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住房公積 > 2012年上半年個人住房按揭貸款迅猛增長新增量達

2012年上半年個人住房按揭貸款迅猛增長新增量達

發布時間:2021-02-27 21:43:12

㈠ 2012年在建行按揭個人首套住房利率上浮按30%算 合理嗎

單說上浮30%,合理。央行允許銀行在貸款審批時,根據客戶實際情況,選擇不低於央行規定內的對低利容率浮動標准發放貸款。

甚至說,上浮50%都是允許的。

但是,還是如另外一位回答者說的話,你的資信就真的這么差么?

一般資信差主要表現在,曾經有貸款(不管是什麼貸款,助學貸款,購房貸款,消費貸款等)有存在逾期狀況,信用卡有存在逾期狀況。有金融犯罪等。如果你都沒有,那麼明顯的,首套房上浮30%不合理。

建議你問問銀行,上浮的理由是什麼。通常資信良好的,不會高於基準利率。目前,四川都可以做到85折了。

㈡ 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增速連續兩年回落

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增速連續兩年回落
2018年全年房地產貸款增加6.45萬億元,占同期各項貸款增量的39.9%,比2017年佔比低1.2個百分點

在房地產市場「嚴控」的背景下,房地產信貸情況是市場的焦點之一。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在15日的2018年金融統計數據發布會上回應新京報記者提問時指出,2018年房地產貸款增速出現平穩回落。
個人住房貸款增速回落
阮健弘介紹,截至2018年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為38.7萬億元,同比增長20%,增速比2017年回落0.9個百分點;全年房地產貸款增加6.45萬億元,占同期各項貸款增量的39.9%,比2017年佔比水平低1.2個百分點,比2016年低4.9個百分點。
她表示,從結構上看,一是個人住房貸款增速比2017年低。2018年末,個人住房貸款余額為25.75萬億元,同比增長17.8%,增速比2017年回落4.4個百分點。二是房地產開發貸款增速比2017年高。2018年末,房地產開發貸款余額為10.19萬億元,同比增長22.6%,增速比2017年高5.5個百分點。其中,保障性住房開發貸款余額4.32萬億元,同比增長29.5%,增速比2017年低3.1個百分點。
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12月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為32.25萬億元,同比增長20.9%,增速比2016年末回落6.1個百分點,全年增加5.56萬億元,占同期各項貸款增量的41.1%,比2016年佔比低3.7個百分點,其中,個人住房貸款余額為21.86萬億元,同比增長22.2%,增速比2016年末回落14.5個百分點。
新年首次降准實施,樓市影響幾何?
1月4日,央行宣布決定下調金融機構存款准備金率1個百分點,其中,2019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別下調0.5個百分點。
對於昨日實施的新年首次降准,此前有多位市場人士提及,降准或有利於引導房貸利率下行。但在「房住不炒、因城施策、分類指導」這一大的調控框架下,再次走全面刺激樓市老路的可能性不大。
此前,國內部分地區房貸利率松動的新聞已受到市場普遍關注。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對新京報記者指出,房地產市場核心是看杠桿,也就是首套房資格的認定和首套、二套房貸款的額度,這些現在都沒有變化,所以市場利率的輕微波動對於市場影響很小。
展望未來,在嚴控的大基調下,市場對房價的預期也有所變化。央行此前發布的2018年第四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對下季房價,27.4%的居民預期「上漲」,49.6%的居民預期「基本不變」,11.8%的居民預期「下降」,11.1%的居民「看不準」。
將這份季度調查較前幾次結果對比著看,預期「上漲」的下降了(上季度為33.7%),預計下降的有所提高(上季度為9.6%)。
據新華社,2018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構建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分類指導,夯實城市政府主體責任,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記者宓迪)

㈢ 結合當前經濟金融形勢,對轄內信貸市場拓展形勢簡要分析

(一)國民經濟正常的快速發展,有力刺激了貸款需求的提高
第一季度GDP增長9.9%,4、5月份的「非典」短期內對我國經濟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但對整體經濟增長態勢不會有顯著影響,對全年的影響不大。其中的一些「暫緩消費」會在下半年得到補償。各方面體制改革,特別是民營經濟的迅速發展釋放的投資增長的發展勢頭仍不減。前5個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1.7%,創1995年年中以來最高水平。進出口前5個月累計增長近40%。這是推動上半年貸款迅猛增長的基本因素。

