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武漢黃陂 > 黃陂連氏宗祠

黃陂連氏宗祠

發布時間:2021-02-17 11:44:03

㈠ 司馬鎮大布鄉的廣東連氏自稱上黨連氏

廣東連氏其實大部分是宋、元代從福建分去的,少數是折轉江西、湖北來的。就其源流可分三個大派系。莆田重岩公後裔—潮陽溪南金誥公派系潮陽連氏支系是廣東歷史較久,人口最多的一支連氏。奉金誥公(號衿教)為大始祖。據汕尾連氏族譜《遷潮史略》載:先祖重岩公生於福建莆田縣獅子巷,官拜軍機大臣.
宋微宗年間(公元1101—1115年)重岩公之裔孫,始遷潮陽練江之北(今揭西),後移居練江之南,故命名曰溪南。
據大布連氏宗祠族史載:「一世祖金誥公,字有倫,紀所出自地,系福建興化府莆田縣七板橋,生於大宋寧宗王嘉泰甲子年至理宗王開慶已未年間,由歲貢任崑山縣丞,任滿致仕一如嬪姓林,產下一男諱闡,由進士出身,遠任潮陽縣令,懇公上任掌文,公即挈家隨甥赴任。至潮陽,游覽名山大川,遍閱都邑,里居見潮,山明水秀,地饒人富,不思旋歸鄉,立籍潮邑,創基址於溪南。」以上說明,潮陽溪南連氏是福建莆田連重岩公的裔孫,其大始祖金誥公就是重岩公的後裔之一,遷粵時,初居揭陽,後才遷潮陽溪南。
溪南金誥公生五子,除長子留原籍,其他四子分別創下東埔、大布、司馬浦和蔡溝連氏。永曆年間(明末清初)因鄭(一說趙)錦一條干戈擾亂,金誥公的後裔四處逃難,甚有把自己姓改為同(諧)音的顏、邢的,至清代中期又逐復為連姓。故潮陽一帶有「連、顏、邢」一家人之說。潮陽連氏今以大布一支最望,司馬浦大布鄉上、下兩片單一連姓,里外總人口三萬多人,是廣東最大,全國最多的連氏族人聚居地之一。
一九九九年八月暑期,編者親訪大布,讀其族譜序,發現他們的先祖不是直接來自莆田,而是先遷到漳浦鳳塘,再經龍溪青蕉村遷潮陽的。該序是明景泰甲成科進士連天榮所撰。天榮是當時金誥公——廉溪公派裔孫,他游庠漳郡間,曾謁拜過鳳塘純齋公祠和青蕉朴庵公祠,並訪同脈族親。長期來,大布連氏只知「福澤莆田」而不知是「青蕉一脈」。為此,編者特為潮陽大布連氏編繪源流表,以供潮陽宗親鑒證。汕尾連氏支系:居汕尾城區東沖鎮尤溪鄉大園村(原屬海豐縣管轄)和紅海灣田乾鎮浦圩。這支連氏源自大布連氏,開基祖是天恩公,其子孫直仲,仰南二人於清康熙二年(1663年)遷來尤溪定居蕃衍,今傳16世,字輩是天、沖、仰、瑞、延、君、特、宮、道、興、文、仕、 賢。
海豐連氏支系:居公平鄉,也源自大布連氏,詳情待進一步了解。普寧連氏支系:居大北山水庫旁之潮尾村和梅塘鎮新寮連屋。源自溪南連氏。揭陽連氏支系:金誥公(衿教)在此開基,揭陽無疑有其後裔。具體待考。聽說潮陽大布連氏宗親拜祖活動還有來此城東外圍邢的「三姓祠」舉行。綜上述,金誥公派包括今潮陽(大布、溪南、夏東埔、司馬浦、蔡溝)連氏和汕尾、海豐、普寧、揭陽等地連氏,這一支系的特點是,分布集中在南粵,人口多,歷史較久,旅外親人較多,說的是潮汕話,類似閩南話。

㈡ 倪姓宗祠通用對聯

〖倪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源自姬姓;
望出千乘。
——佚名撰倪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出倪的起源和郡望。
世承魯緒;
系衍邾封。
——佚名撰倪姓宗祠通用聯
聯典指倪姓出於姬姓。周武王時,封顓頊後人於邾,邾侯又封子於婁。婁地處今山東省滕縣東。子孫以國為姓,得郳氏。為避仇,改為兒姓,後又加「亻」旁改為倪姓。
書呈八策;
畫列四家。
——佚名撰倪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末浙江省上虞人倪雲璐,字玉汝,號鴻寶,天啟年間進士,歷任編修、國子祭酒,官至戶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曾上書《制實八策及制虛八策》,抗擊魏忠賢余黨楊維垣壓制東林黨的行為。能詩文,善行草,工畫山水竹石,有《倪文貞集》、《倪易內外儀》。下聯典指元代畫家倪瓚,字元鎮,號雲林子、幻霞子等,無錫人。家中極富,築雲林堂清閟閣收藏圖書文玩,並作為吟詩作畫的場所。初奉禪宗佛教,後入「全真教」。元末戰亂中,賣出田宅,疏散家財,浪跡太湖一帶,寄居田莊佛寺。擅長畫山水,創造了「折帶皴」寫山石法,多取材於太湖一帶景色,疏林坡岸、淺水遙岑,意境清遠,自稱「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寫胸中逸氣」。作品中簡中寓繁、似嫩實蒼的風格,對明、清文人山水畫很有影響,後人把他與黃公望、吳鎮、王蒙合稱「元四家」。又工書法。詩文有《倪雲林先生詩集》、《清閟閣集》等。
宋朝遺逸;
漢吏循良。
——佚名撰倪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南宋福安人倪文一,字元芳,咸淳年間進士,任安仁縣尉,曾妥善安撫鄰境的少數民族。後官清流知縣。元兵南下,歸隱而不再做官,曾拒絕元世祖的徵召。下聯典指西漢千乘人倪寬,少年時家貧而愛讀書,為人家耕種時,常把經書帶到田頭。武帝時,射策補廷尉文學卒史,曾代掾史寫奏章,受到武帝稱贊,後歷官左內史、御史大夫。為官受到吏民信任和敬愛,事跡被寫入《史記·循吏傳》。
衣冠全節;
饘粥陰功。
——佚名撰倪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倪元璐,致仕還鄉,聞京師陷,衣冠拜闕,自縊死。下聯典指宋倪閃好施與,歲大飢,煮粥濟人。
-----------------------------------------------------------------
〖倪姓宗祠五言通用聯〗
詞名播吳越;
詩風傳江浙。
——佚名撰倪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清代書畫家、詞家倪稻孫,字米樓,仁和人。少工填詞,游吳谷之門,名播吳越。性嗜金石,精篆隸。善畫蘭,筆疏墨淡,饒有逸情。下聯典指清康熙舉人、書法家、詩人倪燦,字總音公,錢塘人闇公,錢塘人。才學淹雅,博學鴻詞,參與修篡《明史》,所撰《藝文志序》,窮流溯源,人稱傑作。書法詩格,秀絕一時,有《雁園集》。
-----------------------------------------------------------------
〖倪姓宗祠七言通用聯〗
威震鄂湘三千里;
名列元末四大家。
——佚名撰倪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出元末南方紅巾軍將領倪文俊(?-1357),號蠻子,沔陽(今湖北沔陽西北)人,遷居黃陂(今湖北省黃陂)。出身漁民。從徐壽輝起義,任元帥。治平五年(1355年),大破元威順王寬徹普化水軍於漢川(今湖北省漢川),連克湖北許多州縣。太平元年(1356年),迎徐壽輝於漢陽,重建天完政權。自任丞相。後率軍入湘,大勝。太平二年被其部將陳友諒所殺。下聯典出元末畫家倪瓚,原名廷,字元鎮,號雲林,無錫人。世為豪富。擅長山水,多以水墨為之。其畫簡中寓繁,似嫩實蒼,於水墨山水有新的發展。與黃公望、王蒙、吳鎮並稱「元末四大家」。
-----------------------------------------------------------------
〖倪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聯〗
品學兼優,聞名遐邇;
書畫俱妙,落墨超逸。
——佚名撰倪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明代進士倪元璐(1593-1644),字汝玉,號鴻室,上虞(今浙江省上虞東南)人。天啟進士,授編修。後擢戶部尚書兼翰林學士。詩文為世所重,書畫俱工。落墨超逸。風節文章,與現科進士黃石齋絕似。
勸農緩刑,政令孚於黎庶;
修學訓士,教化洽乎儒林。
——佚名撰倪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漢代名人倪寬的事典。下聯典指唐代右丞倪若水字子泉,蒿城人。出任汴州刺史時,政尚清靜,風化大行。後拜右丞卒。
稱耆宿能文,與高鶚吳麟媲美;
有賢郎踵武,繼荀尤薛鳳成名。
——由雲龍撰倪姓宗祠通用聯
本聯為由雲龍挽近代名人倪宣三輓聯。

㈢ 桑司宗祠

桑姓源流 郡望堂號

一、姓氏源流
桑氏的來源有三:
1、出自秦國。春秋時期秦國公族有叫公孫枝的,他在秦穆公時期
擔任秦國的大夫,他的後世子孫以他的字作為姓氏,稱為桑氏。
2、出自金天氏,是少昊的後代。少昊又稱為金天氏。後來因為居
住在窮桑,並且在他居住在窮桑的時候登上了帝位,所以又號窮桑氏
。他的子孫的一部分以他的號作為姓氏,稱為窮桑氏,後來簡化為桑
氏 。
3、相傳,神農氏娶了桑氏作為自己的妻子,他們的後代於是有以
桑為姓的,稱做桑氏。

