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溶江鄉的基本信息
溶江鄉位於縉雲縣境東部,自1992年5月由原溶溪、雅江二個鄉合並而成。鄉政府駐洪坑橋村,距縣城16.2公里。東臨雙溪口鄉,東南界大源鎮,西南接胡源鄉,西連舒洪鎮,北毗三溪鄉。區域總面積50平方公里,全鄉6289戶、148個村民小組,16099人。
種植業主要以黃花菜、蠶桑、茶葉為主。工業主要產品為摩托儀表配件。
轄區內岩門景區為國家AAAA級旅遊風景區仙都風景區的重要景區之一。
2008年全鄉實現工農業產值9148萬元,其中農業產值4850萬元,人均收入5078元。種植業主要以黃花菜、蠶桑、茶葉為主,是遠近聞名的黃花菜之鄉。工業企業48家,年產值500萬元以上的一家,主要產品為摩托儀表配件。轄區內旅遊資源豐富,岩門景區為國家AAAA級旅遊風景區仙都風景區的重要景區之一。 地形以丘陵為主,間有低山。地勢南北兩端高,中部為丘間平畈。海
拔一般在250-500米之間。西北部與舒洪鎮交界的白水山為最高,海拔1083米。河流於流源出越王山,東自雙溪口水道經境中與渚溪流匯合後,向西流舒洪鎮境人貞溪。由於源短流急,季節性強,農田灌溉依靠山塘水庫為主。南部地層以岩性土類分布為主,易風化侵蝕而造成水土流失,植被很差。荒山疏林面積大,水源短缺,水利條件差,農田易受早。由於地勢的影響,境內氣溫和降水量均有差異。南部氣溫略低。年平均氣溫17'12,無霜期216天以上,年平均降水量1505.1毫米。農業發展宜以糧食生產為基礎,大力發展園地經濟特產和以奶山羊為主的養殖業。主要地類占總面積比例:耕地7%,林地68.7%,水域1.9%。水田土壤以黃泥沙田、紫泥沙田為主。礦產有鈾礦點。 系溶江鄉政府駐地,位於縉雲縣東部距縣城16公里,丘間平畈,海拔最低處為241米,最高處自然村為285米。洪坑橋村地處貞溪中上游地段,東與大雅畈村接壤,南為貞溪和田洋村為界,西與舒洪鎮溪下自然村為鄰,北與花樓山和西嶴水庫為界,轄區面積約4.5平方公里。洪坑橋村轄7個自然村,東面是洪坑橋,東北面是三青求,東南面是下嶴,南面是前溪,西邊是突頭,西北面是新屋畈,中間是溶溪。鄉政府駐洪坑橋東部平黃公路北側。
洪坑橋村是全鄉的政治、文化、經濟、商貿中心。鄉中心小學、衛生院、郵政所、電信所、信用社、供銷社、移動通信營業廳、道班等單位都在該村,全鄉工業企業80%分布在洪坑橋村,工農業總產值佔全鄉總量的大半,第三產業佔全鄉八成以上,因此,洪坑橋村在本鄉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洪坑橋村歷史悠久,宋代就有人居住。由於外來的人多,不少人就在此定居下來,姓氏也比較雜。本村有徐、周、毛、李、陳、盧、胡、趙、章、潛、方、江、劉、朱、謝、潘、洪、吳、麻、蔣、金、林、傅、夏、應等20多個姓氏。曾取名「紅坑橋」,後來改為「洪坑橋」。該村養育出來的人才眾多,據不完全統計,研究生11人,博士3人,博士後1人,高級工程師2人,飛行員1人,副縣級以上職務5人,畫家1人,作家1人,局級幹部若干。 雅江——位於溶江鄉政府南,距5.5公里,古名靈川,曾稱「里雅江」現稱「雅江」。村舍分散。包括雅江自然村和盧秋自然村,共730戶,1929人口,多江姓。據《靈川江氏宗譜》載,系宋末丞相江萬里之後裔,約元初,饒州豐城江大「有喬遷之志,始寓永嘉盧陽,繼遷處州青田芝溪,復遷縉邑東山,又擇古峰山之北,名其地曰靈川而居焉。」面積約4.6平方公里,分27個生產小組。耕地面積604畝,林地2654畝。盛產黃花菜、蠶桑、茶葉、水稻、雜糧等。系革命老區。
本村自古有八景之稱的紗帽增輝、壽星照耀、香爐含煙、一柱千霄、岩門鎖錀、釣嶺千竿、雙峰垂雲、花岩煥彩,還有三疊岩、少女藏澗都是奇特之景。距村2公里,海拔315米,有風景秀麗石柱嶴,住江姓6戶,人口21人。
岩門風景區中花岩隸屬雅江村,花岩斑紋鮮艷,有紅、黃、黑相間。岩背長有松樹、雜木。花岩腳西有天生花岩洞深4米,約60平方米。上古建有廟宇,可惜毀於清末。於2009年重建祠廟,內有佛16尊。 花樓山村位於溶江鄉西北角,村民居住零散,有7個自然村,最遠的自然村距離村委所在地有2.5公里。總人口有1450人,515戶,16個村民小組,有村民代表32人,黨員43人。共有土地9764畝,山林面積4896畝,耕地面積426畝。人均收入2000元,在溶江鄉屬於中水平.人多田少是本村的特點,外出務工和種植經濟作物為本村的主要經濟來源,留守婦女大都數從事來料加工。農村醫保人數占總人數的88.2%,極大的保證了村民生病就是困難的局面。
