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湖北出過哪些將軍
湖北出過很多將軍,其中比較著名的將軍有韓先楚、郭天民、秦基偉、陳錫聯、謝富治、王近山,還有後來的劉華清、聶鳳智、吳先恩等等,各個都是身經百戰、戰功顯赫的將才。
2. 宋代作家雷震的資料
簡介:
雷震,宋朝,生平不詳。或以為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宋寧宗嘉定年間進士。又說專是南昌屬(今屬江西)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進士。其詩見《宋詩紀事》卷七十四。
《村晚》編輯
——宋·雷震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譯文:
水草長滿了池塘,池水漫上了塘岸,山像是銜著落日似的倒映在波光盪漾的水面上。牧童回村,橫坐在牛背上,手拿短笛,悠閑地隨口亂吹,誰也聽不出是什麼曲調。
3. 武漢黃陂在歷史上有那些名人
黃陂歷史名人錄 黃陂世代才人輩出。相傳縣北的木蘭山為代父從軍的木蘭將軍故里;宋代理學家程顥、程頤出生於黃陂,在這里度過少年時期;元末南方紅巾軍著名將領倪文俊早年為武湖漁民;清嘉慶4年(公元1799年)至道光18年(公元1838年),39年間出了文武三榜眼,分別為武榜眼曾大觀,文榜眼劉彬士、金國鈞,後分別官至福建陸路提督、浙江巡撫和翰林院編修。清咸豐年間,城關人周恆祺官至直隸布政使;長堰人王正起歷任山東總兵、提督軍門,誥封「振威將軍」,以捕殺慈禧太後寵信太監安得海而聞名;黃陂黎家河(今屬大悟)人黎元洪1916年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人稱「黎黃陂」;辛亥革命時期奮起救國的著名人物有藍天蔚、蔡濟民、喻育之等。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黃陂籍風雲人物有:大革命時期:唐際盛(黃陂黨組織暨河南開封地委黨組織創始人),吳光榮(黃陂縣委第一任書記),蔡以忱(參加過「五四」運動,在黨的「五大」上被選為中央監察委員);潘忠汝(黃麻起義總指揮),吳光浩(黃麻起義副總指揮,鄂豫邊紅軍及革命根據地創始人),劉光烈(黃麻起義副總指揮);
抗日戰爭時期:任士舜(黃陂縣第一支抗日武裝創建者)、楊學誠(鄂豫邊區抗日民主根據地主要創始人之一)。抗戰時期任偽中央執行委員、偽陸軍部長的漢奸葉篷,任湖北綏靖偵輯少將處長,武漢、重慶流氓幫會頭目楊慶山,也是黃陂人。
黃陂文化教育、科技界著名人物有:陳宣愷(中華大學的創辦人)、陳時(教育家)、陳啟天(哲學家)、余家菊(國家主義學者)、胡秋原(學者)、塗長望(氣象學家)、塗治(農學家)、田長霖(熱物理學家)、彭邦楨(詩人)、馮鑄(書法家)、王若愚(楚劇演員)、曾卓(詩人)、余傳韜(教育家)、田長焯(飛機工程師)、韓德乾(農學家)、陳慶宣(地質力學家 )、李明(飛機控制專家 )、劉緒貽(歷史學家)、馮今松(畫家)、辜勝阻(人口學家)、榮獲義大利加勛騎士勛章的萬子美、棋王柳大華、笑星田克兢等。
政界人物有許建國(歷任中國駐羅馬尼亞、阿爾巴尼亞大使)、王文生(全國政協副主席)、台灣前行政院長李煥等。
黃陂籍軍事將領徐海東大將(後劃歸大悟)、杜義德、陳慶先、韓偉中將,袁學凱、張廣才、熊伯濤、雷震、陳福初、葉超、李大清、方明勝、唐凱、童陸生少將,共計14人
4. 黃陂橫店出了那些名人
