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孝感楊店 鄧小平是不是來過的
很榮幸嗎? 他到過的地方都沒好事1
㈡ 楊家的名人都有誰
你可以去查一下楊廷和,楊家將只是民間形象較高
㈢ 黃陂區橫店街幸福村楊大灣楊正勇人品怎麼樣
沒的挑
㈣ 楊店鎮的名人
章炳炎
章炳炎(1893-1967)原名章得貴,藝名筱桂芬,楊店鎮高崗村高崗人。十六歲師從楊貴喜學唱花鼓戲,初習花旦,後改小生。1909年在漢口首次登台演出,1914年與張銀林等在漢口組織第二家演出花鼓戲的劇院--玉壺春。1922年與李百川等組織赴上海演出,活躍於大、小世界。1923年回到武漢後,與陶古朋、李百川等合作改革楚劇唱腔,改人聲幫腔為胡琴伴奏。1926年又與同仁一道爭取武漢市戲劇界的公認,始得將黃孝花鼓戲定名為楚劇。建國後,一直在武漢市楚劇團工作。
章的表演瀟灑大方,細膩質朴,准確地展示人物個性;他的唱腔朴實明快,鄉土味濃。他講究「一字清」唱法,吐字清楚,嗓音渾厚,情緒飽滿。他的拿手戲有:《賣油郎獨占花魁》、《呂蒙正趕齋、潑粥》、《左維明巧斷綉花鞋案》等。以上劇目皆由中國唱片社灌製成唱片行銷全國。從1950年起,章從事楚劇團劇目定本工作,經他親手審定的劇目有:全本《呂蒙正》、《送端陽》等共三十一出。章一生傳徒很多,其中有名氣的如:江桂林、江九桂、江桂蘭、胡天保等。章多次獲得過全國、省、市會演表演獎,多次被評為勞動模範、防汛功臣等。1965年入黨,1967年病故,享年75歲。
關嘯彬
關嘯彬(1918-1968):原名官金廷,楊店鎮高新村官家河人。十五歲開始在本塆燈班學唱花鼓戲,工花旦。1935年元宵節,以一出《大訪友》轟動鄉里。此後,拜彭秀山為師,開始了藝海生涯。
建國後,關一直在武漢市楚劇團工作,後又調到湖北省楚劇團工作。
關的嗓音條件不是太好,但他創造了別具一格「關派」唱腔。他講究「唱四月,說半斤」,始終保持純正、清雅、柔潤的字音,他的仙腔更有纏綿悱惻、如泣如訴的效果;保持著「黃陂腔、孝感調」的濃郁的鄉土氣息。
關對楚劇傳統藝術,既善於繼承、又勇於創新,終於使他成了一派宗師,影響至今。
關一生授徒很多,如江翠蘭、劉素琴等。文化大革命中他被打成「黑線人物」,於1968年元月18日遭「四人幫」迫害至死,時年不足50歲。1979年4月18日,省、市文化局為他舉行了追悼大會,為他平了反,恢復了名譽。 邱漢橋,男,楊店鎮邱家畈人。現為中國武警總部職業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彭志剛,男,楊店鎮楊店村人。現為湖北省美術學院副院長、湖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楊玉清,男,不僅在政治上是楊店名人,古詩詞的寫作功底深厚,一生留下詩詞幾千首。
楊復初,男,留下高質量詩詞上萬首。
周竹峰,男,一生留下詩詞幾千首,並出有詩集一部。
李福三,男,77歲。不僅留有詩詞幾千首,還出版《格律詩詞十講》一書。
㈤ 湖北歷史的風雲人物
屈原(約公元前339~約前278),名平,字原,又字靈均。戰國末期楚國歸鄉樂平里(今秭歸縣屈原鄉屈原村)人,楚國詩人、政治家。
李時珍,字東璧,號瀕湖,明朝蘄州(即今湖北蘄春縣蘄州鎮)人。生於公元一五一八年(好明正德十三年),卒於公元一五九三年(即明萬曆二十一年)。
畢升(?-1051),湖北省英山縣草盤地人。北宋著名發明家。宋仁宗慶歷年間(1041-1048)發明活字排版印刷術(沈括《夢溪筆談》載:慶歷中,有布衣畢升又為活版)在當時印刷界反響很大。
張居正(1525—1582)明政治家。湖廣江陵(今屬湖北)人,字叔大,號太岳。嘉靖進士,任庶吉士、翰林院編修。
王昭君名嬙,西漢南郡(今興山縣)寶坪村人。
龐統(179—214)三國時劉備謀士。字士元,襄陽(今屬湖北)人,初與諸葛亮齊名,號鳳雛。
陸羽(733-804年),唐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字鴻漸,季疵,一名疾,號竟陵子,桑薴翁,東岡子。陸羽精於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而聞名於世,因被後人稱為茶聖。
伍子胥(公元前?—前484年),名員。襄樊谷城冷集沈灣(原光化富鄉村,1949年劃歸谷城)人。
孟浩然(公元689—740年),名浩,字浩然。襄陽人,人稱孟襄陽。
