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璜塘白龍寺歷史
清嘉定初年先後修建,曾為進士沈北海隱居之所,後改設禪院。清初單隆版周詩稱「龍王廟權」,道光間重修。民國20年至30年先後整修大殿。全寺分前、中、後三座大殿,附設長生殿、六和堂、戒堂、經堂、禪堂、客堂、齋堂、百子堂等,共40餘間。現存前、中、後三殿,南向。後殿三間,為明末清初建築,面寬11米,進深9.14米,硬山頂。明間五架梁,雙步廊,檐柱卷殺,石板墁地。中、前殿分別為清代道光、咸豐年間重修。東牆嵌有「白龍寺重建碑記」,記載了寺廟沿革。大雄寶殿佛座西側有龍湫,又名白龍井,清泉從石縫中湧出,常年不幹。元代詩人薩都刺有《登航塢山》詩曰「龍池浸白雲」。清沈成烈有聯曰:「華雨注龍湫,只在此山,便成香海;曇雲來鷲嶺,試看茲塢,即是慈航」。該寺為本市東部地區古老而又完整的寺宇。1983年5月,蕭山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1985年至1990年,先後投資60餘萬元修繕白龍寺。寺前新鋪寬闊平坦的水泥板台階,中軸線上的前、中、後三大殿門窗按原樣雕刻裝飾,石柱上楹聯字跡清晰閃光,東、西廂房及附屬設施亦相應完善,成為蕭山市東部一座氣勢雄偉壯觀的寺廟。白龍寺附近,群峰起伏,樹木蔥郁,是一自然風景處。
② 白龍寺的傳說
白龍寺歷史來說明,唐貞觀源年間,唐三藏師徒歷盡千難前往天竺,我佛如來之處,求取三藏真經,回來後,功德圓滿。佛前受封,白龍馬亦被如來封為,廣力菩薩,後跟隨觀世音菩薩住於南海,座前聽教。五百年後,觀音大士命其前往人間行雲布雨,廣行仁德。一日路過此山,腳踏祥雲,留覽人間美景,但見此山松青竹翠,風景秀美,山勢奇特,狀如玉葉。又見彩雲繚繞,霞光紛飛,知此山必有靈氣,隨按住雲頭落於山頂,便留下菩薩腳印一處。廣力菩薩因愛此山秀美,稟明觀音大師,願常住此山中修其道業,廣力眾生,大士念其善誠,賜蓮花寶座一個,准予所求。是年大旱,百姓疾苦,廣力菩薩解下腰間玉帶扔下向空中,興大悲心而誦神咒。頓時傾盆大雨天降,山間漸成一湖,泉出滾滾不斷,常年流淌不絕。山民敬其靈感,隨建寺紀念,初時山頂無水,眾山民甚憂。忽一夜間,眾人同做一夢。見一白龍口吐寶珠落此,次日果見一井泉出現於此。其水甘甜清冽,長年不枯。未政一十五年【一三五五年】曾名永政寺,太宗道光【一八二一年】重修正名白龍寺。
③ 黃陂區王家河鎮白龍寺村下灣吳的郵編
郵政區碼
430300
黃陂區(Huangpi),是湖北省武漢市市轄區,地處武漢市北部,湖北省東部偏北。
④ 白龍寺的歷史沿革
相傳因白龍寺引水,解救一方生靈。人們在五華山北麓設祭壇以祀,南朝齊武帝肖賾次子竟陵王肖子良,
將祭壇改建為佛寺,依壇取名為白龍寺,迄今已有一千五百餘年。唐鄂國公尉遲敬德將寺院擴建重修,使其擁有前殿、大雄寶殿、後殿、大悲殿、五雲堂,五華清憩、官房、禪堂等建築群體,規模宏大,氣勢雄偉,工藝精湛。明正德八年,嘉靖十五年,白龍寺又經幾番裝修,使其「廓隘而宏,易敞而整」,「以為改規,不啻倍蓰」。寺內碑文載道:「棟楹穹窿,撐柱霄漢,丹碧輝煌,晃耀星日」。明文學家李濂留下了詩文「白龍寺倚五華山,寺下長汀抱楚關,上界藤蘿低日月,暮天鍾磬送潺」。有毗鄰古跡遺址,豐繁的民間傳說,歷史故事,民歌童謠融匯映襯,使白龍古寺亦發文彩燦然。正所謂「 藏修者有清思,登臨者有遺興,憩止者有餘懷。」
世紀初,戎馬頻仍,古剎屢遭戰火,寺院千瘡百孔,毀損殆盡,僅存的前殿和大雄寶殿也只是兩座空宇。解放後,各級人民政府和文物部門對這座古剎白龍寺十分重視,多次撥款維修,使這座古 剎又恢復了當年的風姿,龍脊獸瓦,紅牆朱門,重檐拱斗,獸鳥嵌扉。歷代建築藝術風格怡然自存,大雄寶殿楹柱二十八根,中柱十字通風,兩米合圍,旁柱斜斷落基,千年不動,炎夏不汗,絲塵不染。侵華日軍為建碉堡妄圖以兩輛汽車系鏈拽而不動,世人稱絕。
