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山西錦興能源有限公司-山西省呂梁市興縣到底怎麼樣
你說的那個公司我不了解
但是呂梁我去過的
火車站在一個山上、、、很有特色、
呂梁很多煤礦。。有煤礦的地方有錢人肯定少不了 相應的消費比一般的二線城市差不了多少吧
但是我看到的城市面貌就一般吧。
氣候是我喜歡的。。
㈡ 誰知道 雲南的蒙子市
蒙自縣
位於雲南省東南部,紅河哈尼族彝自治州東部。土特產有年糕、過橋米線、刁煙、白桃、甜石榴。昆(明)河(口)、草(壩)官(家山)、蒙(自)寶(秀)鐵路及昆(明)河(口)公路過境。古跡有清代台灣府同知曹士桂墓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蒙自租界址、碧色寨車站。風景名勝有南湖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緣獅洞。革命紀念地有蒙自烈士陵園及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共雲南省第一次臨時代表會議會址。
蒙自縣位於雲南省東南部、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東部,總面積2228平方公里,轄7鎮4鄉、86個村(居)委會、11個城市社區居委會、691個自然村、992個村民小組,共有漢、彝、苗、壯、回等19種民族,總人口39.08萬人。其中,常住人口33.03萬人,暫住人口6.05萬人;少數民族人口19.31萬人、農業人口26.45萬人,分別占常住人口的58.5%、80%。轄區內有省級蒙自經濟開發區和省級紅河工業園區。地處雲南低緯高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類型,年平均氣溫18.6℃,極端最高氣溫33.8℃,極端最低氣溫2.9℃無霜期337天,年降雨量815.8毫米,年均日照時數2234小時。
蒙自縣地處珠江與紅河分水嶺兩側,海拔最高處2567.8米、最低處146米,北回歸線橫貫縣境,氣候屬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類型,年均氣溫18.6℃,年均降雨815.8毫米,全年無霜期337天,年均日照2234小時。蒙自壩是雲南省六大壩子之一、紅河州乃至滇南最大壩子,壩區面積佔全縣國土面積的24%,高於全省壩區面積比重18個百分點。全縣可耕地110.45萬畝,人均3.34畝。境內水資源總量12.15億立方米,可開發利用量2.12億立方米,城市日供水現狀6萬噸、中遠期規劃16萬噸,壩區水利化程度達75%。優越的自然環境,非常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和現代特色農業深度開發。同時,孕育了銀、錫、鉛、鋅、銅、煤、大理石、磷、鈾等豐富礦藏,其中蒙自縣白牛廠銀多金屬礦已探明為我國目前最大銀礦
蒙自已有上萬年人類繁衍活動史、2100多年建縣史。「蒙自」,一說以縣西壩子邊緣目則山而得名,漢語訛為蒙自。一說目則為昧則目音轉,系蠻語,意為山竹。一說系苗語「苗族之家」之意。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置賁古縣,屬益州郡所轄24縣之一。東漢屬益州益州郡賁古縣,三國蜀漢屬益州興古郡賁古縣,兩晉至南朝梁屬寧州興古郡賁古縣。北朝周屬南寧州。隋屬南寧州總管府。唐初屬劍南道戎州,唐南詔國屬通海都督府轄地,宋大理國屬秀山郡目則。元憲宗七年(1257)置蒙自千戶,屬阿僰萬戶;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改置蒙自縣至今。,隸屬臨安廣西元江宣慰司臨安路。明為蒙自縣,隸屬臨安府。 清初沿明制,為蒙自縣,隸屬臨安府。雍正八年(1730)7月,臨安府屬迤東道;乾隆三十一年(1766)10月,臨安府屬迤南道;中法戰爭(1883~1885年)結束後,光緒十三年(1887)10月,為適應對外通商需要,清廷與法國在北京簽訂《中法續議商務專條》,指定開廣西龍州和雲南蒙自為通商處所,蒙自成為中法之間的「約開商埠」。同年,清廷在蒙自設分巡臨安開廣道,下轄臨安府(今建水縣一帶)、開化府和廣南府(均屬今文山州一帶),兼管即將正式開關的蒙自海關關務。