黃陂歷史人物和著名人物 黃陂歷史文化悠久,世代人才輩出。相傳縣北的木蘭山為代父從軍的木蘭將軍故里;北宋理學家程顥、程頤出生於黃陂,在這里度過少年時期;元末南方紅巾軍著名將領倪文俊早年為武湖漁民;清.嘉慶4年(公元1799年)至道光18年(公元1838年),39年間出了文武三榜眼,分別為武榜眼:曾大觀;文榜眼:劉彬士、金國鈞,後分別官至福建陸路提督、浙江巡撫和翰林院編修。清咸豐年間,城關人周恆祺官至直隸布政使;長堰人王正起歷任山東總兵、提督軍門,誥封「振威將軍」,以捕殺慈禧太後寵信太監安得海而聞名;黃陂黎家河(今屬大悟)人黎元洪1916年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人稱「黎黃陂」;辛亥革命時期奮起救國的著名人物有藍天蔚、蔡濟民、喻育之等。 作為湖北省黨組織建立最早的縣份之一,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黃陂籍風雲人物有:大革命時期:唐際盛(黃陂黨組織暨河南開封地委黨組織創始人),吳光榮(黃陂縣委第一任書記),蔡以忱(參加過「五四」運動,在黨的「五大」上被選為中央監察委員);土地革命時期:潘忠汝(黃麻起義總指揮),吳光浩(黃麻起義副總指揮,鄂豫邊紅軍及革命根據地創始人),劉光烈(黃麻起義副總指揮),陳金台、焦恆田(靜山廟暴動正、副指揮長),黃陂籍軍事將領徐海東大將(後劃歸大悟),杜義德、陳慶先、韓偉中將,袁學凱、張廣才、熊伯濤、雷震、陳福初、葉超、李大清、方明勝、唐凱、童陸生少將計14人;抗日戰爭時期:任士舜(黃陂縣第一支抗日武裝創建者)、楊學誠(鄂豫邊區抗日民主根據地主要創始人之一)。
5. 湖北省的元帥和將軍有哪些人
湖北籍將軍:
元帥(1名)
林彪(黃岡)
大將(2名)
徐海東(黃陂今屬大悟)、王樹聲(麻城)
上將(14名)
韓先楚(黃安今紅安)、王平(陽新)、郭天民(黃安今紅安)、周純全(黃安今紅安)、陳再道(麻城)、王宏坤(麻城)、劉震(孝感)、陳錫聯(黃安今紅安)、陳士榘(荊門)、王新亭(孝感)、黃永勝(咸寧)、賀炳炎(松滋)、謝富治(黃安今紅安)、王建安(黃安今紅安)(1956年授上將)
中將(32名)
王必成(麻城)、王近山(黃安今紅安)、王尚榮(石首)、田維揚(棗陽)、成鈞(石首)、劉飛(黃安今紅安)、劉昌毅(黃安今紅安)、杜義德(黃陂)、楊秀山(沔陽今仙桃)、李天煥(黃安今紅安)、李成芳(麻城)、吳先恩(黃安今紅安)、余立金(大冶)、張才千(麻城)、張天雲(黃安今紅安)、張仁初(黃安今紅安)、陳康(廣濟今武洞)、陳慶先(黃陂)、周希漢(麻城)、周志堅(禮山今大悟)、胡奇才(黃安今紅安)、饒正錫(鍾祥)、秦基偉(黃安今紅安)、聶鳳智(禮山今大悟)、頓星雲(石首)、徐深吉(黃安今紅安)、徐斌洲(黃安今紅安)、黃新廷(沔陽今洪湖)、韓偉(黃陂)、程世才(大悟)、鮑先志(麻城)、詹才芳(黃安今紅安)、
少將(187名)
1.1955年(124名)
丁先國(麻城)、萬振西(漢川)、馬龍(大冶)、馬忠全(黃安今紅安)、王義勛(陽新)、王全國(沔陽今仙桃)、王誠漢(黃安今紅安)、王紹南(天門)、王政柱(麻城)、鄧岳(麻城)、鄧少東(大悟)、石志本(大悟)、鄧家泰(荊門)、甘思和(黃安今紅安)、石忠漢(孝感)、帥榮(黃梅)、葉建民(大悟)、盧南樵(孝感)、田厚義(大悟)、史可全(天門)、喬信明(大冶)、朱火華(麻城)、朱聲達(江陵)、伍瑞卿(大悟)、劉何(大悟)、劉少卿(黃岡)、劉華清(大悟)、劉振國(孝感)、劉清明(漢川)、劉福勝(黃安今紅安)、阮賢榜(通山)、孫光(大悟)、杜國平(廣濟今武洞)、嚴光(大悟)、李人林(天門)、李少元(英山)、李文清(松滋)、李書茂(