二、郡望堂號
郡望:
1、黎陽郡:黎陽縣設置於西漢初期,北魏的時候改黎陽縣為黎陽
郡。在今天的河南省中部。
2、河南郡:漢高帝的時候設置。在今天的河南省洛陽市一帶。
堂號:
1、樞密堂、淮翼堂:明朝的時候,桑世傑被封為秦淮翼元帥,連
克鎮江以東諸州縣,判行為樞密院事。

http://www.dxgzs.com/bd/003.htm#
http://www.dxgzs.com/bd/bjxcsjp/SANG1-1.htm

㈣ 尉遲氏的來源 尋根問祖 越詳細越好

歷史來源

「尉遲」源出:
尉遲(Yù chí 尉遲)姓源流單純,源出有一:
南北朝時北方鮮卑族姓氏,以部落名命姓。前秦時期苻堅攻滅鮮卑拓跋部族,建立代國。後來拓跋邽復國,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與此同時,鮮卑族中又崛起一支尉遲部落,號尉遲部,如同中華之諸侯國。後來尉遲部隨孝文帝進入中原,被命以族名尉遲為姓,稱尉遲氏。
二、遷徙分布
(缺)尉遲姓在大陸和台灣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尉遲,本來是南北朝時來華的鮮卑族部落的名稱。距今1600年前,這個部落隨同同族的拓跋氏跑到中原來打天下,經過長時期的東征西戰,拓跋氏終於當上了皇帝,於是尉遲部也就身價百倍,成了北魏皇室的一個諸侯。後來,北魏皇帝為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所折服,極力推行中華文化,學習漢俗,連皇帝的姓氏都由原來的拓跋氏改為元氏,同時還下令其族人也一律改為漢姓,尉遲氏便是在這種情形下,以部落的名稱作了家族的姓氏,而稱尉遲氏。尉遲復姓望族居太原,戰國時秦國置郡,相當於現在山西省太原市。
堂號
鏑余堂、忠武堂:唐朝時有鄂國公尉遲敬德,戰功累累。有奸臣說他要造反,太宗問他,他回答說:「臣從陛下身經百戰,今之存者,皆鋒鏑之餘也。天下已定,乃更疑臣反乎?」(我隨陛下身經百戰,現在留下的,是槍刀弓箭裡面撿回來的一條剩下的命。現在天下已定,你就疑惑我要造反嗎?)說罷,就脫光衣服往地下一扔,要太宗數數他身上的傷疤,太宗留著淚撫摩著,安慰他。他卒後謚忠武。
============================================================
【尉遲姓宗祠通用對聯】
〖尉遲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望出太原;
源自鮮卑。
——佚名撰尉遲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尉遲姓的郡望和源流(見上題頭《四、郡望堂號》和《一、姓氏源流》介紹)。
如皋城築;
益州碑留。
——佚名撰尉遲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出舊日如皋城磚上有「尉遲敬德造」字樣。今靈威觀即當年尉遲敬德行轅。下聯典指北魏·尉遲迥都督益州,政績卓著,州人立碑頌德。
-----------------------------------------------------------------
〖尉遲姓宗祠五言通用聯〗
兄弟雙公爵;
父子兩畫家。
——佚名撰尉遲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北周蜀公尉遲迥及其從兄吳國公尉遲綱。下聯典指唐代畫家尉遲乙僧與其父跋質那(畫家)皆以善畫聞名,有大小尉遲之稱。
-----------------------------------------------------------------
〖尉遲姓宗祠六言通用聯〗
鄂國表凌煙閣;
益州留頌德碑。
——佚名撰尉遲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初大將尉遲恭,字敬德,朔州善陽人,隋末跟從劉武周,後降唐,曾擊敗王世充軍,並參與鎮壓竇建德。武德年間玄武門之變中,助李世民奪取帝位,歷官涇州道行軍總管;襄州都督等,封鄂國公,圖形繪於凌煙閣。下聯典指南北朝時北周代地人尉遲迥,字薄居羅,孝閔帝時,因平蜀有功,封蜀公,駐益州。
-----------------------------------------------------------------
〖尉遲姓宗祠七言通用聯〗
益土頌恩威並濟;
凌煙表山嶽不移。
——佚名撰尉遲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北周·尉遲迥,有大志,好施愛士。以平蜀功封蜀公。下聯典指唐·尉遲恭,佐太宗中興有功,其圖形繪於凌煙閣。
-----------------------------------------------------------------
〖尉遲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聯〗
富不易妻,願辭帝女;
情甘讓國,留待唐廷。
——佚名撰尉遲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太宗欲以女妻尉遲恭,尉遲恭以「富不易妻」辭之。下聯典指於闐國王長子尉遲勝天寶中來朝,官至驃騎大將軍,請以本國王位讓弟,自己留唐宿衛。
智勇兼全,累功見忠武;
恩威並濟,刻石頌姓名。
——佚名撰尉遲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初大將尉遲恭,字敬德,朔州善陽(今山西省朔縣)人。因戰功卓著,是李世民親信之一。玄武門之變,助李世民奪取帝位。歷任涇州道行軍總管、襄州都督等。太宗欲妻以女,敬德曰:「臣雖不學,聞古人富不易妻,此非臣之所願也。」帝乃止,以功累封鄂國公。卒謚忠武。下聯典指北周蜀公尉遲迥,字薄居,有大志。好施愛士。為是夫銘碑頌之。
============================================================
附錄:【尉遲姓典故、趣事】
〖尉遲公門神〗
舊時風俗,歲朝吉慶,不但要掛春聯,而且還要在大門口張貼門神畫,目的是為了避邪。《白毛女·扎紅頭繩》歌詞中有「門神門神掛起來,大鬼小鬼莫進來」,就是這個意思。最常見的門神畫,有《鍾旭》、《趙公明》等,再就是《尉遲恭手執鋼鞭圖》。尉遲恭(585一658)唐朝開國大將軍,字敬德,朔州善陽(今山西朔縣)人。隋代未年從劉武周為將,後降唐。戰功顯赫。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玄武門之變,幫助李世民奪取帝位。後以功累遷鄂國公,卒謚「忠武」。史稱尉遲恭驍勇善戰,「善避槊」。常常單騎突人敵陣,許多人圍住用長矛刺他不能刺中,尉遲恭反而能奪下對方手中的長矛,將他們刺下馬來。號稱「勇鷙無雙」的齊王李元吉,跟他比試也輸了,《隋唐演義》對此曾作過繪聲繪色的描寫。
在唐代歷史中最輝煌的自然是唐太宗李世民,但在民間最有風採的卻不是他,而是他手下兩員大將。他們就是現在在農村仍然能經常見到的門神爺,從門外面對兩扇大門,左邊門扇上的是秦叔寶,右邊門扇上的就是尉遲恭。千載之下,當年的皇帝早已不知去哪裡轉世投胎,而這兩員大將卻一直留在人間,在千家萬戶佔一席之地,這種紀念臣子卻忘卻皇帝的作風似乎與中國傳統禮教不太協調。不過這種事也不是門神爺一家的專利,劉備君臣的待遇也是相同。蜀漢群臣中,關羽被尊為武聖,關帝廟曾廣受世人香火;張飛則是閬中山神,張飛廟留存至今;趙雲雖然沒聽說有廟,但「長阪雄風」四字名傳天下;諸葛亮就更不用說了,武侯祠可不止一處,至今河南南陽和湖北襄陽還在爭當諸葛故里。再看身為君主的劉備,他的待遇可凄涼多了,據說成都武侯祠原本是紀念劉備的先主廟,結果後人也不管什麼君臣倫常,竟公然讓諸葛坐了正殿,倒把先主請出去了。
那未,尉遲恭這個歷史人物怎麼會成了門神呢?傳說唐太宗晚上睡覺,半夜聽到有奇怪的聲響,害怕極了,次日告訴群臣。大將秦叔寶奏曰:「願同尉遲將軍一起戎裝立門外以伺。」太宗准奏。夜果無事。因此命畫工畫兩人圖形全裝,掛在宮掖的左右門。後來兩人都賜葬昭陵,死後也為唐大宗守陵。這樣,手執鋼鞭的尉遲恭和舉著寶劍的秦叔寶,被民間尊為一對門神。原尉遲恭廟,俗稱「景雲大王廟」,在崑山東北二十里蔚州村(今周市鎮城隍潭廟前村)。《縣志》載:「相傳尉遲恭生此,故祀之,或雲:敬德封吳國公,故廟食於此」前一說無據,以後一說為是。武德九年玄武門之役)尉遲敬德論功第一,升右武侯大將軍,賜封「吳國公」,食祿一千三百戶。這里是他的受封之地,故建廟祀之。
-----------------------------------------------------------------
〖富不易妻〗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維護家庭關系的和睦穩定對於整個社會的安定十分重要。「夫婦之道,人道之大倫也。」夫妻關系是家庭關系的核心,對待夫妻關系的態度,是衡量一個人乃至一個社會倫理道德的重要標准。在我國長達幾千年的封建社會里,家庭關系一直是「夫權制」,丈夫可以將妻子「休」掉,也可以擁有三妻四妾。許多男子在「金榜題名」後,拋棄了患難與共的結發之妻而另攀高門,成為「乘龍快婿」。但即便在封建社會里,也有許多忠於愛情、富不易妻的真君子。如東漢時期的宋弘、唐代的尉遲恭,不娶皇族之女,不休患難之妻,「糟糠之妻不下堂」的典故成為千古佳話。在當代,周恩來總理和鄧穎超同志相濡以沫,忠貞不渝,兩人「互學、互愛、互信、互勉、互幫、互讓、互諒、互慰」,堪稱夫妻關系的典範。
尉遲恭因為幫助李世民打天下,立下了赫赫戰功。唐太宗李世民想招贅他為駙馬。尉遲恭辭謝說:「我的妻子雖不好看,一起過苦日子多年倒也恩愛。我沒有文化,但聽古人說『糟糠之妻不下堂』,不能因富貴變心。招駙馬的事兒實在不敢當。」太宗聽了覺得有理,也就作罷了。
「富不易妻」,也是我國優良的道德傳統之一。現在,時代雖然變了,但人們卻仍然把「偕老白頭」看作是最理想的婚姻,恐怕還沒有人敢說「富而易妻」是理所當然的。

