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武漢黃陂 > 黃陂汪姓

黃陂汪姓

發布時間:2021-03-02 11:41:05

⑴ 彭氏家族族譜

歷史來源一:以國名為氏,據《元和姓纂》所載,大彭為商代的諸侯,大彭國在江蘇徐州氏。其後有彭氏。一說大彭即為「彭祖」。
二:為古代少數民族的姓氏。據《晉書》所載,安定胡水胡有彭氏。又據《姓氏考略》雲;西羌,南蠻皆有彭氏。 [編輯本段]歷史名人彭玉麟:字雪琴,號退省庵主人,清朝衡陽人,稟性剛介,能作詩,善於畫梅。咸豐年間,太平天國起義,他跟隨曾國藩,統領水師,沿長江各地作戰,戰功最大,升為兵部尚書,卒謚剛直。他畫的梅花至今任由藝術收藏家視為珍品收藏。 [編輯本段]地望分布甘肅隴西郡,江西宜春郡。 江西省萍鄉
江西省南昌市安義縣,龍津鎮,鳳山仕橋村周圍散布十個彭姓村落,有人口共約4000人。
江蘇省溧陽市有近萬彭姓人口。據說是八百年從四川逃難而來。 [編輯本段]彭氏與武夷提起彭姓始祖,人們自然聯想到壽高800的彭祖。幾千年來,彭姓子孫都認為自己出自這位亘古以來獨一無二的人瑞。據史料記載,彭祖姓錢名鏗,是上古時期部落首領陸終氏的第三個兒子,擅長養生之術,堯帝時,因鏗向堯進獻長壽之羹,獲得堯的賞識,被封為大彭,故稱彭祖。從此以後,彭祖的子孫後代皆「以國為姓」,開始了彭姓。
現在的徐州,歷史上叫彭城。彭城是堯帝賜封的,賜封的是因為彭祖的貢獻,所以封為彭城。
商末時,紂王為求長生不老,派人竊取了彭祖的長生秘訣,為獨占此術,陰謀害死彭祖。為躲避災禍,彭祖只好離開彭城,雲游天下。
福建武夷山市景區管委會彭汝茂:彭祖晚年不得志,所以帶領兩個小兒子跋山涉水來到現在的武夷山。彭祖從徐州來了之後,當時的年代,這個地方洪水泛濫、野獸出沒,荒無人煙,彭祖和他的兩個小兒子彭武、彭夷首先疏浚河道,拓寬河床,讓洪水順流而下。隨之開荒造田,發展農業文明。
由於彭祖父子三人誅草拓荒,開發武夷,立下了汗馬功勞,因而倍受後人的崇敬。
福建武夷山市景區管委會彭汝茂:現在的武夷山為什麼叫武夷山呢?是因為我們當地人為了紀念彭祖和他兩個兒子開山有功,所以用他兩個兒子的名字彭武,彭夷各取一個字,稱為武夷山。
因為歷史久遠,有關彭祖父子隱居幔亭,開發武夷的種種說法已難以考證,但武夷山的彭氏後裔都樂於接受這些美麗的傳說。顯然,他們希望藉助彭祖這位長壽之神寄託宗族繁衍,五穀豐登的良好願望,用彭武、彭夷開辟武夷的大無畏精神激勵本族子弟進取向上。
根據崇安的史志,彭氏從中原遷入武夷山有文字的記載,始於唐代的彭遷。祖籍江蘇鎮江的彭遷是唐朝的開國功臣,青年時曾輔佐秦王李世民平定隋末之亂,建立了赫赫戰功。彭遷年邁退休後,不圖個人的安逸享受,來到武夷山的吳屯定居。彭遷為人豪爽,他把朝廷賞賜給他的錢財,金帛捐獻出來,募集大批流民拓荒造田、引水灌溉,使得吳屯一帶阡陌縱橫,沃野連片。自彭遷定居吳屯之後,彭氏宗族繁衍,人才輩出。在1400年間,僅地方誌記載的有功名者就達近百人。如北宋的特科狀元彭路,南宋的詩詞名家彭奕;清代傑出的外交官彭光譽等人。明末,武夷山的彭氏後裔開始遷居台灣和海外。目前彭姓在台灣屬於第31大姓,其主要分布和居住在新竹和苗栗兩縣。
河南省杞縣東關村
廣西玉林市興業縣泉江村(全村兩千人皆姓,系福建省遷入)
安徽省安慶市望江縣桃嶺村
湖北省潛江市王場鎮代河村(全村四千人皆姓彭)
湖北省潛江市王場鎮永進村(全村三千人皆姓彭),亦有彭氏祖碑。
河南省淮陽縣王店鄉彭老家(全村三千人皆姓彭)
河南省淮陽縣許灣鄉彭樓村(全村三千人皆姓彭,彭老家分支)
河南省淮陽縣彭庄村(彭老家分支)
河南省淮陽縣王店村
河南省淮陽縣彭打雞園(彭老家分支)
河南省淮陽縣彭瓦房庄(彭老家分支)
河南省杞縣邢口鄉王寺寨有彭姓人居住
河南省杞縣高陽鎮東王固村有彭姓居住
河南省泌陽縣彭庄村和南彭庄村
河南鄭州市商城路
河南省洛陽市宜陽縣汪汴村(大概有2700多人)
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鄧家大隊自然村
江西省吉安市新干縣263大隊
江西省吉安市吉水縣尚賢鄉苦竹村
江西省吉安市吉安縣官田鄉彭家村
江西省吉安市吉安縣北源鄉豐塘村
江西省吉安市吉安縣桐坪鄉坑背村
江西省j吉安市長塘鄉田心村
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沙河鎮東坑村
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市橫寨鄉寨坑村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洪塘鎮五百里村、秋頭下村 土嶺村 宣塘村 西塘村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天台鎮流佳源村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竹亭鄉池溪
江西省宜春市官園街道官園社區彭家組江西省宜春市水江鄉倉十村
江西省宜豐縣澄塘鎮彭源村
江西省萍鄉市臘市鎮鳳凰村
江西省萍鄉市蓮花縣浯一村
江西省樂平市塔前鎮彭家村
江西省撫州市樂安縣羅村 江西省景德鎮市涌山鎮長松崗村 江西省樂平市涌山鎮張家店村
江西省九江市彭家河
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石壙鎮石塘村
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石壙鎮彭村村
廣東省湛江信宜市錢排雲開村彭可柏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大瀝鎮大瀝辦事處大瀝表村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獅山鎮官窯辦事處瀝紫水村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獅山鎮官窯辦事處官窯村委會新北村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獅山鎮官窯辦事處新和村委會彭邊村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桂城街道辦事處石(石肯)村委會
廣東省廣州市白雲區嘉禾街道辦事處彭西社區