沔陽今仙桃)、李世焱(黃安今紅安)、李慶柳(麻城)、李國良(荊門)、楊煥民(孝感)、吳林煥(大悟)、吳嘉民(陽新)、何光宇(大悟)、何濟林(沔陽今仙桃)、何輝燕(大悟)、何德慶(黃安今紅安)、鄒國厚(黃安今紅安)、閔學勝(黃安今紅安)、況玉純(黃安今紅安)、汪克明(陽新)、汪洪清(漢陽今蔡甸)、宋慶生(天門)、張廣才(黃陂)、張漢丞(麻城)、張秀龍(沔陽今仙桃)、張國傳(大悟)、張宗勝(大悟)、張春森(廣濟今武洞)、張培榮(麻城)、張竭誠(黃安今紅安)、張潮夫(大悟)、陳文彪(漢川)、陳華堂(天門)、陳金鈺(廣濟今武洞)、陳美藻(黃安今紅安)、陳福初(黃陂)、范忠祥(天門)、羅應懷(黃安今紅安)、羅坤山(沔陽今仙桃)、金世柏(黃安今紅安)、金紹山(大悟)、周長庚(石首)、周世忠(黃安今紅安)、周純麟(麻城)、周明國(大悟)、周學義(黃梅)、鄭國仲(黃安今紅安)、胡大榮(黃梅)、胡正平(黃安今紅安)、胡定千(孝感)、查國楨(蘄春)、趙文進(大悟)、趙正洪(黃梅)、趙國泰(崇陽)、祝世鳳(麻城)、胥治中(石首)、姚運良(大悟)、賀健(黃安今紅安)、袁克服(黃安今紅安)、袁學凱(黃陂)、夏耀堂(石首)、徐其孝(麻城)、徐紹華(黃安今紅安)、高志榮(麻城)、黃立清(大悟)、黃忠學(天門)、韓衛民(黃安今紅安)、韓東山(大悟)、喻新華(麻城)、程悅長(黃安今紅安)、傅傳作(石首)、童陸生(黃陂)、曾祥煌(潛江)、謝正榮(黃安今紅安)、謝甫生(大悟)、藍僑(廣濟今武洞)、雷震(黃陂)、雷紹康(大悟)、廖述雲(石首)、譚友林(江陵)、熊伯濤(黃陂)、熊應堂(黃安今紅安)、黎化南(長陽)、黎錫福(黃安今紅安)、樊哲祥(公安)、顏東山(大悟)、薛少卿(監利)、魏天祿(天門)、江騰蛟(黃安今紅安)、唐金龍(漢川)、蕭永正(麻城)、程儒珍(黃安今紅安)
6. 黃埔系的犧牲將領
在抗日戰爭中,黃埔將領抗戰意志堅定,在抗戰的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上屢建戰功,為國家民族作出了重大的貢獻,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這里收錄的抗戰犧牲的黃埔將領,包括黃埔教官和黃埔學生,收入標准為生前職務在旅級以上,以殉國時間為排列順序。
姓名 期數 籍貫 職務 殉國時間 殉國地點 備注
1,黃梅興(黃埔一期)今廣東梅州市梅縣區 第88師264旅少將旅長 1937 08 14 上海 追贈中將
2,睦宗熙(黃埔一期) 江蘇丹陽 第98師政訓處少將處長 1937 08 17 上海(日機攻擊)
3,蔡炳炎(黃埔一期) 安徽合肥 第67師201旅少將旅長 1937 08 26 上海 追贈中將
4,張本禹(黃埔三期) 安徽巢縣 第4師12旅上校副旅長 1937 08 23 河北昌平 (日機攻擊)
5,李維藩(黃埔三期) 山東萊陽 第67師第201旅上校副旅長兼402團團長 1937 08 25 上海
6,楊傑(黃埔四期) 河北容城 第1師1旅少將副旅長 1937 10 11 上海
7,官惠民(黃埔四期) 今廣東韶關市曲江區 90師270旅少將旅長 1937 10 28 上海嘉定
8,丘之紀(黃埔三期) 廣東揭陽 稅警總團第2總隊副總隊長 1937 11 02 上海
9,吳繼光(黃埔二期) 安徽盱眙 第58師174旅少將旅長 1937 1111 上海青浦 追贈中將
10,路景榮(黃埔四期) 江蘇武進 第98師少將參謀長 1937 11 上海
11,曾慶敏(黃埔六期) 廣東東莞 第159師457旅副旅長 1937 11江蘇江陰
