著你,也沒有那麼多的精力去完成這項工作。再就是,不要讓身邊的某些人忽悠了,說上大學就是來玩的、來放鬆的;說這種活的人都是沒上過大學的人。在現在的社會中,如果還有人這么認為的話;那不是觀念思想問題,完全是智商問題。所以大家平時多給自己施加些壓力,自己多敦促自己主動的學習。

學習的態度我覺得主要的就是這四點。但是還有兩點我想說一下:①責任和學習的目標;②生活習慣對學習的影響。

我們現在都是(大部分)成年人了,應該學會為自己的行為和話語負責,學會承擔責任。高中的時候,班主任就像蒼蠅一樣整天在我們耳邊叨叨:「學習不是為別人學的,是為你自己學的!」所以,首先我們要對自己負責,其次就是我們要對自己的父母和家庭負責。為什麼這樣說?應為我見過的有這兩種不負責任行為的同學太多了,有時候我還是能抽空為他們悲哀一下的!包括我們以後出去參加工作了,責任一樣很重要。就拿我們專業來說,我個人覺得作為一名規劃師也好還是建築師也好,首先最重要的素質就是要有責任感!像現在易老師在給我們講總規課,課上易老師會給我們一些題目讓我們分析——看哪裡有錯誤或者說哪裡規劃得不合理,我就想出現的錯誤都是那種低級錯誤——反過來我們在做一番思索:像這樣的不負責任的規劃設計師做出來的方案那不是害人的嗎?(當然,題目還是題目;我只是拿這個例子來說明一下責任的重要性。)有了責任,我們就會有學習的目標和奮斗的目標;有目標我們才不會迷失方向。

大家平時用電腦,包括現在和今後,學學軟體、找找資料、參與交流平台什麼的還是可以的;但千萬不要玩網游,就是一般的電腦游戲最好也不要玩。因為那太浪費時間了!比如說偶爾自娛一下或者跟同學「切磋」一下還是可以的。

再一個就是生活習慣問題。我建議大家平時最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很多人意識不到這一點;但是這確實是非常有利於學習的。比如說大家馬上就要過4級考,從現在就不妨早起一點,去背背單詞、讀讀英文文章或者跑跑步什麼的;就不要賴床了。

二 學習方法

就我而言,我也沒找到什麼好的學習方法,總結一下就是:多看書、多相互學習和交流、多積累。

⑴多看書。

我們城規專業要學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因而要看的書也很多。我的建議是,等大家到了本部後,除了發的教材之外,一定要把圖書館的好書借來看看;還有就是從網上買自己喜歡的書。一開始看的時候肯定很吃力,但是看得多了、積累的多了,這種感覺就會越來越弱。看書的時候注意幾個問題:①不要為了看書而看書,要有目的的看。舉個例子,比如說我們現在要做設計,在解決有些問題的時候不知如何下手;那麼我們可以找相關的書,看看別人是如何想的、做的,看能不能借鑒一下。②看書的時候,多少做點筆記。這樣一方面便於自己日後做資料,另一方面防止自己在讀過一遍書後不知道自己讀的是什麼。③看書的時候,面要廣。我們專業的書多得如同天上的星星,數都數不完;別說看了。根據我們專業的特殊性——就是跨學科誇得太大了,所以我么要及時補充各方面的知識;而這些知識主要來自書本。重要的一點就是:看書的同時也是專業素質和素養的形成過程。

⑵多相互學習和交流

相互學習和交流對我們專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我們應該具備的基本專業能力。平時就是沒有問題也可以多跟同學、老師或者網友交流一下。有一點要注意:別人的觀點和看法我們可以接受,但是我們的頭腦決不能被這些你接受的觀點和看法俘虜了。所以,平時還是多思考些問題,試著用自己的觀點表述對某一問題的看法。舉個例子,最近網上炒得挺厲害的一件事:貴陽市「花溪CBD」試驗性方案設計(設計簡介)。從MAD建築事務所發布的效果圖來看,幸虧那是試驗性的設計;要不那些方案不把人嚇個半死,也能把人氣個半死。就拿其中的一個小但卻很重要的問題來說,看他們的設計場地——遼闊的的耕田;再看看他們的方案——就在這遼闊的耕田上直接豎起變形、扭曲十分誇張的「玻璃盒子」。為什麼這種設計會招人罵?為什麼我們現代城市規劃和設計要結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但是反之我們想一下,這種探索性的城市設計方法是不是很值得我們學習?象這樣的例子很多,也是很值得我們思考的。平時大家多關注我們專業領域的事件或動態,這對專業的學習和理解都是非常有用的。

