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城鄉居民醫保年內能完成並軌籌資待遇范圍全部統一嗎
城鄉居民醫保將於年內完成並軌。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2017年重點工作任務》(以下簡稱《工作任務》),要求著力推進分級診療、現代醫院管理、全民醫保、葯品供應保障、綜合監管5項制度建設,不斷推動醫改向縱深發展。國家衛計委5月11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17年深化醫改重點工作任務。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楊燕綏也表示,「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後,增強了醫保基金的互助共濟能力,有利於發揮醫保對醫改的基礎性作用,促進醫保對醫療服務的外部激勵制約,為『三醫聯動』改革打下了堅實基礎。」
不過,也有專家指出,統一城鄉居民醫保制度,還只是改革的第一個環節,醫保合並不是簡單的機構合並,關鍵是明確功能、整合職能、理順機制,實現控費目標的同時,規范醫療行為。此外,實現醫療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和均衡化,是醫療領域改革的根本靶向。下一步,在基本醫保全國聯網和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快速推進的情況下,還應通過深化改革實現醫療服務和醫療資源的均衡配置,緩解醫療資源和患者向大城市過度集中的問題。
根據醫改任務要求,在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制度整合基礎上,我國一方面還將提高醫保財政補助和個人繳費標准,進一步擴大用葯保障;另一方面也會完善大病保險制度,採取降低起付線、提高報銷比例等措施,提高大病保險對困難群眾支付的精準性。
成果 醫保財政補助連漲八年
財政部社保司副司長宋其超11日在發布會上表示,各級財政將州昌繼續把醫療衛生作為財政支持的重點領域,加大投入力度,支持醫改各項重點工作。
宋其超介紹,2017年全國財政醫療衛生支出預算14044億元,是醫改啟動前2008年的4.4倍,比2016年同口徑支出增長5.1%,比同期全國財政支出預算增幅高1.9個百分點,醫療衛生支出佔全國財政支出的比重提高到了7.2%。其中,中央財政醫療衛生支出預算安排3982億元,是醫改啟動前2008年的4.7倍,比2016年同口徑支出增長7.7%,比同期中央財政支出預算增幅高出1.6個百分點。
據了解,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准,從2016年每人每年420元提高到今年的450元,人均提高30元,這是連續第8年提高了財政補助標准。
「新農合制度是從2003年開始建立的,當時籌資標準是『三三制』,中央財政每人每年補助10塊錢,地方財政每人每年補助10塊錢,個人每人每年自己繳費10塊錢。」宋其超說:「經過14年的發展,2017年總體籌資規模已經達到了630元,是2003年的21倍。其中,財政補助標准由2003年的20元提高到450元,是22.5倍。個人繳費由2003年的10塊錢提高到今年的180塊錢,是18倍。」
事實上,與養老保險基金類似,在醫療費用快速增長的背景下,醫保基金也面臨越來越大的支付壓力,甚至有相當一部分省份出現了當期收不抵支的狀況。
《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未來隨著財政補助的提高,參保人員的繳費水平也將相應增加。目前各地正研究建立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財政補助和個人繳費科學合理、協同增長的機制,強化個人繳費義務。
此外,2017年,公立醫院改革將在全國推開,針對取消葯品加成後公立醫院收入結構的變化,中央財政繼續按照每個縣補助300萬元,每個新增試點城市補助2000萬元,每個城市的市轄區補助100萬元的標准來安排補助資金。同時,宋其超介紹,財政部今年將大力推動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充分發揮醫保資金對於引導醫療行為、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的作用。支持推進基本醫保異地就醫結算工作,方便群眾看病就醫。
展望 分級診療仍是醫改重點
分級診療仍然是2017年醫改工作重點。《工作任務》提出,分級診療試點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擴大到85%以上的地市,家庭醫生重點人群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60%以上。
2016年5月,國務院醫改辦等7部委聯合印發《關於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指導意見》,標志著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正式全面啟動。記者了解到,全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正在有序推進,已有27個省(區、市)印發了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指導性文件或實施方案,整體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此外,未來分級診療制度的設計,不僅是優先轉診,更是優先住院、優先手術、優先治療,通過把患者人群分級分類,可以實現常見病、多發病在社區得到解決。
