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誰能介紹一下黃陂縣的一些資料呀
黃陂 開放分類: 地理、武漢、湖北 『陂』字有三種讀音:bei,pi,po。念『bei』時指『陂塘』、『陂池』:念『 pi』時是專用於『黃陂』(湖北黃陂):念『po』時指『陂陀』(不平坦)。 優越的發展條件 黃陂獨特的區位優勢,豐厚的多種資源,完備的基礎設施,便捷的交通條件,優良的投資環境,是投資創業的一片熱土,企業發展的成功搖籃。 區位優勢獨特。黃陂與武漢市中心城區一水相依,南部近30公里沿線五橋相連。全區近半國土面積已融入大武漢的經濟繁榮圈,是武漢市外延擴張由南至北推進的唯一腹地。 各種資源豐厚。黃陂土地資源充足,是武漢市最大的土地資源儲備地;旅遊資源豐富,有距今年3500年歷史的商代遺址盤龍城,被認證為「大武漢城市之根」。有花木蘭故事得名的木蘭山、木蘭湖、木蘭川、木蘭天池和國家級森林公園—素山寺,以及日、月、星湖等為主體的947平方公里的木蘭生態旅遊區,被譽為「武漢的後花園」。有宋代理學家程頤、程顥得名的魯台「雙鳳亭」等名勝古跡、人文景觀。其中,木蘭生態旅遊區被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列為《中國二十一世紀議程》優先投資項目,並同商代盤龍城遺址被列為武漢市「十五」重點開發項目;社會資源廣博,黃陂有「無陂不成鎮」之美譽,是湖北第一台鄉、第二僑鄉。 基礎設施完備。水電設施網路化。全區建有水廠27座,容載比合理的變電站13座,完全能滿足生產、生活需要;通訊設施現代化。實現了傳輸數字化、交換程式控制化,無線尋呼、移動通訊網路覆蓋全區;交通設施立體化。形成了「水陸空」立體交通網路,岱黃路、機場路、黃土路、漢施路、川龍大道、巨龍大道、318國道、市外環線等四通八達,公路運輸暢達。京廣線、京九京廣武麻連絡線、陽邏電廠鐵路專用線等境內交錯,鐵路運輸快捷。武漢天河國際機場坐落區內,空運條件優厚。境內灄水河與府河、長江航運相連,水運優勢明顯。 優厚的產業基礎 改革開放以來,黃陂區不斷擴大開放,著力營造優質的投資環境,積極鼓勵國內外客商投資,全區經濟實現了持續、健快速發展。2004年,全區實現本區生產總值160億元。到目前,共引進各類項目(企業)612個,引進資金總額近59億元。全區以機械及汽車零部件、建築建材業、服裝產業、冶金化工、醫葯產業、農產品及輕工食品加工等為主體的工業格局已經形成。以工程農業、高新技術農業為主體的現代化農業正在向縱深推進。以木蘭生態旅遊為主體的旅遊業產業,已成為區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多年的引進、開發和建設,黃陂已形成由盤龍城經濟開發區和天河航空城等構成的南部經濟發展帶、中部前川衛星城區和北部木蘭生態旅遊區,「一帶兩區」三大強勢板塊的開放引進接收載體。目前,這里客商紛至沓來,招商引資勢頭強勁,開發建設熱火朝天,聯動互惠效應形成,發展商機如珠誘人。 根據市委、市政府「南突北擴」和打造武漢國際航空物流港新城及發展臨空產業的戰略,「十五」期間,黃陂區的發展思路是:強力推進第二產業發展,帶動第一產業提高,促進第三產業興起。重點接納和發展的投資領域為:機械及汽車零部件、建築建材業、服裝產業、冶金化工、醫葯產業、農產品及輕工食品加工、文化旅遊業、城市基礎設施及物流業。 優質的創業環境 黃陂區堅持實施「項目興區、項目活區、項目強區」的發展戰略,不斷加大環境的創新力度,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招商、安商、活商、親商的運作機制,進一步完善了鼓勵國內外客商來黃陂投資興業的政策機制和對投資客商實行了時間從快,手續從簡,賦稅從輕,服務從優的「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一個窗口」對外的服務機制。與此同時,在全區深入開展人人都是投資環境的實踐行活動,調動了全區人民支持招商、參與招商、服務招商的積極性,親商意識和誠信意識不斷得到加強,為客商創造了優質寬松的投資環境。 水利資源 黃陂區處於江漢河湖水網的邊緣地帶,境內河流湖泊縱橫交織,水利資源豐富。全區共有大小河流31條,河流總流長708.72公里,流域面積3504.3平方公里。主要河流有:灄水、界河、府河和注入北湖的五條河流,多為南北流向。其中灄水河是區內最長河流,源於大別山南麓大悟縣境內,從北向南縱貫黃陂匯入長江,境內流程90.71公里。全區有水庫89座,其中大、中型水庫7座:夏家寺、梅店、院基寺、泥河、礦山、巴山寨、三姑井,總承雨面積573平方公里,總庫容量71573萬立方米,有效庫容34388萬立方米,正常蓄水面積10.22萬畝,灌溉面積68.31萬畝。主要湖泊有武湖(180平方公里)、童家湖(48平方公里)、後湖(12.9平方公里)、西湖(9.24平方公里)、什仔湖(2.5平方公里),湖泊總面積252.64平方公里,承雨面積1243.7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10.9億立方米。 南部平原湖區先後進行了漢北河下游改道、灄水下游改道、圍墾滅螺等大型水利工程。先後建成武湖、後湖、四聯垸、什仔湖泵站。北部和中部低山丘陵地帶,對水庫設施進行了整修加固,擴寬延伸夏家寺、梅院泥、礦巴三大灌溉系統的聯結渠道,使全區形成河湖相通,庫渠相連,北蓄南排的水利體系。總蓄水能力達96351萬立方米,控水面積1281.5平方公里,有效水量52766萬立方米。 境內地下水儲量2.2億立方米,分鬆散堆積層孔隙水、基岩裂隙水、碳酸鹽岩岩溶裂隙水3種主要類型。地下水溫17—24℃,礦化度低於淡水,適宜農作物灌溉。北部還有斷裂循環型地下熱水。 自然地理 黃陂區位於湖北省東部偏北,武漢市北部,地跨東徑114°09′—114°37′,北緯30°40′—31°22′。東與紅安縣、新州區接壤,西隔小悟山、界河與孝感市毗連,南抵府河與武漢市城區相望,北與大悟縣交界。區境南北最大縱距104公里,東西最大橫距55公里,境域周長273.5公里。國土總面積2261平方公里。 區境北依大別山南麓,南臨長江,整個地勢北高南低,自北向南逐漸傾斜。形成西北低山區,東北丘陵區、中部崗狀平原區和南部濱湖平原區4級階梯。西北低山區海拔150—180米,全區最高點雙峰尖873.7米。東北丘陵區海拔50—150米。中部崗狀平原區海拔30—50米。南部濱湖平原區海拔20—30米,最低處為16.5米。