⑶積累

我指的是學習過程中知識的積累和「手頭表達功夫」的積累。知識的積累就不用多說了,就是學習在學習的過程。我想重點說一下手頭功夫的積累,這對我們專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能力要求。現在大家還沒有做課程設計,等大家做課程設計的時候就會深有體會:面對一副小區或者住宅的平面圖,如何用我們所掌握的方法或技巧去表達?簡單的說,要學會利用屬於自己的「圖面表達符號」。怎麼理解這種「表達符號」?大家以後會做建築設計、居住小區設計、城市設計等等課程設計,在最終成果(主要是圖紙)的表達中有很多層次,而每個層次又有很多不同的構成要素,那麼怎樣用符號表達這些構成要素?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總平圖中的指北針的表示方法、分析途中箭頭的表示方法或者出入口的表示方法等等。這主要說明符號的積累對表達是很重要的。我想很多人可能連個箭頭都不會畫。

平時大家有種習慣——塗鴉(Scribble),我認為這是一種很好的記憶符號的方法。比如看書的時候,覺得哪幅畫或圖比較好,自己可以試著臨摹或者默寫下來;沒事的時候,多畫、多寫,哪怕是胡寫亂畫也行。

在這里我想大家推薦一個網站:www.aitop.com 是魯英燦辦的一個專業設計師網站。在那上面有他的講座錄音,講的主要是如何做快速設計(但我覺得里邊他講的關於學習的方法和態度問題給我的感觸挺深),大家可以在上網的時候順便下來聽聽。

三 興趣的培養

① 要自己尋找成就感

我個人認為這對培養專業興趣很重要。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為5個層次,最高的一層是:自我實現需要。這里我說的「成就感」和這種「自我實現需要」有相通的地方。自我成就感是種最好的自我激勵。

② 信心的建立

學習肯定不會像喝白開水那樣不要消化,所以學習知識和消化知識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種種問題,遇到困難不要緊,但不要喪失信心。所以大家要善於建立和強化自信心。我前面也講過了,平時我就是越遇到困難越「興奮」;要把這種學習的阻力變成動力,要有「越戰越勇」的氣概!

四 學習的氛圍

良好的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對我們的學習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大家平時多相互激勵、相互督促;能夠形成彼此之間有力的影響。

基本的內容就是這樣,就象我開始說到的:講得好不好不重要,目的只有一個——能給師弟師妹們丁點的幫助。

小沈陽在春晚上不是總結了嗎:「其實,人生是挺短暫的,一眨眼就過去了!」所以,我的總結就是——大學四年,我們連眨眼的機會都沒有!所以希望大家好好珍惜這四年的大學生活。

最後祝師弟師妹們身體健康、學習進步!!

謝謝!!

⑦ 生涯訪談:關於城市規劃師的人物訪談

1.您是如何找到這份工作的?
我是通過求職信找到的。

2.行業內,單位對剛進入該領域工作的員工一般會提供哪些培訓?
從參與項目做起,實踐中掌握技能。平時有很多學術講座。也有項目會議討論。

3.據您所知,從事這種工作的人在單位或者行業內發展的前景怎樣?
很平穩。

4.最近這個行業因為科技進步、經濟發展及政治因素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科技上,加強了大數據信息技術的運用;經濟上,規劃需要適應經濟轉型的要求;政治上,重點是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

5.平常,在工作方面,您每天都做些什麼,每天要工作多少小時,經常加班嗎?
因任務的不同,每天工作內容不同。從事城市總體層面規劃,需要分析宏觀政策、經濟產業發展、社會文化等,為政府領導做好服務;微觀層面需要營造良好的物質環境,為甲方服務。每天工作8~10小時,前幾年每周都要加班。

6.您在做這份工作時,什麼是最成功的,什麼最有挑戰性的?
成功的:自己制定的城市發展戰略被採納;某個片區的規劃得以實施。挑戰的:解決城市或甲方的困境。

7.從事這份工作實現了您的人生價值嗎?家庭對您現在的工作滿意嗎?
實現人生價值。家庭滿意。
8.在您的工作領域里中級職位和高級別職位的學歷有什麼限定,薪水一般是什麼水平?
職位對學歷沒有明確的限定,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即可。薪水在當地屬於中高。