12,易安華(黃埔三期) 江西宜春 第87師259旅少將旅長 1937 12 12 江蘇南京
13,朱赤(黃埔三期) 江西興寧 第88師262旅少將旅長 1937 12 12 江蘇南京
14,高致嵩(黃埔三期) 廣西岑溪 第88師264旅少將旅長 1937 12 12 江蘇南京
15,羅策群(黃埔潮州軍校教官) 廣東興寧 第66軍159師副師長1937 12 12江蘇南京
16,姚中英(黃埔二期) 廣東平遠 第156師少將參謀長 1937 12 12 江蘇南京
17,黃紀福(黃埔潮州分校二期) 今廣東梅州市梅縣區 159師477旅副旅長 1937 12 12 江蘇南京
18,劉國用(黃埔三期) 今廣東梅州市梅縣區 第58師147旅少將副旅長 1937 12 13 江蘇南京
19,雷震(黃埔二期) 四川蒲江 教導總隊第3旅上校副旅長 1937 12 13 江蘇南京
20,謝瓊珠(黃埔四期) 湖南湘鄉 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少將司令 1937 12 19 上海
21,藍運東(黃埔一期) 湖南醴陵 預備第10師少將參謀長 1937 12江蘇南京
22,萬全策(黃埔一期) 廣西蒼梧 教導總隊第1旅少將參謀長 1937 12 江蘇南京
23,華品章(黃埔五期) 四川西昌 第88師262旅上校副旅長1937 12 江蘇南京
24,陳節(黃埔七期) 今廣東梅州市梅縣區 第66軍159師參謀處長1937 12江蘇南京 追贈少將
25,謝升標(黃埔三期) 浙江臨海 蘇浙皖邊區少將游擊司令1938 04 02安徽廣德
26,李必蕃(黃埔訓練處長) 湖南嘉禾 第23師中將師長 1938 05 14山東荷澤(自殺)
27,黃啟東(黃埔長沙分校) 湖南平江 第23師少將參謀長 1938 05 14山東荷澤(自殺)
28,馬威龍(黃埔四期) 廣西容縣 第46師136旅少將旅長 1938 05 24河南羅王寨
29,王楨祥(黃埔一期) 湖南醴陵 暫編20師少將副師長 1938 07 湖北武漢
30,范藎(黃埔教官) 江西豐城 第198師少將副師長 1938 09 湖北黃陂
31,周卓然(黃埔六期) 湖北鍾祥 騎兵第7師中將師長 1938 秋 山西芮城
32,蔡劭(黃埔二期) 湖北黃陂 預備第10師補充旅副旅長 1938 秋 湖北武漢
33,雷忠(黃埔六期) 湖南嘉禾 皖北游擊少將副總指揮兼軍事聯絡員1938 10 15安徽霍邱
34,李大中(黃埔三期) 山東滕縣 山東軍管區司令部少將副司令 1938 10 湖北武漢
35,張廷玉(黃埔三期) 江西興國 第3軍第7師上校政訓處長 1938 12 19 山西沁源
36,李少初(黃埔軍校戰術教官) 安徽蒙城 鄂贛皖第2游擊挺進縱隊副司令 1938 棗宜戰役
37,龔選登(黃埔六期)海南樂會 第76師少將參謀長 1939 0321江西修水
38,鄭作民(黃埔一期)湖南新田 第2軍副軍長兼第9師師長 1940 02 03 廣西昆侖關 追贈中將
39,藍挺(黃埔三期) 福建武平 第49師參謀處主任兼第四團上校團長 1940 06 08湖北南漳 追贈少將
40,燕鼎九(黃埔四期) 河南新蔡 第1戰區游擊挺進軍第22縱隊副司令 1941 01 28 河南汝南
41,程嘯平(黃埔潮州分校二期)江西樂平 預8師少將參謀長、金華警備區副指揮 1941春 浙江紹興
42,蔣志英(黃埔潮州分校一期) 浙江諸暨 浙東沿海台州守備指揮官 1941 04 19浙江海門 追贈中將
43,王 竣(黃埔三期) 陝西蒲城 新編第27師中將師長 1941 05 09山西台寨
