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汪氏的祖先是誰。
汪氏最早是源自商代汪芒氏之後。汪芒氏又稱汪罔氏,是防風所改,防風是夏朝諸侯之一。夏朝國君禹召集群神到會稽山,防風氏因為晚到,而被禹殺頭。進入商朝,防風氏的後代就改為單字汪氏。汪氏子孫即是商代汪罔氏後代,而其祖先又是夏朝諸侯,所以汪氏的淵源可謂悠久異常,距今大約有四千年的歷史;同時汪氏也必是貴胄之後。
商、周後的春秋時代,又有一支汪氏子孫出現。魯國國君成公的支庶兒子被封到汪邑,其後世子孫就以邑為氏而姓了汪。這一支汪氏,出自姬姓,是黃帝的直系子孫。
還有一支是翁氏分化出來的。據史料記載,福建泉州有翁乾度,生有六子,分姓洪、江、翁、方、龔、汪六姓,六子處休分姓汪。這兄弟六人同列為進士,地位非常顯貴,歷史上有「六桂聯芳」之譽。
【汪姓分布】
春秋時,魯國有童子汪騏,哀公的時候和齊國軍隊戰於郎而死,魯人因為他死於國事,所以按照成人之禮來安葬。這是見於史籍最早的汪姓人物。
東漢時有汪文和,建安中以龍驤將軍為會稽令,為躲避禍患,遷至新安,子孫蕃盛,後發展為新安望族。據《古今姓氏書辨證》記載:"陳稷州別駕汪綱,陳亡,自歙州徒河間。"這說明南朝時汪氏已遷於今安徽歙縣,隋初有一支遷至今河南河間。唐代以前中原已經有汪氏聚居點。唐初有汪華,封越國公,其族繁衍昌盛,人丁興旺,子孫分布於今安徽、浙江、江西的許多地方。宋代以後,南方的廣東、廣西、貴州等省都已有汪姓居民。自清康熙年間開始,閩、粵汪氏陸續有人移居台灣,此後又有遠播海外者。
㈡ 客家祠堂對聯中蘊含的文化
客家祠堂對聯中蘊含的文化(上)
姓名是漢族家族的標志和稱號。一個姓的歷史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也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對聯,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支流,在姓氏文化方面得到一定展示。其最大特色就表現在姓氏祠堂上。過去,每一個姓氏的祠堂都必須撰寫或鐫刻別具一格的對聯。往往一看門上的對聯,就知道這家主人姓氏是什麼。
這些祠堂對聯浩如煙海,字字珠璣,能讓我們後人理解客家先賢勤勞儉朴、耕讀傳家、敦睦族誼、仁善積德、崇文重教的美德。祠堂對聯也是一條條客家人的家規家訓,是一部中華民族垂裕後昆、弘揚優秀家風的特種教科書。
祠堂,舊時又稱為「祠廟」或「家廟」,多建於墓所,故把祠堂稱為「祠室」。按《禮記》規定,只有帝王、諸侯、大夫才能自設宗廟祭祖。直到明朝,朝廷才開始允許老百姓建「家廟」。後來,祠堂多建於家族的聚居地或其附近。由於最早族人尚不多,便先置祠於宅中,隨著族丁的繁衍,便開始專門建起宗祠乃至支祠。
從民俗學家的角度看,祠堂是「用自己存在的方式詮釋時代文明」。作為中國民間保存最好的一種古建築群體,祠堂留給後人許多珍貴的歷史、文化研究價值。千秋功過,於祠堂可見一斑;華夏祖先,從祠堂可知譜序流傳。
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其傳統文化不僅獨特,而且源遠流長。祠堂文化作為地方民俗文化重要組成部分,早在幾千年前的夏商周便開始萌芽,到宋代形成較完備的體系,明、清時發展到了高峰。從某種意義上說,祠堂文化的繁榮側面反映了這個歷史時期的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是政通人和、國泰民安的具體體現。
筆者居住於被稱為「客家搖籃」的贛南,由於工作需要,曾接觸過贛南眾多的姓氏祠堂,以及祠堂中的對聯,並且為這些林林總總的對聯作過注釋。為此,擬就客家對聯作一次粗淺的剖析,以展示古代宗祠文化內容的脈絡。
追溯宗族源流
尋根問祖,血濃於水,歷來是中華民族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慎終追遠,一直是中國人無法揮去的情結。這種觀念在對聯中得到充分反映。如全南烏桕壩李氏宗祠聯:「歷明朝清代以來,紹述伯陽,數典不忘祖事;攬南嶺桃川之勝,昭垂忠武,建祠長耀中州。」
伯陽,老子的字。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謚伯陽。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約生活於公元前571年至公元前471年之間,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上聯記述李氏宗族歷經明清時代至今的漫長歲月,追述李姓始祖老子,道出「不忘祖事」的緬懷之情。下聯著眼當前,點明祠堂建於「桃川」這塊風景秀麗的地方。桃川,即桃江,發源於全南縣境飯池嶂東麓,流經大庄、烏桕壩、南逕、金龍、城廂等鄉鎮,在上江鄉的江口匯入黃田江,流入贛江支流貢江。
1.突出人物
上猶縣英稍村蘇氏祠堂刻有一聯:「昆吾賜姓,蘇國祖德衍遠;亨公肇基,江南宗支綿長。」上猶英稍蘇氏祠堂,建於該縣黃埠鎮英稍村,位於上猶縣城東面。上聯突出先祖昆吾賜姓這一件事。昆吾:相傳顓項的後代夏朝的同監部落封在昆吾國(今河南許昌東),以封地為姓,稱昆吾氏。昆吾氏有子孫封於蘇(今河南濟源縣、溫縣一帶),其子孫又以封地為姓,稱蘇氏。下聯突出開基的祖先亨公,表達了本族「宗支綿長」的自豪感。
2.突出地域
「派紹婺源,源遠流長,代衍文章光世澤;基宏湘水,水環山拱,勢凌奎璧映名區。」這是會昌縣麻州鎮觀音排汪氏宗祠聯。上聯寫汪氏派開婺源縣,婺源,位於江西省東北部(贛浙皖三省交界處),是原徽州六縣之一。下聯寫流經麻州鎮觀音排的湘水。人的遷徙離不開居住地,地域表現了人們對故土的一種特殊的歸宿感。
再如龍南里仁栗園橘瑞堂聯:「派從文水分來,支流長遠;支是栗園崛起,根蒂堅深。」文水,李氏家族來自山西文水縣,文水在太原市往南76公里的地方,是唐朝女皇帝武則天的故鄉。
栗園圍始建於弘治辛酉年(1501年),為明代五品大員李清公所建,是龍南縣最大的客家圍,其狀為八卦圍。橘瑞堂門前有魚塘面積6.6畝,體現了客家人一脈相承的勤生產、重文教、圖發展的人文特色。
此聯突出地名,一古一今,一遠一近,將栗園李氏宗族的來龍去脈概述得一目瞭然。
頌揚整個家族