全境有灄水、界河及北湖三大水系和由5個主要湖泊構成的自然水系。地貌特徵構成全境「三分半山,一分半水,五分田」的格局。 黃陂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熱量豐富,四季分明,年平均無霜期255天。年均日照時數約1540—2180小時。由於地形復雜,各地日照時數及百分率有差異,山地陰陽坡的差異比較明顯,但基本能滿足農作物的需求。年均降水量在1000—1200毫米之間,雨量分布的時空差異較大,洪澇乾旱時有發生,對全區工農業生產影響嚴重。 境內平均氣溫為15.7℃—16.4℃。一年中,以1月最低,月平均氣溫2.4℃—3.2℃;7月最高,日平均氣溫28.4℃,有的年份出現在8月。歷年極端最低氣溫為零下15.5℃,極端最高氣溫為40.7℃。 礦產資源 已初步探明可資利用的礦產資源有金礦、銅礦、磷錳礦、白雲岩、河砂、紅砂、高嶺土、石英砂岩、石英岩、礫卵石、淺粒岩、綠片岩、石英絹雲母片岩、螢石、輝綠岩、玄武岩、花崗岩及礦泉水等二十餘種。 金礦分布石門、塔耳及蔡店三地,屬小規模金礦。除石門尚未開采外,塔耳、蔡店兩地均因資金緊缺,開采一年多後停采停煉。銅礦分布在李集、長軒嶺、蔡店三地,銅的品位為0.75—3.96%之間,屬小型礦。磷錳礦系小型礦床規模,磷的工業儲量92萬噸,錳的工業儲量70萬噸。白雲岩3.56億立方米,年開采量45萬噸左右。河砂累計開采量在1億噸左右,尚未開采地段及儲量已不太多。紅砂總儲量在300萬噸以上。石英砂岩的地質儲量在1億立方米左右,石英岩地質儲量250萬噸,年開采量3萬噸。花崗岩地質儲量5億立方米,已開始少量開采和加工。綠片岩1億立方米,高嶺土總儲量220萬噸。
㈡ 桃山岩體地質
桃山礦田產於桃山復式花崗岩體中(圖5-1),桃山岩體是華南花崗岩的重要組成部分,位於江西省中部,面積1100km2,主要由印支期(三疊紀)的蔡江岩體、燕山早期(侏羅紀)的黃陂岩體、釣峰岩體、打鼓寨岩體以及燕山晚期(白堊紀)的小岩體或岩脈所組成。
蔡江岩體分布在桃山復式岩體西南部,面積120km2,西部和南部侵入在震旦系變質岩中,北部和東部被黃陂、釣峰岩體侵入。岩體內定向構造(由長石斑晶、黑雲母條帶組成)很發育,主要方位為340°~360°,局部為北北東、北東或北西向,傾向南西,傾角50°~70°。岩石類型為粗中粒—中粗粒斑狀片麻黑雲母二長花崗岩,岩石結構構造變化比較穩定,分相不明顯。
黃陂岩體主要分布在黃陂、小布、斜腦山、南團、淋池、小源一帶,呈北北東方向展布,形如環狀,面積489km2,占桃山復式岩體面積44%。
岩體具一定的不對稱分相特徵,西部和北部與震旦系變質岩接觸的地方,見寬10~250m不等的邊緣相,東部與天土嶺岩體接觸處有10m左右的邊緣相,岩性以中粒斑狀黑雲母花崗岩為主,有時也見細中粒黑雲母花崗岩;過渡相主要分布在岩體中部和東部,相當於前人劃分的斜腦山岩體,岩性為粗中粒或中粒斑狀黑雲母花崗岩;中心相分布於西部和北部,相當於前人劃分的黃陂岩體,岩性主要為中粗粒斑狀黑雲母花崗岩。
岩石在垂向上也有一定的分帶或分相特徵,在西北部的切割較強烈的中山區,如油嘴腦、蘆本峰、斜腦山、八仙棗等處,山頂為中細粒斑狀黑雲母花崗岩,相當於邊緣相或頂蓋相,向下為中粒或粗中粒斑狀黑雲母花崗岩,相當於過渡相,山下為中粗或粗中粒斑狀黑雲母花崗岩,相當於中心相。
圖5-1 桃山岩體及鈾礦分布圖
釣峰岩體分布在桃山復式岩體的中-南部,北北東方向展布,面積123km2。釣峰岩體的岩性變化不大,在南部連陂橋一帶結構稍粗,但仍以中粒結構為主。桃山岩體東部的漢源、洛口岩體是釣峰岩體的組成部分,深部是連在一起的。
打鼓寨岩體分布於匯源大布、大府上、坪上、山下、打鼓寨、寨下、南嶺、王泥田、車盤坑一帶,呈「菜刀」形,北東向展布,面積約40km2。岩體的岩性為中粒黑雲母花崗岩、中粒斑狀黑雲母花崗岩、中粒小斑黑雲母花崗岩、中粒小斑二雲母花崗岩;他們之間均為過渡關系。
與打鼓寨岩體同期的還有桃山北部的東元里岩體、釣峰東部的朱元頭岩體、黃陂南部的上銀坑岩體、洛口東部的中查岩體等。
時茅嵊岩體是燕山晚期岩體的典型代表,分布在桃山復式岩體的中偏北部,露頭見於時茅嵊、灣里、桃山、廟子嶺等處,面積12km2;岩體形態復雜,有許多岩枝侵入黃陂岩體圍岩中。岩性主要為細粒黑雲母花崗岩。
復式岩體內脈岩(花崗斑岩、石英閃長斑岩、煌斑岩等)發育,組成多條NE向脈岩帶。
㈢ 湖北省地質地貌分析
一.地質
湖北位於秦嶺褶皺系與揚子准地台的接觸帶上。荊山、大洪山以北主要屬秦嶺褶皺系的武當—淮陽隆起帶,省境北部武當山、桐柏山、大洪山和大別山形成的地質基礎,其西北部與渝陝二省交界處主要屬大巴山褶皺帶,構成了鄂西北的大巴山和荊山,這兩個構造單元都屬於古生代構造帶。荊山、大洪山以南,自西而東分屬於上揚子台褶帶和下揚子台褶帶,都是燕山運動形成的地台蓋層褶皺帶。前者是鄂西的武陵山、巫山形成的地質基礎,其地質發育與貴州高原大體一致;後者是鄂東南幕阜山脈形成的基礎,與贛北、皖南山地連成一體,連綿橫亘於長江南岸。江漢斷拗鑲嵌於上、下揚子二台地褶帶之間,是白堊紀以來的陸相斷陷盆地,後經長江、漢水合力沖積成為江漢平原。
鄂西地區
1.鄂西北山區以中、低山為主,谷深坡陡,神農頂高程3105.4m,為華中第一峰;北部以元古界區域變質岩地層為主,南部以古生界碳酸鹽岩、碳酸鹽岩夾碎屑岩地層為主。
2.鄂西南山區以中山為主,坡陡谷深;地層從古生界—中生界皆有出露,以沉積岩建造為主,主要為碳酸鹽岩、碳酸鹽岩夾碎屑岩,溶蝕強烈。
三峽庫區以中山為主,以深切峽谷為特徵;地層從元古界—中生界皆有出露,以沉積岩建造為主,主要為碳酸鹽岩、碳酸鹽岩夾碎屑岩、紅色碎屑岩等,溶蝕強烈,夷陵黃陵背斜有揚子期中酸性岩侵入。
鄂東南地區
1.黃石地區以低山丘陵為主,地形相對高差100~500m;地層從古生界—新生界皆有出露,以沉積岩建造為主,主要為碳酸鹽岩、碳酸鹽岩夾碎屑岩,溶蝕強烈,伴有燕山期中酸性岩侵入,形成豐富的金屬礦藏。
2.北部的蔡甸區、江夏區、嘉魚縣以丘崗、平原地貌,地形起伏較小;以古生界碳酸鹽岩、碳酸鹽岩夾碎屑岩地層為主,大部被粘性土層覆蓋,少量露頭,隱伏岩溶發育。武漢、鄂州、咸寧、赤壁以丘崗為主,地形起伏相對較小;以古生界碳酸鹽岩、碳酸鹽岩夾碎屑岩地層為主,多上覆粘性土層,隱伏岩溶發育,鄂州東部有中酸性岩侵入。
3.南部邊緣幕阜山北麓(通山、崇陽、通城)以低山、丘陵為主,河谷切割較深,坡度較陡;通山、崇陽以古生界碳酸鹽岩、碳酸鹽岩夾碎屑岩地層為主,通城縣為燕山期花崗岩侵入區,風化砂層較厚。
鄂東北地區
