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黃陂鎮的介紹
黃陂鎮隸屬於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位於寧都縣城的西北部,距縣城48公里,區域面積204.4平方公里,人口4萬。毗鄰兩縣七鄉鎮;距一級國道昌廈公路25公里、贛粵高速122公里、京九鐵路80公里,並與縱橫交錯的鎮村公路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鎮內通訊便捷,硬體設施俱佳,是實施江西在東西部地區崛起戰略的重點鄉鎮。1黃陂鎮的南北各有一條河,人們通常稱南面的河為南溪,北面的河為北溪。南溪經蔡江由西南流至黃陂圩鎮的南面,北溪經大沽由西北流至黃陂圩鎮的北面,兩溪在觀音閣下匯合成黃陂河。這水形倒像章江、貢江在八境台下匯合成贛江一樣,有人稱黃陂活像「小贛州」。千餘年來,人們都說三面環水的黃陂圩鎮是條「船」。
Ⅱ 漳州寧都屬於哪個省
漳州是福建省下轄的地級行政區,寧都縣是江西贛州市轄縣。
【漳州地理位置】
漳州市地處東經117°-118°、北緯23.8°-25°之間,陸域南北長187公里,東西寬127公里,面積12607平方公里。博平嶺橫亘於西北,戴雲山余脈深入北部境內。平和縣的大芹山主峰海拔1544.5米,為漳州市第一高峰。九龍江全長1923公里,為福建第二大河。流域面積14741平方公里, 在漳州境內流域面積7586平方公里。此外還有鹿溪、漳江、東溪等主要河流。九龍江中下游平原面積720平方公里,是省內最大平原。 海域面積略大於陸域面積。大陸岸線519公里,島嶼岸線112公里,正面寬約128公里,呈北東走向。零米高程以上灘塗面積285.5平方公里,可利用水產養殖面積117.2平方公里。
【寧都地理位置】
寧都位於江西省東南部,贛州市北部,地處北緯26°05'18″至27°08'13″,東經115°40'20″至116°17'15″之間。東與石城、廣昌縣交界,南與瑞金市、於都縣為鄰,西與興國、永豐縣相連,北與樂安、宜黃、南豐3縣接壤。其南北長117.2公里,東西寬61公里,總面積4053.16平方公里。2003年,全縣有耕地面積58.48萬畝,林業用地440.1萬畝,水面23萬畝。縣城距省會南昌324公里,至贛州市162公里。
Ⅲ 寧都青塘的歷史沿革
青塘原名清溪,後闢建圩場,因四面環山,中窪如塘,蔚藍青秀,故改稱青塘。清溪何氏最早進入青塘開基,其次進入青塘的是孫氏,於北宋後期由寧都縣城遷徙於此。而謝氏卻在明朝初期從興國竹子壩遷徙於此。建國前夕,青塘屬於於都縣上北鄉管轄,1952年4月起,青塘與賴村一起改屬寧都縣第十三區(即青塘區),1961年11月設區擴社,復設青塘區,1989年起定稱為青塘鎮。青塘素有聖地之美譽,地理復雜,交通便捷。自古至今,其復雜的地形在戰略上意義深遠。太平天國時期,太平軍攻佔寧都縣城,唯獨青塘沒有失守,而且,舉人何戴仁帶領1000多名青塘子弟兵參戰,救回寧都、於都、瑞金、贛州等地。1945年,日本投降以前,青塘四周被日本軍佔領,唯獨青塘沒有失守。同年,江西省主席曹浩森親筆寫下了睦宗報國四字並製成工匾,訟揚了青塘人民宗族和睦,誓報家園的傳統美德。
以何、謝、孫三氏佔多數約(70%)而構成的青塘人,都是地道的客家人。因此,客家歷史文化源遠流長,以擂茶和廟會為特色的客家文化,孕育著幾千年的青塘人。建國前,青塘的寺、廟、祠數不勝數,形成了跨出門檻有神廟的宗教奇觀。廟會也相應盛行,其儀式歸納為四種:起會、祭神、出巡和祭典。建國後,大部分寺、廟、祠都被拆除,現有何、謝、孫等各姓宗祠30餘座開放與發展承載著青塘人民走向富裕、奔向小康的希望與夢想,青塘鎮堅持「安商、親商、為商、富商」的招商理念,大力優化發展環境,強化各項服務,狠抓招商引資,全鎮新上招商引資企業14個,經濟實力逐漸增強。如今,青塘正以更優美的環境、更優惠的政策、更完善的服務、更扎實的工作,期待著海內外客商前來投資興業。
Ⅳ 寧都縣有多少個鎮
全縣轄12個鎮、12個鄉:梅江鎮、青塘鎮、長勝鎮、黃陂鎮、固村鎮、賴村鎮、石上鎮、東山壩鎮、洛口鎮、小布鎮、黃石鎮、田頭鎮、竹笮鄉、對坊鄉、固厚鄉、田埠鄉、會同鄉、湛田鄉、安福鄉、東韶鄉、肖田鄉、釣峰鄉、大沽鄉、蔡江鄉。
寧都自古以來被譽為「文鄉詩國」,南宋時成立的「江湖吟社」享譽全國,清初創立的易堂學館位列當時「三山學派」之首。
(4)寧都黃陂黃溪擴展閱讀:
地理環境
寧都位於江西省東南部,贛州市北部,地處北緯26°05'18″至27°08'13″,東經115°40'20″至116°17'15″之間。東與石城、廣昌縣交界,南與瑞金市、於都縣為鄰,西與興國、永豐縣相連,北與樂安、宜黃、南豐3縣接壤。其南北長117.2公里,東西寬61公里,總面積4053.16平方公里。2003年,全縣有耕地面積58.48萬畝,林業用地440.1萬畝,水面23萬畝。縣城距省會南昌324公里,至贛州市162公里。
寧都縣地處北緯26°05'18″至27°08'13″,東經115°40'20″至116°17'15″之間。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冬無嚴寒,無霜期長,適宜於亞熱帶作物的正常生長。
Ⅳ 「寧都最高峰」有哪些傳說
翠微峰景區地處江西省東南部,贛州地區東北部,寧都縣縣城西北郊2.5公里處。
翠微峰風光(18張)
南距贛州市162公里,北抵省會南昌市324公里。總面積為16.1平方公里。山中丹霞紅層地——奇特,氣候條件優越,是江南古今風景旅遊勝地之一。省內近鄰的風景名勝有:東面的龍虎山風景區和三清山風景區,南邊的漢仙岩省級風景名勝區和九連山自然保護區,西邊的井岡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青原省級森林公園,北邊的廬山風景區和梅嶺國家森林公園。外省鄰近廣東、福建兩省,兩省的旅遊景點豐富,所有這些景區與翠微峰風景區連成一片,形成了面上的旅遊網路。
經金精洞西出,沿鵝卵石鋪就的山徑蜿蜒而下往南十餘分鍾至谷底,便是幽險奇妙的「金線吊葫蘆」。深谷翠竹婆娑,輕歌曼舞,花草芳菲,清香四溢,山泉飛濺,沁人心脾。翠微峰有名的大小泉水有21處,都說翠微峰的泉美,最美莫過於「金線吊葫蘆」。此處為高約百米的石鼓峰、蓮花峰兩山合峙,一條夾縫直通雲天,一股清泉從天而降,涓涓細流沿著峭壁汩汩而下,
翠微峰青龍岩
猶如一根金絲直注谷底一個狀若葫蘆的石洞內,令人叫絕。「金線吊葫蘆」上方約3米高處有一平台,備有木凳數條,可供幾十人觀景、小憩。在這里,遊人掬一把甘冽的泉水,聽一曲飛泉的吟唱,吹一陣涼爽的輕風, 聞一縷山花的清香,市井的塵囂、身心的疲憊盪然無存,令人心曠神怡……自然造化孕育,天地日月滋養。這里泉水清澈無比,水質奇特,用於沏茶,特為甘香,若將鎳幣平放於水面而不下沉,使得遊人興致盎然,流連忘返;這里泉水四季如注,終年不竭,它那「嘀嘀嗒嗒」、「叮叮咚咚」的聲音,悅耳動聽,如訴如歌……
翠微峰位於黃山西北端,雲外峰北,洋湖矼南,為36大峰之一,海拔1589米,是黃山群峰中一座形態奇妙的孤峰。此峰上下,松林密布,鬱郁蔥蔥,青翠欲滴,故名「翠微峰」。峰腳舊有翠微寺,為唐代麻衣和尚所建,久廢後於近年恢復。從翠微寺看翠微峰,諸峰皆隱而不見,唯有翠微卓然獨秀,時有時無,彷彿又是一個蓬萊仙境。宋贛縣人、著名高士、包拯先師陳炳有詩:「麻衣體作獅子吼,門外泉聲正拍空。三十六峰渾不見,翠微真在有無中。」峰下有翠微源、翠微洞、青牛溪等景觀。相傳古人曾在此追一青牛,牛入溪水後即不見。據《漢書》及《玄中記》載,此青牛乃千年樹精變化而成。宋人鮑溢齋有詩雲:「翠微峰上翠重重,異事多應采葯逢。溪畔青牛何處覓?分明入水化為龍。」今人亦有詩雲:「一峰孤聳眾峰底,直插蒼穹色翠微。鍾罄聲隨松徑繞,爐香煙逐殿牙飛。青牛溪漲三千尺,貝葉經翻二六時。滅佛風雷停息後,高僧猶自著麻衣。」