44,陳文杞(黃埔五期) 福建莆田 新編第27師少將參謀長 1941 05 09山西台寨
45,梁希賢(黃埔五期) 陝西同官 新編第27師少將副師長 1941 05 10山西台寨(投黃河自殺)
46,陳中柱(黃埔六期) 江蘇建湖 魯蘇皖邊區第4游擊縱隊少將司令 1941 06 07 江蘇武家澤
47,楊生(黃埔五期) 江西南昌 南潯挺進縱隊少將參謀長兼游擊第2支隊司令1941 07 13江西南昌
48,賴傳湘(黃埔四期) 江西南康 第10軍第190師副師長 1941 09 24 湖南長沙 追贈中將
49,李挺(黃埔六期) 江西德化 第十集團軍少將參議兼桐鄉縣長 1942 04 14 浙江桐鄉
50,戴安瀾(黃埔三期) 安徽無為 第200師少將師長 1942 05 26 緬甸 追贈中將
51,岑家焯(黃埔三期) 廣東文昌 軍統新加坡站少將站長 1942 06 12 新加坡
52,胡義賓(黃埔三期) 江西興國 第96師少將副師長 1942 06 27 緬甸理通
53,周 復(黃埔三期) 江西臨川 魯蘇戰區政治部主任 1943 02 21 山東張家騮 追贈中將
54,張少舫(黃埔五期) 江西瑞金 第113師少將參謀長 1943 02 21 山東張家騮
55,李竹林(黃埔七期) 湖北長陽 滇緬少將警備司令、遠征軍兵站部參謀長 1943夏 緬北
56,陳飛龍(黃埔三期) 今廣東江門市新會區 新編第10師代理師長1943 10安徽鳳台 追贈少將
57,彭士量(黃埔四期) 湖南瀏陽 第73軍暫編第5師師長1943 11 15湖南石門 追贈中將
58,孫明瑾(黃埔六期) 江蘇宿遷 第10軍預10師師長 1943 12 01 湖南常德 追贈中將
59,紀乃武(黃埔三期) 海南萬寧 第25師233旅副旅長 1943 福建
60,丁立群(黃埔三期) 安徽懷寧 第3戰區皖南遊擊縱隊副司令1944 01蘇北
61,王成桂(黃埔二期) 四川成都 重慶衛戍司令部第3區副司令1944 02重慶(日機轟炸)
62,呂公良(黃埔五期) 浙江開化 新編29師師長兼許昌守備司令 1944 05 01 河南許昌
63,黃永淮(黃埔五期) 四川安岳 新編29師副師長 1944 05 01 河南許昌
64,王劍岳(黃埔五期) 湖南澧州 第57軍第8師副師長1944 06 10河南靈寶
65,呂旃蒙(黃埔五期) 湖南零陵 第31軍參謀長 1944 11 10 廣西桂林
66,徐亞傑(黃埔成都中央軍校教官) 河北蠡縣 暫編第6軍參謀長 1944 雪峰山
7. 黃陂出了那些名人大神們幫幫忙
黃陂世代才人輩出。相傳縣北的木蘭山為代父從軍的木蘭將軍故里;宋代理學家程顥、程頤出生於黃陂,在這里度過少年時期;元末南方紅巾軍著名將領倪文俊早年為武湖漁民;清嘉慶4年(公元1799年)至道光18年(公元1838年),39年間出了文武三榜眼,分別為武榜眼曾大觀,文榜眼劉彬士、金國鈞,後分別官至福建陸路提督、浙江巡撫和翰林院編修。清咸豐年間,城關人周恆祺官至直隸布政使;長堰人王正起歷任山東總兵、提督軍門,誥封「振威將軍」,以捕殺慈禧太後寵信太監安得海而聞名;黃陂黎家河(今屬大悟)人黎元洪1916年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人稱「黎黃陂」;辛亥革命時期奮起救國的著名人物有藍天蔚、蔡濟民、喻育之等。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黃陂籍風雲人物有:大革命時期:唐際盛(黃陂黨組織暨河南開封地委黨組織創始人),吳光榮(黃陂縣委第一任書記),蔡以忱(參加過「五四」運動,在黨的「五大」上被選為中央監察委員);潘忠汝(黃麻起義總指揮),吳光浩(黃麻起義副總指揮,鄂豫邊紅軍及革命根據地創始人),劉光烈(黃麻起義副總指揮); 抗日戰爭時期:任士舜(黃陂縣第一支抗日武裝創建者)、楊學誠(鄂豫邊區抗日民主根據地主要創始人之一)。