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武漢古時候叫什麼名字
江城。隋朝置江夏縣和漢陽縣,分別以武昌、漢陽為治所。唐時江夏(武昌)內和漢陽分別升容為鄂州和沔州的州治,成為長江沿岸的商業重鎮。江城之稱亦始於隋唐。
唐朝詩人李白曾在此寫下「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譯文:黃鶴樓上傳來了一聲聲《梅花落》的笛聲,在這五月的江城好似見到紛落的梅花。),因此武漢自古又稱江城。此後經宋以迄明、清,均為歷代州府治所。
民國十六年(1927年)1月1日,國民黨中央臨時聯席會議宣布,國民政府在漢口開始辦公。武昌、漢口、漢陽三鎮合為京兆區,定名「武漢」,作為中華民國臨時首都。
4月16日,武漢市政委員會成立,武昌市政廳撤銷;三鎮首次統一行政建制。民國十八年(1929年)武漢分治,武昌、漢陽縣城劃出,漢口仍為特別市。漢口為省轄市,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改為特別市。
② 巾幗英雄的故事簡介
故事簡介:
三國時,蜀國丞相諸葛亮率軍出祁山,攻打魏國。魏軍統領司馬懿與諸葛亮對峙於渭南。由於諸葛亮遠道而來,利於急戰,司馬懿採取了相持戰術。諸葛亮深知,這樣相持下去,對蜀軍是極為不利的,而發動強攻,魏軍深溝高壘,很難取勝,可是又怎能甘心退兵?
於是諸葛亮想出了一個很巧妙的辦法:派人大張旗鼓地前往魏營給司馬懿送了一份"厚禮":一大堆婦女用的頭巾和發飾,還寫了一封信,說司馬懿太膽小了,一個大英雄,掌握那麼多兵將,竟不敢來戰。
如果他領兵出戰就是大英雄;如果不敢來戰,乾脆就用婦女的頭巾包上頭,再用脂粉化妝,證明他是個一般婦女!司馬懿非常生氣,卻依然沒有中計。
(2)黃陂區張獻忠擴展閱讀:
中國巾幗英雄有:
1、穆桂英
穆桂英- 戲曲及小說《楊家將》中人物。明熊大木小說《北宋志傳》和紀振倫小說《楊家將通俗演義》中人物。原為穆柯寨穆羽之女,武藝超群、機智勇敢,傳說有神女傳授神箭飛刀之術。因陣前與楊宗保交戰,生擒宗保並招之成親,歸於楊家將之列,為楊門女將中的傑出人物。
穆桂英與楊家將一起征戰衛國,屢建戰功。佘太君(佘賽花)百歲掛帥,率十二寡婦西征,她五十歲尤掛先鋒印,深入險境,力戰番將,大獲全勝。是中國古典文學巾幗英雄的典型形象。
2、花木蘭
花木蘭:姓魏,名木蘭。隋代人,花木蘭是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人。隋恭帝義寧年間,突厥犯邊,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疆場一十二載,屢建功勛,無人發現她是女子,回朝後,封為尚書。唐代追封為"孝烈將軍"。
3、秦良玉
中國歷史上,正式列入國家編制的女將軍,實際上只有秦良玉一位。秦良玉(1574或1584~1648) 字貞素,土家族(也有說是苗族),四川忠州(今忠縣)人。自幼從父習文練武,善騎射,通詩文,有智謀。
丈夫死後,繼任其職,她曾派出族人救援沈陽抗擊後金,更曾親率3000精兵北上,鎮守山海關。清軍入關南下,她堅持抗清,被南明隆武帝加封太子太保、忠貞侯。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正式登錄的巾幗英雄。
③ 簡述三國時期開始武漢三鎮的建城史
元代以前歷史
武漢是中國建成史最為悠久的特大城市之一,武漢的考古可上溯距今六千年的新石器時代。漢口古有夏汭、鄂渚之名。黃陂區境內的盤龍城遺址是距今約3500年前的商朝方國宮城,是現今發現且保存最完整的商代古城。古語雲「水北為陽,山南為陽」,古時漢陽在漢水之北,龜山之南,故名漢陽。漢陽及武昌皆有1800年歷史,而漢口在明代以前,不過是緊連漢陽的荒洲。 東周時,武漢一帶便是楚國的軍事和經濟要地。西漢時漢陽歸屬沙羨縣。而武漢城區最早城池是建於東漢末年於今漢陽的卻月城、魯山城,和今武昌的夏口城。東漢末年,軍閥劉表派黃祖為江夏太守,將郡治設於漢陽龜山的卻月城中。三國初,孫權為了與劉備爭奪荊州,於221年把都城從建業(今南京)遷至鄂縣(今鄂州),更名為武昌,取「以武治國而昌」之意。223年,孫權在今武昌蛇山修築夏口城,並在城內黃鵠磯處修築瞭望樓,取名黃鶴樓。蘇軾在《前赤壁賦》中說的「西望夏口,東望武昌」中的夏口就是指武漢(古武昌即今鄂州)。南朝時,夏口擴建為郢州,作為郢州的治所。 唐武德四年(621年)於龜山南築城設漢津縣。隋大業二年(606年)改漢津縣為漢陽縣,漢陽名稱由此而始,另設江夏縣管理武昌。唐時江夏(武昌)和漢陽分別升為鄂州和沔州的州治,成為長江流域商業重鎮和東南貢賦轉運中心。現今在馬房山和岳家咀出土的灰陶四神磚及灰陶十二生肖俑等皆為唐朝墓葬。自唐以來漢陽特別是鸚鵡洲一帶是長江中游商船集散的中心,有"東南巨鎮"之譽。唐寶歷年間,名臣牛僧孺任鄂州刺史,治鄂達六年,曾擴建江夏城(今武昌)。兩宋時武昌屬鄂州,漢陽漢口屬漢陽軍,南宋抗金將領岳飛駐防鄂州(武昌)達八年,在此興師北伐。宋代武漢制瓷業發達,於江夏區梁子湖發現宋瓷窯群百餘多座。南宋詩人陸游經過武昌時,寫下「市邑雄富,列肆繁錯,城外南市亦數里,雖錢塘、建康不能過,隱然一大都會也」來描寫武昌的繁華。
元明清時期
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武昌成為湖廣行省的省治,武漢首次成為省級行政單位的治所。元代詩人余闕在詩中曾把武昌、漢陽稱為「雙城」。元末時紅巾軍領袖徐壽輝曾將其天完政權國都遷至漢陽。 朱元璋攻克武昌時,第六子朱楨出生,後朱楨被明太祖分封到武昌做楚王,武昌因此得到擴建,成為南方最大的城池之一。在此後274年中,朱楨及歷代楚王皆在龍泉山(今江夏區)為修建陵地,使龍泉山形成了有「三龜九寢十二景」之稱的古建築群。明成化十年(1474年)漢江改道從龜山北麓入江,漢口方才脫離漢陽獨立發展,嘉靖年間在漢江新河道北岸形成漢口鎮,來自各地的商賈紛紛前來經營,當時漢口貨物山積,居民填溢,商賈輻輳,成為全國性水陸交通樞紐和中國內河最大的港口。明末漢口與朱仙鎮、景德鎮、佛山鎮同稱天下「四大名鎮」,故有「貨到漢口活」一說,有「十里帆檣依市立,萬家燈火徹夜明」(吳琪詩)狀其景,享有「楚中第一繁盛處」美譽。明崇偵八年(1635年)漢陽府通判袁瑁在漢口修築了一條長堤(西起硚口-漢正街,東迄堤口-四官殿,即今長堤街),長堤以內即漢口早期鎮區。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春,張獻忠破武昌城,火焚楚王府。 清乾隆年間,漢口僅「鹽務一事,亦足甲於天下」。清嘉慶年間,漢口居民已達三萬七千戶,計十三萬人,但漢口任然隸於漢陽縣,故當時「武漢」任指武昌、漢陽雙城。清道光二年(1822年)范鍇所著《漢口叢談》中「遂陷武漢等郡」一句,即指武昌、漢陽兩府。咸豐年間,湖北巡撫胡林翼首次在奏函中使用「武漢」兩字,如「武漢為荊襄咽喉」、「若使武漢克復」、「武漢兩城對峙」等等,也是指武昌、漢陽(包括漢口)兩地。
晚清時期
1852年,太平軍相繼佔領漢陽和漢口。次年攻克武昌城,為太平軍攻佔的首座省城。 1858年,《天津條約》增闢11個通商口岸,包括漢口。1861年3月,漢口正式開埠。在老漢口鎮的下游沿岸先後開辟了英、德、俄、法、日五國租界,漢口開始了由傳統商業市鎮向近代都會的轉型。外商長期經營長江航運和茶葉等農產品出口業務。漢口的對外貿易幾乎可以與上海並駕齊驅。 1864年,為防捻軍南下,修築漢口城堡,上起硚口,下到一元路,稱作後城。 1889年,張之洞擔任湖廣總督。在其主政期間,大力推行洋務運動,特別是興建漢陽鐵廠、湖北槍炮廠,刺激了武漢近代工業興起和城市商品經濟的發展。張之洞在鄂期間,主持修建了盧漢鐵路,興辦教育,創建了兩湖書院等新式學堂。 1899年,將漢水以北的漢口地區(北至攝口,西至硚口)設為夏口廳。 1905年,為解除漢口後湖水患,張之洞修築後湖長堤,建成後堤內乾涸土地10萬畝。所以後湖長堤被稱作「張公堤」,該堤對起初狹小的漢口提供了廣闊的擴建面積,有著不可磨滅的功績。1907年,張之洞將後城城牆拆除,修建了上起硚口、下至江漢路的後城馬路,成為漢口首條近代馬路,是中山大道的前身。 甲午戰爭後,中國開展實業救國運動。1906年,宋煒臣等人在漢口創立了「暨濟水電股份有限公司」,是當時中國最大的民營公用水電企業。1909年,該公司為調節供水修建了漢口水塔,成為當時武漢最高的建築。 在清末日本駐漢總領事水野幸吉所著的《漢口—中央支那事情(1908年)》中,對漢口的崛起倍加贊譽:「與武昌、漢陽鼎立之漢口者,貿易年額一億三千萬兩,夙超天津,近凌廣東,今也位於清國要港之二,將近而摩上海之壘,使觀察者艷稱為東方之芝加哥」。從此「東方芝加哥」成為人們對武漢的流行印象。 20世紀初葉的10年間,漢口的對外貿易總額始終佔全國外貿總額的10%左右,成為中國第二大對外通商口岸,也是當時唯一可與沿海口岸匹敵的內陸口岸。