1.大別山區的麻城市、浠水縣、蘄春縣、武穴市、黃梅縣以低山丘陵為主,河谷切割較深,坡度較陡,武穴市、黃梅縣過渡為崗地平原;基岩以元古界、太古界深變質火山岩、片麻岩為主,多有前寒武超基性岩零星出露和燕山期酸性岩成片出露,風化砂層較厚,武穴市、黃梅縣大部為第四系鬆散堆積層覆蓋。大別山南麓(英山、羅田)以中、低山為主,河谷切割深,坡度陡;基岩以元古界、太古界深變質火山岩、片麻岩為主,風化砂層較厚。
2.中部地區(黃陂區、新洲區、安陸市、孝昌縣、雲夢縣、黃州區、團風縣、紅安縣)以平原丘崗地貌為主,地形起伏不大,以第四系老粘土和元古界變質岩為主。
鄂中地區
1.大洪山及周邊地區以低山、丘陵、平原皆有分布,漢江夾道從其中部通過;地層以古生界和中生界碳酸鹽岩、碳酸鹽岩夾碎屑岩、陸相碎屑岩為主,漢江夾道上覆有鬆散堆積層。
2.江漢平原遍布第四系鬆散堆積層。江漢平原西緣山前地帶(宜昌市、宜都市、松滋市)以低山、丘陵、崗地、平原地貌依坡梯次而降,地形起伏由大到小;地層也由古生界碳酸鹽岩、碳酸鹽岩夾碎屑岩地層逐次向中生界陸相碎屑岩地層、第四系鬆散堆積層過渡。
鄂北崗地
桐柏山區的曾都區、廣水市、大悟縣以低山丘陵為主,桐柏山與大洪山之間地形起伏相對較小;地層以元古界變質岩為主,有前寒武基性岩和燕山期酸性岩侵入,桐柏山與大洪山之間多白堊系陸相碎屑岩覆蓋。地形開闊平緩,以第四系老粘土和一般粘性土為主。
二.地貌
湖北處於中國地勢第二級階梯向第三級階梯過渡地帶,地貌以山地丘陵為主,根據海拔高度、形態特徵,全省地貌可劃分山地、丘陵、崗地和平原4種類型。其中山地約佔全省總面積44.38%,丘陵和崗地分別佔22.59%和13.16%,平原湖區佔19.87%。地勢高低相差懸殊,西部號稱「華中屋脊」的神農架最高峰神農頂,海拔達3105米;東部平原的監利縣譚家淵附近,地面高程為零。全省西、北、東三面被武陵山、巫山、荊山、大巴山、武當山、桐柏山、大洪山、大別山、幕阜山等山地環繞,山前丘陵崗地廣布,中南部為江漢平原,與湖南省洞庭湖平原連成一片。湖北土地結構大體是"七山一水兩分田",地勢三面高起、中間低平、向南敞開、北有缺口,略呈由西北向東南傾斜的不完整盆地。全省土壤分可分為11個土類,土屬137個,土種455個。
㈣ 我要從黃陂區佳海工業園到武漢地質大學不知道怎麼坐什麼車
先從黃陂坐車到漢口火車站,然後在漢口火車站坐地鐵到終點光谷下車,然後找到去魯磨路的出口上去,在那坐個709 401 59 72公交就可以地質大學(注意別坐反了)
㈤ 武漢市具有什麼地質特徵
武漢市的地質特徵如下:
1、位置
武漢地處長江中下游平原,江漢平原東部,是國家區域中心城市(華中)、副省級市和湖北省省會。位於東經113°41′-115°05′,北緯29°58′-31°22′中國地理經濟中心——武漢,最東端位於新洲區徐古鎮將軍山村,最西端位於蔡甸區侏儒街國光村,最南端位於江夏區湖泗街道均堡村,最北端位於黃陂區蔡店街道李沖村,形似一隻自西向東的彩蝶。在中國經濟地理圈內,武漢處於優越的中心位置,猶如圍棋棋盤上的天元,被譽為中國經濟地理的「心臟」。
2、面積
中國最大的城中湖——武漢湯遜湖截至2014年末,武漢全境面積8494.41平方公里,為湖北省面積的4.6%;市域周長977.28公里,7個中心城區面積863平方公里,建成區建成區面積552.61平方公里。擁有公園74個,其中免費開放68個。公園綠地面積7016.89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1.06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 39.09%。森林覆蓋率27.31%。
3、水域
國家5A級景區——武漢東湖風景區武漢是全世界水資源最豐富的特大城市之一,水域面積佔全市市區面積的1/4,構成了武漢氣勢恢宏、極具特色的濱江、濱湖水生態環境。
武漢全境水域面積2217.6平方公里,覆蓋率26.10%,人均佔有地表水11.4萬平方米,人均佔有地表水量居世界大城市之首,是全世界水資源最豐富的特大城市及中國最大的淡水中心。境內5公里以上河流165條,水面面積471.31平方公里。
武漢現有大小湖泊166個,被稱為「百湖之市」,在正常水位時,湖泊水面面積803.17平方公里,居中國城市首位。湯遜湖是亞洲最大的城中湖(面積達47.6平方公里),面積33.9平方公里的東湖在中心城區退居第二,梁子湖是全國生態保護最好的兩個內陸湖泊之一。武漢湖泊志記錄了武漢市一百多個湖泊的風貌。
4、濕地
武漢金銀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武漢濕地資源居全球內陸城市前三位。截至2010年,武漢市濕地面積3358.35平方公里,佔全市國土面積的39.54%,其中天然濕地面積1561.86平方公里,人工濕地面積1796.49平方公里,享有「濕地之城」的美譽。
現擁有國家住建部批准設立的金銀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和國家林業局設立的東湖國家濕地公園、藏龍島國家濕地公園,以及沉湖、杜公湖、後官湖等濕地公園及濕地保護區。
5、氣候
武漢氣候圖武漢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區,具有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夏高溫、降水集中,冬季稍涼濕潤等特點。
一年中,1月平均氣溫最低,為3.0℃;7月平均氣溫最高,為29.3℃,夏季長達135天;春秋兩季各約60天。
初夏梅雨季節雨量較集中,年降水量為1205毫米。武漢活動積溫在5000℃~5300℃之間,年無霜期達240天。
㈥ 分區地層特徵
1.地層分區的依據
研究區處於華北板塊與揚子板塊碰撞部位及兩側,地質構造復雜,地層出露較全,從太古宙到新生代的地層均有分布。多期次構造活動既控制了地層的形成,又對已形成的地層進行著改造。三疊紀末印支運動導致秦嶺洋盆關閉,華北板塊與揚子板塊碰撞造山對研究區地層影響最大,宏觀表現為主要斷裂活動對地層序列進行切割,使地層間斷或堆疊重復或導致已埋藏於地下深處的老地層隆升與新地層接觸。特別是兩大板塊碰撞部位及其鄰近地區,地層受主要斷裂影響更為嚴重,一個完整的原始沉積盆地或沉積相區,經後期主要斷裂活動可能被肢解成幾個構造-地層區塊;一個較大的構造塊區內的地層,也可能是幾個沉積盆地或沉積相區物質的堆疊體。對造山帶及其鄰近地帶的地層進行分區應考慮兩個主要依據,一是地層總體基本特徵,二是區域構造部位和主要斷裂,應稱為構造-地層分區。因此,本次地層區的命名均冠以構造名稱。