村內有種植基地多個,有楊梅基地80畝,有土柿基地100畝,有茶葉基地95畝,有黃花菜基地20畝,有蘭花基地8畝,有肉雞養殖場一個,年養殖量上萬羽,空氣,水質都特別好,本村歡迎各地客戶前來觀光旅遊。 大雅畈社區位於平黃公路沿線,距離縣城僅20公里,地理條件優越,交通便利,是革命老區。全社區共有424戶、1173人。全社區設黨支部一個,共有黨員53人。土地面積1919畝,其中:耕地面積355畝,山林面積644畝。2008年全社區經濟總收入280.5萬元,集體固定收入0.5萬元,主要依靠大會堂店面出租,集體經濟薄弱。2008年人均純收入2131元。
收入來源分三大塊:1、種植業,主要種植黃花菜、荷蘭豆、茶葉、甜玉米等;2、外出務工,如開辦浴室、隧道工程、進廠打工等,其中開辦浴室與打山洞是該社區的兩大特色產業,外出開辦浴室有45戶,打山洞16戶,足跡遍布全國各地,造就一大批致富能人;3、來料加工業,主要有穿珠、鉤圍巾等,解決了該社區一部分婦女、老年人口就業問題。
大雅畈社區文化中心內設有閱覽室、電視室、乒乓球室等七個場所供居民學習、娛樂和休閑。老年星光之家的建立使社區老年人有了自己的「天地」,經常的集體娛樂活動,增加了他們相互交流的機會,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真正做到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社區居民自編自導的節目曾在溶江鄉慶國慶晚會上精彩上演。文化中心的建立將會推動社區文化、娛樂等方面的創新,促進社區全面發展。 大黃村面積約4.4平方公里,轄3個自然村,分10個村民小組,396戶,1043人,耕地面積426畝,主種水稻,林地4363畝。產茶葉、蠶桑、黃花菜,系革命老區。
古名林月嶴,在洪坑橋東南4.8公里山溝,海拔422米。村址地勢坎坷,房屋依山坡梯狀分布。昔日方諺雲:「大黃、盧秋,前無道壇(天井),後無陰溝。」說明村莊坐落環境狹窄,且土地磅礴,水源奇缺,連晴數天,莊稼就被曬干黃,由此得名大黃。現今水利條件已經有很大改善,興建嶴里水庫,田山頭水庫,用田山頭水庫水建起飲用水工程,有257戶,827人用上自來水。多胡姓,通公路,有班車。 田洋村位於溶江鄉南邊,距鄉政府2.5公里,經行政村規模調整後,由原來的田洋村、岩坑村、嶺腳吳村合並而成,全村現有人口2250人,853戶,有土地面積5467畝,其中山林面積4477畝、耕地面積728畝,水田面積309畝、旱地69畝,2010年人均收入4480元。。特產有茶葉、板栗,水稻、油菜、黃花菜、油茶是主要農作物。農民主要以種植業和務工收入為主。
田洋村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劃
——產業布局合理,經濟穩步發展。田洋村土地存量小,人均只有0.32畝,農業是主導產業。要充分利用其他優勢,發動村民大力發展第三產業。
——農民收入增加,生活質量提高。農民增收渠道進一步拓寬,人均收入持續增長,加強對農業農民的支持保護,農民負擔進一步減輕,生活比較寬裕,生活質量顯著提高。
——基礎設施加強,村莊環境改善。按照「十村示範、百村整治」的工作要求,積極開展村莊整治工作。通過全村廣大村民的共同努力,村容村貌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基本實現了「路硬、燈亮、樹綠、水秀、村潔」的目標。
——法律意識增強,民主管理科學。從未成年開始,進行持續的普法教育,農民知法守法意識明顯提高。村民自治機制健全,民主管理規范,農民民主法制增強。農村基層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和創造力不斷增強,農村社會和諧安定。
——社會事業進步,民風健康向上。積極開展農民轉移技能培訓,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達到93%以上,住房保險100%。完善農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醫療救助制度,農村科技、文體、計生等協調發展。加強農村精神文明載體建設,使農民有主體娛樂活動陣地。
一、基本情況
前溪村有土地面積1732畝,其中山林1433畝,耕地184畝,08年村人均收入4941元(據2008年年報),已沒有年均收入1500元以下貧困人口,低保戶6戶8人。村兩委辦公場所設在村會堂,2006年已修飾一新,還設立了黨員活動室和老年人活動場所。
