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城鄉經濟的差距具體表現在哪
我國經濟的顯著特徵之一就是城鄉二元經濟,其基本表現就是城鄉居民在經濟上有 很大的差距。對於城鄉居民的經濟差距,人們一般從橫向角度觀察,即同一年份城鄉居 民的經濟差距有多大(比如,除了個別年份,我國城鎮居民的經濟收入水平始終比農村 居民要高1倍以上,有時高出近2倍),而較少從縱向角度分析,即城鄉居民的經濟差距 究竟有多少年?比如1997年的農民經濟狀況相當於10年前還是15年前的城鎮居民?顯然 ,這種分析對於研究農村城市化,預測城鄉差距發展趨勢及縮小城鄉差距具有重要的價 值。 一、我國農村居民在經濟上落後於城鎮居民15年左右 在收入指標上,我們選取城鎮居居人均可支配收入(由於統計的局限性,1994年以 前的該指標可以用人均全部收入替代)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消費指標則從總量和結 構兩方面來選擇。在總量上,選擇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 出;在結構上,則選擇人均肉蛋魚消費量、人均衣著消費支出、每百戶自行車及電視機 擁有量等指標。為消除價格變動的影響,我們以1985年價格為100,對有關價值類數據進 行了價格指數調整。此外,為避免偶然性,所有數據均以三年平均值進行。研究結果表 明,收入指標反映的城鄉差距在15年左右;消費指標反映的城鄉差距比較長的為20-25年 ,比較短的是10年左右,平均起來,可以認為城鄉在消費方面的差距大約也為15年左右 。這樣,結合收入與消費兩方面的指標,可以推斷目前我國城鄉居民的經濟差距大約為 15年左右。 當然,城鄉居民的經濟狀況確實存在著一些不可比因素。城鎮居民享受住房、醫療 、各種補貼等大量的隱形福利,這些都沒有體現在可支配收入中。農村居民則在通過自 產以廉價獲得部分生活消費品和居住寬敞的房屋上具有優勢,這些因素究竟誰大誰小難 以判定。為簡化計,我們假定這些因素相互抵消。 二、我國城鄉居民經濟差距的超長期(2030年)展望 (一)城鄉人口增長趨勢 目前,我國農村人口占總人口比重仍高達70%左右,這樣就使城鄉差距問題異常突出 。但是另一方面,隨著城市化程度的發展,當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在1/10以下時, 城鄉差距問題就不會再像現在這樣沉重,也許會有所淡化,這一點已為經濟發達國家所 證實。根據城市化發展的客觀規律,結合世界各國的發展實踐以及我國經濟發展的具體 情況,我國農業勞動力占總勞動力的比重每年要下降1-1.5個百分點,因此我國城市化水 平在2030年可達到85%,屆時,城鄉差距研究可能讓位於城城差距或行業差距研究。 (二)城鄉收入差距的發展趨勢 衡量城鄉居民經濟差距的諸多指標中,收入指標一直是居於主導地位的。因此,城 鄉經濟差距縮小的根本途徑是提高農村居民的相對收入水平。如果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 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間保持同一增長速度,則城鄉經濟差距會像現在一樣仍然 很大。過35年後,由於農民比重已下降到15%以下,因而城鄉經濟差距已不具有戰略意義 。如果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增長速度快於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速度,則城 鄉經濟差距會趨於縮小甚至消除。假如今後35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年均增長速度比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速度高2.5個百分點,則到2030年時城鄉差距完全消失 ;假如高出3個百分點,則到2025年城鄉差距消失;假如高5個百分點,則到2015年城鄉 差距消失;假如高1個百分點,則城鄉差距在2030年時僅縮小一半。 據此,我們可以推斷:我國城鄉居民經濟差距的基本消除或消亡,快則需要20年, 最慢則需要35年,綜合起來大約需要30年左右。也就是說,15年城鄉經濟差距需要用30 年的時間追趕才能消除。因此,縮小城鄉經濟差距的任務是長期而艱巨的。
㈡ 現在一線城市的居民生活水平算不算已經是發達國家水平。大概相當於哪個發達國家的哪個城市的水平
我沒有去過發達國家,也沒用在一線城市生活過。所以你自己看看。
㈢ 我國城鄉居民消費行為制約因素的比較有哪些方面
我國目前居民消費狀況
20世紀年代初期,我國民眾消費重點是以吃、穿等基本生存需求為主;90年代,食品、衣著消費支出比重下降,家用設備支出比重增加;到新的世紀,像洗衣機、電冰箱這樣的傳統家用設備支出比重也已大大下降.
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我國城鎮居民消費狀況如何?其結構變動有何特點?搞清這些問題,對宏觀經濟決策、企業生產經營決策有著重要意義。本文利用近幾年統計資料對這一問題進行分析。
恩格爾系數逐年下降
消費結構是指某項消費支出占總消費支出的比重。其中恩格爾系數是一個國際通用的極為重要的指標,即食品支出占消費支出的比重。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標准劃分:恩格爾系數在60%以上為貧困,在50%-59%為溫飽,在40%-49%為小康,在30%-39%為富裕,30%以下為最富裕。
根據以上標准,我國城鎮居民生活的恩格爾系數是在1995年末期下降到50%以下的,1999年繼續下降到41.9%,2000年下降到40%,2001年城鎮居民人均購買食品支出2014元,在支出比1993年增長1.90倍的同時,恩格爾系數從1993年的50.13%降到了37.9%。盡管恩格爾系數持續平穩下降,但跟西方富裕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美國八十年代的恩格爾系數平均為16.45%,日本九十年代平均為24.12%。
根據近幾年居民在食品方面的支出數量特點,可以把居民消費結構分成三個階段:1993年和1994年分為第一階段,這階段恩格爾系數大於0.5; 1995年至1999年為第二階段,這階段恩格爾系數呈明顯下降趨勢,介於0.4-0.5之間;2000年和2001年為第三階段,這一階段恩格爾系數低於0.4。這三階段各有特點區分明顯,充分地表明居民消費結構的變化。
食品消費質量提高,衣著消費支出比重下降
食品消費水平由過去簡單的吃飽吃好,轉變為品種更加豐富,營養更加全面。一方面由於食品供應的日益充足,2001年我國水果產量6658萬噸,是1993年的2.211倍;油料產量2864.8萬噸,是1993年的1.588倍。另一方面由於在外飲食的增加,糧食消費比重減小,購買量大幅度下降。2001年城鎮居民人均購買糧食79.7公斤,比1989年下降40.5%;人均購買食用油8.5公斤,比1989年增長37.5%;購買牛羊肉、家禽、蛋類、鮮奶、干鮮瓜果等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長;在外飲食達到人均314.2元,比1989年增長4.7倍。
衣著是兩項基本生存資料之一, 2001年城鎮居民人均購買衣著支出534元,比1993年增長1.775倍,它的消費比重2001年為10.05%,由1993年的14.24%下降了4.19個百分點;衣著消費向時裝化、名牌化、個性化發展的傾向更加明顯,成衣化傾向成為主流。
從衣著和食品消費比重的下降可以看出城鎮居民滿足基本生活的支出並沒有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這表明我國城鎮居民滿足吃、穿為主的生存型消費需求階段已經結束,逐步向以發展型和享受型消費的階段過渡。
用品消費增長減緩,主要耐用消費品趨於飽和
2001年城鎮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戶擁有電冰箱和洗衣機數量分別是81.9和92.2,比1993年增長1.44倍和1.07倍;擁有彩色電視機121台,比1993年增長1.52倍。上述數字表明主要耐用消費品逐步飽和,城鎮居民家庭中用品消費特別是購買耐用消費品支出增長勢頭逐年減緩,2001年城鎮居民人均購買耐用消費品支出390元,比2000年下降3.9%,表明用品消費已經不再是人們消費的重點。
但我們還應注意到在傳統電器降溫的同時,隨著人們越來越注重生活質量,一些新興的家用耐用品正在取代傳統電器的位置成為現階段的「消費」熱點。如:電腦、空調等。行動電話每百戶擁有量從1997年1.7部到2001年每百戶擁有34部增長20倍,增長幅度最大;在短短的五年間家用電腦的擁有量從97年的2.6台到2001年的13.3台增長5.12倍,2001年空調擁有量為35.8,比93年增加15.36倍。這充分證明居民的消費結構正在轉變,新的世紀像洗衣機電冰箱這樣的傳統家用設備支出比重步入衣著消費的後塵,正在逐步下降。
交通通訊支出持續增長,支出比重變化最大
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及電子通訊、家用汽車價格的下調,行動電話及家用汽車已成為我國近幾年形成的新消費熱點之一。從趨勢上看,這方面的消費需求將會持續旺盛。
調查顯示,2001我國城鎮居民交通通訊消費的比重為8.61%,比1993年上升了4.79個百分點;其中,2001年城鎮居民交通消費的比重為3.31%,比1993年上升了0.82個百分點;通訊消費的比重為5.30%,比1993年上升了4.0個百分點。
住房消費比重上升較快
居住方面的消費比重大幅上升,這是與我國住房及配套的工資制度改革緊密相關的。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市場體系的逐步健全,住房的商品化、貨幣化程度也進一步提高。人們用於改善居住環境方面的支出也呈較大幅度的增長。所有這些,都將導致住房消費比重上升。
最近,中國人民銀行統計司在全國57個城市對2.28萬名城鎮居民進行了買房意向的問卷調查。調查顯示,目前我國房改政策對住房需求的拉動效應已經基本釋放,城鎮居民中有74%的人擁有了自己的住房。51%的人是為了擴大居住面積和改善居住條件,這說明城鎮居民對住房的需求已開始從「有房住」向「住好房」方向轉變。
醫療及娛樂教育文化消費比重上升趨勢明顯