中華民國時期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首義於武昌,宣布建立湖北軍政府,脫離清朝,定國號中華民國,此時武漢成為革命中心。10月18日,革命軍和清軍在漢口、漢陽爆發陽夏戰爭。11月30日,清軍敗退,火焚漢口街市四天。 1912年,改江夏縣為武昌縣,廢漢陽府留漢陽縣,改夏口廳為夏口縣。以武昌為湖北省省會,同年孫中山來漢,對武漢給予了「武漢一呼,天下響應」和「民國開創,武漢實為首功」的評價。 1918年,美國《豎琴》雜志刊載了魏爾·瓦爾特的文章《中國的芝加哥》。該文贊道:「漢口在全國商品市場上所處的地位,可與芝加哥在美國的地位媲美」。當時的芝加哥除了產業重點不同外和當時的武漢確有相似之處。 1922年,江岸火車站為京漢鐵路大罷工總指揮部,2月7日二七大罷工遭殘酷鎮 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立像
壓,全國工人運動轉入低潮。 1926年10月,北伐軍攻佔武漢三鎮,劃武昌縣城區為武昌市作為湖北省會,改夏口縣為『漢口特別市』直屬於國民政府,並轄漢陽縣城。 1927年元旦,國民政府自廣州遷都武漢。1月5日,數十萬群眾沖擊了漢口英租界,2月19日,國民政府正式收回該租界。4月18日,武漢市政府成立,武昌市與漢口特別市(含漢陽縣城)合並為『京兆區』作為首都,成立武漢特別市。故武漢建市歷史僅83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發生後,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於武漢召開。7月15日,汪精衛在武漢發動七一五反革命政變,8月7日中國共產黨八七會議在漢口召開,決定中國共產黨今後將採取武裝暴動的方式來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統治。 1931年夏,長江中游發生特大洪水,武漢市區被淹達百日之久,僅市區就死亡3619人。 1938年6月至10月間,中日雙方投入百萬兵力,進行長達數月的武漢會戰。10月25日,武漢淪陷。 1949年5月15日,國民黨華中軍政長官公署長官白崇禧乘飛機逃離武漢。1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進入漢口市區,次日進入武昌市區和漢陽縣,武漢三鎮解放。22日中國共產黨成立武漢市軍事管制委員會。24日武漢市人民政府成立,次日中共武漢市委員會成立,暫由中央直轄,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設立的首個直轄市。
④ 湖北黃陂太公潭張姓屬哪一分支,字輩怎麼排的
由來: 張姓人口約為7800萬,占漢族人口的百分之七點一,是當今中國第三大姓。張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遠古傳說。古書上記載黃帝的孫子揮創制出弓箭,這在當時對社會確實有很大貢獻,因此被賜姓張。張姓還有一支形成於春秋時期,是以祖輩的名字中的字作為姓的,韓國的開國者解張,字張侯,他的子孫以張為姓,這一支張姓主要在今河南省境內。此外,居住在雲南的南蠻酋長於三國時被諸葛亮賜姓張,此後其子孫便以張為姓。據《三國志》記載,張遼原本姓聶,後改為張姓,世代居住在許昌,成為大姓。晉代有中原張姓遷至福建,唐朝年間,張姓人氏又隨陳政、王潮等人居入福建,此後河南光州張姓遷往廣東,從清初開始,廣東、福建的張姓又遷入台灣,從而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謀生。張姓以北方人居多,主要是漢族。張姓繁衍昌盛,人丁興旺,支脈眾多,在全國許多地方發展成為名門望族。張姓自古為英才輩出的姓氏。如戰國時有政治家魏國人張儀;西漢最著名的張姓人物是張良和張騫;東漢也有兩個最傑出的張姓人物-科學家、文學家張衡和著名醫學家張仲景;東漢時,張道陵在四川創立道派,被稱「張天師」,張角、張梁、張寶創立太平道起義,稱為「黃巾軍」,張修、張魯創立天師道;三國時大將張飛,張遼;西晉文學家張華;南北朝時期,農民起義領袖張鳳,畫家張僧繇(you);唐朝張說、張九齡又是宰相,又是文學家,名將張巡,書法家張旭,小說家張讀,詩人張若虛、張繼、張志和;五代時農民起義首領張遇賢;北宋有農民起義領袖張余、張海;南宋大將張憲、張俊;元代有大將張弘范;明代政治家張居正,畫家張路,醫學家張景岳,著名道士張三豐,農民起義領袖張獻忠;清代有「天下第一清官」張伯行,捻軍首領張宗禹,洋務派首領張之洞,北洋軍閥張作霖,張敬堯,張宗昌等。 海外張姓華人傑出代表有林肯大學校長張道行,哈佛大學教授張光直,宇航員張福林,華盛頓世界銀行總會計師張展成,遺傳生物學家張覺明,著名畫家張玉良、張融,航空與太空總署宇宙航空高級總工程師張雲樵,香港十大富翁之一張榮發等等。
姓氏起源:
關於張氏的姓氏來源說法為下:--少昊子揮造弓箭,姓源啟自黃帝賜
出自黃帝之後揮。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黃帝少昊青陽氏弟五子揮為弓正,始制弓矢,子孫賜姓張氏。"由此可知,曾經是重要武器弓的發明者揮,其後有以張為姓氏的。是為河北張氏。
出自黃帝姬姓的後代,據《通志。氏族略》所載,春秋時,晉國有大夫解張,字張侯,其子孫以字命氏,也稱張氏。又載,張氏世仕晉,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瓜分晉國後,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隨著三國遷都而遷移。是為山西、河北、河南之張氏。
出自賜姓或他姓、他族改姓。世居雲南的南蠻酋長龍佑那,於三國時被蜀相諸葛亮賜姓張,以後其子孫便以張為氏。魏國大將張遼本姓聶,後改為張氏。還有一些少數民族改姓張氏的。
家乘譜牒
河北:南皮張氏東門家譜不分卷、南皮張氏族譜、南皮張氏西門家譜、張氏族譜不分卷、南皮張氏四門弟十八支家譜。
山西:張氏家譜不分卷、張氏家譜一卷、宗陽張氏家譜四卷、定陽張氏家譜四卷。
遼寧:廣寧張氏家譜不分卷、順天張氏家譜不分卷、張氏家譜一卷。
海:申浦張氏宗譜六卷、奉賢張氏家譜六卷首一卷、雲間張氏家譜一卷、雲間張氏家譜續卷一卷、南塘張氏族譜八卷。
江蘇:張氏宗譜十卷、銅山張氏家傳、張氏族譜二卷、張氏家譜六卷、淮陰張氏宗譜九卷。
浙江:清河張氏支譜不分卷、張氏家譜一卷、甬上張氏宗譜、清河張氏宗譜二十二卷。
聚集地:
遷徙分布
分布在各地的張氏,大體上都有分支始祖及遷徙原因。
河東張氏,出自晉司空張華裔孫吒子,自范陽徙居河東張氏;始興(今廣東韶關市東南蓮花嶺下)張氏,亦出自晉司空張華之後,隨晉南遷,至君政,因官居於韶州曲江;馮翊(今陝西大荔縣)張氏,出自東漢司空張皓少子綱,東漢時任廣陵太守;吳郡(今江蘇蘇州市)張氏,出自張嵩第四子睦,東漢時任蜀郡太守,始居吳郡;清河東武城(今河北清河縣東北)張氏,出自漢留侯張良裔孫司徒張歆,歆第協,生魏太山太守岱,自河內徙清河,傳自彝,為後魏侍中,隋末徙魏州昌樂;河間(今屬河北)張氏,為漢北平文侯張倉之後,世居中山義豐;魏郡(今河南安陽市)張氏,世居平原。