二、經濟情況
該村集體經濟薄弱,村民的收入來源主要還是靠外出打工,外出人口佔60-70%。這些人口一般秋末外出,夏天回鄉,其中有20餘戶每年到江蘇等地開設浴室,年收入可達3萬余元。回鄉後,很多村民在鄉里的龍頭企業——縉雲縣儀表件廠打工。在村的村民,有30餘人常年在儀表件廠務工,也有的在村中的水泥預件廠、水泥磚廠務工(約13-15人),常年跟隨建築隊打工的也有10餘人。村中有茶葉加工戶4戶,一些村民給加工業主打工。村民中也有開診所、小店、及搞貨運的。前溪在1992年前後曾大力發展過香菇生產,但現在村中沒有特色農業產業,只有傳統的種植業,全村只有30畝茶園和4畝的桑園。
三、班子情況
前溪村黨支部有黨員35人。村兩委已於08年5月換屆,兩位帶頭人還是老搭檔,書記有工作干勁,主任有豐富的農村工作經驗。他們兩個協調團結,有干一番事業的決心,他們都能為村集體的事而甘願奉獻。書記盧新海,在1992年發展香菇生產中致富,先後種過香菇,跑過運輸,現開有全鄉僅有的一個蔬菜銷售店,成為全鄉的蔬菜集散地,主任胡錦清是辦企能人,前幾年在江西辦過硫化碳廠,現在家「專職」做村民主任。兩委中的女委員是儀表件廠的老總,還有一位也是村裡中年的老幹部,總的來說,班子是團結協調的,有較高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陳村村位於溶江鄉洪坑橋村南1.3公里淺谷,呈塊狀聚落,始由陳姓居此而得名,地勢南高北低,海拔高程263米。全村對外交通便利,有一鄉村公路自北向南貫穿而過。全村共3個自然村(陳村、橋嶴、後前),6個村民小組,有293戶,765人。擁有土地面積1536畝、耕地面積229畝、山林面積545畝。
??主要經濟來源:茶葉、黃花菜、桑葉、油茶,其中全村現有油茶基地400畝,為省油茶示範基地;還有較多勞動力外出務工,如開辦浴室、進廠打工等;另有從事來料加工,主要有串珠、鉤圍巾等,解決了村裡一部分婦女、老年人口就業問題。
❷ 黃陂胡氏的來源
胡姓何來
根據《元和姓篡》等史籍記載,胡氏的姓源可以追溯到上古聖君虞舜的媯姓後裔。這樣說來,其胡姓始祖,應當是三千多年前被周武王封為陳地的胡公滿了。胡公滿是虞舜的第三十三代孫,周武王的東床快婿,被封為陳侯。由此可見,中國胡氏的先祖是正統的虞舜後裔,黃帝子孫,並非後來入侵中原的"五胡"後代。
胡氏還有兩支源於古代的國名。周代有兩個鬍子國。一個在今河南,是西周初分封的周朝同姓諸侯國。它曾參與以楚國為首的聯軍去攻打吳國,後來又跟隨楚國與吳國作戰,楚國回師途中順便吞並了鬍子國。另一個胡國是歸姓,在魯定公時被楚國滅掉。這兩個鬍子國亡國之後,王族子孫都以原國名為姓,又形成兩支胡氏。
在胡氏中,曾經出現過復姓胡母氏。胡母氏這一復姓,得姓於齊宣王之時,距今有兩千四百八十多年的歷史。胡氏復姓,開始也很盛行。秦時,有太史令胡母敬,漢時有胡母生和胡母班。晉代以後,胡母復姓漸漸被"胡"這一單字姓氏所代替。由於其後世子孫大多改姓為胡,使得胡母復姓所傳日漸減少。這大概是這一胡母復姓傳之不多,至今仍然為數稀少的原因之一吧。
胡姓中,除了源自黃帝後裔的這一支外,外族改姓胡的也為數不少。漢代以後,特別是五胡亂華之時,進入中原的外族,紛紛"改姓胡氏",為漢族胡氏沖添了新的成分,使得後來胡姓的繁衍,又多了一支世系。
胡姓分布
至於胡氏的源地,當然是周初的封地陳國了。即今天的河南省淮陽縣。從此之後,胡氏以此為源地,其後世子孫逐漸向四處延伸。經過數代的繁衍,先後南達新蔡,北到山西,並成為當時的胡姓望族。再以後,又由新蔡和山西兩地的胡姓向其他各地遷居、繁衍,致使遍及了全中國。
胡氏南遷,始於西晉末年。胡氏的後代,從中原渡江南下,先遷到安徽,然後又從安徽再遷至福建。最後由福建遷居入台灣。台灣的胡姓,至今已遍及全省。不過,居住較為集中並且人數最多的,則是台南、台北、彰化和新竹等地。
胡姓分布
至於胡氏的源地,當然是周初的封地陳國了。即今天的河南省淮陽縣。從此之後,胡氏以此為源地,其後世子孫逐漸向四處延伸。經過數代的繁衍,先後南達新蔡,北到山西,並成為當時的胡姓望族。再以後,又由新蔡和山西兩地的胡姓向其他各地遷居、繁衍,致使遍及了全中國。
胡氏南遷,始於西晉末年。胡氏的後代,從中原渡江南下,先遷到安徽,然後又從安徽再遷至福建。最後由福建遷居入台灣。台灣的胡姓,至今已遍及全省。不過,居住較為集中並且人數最多的,則是台南、台北、彰化和新竹等地。
❸ 湖北黃陂胡氏家譜字輩