抗戰時期任偽中央執行委員、偽陸軍部長的漢奸葉篷,任湖北綏靖偵輯少將處長,武漢、重慶流氓幫會頭目楊慶山,也是黃陂人。 黃陂文化教育、科技界著名人物有:陳宣愷(中華大學的創辦人)、陳時(教育家)、陳啟天(哲學家)、余家菊(國家主義學者)、胡秋原(學者)、塗長望(氣象學家)、塗治(農學家)、田長霖(熱物理學家)、彭邦楨(詩人)、馮鑄(書法家)、王若愚(楚劇演員)、曾卓(詩人)、余傳韜(教育家)、田長焯(飛機工程師)、韓德乾(農學家)、陳慶宣(地質力學家 )、李明(飛機控制專家 )、劉緒貽(歷史學家)、馮今松(畫家)、辜勝阻(人口學家)、榮獲義大利加勛騎士勛章的萬子美、棋王柳大華、笑星田克兢等。 政界人物有許建國(歷任中國駐羅馬尼亞、阿爾巴尼亞大使)、王文生(全國政協副主席)、台灣前行政院長李煥等。 黃陂籍軍事將領徐海東大將(後劃歸大悟)、杜義德、陳慶先、韓偉中將,袁學凱、張廣才、熊伯濤、雷震、陳福初、葉超、李大清、方明勝、唐凱、童陸生少將,共計14
8. 黃陂的將軍有哪些
黃陂區的將軍有:藍天蔚、胡龍驤、蔡濟民、應龍翔、吳醒漢等。
1、藍天蔚
藍天蔚(1878—1921),中華民國軍事將領, 民主革命家,湖北武漢人。
1907年4月,藍天蔚赴奉天,在東三省總督徐世昌手下任職。
中華民國成立後,藍天蔚加入黎元洪領導的民社,疏遠掌握大權的袁世凱。1913年參加二次革命,1914年被投入監獄,經參謀次長陳宧斡旋而獲釋放。
1921年5月,為響應孫中山北伐,在湖北省組織鄂西聯軍。1922年1月,遭孫傳芳擊敗,退避四川夔州(今重慶奉節),被四川軍閥但懋辛逮捕。准備押送重慶時,藍天蔚開槍自殺成仁。
2、胡龍驤
胡龍驤(1888--?),字百城,湖北黃陂人。早年畢業於湖北將牟學堂,後任黎元洪第二十一混成協四十標隊官,1909年9月畢業於軍咨府軍官學堂(陸軍大學前身),曾任教練所總辦,車站司令官,參謀本部第三局局長,1913年10月任陸軍大學堂首任校長。1922年任將軍府將軍,授陸軍中將銜。
3、蔡濟民
蔡濟民(1886—1919),原名國楨,字香圃、幼襄。湖北黃陂人。少通經史,善詩文。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入湖北新軍,後入湖北陸軍(特別)小學堂。不久,任陸軍第八鎮十五協二十九標二營司務長、排長等職。
1917年被孫中山任命為護法軍政府鄂軍總司令。1919年1月28日在利川被川軍方化南殺害。1922年黎元洪總統特追贈其為陸軍上將。1927年湖北省政府公葬於武昌伏虎山。
4、應龍翔
應龍翔(1877--1948),字雲從,湖北黃陂人,早年入湖北新軍當兵,1899年由張之洞選派留學日本,入成城學校、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二期步兵科,1903年11月回湖北,任湖北將弁學堂教官,1904年調赴北京任練兵處軍政司器械科監督,後任陸軍部科長、一等咨議官。
1911年5月任河南陸軍第29混成協統領,賞陸軍協都統銜,旋因密謀河南革命,被河南巡撫撤職。
5、吳醒漢
吳醒漢(1883—1938),1883年出生於武漢市黃陂區王家河街棲鳳村解家田。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是指揮武昌起義當夜戰斗的兩名司令部領導成員之一,也是起義成功後軍政府謀略處與集賢館的主要領導人之一,有「首義金剛」之譽。