寧都縣洛口鎮羅氏祠堂聯:「豫章世澤;虔城家聲。」豫章,今南昌,羅族先祖出於豫章西山。虔城即寧都,古稱虔化縣。對聯贊揚了羅氏上代對後裔的影響和本家族良好的名聲。
再如寧都縣東山壩大布富溪羅氏大宗祠聯:「禮學名家第;忠臣孝子門。」對聯從學術與人品兩個方面贊美了本族門第的不尋常,即具有古人崇尚的道德規范。
石城縣城北關黃姓江夏志堅公祠書有一聯:「無雙世澤傳江夏;第一家聲表潁川。」江夏,黃姓有聲望的世家大族居住在江夏郡(今湖北雲夢縣東南)。潁川,指黃氏發源地潁川郡,也指西漢黃霸,曾任潁川太守。此聯把黃氏家族冠以「第一」「無雙」,很有幾分底氣。
緬懷祖先功德業績
從眾多的祠堂姓氏對聯可以看出,聯中所描寫的內容不少是古往今來本姓氏中的名人,有大儒賢達、文臣武將、隱士孝子……作者多從其業績、道德、修養、學問、處世等方面加以贊頌。而且對聯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以緬懷祖德、標榜家聲為主,期望後輩承賡祖業,光耀門楣。
1.概括性述說
「祖德流芳輝日月;宗功傳世映山河。」這是寧都縣賴村鎮石街蕭氏家廟聯。蕭姓從鄰村新民半逕遷此,已有十多代。對聯寥寥14字,運用誇張手法,贊頌了祖先德輝日月,功映山河的功德業績,氣勢磅礴。
此聯觀點鮮明,單述祖德宗功一件事,而有的對聯則另闢蹊徑,思古與寫今融為一體。如石城溫氏崇先公祠聯:「溯祖宗功德,敦親睦族,福澤綿長,名垂青史; 揚崇先紀綱,文經武緯,祿利延祥,業績新章。」對聯在追溯祖宗功德的同時,不忘繼承先輩紀綱,再創新的業績。
位於石城縣城琴江東路的李家屋紫雲堂刻有一聯:「隴西發祥,支派繁衍思祖德;城東分梓,人文蔚起沐宗恩。」贊美祖德的同時,又追溯本姓源流。
2.對某一個或多個祖先加以贊頌
興國縣西街越國公祠聯:「功業煥皇唐,拜相封公,江右推吾先祖始;賢聲昭越國,建祠肇祀,平川辟爾後人基。」越國公祠,為祀邑人鍾紹京而建。鍾紹京,字可大,唐朝興國清德鄉人,中國古代著名書法家。中宗景年間,任宮苑總監,時韋後毒死中宗,結黨篡政,臨淄王李隆基與紹京密謀靖亂,紹京率宮中丁匠200餘人至太和殿共除韋後,一舉平定韋氏亂。睿宗拜紹京為中書侍郎,參知政務。次日又加封中書令、越國公。景雲元年,改為戶部尚書,外任彭州刺史。玄宗即位,復召拜戶部尚書。年逾八十而卒。
對聯贊頌了先祖越國公一舉平定宮廷之亂,奇謀彪炳史冊的豐功,表達了後人對他的崇敬之情。這是突出先祖之中一人的聯例。
還有贊頌多人的。如會昌縣城蕭氏宗祠聯:「佐沛公,封酇侯,名世挺生追漢代;官太傅,升大將,人才輩出溯蘭陵。」沛公,漢太祖高皇帝劉邦,沛豐邑中陽里人,漢朝開國皇帝。早年是沛縣泗水亭長,後尊稱沛公、漢王。上聯贊漢代蕭何,蕭何,爵號酇侯。他在楚漢相爭中,輔佐高祖,守關中,轉漕給軍,兵不乏食,因以致勝。高祖即位,論功行賞,評為第一,封酇侯。太傅,即蕭何的六世孫蕭望之(約公元前114年至公元前47年),漢宣帝時曾任太子太傅,東海蘭陵(今山東省蘭陵縣蘭陵鎮)人,徙杜陵(今陝西西安東南)。
在眾多姓氏祠堂聯中,可以說,每一個姓氏都會記述引以為豪的先人,融入本族一個個先祖名人功成名就的奮斗史;每一副對聯,都是一條發人深省的箴言;每一個故事,都是一個感人的勵志奮斗藍本。
試舉數例以饗讀者。
楊姓的如興國縣城崗鄉楊氏宗祠聯:「清風慕四知,勵節卻金,廉吏貽謀光世胄;白雪深三尺,親師重道,名儒德業耀宗功。」
四知:楊氏家喻戶曉的「四知堂」,出自東漢楊震的故事。楊震,字伯起,東漢弘農郡華陰縣(今陝西南部)人。少好學,明經博覽,時被稱為「關西孔子」。歷任荊州刺史、涿郡太守等職。《後漢書·楊震傳》記載:「任東萊(今山東萊州市)太守,當之郡,道經昌邑,故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密愧而出。後轉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謁,子孫常疏食步行,故舊長者,或欲令為開產業。震曰:使後世稱為清白吏子孫,以此遺之,不亦厚乎。」楊震到了東萊郡上任之後,親自書寫。「四知」二字牌匾掛於公堂之上,作為一面明鏡,時刻用來對照、鞭策自己,成為歷史上的廉吏,這就是楊氏的「四知堂」。後來楊震的子孫世代任公卿,成了東漢的世家望族。
白雪深三尺,是說「程門立雪」的故事。楊時(公元1053年至1135年),宋代著名理學家。祖籍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東),南劍西鏞州龍池團(今屬福建將樂縣古鏞鎮龍池社區)人,熙寧九年進士。有一年,楊時赴瀏陽縣令途中,同友人去老師程頤家請教。時值隆冬,天寒地凍,他們行至半途,朔風凜凜,他們把衣服裹得緊緊的,匆匆趕路。來到程頤家時,適逢先生坐在爐旁打坐養神。楊時二人不敢驚動打擾老師,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門外,等候先生醒來。這時,楊時的一隻腳凍僵了,冷得發抖,但依然恭敬侍立。過了良久,程頤一覺醒來,從窗口發現侍立在風雪中的楊時,只見他們通身披雪,腳下的積雪已一尺多厚了,趕忙起身迎他倆進屋。此後,「程門立雪」的故事就成為尊師重道的千古美談。
再如謝姓的寧都縣黃陂鎮楊依謝氏家廟聯:「東山宰相,初日芙蓉,恪守陳郡嫡義;淝水將軍,清風柳絮,流傳江左文章。」
東山宰相,即謝安(公元320年至385年),字安石,東晉名士、宰相,漢族,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他性情閑雅溫和,處事公允明斷,不專權樹私,不居功自傲,有宰相氣度、儒將風范。據《晉書·謝安傳》記載,西晉南遷後謝氏家族鬱郁不得志,年輕的謝安隱居到浙江會稽的東山。41歲那年,謝安離開會稽東山來到南京(當時叫建鄴)做了官。他在今南京城東30里的一個土山(即今江寧區政府後山)上,造了一座別墅,並按會稽東山的名字把此山也稱東山,人們因此稱謝安為謝東山。
淝水將軍:公元383年8月,淝水河畔。東晉與前秦交戰,苻融率25萬先鋒軍隊,苻堅率步兵60萬、騎兵27萬,共112萬大軍。東晉以謝安之侄謝玄為先鋒,率領經過7年訓練,有較強戰鬥力的「北府兵」8萬沿淮河西上,迎擊秦軍主力。東晉面對大軍壓境,下達詔令,任命尚書僕射謝石為征虜將軍、征討大都督,任命徐、兗二州刺史謝玄為前鋒都督,與輔國將軍謝琰西中郎將桓伊等人,統帥8萬兵眾抵抗前秦,並讓龍驤將軍胡彬帶領5000水軍援助壽陽,共分三路兵馬北上迎擊前秦軍。東晉獲勝,前秦戰敗後苻堅被殺。