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建設大馬路
廣東省韶關市武江區光明巷
廣東省韶關市南雄縣上朔村(族譜上說是一千多年前從江西吉水那裡搬過來的,現在大概有兩千多人)
廣東省揭陽市東山區砂松村(全村上千人全都姓彭)
廣東梅州市豐順縣龍崗鎮,仙洞鎮,黃金鎮三鎮有多數彭姓分布(入粵始祖彭延年第三子彭銳的裔孫彭君達 於明朝遷入廣東梅州後的部分傳承)
廣東省汕尾市陸河縣(縣中有近一半彭氏,並立有彭祖祠,名「商賢」,人口達到15萬,全部為客家人)
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董塘鎮白蓮管理區茅坪村,白坭坌村(由茅坪分出亦分出多個村,現村的人口不多,但是分支較多,遷出人口也比較多,保持有完善的族譜和字輩,)古溪彭屋,橫嶺村。
廣東省韶關市乳源縣桂頭鎮小江(由白坭坌分出)
廣東省韶關市曲江縣西岸村(由白坭坌分出)
廣東省韶關市樂昌縣**村(由白坭坌分出)
山東省濟南市槐蔭區段店鎮彭家莊
山東省臨沂市費縣柳汪村彭家街
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高庄鎮彭庄村
山東省鄆城縣張營鄉彭河口村;
山東省鄆城縣郭屯鎮前辛村。
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東疏鎮義和庄
山東省煙台市牟平區王格庄鎮彭家村
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王村鎮彭家莊
山東省曲阜市南泉村
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大張樓鎮彭營
陝西省周至縣西風頭村;
浙江省溫州瑞安市飛雲鎮潭頭村、鹿木鄉彭埠村、平陽坑鎮上馬前村、平陽坑鎮彭宅村
浙江省台州市玉環縣彭
雲南省曲靖市
雲南省大理州南澗縣無量山衛國村委會二鋪地
湖北省應城漢川交界老鸛湖邊(隸屬應城市陳河鎮)四個村彭姓子孫5千餘人
湖北省天門彭市
湖北省天門市干驛
湖北天門市馬灣郭咀村(6000人左右)
湖北天門市馬灣大台村(3000人左右)
湖北麻洋茯苓村(4000人左右)
湖北省鄂州市塗鎮縣七堂彭村
湖北省蔡甸區(原漢陽縣)薛峰彭灣
重慶市北碚區
重慶市合川區雲門鎮陽彪村(渠嘉)
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龍台鎮雙崗村9組
四川省簡陽市清風鄉盤灣村
四川省大英縣河邊鎮(約有6000)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清流鎮元通村
四川省三台縣百頃鎮
四川省達州市通川區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縣
四川省眉山市洪雅縣洪川鎮
四川省眉山市洪雅縣符場鄉彭壩鎮(約有1500人)
四川成都市金堂縣土橋鎮龍興村.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縣竹篙鎮彭家灣(因這一帶村民大多姓彭而得名吧)
四川省廣安市岳池黃龍鄉石馬山村(聽祖輩說,原從湖廣遷來)
四川省營山縣城附鄉6村9組(聽祖輩說,原從湖廣遷來)
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前川街解放村七組
河北省青縣金牛鎮朱莊子韓莊子倉上村皆有彭氏約千餘人
湖北武漢市黃陂區前川街院崗村大部分
湖南省長沙市寧鄉縣流沙河
湖南省邵陽市大祥區檀江鄉里的三個村子合起來有兩千餘人
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馬頭山村有彭姓約1千人
湖南省瀏陽市
湖南省龍山縣也有
湖南省邵陽縣
湖南省攸縣
湖南省茶陵縣秩堂鄉約有彭姓5000人
湖南省雙峰縣走馬街鎮姓彭的不下三千還有個彭家祠堂,另外雙峰縣梓門橋鎮也有.還有井字鎮三石村有幾百人。
湖南省漵浦縣油洋鄉油洋村、來溪村有聚集的彭家院落
安徽省宿州市泗縣泗城鎮南郊的孫灣村及城西的彭浦
河北省藁城市廉州鎮彭家莊村
陝西省興平市湯坊鄉王堡村3萬於人
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前川街解放村六組所有彭姓人氏
河北省河間市米各庄鎮張興屯村彭氏家族數百人
河北省秦皇島市盧龍縣盧龍鎮彭(常)家溝村
湖南省岳陽市湘陰縣石塘鄉彭家村有姓彭人氏幾百人還有個彭家小學
湖北省大悟縣彭店鄉彭店村有數百人
湖北荊門大竹村(現在不到100人了)
湖南省祁東縣雙橋鎮全鎮至少有15個村都是姓彭(人數至少3萬)祁東縣的其他鄉鎮也均有彭姓
湖南省永順縣也有姓彭的人士,上千
湖北省黃岡市紅安縣覓兒寺,桐柏均有,為同一宗。
上海市閘北區
湖南省臨湘市源潭鎮同德村有部分彭姓人士
湖南衡陽縣渣江鎮鹽田鄉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區新度鎮港西村北厝從明朝起有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區新度鎮港利村有彭姓居住
湖南省湘鄉市金石鎮金安村有幾百名彭姓居住
江蘇省溧陽市有近萬彭姓人口。據說是八百年前從四川移居過來的。在現在的老輩人口中 經常說:「城南彭不姓彭。」原因是 古代,溧陽城南有個彭姓女 夫家被抄家。生2個孩子。娘家為了救那兩孩子,將其偷偷救出改姓 彭! 因此,在溧陽有「城南彭,不姓彭。」之說~
江蘇睢寧縣官山鎮龍山村
湖南省永州市梳子鋪鄉江邊彭家
甘肅省玉門市黃閘灣鄉澤湖村二隊大戶彭家不知祖籍從何處遷來
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三樹鎮汪窪村和漁鉤鎮彭堆村 總共百戶彭姓人家 祖先為一宗,不知祖籍何處而來。
註:凡今後有彭姓人氏見到此信息均往上加現居住地,以便今後有利於相關部門的工作。謝謝!
好像有姓`彭,pan 3聲的,,
廣西合浦縣公館鎮陂塍村公所由十多條村子組成,百分之九十五為彭姓,人口上萬。白沙鎮宏德彭屋有三百多人,也是民國時期由陂塍遷來的。
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五雲鎮約六萬人(陸河縣彭姓也由五雲遷出)
*補充:『河北省定州市龐村鎮北只東村有彭氏五百人左右』。

