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從改革開放到至今、相關的土地政策有哪些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農村土地政策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創新變革—穩固調整—動態穩定—全面深化」4個階段。
一、第一階段 (1978—1992年) :創新變革——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確立
改革開放之前, 農村實行的以人民公社為載體的「三級所有, 隊為基礎」的集體所有制, 在一定程度上解放和發展了農村生產力, 為國家完成工業化原始積累做出了積極貢獻。
但隨著國家初步工業化目標的實現和原始工業積累的完成, 這種土地制度的弊端也逐漸顯現, 主要表現為「政社合一」體制下, 片面強調「一大二公」和「一平二調」, 逾越了當時的生產力水平, 挫傷了農民生產積極性。
為改善這種局面, 1978年中共第十一屆三中全會通過《人民公社工作條例 (試行) 》, 首次從法律制度層面對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做出了認定。
二、第二階段 (1993—2007年) :穩固調整——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探索
1992年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後, 國家確立了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針, 農業與農村經濟發展掀起了新浪潮。
隨著市場化改革和城市化的推進, 部分農戶開始出現兼業化和非農化行為, 農村勞動力向城鎮的轉移加快, 農地利用率開始下降。同時, 另一部分農戶逐漸建立起規模經營意識, 專業戶、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逐漸涌現, 由此催生出了土地流轉需求。
為適應農地市場化經營需求並提升農村土地利用效率, 中共中央、國務院於1993年11月5日發布了《關於當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提倡在穩固承包經營權的基礎上, 實行「增人不增地, 減人不減地」, 允許土地使用權依法有償轉讓。
三、第三階段 (2008—2013年) :動態穩定——土地確權下的還權賦能
2008年10月9日, 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召開, 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 提出要「穩定土地承包關系『長久不變』, 賦予農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經營權」, 由此拉開了新一輪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序幕。
一直到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5年內完成全國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 這一階段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點均放在土地確權上。
「土地確權」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施以來, 為適應農村土地市場資源要素的規范化流動需求, 由國家層面開展的以農地產權清晰化處置為主要目的實質性措施, 成為當時解決農村人地矛盾和發展問題的重要手段。
四、第四階段 (2013年至今) :全面深化——「新土改」
2013年, 中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的任務, 強調「產權是所有制的核心」, 並以此為邏輯起點將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重點放在「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上。
隨後, 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關於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專門以「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為題闡述了土地制度改革的具體內容, 包括完善農村土地承包政策、引導和規范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完善農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和加快推進征地制度改革。
同年11月,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提出將實施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的「三權分置」。
2015年, 中央進一步提出開展農村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 即農村土地制度「三項改革」 (多被統稱為「三塊地」改革) 。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又專門對宅基地制度改革做出了新的部署, 開始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
可以發現, 以農地「三權分置」、農村土地制度「三項改革」、宅基地「三權分置」等為核心內容的新一輪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序幕已經悄然拉開, 同時也標志著中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進入了一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嶄新時期。
(1)改革開放40年城鄉建設擴展閱讀:
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啟示:
一、從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還權於農」到「新土改」的「三權分置」, 從土地流轉到建立農村土地市場的探索, 農地產權結構逐漸由兩權分化到三權, 土地要素配置的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 土地的功能得以充分拓展和詮釋, 一方面提高了土地要素的流通效率,
另一方面也通過這種流通創造了更多的溢出價值, 對農業農村以及社會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比如,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廣不僅解決了廣大農民的溫飽問題, 更充分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 解放了農村生產力, 對農村社會經濟的發展起了重要的推進作用。
又如, 農村土地流轉制度全面而深入地實施, 為農村土地的多元化經營創造了很好的條件, 極大地滿足了中國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
二、從中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歷史經驗來看, 無論是土地要素與勞動力要素的優化配置, 還是土地功能與價值的顯化, 最終都是為了解決農業農村發展的現實矛盾。
可以認為, 通過土地制度改革實現土地要素與勞動力要素的優化配置, 充分發揮並顯化土地功能與價值, 是解決農業農村發展的現實矛盾的兩條基本途徑。
因此, 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應以解決農業農村發展的現實矛盾為目標導向, 以農村人地配置關系調整和土地功能發揮為依據, 充分釋放土地權益與效能, 最大限度實現「還權於民、還權於農」。
此外, 未來農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應當立足中國「三農問題」長期性的基本國情, 堅持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基礎地位, 在此基礎之上加以創新。
雖然隨著農村社會經濟的發展,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有一定弊端顯現, 但中國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短期內不會改變, 因此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 以家庭經營為主的生產經營方式仍將延續。
我們既要堅持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確保農戶的權益不受損失, 又要對這一制度進行創新, 進一步激活並釋放土地權能, 發揮好土地效能, 提升農村發展動能。
B. 改革開放40年取得哪些輝煌成就
改革開放40年取得的成就可以從以下4各方面來看:
1.從經濟發展看,實現了從封閉型經濟弱國向開放型全球經濟大國的轉變。改革開放以來,依照「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的理念,我們漸進式推動農村土地制度、戶籍制度、鄉鎮企業發展、城市國有企業、外商投資、金融服務、科技管理體制、經濟特區等相關制度的改革。
逐漸明晰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政府與市場、國家與民眾之間的關系,全面調動了生產者積極性,激發了經濟活力,完成了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變,共同創造了經濟發展的中國奇跡。
2.從治國理政看,實現了從單極化傳統管理向現代公共服務型治理的轉變。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體制改革,必然對國家的政府管理體制、傳統管理理念、社會管理能力等帶來巨大的挑戰。
因此,不斷適應經濟體制改革釋放的活力、社會流動性增加、科技互聯網技術崛起、多元社會組織蓬勃發展等趨勢,協調推進黨的自身建設、轉變政府職能,加強城鄉基層政權建設等方面的改革,成為中國漸進式改革開放的政府邏輯與基本內容。
3.從城鄉結構看,實現了從落後的鄉村型社會向富足的城鄉融合型社會轉變。1978年,我國是一個農村人口占總人口80%的典型農業型國家。
此後,經過採取加大戶籍制度、土地制度、城市單位體制、設立經濟特區、增設開放城市等改革創新,把農民從原有的土地束縛中解放出來,大量的農村勞動力開始流向大中型城市,整個社會呈現出高度的流動性,中國社會走上了現代城市化發展之路,城市活力進一步釋放。
4.從社會民生看,實現了從溫飽向小康的整體性轉變。通過經濟、政治、社會、生態的全方位改革,為廣大民眾開辟新的就業渠道和發展機會,不斷改善民生,不斷增加收入,讓廣大人民群眾過上富裕、幸福、文明的美好新生活,這是改革開放的初心,也是40年改革開放最大的成就之一。
(2)改革開放40年城鄉建設擴展閱讀:
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發揚廣大人民群眾和文化工作者的創造精神,推動優秀文化產品大量涌現,豐富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廣大人民群眾和文化工作者的文化創造熱情得到極大激發、創新才華得到充分施展、文化創造活力競相進發、文化創造成果不斷涌現,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十分活躍,精品不斷涌現、市場日益繁榮。
堅持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創新文化發展理念,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繁榮、文化產業健康發展,大幅度提高人民基本文化權益保障水平,大幅度提高文化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過文化體制改革,打破了長期束縛文化生產力的制度和體制藩籬,文化產業日益成為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全國文化產業增加值2004年至2010年年平均現價增長速度超過23%,2010年突破1.1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2.78%。