江左文章:謝靈運(公元385年至433年),漢族,原籍陳郡陽夏(今河南省太康縣),出生在會稽始寧(今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謝塘鎮),是陳郡謝氏士族。南北朝時期傑出的詩人、文學家,浙江古稱江左。
這些歌頌人物姓氏的楹聯,如同一部文化史書,讓我們從中看到我國歷史長河中涌現出來的人才宛若群星璀璨。這裡面有大儒賢達、文臣武將、隱士孝子……他們撫國附民、廉而盡職、勇而知義、禮賢下士、學行昭著……其實這些對聯人物與事跡,組成了中華民族的一種高尚道德、文化傳統。這不僅僅是哪姓哪族的自豪與驕傲,也是中華大家庭中每一個炎黃子孫引以為榮的。
有的對聯面對當時當地,記述本族人的平凡義舉、族中軼事,生動感人。如興國縣瀲江鎮竹壩村陳家祠聯:「三朝將相勛臣第;九世和同義士家。」聯中的「義士」家,寫的就是陳氏一個普通的祖先陳洪進,他治家嚴謹,據說有一年旱災,一個盜賊夜入其家,蜷伏在樑上打算偷點財物,陳洪進察覺後,召集全族子孫訓話,教大家要讀書習藝,否則將來會落得跟這位樑上君子一樣的境地。盜賊聞言,慌忙躍下拜伏請罪。陳洪進沒有將盜賊治罪,反而資助其謀生,後人稱其為義士之家。
興國縣三僚廖氏楊公祠聯:「竹杖精奇,萬里河山歸杖下;青囊元妙,一天星斗隱囊中。」興國縣三僚村是中國風水地理文化第一村,位於興國縣梅窖鎮。狀如太極圖形,兩座寺廟、七口池塘各具代表意義,大量宋代以來的古墓,是不同時代風水作品的匯集,一代風水師楊筠松(救貧)曾隱居於此,傳道授業。
為中國風水祖師楊筠松立祠祭祀,是興國三僚村特有的文化現象。三僚村世居楊筠松兩個弟子曾文辿、廖瑀的後代,曾廖兩姓各為楊筠松建祠一座,廖氏楊公祠位於三僚村盆地的西北部御屏峰下。聯中所說「竹杖精奇」寫的就是本族廖瑀的軼事。相傳他曾入山學道,長居虔化(古寧都縣)翠微峰金精洞內讀書習道,自號「金精山人」,故後世稱之為廖金精。楊筠松在興國、寧都、於都一帶活動時,廖瑀與他相遇於寧都。當時廖瑀年少氣盛,不服楊筠松,屢屢與楊鬥法。一次,黃陂廖氏請楊筠松勘定一個門樓位置,廖瑀預先一天用羅盤定準了方位,並在地下埋了一個銅錢做標記。第二天,楊筠松來後,卻不用羅盤,只是用手裡的一根竹竿,隨手往地下一插,卻正插中了銅錢中的方孔。廖瑀這才服了,立即虔誠地拜楊公為師,早晚追隨楊筠松,廖瑀從黃陂中壩隨師傅遷到興國三僚村居住,後來得到楊公親傳青囊秘籍。
再看石城縣城北關黃姓志堅公祠的一副長聯:「琴水漾波流,叔度宗風,清涵千頃,廿一枝分布中邦,邵武宗風振天下;仙峰憑仰止,次公世跡,瑞集九苞,十八葉肇開河麓。琴江文翰甲吾家。」對聯不僅贊美了先祖叔度、次公的宗風世跡,還穿插了他們黃氏一家大族分支的故事。「廿一枝」「十八葉」,說的是五代後周廣順元年(951年),年已八十高齡的邵武和平黃氏大族祖峭山公,他將二十一房子孫召集齊全,然後當眾宣布了一個重大決定:「將黃家自春申君以後數千年所積累的祖產銅錢八十萬貫,金銀八百餘稱,一並均分為二十一份,合令三個妻子名下共二十一房子孫,各領祖傳家產一份,隨即離開家鄉,另立基業,自謀發展。」由於當時三位夫人啼泣請求,峭山公便對原來的決定稍作改動,重新宣布:「除官、吳、鄭三位夫人名下各留長子一房奉養老母以盡溫情之義以外,其餘十八房子孫,不許戀此一方故土,須各自信步天下,擇木而棲,相地而居。」接著,峭山公卜占離家吉日,並於這一天將新修的《黃氏家譜》二十一套分授二十一子,各領一套,囑令他們隨身攜帶,妥善珍藏,不忘所出。峭山公要兒孫分家,獨立出外闖世界的戰略眼光,得到大家贊揚。
㈢ 太宗、憲宗時的蒙宋戰爭是怎樣的
蒙古人對南宋的了解,初期來自金朝,他們稱南宋為「南家思」。成吉思汗在北方崛起後,主要的攻擊目標自然是宗主國金朝。當他向金用兵時,曾遣使與南宋通好。成吉思汗十三年(宋寧宗嘉定十一年,1218),再遣葛葛不罕「與宋議和」,目的在於交結南宋,共圖金國。初,南宋對蒙古的主動通好態度漠然,但金朝在遭到蒙古的軍事壓力被迫南遷後,卻企圖南伐宋朝補償北方之失,宋金開戰。於是有人獻策「北通韃靼」,十六年(宋嘉定十一年,1221),南宋以苟夢玉為使,到西域見成吉思汗,同時又以淮東制置使賈涉的名義,遣趙珙到河北蒙古軍前,拜見太師木華黎。十八年(宋嘉定十六年,1223)苟夢玉二次使蒙,雙方可能討論了聯軍滅金的問題,宋朝聯金滅遼故技重演,成吉思汗聯宋滅金的策略獲得初步成果。
二十二年(宋理宗寶慶三年,1227),成吉思汗遣一支蒙古軍以取金、夏為名,突入南宋利州路,進行武裝探察,以了解南宋的軍事部署和隴蜀地區的地形險要。宋四川制置使鄭損棄關外五州潰逃,蒙古軍遍掠階、鳳、成、和、天水五州後退回,成吉思汗利用宋金世仇,借道南宋滅金的迂迴包抄戰略形成。
太宗三年(宋紹定四年,1231)正月,拖雷再遣搠不罕使宋,提出借道和需糧兩項要求。宋四川安撫制置使桂如淵委曲求全,希望以滿足對方條件換取邊境安寧,作出棄五州,守三關的決定,令漢中以牛酒犒師,並遣人至鳳翔蒙古大營回報。與此同時,東路也遣李邦瑞入宋,欲「假淮南以趣河南」。三月,拖雷經大散關入宋,攻陷鳳州、洋州、興元。五月,宋殺使者搠不罕。十月,蒙古軍向宋發起攻勢,連下三關。由於這次軍事行動的目的是借道伐金,故在十二月於光化軍北渡漢水後,蒙古軍即離開宋境,這是滅宋戰爭爆發前蒙宋的第三次交鋒。這三次軍事沖突,是蒙宋戰爭的序幕。此後,蒙宋達成聯合滅金協議。金朝滅亡後,蒙古軍在「大河兩岸,東起曹(今山東荷澤)、濮(今山東鄄城北),西抵秦(今甘肅天水)隴(今陝西隴縣),列屯置戍,以備宋人」;大將速不台「增屯設伏於陝府、潼關」,備御尚存於秦、鞏(今甘肅隴西)一帶的金朝殘余勢力。
掐絲琺琅纏枝蓮紋獸耳三環瓶在聯合滅金的協議中,雙方「約以陳(今河南睢縣)、蔡為界」,滅金後,以「陳、蔡西北地分屬蒙古」;南宋在滅金戰,役中佔領的泗(今江蘇盱眙)、毫(今安徽毫縣)、宿(今屬安徽)、蔡、息(今河南息縣)、唐(今河南唐河)、鄧(今河南鄧縣)諸郡歸宋。在聯合行動中,宋方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實惠。蒙古軍在連年戰爭後需要休整和制定新的國策,沒有對宋發動攻勢。雙方間出現了一個短暫的和平時期。
難得的勝利鼓舞了南宋君臣,在一部分主戰派將領的鼓吹下,熱衷於恢復的宋理宗悍然決定出師河南,收復三京,以達到據關阻河與蒙古劃河而守的目標。