⑤ 做法事誦什麼經最好:我的最最親的親人,也是我的恩人在27年前去逝後埋在黃陂長堰白龍寺,當時白龍寺
超度分等級放焰口最好,地藏經三遍,蒙山施食,一個比一個功力下降一些效果,是因為遷墳的原故引起的不順應該妥善決要不然好不了
⑥ 誰能介紹一下黃陂縣的一些資料呀
黃陂 開放分類: 地理、武漢、湖北 『陂』字有三種讀音:bei,pi,po。念『bei』時指『陂塘』、『陂池』:念『 pi』時是專用於『黃陂』(湖北黃陂):念『po』時指『陂陀』(不平坦)。 優越的發展條件 黃陂獨特的區位優勢,豐厚的多種資源,完備的基礎設施,便捷的交通條件,優良的投資環境,是投資創業的一片熱土,企業發展的成功搖籃。 區位優勢獨特。黃陂與武漢市中心城區一水相依,南部近30公里沿線五橋相連。全區近半國土面積已融入大武漢的經濟繁榮圈,是武漢市外延擴張由南至北推進的唯一腹地。 各種資源豐厚。黃陂土地資源充足,是武漢市最大的土地資源儲備地;旅遊資源豐富,有距今年3500年歷史的商代遺址盤龍城,被認證為「大武漢城市之根」。有花木蘭故事得名的木蘭山、木蘭湖、木蘭川、木蘭天池和國家級森林公園—素山寺,以及日、月、星湖等為主體的947平方公里的木蘭生態旅遊區,被譽為「武漢的後花園」。有宋代理學家程頤、程顥得名的魯台「雙鳳亭」等名勝古跡、人文景觀。其中,木蘭生態旅遊區被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列為《中國二十一世紀議程》優先投資項目,並同商代盤龍城遺址被列為武漢市「十五」重點開發項目;社會資源廣博,黃陂有「無陂不成鎮」之美譽,是湖北第一台鄉、第二僑鄉。 基礎設施完備。水電設施網路化。全區建有水廠27座,容載比合理的變電站13座,完全能滿足生產、生活需要;通訊設施現代化。實現了傳輸數字化、交換程式控制化,無線尋呼、移動通訊網路覆蓋全區;交通設施立體化。形成了「水陸空」立體交通網路,岱黃路、機場路、黃土路、漢施路、川龍大道、巨龍大道、318國道、市外環線等四通八達,公路運輸暢達。京廣線、京九京廣武麻連絡線、陽邏電廠鐵路專用線等境內交錯,鐵路運輸快捷。武漢天河國際機場坐落區內,空運條件優厚。境內灄水河與府河、長江航運相連,水運優勢明顯。 優厚的產業基礎 改革開放以來,黃陂區不斷擴大開放,著力營造優質的投資環境,積極鼓勵國內外客商投資,全區經濟實現了持續、健快速發展。2004年,全區實現本區生產總值160億元。到目前,共引進各類項目(企業)612個,引進資金總額近59億元。全區以機械及汽車零部件、建築建材業、服裝產業、冶金化工、醫葯產業、農產品及輕工食品加工等為主體的工業格局已經形成。以工程農業、高新技術農業為主體的現代化農業正在向縱深推進。以木蘭生態旅遊為主體的旅遊業產業,已成為區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多年的引進、開發和建設,黃陂已形成由盤龍城經濟開發區和天河航空城等構成的南部經濟發展帶、中部前川衛星城區和北部木蘭生態旅遊區,「一帶兩區」三大強勢板塊的開放引進接收載體。目前,這里客商紛至沓來,招商引資勢頭強勁,開發建設熱火朝天,聯動互惠效應形成,發展商機如珠誘人。 根據市委、市政府「南突北擴」和打造武漢國際航空物流港新城及發展臨空產業的戰略,「十五」期間,黃陂區的發展思路是:強力推進第二產業發展,帶動第一產業提高,促進第三產業興起。重點接納和發展的投資領域為:機械及汽車零部件、建築建材業、服裝產業、冶金化工、醫葯產業、農產品及輕工食品加工、文化旅遊業、城市基礎設施及物流業。 