⑵ 我國第一次 授予軍銜時 名單

中華人民共和國 元帥

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

中華人民共和國 大將

粟裕 、徐海東、黃克誠、陳賡、譚政、肖勁光、張雲逸、羅瑞卿.王樹聲、許光達。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將

徐立清 肖向榮 張經武 張 震 劉志堅 閻揆要 鍾赤兵 唐天際 譚希林 莫文驊 劉道生 陶 勇 吳法憲 成 鈞 程世才 李天煥 廖漢生 郭化若 唐延傑 張南生 杜義德 王必成 王近山 萬 毅 王 諍 孫 毅 朱 明 王宗槐 蔡順禮 邱會作 張令彬 饒正錫 倪志亮 梁必業 李作鵬 趙啟民 方 強 羅舜初 王秉璋 羅元發 聶風智 曹里懷 周赤萍 邱創成 匡裕民 向仲華 譚家述 李壽軒 崔田民 歐陽毅 冼恆漢 王恩茂 張國華 肖望東 丁秋生 賴 毅 曠任農 林維先 周貫五 劉先勝 劉培善 彭嘉慶 黃火星 劉興元 文年生 詹才芳 梁興初 吳克華 畢占雲 陳正湘 彭明治 姚 哲 杜 平 甘渭漢 曾思玉 鄭維山 聶鶴亭 王尚榮 蘇 靜 劉少文 劉西元 孔石泉 袁子欽 傅連璋 韓振紀 李 耀 鄧逸凡 湯 平 余秋里 陳慶先 劉 忠 孫繼先 張 藩 徐斌洲 韋 傑 滕海清 庄 田 劉浩天 楊秀山 周希漢 頓星雲 周仁傑 康志強 方正平 饒守坤 王輝球 常乾坤 曾國華 朱輝照 余立金 吳富善 黃志勇 胡奇才 周 彪 彭 林 劉昌毅 韓練成 張賢約 郭 鵬 劉金軒 張達志 賽福鼎 鍾漢華 秦基偉 孔從周 范朝利 譚冠三 李成芳 陳 康 張才千 張翼翔 覃 健 鮑先志 皮定鈞 周志堅 張祖諒 廖容標 劉 飛 梁從學 錢 鈞 張仁初 饒子健 陳仁麒 楊國夫 晏福生 吳瑞林 楊梅生 田維揚 歐陽文 張池明 劉轉連 孔慶德 譚甫仁 何德全 徐深吉 韓 偉 袁昇平 王道邦 王紫峰 趙 榕 肖新槐 吳信泉 周玉成 曾澤生 溫玉成 曾紹山 陳先瑞 曠伏兆 李雪三 謝有法 張天雲 盧 勝 黃新庭 吳先恩 阿沛*阿旺晉美 朵噶*彭饒錯傑