家族名人

歷史名人
尉遲迥:字薄居。北周孝閔帝時,因平蜀有功,封蜀公,駐益州。他素有大志,好施愛士,政績卓著,為時人銘碑所頌。
尉遲綱:字婆羅,蜀國公尉遲迥之從兄。是宇文泰一手培植出來的將領,驍勇而有膂力,善騎射。卒於北周武帝天和四年(569年),享年五十三歲,謚周太保吳武公。
尉遲恭:唐初大將,字敬德(586-658),今山西省朔縣人。隋朝末年,從軍高陽,以武勇著稱。曾隨劉武周起事,後降唐,從太宗擊敗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闥等,武德初秦王李世民引為右府參軍,屢立大功,是李世民親信之一。玄武門之變,助李世民奪取帝位。太宗欲妻以女,敬德說:「臣妻雖陋,相與共貧賤久矣。臣雖不學,聞古人富不易妻,此非臣所原也。」帝乃止,以功累封鄂國公。
尉遲勝:唐朝於闐王珪長子。少嗣位,天寶年間來朝,玄宗以宗室女妻之,授右威衛將軍。與高仙芝擊破薩馬播仙,加銀青光祿大夫。至德初命其弟曜領國事,自率五千兵赴安祿山之亂,蕭宗待之甚厚。廣德年間拜驃騎大將軍、於闐王,令回國,尉遲勝固請留宿衛。加開府儀同三司,封武都王。
尉遲乙僧:於闐(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縣)人,唐代畫家。與其父尉遲跋質那(畫家)皆以善畫聞名,有大小尉遲之稱。
尉遲跋質那:唐氏畫家。於闐人,與子乙僧並稱為「大小尉遲」。善畫外國風俗及人物、佛像、寶樹,尤擅畫黃犬及鷹,當時印度佛教藝術傳入中原,如印度僧人曇摩拙義、跋摩便是對大小尉遲有重要影響的人。畫跡有《降魔》、《變相》等壁畫,作於東都寺院,著錄於《京洛寺塔記》;《六番圖》、《婆羅門圖》、《外國寶樹圖》,著錄於《歷代名畫記》。

分布地區

太原郡:秦漢太原郡治所在晉陽,在今太原市西南。隋改晉陽為太原,又另設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興國中,改並州為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太原市)。以後宋、金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以來省會都在此地

㈤ 黃氏宗祠的祠堂源流

據江邊黃姓《卜卿公家譜》記載,倡議興建黃氏宗祠的是族人黃學伊。黃學伊是明朝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舉人,中舉後初任瓊山縣(今海南省內)教諭,後任江西撫州左堂、通判。瓊山是名臣海瑞的家鄉,黃學伊在瓊山任職時便很欣賞當時未有「功名」的海瑞(1514-1587)。海瑞中舉(1549年)出仕的幾年後,黃學伊又與他同在江西一帶為官,黃學伊在撫州任通判,海瑞在附近的興國任知縣,二人交往甚密。明隆慶六年(1572年)夏天,海瑞曾在黃氏宗祠住了一個多月。當時海瑞已被罷官,專門從瓊山來探訪閑賦在家的黃學伊,就近入住祠內。期間為黃氏宗祠書題楹聯一副:「匡弼王公葵悃日傾沾雨露;忠誠赤子鐸聲時振徹雲霄」。
黃氏宗祠首次重修是清咸豐九年(1859年),與族人黃龍韜有關。黃龍韜(1814年—1894年)清道光丙午(1846年)科武解元,任廣州府台兼南(南雄)韶(韶關)連(連州)總鎮,因征剿紅巾軍(何六起義軍)、太平軍有功,受朝廷封誥「振威將軍」。為光宗耀祖,於咸豐九年(1859年)對祠堂進行重修。
黃氏宗祠正門是斗拱牌樓,屬當時朝廷准許方可建造的一種高規格建築。緣何獲准建造排樓,在族譜之類未見記載。民間流傳的說法是:黃學伊托海瑞幫忙,朝廷批准建造。
新中國成立後,黃氏宗祠曾一度成為東莞第七區政府的會堂、放電影的場所,稍後又改作榨糖、碾米、榨油作坊。1959年夏天,東江河水急漲,祠堂的木料、牌匾包括海瑞題書的一副楹聯木匾(硬木,長約4米、寬約0.4米)被作為抗洪應急物資,加固東江堤圍險段,決堤時全部散失。文革期間,祠堂的牌匾、木雕及工藝構件被視作「四舊」,大部分被毀。1992年,江邊村民自發集資對祠堂進行重修。

㈥ 求黃陂區 (藍)蘭家村 藍(蘭)姓字輩 家譜

你好!

你家祖籍應該是藍氏,不是上清河村,應該是黃陂王家河鎮清河村。

至於你說的輩分,也和當地的不一樣,應該是後面傳謬了。

黃陂藍氏字輩:「廷鳳錫祥春芝毓秀賓洪喚彩

自古蘭(蘭)氏與藍(藍)氏為兩大姓氏,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實行簡化漢字蘭簡化為蘭,藍簡化為藍,但是多數人誤以為藍簡化蘭,以至於實行戶籍身份制度時,把本為藍姓的人上戶口時寫成了蘭。以至於現在多數人認為蘭氏與藍氏是一個姓氏!
蘭姓

蘭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零三位的姓氏,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一七。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鄭國君主鄭穆公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通志·氏族略》記載,春秋時期鄭國君主為鄭穆公姬蘭。在周宣王執政時期,把同父異母少弟姬友封於鄭(今陝西華縣),稱鄭桓公,為西周最後分封的一個諸侯國。鄭國傳至周襄王姬鄭二十五年(鄭穆公姬子蘭元年,公元前627年),鄭桓公的孫子姬子蘭即位。傳說,鄭穆公之母在生他時,夢見天使手執一株蘭草,異常恭敬地贈予她,其時幽香撲鼻,醒來似乎餘味無窮,不久即產下一子,遂將其取名為「蘭」。姬子蘭在位二十二年,逝世後謚號為「穆」,史稱鄭穆公。其支庶子孫中有的以王父之名為姓氏者,稱蘭氏,世代相傳至今,文字簡化改革之後,蘭氏簡筆為蘭氏,史稱蘭氏(蘭氏)正宗。
蘭氏族人大多尊奉鄭穆公姬子蘭為得姓始祖。
第二個淵源
源於羋姓,出自楚莊王之幼子羋蘭(熊蘭),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春秋時期,楚莊王羋旅(熊侶,在位)敕封他的小兒子羋蘭(熊蘭)為上官邑(今河南滑縣)大夫,在羋蘭的後代子孫中,有以先祖所封邑名為姓氏者,稱上官氏;亦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蘭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三個淵源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大夫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春秋時期,楚國有個大夫食采於蘭邑(今山東棗庄),其後裔子孫中有以邑名為姓氏者,稱蘭氏。
第四個淵源
源於匈奴族,出自古匈奴族休屠部烏洛蘭氏、拔列蘭氏族,屬於以氏族名稱漢化改姓為氏。匈奴族休屠部的涼州烏洛蘭氏、拔列蘭氏,在南北朝時,歸附於北魏政權。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後,推行漢化政策,烏洛蘭氏、拔列蘭氏兩氏族被改漢姓為蘭氏、石氏。
第五個淵源
源於鮮卑族,出自鮮卑族拓跋部,屬於以氏族名稱漢化改姓為氏。南北朝時期,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後,推行漢化政策後:
①鮮卑族拓跋部中的是蘭氏,亦稱是連氏,後多改為改蘭氏、連氏。
②拓跋部嗢石蘭氏,亦稱烏石蘭氏,後多改為蘭氏、石氏。
③拓跋部烏洛蘭氏,後改為蘭氏。
④拓跋部仆蘭氏,亦稱普蘭氏、蒲蘭氏,後多改為仆氏、普氏、蒲氏,亦有改為蘭氏者。
第六個淵源
源於鮮卑族,出自鮮卑族獨孤部,屬於以氏族名稱漢化改姓為氏。南北朝初期,鮮卑族獨孤部為北魏初期核心的八大家族之一,亦是構成北魏王朝的三十六部之一,除了部分族人仍為獨孤氏外,在北魏孝文帝太和元年以前即有改為漢字單姓者,為蘭氏、卜氏。
第七個淵源
源於羌族,出自古羌族白蘭氏部落,屬於以部族稱謂漢化改姓為氏。古羌族白蘭氏,是在歷史上開發青海的少數民族姓氏之一。後在南北朝時期大舉遷徙於中國西南地區,在雲南、貴州地區為古蘭若人,其族後逐漸演進為彝族,其中即有以原部落稱謂為漢姓蘭氏者;在廣西地區的族人逐漸演化為壯族,其中亦有以原部落稱謂為漢姓蘭氏者。
第八個淵源
源於女真族,出自金國女真族後裔,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①滿族額哲氏,滿語為Eje Hala,漢義為「騸牛」,世居蘭河山,後有以居地名稱取諧音漢姓為蘭氏、哲氏者。
②滿族輝羅氏,源於金國時期古女真族姓氏「會蘭氏」,以姓為氏,滿語為Huilo Hala,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居烏拉(今吉林吉林)、松花江沿岸,後冠漢姓為蘭氏、輝氏、何氏等。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載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拉庫勒氏,亦稱喇庫勒氏、蘭庫拉氏,滿語為Lakule Hala,世居木楞扎喇(今黑龍江牡丹江穆棱林區),後冠漢姓為蘭氏、郎氏。
第九個淵源
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
①蒙古族扎賴氏,亦稱札答蘭氏、札只剌氏、茶赤剌氏,是成吉思汗的勁敵札木合的後裔,世居錫喇塔拉。滿族亦有引為姓氏者,滿語為Jalai Hala。其族人中後有冠漢姓為蘭氏者。
②蒙古族烏蘭氏,漢義為「紅色」,世居呼倫貝爾、黑龍江。滿族亦有引為姓氏者,滿語為Ulan Hala。其族人中後有冠漢姓為蘭氏、洪氏者。
第十個淵源
源於達斡爾族,出自金國女真族後裔,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達斡爾族必喇氏,亦稱別蘭氏、畢力揚氏,源於金國時期古女真族姓氏「必蘭氏」,世居和悠、長白山、黑龍江、烏蘇里江口等地區。滿族亦有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ira Hala,漢義「河川」。後冠多漢姓為蘭氏、楊氏等。據史籍《黑龍江志稿·人物誌》記載,達斡爾族瓦蘭氏,亦稱瓦然氏,為托莫氏的一個分支。滿族亦有引為姓氏者,滿語為Walan Hala,漢義為「巧妙」。後冠多漢姓為蘭氏、喬氏等。
第十一個淵源
源於回族,出自元朝官員諳都刺家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文獻《回族人物誌·元》中記載,回族中的蘭氏,源自元朝官員諳都刺家族。諳都刺,字瑞芝,生於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祖父阿思蘭,元朝初七隨從大將軍阿術征伐南宋,轉戰於河南江北各地,因功官至冀寧路(今山西太原)達魯花赤(縣令)。子孫因其名蘭,遂以蘭為氏。
回族姓氏中雖有音同字不同的「同源異姓」現象,但回族蘭氏與藍氏卻不同源,不可混同!
第十二個淵源
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土家族、瑤族、畲族、苗族、傣族、黎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蘭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蘭氏,世代相傳至今。
姬蘭。即鄭穆公。公元前八零六年,周宣王把同父異母少弟姬友封於鄭(今陝西華縣東),稱鄭桓公,為西周最後分封的一個諸侯國。下傳至公元前六二七年,鄭穆公即位。傳說穆公之母生穆公時,夢見天使手執一株蘭草,異常恭敬的贈予她,其時幽香撲鼻,醒來似乎餘味無窮,不久產下一子,遂將其子取名為蘭。姬蘭在位二十二年,死後謚號為穆,史稱鄭穆公。其支庶有的以王父之名為氏,稱蘭姓。他們尊姬蘭為其得姓始祖。