9.據您所知,有什麼權威的職業雜志、行業網站或其它渠道能幫助我深入了解這個領域?
《城市規劃》雜志;中國城市規劃行業網站。

⑧ 請大家幫幫忙吧!老師要求我講課,講的內容是建設新農村的內容中的生活富裕

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理論背景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作出了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大決定,提出實施以「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 」為內容的新農村建設戰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是統籌城鄉發展和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基本途徑,是縮小城鄉差距、擴大農村市場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決「三農」問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戰略舉措。
要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落實科學發展觀,明確任務、科學規劃、分步實施、強力推進,用科學規劃引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新農村建設近年已經成為國家公務員考試中申論寫作的熱點之一,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重點問題之一。
二、用全新視角看待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中央對「三農」問題的重大決策,位列我國未來五年科學規劃的十大方略之首,涵蓋了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的方方面面,必須以全新的視角、系統的思維審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背景、新內涵和新特徵。
(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背景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不是一個新概念,上世紀50年代以來曾多次使用過類似提法,但在新的歷史背景下,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更為深遠的意義和更加全面的要求。新農村建設是在我國總體上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新階段後面臨的嶄新課題,是時代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當前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難點在農村,農業豐則基礎強,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村穩則社會安;沒有農村的小康,就沒有全社會的小康;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的現代化。世界上許多國家在工業化有了一定發展基礎之後都採取了工業支持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發展戰略。目前,我國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已由農業轉變為非農產業,經濟增長的動力主要來自非農產業,根據國際經驗,我國現在已經跨入工業反哺農業的新階段。因此,我國新農村建設重大戰略性舉措的實施正當其時。
(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內涵
十六屆五中全會對新農村建設提出了「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20字方針,描繪出一幅新農村的美好藍圖。這20字方針,既是我國新農村建設長期的奮斗目標,也是新農村建設的必由之路,各個方面相互聯系、互為因果,主要包括發展新產業、建設新村鎮、構築新設施、培育新農民、樹立新風尚等方面的豐富內涵。發展新產業,就是要打牢物質基礎,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民持續增收,這是全面建設農村小康社會的著力點。建設新村鎮,就是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使農村的發展得到合理規劃。構築新設施,就是要改善農村的生產生活基礎設施,包括清潔安全飲水、道路交通、電力、信息網路及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培育新農民,就是要加強基礎教育和職業培訓,推進農村科技推廣和醫療衛生體系等,造就「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守法紀、講文明」的新型農民。樹立新風尚,就是要加強和完善農村民主法制建設,創造和諧的發展環境,倡導新風尚。我們必須全面理解和把握社會主義新農村之「新」的內涵,切實做好「新」的文章。
(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特徵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在新的歷史發展階段具有五個鮮明的特徵。一是時代特徵。這次新農村概念的提出,是在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三大理念引領下的創新,是新農村最富時代特色的標志。二是綜合特徵。新農村不僅僅局限於某個生產領域或者某個環節,而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個文明建設有機結合、綜合協調的發展。三是聯動特徵。新農村建設的含義和工作部署,是城鄉融為一體、作為一個系統工程來考慮的,而不是就農村論農村、就農業抓農業。四是漸進特徵。新農村的建設決不可能一蹴而就,各地的情況和狀況都不一樣,新農村建設必須通過科學制定規劃來推進永續實施,有效確保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連續性和持續性。五是動態特徵。新農村建設立意十分高遠、內容非常豐富,隨著時代的發展,還將不斷賦予新的內涵和新的內容,還要在實踐中不斷拓寬新的思路和新的眼界。