由此,蒙自成為雲南近代史上的滇東南軍事、政治中心。光緒十五年(1889),蒙自海關落成並正式開關,這是近代雲南第一個海關,也是近代中國21大海關之一。 民國初年屬蒙自道,為道尹駐地。民國18年(1929),廢道後直屬雲南省。民國31年(1942),屬雲南省第三行政督察區(駐建水縣)。民國37年(1948),屬雲南省第五行政督察區(駐建水縣)。 1950年1月16日,蒙自解放,蒙自縣人民政府隸蒙自專區,專區行政公署駐蒙自。1957年11月18日,蒙自專區與紅河哈尼族自治區(駐地在今元陽縣)合並成立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州府駐蒙自。1958年7月,紅河州人民委員會由蒙自縣遷往個舊市。1958年10月20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81次會議決定:撤銷蒙自縣,將原蒙自縣全部地區劃歸個舊市。 1960年9月13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103次會議通過:恢復原並入個舊市並撤銷的蒙自縣建制,其行政區域仍照原撤並前不變,蒙自縣由個舊市領導。同年,開遠縣草壩公社劃歸蒙自縣。1961年2月14日,國務院批復:將原由個舊領導的蒙自縣劃歸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直接領導。1992年11月26日,蒙自縣被列為省級經濟開發區。同年12月18日,被列為國家級對外開放縣。1999年2月5日,被列為省級農業產業化試驗示範區。2001年,州級行政機關搬遷蒙自奠基儀式在開發區舉行。2003年1月29日,國務院批復同意將紅河州政府駐地由個舊市遷移至蒙自縣。同年7月11日,雲南省政府滇南中心城市現場辦公會研究決定,建設以蒙自為核心的個(舊)開(遠)蒙(自)——滇南中心城市。同年11月18日,紅河州建州46周年暨州府遷移蒙自慶典在蒙自舉行,標志著紅河州州府正式遷移蒙自縣暨滇南中心城市建設全面啟動。同日,「雲南省紅河工業園區暨紅河鋼鐵有限公司百萬噸鋼鐵項目奠基儀式」在蒙自縣雨過鋪鎮舉行,蒙自被列為省級工業園區,標志著紅河州新型工業化戰略全面啟動實施。
區位顯要,雄鎮南滇。蒙自是雲南乃至大西南連接東盟最便捷的國際大通道樞紐,現代鐵路、公路、航空運輸條件齊備,有著構建區域性國際大通道樞紐,通聯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形成區域性國際物流、人流、資金流、信息流中心和建設進出口加工業基地的便利條件。蒙自為歷代屯兵重鎮,1915年朱德在此率部誓師護國討袁,現為全國駐軍最多的縣份之一。 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蒙自,是雲南建縣最早的24個千年古縣之一,在雲南近現代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清末民初曾是雲南省對外貿易的最大口岸,當時雲南80%以上的進出口物資通過蒙自轉運。雲南第一個海關、第一個電報局、第一個郵政局、第一個外國銀行、第一條民營鐵路、第一個外資企業、第一個駐滇領事館、第一個火電站等諸多「第一」先後在這里產生。1928年,中共雲南省第一次代表大會在蒙自查尼皮村召開。1938年,西南聯大文學院、法商學院曾遷來蒙自,聞一多、朱自清等著名教授駐蒙講學。蒙自成為雲南近半個世紀的商貿、金融、交通運輸和外事活動、革命活動的中心。現擁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保」文物單位6處、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3處。在漫漫歷史長河中,蒙自承載著邊地文化、中原文化、黨史文化、軍旅文化、西方文化等多元文化的豐厚積淀,成為雲南近代工商業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堪稱一座彪炳史冊、璀璨奪目的歷史文化名城,具有發展現代科教、體育事業和文化旅遊產業的較大潛力。
