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武昌起義後吳兆麟要說姐黎元洪之名號天下黎元洪是幹嘛的
因為吳兆麟等起義者自認聲望不足服從,所以推原協統黎元洪為都督。
【黎元洪】(公元回一八六四------一九二八答年) 字宋卿,湖北黃陂人。1883年考入天津北洋水師學堂。1888年入海軍服役。1894年,參加中日甲午海戰。戰後投靠兩江總督張之洞。1905年12月,湖北常備軍改編為兩鎮,黎任第二鎮第三協統領官兼護該鎮統制官。後隨鎮改編,1906年任陸軍暫編第二十一混成協協統領。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黎被革命黨人強迫推舉為湖北都督。漢口、漢陽光復,各國領事宣布「中立」,才宣告就職。1912年1月,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黎元洪被選為副總統兼領鄂督。袁世凱死後,由副總統繼任總統。1922年,他在直系軍閥支持下復任總統。1928年6月3日,黎元洪因為腦溢血在天津去世。
❷ 黎黃陂的陂怎麼讀
[pí] [黃陂]地名,在湖北省武漢。
❸ 孫中山為什麼稱黎元洪為民國第一偉人
民國風雲人物黎元洪,在武昌首義之後被革命黨人推舉為中華民國中央第一大都督,管理外交事宜。而在民國大總統未選出以前,他又作為陸、海軍大元帥代行大總統職權。接著他風雲際會,頻頻光顧國家權力頂峰,是我國歷史上惟一兩任大總統、三任副總統的人,並先後與民初的其他五位總統同時活躍於民國政壇。
他兩次出任大總統的情形是這樣的:袁世凱死後的1916年6月6日,黎元洪接任大總統。而國務總理段祺瑞獨斷專行,演成「府院之爭」。翌年6月,黎元洪引長江巡閱使張勛入京斡旋,7月1日張勛復辟,黎元洪被迫棄職。1922年6月,直系軍閥曹錕、吳佩孚趕走皖系總統徐世昌使「法統重光」,於是黎元洪再任大總統。1923年初曹錕賄選,逼黎下野。6月黎元洪離職赴天津,從此投身實業不再過問政治。
民國時期,黎元洪影響頗巨。早在民國初年,《黎元洪起義師》的有聲電影就曾搬上屏幕,還公演過新編歷史話劇《黎元洪》,均引起轟動。黎元洪堅持共和政體,主:軍民分治反對軍人專權;他講求共和、法治、民主和實業的精神代表了時代的進步潮流,特別是他二度當國時提出的「廢督裁兵」等依法治國主張,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他旗幟鮮明地反對袁世凱的帝制,斷然起用自己的政敵段祺瑞鎮壓張勛復辟,將永載史冊;作為軍事家他在治軍方面,打造了近代中國與北洋軍齊名的「南洋軍」的品牌(在彰德和太湖兩次秋操對壘賽中,「南軍」總指揮黎元洪每次都大敗「北軍」總指揮段祺瑞,黎元洪也因此在朝廷聲譽鵲起。);作為與實業家,他是發展中國近代工業與對外開放的實踐者,他先後投資的企業計有45家,其中銀行17家,煤礦6家,工廠12家。凡此種種,故被孫中山贊為「民國第一偉人」。
黎元洪,字宋卿,1864年生於湖北漢陽黃陂,所以也稱黎黃陂,這地方在宋代曾出了兩名大人物,即儒家理學創始人程頤、程灝兄弟。黎元洪的長子黎紹基於1925年在用英文發表的《黎元洪的一生》中這樣寫道:「長江流域的中游,要找到一個文風甚盛的縣份,這便是我的祖籍地黃陂……」
