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黃陂區做什麼生意好
黃陂區的發展勢頭挺不錯的,創業能選擇的項目也真的不少了,可以先在黃陂區的市場做一下調查看看,創業一定要找到符合市場情況的產品或者行業才行,現在做生意不容易的,沒有好的項目往往都很難做起來,可以選擇那種新出來的項目去做,因為新項目做的人很少,競爭很小,利潤應該會比較高一些,賺的錢可能會多一些。
❷ 為什麼很多人只要說起到黃陂就感覺很窮很偏
因為黃陂有能力有本事有錢的人幾乎都去武漢,或者外地打拚了
剩下留在黃版陂的要麼是權老人孩子,要麼是混得一般般的中年人
更多的,是更窮的鄉下人往黃陂跑。以前鄉下人都到黃陂玩,你自己去黃陂廣場觀察一圈就知道。現在他們也去漢口北玩。
黃陂人比較懶說真的,雖然我也是黃陂人,但你不能否認這個事實
黃陂一中年年不如新洲一中,上至教師領導,下至學生,都逃不脫干係。
黃陂沒有什麼強勢的經濟實力,幾乎沒有什麼公司想落腳在這里,就是仗著人多物博,整天想著開發旅遊業。開發了也不見得就開發得好,收費還高坑慘外地人。以前武漢人沒事還去去木蘭天池木蘭草原什麼的,現在武漢人一聽說黃陂的什麼木蘭花海,雲霧山,立馬連連擺手,神情劇變,身為黃陂人心裡要有數。
一個地名從來不能讓別人感覺很窮很偏,但一個地方的人卻可以。
❸ 武漢黃陂和蔡甸誰發展得更好些
我是蔡甸的。。我覺得蔡甸發展的很一般。。。
很慢。。就靠賣地搞經濟開發區了。。。
黃陂發展的好一些。。。
❹ 黃陂五湖發展路封了幾年怎麼不修
黃陂武湖發展路封閉幾年了,現在已經在陸續的進行施工資
❺ 武漢黃陂區的經濟情況怎麼樣,居於武漢的什麼位置。
黃陂經濟08 09年連續兩年在湖北縣級城市排名第三位於武漢的北部 到漢口只有半個小時的內車程 有291 292 293 295 296 229 等公交容線路到達黃陂區各地292 295到達黃陂中心城區 前川距離漢口火車站50分鍾 292路直達漢口火車站本人是土生土長的黃陂人 有需要可以繼續問我我很樂意回答!
❻ 黃陂有什麼支撐產業
黃陂區產業結構在調整中不斷優化。1978年、1995年、2002年,國內生產總值中,一、二、三產業的比例分別為54.8∶25.3∶19.9,33.0∶36.4∶30.6,19.8∶35.9∶44.3。「三、二、一」產業格局已經形成。第一產業中,種植業雖佔主體地位,但內部結構向多種經營方向調整;林業、畜牧業和漁業發展較快。第二產業中,工業增加值佔89%,建築業為11%。民營工業企業快速發展。2002年,民營工業企業工業總產值為1160240萬元,佔全區工業企業的94.8%,成為區工業主體。第三產業多業推動、跨越發展。批發零售貿易、餐飲業持續增長,年均增長20.1%,佔三產業的三分之一;交通運輸、郵電業快速發展,其增加值佔三產業的34.8%;房地產業迅速成為新興增長點,在三產業中的比重達到13.2%。新興的旅遊業發展迅猛,2002年創收23500萬元。
❼ 武漢黃陂發展前景怎麼樣
我是黃陂人啊,發展很快啊,幾年而已黃陂的變化就已經很大,已經有漸漸向發展較好的區看齊的趨勢,整體勢頭不錯,很多武漢城內的人選擇在這里買房呢
❽ 僅僅只是武漢的一個衛星城,為什麼黃陂前川的房價可以過萬
歡迎融創在黃陂前川之東建設長江文旅城,並不是因為經濟的原因,而是希望用這個大項目沖擊一下略顯封閉保守的武漢北部小衛星城。
黃陂前川,在沒有長江文旅城之前,只是一個小縣城,居民以土著為主,由於地理條件優越,所以經濟還算不錯,但因為城市沒有融入武漢,當地人眼界不怎麼開闊確是肯定的了。
前川成為黃陂的首善之區已有千年歷史了(南宋開始縣城遷至城關),是武漢新城區中獨一無二,名正言順的千年古城,縣城城牆原為土城,明代萬曆年間改為磚牆,清同治年間最後一次修築,解放後擴建街道時逐漸拆除,可惜了,如果城牆還在,前川絕對是武漢最著名的古鎮了,光靠旅遊都可以養活不少人,但如今的前川人,如果進不了T制內,就只有外出打工的份,這告訴我們,歷史其實也是財富。