米芾(公元1051—1107年),初名黻,字元章,號襄陽漫士、海岳外史等。祖居太原,遷襄陽,後定居潤州(今鎮江)。
皮日休(約公元834—883年),襄陽人,字逸少,後改襲美。自號鹿門子
馬謖(190—228)三國蜀國人士。襄陽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
「公安派」領袖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湖北公安人
在明代後期,文壇沉寂之際,突兀誕生了一個新的文學派別,給文壇帶來了生機,這就是中國文學史上有名的「公安」派。這個文學派以提倡「性靈」著稱,其領袖是出生於今荊州市公安縣的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史稱「公安三袁」。他們都是明代著名的文學家,繼唐宋古文運動之後,又樹起了一面文學革新運動的旗幟
陳友諒(1320~1363)元末大漢政權的建立者。湖北沔陽人,家世業漁。
明代「竟陵派」文學創始人鍾惺、譚元春。
李先念,1909年出生於湖北省黃安(今紅安)。1926年參加農民運動。1927年參加黃麻起義,加入中國共產黨。後任區委書記、縣委書記,蘇維埃政府主席。
董必武,原名賢琮,又名用威,字潔畲,號壁武,從事革命活動後改為必武。1886年3月5日,他出生於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城一個清貧的知識分子家庭。
劉華清(1916~)湖北大悟人,1929年10月入團,1935年10月轉黨,1929年10月參加工作,1930年12月入伍,蘇聯海軍指揮學院海軍指揮專業畢業,上將軍銜。
徐海東(1900一1970)名元清,湖北省大悟縣新城徐家窯人,出身於窯工之家。9歲,入鄉塾讀書,13歲因反抗富家子弟欺凌,遭塾師斥責,憤然退學,進窯場學藝,跟隨父兄,以窯工為職業。
項英(1898—1941)原名德隆,湖北武昌人。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的早期重要領導人之一。
惲代英(1895~1931)1895年出生於湖北省武漢市,祖籍江蘇武進縣人,中國共產黨政治活動家、教育家,中國早期青年運動的領導人之一。早期革命家
施洋(1889~1923年),原名吉超,號萬里,字伯高。竹山縣麻家渡鎮雙桂村人。早期革命家
王樹聲,原名王宏信。湖北省麻城市人。軍事家。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區、縣農民協會組織部長。一九二七年參與領導黃麻起義
許世友(1905-1985)原籍湖北麻城人。上將。一九二六年在國民革命軍第一師任連長,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一九二七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黃麻起義。
聶鳳智(1914~1992)湖北大悟人(出生地原屬黃安,今黃岡市紅安縣)。上將。
陳錫聯(1915-1999),原名錫廉,字廉甫,1915年1月出生於湖北省黃安(今紅安)高橋區陡山彭家村,軍事家、上將。陳錫聯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和功勛卓著的一代戰將。
郭天民,原名郭基逵,1905年出生於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城關區郭受九村。軍事家、上將。郭天民是久經考驗的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戰功卓著的高級將領和軍事教育家。是紅安籍開國將領中唯一上過黃埔軍校的將軍。
國防部長上將——秦基偉,1914年11月出生於湖北黃安(今紅安)七里區秦羅庄。
王建安(1907-1980).原名見安,1907年11月8日出生於湖北黃安縣(今紅安)桃花沙河村。軍事家、上將。
韓先楚(1913-1986)湖北黃安縣人。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和功勛卓著的一代戰將。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軍首任軍長。