藍姓
藍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260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0.02%。

源流
來源一
源於姜姓,出自炎帝神農十一世孫帝榆罔之子昌奇,屬於帝王賜姓為氏。藍氏祖先為炎帝神農十一世孫帝榆罔之子,據《藍氏族譜》記載,藍氏的受姓始祖是昌奇,「昌奇為炎帝神農氏十一世孫帝榆罔之子,生於帝榆罔二十二年(公元前2738年待考),臨誕時有熊國君貢秀藍一株,帝甚喜,因賜姓曰「秀藍」,賜名曰昌奇,後任為火旺,分封於汝南,遂以此地名為郡,後子姓蕃衍,遍處雍、青、徐、荊、益、冀、幽諸州,布甲天下,今之藍氏皆公遺裔」,汝南堂名即源於此。該支藍氏一族,自族譜記載至今已經傳有一百五十三世之多,可謂泱泱大族矣。
據歷史文獻《藍氏族譜》記載,藍氏傳至十代藍善,助夏禹治水,因功授以「牧」都安邑,遂住安邑(今山西安姨),嗣後,藍氏子孫又徙遷陝西,隱居長安、甘肅隴西、湖廣荊州、上元(今江蘇南京朱紫坊)等地。藍氏族人大多尊奉昌奇為藍氏的始祖。
來源二
源於嬴姓,出自遠古賢者伯益之後裔秦子向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戰國中期的周顯王姬扁二年(魏惠王魏罃三年,公元前367年),秦獻公嬴連(嬴師隰)為了向東發展,在蒲、藍(今陝西藍田)等地設縣,逼迫魏國邊境。
在秦子向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封地名稱為姓氏者,稱藍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藍氏正宗。
來源三
源於嬴姓,出自戰國時期中山國大夫諸君,屬於以封邑地名稱為氏。諸君,為戰國時期中山國的宰相,因封地在藍(今河北遷安),世稱藍諸君。
在藍諸君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地兼稱為姓氏者,稱藍氏,世代相傳至今。
來源四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後期楚國大夫亹,屬於以居邑地名稱為氏。春秋後期,楚國有個大夫叫亹,因出任藍縣令尹(今湖北荊門),因此後世稱其為藍尹亹。
在藍尹亹的後代子孫中,有以先祖官地兼稱為姓氏者,稱藍氏,世代相傳至今。
來源五
源於回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認祖歸宗—中國百家姓尋根》記載:回族藍氏是「由伊斯蘭人名(來自阿拉伯語),借用發音相近的漢字姓。入關後便採用了單字漢姓藍氏。回族中的藍氏,因明洪武年間「藍獄」(藍玉及家族遇害)之禍,其資料相當匱乏。在歷史文獻中,藍氏又往往被誤記為「蘭」姓。如藍楚芳,在史籍《太和正音譜》中為「藍」,而在史籍《錄鬼薄續編》中則為「蘭」,在史籍《西域文化名人志》中又說:「蘭楚芳,又作藍楚芳」。
明朝的大將藍玉,官方資料均為「藍」,民間則簡筆記為「蘭」。[1]
來源六
源於畲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畲族的籃氏來源於畲族的創世傳說:「藍氏始祖昌奇,是神農氏第十世孫帝榆罔之子,也就是神農氏第十一世孫也」,認為昌奇是炎帝神農氏的後裔,基本上是所有的畲族藍氏族譜中都認同的說法,並以昌奇為畲族的先祖。另外,遠古時期盤瓠的次男藍光輝,受封護國侯,居處汝南郡,亦為畲族藍氏始祖。宋、元兩朝之後,一部分或者是為了躲避漢族統治者的殘酷屠殺,或者是出於對漢族文化的崇敬,總之逐漸改變了自己的族稱。
這種狀況持續了好幾百年,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福建省的漳浦、龍海、上杭一帶,廣東省的大埔、饒平等地區,許多藍氏族人方一致恢復為畲族的民族屬性,總人口竟然多達數萬之眾。
【龍首師仗志】按盤匏王生於帝嚳高辛四十五年五月初五,為盤、藍、雷三姓之祖。至「帝堯陶唐氏」廿一年六月初七日盤匏王奉旨游山伏獵,,至廿二年正月十四,因山羊角所傷,登樹岔遂歿,年三十九歲。十七日將屍而歸。三男一女並盤匏王部下扶屍上朝。帝思功臣,生既非懷,於人始死亦不歸於中土乎,命將士將樹砍回,召青州范氏匠雕刻盤匏王顏像,名曰:「師杖」,謚「忠勇王」,塑像焚香致祭。帝堯廿四年四月初八日丑時御葬於鳳凰山,坐卯向酉。立有石人、石馬、石麒麟為記。
妣「瑞娥公主」御衢州府石洋縣東門五里蓮地形,坐壬向丙。
註:一作「龍頭師仗志」。
據福建寧德【白岩北山藍氏族譜】
來源七
源於官位,出自西周時期官吏藍人,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藍人,亦稱襤人、濫人,是商末周初的周族王室內宮設置的一種官位,主要職責就是排解君王的憂慮和精神緊張,實際上類似今天的相聲演員,具有精神醫生的職責。因其穿著五顏六色的花衣服,所以稱襤人、或濫人。在史籍《大戴禮》中記載:「藍人,文王官人,藍之以樂,以觀其不寧。」
在藍人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藍人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藍氏。
來源八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布雅穆齊氏,亦稱布雅齊氏,滿語為Buyamuci Hala,世居噶哈里、黑龍江沿岸。後多冠漢姓為閻氏、藍氏等。其藍氏鼻祖為布雅穆齊·富爾賽,滿洲鑲黃旗人,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擔任藍翎長,就是前鋒校尉的助手,由驍勇善戰的勇士充任,平時負責管理日常旗務的副排級,每甲一人,在滿洲八旗中,每旗約有十一位藍翎長,正九品官秩。布雅穆齊·富爾賽後來累官至甘肅提督、西寧鎮總兵。在布雅穆齊·富爾賽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首任官職「藍翎長」為姓氏者,漢化為單姓藍氏,世代相傳至今。
⑵.滿族叢尼勒氏,滿語為Congnile Hala,據史籍《長白山先民傳》記載,滿族姓氏,世居地待考,所冠漢姓有藍氏。其藍氏鼻祖為叢尼勒·德恆,滿洲鑲黃旗人,原為吉林駐防,後在清咸豐三年從征鎮壓太平天國有功,特賞藍翎。在叢尼勒·德恆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受賜「藍翎」為姓氏者,漢化為單姓藍氏,世代相傳至今。
⑶.滿族德敦氏,滿語為Den Hala,滿語「站」,世居黑龍江兩岸,後多冠漢姓為杜氏、鄧氏、藍氏等。其藍氏鼻祖為德敦·明慶,滿洲正白旗人,原在黑龍江駐防,清道光八年晉升為藍翎侍衛,後累官至正白旗都統。在德敦·明慶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榮耀的「藍翎侍衛」為姓氏者,漢化為單姓藍氏,世代相傳至今。
得姓始祖
昌奇公:昌奇公為炎帝神農氏十一世孫帝榆罔之子,臨誕時有熊國君貢秀藍一株,帝甚喜,因賜姓曰藍,賜名曰昌奇,後分封於汝南,遂以此地名為郡,後子姓蕃衍,遍處雍、青、徐、荊、益、冀、幽,布甲天下,今之藍姓皆公遺裔」,汝南堂名源此。另外,藍氏是神農氏醫術和農業技術的繼承者。