醫療制度的改革也導致人們用於醫療的支出增加,絕對支出額和支出比重都有上升趨勢。2001年城鎮居民平均每人全年醫療支出343.3元,比1993年增加6.03倍;娛樂文教也是近幾年來增長較大的一項。2001年城鎮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娛樂文教支出為690元,1993年僅為194.01元,從1993-2001年,其所佔比重從9.19%增至13.00%,絕對支出增加3倍多,教育投入的增加一方面表明了家長對子女教育投入的增加;另一方面還反映了整個社會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娛樂投入的增加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也反映出人們收入的增加。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國目前居民消費增長點在居住、交通、通信、醫療以及娛樂教育方面。而20世紀80年代初期以吃、穿等基本生存需求為主的消費結構已經被取代了。而以人力資本投資的教育、文化、衛生、保健的新消費結構正在形成。但更健康的消費結構由於受到消費觀念、國家政策和產業結構等方面的制約,還沒有完全形成,就此,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1.改革現行消費體制。我國消費體制改革滯後,制約了消費結構的轉變,割裂了巨大的市場消費需求潛力與現有供給能力之間的聯系。在城鎮住、行的消費方面,福利型、供給型和集團型的消費方式至今仍未徹底打破,用於住、行的消費品和消費行為,仍未完全納入個人商品消費領域,使這兩個方面的消費需求處於被壓抑的狀態,從而圍繞住、行的相關產業不能得到充分發展。
2.推行鼓勵消費的政策。加快費改稅步伐,建立規范、透明的管理體制,千方百計降低住房、汽車等高價值商品的價格。徹底整頓土地轉讓價格和拆遷補償費,清理各種攤派和收費,規范住房成本構成,切實降低房價。放開住房二級市場。取消對汽車的各種不合理收費,積極推進燃油稅改革進程。放開轎車價格,鼓勵企業競爭。
3.擴大就業渠道。制定再就業優惠政策等一系列措施,保障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積極促進其再就業,增加他們的家庭收入。
4.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增強消費信心。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是我國社會保障事業健康發展的標志和條件,也是提升居民消費結構的重要前提。
http://www.bjstats.gov.cn/zwxx/wzxw/zzwz/200308080006.htm
進入21世紀,我國的居民消費傾向較20世紀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變。未來居民消費將如何,本文作簡要分析。
一 消費模型建立及發展變化軌跡的探討
1.國民生產總值的預期。要預測未來居民消費,必須先預測未來國內生產總值。在全球經濟動盪、中國國有企業改革處於關鍵時刻的大環境下,要預測國民生產總值是一項很難的工作。權威人士經過對樣本的觀察發現,在正常情況下,中國國民收入呈近似指數增長。施發啟預測中國GDP的增長率在1998~2010年分別為8.20%、7.71%、8.71%、10.79%、10.16%、8.33%、8.56%、8.55%、7.87%、7.71%、7.30%、7.36%、7.85%(施發啟,1996)。Lawrence. J. Lan也曾預測「1993年中國實際GDP增長將保持強勁勢頭,接近13%, 但其很快就會平緩下降,保持近似於8%的增長速度」(Lawrence.J.Lan,1994)。 再結合中國經濟建設「三步走」的目標導向,「到下個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及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現狀,確定理想預測方案:2001~2005年為8%左右,2006~2010年為7%左右,2010~2030年為6.55%左右,2031~2050年為6%左右。根據2001年國內生產總值基數,可預測表1。
表1 未來中國內生產總值的預測
年份 2005 2010 2030 2050
國內生產總值(億元) 134076 188049 662618 2125105
2.消費額的預測。由於影響我國居民消費結構的因素較多,包括人均收入及構成人口數量、增長速度、技術水平、消費心理、消費習慣、消費政策等。但基本因素還是人均收入水平,因此,可選用凱恩斯的「收入決定論」模型作為消費結構預測模型,其模型為:
C=α+β·NI+γ·C-1+μ模型中C表示當期消費額,NI表示當期國民收入,C-1表示前期消費額,β表示短期邊際消費傾向,μ表示隨機誤差,α為一常數。根據1979~2000年時序資料參數及用Durbin-Waston檢驗,(D.W=21.1733)得出預測模型為:
C=148.3407+0.4083NI+0.4156C-1+μ
預測結果見表2
表2 未來中國總消費額的預測
年分 2002 2005 2010 2030 2050
最終消費額(億元) 63178 78611 105663 356131 1090243
由於消費額由居民消費額和社會消費額構成,居民消費又可分為城鎮居民、農村居民兩種消費。出於一種願望——城市化目標導向,認為城鄉差別將會縮小,以下選定未來城鎮、農村居民人均消費額的預測方案為:2001~2005年為215%、65%,2006~2010年為212%、70%,2011~2030年為205%、75%,2031~2050年為200%、80%,預測結果見表3。
表3 未來政府消費額和城鎮、農村居民消費額預測
年份 2005 2010 2030 2050
政府消費額(億元) 13189 16525 49368 143057
居民消費額(億元) 65422 89138 306763 947186
人口預測(億) 13.4188 13.9394 15.6227 15.8873
居民人均消費額(元) 4875 6395 19636 59619
城鎮居民人均消費額(元) 10481 13557 40254 119238
農村居民人均消費額(元) 3169 4477 14727 47695
從發展趨勢來看,城鄉居民的消費結構變化絕大多數符合生活消費的一般規律,整體消費結構朝著優化方向發展,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我國居民消費將出現許多消費熱點。
二 居民消費熱點展望
由於消費品和勞務豐富多彩,購買力流向相對分散,居民消費更趨於理智,消費熱點不可能像過去那樣排浪式的增長,在時間上可能出現漸進的特點。商品品種的相對分散,城鄉、地區之間消費熱點交錯出現,不會高度集中,其消費熱點主要表現為:
1.住房消費及圍繞住房消費的室內裝飾。住房不僅是基本的生存資料,而且是重要的享受資料和發展資料。國家制定的住房商品化的政策,勢必導致住房消費的穩健增長,而且隨著居民生活水平預期的提高,他們會更加講究居室環境優美、舒適及情調。居民住房消費熱的結果是帶動一個較長的產業鏈,使民用建築業成為一大支柱產業,並帶動諸如建材、冶金、機械、化工、林業、室內裝飾業及家用電器業的發展,同時也擴大了就業。
2.旅遊消費。旅遊消費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化活動,將隨著國家社會文化生活水平的發展成為人們消費生活的一個亮點,未來學家約翰·托夫勒指出:人類社會的第三次浪潮是服務業的革命,第四次浪潮是信息革命,第五次浪潮是娛樂業和旅遊業的發展。據旅遊專家研究發現,當一個國家或地區人均國民收入達到400美元時, 就會萌發國內旅遊慾望;人均年收入達到800美元時,出國旅遊將提到日程上來, 依上面分析,未來中國居民的收入遠要超過此數。近年來我國旅遊業的長足發展是極好的佐證,旅遊業創匯收入從1996年的幾億美元增至現在的幾百億美元。旅遊消費的興起吸收了大量勞動力,促進產業結構的升級和優化,增加了收入,地區經濟文化得到了協調發展。
3.信息消費。未來社會是信息社會,現代化的通訊工具,家用電腦及寬頻網將逐步得到普及。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電子信息產業,具有很高的關聯度和附加值,能帶動機械、電器、新型材料等十幾個產業。我國「九五」時期對電子信息產品的需求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長,隨著人口消費基數的增大,必將對消費、生活產生更大的變革。
4.文化教育消費。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智力已成為決定性因素,隨著居民收入的增長,廣大居民對文化教育重要性認識的提高,文化教育的福利性逐步減少,市場化、貨幣化比重逐步提高,文化教育消費在消費結構中的比重將不斷提高,文化教育消費成為熱點勢為必然。
5.交通工具消費。未來社會生活節奏加快,城市空間擴大,客觀上要求居民擁有自己的交通工具。現在,許多國家已把汽車工業作為支柱產業,我國的汽車也必將成為居民的消費熱點。但自行車消費和摩托車消費也將長期存在。
6.農村居民消費熱點展望。目前雖然我國農村還沒有出現明顯的消費熱點,但家用電器等耐用品的普及將成為可能,其原因一是我國農村居民的耐用消費品人均擁有量起點較低,市場容量大;二是農村居民收入水平將有較大提高;三是農村居民消費環境將不斷得到改善。
三 居民消費市場條件利弊因素分析
1.居民消費市場特點
(1)一國多市。北京人首選巧克力是英國的德芙, 廣州人則青睞從歐洲大陸進口的Ferrero Rocher。這種喜好上的差異不僅是價格和品味的差異,更是兩地的文化差異。此外,由於我國居民購買力相差較大,在各地推介的產品種類、營銷策略等也因地而異,所以出現一國多市實屬正常。
(2)超市旺過網際網路。盡管中國目前有1000萬網際網路用戶, 但對人均收入不足1000美元的居民來說,計算機相對價格過高,上網費還太費,大多數家庭不能把它列為經常開支項目,因此,一段時間內,我國網上購物還難以大規模開展,傳統的超市還有著大的發展前景。
(3)個性消費時代到來。個性消費是人們要求自己所使用的產品能夠打上自己的烙印,讓產品體現自己獨特的個性、志趣和心情,或者雖不能自主設計產品,但至少產品的某一部分可以自由地設計和變化。其所以出現個性消費,一是由於人們的消費檔次大大提高,賦予產品以「文化色彩」或「情感色彩」,能體現主人獨特的修養情操;二是由於買方市場出現,產品供大於求,消費者可以在眾多產品中挑來揀去;三是人們回歸天性,「自己的」意味著自豪、品味、自主,這是人之天性,它體現在消費上,就是「個性消費」。
(4)消費者素質有待提高。消費者的素質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知假買假,知差買差;二是購買知識缺乏,成本意識淡薄;三是有法不依或不懂法;四是銀行儲蓄情潔濃厚,這些問題的存在較大地影響我國市場發育的程序和市場化進程。
2.目前我國消費市場運行的有利條件