周純全(1905-1985),1905年10月6日出生於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八里區雷家田,曾在八里灣小學堂當校工,後到武漢參加並組織「二七後援會」和漢口惠工織布廠工人的罷工斗爭。周純全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我軍傑出的高級將領。軍事家、上將。
郭錫章(1933--)花橋鎮劉常村西湖口垸人。司令員。
黎元洪(1864—1928)字宋卿。黎家河(今大悟縣彭店鄉)人。民國總統。
陳潭秋(1986-1943),名澄,字雲先,號潭秋,黃岡縣(含黃州區)陳策樓人。無產階級革命家。
錢瑛(1903—1973),祖籍湖北咸寧,出生於湖北潛江周家磯。女革命家、國家監察部部長
李書城(1882—1965),潛江縣袁橋村人。同盟會元老、新中國第一任農業部長
李漢俊(1890—1927),湖北潛江人。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代表。
向忠發(1880—1931)又名仲發。湖北漢川人。早期革命家家
謝富治(1909-1972),黃安(今紅安)縣豐崗謝家村人。上將。
吳儀,女,漢族,1938年11月生,湖北武漢人。國務院副總理兼衛生部長。
㈥ 為什麼說湖北黃陂葉店的盤龍城是一個純軍事性質的城堡
在盤龍城的城南壕底曾發現橋樁柱穴,可知當時是架橋出入城池的。城內僅有大型房殿遺址,系諸侯貴族及其軍隊居住之處。城南、城北才有一般居民住房遺址。說明這是一個純軍事性質的城堡。
㈦ 求黃陂區 (藍)蘭家村 藍(蘭)姓字輩 家譜
你好!
你家祖籍應該是藍氏,不是上清河村,應該是黃陂王家河鎮清河村。
至於你說的輩分,也和當地的不一樣,應該是後面傳謬了。
黃陂藍氏字輩:「廷鳳錫祥春芝毓秀賓洪喚彩
自古蘭(蘭)氏與藍(藍)氏為兩大姓氏,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實行簡化漢字蘭簡化為蘭,藍簡化為藍,但是多數人誤以為藍簡化蘭,以至於實行戶籍身份制度時,把本為藍姓的人上戶口時寫成了蘭。以至於現在多數人認為蘭氏與藍氏是一個姓氏!
蘭姓
蘭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零三位的姓氏,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一七。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鄭國君主鄭穆公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通志·氏族略》記載,春秋時期鄭國君主為鄭穆公姬蘭。在周宣王執政時期,把同父異母少弟姬友封於鄭(今陝西華縣),稱鄭桓公,為西周最後分封的一個諸侯國。鄭國傳至周襄王姬鄭二十五年(鄭穆公姬子蘭元年,公元前627年),鄭桓公的孫子姬子蘭即位。傳說,鄭穆公之母在生他時,夢見天使手執一株蘭草,異常恭敬地贈予她,其時幽香撲鼻,醒來似乎餘味無窮,不久即產下一子,遂將其取名為「蘭」。姬子蘭在位二十二年,逝世後謚號為「穆」,史稱鄭穆公。其支庶子孫中有的以王父之名為姓氏者,稱蘭氏,世代相傳至今,文字簡化改革之後,蘭氏簡筆為蘭氏,史稱蘭氏(蘭氏)正宗。
蘭氏族人大多尊奉鄭穆公姬子蘭為得姓始祖。
第二個淵源
源於羋姓,出自楚莊王之幼子羋蘭(熊蘭),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春秋時期,楚莊王羋旅(熊侶,在位)敕封他的小兒子羋蘭(熊蘭)為上官邑(今河南滑縣)大夫,在羋蘭的後代子孫中,有以先祖所封邑名為姓氏者,稱上官氏;亦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蘭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三個淵源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大夫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春秋時期,楚國有個大夫食采於蘭邑(今山東棗庄),其後裔子孫中有以邑名為姓氏者,稱蘭氏。
