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武漢黃陂 > 黃陂北部將怎樣發展

黃陂北部將怎樣發展

發布時間:2021-02-16 17:34:37

① 江夏區的未來發展怎麼樣

江夏的發展應該就這幾年了,以後就基本定型了,光谷這邊的開發搞完了江夏的經濟也就定型了畢竟武漢現在已經夠大了,再過幾年一定就會停止向外的擴展而轉向中心城區的改造,江夏現在絕大部分都還是農村狀態

黃陂農村規劃和發展

隨著經濟的搞活,部分農民走出家門,棄農經商,造成土地撂荒,而還有一部分農民延續傳統的種植模式,以種植糧食作物為主,造成土地產出效益低下,出現了種地賠錢現象。平陰農民張爾濱在多年經營華信蔬菜合作社的過程中,敏銳地發現了這一問題,並通過學習外地經驗,發動當地農民成立了民發土地託管合作社,合作方式靈活多樣,可視托地農民的具體情況,採取全托、半托等多種託管模式。

土地託管合作社的成立,達到了多贏的效果:托地農民在每年享受固定收益的同時,可騰出精力經營自己的其他生意,還可為合作社打工,獲得工資收入,而合作社在獲得土地後,可發揮規模優勢,發展生態高效農業,還可為半托農民提供深耕、播種、打葯、技術指導等全套專業化服務,促進農業產業升級。據工商部門介紹,民發土地託管合作社是全省首家土地託管合作社。

③ 談武漢市城市發展的優勢條件

武漢市位於江漢平原東部,長江中游與長江、漢水交匯處。東經113°41′-115°05′,北緯29°58′-31°22′。東端在新洲區柳河鄉將軍山,西端為蔡甸區成功鄉窯灣村,南端在江夏區湖泗鄉劉均堡村,北端至黃陂區蔡店鄉下段家田村。市區由隔江鼎立的武昌、漢口、漢陽三鎮組成,通稱武漢三鎮。周邊與湖北省黃州、鄂州、大冶、咸寧、嘉魚、洪湖、仙桃、漢川、孝感、大悟、紅安、麻城等12個市、縣接壤,形似一隻自西向東的彩蝶。在我國經濟地理圈層中,武漢處於優越的中心位置,與長沙、鄭州、洛陽、南昌、九江、合肥、南京等大中城市相距700公里以內,與京、津、滬、穗(廣州) 、渝、西安等特大城市均相距在1200公里左右。特快火車基本10小時左右都可到達

地形

武漢地形以平原為主,兼有少量低山丘陵以及崗地。

分類 平坦平原 壟崗平原 丘陵 低山
百分比 39.25% 42.56% 12.32% 5.85%

平坦平原:位於長江、漢江及其支流兩岸以及湖泊周圍。是棉花和蔬菜產區。
壟崗平原:位於湖泊周圍和丘陵向平原的過渡帶,盛產水稻和魚。
丘陵:分為三列,均被林木覆蓋。
北列:分布在新洲區、黃陂區北部
中列:橫穿城區
南列:分布在蔡甸區、江夏區北部
低山:主要分布在黃陂區和新洲區東北部,海拔在200米~500米以上。黃陂區和孝感市交界的雙尖峰,海拔873米,是武漢最高點。

氣候環境

武漢市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總體氣候環境良好,近幾年30年來,年均降雨量1269毫米,且多集中在6-8月。年均氣溫15.8℃-17.5℃,年無霜期一般為211天-272天,年日照總時數1810小時-2100小時。

水系

武漢境內的長江、漢江、倒水河、灄水河和舉水河等5條河流的水質均達到地面水環境質量標准,郊區縣水質基本達到天然飲用水標准。以城區為中心,以長江為主幹構成的龐大水網,保證了良好的森林植被以及生態環境。長江由漢南區進入武漢市,自西南向東北流,到天興洲又折向東南,在左嶺附近又折向東北,在新洲區大埠出境,流程150.5公里。長江武漢段水量大,年平均7100億m3、汛期長、水位變化顯著。河道比較平直,但有丘陵逼近江岸,控制河道,使河道受約束,產生了天興洲、白沙洲等淤積而成的沙洲。長江武漢城區最窄處位於武漢長江大橋下,寬1100米;最寬處位於青山鎮,寬3880米。漢江從蔡甸區進入武漢市,在南岸咀注入長江,在武漢境內河道彎曲達22處。