優質的創業環境 黃陂區堅持實施「項目興區、項目活區、項目強區」的發展戰略,不斷加大環境的創新力度,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招商、安商、活商、親商的運作機制,進一步完善了鼓勵國內外客商來黃陂投資興業的政策機制和對投資客商實行了時間從快,手續從簡,賦稅從輕,服務從優的「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一個窗口」對外的服務機制。與此同時,在全區深入開展人人都是投資環境的實踐行活動,調動了全區人民支持招商、參與招商、服務招商的積極性,親商意識和誠信意識不斷得到加強,為客商創造了優質寬松的投資環境。 水利資源 黃陂區處於江漢河湖水網的邊緣地帶,境內河流湖泊縱橫交織,水利資源豐富。全區共有大小河流31條,河流總流長708.72公里,流域面積3504.3平方公里。主要河流有:灄水、界河、府河和注入北湖的五條河流,多為南北流向。其中灄水河是區內最長河流,源於大別山南麓大悟縣境內,從北向南縱貫黃陂匯入長江,境內流程90.71公里。全區有水庫89座,其中大、中型水庫7座:夏家寺、梅店、院基寺、泥河、礦山、巴山寨、三姑井,總承雨面積573平方公里,總庫容量71573萬立方米,有效庫容34388萬立方米,正常蓄水面積10.22萬畝,灌溉面積68.31萬畝。主要湖泊有武湖(180平方公里)、童家湖(48平方公里)、後湖(12.9平方公里)、西湖(9.24平方公里)、什仔湖(2.5平方公里),湖泊總面積252.64平方公里,承雨面積1243.7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10.9億立方米。 南部平原湖區先後進行了漢北河下游改道、灄水下游改道、圍墾滅螺等大型水利工程。先後建成武湖、後湖、四聯垸、什仔湖泵站。北部和中部低山丘陵地帶,對水庫設施進行了整修加固,擴寬延伸夏家寺、梅院泥、礦巴三大灌溉系統的聯結渠道,使全區形成河湖相通,庫渠相連,北蓄南排的水利體系。總蓄水能力達96351萬立方米,控水面積1281.5平方公里,有效水量52766萬立方米。 境內地下水儲量2.2億立方米,分鬆散堆積層孔隙水、基岩裂隙水、碳酸鹽岩岩溶裂隙水3種主要類型。地下水溫17—24℃,礦化度低於淡水,適宜農作物灌溉。北部還有斷裂循環型地下熱水。 自然地理 黃陂區位於湖北省東部偏北,武漢市北部,地跨東徑114°09′—114°37′,北緯30°40′—31°22′。東與紅安縣、新州區接壤,西隔小悟山、界河與孝感市毗連,南抵府河與武漢市城區相望,北與大悟縣交界。區境南北最大縱距104公里,東西最大橫距55公里,境域周長273.5公里。國土總面積2261平方公里。 區境北依大別山南麓,南臨長江,整個地勢北高南低,自北向南逐漸傾斜。形成西北低山區,東北丘陵區、中部崗狀平原區和南部濱湖平原區4級階梯。西北低山區海拔150—180米,全區最高點雙峰尖873.7米。東北丘陵區海拔50—150米。中部崗狀平原區海拔30—50米。南部濱湖平原區海拔20—30米,最低處為16.5米。全境有灄水、界河及北湖三大水系和由5個主要湖泊構成的自然水系。地貌特徵構成全境「三分半山,一分半水,五分田」的格局。 黃陂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熱量豐富,四季分明,年平均無霜期255天。年均日照時數約1540—2180小時。由於地形復雜,各地日照時數及百分率有差異,山地陰陽坡的差異比較明顯,但基本能滿足農作物的需求。