進入新世紀新階段,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縣委、縣政府團結帶領全縣各族人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搶抓機遇謀發展,聚精會神搞建設,創新機制增活力,務實拼搏求跨越,推進了各項事業提速提質提效發展。2005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4.8億元,比「九五」末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長18.7%;人均GDP達7506元,提前五年實現了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標;農民人均純收入2029元,比上年增長10.5%;財政總收入、地方財政收入分別達3.3億元、2.21億元,年均增長24.7%、24.6%。一般預算收入2.15億元,增長59.4%。「十五」期間,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3.64億元,是「九五」期間的4.68倍。2005年,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合計66.49億元,現金收、支合計200.7億元,分別是2000年的3.3倍、3.35倍;三次產業的比重由「九五」末的35.7∶26.9∶37.4變為2005年的24∶35∶41。城市建城區達20平方公里,居滇南首位。蒙自縣被評為2005年雲南省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躋身第五屆「全國縣域經濟競爭力提升速度最快的百縣(市)」行列,還相繼被列為全國創建文明小城鎮示範點、全國首批科技工作試點縣和雲南省縣域文化建設試點縣,成功協辦了「中國電影百年·紅河電影周」活動和「雲南省第七屆民運會」,成為中國男籃職業聯賽(CBA)的主賽場之一,被評為省級雙擁模範縣、雲南省首批「平安縣」、全國體育先進縣、全國少數民族體育先進縣、中國西部最具特色城市和國家衛生縣城。 2009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GDP)60.6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08年增長13.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10.70億元,增長7.1%;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30.93億元,增長15.2%,其中:全部工業增加值26.50億元,增長16.9%;建築業增加值4.43億元,增長8.1%;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19.04億元,增長15.1%。三次產業的比重為17.6∶51.0∶31.4。
今後一段時期,蒙自縣的總體發展思路是:圍繞四大目標(農業產業化、新型工業化、城市化和基礎設施現代化),實施六大戰略(產業強縣、城市興縣、文化立縣、環境優縣、開放活縣、民本穩縣),培植六大支柱產業(特色農業、生物創新產業、礦冶加工業、房地產和建築建材業、商貿餐飲業、文化旅遊產業),建設全州六個中心(政治、經濟、文化、信息、金融、商貿中心),推進四個文明(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圍繞這一思路,著力打造「實力蒙自、活力蒙自、綠色蒙自、平安蒙自、和諧蒙自、魅力蒙自」六大品牌,努力把蒙自建設成為和諧發展的新州府、新興產業聚集區、北回歸線上的綠色家園、滇越大通道的重要樞紐、多元文化名邦、紅土地上的科教城,構建滇南之心,展現魅力蒙自。
㈢ 2015年全椒縣老襄河清淤後怎樣規劃
全椒縣2013-2015年城市建設發展規劃