對遠離造山帶的大范圍揚子陸塊,其地層分區主要依據中新元古代到古生代地層組合特徵和變化情況,並綜合考慮其他時代地層特徵而確定。
2.地層分區及分級原則
本研究區構造-地層等級劃分為4級,劃分原則如下。
地層大區:同屬一個大型板塊區域內的地層,劃歸為同一地層大區。地層大區邊界線是板塊碰撞縫合線(大斷裂)。
地層區:在同一地層大區內,處於同一大地構造帶上的地層,劃分為同一地層區。地層區邊界線是較大的斷裂。
地層分區:在地層區內,對區域地質構造和地層組合總特徵基本相同的地區,劃定為地層分區。地層分區邊界線為主要斷裂。
地層小區:在地層分區內,對地質構造環境和地層組合特徵相同的較小區域,劃定為地層小區。在同一小區內用一個綜合地層柱狀圖就可以反映出本小區的地層特徵。
3.構造-地層區劃分
根據上述地層分區依據和原則,將研究區劃分為2個地層大區、4個地層區,9個地層分區。此外將3個地層分區進一步劃分為8個地層小區。地層具體劃分見圖1-22,圖1-23,圖1-24。
(一)華北板塊地層大區
1.華北陸塊地層區
華北陸塊南部與北部地層特徵有一定差異,可劃分為2個地層分區。
(1)華北陸塊地層分區
該區位於工作區最北部宜陽-魯山斷裂以北,地層發育較全。基底由太古宇中深變質岩系太華岩群(下部為變酸性、中基性岩序列,上部為變碎屑岩及碳酸鹽岩夾少量火山岩序列)、登封岩群(變花崗岩-綠岩-碎屑岩序列)和中元古界中淺變質岩系嵩山岩群(變碎屑岩夾碳酸鹽岩系)構成。上覆地層(與下伏地層呈不整合接觸)為中元古界熊耳群淺變質中-基性夾酸性火山岩系、中新元古界汝陽群淺變質碎屑岩-碳酸鹽岩系。再向上不整合覆蓋未變質地層,從老到新有寒武-奧陶系碳酸鹽岩建造,石炭-三疊系碎屑岩、碳酸鹽岩建造,侏羅系含煤碎屑岩建造,白堊系碎屑岩建造和新生界。該地層區缺失中奧陶世-早石炭世地層。
(2)華北陸塊南緣反沖褶斷帶地層分區
該區帶處於宜陽-魯山斷裂以南,洛南-欒川-明港-合肥斷裂以北,呈北西向帶狀展布,河南省1:25萬區調稱之為熊耳山構造地層小區。基底由太古宇中深變質岩系太華岩群構成,主要岩性為黑雲斜長片麻岩、斜長角閃片麻岩、變粒岩、含石墨片麻岩夾大理岩及磁鐵礦層。上覆地層(與下伏地層呈不整合接觸)為中元古界熊耳群淺變質中基性夾酸性火山岩系、官道口群淺變質碎屑岩-碳酸鹽岩系、新元古界欒川群淺變質碳酸鹽岩夾酸性火山岩系、下古生界碎屑岩-碳酸鹽岩系。在局部斷陷盆地見有白堊系碎屑岩。
該區帶多期次岩漿活動較強烈,北西西向斷裂極為發育,將地層切割成一系列疊瓦狀分布的岩片。岩系間多為斷層接觸。
2.北秦嶺構造帶地層區
(1)北秦嶺構造帶外帶地層分區
該分區處於洛南-欒川-明港-合肥斷裂與朱陽關-鎮坪斷裂及信陽-商城-曉天斷裂之間,為一個比較復雜的活動帶,多期次構造活動、岩漿活動、褶皺和斷裂構造發育。區內出露的地層東西差異較明顯,故劃分為2個地層小區。
1)北秦嶺構造帶外帶西區段(二郎坪)地層小區
該小區北界為洛南-欒川-明港-合肥斷裂,南界為朱陽關-鎮平斷裂。全區地層多呈北西西向帶狀分布,河南省1:25萬區調稱之為北秦嶺南召構造地層小區。出露地層為中新元古界寬坪岩群中淺變質基性火山岩-碎屑岩夾碳酸鹽岩系,新元古界淘灣岩群淺變質碎屑岩-碳酸鹽岩系,下古生界二郎坪群淺變質細碧岩-石英角斑岩-碎屑岩系。上述岩群間均呈斷層接觸關系。其上覆蓋層為上古生界柿樹園組淺變質碎屑岩系和蔡家凹組碳酸鹽岩系。在南召縣附近斷陷盆地內分布有晚侏羅世南召組黃褐色、灰綠色碎屑-泥質岩系及早白堊世馬市坪組黃褐色碎屑岩系。
2)北秦嶺構造帶外帶東區段(北淮陽)地層小區
該小區北界為洛南-欒川-確山-合肥斷裂東段,南界為信陽-商城-曉天斷裂。
圖1-22 研究區構造-地層分區略圖
圖1-23 東秦嶺-大別造山帶南緣綜合地層序列對比圖
圖1-24 東秦嶺-大別造山帶北緣綜合地層序列對比圖
本區大部分被第四紀沉積物覆蓋,僅南部大別山北坡出露基岩。在光山-商城一帶出露地層為中元古界龜山岩組中淺變質碎屑岩-火山岩系,古生界寒武-志留系中淺變質基性火山岩、碎屑岩夾碳酸鹽岩系,泥盆系中淺變質碎屑岩系,石炭系含炭質泥質碎屑岩系。各岩系間均為斷層接觸。其上不整合覆蓋中生界侏羅系碎屑岩系、白堊系中酸性火山岩-碎屑岩系。
(2)北秦嶺構造帶內帶地層分區
北秦嶺構造帶內帶是一個強烈活動帶,由於丹鳳-淅川-桐柏-宣化-浠水大斷裂的多次活動破壞了該構造帶的完整性及空間分布的連續性。本區內該構造帶有西部、東部兩個區段,其地層特徵有明顯差異。故劃分兩個地層小區。
1)北秦嶺構造帶內帶西區段(中秦嶺)地層小區
該區段位於秦嶺中部地區。其北界為朱陽關-鎮平斷裂,南界為華北板塊與揚子板塊碰撞後最終主縫合線西段丹鳳-淅川-桐柏大斷裂,平面上成扁豆狀沿近東西向分布。本區段為夾持於兩大斷裂之間的一個長期隆升區,構造及岩漿岩活動非常強烈,多期褶皺和斷裂構造十分發育,基本沒有完整分布的地層,多是一些堆疊的構造地層岩片。從總體特徵來看,以中部呈北西西向窄條狀分布的上白堊世斷陷盆地(西峽盆地)紅色碎屑沉積岩系為界劃分為北、南兩部分。北部(河南省稱中秦嶺蛇尾構造地層小區)出露地層有古元古界秦嶺岩群,為一套中深變質的碎屑岩-火山岩-含石墨碳酸鹽岩系,中新元古界峽河岩群為一套中淺變質的碎屑岩-碳酸鹽岩-火山岩系,下古生界子母溝組碳酸鹽岩系。南部(河南省稱之為中秦嶺內鄉構造地層小區)出露地層有古元古界陡嶺岩群中深變質的碎屑岩-火山岩-含石墨碳酸鹽岩系,中新元古界龜山岩組中淺變質的碎屑岩夾碳酸鹽岩及火山岩系,下古生界周進溝組淺變質碎屑岩夾碳酸鹽岩系,上古生界泥盆系南灣組淺變質碎屑岩夾碳酸鹽岩系。上述各岩系間均呈斷層接觸關系。
沿商城-丹鳳-淅川-桐柏大斷裂帶(即兩大板塊主縫合線的西段),斷續分布著一系列殘存的蛇綠混雜岩片,各種蛇綠混雜岩塊以不同級別的韌性剪切帶和斷層相分割,成為構造岩塊組合體。這里蛇綠岩系主要形成於加里東期,構造就位時期為印支期。
2)北秦嶺構造帶內帶東區段(大別山)地層小區