盤山公路的終點,就是翠微峰景區的中心腹地——金精洞,一座東西走向的石峰橫亘於此,峭壁丹崖,蔚為壯觀,居中一洞口高約6米,寬20來米,中空通
翠微峰 天然氧吧天,奇秀天成。洞口右側石壁上「金精福地」、「金精勝概」的崖刻為北宋皇佑年間所題和明朝何天德手跡,格外醒目,成為道家七十二福地中第三十五福地之見證。經洞口圓門進得洞中,豁然開朗,別有洞天,洞內兩側懸崖凌空伸展,上窄下寬。抬頭仰望,危崖高聳,險峰四合;憑欄遠眺,近山遠岱,綠色蒼茫;側耳細聆,飛泉潺潺,松濤陣陣……南宋紹熙右丞相崔與之所賦「翠壁丹崖倚碧穹,一壺天地畫圖中。青鸞有路三山遠,玉洞無塵萬境空」的美景妙意活脫脫地展現在人們的眼前。
Ⅵ 寧都有幾個鄉鎮啊
現轄12鎮12鄉,共有20個居委會、299個村委會。版圖面積居江西省第三,贛州市第一位。以下各鄉鎮數據為2004年數據
梅江鎮 面積:206.3k㎡ 人口:147380人 郵編:342800 代碼:360730100 鎮政府現駐梅江南路
轄南路、北路、江東、城北、城南、博生西路、勝利西路、金盆等8個居委會,北門、西廂、劉坑、小湖、羅江、雪竹、吳家、羅家、志坑、七里、逕口、背村、下廖、黃貫、河東、碧岸、土圍、湖田、賴坑、高坑、老溪、庵邊、水東、長木、新莊等25個村委會。
青塘鎮 面積:179.9k㎡ 人口:34808人 郵編:342822 代碼:360730101
轄青塘圩居委會,青塘、坎田、西逕、社崗、孫屋、河背、坳背、赤水、南堡、謝村、洋壟等11個村委會。
長勝鎮 面積:185.1k㎡ 人口:52543人 郵編:342818 代碼:360730102 拼音:Changsheng Zhen
轄長勝振興居委會,長勝、法沙、賴坊、上南、果子園、真君堂、大嶺背、黃崗、青樹、水樅、栗山、中江、大坪、旱腦、新安、新圩、樟樹、山車、魚青、樟坑等20個村委會。縣第一經濟人口大鎮(縣城駐地梅江鎮除外)。
黃陂鎮 面積:204.2k㎡ 人口:33924人 郵編:342809 代碼:360730103 鎮現駐政府駐百富
轄公園里居委會,黃陂、大橋壩、楊屋、楊依、荷樹、山堂、金坑、王布、烏逕、塘下、坪溪、大湖、連陂、樟坊、增坊、高田等16個村委會。
固村鎮 面積:291.6k㎡ 人口:36243人 郵編:342815 代碼:360730104 鎮政府現駐土富里
轄吉龍居委會,固村、大塘、嵐溪、三道、桃布、湖坊、上旻、中旻、回龍、下河、格口、里村、流坊腦、團溪、王坊、旗山、首塅、老禾等18個村委會。
賴村鎮 面積:178k㎡ 人口:49401人 郵編:342823 代碼:360730105 鎮政府現駐馬塘背
轄羊嶺居委會,賴村、老嵊場、郵村、山坑、岩背、高嶺、蓮子、陂田、虎井、圍足、水西、石街、蒙坊、新民、浮竹等15個村委會。
石上鎮 面積:174.1k㎡ 人口:26661人 郵編:342802 代碼:360730106 鎮政府現駐火燒排
轄金安居委會,石上、游家坊、溫坊、湖嶺、角源、蛇形排、小布腦、池布、干頭、蓮湖、蓮塘、城頭等12個村委會。
東山壩鎮 面積:171.4k㎡ 人口:23311人 郵編:342804 代碼:360730107 鎮政府現駐溪邊圩
轄興東居委會,溪邊、贛背、磜下、小源、大布、石湖、斜下、東山壩、城源、坪田、梘田、來源等12個村委會。
洛口鎮 面積:315.9k㎡ 人口:28923人 郵編:342805 代碼:360730108 鎮政府現駐城上圩
轄清泰居委會,洛口、靈村、羅村、球田、嚴坊、金竹、高排、麻田、南嶺、謝坊、古夏、員布、橫坑等13個村委會。
小布鎮 面積:152.6k㎡ 人口:14114人 郵編:342813 代碼:360730109
轄新街居委會,小布、上潮、樹陂、陂下、大土樓、徐會、橫照、木坑、湖家邊等9個村委會。
黃石鎮 面積:78.8k㎡ 人口:36650人 郵編:342821 代碼:360730110 鎮政府現駐盤龍窩
轄黃石、羅屋、大雅坪、陽都、大洲塘、江口、石子頭、大嶺、山梓、田坑、璜村、陂塘、沙子嶺、石頭、王元丘等15個村委會。
田頭鎮 面積:66k㎡ 人口:34963人 郵編:342826 代碼:360730111
轄田頭、渡頭、璜坊、坪上、琵琶、村頭、南必、孫屋、邊斜、江背、車頭、白沙、璜山、松山、逕頭等15個村委會。
竹笮鄉 面積:94.3k㎡ 人口:27005人 郵編:342824 代碼:360730200 鄉政府現駐叉路口
轄幸福居委會,竹笮、側排、水口、赤坎、鵝婆、大富、九塘、布頭、小坑、松湖、新街等11個村委會。
對坊鄉 面積:142.4k㎡ 人口:34281人 郵編:25355 代碼:360730201
轄昌盛居委會,對坊、營上、富丘、坑塘、石江陂、胡屋、東風、王坑、半逕、葛藤、里逕、丘田、寺背等13個村委會。
固厚鄉 面積:141.7k㎡ 人口:23218人 郵編:342814 代碼:360730202
轄固厚、貴坑、中心坑、王竹、鳳凰、上坎、青山、椒坑、鐵樹、楂源、古溪、明坑、橋背、觀下、王西、小洋旻、蜀田等17個村委會。
田埠鄉 面積:165.1k㎡ 人口:21968人 郵編:342816 代碼:360730203
轄蓮塘居委會,田埠、九聯、文明、馬頭、王沙、東龍、龍下畲族、武村、武里、金錢壩、洋杭等11個村委會。
會同鄉 面積:183.9k㎡ 人口:27633人 郵編:342801 代碼:360730204
轄街上、會同、武朝、謝家坊、桐口、鷓鴣、百勝、南田、南坑、陂頭等10個村委會。
湛田鄉 面積:189k㎡ 人口:15455人 郵編:342825 代碼:360730205
轄湛田、新田、坳下、李家坊、井源、吉富、大富足、李村、長樂等9個村委會。
安福鄉 面積:88.1k㎡ 人口:9905人 郵編:342803 代碼:360730206
轄安福、馬跡、社溪、力源、西甲、羅陂等6個村委會。
東韶鄉 面積:268k㎡ 人口:19028人 郵編:342806 代碼:360730207 鄉政府現駐琳池
轄東韶、漳灌、勝利、陂頭、橫江、漢口、辛野、琳池、永樂、田營、南團等11個村委會。
肖田鄉 面積:228.9k㎡ 人口:9591人 郵編:342808 代碼:360730208
轄肖田、郎際、美佳山、柏樹、帶源、小吟、郎源、吳村等8個村委會。
釣峰鄉 面積:92.8k㎡ 人口:10284人 郵編:342811 代碼:360730209 鄉政府現駐下灣
轄釣峰、桃源、中羅、東山下、曾村、源尾、下灣等7個村委會。
大沽鄉 面積:170.5k㎡ 人口:13898人 郵編:342812 代碼:360730210
轄大沽、南林、漢頭、小沽、劉家坊、暘霽、上淮、古教等8個村委會。
蔡江鄉 面積:84k㎡ 人口:12995人 郵編:342828 代碼:360730211
轄蔡江、白門前、上湖坊、源頭、羅坑、雙溪、大坑等7個村委會。
【駐地郵編】 縣人民政府駐梅江鎮。郵編:342800。行政區劃代碼:360730。區號:0797。拼音:Ning Xian
Ⅶ 誰能把中國的各個省,市,區(縣)規劃出來告訴我呢
北京市
市轄區 東城區 西城區 崇文區 宣武區 朝陽區 豐台區 石景山區 海淀區 門頭溝區 房山區 通州區 順義區 昌平區
大興區 懷柔區 平谷區
密雲縣 延慶縣
天津市
市轄區 和平區 河東區 河西區 南開區 河北區 紅橋區 塘沽區 漢沽區 大港區 東麗區 西青區 津南區 北辰區
武清區 寶坻區
寧河縣 靜海縣 薊 縣
河北省
石家莊
市轄區 長安區 橋東區 橋西區 新華區 井陘礦區 裕華區
井陘縣 正定縣 欒城縣 行唐縣 靈壽縣 高邑縣 深澤縣 贊皇縣 無極縣 平山縣 元氏縣 趙 縣 辛集市 藁城市