年均降水量在1000—1200毫米之間,雨量分布的時空差異較大,洪澇乾旱時有發生,對全區工農業生產影響嚴重。 境內平均氣溫為15.7℃—16.4℃。一年中,以1月最低,月平均氣溫2.4℃—3.2℃;7月最高,日平均氣溫28.4℃,有的年份出現在8月。歷年極端最低氣溫為零下15.5℃,極端最高氣溫為40.7℃。 礦產資源 已初步探明可資利用的礦產資源有金礦、銅礦、磷錳礦、白雲岩、河砂、紅砂、高嶺土、石英砂岩、石英岩、礫卵石、淺粒岩、綠片岩、石英絹雲母片岩、螢石、輝綠岩、玄武岩、花崗岩及礦泉水等二十餘種。 金礦分布石門、塔耳及蔡店三地,屬小規模金礦。除石門尚未開采外,塔耳、蔡店兩地均因資金緊缺,開采一年多後停采停煉。銅礦分布在李集、長軒嶺、蔡店三地,銅的品位為0.75—3.96%之間,屬小型礦。磷錳礦系小型礦床規模,磷的工業儲量92萬噸,錳的工業儲量70萬噸。白雲岩3.56億立方米,年開采量45萬噸左右。河砂累計開采量在1億噸左右,尚未開采地段及儲量已不太多。紅砂總儲量在300萬噸以上。石英砂岩的地質儲量在1億立方米左右,石英岩地質儲量250萬噸,年開采量3萬噸。花崗岩地質儲量5億立方米,已開始少量開采和加工。綠片岩1億立方米,高嶺土總儲量220萬噸。
⑦ 白龍寺的歷史沿革
據明代《會稽志》記載:白龍寺位於蕭山市東南四十里航塢山上巔,山北臨錢塘江,登頂可望及海寧縣,航塢山又名「王爬山」。
白龍寺新建廟宇
據傳越王勾踐和吳王開戰,需尋找有一百個山頭的山建越王城,當他登航塢山之頂往下數山頭一連數次只有九十九個,忘記加入自己站著山頭,因此放棄了在航塢山屯兵操練的打算,以後越王打敗吳王,此山當地百姓叫「王步山」一直至今。白龍寺之始究竟建於何時,各種說法不一,據《乾隆紹興府志》記載:「白龍寺位於航塢山之巔。宋紹興三年(公元1133年)建寺,內有白龍井,常年不涸,故名白龍寺,吳越錢武肅王嘗屯兵於此。明嘉靖三十二年,總兵湯克寬、胡宗憲等在此山大破倭寇於此。」
又據《越鐸日報》記載:「白龍寺創始於趙宗嘉定初年(公元1208年)為進士沈北海先生隱居之所,厥後改建禪院,中設觀音大士像。人傑地靈,蔚為古剎。」
按現存寺內廟碑《白龍寺重建碑記》(清同治八年沈成烈撰)所載:「在大宋熙寧間,龍光法師雲游此山,見嶺上有白龍呈現,遂結茅其上,募創寺宇,供奉觀音大士以及白龍像,因此白龍寺名焉。」按熙寧為北宋神宗年號(公元1068——1077年)。以上三種說法是碑文為最早、最為實際,故確定白龍寺建寺為大宋熙寧年間。
1980年前後,當地政府撥款,大興封山育林,植樹造林之風,又建牌坊一座和上山道路全面修建,白龍寺也修葺一新,山門前台階進行重新改造,並建仿古路亭四個。
白龍禪寺
2005年,白龍寺又耗巨資建造第四進「大雄寶殿」,上山道路已有一半以上重新拓寬建造成石板路,當地政府又撥款數百萬元正在修築一條由山下至山上的盤山公路,預計到2006年6月可以竣工通車。人行上山道旁又種植大面積的樟樹,每天清晨有數百人上山晨練,平時遊人不絕,一個風景優美,風光秀麗,樹木林蔭,空氣新鮮,而千年古剎白龍寺又宛然一新的面貌使它又煥發了昔日光輝。每年春節和農歷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為「觀音大士」生日,萬人上山燒香,其香火旺盛,呈現了一派國泰民安的繁榮景象,而必將成為我區的一個新的旅遊景點。
⑧ 湖北孝感市大悟縣四姑鎮吳氏源自哪裡
吳萬七支系發展簡述