長江文旅城建成後,其遊客顯然不會只局限於武漢人,湖北甚至中部地區的遊客才是主流,當無數外地人湧入前川的時候,前川當然會發生變化,就如同武漢這十幾年的變化一樣,外地人會帶來新的思潮,新的觀點,新的產業,新的文化,這樣,前川人才能走出同溫層,重拾我們過去敢為天下先的勇敢精神。
前川住著確實舒服,空氣好、治安佳,更關鍵是配套牛,太安逸了人的闖勁就不足,希望長江文旅城帶來的外地旅客能改變黃陂人這種“小富即安”的惰性,讓前川重拾往日輝煌,帶動整個黃陂區的發展。
❾ 武漢為什麼會發展成為內陸少有的大城市
第一章 武漢介紹
1.1自然條件
武漢市位於湖北省東部,長江與漢江交匯處,市區被長江、漢江分隔為武昌、漢口、漢陽隔水相望的三部分,素有「武漢三鎮」之稱。
全市土地面積8467.1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為2143.6平方公里,水域占土地總面積的1/4。地形上是北高南低,屬殘丘性河湖沖積平原,北部為山地丘陵,其餘均屬沃野千里的江漢平原,地勢平坦,河道縱橫,湖泊星羅棋布。
武漢地處中低緯度,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侯,夏熱冬冷,四季分明,無霜期長,達237-271天,降水豐沛,多年平均水量為1140-1265毫米,光照充足,熱量豐富。
武漢地區是典型的內陸盆地及地殼相對穩定的地區,根據長期以來詳盡的地震觀測資料,武漢地區未有過大震,是難得的具有較穩定地質構造的大城市。
武漢具有突出的區位優勢,它位於中國經濟地理的中心區,北至北京、東至上海、南達廣州、西去西安,均在1200公里左右行程,有水、陸、空交通相連。在中國東部、中部、西部三大經濟帶中,武漢具有承東啟西的特殊區位。
武漢與其周邊地區具有更為密切的經濟聯系,這個范圍涉及四個省份的十多個城市。包括煤、鐵、石油等重要資源的供應基地,以及與之共同構建的汽車、冶金、建材、紡織、石油化工工業走廊。
1.2 城市簡史
武漢市歷史悠久,境內發現的殷商古城----盤龍城,距今已有3500年的歷史。三國時代(公元220-280年)武漢已形成商業中心,明末清初(十七世紀初)漢口鎮已成為「天下四大名鎮」之一,是長江中游的一座大都會。十九世紀初,漢口辟為通商口岸,外國人士在此開辦了百多家工廠、洋行。當時,武漢的對外貿易額及工廠總數曾位居全國第二位,商業輻射面達及華東、華北、西北及西南。
新中國成立之後(1949年),將原行政隸屬關系不同的漢口、武昌及漢陽三地區合並成立了武漢市。
武漢市是湖北省省會,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我國中部地區的特大城市,是我國中部水陸空交通郵電的主樞紐,素有「九省通衢」之美譽。
悠久的歷史文化,給武漢留下了眾多寶貴的歷史遺跡和人文景觀,1986年,武漢市被列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1.3社會經濟結構與活動狀況
1.3.1行政區劃
武漢市下轄江岸、江漢、 石喬口、漢陽、武昌、青山、洪山七個城區;漢南、東西湖兩個郊區;蔡甸、江夏、黃陂、新洲新型城區(分別於近年撤縣建區),共十三個區縣級單位。
1.3.2經濟結構
武漢1995年國內生產總值606.91億元,較上年增長16.7%,(按可比價格計算,下同),在「八五」時期年均增長15.9%,高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成績顯著。武漢是我國的重要工業基地,國有工業擁有總資產855.3億元,在全國各大城市中居第四位。
工業結構經過調整,輕重工業比例由41.7:58.3(1990年) 變為37.2:62.8(1995年)。鋼鐵、汽車、機電、高新技術四大工業支柱格局以及服裝、食品、化工、建材類產品特色逐漸明晰。非國有工業高速增長,使工業經濟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國有經濟和非國有經濟的比重由81.1:10.9(1990年)變為71.9:20.1(1995年)。國有大中型企業在工業經濟中仍起著主導和骨幹作用。農業生產穩步上升,「菜藍子」工程建設成就尤為顯著。