晉州市 新樂市 鹿泉市
唐山市
市轄區 路南區 路北區 古冶區 開平區 豐南區 豐潤區
灤 縣 灤南縣 樂亭縣 遷西縣 玉田縣 唐海縣 遵化市 遷安市
秦皇島市
市轄區 海港區 山海關區 北戴河區
青龍滿族自治縣 昌黎縣 撫寧縣 盧龍縣
邯鄲市
市轄區 邯山區 叢台區 復興區 峰峰礦區
邯鄲縣 臨漳縣 成安縣 大名縣 涉 縣 磁 縣 肥鄉縣 永年縣 邱 縣 雞澤縣 廣平縣 館陶縣 魏 縣 曲周縣
武安市
邢台市
市轄區 橋東區 橋西區
邢台縣 臨城縣 內丘縣 柏鄉縣 隆堯縣 任 縣 南和縣 寧晉縣 巨鹿縣 新河縣 廣宗縣 平鄉縣 威 縣 清河縣
臨西縣 南宮市 沙河市
保定市
市轄區 新市區 北市區 南市區
滿城縣 清苑縣 淶水縣 阜平縣 徐水縣 定興縣 唐 縣 高陽縣 容城縣 淶源縣 望都縣 安新縣 易 縣 曲陽縣
蠡 縣 順平縣 博野縣 雄 縣 涿州市 定州市 安國市 高碑店市
張家口市
市轄區 橋東區 橋西區 宣化區 下花園區
宣化縣 張北縣 康保縣 沽源縣 尚義縣 蔚 縣 陽原縣 懷安縣 萬全縣 懷來縣 涿鹿縣 赤城縣 崇禮縣
承德市
市轄區 雙橋區 雙灤區 鷹手營子礦區
承德縣 興隆縣 平泉縣 灤平縣 隆化縣 豐寧滿族自治縣 寬城滿族自治縣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
滄州市
市轄區 新華區 運河區
滄 縣 青 縣 東光縣 海興縣 鹽山縣 肅寧縣 南皮縣 吳橋縣 獻 縣 孟村回族自治縣 泊頭市
任丘市 黃驊市 河間市
廊坊市
市轄區 安次區 廣陽區
固安縣 永清縣 香河縣 大城縣 文安縣 大廠回族自治縣
霸州市 三河市
衡水市
市轄區 桃城區 棗強縣 武邑縣 武強縣 饒陽縣 安平縣 故城縣 景 縣 阜城縣
冀州市 深州市
山西省
太原市
市轄區 小店區 迎澤區 杏花嶺區 尖草坪區 萬柏林區 晉源區
清徐縣 陽曲縣 婁煩縣
古交市
大同市
市轄區 城 區 礦 區 南郊區 新榮區
陽高縣 天鎮縣 廣靈縣 靈丘縣 渾源縣 左雲縣 大同縣
陽泉市
市轄區 城 區 礦 區 郊 區
平定縣 盂 縣
長治市
市轄區 城 區 郊 區
長治縣 襄垣縣 屯留縣 平順縣 黎城縣 壺關縣 長子縣 武鄉縣 沁 縣 沁源縣
潞城市
晉城市
市轄區 城 區 沁水縣 陽城縣 陵川縣 澤州縣 高平市
朔州市
市轄區 朔城區 平魯區
山陰縣 應 縣 右玉縣 懷仁縣
晉中市
市轄區 榆次區
榆社縣 左權縣 和順縣 昔陽縣 壽陽縣 太谷縣 祁 縣 平遙縣 靈石縣
介休市
運城市
市轄區 鹽湖區
臨猗縣 萬榮縣 聞喜縣 稷山縣 新絳縣 絳 縣 垣曲縣 夏 縣 平陸縣 芮城縣
永濟市 河津市
忻州市
市轄區 忻府區
定襄縣 五台縣 代 縣 繁峙縣 寧武縣 靜樂縣 神池縣 五寨縣 岢嵐縣 河曲縣 保德縣 偏關縣
原平市
臨汾市
市轄區 堯都區
曲沃縣 翼城縣 襄汾縣 洪洞縣 古 縣 安澤縣 浮山縣 吉 縣 鄉寧縣 大寧縣 隰 縣 永和縣 蒲 縣 汾西縣
侯馬市 霍州市
呂梁市
市轄區 離石區
文水縣 交城縣 興 縣 臨 縣 柳林縣 石樓縣 嵐 縣 方山縣 中陽縣 交口縣
孝義市 汾陽市
內蒙古自治區
呼和浩特市
市轄區 新城區 回民區 玉泉區 賽罕區
土默特左旗 托克托縣 和林格爾縣 清水河縣 武川縣
包頭市
市轄區 東河區 昆都侖區 青山區 石拐區 白雲礦區 九原區
土默特右旗 固陽縣 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
烏海市
市轄區 海勃灣區 海南區 烏達區
赤峰市
市轄區 紅山區 元寶山區 松山區
阿魯科爾沁旗 巴林左旗 巴林右旗 林西縣 克什克騰旗 翁牛特旗 喀喇沁旗 寧城縣 敖漢旗
通遼市
市轄區 科爾沁區
科爾沁左翼中旗 科爾沁左翼後旗 開魯縣 庫倫旗 奈曼旗 扎魯特旗
霍林郭勒市
鄂爾多斯市
市轄區 東勝區
達拉特旗 准格爾旗 鄂托克前旗 鄂托克旗 杭錦旗 烏審旗 伊金霍洛旗
呼倫貝爾市
市轄區 海拉爾區
阿榮旗 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 鄂倫春自治旗 鄂溫克族自治旗 陳巴爾虎旗 新巴爾虎左旗 新巴爾虎右旗
滿洲里市 牙克石市 扎蘭屯市 額爾古納市 根河市
巴彥淖爾市
市轄區 臨河區
五原縣 磴口縣 烏拉特前旗 烏拉特中旗 烏拉特後旗 杭錦後旗
烏蘭察布市
市轄區 集寧區
卓資縣 化德縣 商都縣 興和縣 涼城縣 察哈爾右翼前旗 察哈爾右翼中旗 察哈爾右翼後旗 四子王旗
豐鎮市
興安盟
烏蘭浩特市 阿爾山市
科爾沁右翼前旗 科爾沁右翼中旗 扎賚特旗 突泉縣
錫林郭勒盟
二連浩特市 錫林浩特市
阿巴嘎旗 蘇尼特左旗 蘇尼特右旗 東烏珠穆沁旗 西烏珠穆沁旗 太僕寺旗 鑲黃旗 正鑲白旗 正藍旗 多倫縣
阿拉善盟
阿拉善左旗 阿拉善右旗 額濟納旗
遼寧省
沈陽市
市轄區 和平區 瀋河區 大東區 皇姑區 鐵西區 蘇家屯區 東陵區 沈北新區* 於洪區
遼中縣 康平縣 法庫縣
新民市
大連市
市轄區 中山區 西崗區 沙河口區 甘井子區 旅順口區 金州區
長海縣
瓦房店市 普蘭店市 庄河市
鞍山市
市轄區 鐵東區 鐵西區 立山區 千山區
台安縣 岫岩滿族自治縣
海城市
撫順市
市轄區 新撫區 東洲區 望花區 順城區
撫順縣 新賓滿族自治縣 清原滿族自治縣
本溪市
市轄區 平山區 溪湖區 明山區 南芬區
本溪滿族自治縣 桓仁滿族自治縣
丹東市
市轄區 元寶區 振興區 振安區
寬甸滿族自治縣
東港市 鳳城市
錦州市
市轄區 古塔區 凌河區 太和區
黑山縣 義 縣
凌海市 北鎮市*
營口市
市轄區 站前區 西市區 鮁魚圈區 老邊區
蓋州市 大石橋市
阜新市
市轄區 海州區 新邱區 太平區 清河門區 細河區
阜新蒙古族自治縣 彰武縣
遼陽市
市轄區 白塔區 文聖區 宏偉區 弓長嶺區 太子河區
遼陽縣
燈塔市
盤錦市
市轄區 雙檯子區 興隆台區
大窪縣 盤山縣
鐵嶺市
市轄區 銀州區 清河區
鐵嶺縣 西豐縣 昌圖縣 調兵山市 開原市
朝陽市
市轄區 雙塔區 龍城區
朝陽縣 建平縣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
北票市 凌源市
葫蘆島市
市轄區 連山區 龍港區 南票區
綏中縣 建昌縣
興城市
吉林省
長春市
市轄區 南關區 寬城區 朝陽區 二道區 綠園區 雙陽區
農安縣
九台市 榆樹市 德惠市
吉林市
市轄區 昌邑區 龍潭區 船營區 豐滿區
永吉縣
蛟河市 樺甸市 舒蘭市 磐石市
四平市
市轄區 鐵西區 鐵東區
梨樹縣 伊通滿族自治縣
公主嶺市 雙遼市
遼源市
市轄區 龍山區 西安區
東豐縣 東遼縣
通化市
市轄區 東昌區 二道江區
通化縣 輝南縣 柳河縣
梅河口市 集安市
220500 通化市
市轄區
白山市
市轄區 八道江區 江源區
撫松縣 靖宇縣 長白朝鮮族自治縣
臨江市
松原市
市轄區 寧江區
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 長嶺縣 乾安縣 扶余縣
白城市
市轄區 洮北區
鎮賚縣 通榆縣
洮南市 大安市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延吉市 圖們市 敦化市 琿春市 龍井市 和龍市
汪清縣 安圖縣
黑龍江省
哈爾濱市
市轄區 道里區 南崗區 道外區 平房區 松北區 香坊區 呼蘭區 阿城區
依蘭縣 方正縣 賓 縣 巴彥縣 木蘭縣 通河縣 延壽縣
雙城市 尚志市 五常市
齊齊哈爾市
市轄區 龍沙區 建華區 鐵鋒區 昂昂溪區 富拉爾基區 碾子山區 梅里斯達斡爾族區
龍江縣 依安縣 泰來縣 甘南縣 富裕縣 克山縣 克東縣 拜泉縣
訥河市
雞西市