此外,《工作任務》提出,全面啟動多種形式的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2017年6月底前各省(區、市)要明確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的工作方案。綜合醫改試點省份每個地市以及分級診療試點城市至少建成一個有明顯成效的醫療聯合體。三級公立醫院要全部參與並發揮引領作用,建立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上下貫通的考核和激勵機制。探索對縱向合作的醫療聯合體等分工協作模式實行醫保總額付費等多種方式,推動醫療聯合體成為服務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利益共同體、管理共同體。
據了解,截至2016年底,全國已有205個地級以上城市開展了醫聯體建設的相關工作,佔地級以上城市總數的60%以上。國務院醫改辦主任、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賀勝表示,2016年,全國各類醫聯體上轉病例近千萬例次,同比增長62%;下轉260萬余例次,同比增長117%。
「在過去一年,北京已經創建了53個醫聯體,超過6000萬的患者在基層社區做了首診,在基層完成診療後,通過醫聯體實行各種轉診。」北京市衛計委主任方來英表示,「在北京的任何一家醫院我們也在層級診療,從低年資醫生到知名專家有一個過程。我們在全市組成了36個專家醫療團隊,每個專家醫療團隊的『領頭羊』都是這個領域的頭號教授,在團隊中先完成病人的初步診斷和治療,再轉到知名專家就診。」
專家認為,建設和發展醫聯體,有利於調整優化醫療資源結構布局,促進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資源下沉,提升基層服務能力。
2. 整合城鄉基本醫療保險制度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2017醫保新政策
國務院近日發布《關於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提出整合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將適當提高個人繳費比重。農民工和靈活就業人員將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這份意見中提到了哪些實用信息?小編為你梳理了諸多干貨,趕緊來看看吧!
1、覆蓋哪些人群?
城鄉居民醫保制度覆蓋范圍包括現有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所有應參保(合)人員,即覆蓋除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應參保人員以外的其他所有城鄉居民。農民工和靈活就業人員依法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有困難的可按照當地規定參加城鄉居民醫保。
2、將提高個人繳費比重。
現有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個人繳費標准差距較大的地區,可採取差別繳費的辦法,利用2—3年時間逐步過渡。整合後的實際人均籌資和個人繳費不得低於現有水平。
逐步建立個人繳費標准與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銜接的機制。合理劃分政府與個人的籌資責任,在提高政府補助標準的同時,適當提高個人繳費比重。
3、如何籌資?
堅持多渠道籌資,繼續實行個人繳費與政府補助相結合為主的籌資方式,鼓勵集體、單位或其他社會經濟組織給予扶持或資助。合理劃分政府與個人的籌資責任,在提高政府補助標準的同時,適當提高個人繳費比重。
4、籌資標准如何確定?
各地要統籌考慮城鄉居民醫保與大病保險保障需求,按照基金收支平衡的原則,合理確定城鄉統一的籌資標准。現有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個人繳費標准差距較大的地區,可採取差別繳費的辦法,利用2—3年時間逐步過渡。整合後的實際人均籌資和個人繳費不得低於現有水平。
5、保障待遇如何均衡?
遵循保障適度、收支平衡的原則,均衡城鄉保障待遇,逐步統一保障范圍和支付標准。城鄉居民醫保基金主要用於支付參保人員發生的住院和門診醫葯費用。穩定住院保障水平,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保持在75%左右。進一步完善門診統籌,逐步提高門診保障水平。逐步縮小政策范圍內支付比例與實際支付比例間的差距。
6、住院後,醫保可以支付多少?
城鄉居民醫保基金主要用於支付參保人員發生的住院和門診醫葯費用。穩定住院保障水平,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保持在75%左右。進一步完善門診統籌,逐步提高門診保障水平。逐步縮小政策范圍內支付比例與實際支付比例間的差距。
7、醫保基金如何管理?