(1)我國城鄉居民消費現狀。一是改革開放20多年來, 我國城鄉居民收入——消費增長指標包括國內生產總值(GDP)、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城鄉居民收入、居民消費,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都得到了明顯的改善,而且消費結構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第一是居民消費地位的變化。在客觀上已經從經濟末梢變為經濟增長的動力和結構調整的先導。第二是消費模式變化。已從實物化、福利性、靜態式、聽命於政府化安排,轉變為商品化、動態化、市場化、自主化、取決於貨幣化收入的新模式。第三是城鄉消費結構變化。恩格爾系數明顯下降,食物消費明顯改善,食物以外的消費數量增加、質量提高、選擇性增強、結構多樣化。物質消費之外的文化教育消費占據了第二位。第四是城鄉消費習慣、消費方式、消費觀念的變化,開始從自我積累型轉變為量力而行的適度消費和信貸消費。二是買方市場格局呈常態之勢。在微觀上,意味著消費品的製造商和銷售商進入了長期的微利時期,經濟增長不可能再指望消費膨脹來拉動,促進消費也將不在是權宜之計。三是動態化的高中低三大收入——消費群體日益明顯,形成了消費層次多樣化中的三大軸心。社會差距在進一步擴大。
(2)我國消費市場運行的有利條件。近幾年,在擴大內需, 促進經濟增長的指導原則下,國家出台了一系列拉動消費,刺激消費的政策,在一定時期內,必將發揮其積極作用。
一是銀行信貸業務健康有序發展。擴大消費信貸的規模和品種,促進和規范了個人消費信貸業務,第八次下調了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改變儲蓄——消費比例,徵收利息稅,刺激儲蓄資金向消費品市場分流,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增加了我國居民的消費信心。通過延長貸款期限,降低貸款利率,加大了對個人購房的支持。
二是調整居民收入政策。從1999年7月1日起,國家把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失業保險和城鎮居民保障,這三條社會保障制度線水平提高了30%,同時還實施了對政府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大幅度提高工資及提高企業離退休人員待遇的政策,使收入大幅度增加的人數超過1億人以上。這一措施對於提高居民即期收入,改善居民的收入預期,促進經濟的增長起到積極作用。
三是發行國債有利於居民消費增長。國家增加對固定資產的投資措施使大量新增投資資金進入經濟運行,對活躍經濟、帶動消費增長產生積極的影響。
四是房改政策出台。隨著住房制度的改革,各主要大城市住房二級市場的開放,減免個人住房交易中的有關稅費,使居民個人購買住房的比例上升。並改善家居環境、家庭裝飾的願望十分強烈,推動了房地產市場的發展。
五是假日經濟的推動。國家實行「五一」、「十一」放長假的政策,產生了收入增加的直接效應,使旅遊、交通、商業及相關經營部門收入實現大幅度增長。企業效益改善,職工收入增加,其間接效應是旅遊、交通、商業等經營部門因收入提高而增加消費支出。
六是物價下降幅度減緩,部分省、市出現正增長。國家取消了通貨膨脹時期出台的抑制消費的政策,這樣消除了居民持幣待購的心理,促進消費市場活躍。
此外,高校的擴大招生,也將增加我國居民的教育支出。
3.消費市場運行的不利因素
(1)目前我國的消費率明顯偏低。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統計,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平均消費率水平為78~79%。在所統計的36個國家中,只有8個國家的消費率水平低於70%。20世紀90 年代以來,我國的最終消費率一直在60%左右被動,與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很大。究其原因主要與居民預期心理不佳,消費品生產和消費的階段性、經濟發展速度下滑、居民收入增長的幅度不大有關。
(2)加入WTO對我國居民的消費需求和消費品市場存在影響,具體表現在:一是來自世界各地的消費品和服務源源不斷湧入我國,促使消費總量的增長,加速國內消費品高價格體系的解體。二是加劇國內消費品市場在品種、質量、價格、信譽等方面的競爭。三是由於中國東、中、西部地區存在消費品市場明顯的收入——消費差距,入世會加劇消費品由外部——東部——中部——西部依次傳遞的「擠壓效應」,進一步改變國內原有消費品的流向和地域分布,並有可能加劇省區之間的貿易摩擦。四是消費安全受到新的挑戰。五是加入世貿組織使一部分消費者產生降價預期心理,因而作出推遲消費的決策,這對於汽車等商品市場銷售影響較大。
(3)我國展開的事業單位改革和地方政府的機構改革, 涉及更大范圍的下崗分流問題,事業單位、地方政府機關下崗分流人員和原有的失業、新增勞動力的待業大軍,使就業壓力加大。導致他們對未來收入預期的下降,對即期消費更加謹慎;另一方面大規模人員的失業,其收入相應減少,最終抑制消費的增長。
(4)農民的收入增幅不大。2001 年較前幾年是農民收入增幅最大的一年,增幅也只有4%。國家進行了糧食、棉花收購體制上的改革、糧食、棉花價格全面放開,導致農民收入下降。據有關部門測算,僅糧、棉價格下降一項因素,農村居民人均收入減少80%左右,全國農民總收入減少近700億元。在農產品價格走低, 總量過剩的情況下如何增加農村居民的收入是擺在我們面前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5)收入差距拉大。東部西部之間,農村居民與城市居民之間,壟斷行業與競爭行業之間,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從業人員之間的收入水平存在的差距明顯。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對消費的需求影響主要表現為:一是居民整體消費傾向下降,一方面低收入階層有消費願望而無購買能力,另一方面高收入階層在滿足基本生活需求之後,消費傾向出現遞減趨勢;二是新的消費熱點難以形成。由於收入差距拉大,各收入階層的消費重點不一,因而對新的消費熱點拉力不集中,對培育新的消費熱點與以前相比難度加大,從而抑制消費需求的迅速擴張。
四 增進城鄉居民消費的基本思路
1.培育國內消費需求,調整產業結構。未來國內消費的增長關鍵是調整產業結構,注重效率,使社會有限的資金傾斜投向對經濟增長最有效的產業和產品上。當前農產品和農村工作的一項任務是從調整優化結構,增加農業投入,擴大以工代賑,促進農產品流通等方面採取綜合措施,開辟農村居民增收的新途徑和新領域,確保農村居民增收。
2.完善社保制度,強化消費信心。從即期看,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用途不外乎包括投資和消費,而投資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消費。在傳統的福利體制被打破,新的社會保障制度還有待完善的情況下,社會保障制度大大限制了邊際消費傾向的提高。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朱慶方說,長期以來,我國實行的是一種「低工資、高福利」的分配製度,社會福利由政府統籌統包,使居民在工資水平較低的情況下,能夠感受到社會福利方面收入帶來的安全感,城鎮居民的邊際消費傾向反而較高。20世紀90年代以來,特別是最近幾年,我國對舊的社會保障制度進行了較大幅度改革,對居民的消費心理形成了極大的沖擊。要改變這種局面應盡快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使居民從不斷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中找回消費信心。
3.開拓消費市場,正確引導購買力的流向。消費領域過狹,消費市場過於狹窄,或者購買力流向過於分散都難以形成消費熱點。因此對可能形成熱點產品的消費市場,要增加產品供應,增加花色品種,提高產品質量和供給質量,深入掌握消費者需要的變化和購買力的流向,採取有效手段進行引導。同時企業必須面向市場,發展新技術,開發新產品,以適應市場消費需求的變化。
4.優化供給結構,解決需求斷層。由於我國消費者的收入水平存在著明顯差異。有消費慾望的低收入階層無力購買生存必需的消費品,而生活需求已基本滿足的高收入階層又無這種消費慾望,只對高檔消費品有需求,「需求斷層」由此而產生。因此,改善整體消費傾向,針對不同的消費群體制定消費政策很有必要。目前,高收入群體恩格爾系數已降至15%以下,達到發達國家平均水平,對這一消費群體來說,他們更注重商品的精品化、個性化。中等收入群體恩格爾系數在35%左右,正處於從小康向富裕型、從講求消費數量向講求消費質量階段轉變,其消費結構開始加快變動、轉型、升級。就目前的消費品供給而言存在著結構性矛盾,因此,必須化解其供需矛盾,加快產業結構調整。低收入群體恩格爾系數在50%左右,其邊際消費傾向雖然最強,但收入增長緩慢,消費更講究實惠、實用,改善其消費狀況,增加即期收入是關鍵。
5.增加投資與出口。2001年世界經濟環境趨勢好, 據統計, 全球GDP由去年的3%提高到3.5%,世界貿易增長由近兩年的4%上升到6%至7%。近幾年,我國沿海居民受出口拉動的影響, 其收入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從而帶動沿海消費品市場轉旺。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國內外資金投向西部地區,西部經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如果說沿海是出口拉動消費,西部則是投資拉動消費。
6.加速推進流通創新。「入世」過渡期把消費品市場培育和流通創新作為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的重點,大力改善消費品流通環境,建立現代化消費品暢銷體系,積極推動消費品領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特許經營、代理制等現代交易方式和組織形式的快速發展,迅速提高中國消費品批發業,零售業的現代化水平。在國民經濟運行和滿足消費的過程中,進一步增強商業企業肩負的經濟循環、資源配置、信息導向、風險承擔和迎合消費者五大功能,以資本為紐帶加快發展。「三跨」式的批發商、零售商集團,即跨所有制,跨地區、跨部門的大型、特大型商業集團,按照「強強聯合」的思路,做大、做實、做強。以便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優勢,同時利於同國內外消費者、生產者建立更加廣泛的服務貿易關系。
綜合各方面的分析,未來我國居民消費將保持持續平穩增長的態勢,只要政府調整好產業政策、消費政策,克服不良因素對消費市場的影響,確實增加人民收入,那麼,我國居民的消費熱點和預期是可能實現的。
㈣ 為什麼中國居民消費偏低
我國目前居民消費狀況
20世紀80年代初期,我國民眾消費重點是以吃、穿等基本生存需求為主;90年代,食品、衣著消費支出比重下降,家用設備支出比重增加;到新的世紀,像洗衣機、電冰箱這樣的傳統家用設備支出比重也已大大下降.