(二)各地方政府完成換屆後投資增長勢頭加快
有關數據表明,去年下半年以來,貸款擴張和固定資產投資同時提速,其中機場、地鐵、公路、橋梁、電信和電力等基礎設施投資擴張的勢頭尤其明顯。這一發展勢頭在時間上與地方各級政府換屆大體一致,在投資方向上所影響的部門也主要與地方各級政府行為有關。一度被關閉的「五小企業」出現死灰復燃苗頭。在某些地區,有些新開工的行業結構基本雷同,出現部分重復建設,促使貸款迅速增長。

(三)國際經濟增長放慢,利率不斷趨低和人民幣升值預期帶來的大量資本流入
1994年以來,我國國際收支平衡表的誤差項長期維持巨額負值,在1999年甚至達到接近150億美元的水平。但是2002年該誤差項卻首次出現巨額正值,達到近80億美元的水平,如此顯著的逆轉很難說完全是靠加強外匯管理帶來的。與此同時,出口企業的結匯率上升到遠高於歷史平均值的水平,金融機構的國外凈資產呈現明顯的迴流勢頭,外國直接投資的流入也達到歷史新高。這些因素都表明各種形式的外資正在通過多種方式進入中國,推動著我國的經濟擴張。

(四)商業銀行近期貸款運行新特點對貸款迅猛增長的推動
在商業銀行經營觀念合理轉變加強營銷管理的同時,出現了以下新情況:一是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許多基層行迫於上級降低不良貸款率的壓力,有的在悄悄改變策略,通過加快貸款的發放來降低不良貸款率。這些貸款主要是有政府背景或有政府擔保的長期貸款,期限長,基層銀行不擔憂其有風險。二是四大銀行過去害怕向中小企業貸款,現在票據市場發展起來後,中小企業貸款和一些規模較小的項目貸款先由廣大中小銀行進行票據承兌貼現,然後由中小銀行向四大銀行進行轉貼現,貸款風險首先由中小銀行扛著,減少了四大銀行對貸款風險的憂慮,因此出現了票據市場的迅猛發展。三是貸款轉賣市場的興起以及其他金融創新的有力推進,使貸款周轉速度加快。四是一些銀行在內部採取了一些措施,如擴大基層行許可權,下調系統內上存資金利率,鼓勵基層行積極、穩妥放貸。

當然,也不排除商業銀行分支機構為了在考核中取得好成績,事先與客戶達成協議,考核前放貸款,過幾天收回貸款。從賬面看,貸款、存款都有增加,出現貸款在月末、季末快速增長,月初、季度初又迅速回落的現象。

對信貸形勢的基本判斷

目前,中國經濟發展的勢頭總體上說是基本良好的。「非典」疫情的短期存在並不會改變中國廣闊市場和廉價勞動力資源的基本優勢,外資流入是由其長期發展戰略和中國的相對優勢決定的,不會因為短期因素沖擊而改變,投資增長勢頭不減,人民幣匯率仍保持穩定。

因此我們預測,全年經濟增長應該在8%~8.5%之間。由此進一步判斷,鑒於1996年以來實際貸款增長率比理想貸款增長率年均大約低6個百分點的反彈,自去年8月份以來貸款的迅猛增長,其中有房地產投資和部分重復建設等結構性的不合理因素,但基本增長態勢是合理的。鑒於1986、1992年信貸過熱造成的嚴重通貨膨脹的教訓,對一年來的貸款迅猛增長要予以充分關注,但不至於擔憂馬上會引起像那個時期的嚴重通貨膨脹,更不要簡單地對當前經濟下「過熱」的結論。通過計量分析我們預測,今年的全年貸款增長速度理想目標為18%左右,明年的經濟增長大約在9.3%左右。如果今年全年貸款增長超過23%,則2004年的經濟增長速度可能會急劇升到10%甚至更高的水平,經濟有可能出現過熱的跡象。目前的對策是,不要過早地對信貸總量進行過於嚴格的調控,應該力爭在結構政策上進行調控。