(大宗之正)茂德延慶 祖澤其昌 燕謨以翼 鴻烈克襄 家傳道學 廷蔚忠良 榮恩晉錫 麟鳳呈祥。我是二十二世。慶字輩。胡氏族譜續修於1884年(清同治十年)。由十六世胡氏宗賢公督修。
❹ 梅州興寧黃陂鎮羊角村有胡姓嗎
沒有,我就是黃陂人,沒聽說過羊角領有姓胡的。還有是羊角領,不是羊角村。
❺ 有哪位朋友知道湖北黃陂胡姓的信息嗎
我是黃陂人 我姓胡 黃陂胡姓以黃陂縣長軒嶺鎮胡家彎胡姓最多 我就是胡家彎人 我有胡的族譜 有空可以聯系
❻ 山東沂水張氏老三支家譜
《中華族譜集成》,由張海瀛、武新立、林萬青主編,16開雙欄影印精裝、外加錦盒函套包裝,首批100冊,收錄李王張劉陳五姓族譜共93種。開篇收錄了明代凌迪知的《萬姓通譜》。《中華族譜集成》是一部列為國家古籍規劃項目的填補空白的大型史籍,由巴蜀書社於1995年限量印製、編號發行。其中收錄張姓族譜21種,編為20冊。茲將各冊所收錄的張氏族譜,介紹如下:第一冊,收錄明嘉靖《張氏統宗世譜》21卷,張憲、張陽輝主修,明嘉靖十四年(1535)刻本,原裝10冊。該譜以漢留侯張良為一世祖,上溯張氏開宗立姓之始祖張揮,下迄明中葉播遷各地之衍派117支。從地域分布來看,主要集中於江西和南直隸。其中江西44支,南直隸52支。而江西又集中於饒州府,計有43支;南直隸又集中於徽州府,計有40支。這種狀況同修譜者的籍貫是分不開的。該譜主修張憲、張陽輝都是徽州府人;同修共有32人,其中徽州府21人,饒州府10人。可見該譜就是以徽州府和饒州府為主編修的。譜譜對117支衍派的淵源作了具體記載,追根溯源,太原尹城為始祖張揮受封之地,明嘉靖年間修譜時,太原仍有廟存焉。該譜還繪有《張氏古今遷居地理圖》,前有序文,稱「統譜今以自尹城、自魯國、自曲沃、自陳留,而再襄國、再吳郡、再金華之遷派,參考《方輿勝覽》、《禹貢九州》、《皇明大一統志》諸圖書,列於圖而志之。譬之江河之行地,脈絡貫通。俾觀譜者,知某邑古今屬某部,某人古今遷某處。因地以著姓,緣族以篤親,未必不由是圖而啟其統宗之恩也歟」!該圖還在山西部分太原縣境繪有「台駘公廟」,即張氏之祖廟。張氏族譜簡介之第二冊至第六冊前部第二冊,收錄清光緒《旌陽張氏通修宗譜》上中下三卷,上卷又分之一、之二;中卷又分之一、之二、之三;下卷又分之一、之二、之三、之四。張慶彬等修,光緒二十六年(1900)永思堂刻本,原裝二十冊。該譜對張氏起源、播遷及衍派,記載甚詳。該譜以大卿公為一世祖,取名《旌陽張氏通修宗譜》,旨在聯絡散居於各地的大卿公之後裔。該譜上卷之一為譜序、凡例、家規、得姓郡望、統宗古今遷居地輿圖、嘉會派源流、本源宗支(共121派),上卷之二為本源紀;中卷之一至四為嘉會、塘沖、進坊各房以及各支之世系;下卷之一、之二為列傳;下卷之三為墓圖、墓誌銘、祭田以及通修宗譜跋等。第三、四、五、及第六冊的前半部,收錄民國《錫山張氏通譜》四十二卷,張軼歐、張鑒等修,民國十二年(1923)錫山宗祠壽康堂鉛印本,共七十四冊。該譜是北宋哲學家關中學派創立者張載之族譜。張載(1020——1077),字子厚。漢留侯張良之後裔,唐太宗時員外郎聞斯公之十四世孫。張載的先世世居大梁,其祖父名復,宋真宗時任給事中。其父名迪,宋仁宗時任殿中丞、知涪州(今四川涪陵)事,後做官陝西,徙居鳳翔眉縣(陝西眉縣)橫渠鎮。張載,嘉佑進士,官祁州司法參軍、雲岩令。後以疾屏居南山下,終日危坐一室,俯而讀,仰而思,有得則識之,或午夜取燭以書。在自然科學方面亦有很高造詣,所以能提出一些具有唯物主義思想的命題,從而創立了與洛學並行的關中學派,因世居橫渠,人稱橫渠先生。其子名因,字文益,官員外郎;其孫名京,字正之,官兵部郎中;其三世孫名楷,字楚昭,官樂平令,隨宋室南渡,徙居江南,因與主和宰相不合,棄官家居,占籍歙縣。至橫渠公八世孫德慶公,始由歙縣徙居錫山,故該譜以德慶公為錫山張氏之一世祖。該譜卷一為譜序、凡例、家規等;卷二為列傳、行狀、墓誌銘等;卷三為像贊;卷四為誥敕;卷五為皇帝賜詩及皇子皇孫和文屬公之詩;卷六為嚴泰公和文恪公之詩集;卷七至卷八為各支序傳、墓誌銘、墳塋圖等;卷九至卷四十二,為各支世系。該譜以德慶公為始祖,旨在聯絡由錫山徙居姑蘇、徐州、宜興、荊襄、虞山、昆陵等地之張氏後裔。張氏族譜簡介之第六冊後部第六冊的後半部,收錄清光緒《張氏通譜》八卷,清道光《定陽張氏族譜》四卷。光緒《張氏通譜》八卷,張而昌修,張銑壽校訂,清光緒二年(1876)嶺東使署刻本,分裝八冊。該譜以張栻為一世祖。栻公(1133——1180),字敬夫,號南軒。宋高宗時宰相張浚之長子,唐相張九齡之弟九皋公之裔孫。浚公力主抗金,因收復中原壯志未酬,無顏見列祖列宗於地下,乃囑咐死後葬於潭州寧鄉(今屬湖南),栻公遵囑而行,並定居於此,死後亦附葬於此,故曰栻公生於蜀而長於湘,稱得上是湖南人。