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城鄉建設 > 定遠縣建設局請假規定

定遠縣建設局請假規定

發布時間:2021-03-08 14:08:00

Ⅰ 楚漢之爭的勝者是誰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高材者先得。(秦朝失掉了它的帝位,天下人一齊爭奪,本領強的人先搶到。)

公元前202年初,西楚霸王項羽的軍隊被漢王劉邦和各路諸侯的聯軍牢牢地包圍在垓下(今安徽靈璧縣東南)。入夜,四周傳來一片楚歌,使項羽大吃一驚:「莫非漢軍已經佔了楚國?怎麼漢軍中會有那麼多楚人?」他知道大勢已去,再也睡不著覺,在營帳中喝著悶酒。喝著喝著,項羽按捺不住內心的沖動,唱起一曲悲歌:

力拔山兮氣蓋世(我有蓋世的勇氣,有撼山的偉力),

時不利兮騅不逝(可惜時機不利,連寶馬也跑不快),

騅不逝兮可奈何(寶馬也跑不快,我奈何它不得),

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啊虞姬,我怎樣才對得起你)!

在左右的哭聲中,項羽泣別愛姬,趁黑夜率領800騎兵突圍南奔。黎明時分,漢軍發覺,立即派灌嬰率5000騎兵緊追不舍。渡過淮河後,項羽的隨從已逃得只剩下百餘人。到陰陵(今安徽定遠縣西北)時,項羽迷了路,向一位農夫問路,他指點往左走,使項羽一行陷於一片沼澤,讓漢軍追上了。項羽且戰且奔,到東城(今安徽定遠縣東南)時只剩下28騎。在數千漢軍騎兵的追擊下,項羽自知不免,感到老天爺實在不保佑他,對部下說:「我起兵到現在八年了,親自打了七十多仗,所向無敵,從來沒有敗過,所以才稱霸天下。可是今天卻被困在這里,這是天要亡我,不是我作戰的過失。現在我要決一死戰,快速打三次勝仗給你們看看,每次都要殺掉對方的將領,砍斷漢軍的軍旗。讓你們明白這是天要亡我,不是我仗打得不好。」果然,項羽所向披靡,三次在漢軍中奪旗斬將,但卻無法擺脫漢軍的追擊。

項羽像項羽逃至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亭長請他上船過江,勸道:「江東(江南)還有地方千里,數十萬民眾,也足以稱王。現在只有我有船,大王快上來過江,漢軍無法渡江。」項羽笑道:「天要亡我,我還渡江干什麼?況且我當初與八千江東子弟一起渡江而西,如今沒有一個人能回去,就是江東父老可憐我,還尊我為王,我有什麼臉再見他們?縱然他們不罵我,我心裡難道不感到慚愧嗎?」

項羽將坐騎送給亭長,用短刀與漢軍搏鬥,又殺了數百漢軍,自己也受傷數十處。這時,他見到了熟人呂馬童,問:「這不是老朋友嗎?聽說漢王用一千斤金子和一萬戶封邑買我的頭,就成全了你吧!」說著舉刀自刎。王翳搶上去砍了他的頭,將士一哄而上爭奪他的屍體,自相殘殺,死了數十人。最後,呂馬童等四人各搶到一塊請功,於是封他們五人為侯。

項羽死後,楚地全部降漢,只有他的封地魯城(今山東曲阜市)還在堅守。漢軍揚言要屠城也不起作用,直到將項羽的頭拿來,城內人確信項羽已死,才開門投降。至此,楚漢之爭以漢王劉邦的勝利而告終。

自從公元前206年秦王子嬰出咸陽城投降,交出皇帝璽綬,經過三年零四個月,秦朝失去的「鹿」終於被劉邦奪得。

實際上,在秦末參與逐鹿的群雄中,劉邦一開始並不具有「高材」的資格。

在劉邦成為漢朝的「太祖高皇帝」後,盡管史臣給他編造了一系列神話,卻無法掩蓋他出身「細微」的事實。劉邦出身在一個普通農家,父母連名字都沒有,史書上只能稱為「太公」和「劉媼」(劉大娘);本人只擔任過亭長,是最低級的吏。而項羽家世代楚將,是名將項燕的孫子、項梁的侄子。參與角逐的其他諸侯中,章邯是秦朝大將,曾經統率數十萬大軍;司馬欣是章邯的長史(相當秘書長兼參謀長);董翳是都尉;魏咎、魏豹是原魏國王族;韓王成是原韓國公子;趙王歇是原趙國王族;田儋、田市、田都、田安、田假都是原齊國王族;張耳、陳余是原魏國的名士。論出身和家庭背景,都比劉邦有更大的號召力。