第四個淵源
源於匈奴族,出自古匈奴族休屠部烏洛蘭氏、拔列蘭氏族,屬於以氏族名稱漢化改姓為氏。匈奴族休屠部的涼州烏洛蘭氏、拔列蘭氏,在南北朝時,歸附於北魏政權。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後,推行漢化政策,烏洛蘭氏、拔列蘭氏兩氏族被改漢姓為蘭氏、石氏。
第五個淵源
源於鮮卑族,出自鮮卑族拓跋部,屬於以氏族名稱漢化改姓為氏。南北朝時期,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後,推行漢化政策後:
①鮮卑族拓跋部中的是蘭氏,亦稱是連氏,後多改為改蘭氏、連氏。
②拓跋部嗢石蘭氏,亦稱烏石蘭氏,後多改為蘭氏、石氏。
③拓跋部烏洛蘭氏,後改為蘭氏。
④拓跋部仆蘭氏,亦稱普蘭氏、蒲蘭氏,後多改為仆氏、普氏、蒲氏,亦有改為蘭氏者。
第六個淵源
源於鮮卑族,出自鮮卑族獨孤部,屬於以氏族名稱漢化改姓為氏。南北朝初期,鮮卑族獨孤部為北魏初期核心的八大家族之一,亦是構成北魏王朝的三十六部之一,除了部分族人仍為獨孤氏外,在北魏孝文帝太和元年以前即有改為漢字單姓者,為蘭氏、卜氏。
第七個淵源
源於羌族,出自古羌族白蘭氏部落,屬於以部族稱謂漢化改姓為氏。古羌族白蘭氏,是在歷史上開發青海的少數民族姓氏之一。後在南北朝時期大舉遷徙於中國西南地區,在雲南、貴州地區為古蘭若人,其族後逐漸演進為彝族,其中即有以原部落稱謂為漢姓蘭氏者;在廣西地區的族人逐漸演化為壯族,其中亦有以原部落稱謂為漢姓蘭氏者。
第八個淵源
源於女真族,出自金國女真族後裔,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①滿族額哲氏,滿語為Eje Hala,漢義為「騸牛」,世居蘭河山,後有以居地名稱取諧音漢姓為蘭氏、哲氏者。
②滿族輝羅氏,源於金國時期古女真族姓氏「會蘭氏」,以姓為氏,滿語為Huilo Hala,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居烏拉(今吉林吉林)、松花江沿岸,後冠漢姓為蘭氏、輝氏、何氏等。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載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拉庫勒氏,亦稱喇庫勒氏、蘭庫拉氏,滿語為Lakule Hala,世居木楞扎喇(今黑龍江牡丹江穆棱林區),後冠漢姓為蘭氏、郎氏。
第九個淵源
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
①蒙古族扎賴氏,亦稱札答蘭氏、札只剌氏、茶赤剌氏,是成吉思汗的勁敵札木合的後裔,世居錫喇塔拉。滿族亦有引為姓氏者,滿語為Jalai Hala。其族人中後有冠漢姓為蘭氏者。
②蒙古族烏蘭氏,漢義為「紅色」,世居呼倫貝爾、黑龍江。滿族亦有引為姓氏者,滿語為Ulan Hala。其族人中後有冠漢姓為蘭氏、洪氏者。
第十個淵源
源於達斡爾族,出自金國女真族後裔,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達斡爾族必喇氏,亦稱別蘭氏、畢力揚氏,源於金國時期古女真族姓氏「必蘭氏」,世居和悠、長白山、黑龍江、烏蘇里江口等地區。滿族亦有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ira Hala,漢義「河川」。後冠多漢姓為蘭氏、楊氏等。據史籍《黑龍江志稿·人物誌》記載,達斡爾族瓦蘭氏,亦稱瓦然氏,為托莫氏的一個分支。滿族亦有引為姓氏者,滿語為Walan Hala,漢義為「巧妙」。後冠多漢姓為蘭氏、喬氏等。
第十一個淵源
源於回族,出自元朝官員諳都刺家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文獻《回族人物誌·元》中記載,回族中的蘭氏,源自元朝官員諳都刺家族。諳都刺,字瑞芝,生於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祖父阿思蘭,元朝初七隨從大將軍阿術征伐南宋,轉戰於河南江北各地,因功官至冀寧路(今山西太原)達魯花赤(縣令)。子孫因其名蘭,遂以蘭為氏。
回族姓氏中雖有音同字不同的「同源異姓」現象,但回族蘭氏與藍氏卻不同源,不可混同!