他幼承家學,秉承父志,力主抗金,反對議和。年30時以蔭補官,協助其父主持抗金北伐之事,歷任直秘閣、吏部郎兼起居郎侍講、秘閣修撰等職,先後知嚴州(今屬浙江)、袁州(今屬江西)、靜江(今屬廣西)、江陵(今屬湖北)諸州府,前後居地方官十餘年。每到一地,都能「問民疾苦」,訪求「利病」,改革弊政,提倡興學,多有政績,受到民眾的擁護。淳熙八年(1180),因病過早地離開人世,年僅48歲。但他在學術上的成就和影響卻很大,至今在千年學府嶽麓書院中還有專門祭祀他和朱熹的祠堂。紹興三十二年(1162),栻公28歲,遵父命至衡山文定公書堂正式拜胡宏為師,攻讀理學。因學習勤奮,見解非凡,深受師長器重。胡宏高興地說:「聖門有人,吾道幸矣」!學成,在潭州(今長沙)城南建城南書院以傳師說。乾道初(1165——1173),他應湖南安撫使劉珙之邀,主講於嶽麓書院。其時胡宏師已謝世,胡宏的門下弟子求學於嶽麓書院者絡繹不絕。當時就有「道林(寺)三百眾,(嶽麓)書院一千徒」的時諺。嶽麓書院遂成為影響最大的學術中心。就連集理學之大成的朱熹亦聞名而從福建不遠千里來到嶽麓書院,與張栻討論「未發已發」等心性問題。兩人抵足夜談相與論辯,頗為相得。學術史上稱曰:「朱張會講」。後來朱熹在回顧這次會講時說:「敬夫所見,造詣卓然,非所可及」。又說:「去冬走湖湘,講論之益不少」。可見朱熹受張栻的影響之大,且得益不少。張栻死後,其詩文由朱熹編定,名曰《南軒文集》刊行於世。張栻以湘學派大師,名垂青史。該譜卷一為序,計有舊序、紀源、公派語、魏公本傳、魏公行略:卷二、卷三為世系;卷四為墓圖、祠圖、祠田、公牘等;卷五為優免公牘、旌典;卷六為碑文;卷七為列傳、節孝、像贊;卷八為藝文、壽文、祠堂總錄、跋。該譜以一世祖和二世祖合立為總表,即將浚公長子栻與次子杓並列,稱曰大宗合表。杓公,字定叟,歷官廣西經略、江西安撫使,進端明殿大學士,隨宋室南渡,定居錢塘。餘姚、杭州、鄞縣張氏,多為其後裔。栻公有二子:長曰焯,次曰炳。該譜從三世起,均為焯、炳二公之後裔。焯公居寧鄉龍塘,被尊為龍塘開基祖。其後裔有世居龍塘者,亦有居官湖北、江西,入籍當地,若干年後又復遷回湖南者。炳公曾東遷浙江,其後裔又遷回湖南。今湖南寧鄉、益陽、安化、新化、湘潭、長沙、沅陵、辰州、瀘溪、永順、龍山、衡陽、邵陽、祁陽、永州等地,均有焯房與炳房之後裔。從三世至十二世,分立房譜。溯其源,共祖其祖;分其支,各親其親。此為該譜之一大特色。道光《定陽張氏族譜》四卷,張雲逵等修,道光二十六年(1846)刻本,原裝四冊。定陽張氏出自隴西,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張頤由隴西徙居山西汾州府介休縣西關。該譜以張頤為一世祖,其子名進祿,字錫爵。又由西關遷居城中,生齒日繁,至清代,為一盛族。張氏族譜簡介之第七冊第七冊,收錄清光緒《清河張氏宗譜》、民國《清河世系》及《清河張氏支譜》三種。光緒《清河張氏宗譜》十三卷首一卷,張廷輝主修,光緒四年(1878)余慶堂刻本,分裝十四冊。該譜以成業公為一世祖。張成業,名紹祖,唐朝宰相張柬之的後裔,憲宗朝元和進士,官拜江東提刑,居婺州即金華府,後因唐亡棄官遷居衢州府開化縣之音鏗,是為音鏗張氏始祖。今浙江錢塘武林張氏、處州麗水張氏、衢州西安張氏、婺州金華張氏,大都是唐相柬之公之後裔。該譜即浙江衢州開化縣音鏗張氏宗譜,只是唐相柬之公後裔中的一支。但在這一支中,因人才輩出,顯赫青史,遂為天下望族。該譜取名《清河張氏宗譜》,旨在說明音鏗張氏乃是清河張氏始祖岱公之後裔。該譜對張氏起源、衍派播遷,記載甚詳。該譜卷之首為新序、目錄;卷一為凡例、聖諭、祠規、家訓、舊譜序等;卷二為誥敕、謝表、列祖遺像、像贊、里居圖等;卷三為歷代仕宦錄、歷代宰相錄、忠義錄、孝友錄、文學錄、武備錄、貞節錄、隱逸錄、道術錄、古今通派考、歷代源流考;卷四至卷十為各派世系圖;卷十一為各派堂記、壽序、壽詩、藝文雜著;卷十二為各派墳圖、墓誌銘、祀產;卷十三為各派支傳、行實、名賢錄、跋。前引《張氏古今通派分遷地輿圖考》(以行省為單位記載張氏播遷各地的230個衍派)即出自該譜。據該譜記載,尹城派始祖揮公,封國太原府太原縣,此為天下張氏通派之祖。從張氏開宗立姓始祖揮公算起,至成業公,共歷118世;至清光緒三年(1877)止,共歷161世。民國《清河世系》不分卷,張晉昭修,民國八年(1919)刻本,原裝一冊。該世系以張潤為一世祖。張潤,字清源,生於明弘治年間(1488——1505),世居吳江。該世系即世居吳江的張潤後裔世系。