六年(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六月,宋軍出師。七月五日人汴。蒙古軍得知宋出師河南的情報後,一方面決河放水阻止宋軍北上,一方面在三京廣布哨馬和增屯設伏,同時主動撤出西京洛陽,以空城誘敵。七月,糧餉不繼的宋軍在知應天府、南京留守兼淮東制置使趙葵的敦促下倉猝人洛。當宋軍先頭部隊入洛後,預先部署在洛陽城南龍門的蒙古軍任其入據空城,待其師老糧盡兵疲,令其不攻自破。而以精兵攻打其後續部隊。宋軍陷入重圍,大多溺死洛水或為蒙古軍所殺。蒙古軍回師攻城,宋軍被殺而死者十之八九。蒙古軍佔領洛陽,宋軍不得不放棄汴京班師而歸。宋軍收復三京之舉以徹底失敗告終,其直接影響就是首先破壞了蒙宋協議,為將滅宋作為既定方針的蒙古對宋大規模開戰提供了口實,「是宋蒙戰爭爆發的導火線和起始點」。
秋,蒙古諸王大會討論伐宋事,已經作了戰略部署。十二月,依慣例,窩闊台遣王械使宋,要求南宋以事金之禮事蒙古,遭到拒絕,於是便以大軍繼之。
太宗六年(宋端平元年,1234)至憲宗元年(宋理宗淳祜十年,1251)為蒙宋戰爭的第一階段。戰爭同時在東、西兩線三大戰場上進行。
東路由大將阿術魯負責,以張榮為先鋒,出河洛,重點進攻徐(今屬江蘇)、邳(今江蘇睢寬北)。
中路由窩闊台第三子闊出和諸王忽都禿、口溫不花和塔思率領,出唐、鄧,重點進攻襄、樊(今湖北襄樊市)。西路由大汗次子闊端率領,重點進攻秦鞏、巴蜀。
七年(宋端平二年,1235),闊出率領的蒙古軍取道金州(今陝西安康)、光化(今湖北光化西),沿漢水東下;口溫不花率軍將自唐、鄧南下。九月,略地漢上,進入荊漢地區。宋鄧州守將趙祥降,蒙古軍再下棗陽,集中兵力進攻襄陽。宋軍堅守,遂轉攻隨州(今湖北隨縣)、郢州(今湖北鍾祥)。次年,宋襄陽守將李伯淵降,蒙古軍攻下襄陽。江陵北面的均(今湖北均縣西)、房(今屬湖北)、隨、德安(今湖北安陸)、郢等州郡皆為蒙古軍攻佔。
十一年(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宋軍收復襄陽。蒙古軍自川蜀增援,為宋將盂珙阻擊。由於毒帥闊出於1236年去世,襄陽又為宋軍收復,中路戰場不能取得進展,蒙古軍遂在襄、樊、隨、信陽一帶招集軍民屯種。
1235年口溫不花率領的蒙古軍在闊出軍的掩護下,進入淮西。1236年冬塔思自鄧州南下,進攻蘄、黃。張柔屯兵曹武(今湖北京山縣東),取九里關(今湖北孝感縣東北)。以兵屯駐在曹武北長封嶺上,四齣經略,為大軍進攻淮西掃清了道路,開辟了江淮戰場。
1237年,口溫不花佔領光州(今河南潢川),別略黃州(今湖北黃岡),謀搗長江;史天澤下復州(今湖北天門);塔思向東南推進;另一軍進抵合肥。口溫不花連下蘄州(今湖北蘄春)、舒州(今安徽廬江縣西南),與宋軍激戰於長江,失利後轉攻黃州,宋將孟珙堅守,軍民殊死戰,蒙古軍久攻不下,撤軍。這是自蒙宋開戰以來宋軍的首次大捷。接著宋軍又在安豐大敗口溫不花和史天澤,蒙古軍損失慘重,班師北歸。
1235年8月,闊端軍的一支在塔海的率領下自鳳州進攻河池,連下關外階、成、西成、沔等州。十月,金鞏昌便宜總帥汪世顯率金殘余兵將向闊端投降,闊端令其率兵隨從入川。汪世顯統郡縣數十,勝兵數萬,素稱秦、鞏之豪。他熟悉入蜀道路和四川邊備,又結交回回、西夏十八族為內應,他的投降增強了蒙古軍對四川進攻的實力。在攻拔了蜀邊據點後,闊端於1236年八月以塔海為元帥,汪世顯為先鋒,率蒙古、西夏、女真、回回、吐蕃、渤海等軍,號稱五十萬,大舉攻蜀。入大散關,抵武休關,佔領興元。自金牛道進攻四川內郡,與宋將曹友聞激戰於陽平關。曹友聞設伏以待,擊潰了南宋增援大安的軍隊後,汪世顯提兵與進攻陽平關的塔海軍會合,曹友聞戰死,蒙古軍打開了入蜀的大門,宋守軍潰逃。闊端兵分兩路,乘勝直搗成都。一路由拖雷子末哥(又作莫哥)率領,自陰平郡(今甘肅文縣西北)繞出劍閣以西,直搗成都,一路由闊端本人率領,出利州、劍門,約日會師成都。
九月,闊端自漢中攻取大安。十月,其先鋒吐蕃將領趙阿哥潘入朝天關(今四川廣元市北60里),佔領利州,分軍下閬州、順慶府(今四川南充市)、潼川,月中,各路軍會於成都附近。成都承平日久,蒙古軍入城之際,官吏晏然,居民縱觀。及至發現來者為蒙古軍,全城頓時陷入混亂。宋安撫制置副使丁黻拒絕出逃,集合將士,孤注一擲,終因寡不敵眾,戰死,蒙古軍佔領成都。末哥軍在文州、摩天嶺相繼受阻,兩個多月後,方與闊端會於漢州(今四川廣漢縣)。
佔領成都後,闊端分兵四齣,抄掠四川的眉山、青神、嘉定(今樂山)、邛(今邛崍)、蜀(今崇慶)、彭(今彭縣)、漢、簡池(今簡陽縣)、永康(今灌縣)、潼(今三台縣)、遂(今遂寧市)、果(今南充)、合(今合川縣)、忠(今忠縣)、萬(今萬縣市)、雲安(今雲陽縣)、梁山(今梁平縣)、開(今開縣)、達(今達縣)等州郡,東到瞿塘,西到黎(今漢源縣清溪)、雅(今雅安),經此蹂踐後,全蜀殘破。
1239年,塔海、汪世顯等攻取東川,一度攻破夔州(今四川奉節),恩施(今湖北恩施),向東推進,南宋緊急調兵增援四川,蒙古軍撤回。1240年,宋派盂珙為四川宣撫使兼知夔州,四川防務略有轉機。安撫制置使陳降之在成都、漢州修復城垣,布置防守。1241年,塔海等再至成都,陳降之被俘殺。副使彭大雅經營重慶,在合州釣魚山築城設寨,屏蔽重慶。1241年,窩闊台死,此後直至憲宗蒙哥即位,乃馬真氏沒有治理國家的能力和進取精神,對宋戰爭無大進展。
乃馬真氏二年(宋淳祐佔三年,1243)。宋以余玠為四川安撫制置使。余玠置元帥府於重慶,率領四川軍民修建、擴建各類山城二十餘座,因山為壘,屯兵聚糧,加強了四川的防禦。
乃馬真氏二年和定宗元年(宋淳柘六年,1246),蒙古軍進攻嘉定和四路入蜀,均無功。余玠則開始向蒙古軍反攻。定宗後海迷失二年(宋淳祐佔十年,1250),余蚧北伐,誓取漢中。余玠取金牛道,向漢中進發,三戰三捷。第二年,率各路軍,號稱十萬,進攻漢中。蒙古卷元行省夾谷龍古帶以不滿五千的蒙、漢軍堅守,宋軍屢攻不能克,後蒙古援軍到,余玠退兵。
1251年,憲宗蒙哥即位,在處理完黃金家族內部的奪權糾紛後,部署了對各地征伐。蒙宋戰爭進入第二階段。