第三產業增加值為251.50億元。比上年增長19.8%,高於第一、二產業增幅。第三產業中的三大主導行業為商貿、運輸郵電及金融保險。商品交易市場十分發達,是中國內陸最大的商貿中心,金融業發展迅速,作為我國中部地區金融中心地位不斷加強。一、二、三產業比例由15.6:52.0:32.4(1990年)調整為10.0:48.6:41.4(1995年),向前邁進一大步。
社會勞動者就業情況,從業人員總計398萬多人,(表1-1)。1995年與1990年比較,從產業門類看,第三產業從業者明顯增大,居第一位。從所有制類型看,私營、個體從業者及其它經濟職工增加了十倍多,國有經濟職工仍佔主體地位。1995年安置待業人員44000人就業。職工年平均工資5327元,其中國有經濟職工為5781元,集體經濟職工為3534元。
1990年 1995年
人數(人) 比例(%) 人數(人) 比例(%)
總計 35577977 100 3986400 100
第一產業 1026354 28.7 936400 23.5
第二產業 10475038 41.2 1509800 37.9
第三產業 1076585 30.1 1540200 38.6
資料來源:武漢統計鑒(1996年)
1.3.3 教育、文化、衛生
教育。武漢市有33所高等學校,在校生15萬多人。基礎教育穩定發展,有普通中學523所,小學2033所,適齡兒童入學率99.6%,城區已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並且中等職業技術教育也發展較快。另有科學技術研究機構126所,科技綜合實力僅次於北京、上海,居全國第三位。
文化。1995年全市有公共圖書館17個,藏書649.8萬冊。博物館11個,文物藏品14.8萬件。文化館21個。
衛生。1995年全市有醫院224所,衛生技術人員5.9萬人,其中醫生2.5萬人,護士1.9萬人,醫院床位3.0萬張。在城市人口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基本醫療服務條件有所改善:
全市急性傳染病發病率為300.6/10萬,比1990年下降了52.3%。計劃免疫接種率為95.1%。全市疾病死亡率最高的前四種疾病依次為:腦血管病、惡性腫瘤、心臟病、呼吸系統疾病。
1.4 人口
1.4.1常住人口:指具有武漢市正式戶籍的人口。
人口數及分布。1995年末,全市戶籍人口71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0萬人,人口出生率10.79‰,死亡率6.01‰,自然增長率4.78‰,遷移增長率7.7‰ 。各區縣人口數及密度(表1-2)可見,人口分布不均,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最小為江夏區僅314,最大為江漢區,達13145,相差42倍,(圖1-5)。全市可劃分為兩大部分:I.原先成立的七個城區,II.其它各區縣。前者人口平均密度為4196,是後者450的9倍。
表1-2 武漢市人口數,人口密度 (武漢統計年鑒1996年)
區、縣
土地面積
年末人口
人口密度
(平方公里)
(人)
(人/平方公里)
總 計
8467.11
7100100
839
江岸區
64.24
599243
9328
江漢區
33.43
439441
13145
橋口區
46.40
526694
11351
漢陽區
91.50
374244
4090
武昌區
81.22
787635
9698
青山區
45.13
404141
8955
洪山區
501.70
543584
1083
蔡甸區
1091.00
513068
470
江夏區
2008.98