三、對社會主義新農村評價標準的建議
社會主義新農村評價標准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評價,即新型農民、發達的農業、和諧的農村。
社會主義新農村,首先要有新型的農民。
新型農民的特徵,一是有知識、懂技術、會經營的高素質農民。二是思想觀念不斷更新的農民。三是組織化程度不斷提高的農民。要鼓勵和引導農民加快發展各類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不斷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四是生活寬裕的農民。必須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不斷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使農民過上寬裕的生活。五是就業充分的農民。在就業問題上農民得到與市民相同的「國民待遇」,逐步建立城鄉平等的就業制度,實現城鄉勞動力市場的一體化。
其次要有發達的農業。
一是建設現代農業。建設現代農業,就是要實現農業生產手段的機械化、農業生產技術的科學化、農業生產分工的專業化與社會化。二是發展持續農業。在統籌、協調人與自然關系的基礎上,實現環境的良性循環與生態平衡,並通過技術變革和體制性變革,確保當代人類及其後代對農產品的需求不斷得到滿足。三是經營產業一體化農業。通過種養加、產供銷、貿工農一體化經營,將農業再生產過程的產前、產中、產後諸環節聯結為一個完整的產業系統,形成高效的農業綜合生產經營體系。
最後要有和諧的農村。
和諧農村的標志,一是經濟上繁榮,農村經濟在生產發展的基礎上持續、快速、穩定增長,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通過戰略性調整不斷優化和升級。二是政治上管理民主,依法推進村民自治建設,落實和完善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機制,逐步健全以財務公開為重點的村務公開制度,民事民議、民財民理,集思廣益搞好農村各項建設。三是農村社會和諧穩定,農民安居樂業,健全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農村社會救助體系進一步完善;繼續加強農村文化建設。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多方面、多層次滿足。總之,通過農村社會事業的大力發展,使得農民的生活條件和農村的整體面貌明顯改善,社會環境安定樣和。四是鄉風文明,要形成健康向上的社會新風尚。通過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爭創文明家庭、農民普遍崇尚科學,抵制迷信,移風易俗,破除陋習,生活方式科學健康,農村社會風貌文明向上。五是村容整潔。鄉村面貌要呈現新變化,新農村不再是垃圾成堆、蚊蠅亂飛、污水橫流、村舍亂建、設施簡陋,而應通過搞好鄉村建設規劃和人居環境治理,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實現農村道路硬化、衛生潔化、家庭美化、設施完備化,營造出整潔、優美、舒適的生活環境。
四、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總體要求
「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這既是中央對新農村建設的要求,也是其總體目標。這20個字包含的內容極為豐富,涉及農村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管理等方方面面。
1.「生產發展」——新農村的物質基礎
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是生產發展。「十一五」時期,農業要加大科學技術的推廣應用,實現增長方式的轉變。在調整農村經濟結構的過程中,一方面協調糧食與其他作物的比例,力保我國的糧食安全;另一方面協調農業與非農產業的關系。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家一戶的農民由於生產生活分散,信息不靈,在市場競爭中處於弱勢地位。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在帶領農民致富過程中有很大優勢,要鼓勵發展各種類型的新經濟組織,提升農民的組織化程度。
要達到生產發展的目的,就要激活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勞動力。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要把培育新農民作為一項根本措施來抓,通過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和致富能力,為增產增收和改變鄉容村貌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首要的是加快實行免費義務教育;其次,培養新型產業農民和務工農民,大力實施以農村實用技術、務工職業技能培訓為主要內容的「陽光工程」,有針對性地舉辦相關技術培訓。
非農產業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了空間,也包含在「生產發展」的要求之中。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拉長產業鏈,可以使農民在加工增值的過程中增加收入。在非農產業不發達的地區,要進一步加快農村工業化的進程。
城市發展吸納農村勞動力,也是「生產發展」的渠道之一。要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的有序轉移,就要對現行的一些政策措施進行清理,疏通農民進城的渠道。