地域面積

武漢市地域面積8467.11平方公里,為全省(湖北省)土地總面積的4.6%。武漢總屬江漢平原,大部分地區在海拔50米以下,黃陂、新洲北部屬中低丘陵地區,為大別山的綿延部分。河流水系由北部丘陵向南發展,注入長江。平原部分湖泊眾多,地勢低平,近代沖積層厚達30-50米,是很好的農耕地區。

自然資源和行政區劃

武漢市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這在國內外大城市中不多見。一是充足的水資源。我市江河縱橫,湖港交織,長江、漢水交匯於市境中央,且接納南北支流入匯,眾多大小湖泊鑲嵌在大江兩側,形成湖沼水網。全市共有水域面積2205.06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25.79%,居全國大城市之首。二是取之不盡的物產及生物資源。我市素有漁米之鄉美譽,糧食作物,共240多個品種;經濟作物,共50種;魚類資源,共11目11科88種,水生動物,共有8目14科45種。三是豐富的礦產資源,我市現已發現38種礦藏,其中已探明儲量的礦種有24種(不含地下水),佔全省已探明儲量礦種的30.38%。累計探明儲量96125.65萬噸,保有礦產儲量79829.75萬噸。非金屬礦產資源十分豐富,主要有建築材料用石英砂岩、磚瓦用粘土、制灰用灰岩、熔劑用灰岩和冶金用白雲岩等,其中膨潤土、冶金白雲岩、玻璃石英砂岩的儲量居全省首位,石膏的儲量規模居全省的第三位。全市已探明儲量的礦產地數384處,其中大型礦產地有4處、中型礦產地有10處、小型礦產地有43處、礦點327處。

截止2003年底,武漢市轄江岸、江漢、硚口、漢陽、武昌、青山、洪山、蔡甸、江夏、黃陂、新洲、東西湖、漢南13個區。前7個為中心城區。下轄108個街道辦事處,21個鎮,15個鄉,群眾組織3140個,其中社區居民委員會1107個,村民委員會2033個。

人口規模

2003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781.19萬人,比上年末增長1.7%。男性人口402.99萬人,佔51.6%,比上年末增長1.7%。;女性人口378.20萬人,佔48.4%,比上年末增長1.7%。農業人口306。21萬人, 比上年降低0.8%; 非農業人口474.98萬人,比上年3.4%。 2003年人口出生率7.16‰,人口死亡率5.01‰,自然增長率2.15‰;凈遷移率 15.99‰。計劃生育率98.80%。

交通

城際交通

武漢位於江漢匯流處,水運便利,明清時期就有「九省通衢」的美稱。近代京漢鐵路和粵漢鐵路陸續建成,使武漢成為全國最重要的水陸交通樞紐之一。

公路和鐵路
國道:316國道、318國道、106國道、107國道在此交匯。
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滬蓉高速公路、漢十高速公路在此交匯,武漢市內有天河機場高速公路、武漢外環高速公路等高速公路。
武漢是全國最為重要的鐵路樞紐之一,位於京廣鐵路、漢丹鐵路、長荊鐵路、武九鐵路、武麻鐵路交匯處。京廣鐵路穿城而過,京九鐵路從市東北角的新洲區穿過,另有武廣鐵路客運專線和合武快速鐵路在建。武昌火車站、漢口火車站和在建的武漢火車站構成了武漢客運樞紐。武昌南編組站、江岸西編組站和市北郊在建的武漢北編組站構成了武漢貨運樞紐。有全國18個鐵路局(集團)之一的武漢鐵路局。
漢口火車站列車大多往北。
武昌火車站列車一般向南較多。

航空和水運
武漢是華中地區航空中心,有武漢天河機場,機場與市區有天河機場高速公路相連。

武漢是長江的重要港口。有武漢港、陽邏港等。武漢港是長江「黃金水道」的中轉站,但隨著長江航運的衰落,武漢港也逐漸轉變功能而成為長途汽車站,有發往郊區的旅遊專線以及省內及省外的長途客運。近年來,國家及地方政府高度重視長江水運的開發,「黃金水道」又有了復甦的跡象。湖北省及武漢政府也加大了對武漢港口的投資力度,加上香港方面等外資的引進,武漢港口的硬體設施將會在未來的幾年裡有一個質的飛躍,新增加大型船隻泊位(5000噸級)以及現代化的掉臂,以便為武漢的各個開發區的大小企業提供更好的運輸服務。這樣也為武漢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市內交通