城鄉居民醫保執行國家統一的基金財務制度、會計制度和基金預段臘決算管理制度。城鄉居民醫保基金納入財政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基金獨立核算、專戶管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擠占挪用。
結合基金預算管理全面推進付費總額控制。基金使用遵循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結余的原則,確保應支付費用及時足額撥付,合理控制基金當年結余率和累計結余率。建立健全基金運行風險預警機制,防範基金風險,提高使用效率。
8、明確醫保葯品和醫療服務支付范圍。
遵循臨床必需、安全有效、價格合理、技術適宜、基金可承受的原則,在現有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目錄的基礎上,適當考慮參保人員需求變化進行調整,有增有減、有控有擴,做到種類基本齊全、結構總體合理。同時,完善醫保目錄管理辦法,實行分級管理、動態調整。
9、醫保支付方式有哪些
系統推進按人頭付費、按病種付費、按床日付費、總額預付等多種付費方式相結合的復合支付方式改革,建立健全醫保經辦機構與醫療機構及葯品供應商的談判協商機制和風險分擔機制,推動形成合理的醫保支付標准,引導定點醫療機構規范服務行為,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
通過支持參保居民與基層醫療機構及全科醫師開展簽約服務、制定差別化的支付政策等措施,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逐步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就醫新秩序。
10、何時開始實施
各省(區、市)要於2017年6月底前對整合城鄉居民醫保工作作出規劃和大輪部署,明確時間表、路線圖,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各統籌地區要於2017年12月底前出台具體實施方案。
17省實現全民醫保人社統一管理
《國務院關於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印發以來,河北、湖北、內蒙古、江西、新疆、北京、湖南、廣西等8省(自治區、直轄市)先後正式出台文件,對本省整合城鄉居民醫保制度作出規劃部署,如期完成了國務院對整合制度工作提出的上半年任握仿滑務要求。
以上8省從理順體制、整合制度、提升效能「三位一體」整體考慮,對整合制度工作全面推進作出規劃部署。一是明確提出將衛生計生部門承擔的新農合管理職能及人社部門管理的城鎮居民醫保管理職能合並,統一由人社部門管理。二是按照國務院文件「六統一」要求,對通過整合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兩項制度,全面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提出要求。三是對明確整合工作任務分工以及推進時間表、路線圖,同時還對確保整合工作平穩有序推進提出具體要求。
截至目前,全國32個省區市(含兵團)中,河北、湖北、內蒙古、江西、新疆、北京、湖南、廣西8省已出台整合方案,天津、上海、浙江、山東、廣東、重慶、寧夏、青海、兵團9省在國務院文件發布前已全面實現制度整合,以上17個省均突破醫療保險城鄉分割的體制機制障礙,明確將整合後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劃歸人社部門管理,實現了全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乃至整個社會保險制度的統一管理,這充分說明地方黨委政府對統一醫保管理體制的高度共識,對中國特色的社會保障體系的深刻認識。
從地方實踐看,制度整合成效顯著:一是群眾普遍得實惠,改革獲得感增強。各地在實踐中採取「繳費就低不就高、待遇就高不就低、目錄就寬不就窄」的思路,居民醫保制度的公平性顯著增強,特別是農村居民醫療服務利用水平與保障水平均有普遍提高。二是提升了公共服務效能,降低了行政成本。依託社會保險公共服務體系,實現了參保登記、基金征繳、權益記錄、待遇支付等一體化管理服務,避免了重復投入、多頭建設,減少了重復參保、重復補貼。僅山東省整合就剔除重復參保250萬人,當年節約財政重復補助資金8億多元。三是增強了醫保基金的互助共濟能力,有利於發揮醫保對醫改的基礎性作用。各地注重發揮社會醫療保險制度規律,促進醫保對醫療服務的外部激勵制約,為三醫聯動改革提供了堅實基礎。
中國現行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
(1)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是根據財政、企業和個人的承受能力,保障職工基本醫療需求的社會醫療保險制度,實行屬地管理,基本醫療保險費由用人單位和職工雙方共同負擔,基本醫療保險實行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
(2)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是以沒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的城鎮未成年人和無業城鎮居民為主要參保對象的醫療保險制度;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以家庭繳費為主,政府給予適當補助;
(3)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是由政府組織、引導和支持,農民自願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
國務院解讀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保
一、為什麼要整合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
2003年與2007年,我國針對農村人口、城鎮非就業人口分別建立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下簡稱新農合)、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以下簡稱城鎮居民醫保)制度。制度建立以來,覆蓋范圍不斷擴大,保障水平穩步提高,制度運行持續平穩,對於健全全民基本醫保體系、滿足群眾基本醫療保障需求、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兩項制度城鄉分割的負面作用開始顯現,存在著重復參保、重復投入、待遇不夠等問題。在總結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運行情況以及地方探索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黨中央、國務院明確提出整合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兩項制度,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以下簡稱城鄉居民醫保)制度。
二、目前地方探索整合城鄉居民醫保制度工作進展如何?實施效果如何?