2.「生活寬裕」——新農村建設的核心目標
要達到生活寬裕的目標,首先要通過開辟各種增收渠道,增加農民收入。從宏觀層面來講,農民增收可以激發廣大農村的巨大消費潛力,使農民的需求成為一種有效需求,從而增強消費對國民經濟的拉動力。
建設與改善農民生活直接相關的基礎設施,是農民生活寬裕的條件之一。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國一半的行政村沒有通自來水,60%以上的農戶還沒有用上衛生廁所。水、電、道路、信息通訊等基礎設施條件的改善,需要發揮各方面積極性,引導社會力量共同參與。
目前城鄉社會保障覆蓋率之比高達22∶1,佔全國總人口近60%的農村居民僅享用了20%左右的醫療衛生資源,九成左右農民是無保障的自費醫療群體。從這些數字可以看出,農村公共事業滯後的現狀。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政府要通過公共財政補貼,幫助農民建立起包括合作醫療、農村養老保障等農村社會保障體系。
目前,農村商品市場總量不足,分布不盡合理,同時假冒偽劣產品較多,這給農民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專家指出,建立健全農村市場體系,形成現代流通方式下的農村消費經營網路,是新農村建設中不可或缺的方面。
3.「鄉風文明」——提高農民整體素質
鄉風文明本質上是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問題,內容包括文化、風俗、法制、社會治安等諸多方面。
近年來,雖然一些地區的農村經濟發展較快,但文化生活卻單調乏味,同時一些不良文化有所抬頭。農村文化建設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還不適應,與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還不適應,主要問題是文化基礎設施落後,現有資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文化體制不順、機制不活。因此,如何使廣大農民過上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任務。
移風易俗是鄉風文明的表現之一。一方面,隨著經濟的發展,在城市中出現的人情淡漠等現象,在農村地區已經有出現的苗頭;另一方面,傳統的陋習在一些農村地區還廣泛存在。一些地方攀比修造墳墓,甚至出現豪華的活人墓。這些都與新農村「鄉風文明」的要求格格不入,亟待改變。
4.「村容整潔」——改善農民生存狀態
新農村建設中「村容整潔」的要求,最主要的是為農村地區提供更好的生產、生活、生態條件。
長期以來,大部分農村地區的人居環境不能令人滿意。「露天廁、泥水街、壓水井、雞鴨院」,是對農民生活居住環境的形象描述。農村的房舍、街道建設缺乏規劃,浪費大量土地;通行條件差,給農民的生產生活帶來諸多不便;由於缺少硬體設施,加上農民的不良生活習慣,垃圾污染嚴重。另外,隨著一些農村地區非農產業的發展,工業污染問題凸顯,亟待改變。因此,在新村鎮建設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兩點:一是要尊重農民意願,在國家、社會力量的支持下,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量力而行,避免搞成形象工程、政績工程;二是要根據當地的文化傳統等,做一個長期規劃,在規劃過程中不能搞一刀切。
5.「管理民主」———健全村民自治制度
目前,我國農村地區實行村民自治制度。從全國來看,各地具體情況差別比較大,但基本制度已經確立起來。完善農村基層民主自治制度是實現鄉村管理民主的關鍵所在。
2006年我國已全面取消農業稅,在「後農業稅」時代,轉變鄉鎮政府職能是「管理民主」的要求之一。鄉鎮政府要為本地經濟發展創造條件,要擔負起社會管理的職責,為鄉村提供公共服務。同時,鄉鎮政府要對村民自治進行正確引導。另外,農村基層黨組織要緊緊圍繞服務群眾這個中心,切實發揮服務群眾、凝聚人心的作用。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幹部耗費的精力經常得不到應有的回報,這嚴重影響了基層幹部帶動農民致富的積極性,因此,基層民主建設與市場經濟有機結合起來是新農村建設中一個很大的課題。
五、把握新農村建設總體要求,走出四個誤區 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二十字」總體要求,走出「四個」誤區。
1.拆舊建新的思想認識誤區。不能簡單地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理解為就是村莊建設,那種認為新農村建設就是造房子建新村,修大路排店面的認識是片面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個系統工程,涵蓋到農村的各個領域和諸多方面,規劃新村建設必須建立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
2.招商引資急功近利的誤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主體是農民,而不是外商或企業家。要堅持基層組織民主決策,農民群眾自願的原則,保障農民的民主權利。不能採取招商引資或以小團體組織以盈利為目的的拆舊造房建新,切勿搞企業發財、幹部收益、百姓埋單的做法。
3.無資金搞建設慢慢來的誤區。財力短缺使新農村建設面臨難題,村幹部壓力加大。存在著「等觀望」和「慢慢來」的思想。建設新農村需「破冰」前行,因地制宜,先抓籌劃,先易後難,量力而行,穩步推進。目前要著眼於解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突出問題,農民群眾急需且最盼解決的熱點問題,一件件地抓好落實。
4.一哄而上搞運動的誤區。建設新農村要順應經濟發展規律,尊重農民意願,不斷滿足農民群眾對物質文化生活的需求。從這個意義上講,建設新農村是與時俱進的,沒有具體標准。因此,應避免搞不切實際的大拆大建,一哄而上搞運動。各村要在城市總體規劃指導下抓好村建規劃,適宜舊村改造的就重點抓舊村改造,適宜新村建設的就抓新村建設,需要環境整治的就從「臟、亂、差」入手。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穩定推進建設新農村。