黎元洪1882年考入北洋水師學堂,1889年畢業後,相繼任清朝海軍「二管輪」,南京炮台總教習和總台官。1896年3月,隨張之洞回湖北編練新軍。緊接著,三赴日本學習考察,回國後,制訂了中國陸軍改革的第一個法規《湖北練兵要義(十條)》。1904年秋,任湖北新軍第二鎮協統兼護統領,並提調漢陽兵工、鋼鐵兩廠,兼任絲、麻、紗、布四局會辦。次年12月升任湖北新軍第二鎮第三協協統(旅長)兼護該鎮統制,還兼轄「六楚」(楚材、楚同、楚豫、楚有、楚觀、楚謙)艦隊和「四湖」(艇名湖鵬、湖鵲、湖鷹、湖隼)雷艇。直至第二十一混成協統領、中軍副將等職。武昌首義一舉成功,黎元洪成為中華民國的開國元勛,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時,他是副總統;袁世凱就任大總統後,他依然是副總統。袁世凱死後,他終於登上了大總統的寶座。
黎元洪的發跡,得力於張之洞的大力提攜。1892年,黎元洪投奔時任兩江總督的廣東水師創建人張之洞,甲午戰敗深感練兵之重要的張之洞,在南京組建自強軍,即南洋新軍,招募各方人才,黎元洪便應招而來。
本來,在黎元洪到來前,張之洞已聘請了德國教官編練自強軍13營,而且還准備籌建炮台,只是沒有恰當的人選,而北洋水師學堂畢業的黎元洪的到來,使張之洞眼前一亮。於是,張之洞當即任命黎監督修建炮台工程兼自強軍翻譯。
在黎元洪的精心籌劃和認真督促下,張之洞日思夜盼的獅子山、幕府山、清涼山、烏龍山炮台,當年春季開工,冬季就竣工了。在短短幾個月內,黎僅用不足4萬兩銀子就修建成西式炮台7座、彈葯房8間、總葯房6間、暗路4道等眾多的工程。張之洞對此大加贊賞說:「我好久沒有遇到像黎先生這樣文武兼備和老實厚道的人了。他的確是一塊剛毅強忍,有不撓之氣概的好鋼啊!」並親自手書「智勇深沉」相贈以示器重。不久,就對黎加官晉級,先後任黎為南京炮台總教習和總台官。不僅如此,張之洞還把黎元洪當作自己的重要高參使用,每逢大事總要與之相商。1896年初,張之洞由兩江總督調任湖廣總督,也將其愛將黎元洪以及在南京按照德、法操練的500名步、馬、炮新軍帶回湖北。
黎元洪是一個充滿矛盾和爭議的人物,既是「首義元勛」,又為「床下都督」;既「開明謹厚」,也曾「柔懦誤國」;既上過袁世凱的賊船,又誓死捍衛共和;人稱「黎菩薩」,卻似「泥菩薩」……可謂譽滿天下謗滿天下。本文主要從愛惜人才與廉潔愛民的視角對他進行解讀,以還原一個真實的黎元洪。
黎元洪雖是行武出身,但他嗜好讀書,常常手不釋卷,而且愛才如命,尤其是在愛惜人才、培養人才、重用人才與保護人才方面不拘一格。
早在留日期間,黎元洪就深深認識到日本軍事科技之發達,從而產生了強烈的人才意識。歸國後,他就極力建議張之洞派員到日本學習先進技術與軍事,張之洞採納了他的建議,到1906年,湖北地區派出留學生達1360人,佔全國派日留學生總數的1/4。也正是這一批留學生經過洗腦回到湖北後,把日本先進的技術與西方的先進思想帶到湖北新軍中來,成為日後辛亥革命的中堅力量。當時,在軍中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湖北新軍如此人才輩出,多虧了黎元洪當初在總督張之洞面前的極力鼓動。
1906年4月,黎元洪出任湖北新軍第21混成協統領,兼管馬、炮、工、輜各隊事務,在新軍的位置僅次於第八鎮統制張彪。陸軍小學堂會辦後,黎元洪以整頓部隊為名,通過黃陂籍新軍32標標統(團長)藍天蔚,招募大批富有新思想的知識青年入伍,其中在黎元洪的家鄉黃陂招募的96人中就有12個貢生,24個秀才。隨後,將他們中的優秀者或送到陸軍小學堂深造,或選派到日本留學。後來,僅從黎元洪的家鄉黃陂,就走出了諸如軍事家、政治家、教育家、書法家、醫葯專家等50多名辛亥革命風雲人物。