2013-2015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重要時期,為了快速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加速融入「大滁城」,促進我縣經濟社會的趕超發展。對今後三年的城市建設發展提出如下規劃。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大滁城建設為統領,以加速追趕跨越為主題,以建設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首選地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縱深推進工業強縣、城鎮化、東向發展戰略,堅持城鄉統籌的科學發展道路,切實把握建設事業發展規律,創新建設事業發展理念,轉變建設事業發展方式,破解建設事業發展難題,以新的思路,新的舉措,促進城鄉建設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二、發展思路
大力實施「強工興縣、三區互動」的發展戰略,按照「基礎設施先行,服務設施跟進,實施產業帶動,新老城區聯動」原則,做大兩區(城南新區、城北新區),做強老城區,增強城市的綜合承載能力。堅持「完善老城區,提升城南新區,決戰城北新區,發展工業區」的思路不動搖。做到城市建設與工業園區建設相結合,與旅遊產業發展相結合,與生態環境保護相結合。進一步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
三、目標任務
規劃到2015年,全椒縣縣城建成區用地達到40平方公里左右,縣城人口達到25萬人左右,城鎮化率達50%,城市基礎設施覆蓋面積達到60平方公里左右。全縣GDP達到130億元左右,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城市環境明顯改善,城市競爭力明顯提高,城市滿意度、知名度明顯提高,大滁城格局基本形成,達到省級園林城市、衛生城市、旅遊城市的標准。
四、重點工作
(一)以規劃為指導,拉大城市框架。以城市總體規劃為龍頭,加強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工作,實現控規全覆蓋;完善道路、防洪等專項規劃編制;加強開發地塊土地前期策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編制工作;完成縣域基礎設施布局研究工作;完成城市快速交通路網控制研究工作。進一步完善城市規劃體系,為城市建設提供強有力的規劃支撐。
(二)以項目為載體,做大城區規模。繼續保持大建設、大發展、大投入的發展態勢,加快推進老城區改造力度,主攻城南新區、城北新城、十譚產業園和工業園區建設,著力加快重點項目建設,提升城市綜合承載力。三年將投資約300 億元,重點實施城市道路、公共服務設施、商業投資和工業園區建設。。
一是加快建設城南新區。以建設現代化新城區為目標,全面完成義大利茗品總部經濟園、江海新城市廣場、縣醫院遷址重建、公共服務中心等重點項目建設,適時推介存量土地,加快「填充」步伐。全面完成城南新區主次幹道建設,高標准完成城南路網建設,進一步完善供水、供電等配套設施。
二是全力推進城北新城建設。加快與大滁城銜接步伐,圍繞高鐵和土橋水庫兩大優勢,建設高鐵新城區,再造新城。圍繞「一年拉開框架,三年形成規模,五年展現新貌」的目標,按照「以土地換新城、以土地換配套」思路,採取組團開發方式,招引國內外知名企業前來投資,支持實業家經營城市,誰投資,誰受益。加快滁全二路、高鐵站南區路網建設,計劃2015年完成道路網建設,完成土橋水庫擴容和景觀湖改造,以土橋水庫周邊良好的環境為基礎,引入重點項目入駐,打造都市精品中心。
三是大力實施舊城改造。圍繞老襄河實施「水清、添綠」工程,對其進行綜合整治,包括老襄河截流污水治理、上游進水控制、兩側綠化帶等。圍繞南屏山森林公園實施綜合改造,建設入口廣場、民俗商業文化街、增加娛樂休閑設施等。圍繞太平橋重建、吳敬梓紀念館擴建,保護和開發老城區文化旅遊資源。圍繞老城區現有廢棄廠房和城中村結合老城區路網建設,進行精心設計,逐步改造。
四是拓展示範區建設。抓住承接產業轉移的歷史機遇,加快13平方公里的十譚產業園建設,完成23公里的路網和園區基礎設施配套工程建設,拓展空間,集聚人氣,加快項目的入駐。擴大開發區工業用地規模,大力實施招商引資,實施大項目、大產業戰略,迅速做大工業經濟總量,構建產業發展平台,促進經濟快速發展。
五、保障措施