晉代有中原張氏遷至福建;唐高宗總章年間,陳政、陳元光父子奉命入閩,有中原張姓軍校隨從;唐僖宗中和年間,王潮、王審知入閩,又有河南固始人張睦隨同前往,後被封為梁國公,福建張氏,大致以居住地分為鑒湖、金坡、板橋等派,此後有的又遷往廣東,均稱其始祖來自河南光州固始。移居海外的張氏,現主要分布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泰國、菲律賓、美、英、法、澳大利亞、巴拿馬等國家和香港地區。
張氏在台灣僅次於陳、林、黃三姓,是第四大姓。台灣的張氏來自福建和廣東。台灣張姓曾分金坡派、板橋派等多種。主要居往在彰化、台北、台南、南投等地,彰化有數為佔全台人數的六分之一。與大陸張姓一樣,具有三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得姓較早,源遠流長;二是族大支繁,遍及全國,到處都有張氏族人在;三是人才輩出,數不勝數,從古至今,歷代皆有張氏的傑出人物為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貢獻力量。第一個入台開基的張氏先人是張佑,來自廣東梅豐。從清初開始,閩、粵張氏陸續有人移居台灣,進而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謀生。
堂號
"百忍堂":
唐朝的時候,張公藝九世同居,這對當時的世風影響很大。唐高宗親到他家請他介紹和睦相處不分家的經驗。張公拿起筆來寫了100個"忍"字呈給高宗。高宗很佩服,獎勵了張公100尺綢緞,
張姓堂號還有"清河"、"金鑒""孝友"、"親睦"、"冠英"、"燕貽"、"敦睦"、"宗岳"、"敬誼"、"源流"等。
⑤ 新洲朱城
雙龍鎮歷史源流
雙龍鎮亦稱朱城寨、大城潭。東臨灄水、民舍座北朝南,南倚小寨山,古護城河環繞村莊,總面積約800畝。關於雙龍鎮等稱謂,筆者多年研究的初步結論是:隋唐時,此處叫朱城寨,意思是朱姓人在這里築的城寨。明時又叫過大城潭,即灄水河深潭旁修築了一座大城(其實不大)。叫雙龍鎮,是因此處地貌形似二龍戲珠之狀,其稱謂是隋唐之前,可見雙龍鎮歷史的悠久。
雙龍鎮歷史的確悠久。考古發掘和案頭研究的資料表明:西周時,這里已有先民棲息。到漢代,雙龍鎮已成為方圓數十里較繁華的集鎮。「當街鋪面百十家,商賈運貨有驢馬」為當時的寫照。基於繁華,村民諶文坤等老人談到歷史上曾在雙龍鎮設過縣治等事。據《黃陂縣志》記載:漢至隋,黃陂曾稱西陵、木蘭、梁興等縣名。古木蘭治所在黃陂,史書上早有記載。《南齊書、州郡志》載:南齊司州安蠻左郡轄七縣,第一個便是木蘭縣。當時,木蘭縣管轄包括今黃陂北部和紅安縣的西南地區,治所就在灄水河東的雙龍鎮。
在《中國歷史地圖集》中,歷史地理學家譚騏驤更明確地把古木蘭縣縣址標在黃陂灄水上中游處,而雙龍鎮正好處於這個位置。這就使古木蘭縣治所在黃陂,或說在黃陂雙龍鎮的說法更具權威性。從地理位置、軍事位置、商貿集散活動等方面分析,這也是極可能的。一、古時灄水水道十分發達,不但河寬河深水清,且離長江近便;二、雙龍鎮瀕臨灄水,不但築有石城,且有寬闊的護城河,易守難攻,為兵家必爭之地,宜於設置重要的政權機構;三、雙龍鎮北近豫皖,與本省紅安、大悟毗鄰,水陸交通便利,是最佳的商品集散地。我們從大寨山遺留下的眾多粗繩紋板瓦等分析,當時這里的建築十分豪華,很可能是統治者在此設置過政權機構,而不是一般的民間住宅建築所為。由此,還可以推斷,雙龍鎮護城河最遲在唐初就有了。爾後,在宋元及明前期,均進行過拓寬與掘深。
談到雙龍鎮歷史,幾年前該村的諶才卓老人曾說:古時候,雙龍鎮就被譽為人傑地靈的風水寶地,不但出了木蘭將軍這樣的大英雄、大貴人,古時還有大貴人和達官顯臣來過這里。諶老之說,民間確有所傳。雙龍鎮東北一里許有一觀音寺,隋唐時,觀音寺就十分著名。隋末,南陽王伍雲召兵敗韓擒虎、宇文成都之手後,隱居大悟山紫竹寺為僧,取法號喪吉。紫竹寺距觀音寺七十里,他應醉月長老之約到觀音寺講解經義。喪吾曾贊此處「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清,蘭山聳翠於前,柏籠橫枕於背後,為西陵第一名勝。」貞觀時,開國元戎鄂國公尉遲恭受太宗皇帝李世民之命督鄂時,曾多次來雙龍鎮觀音寺。尉遲恭來觀音寺,一是祭奠救過他命的好友朱若虛,二是會從紫竹寺來此的喪吾和尚,三是請醉月長老為他講解經義。這些正史乏見的故事,雖不足為歷史事實,但其說有接近於歷史的一面。所謂接近歷史,譬如喪吾對雙龍鎮的那些贊頌,方方面面就說得十分真實准確。
座談了解雙龍鎮歷史時,年近古稀的諶文書、胡升喜等老人補充說:祖祖輩輩世代相傳,漢代就有雙龍鎮的叫法。此說真實與否並不重要,但至少能說明雙龍鎮是極其古老的。隋唐時,由於朱若虛、朱天祿父子在朝廷和地方為官,並在此處承頭築城修寨,也就印證了朱城寨之說實有其事。民間還相傳:北宋時期,因戰敗、流亡的定遠縣官吏,曾一度攝政雙龍鎮。洪武初,明地方政府在原城寨的基礎上,對城寨進行了擴建,在大寨頂巔增修了一座烽火台,並設巡檢司於雙龍鎮。以「遏察奸偽、期在士民樂業、商旅無艱、鎮靜一方……」在雙龍鎮設巡檢司,這是很多老人都知道的事實。所以,不少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在雙龍鎮出生的老人仍一直稱雙龍鎮為大城司。據傳,大城巡檢司公署是一幢上下兩重的線石青磚屋。清咸豐年間,看管此屋的老人烤火睡著後,炭火燒著了火盆旁的乾柴,公署被燒毀。咸豐末同治初又復建。清同治時,大城譚司巡檢為方家 。
清代至民國初年,清政府和民國政府一直在雙龍鎮設有驛站和鹽局。據傳:雙龍鎮驛站的最後一塊匾牌為清軍提督、後擢升為台灣巡撫的劉銘傳所題。同治5年(1866年),劉銘傳率清軍追捻軍經雙龍鎮,扎營時,驛役磨墨請他題寫了「大城潭驛站」幾個字。民國初年,湖北督軍王占元微服觀看了木蘭山農歷八月開山門迎香客的廟會後,還尋訪了雙龍鎮。王督軍到雙龍鎮,主要是沖著歷史上是否有木蘭其人,是不是雙龍鎮人兩個問題而來。王督軍雙龍鎮之行,自然不會有什麼結論。民國21年,國民黨第十軍軍長徐源泉回新洲倉埠省親後去河南,中途曾在雙龍鎮作了短暫的停留。在雙龍鎮,徐源泉在鹽局老闆計某的陪同下,拜謁了觀音寺。並為觀音寺題寫了「慈悲為懷、利益眾生」的匾牌。對此,已故黃陂知名紳士胡秋原的父親胡康民曾說:雙龍鎮雖不大,但關注他的人物不小。
木蘭將軍與雙龍鎮
今年二月二日,中央電視台第七套節目,在《國防時空》欄目播放了《荊楚行——英雄木蘭》專題片。該片於2003年11月27日至12月3日在雙龍鎮拍攝。該片播放後,社會反映較大。由此,一個關於木蘭身世、姓氏、故里、生卒年代等老話題,亦又成為雙龍鎮民眾談論的熱點。
為中央電視台《荊楚行——英雄木蘭》作解講的雙龍鎮村民諶文書老人說:歷史上的花木蘭就出生在雙龍鎮,本姓朱。木蘭祖父叫朱若虛,父親叫朱天祿。1998年,筆者到雙龍鎮采風時,村民諶才卓老人對此說得更詳細。他說:朱若虛是個文官,先為隋文帝楊堅幕僚,後隨唐公李淵鎮守太原,為高祖器重的大臣,貞觀初後賦閑在家潛心研究佛經道典。木蘭的父親叫朱天祿。天祿憨厚正直,貞觀時為雙龍鎮千戶。他為官清廉,樂善好施。諶文書、諶才卓所講與明《木蘭古傳》上「木蘭將軍黃郡西陵人、姓朱、父壽甫、又名異、天祿、母桂珍」的記載是吻合的。清同治十年(1871年)編纂的《黃陂縣志》上也有「湖廣省黃州府黃陂縣木蘭山有朱異家住其下,其女代父從征,功封木蘭將軍」的記載。這個記載,原自明萬曆時曾任都察院右御史、遼東巡撫張濤的一篇奏疏。諶才卓老人還談到,雙龍鎮東城門橋頭原有石碑一塊。石碑高約1.9米、寬1.2米、厚8寸。碑正面有「木蘭將軍雙龍鎮人」等字。背面文字記載的是修建東城門橋時,雙龍鎮朱諶陳等姓人捐資的情況。諶才卓老人還說:東城門橋頭的那塊碑大部分埋在土裡,是他1946年冬挖樹蔸時發現的。當時,他根本沒想到這塊碑有什麼意義和作用。石碑裸露地面後,大約沒過一年的時間,就被人砸碎了,而今連塊碎片也找不到。