⑨ 求一份《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學習心得,要原創,1500—3000字,謝謝

學習貫徹全教會精神和《教育規劃綱要》心得體會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國教育事業經歷了從恢復到跨越的發展,使我國從人口大國轉變為人力資源大國,並開始朝著人力資源強國目標邁進。袁振國教授強調,教育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基石,教育改革和發展是關系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大事,也是每個家庭和學生關心的大事。201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規劃綱要》在「加強農村教育」、「深化教育教學以及管理體制改革」、「解決各級各類教育中突出問題」、「保證教育投入和健康發展」等四個方面做了深入地闡述。
一、科學地提出了國家義務教育理念和目標。
義務教育是國家依法統一實施、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具有強制性、免費性和普及性,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注重品行培養,激發學習興趣,培育健康體魄,養成良好習慣。到2020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基本實現區域內均衡發展,確保適齡兒童少年接受良好義務教育。理念的提出為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明確了工作方向和工作任務,指導校長在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兩大核心問題上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在育人為本方面有具體的抓手,就能夠有效組織教師自覺圍繞學生的品行、學習興趣、身體健康和習慣方面做好育人工作,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要求。目標值得期待,實質是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教育熱點難點問題的思考和對辦好優質教育的承諾。教育部部長袁貴仁深入闡釋了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五個必須」,即必須優先發展教育,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必須堅持改革創新,必須促進教育公平,必須重視教育質量。這「五個必須」貫穿於《教育規劃綱要》的全文之中,體現為《教育規劃綱要》的20字工作方針。陳小婭副部長對《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中基礎教育未來十年的發展任務、體制改革、保障措施、相關重大項目和改革試點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解讀,並介紹了教育部為落實《教育規劃綱要》所研究制定的配套政策文件和與基礎教育相關的國家標准及制度設計。她強調,基礎教育工作量大、面廣、戰線長、重點多,要貫徹落實《教育規劃綱要》,就要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扎實推進基礎教育的改革與發展。要提高教育質量,轉變人才培養模式,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深化課程改革,加強課程教材建設,進一步從制度上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負擔過重問題。進一步加強學前教育發展,堅持普惠性和公益性,遵循教育規律,防止幼兒教育小學化,滿足群眾多樣化需求。
二、科學地提出了把教師隊伍建設擺在突出位置的保障措施。
在保障措施部分明確提出,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有好的教師,才有好的教育。保障教師地位,維護教師權益,提高教師待遇,使教師成為受人尊重的職業。嚴格教師資質,提升教師素質,努力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倡導教育家辦學。創造有利條件,鼓勵教師和校長在實踐中大膽探索,創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學特色和辦學風格,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備教育家。溫總理在十一屆三次人大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養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設一流的國家。那麼一流的教育如何實現呢?我認為教師是實現一流教育的真正主體,其地位值得突出。只有一流的教師,才能辦出一流的學校,才能建設一流的教育。孫霄兵強調要進一步強化教育改革發展的保障措施。特別是繼續增加教育投入,逐步提高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到2012年達到4%。要完善體制和政策,不斷擴大社會資源對教育的投入。健全教師管理制度,改善教師地位待遇,提高教師素質,倡導教育家辦學,鼓勵優秀人才長期從教、終身從教、到艱苦貧困地區從教,努力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楊銀付指出教師是素質教育的最終實踐者,「要培養一支德才兼備的教師隊伍,造就一批傑出的教育家。」
三、科學地提出了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的發展任務。
《教育規劃綱要》指出「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素質教育的實施要以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堅持全面發展。素質教育的「一個第一」是要以學生的健康為第一;「三個基礎」是要以學生的身心健康、走向社會、終身學習為基礎;「三個重點」是指要以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素質教育呼喚主體精神,學校的教育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促進每個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展」。在發展任務部分明確提出,過重的課業負擔嚴重損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危害民族未來。通過減輕課業負擔,保證學生生動活潑學習、健康快樂成長。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政府、學校、家庭、社會必須共同努力,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把減負落實到中小學教育全過程,率先實現小學生減負。我認為義務教育學校要切實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踐行義務教育理念,學校要自覺克制功利,家長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社會要有一定的包容心。
四、科學地提出了政校分開管辦分離的學校制度。