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我國城鎮居民消費狀況如何?其結構變動有何特點?搞清這些問題,對宏觀經濟決策、企業生產經營決策有著重要意義。本文利用近幾年統計資料對這一問題進行分析。
恩格爾系數逐年下降
消費結構是指某項消費支出占總消費支出的比重。其中恩格爾系數是一個國際通用的極為重要的指標,即食品支出占消費支出的比重。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標准劃分:恩格爾系數在60%以上為貧困,在50%-59%為溫飽,在40%-49%為小康,在30%-39%為富裕,30%以下為最富裕。
根據以上標准,我國城鎮居民生活的恩格爾系數是在1995年末期下降到50%以下的,1999年繼續下降到41.9%,2000年下降到40%,2001年城鎮居民人均購買食品支出2014元,在支出比1993年增長1.90倍的同時,恩格爾系數從1993年的50.13%降到了37.9%。盡管恩格爾系數持續平穩下降,但跟西方富裕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美國八十年代的恩格爾系數平均為16.45%,日本九十年代平均為24.12%。
根據近幾年居民在食品方面的支出數量特點,可以把居民消費結構分成三個階段:1993年和1994年分為第一階段,這階段恩格爾系數大於0.5; 1995年至1999年為第二階段,這階段恩格爾系數呈明顯下降趨勢,介於0.4-0.5之間;2000年和2001年為第三階段,這一階段恩格爾系數低於0.4。這三階段各有特點區分明顯,充分地表明居民消費結構的變化。
食品消費質量提高,衣著消費支出比重下降
食品消費水平由過去簡單的吃飽吃好,轉變為品種更加豐富,營養更加全面。一方面由於食品供應的日益充足,2001年我國水果產量6658萬噸,是1993年的2.211倍;油料產量2864.8萬噸,是1993年的1.588倍。另一方面由於在外飲食的增加,糧食消費比重減小,購買量大幅度下降。2001年城鎮居民人均購買糧食79.7公斤,比1989年下降40.5%;人均購買食用油8.5公斤,比1989年增長37.5%;購買牛羊肉、家禽、蛋類、鮮奶、干鮮瓜果等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長;在外飲食達到人均314.2元,比1989年增長4.7倍。
衣著是兩項基本生存資料之一, 2001年城鎮居民人均購買衣著支出534元,比1993年增長1.775倍,它的消費比重2001年為10.05%,由1993年的14.24%下降了4.19個百分點;衣著消費向時裝化、名牌化、個性化發展的傾向更加明顯,成衣化傾向成為主流。
從衣著和食品消費比重的下降可以看出城鎮居民滿足基本生活的支出並沒有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這表明我國城鎮居民滿足吃、穿為主的生存型消費需求階段已經結束,逐步向以發展型和享受型消費的階段過渡。
用品消費增長減緩,主要耐用消費品趨於飽和
2001年城鎮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戶擁有電冰箱和洗衣機數量分別是81.9和92.2,比1993年增長1.44倍和1.07倍;擁有彩色電視機121台,比1993年增長1.52倍。上述數字表明主要耐用消費品逐步飽和,城鎮居民家庭中用品消費特別是購買耐用消費品支出增長勢頭逐年減緩,2001年城鎮居民人均購買耐用消費品支出390元,比2000年下降3.9%,表明用品消費已經不再是人們消費的重點。
但我們還應注意到在傳統電器降溫的同時,隨著人們越來越注重生活質量,一些新興的家用耐用品正在取代傳統電器的位置成為現階段的「消費」熱點。如:電腦、空調等。行動電話每百戶擁有量從1997年1.7部到2001年每百戶擁有34部增長20倍,增長幅度最大;在短短的五年間家用電腦的擁有量從97年的2.6台到2001年的13.3台增長5.12倍,2001年空調擁有量為35.8,比93年增加15.36倍。這充分證明居民的消費結構正在轉變,新的世紀像洗衣機電冰箱這樣的傳統家用設備支出比重步入衣著消費的後塵,正在逐步下降。
交通通訊支出持續增長,支出比重變化最大
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及電子通訊、家用汽車價格的下調,行動電話及家用汽車已成為我國近幾年形成的新消費熱點之一。從趨勢上看,這方面的消費需求將會持續旺盛。
調查顯示,2001我國城鎮居民交通通訊消費的比重為8.61%,比1993年上升了4.79個百分點;其中,2001年城鎮居民交通消費的比重為3.31%,比1993年上升了0.82個百分點;通訊消費的比重為5.30%,比1993年上升了4.0個百分點。
住房消費比重上升較快
居住方面的消費比重大幅上升,這是與我國住房及配套的工資制度改革緊密相關的。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市場體系的逐步健全,住房的商品化、貨幣化程度也進一步提高。人們用於改善居住環境方面的支出也呈較大幅度的增長。所有這些,都將導致住房消費比重上升。
最近,中國人民銀行統計司在全國57個城市對2.28萬名城鎮居民進行了買房意向的問卷調查。調查顯示,目前我國房改政策對住房需求的拉動效應已經基本釋放,城鎮居民中有74%的人擁有了自己的住房。51%的人是為了擴大居住面積和改善居住條件,這說明城鎮居民對住房的需求已開始從「有房住」向「住好房」方向轉變。
醫療及娛樂教育文化消費比重上升趨勢明顯
醫療制度的改革也導致人們用於醫療的支出增加,絕對支出額和支出比重都有上升趨勢。2001年城鎮居民平均每人全年醫療支出343.3元,比1993年增加6.03倍;娛樂文教也是近幾年來增長較大的一項。2001年城鎮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娛樂文教支出為690元,1993年僅為194.01元,從1993-2001年,其所佔比重從9.19%增至13.00%,絕對支出增加3倍多,教育投入的增加一方面表明了家長對子女教育投入的增加;另一方面還反映了整個社會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娛樂投入的增加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也反映出人們收入的增加。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國目前居民消費增長點在居住、交通、通信、醫療以及娛樂教育方面。而20世紀80年代初期以吃、穿等基本生存需求為主的消費結構已經被取代了。而以人力資本投資的教育、文化、衛生、保健的新消費結構正在形成。但更健康的消費結構由於受到消費觀念、國家政策和產業結構等方面的制約,還沒有完全形成,就此,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1.改革現行消費體制。我國消費體制改革滯後,制約了消費結構的轉變,割裂了巨大的市場消費需求潛力與現有供給能力之間的聯系。在城鎮住、行的消費方面,福利型、供給型和集團型的消費方式至今仍未徹底打破,用於住、行的消費品和消費行為,仍未完全納入個人商品消費領域,使這兩個方面的消費需求處於被壓抑的狀態,從而圍繞住、行的相關產業不能得到充分發展。
2.推行鼓勵消費的政策。加快費改稅步伐,建立規范、透明的管理體制,千方百計降低住房、汽車等高價值商品的價格。徹底整頓土地轉讓價格和拆遷補償費,清理各種攤派和收費,規范住房成本構成,切實降低房價。放開住房二級市場。取消對汽車的各種不合理收費,積極推進燃油稅改革進程。放開轎車價格,鼓勵企業競爭。
3.擴大就業渠道。制定再就業優惠政策等一系列措施,保障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積極促進其再就業,增加他們的家庭收入。
4.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增強消費信心。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是我國社會保障事業健康發展的標志和條件,也是提升居民消費結構的重要前提。
http://www.bjstats.gov.cn/zwxx/wzxw/zzwz/200308080006.htm
進入21世紀,我國的居民消費傾向較20世紀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變。未來居民消費將如何,本文作簡要分析。
一 消費模型建立及發展變化軌跡的探討
1.國民生產總值的預期。要預測未來居民消費,必須先預測未來國內生產總值。在全球經濟動盪、中國國有企業改革處於關鍵時刻的大環境下,要預測國民生產總值是一項很難的工作。權威人士經過對樣本的觀察發現,在正常情況下,中國國民收入呈近似指數增長。施發啟預測中國GDP的增長率在1998~2010年分別為8.20%、7.71%、8.71%、10.79%、10.16%、8.33%、8.56%、8.55%、7.87%、7.71%、7.30%、7.36%、7.85%(施發啟,1996)。Lawrence. J. Lan也曾預測「1993年中國實際GDP增長將保持強勁勢頭,接近13%, 但其很快就會平緩下降,保持近似於8%的增長速度」(Lawrence.J.Lan,1994)。 再結合中國經濟建設「三步走」的目標導向,「到下個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及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現狀,確定理想預測方案:2001~2005年為8%左右,2006~2010年為7%左右,2010~2030年為6.55%左右,2031~2050年為6%左右。根據2001年國內生產總值基數,可預測表1。
表1 未來中國內生產總值的預測
年份 2005 2010 2030 2050
國內生產總值(億元) 134076 188049 662618 2125105
2.消費額的預測。由於影響我國居民消費結構的因素較多,包括人均收入及構成人口數量、增長速度、技術水平、消費心理、消費習慣、消費政策等。但基本因素還是人均收入水平,因此,可選用凱恩斯的「收入決定論」模型作為消費結構預測模型,其模型為:
C=α+β·NI+γ·C-1+μ模型中C表示當期消費額,NI表示當期國民收入,C-1表示前期消費額,β表示短期邊際消費傾向,μ表示隨機誤差,α為一常數。根據1979~2000年時序資料參數及用Durbin-Waston檢驗,(D.W=21.1733)得出預測模型為:
C=148.3407+0.4083NI+0.4156C-1+μ
預測結果見表2
表2 未來中國總消費額的預測
年分 2002 2005 2010 2030 2050