該區段位於大別山地區,是一塊長期隆升區,在平面上呈三角形。其西南邊界為華北板塊與揚子板塊碰撞後最終主縫合線東段桐柏-信陽-宣化-浠水大斷裂,北界為信陽-商城-曉天斷裂,東南邊界為桐城-太湖(郯廬)斷裂。本區多期構造活動、岩漿活動及變質作用很強烈,各種類型的褶皺和斷裂、韌性剪切帶非常發育,基本上沒有完整發育的地層,多是一些堆疊的構造地層岩片。最老的深變質岩系出露於麻城-團風斷裂以東地段,基本為變花崗岩-綠岩-碎屑岩序列。太古宇-古元古界大別山岩群,由一套深變質的表殼岩系組成,基本上是層狀無序地層,主要岩性為黑雲斜長片麻岩、變粒岩、含石墨片麻岩、斜長角閃岩夾大理岩、磁鐵石英岩等。其上覆岩系(與下伏岩系呈斷層接觸)主要分布在西部地段,為中元古界中深變質片麻岩系(福田河片麻岩組、西張店變基性火山岩組),主要岩性為二雲(黑雲、白雲)斜長片麻岩、二雲鈉長片麻岩、變粒岩、斜長角閃岩、二雲石英片岩等。再上不整合覆蓋有新元古界南華-青白口系「紅安岩群」(相當於武當岩群)淺-中變質沉積-火山碎屑岩系,主要岩性有白雲鈉長石英片岩、淺粒岩、綠簾綠泥鈉長片岩及變粒岩等。在復向斜槽部分布有新元古界震旦系淺變質碎屑岩-碳酸鹽岩系。
沿丹鳳-淅川-桐柏-信陽-宣化-浠水大斷裂(即兩大板塊主縫合線)的中東段,斷續分布著一系列殘存的蛇綠岩混雜帶岩片,主要有碳酸鹽岩岩片、超鎂鐵質岩岩片、基性火山岩岩片、硅質岩及泥質岩岩片及裂解的老地層(片麻岩、片岩)岩片等。它們以不同級別的韌性剪切帶和斷層相分割,往往形成構造岩片組合塊體。蛇綠岩主要形成於加里東期。蛇綠混雜岩片及裂解老地層、岩漿岩岩片構造就位於印支期。
(二)揚子板塊地層大區
1.南秦嶺構造帶地層區
(1)南秦嶺構造帶內帶地層分區
南秦嶺構造帶內帶在桐柏-大悟隆升、斷褶地段有保留。該地段平面上呈北西條帶狀分布,其北東邊界為華北板塊與揚子板塊碰撞主縫合線中東段桐柏-信陽-宣化-浠水大斷裂,西南界為新城-黃陂斷裂。本區段構造活動、岩漿活動及變質作用強烈。最老構造地層出露在北西部的桐柏山地區,為新太古界-古元古界桐柏岩群深變質岩系,主要岩性為黑雲斜長片麻岩、斜長角閃岩夾大理岩,基本上是層狀無序地層。其上覆岩系主要分布在東南部大悟-黃陂等地區,見有新元古界青白口-南華系(武當岩群)中淺變質碎屑岩-火山岩系,其主要岩性為白雲鈉長片麻岩、淺粒岩、綠簾綠泥石英片岩等。再上地層為震旦系中淺變質的碎屑岩-碳酸鹽岩系(著名的黃麥嶺磷礦礦層賦存在該岩系中),下古生界中淺變質碎屑岩-火山岩系。在中新生代斷陷盆地充填有紅色泥質碎屑岩。
(2)南秦嶺構造帶外帶地層分區
南秦嶺構造帶外帶分布范圍較廣,東、西地層特徵有一定差別,可劃分為4個地層小區。
1)隨(縣)-棗(陽)地層小區
本小區呈北西條帶狀展布,其北東界為新城-黃陂斷裂,東南界為襄樊-廣濟斷裂。該區岩漿活動較強烈,斷裂及韌性剪切帶較發育。出露最老地層為新元古界武當(隨縣)岩群淺變質沉積-火山碎屑岩系。其上不整合覆蓋新元古界南華系耀嶺河組淺變質基性火山岩系,震旦系淺變質泥質碎屑岩-碳酸鹽岩系,下古生界寒武-奧陶-志留系淺變質硅質岩-碎屑岩-基性火山岩系,上古生界泥盆系淺變質碎屑岩系。在中新生代盆地充填有紅色碎屑-泥質岩系。本小區缺失石炭紀、二疊紀、三疊紀及早白堊世地層。
2)丹江地層小區
本小區位於鄂、豫、陝接壤的丹江、淅川、山陽地區。其北界為華北板塊與揚子板塊碰撞後最終主縫合線西段丹鳳-淅川-桐柏大斷裂。其南緣無明顯邊界,與兩隕-武當山地層小區逐漸過渡。本小區出露最老地層為新元古界青白口系淺變質碎屑岩系(湖北省稱為武當岩群,河南省稱為姚營寨岩組)。其上覆地層(與下伏地層呈不整合接觸)為新元古界南華系耀嶺河組淺變質碎屑岩-基性火山岩系,震旦系淺變質碎屑泥質岩-碳酸鹽岩系,下古生界寒武-奧陶-志留系硅質炭質岩-碎屑泥質岩-碳酸鹽岩系,上古生界泥盆-石炭系碎屑岩-碳酸鹽岩-泥質粉砂岩系。在中-新生代盆地充填有紅色碎屑-泥質岩系。本小區缺失二疊紀、三疊紀、侏羅紀及早白堊世地層。
3)兩隕-武當山地層小區
該小區位於鄂、陝接壤地帶。其北緣與丹江地層小區逐漸過渡沒有明顯界線,南界為石泉-安康-竹山斷裂。本小區東部為著名的武當隆升區,出露地層為新元古界青白口系武當岩群淺變質沉積-火山碎屑岩系。其上覆地層(與下伏地層呈不整合接觸或韌性剪切帶接觸)有新元古界南華系耀嶺河組淺變質基性火山岩,震旦系淺變質碎屑泥質岩-碳酸鹽岩系,下古生界寒武-奧陶-志留系硅質炭質碎屑岩-碳酸鹽岩系,上古生界泥盆-石炭-二疊系碎屑岩-含生物化石碳酸鹽岩系。在中-新生代盆地堆積了紅色碎屑岩-泥質岩(夾石灰岩)系。本小區缺失晚二疊世、三疊紀、侏羅紀、早白堊世地層。
4)平利-竹溪地層小區
該小區也處於鄂陝接壤地帶。其北界為石泉-安康-竹山斷裂,西、南、東界為城口-襄樊斷裂。本小區出露地層有新元古界南華系耀嶺河組淺變質基性火山岩系,震旦系淺變質炭質泥質硅質岩-碳酸鹽岩系,下古生界寒武系-下奧陶統淺變質暗色炭質硅質泥質岩系,志留系淺變質炭質硅質泥砂質岩夾基性、鹼性火山岩系。本小區缺失晚志留世-新近紀地層。
2.揚子陸塊地層區
揚子陸塊分布面積大,東、西、南地層特徵有一定差別,可劃分為3個地層分區。
(1)上揚子地層分區
該分區為揚子地層區的主體部分。北界以城口、房縣、襄陽(城口-襄樊斷裂)一線為界。東界以江漢盆地東緣(孝感-岳陽一線)與下揚子地層分區毗鄰。南界以大庸、津市至通山一線,與揚子地層區的江南地層分區為鄰。
該區內南華紀以來的沉積蓋層覆蓋面積很大,僅在黃陵、神農架、大洪山等地出露前南華紀基底岩系,為結晶基底(各類片麻岩、片岩)。神農架、大洪山等地基底出露岩系主要為神農架群,屬類復理石-碳酸鹽岩建造。黃陵斷穹核部出露中深變質岩系,由各種類型的片麻岩、片岩組成,為變花崗岩-綠岩-碎屑岩序列。揚子陸塊經晉寧運動褶皺造山後,全區轉為穩定區。早南華世沉積了以陸相為主的碎屑岩建造。晚南華世覆蓋了大陸冰川沉積物。早震旦世開始,全區處於穩定的陸表海環境。從早震旦世起菌藻類生物大量出現,晚震旦世起動物開始出現,寒武紀起生物開始繁盛,形成了巨大的富含生物的碳酸鹽岩台地,直至奧陶紀均以碳酸鹽岩建造為主夾泥質岩建造,形成多種有價值的重要沉積礦產,如震旦紀陡山沱組磷礦(襄陽、宜昌、保康等地),早寒武世黑色頁岩中的多元素(釩、鎳、鉬、鈾等)金屬礦產。志留紀沉積物以海相泥岩-碎屑岩建造為主,上部夾泥質碳酸鹽岩建造。志留紀末經加里東運動全區上升為陸地,晚志留世地層被剝蝕,早泥盆世無沉積物。本區從中泥盆世開始再次接受海侵,中晚泥盆世沉積了海相碎屑岩和泥質岩建造,並在鄂、湘的長陽、石門等地形成規模巨大的沉積鐵礦。從石炭紀至三疊紀,本區又處於規模較大的陸表海環境,沉積物以碳酸鹽岩建造為主夾含煤建造及泥質-硅質岩建造。這一地史時期形成的重要沉積礦產有早二疊世的鋁土礦(南漳等地),早二疊世及晚二疊世的煤礦(宜昌、恩施等地)和累托石礦(鍾祥等地),中晚三疊世形成了與蒸發岩有關的礦產,如石膏、岩鹽、雜鹵石等(恩施等地)。中三疊世末印支運動波及全區,地殼抬升,海水退出轉為陸地。印支運動後地殼升降具不均一性,最具特徵的是侏羅紀-白堊紀,在鄂西及鄂西南地區形成了一些大型坳陷盆地,如荊當盆地、秭歸香溪盆地、利川盆地,其下部形成陸相含煤建造,上部為厚達數千米的陸相紅色碎屑岩建造;而鄂西黃陵、神農架、湘西北-鄂西南東山峰等地相對上隆,形成了一系列的穹窿構造。中生代中期,燕山運動全區褶皺造山。燕山中期後,東部形成江漢斷坳,晚白堊世-新生代沉積了厚達數千米的陸相碎屑岩夾泥質岩建造,並形成了石膏、岩鹽、石油等礦產。區內其他小型山間盆地和斷陷盆地亦沉積有厚度不等的陸相地層。