大橋

因為獨特的地理環境,武漢橋梁眾多。長江上從上游到下游依次有軍山長江大橋(長江五橋)、白沙洲長江大橋(長江三橋)、武漢長江大橋(長江一橋、公鐵兩用橋)、武漢長江二橋、天興洲長江大橋(長江四橋、公鐵兩用橋、在建)、陽邏長江大橋(長江六橋)共四座公路大橋和兩座公鐵兩用大橋。漢水上從上游到下游依次有長豐橋、知音橋、鐵路橋、月湖橋、江漢橋、晴川橋共五座公路橋和一座鐵路橋。

公共汽車和輪渡
武漢最早的公共汽車是從雙墩開往五福路的1路,發展至今已經有1、2、4、5、6、7、8、9字頭公汽線路幾百條,以及無軌電車線路7條。近年來,武漢市了實行城郊公交一體化工程,開通了編號為4位數的郊區公交。但是,由於這項工程牽涉到郊區中巴業主的利益,實行至今仍然阻力重重。

2002年,武漢市公共汽車公司、武漢市電車公司、武漢市輪渡公司、武漢市出租汽車公司、武漢市汽車輪渡管理所、武漢市公用客車廠組建成立武漢市公共交通集團,2003年正式掛牌。

軌道交通
2000年,國家批准長春、大連、武漢和重慶4個城市為首批輕軌建設示範城市之後,武漢軌道交通公司成立。2000年底,投資21.99億元、總長約10公里的一期工程正式開工,2003年底具備試通車條件,2004年7月投入試運營。由於線路短、票價高、換乘不便、路線不合理等原因,在試運營期和正式運營初期,武漢輕軌載客量都較低。其後雖然武漢軌道交通公司採取降價措施以吸引市民,但是成效並不明顯。

武漢市規劃未來的軌道交通網由7條線路構成,總長222.8公里。除一號線吳家山至堤角30.5公里為輕軌外,其餘6條線路都是地鐵。分別為:二號線,常青花園至流芳,39.8公里;三號線,沌口至三金潭,32.2公里;四號線,永安堂至青山,29.3公里;五號線,青山至青菱,33公里;六號線,老關村至堤角,25.3公里;七號線,古田至野芷路,32.7公里。這7條線路中,二、三、四號線跨越兩江,連通三鎮;一、五號線分別貫穿漢口、武昌的東西方向;六號線溝通漢口、漢陽舊城及後湖新區;七號線則把漢口北部與武昌東南部聯為一體。

過江隧道
(在建,2004年11月28日開工,總建設周期45個月)

武漢隧道為長江上的第一座過江隧道,長約3.6公里(含匝道),漢口越江點位在江灘公園附近,勝利街設右進隧道匝道、天津路設右出隧道匝道;武昌越江點位於和平大道,友誼大道設4條匝道連接。該工程為左、右道隔離的雙向4車道公路隧道,設計使用年限100年,可抗6級地震和300年一遇洪水。

④ 武漢市黃陂區羅漢寺街,宴邊羅地方好嗎,偏不偏僻,有發展嗎

羅漢寺街現在是往東邊靠橫山一帶發展,你說的宴邊羅在羅漢西街龍須河西岸,說實話沒什麼發展。就以羅漢現在這個發展速度,只有從羅漢正街十字路到橫山的橫花線一帶會有點發展,拆遷建工業園,新農村,也就是胡細灣,黃家墩,張揚灣那一條線