堅持發展多層次、寬領域對外文化交流格局,借鑒吸收人類優秀文明成果,實施文化走出去戰略,不斷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我國已與145個國家簽訂了政府間文化合作協定,海外文化陣地建設不斷加強,文化產品和服務進出口逆差逐步減少,圖書版權進出口比例由2003年的9:l下降為2010年的3:l。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改革開放以來取得了巨大成就
C. 思考題140年前,我們通過農村改革拉開了改革開放大幕,40年來,我國鄉村發生了哪些巨變
應該是這個啦
40年來,農業農村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農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是農業現代化建設躍上新水平。國家糧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糧食產量由6000多億斤提高到1.2萬億斤,肉蛋菜果茶魚等產量穩居世界第一,依靠自己的力量,比較好地解決了歷朝歷代困擾中國人的吃飯問題。農業發展方式深刻轉變。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7.5%,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68%,農民祖祖輩輩「面朝黃土背朝天」正在成為歷史。農業經營方式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各類新型農業主體超過300萬,新型職業農民超過1500萬人,帶動廣大小農戶邁向農業現代化。
二是農民生活水平踏上新台階。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由130多元增長到1.4萬多元,實際增長17倍多。農民消費水平不斷提高。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從67.7%下降至31.2%,人均住房建築面積增加近40平方米。脫貧攻堅成效舉世矚目。農村貧困人口由當年的7.7億減少到目前不到3000萬,譜寫了人類反貧困史上的輝煌篇章。
三是城鄉融合發展邁出新步伐。農村基礎設施顯著改善,社會事業加快發展,農民社會保障從無到有,並與城市逐步並軌,農村基層黨建和鄉村治理不斷加強。新型城鎮化加快推進,城鎮化率比1978年提高40.6個百分點,第一產業就業佔比由70.5%下降到27%,城鄉居民收入比由3.3∶1下降到2.7∶1。
農業農村發展持續向好,保證了國家大規模城鎮化、快速工業化對農產品和勞動力的需要,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化解各種風險挑戰提供了堅強保障,為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D. 改革開放後在城鎮建設上有什麼變化
前幾天,國家統---計---局曾就我國1978年和2007年城鄉居民人均年收入做過一個比較,個別媒體立即就相關數字得出我們農民生活30年提高30倍,城鎮居民提高40倍的結論。這種純粹以前後兩個數字相除得出的倍數極端地不科學,也不符合客觀實際,更不符合統計學原理。對於這種忽悠人的新聞報道,讀者自然嗤之以鼻,因為這樣的比較很拙劣,很低能,很可笑因為只要是1978年過來的人,即使是文盲也知道,那時的1元人民幣和今天的1元人民幣根本無法相比,這就像關公戰秦瓊,可笑之至。堂堂的國家主流媒體居然做出這種令人可笑的新聞,實在有點讓人大跌眼鏡。 無獨有偶,近日看北京電視台新聞,就在專題報道改---革---開---放30年偉大成果時,一位北京市社科院的副院長在談*居民收入變化時說,30年來,北京市居民收入不斷提高,1978年人均收入1000元,現在人均收入20000元,30年提高了20倍。(大意)這真是行家偏要說謊話、說大話、說假話。我不相信北京市堂堂的社科院副院長不懂得物價上漲指數,不知道可比價值,不了解30年前的1000元錢和現在的10000元錢是什麼樣的購買力。那他為什麼要這么說呢?我真的不明白。須知,1978年1人民幣和美元的兌換價也就2元左右,和港元的比值是1人民幣兌3.5港元左右。如果拿房價比較,那更可怕了,如果你在1978年有1萬元,在北京可能就能買到一個佔地1畝左右的獨院,而現在這么大的院子最少不會下1千萬元,前後相差1000倍。如此比較現在的1000元只相當於1978年的1元錢,那現在的人均收入2萬元豈不等於1978年的20元了嗎?1000元相對於20元錢,我們豈不是倒退了50倍嗎?所以我們做比較不能這么比。起碼不能比單一物品,不能用單一的數字算單一的數學賬,必須尊重客觀實際。比如有人說,我們家78年只有一台黑白電視,現在是液晶電視、手機、電腦、數碼相機全有。這樣的例舉就差點說服力,因為當年還沒有液晶電視、手機、電腦、數碼產品,即使當年的美國總統家也沒有這些東西啊!這些成果是人類科技的發展,社--會自然的進步,就是在世界上最貧窮落後的地區也會享有。 改革開放30年,我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果,這是任何人都否定不了的。但是,我們在幾年改革開放30年成果時一定要尊重事實、尊重實際、尊重科學、尊重社--會進步的力量,既不可抹殺成果,也不可誇張其詞。比如這樣的數字倍數,就是十分荒唐和荒謬的。
E. 改革開放三十年城鄉變化
有很多呢,這里就說些
社會經濟上:改革開放30年以來,消費品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呈現出消費總量持續快速增長、流通業發生質的飛躍、流通規模進一步擴大、居民消費結構加快升級轉型、新興業態迅速成長,住宿餐飲業發展迅速等特點。貿易、餐飲業對經濟的貢獻也由單純對GDP貢獻轉變到開拓市場、擴大消費、促進就業、方便生活、完善城市功能、優化經濟結構等方面。對全市國民經濟的發展、產業結構優化和產業等級提升起到了有力的促進作用。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年增長了40多倍,消費品市場煥發了新的生機,發展速度繼續加快,市場運行更加平穩,逐步形成了多層次、多元化、多渠道的城鄉市場新格局和網路化、現代化的新的流通體系。
城鄉市場協調發展,商業網點規模不斷擴大、城鄉市場協調發展
社會生活上:消費結構拓展升級,消費熱點不斷涌現
改革開放以來,我市城鄉居民收入大幅提高,生活顯著改善,消費結構經歷了三次升級換代。收入水平的提高為消費奠定了基礎,消費觀念和消費質量隨之變化,經歷了消費結構的三次升級換代。經過三次消費升級,全市恩格爾系數持續下降,到2007年,城鄉居民生活由溫飽走向小康。