為什麼當前的信貸增長還不至於馬上引起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期的嚴重通貨膨脹呢?其基本原因是當前中國經濟的內外環境與以往已很不一樣。目前,我國經濟的對外依存度高達50%,絕大多數貿易品的價格一定程度上也受制於國際市場。在全球經濟減速和貿易品價格普遍下滑的條件下,我國貿易品價格出現飛速增長的可能性很小。同時由於存在強勁的外資流入和目前高達3400億美元的巨額外匯儲備,即使國內出現貿易品供給不足的局面,我們也完全有足夠的財力通過擴大進口平抑物價,這就是說約束經濟高速擴張的資源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過進口來解除。

在這種情況下,經濟擴張的壓力主要集中在非貿易部門,例如電力、道路、房地產等。由於這些部門的產品無法進口,在需求擴張的作用下其價格將出現一定程度上升。但由於上述龐大的貿易部門的價格基本維持穩定,因此總體價格水平的上升將得到明顯的約束。

若進一步分析,非貿易部門價格上升將可能帶來兩方面的後果。一是資源逐步向該部門轉移,從而糾正人民幣低估條件下長期形成的貿易部門過度擴張的局面。二是總體價格水平有所上升,形成一定程度的通貨膨脹,在人民幣名義匯率不變的條件下形成人民幣實際匯率逐步升值的局面,從而可糾正人民幣低估對國際收支和貨幣政策的壓力。同時輕微的通貨膨脹還有助於銀行清理壞賬。這就是說,由於現在的經濟環境同1986年和1992年時很不一樣,信貸快速擴張和經濟過熱的後果也就沒有那麼嚴重。

盡管如此,應該承認如果非貿易品價格過快上升仍然可能造成嚴重問題,這包括總體價格的過快上升、經濟泡沫的出現和對低收入居民生活的嚴重影響等。因此有必要未雨綢繆,及時採取預調、微調對策。

有關政策建議

(一)繼續選擇穩定匯率的政策
在當前國際收支雙順差,外匯儲備不斷攀升從而引起外匯占款大量增長,貸款增長率創歷史高位的情形下,中央銀行的政策確實面臨穩定匯率與控制通貨膨脹的兩難選擇。
如果允許人民幣小幅升值,非但不能解決問題,還可能會增強對匯率升值的進一步預期。從而刺激對人民幣的投機性攻擊,導致問題更加嚴重。但如果一次對人民幣幣值進行較大幅度的調整,或放任人民幣升值,人民幣匯率將顯著上升,在存在投機性因素的情況下很可能調整過頭,當投機性資金獲利流回時又會面臨貶值壓力,使匯率急劇波動。更為重要的是,由於我國出口產品主要是勞動力密集型產品,技術含量低,利潤率較低,人民幣的大幅度升值將引起出口部門快速收縮,形成大量失業,通過關聯效應導致經濟的顯著下降,同時在銀行體系將堆積大量新的壞賬。人民幣名義匯率顯著上升還將導致貿易品價格的大幅下跌,在目前物價低位運行的情況下形成通貨緊縮的局面。因此,短期調整成本是相當高的,在目前情況下選擇讓人民幣名義匯率升值不是一個很好的政策。

(二)密切關注信貸的增長,確保其增長速度不超過23%
盡管不宜選擇人民幣匯率升值的政策,但央行不能不關注信貸猛增的勢頭,更不能任目前信貸猛增的勢頭不管。我們預測,如果全年信貸增長速度超過23%,則會對2004年及2005年的經濟過熱產生壓力。因此,一方面不要輕易、過早下「過熱」的結論,另一方面應對6月底信貸同比增長22.9%的增速高度警惕(因往年第四季度信貸增長率較高),通過採取有效措施,爭取將全年信貸增長速度控制在23%以內。應巧妙把握目前的局勢與時機,利用近幾年我國貿易部門競爭力正趨上升,經濟增長態勢基本健康,外資不斷流入,外匯儲備較豐富,匯率不升值的大好機會,調控好信貸增長勢頭,爭取在未來幾年實現高於歷史趨勢的經濟增長率。