⑤ 武漢黃陂和蔡甸誰發展得更好些

我是蔡甸的。。我覺得蔡甸發展的很一般。。。
很慢。。就靠賣地搞經濟開發區了。。。
黃陂發展的好一些。。。

⑥ 僅僅只是武漢的一個衛星城,為什麼黃陂前川的房價可以過萬

歡迎融創在黃陂前川之東建設長江文旅城,並不是因為經濟的原因,而是希望用這個大項目沖擊一下略顯封閉保守的武漢北部小衛星城。

黃陂前川,在沒有長江文旅城之前,只是一個小縣城,居民以土著為主,由於地理條件優越,所以經濟還算不錯,但因為城市沒有融入武漢,當地人眼界不怎麼開闊確是肯定的了。

前川成為黃陂的首善之區已有千年歷史了(南宋開始縣城遷至城關),是武漢新城區中獨一無二,名正言順的千年古城,縣城城牆原為土城,明代萬曆年間改為磚牆,清同治年間最後一次修築,解放後擴建街道時逐漸拆除,可惜了,如果城牆還在,前川絕對是武漢最著名的古鎮了,光靠旅遊都可以養活不少人,但如今的前川人,如果進不了T制內,就只有外出打工的份,這告訴我們,歷史其實也是財富。

長江文旅城建成後,其遊客顯然不會只局限於武漢人,湖北甚至中部地區的遊客才是主流,當無數外地人湧入前川的時候,前川當然會發生變化,就如同武漢這十幾年的變化一樣,外地人會帶來新的思潮,新的觀點,新的產業,新的文化,這樣,前川人才能走出同溫層,重拾我們過去敢為天下先的勇敢精神。

前川住著確實舒服,空氣好、治安佳,更關鍵是配套牛,太安逸了人的闖勁就不足,希望長江文旅城帶來的外地旅客能改變黃陂人這種“小富即安”的惰性,讓前川重拾往日輝煌,帶動整個黃陂區的發展。