中國人民解放軍 少將

解 方 陳 沂 童陸生 詹化雨 劉其人 張 瑞 彭富九 李 信 曹廣化 魏傳統 孫儀之 傅家選 喻縵雲 姜齊賢 錢信忠 賈若喻 王光華 王永浚 曹丹輝 李鍾奇 葉楚屏 王文軒 葉運高 李兆炳 黃 遠 吳 濤 馬文波 陳外歐 劉顯宜 張松平 范子瑜 嚴 俊 戴正華 官乃泉 黃曹龍 閻捷三 殷希彭 曾育生 陳遠波 黃新友 張平凱 吉 合 胡備文 錢 江 陳福初 陳鐵君 王蘭麟 洪 水 劉少卿 周 維 劉紹文 安 東 黃有鳳 李 基 況玉純 游勝華 王兆相 賀盛桂 王興綱 車敏瞧 張遜之 何濟林 潘世徵 羅亦經 徐光華 黎東漢 幸元林 汪東興 周子禎 張文舟 何克希 徐文烈 戴潤生 陶漢章 謝振華 謝立全 林 浩 劉居英 劉有龍 謝 良 雷紹康 羅若遐 方升普 劉永源 王紹南 袁 淵 譚知耕 余克勤 仲曦東 譚佑銘 張駕伍 周志剛 劉子雲 沈啟賢 吳嘉民 李汛山 吳華奪 李開湘 李 治 張書祥 高存信 周世忠 陳海涵 劉清明 方 正 劉 昂 李光輝 鍾明彪 唐 凱 唐 鐸 胡正平 陳金鈺 鄭大林 張崇文 胡定千 曹光琳 李 真 李 毅 郭 奇 張日清 李良漢 鍾發宗 徐其孝 林 遵 胡華居 金忠藩 賀振新 段蘇權 谷文善 薛少卿 漆遠渥 王集成 李中權 張廷發 何廷一 石忠漢 朱虛之 沙 克 黃煒華 楊煥民 吳林煥 何振亞 傅傳作 王德貴 楊尚儒 劉錦平 李世安 粟在山 韋祖珍 裴志耕 劉 放 王平水 李 平 梁達三 陳 欽 謝 斌 高厚良 關盛志 李 豐 鄧東哲 蔡 永 肖 前 方子翼 李長韋 朱雲謙 吳宗先 劉懋功 王雲霖 周 彬 李慶柳 余 非 趙正洪 黃連秋 黃玉昆 張百春 李 勃 陳 浩 羅維道 劉福勝 余 明 李振聲 羅野崗 陳 熙 安志敏 朱火華 劉鶴孔 王學清 曾 征 黃仁庭 黃玉庭 袁學凱 興 中 方 槐 張雍耿 喬信明 謝錫玉 曾克林 易耀彩 鄭國仲 張學思 王政柱 袁也烈 彭德清 趙一萍 張漢丞 馬 龍 曾 生 段德彰 盧仁燦 桂紹彬 雷永通 張 雄 高志榮 馬忠全 蔡長風 肖學林 黃忠誠 劉華清 蘇啟勝 朱 軍 劉中華 梅嘉生 何 輝 謝甫生 吳 西 魏天錄 劉 義 黃忠學 丁世芳 王效明 傅繼澤 張元培 齊 勇 鄧龍翔 邱子明 宋景華 江勇為 胥治中 闕中一 鄧兆祥 羅 斌 蘇 進 陳銳霆 賈 陶 封永順 張貽祥 塗錫道 管松濤 廖成美 王文介 朱 光 廖運周 顏東山 王振祥 羅 通 程世清 林 彬 鄧家泰 宋慶生 王 勝 孫 三 李迎希 徐德操 趙東寰 唐哲明 唐健伯 廖述雲 陳華堂 王智濤 谷景生 張西三 孫超群 林接彪 李赤然 潘壽才 劉秉彥 樊哲祥 蔡愛卿 黃徑琛 張希才 曹傳贊 李 貞 龍福才 劉 鵬 黎化南 孔令甫 何輝燕 閔學勝 張吉厚 朱紹田 袁 光 郭維城 徐 斌 陳 力 鄧少東 查國楨 羅華生 吳 烈 李逸民 熊伯濤 方國華 鄒國厚 盛治華 羅文坊 王明貴 杜國平 陳 波 梁玉振 劉輝山 張廷楨 蔡炳臣 陳伯祿 白壽康 郭炳坤 張希欽 曾 滌 蘇 鰲 楊嘉瑞 程悅長 夏耀堂 王再興 左 齊 李 銓 郭寶珊 史可全 閔鴻友 孫 光 馬爾果甫·伊斯卡果夫 買買提伊敏·伊敏諾夫 吳習智 徐國珍 朱聲達 高朗亭 甘祖昌 羅 章 侯世奎 顏金生 張開基 祖農·太也甫夫 曹達諾夫·扎依爾 高維嵩 李建良 牛書申 鍾生溢 孫潤華 李書茂 熊 晃 李書全 曾光明 黃正清 慕生忠 李夫克 黃立清 魯瑞林 金如柏 李文清 王啟明 陳明義 查玉升 何維忠 郭林祥 楊尚高 胡榮貴 王貴德 石新安 范 明 王其梅 陳鶴橋 黎錫福 汪乃貴 熊奎 何光宇 胥光義 張 和 吳榮正 肖新春 余述生 劉振國 盧南樵 孔駿彪 周長庚 周學義 塗則生 金紹山 張 忠 何德慶 崔建功 吳 忠 汪家道 李 覺 張培榮 金世柏 丁榮昌 魯加漢 馬琮璜 何以祥 段煥競 邱 蔚 朱紹清 廖海光 劉 涌 曾如清 廖政國 黎有章 劉永生 李繼開 陳美藻 張震東 常玉清 胡大榮 趙 俊 肖永銀 張秀龍 熊應堂 張至秀 詹大南 陳 宏 姚運良 李水清 周純麟 謝勝坤 龍 潛 歐陽平 李世炎 劉文學 李耀文 湯光恢 謝雲暉 王六生 何志遠 張闖初 符確堅 何柱成 劉毓標 李景瑞 萬振西 劉健挺 程業棠 謝 銳 宋 文 曾旭清 李 元 郭金林 王文模 李輝高 宋獻章 嚴 光 童炎生 唐健如 賀光華 熊兆仁 周文在 李德生 黃朝天 王健青 陳士法 孫端夫 徐體山 鄧仕俊 王誠漢 馬 輝 陳 奇 傅紹甫 李 發 阮賢榜 匡 斌 尤太忠 王 直 秦化龍 楊漢林 資 鳳 羅湘濤 喻新華 張文碧 李曼村 陳德先 汪少川 彭勝標 羅應懷 熊 飛 彭顯倫 張潮夫 王若傑 王義勛 郭卓辛 邱相田 龍飛虎 朱耀華 陳忠梅 李國厚 餘光茂 譚友夫 張新華 張宗勝 熊 挺 張春森 曹思明 周明國 何敬之 姚醒吾 劉賢權 龍書金 韓東山 袁克服 潘振武 賀東生 張廣才 鍾 偉 吳自立 肖元禮 鄧克明 盧紹武 葉長庚 劉子奇 李福澤 雷 震 馬白山 黃一平 余成斌 覃士冕 張國傳 周發田 江燮元 李化民 歐致富 魏 鎮 劉新權 方國安 王全國 葉 明 謝鏜忠 廖冠賢 李丙令 陳 德 陳發洪 王振乾 李儉珠 孫克驥 胡繼成 楊樹根 郭成柱 吳誠忠 王遠芬 田厚儀 羅仁全 祝世鳳 葉健民 李道之 姜茂生 向守志 覃國翰 趙蘭田 王東保 陳文彪 彭龍飛 劉玉堂 張汝光 陳挽瀾 黃榮海 李士才 胡登高 譚文幫 林忠照 鍾文法 陳志彬 張太生 宋維軾 彭清雲 方國南 蘭 橋 魏洪亮 董洪國 傅春早 肖遠久 何能彬 任昌輝 顏德明 楊大易 余品軒 陳宗坤 邱國光
湯 池 高體乾 齊丁根 曾敬煩 丁武選 程儒珍 鄭效峰 鄒善芳 汪洪清 劉興隆 倪南山 卜萬科 羅 雲 黃勝明 江騰蛟 黃德魁 甘思河 潘 峰 傅崇碧 肖思明 葉青山 王奇才 龍道權 帥 榮 裴周玉 黃振棠 李人林 曾 美 石志東 孟慶山 杜文達 索立波 張世珍 成少甫 康健民 張正光 黃作珍 王之平 徐紹華 王耀南 於權伸 鍾元輝 白志文 劉華香 趙文進 彭壽生 劉德海 林 偉 曾 威 劉 彬 方之中 馬衛華 曾保堂 黃光霞 楊植亭 廷 懋 陳宜貴 鍾炳昌 廖鼎琳 劉 昌 翁祥初 肖永正 王英高 范忠祥 蔡長元 鍾輝琨 張英輝 鄭三生 楊根生 曹玉清 曾憲池 盧 克 馬澤迎 楊永松 蘇 魯 陶國清 韓衛民 楊世明 王才貴 孔 飛 李佐玉 王 謙 賀晉年 羅成德 唐子安 江擁輝 張開荊 賀 健 賀慶積 譚友林 吳 岱 邱先通 鍾人仿 劉 何 鄒 衍 張竭誠 鄧 岳 謝正榮 徐國夫 江 文 劉亨雲 宋承志 趙 傑 王良太 王力生 趙承金 伍瑞卿 龍開富 李資平 張濟民 曾祥煌 袁佩爵 李伯秋 曹文彬 李少元 陳美福 張海棠 陳信忠 羅坤山 孫文采 蘇煥清 黃思沛 葉蔭庭 邱會魁 唐青山 羅桂華 王 屏 姚國民 黃惠良 李荊璞 王蘊瑞 黃文明 張明遠 胡炳雲 肖應棠 肖文玖 潘 焱 丁 盛 鍾國楚 陳仿仁 陳雲開 謝 明 李呈瑞 梁仁芥 趙冠英 趙章成 譚善和 徐國賢 楊俊生 吳泳湘 周長勝 肖全福 曾雍雅 宋玉琳 賀大增 李 震 吳保山 何運洪 李致遠 謝福林 丁萊夫 丁先國 董永清 況開田 劉祿長 汪克明 王明坤 張樹芝 張雲龍 陳仁洪 李家益 趙國泰 吳瑞山 歐陽家祥 張萬春 熊作坊 賴春風 蔣克誠 舒 行 廖鼎祥 范陽春 謝家祥 楊中行 張梓楨 彭 盛 嚴慶堤 吳融峰 李彬山 劉 春 余積德 官宗禮 嚴 政 陳茂輝 張秀川 任 榮 唐金龍 吳子傑 游好揚 賴光勛 李木生 徐其海 黎 光 賀吉祥 張步峰 樊學文 汪 易 李布德

(2)黃陂汪姓擴展閱讀:

解放前後,解放軍幹部和全國黨政幹部一樣,較長時間實行供給制,沒有工資,個人的吃穿用由公家全包,經濟情況略有好轉的地區,按照任職情況給予數量微薄的津貼,以補零用。直到上世紀50年代初期,我國地方和軍隊幹部,才根據每個人參加革命工作的年限、歷史貢獻、所任職務等綜合因素,評定了級別,幹部按級別享受工資津貼和其他物質待遇。

解放軍設置的級別,為了區別於國家機關行政幹部和其他專業技術人員的級別,稱之為「軍隊級別」。「軍隊級別」是1952年3月正式評定的,全軍從毛澤東的軍委主席級到戰士級,共設置了十一等二十四級:

軍委主席、副主席級(一等一級);大軍區司令員、政治委員級(二等一級),軍委委員級(二等二級);正、副、准兵團級(三等一、二、三級);正、副、准軍級(四等一、二、三級);正、副、准師級(五等一、二、三級);正、副、准團級(六等一、二、三級);正、副營級(七等一、二級);正、副連級(八等一、二級);正、副排級(九等一、二級);正、副班級(十等一、二級);戰士級(十一等)。


參考資料:網路--軍銜軍銜授予



⑶ 我國開國元勛有多少個分別叫什麼名字有多少將軍分別叫什麼名字

共和國的驕傲----------十大元帥十大將
授銜簡介:
一九五五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次實行了軍銜制。 在中南海懷仁堂,毛主席授予朱德等十人元帥軍銜;周恩來授予粟裕等十人大將軍銜。 中國軍隊著名的十大元帥和十大將由此確立!

十大元帥
1、元帥——朱德(1886-1976)四川儀隴縣人
朱德,無論從哪個方面思考,第一把元帥交椅非他莫屬。 由於在黨史軍史上的地位極為特殊,今天人們對他的誤解也最多。 朱德字玉階,1886年生於四川儀隴縣一個農家。少年下田勞作並讀過私塾,20歲時到成都考取了高等師范,畢業後回縣城當了體育教員。看到社會黑暗和時局動盪,他徒步跋涉三個月到昆明,考入由留學日本成為「士官三傑」之一的蔡鍔所主辦的雲南講武堂。在講武堂中,朱德參加了反清革命的同盟會,參加了辛亥革命。
朱德畢業後,在滇軍中由少尉排長干起,在討袁和軍閥混戰中一直升至少將旅長,名震川滇。當時他與別的將領不同,對黷武爭權深感厭倦,喜好音樂,在家中廣泛接納青年軍官及學生,並讀過《新青年》等雜志。

1921年,朱德主動離開月收入大洋數以千計的軍界,外出學習。翌年,朱德到上海見到孫中山,提出革命不能靠與軍閥結盟。他又見到陳獨秀,提出加入中國共產黨。一個舊軍隊的將軍想入黨,這使當時的中共中央領導人大感驚訝,盡管鼓勵朱德追求進步,卻未同意。

1922年秋,朱德乘船赴歐,到德國學習戰術,並研究社會主義理論。在那裡,他見到了周恩來。翌年,經周恩來介紹加入了共產黨。
1925年,朱德又入莫斯科共產主義勞動大學,並在軍訓班學習。在那裡,他提出回國後如打不贏就上山,令蘇軍的教官驚訝。
1926年朱德回國後,利用舊關繫到川軍、滇軍中動員北伐,並秘密做共產黨的工作。1927年南昌起義時,朱德率領滇軍教育團一部參加,任第九軍副軍長。起義軍南征潮汕失敗時,他在危境中率領「鐵軍」余部近千人進入粵北、湘南,於1928年4月走上井岡山與毛主席會合,建立了紅四軍並任軍長,成為全國第一支主力紅軍的最高軍事指揮員。

1930年,朱德成為紅一方面軍總司令,翌年成為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此後幾十年間,「總司令」在黨內成為朱德的代稱。在紅軍長征時,他有時也擔負具體作戰指揮。

抗戰初期,他率八路軍總部前往太行山前線。1940年回延安後,因年紀已大,主要協助毛主席指揮全局,不過1947年攻克石家莊時他曾親臨前線指揮。

建國後,朱德先後任國家和黨的副主席、人大委員長,1955年授十大元帥時為第一名。
1959年廬山會議上,他不同意給彭德懷那樣定性,被有人說成年老糊塗。「文革」初定林彪為接班人時,他不表贊成,1975年又率先揭發江青,可見心底如明鏡。
1976年7月,朱德以90歲高齡去世。毛主席曾稱他是「紅司令」,並說,「朱毛,朱毛,我是你身上的毛啊!」

2、元帥——彭德懷(1898-1974)湖南省湘潭縣人
彭德懷,在軍史上的地位僅次於朱德,授銜時是軍委工作的主持人,又是第一野戰軍的代表。 盡管他軍事業績上有勝有敗,但從平江暴動到朝鮮停戰,一直在第一線從事戰斗指揮,這一點全軍無人可比。他的軍事造詣並不出色, 但二十多年身經百戰的資歷足以使他傲視群雄, 位列元帥第二理所當然。

3、元帥——林彪(1906-1971)湖北黃崗縣人
林彪,第四野戰軍的代表,十大元帥中他的戰績和指揮能力都堪稱第一。 但他在十人中的資歷倒數第二,位列第三是由於當時他是十人中除朱德外唯一的政治局常委。
林彪原名林育蓉。湖北省黃岡縣人。一九二三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一九二五年考入黃埔軍校,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一九二七年在國民革命軍葉挺獨立團任排長、連長。參加了南昌起義和湘南起義。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曾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營長、團長,第一縱隊司令員,紅四軍軍長,紅一軍團軍團長,紅軍大學校長。參加了紅軍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一五師師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總司令,東北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東北野戰軍司令員,第四野戰軍司令員,指揮了遼沈、平津等重大戰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南軍區司令員,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部長,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 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是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委員,第七、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副主席,第九屆中央副主席。「文化大革命」中與陳伯達、黃永勝、吳法憲、葉群、李作鵬、邱會作等結成反革命集團,同江青反革命集團互相勾結,有預謀地誣陷迫害黨和國家領導人,陰謀奪取黨和國家的最高權力。陰謀敗露後,於一九七一年九月十三日乘飛機外逃,在蒙古溫都爾汗地區墜機身亡。一九七三年中共中央決定開除其黨籍。一九八一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確認為反革命集團案主犯。

4、元帥——劉伯承(1892-1986)四川開縣人
劉伯承,第二野戰軍的代表,軍事生涯僅次於朱德。他在軍事指揮和學術上都有很高的成就, 對中國軍隊正規化的影響最大。 白崇禧稱他是「共軍第一號悍將」,而毛主席對他則別有看法。授銜時劉伯承在黨內軍內已無實權,位列第四的原因一是因他的資歷,二是他在軍中人望甚高,三是毛主席不會將他對劉的看法公開化。