市轄區 雞冠區 恆山區 滴道區 梨樹區 城子河區 麻山區
雞東縣
虎林市 密山市
鶴崗市
市轄區 向陽區 工農區 南山區 興安區 東山區 興山區
蘿北縣 綏濱縣
雙鴨山市
市轄區 尖山區 嶺東區 四方台區 寶山區
集賢縣 友誼縣 寶清縣 饒河縣
大慶市
市轄區 薩爾圖區 龍鳳區 讓胡路區 紅崗區 大同區
肇州縣 肇源縣 林甸縣 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
伊春市
市轄區 伊春區 南岔區 友好區 西林區 翠巒區 新青區 美溪區 金山屯區 五營區 烏馬河區
湯旺河區 帶嶺區 烏伊嶺區 紅星區 上甘嶺區
嘉蔭縣
鐵力市
佳木斯市
市轄區 向陽區 前進區 東風區 郊 區
樺南縣 樺川縣 湯原縣 撫遠縣
同江市 富錦市
七台河市
市轄區 新興區 桃山區 茄子河區
勃利縣
牡丹江市
市轄區 東安區 陽明區 愛民區 西安區
東寧縣 林口縣
綏芬河市 海林市 寧安市 穆棱市
黑河市
市轄區 愛輝區
嫩江縣 遜克縣 孫吳縣
北安市 五大連池市
綏化市
市轄區 北林區
望奎縣 蘭西縣 青岡縣 慶安縣 明水縣 綏棱縣
安達市 肇東市 海倫市
大興安嶺地區
加格達奇區* 松嶺區* 新林區* 呼中區*
呼瑪縣 塔河縣 漠河縣
上海市
市轄區 黃浦區 盧灣區 徐匯區 長寧區 靜安區 普陀區 閘北區 虹口區 楊浦區 閔行區 寶山區 嘉定區 浦東新區
金山區 松江區 青浦區 南匯區 奉賢區
崇明縣
江蘇省
南京市
市轄區 玄武區 白下區 秦淮區 建鄴區 鼓樓區 下關區 浦口區 棲霞區 雨花台區 江寧區 六合區
溧水縣 高淳縣
無錫市
市轄區 崇安區 南長區 北塘區 錫山區 惠山區 濱湖區
江陰市 宜興市
徐州市
市轄區 鼓樓區 雲龍區 九里區 賈汪區 泉山區
豐 縣 沛 縣 銅山縣 睢寧縣
新沂市 邳州市
常州市
市轄區 天寧區 鍾樓區 戚墅堰區 新北區 武進區
溧陽市 金壇市
蘇州市
市轄區 滄浪區 平江區 金閶區 虎丘區 吳中區 相城區
常熟市 張家港市 崑山市 吳江市 太倉市
南通市
市轄區 崇川區 港閘區
海安縣 如東縣
啟東市 如皋市 通州市 海門市
連雲港市
市轄區 連雲區 新浦區 海州區
贛榆縣 東海縣 灌雲縣 灌南縣
淮安市
市轄區 清河區 楚州區 淮陰區 清浦區
漣水縣 洪澤縣 盱眙縣 金湖縣
鹽城市
市轄區 亭湖區 鹽都區
響水縣 濱海縣 阜寧縣 射陽縣 建湖縣
東台市 大豐市
揚州市
市轄區 廣陵區 邗江區 維揚區
寶應縣
儀征市 高郵市 江都市
鎮江市
市轄區 京口區 潤州區 丹徒區
丹陽市 揚中市 句容市
泰州市
市轄區 海陵區 高港區
興化市 靖江市 泰興市 姜堰市
宿遷市
市轄區 宿城區 宿豫區
沭陽縣 泗陽縣 泗洪縣
浙江省
杭州市
市轄區 上城區 下城區 江干區 拱墅區 西湖區 濱江區 蕭山區 餘杭區
桐廬縣 淳安縣
建德市 富陽市 臨安市
寧波市
市轄區 海曙區 江東區 江北區 北侖區 鎮海區 鄞州區
象山縣 寧海縣
餘姚市 慈溪市 奉化市
溫州市
市轄區 鹿城區 龍灣區 甌海區
洞頭縣 永嘉縣 平陽縣 蒼南縣 文成縣 泰順縣
瑞安市 樂清市
嘉興市
市轄區 秀城區 秀洲區
嘉善縣 海鹽縣
海寧市 平湖市 桐鄉市
湖州市
市轄區 吳興區 南潯區
德清縣 長興縣 安吉縣
紹興市
市轄區 越城區
紹興縣 新昌縣
諸暨市 上虞市 嵊州市
金華市
市轄區 婺城區 金東區
武義縣 浦江縣 磐安縣
蘭溪市 義烏市 東陽市 永康市
衢州市
市轄區 柯城區 衢江區
常山縣 開化縣 龍游縣
江山市
舟山市
市轄區 定海區 普陀區
岱山縣 嵊泗縣
台州市
市轄區 椒江區 黃岩區 路橋區
玉環縣 三門縣 天台縣 仙居縣
溫嶺市 臨海市
麗水市
市轄區 蓮都區
青田縣 縉雲縣 遂昌縣 松陽縣 雲和縣 慶元縣 景寧畲族自治縣
龍泉市
安徽省
合肥市
市轄區 瑤海區 廬陽區 蜀山區 包河區
長豐縣 肥東縣 肥西縣
蕪湖市
市轄區 鏡湖區 弋江區 鳩江區 三山區
蕪湖縣 繁昌縣 南陵縣
蚌埠市
市轄區 龍子湖區 蚌山區 禹會區 淮上區
懷遠縣 五河縣 固鎮縣
淮南市
市轄區 大通區 田家庵區 謝家集區 八公山區 潘集區
鳳台縣
340500 馬鞍山市
市轄區 金家莊區 花山區 雨山區
當塗縣
淮北市
市轄區 杜集區 相山區 烈山區
濉溪縣
銅陵市
市轄區 銅官山區 獅子山區 郊 區
銅陵縣
安慶市
市轄區 迎江區 大觀區 宜秀區
懷寧縣 樅陽縣 潛山縣 太湖縣 宿松縣 望江縣 岳西縣 桐城市
黃山市
市轄區 屯溪區 黃山區 徽州區
歙 縣 休寧縣 黟 縣 祁門縣
滁州市
市轄區 琅琊區 南譙區
來安縣 全椒縣 定遠縣 鳳陽縣
天長市 明光市
阜陽市
市轄區 潁州區 潁東區 潁泉區
臨泉縣 太和縣 阜南縣 潁上縣
界首市
宿州市
市轄區 埇橋區
碭山縣 蕭 縣 靈璧縣 泗 縣
巢湖市
市轄區 居巢區
廬江縣 無為縣 含山縣 和 縣
六安市
市轄區 金安區 裕安區
壽 縣 霍邱縣 舒城縣 金寨縣 霍山縣
亳州市
市轄區 譙城區
渦陽縣 蒙城縣 利辛縣
池州市
市轄區 貴池區
東至縣 石台縣 青陽縣
宣城市
市轄區 宣州區
郎溪縣 廣德縣 涇 縣 績溪縣 旌德縣
寧國市
福建省
福州市
市轄區 鼓樓區 台江區 倉山區 馬尾區 晉安區
閩侯縣 連江縣 羅源縣 閩清縣 永泰縣 平潭縣
福清市 長樂市
廈門市
市轄區 思明區 海滄區 湖裡區 集美區 同安區 翔安區
莆田市
市轄區 城廂區 涵江區 荔城區 秀嶼區
仙游縣
三明市
市轄區 梅列區 三元區
明溪縣 清流縣 寧化縣 大田縣 尤溪縣 沙 縣 將樂縣 泰寧縣 建寧縣
永安市
泉州市
市轄區 鯉城區 豐澤區 洛江區 泉港區
惠安縣 安溪縣 永春縣 德化縣 金門縣
石獅市 晉江市 南安市
漳州市
市轄區 薌城區 龍文區
雲霄縣 漳浦縣 詔安縣 長泰縣 東山縣 南靖縣 平和縣 華安縣
龍海市
南平市
市轄區 延平區
順昌縣 浦城縣 光澤縣 松溪縣 政和縣
邵武市 武夷山市 建甌市 建陽市
龍岩市
市轄區 新羅區
長汀縣 永定縣 上杭縣 武平縣 連城縣
漳平市
寧德市
市轄區 蕉城區
霞浦縣 古田縣 屏南縣 壽寧縣 周寧縣 柘榮縣
福安市 福鼎市
江西省
南昌市
市轄區 東湖區 西湖區 青雲譜區 灣里區 青山湖區
南昌縣 新建縣 安義縣 進賢縣
景德鎮市
市轄區 昌江區 珠山區
浮梁縣
樂平市
萍鄉市
市轄區 安源區 湘東區
蓮花縣 上栗縣 蘆溪縣
九江市
市轄區 廬山區 潯陽區
九江縣 武寧縣 修水縣 永修縣 德安縣 星子縣 都昌縣 湖口縣 彭澤縣
瑞昌市
新余市
市轄區 渝水區
分宜縣
鷹潭市
市轄區 月湖區
余江縣 貴溪市
贛州市
市轄區 章貢區
贛 縣 信豐縣 大余縣 上猶縣 崇義縣 安遠縣 龍南縣 定南縣 全南縣 寧都縣 於都縣 興國縣 會昌縣 尋烏縣
石城縣
瑞金市 南康市
吉安市
市轄區 吉州區 青原區
吉安縣 吉水縣 峽江縣 新干縣 永豐縣 泰和縣 遂川縣 萬安縣 安福縣 永新縣
井岡山市
宜春市
市轄區 袁州區
奉新縣 萬載縣 上高縣 宜豐縣 靖安縣 銅鼓縣
豐城市 樟樹市 高安市
撫州市
市轄區 臨川區
南城縣 黎川縣 南豐縣 崇仁縣 樂安縣 宜黃縣 金溪縣 資溪縣 東鄉縣 廣昌縣
上饒市
市轄區 信州區
上饒縣 廣豐縣 玉山縣 鉛山縣 橫峰縣 弋陽縣 余干縣 鄱陽縣 萬年縣 婺源縣
德興市
山東省
濟南市
市轄區 歷下區 市中區 槐蔭區 天橋區 歷城區 長清區
平陰縣 濟陽縣 商河縣
章丘市
青島市
市轄區 市南區 市北區 四方區 黃島區 嶗山區 李滄區 城陽區
膠州市 即墨市 平度市 膠南市 萊西市
淄博市
市轄區 淄川區 張店區 博山區 臨淄區 周村區
桓台縣 高青縣 沂源縣
棗庄市
市轄區 市中區 薛城區 嶧城區 台兒庄區 山亭區
滕州市
東營市
市轄區 東營區 河口區