吳醒漢將軍歷任湖北軍政府軍務司副司長、軍備司司長、戰時司令部作戰主任參謀、都督府參謀長兼護軍司令、靖國軍第一軍總司令、黎元洪大總統府顧問、孫中山大總統府參軍、中國國民黨黨史編纂委員會編纂等職,民國初年,被授予陸軍中將軍銜。1938年8月18日在黃陂病逝。
9. 黃陂區在現役最高級別將領是誰
你應該說的是近現代來的源吧?太遠的還有傳說的就不扯了。
最著名的就是「黎黃陂」黎元洪了,民國第二任大總統(正式的)。
再就是gongD內的:
徐海東大將(後劃歸孝感大悟),杜義德、陳慶先、韓偉中將,袁學凱、張廣才、熊伯濤、雷震、陳福初、葉超、李大清、方明勝、唐凱、童陸生。
10. 湖北籍的開國將軍都有誰
湖北籍將軍:
元帥(1名)
林彪(黃岡)
大將(2名)
徐海東(黃陂今屬大悟)、王樹聲(麻城)
上將(14名)
韓先楚(黃安今紅安)、王平(陽新)、郭天民(黃安今紅安)、周純全(黃安今紅安)、陳再道(麻城)、王宏坤(麻城)、劉震(孝感)、陳錫聯(黃安今紅安)、陳士榘(荊門)、王新亭(孝感)、黃永勝(咸寧)、賀炳炎(松滋)、謝富治(黃安今紅安)、王建安(黃安今紅安)(1956年授上將)
中將(32名)
王必成(麻城)、王近山(黃安今紅安)、王尚榮(石首)、田維揚(棗陽)、成鈞(石首)、劉飛(黃安今紅安)、劉昌毅(黃安今紅安)、杜義德(黃陂)、楊秀山(沔陽今仙桃)、李天煥(黃安今紅安)、李成芳(麻城)、吳先恩(黃安今紅安)、余立金(大冶)、張才千(麻城)、張天雲(黃安今紅安)、張仁初(黃安今紅安)、陳康(廣濟今武洞)、陳慶先(黃陂)、周希漢(麻城)、周志堅(禮山今大悟)、胡奇才(黃安今紅安)、饒正錫(鍾祥)、秦基偉(黃安今紅安)、聶鳳智(禮山今大悟)、頓星雲(石首)、徐深吉(黃安今紅安)、徐斌洲(黃安今紅安)、黃新廷(沔陽今洪湖)、韓偉(黃陂)、程世才(大悟)、鮑先志(麻城)、詹才芳(黃安今紅安)、
少將(187名)
1.1955年(124名)
丁先國(麻城)、萬振西(漢川)、馬龍(大冶)、馬忠全(黃安今紅安)、王義勛(陽新)、王全國(沔陽今仙桃)、王誠漢(黃安今紅安)、王紹南(天門)、王政柱(麻城)、鄧岳(麻城)、鄧少東(大悟)、石志本(大悟)、鄧家泰(荊門)、甘思和(黃安今紅安)、石忠漢(孝感)、帥榮(黃梅)、葉建民(大悟)、盧南樵(孝感)、田厚義(大悟)、史可全(天門)、喬信明(大冶)、朱火華(麻城)、朱聲達(江陵)、伍瑞卿(大悟)、劉何(大悟)、劉少卿(黃岡)、劉華清(大悟)、劉振國(孝感)、劉清明(漢川)、劉福勝(黃安今紅安)、阮賢榜(通山)、孫光(大悟)、杜國平(廣濟今武洞)、嚴光(大悟)、李人林(天門)、李少元(英山)、李文清(松滋)、李書茂(沔陽今仙桃)、李世焱(黃安今紅安)、李慶柳(麻城)、李國良(荊門)、楊煥民(孝感)、吳林煥(大悟)、吳嘉民(陽新)、何光宇(大悟)、何濟林(沔陽今仙桃)、何輝燕(大悟)、何德慶(黃安今紅安)、鄒國厚(黃安今紅安)、閔學勝(黃安今紅安)、況玉純(黃安今紅安)、汪克明(陽新)、汪洪清(漢陽今蔡甸)、宋慶生(天門)、張廣才(黃陂)、張漢丞(麻城)、張秀龍(沔陽今仙桃)、張國傳(大悟)、張宗勝(大悟)、張春森(廣濟今武洞)、張培榮(麻城)、張竭誠(黃安今紅安)、張潮夫(大悟)、陳文彪(漢川)、陳華堂(天門)、陳金鈺(廣濟今武洞)、陳美藻(黃安今紅安)、陳福初(黃陂)、范忠祥(天門)、羅應懷(黃安今紅安)、羅坤山(沔陽今仙桃)、金世柏(黃安今紅安)、金紹山(大悟)、周長庚(石首)、周世忠(黃安今紅安)、周純麟(麻城)、周明國(大悟)、周學義(黃梅)、鄭國仲(黃安今紅安)、胡大榮(黃梅