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城鄉建設 > 高淳建設局邢光征被抓

高淳建設局邢光征被抓

發布時間:2021-03-07 05:27:01

1. 南京高淳老街旅遊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注冊號:****所在地:江蘇省注冊資本:66000萬元人民幣法定代表:邢光征企業類型:股份有限內公司(非上市)登容記狀態:在業登記機關:江蘇省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地址:南京市高淳區淳溪鎮中山大街1號
法定代表人:邢保東
成立時間:2009-04-10
注冊資本:66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20100000144016
企業類型: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
公司地址:南京市高淳區淳溪鎮中山大街1號

2. 江蘇省征地補償標准中的:一,二,三,四類地區是怎麼劃分的,高淳的口糧田是屬於哪一類

江蘇省人民政府令

26


《江蘇省征地補償和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辦法》已於2005年7月21日經省政府第53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予發布,自2005年9月1日起施行。

省長

梁保華
二00五年七月三十一日

江蘇省征地補償和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辦法


第一條

為了保護被征地農民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合法權益,保障被征地農民的基本生活,加強對征地補償和基本生活保障安置工作的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江蘇省土地管理條例》、《江蘇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征地補償和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是指國家將農民集體所有土地徵收後,依法給予被征地農民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補償,並建立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保障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的行為。

第三條

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征地補償適用本辦法。徵收城市規劃區范圍內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應當依照本辦法建立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徵收城市規劃區范圍外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可以依照本辦法建立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

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的補償費標准和移民安置辦法,國務院另行規定的,從其規定。

徵收採煤塌陷地的補償標准另行規定。

在市、縣城市規劃區內,本辦法施行前人均耕地不足0.1畝的村組,經依法批准撤銷後,原農村居民轉為城鎮居民,按規定納入城鎮社會保障體系,不適用本辦法。

第四條征地補償和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由市、縣人民政府統一負責。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具體負責征地補償和征地補償安置費用的解繳;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具體負責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的發放管理,具體工作由各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的農保經辦機構辦理;財政部門具體負責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的管理;審計部門依法加強對征地補償資金和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的審計監督;監察、公安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共同做好相關工作。

第五條

根據土地價值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全省劃分為四類地區,執行相應的征地補償和基本生活保障標准。基本生活保障標准應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適時調整。

第六條

各市、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建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土地數量變化台帳;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應當做好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的個人賬戶記載;公安部門應當做好相關戶籍管理工作。

第七條

依法徵收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必須按照規定足額補償。

征地補償安置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

第八條

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徵用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10倍。

前款規定的耕地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最低標准為:

(一)一類地區每畝1800元;

(二)二類地區每畝1600元;

(三)三類地區每畝1400元;

(四)四類地區每畝1200元。

徵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標准,由各市人民政府按照《江蘇省土地管理條例》第二十六條和前款的規定作相應提高。

第九條

征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被征地農民人數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被征地農民的安置補助費最低標准,一、二、三、四類地區分別為20000元、17000元、13000元、11000元。

需要安置的被征地農民人數,徵收耕地的,按照被徵收的耕地數除以征地前被征地單位人均耕地數計算;徵收其他農用地的,按照該土地土地補償費總和的70%除以當地人均安置補助費計算。

第十條

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個月內,將未進入基本生活保障的被征地農民的征地補償安置費用和16周歲以下人員的生活補助費按規定足額支付;將進入基本生活保障被征地農民的不低於70%的農用地土地補償費和全部的安置補助費劃入同級財政部門在銀行設立的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財政專戶,將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支付給其所有者;將剩餘的土地補償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

征地補償安置費用沒有足額到位的,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有權拒絕交地;征地補償安置費用足額到位的,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不得拖延交地。

第十一條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土地補償費,納入公積金管理,必須用於解決歷史遺留的被征地農民的生活問題,以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生產和公益性事業,不得挪作他用。

第十二條

逐步建立征地補償安置區片價格體系,市、縣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土地區位條件確定征地補償安置區片價格,按照區片價格確定征地補償安置費用。

區片價格由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省價格、財政主管部門制定,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後公布。

第十三條

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的來源包括:

(一)不低於70%的農用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全部的安置補助費;

(二)政府從土地出讓金等土地有償使用收益中提取的部分;

(三)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的利息及其增值收入;

(四)其他可用於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的資金。

各市、縣人民政府應當從土地出讓金等土地有償使用收益中,提取一定數額的資金進入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專戶。一、二、三、四類地區提取的數額按照新徵收土地面積計算,每畝不低於13000元、10000元、9000元、8000元。

基本生活保障資金不足支付的,由同級財政部門負責解決。

第十四條

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專戶由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個人賬戶和社會統籌賬戶組成。

安置補助費和不低於70%的農用地的土地補償費進入個人賬戶。實行基本生活保障的人員死亡的,其個人賬戶中本息余額可以依法繼承。

市、縣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應當在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個月內,根據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供的新徵收土地面積,將政府出資足額轉入社會統籌賬戶。

第十五條

市、縣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應當按照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費用款計劃,定期將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劃入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在銀行設立的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支出戶,確保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及時、足額發放。

第十六條

以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准之日為界限,將被征地農民劃分為下列四個年齡段:

(一)第一年齡段為16周歲以下;

(二)第二年齡段為女性16周歲以上至45周歲,男性16周歲以上至50周歲;

(三)第三年齡段為女性45周歲以上至55周歲,男性為50周歲以上至60周歲;

(三)第四年齡段(養老年齡)為女性55周歲以上,男性60周歲以上。

前款所稱「以上」均包含本數。

各地可根據有利基本生活保障實施的原則,對年齡段劃分與年齡跨度作合理調整。

第十七條

被征地農民應當從征地前在擁有該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承擔農業義務的成員中產生,原土地承包經營者享有優先權。具體辦法由各市、縣人民政府按照有關規定製定。

被征地農民每個年齡段人員的比例,應當與征地前被征地單位各該年齡段人員的比例基本相同。

被征地農民的名單由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半數以上成員同意提出,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後,由縣級人民政府確定。確定後,應當在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在地公示。

第十八條

第一年齡段人員按照一、二、三、四類地區,分別一次性領取不低於6000元、5000元、4000元、3000元的生活補助費;該年齡段人員領取一次性生活補助費後,不再納入本辦法規定的基本生活保障。

第十九條

第二、三、四年齡段人員,可以選擇是否參加基本生活保障。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積極措施,鼓勵和支持被征地農民參加基本生活保障。

實行基本生活保障的被征地農民根據不同地區、不同年齡段,實行不同的保障標准:

(一)第二年齡段人員,從實行基本生活保障的當月起,按月領取生活補助費,期限2年,到達養老年齡時,按月領取養老金。

(二)第三年齡段人員,從實行基本生活保障的當月起,至到達養老年齡時止,按月領取生活補助費;到達養老年齡時,按月領取養老金。

(三)第四年齡段人員,從實行基本生活保障的當月起,按月領取養老金。

各市、縣被征地農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標准不得低於本辦法規定的最低標准。

第二十條

有條件的地區,可以按照自願原則,將被征地農民的基本生活保障納入城鎮社會保障體系。具體辦法由各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二十一條

符合當地農村低保條件的被征地農民,可以享受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未納入城鎮社會保障體系的被征地農民,可以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第二十二條

各地應當對被征地農民進行就業前的技能培訓,為被征地農民的就業創造條件。

第二十三條基本生活保障資金未能足額到位、及時發放的,應當依法追究有關人員的行政責任。

第二十四條

國家工作人員在征地補償和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中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被征地單位或者有關部門弄虛作假,冒領、截留、挪用征地補償安置費用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並依法追究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行政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阻撓和破壞征地工作,妨礙土地管理人員依法執行公務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五條各市人民政府應當按照本辦法制定實施細則,並報省人民政府備案。