墾利縣 利津縣 廣饒縣
煙台市
市轄區 芝罘區 福山區 牟平區 萊山區
長島縣
龍口市 萊陽市 萊州市 蓬萊市 招遠市 棲霞市 海陽市
濰坊市
市轄區 濰城區 寒亭區 坊子區 奎文區
臨朐縣 昌樂縣
青州市 諸城市 壽光市 安丘市 高密市 昌邑市
濟寧市
市轄區 市中區 任城區
微山縣 魚台縣 金鄉縣 嘉祥縣 汶上縣 泗水縣 梁山縣
曲阜市 兗州市 鄒城市
泰安市
市轄區 泰山區 岱嶽區
寧陽縣 東平縣
新泰市 肥城市
威海市
市轄區 環翠區
文登市 榮成市 乳山市
日照市
市轄區 東港區 嵐山區
五蓮縣 莒 縣
萊蕪市
市轄區 萊城區 鋼城區
臨沂市
市轄區 蘭山區 羅庄區 河東區
沂南縣 郯城縣 沂水縣 蒼山縣 費 縣 平邑縣 莒南縣 蒙陰縣 臨沭縣
德州市
市轄區 德城區
陵 縣 寧津縣 慶雲縣 臨邑縣 齊河縣 平原縣 夏津縣 武城縣
樂陵市 禹城市
聊城市
市轄區 東昌府區
陽谷縣 莘 縣 茌平縣 東阿縣 冠 縣 高唐縣
臨清市
濱州市
市轄區 濱城區
惠民縣 陽信縣 無棣縣 沾化縣 博興縣 鄒平縣
菏澤市
市轄區 牡丹區
曹 縣 單 縣 成武縣 巨野縣 鄆城縣 鄄城縣 定陶縣 東明縣
河南省
鄭州市
市轄區 中原區 二七區 管城回族區 金水區 上街區 惠濟區
中牟縣
鞏義市 滎陽市 新密市 新鄭市 登封市
開封市
市轄區 龍亭區 順河回族區 鼓樓區 禹王台區 金明區
杞 縣 通許縣 尉氏縣 開封縣 蘭考縣
洛陽市
市轄區 老城區 西工區 廛河回族區 澗西區 吉利區 洛龍區
孟津縣 新安縣 欒川縣 嵩 縣 汝陽縣 宜陽縣 洛寧縣 伊川縣
偃師市
平頂山市
市轄區 新華區 衛東區 石龍區 湛河區
寶豐縣 葉 縣 魯山縣 郟 縣
舞鋼市 汝州市
安陽市
市轄區 文峰區 北關區 殷都區 龍安區
安陽縣 湯陰縣 滑 縣 內黃縣
林州市
鶴壁市
市轄區 鶴山區 山城區 淇濱區
浚 縣 淇 縣
新鄉市
市轄區 紅旗區 衛濱區 鳳泉區 牧野區
新鄉縣 獲嘉縣 原陽縣 延津縣 封丘縣 長垣縣
衛輝市 輝縣市
焦作市
市轄區 解放區 中站區 馬村區 山陽區
修武縣 博愛縣 武陟縣 溫 縣
濟源市 沁陽市 孟州市
濮陽市
市轄區 華龍區
清豐縣 南樂縣 范 縣 台前縣 濮陽縣
許昌市
市轄區 魏都區
許昌縣 鄢陵縣 襄城縣
禹州市 長葛市
漯河市
市轄區 源匯區 郾城區 召陵區
舞陽縣 臨潁縣
三門峽市
市轄區 湖濱區
澠池縣 陝 縣 盧氏縣
義馬市 靈寶市
南陽市
市轄區 宛城區 卧龍區
南召縣 方城縣 西峽縣 鎮平縣 內鄉縣 淅川縣 社旗縣 唐河縣 新野縣 桐柏縣
鄧州市
商丘市
市轄區 梁園區 睢陽區
民權縣 睢 縣 寧陵縣 柘城縣 虞城縣 夏邑縣
永城市
信陽市
市轄區 浉河區 平橋區
羅山縣 光山縣 新 縣 商城縣 固始縣 潢川縣 淮濱縣 息 縣
周口市
市轄區 川匯區
扶溝縣 西華縣 商水縣 沈丘縣 鄲城縣 淮陽縣 太康縣 鹿邑縣
項城市
駐馬店市
市轄區 驛城區
西平縣 上蔡縣 平輿縣 正陽縣 確山縣 泌陽縣 汝南縣 遂平縣 新蔡縣
湖北省
武漢市
市轄區 江岸區 江漢區 硚口區 漢陽區 武昌區 青山區 洪山區 東西湖區 漢南區 蔡甸區 江夏區
黃陂區 新洲區
黃石市
市轄區 黃石港區 西塞山區 下陸區 鐵山區
陽新縣
大冶市
十堰市
市轄區 茅箭區 張灣區
鄖 縣 鄖西縣 竹山縣 竹溪縣 房 縣
丹江口市
宜昌市
市轄區 西陵區 伍家崗區 點軍區 猇亭區 夷陵區
遠安縣 興山縣 秭歸縣 長陽土家族自治縣 五峰土家族自治縣
宜都市 當陽市 枝江市
襄樊市
市轄區 襄城區 樊城區 襄陽區
南漳縣 谷城縣 保康縣
老河口市 棗陽市 宜城市
鄂州市
市轄區 梁子湖區 華容區 鄂城區
荊門市
市轄區 東寶區 掇刀區
京山縣 沙洋縣
鍾祥市
孝感市
市轄區 孝南區 孝昌縣 大悟縣 雲夢縣
應城市 安陸市 漢川市
荊州市
市轄區 沙市區 荊州區
公安縣 監利縣 江陵縣
石首市 洪湖市 松滋市
黃岡市
市轄區 黃州區
團風縣 紅安縣 羅田縣 英山縣 浠水縣 蘄春縣 黃梅縣
麻城市 武穴市
咸寧市
市轄區 咸安區
嘉魚縣 通城縣 崇陽縣 通山縣
赤壁市
隨州市
市轄區 曾都區
廣水市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恩施市 利川市
建始縣 巴東縣 宣恩縣 咸豐縣 來鳳縣 鶴峰縣
省直轄行政單位:
仙桃市 潛江市 天門市 神農架林區
湖南省
長沙市
市轄區 芙蓉區 天心區 嶽麓區 開福區 雨花區
長沙縣 望城縣 寧鄉縣
瀏陽市
株洲市
市轄區 荷塘區 蘆淞區 石峰區 天元區
株洲縣 攸 縣 茶陵縣 炎陵縣
醴陵市
湘潭市
市轄區 雨湖區 岳塘區
湘潭縣
湘鄉市 韶山市
衡陽市
市轄區 珠暉區 雁峰區 石鼓區 蒸湘區 南嶽區
衡陽縣 衡南縣 衡山縣 衡東縣 祁東縣
耒陽市 常寧市
邵陽市
市轄區 雙清區 大祥區 北塔區
邵東縣 新邵縣 邵陽縣 隆回縣 洞口縣 綏寧縣 新寧縣 城步苗族自治縣
武岡市
岳陽市
市轄區 岳陽樓區 雲溪區 君山區
岳陽縣 華容縣 湘陰縣 平江縣
汨羅市 臨湘市
常德市
市轄區 武陵區 鼎城區
安鄉縣 漢壽縣 澧 縣 臨澧縣 桃源縣 石門縣
津市市
張家界市
市轄區 永定區 武陵源區
慈利縣 桑植縣
益陽市
市轄區 資陽區 赫山區
南 縣 桃江縣 安化縣
沅江市
郴州市
市轄區 北湖區 蘇仙區
桂陽縣 宜章縣 永興縣 嘉禾縣 臨武縣 汝城縣 桂東縣 安仁縣
資興市
永州市
市轄區 零陵區 冷水灘區
祁陽縣 東安縣 雙牌縣 道 縣 江永縣 寧遠縣 藍山縣 新田縣 江華瑤族自治縣
懷化市
市轄區 鶴城區
中方縣 沅陵縣 辰溪縣 漵浦縣 會同縣 麻陽苗族自治縣 新晃侗族自治縣 芷江侗族自治縣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 通道侗族自治縣
洪江市
婁底市
市轄區 婁星區
雙峰縣 新化縣
冷水江市 漣源市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吉首市
瀘溪縣 鳳凰縣 花垣縣 保靖縣 古丈縣 永順縣 龍山縣
廣東省
廣州市
市轄區 荔灣區 越秀區 海珠區 天河區 白雲區 黃埔區 番禺區 花都區 南沙區 蘿崗區
增城市 從化市
韶關市
市轄區 武江區 湞江區 曲江區
始興縣 仁化縣 翁源縣 乳源瑤族自治縣 新豐縣
樂昌市 南雄市
深圳市
市轄區 羅湖區 福田區 南山區 寶安區 龍崗區 鹽田區
珠海市
市轄區 香洲區 斗門區 金灣區
汕頭市
市轄區 龍湖區 金平區 濠江區 潮陽區 潮南區 澄海區
南澳縣
佛山市
市轄區 禪城區 南海區 順德區 三水區 高明區
江門市
市轄區 蓬江區 江海區 新會區
台山市 開平市 鶴山市 恩平市
湛江市
市轄區 赤坎區 霞山區 坡頭區 麻章區
遂溪縣 徐聞縣 廉江市
雷州市 吳川市
茂名市
市轄區 茂南區 茂港區
電白縣
高州市 化州市 信宜市
肇慶市
市轄區 端州區 鼎湖區
廣寧縣 懷集縣 封開縣 德慶縣
高要市 四會市
惠州市
市轄區 惠城區 惠陽區
博羅縣
Ⅷ 寧都縣東龍簡介
它的面積只有2.5平方公里,但現存一大批古代建築和景觀,形成了自己的「十景」文化;它用一方山水養育了無數俊傑,僅明清兩代就出過科舉人才400多名;它文化底蘊深厚且傳承完整,歷史悠久的客家民俗活動豐富多彩、異常活躍……這就是被專家稱為「江南第一宗祠村」的千年客家古村——東龍。