在建設現代學校制度方面,明確提出推進政校分開管辦分離。適應中國國情和時代要求,建設依法辦學、自主管理、民主監督、社會參與的現代學校制度,構建政府、學校、社會之間新型關系。適應國家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要求,明確政府管理的許可權和職責,明確各級各類學校辦學的權利和責任,形成不同辦學模式,避免千校一面。完善學校目標管理和績效管理機制。健全校務公開制度,接受師生員工和社會的監督。探索建立符合學校特點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逐步取消實際存在的行政級別和行政化管理模式.政校分開管辦分離的學校制度的實質就是落實和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這是引導和鼓勵學校自主整合資源、輕裝上陣,努力辦出品牌,打造特色,真正辦出優質教育,讓人民滿意,避免因循守舊,千校一面,降低教育教學質量。在去行政化方面的措施,我覺得越快越好。學校就是一個培養人的地方,重在思考如何培養人,不在於什麼行政級別,更不要強化行政管理,應突出教育家治校。校長不應該是官員,切實減少官本位思想,所管理的人都是知識分子,少用行政命令,多用理念引領。少用政治強制,多用依法治校。
五、科學地提出更新人才培養觀念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更新人才培養觀念。深化教育體制改革,關鍵是更新教育觀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養體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養水平。樹立全面發展觀念,努力造就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樹立人人成才觀念,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成長成才。樹立多樣化人才觀念,尊重個人選擇,鼓勵個性發展,不拘一格培養人才。樹立終身學習觀念,為持續發展奠定基礎。樹立系統培養觀念,推進大中小學有機銜接,教學、科研、實踐緊密結合,學校、家庭、社會密切配合,加強學校之間、校企之間、學校與科研機構之間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種聯合培養方式,形成體系開放、機制靈活、渠道互通、選擇多樣的人才培養體制。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探索多種培養方式,形成各類人才輩出、拔尖創新人才不斷涌現的局面。注重學思結合。倡導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幫助學生學會學習。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營造獨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環境。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要求,推進課程改革,加強教材建設,建立健全教材質量監管制度。深入研究、確定不同教育階段學生必須掌握的核心內容,形成更新教學內容的機制。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作用,促進優質教學資源共享。注重知行統一。堅持教育教學與生產勞動、社會實踐相結合。開發實踐課程和活動課程,增強學生科學實驗、生產實習和技能實訓的成效。充分利用社會教育資源,開展各種課外、校外活動。加強中小學校外活動場所建設。加強學生社團組織指導,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志願服務和公益事業。注重因材施教。關注學生不同特點和個性差異,發展每一個學生的優勢潛能。推進分層教學、走班制、學分制、導師制等教學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學習困難學生的幫助機制。改進優異學生培養方式,在跳級、轉學、轉換專業以及選修高一學段課程等方面給予支持和指導。健全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選拔方式,改進中學生升學推薦辦法,創新研究生培養方法。探索高中、高等學校拔尖學生培養模式。觀念實質是對教育理念的具體描述,就是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陽光、健康、大氣、積極向上的人才。模式實質就是教育教學環節所需嚴格遵守的規律,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的指導。
六、科學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
加快教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把教育信息化納入國家信息化發展整體戰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網路。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蓋城鄉各級各類學校的數字化教育服務體系,促進教育內容、教學手段和方法現代化。充分利用優質資源和先進技術,創新運行機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現有資源,構建先進、高效、實用的數字化教育基礎設施。加快終端設施普及,推進數字化校園建設,實現多種方式接入互聯網。重點加強農村學校信息基礎建設,縮小城鄉數字化差距。加快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中國教育衛星寬頻傳輸網升級換代。制定教育信息化基本標准,促進信息系統互聯互通。加強優質教育資源開發與應用。加強網路教學資源庫建設。引進國際優質數字化教學資源。開發網路學習課程。建立數字圖書館和虛擬實驗室。建立開放靈活的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促進優質教育資源普及共享。創新網路教學模式,開展高質量高水平遠程學歷教育。繼續推進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使農村和邊遠地區師生能夠享受優質教育資源。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現代化的基本條件,是適應社會發展和需要的基本教育方式,也是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創新環節。
七、科學地提出教育公平和區域內教育均衡
把促進公平作為國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權利,關鍵是機會公平,重點是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扶持困難群體,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向農村地區、邊遠貧困地區和民族地區傾斜,加快縮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責任在政府,全社會要共同促進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石,是國家民主政治建設關鍵因素,促進教育公平是國家教育基本教育政策。關於區域內教育均衡的提法比較符合中國的國情,具體操作辦法也較符合實際。

閱讀全文

與城鄉規劃熱點問題講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