(三)力爭在調整貸款結構基礎上解決貸款繼續猛增的態勢
從目前推動貸款增長的可能原因和貸款增長率來判斷,信貸供給的結構問題可能比總量問題更突出,控制不好則會在未來形成大量壞賬。因此不宜輕易對總量採取「急剎車」政策,而應該力爭在加強風險控制的基礎上,通過結構政策解決貸款繼續猛增的態勢。
一是要根據央行最近關於加強對房地產信貸業務管理的通知精神,重點抓緊落實可操作性細則,防止房地產貸款中可能產生的不合理因素,特別是抑制投機性資金(包括外資)流入房地產形成房地產泡沫的因素。二是加大直至放開對中小企業貸款利率浮動幅度,以有助於抵消信貸結構政策調整中可能帶來的緊縮效應。同時在客觀上也是支持發展中小企業這一中國經濟發展的新生力量。三是通過加強對商業銀行內部風險控制的監管,改善貸款結構。檢查、糾正銀行資產與負債期限結構不匹配現象,防止新的不良貸款,制止商業銀行使資本充足率下降的經營行為繼續產生,以減輕銀行改革的新增成本。

(四)慎用存款准備金率政策,繼續選用央行票據實施對沖操作
調整存款准備金率是央行手中的一個有力工具。但它基本是總量工具,結構性操作較難。若調控力度小,對商業銀行基本沒什麼影響,商業銀行仍可根據自己的需要通過調整資產結構發放貸款。但如果調控力度大,容易引起信貸的大起大落,不僅形成對剛剛走出輕微通縮的經濟的打擊,而且會產生新的大批量不良貸款,調整代價高昂。另外,提高存款准備金率必然使得市場流動性減少,推動銀行間市場利率進一步走高,這又會鼓勵投機性外資的套利行為,進而通過擴大基礎貨幣供應部分抵消准備金政策的後果。情況嚴重時,部分商業銀行還能以流動性危機作為要挾倒逼中央銀行貸款,增加基礎貨幣投放。因此,非到關鍵時刻,不宜輕易動用存款准備金率工具。
在繼續維持匯率穩定、外匯占款不斷增多的情況下,選擇發行有一定財務成本的央行票據進行對沖操作,是一種不得已的有全局意義的明智選擇。但央行票據的發行要有前瞻性考慮,下列因素會阻礙該工具的大量、長期使用:一是在貸款能帶來較好盈利機會的條件下,要使商業銀行減少流動性就必然會將央行票據利率提高到比較高的程度,而利率的提高會提高國債的發行成本,會一定程度上影響資本市場的發展,從而影響直接融資規模。另外,市場利率和投資成本的提高,會影響經濟的增長。二是商業銀行可將持有的大量國債和海外資產方便地轉換為市場流動性,甚至出現包括商業銀行在內的套利性外資的流入,從而又部分地抵消該工具效應。在復雜的經濟生活中,由於較大規模使用央行票據,其歷史僅一年多,經驗缺乏,海內外資金流動的不可測性因素較多,因此,央行票據什麼時候賣出,賣出多少,市場實際利率會如何變動,要密切關注。總之,要勤於微調和預調,善於在對微調偏差的糾錯過程中達到調控目的。

(五)在保持人民幣名義匯率不變的情況下,尋求改善我國匯率的市場生成機制
保持匯率穩定,從根本上說,是為了抓住有利時機,大力發展中國經濟。但是根據世界經濟目前的狀況,按照我國經濟發展的快速勢頭,固定匯率、資本自由流動和獨立貨幣政策三者無法兼得的「鐵律」,早晚也會在我國演繹。何況,隨著形勢的發展,央行的對沖操作效應是增強還是減弱,會否遇到新的阻礙性因素,難以預測。因此,我們應主動應戰,通過不斷尋求改善我國匯率的市場生成機制,隨時適應正在不斷變化的形勢。可以考慮擇機搭配運用下列措施,保持人民幣名義匯率穩定,讓實際匯率自然有所升值。