談到木蘭與雙龍鎮,1982年,黃陂著名鼓書藝人胡志高先生曾對筆者說,民國時期(大約是1939年),黃陂名人、原荊襄水師統制趙南山曾對他講:木蘭將軍應是黃陂人,是北鄉雙龍鎮人。趙南山還說:他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赴日本任留學生監督前,曾看過一本木刻本《木蘭傳》。木刻《木蘭傳》中說:木蘭將軍,木蘭山北,灄水河東雙龍鎮人,姓朱,年少替父從征雲雲。1999年9月,筆者到雙龍鎮采風,年愈五十的村民朱衛華講他是朱若虛的後裔。他說:「木蘭是雙龍鎮人。她就出生在我家後面的朱家檯子屋。我們的祖先就是這樣一代一代傳下來,我們也還要這樣一代一代地傳下去。木蘭是民族的自豪,更是雙龍鎮朱姓人的自豪。」
筆者對朱衛華說:「現在黃陂境內的朱姓人,幾乎全是明洪式時由江西吉安等地遷徒而來的。你是這里的土著嗎?」
朱衛華的愛人彭雲花說:「談歷史不能隨意遍造。我們這里關於木蘭的故事很多,她就出生於雙龍鎮的朱家檯子屋。」
談到這個問題時,諶文書老人說:雙龍鎮的朱諶胡三姓人,都是土著,不是明時由江西遷徒而來的。歷史事實是不是如此,這還有待考證。
木蘭將軍與雙龍鎮,雙龍鎮與木蘭將軍,正如村民彭雲花所言,這里與木蘭相關的故事傳說很多。如觀音寺,相傳木蘭六七歲時,常到寺里「偷聽」喪吾和尚與醉月長老講解經義;大寨小寨山和大城潭邊的河灘,傳說木蘭替父從軍前,常到這些地方習武練功。實在地說,這些也只能作為傳說,不能作為真實的歷史。因為,根本無法找出佐證和事實證據。2004年6月1日,在黃陂區文聯暨黃陂作家協會成立大會上,著名詩人韋啟文先生曾說:歷史上是否有木蘭其人,是不是黃陂人,這是個值得研究的問題。韋先生所說是客觀公正的。作為黃陂人,我們認為:如若歷史上實有木蘭其人的話,她就是雙龍鎮人。
雙龍鎮史跡的破壞保護與遺存
隋唐五代宋時期,灄水流域雖有多次的戰爭,但對雙龍鎮尚未造成大的破壞。雙龍鎮名勝古跡遭受大的破壞,是由元明時期開始的。
元明相交之際,戰亂頻繁,雙龍鎮的名勝古跡開始遭受大面積、嚴重的破壞。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徐壽輝部將率一支紅巾軍與元軍在灄水中下游展開了長達數月之久的拉鋸戰。元軍在進攻雙龍鎮時,炸城堡、挖城門、燒民房、毀道路、填護城河、鑿木船,流竄到雙龍鎮的土匪,趁戰亂搶動了觀音寺,盜走了鎮寺之寶玉觀音佛像,焚毀了經書。洪武年後,雙龍鎮城堡又經歷了復修、再毀、再復修、再毀的過程。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春,張獻忠農民軍在攻破灄水中游的周家寨、木蘭山、大場等山寨城堡後,沿灄水北進,繼而搗毀了雙龍鎮的部分城牆及西城門橋和西碼頭。此時的雙龍鎮,已是百孔千瘡,「鄉民依破城而居」。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太平天國英王陳玉成部攻克黃陂縣城後,在去黃岡途中,砸毀了觀音寺的部分佛像。民國初年,雙龍鎮殘城內外的民用和准軍事設施基本破壞了。1947年,國民黨軍隊在雙龍鎮大寨頂端修碉堡,拆毀了東城門橋北翼近40米長、數當時遺存得最好的一段城牆。尚存的一些建築古跡,到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基本上毀壞殆盡。
雙龍鎮城堡復修保護較好的數清乾隆嘉慶兩朝。嘉慶之後,就談不上復修和保護了。
相傳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湖北巡撫劉藻經雙龍鎮去河南信陽。到雙龍後,見此處有城堡和護城河,且風景不錯,問地方官這是什麼地方,城堡為何如此破舊。地方官回答:地方百姓相傳是唐朱木蘭將軍的故里,城堡破舊不知有多少年,地方政府和百姓無銀整修。劉藻「啊」了一聲後,說要是撥銀整修。不料沒過多久,劉巡撫往督雲南戰敗身死,撥銀整修雙龍鎮城堡之事自然成了泡影。當然,劉巡撫的意願是值得稱頌的。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當年隨劉巡撫到過雙龍鎮、時升為參將,據說是黃陂女婿的湖南人劉泗春捐銀三百兩,請石匠復修了破壞嚴重的部分城牆。
嘉慶二年(1797年)夏,黃陂普降大雨,山洪爆發,猛漲的河水沖垮了雙龍鎮西城門一帶的城牆、民房及碼頭。時在湖北巡撫衙門當差的鄉人諶某找到巡撫惠齡,以防洪安民為由,由巡撫撥銀五百兩,雙龍鎮商戶自籌紋銀若干兩,將洪水沖垮的城牆、房屋、碼頭修復。
為保護雙龍鎮歷史文化遺址,1988年12月,武漢市人民政府在雙龍鎮立碑,確定此處為「武漢市文物保護單位」。
2000年,黃陂區姚家集鎮人民政府成立了「木蘭故里修復領導小組」,擬自籌資金、招商引資、申請國家扶持資金等措施,全面做好雙龍鎮名勝古跡的修復工作。
而今,能見證雙龍鎮古老歷史的只有年久淤塞,已經廢棄乾涸、部分改作水田的護城河,大寨山上殘存的粗繩紋板瓦及陶筒、鬲足、灰陶、紅陶殘片,尚有殘牆殘瓦的觀音寺遺址。唯一保存較好的是隋唐時始建而受毀、明清時復修的東城門橋及東城門橋的古條石板
雙龍鎮作為木蘭將軍的出生地,應有木蘭遺物和與木蘭有關的遺存遺物,但由於歷史年代久遠,除朱家檯子屋等遺跡外,其它尚少見,這的確是一大遺憾。
⑥ 巾幗英雄的其他巾幗
生平簡介
秦良玉(1574-1648),字貞素。明朝末期戰功卓著的民族英雄、女將軍、軍事家、抗清名將。四川忠州(今屬重慶忠縣)人。為石砫宣撫使馬千乘妻。
史書記載到:秦良玉為人饒膽智,善騎射,料敵如神,兼通詞翰,儀度嫻雅。自幼從父秦葵習文練武,丈夫死後,繼任其職,她曾派出兄弟秦邦屏、秦民屏救援沈陽抗擊後金,被明熹宗封為二品夫人、充總兵官,並賜「忠義可嘉」匾額。更曾親率3000精兵北上,鎮守山海關(榆關)。崇禎三年,又奉詔勤王,收復永平、遵化等四城,受到崇禎帝優詔褒美並誥封一品夫人,加封都督同知、掛鎮東將軍印。並且在四川、貴州地區又相繼擊敗奢崇明、安邦彥、張獻忠、羅汝才等叛軍,取得成都之捷、重慶之捷、夔門之捷等。清軍入關南下,她堅持抗清,被南明隆武帝晉封太子太保、忠貞侯。永曆皇帝加封太子太傅,仍以鎮東將軍督兵靖川。去世後謚號「忠貞」。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單獨載入正史·將相列傳(非列女傳)的巾幗英雄。郭沫若曾撰文贊譽秦良玉:「像她這樣不怕死不愛錢的一位女將,在歷史上畢竟是很少的」。北京四川營胡同就是她北上勤王屯兵遺址(門上刻「蜀女界偉人秦少保駐兵遺址」十二大字)。
崇禎皇帝賦詩四首以彰其功:其一:學就西川八陣圖,鴛鴦袖裡握兵符。由來巾幗甘心受,何必將軍是丈夫。
其二:蜀錦征袍自裁成,桃花馬上請長纓。世間多少奇男子,誰肯沙場萬里行!
其三:露宿風餐誓不辭,飲將鮮血代胭脂。凱歌馬上清平曲,不是昭君出塞時。
其四:憑將箕帚作蝥弧。一派歡聲動地呼。試看他年麟閣上,丹青先畫美人圖。
清末鑒湖女俠秋瑾對秦良玉推崇備至,亦寫詩贊美之:
其一:古今爭傳女狀頭,誰說紅顏不封侯。馬家婦共沈家女,曾有威名振九州。
其二:執掌乾坤女土司,將軍才調絕塵姿。花刀帕首桃花馬,不愧名稱娘子師。
其三:莫重男兒薄女兒,平台詩句賜娥媚。吾驕得此添生色,始信英雄曾有此。
二十四史文獻
《明史》卷二百七十列傳第一百五十八 將相傳 · 秦良玉傳(清·張廷玉等)
○馬世龍(楊肇基) 賀虎臣(子贊 誠) 沈有容 張可大(弟可仕)
魯欽(子宗文) 秦良玉 龍在田
秦良玉,忠州人,嫁石砫宣撫使馬千乘。萬曆二十七年,千乘以三千人從征播州,良玉別統精卒五百裹糧自隨,與副將周國柱扼賊鄧坎。賊乘官軍宴,夜襲。良玉夫婦首擊敗之,追入賊境,連破金築等七寨。已,偕酉陽諸軍直取桑木關,大敗賊眾,為南川路戰功第一。賊平,良玉不言功。其後,千乘為部民所訟,瘐死雲陽獄,良玉代領其職。良玉為人饒膽智,善騎射,兼通詞翰,儀度嫻雅。而馭下嚴峻,每行軍發令,戎伍肅然。所部號白桿兵,為遠近所憚。
贊曰:馬世龍等值邊陲多事,奮其勇略,著績戎行,或捐軀力戰,身膏原野,可謂無忝爪牙之任矣。夫摧鋒陷敵,宿將猶難,而秦良玉一土舍婦人,提兵裹糧,崎嶇轉斗,其急公赴義有足多者。彼仗鉞臨戎,縮朒觀望者,視此能無愧乎!
