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如何堅持綠色發展
一、綠色發展新理念
1、是綠色經濟理念。
是指基於可持續發展思想產生的新型經濟發展理念,致力於提高人類福利和社會公平。「綠色經濟發展」是「綠色發展」的物質基礎,涵蓋了 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經濟要環保。任何經濟行為都必須以保護環境和生態健康為基本前提,它要求任何經濟活動不僅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而且要有利於環 境的保護和生態的健康。
另一方面,環保要經濟。即從環境保護的活動中獲取經濟效益,將維系生態健康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實現「從綠掘金」。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是發 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
2、是綠色環境發展理念。
是指通過合 理利用自然資源,防止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保護自然環境和地球生物,改善人類社會環境的生存狀態,保持和發展生態平衡,協調人類與自然環境的 關系,以保證自然環境與人類社會的共同發展。
要科學布局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 扎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生活質量的增長點,成為展現我國良好形象的發力點。
3、是綠色政治生態理念。
是指政治生態清明,從政環境優良。嚴懲腐敗分子是保持政治生態山清水秀的必然要求。黨內 如果有腐敗分子藏身之地,政治生態必然會受到污染。綠色政治生態同樣能夠極大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最終實現綠色政治生態的巨大效能。
4、是綠色文化發展理念。
綠色文化,作為一種文化現象,是與環保意 識、生態意識、生命意識等綠色理念相關的,以綠色行為為表象的,體現了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共進共榮共發展的生活方式、行為規范、思維方式以及價值觀念等 文化現象的總和。綠色文化是綠色發展的靈魂。
作為一種觀念、意識和價值取向,綠色文化不是游離於其它系統之外,而是自始至終地滲透貫穿並深刻影響著綠色發 展的方方面面,並在其中起到靈魂的作用。進一步弘揚綠色文化,讓綠色價值觀深入人心,對於我國順利完成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促進綠色發展、建設美 麗中國具有重要的實踐指導意義。
5、是綠色社會發展理念。
綠色是大自然的特徵顏色,是生機活力和生命健康的體現,是穩定安寧和平的心理象徵,是社會文明的現代標志。綠色蘊涵著經濟與生態的良性循環,意味著人與自然 的和諧平衡,寄予著人類未來的美好願景。綠色社會成為一種極具時代特徵的歷史階段,輻射滲入到經濟社會的不同范疇和各個領域,引領著21世紀的時代潮流。
二、綠色發展舉措
1、必須加快推動生產方式綠色化,構建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產業結構和生產方式,大幅提高經濟綠色化程度,加快發展綠色產 業,形成經濟社會發展新的增長點。
2、必須加快推動生活方式綠色化,實現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向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轉變,力戒奢侈浪費和不合理 消費。
3、促進人與 自然和諧共生,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自然岸線格局,推動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產業體系。
4、推動低碳循環發展,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實施近零碳排放區示範工程。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樹立節約集約循環利用的資源觀,建立健全用能權、用水權、排污權、碳排放權初始分配製度,推動形成勤儉節約的社會風尚。
5、加大環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環境質量為核心,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行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要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
環境保護和治理要以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強化 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著力推進重點流域和區域水污染防治,著力推進重點行業和重點區域大氣污染治理。
總之,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實施綠色發展戰略,走文明發展新路。中國已經在這條道路上邁開大步向 前走,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黨建都在走向綠色化。
(1)城鄉建設行業綠色發展擴展閱讀
舉措
未來,環境保護部將繼續堅持走科學發展和生態文明的道路,以促進經濟發展方式加速轉變為核心,按照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要求,培育壯大綠色經濟,著力從5個方面推動綠色發展:
一是促進經濟發展方式加速轉變,積極培育以低碳排放為特徵的新的經濟增長點,關注調整改造傳統產業和發展新能源、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注重推動生產、流通、分配、消費和建設等環節的節能增效,加強保護生態環境。
二是建立和完善有利於綠色發展的體制機制,積極研究綠色投資政策,促進重點產業的綠色化生產,從再生產全過程制定環境經濟政策,推動資源性產品的價格改革,建立相應的統計、跟蹤和評價機制,科學預測綠色發展趨勢,為更好地制定綠色發展相關政策提供有效支持。
三是加快建立綠色技術創新體系。促進綠色發展,綠色技術是支撐。環保部門將對綠色技術發展給予一定的資金和政策扶持,促進綠色生產技術開發示範,進一步加快環境友好型技術的產業化進程,為推動綠色發展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撐。
四是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大力倡導綠色消費,把節約文化、環境道德納入社會運行的公序良俗,把資源承載能力、生態環境容量作為經濟活動的重要條件,引導公眾自覺選擇節約環保、低碳排放的消費模式。
五是加強國際合作交流,創新合作方式,加強科學研究,促進產學研結合,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積極學習借鑒國際先進理念,充分利用已有實踐成果,積極宣傳相關經驗做法,促進有助於綠色增長的環保技術轉讓,共同研發新的綠色技術。