東龍坐落在江西寧都縣與石城縣交界處。李氏先人自北宋年間遷居此處後進行了一系列規劃,他們根據周圍環境的特點,在眾多山嶺中選擇了來路最長、山勢最雄偉的東龍嶺和南橋嶺作為村莊的兩大龍脈,依照其走勢,一處建民宅,另一處建宗祠,與宗祠對應處則建神廟,由此形成人居、祭祖、敬神三個相互獨立的空間。而各空間之間又用阡陌道路串連起來,組成一個看似零散實際統一的整體。同時,為了村莊的排水和防火,人居區還挖掘出100多口形狀各異的池塘,並且從南、北兩面的高山之上引出兩條清溪,彎彎曲曲從村邊流過,形成山環水繞之勢,從而把整個村莊融會在一片青山綠水中,使「以人為本」的村落布局與「天人合一」的建築理念得到充分體現。
在東龍村現存的一大批明清古建築中,有祠堂48座,書院、義倉各2座,古塔1座,廟宇3座,涼亭5座,石橋、寨堡各4座,隘口4處,店鋪和居民建築共140多間,均保留著我國古老的傳統建築風格。
民居建築中最有代表性的當屬位於東龍村西南塅上的「東里一望」。這座總面積約4300平方米的古屋黑瓦青牆、氣勢宏偉,因由祠堂、廊房、廂房、綉花樓、僕人房、庭院等100多間房屋組成,故又稱「百間大屋」。人們從朝東的大門走進,首先看到的是哨房,隨後看到一塊約200平方米的庭院,庭院西側是用來接待賓客的「西圃」,再穿過後院則是用作修文習武的「東圃」,裡面有上廳和下廳,兩側則是廂房。此外,在古屋的後面,還修建了一堵高約7米、長達50米的護牆。古屋所有的窗戶上都裝飾著精緻的雕花,且鍍有薄金,經過幾百年風雨的浸蝕,那層鍍金已經風化成了淡黃色的粉末,默默地暗示著自己曾經的顯赫。
東龍村的祠堂分宗祠、房祠和支祠,現保存較好的48座祠堂中,以李氏下祠最為突出。該祠堂興建於明代正統年間,位於東龍村西北的山坡上,佔地面積1000餘平方米。祠堂前面有一塊空地,建有照壁,栽有古杉。祠堂大門中間高懸「李氏家廟」匾額,兩旁則安放著一對石獅。整座祠堂為府第式磚木框架結構,室內採用「梁挑介柱」技術,由75根杉圓木及縱橫交叉的橫梁支撐,斗拱及榫部均飾有鯉魚、蓮花、龍鳳、麒麟等圖案。為了更符合力學原理,祠堂的外牆採用了「喜」字頭形木料作框架,這樣既可減輕牆體負荷、減用木料,又可起到裝飾作用,最重要的是還可起到「牆倒屋不倒」的效果。繞著祠堂緩緩走去,一種肅穆的宗族氣息撲面而來。
另據記載,東龍村曾建有11座寺廟,現僅存3座,分別是永東寺、玉皇宮和胡公廟。永東寺位於村南,建於明代,下廳左右牆壁依次畫著漁、樵、耕、讀圖,上廳則供奉著三寶、觀音和地藏菩薩;玉皇宮是一處佛道儒「三教合一」的民間宗教活動場所,位於「東里一望」右側,建於民國31年。胡公廟又稱大公廟,位於村西北,門面為牌樓式建築風格,門楣上掛有「凌霄閣」牌匾,分上下廳,中間隔一小天井。下廳兩邊有開著小門的迴廊,上廳則供奉胡太公及兩尊將軍塑像。
一個距寧都縣城百里之遙的窮鄉僻壤,當年怎麼會興建如此多的各式建築呢?
原來,東龍村自古處在寧都東去的古隘口,沿途數十里道路盡管坎坷曲折,但卻是客家人從寧都縣通往福建境內的捷徑。而東龍人的商業意識又特別強,村裡許多人從當地販運白蓮、煙葉、糯米等到福建各地,回時販回食鹽、布匹、海產品等。資本大一些的人,甚至在寧都縣城、福建、浙江、湖南等地開設商號,從事批零業務,一些東龍人很快就腰纏萬貫,回鄉後大興土木建造豪宅。東龍還有一批士紳,他們通過科舉考試獲得官職,告老返鄉後,也紛紛興建豪宅和祠堂。
東龍的李氏先人十分重視教育,他們積極倡導辦學,想方設法延請名師。各宗祠、房祠還設立義學田租,對發奮讀書的族中子弟實行獎勵。據《寧都直隸州志·選舉志》記載,每年的科考中,幾乎都有東龍李氏子弟中榜或選為歲貢、恩貢、優貢。有人做過統計,在明清兩代,僅李氏下祠就出過文武舉人5人,庠、廩、增生300名,貢生40名,其中授予官職者達80多人。這些人當中,最傑出的代表就是清代理學家李大集和著名文學家、「易堂九子」之一李騰蛟。
近年,在當地政府的保護規劃下,東龍村已入選為江西省第三批歷史文化名村,它所煥發的獨特魅力及蘊含的廣博文化,吸引著大批遊客和海內外學者。人們在那尚存的古建築與依然活躍的民俗里,尋覓並感悟它逝去的繁華舊夢。
Ⅸ 寧都縣有多少個鄉鎮
全縣轄12個鎮、12個鄉:梅江鎮、青塘鎮、長勝鎮、黃陂鎮、固專村鎮、賴村鎮、石上鎮、東山壩鎮屬、洛口鎮、小布鎮、黃石鎮、田頭鎮、竹笮鄉、對坊鄉、固厚鄉、田埠鄉、會同鄉、湛田鄉、安福鄉、東韶鄉、肖田鄉、釣峰鄉、大沽鄉、蔡江鄉。
(9)寧都黃陂黃溪擴展閱讀:
地理區位:
寧都位於江西省東南部,贛州市北部,地處北緯26°05'18″至27°08'13″,東經115°40'20″至116°17'15″之間。東與石城、廣昌縣交界,南與瑞金市、於都縣為鄰,西與興國、永豐縣相連,北與樂安、宜黃、南豐3縣接壤。
氣候特徵:
寧都縣地處北緯26°05'18″至27°08'13″,東經115°40'20″至116°17'15″之間。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冬無嚴寒,無霜期長,適宜於亞熱帶作物的正常生長。
自然資源:
寧都縣自然資源豐富,遍布全縣各地,有植物、動物、礦物、太陽能、地熱等主要自然資源。硫鐵礦儲量與開采價值居華東地區之首,鋰輝礦為全國三大采礦點之一,鈾礦儲量大,稀土資源非常豐富。
Ⅹ 為什麼寧都成為文鄉詩國
看完下面的名人就知道為什麼說寧都是文鄉詩國了
鄭獬(1022-1072),字毅夫,號雲谷,北宋文學家,政治家。江西寧都梅江鎮西門人,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陸經商,便寄居於此。
鄭獬從小學習刻苦,勤奮上進,皇佑四年(1052)中湖北鄉試舉人,次年,赴京會試,經殿試中進士一甲一名,即狀元。此後,任陳州(今河南淮陽)通判,荊南(今湖北江陵)和開封知府,後入朝為度支判官,入值集賢院,主持修撰皇帝起居注,起草詔誥,享正三品。
鄭獬反對奢侈,生活儉仆。宋英宗即位之初,朝廷動用國庫銀兩,大興土木,治理永昭山陵。鄭獬上書進言,他說,目前國用空乏,眼前連軍晌也難以支付,橫征暴斂的結果,連有錢人家也怨聲載道。並贊頌了先帝節儉愛民的舉措。他還對官多政冗的舊裕提出批評意見。並主張廣開言路,必能有益治道。有些意見還是頗得英宗贊賞,有的卻沒有被採納。
熙寧二年(1069)始,宋神宗以王安石為宰相,推行新法,鄭獬對新法多有指責,那些對他有積怨的官吏便把他當成司馬光的同黨,於是被罷官。直到御史中丞呂誨上疏宋神宗,為他鳴不平,這才讓他調任開土代知府。
在開封府任上,鄭獬與王安石分歧增多,矛盾愈大,因而激怒了王安石。在任中,平民喻興偕妻謀殺一婦人,未按新法處置,王安石遂藉此為由,將他調出開封府,降為侍讀,享受正七品,出任杭州知府。不久,調任青州知府。這時,青苗法正在施行,鄭獬痛心地說:「我只看到青苗法的害處,實不忍心看到無罪之人觸及刑律。」於是,以有病為由而辭官退隱。
鄭獬為官清廉,家貧子弱,死後竟無力安葬,靈柩停於寺廟長達10年,直到周守騰任安州知府時才出面為其落葬。又數年後,鄭獬之子鄭宣義帶領全家從安陸返回寧都,並扶其先人靈櫬歸葬在縣城西郊蔚背嶺。
鄭獬善詩文,《宋史》稱其「詞章豪偉峭整,流輩莫敢望」。所著《鄖溪集》三十卷,《觥記注》、《幻雲居詩稿》各一卷並行於世。
位於大余縣城東北10公里處的丫山,雄峰凝翠,雲遮霧繞。山上有座靈岩寺,始建於南唐,興盛於明代,是贛、粵、湘邊界上頗有名氣的佛教聖地。
1528年,身為南贛巡撫的王陽明正在南安總督軍務,積勞成疾,經奏請朝廷核准,暫回浙江餘姚老家養病。當他乘舟行至青龍鎮時,病情加重,遂客死於舟中,享年五十七歲。
贛南民間流傳著一則神奇的傳說。1528年,當王陽明因病告假還鄉,由南安縣城乘船到達青龍圩時,忽棄舟登岸,返程上得丫山的靈岩寺。在他未到丫山前,寺里有位得道的高僧將要圓寂,他命僧徒將他所處僧室緊鎖,不得打開,只說了句「姑俟我至。」王陽明來此見僧房緊閉,甚是奇怪,便問僧徒。眾僧徒將禪師之囑告之。王陽明笑道:「固候我也。」遂命僧徒將門打開。他發現室內案幾上有本書,他拂去灰塵,翻開書,輕聲讀道:「五十七年王守仁,啟吾鑰,拂吾塵。若問前身事,開門人是閉門人。」王陽明當日返回舟中,便病情轉重,客死於青龍鎮河中舟內,享年正好五十七歲。