民國《清河張氏支譜》不分卷,民國鉛印本,原裝二冊。該譜為吳郡張氏支譜。吳郡張氏本出張嵩第四子張睦。張睦,字選公,後漢蜀郡太守,始居吳郡。裔孫張顯,齊廬江太守,生紹。張紹,官梁零陵郡太守,其孫名後胤,字嗣宗,國子祭酒,新野康公,以名儒為王者師。五傳至張鎰,字季權,為唐德宗時宰相。自新野康公後胤,吳郡張氏始揚名天下。自張鎰相德宗,吳郡張氏遂與始興、河東齊名。張氏族譜簡介之第八冊第八冊,收錄清光緒《清河家乘》、乾隆《清河張氏宗譜》兩種。光緒《清河家乘》不分卷,張景雲修,光緒二十七年(1901)世美堂刻本,原裝四冊。該家乘以張寶為一世祖。張寶,字維善,其先世為清河人。自宋南渡,徙居杭州。元末,張寶徙居錢塘南壁里,以孝行舉賢良方正。明萬曆三年(1575),七世祖始修清河家乘。萬曆四十三年,九世祖重修。入清以後,又五次重修,光緒時刻印。乾隆《清河張氏宗譜》十六卷首一卷,張日佐等修,乾隆十七年(1752)崇本堂刻本。該譜尊舟十一公為一世祖。舟十一公名保望,字周臣,號舟十一,官奉議大夫、秀州通判,世居杭州。唐末戰亂,徙居浮邑洞壺。保望公、即舟十一,乃是唐高宗時名相張文瓘的七世孫。文瓘子名洽,官魏州刺史;孫名宥,官揚州長史;三世孫,名袞,官虢州刺史;四世孫,名載華,官御史中丞;五世孫,名正則;六世孫,名知實,字冠仁;七世孫,名保望,即被該譜尊為一世祖的舟十一公。舟十一公有子四:長名雄,字君宇,官承奉大夫,遷居休寧杭溪,為杭州張氏始遷祖;次子名偉,字君度,依父居洞壺黃竹洞梅嶺;三子名徹,字君勝,又字克明,遷星源甲路,是為甲路(即甲道)張氏之始遷祖;四子名英,字君沮,遷居黃墩,是為黃墩張氏始遷祖。杭旻、洞壺、婺源、黃墩,均為舟十一公子之孫。當然也是名相文瓘公之後裔。由於文瓘公和舟十一公,均出自清河東武城張氏,故該譜名曰《清河張氏宗譜》,意為不忘其所出。該譜上接唐相文瓘公,歷經宋元明,下迄清乾隆十七年,歷時一千多年。該譜卷首為舊序、譜說、譜誡、姓氏說、張字說、世原、基圖、遺像,卷一為世表類,有源流世表、始遷世表,卷二至卷十二為各支世表,卷十三為帝制類(誥、詔)、世訓類(家訓、家規、家禮)和藝文類,卷十四為懿行類(傳、述略、贊)、祝慶類(壽文、詩、詞)和哀輓類(祭章、輓詩、輓歌、行述),卷十五為墓圖、墓誌、墓銘、墓表,卷十六為祀祖類(祀序、會序)和公據類(禁示、給照、議約、合刊族議、刊譜捐銀名數、領譜號),最後是「清河張氏宗譜跋文」。整部宗譜體例完備,條理分明,內容豐富,資料翔實。對於研究江浙和安徽一帶的張氏家族史和地方史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張氏族譜簡介之第九冊至第十一冊前部第九冊、第十冊以及第十一冊的前半部,收錄清乾隆《甲道張氏宗譜》四十二卷續二卷,張圖南、張元泮等修。乾隆四十七年(1782)刻本。該譜以舟十一公之第三子徹公為一世祖。張徹,字君勝,又字克明,號大三,唐僖宗乾符(874——879)年間,隨父徙居歙之黃墩、廣明,其後徹公又徙居星源甲道(即甲路),是為甲道張氏始遷祖。徹公有三子十孫二十二玄孫,有五世孫七十六人。五世孫為「延」字輩,所以該譜卷一繪有「張氏七十六延遷派舊圖」,這個遷派舊圖是明朝正統年間(1436——1449)繪制的。從明正統到清乾隆三百多年間,七十六個支派,瓜瓞綿綿,輾轉遷徙,丁口和衍派遍及東南各地,成為江南望族。僅進士就多達104個。其中宋代76名,元代7名,明代11名,清代10名。從五世祖延丕公起,開始編修本宗世譜。延丕,字彥直,官宋代戶部郎中。其後,十世祖珏公和琮公,二次編修。珏公,官宋代光祿大夫、禮部尚書,琮公官宋代中奉大夫、南陽縣開國男。歷宋、元、明及清乾隆,多次編修。加以人才輩出,收錄廣泛,記述翔實,所以該譜規模宏偉,部頭號甚大,原裝達四十四冊之多。該譜第一卷有凡例、修譜新序、七十六延分遷舊圖;第二卷是八支源流序、簪纓錄等;第三卷至第三十六卷,為世系圖表;第三十七卷為文翰錄、譜紀、傳;第三十八卷為墓誌銘、行狀等;第三十九卷為續傳、像贊、祭文等;第四十卷為壽文、記、雜序;第四十一卷為詩、雜著、書扎等;第四十二卷為墓圖、領譜號、譜跋張氏族譜簡介之第十一冊後部第十一冊的後半部,收錄清道光《京江張氏家乘》十六卷,張九征初修,張永清、張永泓續修,清道光五年(1825)敬思堂刻本,共十二冊。該譜以四一公為一世祖。四一公乃清河派岱公後裔,原籍中州,元末由中州徙居丹徒。有子一,名善甫。善甫公生有三子:長曰仲實,次曰仲敬,三曰仲升。仲升公七傳至九征,九征公乃清初名臣張玉書之父。該譜乃是張玉書之家乘。