起兵前的劉邦沒有什麼能耐,好吃懶做,不治家業。有一次他拉了朋友來家吃飯,大嫂很討厭,故意將鍋底括得很響,使他們以為鍋里已經沒有什麼羹了。他愛喝酒,卻沒有錢,經常向王媼、武負家賒賬。據說王、武二人見他醉卧時上面有龍,常常將他的賬一筆勾銷。這是他當了皇帝後的記載,實際可能是他經常賴賬。他好色,大兒子劉肥就是他和一位「外婦」(姘婦)曹氏生的。劉邦當亭長後,與同事吃吃喝喝,關系拉得不錯,但押送刑徒去咸陽時,還沒有出縣境就讓不少人逃跑了。單父(今山東單縣南)人呂公是沛縣令的朋友,來到沛縣後賀客盈門,負責收賀儀的蕭何只能規定:「禮錢不滿一千的人,請在堂下就坐。」劉邦登門後聲稱「賀錢萬」,呂公聞訊大驚,連忙起身迎候,招呼他就座。其實劉邦身上一文不名,蕭何知道他的底細,怕自己為難,就說:「劉邦一向好說大話,辦不成正經事。」劉邦卻仗著人頭熟,大模大樣坐了上座。這居然引起呂公的好感,將女兒(呂雉,以後的呂後)許配給了他。正因為如此,劉邦的父親稱他為「亡(無)賴」,其行為可見一斑。

相比之下,項羽年輕時雖不願讀書學劍,卻希望能學「萬人敵」(能對付萬人的本領),並粗通兵法。他身長8尺余,力能扛鼎,才氣過人,武功不可謂不強;見到秦始皇巡遊的排場後,竟說「他可以被取而代之」,比劉邦在咸陽說的「大丈夫當如此也」更有氣派,志向不可謂不高。從他的作戰記錄,特別是最後的垓下之戰看,他稱得上是當時最勇猛的將領,當然遠在劉邦之上。他自殺時31歲,沒有後人,僅與虞姬的泣別見於記載,大概不像劉邦那樣尋花問柳。篤信儒家禮儀的魯城父老居然願意為他死守,作為一位失敗者而沒有留下個人丑聞,項羽的人品看來比劉邦要好得多。

劉邦起兵時,只在沛縣徵集到二三千人,而項梁、項羽渡江時已有子弟兵8000。劉邦連故鄉豐邑也攻不下,得到項梁資助的5000士卒和10名「五大夫將」後才取勝。項梁在時,劉邦聽從他的調遣。項梁死後,對付秦軍主力章邯的是項羽。劉邦打的硬仗不多。入關後,劉邦的軍隊只有10萬,而項羽擁有40萬大軍。劉邦去漢中時,項羽只撥給他3萬士卒,沿途還有不少人逃亡。就是在楚漢之爭中,劉邦也屢次失敗,父母妻子被俘,胸口中箭,幾次死裡逃生。

但是歷史恰恰讓劉邦成為最後的勝利者,給項羽安排了一個悲劇的結局。

我們當然可以說,推翻秦朝的統治,重新建立統一政權,是符合歷史潮流的。但推翻秦朝的起義是由陳勝、吳廣發動的,在劉邦之前已有很多人參加,項梁、項羽是與劉邦同時起兵的。實際上,消滅或牽制秦軍主力的並不是劉邦,要是沒有劉邦參與,秦朝也不可能再延續。劉邦入關後廢除了秦朝的暴政,但在其他諸侯控制的地區似乎也沒有再繼續實行秦朝的政策。如果由包括項羽在內的其他人來重新統一中國,並不一定比劉邦建立的漢朝差。所以,秦朝的覆滅和新朝代的建立可以說是歷史的必然,但並沒有註定非得由劉邦來完成。

還有人說,項羽的失敗是因為他分封諸侯,從秦始皇的郡縣制和中央集權制倒退了。可是劉邦在與項羽抗爭時也是大封諸侯,漢朝建立之初又加封了不少同姓諸侯,如果說這是權宜之計,那麼項羽為什麼不能也權宜一下呢?