民間傳說固然虛妄,但它能從某一角度反映人們的心理走向。
為什麼王陽明的形象能如此深深地植入贛南的土地之中呢?王陽明先生本名王守仁,字伯安,1472年生於浙江餘姚,是明代傑出的哲學家、教育家和文學家。因其曾築室於故鄉陽明洞中,故世稱陽明先生,明正德年間,他以右僉都御史身份任南贛巡撫,治理動亂之中的贛南。他率領軍隊在贛南境內及其周邊的閩、粵、湘邊境各地作戰,打過許多漂亮仗。在南安(大余)、橫水(崇義)、桶崗(即南康市唐江鎮。客家話的「桶崗」與「唐江」音相近)等地創造過以少勝多、速戰速決的戰例,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才能。他能文能武,是中國歷史上文武雙全的人才。當時贛南在全國經濟文化方面相對落後,他利用自己特殊的地位,廣為傳播他在哲學和文學上的獨創見解,促進了贛南文化的發展。歷來流傳著一種說法,說「贛州話是王陽明教出來的」,是否確實,已無從查考。按理,靠一個人教出一個城市數萬人日常使用的方言來似乎不可能,但王陽明確實採取各種措施在贛州城區推廣「官話」,使語音極靠近普通話的贛州方言統一起來、普及開來,令其成為贛州城區市民沿用至今的日常用語。陽明先生其人雖早在五百年前已經作古,但他在贛州市民經常使用的口語中為自己保留了一座無形的豐碑。
歷史上,寧都素有「文鄉詩國」之譽。為何有此盛譽?因自唐宋以來,寧都文人學士眾多。據史料記載,在唐至清末的科舉考試中,共考取進士125人,其中狀元2人,探花1人。但寧都「文鄉詩國」的「詩國」真正由來,卻和南宋著名詩人曾原一是分不開的。史載,曾原一有「詩人宗之」之譽。
曾原一,字子實,寧都梅江鎮人,是南宋較有影響的詩人。今《中國文學家大辭典》和《中國人名大辭典》均有介紹。
曾原一系曾興宗之孫。曾興宗為南宋慶元五年(1199年)特奏進士,後授廣東肇慶推官,他自幼篤志理學,師事著名理學家朱熹,朱熹極看重他的才學,曾以「純茂篤實,切已致思,用功正當」稱贊他。後來,他因朱熹遭貶謫而受株連,丟官職回歸寧都,率家隱居於金精山西邊的篔簹谷。在篔簹谷,他結廬講學,授徒傳文。因慕其名,四方求學者雲集而來。
曾原一自幼聰慧伶俐,好學善思,長大後便顯出博學多才、才華橫溢,很受祖父曾興宗喜愛,更受曾興宗弟子們推崇。後因避亂鍾陵,結識了戴復古。戴復古系浙江紹興人氏,一生忠於古學,曾從當時名人林敬思學習,又拜在著名詩人陸游門下,因而以詩聞名於世。他好游天下名山,常來往於金精山篔簹谷。曾原一與他結識後,兩人談古論今,縱情奔放,毫無顧忌,因此結為知己。兩人常在一起切磋文學,吟詩作文,專心研究詩作,後又一同組建了「江湖吟社」,影響極大,寧都地方因而掀起作詩吟詩高潮,人人都以作詩吟詩為驕傲,詩作盛極一時,並有大批詩集問世,名傳海內外。這也是寧都被譽為「詩國」的最早由來,曾原一也因此被世人譽為「詩人宗之」。
南宋紹定四年(1231年),曾原一考中舉人。但他為人為事脾性耿直,不入俗流,無意官場進取。回邑後,曾同叔父曾益之傾囊集資修築縣城梅江鎮城牆,保土安民,此舉在當時頗使群眾感恩戴德。其時他家住梅江鎮南阜民內巷(今按門牌統稱小東門,縣工商局斜對面,東口連七仙廟,西口接中山街,是條狹短小巷子),因曾原一及其從弟原成和一批文人詩友常在巷內構思作文,吟詩放歌,故此小巷被後人稱為構思巷,亦稱斗詩巷。
宋寶佑年間,曾原一攜家眷離開縣城梅江鎮,隱居蒼山,自築「萬松亭」居住,與家人自耕其食,雖窮老蹭蹬,但潛心著述,一生詩著頗豐,有《蒼山詩集》、《選詩衍義》等問世,海內詩人都極崇敬他,一直把他當成寧都地方詩歌界盛行的開創人。
客家人羅牧,字飯牛,號雲庵、牧行者、竹溪,系清初著名的山水畫家之一。明天啟二年(1622年)出生於寧都縣釣峰鄉,卒於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享年83歲。他不僅是清代著名畫家,還是江西頗有盛譽的畫派開派山水畫家,曾被「揚州八怪」譽為「一代畫宗」、「江西畫派英才」。他的畫被康熙皇帝鑒賞,旌為「逸品」。
羅牧系農家子弟,父親羅必遠,是貧苦農民。明末清初,釣峰有「富翁商賈、伏釣州縣」(因富翁、商賈較多,當地不少人都稱釣峰為釣州縣)之稱。羅牧雖然出身貧窮,但艱苦的家境沒能難倒他,反而激發了他從小樹立起改變自己境遇的雄心壯志。由於他自幼聰穎,刻苦好學,並尊崇傳統的儒家倫理道德觀念「敦古道,重友誼」,奉行始終,後來,他真的走出了困境,成了清初著名的山水畫家。
羅牧十多歲時從釣峰來到縣城梅江鎮,尋師習藝。經人介紹,初從魏書學畫。魏書,字石床,梅江鎮人,工詩詞,善書畫,真草隸篆運筆如神,畫山水、竹木、鳥獸,窮態盡妍,是當時寧都一位頗有名望的畫家。羅牧投其門下後,刻苦認真,深得其法,常受魏書誇贊。由於魏書性情放浪不羈,不入俗流,且嗜酒常大醉,每論古今,縱情奔放,毫無顧忌,羅牧深受其影響,導致他後來性情慷慨,不拘小節,一生好雲游和交友。
順治乙酉年(1645年),清兵攻佔南昌時,羅牧24歲。當時,他已結婚成家,習畫也已有七八年,畫技日臻成熟,但他並不以此為滿足,常與魏禧、林時益等談古論今,吟詩作對,藉以提高自己。並拜林時益為師,學習制茶技術。因他喜好飲茶,對學制茶技術很感興趣,經過一段時間的刻苦學習,便學會製作茶葉,可供自飲和出售。這為他後來的游歷生活提供了經濟來源。順治八年(1652年),他為了謀生和游學,攜家眷遷居南昌。在南昌,接觸面廣了,他結識了不少明遺民中的文人、畫家,如當時有名的畫家徐世溥等,獲益匪淺,畫技長進甚快。康熙三年(1665年),羅牧44歲,又舉家遷居揚州,在那裡,又結識了許多畫家,如當時有名的畫家惲壽平等。他們技藝相同,思想相通,彼此推崇。不久,由於時局動盪,羅牧很快又遷回南昌居住。這段時間,他常去北蘭寺與一個叫澹雪的和尚相聚談經論畫,並在和尚引見下,開始同一些官場文人來往,當時八大山人也常去寺里作壁畫,他們便常在一起談經論畫,或賦詩唱和。就在這個時期,他經江西巡撫推舉,獲皇帝授予的「御旌逸處士」封號。
羅牧的繪畫活動,主要在順治、康熙二朝。他早年師從魏書學習畫技,後又自學繼承名畫家黃公望、董其昌的畫法,所畫筆意空靈,林壑森秀,墨氣翁然,獨具風格。他畫的花卉、人物、山水畫造詣很高。據後來專家論定,他的山水畫具有三大特徵:一是擦筆皺,纖細嚴謹;二是筆致粗獷、墨色鮮明;三是具有煙雨迷濛的「米氏雲山」風格。因此為行家所贊頌。盡管羅牧其時繪畫造詣很高,對藝術態度嚴謹,同時也通曉詩文,但他一生為人謙虛,並不因此而傲傲然。他因家道貧寒,有時也繪制一些屏畫出售,以補生活之用,所以他的畫作流傳甚廣。今江西省博物館、上海市博物館以及日本等國內外不少團體和個人都收藏有他的畫作。
羅牧寓居南昌時,住在風景優美秀麗的東湖百花洲,亦畫亦制茶,並常與一些南昌文人畫家相邀聚會,或吟詩作畫,或切磋藝技。當時有名畫家徐世溥贈詩曰:「彩筆常懸夢里思,十年古道見頁眉。雲山本是無常主,更寫雲山賣與誰?」後來,隨著年事漸高,羅牧對山水畫的創作越來越痴迷。為使當時的畫壇能夠發揚光大,他還與八大山人等組建了「東湖書畫會」,因他當時「頗為名流稱重」,許多人推崇他,所以他與八大山人都成為「東湖書畫會」主要領導者。當時參加書畫會的都是在南昌的名畫家,如臨黃庭堅書法的徐煌和董其昌書畫的熊秉哲,以及彭士謨、李仍、蔡秉質、塗岫、閔應銓、齊釒監、朱容重、吳雯炯等人。他們交遊雅集,共同切磋,探求藝術意趣,豐富和提高了他們的藝術情操、藝術追求和藝術水平,形成了江西畫壇的畫家群。
羅牧在畫壇的成就和地位影響極大,除江西省外,還有江淮一帶的畫家,畫技畫風頗受其影響,因此形成了羅牧山水畫的傳派……對羅牧的畫績,今《中國繪畫史》、《中國畫家大辭典》均辟有條目記載和介紹。
羅牧,江西畫派的開派英才,客家人的驕傲!