㈦ 有沒有詳細記載二程的後代遷居地的

「程氏開宗始祖程伯符,在周代正成王七年,作嘉禾頌王,封為程國伯,傳四十五代至程元譚。程元譚東晉初年,任新安太守。其三十一代嫡系孫程希振傳至黃陂,次子程遹(開府儀同三司吏部尚書),於宋太平興國年間任黃陂縣令,妻張氏(湖北孝感縣人)封趙國太夫人。程遹病故後,遺子程,朝廷錄舊臣之後,命黃陂縣尉,家住縣城內草木巷的程鄉坊,得子程顥、程頤。任滿,不能調,閑居安平,奉養母親,教撫弟妹,供子讀書。到宋仁宗慶歷六年,至長弟與從弟得官娶媳,二妹既嫁,乃復赴調」。朝廷受程大理寺丞,調「知虔州興國縣,假南安」。二程兄弟也隨父離開黃陂。後拜周敦頤為師,潛心研究理學,創立洛學。
二程夫子隨父離開黃陂後,就再也沒有回到黃陂。直至元末明初,他們的子孫念其先祖程顥、程頤根基是黃陂,有不少人陸續遷居黃陂。在明朝洪武年間,遷居黃陂的一共有三支人馬。
一支是程頤的七代孫程梧之子萬二,據《古賢程氏宗譜》程氏黃陂派序中記載「明洪武二年,吾祖萬二從河南洛陽至安徽六安霍山過籍到黃陂插草為標。叔伯兄弟八人以萬字排號,萬一居孝感,次房萬二看中巴陵市畈,市畈田地大殷,因住其地。萬三、萬四住新洲等地,其餘幾房未詳。」而「巴陵市畈經堂乃程氏公祠,滿清同治末年改為吉言祠,清朝末年,廟牆損壞,恐廢沒提倡重修,賣程家林子祖田六斗六升,按戶事實捐款。」由上可知,譜中的巴陵市畈應是現在姚集程家林子一帶。故姚集程家林子的始祖為萬二。
居黃陂李集鎮地區的程氏後裔有駐程崗、牛車程、夏家田、草原灣、趙家院等灣組。據《北環程氏宗譜》卷二原序記載(23):「程頤七代孫萬一於明洪武二年從河南洛陽遷居黃陂西黃孝河邊的老屋灣,改灣名為港邊程(後定縣界時,劃歸孝感縣管轄。筆者)。長祖第十四代孫程天賜,懷念先祖二程夫子的出生地黃陂,帶著兒子由港邊灣(程)遷黃陂李集鎮泡桐地區的駐程崗定居,傳三代。長祖第十四代孫程金榜帶著全家人,座乘牛車遷居到黃陂李集的民安集地區創建家園,取灣名牛車程。此地田地寬闊,全家人勤扒苦做,農業生產蒸蒸日上,人丁興旺,傳十二代,發展成五百多人的大灣村。故,這些灣組的始祖是萬一公。
另一支人馬就是元末明初,程頤的嫡系八世孫程德用之長子祖一,遷居黃陂縣長堰地區的鹿兒山,創建路邊程。據《古賢程氏宗譜》載「祖一,號順泉,自江西遷楚北陂邑崇義鄉子強村鹿兒山周家社下創業,垂統家聲,丕振以傳後世,瓜瓞綿綿,而荻賢之庇陰矣。」據史料考證,鹿兒山周家社下就是現在的路邊程。因這里山青水秀,土地肥沃,良田成畈,男耕女織,子孫發展昌盛。
明朝萬曆年間,祖一九代孫有程文炳和程文煥兩兄弟,兄程文炳路邊程辛苦創業,其子孫先後創建祠堂程、饞頭程、牌坊程和程鋪,以及王家河的響山程,創建程氏宗祠,奉祀二程先祖。至今後代達三千餘人。弟程文煥同黃陂北鄉夏店(現為大悟劉集鎮)地區的左氏成親。他後遷到岳父家落戶,起灣名左程河。由於天時地利人和,子孫繁衍極盛,又創建了程家沖、梁家沖、范家畈、趙家崗等灣。至今人口達八百多人。
還有一支人馬就是江西程旺祖(黃岡始祖聖一於元朝至正年間遷湖廣黃岡孔家埠,即現在新洲孔埠鎮,旺祖為聖一之次子)等九人,他們於明洪武初年遷居黃陂,居住在黃陂區六指街甘棠地區的程氏家族有五個灣(組)。據清乾隆四十八年續修《程氏宗譜》序記載(22):「威悼公文季其長也,(程文季為程靈洗的長子,也就是新安太守程元譚的十五世孫)枝繁派盛,唐末黃巢之亂,由新安而徒江西者,皆公位下裔孫也。即河南中山博野二夫子亦皆公所自出(即二程夫子也是程文季的子孫),由唐及宋,科弟連綿,文德武功,理學名儒,昭然列史冊者,指不勝屈。明洪武初年,奉詔徒丁,自江西饒州來黃陂者九人,吾祖乃旺祖後也。其餘徙居者各立宗紀未暇聯牘。」程旺來陂後大興家業,建祠奉祖,家族逐強,創建程望灣。旺祖三代孫程志剛創建程家崗;九代孫程宗恩創建馬家弄。
據查《中華程氏宗族世系表》和上文可知,黃岡始祖聖一之次子旺祖實乃黃陂區六指街甘棠地區的五個灣(組)程氏的始祖。他和二程夫子同屬於文季公之後代,旺祖並非二程夫子後裔。
在後來的朝代里,也有不少程氏家族念其先祖程顥、程頤根基是黃陂,陸續遷居黃陂。
二程夫子十九代孫程伯賢(即德用公之十一世孫),生於明正德三年,居河南洛陽。常思黃陂是二程先祖生長之鄉,又建有祠宇,不可無後以奉祠。故,遷居黃陂豐享門外長港千工堤,創建程家墩,專奉二程祠祀。據民國十八年,續修《黃陂程氏宗譜》新序記載(21):「以為我明道、伊川祖所生之鄉,修業之處也。考其遺跡,至今有二程祠、望魯台、雙鳳亭存焉」。傳一代,其子程尚仁,生平有志,繼承祖業,生機勃勃。伯賢視其子博有才能,將專奉先祖之事託交於他,年老返洛。程尚仁按父教之事,不忘先祖,考證程氏唐、宋、元、明、清各代諸公所著舊譜,歷代先祖記載詳明,歷歷可考,深感繼承先祖的文化傳統,其責重大。在清康熙年間,見祠宗廢頹,決心重新修建,克服諸多困難,上請求助時任縣令的楊廷蘊,重修其祠,與楊之志一拍即合,順利完成了重建大業。此後,他也承擔起專奉二程祠祀。為程家墩一世祖。傳一世,其子一言、二言、三言,他們遵守父訓,大振家聲,子孫興旺,傳十五代。
二言五代孫程國賢,生於清順治辛卯年,由程家墩遷居縣北鄉蔡店集北街定居,創建程家老屋。因這里山色蔚秀,林木蔥蘢,又有田園可依,有利子孫安居。他成為蔡店程氏一世祖。其親侄程萬先,生於清康熙戊寅年,居黃陂縣禮教鄉豐寧門中和村,也於清康熙戊戌年秋遷居蔡店集,與親叔國賢相居,給睦親宗族增益門戶,傳七代。國賢孫程伯潤,創建蔡店程氏宗祠,供奉先祖程顥、程頤的儒像,春秋供香祭祀。由於年代久遠,宗祠不復存在。
綜合以上考察資料證明,分居在黃陂的這些程氏家族,大部分為程顥、程頤的嫡系子孫。他們來黃陂定居,主要原因有三:一是,黃陂是二程夫子出生地,根基在黃陂,懷念故里,不忘先祖;二是,為保護先祖遺跡,祭祀二程夫子;三是,黃陂靠近長江,土地寬廣而肥沃,是子孫後代安居樂業的好地方。我們按考察資料逐一統計,他們分居在黃陂的二個街道辦事處,七個鄉鎮(包括原黃陂北鄉夏店區,後劃歸大悟縣劉集鎮)的十八個村民委員會,三十五個灣(組),達一萬五千餘人(包括在外地工作,打工和移居的人)。還有與黃陂程氏家族有千絲萬縷聯系的周邊縣,如原孝感縣的豐山鎮、武漢市新洲區的李集鎮和畢埠鎮,紅安縣的二程鎮等處,也都分居有二程夫子的後裔。他們在一定程度上,保護和發揚了二程夫子的人文資源。
程氏家族來黃陂或返回黃陂,對保護和發揚二程夫子的人文資源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保護看管二程夫子的遺跡。其十九代孫程伯賢,就是為保護先祖的「二程祠」、「雙鳳亭」等遺跡,才從河南洛陽遷居黃陂的,而且代代相傳。勝跡雙鳳亭能保持至今,與程氏家族的保護是分不開的;二是,修建程氏宗祠。凡程姓灣(組)都建有一程氏宗祠,祭祀二程夫子。後因種種原因,宗祠不復存在,但是對二程先祖在人民群眾中的影響起了重要的作用;二是,保存和續修《程氏宗譜》,記載了二程夫子大量的功績,是研究「二程」文化和中國傳統的倫理道德文化難得的歷史資料;四是,程氏家族,遵守宗訓,發揚了二程夫子的愛國主義精神,造就了大批的人才。由此可見,程氏家族,對保護和發揚二程夫子的人文資源,起了重要的作用。他們在黃陂這塊熱土上,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程氏有才,「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二程夫子的後裔在黃陂大地上繁衍生息發展到一萬五千餘人,他們遵循程氏家族的宗訓:「完國課賦稅,乃朝廷重點……」發揚愛國主義精神,當中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時候,他們在中國一些有志之士的影響下,尋求救國的征途上,人才輩出,不少的人走上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之路,有的投身於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有的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為新中國的成立立下汗馬功勞。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後,為二程夫子的後裔創造了更廣闊的用武之地。據考察初略登記,解放五十多年來,程氏家族分居的三十五個灣(組),大學生近三百人,其中博士生3人,研究生10餘人,留學生5人。這些人中,任縣團級以上黨、政、軍幹部的有15人,大專院校任教授的22人,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部隊、公安部隊中任連級幹部的17人,其中一人被國家公安部授予「全國優秀人民警察」稱號。黨的第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在改革開放方針的指引下,他們積極投身經濟建設,發展成為百萬元以上的民營企業家有20餘人(戶)。

首先,要承認洛陽的魅力;其次要承認事實。二程是洛陽人沒錯,但是還明白一些事實,理解參考今上。
程頤(1033-1107年),字正叔,漢族,洛陽伊川(今河南洛陽伊川縣)人,世稱伊川先生,出生於湖北黃陂,北宋理學家和教育家。程顥(hào)(1032年—1085年), 北宋哲學家、教育家、詩人和北宋理學的奠基者。字伯淳,學者稱明道先生。河南洛陽人,出生於湖北黃陂。
其次來看看他們的父親,程珦,原名溫,字君玉。任官後改名珦,改字伯溫。十八歲時,程珦父親卒於湖北黃坡任上。他從此承擔起贍養母親、教撫弟妹的責任。後來朝廷錄用舊臣之後,他得到了社郊齋郎之職,但因家裡的負擔太重,不能離家遠任,族兄弟程琳為此向朝廷申說,他得以就近在黃坡任縣尉。一直到弟弟得官娶婦,妹妹出嫁,他才開始外出任官。程珦出任興國縣令是在宋仁宗慶歷四年(1044)。程珦是帶著年僅13歲的程顥、12歲的程頤一起到興國赴任的。
再來看看遠祖,程顥祖籍是歙州,深州陸澤(治今河北深縣西南)人,後來遷到中山博野(今河北省博野縣程委村),家裡有人做官之後,才又遷到開封、洛陽。