(一)進一步完善和提高規劃編制工作,加大規劃的投入,堅持以科學規劃指導城市建設,以規劃來引領城市發展,以規劃來促進城市發展。
(二)進一步拓展經營城市的路子,建立多元化的城市建設投資體制,拓寬融資渠道,優化項目資本運作,籌措好城市建設資金,做好土地經營文章,開辟城市建設財源,保證重點項目的資金需求。
(三)進一步轉變發展方式,樹立大城市建設理念,實施品牌發展戰略,提高城市的競爭力和吸引力。著力做好交通基礎設施、城市公共服務設施、城市功能性設施以及關乎民生的設施環境建設,提高城市承載力和產業集聚能力。堅持城市建設與工業園區、產業園區建設有機結合,互動發展。
(四)進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樹立抓城市建設就是抓經濟建設,就是抓優化環境,以五城聯創為契機,加強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形象
㈣ 大家知道大英在哪裡嗎好象是個城市。
大英是四川省的一個縣!大英縣位於四川盆地腹部,涪江中游。大英山川秀麗,土地肥沃,物產豐饒,像一塊獨具美質的璞玉,鑲嵌在川中丘陵上。
㈤ 衡水市裡有安平這個縣么這個縣,怎麼樣呢
位置區劃
安平縣隸屬河北省衡水市,地理坐標為東徑115°19′至115°40′,北緯38°14′至38°21′。東接饒陽、西鄰深澤、南交深州、北連安國與博野。安平縣人民政府駐地安平鎮,南距衡水市70公里,西南距省會石家莊91.2公里,北距北京、天津約250公里。土地面積505平方公里。轄安平鎮、南王莊鎮、馬店鎮、黃城鄉、兩窪鄉、子文鄉、大何庄鄉、程油子鄉共3鎮5鄉,230個行政村。2001年總人口32萬,主要為漢族,另有回、壯、滿、土家、俄羅斯、蒙古、達翰爾、瑤族等17個少數民族近400人。
歷 史 沿 革
春秋時,境域屬鮮虞國。
戰國時,縣境初屬中山國,後歸趙國。
秦時屬巨鹿郡。
西漢始置安平縣,並於縣治西南25里處角邱置谷邱縣,均屬涿郡。
新莽時,安平稱廣望亭。
東漢初,復安平縣原名,並廢谷邱縣。建初四年(79年)隸樂成國。延熹元年(158年),安平初屬安平國,後隸博陵郡,郡治安平城。統安平、安國、南深澤、饒陽四縣。
三國魏時,安平仍屬博陵郡。
晉時,於安平置博陵國。統安平、饒陽、安國、南深澤四縣。
北魏、北齊、北周時,安平皆屬博陵郡。郡治仍在安平縣城。
隋開皇三年(583年)罷郡設州。安平改屬定州,十六年(596年)更屬深州。大業二年(606年)還隸定州。三年(607年)廢州置郡,定州改為博陵郡。大業九年(613年)改博陵郡為高陽郡,安平仍屬之。
唐武德四年(621年),安平改屬深州,州治初為安平,尋徙饒陽。貞觀十七年(643年)廢深州,安平還屬定州。先天二年(713年)復屬深州。
北宋、金時,安平屬深州。
元太祖十九年(1224年)廢深州,安平改隸南平州,並為州治,領饒陽。太宗七年(1235年),南平州廢,安平復隸深州。中統二年(1261年)改隸真定路晉州。
明時,安平縣屬真定府晉州。
清初,縣仍隸晉州。雍正二年(1724年)六月改屬深州。
民國二年(1913年)廢州制,縣屬直隸省范陽道,次年范陽道改為保定道,安平仍屬之。民國17年(1928年)7月,直隸省改河北省,直領安平縣。民國26年(1937年),縣劃歸河北省第十督察區。民國27年(1938年),安平縣抗日政府建立,屬晉察冀邊區冀中區。同年9月屬冀中區二專區。民國29年(1940年)秋,屬冀中區八專區。民國33年(1944年)6月,改屬冀中七專區。民國35年(1946年)7月,又改屬冀中區九專區。民國37年(1948年)9月,華北人民政府成立,安平屬華北行政區冀中區九專區。民國38年(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縣劃歸河北省定縣專區。1954年4月24日,定縣專區撤消,安平縣劃歸石家莊專區。1958年11月5日,安平並入深縣,1961年4月底復設安平縣(含原饒陽轄區),仍屬石家莊專區。1962年1月,饒陽從安平析出,縣恢復原建制。同年6月17日,安平改屬衡水專區。1970年,衡水專區改稱衡水地區,仍屬之。