李宜青,字荊山,寧都琳池人,唐由隴西遷徙入贛,李姓先祖李子魚的裔孫。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鄉試拔貢,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會試進士。「賜進士出身。誥封奉政大夫、戶部河南主事,轉員外郎,升郎中,掌江南道監察御史、鴻臚寺少卿,升光祿寺少卿,巡察台灣,丙科會試同考官加三級,紀錄四次。」告老還鄉時年已六十八歲,退休後淡泊名利,不言榮辱,七十多歲壽終正寢。為客家之先賢,官宦之楷模。
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4年),李宜青奉旨巡察台灣,時任江南監察御史兼提督學政。到任後他首先懲辦了一批貪官污吏,為人民清除了禍害。接著他革除弊政,實行減租、減息和免賦,減少了人民負擔。同時,倡導為官要清正廉潔,台灣政風為之一新。
在巡察台灣期間,他不僅力主整肅吏治、振興教育、發展農業,而且還會同督軍、總兵,北以基隆、南以高雄為中心據點,加強海防建設,提高防禦外患能力。
他從自己的薪俸中拿出六百兩紋銀,建起「海峰」、「崇文」兩座書院,並親自授課,從識字教育開始,到詩書禮儀、農耕紡織,實行學以致用的教育方針,史料上載譽他「士皆感奮」。
他不僅從家鄉寧都聘請大批農業和手工業能工巧匠,還從外地引進水稻、甘蔗等農作物優良品種至台灣,全面深入地推廣先進的生產方式方法,也改變了台灣人民原有的生活方式。
以前,台灣人對甲魚敬若「神明」,任其糟蹋莊稼而不管不問。自從他親手抓捕甲魚令廚師精心煎炒蒸炸,擺設「甲魚宴」款待客人後,爬禾害蟲才成了台灣人的美味佳餚。
他愛民如子,對臨海次次嚴重的颶風災害均能如實向上級稟報,並力陳減賦,均得到恩准,因此台灣人民還在台北修建了一座「荊山祠」,讓他享受四時祭祀,至今香火不絕。他的精神和功德將永遠留在台灣人民心中。
李宜青未遇前,曾在黃陂楊依的「文昌閣」教過書。
李宜青與謝氏夤緣深長,有一件事可說明。謝氏先祖謝明河家住釣峰貴富坪,是李宜青在楊依教書往返琳池的必經之地。有年大年三十除夕,李宜青回家過年,經過謝明河的門口時日已西下。謝明河看見天色已晚,就主動提出把毛驢借給他,好讓他早點回去趕上年夜飯。
雖然有點熟悉了,但李宜青總覺得不好意思,更擔心的是,如不能及時歸還耽誤人家的農活。謝明河知道他的想法後就告訴他:「這不要緊,到家後你只要放開韁繩,毛驢識路就會自己回家。」李宜青見說得實在,就騎上毛驢趕團圓飯去了。
到家後,李宜青總是怕毛驢丟失,並沒有放開韁繩讓它回去,而是加足草料,把驢養得肥肥壯壯,吃完「七種羹」回私塾時才把毛驢送回。從此兩人交情日深,一位先生與一位農夫竟成了好友。在他考上進士後,李宜青並沒有忘記這位田舍翁,送給謝明河一把寶刀作紀念。
後來,謝明河把兒子謝經國過繼給其兄謝明江,這把寶刀就跟著到了楊依。民國時期有人在族人謝瑞文家中看到過,寶刀非常鋒利,刀柄鑲嵌了很多寶石,閃閃發光。因此村人訛傳這是把「上方寶劍」,所向披靡。遇上孕婦難產,常請去鎮邪。開頭似乎有效果,後來卻是不靈了,據說是因為進了血間被污所致。
謝瑞文是秀才,又生在富裕之家,但卻是個不幸之人,他的獨生子早夭。夫婦去世後,寶刀就不見了。後來曾有人尋找過寶刀的下落,看到的只是一把長滿鐵銹的鈍刀,沒有刀鞘,乃無用廢鐵。
寶刀雖然遺失,但李宜青以「年家姻弟」的名義,為楊依珍溪東山謝氏所撰的《乾隆壬辰譜序》將永世流傳。
他在序中稱:「於今,為烈而門戶迭起,尤莫司馬代之王謝。」他盛贊:「監川內史(謝)靈運高文偉績,史不勝書。」「瓜瓞綿綿、星羅棋布,此亦如昆侖之水,九曲入中國,支分派衍,紛綸四布,應天星而遍地軸,烏能量其所至哉!」這也正是中華民族百姓的真實寫照。
同為客家人,四海一家親。那對來自台灣的石獅,至今還踞守在李宜青的家鄉琳池。它們是台灣人民的忠實使者,永遠也不會離開
民族英雄戚繼光的祖居地究竟在何處?這是史學界長期爭議不休的問題。最近新發現的清光緒《府江戚氏族譜》(以下簡稱《戚氏族譜》)以及圍繞著此問題展開的調查,揭開了戚繼光祖居地及遠祖之謎:戚繼光的祖居地原為江西省贛州市贛縣湖江鄉夏府村,其六世祖由夏府遷往山東,戚繼光是贛南客家的後裔。
據山東《戚繼光志》,戚繼光的祖先只能追溯到他在山東蓬萊的前六代,即戚詳——戚斌——戚桂——戚諫——戚寧——戚景通(戚繼光之父),而戚祥之前則為空白。據《戚氏族譜》所載夏府戚氏前六世世系:始祖:戚文盛(重四郎);二世:仲禮、仲賢、仲開(無後);三世:元海、元達;四世:均福(元達子);五世:以庄;六世:明德(此處族譜注曰:「明初從戎立功徙居山東登州。」)
我們認為,夏府戚氏六世祖戚明德就是戚繼光的六世祖戚詳。根據有四,其一,兩地世系相接,蓬萊戚繼光家族是「六世祖戚詳」之前祖先世系不詳,夏府戚氏(明德一支)是六世祖明德之後記載中斷,前後恰恰相銜接;其二,徙居時間相同,戚明德「明初從戎立功徙居山東登州」,戚詳「從戎」時間,一般也認為是在元末明初,大致相同;其三,徙居地點相同,據《明史·戚繼光傳》:戚繼光祖先「世登州衛指揮僉事」,其祖先遷徙之後的定居點為山東登州,亦即蓬萊。《戚氏族譜》記載明德「徙居山東登州」,兩者相吻合;其四,徙居原因相合,所有有關戚繼光祖先遷居山東的記載都認為,遷居原因是戚詳立有戰功,《戚氏族譜》記載是「從戎立功」,完全一致。
這么多的相同和一致,當然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偶然的巧合。
另,調查獲得的資料還可直接證明戚繼光與夏府戚氏的血緣關系。茲從三個方面予以論證。
第一,族譜資料之證。證一,據戚斌《戚氏族譜序》:康熙七年,他在通州遇到一位祖上是夏府戚氏的長者,長者說:「幼時,戚將軍繼光來京,寓我家,語我父曰:『吾祖世職登州,爾祖戎定邊衛,今雖異處,原同一家。』」因此,他斷定戚繼光祖上出自夏府戚氏。證二,據《戚氏族譜》所錄熊秉哲《太學戚君傳》:「與遇老人字光乾者,敘及原系贛州戚氏……又雲,少時會見戚宮保,亦雲是同祖所分。」證三,魏禮《戚氏族譜序》:「明嘉隆間有太保繼光者,所至立勛,庸著戚氏《新書》,亦府江之苗裔也。」
由這些記載可知,戚繼光自己也認為他與贛州夏府戚氏後裔「原同一家」,是「同祖所分」,清代著名學者魏禮則明確指出戚繼光是「府江之苗裔」,這都證明了戚繼光與夏府戚氏存在著血緣關系,其祖居地是夏府。
第二,祠堂對聯之證。祠堂前廳儀門兩邊牆面向中堂聯:太保新書捍衛家國,西江問鼎光耀中華。祠堂中廳石柱對聯:聯血族崇尚武精神實紀新書勿忘祖烈,承先志輔佑文治理儒行經籍蔚為國光。
第一聯的「太保」是指戚繼光所任的官名,《新書》是戚繼光撰寫的軍事著作《紀效新書》,第二聯的《實紀》和《新書》分別指戚繼光的軍事著作《練兵實紀》和《紀效新書》。該祠堂修建於元明之際,最後一次重修距今也有百年之遙,上述對聯被鄭重其事地刻於祠堂的牆面和石柱上,說明夏府戚氏對此很早就產生了一種共識,即戚繼光為夏府戚氏的後裔。
第三,調查口碑資料之證。最近,由江西省贛縣政協牽頭組成的「戚繼光祖籍考證工作小組」前往山東省蓬萊市進行調查考證,調查工作不僅得到當地政協以及戚繼光後人的大力支持,同時也獲得了重要的佐證材料。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戚繼光的第十一代後裔戚兆華談到,小時候其先人曾對他說過:他真正的祖籍是在遙遠南方的虔州(虔州即贛州的古稱)——這是戚繼光祖居地研究方面的極為重要的口碑資料,它不可能是空穴來風,當源自祖傳的說法。這有力地說明,《戚氏族譜》所載戚繼光與贛州夏府戚氏後裔「原同一家」之言並非虛擬,說明夏府是戚繼光的祖居地這一觀點,得到了山東戚繼光後裔與夏府戚氏雙方的認同。在戚繼光祖居地的研究方面,兩地資料相互印證,兩地有關戚繼光祖先的世系實現對接,填補了「戚繼光遠祖活動情況不詳」這一空白。
戚繼光祖居地研究的這一新進展,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義。首先,在歷史研究方面,戚繼光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戚繼光祖居地的新發現對於這樣一位傑出歷史人物的研究來說,顯然具有不可忽視的意義;其次,在客家研究方面,客家研究已日益成為一門「顯學」,而在客家研究中,客家歷史人物(包括客家後裔)的研究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戚繼光祖居地及客家後裔身份的確定,無疑為客家研究增添了新的亮點;第三,在促進贛南的文化建設與經濟發展方面,贛南是客家民系形成的搖籃,是「先賢過化之地」,贛州市還是國務院頒布的歷史文化名城,戚繼光祖居地考證的新成果,將大大提高贛南的知名度與文化品位,同時,通過宣傳推介,還可能掀起「戚繼光祖居地旅遊」熱,從而促進贛南旅遊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