目前,部分省份、市、縣實現了城鄉居民醫保制度的整合。各地一般按照「先歸口、後整合」的路徑理順行政管理體制,按照「籌資就低不就高、待遇就高不就低、目錄就寬不就窄」的原則統一政策,採取「一制多檔、籌資與待遇相銜接」的方式逐步過渡,建立起統一城鄉的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整合經辦管理資源,實行一體化經辦服務。通過完善醫保信息管理系統,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妥善處理特殊問題,做好制度銜接和實現平穩過渡。
總體來看,地方的探索為全國范圍內整合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提供了有益借鑒。部分地區的整合取得了初步成效,擴大了基金的抗風險能力,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重復參保、重復補貼、重復建設。但由於缺乏頂層設計和系統推動,醫保制度與醫療服務體系協同發展有待進一步加強,醫保制度的籌資公平性有待進一步改進。
三、當前,中央決定全面推進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整合的重大意義是什麼?
整合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兩項制度,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是推進醫葯衛生體制改革、實現城鄉居民公平享有基本醫療保險權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的重大舉措,對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要意義。建立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有利於推動保障更加公平、管理服務更加規范、醫療資源利用更加有效,促進全民醫保體系持續健康發展。
四、全面推進整合城鄉居民醫保制度的總體思路是什麼?如何把握基本原則?
總體思路是從政策入手,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統一制度、整合政策、均衡水平、完善機制、提升服務」。突出整合制度政策,實行「六統一」;突出理順管理體制,整合經辦機構,提供城鄉一體化經辦服務;突出提升服務效能,實現逐步過渡和平穩並軌,建立城鄉統一的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
基本原則:一是統籌規劃、協調發展。把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整合納入全民醫保體系發展和深化醫改全局,突出「醫保、醫療、醫葯」三醫聯動,加強制度銜接。二是立足基本、保障公平。立足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城鄉居民負擔和基金承受能力,充分考慮並逐步縮小城鄉差距、地區差異,保障城鄉居民公平享有基本醫保待遇。三是因地制宜、有序推進。加強整合前後的銜接,確保工作順暢接續、有序過渡,確保群眾基本醫保待遇不受影響,確保基金安全和制度運行平穩。四是創新機制、提升效能。堅持管辦分開,完善管理運行機制,深入推進支付方式改革。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調動社會力量參與基本醫保經辦服務。
五、在整合城鄉居民醫保制度過程中如何實行「六統一」?