以前還有人說,項羽出身楚國貴族,而劉邦出身勞動人民,所以劉邦能繼承農民起義的事業。那就更可笑了。且不說劉邦的最終目標也是當皇帝,他所建立的漢朝與秦朝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即使真是如此,陳勝、吳廣,還有諸侯中的黥布、韓信、彭越、盧綰等的出身都屬於勞動人民,也未必輪到劉邦。

所以說,歷史提供了一種機遇,但並非只給劉邦一人,卻讓劉邦爭取到了。從這一角度看,劉邦的成功自然不是偶然的。

劉邦初登帝位時,曾經讓列侯諸將說出他所以得天下、項羽所以失天下的原因,要求他們直言無隱。高起和王陵說:「陛下為人傲慢,對人沒有禮貌。項羽講仁義,又愛護別人。但您派人去攻城略地後,戰利品和俘虜都賞給了他們,有利益與大家共享。項羽妒賢嫉能,陷害有功勞的人,懷疑有本領的人,打了勝仗的人不給記功,得了土地的人不給予好處,這就是他失天下的原因。」劉邦說:「你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說運籌決策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我不如張子房(良);主持行政機構,管理百姓,保證供應,使糧食的運輸線不斷絕,我不如蕭何;率領百萬大軍,每戰必勝,每攻必克,我不如韓信。這三位都是傑出人物,我能使用他們,這才是我得到天下的原因。而項羽連一個范增都不能用,所以會敗在我手裡。」

劉邦與韓信也有過兩次對話,一次是他剛拜韓信為大將,韓信問他:「大王自料勇悍仁強比項羽怎樣?」劉邦沉默了好久,只得承認「弗如」。另一次,劉邦與已被剝奪了兵權和王位的韓信討論諸將帶兵的本領,問道:「像我這樣的人,能帶多少兵?」韓信說:「陛下不過能帶十萬。」劉邦問:「那你呢?」答:「像臣這樣,多多益辦(善),帶得越多越好。」劉邦笑道:「多多益辦!那怎麼會被我利用呢?」韓信說:「陛下不能帶兵,而能帶將,所以我會被你利用。況且您的本領是上天賦予的,非人力可比。」

看來,劉邦還是有自知之明的。他知道自己的本領有限,遠不如項羽,所以如要戰勝項羽,只能重用傑出人物,發揮他們的作用,才能彌補自己的不足,克敵制勝。韓信的評價雖有溢美之處,但也說明劉邦的用將本領比他自己帶兵要強,所以盡管他本人的武功和指揮能力遠不如項羽,卻能利用韓信等將領去戰勝項羽。

或許正因為劉邦明白自己沒有多大能耐,所以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他開始的決定往往很成問題,但得到正確的意見後就不再堅持己見,楚漢之爭中幾次關鍵性的決策都是他採納別人意見的結果。

酈食其去見劉邦時,他正讓兩個侍女替他洗腳,酈食其數落他道:「要是你真想消滅無道的秦朝,就不應該對長者如此無禮。」劉邦立即起身,整理好衣服致歉,請他上坐,並採納他的建議襲擊陳留(今河南開封縣東南),獲得了秦朝的儲備糧。

出遊圖劉邦的軍隊攻至南陽郡時,秦朝的郡守死守宛城(今河南南陽市),他准備繞過宛城繼續西進。張良勸道:「你雖然急於入關,但秦兵尚多,又占據了險要。現在如不攻下宛城,它在後面襲擊,強大的秦軍又在前面,是很危險的。」於是劉邦連夜引兵返回,到黎明就完成了對宛城的包圍。當南陽郡守派舍人來講了一番道理後,劉邦及時接受他的投降,贏得了首先進入關中的寶貴時機。

進入咸陽後,劉邦原來打算住在宮中,聽了樊噲、張良的勸阻後,就將秦朝的重寶財物府庫全部封存,回到城外灞上駐扎。他誤聽了別人意見,派軍隊封鎖武關,以便阻擋諸侯入關,獨霸關中。被激怒了的項羽不僅攻破武關,還准備發動攻擊,消滅劉邦。劉邦聞訊後,完全聽從張良的安排,結交項羽的叔父項伯,通過他向項羽疏通,又親赴鴻門宴,在張良、項伯的協助下消解了這場災難,死裡逃生。