蒙哥在安排軍事征伐時,命察罕、也柳干統兩淮等處蒙古、漢軍;帶答兒統四川等處蒙古、漢軍;和里解等統吐蕃等處蒙古、漢軍,「皆仍前征進」。而以皇弟忽必烈主持漠南蒙古漢地軍國庶事。對南宋的征伐,忽必烈廣泛聽取漢地儒臣和將領的意見,幫助大汗制定了更具進取意義的政策,在部署軍事任務的同時,更重視解決糧餉問題,並在沿邊建立屯駐基地。在巴蜀戰場,鞏昌便宜總帥汪德臣重築沔州城,設官置署,作為深入四川內境的基地;在白龍江一帶發展屯田,寓兵於農,把截了宋人北進的大門,為向四川用兵奠定了基礎。在荊襄戰場,採納姚樞的建議,「以春去秋來之兵,分屯要地,寇至則戰,寇去則耕,積谷高廩。邊備既實,俟時大舉」。在兩淮戰場,命張柔移駐毫州,修路築橋,通商賈之利。同時,河南經略司楊惟忠也在唐、鄧、申、裕、嵩、汝、蔡、息、毫、潁等州開展屯田,以解決軍隊糧餉。經此安排部署,蒙古軍在東起陳、毫,中經襄陽,西至唐、鄧的沿邊一線和川蜀戰場,皆置重兵,改以往以虜掠、騷擾為主的戰略為屯駐重兵,亦耕亦守,屯田積谷,利則出戰的軍事進取與恢復經濟並舉的方針。
以往的對宋戰爭,巴蜀戰場進展較大,兩淮與荊襄因淮水與長江的阻隔,進展遲緩。蒙哥改變以往三條戰線齊頭並進的戰略,依然採取當初滅金所用的戰略。憲宗二年(宋淳祐十二年,1252),蒙哥命忽必烈遠征大理,實行對南宋更大規模的包抄。
同旭烈兀西征一樣,仍從東、西道諸王的大軍中每十人抽二人,並派一名宗王隨從忽必烈遠征,以大將速不台之子兀良哈台總督軍事。同時,還有漢人董文用、董文忠兄弟和鄭鼎所率的漢軍。在進軍之前,也照例遣人入大理先行招撫。三年(宋理宗寶祐元年,1253),忽必烈師至臨洮,吐蕃首領、同知臨洮府事趙阿哥潘又令其子率軍從征。由於趙阿哥潘兄弟的支持協助,大軍順利通過疊、宕等吐蕃、羌人地區。
師至忒剌(又做塔刺,今甘肅省迭部縣與四川若爾蓋縣接壤的達剌溝)後,兵分三路,「大將兀良哈台率西道兵,由宴當路(今四川阿壩草原);諸王抄合、也只烈帥東道兵,由白蠻;帝(忽必烈)由中道」。
兀良哈台自忒剌經四川色達、甘孜、新龍、理塘、稻城、得榮一線水草豐美的大草原,進軍順利。秋季,由旦當嶺(今雲南中旬境)進入雲南。
古代風景畫鑒賞忽必烈經阿壩草原沿大渡河西岸南下,一路招降牧區部落,魚通(今康定東路)、長河(今瀘定縣大渡河西)、寧遠(今石棉縣與九龍縣境)等地先後歸降。然後渡大渡河,進入宋黎、雅之境。青羌五姓土司之一的楊土司部將高保四率先迎降,並引導大軍招降了東岸部落。九月,忽必烈進攻黎州。過飛越嶺(今漢源縣西北),抵滿陀城(即宋盤陀寨,今漢源縣西北飛越嶺至石城間)。留輜重於陀城,督軍迅速南下,與西路會。十月,中路軍於富林渡口再過大渡河。取古清溪道,經安寧河谷,「經行山谷二千餘里」,十一月抵金沙江,以革囊及筏渡江。自北勝府汴頭(今雲南永勝境)渡江,再由麗江石關南進。中路所經為大渡河河谷地帶,「山徑盤屈」,有時不得不「舍騎徒步」,忽必烈歷經艱難險阻,多次不得不由漢將鄭鼎背負而行。
東路取川西北通往內郡的古隘道,自忒剌至松(今四川松潘)、茂(今四川茂汶)二州。出岷江故道,經成都,進攻與四川南境相鄰的大理白蠻地界。時余玠已死,新任蜀帥無能,四川防務廢弛,東路軍順利通過宋軍防線,下黎、雅,渡大渡河。
大理國拒絕招撫,加強防備。兀良哈台在降附的摩些部落(在大理北四百餘里)的支持幫助下,進入察罕章(今雲南麗江),攻下了不受招撫的部落,打亂了大理國的防禦部署。十二月十三日,諸軍畢集,包圍大理城。十五日,城破。大理國主段興智出奔善闡(今雲南昆明市),國相高祥逃至統矢羅(今雲南姚安),被追殺。
四年(1254)春,忽必烈班師,留兀良哈台戍守大理,繼續征服尚未歸附的部落。秋,兀良哈台下善闡。五年(1255),進取赤禿哥(今貴州西部)、羅羅斯(今四川涼山地區)。大理各部均被征服。六年(1256),段興智以大理地圖來獻。
「忽必烈通過遠征大理之役,為蒙古軍迂迴包抄,從長江以南進攻宋朝開辟了新的戰場」。此後,留戍雲南的兀良哈台分別向四川、貴州、廣西用兵。
憲宗六年(1256),蒙古諸王大會於欲兒陌哥都(月一兒滅怯土),商討大舉伐宋。以滅宋為目標的戰爭全面展開。蒙古軍仍然分為左右兩路南下。左翼軍由塔察兒統率,包括諸王也松格、察忽剌、忽林赤,駙馬納陳、帖里干,將領不只兒、忙哥忽剌察兒、察罕等,號稱大軍三十萬。右翼由蒙哥親自統領,包括諸王窩闊台系的合答黑(也可合丹)、禿塔黑,察合台系的忽失海和其宗王阿必失合、納鄰合丹、合答黑薛禪,拖雷系的末哥,蒙哥子阿速帶以及火兒赤那顏等軍隊。此外,尚有諸部軍和漢軍。1256年秋,塔察兒率左翼軍南下,他們過東平,到漢江,攻襄、樊。因軍紀不嚴,卻熱衷於掠奪,竟未能攻下一城一地,遭到大汗的譴責。
1257年,塔察兒攻樊城,「霖雨連月,乃班師」。
1258年,蒙哥出師。四月,駐蹕六盤山,調集大軍四萬號稱十萬,分三路入蜀。蒙哥率主力自隴州入大散關;諸王末哥由洋州人米倉關;萬戶孛里叉由漁關人沔州。
先令左翼塔察兒佯攻兩淮,李迪攻宋東海一線,在江淮戰場牽制宋軍;留守成都的蒙古將領紐鄰搶渡馬湖,奔襲重慶,牽制四川境內的宋軍。莫哥、孛里叉兩路先行為大軍繼進掃除障礙。後因塔察兒統率左翼師出無功,屢屢受阻,被撤去統帥重任,改用遭讒家居的忽必烈為東道統帥,仍命張柔從忽必烈征鄂,趨杭州。命兀良哈台自雲南北上,次年正月與東路軍會於長沙。
七月,蒙哥以明安答兒留守京兆,大將渾都海留守六盤山輜重,自己則領兵自隴州出發,經大散關至漢中,取金牛道入蜀,至利州。取劍門關西苦竹隘(今朱家寨),拔長一寧山城(今劍閣縣東南,蒼溪縣西北),降大獲(在蒼溪縣蕉南四十里)、運山(又作雲山、燕山隘,在蓬安縣東南三十里)、青居(今南充市南三十里)、大良(在渠江流域南岸)諸城。年底,進攻重慶。自蒙古軍入蜀,境內數十座山城或降或陷或被圍困,真正能擔負起屏蔽重慶,支撐抗戰責任的只有重慶北七十公里的釣魚城。
「釣魚城位於嘉陵江、渠江、涪江交會之沖,正面控扼三江展開的扇形地區,背依華瑩山脈,既可阻止南下的蒙古軍的長驅直入,以蔽重慶,也可以聯結渠江,組成一道封鎖開達、夔峽之路的防線」,同時,「四周峭壁懸崖」,「山勢險絕」,「是易守難攻之地」。釣魚城守將是宋興元都統兼,他採取「保民練武」的方針,兵精糧足城堅,具有可供城內軍民長期堅守、獨立作戰的條件。
蒙哥決意攻取釣魚城,他命人分兵四齣切斷釣魚城與外界的聯系,准備了各種攻城武器,包圍和攻打釣魚城。南宋曾派兵攻打成都,以解釣魚城之圍,未能奏效。蒙古軍圍攻不止,損失慘重,士氣低落。雖打退了前來增援的宋將呂文德,攻城之役進行了五個多月,無任何進展,招降也遭拒絕。七月,久旱酷暑,軍中大疫,蒙哥病死。隨征軍士,除留下汪氏和紐鄰的軍隊外,其餘都隨蒙哥子阿速帶北撤。