從政策入手整合城鄉居民醫保制度,重點是要整合其籌資和待遇保障政策。在研究比對原有兩項制度差異並總結各地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六統一」的政策整合要求。
一要統一覆蓋范圍。城鄉居民醫保覆蓋除城鎮就業人口以外的其他城鄉居民。允許參加職工醫保有困難的農民工和靈活就業人員選擇參加城鄉居民醫保。
二要統一籌資政策。堅持多渠道籌資,合理確定城鄉統一的籌資標准,完善籌資動態調整機制,改善籌資分擔結構。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個人繳費標准差距較大地區可採取差別繳費的辦法逐步過渡。逐步建立個人繳費標准與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銜接的機制。
三要統一保障待遇。逐步統一保障范圍和支付標准,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保持在75%左右,逐步提高門診保障水平。妥善處理整合前後特殊保障政策的銜接,逐步縮小政策范圍內支付比例與實際支付比例間的差距。
四要統一醫保目錄。各省根據國家有關規定,遵循臨床必需、安全有效、價格合理、技術適宜、基金可承受的原則,在現有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目錄的基礎上,適當考慮參保人員需求變化,制定統一的醫保葯品和醫療服務項目目錄。
五要統一定點管理。統一定點機構管理辦法,強化定點服務協議管理,健全考評機制,實行動態准入退出。對社會辦醫採取一視同仁的政策。
六要統一基金管理。執行統一的基金財務制度、會計制度和基金預決算管理制度,強化內控管理、外部監督制度,推進付費總額控制,健全基金運行風險預警機制,合理控制基金結余,防範基金風險,提高使用效率。
3. 醫保收費標准
國務院日前印發《關於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就整合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兩項制度,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提出明確要求。意見強調,各省(區、市)要於2016年6月底前對制度整合作出規劃和部署,各統籌地區要於2016年12月底前出台具體實施方案。意見明確,在提高政府補助標準的同時,適當提高個人繳費比重。
重點
年底前出具體實施方案
意見表示,城鄉居民醫保制度覆蓋范圍包括現有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所有應參保(合)人員,即覆蓋除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應參保人員以外的其他所有城鄉居民。農民工和靈活就業人員依法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有困難的可按照當地規定參加城鄉居民醫保。
為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保,意見提出「六統一」的要求:統一覆蓋范圍、統一籌資政策、統一保障待遇、老皮畝統一醫保目錄握返、統一定點管理、統一基金管理。意見明確提出了工作進度和責任分工。各省(區、市)要於2016年6月底前對整合城鄉居民醫保工作作出規劃和部署,確定時間表、路線圖,健全工作推進和考核評價機制,落實責任制,確保各項政侍森策措施落實到位。
不僅如此,各統籌地區要於2016年12月底前出台具體實施方案。綜合醫改試點省要將整合城鄉居民醫保作為重點改革內容,加強與醫改其他工作的統籌協調,加快推進。
4. 2019年城鄉統一醫保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全國統一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明年實施
國家醫保局近日會同財政部、人社部、國家衛健委聯合印發《關於做好2018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這是國家層面首次從統籌城鄉的角度,對城鄉居民醫保年度重點工作進行統一部署。
《通知》提出,各級財政人均補助標准在2017年基礎上新增40元,達到每人每年不低於490元。2018年城鄉居民醫保人均個人繳費標准同步新增40元,達到每人每年220元。此外,2019年全國范圍內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全面啟動實施。未出台整合方案仔數和尚未啟動運攜族行的地區要抓緊出台方案並盡快啟動實施;已啟動運行的要實現制度深度融合,提高運行質量,增強保障功能。
2016年1月,國務院印發《關於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就整合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政策明確提出了「六統一」的要求,即統一覆蓋范圍、統一籌資政策、統一保障待遇、統一醫保目錄、統一定點管理、統一基金管理。
「這是國家醫保局成立後頒布的首個全國性政策,也是首次明確實現全國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時間表,意味著不久將徹底結束基本醫保制辯戚弊度『分群體設立』的局面。」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執行研究員張盈華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將財政人均補助標准和個人繳費標准同步各提高40元,將增強城鄉居民醫保基金收入能力,確保制度健康持續運行。
5. 新醫保政策
一、提高城鄉居民醫保和大病保險籌資標准
2019年城鄉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准新增30元,達到每人每年不低於520元,新增財政補助一半用於提高大病保險保障能力(在2018年人均籌資標准上增加15元);個人繳費同步新增30元,達到每人每年250元。中央財政按《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醫療衛生領域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8〕67號)規定,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實行分檔補助。省級財政要加大對深度貧困地區傾斜力度,完善省級及以下財政分擔辦法。地方各級財政要按規定足額安排財政補助資金,按規定及時撥付到位。按照《國務院關於實施支持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若干財政政策的通知》(國發〔2016〕44號)要求,對持居住證參保的,個人按當地居民相同標准繳費,各級財政按當地居民相同標准給予補助。各級醫療保障部門要有序推進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費征管職責劃轉前後的工作銜接,確保年度籌資量化指標落實到位。