《清史稿》卷五百十三 列傳三百——土司二 四川 (清·趙爾巽、柯劭忞等)
川東道重慶鎮轄:
石砫宣慰使,其先馬定虎,漢馬援後。南宋時,封安撫使。其後克用,明
洪武初加封宣撫使。崇禎時,土司千乘及婦秦良玉,以功加太子太保,封忠貞侯。
子祥麟,亦加封宣慰使。順治十六年,祥麟子萬年歸附,仍授宣慰使職。乾隆二
十一年,以夔州府分駐雲安廠同知移駐石砫。二十五年,設石砫直隸廳,改
土宣慰使為土通判世職,不理民事。(夔州府夔州協屬。)
樊梨花,中國古代女英雄,以她與薛丁山平定西北邊亂、沙場揮戈與共的故事而家喻戶曉,在後世影響深遠。其傳奇故事被多種形式的文藝作品所表現,尤其是電影、電視劇、歌舞戲劇等多次演繹,是中國古代巾幗英雄的典型形象。
樊梨花,唐太宗貞觀年間人,父樊洪為西突厥寒江關守將,後投唐(樊父原系隋將,歸依突厥)。樊梨花智勇雙全,美貌絕倫,其自嫁薛丁山為妻,協助薛丁山登壇掛帥、南征北戰、所向披靡。在民間傳說中,她是一個敢愛敢恨、胸懷寬廣的大唐奇女,武藝高強、神通廣大、文武全才的兵馬大元帥。
樊元帥俗名樊梨花,自幼隨梨山老母習藝,歷時八載,武藝高強。她乃是薛家父子征西的中流砥柱,一口綉戎刀無可匹敵。於薛仁貴身亡後,繼任征西大元帥,終至西涼之亂敉平,因居功厥偉,唐高宗時加封為威寧侯、鎮國一品夫人。她在民間很有人脈,《三休三請樊梨花》, 是一出流傳甚廣的傳統老戲,我國有好幾個劇種都演過這出戲。三度「被休」,樊梨花忍辱負重,默默地承受一切,鮮明而生動地突出了她的倔強、自尊和自強。從三請樊梨花到梨花做元帥,是樊梨花性格發展的重要階段。
相對於「三休」,「三請」則從側面顯示了樊梨花的聰明智慧,以至性格粗莽的程咬金也稱贊說:「我平生走南闖北,結識人很多,最佩服的就是這樊梨花。」
經過一番曲折,夫妻兩人破鏡重圓。梨花受命於危難,擔任元帥。她治理寒江關的卓著政績和走馬上任後果敢堅決的調兵遣將等一系列行為,處處表現了樊梨花不僅是一位武功超群的女將,而且是一位胸有韜略的女帥,她的領導才能不僅表現在軍令嚴明,不僅表現在身先士卒,而且表現在知人善用,對人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寬容風度。
可以說,一直以來,樊梨花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她的形象,近千年來,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已成為我國古代巾幗英雄的代表人物之一。 折太君(即歷史上的佘太君)名賽花,西京大同人,乃後周四鎮節度使折從阮之孫,永安節度使鎮府州折德(戶衣)之女。折太君自幼隨父折德(戶衣)鎮守府州,善於騎射,配與北漢名將楊業為妻。折太君生性敏慧,弓馬武藝擁熟,深知兵法,輔佐楊業屢立戰功,官居雲州觀察使,號稱楊無敵。後來在征遼之時,潘仁美掛帥,楊業為先鋒之職,不意潘仁美向懷私怨,包藏禍心,逼孤軍而臨絕險,陳家峪矢盡力窮,番將則烏屯雲集,遂致全軍皆陷,楊業被俘,三日不食而亡。
清朝光緒年間《岢崗州志》所述:「楊業妻折氏。業,初名劉繼業,仕北漢,任犍為節度使,娶折德(戶衣)女。後歸宋,賜姓楊。折性敏慧,嘗佐業立戰功,號『楊無敵』。後楊業戰死於陳家谷,潘美、王侁畏罪,欲掩其事,折上疏辯夫力戰獲死之由,遂削二人爵,除名為民。」又《保德州志》雲:「折太君,宋永安軍節度使鎮府州折德(戶衣)女,代州刺史楊業妻。性警敏,嘗佐業立戰功。後太平興國十年,契丹入寇;業進兵擊之,轉戰至陳家峪口,以無援兵,力屈被擒,與其子延玉皆死焉。太君上書陳夫戰歿,由於王侁違制爭功。上深痛惜,沼贈業太尉,除王侁名。」宋太宗下詔「故雲州觀察使楊業,挺隴上之雄才,本山西之茂族……(死後)贈太尉,大同軍節度,賜其家布帛千匹、粟千石」以(《宋史·楊業傳》)。
楊業為國捐軀之後,折太君又協助長子楊延昭抗遼立功,累任崇儀副使、江淮南都巡檢使、知定遠軍、保州(保定)緣邊都巡檢使、本州防禦使、高陽關副都部署署、加如京使。楊延昭戍邊二十餘年,「契丹憚之,目為楊六郎」(宋史)宋朝皇帝真宗也贊揚地說:「延昭父業為前朝名將,延昭治兵護塞,有父風,深可嘉也。」
北宋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楊延昭病逝軍中,終年57歲,河朔之人多望延昭靈樞痛哭流涕,悲聲直上九霄。楊延昭之子楊文廣從狄青南征有功,授興州防禦吏、知涇州,為定州路副都總管,遷步軍部虞侯,卒後贈同州觀察使。
楊家將從楊業之父楊信到孫楊文廣,祖孫四代馳騁疆場,英勇殺敵為國捐軀,堪稱「一門忠烈」,折太君正是楊家將的中流砥柱。雖然正史上對折太君沒有作更多記載,但是折太君那深通兵書、久戰沙場、忠心愛國、顧全大局、深明大義的巾幗英雄形象,卻深深地印在廣大人民腦海之中。她指揮楊家將英勇殺敵的可歌可泣之英雄業跡,已經達到家喻戶曉、老幼皆知的深度。後來的人們為了懷念她、歌頌她、學習她、崇拜她,希望她留芳千古,永垂不朽,又編演了評書、小說和戲曲劇目,其中以戲曲劇目廣為流傳。 梁紅玉生於宋徽宗崇寧元年。原籍池州,祖父與父親都是武將出身,梁紅玉自幼隨侍父兄練就了一身功夫。宋徽宗宣和二年方臘起義,祖父和父親因貽誤戰機被殺,梁紅玉也淪落為京口營妓。朝廷派童貫率軍平定方臘,最後方臘被韓世忠所捉。
平定方臘後,在慶功宴上,韓世忠與梁紅玉初次見面,二人對視生情,終成眷屬。他們相親相愛的生活一直伴隨著戰爭度過。梁紅玉有身孕後留在京城,卻被苗傅和劉正彥扣押,但二人礙於韓世忠的勇猛並不敢難為他們母子。
此時宋高宗沒有行動的自由,隆裕太後和宰相朱勝非密派梁紅玉馳往秀州,催韓世忠前來救助,並封韓世忠為御營平寇左將軍,封梁紅玉為安國夫人。韓世忠很快平定了苗傅等人的叛亂,授武勝軍節度使。
這年冬天,金人再度進犯,從黃州和採石磯兩處渡江,直逼臨安。宋高宗逃至越州。韓世忠留守秀州,建炎四年元宵節金兀術下戰書與韓世忠,約定第二天開戰。韓世忠聽從梁紅玉的計策把宋軍兵分兩路,看中軍搖旗為號,進行包圍截殺。結果金軍大敗。韓世忠放聲高歌:萬里長江,淘不盡壯懷秋色,漫說秦宮漢帳,瑤台銀闕,長劍倚天氛霧外,寶光掛日煙塵側!向星辰拍袖整乾坤,消息歇。龍虎嘯,鳳雲泣,千古恨,憑淮說。對山河耿耿,淚沾襟血。汴水夜吹羌管笛,鸞輿步老遼陽幄。把唾壺擊碎,問蟾蜍,圓何缺?
有奸細向金兀術獻了一計:以土覆船板,以火箭燒毀韓世忠戰船。但韓世忠用梁紅玉的計策以少勝多,圍困敵軍近五十天,使金軍不敢隨便渡江侵犯。
岳飛被害後,韓世忠也被罷去兵權,他索性辭去官職,與梁紅玉白頭相守。 穆桂英- 戲曲及小說《楊家將》中人物。明熊大木小說《北宋志傳》和紀振倫小說《楊家將通俗演義》中人物。原為穆柯寨穆羽之女,武藝超群、機智勇敢,傳說有神女傳授神箭飛刀之術。因陣前與楊宗保交戰,生擒宗保並招之成親,歸於楊家將之列,為楊門女將中的傑出人物。穆桂英與楊家將一起征戰衛國,屢建戰功。佘太君(佘賽花)百歲掛帥,率十二寡婦西征,她五十歲尤掛先鋒印,深入險境,力戰番將,大獲全勝。是中國古典文學巾幗英雄的典型形象。
大破天門陣之後,佘太君(佘賽花)百歲掛帥,率十二寡婦西征西夏,穆桂英親掛先鋒印,連破強敵,在虎狼峽(今古浪峽)遭到西夏的阻擊。為了探測敵情,穆桂英帶了兩名女將,沿一條小道爬過一座山頭,穆桂英向峽口瞭望,只見峽口處密密麻麻到處都是西夏的兵馬。穆桂英正看得出神,突然一陣密集的冷箭射來,穆桂英等三名女將當場中箭身亡。留守在崖下的其他幾名女將見穆桂英中了埋伏,便趕緊一起上來救援,但是懸崖實在太陡峭,只有九名楊門功夫最好的女將爬了上去。由於寡不敵眾,女將們最後全部犧牲在崖頂。
主要功績
1、抗遼---大破天門陣,痛殲遼國的蕭太後親率的侵宋遼軍主力,此後遼軍再也不敢南侵,遼宋邊境再無大戰事。
2、平南---廣西儂智高叛亂,穆桂英及夫楊宗保掛帥出征,平定南方的叛亂。
3、穆桂英戰功卓著,被宋朝廷封為渾天侯。