安平縣歷史悠久,迄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是衡水市建置最早的縣。安平縣是革命老區,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河北省第一個中共縣委在安平建立,全國農村第一個黨支部在安平台城村建立;抗日戰爭時期,中共冀中區黨委、冀中行署、冀中區支部均在此創建;合作化時期,被毛澤東主席譽為「全國五億農民的方向」的初級合作社典型就出自安平縣南王莊。
經 濟 概 況
改革開放以來,安平縣委、縣政府堅持以經濟建設總攬全局,大力實施開放興縣、特色興縣、科教興縣三大戰略,全縣經濟和各項事業得到了快速發展,連續幾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工作實績突出縣。2001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完成26.3億元,比上年增長10.5%;財政收入完成1281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747元。
安平縣經濟基礎雄厚。現擁有不同類型工業企業近6000家,縣鄉企業集團9家。絲網產業是安平縣的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其生產已有500多年的歷史,遍及全縣230個行政村,從業人員8萬多人,擁有各種拔絲織網機械3萬套,年織網能力1.8億平方米,年拔絲能力60萬噸,產量和出口量均佔全國總量的85%以上。另外,化工、建材、鬃尾、機械配件、煙花等行業也具有一定規模,構成了布局合理的工業體系。安平縣還立足當地資源優勢,面向京津市場,大搞農業產業化經營,特別是瘦肉型豬生產規模不斷壯大,現擁有國內最大的現代化規模養豬場——京安豬場,建成了京隆、京武、宗庄等16個年出欄萬頭以上的豬場,30個千頭以上豬場,80個重點養豬村。全縣年出欄瘦肉型豬60萬頭,實現銷售收入5億元。安平縣的絲網產業和生豬產業均被列入河北省十五條龍型經濟。
基礎設施 安平縣基礎設施完善。近年來,投資3億多元加強城鎮建設,拓寬、美化縣城18條街道,縣城面積達12.8平方公里;安平縣交通便利,東距京九鐵路10公里,北距京深高速公路40公里,南距石黃高速公路10公里,保衡、正饒兩條省級公路貫穿縣境,城鄉公路四通八達;郵電通訊設施先進,程式控制電話交換機總容量達51000門,電話普及率為9.3部/百人,行動電話用戶近萬人;電力供應充裕,建有220千伏、110千伏變電站各1座,35千伏變電站10座,2001年,躉電3.9億千瓦時,售電3.6億千瓦時,躉售電量及增幅連續六年居全市第一;二星級迎賓館、准三星級網都大廈、大型購物超市、便捷的貨物轉運站等基礎設施齊全。
城 市 建 設
近年來,根據《安平縣縣城總體規劃》,以縣城的綠化、亮化、美化、凈化為突破口,以「建設新工程,整治主幹道、美化全縣城」為重點,累計投入資金2000多萬元,大力進行了城市建設,城市功能不斷完善,城市環境日益優化,城市建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2000年圍繞「奮戰三年,把縣城建設成為環境優美、生態良好的省級文明衛生城」的總目標和「城市建設管理年」這一中心,重點實施了「3136」工程,即全面整治為民街、中心路、西環路三條主要街道,建設一個中心文化廣場,實施排水渠清淤、紅旗街貫通、環境衛生整治三項工程;建設六個專業市場,即服裝鞋帽市場、糧油批發市場、生產資料市場、建材市場、蔬菜水果小商品批零市場、農機經銷市場。全年共計完成拆遷面積5597.56平米,新鋪道路20600平米,整修便道7180平米,疏通下水道9160米,道路噴油罩面89800平米,排水渠清淤3740米,全社會完成城建投資5600萬元。
2001年,在「3136」工程的基礎上,繼續實施了「3336」工程,即以綠化 、美化、亮化為重點,全面提升為民街、中心路、西環路三條主要街道的品位,以硬化、凈化、整齊化為重點,綜合整新盈街、紅旗街、網都街三條主幹道,以完善功能,拓展街道為重點,完成縣城排水工程、東馬路北段延伸工程、陵園街東西兩段延伸工程三項重點工程,繼續完善規范建設建材市場、糧油批發市場、農機經銷市場、謀劃籌建絲網工業園區。全年共修補路面3760平方米,整修便道88000平方米,噴油罩面119800平方米,路面硬化23800平米,增加綠地3100平方米,全社會城建投資6200萬元。