吳萬七,系泰伯、仲雍的八十二世孫,原籍江西撫州府臨川縣守齊安,元末官楚,因家於楚,族之於楚。公喜韜略,捷武闈,第名大司馬,明初宋南郡,蔭襲黃州守備。公年老猶喜武略,治軍嚴謹,獎懲分明,暇時還率軍耕種,與民同苦樂,深受人民喜愛。卒於官,明太祖親敕武德將軍,賜葬黃陂白龍山(今武漢市黃陂區王家河鎮長堰管理區白龍寺村下灣吳北左首)。萬七公,一傳長一,再傳榮一、榮二、榮三、榮四,即伯、仲、叔、季(簡稱「四榮」或「老四房」)。 「老四房」各踞一方,形成四大分支和無數小支,現有十三萬餘人(含女丁),下傳三十餘代,遍居鄂北、豫南,少數散居在其他省境內。
伯,榮一分支:洪武初,榮一公棲中和石壁山(今紅安縣八里灣境內),種蔬養鶴,博覽嚎吟,嘗荷鋤挖葯濟人,隱居不仕,後徙居菟顏(今名黑石咀),繼續過著隱居生活,元末負盛名,世稱其節。明太祖聞之,思征大用,但三聘不赴,太祖命字士陶安書「高士」二字贈之,故其居曰「高士軒」(今紅安縣高橋鎮境內),去世後亦葬於此。榮一公後裔十分興旺,現有四萬餘人,下傳三十餘代,除部分居住在四川涪陵外,大部分居住在湖北省紅安縣高橋鎮三角槽門周圍,占據大小村莊五十多座,佔地20平方公里,當地稱「槽門吳」,亦稱「東吳」。由於枝繁葉茂和生活所迫,從清朝中葉開始向外擴展,現在全國五省十六縣(市)都有榮一的後裔。如湖北省的隨州、麻城、監利、蘄春、黃陂、大悟等縣(市),貴州省遵義市,陝西省北河縣,江西省廬山市,河南省新縣、光山、羅山、南陽、桐柏、商城、固始等縣(市)。他們在這些地方生根、發芽、結果,迄今已兩百餘年。
仲,榮二分支:榮二公,克儉克勤,終身無失色,亦隱居不仕,以淳謹重於鄉里,深得民心。不幸早逝,葬於紅安縣高橋鎮象鼻咀之右山,與開基始祖饒太君、二世長一公、妣胡淑人三人墳墓相距0.5公里。2000年清明將榮二公墳墓遷到饒太君、長一公、妣胡淑人墓的右側,四墓相連。因公早逝,妣易氏撫孤單傳兩代。因生活所迫,轉徙無常,始居紅安縣北四角槽門等地(今屬河南省新縣箭廠河鄉)。榮二公後裔徙居該縣大吳家灣等處,易氏去世後葬於大吳家灣後山。其後裔繁榮,人文鼎盛,可與昆弟三房爭輝並旭。「知天之報隱德者未艾也!」現已發展三萬餘人,下傳三十餘代,主要聚居在河南省新縣箭廠河鄉四角槽門、吳家灣、鄭家邊、新灣、油榨灣、張家河等地。由於戰亂和生活所迫,從清末起一部分人開始向外擴遷,現住江西省德安縣吳先禎一支,就是其曾祖父在清朝宣統元年遷往江西德安縣新田村的,現已發展成為當地望族。也有一部分遷往湖北省麻城市灣店街、吳家沖、吳家咀和紅安縣城關鎮甘家沖等地。
叔,榮三分支:宣議郎、文林郎榮三公,任過常州府宜興縣知縣,亦無意為官。始居西陵之白龍山,繼居弦南之柴家山,後又徙居邾城之羊角老山,遷徙頻繁,子孫亦分布極廣,多數聚居在湖北省大悟縣四姑墩羊角山、高家邊、畈家吳、上店、王家田、吳家河、吳家岔、江家邊、龔家邊、樓巷、大吳家、李氏畈及宣化鎮呂王鎮、盧家崗、新廟、吳家廟、河西等處,少數分居在紅安縣七里坪鎮貢吳家河、上新鎮、陳家田、陶家邊,武漢市黃陂區祈家灣、吳家墩、塔耳官木堂,河南省新縣陳店鄉的大吳家、細吳家,箭廠河鄉吳河、三石門,新集鎮江淮嶺,陡山河鄉陡山河街、連塘崗,千斤鄉的大吳灣、細吳灣、吳家窪、大庄、四方窪、吳大塘、萎子窪、方灣、河西、吳家山、范窪等,卡房鄉的吳油榨、吳河、吳窪等,蘇河鄉的吳灣、姜岩、陳窪、譚家樓,光山縣南向店鄉宋窪、清塘河、陳畈、楊樹窪等地,羅山縣山店鄉小羅家灣、學堂塝等處。現有約三萬餘人,下傳三十餘代。
季,榮四分支:通議大夫榮四公留守家園,久居黃陂長堰,去世後葬黃陂白龍山寺下西二里許龍崗店,其後裔亦聚居在黃陂長堰鎮境內,當地有「吳半邊」之稱。主要有竹園吳、吳家樓、解家吳、五通口、高車畈、蘿卜塘、吳家崗、陰陽洞、吳家林口、耀洲窪、太子寺、吳家台、吳家墩、羅陳吳、王永號、三店門、周輔崗、吳家灣、長苓崗、上灣吳、吳家院、上張吳等。清末民初,朝政腐敗,戰禍連年,殃及黎民百姓,為生存之計,榮四後裔不少人陸續外遷。據老譜載:湖北省秭歸縣營盤、老屋門,紅安縣界匠岔、三里崗、紫雲丁家邊、覓兒寺鎮吳家崗,應山縣吳家店,隨州高城、小龍店;河南省羅山縣李店、竹竿、潘店、桐中,新縣新集鎮吳岔、汪岔,吳陳河鄉吳尖山,光山縣文殊寺、天燈龍岔、南向店、稻場崗,南王崗鄉許橋,信陽市汝寧府,淅川縣西坪;陝西省商南縣太平店,雒邑等地,都有榮四公的後代,並且多數是清末遷去的。榮四公後裔現有兩萬六千餘人,下傳三十餘代。