4、征西---穆桂英率12寡婦征西,雖然她在虎狼峽中了埋伏壯烈犧牲了,但楊門女將最終還是大獲全勝,西夏議和臣服。 花木蘭:姓魏,名木蘭。隋代人,花木蘭是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人。隋恭帝義寧年間,突厥犯邊,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疆場一十二載,屢建功勛,無人發現她是女子,回朝後,封為尚書。唐代追封為「孝烈將軍」。有機會到武漢市屬黃陂區(原為縣)進行工作和探訪,才驀然間得知原來從幼就欽仰的女中豪傑木蘭的故里就在黃陂。仔細踏訪,黃陂的山山水水中,點布著巍巍的木蘭山,山上有木蘭殿;立新店有將軍廟和木蘭冢;北鄉(雙龍鎮)有木蘭故里;還有紀念性的木蘭湖等等,編織成了一條斑斕多彩的木蘭文化鏈。史著如林的中國,關於木蘭的載記雖語焉不詳,但林林總總亦蔚為大觀。關於木蘭本事,最早的文字記載可推原到成於北魏,見於南朝陳代的《木蘭辭》。至兩宋時,收入《西文苑》、《文苑英華》、《樂府詩集》中。民國以來,成為中小學課文。唐代大詩人杜牧曾到黃陂,寫下了韻味深沉、清麗動人的《題木蘭廟》:「彎弓征戰作男兒,夢里曾經與畫眉。幾度思歸還把酒,拂雲堆上祝明妃」(見《樊川文集》),詩中說的是木蘭以女兒之身化妝男兒參加征戰,在邊塞上思歸,還到明妃王昭君墓前(拂雲堆,即今內蒙古之昭君墓青冢)去把酒。此詩成於唐會昌三年。《黃陂縣志》載記:唐武宗會昌三年,杜牧游木蘭山。此詩說明唐代時黃陂的木蘭崇拜已經很盛,怪不得後來宋代名儒程大昌讀了此詩後,在《演繁露》中,感慨系之:「觀杜牧此詩,既有廟貌,又曾作女郎,則誠有其人矣,異哉!」這首詩是黃陂木蘭事跡的最早記載。近年來,黃陂區進行了扎實的史實、史料、史跡徵集、研究工作,並由黃鋰寫成《花木蘭將軍三考》。他提出木蘭是漢代人,家在黃陂。特別是史跡調查中,文中談到黃陂區雙龍鎮(今木蘭山北之姚集鎮大城潭村)有許多從周代到六朝的文化遺存,而古籍中的《木蘭奇女傳》雲:「木蘭,姓朱,為湖廣黃州府西陵縣(今黃陂)雙龍鎮人。」而在木蘭山北坡立新店又有將軍墳,並發現文字依稀可辨的「敕建木蘭將軍墓碑序」。凡此都證明黃陂為木蘭故里。筆者近年來檢閱史乘,亦有創獲。《古今圖書集成》將有關木蘭將軍的史事和山川地誌都列入該書「方輿匯編」、「方黃」、「黃州府部」」———N74卷中。其中收錄山川名勝、詩文史事條目頗豐。首先收入《木蘭歌》(即《木蘭辭》),意即表明木蘭辭所敘述的木蘭故事發生在黃州之黃陂。《古今圖書集成》編纂體例嚴謹,匯羅資料精當,其對黃陂木蘭史事言之鑿鑿,誠木蘭故里在黃陂之有力證明。
花木蘭的故事是一支英雄的歌,悲壯的詩。《木蘭詞》被列入中小學課本,被千千萬萬的青年學生所誦頌;多年來,木蘭的事跡和形象被搬上舞台,《木蘭從軍》長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勵著成千上萬的中華兒女在保衛國家的戰斗中做出了驚天動地的壯舉。而且由於美國迪斯尼公司耗巨資製作的卡通片《花木蘭》的巨大影響,她的美名已傳遍了全球。美國新聞媒體賦詩稱贊「古有神州花木蘭,替父從軍英名響;今有卡通『洋木蘭』,融中貫西四海揚。」 生平簡介
平陽公主(?—623年)唐高祖李淵的第三個女兒,也是李淵嫡妻竇氏(竇皇後)的愛女。她是一個真正的巾幗英雄,才識膽略絲毫不遜色於她的兄弟們。但她的名字和出生日期在記錄其事跡的《舊唐書》和《新唐書》中沒有記載。
二十四史文獻
《舊唐書》卷五十八 列傳第八 柴紹傳(附平陽公主 馬三寶) (五代·劉昫纂)
○唐儉 長孫順德 劉弘基 殷嶠 劉政會 柴紹( 平陽公主 馬三寶附)
武士? (長兄士棱 次兄士逸)
平陽公主,高祖第三女也,太穆皇後所生。義兵將起,公主與紹並在長安, 遣使密召之。紹謂公主曰:「尊公將掃清多難,紹欲迎接義旗;同去則不可,獨 行恐罹後患,為計若何?」公主曰:「君宜速去。我一婦人,臨時易可藏隱,當 別自為計矣。」紹即間行赴太原。公主乃歸鄠縣庄所,遂散家資,招引山中亡命, 得數百人,起兵以應高祖。時有胡賊何潘仁聚眾於司竹園,自稱總管,未有所屬。 公主遣家僮馬三寶說以利害,潘仁攻鄠縣,陷之。三寶又說群盜李仲文、向善志、 丘師利等,各率眾數千人來會。時京師留守頻遣軍討公主,三寶、潘仁屢挫其鋒。 公主掠地至盩厔、武功、始平,皆下之。每申明法令,禁兵士,無得侵掠,故遠 近奔赴者甚眾,得兵七萬人。公主令間使以聞,高祖大悅。及義軍渡河,遣紹將數百騎趨華陰,傍南山以迎公主。時公主引精兵萬余與太宗軍會於渭北,與紹各置幕府,俱圍京城,營中號曰「娘子軍」。京城平,封為平陽公主,以獨有軍功, 每賞賜異於他主。六年,薨。及將葬,詔加前後部羽葆鼓吹、大輅、麾幢、班劍 四十人、虎賁甲卒。太常奏議,以禮,婦人無鼓吹。高祖曰:「鼓吹,軍樂也。 往者公主於司竹舉兵以應義旗,親執金鼓,有克定之勛。周之文母,列於十亂; 公主功參佐命,非常婦人之所匹也。何得無鼓吹!」遂特加之,以旌殊績;仍令 所司按謚法「明德有功曰昭」,謚公主為昭。
《新唐書》卷八十三 列傳第八·諸帝公主傳·平陽昭公主傳 (宋·歐陽修等纂)
◎諸帝公主
世祖一女。
同安公主,高祖同母媦也。下嫁隋州刺史王裕。貞觀時,以屬尊進大長公 主。嘗有疾,太宗躬省視,賜縑五百,姆侍皆有賚予。永徽初,賜實戶三百。薨 年八十六。裕,隋司徒柬之子,終開府儀同三司。
高祖十九女。
長沙公主,下嫁馮少師。
襄陽公主,下嫁竇誕。
平陽昭公主,太穆皇後所生,下嫁柴紹。初,高祖兵興,主居長安,紹曰: 「尊公將以兵清京師,我欲往,恐不能偕,奈何?」主曰:「公行矣,我自為計。」 紹詭道走並州,主奔鄠,發家貲招南山亡命,得數百人以應帝。於是,名賊何 潘仁壁司竹園,殺行人,稱總管,主遣家奴馬三寶喻降之,共攻鄠阝。別部賊李 仲文、向善志、丘師利等各持所領會戲下,因略地盩厔、武功、始平,下之。乃 申法誓眾,禁剽奪,遠近咸附,勒兵七萬,威振關中。帝度河,紹以數百騎並南 山來迎,主引精兵萬人與秦王會渭北。紹及主對置幕府,分定京師,號「娘子軍」。 帝即位,以功給賚不涯。武德六年薨,葬加前後部羽葆、鼓吹、大路、麾幢、 虎賁、甲卒、班劍。太常議:「婦人葬,古無鼓吹。」帝不從,曰:「鼓吹,軍 樂也。往者主身執金鼓,參佐命,於古有邪?宜用之。」
⑦ 武漢歷史
元代以前歷史
武漢是中國建成史最為悠久的特大城市之一,武漢的考古可上溯距今六千年的新石器時代。漢口古有夏汭、鄂渚之名。黃陂區境內的盤龍城遺址是距今約3500年前的商朝方國宮城,是現今發現且保存最完整的商代古城。古語雲「水北為陽,山南為陽」,古時漢陽在漢水之北,龜山之南,故名漢陽。漢陽及武昌皆有1800年歷史,而漢口在明代以前,不過是緊連漢陽的荒洲。 東周時,武漢一帶便是楚國的軍事和經濟要地。西漢時漢陽歸屬沙羨縣。而武漢城區最早城池是建於東漢末年於今漢陽的卻月城、魯山城,和今武昌的夏口城。東漢末年,軍閥劉表派黃祖為江夏太守,將郡治設於漢陽龜山的卻月城中。三國初,孫權為了與劉備爭奪荊州,於221年把都城從建業(今南京)遷至鄂縣(今鄂州),更名為武昌,取「以武治國而昌」之意。223年,孫權在今武昌蛇山修築夏口城,並在城內黃鵠磯處修築瞭望樓,取名黃鶴樓。蘇軾在《前赤壁賦》中說的「西望夏口,東望武昌」中的夏口就是指武漢(古武昌即今鄂州)。南朝時,夏口擴建為郢州,作為郢州的治所。 唐武德四年(621年)於龜山南築城設漢津縣。隋大業二年(606年)改漢津縣為漢陽縣,漢陽名稱由此而始,另設江夏縣管理武昌。唐時江夏(武昌)和漢陽分別升為鄂州和沔州的州治,成為長江流域商業重鎮和東南貢賦轉運中心。現今在馬房山和岳家咀出土的灰陶四神磚及灰陶十二生肖俑等皆為唐朝墓葬。自唐以來漢陽特別是鸚鵡洲一帶是長江中游商船集散的中心,有"東南巨鎮"之譽。唐寶歷年間,名臣牛僧孺任鄂州刺史,治鄂達六年,曾擴建江夏城(今武昌)。兩宋時武昌屬鄂州,漢陽漢口屬漢陽軍,南宋抗金將領岳飛駐防鄂州(武昌)達八年,在此興師北伐。宋代武漢制瓷業發達,於江夏區梁子湖發現宋瓷窯群百餘多座。南宋詩人陸游經過武昌時,寫下「市邑雄富,列肆繁錯,城外南市亦數里,雖錢塘、建康不能過,隱然一大都會也」來描寫武昌的繁華。
元明清時期
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武昌成為湖廣行省的省治,武漢首次成為省級行政單位的治所。元代詩人余闕在詩中曾把武昌、漢陽稱為「雙城」。元末時紅巾軍領袖徐壽輝曾將其天完政權國都遷至漢陽。 朱元璋攻克武昌時,第六子朱楨出生,後朱楨被明太祖分封到武昌做楚王,武昌因此得到擴建,成為南方最大的城池之一。在此後274年中,朱楨及歷代楚王皆在龍泉山(今江夏區)為修建陵地,使龍泉山形成了有「三龜九寢十二景」之稱的古建築群。明成化十年(1474年)漢江改道從龜山北麓入江,漢口方才脫離漢陽獨立發展,嘉靖年間在漢江新河道北岸形成漢口鎮,來自各地的商賈紛紛前來經營,當時漢口貨物山積,居民填溢,商賈輻輳,成為全國性水陸交通樞紐和中國內河最大的港口。明末漢口與朱仙鎮、景德鎮、佛山鎮同稱天下「四大名鎮」,故有「貨到漢口活」一說,有「十里帆檣依市立,萬家燈火徹夜明」(吳琪詩)狀其景,享有「楚中第一繁盛處」美譽。明崇偵八年(1635年)漢陽府通判袁瑁在漢口修築了一條長堤(西起硚口-漢正街,東迄堤口-四官殿,即今長堤街),長堤以內即漢口早期鎮區。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春,張獻忠破武昌城,火焚楚王府。 清乾隆年間,漢口僅「鹽務一事,亦足甲於天下」。清嘉慶年間,漢口居民已達三萬七千戶,計十三萬人,但漢口任然隸於漢陽縣,故當時「武漢」任指武昌、漢陽雙城。清道光二年(1822年)范鍇所著《漢口叢談》中「遂陷武漢等郡」一句,即指武昌、漢陽兩府。咸豐年間,湖北巡撫胡林翼首次在奏函中使用「武漢」兩字,如「武漢為荊襄咽喉」、「若使武漢克復」、「武漢兩城對峙」等等,也是指武昌、漢陽(包括漢口)兩地。
晚清時期