『貳』 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堅持綠色發展包含哪些內容
1.落實綠色發展舉措,必須充分發揮規劃的引領和規范作用。科學規劃,是綠色發展的前提。
我們必須依據五中全會《建議》的要求,把推進綠色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總體規劃,落實到各地各部門的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城鄉建設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以及各專項規劃中,科學布局綠色發展的生產空間、生活空間和生態空間。
充分發揮規劃的引領和規范作用,強化綠色發展的剛性約束,扎實有效地抓好落實,形成特色鮮明、布局合理的功能分區,實現資源與項目的最佳配置。
2.落實綠色發展舉措,必須推動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的綠色轉型。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綠色轉型,是綠色發展的核心。
一方面,大力推動生產方式的綠色化,改變以環境污染、資源浪費和生態退化為代價的傳統生產模式,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構建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小的綠色產業體系,努力實現整個生產過程的綠色化,不斷提高經濟綠色發展程度。
另一方面,積極倡導和大力推行綠色消費,推廣使用節能節水產品、節能家電、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和節能住宅等產品,發展城市綠色交通,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理,鼓勵和引導公眾在生活方式上加快向綠色消費轉變,構建文明、節約、綠色、低碳的消費模式和生活方式。
3.落實綠色發展舉措,必須改革創新綠色發展的體制機制。營造有效的體制機制和政策環境,是實現綠色發展的關鍵。
健全完善綠色發展的科學民主決策機制,依法嚴格遵守決策程序,堅持綠色標准,把好綠色關口,從產業發展、結構調整、項目投資等源頭上控制資源環境問題的產生。
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水資源管理制度、環境保護制度和生態保護紅線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生態保護責任追究制度、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和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度,用制度紅線守住綠色底線,用制度紅利保障綠色發展行之久遠。
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大膽探索建立符合實際的自然資源產權制度、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
4.落實綠色發展舉措,必須強化綠色發展的法治保障。
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背景下,必須進一步建立具有強制力、權威性和高效率的規則體系,用法治來調整利益格局、規范行為秩序,這是實現綠色發展的重要保障。
適應綠色發展的要求,抓緊制定、修改和完善生態建設、環境保護、清潔生產與發展循環經濟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增強立法的針對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要加強對綠色發展重大決策和相關法律法規實施情況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確保綠色發展的法律法規有效實施及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
要加強對環境資源、生態建設的司法保護,依法懲治污染環境、破壞生態建設的犯罪行為。
5.落實綠色發展舉措,必須在全社會培育綠色文化。推進綠色發展,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只有使生態文明主流價值觀深入人心,使綠色發展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綠色發展才能具有最廣泛的群眾基礎。要把綠色發展、生態文明知識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和繼續教育體系,採取多種有效方式,廣泛開展生態文明、綠色文化宣傳教育,使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
要組織、鼓勵和引導社會組織、志願者和廣大群眾積極參與綠色發展的公益活動和全民行動計劃,積極開展生態文明創建活動,進一步普及綠色政績觀、綠色生產觀、綠色消費觀,引導人民群眾崇尚節約、低碳生活,在全社會形成尊重自然環境、建設生態文明的濃厚文化氛圍。
中國「綠色現代化」三步走的戰略:
第一步,2006年到2020年是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根據黨的十六大、十七大報告所確定的戰略目標,這一時期需要將中國納入科學發展軌道。這也是我國減緩二氧化碳排放和適應氣候變化的階段,我們希望中國爭取能夠在2020年前後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最高峰。
為實現這一目標,中國需要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時期大大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長速度,也就是說從高增長變成低增長,甚至零增長。
第二步,2020年到2030年是提前實現小平同志提出的「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目標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我國也應該進入到二氧化碳大規模減排階段,力爭將203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到2005年的水平,這個減排比例即使在全世界來看也還是比較高的。
第三步,2030年到2050年是中國實現發達國家現代化水平的重要階段。這個階段中國需要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進一步大幅下降,並且與世界同步。
根據世界的減排路線圖,全球205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減少到相當於1990年水平的一半,因此中國也應該將自己2050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削減到1990年一半的水平。
『叄』 目前國內綠色建築及建築節能方向的發展前景如何
我國當前正處於城鎮化快速發展進程中,城鄉建設規模持續擴大,伴隨著對土地、能源、水等資源的大量消耗和對生態環境的巨大影響。以建築節能和綠色建築為抓手,妥善處理好城鄉建設發展過程中的能源資源及環境問題,對於確保我國能源安全、提高城鎮化發展質量至關重要。