思想觀念上:一、人們的思想觀念從封閉、僵化的狀態中走出來,逐步形成了求真務實、勇於變革、開拓創新的良好氛圍 黨的思想路線變化深刻反映了人們思想觀念的變化軌跡。二、人們的價值觀向多元多樣轉變,科學、民主、文明、生態、公平等新的理念成為社會主流思想和價值尺度 一是人們的價值觀由一元化向多元多樣化轉變。改革以前,人們的人生觀價值觀總體上是以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解放全人類為核心的一元化思想。二是科學與文明的觀念成為普遍共識。三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現代理念逐漸深入人心。綠色環保是改革以後在人民心目中逐步樹立的一種全新理念。四是追求公平與正義成為人們的強烈願望。改革以前,由於經濟貧窮落後,所有制結構單一,盡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城鄉差距、地區差別,但總體上經濟發展水平很低,基尼系數也較小。三、人們的文化觀從泛政治化、排斥否定抵制西方及外來文化,轉變為自信、開放、包容,文化競爭力、文化軟實力空前增強。四、人們的基本追求從求生存、求溫飽轉變為求發展、求富裕。
三十年裡,我國已經基本上解決了溫飽問題,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的歷史階段,人們日常活動從主要是為擺脫飢餓求生存轉變為追求發展奔富裕上來。發展成為時代最鮮明的主題。搞建設、謀發展、求進步成為人們思想和工作的主要方面
F. 深圳改革開放40周年,你覺得自己身邊有多大變化
深圳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慶典近日在深隆重舉行,在各地都隨處可見慶祝活動。各家各戶都以各個方式來表達對深圳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祝福。深圳的這四十年,是偉大嘗試的四十年,是努力奮進的四十年,是驚天巨變的四十年,是譜寫輝煌的四十年。
四十年來,全國人民專心致志,業已將我國建設成一個富強的國家。而改革開放還在路上,驚天巨變也依然在路上。
G. 結合實際談談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國取得了哪些成就
總體來看,歷經40年的漸進式改革開放,促使中國經濟社會實現了以下四個偉大轉變,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一是從經濟發展看,實現了從封閉型經濟弱國向開放型全球經濟大國的轉變。改革開放以來,依照「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的理念,我們漸進式推動農村土地制度、戶籍制度、鄉鎮企業發展、城市國有企業、外商投資、金融服務、科技管理體制、經濟特區等相關制度的改革,逐漸明晰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政府與市場、國家與民眾之間的關系,全面調動了生產者積極性,激發了經濟活力,完成了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變,共同創造了經濟發展的中國奇跡。國民生產總值從1978年的3645億元迅速躍升到2017年的82.7萬億元,增長了226倍,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GDP佔世界經濟比重從1978年不足2%,增長到2016年的15%左右,穩居世界第二位。可以說,當今中國是一個名符其實的全球性經濟大國。
二是從治國理政看,實現了從單極化傳統管理向現代公共服務型治理的轉變。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體制改革,必然對國家的政府管理體制、傳統管理理念、社會管理能力等帶來巨大的挑戰。因此,不斷適應經濟體制改革釋放的活力、社會流動性增加、科技互聯網技術崛起、多元社會組織蓬勃發展等趨勢,協調推進黨的自身建設、重塑中央與地方關系、調整政府組織結構、轉變政府職能,加強城鄉基層政權建設等方面的改革,成為中國漸進式改革開放的政府邏輯與基本內容。中國治國理政模式實現了「權威—民主—法治」的動態平衡,基本形成了以宏觀調控、市場監管、公共服務、社會管理、保護環境為核心職能,以「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為框架和以大數據互聯網技術為支撐的共建共治共享、公共服務型現代治理新模式。截至2017年底,國務院部門取消下放行政審批事項1/3以上,工商登記前置審批精簡85%。資質資格認定事項壓減44%,多數省份行政審批事項減少50%-70%;中共黨員總數達到8779.3萬,黨的組織達到436萬個;全國社會組織數量突破80萬個;基層群眾自治組織達到66.2萬個;經過微博平台認證的政務微博達到173569個。
三是從城鄉結構看,實現了從落後的鄉村型社會向富足的城鄉融合型社會轉變。1978年,我國是一個農村人口占總人口80%的典型農業型國家。此後,經過採取加大戶籍制度、土地制度、城市單位體制、設立經濟特區、增設開放城市等改革創新,把農民從原有的土地束縛中解放出來,大量的農村勞動力開始流向大中型城市,整個社會呈現出高度的流動性,中國社會走上了現代城市化發展之路,城市活力進一步釋放。截至目前,中國的城市化率已經達到58%的水平,一半以上的人口成為城市市民,並且產生了一大批人口超過500萬以上的特大城市以及人口高度密集、經濟一體化的超大城市區域,創造了新的財富、新的產品、新的文明、新的生活方式。對一個擁有十幾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而言,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從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轉變成一個以城市居民為主的國家,同時以高鐵、互聯網為主的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不得不說是巨大的成績。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這是「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在鄉村領域的具體落實。未來中國社會,將是一個城鄉互動共融、協調發展的城鄉融合型新社會。