1852年,太平軍相繼佔領漢陽和漢口。次年攻克武昌城,為太平軍攻佔的首座省城。 1858年,《天津條約》增闢11個通商口岸,包括漢口。1861年3月,漢口正式開埠。在老漢口鎮的下游沿岸先後開辟了英、德、俄、法、日五國租界,漢口開始了由傳統商業市鎮向近代都會的轉型。外商長期經營長江航運和茶葉等農產品出口業務。漢口的對外貿易幾乎可以與上海並駕齊驅。 1864年,為防捻軍南下,修築漢口城堡,上起硚口,下到一元路,稱作後城。 1889年,張之洞擔任湖廣總督。在其主政期間,大力推行洋務運動,特別是興建漢陽鐵廠、湖北槍炮廠,刺激了武漢近代工業興起和城市商品經濟的發展。張之洞在鄂期間,主持修建了盧漢鐵路,興辦教育,創建了兩湖書院等新式學堂。 1899年,將漢水以北的漢口地區(北至攝口,西至硚口)設為夏口廳。 1905年,為解除漢口後湖水患,張之洞修築後湖長堤,建成後堤內乾涸土地10萬畝。所以後湖長堤被稱作「張公堤」,該堤對起初狹小的漢口提供了廣闊的擴建面積,有著不可磨滅的功績。1907年,張之洞將後城城牆拆除,修建了上起硚口、下至江漢路的後城馬路,成為漢口首條近代馬路,是中山大道的前身。 甲午戰爭後,中國開展實業救國運動。1906年,宋煒臣等人在漢口創立了「暨濟水電股份有限公司」,是當時中國最大的民營公用水電企業。1909年,該公司為調節供水修建了漢口水塔,成為當時武漢最高的建築。 在清末日本駐漢總領事水野幸吉所著的《漢口—中央支那事情(1908年)》中,對漢口的崛起倍加贊譽:「與武昌、漢陽鼎立之漢口者,貿易年額一億三千萬兩,夙超天津,近凌廣東,今也位於清國要港之二,將近而摩上海之壘,使觀察者艷稱為東方之芝加哥」。從此「東方芝加哥」成為人們對武漢的流行印象。 20世紀初葉的10年間,漢口的對外貿易總額始終佔全國外貿總額的10%左右,成為中國第二大對外通商口岸,也是當時唯一可與沿海口岸匹敵的內陸口岸。
中華民國時期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首義於武昌,宣布建立湖北軍政府,脫離清朝,定國號中華民國,此時武漢成為革命中心。10月18日,革命軍和清軍在漢口、漢陽爆發陽夏戰爭。11月30日,清軍敗退,火焚漢口街市四天。 1912年,改江夏縣為武昌縣,廢漢陽府留漢陽縣,改夏口廳為夏口縣。以武昌為湖北省省會,同年孫中山來漢,對武漢給予了「武漢一呼,天下響應」和「民國開創,武漢實為首功」的評價。 1918年,美國《豎琴》雜志刊載了魏爾·瓦爾特的文章《中國的芝加哥》。該文贊道:「漢口在全國商品市場上所處的地位,可與芝加哥在美國的地位媲美」。當時的芝加哥除了產業重點不同外和當時的武漢確有相似之處。 1922年,江岸火車站為京漢鐵路大罷工總指揮部,2月7日二七大罷工遭殘酷鎮 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立像
壓,全國工人運動轉入低潮。 1926年10月,北伐軍攻佔武漢三鎮,劃武昌縣城區為武昌市作為湖北省會,改夏口縣為『漢口特別市』直屬於國民政府,並轄漢陽縣城。 1927年元旦,國民政府自廣州遷都武漢。1月5日,數十萬群眾沖擊了漢口英租界,2月19日,國民政府正式收回該租界。4月18日,武漢市政府成立,武昌市與漢口特別市(含漢陽縣城)合並為『京兆區』作為首都,成立武漢特別市。故武漢建市歷史僅83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發生後,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於武漢召開。7月15日,汪精衛在武漢發動七一五反革命政變,8月7日中國共產黨八七會議在漢口召開,決定中國共產黨今後將採取武裝暴動的方式來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統治。 1931年夏,長江中游發生特大洪水,武漢市區被淹達百日之久,僅市區就死亡3619人。 1938年6月至10月間,中日雙方投入百萬兵力,進行長達數月的武漢會戰。10月25日,武漢淪陷。 1949年5月15日,國民黨華中軍政長官公署長官白崇禧乘飛機逃離武漢。1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進入漢口市區,次日進入武昌市區和漢陽縣,武漢三鎮解放。22日中國共產黨成立武漢市軍事管制委員會。24日武漢市人民政府成立,次日中共武漢市委員會成立,暫由中央直轄,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設立的首個直轄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1954年6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32次會議決定將武漢市由中央直轄改為湖北省省會。6月25日,武漢關26.30米警戒水位被洪水突破。8月18日,武漢關水位上漲到29.73米,為有水文紀錄以來的歷史最高值。 1955年9月25日,武漢長江大橋正橋全面施工。 1957年10月15日,武漢長江大橋通車,京漢鐵路與粵漢鐵路相連,京廣鐵路就此貫通。 1958年9月13日,武漢鋼鐵(集團)公司建成投產。 1975年,將武昌縣(今江夏區)劃歸武漢市。 1983年,將黃陂縣和新洲縣劃歸武漢市。 1984年5月21日,國務院批准武漢為經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城市與計劃單列城市。 1986年,國務院公布武漢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 1992年1月18日,鄧小平「南巡談話」首站到武昌。同年,武漢被批准為對外開放城市。 武漢人民抗洪紀念碑
1998年夏,長江中游發生特大洪水,經全省軍民搶護數月後,武漢轉危為安。 2004年9月輕軌1號線一期工程建成通車。 2006年10月27日,法國總統希拉克訪問武漢,是首位來武漢訪問的聯合國四大常任理事國(法、美、英、俄)在任國家領導人。 2007年12月7日,國務院批准武漢城市圈為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2008年12月28日,武漢過江隧道正式通車。 2009年12月24日,國務院批准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2010年3月8日,國務院批復《武漢市城市總體規劃》,確定武漢城市性質為中部地區中心城市。 2010年7月21日,華中最大數碼城落戶漢口北。 2010年7月29日,武漢輕軌一號線二期開通。 2010年8月5日,光谷成為富士康台式電腦主生產基地。 2010年9月8日,法國前總理朱佩率團訪漢 與武漢簽署合作協議。
⑧ 巾幗英雄的故事
★巾幗英雄的故事:
花木蘭:
隋恭帝義寧年間,突厥犯邊,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疆場一十二載,屢建功勛,無人發現她是女子,回朝後,封為尚書。唐代追封為"孝烈將軍",設祠紀念 穆桂英: 傳說故事人物。生長於山東穆柯寨,寨主穆羽之女,武藝高強,有勇有謀。因在陣前自招楊宗保為婿,歸於宋營。在抗擊遼的入侵時,她颯爽英姿,躍馬橫刀,與楊家諸將領一道,所向披靡,屢建戰功。宗保在抗擊西夏的戰爭中死去後,佘太君百歲掛帥,率十二寡婦征西時,她已五十歲,但她銳氣不減,仍掛先鋒印,一馬當先,力戰番將。是古代流傳的巾幗英雄形象,深為群眾所喜愛。民間以「穆桂英掛帥」 、「大破天門陣」等故事流傳最廣。
樊梨花:
「薛家將」中人物。原為寒江關關主樊洪之女。後投唐,與薛丁山結為夫婦。二人智勇雙全,登壇掛帥。在薛家滿門抄斬後,她率子薛剛殺進長安,除奸報仇。在民間傳說中,她是一個富於反抗精神,武藝高強,神通廣大的女英雄。
梁紅玉 :
梁紅玉生於宋徽宗崇寧元年。原籍池州,祖父與父親都是武將出身,梁紅玉自幼隨侍父兄練就了一身功夫。宋徽宗宣和二年方臘起義,祖父和父親因貽誤戰機被殺,梁紅玉也淪落為京口營妓。朝廷派童貫率軍平定方臘,最後方臘被韓世忠所捉。平定方臘後,在慶功宴上,韓世忠與梁紅玉初次見面,二人對視生情,終成眷屬。他們相親相愛的生活一直伴隨著戰爭度過。梁紅玉有身孕後留在京城,卻被苗傅和劉正彥扣押,但二人礙於韓世忠的勇猛並不敢難為他們母子。 此時宋高宗沒有行動的自由,隆裕太後和宰相朱勝非密派梁紅玉馳往秀州,催韓世忠前來救助,並封韓世忠為御營平寇左將軍,封梁紅玉為安國夫人。韓世忠很快平定了苗傅等人的叛亂,授武勝軍節度使。 這年冬天,金人再度進犯,從黃州和採石磯兩處渡江,直逼臨安。宋高宗逃至越州。韓世忠留守秀州,建炎四年元宵節金兀術下戰書與韓世忠,約定第二天開戰。韓世忠聽從梁紅玉的計策把宋軍兵分兩路,看中軍搖旗為號,進行包圍截殺。結果金軍大敗。韓世忠放聲高歌:萬里長江,淘不盡壯懷秋色,漫說秦宮漢帳,瑤台銀闕,長劍倚天氛霧外,寶光掛日煙塵側!向星辰拍袖整乾坤,消息歇。龍虎嘯,鳳雲泣,千古恨,憑淮說。對山河耿耿,淚沾襟血。汴水夜吹羌管笛,鸞輿步老遼陽幄。把唾壺擊碎,問蟾蜍,圓何缺? 有奸細向金兀術獻了一計:以土覆船板,以火箭燒毀韓世忠戰船。但韓世忠用梁紅玉的計策以少勝多,圍困敵軍近五十天,使金軍不敢隨便渡江侵犯。 岳飛被害後,韓世忠也被罷去兵權,他索性辭去官職,退隱江湖,與梁紅玉白頭偕老。