黎元洪首次擔任大總統後,狠抓精英人才的培養,尤其是他大膽起用一代教育家蔡元培,譜寫了北大之教育傳奇。
1916年12月22日,革命家、教育家、國民黨元老蔡元培應召於大風雪中來到北京,大總統黎元洪親切接見他後,北京政府教育部奉大總統令於12月26日正式任命蔡元培為北京大學校長。
1917年1月4日蔡元培正式到校就職,並且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周作人等一批影響一個世紀的民族精英都很快聚集於北京大學,群星璀璨,一時風雲際會,這里以後成了五四精神的發源地。有報道說:「北京政府有這個度量把全國最好的大學交給國民黨人蔡元培手裡,在北洋時代,沒有誰比黎元洪當政時表現得更為開明與從容。」
辛亥革命之前,黎元洪雖然不是革命黨,但對革命黨人非常同情,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總是盡力保全他們。對於軍中出現的新思想,他從來不反對,甚至還鼓勵士兵接受新思想。1904年,日知會總幹事劉靜庵與革命黨領袖黃興來往的聯絡書被截獲,報與黎元洪。他便示意劉靜庵託病離開,從而保護了劉靜庵。1907年,日知會的季雨霖秘密響應萍瀏澧起義而身陷囹圄,又是黎元洪出面將其保釋。就在武昌起義爆發的前夜,孫武試制炸彈時,炸彈不慎爆炸,官兵聞風而至,把革命黨的名單搜去,湖廣總督等人要按照名單抓捕黨人,黎元洪兩次激烈反對,認為名單牽涉面太廣,不能操之過激,以免生變。這兩次建議雖然被拒絕,但也可以看出,黎元洪對革命黨人的感情。他始終以惜才為由,以中庸之道的態度處理;對已發現的革命黨能瞞則瞞,實在瞞不過僅以撤職、開除了結,而不願將之上交或殺害。從而在客觀上為革命保護了人才,積蓄了力量。
在廉潔愛民方面,黎元洪也堪稱為政者的表率。
後來張之洞調任京師,擢升體仁閣大學士、軍機大臣。湖廣總督一職,由陳夔龍接任。陳夔龍的夫人是浙江的名門望族,是慶王府奕劻的福晉的乾女兒。其時,陳夔龍由江蘇巡撫調任四川總督,但是,陳夔龍的四川總督並沒有真正上任就被調任湖廣總督。原來,他夫人聽說四川道遠路途艱險,又是貧乏之地,便明確表態不讓陳赴任。陳夔龍無奈,慪不過夫人,只好又求助於「老泰山」奕劻,在奕劻的幫助下調任湖廣總督,讓趙爾巽任四川總督。後人評論,「以一女子之愛憎牽動數省督、撫,當時用人之得失蓋可睹矣!」清政府高層的昏庸腐敗由此可見一斑。
新任總督陳夔龍到任不久,其幼女便不幸夭折了。貪財的陳氏夫婦有意趁機斂財,後來擔任新軍第八鎮統制的張彪趁機大獻殷勤,在湖北軍政各部門廣為活動,硬是搞到了十幾萬兩銀子買了一件珠衣為之送葬。而黎元洪卻很反感官場上趨炎附勢之行徑,在他的上司張彪大肆向總督表忠心,其他同僚也紛紛用重金孝敬總督之際,他這個正需要提拔的協統卻僅湊上寥寥五塊銀元略表了心意。
可是,在陳夔龍為小女大辦喪事不久,湖北地區遭受了一場罕見的洪澇災害,黎元洪毅然帶著全家人到漢口慈善總會慷慨捐款3000塊銀元(他當時月薪為500塊銀元,3000元是他整整半年的工資)。陳夔龍自然對黎元洪懷恨在心,曾多次找借口向清廷彈劾黎元洪。只是一直未見朝廷批復,而且又考慮到黎元洪在軍中頗孚眾望,惟恐搬掉了黎引起軍人嘩變而丟了自己的烏紗帽,陳夔龍才悻悻作罷。