第二十六條

本辦法自2005年9月1日起施行。

附件:1.征地補償標准地區分類表
2.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最低標准表

附件1:
征地補償標准地區分類表

類別




一類

南京市玄武區、鼓樓區、白下區、秦淮區、建鄴區、下關區、棲霞區、雨花台區、江寧區,無錫市崇安區、南長區、北塘區、濱湖區、錫山區、惠山區、江陰市,常州市天寧區、鍾樓區、戚墅堰區、武進區、新北區,蘇州市平江區、滄浪區、金閶區、虎丘區、吳中區、相城區、常熟市、張家港市、太倉市、崑山市、吳江市

二類

南京市六合區、浦口區,宜興市,金壇市、溧陽市,南通市崇川區、港閘區,揚州市廣陵區、維揚區,鎮江市京口區、潤州區,泰州市海陵區、高港區

三類

溧水縣、高淳縣,徐州市雲龍區、鼓樓區、泉山區,海安縣、如皋市、通州市、如東縣、海門市、啟東市,連雲港市新浦區、海州區,淮安市清河區、清浦區,鹽城市亭湖區,揚州市邗江區、寶應縣、高郵市、儀征市、江都市,鎮江市丹徒區、揚中市、句容市、丹陽市,興化市、姜堰市、泰興市、靖江市,宿遷市宿城區

四類

徐州市賈汪區、九里區、邳州市、新沂市、豐縣、沛縣、銅山縣、睢寧縣,連雲港市連雲區、贛榆縣、東海縣、灌雲縣、灌南縣,淮安市淮陰區、楚州區、漣水縣、洪澤縣、盱眙縣、金湖縣,鹽城市鹽都區、響水縣、濱海縣、阜寧縣、射陽縣、建湖縣、大豐市、東台市,宿豫縣、沭陽縣、泗陽縣、泗洪縣

附件2: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最低標准表

地區

年齡段

最低保障標准(元
/
月)

養老金

生活補助費

一類

第二年齡段

/

160

第三年齡段

/

140

第四年齡段

200

/

二類

第二年齡段

/

140

第三年齡段

/

120

第四年齡段

170

/

三類

第二年齡段

/

120

第三年齡段

/

100

第四年齡段

140

/

四類

第二年齡段

/

100

第三年齡段

/

80

第四年齡段

120

/土地徵用和房屋拆遷相關法規問答

1、建設用地徵用土地的法律規定是什麼?

答:是根據《江蘇省土地管理條例》第二十三條的規定為「因建設需要徵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使用國有土地的,實行統一徵用、統一供地。建設佔用土地,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有關批准文件,向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用地申請,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照法定審批許可權和程序批准。」

2、土地徵用補償有什麼新規定?

答:《辦法》第六條規定:依法徵用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必須按照規定足額補償。征地補償費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征地補償標准按照鹽政發[2004]71號文件規定執行。

征地補償安置費用應當在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個月內全額支付,市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應及時在被征地農村經濟組織所在地公告,並將安置補助費和70%的土地補償費足額劃入市財政部門在銀行設立的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專戶,將30%的土地補償費支付給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將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支付給附著物及青苗所有者。

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土地補償費,納入公積金管理,用於解決歷史遺留的被征地農民的生活問題,以及本集體經濟組織發展生產和公益性事業,不得挪作他用。

3、什麼是被徵用農民基本生活保障?

答:《辦法》第二條規定:「本辦法所稱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是指國家將農民集體所有土地征為國有後,依法給予被征地農民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合理補償,並建立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保障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的行為。」

本辦法所稱的被征地農民,是指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被征為國有後,由該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中產生的需要安置的人員。

4、新區征地補償標准調整提高表現在哪裡?

答:為了保護被征地農民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合法權益,保障被征地農民的基本生活,省政府和鹽城市政府相繼作出了調整提高征地補償標準的決定(蘇政發[2003]31號和鹽政發[2004]71號),確定了征地補償標准。

(一)土地補償費:我市徵用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徵用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10倍,最低標准為每畝12000元。

(二)安置補助費:徵用耕地的安置補償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被征地農民人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被征地農民人數,按照被徵用耕地數量除以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征地前平均每人佔用耕地數量計算。每一名需要安置的被征地農民,其安置補助費最低標准,我市定11000元。

徵用其他農用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該土地補償費標準的70%計算。徵用未利用土地和非農建設用地,不支付安置補助費

5、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實施,由政府哪些部門分工負責?

答:《辦法》第四條規定: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由市人民政府負責組織實施。市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負責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的制定和補償安置費用的收取與解繳;市財政部門負責應由市負擔的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的落實和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的管理、撥付、監督;市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負責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的經辦和發放,並建立相應的管理台帳;市公安、民政、監察、審計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共同做好相關工作。

6、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的來源包括明些?

答:《辦法》第九條規定: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的來源包括:

(一)安置補助費和70%的土地補償費;

(二)市人民政府從土地出讓金等土地有嘗使用收益中,按照當年新徵用建設用地面積計算,提取每畝8000元的資金劃入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專用帳戶,以建立基本生活保障風險資金,補充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的不足;

(三)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的利息極其增值收入。

(四)其他可用於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的資金。

基本生活保障資金不足支付的,由財政部門負責解決。

7、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的帳戶的支付?

答:《辦法》第十條規定: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專戶由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個人帳戶和社會統籌帳戶組成。

安置補助費和70%的土地補償費進入個人帳戶。實行基本生活保障的人員死亡的,其個人帳戶的本息余額一次性結清給其合法繼承人。

市人民政府出資的基本生活保障資金由財政部門在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三個月內足額進入社會統籌帳戶。

第十六條規定:實行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的,被征地農民的生活補助費和養老金首先從其個人帳戶中支付,個人帳戶不足以支付的,從社會統籌帳戶中支付。

二、房屋拆遷相關規定:

1、房屋拆遷按什麼程序進行?

答:(1)拆遷人申請領取拆遷許可證;

(2)拆遷主管部門發布拆遷公告;

(3)具有評估資質的單位進行評估;

(4)由具有拆遷實施資質的單位實施簽訂協議;

(5)向拆遷人交房並領取房屋拆遷補償款;

(6)由具有拆遷資質的單位拆除舊房。

2、房屋拆遷評估的方法和標准?

(1)住宅房屋拆遷補償價評估,採用市場比較法、成本法等評估原理,結合房屋拆遷補償的常規確定。其計算公式:

住宅房屋拆遷補償評估價=[房屋重置價×成新率+區位基準價×樓層系數] ×合法建築面積+大於建築面積的合法土地補償價。

(2)營業用房拆遷補償價評估,採用路線價評估法,市場比較、成本法等評估原理,結合營業用房拆遷補償的常規確定。其公式:

營業用房拆遷補償評估價=[房屋重置價×成新率+商業路線區位基準價×樓層系數×臨街狀態系數×朝向系數] ×合法營業建築面積。

(3)、我市營業用房的確定:1984年1月5日前所建房屋,在此時點後一直作為營業用房經營或出租,並持有工商營業執照等相關證件,持續經營至今,按規定繳納土地年租金的,方可確認為營業用房。

1984年1月5日後建房屋,以《房屋所有權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上標明的用途為准,未標明用途的,以產權檔案中記錄的用途為准。

4、拆除公有住宅如何補償安置?

答:拆遷直管公有住宅房屋或單位自管的公有住宅房屋(含非成套房屋),被拆遷人選擇產權調換的,房屋承租人由被拆遷人負責按期搬遷,安置房屋仍由原房屋承租人承租,雙方重新訂立房屋租賃合同;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共同選擇貨幣補償的,被拆除房屋的重置價格結合成新部分的補償付給被拆遷房屋的所有人,其餘部門支付給房屋承租人,房屋承租人由被拆遷人負責按期搬遷。

5、如何進行拆遷裁決?