項羽背約封劉邦為漢王,劉邦氣得想與項羽拚命,周勃、灌嬰、樊噲等也勸劉邦動手,蕭何卻加以勸阻:「現在兵力不如人家,百戰百敗,豈不是白白送死?」他勸劉邦接受漢王的封地,以漢中、巴蜀為基地,還定關中,進而統一天下。

蕭何多次推薦韓信,沒有受到劉邦重視。蕭何親自追回韓信後,再次向劉邦推薦:「您如果打算長期統治漢中,韓信沒有什麼用;如果一定要爭天下,不用韓信就沒有人可以商量,您自己打主意吧!」劉邦立即同意用韓信為大將。蕭何說:「您一向傲慢無禮,現在拜大將就像找個小孩來玩玩,怪不得韓信要走。如果您真想拜他為大將,必須選個好日子,齋戒,專門建拜將壇,舉行隆重的儀式。」劉邦一一照辦,這才獲得了韓信這員大將,贏得了還定三秦的勝利。

以後,劉邦一度聽信酈食其立六國的後人為諸侯的建議,連印都刻好了,聽了張良的八點反對理由,劉邦又氣又急,大罵:「這臭小子,差點壞了老子的大事。」立即將印銷毀。在滎陽被圍時,採用了陳平的離間計,使項羽失去了范增。劉邦准備再次東進時,聽從袁生的計謀,改為出武關,進軍南陽盆地,調動項軍南下。韓信滅齊後不聽調遣,劉邦想以武力鎮壓,經張良勸阻後改為封韓信為齊王,贏得韓信在關鍵時刻的支持。項羽同意以鴻溝劃定雙方界線,釋放了劉邦的父母妻子,劉邦心滿意足准備退兵回關中,又是張良、陳平進策,劉邦才轉而追擊項羽。在最後決戰時,兵力最強的諸侯韓信、彭越按兵不動,漢軍被楚軍擊敗,只能深溝高壘固守,劉邦接受張良建議,調整擴大韓彭的封地,換來他們的出兵,形成對項羽的合圍。要是劉邦像項羽那樣自以為是,剛愎自用,以上每一步都可能失誤,都會導致無可挽救的失敗。

不過,僅僅能用人,能從善如流是得不了天下的。作為一個開國皇帝,劉邦還有他獨特的本領。或許他不願當眾表白,以往的史家似乎也沒有充分注意,那就是他在「爭天下」的堅定目標下,實行相當靈活的策略,甘冒風險,又能屈能伸,甚至不擇手段,從來不講究光明正大、說話算數,不愧為「亡(無)賴」。但我們不得不承認,對於劉邦這樣一個出身「細微」的人來說,這是取得成功的唯一辦法,別無選擇。

就拿他見呂公的事來說,按他的家境是拿不出一千錢作賀儀的,要是按規矩辦事,只能老老實實坐在堂下看熱鬧;就算咬咬牙,湊上一千錢,也不過在堂上當陪客。而一句「賀錢萬」使他輕而易舉坐了首席,成為呂公嘉賓,還娶到了有身份的妻子。這個險是值得冒的,也無傷大雅。就算被揭穿了真相,問題也不大,蕭何定的辦法畢竟不是法律,算不上犯法。劉邦本來就是無賴,也不怕在同事面前丟臉。

楚懷王派軍隊入關伐秦時,秦軍還很強大,諸將都不敢爭這個先,劉邦卻敢於接受「西略地入關」的命令,說明他有膽略,不怕死。但項羽想與劉邦一起入關,卻始終沒有被准許,原因是懷王身邊的「諸老」反對。諸老認為項羽「為人慓悍猾賊」,經過的地方都被他燒殺破壞,而劉邦一向是「寬大長者」。其實,諸老對劉邦的了解並不全面,也不深入,只是劉邦的表面文章做得更好,又重視公關。

諸老對項羽的壞印象之一是他曾將襄城(今河南襄城縣)的人全部殺光,但劉邦初起兵時就曾威脅沛縣百姓,要不響應他,就會「父子俱屠」;西進時攻下潁陽(今河南許昌市西南)後也「屠之」,殺了個一干二凈,也有過很殘暴的表現。