1.根據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從2002年1月1日起逐步降低進口關稅,即從2002年的15.3%降到2005年10%以下,這意味著今後的兩年內人民幣實際匯率會逐步升值,這會緩解人民幣現階段所面臨的升值壓力。
2.適當放寬外匯管制,緩解央行的對沖壓力。將強制結售匯制改為意願結售匯制,目前是較好時機。進一步有選擇地鼓勵企業到海外投資,放寬對企業和居民用匯的限制。
3.視匯率態勢發展,擇機減少國內企業到海外發行債券額度,逐步發展境內外幣債券市場。鼓勵合資企業、外資企業在境內發行股票與債券,向國內銀行借款,以影響外資流入境內的速度。
4.如果上述政策效應逐步減弱,只要經濟保持高速增長,仍出現較大的人民幣升值壓力時,可通過年1%~3%的溫和通貨膨脹政策逐步釋放。通過通貨膨脹調整的好處是:調整時間較長,資源轉移和經濟主體的行為可以逐步適應新的環境,經濟調整成本相對較低;調控當局針對國際市場美元匯率的變化情況及資本流動的新變化,可以及時改變政策走向;在長期,由於我國勞動力供給的結構性過剩,國際比較的工資水平可以長期維持在較低水平,保持競爭優勢;在溫和通貨膨脹和非貿易部門擴張的過程中,由於工資水平上升較慢,勞動力就業可以得到較大幅度的擴張,有利於明顯緩解我國目前的結構性就業不足問題。
5.在目前形勢下,外匯管理政策的基調應強調國際收支平衡。保持經常項目略有盈餘是我們的追求目標,時有逆差也不必驚恐。

總之,實際均衡匯率的變動,有經濟自身發展變化的內在原因,也有匯率預期引致的資金流動帶來的壓力。當前一方面要抓住好時機,防止信貸過快增長,快速發展我國經濟。另一方面要採取相應措施,減輕央行調控壓力,穩定人民幣匯率不變的預期,通過匯率穩定預期,爭取時間,進一步推進中國經濟的發展。

㈣ 房貸放款排隊等半年前三季余額增多少

房貸放款排隊等半年 前三季余額增1.96萬億近腰斬.

臨近年底,個人住房貸款(以下簡稱房貸)額度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緊張,「放款時間普遍延長至半年或以上,部分銀行的分(支)行出現了停貸,有些客戶因貸款長時間審批不下來,甚至去銀監局投訴銀行。」一位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的機構人士表示。

一線城市成為嚴控重點,房貸余額更是降速明顯。央行上海總部數據顯示,2017年11月份,房貸余額同比增長14.5%,增幅比2016年同期下降28.4個百分點。

12月15日,央行營管部(北京)發布報告顯示,個人房貸余額9646.5億元,同比增長17.7%,增幅比2016年同期低 25.3個百分點;余額比年初增加1348億元,比2016年同期少增約1000億。

值得關注的是,2017年前三季度,個人房貸與住戶部門中長期貸款這兩個往年接近的數據,出現了缺口拉大的現象,個人房貸余額增加1.96萬億,中長期貸款增加則達4.2萬億。

有銀行業人士分析認為,不排除一些資金通過非房貸的方式進入了房地產。

由於央行房貸數據以季度或年度形式公布,四季度的數據尚未出爐。不過總體來說,新增房貸下跌趨勢已成。

中國農業銀行有關人士表示,今年對個人住房貸款的投放進行總量調控,預計2017年新增房貸不會超過2016年;中國建設銀行方面也表示,今年的房貸增量不會超過2016年,總體將有所收緊。

2017年12月20日,建行廣東省分行行長劉軍在中國住房租賃高峰論壇上透露,2017年四季度,建行廣東分行住房按揭貸款只有27億,排隊審批的有上百億。

「不只是建設銀行,所有銀行都在緊縮房貸。」劉軍預計,這種情況2018年還將持續。

㈤ 2012年房屋按揭貸款基準利率是多少

銀行貸款利率是根據貸款的信用情況等綜合評價的,根據信用情況、抵押物、國家政策(是否首套房)等來確定貸款利率水平,如果各方面評價良好,不同銀行執行的房貸利率有所差別, 2011年由於資金緊張等原因,部分銀行首套房貸款利率執行基準利率的1.1倍或1.05倍。