玉書(1642——1711),字京江,號素存,順治丁酉科舉人、辛丑科進士,授庶吉士,歷官內翰林院秘書院編修、內閣學士充經筵講官、文華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丙午科浙江正主考、辛未科會試大總裁等。三十五年(1696),隨康熙帝親征葛爾丹叛亂,參預帷幄,頗得信任。次年,任《平定朔漠方略》總裁官。曾奉命數次監治黃河,提出不少建設性意見。康熙四十九年(1710),受命與陳廷敬主持編修《康熙字典》,次年病故,謚號文貞。該譜由張九征初修。九征(1592——1655),字公選,號湘曉,順治丁亥進士,歷官行人司行人、吏部文司主事、文選司郎中、河南提學道僉事等。曾纂修有《京江張氏家乘原稿》,其後由四世孫張永清、張永泓續修定稿,所以該譜完整地搜集了張九征、張玉書父子的有關資料,對研究清初的歷史,很有價值。該譜卷首為譜序、凡例、目錄、修譜子孫名次;卷一至卷三為皇帝任命張九征張玉書父子官職的誥敕以及張九征張玉書父子的謝恩疏等;卷四至卷九為各房世系圖表;卷十至卷十二為傳略和行述;卷十三至卷十六為載籍、藝文、祠墓儀制等。張氏族譜簡介之第十二冊至第十四冊第十二冊,收錄清宣統《韋庄張氏宗譜》十八卷首二卷,張坤照主修,宣統三年(1911)承德堂刻本,原裝二十四冊。該譜以張孝先為始遷祖。張孝先,字懷祖。仕元,時值江淮多警,乃卜居常州韋庄。張孝先有二子:長明之,元至正進士,欽點翰林院編修,歷任浙江提舉,贈奉直大夫;次新之,遷居上張,即老二房世系。明正德五年(1400),張孝先五世孫張仲玉,首次修譜,明崇禎時續修。入清後,又先後七次續修。所以該譜亦稱《韋庄張氏九修宗譜》。該譜保存了許多元代資料。第十三冊和第十四冊的前半部分,收錄民國《橫峰張氏宗譜》二十八卷,張宗鐸等修,民國四年(1915)篤親堂鉛印本,原裝二十八冊。橫峰張氏是明清時期桐城望族之一,原本姓胡,元明鼎革之際,胡長乙於明洪武二年(1369)由饒州徙居桐西橫峰,編戶受田時,寄籍清河張氏戶下,更姓為張。該譜以長乙公為一世祖,長乙原名太,字長乙,號校圃。在追溯其淵源時,仍以胡姓為本,記述其先人業跡。清雍正二年(1724),長乙公十世孫立選,首次修譜。該譜以長乙的五世孫八人,分作八大房,各房之下又分若干支。其後又先後五次重修,民國時刻印。該譜旨在聯絡長乙公更胡姓為張姓後,徙居各地之後裔,故名《橫峰張氏宗譜》。第十四冊後半部分,收錄清光緒《姚江歷山張氏宗譜》八卷十二集,張謙、張震祥等修,光緒十年(1884)敦倫堂刻本,分裝十二冊。該譜系唐朝名相張九齡之弟九皋公之後裔。九皋公十二傳至浚公。張浚(1097——1164),字德遠,宋漢州綿竹人。北宋政和進士。南宋建炎三年(1129),以傳檄勤王有功,知樞密院事。力主抗金,建議經營川陝,以保東南,遂出任川陝宣撫處置使。紹興五年(1135),拜為宰相,部署沿江、兩淮諸路軍馬大舉北伐,自任總督兵馬大元帥。紹興七年,因酈瓊兵叛,引咎辭職。秦檜執政,被排斥在外近20年。紹興三十一年(1161)金完顏亮南下攻宋,重新被起用。孝宗即位,授少傅,封魏國公。孝宗隆興元年(1163),再次拜相,督師抗金。次年,為主和派排擠,被罷相。居家期間,搜集整理修譜資料,理出了其先世世系。因抗金復國大志未酬,無顏見祖宗於地下,遂遺命死後葬湖南寧鄉。贈太師,謚號忠獻。著有《中興備覽》。南宋理宗寶慶年間(1225——1227),兵部尚書張宏,在浚公搜集整理的基礎上,纂修成族譜,並奏請理宗皇帝,賜玉璽印於該譜之首,此即該譜首頁玉璽之由來。浚公五世孫,宋諫議大夫元瑜公,官工部尚書,晚年致仕,遷居姚江雲柯里。其後裔分為五支:八盧城廟後橋為第一支;歷山三牆為第二支,西塹為第三支,遜馬橋為第四支,化龍堰東塹為第五支。該五支都分別編修有房譜。清光緒十年(1884),張謙、張震祥等在各房房譜的基礎上,修成宗譜取名為《姚江歷山張氏宗譜》。該譜第一集為凡例、祠規、目錄、各房藏譜目錄、總序、各房譜序、世系總圖、歷代誥敕、像贊、祭田等,第二集為歷代先祖傳,第三集為魏國忠獻公行狀,第四集為藝文志,第五至第十五集為各房世系並附補遺及卷外,第十二集為家乘一覽記、備考等。張氏族譜簡介之第十五冊至第十六冊第十五冊至第十六冊之前部,收錄民國《姚江三牆門張氏宗譜》二十八卷,張振鷺等修,民國五年(1916)樹德堂鉛印本,分裝二十八冊。該譜乃是《姚江歷山張氏宗譜》的一個支譜,是宋諫議大夫、工部尚書元瑜公後裔中的第二支。元瑜公遷居姚江雲柯里,其後裔分為五支,歷山三牆門為第二支。歷山始遷祖斌二公,乃三牆門始遷祖斌六公之兄。斌二公,仕元授山東濟南府正提舉,入贅歷山鄒副使家,定居歷山。