黎元洪對上級不卑不亢,對下級卻關愛有加。1903年黎元洪軍中招了一名家住宜昌的新兵張之善,黎元洪到現場親自考核了一番,發現張的文墨還不錯,在與他攀談之後才知,原來張是一名窮秀才,債台高築,家裡還有一位年邁的老母。為生活所迫,他才來到軍營。黎元洪見張難得有一片孝心,當即慷慨解囊把身上僅有的上10塊銀元交給秀才手中,希望他好好孝敬老母。事隔不久,張秀才母親因下雪天上山砍柴,不幸摔下懸崖身亡。黎元洪得知後,親自到軍營,再掏腰包80元作為奠銀,讓秀才盡快返鄉葬母。由於後來張秀才表現出眾,黎元洪還推薦他上了陸軍學堂。
在武昌起義之初,黎元洪也以廉潔自律著稱。當時,他與軍政府的職員一樣,每月只支20元的生活費。正在這時,海軍提督薩鎮冰奉命率海軍來漢鎮壓民軍,他聽了手下人員的如此報告後,心裡產生了強烈的震撼。
黎元洪還經常住在軍營,很感知士兵的疾苦,對待士兵十分愛惜體貼,使他在士兵中贏得了崇高的威望。章太炎在《大總統黎公碑》中贊之:「治軍嚴仁,不濫費軍需一錢,有餘,即以逮士卒……」
清末民初的著名作家蔡東藩在《民國演義》中說:「黃陂(指黎元洪)起義武昌,首創民國,論革命之功,自屬千秋不朽,即以人格而論,民國十餘年來,自總統以迄軍閥,亦未有潔身自好如黃陂者。故以功業言,以道德論,均不得不為民國完人。惜其才識稍短,不免受人利用……不能不哀黃陂之長厚,而痛恨軍閥政客之無賴也。」(
❹ 黎元洪是什麼人
黎元洪(1864~1928),字宋卿,原籍安徽省宿松縣,生於湖北省黃陂縣回黎家河(今屬大悟縣答),人稱「黎黃陂」。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黎被革命黨人強迫推舉為湖北都督。漢口、漢陽光復,各國領事宣布「中立」,才宣告就職。1912年1月,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黎被選為副總統兼領鄂督。
黎元洪是辛亥革命武昌首義的都督,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兩任大總統和三任副總統的人。 民國十二年(1923年)6月,黎元洪再度辭職,退出政壇,移居天津投資實業。民國十七年(1928年)6月3日,黎元洪因腦溢血在天津去世,享年65歲。
❺ 辛亥革命的時候,黎元洪為什麼能當上湖北都督
在公元1911年,即大清宣統三年。在湖廣首府的漢口。革命黨人由於行動不慎。被滿清政府發現,開始大肆搜捕革命黨被迫准備發動武裝暴動,但由於黃興沒有趕來。而且當時時間緊迫,面對滿清的搜捕。萬般無奈的革命黨人在孫武和張振武的帶領下在十月十日晚八點三十分發動起義,由一個叫熊秉坤的帶領下首先直撲漢口楚望台軍械庫。一舉成功,拿下漢口,革命黨人一鼓作氣第二天拿下武昌,漢陽,至此武漢三鎮正式成為革命黨人的天下。這就是震驚天下的武昌起義。而作為大清駐守湖廣的最高行政長官瑞澄和軍事長官張彪卻驚慌失措。臨陣逃脫。可以說,武昌起義在革命黨和大清都出乎意料的情況下成功了。
從穩定人心,希望得到歐美國家的暫時不幹涉,也只有找滿清官員。因為他們熟悉體制運作,能夠得到各個方面認可,而革命黨卻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從一個側面也說明舉薦;黎元洪是不得已為之。但這只佔很小的一個部分,但應當說,正式由於黎元洪出任湖北大都督穩定了局面。為日後推翻滿清統治打小了堅實的基礎。也由於此,黎元洪得以出任中華民國首任副總統。
❻ 民國時期,有袁項城.馮河間.段合肥這樣的叫法,這樣黎元洪叫什麼
黎元洪,湖北黃陂人,今屬武漢市轄區。。。黎元洪因此亦稱「黎黃陂」。。。在今天的漢口。有一條專門以此命名的街路,曰:黎黃陂路。懂?