忽必烈受命南征後,1259年十一月自開平起程,翌年二月至邢州,五月至小濮州,六月至相州。他沿路招見漢臣、儒生和隱士,詢問作戰方略,進軍得失。七月從所俘南宋人處得知蒙哥死於四川軍中的消息,未之信,繼續南下。九月渡淮,攻破大勝關(今河南羅山縣南),進入淮西,至黃陂(今湖北黃陂北),決定由陽邏堡(今湖北新州陽邏鎮)渡江,駐軍江北。九月,從蒙哥征蜀的末哥送來蒙哥已死的消息,要求忽必烈北還繼位。但忽必烈不願無功而回,於是組織諸軍渡江成功,並乘勝圍攻鄂州(今湖北武昌)。南宋調兵援鄂,忽必烈一面繼續圍攻,一面遣兵南下湖南,接應自廣西入湘的兀良哈台。蒙哥死後,南宋四川方面軍事壓力減輕,呂文德回師援鄂,東路軍壓力頓時增加。但南宋權臣、右相、荊湖宣撫策應大使賈似道畏敵不敢戰,密遣使至蒙古軍前議和。十一月,忽必烈妻察必遣使至軍前請其速回,忽必烈與賈似道議和後撤軍北還。蒙宋戰事暫停,邊境局勢緩和。
㈣ 汪氏的起源、及現況。
姓起姓於安徽的汪芒氏的汪姓和山東以邑為姓的汪姓,是我國早期歷史上汪姓在南北方繁衍的中心地帶。其中北方的山西省境內發展成了一大望族。東漢末年,汪文和遷居新安(今安徽歙縣),發展成為新安一帶望族,唐代汪華封越國公。世居今安徽歙縣,家族甚旺。宋代以後,汪姓迅速繁衍起來,成為我國南方的一個典型大姓。
汪氏起源最早是源自商代汪芒氏之後。汪芒氏又稱汪罔氏,是防風所改,防風是夏朝諸侯之一。夏朝國君禹召集群神到會稽山,防風氏因為晚到,而被禹殺頭。進入商朝,防風氏的後代就改為單字汪氏。汪氏子孫即是商代汪罔氏後代,而其祖先又是夏朝諸侯,所以汪氏的淵源可謂悠久異常,距今大約有四千年的歷史;同時汪氏也必是貴胄之後。
商、周後的春秋時代,又有一支汪氏子孫出現。魯國國君成公的支庶兒子被封到汪邑,其後世子孫就以邑為氏而姓了汪。這一支汪氏,出自姬姓,是黃帝的直系子孫。 197年漢龍驤將軍汪文和避亂渡江南遷,孫策授其為會稽令,遂居於歙縣,為徽州汪氏一世祖。其十四世孫汪華生有九子,後裔在境內分布最廣,故人稱"黟歙之人,十姓九汪,皆華之後"。歙、黟為汪華長子建和第八子俊之後;婺源、休寧、祁門為汪華第七子爽之後;績溪為汪華第九子獻之後,構成徽州汪氏放射形分布。屯溪靖陽節等古徽節令盛會中所抬神像中的汪公、二相公、九相公等,便是汪華及其第二子、第九子。古徽州歷史上的汪氏名人主要有宋宰相汪伯彥,元末明初理學家汪克寬,明醫學家汪機、戲曲作家汪道昆,清畫家汪士慎、數學家汪萊,民國國務總理汪大燮、畫家汪采白等 還有一支是翁氏分化出來的。據史料記載,福建泉州有翁乾度,生有六子,分姓洪、江、翁、方、龔、汪六姓,六子處休分姓汪。這兄弟六人同列為進士,地位非常顯貴,歷史上有「六桂聯芳」之譽。
㈤ 汪氏家譜字輩
全國各地汪氏家譜中的字輩(字派),第1至44代依次為「姬挺誦越嵩建考欣永陳良猛勝理嬰晃性進達雅勇言高澄珍雲託顗廣平文(和)軫澈授演道(獻)恭統元(爽)叔(舉)泰勛(明)僧華」,第45至57代從「建」起依次為「建處泰仁鳳文行言咸浚師道洤參邵延惟元紹敦隆和小」。
第68代從「華」起,安徽、浙江、江西、湖北等省基本為「華(世)德思金仲,景大勝延昌,伯世(79代)宗文彥,國朝顯祖光,恭忠全正義,學道永賢良,萬代遵先哲,開元本自芳,孝友傳家遠,詩書引澤長,貽謀誠可式,為善慶其詳,令緒承明訓,宏勛紀太常,聲名相繼美,仁厚益周詳(147代)」。
其中從第79代「世」起,與貴州、雲南、四川、重慶、廣西、廣東、湖南、新疆、台灣等省的字輩「連珩端福榮,應維正先文,池洋浩澤深,廣汝興安寧,源流積德遠,江河運久長,忠孝家名勝,麒麟永繁昌,吉人作天相,建樹照昇平,克儉培秀毓,蔚瑞顯茂清。尚傳周堯宇,普及煥隆(147代)」一一依次對應。
貴州、雲南、四川、重慶、廣西、廣東、湖南、新疆、台灣等省從第148代「新」起,以後依次為「新,舉才超俊偉,禮義仁冠君,書懷全章錫,學儒定思勛,崇高揚史冊,耀武紹家聲」。
(5)湖北黃陂遷汪氏會擴展閱讀
汪姓名人:
1,汪易:(公元1916~1995年),原名王善德;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2,汪乃貴:(公元1905~1991年),安徽金寨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3,汪少川:(公元1915~2002年),安徽金寨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4,汪東興: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江西弋陽人。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中顧委委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㈥ 汪氏的分布
在全國的來分布主要集中於安徽自、湖北兩省,大約占汪姓總人口的42%。其次分布於浙江、四川、江蘇、江西、雲南、湖南,這六省又集中了29%的汪姓人口。安徽為汪姓第一大省,約占汪姓總人口的30%。全國形成以安徽為中心沿長江向四周逐步遞減的汪姓分布特徵。在600年期間,汪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很大的區別,主要由東南部向中原、華北的回遷十分強勁,尤其突出的是向西部四川的遷移。汪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皖浙蘇滬、湖北大部、河南東南、湘贛閩北部、川渝、貴州大部、雲南東部、廣西西端、陝西南端和西段、甘肅南部、黑龍江東部,汪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39%以上,中心地區達到1.5%以上,上述地區覆蓋面積佔了總國土面積的19.8%,居住了大約65%的汪姓人群。在湘贛閩南部、粵瓊台、廣西大部、貴州東南、雲南大部、青海東部、陝甘中部、寧夏、豫魯大部、遼吉、黑龍江大部、內蒙古西部和東部、新疆西北,汪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13%--0.39%之間,其覆蓋面積約占國上面積的40%,居住了大約31.2%的汪姓人群。
㈦ 姓汪的祖先是
姓汪的祖先是汪罔。
汪姓出自夏王朝時期古諸侯汪罔之後裔,屬於以國名為氏。汪罔,古國名,被後世訛為汪芒國,國君防風氏。據史籍《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書辨證》及《國語·魯語下》等記載:夏、商王朝時期有一古汪罔國,國君名防風氏。