最終消費額(億元) 63178 78611 105663 356131 1090243
由於消費額由居民消費額和社會消費額構成,居民消費又可分為城鎮居民、農村居民兩種消費。出於一種願望——城市化目標導向,認為城鄉差別將會縮小,以下選定未來城鎮、農村居民人均消費額的預測方案為:2001~2005年為215%、65%,2006~2010年為212%、70%,2011~2030年為205%、75%,2031~2050年為200%、80%,預測結果見表3。
表3 未來政府消費額和城鎮、農村居民消費額預測
年份 2005 2010 2030 2050
政府消費額(億元) 13189 16525 49368 143057
居民消費額(億元) 65422 89138 306763 947186
人口預測(億) 13.4188 13.9394 15.6227 15.8873
居民人均消費額(元) 4875 6395 19636 59619
城鎮居民人均消費額(元) 10481 13557 40254 119238
農村居民人均消費額(元) 3169 4477 14727 47695
從發展趨勢來看,城鄉居民的消費結構變化絕大多數符合生活消費的一般規律,整體消費結構朝著優化方向發展,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我國居民消費將出現許多消費熱點。
二 居民消費熱點展望
由於消費品和勞務豐富多彩,購買力流向相對分散,居民消費更趨於理智,消費熱點不可能像過去那樣排浪式的增長,在時間上可能出現漸進的特點。商品品種的相對分散,城鄉、地區之間消費熱點交錯出現,不會高度集中,其消費熱點主要表現為:
1.住房消費及圍繞住房消費的室內裝飾。住房不僅是基本的生存資料,而且是重要的享受資料和發展資料。國家制定的住房商品化的政策,勢必導致住房消費的穩健增長,而且隨著居民生活水平預期的提高,他們會更加講究居室環境優美、舒適及情調。居民住房消費熱的結果是帶動一個較長的產業鏈,使民用建築業成為一大支柱產業,並帶動諸如建材、冶金、機械、化工、林業、室內裝飾業及家用電器業的發展,同時也擴大了就業。
2.旅遊消費。旅遊消費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化活動,將隨著國家社會文化生活水平的發展成為人們消費生活的一個亮點,未來學家約翰·托夫勒指出:人類社會的第三次浪潮是服務業的革命,第四次浪潮是信息革命,第五次浪潮是娛樂業和旅遊業的發展。據旅遊專家研究發現,當一個國家或地區人均國民收入達到400美元時, 就會萌發國內旅遊慾望;人均年收入達到800美元時,出國旅遊將提到日程上來, 依上面分析,未來中國居民的收入遠要超過此數。近年來我國旅遊業的長足發展是極好的佐證,旅遊業創匯收入從1996年的幾億美元增至現在的幾百億美元。旅遊消費的興起吸收了大量勞動力,促進產業結構的升級和優化,增加了收入,地區經濟文化得到了協調發展。
3.信息消費。未來社會是信息社會,現代化的通訊工具,家用電腦及寬頻網將逐步得到普及。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電子信息產業,具有很高的關聯度和附加值,能帶動機械、電器、新型材料等十幾個產業。我國「九五」時期對電子信息產品的需求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長,隨著人口消費基數的增大,必將對消費、生活產生更大的變革。
4.文化教育消費。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智力已成為決定性因素,隨著居民收入的增長,廣大居民對文化教育重要性認識的提高,文化教育的福利性逐步減少,市場化、貨幣化比重逐步提高,文化教育消費在消費結構中的比重將不斷提高,文化教育消費成為熱點勢為必然。
5.交通工具消費。未來社會生活節奏加快,城市空間擴大,客觀上要求居民擁有自己的交通工具。現在,許多國家已把汽車工業作為支柱產業,我國的汽車也必將成為居民的消費熱點。但自行車消費和摩托車消費也將長期存在。
6.農村居民消費熱點展望。目前雖然我國農村還沒有出現明顯的消費熱點,但家用電器等耐用品的普及將成為可能,其原因一是我國農村居民的耐用消費品人均擁有量起點較低,市場容量大;二是農村居民收入水平將有較大提高;三是農村居民消費環境將不斷得到改善。
三 居民消費市場條件利弊因素分析
1.居民消費市場特點
(1)一國多市。北京人首選巧克力是英國的德芙, 廣州人則青睞從歐洲大陸進口的Ferrero Rocher。這種喜好上的差異不僅是價格和品味的差異,更是兩地的文化差異。此外,由於我國居民購買力相差較大,在各地推介的產品種類、營銷策略等也因地而異,所以出現一國多市實屬正常。
(2)超市旺過網際網路。盡管中國目前有1000萬網際網路用戶, 但對人均收入不足1000美元的居民來說,計算機相對價格過高,上網費還太費,大多數家庭不能把它列為經常開支項目,因此,一段時間內,我國網上購物還難以大規模開展,傳統的超市還有著大的發展前景。
(3)個性消費時代到來。個性消費是人們要求自己所使用的產品能夠打上自己的烙印,讓產品體現自己獨特的個性、志趣和心情,或者雖不能自主設計產品,但至少產品的某一部分可以自由地設計和變化。其所以出現個性消費,一是由於人們的消費檔次大大提高,賦予產品以「文化色彩」或「情感色彩」,能體現主人獨特的修養情操;二是由於買方市場出現,產品供大於求,消費者可以在眾多產品中挑來揀去;三是人們回歸天性,「自己的」意味著自豪、品味、自主,這是人之天性,它體現在消費上,就是「個性消費」。
(4)消費者素質有待提高。消費者的素質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知假買假,知差買差;二是購買知識缺乏,成本意識淡薄;三是有法不依或不懂法;四是銀行儲蓄情潔濃厚,這些問題的存在較大地影響我國市場發育的程序和市場化進程。
2.目前我國消費市場運行的有利條件
(1)我國城鄉居民消費現狀。一是改革開放20多年來, 我國城鄉居民收入——消費增長指標包括國內生產總值(GDP)、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城鄉居民收入、居民消費,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都得到了明顯的改善,而且消費結構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第一是居民消費地位的變化。在客觀上已經從經濟末梢變為經濟增長的動力和結構調整的先導。第二是消費模式變化。已從實物化、福利性、靜態式、聽命於政府化安排,轉變為商品化、動態化、市場化、自主化、取決於貨幣化收入的新模式。第三是城鄉消費結構變化。恩格爾系數明顯下降,食物消費明顯改善,食物以外的消費數量增加、質量提高、選擇性增強、結構多樣化。物質消費之外的文化教育消費占據了第二位。第四是城鄉消費習慣、消費方式、消費觀念的變化,開始從自我積累型轉變為量力而行的適度消費和信貸消費。二是買方市場格局呈常態之勢。在微觀上,意味著消費品的製造商和銷售商進入了長期的微利時期,經濟增長不可能再指望消費膨脹來拉動,促進消費也將不在是權宜之計。三是動態化的高中低三大收入——消費群體日益明顯,形成了消費層次多樣化中的三大軸心。社會差距在進一步擴大。
(2)我國消費市場運行的有利條件。近幾年,在擴大內需, 促進經濟增長的指導原則下,國家出台了一系列拉動消費,刺激消費的政策,在一定時期內,必將發揮其積極作用。
一是銀行信貸業務健康有序發展。擴大消費信貸的規模和品種,促進和規范了個人消費信貸業務,第八次下調了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改變儲蓄——消費比例,徵收利息稅,刺激儲蓄資金向消費品市場分流,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增加了我國居民的消費信心。通過延長貸款期限,降低貸款利率,加大了對個人購房的支持。
二是調整居民收入政策。從1999年7月1日起,國家把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失業保險和城鎮居民保障,這三條社會保障制度線水平提高了30%,同時還實施了對政府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大幅度提高工資及提高企業離退休人員待遇的政策,使收入大幅度增加的人數超過1億人以上。這一措施對於提高居民即期收入,改善居民的收入預期,促進經濟的增長起到積極作用。
三是發行國債有利於居民消費增長。國家增加對固定資產的投資措施使大量新增投資資金進入經濟運行,對活躍經濟、帶動消費增長產生積極的影響。
四是房改政策出台。隨著住房制度的改革,各主要大城市住房二級市場的開放,減免個人住房交易中的有關稅費,使居民個人購買住房的比例上升。並改善家居環境、家庭裝飾的願望十分強烈,推動了房地產市場的發展。
五是假日經濟的推動。國家實行「五一」、「十一」放長假的政策,產生了收入增加的直接效應,使旅遊、交通、商業及相關經營部門收入實現大幅度增長。企業效益改善,職工收入增加,其間接效應是旅遊、交通、商業等經營部門因收入提高而增加消費支出。
六是物價下降幅度減緩,部分省、市出現正增長。國家取消了通貨膨脹時期出台的抑制消費的政策,這樣消除了居民持幣待購的心理,促進消費市場活躍。
此外,高校的擴大招生,也將增加我國居民的教育支出。
3.消費市場運行的不利因素
(1)目前我國的消費率明顯偏低。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統計,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平均消費率水平為78~79%。在所統計的36個國家中,只有8個國家的消費率水平低於70%。20世紀90 年代以來,我國的最終消費率一直在60%左右被動,與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很大。究其原因主要與居民預期心理不佳,消費品生產和消費的階段性、經濟發展速度下滑、居民收入增長的幅度不大有關。
(2)加入WTO對我國居民的消費需求和消費品市場存在影響,具體表現在:一是來自世界各地的消費品和服務源源不斷湧入我國,促使消費總量的增長,加速國內消費品高價格體系的解體。二是加劇國內消費品市場在品種、質量、價格、信譽等方面的競爭。三是由於中國東、中、西部地區存在消費品市場明顯的收入——消費差距,入世會加劇消費品由外部——東部——中部——西部依次傳遞的「擠壓效應」,進一步改變國內原有消費品的流向和地域分布,並有可能加劇省區之間的貿易摩擦。四是消費安全受到新的挑戰。五是加入世貿組織使一部分消費者產生降價預期心理,因而作出推遲消費的決策,這對於汽車等商品市場銷售影響較大。