四是從社會民生看,實現了從溫飽向小康的整體性轉變。通過經濟、政治、社會、生態的全方位改革,為廣大民眾開辟新的就業渠道和發展機會,不斷改善民生,不斷增加收入,讓廣大人民群眾過上富裕、幸福、文明的美好新生活,這是改革開放的初心,也是40年改革開放最大的成就之一。最典型的就是中國的減貧事業,使得7億多人口脫離了極端貧窮,為世界的減貧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我國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的變化更證明了這一點,1978年時,城鎮居民家庭的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為311元,恩格爾系數為57.5%,到2017年時,分別變為了24445元(增長了78倍)和28.6%;1978年農村居民家庭的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為116元,恩格爾系數為67.7%,到2017年時,分別變為10955元(增長了94倍)和31.2%,城鄉居民享受到了改革的紅利,開始走向更加富裕、多元化消費的生活。新時代,隨著交通、教育、醫療、住房、就業創業、文化、社會保障等民生領域的進一步建設,人民對生活的追求從「有沒有」變成了「好不好」,高品質生活開始成為新的追求目標。
H. 改革開放近40年的成就
一、經濟躍上新台階
1、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不斷提高。2017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59660元,扣除價格因素,比1978年增長22.8倍,年均實際增長8.5%。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GNI)由1978年的200美元提高到2016年的8250美元,超過中等偏上收入國家平均水平,在世界銀行公布的217個國家(地區)中排名上升到第95位。
2、財政實力顯著增強。1978年,國家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僅1132億元,2017年達到172567億元,1979年至2017年年均增長13.8%。
3、經濟規模躍居世界第二位。1978年,我國經濟總量居世界第十一位;2010年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7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佔世界經濟總量的15%左右,比1978年提高13個百分點左右。
4、外匯儲備大幅增長。1978年,我國外匯儲備僅1.67億美元,位居世界第38位,2017年末外匯儲備余額達31399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一位。
5、城鎮化穩步推進。2017年末,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8.52%,比1978年末上升40.6個百分點;我國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42.35%,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的差距縮小到16.17個百分點。
二、基礎產業跨越式發展
1、工業生產能力不斷提升。2017年,鋼材產量10.5億噸,比1978年增長46.5倍;水泥產量23.4億噸,增長34.8倍;汽車產量2902萬輛,增長193.8倍。
2、交通運輸建設成效突出。2017年末,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2.7萬公里,比1978年末增長1.5倍,其中高速鐵路達到2.5萬公里,佔世界高鐵總量60%以上。2017年末,公路里程477萬公里,比1978年末增長4.4倍。
3、郵電通信業快速發展。2017年末,全國行動電話普及率達到102.5部/百人;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移動寬頻網,移動寬頻用戶達11.3億戶。
三、全方位開放新格局逐步形成
1、外商投資規模和領域不斷擴大。2017年,我國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1310億美元,比1984年增長91.3倍,年均增長14.7%。1979年至2017年,我國累計吸引外商直接投資達18966億美元,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資最多的發展中國家。
2、對外投資合作快速發展。2017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額(不含銀行、證券、保險)1201億美元,比2003年增長41.1倍,年均增長30.6%。
四、科技發展逐步壯大
科技隊伍發展壯大。2017年,按摺合全時工作量計算的全國研發人員全時當量403.4萬人年,比1991年增長5倍。按摺合全時工作量標准,我國研發人員總量在2013年超過美國,連續5年居世界首位。
五、人民生活條件改善
1、城鄉居民收入大幅提升。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5974元,扣除價格因素,比1978年實際增長22.8倍。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財產凈收入佔全部可支配收入的比重達到8.1%。
2、居民生活條件不斷改善。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8322元,扣除價格因素,比1978年實際增長18倍,年均增長7.8%。居住條件顯著改善。2017年,城鎮居民、農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分別比1978年增加30.2、38.6平方米。居民預期壽命由1981年的67.8歲提高到2017年的76.7歲。
3、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共同發展。1978年至2017年,我國運動員共獲得世界冠軍3314個。全民健身運動蓬勃發展,近4億人經常參加體育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