答:拆遷人與被拆遷人達不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經當事人申請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裁決。當事人對裁決不服的,可以自裁決書送達之日起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起訴。拆遷人按規定已對補拆遷人給予貨幣補償或者提供拆遷安置用房、周轉用房的,訴訟期限間不停止拆遷的執行。

標准由省級政府授權給設區的市政府制定。

計算公式為:

(1)土地補償費=被征地畝數*年產值*補償倍數

(2)安置補助費=需要安置的人數*年產值*補償倍數

需要安置的人數=被征地數/征地前人均分配耕地數

年產值的測算公式:

1,前三年平均年產值={(前1年產值+前2年產值+前3年產值)÷3}

2,年產值={(產量×20%)×市場價格}+(產量×市場價格)

產量以當地政府年終統計為准,市場指導價以當地政府物價部門公布的為准.

考慮因素:地類、產值、土地區位、人均耕地數量、土地供需關系、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和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等因素。

3. 江蘇高淳高級中學

江蘇省高淳高級中學歷史悠久,負有盛名,是江蘇省重點中學。學校七遷校址,六易校名,迄今已經歷了八十六個春秋。江蘇省高淳高級中學的校史,是一部具有革命傳統的光輝歷史,又是一部歷盡艱辛創業的發展歷史。 江蘇省高淳高級中學的前身是高淳縣初級中學,創建於1923年2月東壩鎮東岳廟後,童銘新是首任校長,當時只有18名學生,稱為「十八學士」。1930年施興暘任校長,1935年8月學校遷至縣城學山書院.,在學宮明倫堂,尊經閣等處教學,有4個班200名學生.1937年12月日軍佔領縣城,學校被迫停課.1938年2月,日軍離境,學校復課,韋不凡任校長.我黨為建立茅山抗日根據地,1938年6月4日陳毅司令員率部首先抵達高淳,受到學校師生的熱烈歡迎。1939年2月23日,陳毅司令員前往軍部途中,夜宿學校,向師生和群眾發表抗日救國演講,揮毫寫下《東征初抵高淳》壯麗詩篇。新四軍一支隊駐高淳辦事處政治宣傳科長戈白章和張春生、華仁義、侯日千等同志經常來學校開展抗日宣傳工作,建立了以學生、工人為主體的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淳溪大隊,發展一批進步學生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9月,新四軍駐高淳辦事處在高淳縣中建立中共淳溪第一支部,戈白章任書記,王長富、顧龍生分別任組織委員、宣傳委員;學生黨員邢中魁、顧金生先後任中共淳溪第二支部書記;陳啟木、邢益新、邢中魁、王長富、顧龍生、徐邃志、趙振球、趙逢時等學生被派往皖南新四軍軍部教導處學習。1939年8月底高淳淪陷,學校變成日軍司令部,學校東遷東壩和睦澗村,以陳氏宗祠和泗洲庵為校舍,1941年又遷至東壩鎮東岳廟.1943年10月東壩淪陷,學校再度疏散,部分流動學生在渭塘村袁氏宗祠補習班堅持求學.1939年-1945年期間,胡鳳鳴、潘正綱、袁輝宇先後任校長。1946年8月周震東接任校長。上海地下黨組織先後派遣共產黨員李冬魯、高介子來校任教,進行地下活動,接受周震東、薛禮生、趙善昌等師生入黨。1948年10月,建立中共高淳縣地下特別支部,高介子任書記,隸屬中共上海局外縣工作委員會領導。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學校地下特別黨支部為迎接解放,組織師生,印發傳單,宣傳發動民眾,維持地方秩序,做了大量的工作。我黨在學校播下了紅色革命種子。一大批學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成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骨幹力量,為人民的解放事業和祖國的建設事業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在高淳高級中學的史冊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崢嶸歲月,艱苦創業。解放前我縣文化落後,長期沒有中等教育,高淳縣立初級中學創建時,只有平房校舍24間,禮堂3間,膳廳廚房10間;學校遷至學山書院,以書院部分建築為校舍,增建了話雨亭、雨天走廊等。1949年5月高淳解放,學校獲得新生,校名改為高淳縣初級中學,薛禮生任校長,學校發展到7個班307名學生,22名教職工。1953年9月又在西舍增設了分校。1956年增辦高中,校名為高淳縣中學,共有15個班307名學生,首屆高中2個班104名學生。學校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開展教育革命,形成了良好的校風。1957年的反右運動和1958年的「大躍進」,使學校工作受到一些挫折。1959年7月建立中共高淳縣中學黨支部,王建中任支部書記,1962年7月汪起坤任支部書記。學校落實「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執行《全日制中學暫行條例》,形成一支又紅又專的教師隊伍,培養出大批學生進入高等學校和走上社會主義建設各條戰線,贏得了良好的社會信譽。1966年學校已有18個班近千名學生,65名教職工。十年文革浩劫,教師受到迫害,學校損失巨大。1968年8月成立革命委員會,1969年9月工宣隊進駐學校,1971年10月學校改名為高淳縣紅旗中學,王雲程、汪起坤、苗安、陳慶華先後任革委會主任和黨支部書記。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幫」,糾正冤假錯案,落實知識分子政策。1978年8月學校恢復校名為高淳縣中學,陳啟炎任黨支部書記兼校長,學校有42個班2500多名學生,158名教職工。1980年9月,經江蘇省教育廳批準定為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1993年,學校佔地面積48300平方米,建築面積13200平方米;有教學樓3幢,科教樓1幢,綜合教學樓1幢,實驗樓1幢,行政辦公樓1幢,新建了學生宿舍樓、食堂和運動場等。有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微機、語音、音樂、美術、勞技、閱覽、衛生等室配套齊全。學校規模為24個班,1400多名學生,122名教職工,專任教師98名,中級以上職稱的教師58人。學校形成了「勤奮、求實、文明、守紀」的校風,「嚴謹、務實、求精、創新」的教風,「勤學、善思、好問、進取」的學風。學校多次被縣、市評為文明單位和先進集體。93年11月,經江蘇省教育委員會檢查驗收,學校被確認為省重點中學。1982-1997年期間,陳啟炎、劉春山、陶代枝、吳良福、吳新兆、邢精良先後任校長和黨支部書記。 桃李競艷,再創輝煌。江蘇省高淳高級中學素有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設備先進、治學嚴謹務實的優良傳統。七十七年來培養了兩萬余名學生,其中高中畢業生近八千人,初中畢業生一萬兩千多人。有許多畢業生現已成為大學教授、高級工程師、英雄模範、經濟學家、教育家、軍事家、企業家、藝術家和教育、體育、醫務工作者。有200多名學生獲得高學位和出國深造機會。很多校友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各條戰線上,為中華民族的振興和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建功立業,取得了顯著業績,為母校爭得了榮譽。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學校有310多名學生在省市、國家各學科知識競賽中獲獎,其中獲省級獎的55人、國家級獎的44人。在市級以上運動會有203人次獲得好名次,其中金牌5枚、銀牌10枚。1998年,174名學生參加高考,127人達本科分數線,其中理科33人在600分以上,文科9人在550分以上。本科上線率為73%,高考升學率為91.8%。教職工中有118人次受到各級表彰,其中全國優秀教師1名,省優秀教育工作者3名,市優秀教育工作者30名。江蘇省高淳高級中學校友遍及神州,馳譽海外,艷如桃李,燦如群星。1996年縣委縣政府根據省教委有關文件精神決定停招初中生,將縣中改辦成高級中學,1997年高級中學選址在縣城復興路,征地114畝,投入3000多萬元,建築面積27000平方米,運動場地26000平方米,新建的教學樓、科教樓、實驗樓、藝術樓、行政樓、教師辦公樓、體育館、階梯教室樓、學生宿舍樓和食堂交錯 立,雄偉壯觀、環境優美、設施配套,是一所設施裝備現代化的學校,1997年8月鄧中材任校長、黨支部書記,吳爾霄任副校長、黨支部副書記,張培成任副校長,1998年8月楊紀軍任副校長。 2004年年8月張培成任校長、黨支部書記。現有60個班,3000多名學生,200多名在職教職工。學校領導班子以「團結、敬業、開拓、拼搏」的作風,率領全體師生員工在黨的十五大精神指引下,在縣委、縣政府和上級教育部門的領導下,繼承和發揚學校的優良傳統,同心同德,繼往開來,奮發拼搏,開拓進取,將江蘇省高淳高級中學辦成一流師資、一流設備、一流水平、一流質量的江蘇省重點中學,為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人才,展現英姿、再創輝煌。 江蘇省高淳高級中學辦學特色 學校辦學特色是在學校的優勢教育資源的基礎上,以學校的辦學思想為指導,經過全體教職工的不懈努力而逐步形成的。近年來,省淳中立足新起點,抓住新機遇,在辦學過程中逐步形成了以下特色。 (一)課程改革步入健康發展的軌道: 學校以新的課程計劃為依據,積極推進課程改革,用新的觀念實施好國家、地方課程,用新的視野開拓落實好校本課程。建立了能支撐育人目標的現代課程體系。 1.改變傳統的「注入式」的教學模式,大力提倡「啟發式」「講座式」和「發現式」「探究式」。以學生的全面發展、自主發展、個性發展的目標探索課堂教學情景的設計策略,優化課堂教學模式,努力實現實習過程的「情」和「知」互促,提高學生自我發展的意識,和自主選擇、自主探究和自我監控的能力。