從2012年開始,多數銀行將首套房利率調整至基準利率。3月下旬,已有中行、農行和工行等國有大行開始落地執行首套房貸利率優惠。部分銀行利率最大優惠可達8.5折。


基本利率是利率市場化的重要前提之一,在利率市場化條件下,融資者衡量融資成本,投資者計算投資收益,以及管理層對宏觀經濟的調控,客觀上都要求有一個普遍公認的基本利率水平作參考。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基本利率是利率市場化機制形成的核心。

(5)2012年上半年個人住房按揭貸款迅猛增長新增量達擴展閱讀

基準利率必須具備以下幾個基本特徵:

(1)市場化。這是顯而易見的,基準利率必須是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而且不僅反映實際市場供求狀況,還要反映市場對未來的預期;

(2)基礎性。基準利率在利率體系、金融產品價格體系中處於基礎性地位,它與其他金融市場的利率或金融資產的價格具有較強的關聯性;

(3)傳遞性。基準利率所反映的市場信號,或者中央銀行通過基準利率所發出的調控信號,能有效地傳遞到其他金融市場和金融產品價格上。

㈥ 請問哪裡可以查到近年全國個人住房貸款總量的數據

9月底中國建設銀行個人住房貸款余額達到3680.71億元,居同業首位。

中國建設銀行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今年前三季度,通過加強貸款總量調控和結構調整、積極營銷拓展市場,建行房地產金融業務持續穩健發展,其中,房地產和建築業公司類貸款增長明顯減緩,個人住房貸款增長平穩並保持了良好的區域結構。

據最新公布的數字,截至9月底,建設銀行自營性個人住房貸款今年累計發放926.45億元,比年初新增437.43億元,同比多增加59.96億元。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余額871.91億元,比年初新增137.7億元;按五級分類口徑,建行自營性個人住房貸款余額不良率比年初降低了0.3個百分點,前三季度新發放貸款不良率為0.08%。

據介紹,建設銀行將在嚴控風險的前提下,全力打造房地產金融這一特色業務及全國統一的「樂得家」個人住房貸款品牌,加快以個人住房貸款為核心的房地產金融業務的健康快速發展。

㈦ 關於個人住房貸款的實際問題

按揭貸款。如果你有公積金,用公積金貸款,以所購買的房子為抵押。因為不管從房價的走勢也好,還是人民幣匯率來看,這樣最能保值。

從房價來說,近期調整,遠期走高。
房價是市場綜合作用的結果,不是按某一方的意志為轉移的。政府、開發商、購房者都是從各自的利益出發,對房價起著一定的作用。

一、政府層面。總體上說,政府也不希望房價過高,特別是高層政府。但現有的行政體制,以及其固有的機制,使這種願望難以實現。各級政府領導都需要政績,都要發展地方經濟,加快地方建設,這需要大量的資金,各級政府都缺錢,怎麼辦?最便捷、最有效的,就是土地開發。很多地方政府,特別是沿海地區,某些縣市政府土地開發收益占財政收入的一半以上,成了名符其實的「土地財政」。當過政府領導的人都知道,這也是無奈之舉,沒錢怎麼辦事。而土地是稀缺資源,國家實行最嚴格的控制政策,這又推動了地價的上漲。土地成本的提高,為高房價打下了基礎。近年來國家盡管出台了若干政策,想抑制房價虛高,但效果甚微,就是這個原因。

二、開發商層面。開發商作為企業,追求高額利潤是其不變的真理。不能由此就抱怨他們缺德,罵他們奸商。如果開發商只做善事,不按市場規律辦事,那就不是真正的企業了。

三、購房者層面。居者有其屋,安居才能樂業。人總需要住房的,所以對住房就形成了剛性的需求。綜觀高房價地區,分析一下,有多少人是在炒房的。其實大部分人還是買來住的,或者是為子女准備,也可能是改善居住條件,是一種真實購買力的體現。你不買,他會買,正因為有強大的需求,才能使房價居高不下。