第十二個淵源
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土家族、瑤族、畲族、苗族、傣族、黎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蘭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蘭氏,世代相傳至今。
姬蘭。即鄭穆公。公元前八零六年,周宣王把同父異母少弟姬友封於鄭(今陝西華縣東),稱鄭桓公,為西周最後分封的一個諸侯國。下傳至公元前六二七年,鄭穆公即位。傳說穆公之母生穆公時,夢見天使手執一株蘭草,異常恭敬的贈予她,其時幽香撲鼻,醒來似乎餘味無窮,不久產下一子,遂將其子取名為蘭。姬蘭在位二十二年,死後謚號為穆,史稱鄭穆公。其支庶有的以王父之名為氏,稱蘭姓。他們尊姬蘭為其得姓始祖。
藍姓
藍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260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0.02%。
源流
來源一
源於姜姓,出自炎帝神農十一世孫帝榆罔之子昌奇,屬於帝王賜姓為氏。藍氏祖先為炎帝神農十一世孫帝榆罔之子,據《藍氏族譜》記載,藍氏的受姓始祖是昌奇,「昌奇為炎帝神農氏十一世孫帝榆罔之子,生於帝榆罔二十二年(公元前2738年待考),臨誕時有熊國君貢秀藍一株,帝甚喜,因賜姓曰「秀藍」,賜名曰昌奇,後任為火旺,分封於汝南,遂以此地名為郡,後子姓蕃衍,遍處雍、青、徐、荊、益、冀、幽諸州,布甲天下,今之藍氏皆公遺裔」,汝南堂名即源於此。該支藍氏一族,自族譜記載至今已經傳有一百五十三世之多,可謂泱泱大族矣。
據歷史文獻《藍氏族譜》記載,藍氏傳至十代藍善,助夏禹治水,因功授以「牧」都安邑,遂住安邑(今山西安姨),嗣後,藍氏子孫又徙遷陝西,隱居長安、甘肅隴西、湖廣荊州、上元(今江蘇南京朱紫坊)等地。藍氏族人大多尊奉昌奇為藍氏的始祖。
來源二
源於嬴姓,出自遠古賢者伯益之後裔秦子向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戰國中期的周顯王姬扁二年(魏惠王魏罃三年,公元前367年),秦獻公嬴連(嬴師隰)為了向東發展,在蒲、藍(今陝西藍田)等地設縣,逼迫魏國邊境。
在秦子向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封地名稱為姓氏者,稱藍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藍氏正宗。
來源三
源於嬴姓,出自戰國時期中山國大夫諸君,屬於以封邑地名稱為氏。諸君,為戰國時期中山國的宰相,因封地在藍(今河北遷安),世稱藍諸君。
在藍諸君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地兼稱為姓氏者,稱藍氏,世代相傳至今。
來源四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後期楚國大夫亹,屬於以居邑地名稱為氏。春秋後期,楚國有個大夫叫亹,因出任藍縣令尹(今湖北荊門),因此後世稱其為藍尹亹。
在藍尹亹的後代子孫中,有以先祖官地兼稱為姓氏者,稱藍氏,世代相傳至今。
來源五
源於回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認祖歸宗—中國百家姓尋根》記載:回族藍氏是「由伊斯蘭人名(來自阿拉伯語),借用發音相近的漢字姓。入關後便採用了單字漢姓藍氏。回族中的藍氏,因明洪武年間「藍獄」(藍玉及家族遇害)之禍,其資料相當匱乏。在歷史文獻中,藍氏又往往被誤記為「蘭」姓。如藍楚芳,在史籍《太和正音譜》中為「藍」,而在史籍《錄鬼薄續編》中則為「蘭」,在史籍《西域文化名人志》中又說:「蘭楚芳,又作藍楚芳」。