5、元帥——賀龍(1896-1969)湖南桑植縣人
賀龍,藉助南昌暴動總指揮和紅二方面軍總指揮的資歷成為元帥。 他未受過正規的軍事教育,軍事造詣和戰績沒有任何出色之處。他創建紅二軍團時有很強的封建宗族色彩,在十年間洪湖蘇區僅能自保,談不上發展。後人往往將此歸罪於夏曦洪湖肅反,其實鄂豫皖蘇區的肅反比洪湖蘇區更為嚴重。抗戰時一二零師是八路軍的三個師中力量最弱、戰績最小的,長期擔任預備隊的角色。賀龍解放戰爭時僅任晉綏軍區司令這一兵團級的職務,建國後任體委主任。 但如僅就表象認為賀龍一無是處也不客觀,授銜時他在軍委中位置僅次於彭德懷和林彪,廬山會議後他更擔任了軍委第二副主席,成為毛主席牽制林彪的首要人物,六五年取消軍銜制就出自他的手筆。

6、元帥——陳毅(1901-1972)四川樂至縣人
陳毅,一身代表著南方三年游擊戰、新四軍、第三野戰軍三個派系。他是半路出家從軍的文人,軍事造詣有限。抗戰以來他指揮的較大戰役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都要依賴粟裕。但他在軍中的資歷和地位,以及他與毛主席、周恩來、朱德等人的歷史淵源,而使得這三個派系的代表人物只能是他,不可能是粟裕。

7、元帥——羅榮桓(1902-1963)湖南衡山縣人
羅榮桓,眾所周知他是政工元帥,代表著政工在軍中的地位,意味著中國軍隊所特有的中國特色。在十大元帥中他的資歷最淺,二七年入黨,從未擔任過戰略方面的最高職。同時他又是十人中學歷最高的,上過大學。

8、元帥——徐向前(1901-1990)山西五台縣人
徐向前,同賀龍類似,藉助紅四方面軍總指揮的身分成為元帥。他的資歷僅高於林彪和羅榮桓,在黃埔一期畢業生中原是不被看好的人物。他的軍事業績最顯著之處是曾指揮過一度是紅軍中最強的紅四方面軍。 但自從指揮西路軍在河西走廊全軍覆沒後,再不曾有過值得一提的戰績。解放戰爭時他僅任兵團司令,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攻克了太原。由於紅四方面軍這一派系人數眾多,必須在元帥中有代表人物,曾為總指揮的徐向前就是最佳人選了。

9、元帥——聶榮臻(1899-1992)四川江津縣人
聶榮臻,華北野戰軍的代表。 盡管他曾在黃埔軍校任職,但實際也沒有受過系統的軍事教育。他指揮華北野戰軍同傅作義對峙三年,沒有出色的戰績。他一生的軍事業績中,凡輝煌之處往往與林彪有關: 紅軍時期他是紅一軍團政委;抗戰開始時他擔任一一五師副師長;平津戰役又是東野與華野聯合作戰,以至於北京軍事博物館的一位創作員曾經說過:「要想寫好《聶傳》,先得搞好《林傳》。」

10、元帥——葉劍英(1897-1986)廣東梅縣人
葉劍英,沒有派系背景,沒有實際戰績。
由於在十人中名列最後,容易誘發人們揣測。實際上,因上述幾個因素的制約, 除他之外找不出別人能平衡這個位置了。確定葉劍英為元帥在於他的特殊地位和資歷,從北伐直到建國,他一直充當著「中共軍方在政壇上的代表」這一角色, 除他之外黨內軍內再無他人有這種特殊地位了。而在資歷方面,他的軍事生涯僅次於朱德和劉伯承。自雲南講武堂畢業後,他在粵軍中長期擔任高級幕僚的職務,當他協助老蔣率黃埔學生軍第一次東征時,林彪還沒進黃埔的大門呢;長征中他一度接替劉伯承任紅軍總參謀長;解放戰爭三年,他又任總參謀長直至建國。在重大歷史事件中,他兩度扮演了微妙的角色。二七年七月他向賀龍、葉挺通報朱培德的動態而直接引發了南昌暴動;三五年過草地時他的作為又導致了紅軍的公開分裂。 且不說他在以後的歲月中,對粉碎「四人幫」和華、鄧之爭所起的微妙作用了。至於他本人軍事造詣與指揮能力如何,歷史沒給他機會證明

十大大將
1、大將——粟裕(1907-1984)湖南省會同縣人
粟裕,他的軍事造詣和戰績在全軍首屈一指,許多方面甚至超過了林彪。而他長期是以陳毅的副手身份指揮作戰,建國後任過短時間的總參謀長一職,授銜時卻不在這一重要位置上,而且他的資歷只能夠和羅榮桓相比。陳毅代表新四軍和三野的元帥地位已定,粟裕只能委屈了。至於粟裕爭當元帥的傳說是站不住的,那是人們根據他的戰績和位列大將首席而產生的臆測。四八年中央軍委曾計劃將粟裕指揮的華野外線兵團即蘇北兵團擴編為華中野戰軍渡江作戰,而將華野的內線兵團即山東兵團升級為華東野戰軍。這一計劃本以明令發表,許世友、譚震林、劉少卿指揮的山東兵團已使用華東野戰軍的名義達三個月之久。而正是由於粟裕本人的反對,這一計劃才撤銷。同時,粟裕還堅決主張已到中原的陳毅繼續兼職華野司令。可見,粟裕放棄了成為方面大軍主官的機會,很難認為到授銜時他會再爭執一番。

2、大將——徐海東(1900-1970)湖北省黃陂縣人
徐海東,陝北方面的代表,他的大將軍銜完全是派系平衡的典型。紅軍長征時除了三個方面軍外,還有一隻獨立長征的部隊最先到達陝北,即紅二十五軍,徐海東是這只部隊倖存的指揮者,與陝北紅軍合編為紅十五軍團之後,徐海東任軍團長。斯諾所寫《西行漫記》中曾提到, 蔣介石稱徐海東為「文明的一大害」。由於在戰爭中肺部負過重傷,他在抗戰開始不久後就已不能工作,一直處於療養狀態,直至七零年去世。陝北方面的代表人物劉志丹陣亡,高崗自殺,徐海東是這一派系中的最高人物了,而且他為人一向正直和善,與世無爭, 授他大將不會引起不平衡。

3、大將——黃克誠(1902-1986) 湖南省永興縣人
黃克誠,第四野戰軍的代表。 他的戰績、資歷與別人相比有值得商榷之處, 但是他當時的職務是總參謀長兼軍委秘書長,這一點是他獲大將軍銜的重要因素。