就是劉邦最受人稱道的入關後的表現,更多的也是宣傳手段。他不是不想住豪華的宮殿,只是張良等加以勸阻。他封了秦朝的珍寶府庫,但在進咸陽之初,「諸將爭走金帛財物之府分之」,蕭何已接管了秦朝丞相和御史收藏的「律令圖書」(均見《漢書·蕭何傳》),鴻門宴時劉邦送給項羽的璧和送范增的玉斗,當然也是秦宮中的珍寶,只是劉邦沒有像項羽那樣明火執仗搶掠破壞,也沒有將府庫搬空,留下一部分應付項羽和其他諸侯。「約法三章」的主要意義是廢除秦朝的苛法,但這一點誰入關後都會實行,而「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這三條法令實際是無法執行的。因為一方面,要確定殺人、傷人、盜竊罪並非容易,傷人與盜竊程度相差很大,如何抵罪?不同的罪執行什麼刑罰?另一方面,社會上的犯罪行為很多,遠非上述三種,百姓犯其他罪怎麼辦?現在能看到的秦律還很多,難道當時都廢了?況且從劉邦入關到項羽入關不足兩個月,「約法三章」不會有實際效果。至於劉邦謝絕百姓的牛羊酒食慰勞,正如他自己所說:「倉粟多,非乏,不欲費人。」(倉庫中糧食充足,不缺,不想麻煩別人。)算不上是什麼德政,卻換來了百姓的喜悅,唯恐他不能當關中的王。

劉邦這些措施的真正目的當然是要當關中王,所以才派兵守關,想阻擋項羽和諸侯入關,只是兵力不濟,被項羽一沖就垮。到了項羽大兵壓境,劉邦把守關的責任都推給了出主意的「鯫生」,又向項羽表白守關只是為了防止盜賊和治安需要,「我日夜在盼望將軍來關中,怎麼敢背叛呢?」以後又忍著一肚子怨氣,聽任項羽背約,接受邊遠地區的封地。

等到劉邦回師攻佔關中時,深恐項羽趁他立腳未穩,發動反擊,特意讓張良帶信:「漢王只是想取得關中作為自己的封地,只要恢復原來的協定就會停止軍事行動,不敢向東擴展。」又將齊國、韓國的「反書」送給項羽,上面寫著「齊國准備與趙國一起滅楚國」。項羽果然上當,沒有入關對付劉邦,卻集中兵力進攻齊國,使劉邦佔有整個關中,並鞏固了後方。

劉邦不能再打關中牌,就利用項羽殺了義帝的借口,打出「伐無道」的旗號。劉邦為義帝發喪,連續三天去義帝靈前號啕大哭,派使者通告各路諸侯:「義帝是天下共同所立,大家一致臣服,現在被項羽放逐到江南殺害,真是大逆無道!寡人親自為義帝發喪,全軍戴孝,出古代瓷人動全部兵力,願隨著各位一起討伐楚國殺害義帝的兇手。」就這樣,為自己爭奪天下變成了替義帝伸張正義。

在滎陽被圍,無法逃脫時,他讓紀信乘上漢王的車,裝成漢王出東門投降,自己趁機從西門逃走了。要是項羽遇到這樣的情況,肯定會寧死不走的。項羽作戰不利,將劉邦的父親放在一個高木墩子上,警告劉邦:「再不退兵,就將你老子下油鍋。」劉邦答復:「我與你曾經在楚懷王前結為兄弟,我的父親就是你的父親,你一定要烹你父親,希望能分碗肉羹嘗嘗。」這樣的話,自然只有劉邦才說得出。項羽最終沒有殺劉太公,固然是有項伯的勸阻,但正如項伯所說「為天下者不顧家」,劉邦做到了這一步,殺了他父親又會有什麼作用?

韓信攻滅齊國後,借口形勢復雜,沒有一個「假王」(代理國王)就難以統治,要求立他為「假王」。當時劉邦正被楚軍圍在滎陽,見到使者送來的信後氣得破口大罵:「我被圍在這里,日夜在盼你來幫我,你倒想自立為王!」張良、陳平趕快在背後暗示,在他耳邊說:「現在我們處境不利,哪能阻止韓信自立為王?不如主動立了他,與他搞好關系。要不,會出亂子。」劉邦也醒悟了,索性罵下去:「大丈夫平定了一個諸侯國,就該當真王,還當什麼假王!」派張良封韓信為齊王,征調他的兵力進攻楚軍。要是劉邦不耍點花招,直截了當地拒絕韓信的非分之想,韓信肯定不會出兵相助,至多隻會自立為齊王後隔岸觀火,聽任項羽滅掉劉邦,甚至會投入項羽一邊。