630326
314
東西湖區
495.51
205241
414
漢南區
268.00
101581
379
黃陂區
2261.00
1060637
473
新洲區
1479.00
905265
612
第I部分地區為武漢市經濟密集、社會活動頻繁的地區,因此,其發展----環境相互作用強度大 。
人口構成。總人口中男性3663744人,女性3436356人,比例為51.6:48.4。農業人口3033274人,非農業人口4066826人 。各年齡段(5歲為一段)中,以15—44歲6個年齡段人口較多,占總人口的53.4%。60歲以上人口數761434人,占總人口10.7%,按10%的標准,則武漢市已跨入老年社會。
教育程度。按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資料(1990年),武漢市十五歲以上各種文化程度人口情況如下:(人/千人)
大學本科 29 大學專科 33 中專 38 高中 129 初中 275 小學262 文盲、半文盲 112
具有高等文化、中等文化、初等文化、文盲半文盲的相對比例為1:7:4:2。文化水平總體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如同期全國人口中具有大專以上水平的為14.2/千人。
居民收入。城區居民1995年人均生活費收入4170元,比1990年實際增長32.4%(扣除物質因素)。居民人均購買食品的支出,比1990年實際增長20%,而恩格爾系統(即食品支出占消費總支出的比重)由1990年的58.2%降低到1995年的52.2%,1995年農民人均純收人達1842元,比上年實際增長7.2%。恩格爾系統為57%,較上年下降2個百分點。這些均顯示了城鄉居民生活質量水平的提高。
1.4.2流動人口
指不具備武漢市正式戶藉的人口,據統計日平均為75萬人(1990年),較1983年增加了3.7倍,現增勢不減。
(1)滯留時間
滯留 > 12個月者佔43.3%;滯留1-12個月者佔26.7%;滯留 < 1個月者佔30.0%。
滯留者以從事勞務及經商貿易者居多,占總數的68%,滯留期多在一個月以上,滯留在1個月以下的多為探訪者、公差者、中轉旅行者、佔31.5%,另有盲目流動者佔0.5%。
(2)構成特點
年齡:16—35歲青壯年者佔65%以上;
性別:男性61%,女性39%;
教育程度:與常住人口比較,大專以上的低6.63個百分點;高中水平的低9.23個百分點;初中小學水平的高出15.2個百分點。
來源:四分之三來自農村。
居留地:主要暫住在武漢市城區范圍內,房屋租金低廉的城郊結合部往往是其聚居之處。
(3)對城市人口結構的影響
以城區常住人口數為基數,流動人口為常住人口的20%,若取16-35歲年齡段計,前者為後者的36%,即在城區,這個最具活力的年齡段人口中,每不到四人就有一個是流動人口。
1.5環境建設概況
「八五」期間,我市環境建設取得較大發展,在經濟高速增長情況下,大氣、水和雜訊環境質量與「七五」末期相比,基本保持穩定。這是對環境實施綜合整治取得效果。1991-1995年全市投入污染治理資金4。21億元,完成了1120項污染治理項目,明顯降低了工業「三廢」的排放量,在城市垃圾處理、道橋建設、煤氣工程、排水與污水處理工程及綠化建設等方面的成就,提高了城市環境基本設施的整體水平;實施工業布局調整,創建煙塵控制區及雜訊達標區,綜合整治大氣、水、雜訊環境。在全國37年環境重點城市的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中,我市連續七年取得較好成績。
但是,我市還存在水污染蔓延、汽車尾氣污染加重及生態環境破壞等問題,在城市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仍面臨著環境問題的嚴峻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