(2)下揚子地層分區
該分區位於本次工作范圍的東南部,面積較小。北界西段為襄樊-廣濟斷裂,東段為桐城-太湖斷裂,西界以孝感-岳陽一線與上揚子地層分區毗鄰。南界以崇陽-通山-德安一線與江南地層分區為鄰。
本區內前白堊紀地層組合總特徵與上揚子地層分區近似。不同的是:該分區中寒武世覃家廟組(薄層白雲岩夾頁岩)及中奧陶世廟坡組(黑灰色頁岩)不發育;志留紀地層及早二疊世孤峰組(黑色薄層硅質頁岩、硅質岩)形成含煤建造(麻土坡煤組),晚二疊世大隆組深灰色薄層炭質硅質岩及硅質頁岩則發育較好。侏羅紀末期及白堊紀發生的燕山運動對本分區影響較大,地殼活動趨於活躍,一方面地層褶皺造山;一方面中酸性岩漿強烈侵位,並在鄂東的鄂州、太和、大冶、金牛一帶形成中酸性火山岩盆地,成礦條件很好,使本分區成為著名的長江中下游中生代構造岩漿成礦帶的西段。此外在一些山間盆地和斷陷盆地內還堆積了白堊紀-古近紀紅色碎屑岩系。區內有價值的沉積礦產是二疊紀煤礦(黃石、蒲圻等地)、晚三疊世至早侏羅世煤礦(鄂城等地)、早白堊世膨潤土和沸石等非金屬礦產(武昌、鄂州、大冶等地)。
(3)江南地層分區
該分區位於揚子地層區的東南邊緣,呈北東東向長條狀展布。北界以大庸、津市、通山至德安一線,與上、下揚子地層分區相鄰。
該分區內大片出露前震旦紀基底變質岩系,似一古陸,實則不然。據分析區內已有的各時代地層,認為自震旦紀至早古生代該區是揚子陸塊東南緣一個較為活動的地帶,也可以說是揚子陸塊與東南活動帶的過渡帶。整體而論屬揚子板塊東南邊部。
前震旦紀褶皺基底最老的岩系為中元古界冷家溪群,屬淺變質復理石建造,上覆板溪群為淺變質類復理石建造,二者呈不整合接觸(鄂、湘、贛接壤地區缺失板溪群地層)。在湘西地區,早南華世地層不是上、下揚子地層分區所見的蓮沱組,而是淺海相含冰筏沉積物的砂、泥質岩建造稱長安組,與下伏板溪群呈假整合接觸。長安組之上為富祿組,屬淺海碎屑岩建造,含有沉積鐵礦層(湘西北一帶)。富祿組上覆岩系為淺海黑色泥質碳酸鹽岩建造的大塘坡組,在黔東北、湘西北、鄂西南均含有價值的碳酸錳礦。晚南華世的大陸冰磧沉積(南沱組)在區內發育較好。晚南華世晚期至志留紀,區內基本處於淺海向次深海過渡的斜坡帶,與上、下揚子分區比較,海水較深,以細碎屑岩、泥岩、硅質岩沉積為主夾碳酸鹽岩,含浮游生物和具漂游能力的生物化石。晚震旦世地層不是揚子區所見的碳酸鹽岩系燈影組,而是硅質岩系老堡組。這一地史時期的主要沉積礦產是晚震旦世的磷礦(湘西北一帶),早寒武世黑色岩系中的多元素(釩、鉬、鎳、鈾、稀土等)金屬礦產和石煤(湘西北、鄂東南一帶)。區內早寒武世,由於海水較深,沉積層缺氧較甚,形成的黑色炭質層比上、下揚子地層分區發育好,更有利於多金屬原色礦產及厚度較大的石煤形成。此外,還有晚泥盆世的鐵礦(津市、石門等地)。志留紀末加里東運動發生,區內地殼上升,沉積間斷,晚志留世-早泥盆世地層普遍缺失,中泥盆世海相碎屑岩系假整合覆於中志留世地層之上。石炭紀-三疊紀地層普遍保存較差。中三疊世印支運動以來,區內處於穩定上升狀態。白堊紀燕山運動影響全區,地層普遍褶皺,在東部(幕阜山地區)還伴有強烈的中酸性岩漿侵入。此後,大部分地區地殼長期持續上升,震旦紀以後的沉積蓋層逐漸被剝蝕,揚子陸塊基底淺變質岩系——冷家溪群、板溪群大片出露於地表,部分地區如洞庭湖等地區地殼相對下降,產生斷陷盆地(與江漢盆地相連),沉積了白堊紀至新生代陸相泥質碎屑岩。
㈦ 謝家榮、劉季辰和趙亞曾與世紀年代的湖北區域地質調查
張立生
( 成都地質礦產研究所)
一、調查計劃
由於工業的發展與地質息息相關,所以各工業國對於地質調查十分重視,到 20 世紀20 年代初,它們都已經設立了地質調查機構,其中以美國地質調查所的規模最大,其年經費達 200 萬美元之巨,就連國土面積很小的日本,其調查經費也已經達 40 萬日元[1,2]。
辛亥革命之後,我國也建立了地質調查所。北方諸省,如河北、河南、山東、山西,先後開展了地質填圖。但直到 20 世紀 20 年代初,南方還只有江蘇省在實業廳長張翼後的力主下,借用農商部地質調查所的人力資源,歷經兩年時間,填出了全省地質圖。在此之後,湖北省實業廳廳長楊筱麓先生乃請農商部總長張乾若先生轉農商部地質調查所按照江蘇省的做法,選派人員進行湖北地質調查,繪制湖北全省的地質圖。1923 年 4 月,經由農商部地質調查所與湖北省實業廳商洽,決定由湖北省實業廳邀請劉季辰、謝家榮前往湖北調查全省地質。
接到邀請後,劉、謝二人即開始准備湖北省的地質調查事宜,擬訂調查計劃。1923年 10 月,兩人在 《科學》第 8 卷第 10 期上發表了 《調查湖北全省地質計劃書》。
《調查湖北全省地質計劃書》擬就了 11 條辦事規則。根據該辦事規則,其任務為用 3年的時間測制全省地質總圖,兼查礦產等項。全省地質總圖的比例尺定為五十萬分之一,重要礦產區域及其他特別地點須詳細測勘者,則臨時確定。調查經費預算為每年 2000 元,3 年為限,連同調查報告、圖說、繪制、印刷等費 2000 元,均由實業廳呈奉省長令准撥發。調查人員的薪水由農商部開支,沒有另外的津貼。
該計劃將全省應行調查的區域劃分為 6 個區,每年調查兩個區,於春、秋季進行。按照計劃書所載,所劃分的 6 個區如下[3]:
第一區: 鄂東大江以南的陽新、大冶、通山一帶,面積 64km2,1923 年秋調查;
第二區: 鄂北襄陽以東,大江以北,自棗陽至應山、麻城、羅田一帶,面積 132km2,1924 年春調查;
第三區: 鄂西之鶴峰、宜都、巴東等處,面積 68km2,1924 年秋調查;
第四區: 鄂西江北諸縣暨鄂北南漳、保康以南一帶,面積 84km2,1925 年春調查;
第五區: 鄂北之房縣、竹山、隕縣、鄖西等處,面積 84km2,1925 年秋調查;
第六區: 鄂西之來鳳、恩施、建始、利川等處,面積 64km2,1926 年春調查。
二、調查概況與成果