㈧ 廖姓宗祠通用對聯

一、姓氏源流
廖(Liào 飂)姓古老多支,源出有六:
1、出自己姓,為上古時期廖叔安之後裔,以國名為氏。據《左傳·昭公二九年》及《風俗通》等資料所載,相傳帝顓頊有個後裔叫叔安,夏時,因封於飂國(又作蓼國,今河南省唐河縣南),故稱飂(古廖字)叔安,其後代以國名飂為氏,稱廖氏,是為河南廖姓。
2、出自姬姓,為周文王之子伯廖之後裔,以封邑名為氏。據《廣韻》、《姓氏考略》等資料所載,周文王有個兒子叫伯廖,因受封於廖邑,其後裔也有以邑名廖為氏,稱廖氏。這支廖氏,望出巨鹿。
3、出自偃姓,堯、舜的賢臣皋陶的後裔,以國名為氏。據《潛夫論》雲:「皋陶庭堅之後,封於蓼(今河南固始縣),子孫以國為氏。」堯、舜的賢臣皋陶的後裔夏時受封於蓼,春秋時英、立等小國,即皋陶後人所建。楚穆王四年滅英、立二國,其後子孫有以國為氏;或以姓為氏,即為廖氏。
4、出自躲避殷紂暴政,為繆、顏二姓所改。據《小溪廖姓祖祠房譜廖姓考源》所載,繆、顏二姓皆皇帝所賜,商末,殷紂王執政時,殘酷無道,繆、顏二姓有隱居於黃河西北(今陝西與山西交界處黃河段),改姓為廖。
5、出自張姓,入贅廖家而改姓。據《廖氏大宗譜》所載,明代福建人張元入贅廖家,改姓廖,其子孫遂為廖姓。
6、出自賜姓或其他小數民族有廖姓。清乾隆二十三年賜台灣土著七姓,其一為廖;仫佬、瑤、水、苗等族均有廖姓。
得姓始祖:廖(飂)叔安。帝顓頊相傳生於若水,居於帝丘(今河南省濮陽東南),為南方楚國的先祖,其後裔叔安夏朝時受封於飂(古廖字)國,故稱飂(廖)叔安。春秋時,廖國被楚所滅,國人以國名飂為氏,稱為廖姓,廖叔安作為始封國君,被尊為廖姓始祖。
二、遷徙分布
廖姓最早發源於河南省境。廖姓歷史上最大郡望「汝南郡」早期即出此地,當時河南廖姓之昌榮,自不必言。秦漢之際,廖姓始有遷往周邊地區者。伯廖一支形成巨鹿郡望。另有汝南廖姓後裔廖惠避秦之亂而遷河南(據《廖氏源流序》)。魏晉南北朝時期,繼「永嘉之亂」始,北方廖姓大舉南遷,此期,廖惠後裔廖化自襄陽(今湖北省襄樊)遷入四川,是為入蜀始祖。傳自廖世璋,居江蘇南京,其二子分別入居洛陽、浙江永嘉。傳自廖延齡,任武威(今屬甘肅省)太守。另有晉代隱士廖堂,將樂(今屬福建省)人,為最早入閩者。唐時,入閩者甚眾。唐初有廖姓隨陳元光父子開漳入閩,唐末有廖姓隨王潮、王審知入閩。廖惠一支傳至廖崇德,任江西虔化令,其後人又有遷居福建汀州寧化石壁寨,進而遷上杭等地者。宋代,廖姓已是福建大姓,名士輩出。元代以前廖惠一支遷徙情況,《興廖氏族譜》所述較為明晰:「其先祖世居汝南,魏晉南北朝時,因北方戰亂,播遷於江南各地。唐時,其祖由江西雩都,避唐末之亂,遷於福建汀州寧化石壁寨。後子孫因亂,又遷順昌,廖氏居於閩者益眾。至宋末,再由寧化經長汀、上杭、永定,而入廣東——大埔、梅縣、興寧、五華等地區。」明代,山西大槐樹廖姓分遷於河北、河南、江蘇、北京等地。清代,閩粵廖姓有入台進而移居泰國、新加坡等地者。今日廖姓以江西、湖南、四川、廣西、廣東等省居多,上述五省廖姓約佔全國漢族廖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三。廖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六十六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三四。
三、歷史名人
廖扶:襄陽(今屬湖北省)人,一作廖扶,東漢學者,習詩畫。滿腹經綸,精通天文、讖緯風角推考之術,在當時的學術界享有盛譽。
廖湛:平林(今湖北隨縣東北)人,王莽新朝末年綠林起義軍將領,在進攻漢中王劉嘉時,失敗被害。
廖化:襄陽(今湖北省襄樊)人,三國蜀漢右車騎將軍,封中卿侯,為人忠烈,以果烈著稱。
廖剛:號高峰,順昌(今屬福建省)人,北宋崇寧進士,甚為君主倚重,官至工部尚書。知無不言,反對奸臣當政,當時蔡京秦檜專權,亦為之畏懼。不但是宋朝的一位傑出的文學家、政治家、思想家,還是一位軍事家。著有《高峰文集》。其有四子,皆為將帥,父子五人年俸皆二千石谷以上,號稱「萬石廖氏」。
廖衡:宋代順昌人,自幼聰穎,六歲能文,十三歲中鄉舉,官至轉運判官。
廖庄:吉水人,明宣德進士,官至刑部左侍郎。性直耿,曾上書諷勸,遭謫。
廖謹:浙江省人,明代名儒,學術淵博,號「廖五經」。
廖惠:四川省保寧(今閬中)人,明末四川農民起義首領,稱號「掃地王」。
廖燕:曲江(今屬廣東省省)人,清代文學家,文筆恣肆犀利。善草書,如古木寒石,能戲曲。著有《二十七松堂集》等。
廖匡圖:虔州(今屬江西省)人,唐代天策府學士。精於文藻,並因此揚名。
廖正古:宋代將樂人,任西安知縣,反對王安石「青苗法」,著有《歸田集》。
廖執象:宋代順昌人,聰慧過人,七歲能寫,年二十入京獻詩,太宗甚為欣賞。後赴省會考,病歿。據傳,隱士陳摶是之曰:「余乃謫仙人,但不能久留塵世。」
廖均用:元代蒲圻人,忠孝仁義。曾負土成墳葬父,仗義疏財,救濟難民,傳為美談。
廖永安:明代巢湖(今屬安徽省)人,因戰功被朱元璋封鄖國公。弟永忠,征南將軍,封德慶侯,孫鏞官至都督。
廖雲槎:清代畫家,作品「點染華妙,得者寶之。」其子壽彭「承其家學,亦好寫生。」
廖雲錦:女,清代華亭人,善詩,著有《織雲樓詩稿》,中有《詠秋燕詩》,其句「傷心春雨香泥盡,羨爾先歸到故鄉。」廣為吟詠。
廖壽恆:江蘇省人,清代歷任吏部尚書、軍機大臣。其兄豐以儒學著稱,諳史通經,尤力推新政,官至浙江巡撫。廖平:四川井研人,清光緒進士,著名經學家。著有《四譯館叢書》、《六譯館叢書》等。
廖仲愷:廖姓名人中最著名的國民黨左派領袖。廣東省惠陽人,著名國民黨左派領袖。早年入同盟會,追隨孫中山,投身大革命運動。孫中山逝世,他堅持執行三大政策,辛亥革命後任廣東都督府總參議、兼理財政。1921年任廣東財政廳長,積極支持孫中山的「三大政策」,歷任國民黨中央常委,工人部長、農民部長、黃埔軍校黨代表、廣東省長、財政部長。1925年被右派暗殺於廣州。
廖承志:廖姓名人中最傑出的政治家,廖仲愷之子。1925年加入國民黨,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留學蘇聯,1933年加入紅軍,任紅四方面軍總政治部秘書長,抗戰中在香港從事統一戰線工作。建國後,歷任對外聯絡部副部長、統戰部副部長、共青團書記處書記、青聯主席、華僑事務委員會主任、國務院外事辦副主任、主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1983年去世。一生為中國人民解放及發展中外友好事業作出不朽功績。
廖榮坤:廖姓名人中最年輕的革命烈士。湖北省麻城人,中共黨員,歷任紅軍團長、師長、軍長,戰功卓著。1933年4月在戰斗中犧牲,年僅27歲。
廖耀湘:廖姓名人中軍銜最高的國民黨將領。湖南省邵陽人。1925年當兵,1926年進入黃埔軍校,留學法國,歷任少校連長,中校參謀,少將參謀,副師長、軍長、兵團司令,在遼沈戰役中被俘。1961年特赦,任政協委員,1968年病逝。
廖容標:廖姓名人中軍銜最高的解放軍將領。原名廖之秀,江西省贛縣人,1929年參軍、1931年入黨,歷任連長、營長、團長、旅長、師長、軍區副司令、警備司令、南京軍區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曾任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
四、郡望堂號
1、郡望
汝南郡:漢高帝四年置郡。相當今河南潁河、淮河之間、京廣鐵路西側一線以東,安徽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地區。東漢時移治平輿。
巨鹿郡:秦始皇二十五年置郡。東漢移治今寧晉西南。
2、堂號
武威堂:唐貞觀年間,廖崇德任虔化(今江西省寧都)縣令,政績顯著,深得民心。崇德的父輩曾任武威太守,其後裔從唐代起幾百年間聲勢顯赫,均以「武威」為堂號。武威堂是流傳最廣、人口最多的廖氏堂號。「崇德之父輩曾任武威太守,其後裔自唐代起幾百年間聲勢顯赫,均以武威為堂號。」如今的江西、福建、廣東、廣西等省區乃至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泰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地的廖姓人,大多是武威堂的後裔。
世彩堂:是廖氏的主要堂號之一。「世彩」的內涵:一是長壽而有福氣,「為官者只有造福於百姓和鄉里人,才有這樣的好福氣」;二是宋皇帝(欽宗)御封「世彩堂」,更為顯赫而耀。廖剛是宋朝一位極有膽識、極有謀略、威望很高的大臣。他的曾祖母活到93歲,曾祖父享年88歲,他們都看過自己的第五代孫子。廖家累世奉養白發老人,所以廖剛把自己的廳堂命名為「世彩堂」。後世許多廖姓宗族都喜歡用「世彩堂」作為堂號。
汝南堂:汝南郡是廖姓最早的發祥地,汝南堂是廖姓人以其祖先發祥地汝南郡取名的堂號,是廖姓最古老的堂號。
果烈堂、中鄉堂:蜀漢廖化,為關羽主薄。關羽敗亡,廖化在戰場上假裝已死,得逃回蜀。拜宜都太守,遷右軍車騎將軍,領並州刺史,封中鄉侯,所以叫「中鄉堂」。又因他做事果敢剛烈,就叫「果烈堂」。
紫桂堂:宋朝時候,廖君玉以朝清郎兼英州知府,他一生好學,在桂山建了一個書房叫「紫桂堂」,因此廖氏有稱「紫桂堂」的。
萬石堂:宋工部尚書廖剛,娶秦國夫人張氏生子四,皆士,皇上賜每人官祿兩千石,父子五人共享萬石,時人號稱「萬石廖氏」。詩雲:萬石家聲遠,三州世澤長、瓜錦欣瓞衍,欒世慶榮昌。
清武堂:據《廖氏大族譜》載:「明初,張元子入贅廖家」 ,為福建詔安官坡張廖一族之源。這派族人從張氏郡望「清河」、廖氏郡望「武威」中各取一字,合為「清武 堂」。
另外,廖姓的主要堂號還有:「中鄉堂」」、「垂裕堂」、「崇遠堂」、「馨德堂」、「紫桂堂」、「知本堂」、「本思堂」、「五桂堂」、「武城堂」、「慕維堂」等。
五、宗族特徵
1、廖姓源於北方,歷數代演變,成南方姓氏。
2、廖姓堂號多系出有典。如「果烈堂」因關羽主蒲廖化做事果敢剛烈而來;「紫桂堂」因宋代廖君玉在桂山建書房命名而來。
3、廖姓名人橫貫政、經、文、史等領域,尤其近現代史上表現出色。如廖仲愷、廖承志父子。
4、廖姓字行輩份排列規整,讀之肅然。如廖春生所纂《廖氏族譜》載有江蘇廖姓一支字行為:「清善正堅,明良式發,和平希廷,興家昌國。」
【廖姓宗祠通用門楣題辭、對聯】
廖姓宗祠通用門楣題辭
萬石流芳
「萬石流芳」源自北宋順昌(今福建)人廖剛,又名世芳,字用中,又字仁庵,號高峰,神宗(趙玥)熙寧三年1070年出生於順昌縣交溪鄉,36歲時宋徽宗(趙佶)崇寧五年丙茂科進士,崇寧至大觀年間(1102-1107)賜進士第出身,御史中丞改宋工部尚書(掌管全國水土工程的大臣,從一品),封少師,宣和二年,歲次辛亥,盜賊入順昌,公遣其子諭賊,賊知公素守信義,遵命散去,地方得賴安寧,甚為君主倚重,召封為吏部員外郎,請營建康(南京)親擁六師,以杜金人窺伺,歷拜御史中承,知無不言,當時蔡京秦檜專權,亦為之畏懼、任吏部尚書至士卒,至南宋高宗(趙構)紹興十三年1143年逝世,享年73歲。不但是宋朝的一位傑出的文學家、政治家、思想家還是一位軍事家。子四皆士,皇上賜每人官祿兩千石,父子五人共享萬石,時人號稱萬石廖氏。詩雲:「萬石家聲遠,三州世澤長、瓜錦欣瓞衍,欒世慶榮昌。」
廖姓宗祠四言通用對聯
三州世澤;