促進學生知識結構的優化發展和健全人格的形式,讓教學的過程不光是「文化的繼承」,是生命的延續。 2.加大校本課程的開發力度。校本課程是教育民主化進程的產物,又是學校教育個性化的一個陣地,為滿足學生的主體需求,解決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在開發過程中我們的做法是:加強領導進行科學研究,學校成立了教科研及課程開發處(教科處),專門負責教科研及校本課程的開發,並成立了校本課程開發指導小組,積極推進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同時積極引導教師自覺參與校本課程的開發和落實,做好五個把握:一是把握好目標框架,目標框架的建立考慮到對育人目標的支撐,滿足學校發展的需求,針對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分析教學資源的可能;二是把握校本課程的審核標准,使課程內容注重培養學 生的人格特徵、價值觀、意志品質和正確的態度;注重程序性知識的學習,削減繁瑣的陳述性知識,幫助學生掌握概括性高、包含范圍大、牽移價值大的知識,注重學生合理的認知結構的形成和良好的認知風格的養成,針對上述要求開發指導小組成員對每一擬開的校本課程進行辯護與選拔,本著「寧缺毋濫」的原則,落實校本課程,確保課程目標落到實處;三是把握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的教師的過程考核;四是把握學生評價方案提倡多元化的評價方式;五是把握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信息反饋,適時調整課程目標、教學內容,使校本課程的開發實施成為開放式的動態過程,現有校本課程七大類60門。 3.研究性學習落實到處。我校研究性學習的目標定位是:培養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發展自立探索和合作學習的精神,培養科學態度和科學道德,獲得親自參與研討探索的積極情感體驗,激活各科學習的「倉儲知識」,培養綜合運用各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建設祖國及保護人類自下而上的使命感與責任感。我校的研究性學習開展二年多來,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較深刻的改變,同時拓寬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的情感,提升了學生的價值觀。 (二)教育信息化為教育教學改革裝上了助推器。 為實現教育信息化,我校率先建立「校園網路系統」、「校園閉路電視系統」,校園信息高速公路已經開通。每個教室、辦公室都有百兆埠與校園網連接,每個教室配有電腦和先進的數碼投影儀。校園網的建立,為教育的信息化提供了必要的設備條件。全面推行電子備課,教師可以利用網上豐富的教學資源,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師的業務素質。教師自主開發了個人主頁,學生可以在教室或多媒體電腦室實現互動式學習,學校圖書信息可進行電子閱讀,可以上虛擬網,使學生的學習時空得到拓展,五彩繽紛充滿希望的班級網頁展現在校園網上,成為我校又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校園網的建立使學籍管理、班級考核、師資管理、圖書管理、後勤管理全面實現了電子化、網路化,由監控系統、演播系統兩部分組成校園閉路電視系統,能對整個校園實施實時監控,能同時接收六套衛星電視節目,並及時向全校轉播。演播控制中心還可根據學校教學需要,向全校播放教學錄相片、藝術欣賞片、中外經典影片,每個終端有8套節目可選擇,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環境和學習內容。 (三)教學調控體系的建立強化了對教學全過程的監控。 一是建立教師的教學目標自我調控子系統。教師在認真鑽研教材、大綱的基礎上制訂課堂教學的知識、能力、方法、態度、情感目標。在備課上課過程中注重本學科思想的教學,注重本學科知識與其它學科知識的相互滲透,注重學科知識與社會實際的結合,注重本學科知識和信息技術知識之間的整合,通過作業、檢測、提問、討論、交流等方式,了解目標達成度,並對學生採取作業面批、錯題訂正、階段小結、方法指導,再輔之以情感交流心理疏導的方式,多途徑地進行補標。同時教師以教後記的形式進行自我反饋,以修訂預先制訂的課堂教學目標,促使教師教學實踐能力和課堂教學能力的同步提高,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是建立年級調控子系統。教導處牽頭,以行政領導、教研組長和學科帶頭人為主組成視導組,按照課堂評估細則和教學情況調查表,每學期對年級進行1~2次的整體視導,對年級的教學工作從學科教學思想、學法指導、知識綜合、教學環節等方面提出整改意見,並督查落到實處,從而改進各年級教學工作。 三是建立備課評價子系統。學校加強備課組建設,啟動電子備課,並對電子備課作出了具體要求。教師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再生成個性化的個人教案。學校在校園網上對教師的集體備課、個人教案、課件製作及講學稿進行隨機檢查,並將情況及時反饋。 四是建立學生、家長、社會對學校教學的調控子系統。根據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教育原則,學校各年級成立了家長委員會,每學期召開1~2次家長會或家長委員會會議,學校向他們通報,年級教學情況,並通過學校開放日活動全方位地向社會開放我校的課堂教學情況。並聽取他們對學校教學的評議。組織落實每學期一次的學生問卷調查。 (四)教科研取得實質性成果。 學校要發展,科研需先行。教科研是學校發展的著力點,是教育教學質量的增長點,是教師走上「學術型」道路的轉折點。學校制訂了教育科研五年規劃,出台了教育科研獎勵條例及多媒體課件獎勵條例,加強了對教師、教研組的教科研常規考核,建立和完善了教科研工作的導向機制、約束機制和評估機制。確定了課題服務於管理和教學的方向,堅持走「以課題帶科研,以科研促質量」的道路。追求管理和探尋教育教學規律中的科研含量已成為共識。幾年來,教科研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學校的管理和質量也躍上了新的台階。 學校還根據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要求,結合學校的特點,由校長主持的省級課題《農村重點高中學生主體性品質的培養》的研究,國家級子課題《農村重點高中校本課程的操作體系與理論框架》、《農村中學研究性學習實施策略的研究》,取得實質性進展,成為當前解決生源擴大,教師整體素質下降,學生管理難度加大,教學質量潛伏危機的一個有效途徑。 通過廣泛參與課題研究活動,教師理論學習、業務進修等蔚然成風。三年中,教師共撰寫論文400多篇,其中276多篇在市級以上報刊雜志上發表或獲獎,在國家級和省級教育教學類核心期刊上發表的有70多篇。 對教育的深入思考與實踐,改變了傳統的教育教學觀念和模式,學生生活不斷豐富,文學社、學生電視台、記者團、辯論會、研究性學習、《淳中作文》等組織和活動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時代要求我們不斷建構新的文明坐標和文化品格,在這重大命題內釋放我們的活力和才華,我們的教科研之路將越走越寬,明天會更輝煌。 (五)建立了現代學校管理體系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學校進行了管理觀念的更新和校園管理方式的改革,具體包括下列五個方面: 一是以學生自己參與為特徵的校園管理。 a.學生參與考核日常規范。 b.學生參與班務分包。 c.學生參與「管理自我」。 二是以教師發展為核心的人本管理。 教師隊伍建設是立校之本。學校在師資隊伍建設中建立了一系列的適合教師發展的管理策略。即:明確一個目標,實行二級聘任,進行三項培訓,實施四項工程。 a.明確了教師培養目標,即:建設一支師德高尚,基礎扎實,科研型有特長的教師隊伍。引導教師完善自己的人格,做到為人師表,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甘於奉獻;掌握學科思想感情,有寬厚的知識面和先進的教學手段,能結合教學進行科學研究,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開發並落實校本課程,培養特色學生。 b.學校實行了二級聘任制,學校中層由校長室聘任,實行一年一聘,每學年結束時,全體中層幹部向全體教職工述職,並接受評議,每年讓出部分中層崗位讓骨幹教師競聘上崗。班主任和任課教師由教導處聘任,並根據不同的崗位特點,明確崗位職責,制定考核方案;教輔後勤人員在「三公開」的前提由各職能部門負責考核聘任。 c.進行三項培訓,推進教學現代化,一是以學生觀為核心的教育觀念的培訓;二是部分教師的學歷培訓,確保一定比例的教師進行研究生在職培訓。三是信息技術、課件製作的培訓、推進學校教育信息化進程,現在全體教師能熟練運用校園網路進行教學。 d.實施「四項工程」。 新教師「青藍工程」。學校根據新教師大幅度上升的新情況,提出「一年基本合格,兩年業務過關,三年成為骨幹」的青年教師培養目標,採用「結對子,一幫一」的形式,由老教師對新教師進行指導,並定期評選優秀青年教師; 中年特色教師的「名師工程」。學校十分重視名師的培養,在課題研究上壓擔子,在教改探索上引路子,促進中年教師形成教學特色; 全體教師的「師德工程」。堅持「外樹形象、內強素質、個體規范、整體推進」的原則,全體教師向家長作出十條庄嚴承諾。自覺接受領導 行,社會、家長的監督; 黨組織的「陽光工程」。加強思想政治工作,以事業留人,以情感留人,以待遇留人。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和工、青、婦的橋梁作用,積極推進民主治校進程,確保教職工各項權益。 良好的管理模式促進了教師隊伍的成長,教師的結構不斷得到改善,後發優勢正得到體現。 三是以全員聘任制和結構工資制為主要內容的人事管理。 四是引進社會力量參與學校後勤管理。