要是劉邦恪守儒家的仁義道德、禮義廉恥,他絕不會成為以上這些較量的勝利者,也就當不成漢朝的太祖高皇帝了。有人說,開國皇帝十之八九是流氓無賴,只有流氓無賴才能成功,並非沒有道理。劉邦如此,其他出身低微的開國皇帝莫不如此。

道理很簡單,在任何一個專制社會中,一個出身低微的人按照正常的途徑是絕對不可能進入權力中心的;而在家天下的世襲制下,更不可能合法地當上皇帝。非正常的途徑無非是兩條:一是武力,一是陰謀。武力是不可少的,但光有武力還不夠,得武力和陰謀結合。問題是出身低微的人在開始時不可能有很大的武力,像劉邦起兵時只有二三千人,這還得益於他當過亭長,在草莽中嘯聚了數百人,還有蕭何、曹參等現職縣吏的幫助。憑這二三千人幾乎不能與其他任何一支反秦武裝匹敵,更不用說最終將它們一一收編或消滅。

當然還可以用實行「仁義」的辦法,至少可以達到爭取人心的目的。但講仁義得有條件,即大家都講仁義,單方面講仁義就只能當東郭先生,下場往往比東郭先生還慘。秦始皇的大兒子扶蘇是比較講仁義的,但對手胡亥(秦二世)和趙高卻不講仁義。面對偽造的秦始皇的詔書,扶蘇只能選擇自殺。在與劉邦的爭斗中,項羽不止一次有過消滅劉邦的機會。項羽入關之初,已經部署了對劉邦的攻擊,以當時的力量對比,劉邦毫無活路。而且劉邦守關阻攔諸侯,已經給了項羽很合適的借口,可以取得其他諸侯的支持。但項羽聽了劉邦的辯解後放棄了襲擊。在鴻門宴上又遲遲不實行與范增商定的行動,劉邦秘密回營後也就不了了之,固然是由於他有優柔寡斷的缺點,但主要還是范增所批評的「不忍」,即沒有完全不顧「仁義」,而劉邦對付他時就沒有那麼多「仁義」了。再說,即使是為了爭取人心而實行的「仁義」。也得有實行的條件,施行者得掌握了一定的權力,擁有一定的地位。像劉邦宣布約法三章,前提就是他進了咸陽,成了關中的實際統治者,否則不是被當做空頭支票,就是會被人視為痴人說夢。比較而言,「仁義」只對已經擁有權勢者、當道者有利。出身低微的人要靠行仁義得天下是絕對不可能的。

唯一可以找到的理論根據是「天命」。有了天命就不怕出身低微,也不怕別人指責你手段不光明正大,因為天命在身的人的任何行為都是替天行道,代表天意。可是天命並不是什麼具體的東西,不是一隻真正的鹿,古往今來,聲稱自己得天命的人不知有多少,但最終被承認的只是少數成功者。所以那些人的得天命,實際上並不是什麼預言,而是對既成事實的承認,是出於事後的追認和偽造。相反,失敗者即使原來擁有過一些得天命的跡象,也會隨著失敗的來到而使之盪然無存,因為失敗本身就證明是「天之所厭」,是天命的喪失。

就拿劉邦來說,漢朝的史官記載了他很多得天命的徵兆和事跡,實際都經不起深究。《史記·高祖本紀》說,他母親劉媼在湖邊睡覺,夢中與神仙發生性關系,當時天色昏暗,電閃雷鳴,劉太公去找她時,見到有蛟龍在上面盤旋,劉媼就此懷孕,生下了劉邦。這樣的故事本來是母系社會「知母不知父」的殘余,後來成了真命天子出世的公式。但這種事要編造也再簡單不過,因為除了劉太公夫婦外,沒有誰能夠證明。據說劉邦的相貌是「隆準而龍顏,美須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也就是高鼻子,高額骨,長脖子,大鬍子,相貌或許有點異常,但在沒有攝影技術的情況下,真正見過劉邦的人畢竟有限,到了他死後,就隨便史官自由描繪了。至於說他左大腿上有72顆黑痣,就更玄了,因為當時不興在公共場所穿三角褲或裸體,除了他的父母妻妾,誰能看到這些痣並數一下究竟有幾顆?