❼ 黎元洪為什麼被民國官場稱為「活菩薩」呢
黎元洪的“活菩薩“也可以說是無用,沒有殺伐決斷的本事,沒有統兵帶隊的能力,自然也只有一味地賣弄所謂的懷柔,慈悲,所以得一個“活菩薩“的名聲而已,實際上就是無能的表現,再者一說,能在清末民初的時代,黎元洪能夠兩度出任副總統和總統,自然不會是無能之輩,這樣的人如果僅僅依靠一個活菩薩就能混到中華民國總統。未免也小看天下豪傑了,黎元洪可是和孫中山,袁世凱,徐世昌並駕齊驅的人物。
可這個守土有責的艦隊司令卻成為革命的的最高首腦(無實權。)應該說,出任革命黨首任都督是他一生的最大轉折點。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政治資本。就依靠這一點,袁世凱也不得不讓他當副總統。
應該說黎元洪是被迫進京,進入北京就成為袁世凱的傀儡了,他的地盤武昌為他人奪走,僅有的一點嫡系部隊就此喪失。黎元洪也缺少威望和領袖資歷,就此一蹶不振,民國人戲稱為“黎菩薩”,實際上也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的意思。
❽ 黎黃陂路的介紹
黎黃來陂路和黃陂路是一條路源,位於武漢市江岸區,全長604米,建於1900年(光緒26年),為黃陂人所建,故名黃陂路。後劃入漢口俄租界,稱夷瑪路。因兩任中華民國大總統黎元洪是武漢黃陂人,人稱黎黃陂,所以此路又於1946年改稱黎黃陂路。黎黃陂路是武漢著名的「慢生活」街區,是漢口神采與氣質的延續。
❾ 武昌起義後推舉黎元洪為都督,後來又為什麼推舉孫中山為大總統
黎元洪為都督,實為借勢而為之臨時舉措.武昌之役猝然而起,革命黨標志版性人物無有一人權在武漢三鎮,且革命黨內派系有別,推舉黎為都督,實乃一時之需。
孫中山回國的時候,正是袁世凱重新掌握清朝軍政大權,各地革命軍正面臨幾乎彈盡糧絕、而袁世凱北洋六鎮大舉圍攻的危機關頭。革命也需要錢啊,當時各支起義軍都以為孫中山募集了海外僑胞的巨額捐款,而且有能力獲得洋人的支持,因此才擁立孫中山為民國首任大總統。但實際上,由於海外華僑因資助他孫中山搞武裝革命起義屢戰屢敗,對其信心難免產生動搖,故孫中山募款並不順利,在武昌起義打響之時,他所獲寥寥。不過歷史也會因「信息不對稱」而忙中出亂,讓名不副實的孫中山成了民國的創立者、首任大總統。
❿ 黎元洪(黎黃陂)評價
武漢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武漢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皮明庥:
史壇上對黎元洪之文著時有所見,但較之黎元洪的復雜曲折閱歷和獨特的時代特色、人物性格,研討似有不足。湖北黃陂裴高才先生夙好文史,究心於鄉邦人物,推出《首義都督黎元洪》一書,運用通俗易懂的形式,對黎元洪進行頗為全面的解讀,是一部具有學術和文學價值的作品,對深化辛亥革命及民初政局之研究均有裨益。