斌六公授廣東廣州府副提舉,不忍與兄斌二公遠離,遂定居蘆城之西。在兩家相距適中之地,建一橋,曰樹德橋,俗呼張家橋,此即三牆門取名樹德堂之由來。元明以來,人丁興旺,支派繁多,遂購地建祠,名曰三牆門張氏樹德堂祠。本堂神主自元瑜公為一世祖至其後裔分為五房,奉祀中堂。春祭定為二月四日,冬祭定為冬至前後十日。該譜卷一為譜序、祠圖、樹德堂楹聯、祠堂記、墓圖、誥敕、像贊、跋等,卷二為史傳,卷三為宗獻公行狀,卷四宗賢列傳,卷五為藝文志,卷六為雜記,卷七至卷二十七為世系圖,卷二十八為補遺。該譜收羅宏富,記載翔實,保存了很多珍貴資料。>第十六冊之後部,收錄民國《鶴頸漕張氏宗譜》十六卷,張道生等修,民國五年(1916)追遠堂鉛印本,原裝十二冊。該譜以張榮為始遷祖。張榮,宋武功大夫,高宗紹興間,因抗金有奇功,做官泰州。晚年致仕隱居於四明之鄞縣,居縣南鶴頸漕。四傳而人丁興旺,遂析為四宅:板橋、樓下、樟江、普塘。其後各宅又析為若干支,明末達六百餘支。清乾隆時,裔孫張漢州,搜集資料,編修四宅譜稿。咸豐時,合族議定編修族譜,光緒時修成《壬辰新修宗譜》。民國初,張道生等重修,取名《鶴頸漕張氏宗譜》。張氏族譜簡介之第十七冊至第十八冊第十七冊,收錄清光緒《張氏六修族譜》二十一卷,張秉銓、張谷南等修,光緒二十三(1897)冠英堂刻本,分裝二十一冊。該譜以栻公的八世孫仁秀公為一世祖。仁秀公(1346——1408),字廷光,官朝議大夫,有二子:長曰敏,次曰時傑。敏公(1973——1448)有三子:長曰綱、次曰維、三曰緯。該譜乃是維公後裔之譜。維公(1396——?),字均榮,有四子:長曰琦、次曰珂、三曰圭、四曰呈。該譜卷一為發源系圖,發源系圖以唐相張九齡之弟九皋公為一世祖,十二傳至浚公,浚公九傳至仁秀公。該譜為仁秀公次孫維公之世系;卷二至卷十二,為維裔圭房世系;卷十三至卷十四,為維裔珂房世系;卷十五為維裔琦房世系;卷十六為維裔呈房世系。卷十七為像圖、祠圖、墓圖;卷十八祠墓祭田碑記;卷十九為祠禮儀注服制圖、優免蔭恤節孝案稿;卷二十為列傳、行略、家傳;卷二十一為宗范、祠規、藝文、跋。第十八冊,收錄清同治《張氏宗譜》和民國《續修張氏族譜》兩種。同治《張氏宗譜》十八卷。該譜以張德一為始遷祖。宋元鼎革之際,張德一攜弟國四,由江西饒州徙居楚黃州黃陂縣南鄉盤龍城,其後,張國四又徙居陂北朱家坡。清雍正年間,其裔孫張元泰等始修宗譜。同治年間,張祥麟等又編修支譜。刻版時,將雍正宗譜與同治支譜合而為一。遂成《張氏宗譜》十八卷,亦稱同治《張氏宗譜》。民國《續修張氏族譜》六冊,張家騏等修,民國二十二年(1933)石印本。該譜是唐初名將張士貴後裔之族譜。清康熙十七年(1678),張藐山首修世居盂縣之張士貴後裔族譜。這次修譜以元代的張秀為始遷祖,對其五世三大股、七世二十八小股,均以序登錄,紀事分明。但對張秀的先世,則記載甚略,故稱《張氏近系族譜》。其後,張義生又據舊譜、墓碑以及採集資料,理出了張秀的先世譜系。張秀,乃是隋末唐初張士貴之後裔。隋末,張士貴從唐高祖李淵起兵,屢立戰功,進封虢國公。太宗時,再立新功,遷左領軍大將軍,謝世後陪葬昭陵。其後,子孫襲爵,累世從戎。至宋明時期,子孫多以文才揚名,為盂縣巨族。張秀之前的先世譜系,稱為《張氏遠系族譜》。乾隆五十七年(1794),張宗泗將《近系族譜》和《遠系族譜》合而為一,並增補唐宋以來列祖列宗名人傳略四十五篇,光緒元年(1875)刻印成冊。民國初,張家騏等,以乾隆刻本為底本進行續修並付印,此即《續修張氏族譜》。張氏族譜簡介之第十九冊至第二十冊第十九冊,收錄民國《中湘十畝丘張氏五修支譜》二十四卷末一卷,張萬遂等修,民國二年(1913)大忍堂刻本,原裝二十冊。該譜以張明為一世祖。張明,字導文,生於明正統五年(1440),世居臨淮。張明由臨淮徙居湖廣長沙張公嶺。張明生有八子,其第七子名張教,又由張公嶺徙居中湘十畝丘,是為十畝丘張氏支祖。張教五傳至張子秀,張子秀於明清鼎革之際,徙居湘潭。該譜主要是張子秀後裔的族譜。第二十冊,收錄民國《花橋張氏四修族譜》二十卷,張效良等修,民國十七年(1928)孝友堂鉛印本,原裝二十冊。該譜以張漢誠為始遷祖。張漢誠,字夢麟,原居江西吉安府吉水縣,元至正末年,徙居湘鄉花橋。漢誠生有四子:嗣湖、嗣江、嗣源、嗣洪。後來,嗣江和嗣源之裔孫,遍及湘鄉、湘潭、巴陵、永寧以及湖北、四川、陝西等地,丁口興旺,人才輩出。有以武功報國者,有以文才蜚聲者,有以勤儉起家成為當地豪富者。該譜所載主要是嗣江和嗣源兩房世系及業績,實為此兩房譜。%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