後來防風氏被大禹所殺,國人遷居湖州的深山裡,稱汪罔氏。汪罔國後為楚國滅之,國人避之於安徽歙縣,改稱汪氏。防風氏,是遠古夏王朝前期古防風國的創始人,又名汪罔氏,是天下汪姓的始祖。
(7)湖北黃陂遷汪氏會擴展閱讀:
汪姓的遷徙分布
汪氏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上名列第五十六位,屬於大姓系列,人口約五百二十九萬兩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33%左右。
先秦時期,汪姓最初活動於浙江、河南、陝西、山西、山東地區。兩漢至唐朝,汪姓主要的活動地區在皖、贛、浙、蘇地區,已經發展為當地的望族。唐朝以後,汪姓主要從安徽和江西向河南、湖南、湖北、貴州、四川、合肥、安慶、兩廣和福建地區擴散。汪姓是我國南方的一個典型大姓。
宋朝時期,形成了以安徽為中心的皖、贛、浙、豫的汪姓聚集地。分布在安徽、江西,這兩省集中了汪姓總人口的77%。其次分布於浙江、河南,這兩省又集中了13%的汪姓人口。
當代汪姓的人口已近430萬,列在全國第五十六位,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34%。從明朝至今600年中汪姓人口由62萬增到456萬,增長了7倍多,汪姓人口的增長速度低於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
㈧ 我想知道汪氏的由來『』和汪氏的發展
參天之木,必有其根,環山之水,必有其源」。
汪氏家族起源於平陽(春秋時的平陽故城,在今山東省鄒城市城西三十里),繁衍於新安,是新安郡望族。有「天下汪氏出徽州」之說。
汪姓源自姬姓。商末周文王佔領河南魯山的古魯國,封與其子周公旦之長子伯禽,是為魯國。周武王滅商後,委派魯伯禽東征商的盟國徐、奄17國,討平後,命伯禽長駐奄地,即今山東曲阜,魯國由河南魯山移封山東,成為春秋時東方強大的諸侯國。
傳及魯國第21位國君魯成公黑肱(公元前592年)生庶子取名滿。因姬滿有功於魯,為上大夫,受封為潁川侯,食采於「汪」地(在當時魯國的平陽),人稱汪侯。其後代以采邑地為氏而得姓,穎川侯姬滿為汪氏得姓始祖,即一世祖。「汪侯生子挺,挺為周司諫,生子誦、芒,誦為司馬,生子金鉞、銓、踦(錡),皆有令名」。最早見於史書的汪姓人物汪踦(可能是汪氏的第四世)。《禮記•檀公篇》載:魯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齊國伐魯,魯於齊師戰於郎,汪踦在郎之戰中死去。按當時魯國的儀禮制度規定,為國家而死的人國家給予斂葬。汪踦當時尚未成年,有人認為他夠不上國殤,就此孔子反駁眾人說:汪踦「能執干戈以衛社稷」,怎能不按國殤(為國犧牲)對待呢!於是以成人之禮將其斂葬。
第三十一世汪文和,字國輔,漢獻帝時破黃巾為龍驤將軍,於建安二年(公元197年)隨孫策渡江南下,屢建戰功,受孫策表授會稽令,封淮安侯。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孫權遣中郎將賀齊征服歙縣金奇、毛甘及黟縣陳仆、祖山等山越部落後,分歙縣東鄉地置始新縣,南鄉地置新定縣,西鄉地置黎陽、海陽縣,加黟縣、歙縣共六縣建新都郡。治所始新。後汪文和為避亂遂舉家遷往始新(新都郡相當於今天的浙江淳安以西,新安江上游,祁門等地,與浙江、江西二省交界,是一片美麗的丘陵盆地,漢以前是山越人居住的地方。晉太康元年,即公元280年吳國被滅,新都郡更名為新安郡。隋開皇十一年,即公元591年改新安為歙州。
宋徽宗宣和三年,即公元1121年改歙州為徽州,轄歙縣、黟縣、婺源、績溪、休寧、祁門六縣。新安郡是徽州的前稱,所以徽州又稱新安)。至此,新安郡始為汪氏江南祖籍。當時新安還是一個偏僻荒涼的地方,不受外界的干擾,汪文和族人就在這里安居樂業,生育繁衍,成了新安郡望族。汪文和為新安郡汪氏開基始祖。第三十六世汪道獻,晉元帝時為黟縣令,移家於歙縣。南齊時,第四十世汪叔舉又遷至績溪登源里汪村。汪叔舉四傳而生越國公華。
第四十四世汪華,與弟汪鐵佛一道,於隋末一舉平定了歙州、宣州、杭州、睦州、婺州、饒州等六州動亂,甲十萬兵,威鎮江南,建吳國稱王號,仍奉隋。後汪華響應秦王李世民昭布,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主動向唐王朝稱臣,武德四年,被唐高祖授予歙州刺史,封越國公。越國公華,地位尊榮無比,又擁有實際的兵權,使汪氏家族此後在皖南地區的基業,穩如盤石。汪華生有九子,其後裔在歙州境內分布最廣。
歙州(即徽州)後來有「黟、歙之人,十姓九汪,皆華之後也」(《新安志》卷一)的說法,就是從這時開始起步的。黟、歙多為汪華長子建和第八子俊之後;婺源、休寧、祁門多為汪華第七子爽之後;績溪多為汪華第九子獻之後,構成徽州汪氏放射形分布。屯溪靖陽節等古徽州節令盛會中所抬像中的汪公、二相公、九相公等,便是汪華及其第二子、第九子。
宋代以前汪姓分布區域相對較小,主要在安徽南部及相近的江西、浙江等地,也有遷往中原的,如《古今姓氏書辨證》記載:「陳稷州別駕汪綱,陳亡,自歙州徙河間。」這說明隋初有一支遷至北方。宋元時期是汪姓發展的重要時期,但汪姓族人仍然主要在安徽、江西、浙江三省交界處輾轉遷徙,少數遷徙至湖北、湖南地區。主要聚居地有:安徽的歙縣、黟縣、績溪、休寧、祁門、旌德;江西的婺源、浮梁、德興;浙江的淳安、遂安、杭州、會稽、蕭山等,湖北、湖南等地開始有汪姓族人遷入。明清時期,汪姓族人繼續向外發展,居住、活動范圍進一步擴展,除安徽、江西、浙江等省份外,江蘇、湖南、湖北、上海、廣東、福建、四川、河南、陝西、山東等省都有了汪姓族人的足跡。
特別是清康煕年間開始,閩、粵汪氏陸續有人移居台灣,此後又有遠播海外者。但現存於各地的汪姓家譜中可窺見這個歷史時期汪姓族人遷徙繁衍情況。