其它三個故事,一是老人看相。劉邦當亭長時,請假回家種田。一天,妻子呂雉帶著兩個孩子在地里干農活,一位老人路過,向她要些吃的,呂雉給了他。他看了呂雉的相說:「夫人是天下的貴人。」呂雉讓他看兩個孩子,他看了兒子後說:「夫人之所以能當貴人,就在於這個孩子。」看了女兒後也說是貴人。老人走後,劉邦恰好從鄰居家過來,呂雉詳細告訴了他,劉邦聽說老人走了不遠,趕快追上去,讓老人給自己看看。老人說:「剛才夫人與小孩都與你相似,你的相貴不可言。」劉邦連聲道謝:「要真像你說的,我一定不忘你的恩德。」劉邦發跡,卻再也沒有找到這位老人。

二是斬白蛇。劉邦將刑徒放走後,喝足了酒,走在野地小路上,讓一位隨行在前面探路,那人來報告:「前面有一條大蛇擋著道,退回去吧!」酒醉了的劉邦說:「壯士行路,有什麼好怕的?」於是走上前去,拔出佩劍向蛇砍去,蛇被斬為兩段,路通了。又走了幾里,劉邦醉得就地睡著了。後面有人走過那裡,見一位老太在黑夜裡哭,問她為了什麼事,老太說:「有人殺了我兒子,所以哭。」問她:「你兒子為什麼被人殺了?」老太說:「我兒子是白帝子,化成蛇橫在路上,現在被赤帝子斬了,所以哭。」那人以為這老太在胡說,想給她點厲害看看,老太忽然不見了。那人遇到劉邦,告訴了他這件事。劉邦心中暗暗高興,以赤帝子自居,隨從的人對他越來越畏懼服從。

另一個故事,是秦始皇曾說:「東南有天子氣。」所以親自東游,想憑著自己皇帝的身份將這股天子氣鎮壓下去。劉邦聽說後,就懷疑「天子氣」是指自己,於是就隱匿在芒、碭二縣相交的山野間。但他的妻子呂雉經常能找到他,劉邦很奇怪,問呂雉是怎麼回事。呂說:「你所在的地方上面一直有雲氣,所以只要往有雲氣的地方就能找到你。」劉邦心中大喜。有的沛縣子弟聽說,都想投奔劉邦。

鼎這些故事顯然是事後編造的。像看相的事,只有劉邦一家知道,反正隨便他們怎麼說都行。醉後砍死一條白蛇並不是什麼了不得的事,也不能說必無其事,但將此事說成是赤帝子斬白帝子就只有一個人為證,偏偏此人像那位老人一樣,連姓名也沒有留下,在劉邦當皇帝後再也沒有露面。第三件事唯一的證人是劉邦的妻子呂雉,荒野地方有雲霧很普通,天曉得呂雉是不是碰巧找到了丈夫。但秦始皇東游並不是為了什麼「天子氣」,劉邦藏匿是因為放跑刑徒又棄職潛逃,是夠得上死罪的逃犯,就是秦始皇不東游他也不敢露面。總之,這些故事沒有一個能自圓其說,但在劉邦當了皇帝以後,不由臣民們不信。就是心裡不信,又有誰敢冒著犯「大不敬」罪的風險說三道四呢?

不過,指出劉邦的無賴行徑,並不是要否定他的歷史貢獻。一個人在歷史上起了什麼作用,應該得到肯定還是被否定,主要不在於他的個人品德,而取決於他是否推動了歷史的進步;不在於他用什麼手段達到了目的,而取決於這一目的是否與歷史進程一致;不在於他這樣做的動機,而取決於他所作所為的客觀效果。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最終能得到鹿的只有一人。但在鹿死誰手還沒有決定之前,統一政權不復存在,戰亂不斷,生命財產的損失不計其數,所以重要的是盡快結束爭奪,至於誰是勝利者倒是其次的。而要真正結束戰爭,佔有優勢的一方就得不惜一切手段地將另一

Ⅱ 我是安徽省定遠縣的,在浙江普陀山寺廟里上班,四月份請假回來,假期以到,能回去上班嗎

您是做義工或志工吧?寺院哪有「上班」一說呢!您要回去寺院,直接問您的上級或負責管您的法師即可,在這里怎麼可能問得到答案呢?普陀山風景名勝區已經開放,但是寺院還在關閉中

閱讀全文

與定遠縣建設局請假規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