4、大將——陳賡(1903-1961)湖南省湘鄉縣人
陳賡,第二野戰軍的代表。二野參謀長李達是三一年寧都起義才參加紅軍的,盡管軍事造詣很高,但資歷不足以為二野的代表人物。陳賡的軍事造詣和戰績均是中流,而他的名氣甚大,是黃埔軍校一期畢業生中的佼佼者。著名的「黃埔三傑」中,蔣先雲戰死,賀衷寒去了台灣,陳賡是碩果僅存了。

5、大將——譚政(1902-1988)湖南省湘鄉縣人
譚政,當時任總政治部主任,與元帥中羅榮桓的情況一致, 是大將中政工方面的代表,同樣意味著中國軍隊的特色,與派系平衡無關。

6、大將——蕭勁光(1903-1989)湖南省長沙人
蕭勁光,第四野戰軍的又一代表。海軍司令的職務是他獲大將軍銜的重要因素,在所有元帥和大將中只有他在蘇聯進修過海軍業務。在資歷方面,只提一點就夠了。當年江西蘇區黨內斗爭中有一頂帽子以他的名字命名,叫做「蕭勁光式的右傾機會主義」。

7、大將——張雲逸(1892-1974)廣東省文昌縣人
張雲逸,除粟裕外第三野戰軍的又一代表,幾乎可認為他的大將軍銜完全是因他的資歷而來的。大將中他的年事最高,是唯一參加過護國討袁的。廣西百色起義時他任紅七軍軍長,在鄧小平離隊後他率紅七軍艱苦轉戰進入中央蘇區, 任紅軍副總參謀長。抗戰和解放戰爭時他在華東方面的軍職一直高於粟裕。葉挺任新四軍軍長,他任參謀長兼第二支隊司令;陳毅任軍長,他任副軍長;華野成立,他又先後任過副司令兼參謀長。這些職務大將中無他人可比。

8、大將——羅瑞卿(1906-1978)四川省南充縣人
羅瑞卿,華北野戰軍的代表。他的軍事業績和指揮能力都很一般,資歷也不出眾,是有爭議的人物。而他當時的職務為公安軍司令兼公安部部長,工作性質特殊與最高層直接相關,毛主席對他頗為賞識,是黨內軍內正在上升的人物,廬山會議後也正是他接任了黃克誠總參謀長和軍委秘書長的重要職務。

9、大將——王樹聲(1905-1974)湖北省麻城縣人
王樹聲,紅四方面軍的代表。與元帥中徐向前的情況一致,盡管王樹聲戰爭中沒有驕人戰績,甚至在解放戰爭中的職務低於多數大將,但他擔任過紅四方面軍副總指揮,僅此一項足以保證他的大將軍銜。 授銜時他的職務與陳賡相同,都是國防部副部長。

10、大將——許光達(1908-1969)湖南省長沙市人
許光達,做為紅二方面軍在大將中的代表人物列名最後,也是十大將中爭議最大的人。 他的職務、資歷、戰績明顯低於其他的人,而且在紅軍中僅擔任師長,對紅二方面軍的代表性都嫌不足。由於紅二方面軍產生的高級將領本來就少,參謀長李達因資歷有限而排除在大將之外。而曾擔任紅二方面軍副總指揮的蕭克,本是最有資格的人選,但他在長征時支持過張國燾的路線,又與此時主持軍委的彭德懷水火不容,加上他當時訓練總監察部副部長兼陸軍訓練部部長的職務較低,故而沒得到大將的位置。授予許光達大將軍銜的重要因素在於,中國當時在藉助蘇聯建立自己的裝甲兵,為了對等談判,中國的裝甲兵司令應與蘇軍的軍銜相同。作為裝甲兵司令的許光達也就順理成章地獲得了大將軍銜,在各兵種的主官當中成了特例。

綜合十大元帥和十大將的每個人的情況來看,授銜時多種因素都在起著作用,既不是純粹的「論資排輩」,也不是簡單的「論功行賞而是黨內軍內多年來戰爭歷程和人事變遷的綜合平衡。站在今人的角度上,盡可以對他們每個人品頭論足,但如果從授銜時的歷史環境出發,相信這二十個人堪稱是「最佳組合」了。

⑷ 舊武漢的老大是誰

一個是楊慶山,一個是周漢卿。都是我們黃陂人。

⑸ 武漢有什麼特產

鴨脖
武漢的辣椒有種讓人難以忘懷的感覺,尤其表現在鴨頸的製作中。精武鴨頸香辣濃郁、鮮嫩可口,那種香辣不是辣到讓人流眼淚的刺激,而是濃郁的,緩慢擴散在口中,令人不斷的想重復那種感覺。
知名品牌:精武

孝感麻糖
孝感麻糖是以精製糯米、優質芝麻和綿白糖為主料,配以桂花、金錢桔餅等,經過12道工藝流程、32個環節製成。孝感麻糖外形猶如梳子,色白如霜,香味撲鼻,甘甜可口風味獨特,營養豐富,含蛋白質、葡萄糖和多種維生素,有暖肺、養胃、滋肝、補腎等功效。
知名品牌:孝感牌

武昌魚
屬鯿魚的一種,又名團頭魴。體形呈扁平狀,肉質嫩白,含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武昌魚產於鄂城和武昌縣境內的梁子湖。該湖湖面遼闊,直通長江,使湖水水質好、餌料豐富,便於武昌魚的生長繁殖。又因為現代有毛澤東「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的詞句,使武昌魚更為聞名遐邇。各大商場有包裝可帶回家。
知名品牌:鄂州武昌魚

麻烘糕
糕片呈長方形薄片狀,白線邊,邊白如雪,黑麻芯黑白相映,形成鮮明對照,各顯自身特色。既有米烘糕香鬆脆爽等特點,又有雲片糕甜潤易溶的風味,其濃郁的芝麻香味、桂花清香浸入肺腑。
知名品牌:東方紅

黃陂荊蜜
黃陂荊蜜作為四大名蜜之一,荊蜜源自武漢市黃陂區主要野生植物荊條花,主產地在以山林和丘陵地帶為主的木蘭生態旅遊區。得天獨厚的條件使得此處荊花花期達36天左右,比其他地區長約15天,荊蜜果糖含量比一般蜂蜜要高3%,澱粉活性酶更是一般蜂蜜的2倍以上。
知名品牌:樂神三寶、思維特、葆春、億豐

武漢漢綉
武漢漢綉是武漢出產的特色綉品,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武漢漢綉採用鋪、平、織、間、壓、纜、摻、盤、套、墊、扣的針法,以「平金夾綉」為主要表現形式,分層破色、層次分明,對比強烈,追求充實豐滿、富麗堂皇的熱鬧氣氛。
知名品牌:武漢漢綉