四、房價走勢。房價在一定時期內將會持續上漲,盡管目前由於大氣候影響,一般地方都上漲不快,或略有下跌,但這只是短期的。有限的供應量和旺盛的需求,不會使房價大跌的。

五、通貸膨脹壓力很大。從人民幣匯率、能源原材料大漲、居民存款總額、經濟周期規律、2006工改等等因素,都可以看出,通脹只是時間問題,估計不會超過3年。通脹後,存款縮水,而住房保值,會使更多的人選擇買房。而且通脹本身會導致物價的上漲,從購買力的角度看,現在1萬元每平方的價格,通漲後,可能相當於3萬元了。所以,從這個角度看,現在按揭貸款買房,對長期來說是合算的。

㈧ 信貸市場的發展原因

自2002 年下半年以來,商業銀行貸款投放一反前幾年惜貸的局面,開始出現加快勢頭。進入2003年以後,貸款更是超常增長,2003年上半年,新增貸款已超過上年全年增長水平,貸款增速一再創出新高。截至8月末,本外幣並表的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3.9%,是1996年8月份以來最高的。在2003年8月 23日央行宣布調升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後,9月末,貸款增速出現微降,但本外幣並表的貸款余額同比增速仍達23.7%,比年初高5.3個百分點。1-9月份,本外幣各項貸款累計增加26719億元,其中,人民幣貸款累計增加24766億元,同比多增加10714億元,比上年全年新增人民幣貸款多增6240 億元。2003年以來貸款的超常增長與1998年開始的貸款增長減速運行形成鮮明對比。通過分析,可以認為以下原因造成了中國信貸市場由「惜貸」向擴張的格局突變。
(一)汽車、房地產等高增長行業了擴大有效貸款需求
2002年以來,我國出現經濟增長速度加快、經濟自主性增長因素不斷增強的良好勢頭,與近年來採取的擴大內需的一系列政策有關。自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以來,我國實行了擴大內需的方針和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經過數年努力,擴大內需的方針、政策對國內需求的引導、培育逐步見效,累積政策效應在2002年開始明顯釋放。此外,經過幾年的累積發展,特別是擴大內需、啟動消費的不懈努力,房地產業與汽車這兩個針對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的高增長行業發展迅猛,顯現出巨大活力。宏觀經濟向好及新的高增長行業的出現徹底扭轉了經濟無熱點、貸款無投向的問題。一方面,經濟升溫使得企業貸款需求更加旺盛,另一方面,企業的經營狀況有所好轉,高增長行業的出現也促使商業銀行放貸的積極性大幅提高。
(二)融資結構過於單一,經濟增長過度依賴銀行信貸
由於我國資本市場發育不完善,直接融資比例偏小,經濟發展過多地依賴於銀行融資。2002年以來,與我國經濟進入新一輪增長周期相反,股市基本上萎靡不振, 資本市場籌資力度下降。2003年前6個月,貸款在企業融資格局中所佔比重由2000年的72.8%大幅攀升到97.8%,而證券市場的融資功能由於受股市低迷的拖累呈下降態勢。
(三)金融體系流動性偏松
2002年上半年,由於經濟增長形勢還不明朗,在外匯占款大量增加導致基礎貨幣投放較多的情況下,央行為支持經濟增長沒有進行大規模的基礎貨幣回籠,從而造成商業銀行流動性偏松。這為2002年下半年貸款局勢的突變創造了條件。2003年以來,外匯儲備規模迅速擴張,使得外匯占款增長大幅加快。此時,盡管央行盡力採取了對沖措施,但由於疲於應付,通過外匯占款投放的基礎貨幣仍在增加,商業銀行的流動性仍相當充裕。
(四)地方政府擴張慾望強烈,從外部推動貸款擴張
2002年下半年以來我國經濟進入新一輪增長周期。但在這一輪經濟增長中,最明顯的特點是貸款擴張與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齊頭並進。需要注意的是,貸款擴張與固定資產的增長提速與2002年下半年地方政府換屆基本完成,在時間上基本一致。近年來,我國政府逐漸認識到城市化滯後是國民經濟諸種矛盾的根源,決定下大力推進城市化建設,這為各級政府大力加強城市基本建設提供了更好的契機。