二、穩步提升待遇保障水平
各地要用好城鄉居民醫保年度籌資新增資金,確保基本醫保待遇保障到位。鞏固提高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建立健全城鄉居民醫保門診費用統籌及支付機制,重點保障群眾負擔較重的多發病、慢性病。把高血壓、糖尿病等門診用葯納入醫保報銷,具體方案另行制定。實行個人(家庭)賬戶的,應於2020年底前取消,向門診統籌平穩過渡;已取消個人(家庭)賬戶的,不得恢復或變相設置。
提高大病保險保障功能。降低並統一大病保險起付線,原則上按上一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確定,低於該比例的,可不做調整;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由50%提高至60%;加大大病保險對貧困人口的支付傾斜力度,貧困人口起付線降低50%,支付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全面取消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大病保險封頂線,進一步減輕大病患者、困難群眾醫療負擔。
三、全面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
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尚未完全整合統一的地區,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要求,於2019年底前實現兩項制度並軌運行向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過渡。制度統一過程中,要鞏固城鄉居民醫保覆蓋面,確保參保率不低於現有水平,參保連續穩定,做到應保盡保;完善新生兒、兒童、學生以及農民工等人群參保登記及繳費辦法,避免重復參保;已有其他醫療保障制度安排的,不納入城鄉居民醫保覆蓋范圍;妥善處理特殊問題、特殊政策,做好制度統一前後政策銜接,穩定待遇預期,防止泛福利化傾向。
各地要聚焦城鄉居民醫療保障發展不協調不充分問題,結合醫療保障相關職能整合,在確保覆蓋范圍、籌資政策、保障待遇、醫保目錄、定點管理、基金管理「六握者統一」的基礎上,段啟薯統一經辦服務和信息系統,進一步提高運行質量和效率,確保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全面建立,實現制度更加完善、保障更加公平、基金更可持續、管理更加規范、服務更加高效的基本目標。
四、完善規范大病保險政策和管理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要結合全面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統一規范大病保險籌資及待遇保障政策,推動統籌地區之間待遇保障標准和支付水平銜接平衡、大體一致。要根據《政府工作報告》及本通知提出的大病保險籌資和待遇政策調整任務,於2019年8月底前協商調整大病保險承辦委託合同,於2019年底前按最新籌資標准完成撥付,確保政策、資金、服務落實到位。
要優化大病保險經辦管理服務。大病保險原則上委託商業保險機構承辦,各級醫療保障部門要完善對商業保險機構的考核機制,建立健全以保障水平和參保人滿意度為核心的考核評估體系,督促商業保險機構提高服務管理效能,在規范診療行為、控制醫療費用、引導合理就醫等方面發揮應有作用。通過平等協商完善風險分擔機制,因醫保政策調整導致商業保險機構虧損的,由醫保基金和商業保險機構合理分擔,具體比例在合同中約定。加強醫保經辦機構與商業保險機旁喊構之間的信息共享,明確數據使用許可權,規范運行數據統計,商業保險機構定期向醫療保障部門報送大病保險數據,配合開展運行監測分析。
6. 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合並後,對農民有什麼好處
1
制度更加公平
之前持有「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的病人在同一醫院看病,根據報銷途徑不一樣,所用的葯品、做的檢查以及報銷的比例都不一樣。如今醫保並軌之後,看病再不分「城裡人」與「農村人」的區別,農民就醫用葯范圍擴大,農民將與城鎮居民一樣享受同等的醫療待遇。
2
保障待遇均衡
實行統一的城鄉醫療保險之後,農村人看病將和城鎮居民一樣享受同等的醫療保障待遇,包括起付標准、報銷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額等。整合後,農民可享受的基本醫療「服務包」可以向較高的標准看齊,其中包括醫保報銷的范圍擴大和醫保用葯范圍的擴大。比如《湖北省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工作方案》規定: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保持在75%左右。
3
方便農民就醫及報銷
城鄉醫保並軌之後,將符合條件的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定點機構全部納入城鄉居民醫保定點范圍。農民看病後報銷的程序也更加簡單,盡可能避免出現多頭報銷,出現新的不公。
4
醫保轉移更方便
實行城鄉統一醫保管理之後,消除了城鄉制度分設、管理分割、資源分散等障礙,城鄉居民醫保關系轉移接續更加方便。
從一定意義上來講,實行城鄉統一醫保管理制度之後,使用同一管理系統,避免了公共資源的浪費,便於統籌和管理。另一方面對於廣大農民而言,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公平與平等。根據人社部數據,全國已有至少20省份明確城鄉醫保並軌,而並軌制度落實後,不少地區原有的新農合葯品目錄大幅擴容,城鄉居民的醫保報銷比例也將提高,民眾受益頗多。
7. 城鄉居民醫保何時才能實現六統一
據報道,12月13日,《北京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辦法》正式發布,打通城鄉地域壁壘,破除城鄉身份差異,明確自2018年1月1日起,實施統一的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制度。
據北京市人力社保局提供的數據顯示,到今年8月底,北京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障參保人數為214萬人,新農合參保人數有186.1萬人。
希望醫保改革可以早日更加的完善!