4. 高淳區16年拆迀規劃

機構名稱
領導信息

服務內容
地點
聯系電話

南京市國土資源信息中心

丁 華

土地登記、地籍測繪、信息化技術保障等

南京市同仁西街7號六、七樓

83198720

南京市地產發展中心

姚 俊

負責江南八區集體土地征地拆遷及全市復墾服務

南京市同仁西街7號三樓

83614647

南京市國土資源執法監察支隊

宋雅建

國土資源行政執法

南京市同仁西街7號二樓

83357222

南京市土地礦產市場管理辦公室

劉 紅

承擔全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招拍掛出讓工作;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的備案工作等。

南京市同仁西街7號二樓

83617841

南京市礦產資源補償費徵收管理處

陳光慶

負責依法實施徵收礦產資源補償費及監督管理工作

南京市同仁西街7號四樓

83198696

南京市國土資源財務管理中心

江小林

向市財政編制年度部門預算、部門決算;向稅務部門繳納各項稅款。

南京市同仁西街7號四樓

83355491

南京市土地儲備中心(副局級)

馮昌中

制定市區土地儲備規劃和年度計劃;負責辦理儲備土地用地手續;擬定土地儲備上市方案。

南京市同仁西街7號三樓

83210207
各分縣局

機構名稱

領導信息

服務內容

地點

聯系電話

第一分局

朱義繁

負責玄武區和白下區國土資源管理工作

龍蟠中路216號(金城大廈十樓)

84523822

第二分局

王世平

負責秦淮區和建鄴區國土資源管理工作

南京市建鄴區應天西路198號河西大廈前樓210室

52326385

第三分局

鄒勇剛

負責鼓樓區和下關區國土資源管理工作

姜家圩52號

86515022

棲霞分局

黃衛東

負責棲霞區國土資源管理工作

和燕路352號

85301737

雨花台分局

朱 健

負責雨花台區國土資源管理工作

雨花台區緯九路花神家居港旁

52829599

高新區分局

陸其富

負責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土資源管理工作

南京高新技術開發區高科1路2號

58648168

化工園區分局

呂和平

負責市化學工業園區國土資源管理工作

六合區方水路168號

58390666

江寧分局

段 俊

負責江寧分局國土資源管理工作

南京市江寧區雙龍大道1200號

52140555

浦口分局

王 軍

負責浦口分局國土資源管理工作

南京市浦口區文德路16號

58283068

六合分局

馬欣建

負責六合分局國土資源管理工作

南京市六合區雄州南路1號 國土大廈

57126008

溧水縣局

石明生

負責溧水縣局國土資源管理工作

南京市溧水縣中山西路

57211690

高淳縣局

袁曉榮

負責高淳縣局國土資源管理工作

高淳縣淳溪鎮寶塔路296號

57307900

舉報:025-83198492

投訴:025-83617436
025-83214133

5. 南京市高淳縣建管處在什麼地方

估計可能性不大,這是典型的獨裁,誰也不能個代表豐沛淳三縣300++萬人民,三縣人民是不會同意的!
看看一群瘋狂人的做法,如果江蘇不要我們了,我們情願自治,我們三縣人民是不會妥協的,希望全國人民支持人民民主專政!!!反對獨裁!!!

近來徐州地區有些區劃傳聞,如下

傳聞1:豐縣沛縣劃到安徽

將江蘇豐縣、沛縣、高淳三縣劃給安微,將安徽天長劃給江蘇。

江蘇全省分為24個行政單位,分別是:

副省級市(下轄若干區、縣[ 市]為副廳級):

1.南京市-(含:原南京市區、溧水)

2.蘇州市(含:原蘇州市區、常熟、太倉、崑山、吳江)

3.無錫市(含:原無錫市區、江陰、張家港、靖江)

4.徐州市(含:原徐州市區、銅山) 正廳級市(下轄若干區、[ 市]為正縣級 )

5.常州市(含:原常州市區、宜興、金壇、溧陽)

6.鎮江市(含:原鎮江市區、揚中、句容、丹陽)

7.南通市(含:原南通市區、通州、海門、啟東、如皋)

8.揚州市(含:原揚州市區、江都、儀征)

9.泰州市(含:原泰州市區、泰興、姜堰)

10.鹽城市(含:原鹽城市區、鹽都、建湖、阜寧、射陽)

11.淮安市(含:原淮安市區、漣水)

12. 連雲港市(含:原連雲港市區、灌雲、灌南)

副廳級市(下轄若干副縣級大鎮和正科級小鎮)

13.東台市(含:原東台市、如東、海安、大豐)

14.興化市(含:原興化市)

15.高寶市(含:原高郵市、寶應)

16.宿遷市(含:原宿遷市、睢林)

17.天長市(含:原安徽天長市)

18. 盱眙縣(含:原盱眙縣、金湖、洪澤)

19.新沂市(含:原新沂市、邳州)

20. 沭陽縣(含:原沭陽)

21.泗州縣(含:原泗洪縣、泗陽)

22.濱海縣(含:原原濱海縣、響水)

24.東海縣(含:原東海縣、贛渝)

全省分成三大片:

蘇南5市: 南京市、蘇州市、無錫市、常州市、鎮江市

蘇中6市(縣): 南通市、揚州市、泰州市、東台市、興化市、高寶縣

蘇北共12市(縣) :徐州市、鹽城市、淮安市、連雲港市、宿遷縣、天長縣、盱眙縣、泗州縣、沭陽縣、濱海縣、新沂縣、東海縣

為實現區域協調發展的目標,蘇南、蘇中、蘇北分成六組,實行接對幫扶,每組考核指標綁在一起,其中蘇南的市領導為各組第一責任人,授予其更大的跨區協調權力:

A組:南京(南)-揚州(中)-天長(北)-盱眙(北)

B組:蘇州(南)--高寶(中)-宿遷(北)-沭陽(北)

C組:無錫(南)-泰州(中)-濱海(北)泗州(北)

D組:常州(南)-如皋(中)-徐州(北)-新沂(北)

E組:鎮江(南)--東台(中)-淮安(北)-東海(北)

F組:南通(南)--興化(中)-鹽城(北)-連雲港(北)

傳聞2:徐州建成直轄市或成立淮海省

「徐淮」的惑與夢
「尷尬的徐州」

和更多見於媒體的長三角地區「桌面上談合作,桌底下飛黑腿」的狀況一樣,蘇北、魯南、豫東、皖西北交界地帶的「暗戰」也是持續不斷。徐州則是這個戰場的地理中心。

看看徐州在地圖上的位置就能感覺到某種尷尬:它位於江蘇省最西北翹出的一個「角」上,以徐州市區為中心,北上不過30多公里,即是山東;西南去同樣距離,則是安徽;在它的西邊50公里,就是河南。

許多徐州人或許不知道,在徐州還有個「淮海經濟區聯絡處」。這個聯絡處主任蔡芳基說,淮海經濟區成立於1986年3月,應該是中國最早的區域性經濟合作組織。其成員都是位於蘇北、魯南、豫東、皖東北的「苦孩子」城市(經濟發展相對滯後,在省里的話語權很少),現在,它已經發展成跨四省、20市、147縣(市、區)的經濟合作組織。區內人口1.2億,面積17.9萬平方公里。

但蔡承認,「合作是相對的,而競爭是絕對的」。

最讓徐州人頭疼的是北面的山東(魯南),一來在眾多對手中,山東的經濟實力最強;二來,據說,江蘇的政策遠不如山東的靈活。

這樣的爭奪體現在市場經濟要素的各層面:原材料、資金、市場,人才、政策(如稅收)等等。

徐州師范大學城市和環境學院副院長沈正平最近做了一個調查,這個調查沒有得出非常確切的數據-因為「很多東西都體現在行動中,卻找不到落到紙上的文字」。但是調查得到了很多事實,這些事實基本上可以涵蓋一個經濟鏈條中的各個環節:

魯南的電價要比蘇北便宜近0.1元。這是因為山東是獨立的山東電網(而江蘇則屬於統一的華東電網),山東省有支配權,它可以齊心協力,支持魯南的發展,降低電價不在話下;

本來成本就低的山東水泥,在銷售到江蘇境內以後,還可以享受當地政府類似「出口退稅」一類的優惠政策(包括減免、補貼、退稅等方式,幅度從幾十元/噸到上百元/噸不等)。蘇北的小水泥在實行關停破產,而魯南的小水泥,則迅速南向靠攏,以低成本搶占江蘇市場。

在山東飛速發展的小水泥、小造紙、小化工--很多時候造成的污染,往往會由蘇北來承擔後果。由於地理上北高南低,在山東省沿沂河、沭河排放的污水,最終經由邳(州)蒼(山)分洪道到達江蘇。據說,在2003年,這種「外來的」污染造成了徐州市一個多月城市供水的困局。

還有,魯南的很多企業(尤其是消費類企業如啤酒),在做市場開發時,更喜歡到蘇北聘請「顧問」,因為蘇北的人更了解蘇北的市場,也更熟悉蘇北的「套路」……

所以,當山東的日照市以「亞歐大陸橋東端橋頭堡」自居之時,早在十幾年前就自稱是「亞歐大陸橋東端橋頭堡」的連雲港除了爭執和苦笑,別無他法。當然,外國友人們甚至大多數的中國人,也弄不清楚到底哪個才是真正的「橋頭堡」。

日照和連雲港是「冤家」,這只是其中的小題目。據說,同位於淮海經濟區的「兄弟城市」,魯南對江蘇實施的「一對一」的「盯防戰術」,「捉對」的「冤家」分別是,濟寧、棗庄對徐州,臨沂對新沂(徐州市下屬的一個經濟相對發達的縣級市),臨沂、日照對連雲港,策略當然是:產品打過去,投資(項目)搶過來。當然,具體的策略,都在實踐中操作,卻沒有任何文字落到紙面上。

戰線拉得很長,就是沿著那個並不規則,相對扁平的「V」形的兩省省界。

徐州(包括整個蘇北)當然也有類似的策略,例如,江蘇的煤炭運往山東、河南、安徽,就要比在省內增收附加費用,但是他們更多時候感到的是力不從心。因為,當山東人齊心協力發展魯南的時候,蘇北在江蘇,依然還是個「女兒地區」。政策上「遠沒有山東靈活」,江蘇省政府給予的支持,也似乎小得多。

徐州是江蘇「女兒地區」、「殖民地」。在記者的采訪過程中,這兩個詞多次出現在徐州本地的官員、學者口中。老百姓沒有這樣的結論,但是他們有最直觀的感受:徐州的發展太慢。

徐州的道路很窄,這些路中最好的還是上個世紀90年代末,現任商務部副部長於廣洲任徐州市長時候留下的,它成了徐州的「人心工程」。

1953年以前的徐州屬山東省所轄(「鐵道游擊隊」的原形即是歷史上活動在這一帶的「魯南鐵道隊」),當年劃歸江蘇,是因為江蘇省內沒有產煤區,徐州是最近的煤炭產地。

這就決定了徐州在江蘇的歷史地位。徐州當地的一位官員至今依然記得上世紀80年代一位江蘇省長官在徐州視察時說的話,「他說,你們徐州只要提供足夠的煤炭、糧食,其他的就不必管了。」

這樣的地位現在「在改變,但是沒有根本得到改變」。結果是,徐州出產的糧食、棉花、煤炭等原材料源源不斷運往蘇南:「蘇北做了貢獻,蘇南產生了效益」。

能夠看見的數據是,1984年,蘇南、蘇北人國民生產總值(GDP)的比例為2.23:1,到了2002年,這個數字變成了3.74:1。同期,中國東、西部這一比例為2.58:1。「蘇北就是江蘇的西部,比西部還西部。」

促進蘇北發展的思路是為了配合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的,2001年,江蘇省政府召開了「蘇北區域發展座談會」,並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快蘇北地區發展的意見》,但是「該戰略尚未全面付諸實施,就提出了沿江開發戰略。」

實際上,促進蘇北發展戰略的嘎然而止,還是由於在整體上蘇南優於蘇北的「傳統」:在長三角承接來自世界各地的製造業轉移,並日益成為世界工廠的一個巨大車間時,蘇北,由於其區位的、歷史的、發展階段的不足,很難在同等投入下,看到同等的產出。

「徐州都市圈」

一位江蘇省的高官在徐州視察時講過一個笑話。他說,對於加速推進地方經濟的發展,蘇南是在「發狂」,蘇中是在「發急」,而蘇北是在「發呆」。

這也有「歷史傳統」:早在明末,蘇南地區就已經萌發出了中國市場經濟的第一棵幼苗;而蘇北,那是中國傳統文化(農業文明)積淀最厚重的地方,徐州就因為是漢高祖劉邦的故鄉而出名。

但蘇北人還是覺得很委屈:可能很少人會相信,徐州是至今江蘇省三個沒有對外開放的城市之一(其餘兩個分別為淮安、宿遷)。所以,當原本盛傳一時的「徐州都市圈」戰略規劃嘎然夭折,被「沿江開發戰略」取代時,徐州人就感覺到了巨大的落寞。

「三大都市圈」的戰略規劃,是在2001年江蘇決定促進蘇北發展之後緊接著提出的。這一戰略的藍圖是,在江蘇南部、西南部和北部分別建設以蘇州、南京和徐州(最初包括連雲港)為中心的三大都市圈,形成以都市圈帶動周邊區域共同發展的格局。

但是,當上海市在2003年4月正式實施其「173計劃」,把蘇南的蘇州、崑山作為明確的競爭對象之後,6月,江蘇隨即提出了「沿江開發戰略」,促進蘇北發展以及建設三大都市圈的計劃,也隨之煙消雲散。

與「沿江開發」戰略配套的、是在蘇北實施「東隴海產業帶」 的開發戰略,即以徐州、連雲港為中心,在隴海鐵路東段江蘇省內形成資源產業、海洋產業等地區性的產業群落。

在徐州人看來,這顯然又是一個在給予蘇南「機遇」之後,給蘇北地區的一個安慰性的安排。當規劃中的這個產業帶形成之後,它對江蘇省的輻射范圍(北面)也只能局限在這短短的20-50公里之內。江蘇省會願意把這里作為它的經濟發展的戰略中心嗎?