按照上述計劃,謝家榮於 1923 年 8 月 26 日離開北京前往武漢,於 8 月下旬與劉季辰一起開始第一區調查,並在結束調查後於 11 月 28 日回到北京。此次調查歷時 3 個月,調查了武昌、鄂城、大冶、陽新、通山、咸寧、崇陽、通城等縣的地質 ( 地層、構造、火成岩) ,考察了鄂城西山和雷山的鐵礦,大冶炭山灣、漢順公司的金子坊,羅漢山煤礦,陳家灣煤礦,漢冶萍煉鐵廠,象鼻山至保安的煤礦、譚家橋附近的鐵礦,大冶至姜橋的煤礦,銅綠山鐵礦,龍角山銅礦,歐陽山、劉許山銅礦,牛頭山銅礦,銀山錳礦,廣豐公司孤竹橋煤礦,嘉魚縣屬游家山煤礦及開源公司、馬鞍山、仙人山煤礦,黃博士嶺煤礦、硫磺及石灰岩等礦產。此次調查完成了調查區的 1∶ 50 萬地質全圖一幅,並對區內的礦產做了評價,將鄂東地區的煤按照層位分為三類,即侏羅紀的煙煤、二疊石炭紀的無煙煤和石炭紀的半煙煤,以在武昌、嘉魚和蒲圻境內廣泛分布的侏羅紀煤系最具實用價值。
此次調查後,劉季辰與謝家榮於 1923 年 12 月在 《農商公報》第 113 期上發表了《調查湖北全省地質第一區簡報》第一號、第二號,謝家榮於 1924 年 2 月在 《中國地質學會志》第 3 卷第 2 期上發表了 「Stratigraphy of Southeastern Hupei」 ( 湖北東南部地層系統) ,並被列為湖北地質礦產專刊第二號。
在 「Stratigraphy of Southeastern Hupei」( 湖北東南部地層系統) 中,謝家榮詳細描述了陽新石灰岩、炭山灣煤系和大冶石灰岩的岩性和分布范圍。他主張將當時劃定的大冶石灰岩中的石灰岩段劃入三疊系。三疊系大冶石灰岩的地層名即由此而來,並一直沿用至今。
1924 年 4 月 9 日至 5 月 31 日,謝家榮與劉季辰第二次去湖北進行第二區的地質調查,調查分為 3 個階段: 4 月 9 ~ 24 日為第一階段,調查廣濟至黃岡縣赤壁一帶的地質和煤礦; 第二階段自 4 月 27 日至 5 月 10 日,調查黃陂、黃安、孝感、應城一帶地質及膏鹽礦產; 第三階段為 5 月 14 ~31 日,調查京山、宋河、安陸、應山、廣水附近地質,並考察東簧店銅礦###①。
依據此次調查的結果,謝家榮和劉季辰於同年 7 月在 《農商公報》第 10 卷第 120 期上發表了 《調查湖北全省地質第二區簡報》第一號、第二號和第三號,8 月又在 《農商公報》( 第 11 卷第 1 冊) 發表 《振興湖北礦業意見書》。1925 年發表的 《湖北應城膏鹽礦報告附石膏說略》也是此次調查的重要成果。
第三次或第三區的調查是 1924 年 10 ~11 月期間進行的。此次調查因劉季辰生病而由謝家榮與趙亞曾合作。10 月 21 日,謝家榮和趙亞曾從漢口出發,經宜昌,研究羅惹坪、霧渡河、兩河口、黃狼坪等地地質後,先後到達興山、秭歸、巴東,於 11 月 16 日抵達距四川邊界僅20 km 處。適時北京發生政變,形勢緊張,不得已搭民船返回宜昌而結束了第三次調查。
第三次調查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建立了較前人更為完整的地層系統,不僅在 《農商公報》第 11 卷第 127 期發表了 《調查湖北全省地質第三區第一號簡報》和 《調查湖北全省地質第三區第二號簡報》,還發表了一系列有關湖北地質的重要學術論文。1925 年 1 月3 日,中國地質學會在地質調查所舉行的第三次年會上,謝家榮與趙亞曾宣讀了他們合著的論文 《興山巴東間中生界地層考》( 後刊 《( 湖北地質礦產專刊》第5 號) 、《湖北宜昌羅惹坪志留紀地層之研究》 ( 後刊 《中國地質學會志》第 4 卷第 1 期) 和 「Geology of IChang,Hsing Shan,Tze Kuei and Pa Tung Districts,W. Hupen」 〔湖北宜昌興山秭歸巴東等縣地質礦產 ( 《地質匯報》第 7 號) 〕。
此前曾有維里士等歐美學者和日本地質學家野田勢次郎等進行過第三區的地質工作。他們的工作證明,宜昌一帶的地層是中國南方地層發育最為完整的地區之一。維里士等的調查將巫山石灰岩以上的地層統稱為歸州系,按照其動植物化石定為二疊紀。野田勢次郎則將歸州系分為 3 層: 泄灘雜色板岩層、香溪含炭砂岩層及興山赭色砂岩層。1924 年春,李四光和趙亞曾也曾到本區調查,但重點在古生界。謝家榮和趙亞曾的此次調查,除在古生界中發現了許多化石外,主要在中生代地層中有較多的發現。他們根據這次調查的發現,將所謂歸州系劃分為巴東系、香溪系和歸州系,將巴東系劃歸三疊系,將其與下伏的大冶石灰岩的接觸關系定為不整合接觸; 將香溪煤系劃歸侏羅系,並分為上、下兩個煤系; 將歸州系劃歸白堊系[4]。他們的這種劃分奠定了鄂西地區中生代地層劃分的基礎。現今的湖北地層表上,巴東組、香溪組的名稱取代了當年的巴東系和香溪系,但它們所表示的層位卻大體上是一樣的,即當年所劃定的三疊系和侏羅系,而歸州系的名稱雖已經不再使用,但它大體上相當於白堊系的層位卻是一直沒有錯的。
這次調查還詳細研究了羅惹坪地區的所謂新灘頁岩,以平板測量法測得該剖面總厚約800m,分為 11 層,發現了大量種類繁多、異常精美的化石,堪為中國南方誌留系的標准剖面之一,並將其命名為羅惹坪系[5]。
「Geology of I Chang,Hsing Shan,Tze Kuei and Pa Tung Districts,W. Hupen」〔湖北宜昌興山秭歸巴東等縣地質礦產 ( 《地質匯報》第 7 號) 〕是本次調查成果的集中體現,對本區地形地層、構造和礦產有詳細的記述。
第四次即第四區的調查是 1925 年 4 ~5 月進行的。謝家榮與劉季辰於 4 月 27 日搭江輪自漢口溯江而上,於 29 日抵沙市,30 日改搭小火輪至羊溪,5 月 1 日抵枝江,沿途考察石灰窯。然後自 5 月 3 日起至 5 月 7 日自枝江經剎圓寺、松柏坪、鄭家、寫經寺等處,調查地質和煤、鐵礦產。5 月 8 日起至 5 月底,先後到了劉家場、羊洞子、竹園坪、魚洋關、宜都、鄭家沱、長陽、廟沱巴山、資蚯、花屋場、新衙門、五峰、茅庄岩、板河口、石龍洞等地,於 5 月 29 日抵達鶴峰,5 月 31 日調查縣城附近地質。此次調查最重要的成果是建立了湖北西南部的地層系統。調查結束後,謝家榮、劉季辰在 《農商公報第 12卷第 137 期》上發表了 《調查湖北全省地質第四區第一號簡報》和 《調查湖北全省地質第四區第二號簡報》。