萬石家聲。
——佚名撰廖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自晉至唐歷時數百年廖氏家族之顯赫。「三洲」是指廖氏先祖廖彥光的六世孫有三兄弟封為郡公,長為廖延邦,封清河郡公;次為廖延齡,封武威郡公;三為廖延春,封太原郡公。這是廖氏首次分為三郡,也就是三洲的由來。下聯典故的說法有兩種:一是據說漢時廖扶(即北郭先生)聚谷萬石救濟百姓災荒,故而家聲遠播;另一說是宋時廖剛和四個兒子均年薪二千石,共萬石,父子號稱十貴,其居舍門額宋皇帝御封為「萬石家風」、「世彩堂」。「萬石(讀 Dàn 音擔)」指廖剛,宋徽宗崇寧年間(1102-1106)官至工部尚書;他的4個兒子廖遲、廖過、廖遂、廖遽同朝為將帥,年俸祿都在2000石(120斤〔60kg〕為一石)谷以上,5人皆重信義,一門官俸累計超過1萬石。
綠荔名族;
紫桂書堂。
——佚名撰廖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廖氏宗祠「汝南堂」堂聯。
名榮萬石;
性慧六齡。
——佚名撰廖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北宋順昌人廖剛,字用中,號高峰,少年時曾跟從楊時學習,崇寧年間進士。宣和初年官監察御史,當時蔡京專權,他奏論無所迴避,後出知興化軍。南宋紹興年間歷官吏部員外郎、御史中丞,對於朝政知無不言,曾建議起用有德望的舊相,因此得罪了秦檜,改任工部尚書。著有《高峰文集》。他四個兒子廖遲、廖過、廖遂、廖遽都任將帥,做到太守一級的官,當時人稱「萬石廖氏」。下聯典指宋代順昌人廖衡,幼年時機敏過人,六歲能寫文章。縣尉下鄉催租時遇見他,把他抱到縣衙,他當場吟誦《雨中山茶》詩,人們大為驚奇。十三歲中鄉舉,後任轉運判官。
山茶詠句;
性慧六齡。
——佚名撰廖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宋廖衡,幼警敏絕人,六歲能屬文。吟雨中山茶詩,人皆大奇之。
著歸田集;
稱謫仙人。
——佚名撰廖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北宋將樂人廖正古,字明遠,治平年間進士,任西安知縣,有惠政,曾多次提出王安石的「青苗法」於民不便。後辭官回鄉,著《歸田集》。下聯典指北宋初順昌人廖執象,字遜父,七歲能寫詩。道士陳摶見到他時,說:「你是謫仙人(才學優異,如謫降人世的神仙)啊,但是不能久留塵世。」他不到二十歲就進京城向朝廷進獻詩文,太宗看到後也稱好,後參加省試時,得急病而死。
綠荔名族;
紫桂書堂。
——佚名撰廖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北宋宜賓人廖有衡,字致平,熙寧年間進士,官至朝議大夫。家中有兩棵荔枝,果實為綠色,味道甜美,他的好友黃庭堅稱他家為「綠荔廖氏」,後來人們便用這個稱呼來區別他和其他廖氏家族。下聯典指北宋荊州人廖君玉,字國華,元祜年間以朝請郎知英州。他平生好學,此時在桂山建書堂,名叫「紫桂堂」,政務閑暇時就在堂中讀書、吟詩。
名榮萬石;
世彩名堂。
——佚名撰廖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廖剛,忠正耿直,疏陳無所避,官御史中丞,不阿權貴,幾欲抗秦不成,改工部尚書,所生四子,皆居高官,人稱「萬石廖氏」。下聯典指宋·廖瑩中,建書堂名「世彩堂」。
汝南世澤;
五經家聲。
——佚名撰廖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廖郡望族居汝南郡。下聯典指明·廖謹,恬靜力學,淹貫經史,人號「廖五經」。
廖姓宗祠五言通用對聯
武功垂漢史;
威德沖神朝。
——佚名撰廖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廖氏宗祠「武威堂」堂聯。聯以鶴頂格,由首句的第一個字「武」和第二句的第一個字「威」構成「武威」堂名,是指武威郡廖氏。武威廖氏由得姓始祖飂叔安,至春秋時,飂伯高 改飂為廖之後,至漢朝便有廖氏祖先因武功而記載大歷史上。上聯「垂漢史」的「垂」是指流傳,記載的意思,即是指漢朝的歷史已有記載。「飂」,是古廖字。
萬石家聲遠;
三州世澤長。
——佚名撰廖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廖氏宗祠「汝南堂」堂聯(聯釋見《廖姓宗祠四言通用聯》同名聯聯釋)。
力行仁義事;
奉獻忠孝心。
——佚名撰福建省南平市樟湖鎮溪口村廖氏宗祠聯
溪口村是南平廖姓最為集中的一個行政村,人口約五千人,廖氏宗祠就座落一村後的一小坡上。晉末永嘉之亂,中原人民為了避亂事,相攜外遷,廖氏祖先就於其時入閩。今日溪口廖姓始祖廖錢於明洪武三年(1370年)由尤溪入溪口村,從此繁衍生息,是為溪口廖氏開基始祖。宗祠南向,佔地約五畝,原址現湮沒於水庫區內,九五年遷於現址。祠宇系仿清建築風格,寬大敞整潔,門牆中額為清嘉慶甲子年石刻「廖氏宗祠」,昭然醒目。門前平台左側面立有數方清代重修祠碑記,以及現今《遷祠記》碑。祠之正廳設一神龕,龕中供廖氏祖先神牌,上額「武威隆望「,」「武威」即其郡望,各地廖姓多同此,以示宗族源流長遠。祠廳內的這一副對聯題味雋永,是廖氏先祖對後代的諄諄教誨,其後代遵循祖訓,力體身行,歷代努力不輟,終使家族興旺昌盛,蕃衍各地,其中海外尤以台灣、東南亞頒較廣。在香港,廖姓為當地四大姓氏之一,其祖先多源出於延平,在台灣的安平、彰化、淡水等地,延平廖氏裔親亦不在少數。按照舊例,溪口廖氏於每年正月初六,春秋致祭,宗祠逢每年八月秋風便邀請五十歲以上老人相聚於此,增進親誼。有清康熙、乾隆及民國七年三修《廖氏族譜》,1995年又新修有《南劍龍溪廖氏族譜》。
廖姓宗祠六言通用對聯
肇候封於德慶;
倡節義於南宮。
——佚名撰廖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巢湖(今屬安徽省)人廖永忠,征南將軍,封德慶侯。下聯典指明代南京大理少卿廖庄,是一個生性剛烈、恬淡的人,喜面折人過。因一封奏摺惹怒了明景帝,被貶至四川寧羌驛,充任驛丞。景泰八年正月,英宗復辟,史稱「奪門之變」,廖庄被起復回到南京。
廖姓宗祠七言通用對聯
派衍天橫源流遠;
郡封武威世澤長。
——佚名撰廖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廖氏宗祠「武威堂」堂聯。
廖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對聯
慈孝友恭,一堂吉慶;
詩書禮樂,滿室榮華。
——佚名撰廖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廖氏宗祠通用堂聯。
感念恩深,小姑嘔血;
傷心春盡,嫠婦悲吟。
——佚名撰廖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廖忠臣妻歐陽氏撫養小姑,與親女同乳,歐陽氏歿後,小姑泣至嘔血,病年余。下聯典指清廖雲錦為馬氏婦,早寡,其《詠秋燕》詩雲:「傷心春雨香泥盡,羨爾先歸到故鄉。」
二水繞金盆,源長流遠;
三峰朝祖廟,人傑地靈。
——佚名撰福建省寧化縣地區廖氏宗祠通用聯
世彩堂高,歷代多賢承祖訓,
武威望重,傳家有道起人文。
——佚名撰廖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廖氏宗祠通用堂聯。
崇連祠堂,詔邑山連鯤島峙;
遠尋地脈,官陂水合虎溪流。
——佚名撰福建省詔安縣官陂鎮廖氏宗祠崇遠堂聯
此聯以鶴頂格鑲嵌「崇遠」堂名。上聯「詔邑」,指的就是福建省詔安縣,「官陂」,指的就是詔安縣的官陂鎮,而「虎溪」,指的就是位於台灣省雲林縣的虎尾溪。如此一對楹聯簡單而清楚地說明此支廖氏族人所從而來的問題。
甘肅武威,承前啟後源流長;
閩杭覺坊,繼往開來子孫昌。
——佚名撰福建省上杭縣藍溪鎮覺坊村廖氏大宗祠聯
上杭藍溪鎮覺坊村的廖氏大宗祠為廖氏花公始祖祠。該祠堂佔地面積500多平方米,分前後兩殿,內有木柱,外有圍牆,磚木結構,造型獨特,稱「蟹型」二寶地,寓意為「家庭旺,子孫昌」。此支廖氏始祖花公與馮夫人仙逝後合葬於上杭廬豐公路旁,形曰「田雞浮塘」。1983年重修,每年春秋祭祀,前來進香拜祖裔孫,車水馬龍絡繹不絕。據廖氏族譜載:「花公官汀居杭,卒於官地汀州,運回覺坊安葬,路經杭之廬豐綠蔭水口時,突然風雨大作,扛夫們只好把棺柩停放在路旁一塊高地上,急於避雨休憩,待雨後回到停棺場,棺柩卻沒於地下,故而草草築墳,放上一塊小墓碑以作紀念。……此墳築起後,附近人家每晚都能聽到處處蛙鳴。而逢暴雨,四周田園被淹,唯此墳始終浮於水面不沒,故而傳之為『田雞浮壙』。」
竹杖青奇,萬里河山歸杖下;
青囊元妙,一天星斗隱郎中。
——佚名撰江西省興國縣三僚村廖氏楊公祠聯
廖屋村楊公祠安放的是楊救貧祖師和廖金精的塑像。三僚廖氏尊奉的開基祖和楊救貧勘輿術的傳承人是廖金精。廖金精名瑀,字伯瑀,相傳其曾入山學道,長居虔化縣(今寧都)翠薇峰金精洞,自 號「金精山人」,故後世稱其為廖金精。相傳他年方十五,已經精通四書五經,鄉人稱其為「廖五經」。唐末兵荒馬亂,科舉不繼。廖瑀的父親廖三傳擅長堪輿,廖瑀自幼耳濡目染,轉而研究堪輿之術。楊救貧在興國、寧都、於都一帶活動時,廖瑀與楊筠松相遇於虔化,起初他不服楊救貧,年輕氣盛,屢屢與楊公鬥法。有一次,黃陂廖氏請楊救貧去堪定一個門樓位置。廖金精預先用羅盤定準了方位,並在地下埋了一個銅錢做標記。楊救貧來後,卻不用羅盤,只是用手裡的一根竹竿,隨手往地下一插,卻正中了銅錢中間的方孔。廖金精這下服了楊公,虔誠地拜楊公為師。廖金精原來住在寧都中山壩。為早晚追隨楊公,他隨師傅遷到興國三僚村居住,後來得到楊公親傳青囊秘籍。三僚廖氏楊公祠大門的這副對聯,就暗寓了這個故事。廖瑀著有《懷玉經》、《俯察本源歌》、《一盞燈》等著作傳世。
學術仿西歐,開弟子新知識;
文章宗北郭,振先生舊家風。
——佚名撰福建省上杭縣古田鎮廖氏宗祠「萬源祠」聯
為紀念三世祖政廖妣梁安人,廖政第七世孫旺生、九生、曹福、石崇、汝賢等五大房後裔於清道光二十八年戊申歲(1848年)在上杭古田建廖氏宗祠「萬源祠」,佔地面積1500平方米,前堂為議事廳,廳前正中上懸「廖氏宗祠」匾額,後堂為祭祀廳,配祀一脈宗支神位。左右橫舍二落四間,還有天井、門坪等。祠宇建築精巧,典雅堂皇,周邊古木參天,壯觀秀麗,龍脈騰起,堪稱風水寶地。民國初年,為推行新學,該祠改設「和聲學校」。祠堂大門橫批石刻「北郭風清」(為紀念先祖扶公,字文起,號北郭先生,東漢時人,博學多才),兩邊鐫刻著這副對聯。此聯實為辦學宗旨,意謂: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為本族培養新型弟子,繼承弘揚優良家風。1929年紅四軍進駐古田後,該祠又改為「曙光小學」。1929年冬,著名的古田會議在廖氏宗祠「萬源祠」召開,該祠成了古田會議會址而永載史冊,譽傳五洲。
武不屈、文不驚,須立丈夫志氣;
威可畏、儀可象,乃為君子規模。
——佚名撰廖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廖氏宗祠「武威堂」堂聯。以鶴頂格嵌堂名。