)、胡正平(黃安今紅安)、胡定千(孝感)、查國楨(蘄春)、趙文進(大悟)、趙正洪(黃梅)、趙國泰(崇陽)、祝世鳳(麻城)、胥治中(石首)、姚運良(大悟)、賀健(黃安今紅安)、袁克服(黃安今紅安)、袁學凱(黃陂)、夏耀堂(石首)、徐其孝(麻城)、徐紹華(黃安今紅安)、高志榮(麻城)、黃立清(大悟)、黃忠學(天門)、韓衛民(黃安今紅安)、韓東山(大悟)、喻新華(麻城)、程悅長(黃安今紅安)、傅傳作(石首)、童陸生(黃陂)、曾祥煌(潛江)、謝正榮(黃安今紅安)、謝甫生(大悟)、藍僑(廣濟今武洞)、雷震(黃陂)、雷紹康(大悟)、廖述雲(石首)、譚友林(江陵)、熊伯濤(黃陂)、熊應堂(黃安今紅安)、黎化南(長陽)、黎錫福(黃安今紅安)、樊哲祥(公安)、顏東山(大悟)、薛少卿(監利)、魏天祿(天門)、江騰蛟(黃安今紅安)、唐金龍(漢川)、蕭永正(麻城)、程儒珍(黃安今紅安)
2.1960~1965年(63名)
王萬金(沔陽今仙桃)、方明勝(黃陂)、方毅華(大悟)、葉超(黃陂)、盧燕秋(黃安今紅安)、馮仁恩(麻城)、寧賢文(大悟)、呂作松(陽新)、鄧可運(大悟)、朱玉學(麻城)、朱玉庭(巴東)、朱直光(陽新)、劉林(沔陽今仙桃)、江波(黃安今紅安)、江鴻海(麻城)、祁開仁(武昌今江夏)、阮漢清(通山)、蘇宏道(江陵)、別祖後(天門)、吳傑(大悟)、吳子傑(天門)、吳永光(大悟)、吳振挺(黃安今紅安)、汪運祖(黃安今紅安)、李長如(大悟)、李大清(黃陂)、李定灼(黃安今紅安)、李國良(天門)、楊虎臣(天門)、張天恕(黃安今紅安)、張志勇(黃安今紅安)、張賢良(公安)、張樹才(黃岡)、陳炎清(黃安今紅安)、范保順(天門)、羅厚福(黃安今紅安)、周家美(潛江)、鄭友生(孝感)、鄭本炎(大悟)、趙復興(沔陽今仙桃)、趙炳倫(麻城)、趙鶴亭(黃安今紅安)、賀俊偵(陽新)、秦光遠(黃安今紅安)、耿錫祥(黃安今紅安)、袁彬(麻城)、席舒民(大悟)、唐凱(黃陂)、塗錫道(黃安今紅安)、梅盛偉(陽新)、龔興業(荊門)、彭方復(陽新)、董志常(大悟)、董家龍(荊門)、程啟文(黃安今紅安)、詹少聯(黃安今紅安)、顏青雲(漢川)、戴克明(黃安今紅安)、戴克林(黃安今紅安)、殷國洪(黃安今紅安)、殷承禎(崇陽)、高林(大悟)、魏國運(監利)
1988年恢復軍銜制以來湖北籍獲軍銜、警銜有:
上將(9名)
劉華清(大悟1988年)、秦基偉(黃安今紅安1988年)、王誠漢(黃安今紅安1988年)、楊德清(應城1996年)、趙可銘(武漢1997年)、劉冬冬(武漢1998年)、喻林祥(應城2002年)、劉精鬆(石首1988年)、楊國屏(鍾祥1993年)
中將(22名)
傅奎清(英山原屬安徽1988年)、曾幼誠(武漢1988年)、邵農(武昌今江夏1990年)、楊正剛(鄖縣1993年)、鄒永釗(麻城1993年)、郭錫章(廣濟今武洞1993年)、何道泉(黃陂1994年)、程建寧(廣水1995年)、董良駒(鄂州1996年)、朱曙光(江陵1997年)、陳達植(武漢1997年)、羅友禮(鄂州1997年)、高文遠(黃陂1997年)、朱永清(隨州1999年)、熊自仁(監利2000年)、邱衍漢(天門2002年)、張詩明(荊州2002年)、孔瑛(武洞2003年)、葉愛群(大悟2003年)、張孝忠(應城2003年)、范曉光(陽新2005年)、江建曾(紅安2006年)
其中1955年與1988年都獲得將軍軍銜的有3名
秦基偉1955年中將1988年上將
劉華清1955年少將1988年上將
王誠漢1955年少將1988年上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