裴先生立足於對黎氏獨特的身世與行狀的把握,並將之與時代政壇聞人作比較研究,立論雲:「如果說孫中山是英雄造時勢的話,那麼黎元洪則是時勢造英雄。」正是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的時勢以及民初政壇詭譎多變的時勢,將黎元洪推上歷史舞台,成為首義都督、民國總統。此一結局,決非黎氏本人事先之人生設計。黎元洪就是這樣在不可意料、缺乏思想准備的境遇中,走上政壇頂峰的。
高才先生這部作品的另一成就是,對黎氏行狀中之諸多謎團進行了解讀。關於黎氏的一生,尤其是其籍貫身世,歷來聚訟紛紜,各言其是。作者比較諸說,廣事求證,為揭開謎底,進行深入考索,認定黎氏祖籍江西,世居黃陂,生於黃陂木蘭鄉東廠畈最為可靠。應該說,是頗有說服力的。
在相當長的時段中,由於我們的史學研究流行一種簡單的二元對應模式,品騭人物時「不為聖賢,便為禽獸」,「不是革命,便是反動」。此種非此即彼之「一刀劈」史論,是難以真實界定大千世界形形色色之人物的。我們要為歷史留真,必須走出概念化、絕對化,如實敘介人物,不必拘泥於譽之或詆之的兩極中。這也許就是此書的看點之一。
縱觀黎元洪之一生,經歷了北洋海軍、湖北新軍、首義都督、三任民國副總統和兩任民國大總統諸時段,其間有於國有功者,也有功大於過者,亦也功過相償者,還有過失難辭者。要進行細心的理性評介,而不能以論辯取代事實。竊以為,黎元洪出山為首義都督是黎氏一生中關鍵之史事。論者常出其首義前還殺過革命黨人,但此事系傳聞,無確證。歷來文壇上常將黎譏為「床下都督」,更缺乏佐證。事實上,在1911年10月10日晚首義槍聲大作時,身為新軍協統之黎元洪並沒有奔赴軍營,指揮部下反抗革命軍,而是避處於黃土坡僚屬家中靜以待之。相反,湖北新軍另一統軍人物張彪卻在第八鎮司令部組織士兵進行頑抗。此時此刻確乎為關鍵時刻,黎元洪與張彪的態度迥然有別。當時,作為湖北新軍第二號人物的黎元洪居然在起義大火燃起時,對清軍安危不挺身而出,而作壁上觀。可見其不想與革命軍為敵。黎的這種態度,才有可能被起義軍請到諮議局大樓開會,並被擁立為湖北都督。以前的史論中,對這一關鍵史實缺乏認知,這是不能不順便提到的。
作為兩任民國總統,黎元洪可圈可點的史實很多。當時他受制於北洋軍閥,也曾想有所作為,乃至一度謀南下,與孫中山的護法相呼應或參與,但畢竟由於勢單力薄,也不具有孫中山再造共和的意志,因而,黎氏不能與進步潮流同行。但黎氏居京期間,最為重要的政治姿態是,當袁世凱帝制自為時,黎氏堅決予以拒絕、反對。這是黎氏的大節大德。從黎氏附和參與武昌起義、反對袁世凱復辟帝制這兩件決定性的大事而言,黎氏在近代政壇上還是顯示出了獨特的靈光的。作為一位軍界聞人、政壇巨子,而且在大事上並不糊塗的黎元洪,在史冊上有其不可磨滅的歷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