但是,十分難能可貴的是,汪氏的子孫不管在什麼地方落腳,都會很快地就在當地出人頭地,使得汪氏日後成了安徽和江蘇、浙江、江西等地極負聲望的大族,尤其在安徽徽州一帶,汪姓家族更有長期的盛況。人口據國家統計局提供的1982年全國人口1.5‰隨機抽樣資料,以及1970年台灣省出版的《台灣地區人口之姓氏分布》一書進行統計顯示,汪姓人口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0.38,據此推算全國當有近500萬人姓汪,按人口多少排列為第57大姓。尤以安徽多汪姓,約佔全國漢族汪姓人口的44;其次為湖北、四川、江蘇、湖南、浙江等省。上述6省汪姓約佔全國漢族汪姓人口的72.由此看出,汪姓為典型的江南大姓。
注1:公元前484年,這一年是汪氏一世祖出生後的第108年,其第四世的小孫子踦也只是十幾歲,而這一年孔子67歲(公元前551-479年)。所以,汪踦可能就是汪氏第四世。
注2:山東:平陽
平陽寺鎮政府及其機關駐平陽寺村。平陽寺為周朝平陽城址,明又名平陽鎮,明末在平陽寺村中建「禪林古剎」(觀音寺),為僧眾主持之寺院,故易名平陽寺,沿用至今。此地歷史悠久,是本地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本境「春秋時邾地,後為魯平陽邑」。戰國時為齊南陽邑。漢設平陽縣,均屬兗州。隋大業三年(607年)撤平陽縣,並入鄒縣。宋元時稱平陽鎮,明清時置平陽社。1921年,改為第九區。1936年,並入第六區。1945年鄒縣第一次解放,劃歸鳧山縣第四區。1956年撤銷鳧山縣,劃歸鄒縣太平區。1975年將太平人民公社北部3個管區(孫村、鮑店、劉庄)分出,成立平陽寺人民公社。1982年秋撤平陽寺公社,改為平陽寺鄉。1985年至1986年底,為平陽寺區公所,下屬平陽寺鎮、北林鄉、皇甫鄉。1987年1月撤區並鄉,稱平陽寺鎮。
注3:關於汪氏家族的一世祖的出生年,有三種說法:一是公元前592年,一是公元前590,一是公元前574年。但有一個問題,魯成公黑肱(公元前590—前573年在位),歷史上的國君如果是正常退位,那就是去世了。所以,我覺得魯成公是在公元前573年去世的,那麼一世祖出生在公元前574年就不可能,應是公元前592年或590年。
㈨ 汪姓的始祖是誰
【汪姓起源】
汪氏最早是源自商代汪芒氏之後。汪芒氏又稱汪罔氏,是防風所改,防風是夏朝諸侯之一。夏朝國君禹召集群神到會稽山,防風氏因為晚到,而被禹殺頭。進入商朝,防風氏的後代就改為單字汪氏。汪氏子孫即是商代汪罔氏後代,而其祖先又是夏朝諸侯,所以汪氏的淵源可謂悠久異常,距今大約有四千年的歷史;同時汪氏也必是貴胄之後。
商、周後的春秋時代,又有一支汪氏子孫出現。魯國國君成公的支庶兒子被封到汪邑,其後世子孫就以邑為氏而姓了汪。這一支汪氏,出自姬姓,是黃帝的直系子孫。
還有一支是翁氏分化出來的。據史料記載,福建泉州有翁乾度,生有六子,分姓洪、江、翁、方、龔、汪六姓,六子處休分姓汪。這兄弟六人同列為進士,地位非常顯貴,歷史上有「六桂聯芳」之譽。
【汪姓分布】
春秋時,魯國有童子汪騏,哀公的時候和齊國軍隊戰於郎而死,魯人因為他死於國事,所以按照成人之禮來安葬。這是見於史籍最早的汪姓人物。
東漢時有汪文和,建安中以龍驤將軍為會稽令,為躲避禍患,遷至新安,子孫蕃盛,後發展為新安望族。據《古今姓氏書辨證》記載:"陳稷州別駕汪綱,陳亡,自歙州徒河間。"這說明南朝時汪氏已遷於今安徽歙縣,隋初有一支遷至今河南河間。唐代以前中原已經有汪氏聚居點。唐初有汪華,封越國公,其族繁衍昌盛,人丁興旺,子孫分布於今安徽、浙江、江西的許多地方。宋代以後,南方的廣東、廣西、貴州等省都已有汪姓居民。自清康熙年間開始,閩、粵汪氏陸續有人移居台灣,此後又有遠播海外者。
【郡望堂號】
堂號:"越國堂",唐代汪華封越國"忠勤堂",明代汪廣澤封為忠勤伯。另外,汪氏還有堂號"平陽"、"六桂"。
郡望:
平陽郡:三國時魏分河東郡置治所在平陽,相當於今天的山西藿縣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區。
新安郡:晉時由新都郡改置,相當於今天的浙江淳安以西,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門等地。隋代玫歙置,後來移到了歙縣。
六桂:就是"六桂聯芳"的譽稱,分布在古代的泉州。治所在地閩縣,相當於今天的福建全省。後來改為閩州。唐代景雲年間改武榮州置縣。
㈩ 汪氏家族的由來
汪姓出自汪芒氏。根據《通志·
氏族
略》的記載,汪姓是
汪芒
氏的
後代
,
商朝
時有汪芒國,
子孫
以
國名
為姓,後來改
復姓
為單姓汪。另外,根據《
姓氏考略
》上記載,汪姓出自
春秋時期
,魯成公的支子,食采於汪,後代以地為
姓氏
,就是汪氏。
上古
時汪芒國,
國君
叫
防風氏
,後被
大禹
處死,國人遷居湖州的山裡,稱汪芒氏。
戰國
時
楚國
滅越,汪芒氏也被攻破,後來逃到安徽南部的
歙縣
一帶,改稱汪氏。
古代
的汪芒國在今山西省臨汾縣一帶。
望族
居於
平陽郡
,
就是現在
的山西省臨汾縣西南部。
郡望:
1、平陽郡:
三國
時魏分河東郡置
治所
在平陽,相當於今天的山西藿縣以南的
汾河流域
及其以西地區。
2、新安郡:晉時由
新都郡
改置,相當於今天的浙江淳安以西,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門
等地
。隋代玫
歙州
置,後來移到了歙縣。
3、六桂郡:就是「六桂聯芳」的譽稱,分布在古代的泉州。治所在地
閩縣
,相當於今天的福建全省。後來改為
閩州
。
唐代
景雲
年間改
武榮州
置縣。
堂號:
越國堂,唐代汪華封
越國公
。
忠勤堂,
明代
汪廣澤封為忠勤伯。
另外,汪氏還有堂號「平陽」、「六桂」。
遷徙分布
春秋時,
魯國
有童子汪騏,哀公的時候和
齊國
軍隊
戰於郎
而死,
魯人
因為他死於
國事
,所以按照成人之禮來安葬。這是見於
史籍
最早的汪姓人物。
東漢時有汪文和,
建安
中以
龍驤將軍
為
會稽
令,為躲避
禍患
,遷至
新安
,子孫
蕃盛
,後發展為新安望族。據《
古今
姓氏書辨證》記載:「陳稷州別駕
汪綱
,陳亡,自歙州徒河間。」這說明南朝時汪氏已遷
於今
安徽歙縣,隋初有一支遷至今河南河間。唐代以前
中原
已經有汪氏聚居點。
唐初
有汪華,封越國公,其族繁衍昌盛,人丁興旺,子孫
分布於今安徽、浙江、江西的許多地方。
宋代
以後,南方的廣東、廣西、貴州等省都已有汪姓居民。自清
康熙年間
開始,閩、粵汪氏陸續有人移居台灣,此後又有
遠播
海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