明朝的大將藍玉,官方資料均為「藍」,民間則簡筆記為「蘭」。[1]
來源六
源於畲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畲族的籃氏來源於畲族的創世傳說:「藍氏始祖昌奇,是神農氏第十世孫帝榆罔之子,也就是神農氏第十一世孫也」,認為昌奇是炎帝神農氏的後裔,基本上是所有的畲族藍氏族譜中都認同的說法,並以昌奇為畲族的先祖。另外,遠古時期盤瓠的次男藍光輝,受封護國侯,居處汝南郡,亦為畲族藍氏始祖。宋、元兩朝之後,一部分或者是為了躲避漢族統治者的殘酷屠殺,或者是出於對漢族文化的崇敬,總之逐漸改變了自己的族稱。
這種狀況持續了好幾百年,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福建省的漳浦、龍海、上杭一帶,廣東省的大埔、饒平等地區,許多藍氏族人方一致恢復為畲族的民族屬性,總人口竟然多達數萬之眾。
【龍首師仗志】按盤匏王生於帝嚳高辛四十五年五月初五,為盤、藍、雷三姓之祖。至「帝堯陶唐氏」廿一年六月初七日盤匏王奉旨游山伏獵,,至廿二年正月十四,因山羊角所傷,登樹岔遂歿,年三十九歲。十七日將屍而歸。三男一女並盤匏王部下扶屍上朝。帝思功臣,生既非懷,於人始死亦不歸於中土乎,命將士將樹砍回,召青州范氏匠雕刻盤匏王顏像,名曰:「師杖」,謚「忠勇王」,塑像焚香致祭。帝堯廿四年四月初八日丑時御葬於鳳凰山,坐卯向酉。立有石人、石馬、石麒麟為記。
妣「瑞娥公主」御衢州府石洋縣東門五里蓮地形,坐壬向丙。
註:一作「龍頭師仗志」。
據福建寧德【白岩北山藍氏族譜】
來源七
源於官位,出自西周時期官吏藍人,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藍人,亦稱襤人、濫人,是商末周初的周族王室內宮設置的一種官位,主要職責就是排解君王的憂慮和精神緊張,實際上類似今天的相聲演員,具有精神醫生的職責。因其穿著五顏六色的花衣服,所以稱襤人、或濫人。在史籍《大戴禮》中記載:「藍人,文王官人,藍之以樂,以觀其不寧。」
在藍人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藍人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藍氏。
來源八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布雅穆齊氏,亦稱布雅齊氏,滿語為Buyamuci Hala,世居噶哈里、黑龍江沿岸。後多冠漢姓為閻氏、藍氏等。其藍氏鼻祖為布雅穆齊·富爾賽,滿洲鑲黃旗人,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擔任藍翎長,就是前鋒校尉的助手,由驍勇善戰的勇士充任,平時負責管理日常旗務的副排級,每甲一人,在滿洲八旗中,每旗約有十一位藍翎長,正九品官秩。布雅穆齊·富爾賽後來累官至甘肅提督、西寧鎮總兵。在布雅穆齊·富爾賽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首任官職「藍翎長」為姓氏者,漢化為單姓藍氏,世代相傳至今。
⑵.滿族叢尼勒氏,滿語為Congnile Hala,據史籍《長白山先民傳》記載,滿族姓氏,世居地待考,所冠漢姓有藍氏。其藍氏鼻祖為叢尼勒·德恆,滿洲鑲黃旗人,原為吉林駐防,後在清咸豐三年從征鎮壓太平天國有功,特賞藍翎。在叢尼勒·德恆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受賜「藍翎」為姓氏者,漢化為單姓藍氏,世代相傳至今。