『肆』 如何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堅持綠色發展理念
①要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准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目標。
②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使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
③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④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⑤堅持綠色富國和綠色惠民,將良好生態環境作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⑥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之路,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
⑦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全面建成資源最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態保護和修復制度,嚴明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
⑧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繁榮、生態良好、人民幸福。
『伍』 城鄉建設如何發展綠水青山理念
因為現在環境污染太嚴重,所以決定以保護環境為主題作為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要義。
『陸』 企業的綠色發展包括哪幾方面
一是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加強資源節約、環境保護技術的研發和引進消化,對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項目以及重點工藝流程進行技術改造,提高資源生產效率,控制污染物和溫室氣體排放。制定更加嚴格的環境、安全、能耗、水耗、資源綜合利用技術標准,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工業規模。依法關閉一批浪費資源、污染環境和不具備安全生產的落後產能。採用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二是節能產業。據測算,我國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的節能潛力超過4億噸標准煤,可帶動上萬億元投資。推動節能產業發展,一要加大節能關鍵和共性技術、裝備與部件研發和攻關力度,重點攻克低品位余熱發電、高效節能電機、高性能隔熱材料、中低濃度瓦斯利用等量大面廣的節能技術和裝備。二要採取財政、稅收等措施,促進成熟的技術、裝備和產品的推廣應用,繼續實施「十大重點節能工程」、「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等。三要創新機制,大力發展節能服務產業。
三是資源綜合利用產業。我國累計堆存工業固體廢棄物近70億噸,大量的廢舊資源沒有得到回收利用,隨著蓄積量的不斷增加,產業發展空間很大。一要組織開展共伴生礦產資源和大宗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城市礦產」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秸稈綜合利用等循環經濟重點工程。二要大力推動再製造產業發展。三要加強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盡快建設完善以城市社區和鄉村分類回收站和專業回收為基礎、集散市場為核心、分類加工為目的的「三位一體」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四要推動再生資源國際大循環,增強國際再生資源的獲取能力。
四是新能源產業。新能源具有低碳清潔的特點,目前幾乎供應著世界電力的1/5。其中風能發電正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太陽能增速超過40%,有關機構預計,到2050年清潔能源佔一次能源結構的比重將達到32.2%。我國新能源發展潛力巨大,每年可再生能源資源可獲得量達73億噸標准煤,而現在開發量不足5000萬噸標准煤,提升空間巨大。近年來,我國新能源快速發展。太陽能集熱面積居世界首位;2009年風電裝機容量突破2000萬千瓦,已居世界第二位,在建規模達到1000萬千瓦;在建百萬千瓦級的核電機組已達19台;國內第一個兆瓦級大型太陽能光伏發電示範項目已經開展。生物質能利用也得到了較快發展。
五是環保產業。研究表明,環保投資對GDP的投資乘數約為1.4,預計「十二五」期間環保投資約為3.1萬億元,增加GDP約為4.34萬億元。一要加強水環境保護。加快城鎮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建設,推進重點領域水污染防治,推動嚴重缺水城鎮污水再生利用設施建設;二要加強大氣環境保護。深入推進燃煤電廠脫硫設施建設,加快推進重點耗能行業二氧化硫綜合整治;加快實施燃煤電廠和機動車氮氧化物控制示範工程;實施城市空氣清潔行動計劃;三要加強固體廢棄物處理設施建設。加快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推動垃圾焚燒發電場建設,大力推進污泥無害化處置和醫療廢物及危險廢物處理設施建設,加強重金屬污染綜合治理。
此外,綠色經濟還包括大力發展電子技術、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海洋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柒』 國內外綠色建築的現狀與發展
建築能耗大
水泥、砂子、水、鋼材是建築行業的主要原材料,每年這些原材料的消耗量非常巨大。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統計數據顯示,在全球范圍內,有超過40%的能源消耗和21%的溫室氣體排放來源於建築業。人類從自然界所獲得的50%以上的物質原料用來建造各類建築及其附屬設備。這些建築在建造和使用過程中又消耗了全球能量的50%左右;與建築有關的空氣污染、光污染、電磁污染等占環境總體污染的34%;建築垃圾占人類活動產生垃圾總量的40%。因此,探索並建立可持續的建築業發展模式具有較大意義,綠色建築發展需求非常大。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綠色建築行業發展模式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捌』 綠色建築是未來建築行業的發展趨勢,我應該怎樣抓住計劃
BIM應用於項目全壽命周期的不同領域,掌握BIM技術,才能在建築行業更好地發展。建造綠色建築是每一個從業者的使命。建造綠色建築是建築行業的責任,也是中程建安教育機構培養人才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