(3)我國展開的事業單位改革和地方政府的機構改革, 涉及更大范圍的下崗分流問題,事業單位、地方政府機關下崗分流人員和原有的失業、新增勞動力的待業大軍,使就業壓力加大。導致他們對未來收入預期的下降,對即期消費更加謹慎;另一方面大規模人員的失業,其收入相應減少,最終抑制消費的增長。
(4)農民的收入增幅不大。2001 年較前幾年是農民收入增幅最大的一年,增幅也只有4%。國家進行了糧食、棉花收購體制上的改革、糧食、棉花價格全面放開,導致農民收入下降。據有關部門測算,僅糧、棉價格下降一項因素,農村居民人均收入減少80%左右,全國農民總收入減少近700億元。在農產品價格走低, 總量過剩的情況下如何增加農村居民的收入是擺在我們面前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5)收入差距拉大。東部西部之間,農村居民與城市居民之間,壟斷行業與競爭行業之間,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從業人員之間的收入水平存在的差距明顯。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對消費的需求影響主要表現為:一是居民整體消費傾向下降,一方面低收入階層有消費願望而無購買能力,另一方面高收入階層在滿足基本生活需求之後,消費傾向出現遞減趨勢;二是新的消費熱點難以形成。由於收入差距拉大,各收入階層的消費重點不一,因而對新的消費熱點拉力不集中,對培育新的消費熱點與以前相比難度加大,從而抑制消費需求的迅速擴張。
四 增進城鄉居民消費的基本思路
1.培育國內消費需求,調整產業結構。未來國內消費的增長關鍵是調整產業結構,注重效率,使社會有限的資金傾斜投向對經濟增長最有效的產業和產品上。當前農產品和農村工作的一項任務是從調整優化結構,增加農業投入,擴大以工代賑,促進農產品流通等方面採取綜合措施,開辟農村居民增收的新途徑和新領域,確保農村居民增收。
2.完善社保制度,強化消費信心。從即期看,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用途不外乎包括投資和消費,而投資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消費。在傳統的福利體制被打破,新的社會保障制度還有待完善的情況下,社會保障制度大大限制了邊際消費傾向的提高。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朱慶方說,長期以來,我國實行的是一種「低工資、高福利」的分配製度,社會福利由政府統籌統包,使居民在工資水平較低的情況下,能夠感受到社會福利方面收入帶來的安全感,城鎮居民的邊際消費傾向反而較高。20世紀90年代以來,特別是最近幾年,我國對舊的社會保障制度進行了較大幅度改革,對居民的消費心理形成了極大的沖擊。要改變這種局面應盡快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使居民從不斷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中找回消費信心。
3.開拓消費市場,正確引導購買力的流向。消費領域過狹,消費市場過於狹窄,或者購買力流向過於分散都難以形成消費熱點。因此對可能形成熱點產品的消費市場,要增加產品供應,增加花色品種,提高產品質量和供給質量,深入掌握消費者需要的變化和購買力的流向,採取有效手段進行引導。同時企業必須面向市場,發展新技術,開發新產品,以適應市場消費需求的變化。
4.優化供給結構,解決需求斷層。由於我國消費者的收入水平存在著明顯差異。有消費慾望的低收入階層無力購買生存必需的消費品,而生活需求已基本滿足的高收入階層又無這種消費慾望,只對高檔消費品有需求,「需求斷層」由此而產生。因此,改善整體消費傾向,針對不同的消費群體制定消費政策很有必要。目前,高收入群體恩格爾系數已降至15%以下,達到發達國家平均水平,對這一消費群體來說,他們更注重商品的精品化、個性化。中等收入群體恩格爾系數在35%左右,正處於從小康向富裕型、從講求消費數量向講求消費質量階段轉變,其消費結構開始加快變動、轉型、升級。就目前的消費品供給而言存在著結構性矛盾,因此,必須化解其供需矛盾,加快產業結構調整。低收入群體恩格爾系數在50%左右,其邊際消費傾向雖然最強,但收入增長緩慢,消費更講究實惠、實用,改善其消費狀況,增加即期收入是關鍵。
5.增加投資與出口。2001年世界經濟環境趨勢好, 據統計, 全球GDP由去年的3%提高到3.5%,世界貿易增長由近兩年的4%上升到6%至7%。近幾年,我國沿海居民受出口拉動的影響, 其收入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從而帶動沿海消費品市場轉旺。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國內外資金投向西部地區,西部經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如果說沿海是出口拉動消費,西部則是投資拉動消費。
6.加速推進流通創新。「入世」過渡期把消費品市場培育和流通創新作為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的重點,大力改善消費品流通環境,建立現代化消費品暢銷體系,積極推動消費品領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特許經營、代理制等現代交易方式和組織形式的快速發展,迅速提高中國消費品批發業,零售業的現代化水平。在國民經濟運行和滿足消費的過程中,進一步增強商業企業肩負的經濟循環、資源配置、信息導向、風險承擔和迎合消費者五大功能,以資本為紐帶加快發展。「三跨」式的批發商、零售商集團,即跨所有制,跨地區、跨部門的大型、特大型商業集團,按照「強強聯合」的思路,做大、做實、做強。以便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優勢,同時利於同國內外消費者、生產者建立更加廣泛的服務貿易關系。
綜合各方面的分析,未來我國居民消費將保持持續平穩增長的態勢,只要政府調整好產業政策、消費政策,克服不良因素對消費市場的影響,確實增加人民收入,那麼,我國居民的消費熱點和預期是可能實現的。
㈤ 城鄉居民消費與收入對比有什麼研究意義
我國的城鄉經濟是典型的二元經濟,
這也導致了在分析我國居民的消費時必須劃分城鎮居
民消費和農村居民消費。我國的農村人口比重較大,但是消費水平卻不能與人口比重呈正比。
2003
年我國
農村人口佔全國總人口的
59.47%
,
但農村居民消費只佔全國居民消費的
41.40%
,
城鄉消費與人口比重的差
距為
18.07%
。雖然相比前些年有所下降,但是城鄉二元經濟發展不均衡仍是導致我國居民消費率偏低的一
個重要因素。
雖然從相對數水平上來說城鄉居民收入的提高程度基本相同,
但比較基數及絕對數便可以
看出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有驚人的差距。農村居民的消費水平從
1978
年的
138
元增加到
2005
年的
2351
元,增加了
17.34
倍。同期,城鎮居民消費水平從
405
元增加到
9393
元,增加了
22.19
倍,年
均增長比農村居民高出
0.84
個百分。
農村居民消費的起點本就比城鎮居民低,
再加之增長速度又慢於城鎮
居民,那麼消費水平差距的擴大就是必然的。總體來看,城鄉居民消費水平自改革開放以來都有很大幅度
的增長,但由於種種原因城鎮的增長速度快於農村,使得城鄉消費差距拉大。城鄉居民的消費差異不僅體
現在消費佔有率上,同時也存在消費結構的差異。
1
可以看到,城鎮居民的食品支出與農村相比少
10
個百分點,於是城鎮居民就能在
文教娛樂、保險保健等方面投入更多,獲得更高的生活保障,提高生活品質。中國官方的一份調查報告顯
示,中國城鄉收入差距近年來不斷擴大,如果將非貨幣因素考慮進去,這種差距將成為世界之最。
消費活動是經濟活動的終點,一切經濟活動的目的就是為了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消費需
求;但另一方面,消費活動又是經濟活動的起點,是拉動經濟增長的動力,本文通過比較城鄉居民消費的
差異,旨在找出導致我國居民消費出現城鄉差異的原因,並分析這種差異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據此提出關
於居民消費的有利於經濟發展的建議。
㈥ 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生活水平差多少
對於發達國家的定義,有多種說法,但公認的標準是:較高的人均GDP(不是GDP總量)和社會發展水平。按1995年前後的標准,人均GDP在8000美元以上(按名義匯率計算)加上一定程度的社會發展水平就可基本定義為 發達國家。近10年的發展,使8000美元這個標准已經落後了,2005年應提高到10000美元左右。
按這個定義,在這10年,有8個國家已經加入了發達國家的行列,這8個國家是:塞普勒斯、巴哈馬、斯洛維尼亞 、 以色列、 韓國 、馬爾他、匈牙利 和捷克
什麼叫發達國家,而什麼又叫發展中國家呢,從國際分工的合作之中可見一斑。
在國際分工中,發達國家可以得到高尖精的產品市場,而發展中國家只能是做一些低端產品的市場。最終低端消費品往往不是發達國家製造的,而是發展中國家才生產最終低端消費品,發達國家主要是搞工業化引領、集約型研究和現代化信息整合的工作。而發達國家的腦力型工人必然要求更多的休閑時間、學習時間和考究時間;發展中國家則因為當地資本家要把發達國家強加給當地資本家身上的成本都讓工人來承擔,因此當地工人只能夜以繼日地更長時間地加班。
於是得出的一個結論是,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最終為的是讓本國公民得到更多的生活休息時間,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只能是讓工人付出更多的生產勞動時間,其中的差額是發達國家從發展中國家強搶來的。
什麼叫發達國家,而什麼又叫發展中國家呢,從國際分工的合作之中可見一斑。
在國際分工中,發達國家可以得到高尖精的產品市場,而發展中國家只能是做一些低端產品的市場。最終低端消費品往往不是發達國家製造的,而是發展中國家才生產最終低端消費品,發達國家主要是搞工業化引領、集約型研究和現代化信息整合的工作。而發達國家的腦力型工人必然要求更多的休閑時間、學習時間和考究時間;發展中國家則因為當地資本家要把發達國家強加給當地資本家身上的成本都讓工人來承擔,因此當地工人只能夜以繼日地更長時間地加班。
於是得出的一個結論是,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最終為的是讓本國公民得到更多的生活休息時間,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只能是讓工人付出更多的生產勞動時間,其中的差額是發達國家從發展中國家強搶來的。