⑶.滿族德敦氏,滿語為Den Hala,滿語「站」,世居黑龍江兩岸,後多冠漢姓為杜氏、鄧氏、藍氏等。其藍氏鼻祖為德敦·明慶,滿洲正白旗人,原在黑龍江駐防,清道光八年晉升為藍翎侍衛,後累官至正白旗都統。在德敦·明慶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榮耀的「藍翎侍衛」為姓氏者,漢化為單姓藍氏,世代相傳至今。
得姓始祖
昌奇公:昌奇公為炎帝神農氏十一世孫帝榆罔之子,臨誕時有熊國君貢秀藍一株,帝甚喜,因賜姓曰藍,賜名曰昌奇,後分封於汝南,遂以此地名為郡,後子姓蕃衍,遍處雍、青、徐、荊、益、冀、幽,布甲天下,今之藍姓皆公遺裔」,汝南堂名源此。另外,藍氏是神農氏醫術和農業技術的繼承者。
㈧ 黃陂橫店出了那些名人
黃陂歷史人物和著名人物 黃陂歷史文化悠久,世代人才輩出。相傳縣北的木蘭山為代父從軍的木蘭將軍故里;北宋理學家程顥、程頤出生於黃陂,在這里度過少年時期;元末南方紅巾軍著名將領倪文俊早年為武湖漁民;清.嘉慶4年(公元1799年)至道光18年(公元1838年),39年間出了文武三榜眼,分別為武榜眼:曾大觀;文榜眼:劉彬士、金國鈞,後分別官至福建陸路提督、浙江巡撫和翰林院編修。清咸豐年間,城關人周恆祺官至直隸布政使;長堰人王正起歷任山東總兵、提督軍門,誥封「振威將軍」,以捕殺慈禧太後寵信太監安得海而聞名;黃陂黎家河(今屬大悟)人黎元洪1916年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人稱「黎黃陂」;辛亥革命時期奮起救國的著名人物有藍天蔚、蔡濟民、喻育之等。 作為湖北省黨組織建立最早的縣份之一,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黃陂籍風雲人物有:大革命時期:唐際盛(黃陂黨組織暨河南開封地委黨組織創始人),吳光榮(黃陂縣委第一任書記),蔡以忱(參加過「五四」運動,在黨的「五大」上被選為中央監察委員);土地革命時期:潘忠汝(黃麻起義總指揮),吳光浩(黃麻起義副總指揮,鄂豫邊紅軍及革命根據地創始人),劉光烈(黃麻起義副總指揮),陳金台、焦恆田(靜山廟暴動正、副指揮長),黃陂籍軍事將領徐海東大將(後劃歸大悟),杜義德、陳慶先、韓偉中將,袁學凱、張廣才、熊伯濤、雷震、陳福初、葉超、李大清、方明勝、唐凱、童陸生少將計14人;抗日戰爭時期:任士舜(黃陂縣第一支抗日武裝創建者)、楊學誠(鄂豫邊區抗日民主根據地主要創始人之一)。
㈨ 黃陂區的名勝古跡
1、盤龍城遺址
武漢市黃陂區盤龍城遺址是中國早期城市遺址,時代一說為商代早期,一說為夏代,位於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盤龍城經濟開發區葉店楊家灣盤龍湖畔。
2、魯台山古墓葬群
魯台山古墓葬群位於武漢市黃陂區前川街道魯台村,屬周代遺址,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灄水東岸的魯台山西南,1977年底、1978年初發現。
3、雙鳳亭
雙鳳亭位於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魯台山,佔地36平方米,為紀念北宋著名理學家程頤、程顥兄弟而建。雙鳳亭是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龍王尖遺址
龍王尖遺址位於武漢市黃陂區。明清山寨遺址。佔地面積約1.5平方公里。周長12公里,分設東南西北四個寨門,寨牆由條石壘砌而成,平均高35米,最高處達45米,寬13~15米。
5、作京城遺址
作京城遺址屬漢代古城址,位於黃陂區李集鎮作京城村。遺址呈不規則「亞」字形,東西長約200米、南北寬約為140米,殘高2—6米,夯築城垣頂寬約12米,基寬約30米,北、東、南三面有城門遺跡,城外有護城河遺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