上述地質調查的范圍都處在長江中游地區。這些調查的成果除反映在前述的簡報和論文中外,謝家榮還與葉良輔合著了一篇 《揚子江流域巫山以下之地質構造及地文史》,載農商部地質調查所,《地質匯報》,第 7 號。該文綜合了湖北、江西、安徽、江蘇各省迄至 1924 年的地質調查成果,對比了這些地區的地層、構造、地文史,對於長江中下游的地文史得出結論說,長江諸省之褶曲時代可能始於白堊紀末,但主要的褶皺形成於第三紀( 古、新近紀) 前期,即始新世或漸新世,故其時代略新於喜馬拉雅期。先褶曲,而後有鄂西期似平面形成。同時在巴東一帶,無顯著的褶曲,而有和緩的坳面作用,因此,白堊系頂部與始新統有推移疊進之跡。其後,長江一帶地盤上升,而一部分受侵蝕之分割正與北方各省的斷層與侵蝕同時並進。再後,大江南北均局部為紅砂岩覆蓋,繼而因第三紀( 古、新近紀) 末的地殼運動而發生傾斜與斷層,最後是紅土堆積。自上新世末至第四紀,坳面作用頗盛。
三、尚待考證之事
按照 《調查湖北全省地質計劃書》所列,還應該於 1925 年秋前往鄂西北的房縣、竹山、隕縣、鄖西等縣進行第五次調查,於 1926 年春前往鄂西南的來鳳、恩施、建始、利川等處進行第六次調查,並且相應的應該有 《調查湖北全省地質第五區簡報》和 《調查湖北全省地質第六區簡報》發表,但我們至今只查到如上所述的各期簡報,卻沒有能查到有關第五區和第六區調查的簡報。按照謝家榮每出野外工作均有詳細記錄工作日誌的習慣,應該在他的日記中查到相應的記錄,但在現存謝家榮的日記中,卻恰恰又缺少這個時段的日記本。因此到現在為止,我們無法判斷,第五區和第六區的調查是否如期進行,或者如果沒有進行又是因為什麼原因; 原定要編制的 1∶ 50 萬的湖北全省地質總圖是否完成,或者如果完成了,又完成於何時,這些也沒有找到相應的資料。
所有這些問題都有待進一步的考證。
參 考 文 獻
[1] 謝家榮 . 記美國之國立地質調查局 . 科學,1921,第 6 卷第 9 期,889 ~903
[2] 謝家榮 . 美國之研究地質事業 . 農商公報,1923,第 9 卷第 11 冊,第 107 期,63 ~70
[3]劉季辰,謝家榮 . 調查湖北全省地質計劃書 . 科學,1923,第 8 卷第 10 期,1053 ~1060
[4]謝家榮,趙亞曾 . 湖北興山巴東間中生界地層考 . 湖北地質礦產專刊,第五號,1 ~6
[5]謝家榮,趙亞曾 . 湖北宜昌羅惹坪志留紀地層之研究 . 湖北地質礦產專刊,第 4 號,1 ~7
㈧ 武漢的地勢地形地貌地質
位置
武漢地處長江中下游平原,江漢平原東部,是國家區域中心城市(華中)、副省級市和湖北省省會。位於東經113°41′-115°05′,北緯29°58′-31°22′中國地理經濟中心——武漢,最東端位於新洲區徐古鎮將軍山村,最西端位於蔡甸區侏儒街國光村,最南端位於江夏區湖泗街道均堡村,最北端位於黃陂區蔡店街道李沖村,形似一隻自西向東的彩蝶。在中國經濟地理圈內,武漢處於優越的中心位置,猶如圍棋棋盤上的天元,被譽為中國經濟地理的「心臟」。
面積
中國最大的城中湖——武漢湯遜湖截至2014年末,武漢全境面積8494.41平方公里,為湖北省面積的4.6%;市域周長977.28公里,7個中心城區面積863平方公里,建成區建成區面積552.61平方公里。擁有公園74個,其中免費開放68個。公園綠地面積7016.89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1.06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 39.09%。森林覆蓋率27.31%。
水域
國家5A級景區——武漢東湖風景區武漢是全世界水資源最豐富的特大城市之一,水域面積佔全市市區面積的1/4,構成了武漢氣勢恢宏、極具特色的濱江、濱湖水生態環境。
武漢全境水域面積2217.6平方公里,覆蓋率26.10%,人均佔有地表水11.4萬平方米,人均佔有地表水量居世界大城市之首,是全世界水資源最豐富的特大城市及中國最大的淡水中心。境內5公里以上河流165條,水面面積471.31平方公里。
武漢現有大小湖泊166個,被稱為「百湖之市」,在正常水位時,湖泊水面面積803.17平方公里,居中國城市首位。湯遜湖是亞洲最大的城中湖(面積達47.6平方公里),面積33.9平方公里的東湖在中心城區退居第二,梁子湖是全國生態保護最好的兩個內陸湖泊之一。武漢湖泊志記錄了武漢市一百多個湖泊的風貌。
濕地
武漢金銀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武漢濕地資源居全球內陸城市前三位。截至2010年,武漢市濕地面積3358.35平方公里,佔全市國土面積的39.54%,其中天然濕地面積1561.86平方公里,人工濕地面積1796.49平方公里,享有「濕地之城」的美譽。
現擁有國家住建部批准設立的金銀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和國家林業局設立的東湖國家濕地公園、藏龍島國家濕地公園,以及沉湖、杜公湖、後官湖等濕地公園及濕地保護區。
氣候
武漢氣候圖武漢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區,具有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夏高溫、降水集中,冬季稍涼濕潤等特點。
一年中,1月平均氣溫最低,為3.0℃;7月平均氣溫最高,為29.3℃,夏季長達135天;春秋兩季各約60天。
初夏梅雨季節雨量較集中,年降水量為1205毫米。武漢活動積溫在5000℃~5300℃之間,年無霜期達240天。
㈨ 武漢地質學上是 現代沖積平原還是 斷陷盆地
平原。
武漢市地處抄江漢襲平原東部邊緣,屬剝蝕殘丘平原,地勢南高北低,西高東低,中間凹谷呈Y字 型切割成三塊,稱之為武漢三鎮。武漢素有「水鄉澤國」之稱, 境內大小近百個湖泊星羅棋布。最高點高程150米,最低陸地高程18米。
地貌形態主要有三種: 1.剝蝕丘陵區,主要分布在武昌、漢陽地區。2.剝蝕堆積平原區,主要分布在武昌、漢陽、 黃陂的平原湖區與殘丘之間。地形波狀起 伏,壟崗與坳溝相間分布。高程25-45米左 右,按長江、漢江沖積階地劃分,相當於 Ⅲ級階地。3.堆積平原區,分布於漢口城區級武昌、漢 陽沿江一帶,相當於Ⅰ,Ⅱ級階地。Ⅰ級階地(有一部分屬高漫灘),廣泛分布於長江、漢江兩岸地區,呈不對稱型分布。 地面標高19-23米左右,局部達25米左右。 Ⅱ級階地僅見於青山及東西湖一帶,地面標高22-24米左右。
武漢位於淮陽山字型構造南弧西翼,主要受控於燕山期構造運動,表現為一系列走向近東西至北西西的線型褶皺,以及北西、北西西、北東和近東西的正斷層、逆斷層及逆掩斷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