溯源本於西周,祖德文謨昭百代;
肇冠堂興南宋,家聲世彩振千秋。
——清·嘉慶帝愛新覺羅·顒琰撰廖氏宗祠通用聯
清朝時有翰林院學士廖甡返鄉拜祖,嘉慶皇帝封送這一副餞別送行對聯作廖氏堂聯。這副對聯對仗工整,氣勢磅礴,上聯點出了廖氏是「周文王之後」的悠長歷史;下聯通過嘉慶皇帝贊譽廖剛德行,激勵廖氏子孫弘揚「世彩家聲」。
祖德溯三洲,源遠流長,看此日人文蔚起;
宗功承萬石,根深葉茂,喜今朝景遠維新。
——佚名撰廖姓宗祠通用聯
聯釋詳見上《廖姓宗祠四言通用聯·三州世澤;萬石家聲》聯聯釋。
源遠流長,自唐代為御史、中丞祖德宗功,當思發揚光大;
溪清水秀,由博州遷豫章、南墅瓜繁椒衍,毋忘好友新朋。
——佚名撰江西省上猶縣仔陽鄉源溪村廖氏宗祠聯
http://bbs.lnd.com.cn/thread-76003-1-1.html

㈨ 劉氏宗祠在哪裡

位於廣東省興寧市黃陂鎮榕樹村。

劉氏總祠,全稱開七公派狀元及第劉氏總祠,是中國目前已知佔地面積最大的單姓宗祠建築物,系為紀念入粵始祖劉開七而設立,由閩、粵、贛、桂、瓊華南五省劉氏宗族合建,是劉開七2000多萬裔孫,共同尋根問祖的朝宗聖地。

每日由大江南北來總祠祭祖的後裔絡繹不絕,逢每年正月十九、二十日合族聯宗祭祖,更是香煙敞日,鞭炮轟鳴,盛況空前。狀元及第劉氏總祠,金字門匾熠熠生輝,「狀元及第」四字有所專指,特指開七公裔孫、道光十五年乙未科狀元劉繹,和光緒十八年壬辰科狀元劉福姚。

劉氏總祠金碧輝煌,重檐翹角,雕龍畫鳳,美輪美奐,大量使用皇族象徵的五爪金龍做為裝飾,祠內供奉有劉邦、劉秀、劉備三位開國皇帝的神主牌,懸掛兩漢二十四帝畫像,因此被世人譽為龍廷帝殿。

(9)黃陂連氏宗祠擴展閱讀

劉氏早期主要是在北方發展繁衍。公元前300多年前,劉姓開始向河南及江蘇傳播。戰國時有個叫會的晉大夫,他有子孫留居秦國,稱劉氏。至戰國後期,秦國滅了魏國,劉氏宗族隨秦軍進入魏國都城大梁,即今河南開封。他的十世孫在魏國任職,魏滅後遷至大梁,生子劉清輾轉到今江蘇等地。

漢朝是劉姓的鼎盛和發展時期,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王朝後,分封同姓於各地,其後支派繁衍,於是彭城、尉氏、臨淮、南陽、廣平、丹陽等地皆有劉氏。西漢初累計皇子封王30餘人,封侯者達400餘人。漢王室大封同姓王侯的結果使劉姓貴族遍布於大江南北,他們各據一方,很快成為各地有權有勢的大家族。

總之劉姓以皇族為主脈,經歷大漢400多年的繁衍發展,人口急劇增加,成為當時的天下第一大姓。但劉姓人口仍主要分布於黃河流域地區,主要集中於河南、河北、山東、江蘇北部、安徽北部以及山西太原地區。此外,湖北荊襄地區、湖南長沙地區、江西九江地區也有劉姓望族。

漢末三國之際,中原的劉氏為避「董卓之亂」不斷向四方遷徙,主要是向東南投奔孫吳和向西南進入四川投奔蜀漢。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北方又一次陷入戰亂,中原劉姓與其他姓氏一樣,為避戰亂,向南方、東南和西南遷移,部分遷往日本和朝鮮半島。從東晉到唐朝,中原地區向南方和東南地區的移民從未間斷,移民越來越大,地域越來越遠。

唐宋時期,劉姓已遍布大江南北,「遍地劉」已初步形成。劉氏開始遷往兩廣,唐末中原人口大批移民福建,這也包括劉姓人群。南宋寧宗嘉定年間,河南宣撫使劉龍第七子劉開七,在廣東潮州任官,子孫遂居於興邑,人丁興旺,支派益繁,後又自興寧分散至許多地方;北宋時的《廣韻》列劉氏郡望有25個。

從明末清初開始,閩、粵劉氏陸續有人移居台灣,後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謀生。

閱讀全文

與黃陂連氏宗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