在朱傳耿的報告中,有一個「沿江戰略」對蘇北經濟發展的影響分析,「長遠來看,正面效應大於負面效應,但短期內,則是負面效應大於正面效應。」

他所看到的正面效應多是「虛效應」,包括激發蘇北發展活力、增強其競爭意識、激活其創新能力以及吸收沿江的經濟外溢和產業轉移;負面效應則似乎就實實在在地擺在蘇北人面前:可能造成蘇北發展機遇的喪失、導致生產力要素不合理的流動和聚集、蘇北的失業、社會不穩定因素的波及效應、地方保護主義的強化以及非理性的招商引資等等。

一組數字或許可以說明蘇北的困局:自今而後,即使在蘇南停止發展的情況下,蘇北以10%的發展速度進行追趕,那麼,兩地經濟水平持平需要14年;假使蘇南的發展速度為8%,蘇北仍為10%,蘇北追趕蘇南,需要72年,即使蘇北以15%的高速度發展,仍舊需要21年。

「徐淮省」與「徐-連直轄」

也許打破現有區劃鉗制是惟一理性的選擇。

朱傳耿用四個「一致性」來描述淮海經濟區的特徵:資源的一致性(都是煤炭、糧食的主要產區)、產業結構的一致性、發展階段的一致性,以及在淮海區內區域條件的一致性(都在東部沿海,擁有連雲港、日照兩個海港)。沈正平則又補充了一個:人文積淀的一致性(文化、風俗)。

在專家的眼中,這個區內的五個「一致性」實際上把淮海區黏結成了一個完整的社會板塊。但是現實的條件,尤其是那幾條省界的存在卻把這些一致性割裂開來,最終形成的即是:生產要素難以正常流動,惡性競爭層出不窮。正如徐州人所說的,在徐州,從來都是「只有都市沒有圈」。

最終的結果,就是在一個本來各種條件都相對優越的地區,造就了中國東部沿海經濟發展的一個低谷。同時,蘇北、魯南、豫東、皖東北也恰恰是所在省GDP波浪線上的低點,這正是專家們所說的「邊緣效應」。

所以,當網路上配合「50個省」的合理設置出現了許多版本的方案以後,在每一個方案中,「徐淮省(淮海省)」都位列其中。關於設立徐淮省的傳言在徐州已經有了至少三四年的歷史。細心一點的人可以發現,無論是哪個版本的「徐淮省」,都和已經存在了18年的淮海經濟區大體吻合。

其中一個方案出現是這樣設計的:「淮海省,由現江蘇省徐州市、連雲港市、濱海、響水、灌南、宿遷市、現安徽省淮北市、蚌埠市、宿州市、亳州市、現河南省商丘市、現山東省日照市、臨沂市、濟寧市、荷澤市組成,省會徐州。」

另一份方案則強調,「新淮海省的成立將大大促進這一地區的發展,並將激活連雲港作為新歐亞大陸橋橋頭堡的龍頭作用,極大帶動黃淮海地區的發展。」

不過,多數專家和民政部的官員都強調,省級行政區劃不可能貿然推進,所以近期的改革可能需要從局部展開,而合理的安排,是增設直轄市。在之前媒體所提及的增設直轄市名單中,江蘇南部的蘇州是一個「熱門」。但在中國行政學院教授杜鋼建的構想中,位於蘇北的「徐州-連雲港」也應列入這個名單。

在他的構想中,未來的徐州和連雲港可類比為現在的北京和天津,一個是地區中心,一個是對外門戶,正可以相得益障。不同之處在於,北京和天津是兩個直轄市,而徐州和連雲港則會劃為一個直轄市。兩個直轄市的設置以及更多情況下側重北京、冷落天津的傾向,是造成現在天津發展相對滯後的重要原因。在一個直轄市框架下的徐州和連雲港則不存此憂。

「未必一定要一個中心,關鍵是跨區域的,能夠帶動周邊地區的發展,」杜鋼建說,「還要顧及到區域的平衡,並非一定要在東部的發達地區。」

杜鋼建和徐州地方接受采訪的官員、學者都認為,這一地區存在整合的可能性。其最顯著的功效,無疑是打破了這一地區嚴重存在的行政壁壘,重新整合其行政資源、市場資源,為激活在中國東部沿海經濟版圖中最難看的這個「東部欠發達地區」的經濟提供條件。「把自然經濟的一致性和區域規劃的一致性,也就是行政資源的一致性統一起來,形成合力。」

和比較熱門的蘇州、青島比較起來,這樣的選擇似乎更具有現實意義,因為它所涉及的地區無疑都是所在省經濟相對落後的地區,「動起來影響和震動不會那麼大,不會涉及更多、更復雜的利益矛盾。」朱傳耿這樣強調,「風險也就小了很多。」而首先設直轄市,相對而言,其風險就更加小了一些。

在他看來,未來的中國經濟版圖應該是個「π」的形狀,上面的一「橫」是沿海地區,下面右邊一「勾」是沿長江流域,而左邊的一「撇」則恰恰應該在以魯南、蘇北為東端的隴海沿線,唯如此,以東部帶動西部,東西部共同發展的戰略方可完整。而現在,這個關鍵的一「撇」恰恰成了這個「π」最短、輻射能力最低的一線。

傳聞3:蕭縣、碭山重新劃歸徐州

豐沛蕭碭自古是一家,是原徐州的北四縣,蕭縣、碭山距離徐州比淮北近的多,聯系也更密切。而淮北作為礦業城市,與兩縣少有經濟上的往來,特別是碭山,距離淮北較遠,交通也不方便。
事實上淮北市的煤炭資源已進入衰竭,加上產業單一,位置偏僻,發展前途不大,宿州在區位、交通上遠優於淮北,有更大的發展前景。
現在,蕭縣、碭山更希望重新劃歸徐州,如果將來成立淮海省,這個問題會比較好解決.