⑦ 黃陂五湖發展路封了幾年怎麼不修

黃陂武湖發展路封閉幾年了,現在已經在陸續的進行施工資

⑧ 黃陂前川西寺大道水塔和辛店之間未來有何規劃

黃陂前川西寺大道水塔和新建之間未來有何規劃?要是有規劃的話,肯定就是要看當地的政府是怎樣的一種規劃戰略戰術呢。

⑨ 武漢黃陂發展前景怎麼樣

我是黃陂人啊,發展很快啊,幾年而已黃陂的變化就已經很大,已經有漸漸向發展較好的區看齊的趨勢,整體勢頭不錯,很多武漢城內的人選擇在這里買房呢

⑩ 嫁到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怎麼解決戶口問題

武漢市位於江漢平原東部,長江中游與長江、漢水交匯處。東經113°41′-115°05′,北緯29°58′-31°22′。東端在新洲區柳河鄉將軍山,西端為蔡甸區成功鄉窯灣村,南端在江夏區湖泗鄉劉均堡村,北端至黃陂區蔡店鄉下段家田村。市區由隔江鼎立的武昌、漢口、漢陽三鎮組成,通稱武漢三鎮。周邊與湖北省黃州、鄂州、大冶、咸寧、嘉魚、洪湖、仙桃、漢川、孝感、大悟、紅安、麻城等12個市、縣接壤,形似一隻自西向東的彩蝶。在我國經濟地理圈層中,武漢處於優越的中心位置,與長沙、鄭州、洛陽、南昌、九江、合肥、南京等大中城市相距700公里以內,與京、津、滬、穗(廣州) 、渝、西安等特大城市均相距在1200公里左右。特快火車基本10小時左右都可到達
地形
武漢地形以平原為主,兼有少量低山丘陵以及崗地。
分類 平坦平原 壟崗平原 丘陵 低山
百分比 39.25% 42.56% 12.32% 5.85%
平坦平原:位於長江、漢江及其支流兩岸以及湖泊周圍。是棉花和蔬菜產區。
壟崗平原:位於湖泊周圍和丘陵向平原的過渡帶,盛產水稻和魚。
丘陵:分為三列,均被林木覆蓋。
北列:分布在新洲區、黃陂區北部
中列:橫穿城區
南列:分布在蔡甸區、江夏區北部
低山:主要分布在黃陂區和新洲區東北部,海拔在200米~500米以上。黃陂區和孝感市交界的雙尖峰,海拔873米,是武漢最高點。
氣候環境
武漢市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總體氣候環境良好,近幾年30年來,年均降雨量1269毫米,且多集中在6-8月。年均氣溫15.8℃-17.5℃,年無霜期一般為211天-272天,年日照總時數1810小時-2100小時。
水系
武漢境內的長江、漢江、倒水河、灄水河和舉水河等5條河流的水質均達到地面水環境質量標准,郊區縣水質基本達到天然飲用水標准。以城區為中心,以長江為主幹構成的龐大水網,保證了良好的森林植被以及生態環境。長江由漢南區進入武漢市,自西南向東北流,到天興洲又折向東南,在左嶺附近又折向東北,在新洲區大埠出境,流程150.5公里。長江武漢段水量大,年平均7100億m3、汛期長、水位變化顯著。河道比較平直,但有丘陵逼近江岸,控制河道,使河道受約束,產生了天興洲、白沙洲等淤積而成的沙洲。長江武漢城區最窄處位於武漢長江大橋下,寬1100米;最寬處位於青山鎮,寬3880米。漢江從蔡甸區進入武漢市,在南岸咀注入長江,在武漢境內河道彎曲達22處。
地域面積
武漢市地域面積8467.11平方公里,為全省(湖北省)土地總面積的4.6%。武漢總屬江漢平原,大部分地區在海拔50米以下,黃陂、新洲北部屬中低丘陵地區,為大別山的綿延部分。河流水系由北部丘陵向南發展,注入長江。平原部分湖泊眾多,地勢低平,近代沖積層厚達30-50米,是很好的農耕地區。
自然資源和行政區劃
武漢市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這在國內外大城市中不多見。一是充足的水資源。我市江河縱橫,湖港交織,長江、漢水交匯於市境中央,且接納南北支流入匯,眾多大小湖泊鑲嵌在大江兩側,形成湖沼水網。全市共有水域面積2205.06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25.79%,居全國大城市之首。二是取之不盡的物產及生物資源。我市素有漁米之鄉美譽,糧食作物,共240多個品種;經濟作物,共50種;魚類資源,共11目11科88種,水生動物,共有8目14科45種。三是豐富的礦產資源,我市現已發現38種礦藏,其中已探明儲量的礦種有24種(不含地下水),佔全省已探明儲量礦種的30.38%。累計探明儲量96125.65萬噸,保有礦產儲量79829.75萬噸。非金屬礦產資源十分豐富,主要有建築材料用石英砂岩、磚瓦用粘土、制灰用灰岩、熔劑用灰岩和冶金用白雲岩等,其中膨潤土、冶金白雲岩、玻璃石英砂岩的儲量居全省首位,石膏的儲量規模居全省的第三位。全市已探明儲量的礦產地數384處,其中大型礦產地有4處、中型礦產地有10處、小型礦產地有43處、礦點327處。
截止2003年底,武漢市轄江岸、江漢、硚口、漢陽、武昌、青山、洪山、蔡甸、江夏、黃陂、新洲、東西湖、漢南13個區。前7個為中心城區。下轄108個街道辦事處,21個鎮,15個鄉,群眾組織3140個,其中社區居民委員會1107個,村民委員會2033個。