秋瑾 (1875~1907) :
清末傑出的女革命家。字璿卿,號競雄,別號鑒湖女俠。浙江山陰(今紹興)人。 父壽南曾任湖南郴州知州。秋瑾生於1875年11月8日(光緒元年十月十一)。自幼愛讀書,工詩文,好騎馬擊劍。1896年,在湖南依父命嫁湘譚富紳子王廷鈞。王為人無信義,無情誼,好嫖賭,損人利己,給她婚後生活帶來了極大痛苦。1903年,王納資捐得戶部主事,隨王去北京居住。時值八國聯軍入侵後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機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敗,決心獻身救國事業。於是沖破封建家庭的束縛,於1904年夏東渡日本留學,在東京入中國留學生會館所設日語講習所補習日文,常參加留學生大會和浙江、湖南同鄉會集會,登台演說革命救國和男女平權道理。在此期間,曾與陳擷芬發起「實行共愛會」,作為開展婦女運動的團體;和劉道一、王時澤等十人結為秘密會,以反抗清廷、恢復中原為宗旨。並創辦《白話報》,以「鑒湖女俠秋瑾」署名,發表《致告中國二萬萬女同胞》、《警告我同胞》等文章。 同年秋,參加馮自由在橫濱組織的三合會,受封為「白紙扇」(即軍師)。1905年初,在日語講習所畢業後,報名轉入東京青山實踐女校附設的清國女子速成師范專修科,隨即回國籌措繼續留學費用。歸國後,分別在上海、紹興會晤蔡元培、徐錫麟,並由徐介紹參加光復會。同年7月,回到日本,不久入青山實踐女校學習。中國同盟會成立後,由馮自由介紹,在黃興寓所加入同盟會,被推為評議部評議員和浙江主盟人。在留日學習期間,她寫下了許多充滿強烈愛國思想和飽滿革命熱情的詩篇。慷慨激昂,表示:「危局如斯敢惜身?願將生命作犧牲。」「拚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 1906年初,秋瑾在反對日本文部省頒布的限制中國留學生的「取締規則」風潮中,憤而歸國。先在紹興女學堂代課。3月,往浙江湖州南潯鎮潯溪女校任教,發展該校主持教務的徐自華及學生徐雙韻等加入同盟會。暑假離職赴滬,與尹銳志、陳伯平等以「銳進學讓」為名,聯系敖嘉熊、呂熊祥等運動長江一帶會黨,准備起義。萍瀏醴起義發生後,她與同盟會會員楊卓林、胡瑛、寧調元等謀在長江流域各省響應,並擔任浙江方面的發動工作。到杭州後,與將去安徽的徐錫麟約定,在皖、浙二省同時發動。此時她在杭州新軍中又發展了呂公望、朱瑞等多人參加同盟會與光復會。不久,萍瀏醴起義失敗,接應起義事遂告停頓。 1907年1月,在上海創辦《中國女報》,以「開通風氣,提倡女學,聯感情,結團體,並為他日創設中國婦人協會之基礎為宗旨」。並為該報寫了《發刊詞》,號召女界為「醒獅之前驅」,「文明之先導」。旋因母喪回紹興,又先後到諸暨、義烏、金華、蘭溪等地聯絡會黨。這時大通學堂無人負責,乃應邀以董事名義主持校務。遂以學堂為據點,繼續派人到浙省各處聯絡會黨,自己則往來杭、滬間,運動軍學兩界,准備起義。她秘密編制了光復軍制,並起草了檄文、告示,商定先由金華起義,處州響應,誘清軍離杭州出攻,然後由紹興渡江襲擊杭州,如不克,則回紹興,再經金華、處州入江西、安徽,同徐錫麟呼應。原定7月6日起義,後改為19日。但7月6日,徐錫麟在安慶起義失敗,其弟徐偉的供詞中牽連秋瑾。10日,她已知徐失敗的消息,但拒絕了要她離開紹興的一切勸告,表示「革命要流血才會成功」,她遣散眾人,毅然留守大通學堂。14日下午,清軍包圍大通學堂,秋瑾被捕。她堅不吐供,僅書「秋風秋雨愁煞人」以對。15日凌晨就義於紹興軒亭口。
⑨ 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武漢旅遊
自然人文景觀
武漢是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地表形態復雜,形成了許多自然人文景觀。這些景觀多集中在城區,郊區較少。自從明朝漢水改道形成漢口鎮後,位於漢水和長江交匯處的漢口陸續出現了大小碼頭。在這些碼頭的附近形成了漢正街商品集散地,武漢從而成為中國當時最重要的貿易中心和物流中心之一。東西南北人流如織,碼頭文化從此在武漢紮根並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使得武漢成為中國最有市井氣息的城市之一。
城區旅遊景觀:東湖、磨山、武漢龜山電視塔、中山公園、解放公園、黃鶴樓、龜山、歸元寺、古琴台、湖北省博物館、江漢路步行街、吉慶街、首義園「武漢名小吃街」、漢口江灘、長春觀、古德寺、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舊址(紅樓)、關公卓刀泉、洪山廣場、光谷廣場、武昌江灘、漢陽江灘、起義門、黃興拜將台、施洋烈士陵園、武漢長江大橋、晴川閣、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農業大學、
新城區旅遊景觀:木蘭天池,木蘭八景(位於黃陂區),龍泉山、農耕年華、木蘭山、盤龍城遺址
非物質文化景觀:漢劇、獨角戲、武漢碼頭文化、武漢市井文化,楚劇,湖北大鼓
東湖
湖風景名勝區位於武漢市城區的內環與中環之間,景區面積81.68平方公里,其中湖面面積33平方公里,不僅是中國最大的城中湖,還是毛澤東同志在解放後除中南海外居住時間最長的地方。東湖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區,每年接待中外遊客200萬人次,1999年還被國家授予「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2000年成為國家首批AAAA級旅遊景區,2002年又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期中包括寓言園,音樂噴泉,行吟閣,長天樓,九女墩,湖光閣,磨山新景區。
磨山
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東湖的重要組成部分,她三面環水,六峰逶迤,既有優美如畫的自然風光、眾多的奇花異卉,又有豐富的楚文化人文景觀,每年接待中外遊客100多萬人次。是武漢市最靚麗的旅遊休閑勝地。
武漢龜山電視塔
我國第一座鋼筋混凝土電視塔是武漢龜山電視塔,此塔於1981年開始動工,1986年建成,塔高221米,是一個集發射傳輸、觀光旅遊等多功能於一體的完全由我國自行設計和施工的電視塔,標高比號稱「歐洲桅桿」的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的高塔還要高出一截,因而,曾有「亞洲桅桿」之美稱。塔內的旋轉餐廳等設施,是我國的設計人員在沒有可借鑒和參考經驗的情況下,自己設計的國內第一台。武漢塔位於武漢三鎮制高點龜山上,在長江大橋北端,位置顯要,可俯瞰風景秀麗的城市景觀。該塔的建成不僅填補了我國在這一建築類型上的空白,而且為以後我國電視塔的建設起到開路和示範的重要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義。該塔工程因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和優秀設計銅質獎。
蛇山
位於武漢市武昌區長江南岸邊。蛇山又名黃鵠山,綿亘蜿蜒,形如伏蛇,頭臨大江,尾插鬧市。與漢陽龜山隔江相望,武漢長江大橋的南岸和漢陽龜山的北岸為一橋飛架的南北交點。蛇山長約1790米,海拔85米,寬約25—30米,山上古跡甚多,名勝也不少,均呈斜陡長狹形,形勢十分險惡。
紫陽湖
位於武昌蛇山之南,東鄰首義路,南至津水閘、石灰堰,西接紫陽村,北抵紫陽路,面積約20公頃。紫陽湖古稱滋陽湖,每至夏日滿湖荷花呈紫色,朝霞夕陽映紫荷,故名
紫陽湖。相傳湖內有墩隨水消長,不沒於水,亦稱墩子湖。明末張獻忠率農民起義軍攻佔武昌,禮部尚書賀逢聖及全家在此投湖自盡,清初督學高世泰又名其為亞相湖。武漢江灘
漢口江灘公園上起武漢客運港,下至丹水池後湖船廠,全長7公里,分三期進行規劃建設。第一期工程從武漢客運港至粵漢碼頭長1.04公里,綠地面積14萬平方米,以大面積綠化和濱江公共休閑活動空間為主,展示城市景觀,第二期工程(武漢長江二橋至三陽路段)於2003年9月28日對市民開放,形成3.4公里長的「綠化濱江長廊」。江灘公園保持了親水、生態、休閑的特色。一期工程經過10個月的建設,於2002年十一前正式對遊人開放,形成了觀江游覽區,中心廣場區,休閑活動區。江灘上栽種了各類樹灌木70多種,其中喬木4331株,灌木23萬株。形成了銀杏,竹林,枇杷,桂花,雪松,樟樹,廣玉蘭,烏柏等8個片區。漢陽,武昌也同樣有著自己的江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