新一屆地方政府上任後,一些地方政府為了突出政績,更是不遺餘力地推進地方城市化建設。各地紛紛興建汽車城、大學城、電子城、工業園區等大規模投資項目,市政設施、路橋建設、園區開發等基礎設施投資的擴張態勢達到沸點。一些地方政府通過其直接領導的金融工作機構對央行地方分支機構和商業銀行施加影響,從外部推動了銀行體系的信貸擴張。
(五)商業銀行經營機制出現變化
目前,商業銀行一反前幾年的惜貸而一舉變為積極放貸,除了由於放貸的外部經濟環境有所改善外,還與商業銀行自身經營機制出現的一些新變化有關。首先,銀行業內的生存競爭加劇,各銀行對市場份額展開激烈的爭奪。近年來,股份制銀行日漸壯大,在國內存貸款市場所佔份額不斷上升。四大國有銀行無疑感受到了這種變化帶來的巨大壓力。國有商業銀行在2002年下半年開始奮起直追,積極發放貸款。與上半年相比,2002年下半年新增貸款的格局發生逆轉,國有商業銀行一舉佔到貸款增量總額的55%。2002年下半年新增貸款佔全年的79%,遠高於上半年。2003年以來,國有商業銀行貸款佔比持續上升,直到7 月份央行進行多次窗口指導,提示貸款風險後,國有商業銀行才對貸款偏快的情況進行了適當的調控,國有商業銀行新增貸款佔比才略有下降。
其次,商業銀行內部考核標準的變化,導致商業銀行經營策略與以前相比大為不同。銀行的內部激勵機制一直是影響銀行信貸的最重要的因素。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使國內商業銀行的風險意識大為加強,在內部考核上要求嚴格控制信貸資產的質量,強調信貸員的責任制,從而導致銀行放貸面臨很強的風險約束,出現相當長時期的惜貸局面。但是自2002年下半年以來,各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紛紛將降低不良貸款率和增加利潤放到首位,並相應加大相關考核力度。另外, 2002年年初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確定了具備條件的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可改組為國家控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條件成熟的可以上市目標。為爭取早日上市,商業銀行必須盡早滿足對不良貸款比率的有關要求,商業銀行降低不良貸款比率的意願進一步加強。與此同時,商業銀行經過幾年的摸索,發現降低不良資產的最有效方法不是減少貸款發放,而是貸款加速擴張。通過增加貸款,不僅可以加大不良貸款比率的分母,從而降低不良貸款比率,還能同時增加賬面收益。此舉可以一石二鳥,成功、便捷地達到考核目標。
2003年以來,基礎建設貸款和票據融資成為商業銀行新的貸款增長源。這兩項業務均有利於商業銀行擴大貸款額,壓縮不良貸款率,同時完成收息指標,成為利潤增長源。基建貸款由於期限長,且主要面對有政府背景或擔保的基礎設施投資,收益較為穩定,而且短期內不會出現不良資產。而對票據融資而言,在我國商業銀行的資產中,票據貼現業務被視為信貸業務,並佔用信貸規模,但卻不會出現逾期現象,傳統意義上該類信貸業務的不良資產幾乎為零。因此,各家銀行把大力發展票據貼現業務作為商業銀行有效降低不良貸款率的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手段。
再次,2002年下半年以來,各國有商業銀行不動體制動機制,為降低不良貸款率和增加利潤,一方面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總行下調系統內資金上存利率,同時對基層行授權授信額度擴大,信貸審批許可權不斷下放,有力促進了基層行貸款營銷;另一方面各行紛紛加強利潤指標考核,獎金與利潤掛鉤比以往顯著加強。
除以上原因外,2002年下半年以來,央行醞釀貨幣政策與銀行監管職能的分離,央行各分支機構的監管部門等待分家,對商業銀行的監管青黃不接,也造成了短期的監管真空,為商業銀行快速擴張信貸提供了機會。

閱讀全文

與2012年上半年個人住房按揭貸款迅猛增長新增量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