人口規模
2003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781.19萬人,比上年末增長1.7%。男性人口402.99萬人,佔51.6%,比上年末增長1.7%。;女性人口378.20萬人,佔48.4%,比上年末增長1.7%。農業人口306。21萬人, 比上年降低0.8%; 非農業人口474.98萬人,比上年3.4%。 2003年人口出生率7.16‰,人口死亡率5.01‰,自然增長率2.15‰;凈遷移率 15.99‰。計劃生育率98.80%。
交通
城際交通
武漢位於江漢匯流處,水運便利,明清時期就有「九省通衢」的美稱。近代京漢鐵路和粵漢鐵路陸續建成,使武漢成為全國最重要的水陸交通樞紐之一。
公路和鐵路
國道:316國道、318國道、106國道、107國道在此交匯。
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滬蓉高速公路、漢十高速公路在此交匯,武漢市內有天河機場高速公路、武漢外環高速公路等高速公路。
武漢是全國最為重要的鐵路樞紐之一,位於京廣鐵路、漢丹鐵路、長荊鐵路、武九鐵路、武麻鐵路交匯處。京廣鐵路穿城而過,京九鐵路從市東北角的新洲區穿過,另有武廣鐵路客運專線和合武快速鐵路在建。武昌火車站、漢口火車站和在建的武漢火車站構成了武漢客運樞紐。武昌南編組站、江岸西編組站和市北郊在建的武漢北編組站構成了武漢貨運樞紐。有全國18個鐵路局(集團)之一的武漢鐵路局。
漢口火車站列車大多往北。
武昌火車站列車一般向南較多。
航空和水運
武漢是華中地區航空中心,有武漢天河機場,機場與市區有天河機場高速公路相連。
武漢是長江的重要港口。有武漢港、陽邏港等。武漢港是長江「黃金水道」的中轉站,但隨著長江航運的衰落,武漢港也逐漸轉變功能而成為長途汽車站,有發往郊區的旅遊專線以及省內及省外的長途客運。近年來,國家及地方政府高度重視長江水運的開發,「黃金水道」又有了復甦的跡象。湖北省及武漢政府也加大了對武漢港口的投資力度,加上香港方面等外資的引進,武漢港口的硬體設施將會在未來的幾年裡有一個質的飛躍,新增加大型船隻泊位(5000噸級)以及現代化的掉臂,以便為武漢的各個開發區的大小企業提供更好的運輸服務。這樣也為武漢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市內交通
大橋
因為獨特的地理環境,武漢橋梁眾多。長江上從上游到下游依次有軍山長江大橋(長江五橋)、白沙洲長江大橋(長江三橋)、武漢長江大橋(長江一橋、公鐵兩用橋)、武漢長江二橋、天興洲長江大橋(長江四橋、公鐵兩用橋、在建)、陽邏長江大橋(長江六橋)共四座公路大橋和兩座公鐵兩用大橋。漢水上從上游到下游依次有長豐橋、知音橋、鐵路橋、月湖橋、江漢橋、晴川橋共五座公路橋和一座鐵路橋。
公共汽車和輪渡
武漢最早的公共汽車是從雙墩開往五福路的1路,發展至今已經有1、2、4、5、6、7、8、9字頭公汽線路幾百條,以及無軌電車線路7條。近年來,武漢市了實行城郊公交一體化工程,開通了編號為4位數的郊區公交。但是,由於這項工程牽涉到郊區中巴業主的利益,實行至今仍然阻力重重。
2002年,武漢市公共汽車公司、武漢市電車公司、武漢市輪渡公司、武漢市出租汽車公司、武漢市汽車輪渡管理所、武漢市公用客車廠組建成立武漢市公共交通集團,2003年正式掛牌。
軌道交通
2000年,國家批准長春、大連、武漢和重慶4個城市為首批輕軌建設示範城市之後,武漢軌道交通公司成立。2000年底,投資21.99億元、總長約10公里的一期工程正式開工,2003年底具備試通車條件,2004年7月投入試運營。由於線路短、票價高、換乘不便、路線不合理等原因,在試運營期和正式運營初期,武漢輕軌載客量都較低。其後雖然武漢軌道交通公司採取降價措施以吸引市民,但是成效並不明顯。
武漢市規劃未來的軌道交通網由7條線路構成,總長222.8公里。除一號線吳家山至堤角30.5公里為輕軌外,其餘6條線路都是地鐵。分別為:二號線,常青花園至流芳,39.8公里;三號線,沌口至三金潭,32.2公里;四號線,永安堂至青山,29.3公里;五號線,青山至青菱,33公里;六號線,老關村至堤角,25.3公里;七號線,古田至野芷路,32.7公里。這7條線路中,二、三、四號線跨越兩江,連通三鎮;一、五號線分別貫穿漢口、武昌的東西方向;六號線溝通漢口、漢陽舊城及後湖新區;七號線則把漢口北部與武昌東南部聯為一體。
過江隧道
(在建,2004年11月28日開工,總建設周期45個月)
武漢隧道為長江上的第一座過江隧道,長約3.6公里(含匝道),漢口越江點位在江灘公園附近,勝利街設右進隧道匝道、天津路設右出隧道匝道;武昌越江點位於和平大道,友誼大道設4條匝道連接。該工程為左、右道隔離的雙向4車道公路隧道,設計使用年限100年,可抗6級地震和300年一遇洪水。

閱讀全文

與黃陂北部將怎樣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