2002年,在完善「3336」工程的基礎上,又實施了「3210」工程。即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群眾居住條件為重點,完成三項新工程。以綠化、美化、凈化縣城環境,建設優美、潔凈、文明的現代化小城市為重點,完成縣城衛生綜合整治及單位庭院綠化兩項工程,以抓好縣城配套設施建設,塑造安平形象為重點,完成十項市政重點工程。一年來,對縣城為民街、中心路、紅旗街等主幹道的樹木、花卉進行補植,新種植黃楊、女貞、法桐、青桐等樹種2.3萬株,特別是對中心路中段的樣板街的種植模式重新進行了規劃、設計、種植。通過綠化建設,全縣人均綠地面積達到3.1平方米,綠地率達2.4%。同時,下大力狠抓了縣城的亮化工程。投資93萬元對中心路、為民街、西環路等街道的路燈全部進行了維修、更換,並新添置了過街彩虹橋、霓虹燈、繞桿彩燈以及各種大型景觀燈,對臨街各單位進行了統一規劃,合理安裝了色彩艷麗、新穎別致的閃爍霓虹燈、射燈、建築輪廓燈等種種燈飾,為縣城的夜景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通過大規模的城市建設,安平縣城已初步構成了一個現代化小城市框架。城區內樓房林立,各街道布局合理,干凈整潔,一點一景均展示著安平的新形象。目前,縣城建成區面積達10.92萬平方米,城區有八街十路,道路長度82公里,道路面積101萬平方米。縣城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135公頃,城市公共綠地面積16.8公頃,綠化覆蓋率為16.3%。
自然資源
主要有土地、河流、地下水等。土壤母質類型的河流沖積物為主,土層深厚。土壤分潮土、風沙土兩個土類,富含有機質、氮素、速效磷、速效鉀和微量元素等。滹沱河、瀦瀧河兩條河流流經縣境,均屬時令性行洪河道。滹沱河境內流程32.5公里,瀦瀧河境內流程18公里。地下水質良好,礦化度小於2克/升的淡水面積為463平方公里,佔全縣總面積的93.5%。
安 平 縣 金 水 灣 簡 介
安平縣金水灣組建於1999年,投資3500萬元,總佔地面積13萬平方米,現有職工36人,下設金水灣天然礦泉水、金水灣水上樂園。
近年來,隨著我縣經濟的迅猛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飲用水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為水質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健康。然而城市工業的發展,給環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工廠的廢水、廢渣、廢氣都對水資源的可飲用水造成污染,人們渴盼著能喝到健康的飲用水。來自地球2500米深處的天然過濾金水灣礦泉水,為我縣人的飲用水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金水灣天然礦泉水,是經中國地質部有關專家鑒定的含鋰、鍶、偏硅酸等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的礦物質水。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金水灣投資3500萬元,引進了自動化礦泉水生產線,把從地下提取的87.5℃的高溫水,通過換熱器換熱、降溫,到達30℃以下,再經過一系列的生產流程,最終進入千家萬戶。目前,金水灣礦泉水在安平縣已成壟斷趨勢,並在周邊三市七縣等大中城市,鋪設了百餘個銷售網點。
金水灣水上樂園是我縣最大的游樂場所,裡面除有大型的游樂場外,還開設了游泳館。游泳館四季開放,水質含有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如:鋰、鍶、偏硅酸等,有理想的醫學理療作用。溫泉洗浴是當前中國旅遊業十分重視的產業,金水灣水上樂園作為安平縣唯一一家溫泉游泳館,它很好的把游泳、溫泉洗浴和理療緊密結合在一起,是公眾休閑娛樂的最佳場所。
為合理開發地下熱能資源,金水灣計劃大規模實施熱帶魚類養殖業,歡迎國內外有識之士合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