沒有本質的區別,只是發展的時間先後不同罷了,一個是現在進行時,一個是過去時。
中國和發展中國家的貧困根源及其消除
作者 佚名 摘自 未知 發表 2007-1-22 16:55:43 背景
貧困是全球化的問題,也是中國這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發展中遇到的最大障礙;它影響了全球化進程中的可持續發展,也阻礙了中國改革開放最終目標的實現,是當今人類共同的大敵。因此,它是世界銀行在其20年發展報告中唯一作為專題兩次專門論述、並在其他年份的報告中多次提及的問題。
一、發展中國家貧困的現狀
1、貧困的界定
貧困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貧困是經濟意義上的貧困,指難以將生活維持在經濟上最低水準的狀況。廣義貧困除包括經濟意義上的貧困之外,還包括社會、發展、文化、環境等方面的因素,如人口壽命、營養、教育、醫療、生存環境及失業等方面的狀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社會總體經濟水平和生活質量的提高,貧困的概念逐步由狹義的純經濟層面向廣義的影響生存質量的多層面過渡。貧困概念界定的本身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這一點在世界銀行和國際權威組織的定義中明顯地體現出來。
世界銀行《1980年世界發展報告》指出:「當某些人,某些家庭或某些群體沒有足夠的資源去獲取他們在那個社會公認的,一般都能享受的飲食、生活條件、舒適和參加某些活動的機會,就是處於貧困狀態。」顯然,這里強調的是以消費水平為基礎的物質條件。《1980年報告》將貧困線確定為人均年收入75美元。《1990年世界發展報告》指出:「貧困,即缺少達到生活水準的能力」,並認為考慮貧困問題還要考慮人口壽命、營養狀況、健康狀況、兒童入學率、醫療衛生、識字能力、受教育機會等社會福利文化的內容。《1990年報告》確定了兩條國際貧困線:一是人均年收入275美元以下為「赤貧」;二是人均年收入370美元(按1985年購買力平價不變價格計算)為「貧困」。1997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從「人文發展」的角度提出「人文貧困」的概念。它除了包括人均收入的因素外,還包括人均壽命、衛生、教育和社會環境等多種指標。這種「人文貧困」的界定方法,能夠較全面地反映一國的經濟水準和生存狀況,反映了人類文明的發展程度。以這個標准衡量,貧困是經濟、社會、文化落後的總體表現。
2、發展中國家貧困的現狀
1991-1996年,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率達到9%, 但貧困人口卻沒有因經濟增長而減少,反而有所增加。據聯合國調查,發展中國家的貧困人口由1990年的10億增加到目前的13億。這些人生活在世界最貧窮的國家,每人每天只有不到1美元的收入。在發展中國家中有8000 萬人完全不能享受醫療服務,8.4億人營養不良,2.6億人不能上學。在最貧窮的非洲地區,貧困發生率(處於貧困線以下的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不斷提高。目前,非洲6.3億人口中,約有一半掙扎在飢餓線上。 (註:「非洲貧困狀況惡化」,《人民日報》1996年2月7日第7版。 )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1997年10月的一份報告稱,世界貧困人口中70%是婦女。貧困家庭兒童的處境更糟。20世紀80年代中,發展中國家有1 億兒童流浪街頭。
廣大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並未緩解貧困的狀況給人們以警示:增長並不等於發展,經濟增長是緩解貧困的重要因素,但並非最關鍵的因素。
二、發展中國家貧困的根源及解決途徑
1、發展中國家貧困的根源
發展中國家的貧困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有歷史條件制約、經濟基礎落後、自然資源匱乏、生態環境惡化、人口過度增長、經濟結構單一、發展戰略不當、經濟政策失誤等內部因素,也有國際經濟秩序不合理、債務負擔沉重、貿易條件惡化、貿易地位不利等外部因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教育水平低下。因為貧困人口只有獲得謀生的機會,才能消除貧困;而如果沒有利用和把握謀生機會的能力,或者說沒有對機會的反應能力,任何機會都會從身邊溜走。受教育程度低或沒有受過任何教育的人,則無法獲得這種能力。
從全球不同國家和社會各階層看,貧困人口往往集中在經濟落後、通訊不發達、交通不暢、教育不普及、識字率低、觀念落後的偏遠地區。在這些地區,由於得不到基本的社會服務和人力資本投資,貧困人口不具備利用謀生機會的能力,無力獲得足夠的食物,他們的孩子就更需要早先出去賺錢以補貼家用而不能上學;他們更需要多生育,靠一個大的家庭組織來維持成員的生計,人均生活水平更低,貧困進一步加劇。這一惡性循環的源頭在於能夠從根本上改變勞動力生存狀況的人力資本投資——教育投入嚴重不足。教育水平低下是發展中國家貧困的根源。
2、解決發展中國家貧困問題的關鍵
減輕貧困是經濟發展的根本目的。《1980年報告》分析了貧困、經濟增長與人力開發之間的關系,指出單純的經濟增長並不能有效地消除貧困,而人力開發在消除貧困特別是絕對貧困的過程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報告詳細闡述了人力開發的幾個主要因素:教育、健康、營養和生育,他們各自如何影響窮人的收入以及他們之間的關系。《1990年報告》進一步給出了由「機會」和「能力」兩個方面組成的有效扶貧戰略:「一是實行勞動密集型發展模式及其配套政策,促進對窮人最豐富的資產,即勞動力的需求,為窮人提供謀生的機會;二是廣泛向窮人提供基本社會服務,增加勞動力的人力資本,提高窮人利用謀生機會的能力。前者解決的是勞動力數量過多的問題,後者解決的是勞動力質量過低的問題,以此來提高勞動者的收入,從而解決貧困問題。」要將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與使窮人受益於經濟增長的政策統一起來。其途徑有:(1 )給窮人以資產所有權。一是將存量資產重新分配給窮人,如土地改革。二是增量資本作有利於窮人的分配。特別是通過初等教育和醫療保健對窮人人力資源的公共投資,成為增加窮人資產的重要政策手段。(2 )增加窮人所擁有資產的受益。即通過提高農業生產率和農業收益減輕貧困。非熟練勞動力是窮人最重要的資產,非熟練勞動力收益大幅度提高,能使收入分配有利於窮人。另外特別重要的是通過提高生產率來提高窮人的資產收益,這包括對人力資本的投資和基礎設施的投資。這種投資能夠將促進增長與減緩貧困統一起來。研究表明,農業報酬增長額的1/4、非農業報酬的3/4可以歸因於良好的教育。( 3)對窮人進行適度轉讓。上述無論哪種減輕貧困的方法,都有賴於窮人自身的接受和掌握能力,有賴於他們對新方式和新機會的利用,歸根結底依賴於提高這種能力的人力資源開發。
人也是增長的源泉。一個受過良好教育和有健康身體的勞動者更容易獲得好的工作機會,為經濟增長做出更多的貢獻。雖然創業精神和管理能力在公共和私人部門都很重要,但更為重要的是絕大多數普通勞動者的技能、知識和工作態度。因此,必須在取得短期的經濟增長與著眼於人們的長期發展和提高生活質量的投資之間保持平衡。要獲得增長的源泉,達到和保持經濟增長與可持續發展之間的平衡,就要重視人力資源開發。「人力開發毫無疑問在消除貧困的斗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註:世界銀行1980年《世界發展報告》。)
教育是人力資源開發的關鍵因素,也是長期發展的基礎。勞動能力是所有健康的窮人賴以生存的唯一寶貴的資本。因此,用教育來提高勞動力的生產率和窮人把握機會的能力,是同貧困鬥爭的最有效的途徑。他使窮人有能力抓住經濟增長的機會,提高貧困人口的人力資本存量,從而提高他們明天的工作效率,使經濟的長期發展獲得不竭的資源。因此,政府有必要對現行的支出格局傾向做出調整,其中包括服務的數量和質量。社會部門旨在改善窮人生活狀況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措施是,擴大和改善初級教育和基本的醫療衛生保健。政府有必要在貧困人口集中的農村地區增加公共投資,更好地利用現有資源,賦予地方當局更多的責任,持續擴大農村的診療所和小學數量,改進服務質量。在總結扶貧經驗時,《1990年報告》指出:「任何試圖在世界經濟中開展競爭的國家,都有必要採取全面的教育政策,包括在高等教育、科技和專業培訓方面的開支。」(註:世界銀行1990年《世界發展報告》。)「與貧困作斗爭最成功的國家都推行一種有效的使用勞動力的增長模式,並對窮人的人力資源進行投資。這兩方面兼顧的方針是減輕貧困的基本戰略,兩者缺一不可。一方面是為窮人提高運用其最豐富的資產——勞動力的機會,另一方面是改善其眼前的福利並提高其利用新出現的機會的能力。兩相結合可以提高世界上絕大多數窮人的生活水準。」(註:世界銀行1990年《世界發展報告》。)兩個報告得出的同樣結論是:對人力資本尤其是對教育的投資,有助於鏟除貧困之根源。
三、中國的貧困問題
1、中國貧困問題的現狀
像其他發展中國家一樣,貧困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障礙。自實施扶貧計劃以來,中國的貧困人口銳減,但反貧困任務仍相當艱巨。一方面是剩餘貧困人口脫貧難度加大,初步脫貧人口返貧問題突出;另一方面,隨著國企改革的深入,又產生了城市新增貧困人口。
(1)農村貧困狀況:以1985 年中國農村貧困人口扶貧標准年人均純收入200元為基礎進行調整,1999年相當於635元。按照這一標准計算,截至1999年底,中國農村的貧困人口3400萬。如果按照國際通行的標准估計,我國農村的貧困人口就遠不止幾千萬,而是1.06億(1998年底)。(註:楊軍:「中國反貧困戰略面臨的困惑及調整思路」,《甘肅理論學刊》2001年1期。)據國務院扶貧辦的報告估計, 如果把那些雖然已經解決了溫飽但極易返貧的人口算上,中國目前的農村貧困人口可能超過農村總人口的10%。顯然,我國農村的貧困標準是建立在維持基本生存的最低水平之上的。除物質生活貧窮外,我國貧困人口集中的地區社會保障和醫療條件差,生活質量差;貧困使一些兒童營養缺乏,健康狀況不佳,許多適齡兒童特別是女童失學,文盲較多;信息閉塞,觀念落後。
(2 )城市新增貧困人口: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國企改革的深入,市場機制自發誘導的諸如失業、破產、收入差距懸殊等新的致貧因素的影響迅速增加,大批下崗和長期失業人員、退休職工中的低收入者等,構成了城鎮新的貧困人口。1996年我國城鎮貧困戶數是306萬戶, 貧困人口1176萬人,戶年人均生活費收入1321元,比當年劃定的城市貧困線戶人均生活費收入1671元還要低20%。 (註:《中國工商時報》1997年10月10日。)近幾年,隨著下崗、失業問題的日益嚴重, 我國城鎮貧困問題進一步惡化(見表1)。