8. 城鄉居民醫保整合「六統一」需要注意什麼
按照「並軌」文件,整合現有的城鎮居民醫保(主要涉及3類人群:非從業人員、老年居民、未成年人及在校學生)和新農合制度,合並成為城鄉居民醫保。
制度整合後,城鄉居民醫保實行市級統籌,統一政策、統一管理,基金統收統支,即城鄉居民在醫保方面實現統一繳費標准、統一待遇范圍和標准。
統籌范圍外年醫療費超5萬,城鄉統報60%
原城鎮職工和居民享受統一的城鎮大病醫療救助待遇,原新農合享受單獨的農村大病醫療救助待遇,兩項救助待遇的起付標准、保障額度、保障項目存在較大差異。新制度規定,不分城鄉差別,實行職工和居民同一待遇。
特葯特材救助。特葯特材,是指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醫療服務項目和醫療服務設施目錄外,重大疾病治療必需、療效顯著、費用較高且難以使用其他治療方案替代的葯品或者醫用材料。以前只有城鎮職工和居民享受特葯特材待遇。新制度規定,城鄉全體參保人使用特葯特材發生的醫療費用統一按70%
報銷。
大額救助。參保人個人負擔的、符合規定的范圍外醫療費用,一個年度內累計超過5萬元以上部分,城鄉全體參保人統一按60%
報銷。一個年度內最高支付10萬元。
大病保險報銷標准為:參保人全年累計超過城鄉居民醫保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以上的費用,由大病保險金報銷70%;個人自付醫療費用全年累計超過1.8萬元以上的費用,由大病保險金支付50%。一個城鄉居民醫保年度內,累計支付最高限額為12萬元。
參保人連續參保2年以上不滿5年的,最高支付限額另外增加3萬元。參保人連續參保滿5年的,最高支付限額另外增加6萬元。
9. 統一城鄉居民醫保制度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全國統一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明年實施
國家醫保局近日會同財政部、人社部、國家衛健委聯合印發《關於做好2018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這是國家層面首次從統籌城鄉的角度,對城鄉居民醫凳岩保年度重點工作進行統一部署。
《通知》提出,各級財政人均補助標准在2017年基礎上新增40元,達到每人每年不低於490元。2018年城鄉居民醫保人均個人繳費標准同步新增40元,達到每人每年220元。此外,2019年全國范圍內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全面啟動實施。未出台整合方案和尚未啟動運行的地區要抓緊出台方案並盡快啟動實施;已啟動運行的要實現制度深度融合,提高運行質量,增強保障功能。
2016年1月,國務院印發《關於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就整合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政策明確提出了「六統一」的要求,即統一覆蓋范圍、統一籌資政策、統一保障待遇、統一醫保目錄、統一定點管理、統一基金管理。
「這是國家醫保局成立後頒布的首個全國性政策,也是首次明確實現全國統山粗返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時間表,意味著不久將徹底結束基本醫保制度『分群體設立』的局面。」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執行研究員張盈華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將財政人均補助標准和個人繳費標准同步各提高40元,將增強城鄉居民逗飢醫保基金收入能力,確保制度健康持續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