萬七公後裔不僅枝繁葉茂,更是人才薈萃,在各個時期都充分表現出卓越的德操和才華。在明清時期,據老譜記載的名人有109人,其中進士及第22人。二世長一封通議大夫,三世「四榮」有3人受過朝廷賜封。榮一明太祖賜贈高士,榮三賜封宣議郎,榮四賜封通議大夫,四世德茂(榮四長子)系前明進士,歷任都察院,五世吳浩(榮三後裔)歷任江南常州府宜興縣知縣等。譜載榮三及其長子思廣都任過宜興縣知縣,他們都有政績,深受朝廷器重。新中國成立前後,據有關資料記載的各類名人102人,其中縣團級以上99人(含軍級23人)。二十世吳子恕,二十一世吳醒漢,跟隨孫中山搞國民革命,分別擔任國民革命軍軍長、司令員。二十四世吳煥先,歷任中共縣委書記,師政治部主任,政委和二十五軍軍長。二十世吳紹鎰,31歲就當選中共六屆六中全會候補委員。二十一世吳基榮,從一個農民成長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團長和人民志願軍高級將領。二十五世吳光浩,歷任中國工農紅軍十一軍軍長、鄂東軍副總指揮兼二路軍司令員,同潘汝忠等領導了「黃麻起義」,犧牲時年僅23歲,紅安革命博物館和革命烈士紀念館都有他的遺像和革命事跡。在這個時期,榮二後裔人才出類拔萃,縣團級以上達54人,其中吳先恩中將等軍級8人,師級11人,團級35人。榮三後裔吳華奪少將、吳大勝將軍等,都是本支系吳氏的楷模和優秀代表。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各條戰線都有本支系優秀人才,他們都為祖國的繁榮昌盛作出過巨大貢獻。
湖北大悟新城鎮吳氏第二十世後裔,前幾日有幸得見族譜,本族一世祖為天二,聽老人講,天一與天二系親兄弟,天一後人應該在湖北大悟四姑鎮。據家譜記載:天二系始籍江西,繼遷麻城,元末明初(公元1368年前後),天二遷至黃陂灄源鄉將軍山北二里(今湖北大悟新城鎮)落戶。天二後人中第八世吳之琯(字伯玉)曾經在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拔為貢生,1664年任廣東雷州徐聞縣令,1670年前後任過河南信陽州牧。
一至四世祖名:一世天二,二世緣法,三世茂敕(左邊應為「赤」字),四世文器。
宣統三年,也就是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十六世吳學柏主持本族修譜,將原七十二字派自第十五世起啟用二十字新字派:詒學全先澤,成謀繼祖芳,宅心惟道義,步履自平康。此後101年未錄名,2012年清明節前夕商議續錄族譜
⑨ 常州璜塘白龍寺歷史
白龍寺位於杭州市蕭山區瓜瀝鎮東恩村航塢山巔。始建於北宋熙寧版年(1066—1070)間。傳說龍光法師權雲游此山,見嶺上有白龍,遂結茅廬其上。南宋紹興三年(1133)募創寺宇,供觀音、白龍像,故名「白龍寺」。
2014年2月1日(農歷甲午年正月初二)凌晨,航塢山頂的白龍寺部分被燒了,而毀掉的正是作為文物保護單位最核心的明代建築。
中文名稱
白龍寺
地理位置
浙江省杭州市
所屬地區
東恩村山林區
始建時間
北宋熙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