附圖{F102f43.BMP}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1)綜合失業人數=下崗無業人員+失業人員
(2)綜合失業率=綜合失業人數/勞動力總數
據勞動部測算,2000年下崗職工總數為2100萬, 按照新的要求,2000年之後,下崗職工將直接進入失業范圍,不再新設再就業服務中心。這些人中約50%左右在失業救濟金用完之後,不能重新就業,他們將陷入貧困之中。
城鎮貧困人口的加入,使中國貧困人口的結構更加復雜,使中國貧困問題更加惡化。
(3 )中國的「人文貧困」:中國的城鄉貧困不僅表現在經濟收入、人均生活支出的經濟層面上,更反映在生存狀況、受教育程度、醫療衛生條件等生活環境質量上。若用人文發展指標來衡量,中國的「人文貧困」狀況更加嚴重。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1997年人類發展報告》對175個國家和地區的排序中,中國排在108倍。聯合國人文排序的新指標包括出生時的預期壽命、成人識字率、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綜合入學率、人均GDP。這一人文發展指數更能反映人類文明的進步程度, 對「貧困」的理解也更為深刻。這種排序使我們看到,我們與其他國家的差距不僅是在經濟發展水平上,更重要的是在反映綜合水平的人文指標上,而後者的差距比前者更難彌補。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後者這些指標決定了一個國家的長期發展(決不僅是增長)潛力,反映了一個民族的真正水平和綜合實力。這些人文發展指標為我國扶貧、脫貧工作指明了方向。
2、中國脫貧的關鍵
從中國的貧困人口階層分布看,無論是農村貧困家庭還是城市貧困人口,都集中在文化水平相對較低的人群中。在農村,由於沒有文化,無法掌握科學種田的知識,即便有了土地也得不到應有的收獲,更無法抵禦自然災害的襲擊。沒有利用謀生機會的能力,不掌握生存技能,看不見也抓不到改變生活的機會,脫貧基礎脆弱。即使是已經脫貧,但當使其初步脫貧的物質基礎發生變化或稍有不測時,很快重新陷入貧困。據統計,我國每年約有10%剛剛脫貧的人口又返貧。在城市,教育程度相對較低的下崗人員很難勝任對技術要求較高的新崗位,難尋收入豐厚的職業。由此可見,擺脫貧困的關鍵是增加人力資本投資,在為貧困人口提供謀生機會的同時,更側重於提高其利用謀生機會的能力。「改善人口質量的投資,能顯著提高窮人的經濟前途和福利」。(註:舒爾茨:《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講演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年。)
有鑒於此,政府應將扶貧工作的重點轉移到鞏固和提高貧困個體的生存保障和發展能力上來,增加貧困人口受教育的機會,從而提升他們獲取生存和發展資源的手段和能力,扶貧扶在根上、扶在點子上。政府要把扶貧和扶智有效地結合起來,在進行物質扶貧的同時增加文化扶貧的力度;在提供必要的資金、救濟,使貧困人口達到最低生活水準的同時,加大提高貧困人口文化素質和知識水平的教育投入;在以物質投入緩解貧困現狀的同時,強調「扶人」、「治本」這一根本途徑。
同其他發展中國家一樣,中國在扶貧工作中也面臨著資金不足這一最大障礙。「面對眾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和龐大的發展計劃,政府往往需要在人力開發與其他項目間費力地權衡。「發展中國家應力圖提高公共企業的資金營運效率,在不影響安全的情況下減少軍費,以及減少一些需要高投入而不太緊急的項目投資,使更多的資金能夠用於向小學教育、基本衛生保健這樣的項目上。」(註:世界銀行1990年《世界發展報告》。)
亞當·斯密說過:「一個國家的發展主要取決於其勞動者所掌握的技能、熟練程度和判斷力的高低。」這句話在今天仍然是至理名言。一個國家最寶貴的財富就是她的人民。人力資源的全面開發既是經濟發展的源泉又是它的最終目標。然而貧困不會在一夜之間消失,人力資源的充分開發也不可能在一夕之間實現,一個國家現今的健康和教育水平反映的很可能是其10年甚至20年前為人力開發所作的努力。(註:程漱蘭等編著:《世界銀行發展報告20年回顧》中國經濟出版社1999年7月。)
《管子·修權》里說:「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一樹一獲者,木也;一樹百獲者,人也。」中國的人力開發與反貧困鬥爭任重而道遠,需要全社會做出不懈的努力,其中政府的作用尤為重要。
㈦ 為什麼中國現在的人均GDP和發達國家差很多,但消費水平卻如此高呢
人均gdg肯定不能代表中國整體消費水平啊,我們都知道,中國的貧富差距挺大的,中國的富人確實挺多,在很大程度上帶動了gdp的發展,但是由於中國人口基數也很大,雖然中國經濟發展的不錯,但是一到人均就肯定變小了。
還有就是沒錢的人,每天為了活著而努力工作的人,有誰會關注他們呢?人們關注的都是活的光鮮的人,某某國人消費多少多少,便說中國人民富起來了。
我們所看到的社交網路,感覺每個人都很有錢的樣子,其實,人都是愛把光鮮的一面展示給外人,按道理來講,中國還是處於發展中國家,經濟消費其實跟發達國家相比還是差得很遠的。
㈧ 幫我分析一下各國CPI差異
近來,國人對CPI關注比較多。但是,由於對CPI的理解不同,對當前宏觀經濟形勢的判斷就會迥然不同。國家統計局8月30日公布今年前7個月的經濟數據,指出前7個月價格總水平上漲的原因是食品價格上漲較多,漲幅達8.6%,拉動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8%,特別是肉禽及其製品價格上漲24.2%。同時,前7個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上漲8.1%,漲幅比上月提高0.7%。一般來說,CPI指數是指一個國家在某個時期內居民的消費品及服務價格的平均變化值。它通過一個十分復雜的指標體系來測算。對於這個指標,盡管目前各國都是根據聯合國1993年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框架來設立,但是由於各國的經濟發展程度、居民消費模式及消費水平、各國的消費文化傳統等不一樣,因此各國CPI體系的實際內容是不一樣的。比如,有人認為目前國內CPI上漲較快,就在食品價格上漲因素,如果中國和發達市場經濟國家那樣用核心CPI(即不包括食品和能源成本的CPI)來分析,那麼目前中國的CPI基本上保持在一個穩定的水平上。也就是說,如果以核心CPI來看中國物價指數問題,目前中國的核心CPI變化應該是很平穩的,因為上半年CPI上漲主要是食品價格上漲拉動的結果。但是,這些人是否想過,中國CPI指數體系與發達國家市場體系下的CPI體系差異甚大,用兩個不相同的指標體系作比較意義不會太大。比如說,在CPI中,美國食品類及能源類所佔權數比重僅有18.6%,而中國這兩類消費品所佔權數達40%。盡管食品與能源在居民的生活中通貨膨脹率的測算隨時間變化的差別不大,但它們作為居民生活中的必需品,如果把它們刪除掉來得出關於通貨膨脹和實際經濟增長的中長期結論將是不準確的。如果我們再拿中國與美國的CPI內容及體系比較,就會發現兩者差別更大,雖然兩者在概念上是相同,但實際根本不在一個平台上。目前,國內的CPI指數統一執行國家統計局規定的「八大類」體系,即指數的構成包括食品、煙酒及用品、衣著、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居住等八大類,每個大類中又包含若干個具體項目,總共有300多項。其構成權重分別是食品34%;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14%;居住13%;交通通訊10%;醫療保健個人用品10%;衣著9%;家庭設備及維修服務6%;煙酒及用品4%。在此,我們再來看看美國2006年的CPI指數的分類與權重構成。美國的CPI是指包括200多種各式各樣的商品和服務價格的平均變化值。而這些商品與服務又分為8個主要類別及不同的權重。如住宅(42.1%)、食品和飲料(15.4%)、交通運輸(16.9%)、醫療(6.1%)、服裝(4.0%)、娛樂(5.8%)、教育和交流(5.9%)、其他商品和服務(3.8%)。從以上的分類來看,兩國CPI各大類所包括的商品與服務差異不會太大,但是實際上有區別。而且更大的區別是不同類消費商品與服務的權重構成。如美國CPI權重最大的住宅及交通運輸,其比重達59%,但中國這兩類商品及服務的權重僅為23%,兩者所佔的比重僅及美國的38%;而中國CPI中權重最大兩類是食品與娛樂,其權重達到48%,但是在美國這兩類商品及服務的權重只有21.2%。還有,中國的CPI商品及服務的權重確定、修正是不清楚的。而美國的CPI商品及服務的權重是通過成千上萬的家庭和個人調查他們在早兩年買了哪些東西而確定的。這些權數每兩年要修正一次,以使得它們與人們改變了的消費偏好相符合。比如說,美國2007年1月的CPI中各個類別的權數就反映了2004年和2005年兩年中美國居民的消費傾向或模式。就這點而言,中國CPI指數與美國CPI指數體系存在比較大的差別。從目前中國的CPI體系的質量來看,也存在一定問題。從國家統計局的《中國經濟景氣月報》所公布城鎮居民家庭消費性支出的數據來看,其中的數據與居民生活存在脫節現象。如2006年城市居民的居住消費為904元(包括房租、水電、物業費、房屋修理等與居住有關的消費,自己購買房子也要算虛擬房租,有深圳居民曾告訴我,他一個月的房租就2900元,光房租一項一個月就大此三倍)、交通和通訊1147元(包括個人汽車消費、計程車費、火車飛機等交通工具出行費用,手機、家用電話、上網、簡訊等),在此,以部分偏離實際的居民消費支出來計算CPI的做法,其結果恐怕也會存在偏差。正因為中國CPI指數體系的質素問題,如果我們僅是就一般的CPI指數體系的表面形式或概念體系來討論中國經濟問題,容易出現漏洞。比如,為什麼近幾年來中國經濟會出現所謂的「高增長、低通脹」?比如房價快速上漲、居民對物價上漲感覺與政府公布的數據背離、長期的低利息政策等,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CPI指數的質素不高,CPI指數沒有全面的反映居民真實消費行為及模式的變化
㈨ 中國居民消費在哪些方面和發達國家存在差距
發達社會所談論的消費主要是人們生活保障之餘的部分,而中國居民除部分較富裕者外,大部分消費能力限於基本生活應備部分,這種差別背景還題與發達國家比差距實在是煞有其事得有點尷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