傳聞4:江蘇省管縣方案出台
1、撤消吳江市,設立蘇州市吳江區、太湖區;撤消崑山市,設立蘇州市崑山區;撤消太倉市,設立蘇州市太倉區;
2、設立地級常熟市,撤消縣級常熟市,設立常熟市尚湖區、虞山區;
3、設立地級江陰市,撤消縣級江陰市,設立江陰市澄江區,撤消靖江市,設立江陰市靖江區;撤消張家港市,設立江陰市張家港區;
4、撤消揚中市,設立鎮江市揚中區;
5、撤消通州市,設立南通市金沙區;
6、撤消江都市,設立揚州市江都區;
7、撤消銅山縣,設立徐州市銅山區、彭城區;
8、撤消大豐市,設立鹽城市大豐區;
9、設立地級新沂市,撤消縣級新沂市,設立新沂市沂河區、新安區;
10、撤消灌南縣、響水縣,合並設立灌河縣,駐響水鎮;
省直管地級市為:南京、鎮江、常州、蘇州、無錫、南通、泰州、揚州、鹽城、淮安、連雲港、徐州、宿遷、江陰、常熟、新沂16個;縣級市和縣為:宜興市、丹陽市、金壇市、溧陽市、句容市、海門市、啟東市、如皋市、泰興市、姜堰市、儀征市、高郵市、興化市、邳州市、東台市和沛縣、豐縣、睢寧縣、東海縣、贛榆縣、灌雲縣、漣水縣、沭陽縣、泗洪縣、泗陽縣、盱眙縣、金湖縣、洪澤縣、寶應縣、濱海縣、阜寧縣、建湖縣、射陽縣、海安縣、如東縣、灌河縣36個;高淳、溧水2縣仍由南京市管轄

附:豐縣漢文化:

豐縣古稱豐邑,始建於秦末漢初,歷史悠久,名家輩出。

文天祥《豐沛懷古》寫道:「秦世失其鹿,豐沛發龍顏,王侯與將相,不出豐沛間」。

西漢名士蕭何、周勃、周亞夫,文學家劉安,梁太祖朱溫,清代名臣李衛,康熙年間狀元李蟠,道教始祖張道陵等均族豐縣。豐縣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皇帝-漢高祖劉邦的誕育之地,被譽為「千古龍飛地,一代帝王鄉」,兩漢文明一脈相承,源遠流長。

臧克家說:「豐沛蕭碭自古多英雄!」

我感覺,只有第四個說法有些靠譜,其他的現在沒有實現的可能性,現在經濟衰退、失業率下降、行政區劃不能很快的解決經濟發展問題,需要很長時間的協調整合,搞不好的話會出亂子的,這種時候還是穩步向前的好,就像股指期貨和創業板一樣,只是傳聞而已,就像證監會主席所說:一切要等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6. 查找,幫忙啊,謝謝大家啦!

為了加強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我國已建立起比較嚴密和完備的行政監督體系。我國行政監督體系的內容:它包括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監督,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新聞輿論和社會公眾的監督,群眾通過法定渠道(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的監督,司法機關的監督,政府體系內部(監察、審計等部門)的監督等多種監督形式。

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監督: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權力機關,國家的行政機關在它的基礎上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監督是最具有權威、最高層次的監督,政府接受權力機關的監督,實質上是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是人民當家作主的體現。監督的具體形式是:政府要定期向人大報告其工作;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質詢;依法向有關人大常委會備案行政法規、規章。

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人民政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組織,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一種重要形式。政府要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接受黨的監督,認真聽取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的意見。人民政協的主要職能是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可以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工作,通過建議和批評方式進行監督。也可以通過做好有關課題,通過調查研究,積極主動地向政府機關提出建設性意見。

新聞輿論和社會公眾的監督:監督權是公民的政治自由和權利之一。公民可以通過行使監督權,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進行監督。具體的形式是提出批評和建議、申訴、控告、檢舉等。新聞輿論通過調查、采訪,暴露政府行政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引起人們的廣泛觀注,從而監督政府的行政。

群眾通過法定渠道(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的監督:當政府在行政過程中沒有嚴格依法行政而侵害了群眾利益時,群眾可以到相關的政府部門申請行政復議,對政府行為實行監督;也可到司法部門提出行政訴訟,發揮司法部門對行政的監督作用。

司法機關的監督:這種監督是通過兩種形式實現的:一是人民法院通過行政訴訟審查行政行為的合法性,糾正行政違法行為,監督政府依法行政;二是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通過追究懲治職務犯罪,防範和糾正政府公職人員違法犯罪行為,保證落實依法行政。

政府體系內部(監察、審計等部門)的監督:政府要加強系統內部監督,支持監察和審計部門依法獨立履行監督職責。監察、審計等部門是行政機關內部的行政監督部門。監察部門通過加強廉政監察、執法監察、效能監察,督促政府工作人員廉潔從政,保證政令暢通,防止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審計部門是通過加強對財政預算執行和收支、政府投資管理和重點建設項目、重點國有金融機構和國有企業及稅收征管的審計監督,及時發現問題,並依法處理。

7. 請問初級職稱評審,網上審核通過後,需要去哪交材料

初級職稱評審,網上審核通過後,需要去人事局交剩下材料。
如「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管理系統」未通過,則無法提交評審材料至評委會,因此參加當年評審的客戶須完成規定的繼續教育學時,並通過周期驗證。評審材料在評審當年的三月份起開始准備;
1、持省外專業技術資格證書的專業技術人員,如在我市申報高一級職稱,請至少提前半年辦理「專業技術資格確認」手續。
2、專業技術人員申報評審,其工作資歷計算的截止時間為評審當年8月31日。由此日上推,未滿規定年限的,請勿申報。
所需材料
●初級職稱評審
1、參加全國計算機專業技術人員應用能力考試並合格(中專申報初級要求三個模塊。該考試可登錄廣州考試信息網,每月都可報名參加);
2、申報評審初級專業技術資格,對繼續教育可不作硬性要求。
3、申報助理級資格,專業技術論文不作要求,但要求提交與從事的專業技術工作相關的解決技術問題而撰寫的專項技術分析(論證)報告1篇(第一作者)。
4、從事現專業技術崗位工作以來的專業技術工作總結,要求3000字左右;
5、從事現專業技術崗位工作以來的業績、成果材料;
6、參加工作以來的各年度《專業技術人員年度考核表》 。
中、高級職稱評審申報材料
1、參加全國職稱外語考試並合格。報名時間:每年12月左右,以廣州考試信息網公布的報名文件為准。如參加考試,請提前與我們預約。免考范圍:請參照粵人發[2007]120號文《關於調整完善我省職稱外語政策的通知》、粵人社發〔2015〕128號文《關於做好2015年度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工作的通知》。須提供符合免考的相關證明;
2、參加全國計算機專業技術人員應用能力考試並合格。該考試可登錄廣州考試信息網,每月都可報名參加。免考范圍:符合《關於調整專業技術資格評審中若干政策規定的通知》(粵人發〔2005〕177號)、《關於做好2015年度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工作的通知》(粵人社發〔2015〕128號)有關免考規定的人員,須提供符合免考的相關證明;
3、從取得現專業技術資格職稱當年起(未獲得專業技術資格的人員,按從事現專業技術崗位工作開始),每年的《專業技術人員年度考核表》(樣本見附件1);
4、完成繼續教育學習,並將繼續教育學時在中國廣州人事網的「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管理系統」上登記並經人事主管部門審批通過後方有效。從2008年起各類專業技術人員每人每年脫產或集中參加繼續教育的時間累計不少於72學時,並由所在繼續教育基地或辦學單位負責出具培訓相關證明(證明內容需包括學員姓名、培訓課名稱、培訓時間及培訓課時等信息)。根據穗人社函(2012)272號文件,從2012年起,專業技術人員每年須完成累計不少於12天或72學時的繼續教育任務(每天按6學時計算)。其中,公需課不少於3天或18學時,專業課不少於7天或42學時。衛生系列繼續教育要求在華醫網上登記,並在「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管理系統」中進行個人注冊,否則數據將無法導入。
學時計算時間從取得現專業技術資格當年起計算。
5、專業技術論文,必須是取得現任專業技術資格後在有CN或ISSN刊號的專業核心刊物上發表的。論文篇數根據不同專業有所不同,具體可參照職稱系統中的「專業技術資格條件」各專業的論文要求,或登陸「廣州職稱」「資格條件」查詢。
6、任現專業技術資格(未獲得專業技術資格的人員,按從事現專業技術崗位工作開始)以來的專業技術工作總結,應就個人的思想品德、專業技術工作經歷情況、業績成果等方面進行綜合闡述要求3000字左右;
7、任現專業技術資格以來的工作業績、成果等證明材料。

閱讀全文

與高淳建設局邢光征被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