江陵仿古漆器
從古楚國漆器源遠而來的江陵仿古漆器,具有造型美觀大方、色彩艷麗、經久耐用的特點。江陵漆器採用退光漆(不磨漆)製作,工藝復雜精緻,花色品種主要有彩繪、貼金、嵌花三大類。
知名品牌:江陵工藝美術廠

綠松石雕
湖北綠松石雕是廣受人們喜愛的湖北名優特產之一,擁有著四千年的悠久歷史。湖北綠松石雕在雕刻技法上結合了我國大江南北玉雕的風格,下刀干凈利落,清晰簡練,線條纖細入微。在造型結構上講究飽滿、完整,生動而新穎。
知名品牌:松石堂

黃鶴樓香煙
黃鶴樓品牌始創於20世紀30年代,是湖北省名優煙之一。1995年,黃鶴樓品牌全新上市,2004年推出黃鶴樓1916產品。黃鶴樓品牌從此迅速崛起,成為與中華、玉溪、芙蓉王等齊名的中國高檔卷煙品牌之一。黃鶴樓以「天賜淡雅香」為口號,構建五大產品系列。
知名品牌:黃鶴樓

洛神花茶
洛神花茶是由洛神花、陳皮煮制而成的,屬花茶類,也被稱為烙花神、洛花神。洛神花含味酸,維生素C,接骨木三糖苷、檸檬酸等營養成分,有益於平衡血脂,增進鈣吸收,促進消化,解毒利水,能解除身體的倦怠感,對過量飲酒的人有緩解作用。
知名品牌:藝福堂

⑹ 晏姓 祖宗

一、姓氏源流
晏(Yàn)姓源出有三:
1、來源於姜姓。春秋時期的齊國大夫晏弱被分封於晏,也就是今天的山東省齊河縣西北的晏城,所以他以晏作為自己的姓氏。他的後代也沿用晏姓,形成了晏姓的以支。
2、來源於陸終氏,是陸終子晏安的後代。傳說中的古帝顓頊的第五個兒子叫做陽安,他的後代便以晏作為姓氏,並且在春秋時期與高、國、鮑一起成為齊國的四大望族,世代在齊國做官。
3、來源於上古堯時期的大臣晏龍。據說晏龍是堯時掌管音樂的大臣,為歷史上最早的晏姓人物。晏龍被認為是此支晏氏的始祖。
得姓始祖:晏安。晏氏的出處,我國最古老的《世本》專籍記載說:「陸終子晏安之後。」此外,《姓氏考略》上說:「世本,陸終第五子晏安,唐堯君有晏龍,見山海經,當為晏氏所自出,望出齊國。」由此可見,晏氏是一個具有幾千歷史的古老家族,他們的得姓始祖是晏安,是陸終的第五個兒子。陸終則是祝融氏吳回之子,推算起來,他們是黃帝的後裔,龍圖騰的族人。這個古老的客族,傳到了春秋時代,家族昌盛,成為齊國四大貴族之一。主要繁衍於現在的山東省境內,因此,《元和姓纂》一書記述他們的源流說:「左傳,晏子名弱,齊公族也,生嬰,字平仲,晏父戎,晏公釐並其族,漢有司隸校尉晏將。」望族居齊郡(今山東省臨淄縣)。晏氏後人尊晏安為晏姓的始祖。

二、遷徙分布
(缺)晏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晏姓出自姜姓。上古時候的黃帝是著名的氏族部落首領,他的氏族崇拜龍圖騰。黃帝有個孫子叫作顓頊,也是著名的氏族部落首領。顓頊又有一個曾孫,叫晏安,而晏安就是晏姓的始祖。春秋時期,齊國有個大夫被封在晏(今山東省齊河縣西北的晏城),他的後代以封地名作為姓氏,稱為晏氏,世代相傳,就形成了現在的晏姓。晏姓的望族居住在齊郡,即是今天的山東臨淄一帶。晏姓是當今較罕見姓氏,但分布頗廣,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0.027%,居第二百四十一位。尤以湖北、四川、江西等省多此姓,三省晏姓佔全國漢族晏姓人口的82%。

三、歷史名人
晏 嬰:字仲(?-公元前500),謚平,習慣上多稱平仲。山東高密人。春秋後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晏嬰是齊國上大夫晏弱之子。以生活節儉,謙恭下士著稱。據說晏嬰身材不高,其貌不揚。齊靈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嬰繼任為上大夫。歷任齊靈公、庄公、景公三朝,輔政長達40餘年。周敬王二十年(公元前500年),晏嬰病逝。孔丘曾贊曰:「救民百姓而不誇,行補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現存晏嬰墓在山東淄博齊都鎮永順村東南約350米。晏嬰頭腦機敏,能言善辯。內輔國政,屢諫齊王。對外他既富有靈活性,又堅持原則性,出使不受辱,捍衛了齊國的國格和國威。司馬遷非常推崇晏嬰,將其比為管仲。著有《晏子春秋》8卷250章。
晏 殊,字同叔,北宋宰相,著名詞人,臨川人。景德初年曾以「神童」之名被真宗如為進士,慶歷中官集賢殿學士、同平章事兼樞密使。他填詞擅長小令,承襲南唐風格,多表現士大夫階層的詩酒生活和悠閑情致,語言婉麗,音調和諧。他的《浣溪沙》中有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之句,傳誦很廣。他喜好賢能,范仲淹、孔道輔、歐陽修等都曾是他的學生。他的兒子晏幾道也是北宋著名的詞人。
晏 鐸:自貢富順縣人,明朝永樂十六年(1418年)進士,翰林院庶吉士,歷任福建道御史。他學問淵博,才華出眾,為官清正,政績斐然,受到人民愛戴,是明英宗時期的「景泰十才子」之一。
晏幾道,字叔原,號小山,晏殊的第七子,也是北宋有名的詞人,他的詞多感傷情調。
晏天章:宋代棋師。他不但棋下得好,而且善於把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著有《元元棋經》一書,為後世研究下棋理論提供了材料。
晏頓復:宋代吏部侍郎,曾經駁論二十四事,反對秦檜投降求和的主張。
晏敦復:字景初(1120-1191),晏殊曾孫,宋代臨川文港沙河村(分屬進賢縣) 人。少就學於程頤。宋徽宗大觀三年(1109年)中進士。初任御史台檢法官。紹興元年,由禮部郎遷吏部郎。。因事件右丞相呂頤浩,貶為貴溪知縣。後改臨江軍通判。不久,復召為吏部郎,轉左司諫,進中書門下諸房公事。晏敦復為人剛直敢言,曾彈劾准西宣撫使劉光世強換淮西民田;揭露右丞相汪伯彥之子汪召嗣無德無才,反對派他擔任江西鹽司(轉運使)和袁州知州。紹興八年(1138年),金人遣使前來議和,要南宋君臣拜接金熙宗的詔書。吳敦復認為這是奇恥大辱,上疏堅決反對。宰相秦檜派人暗中拉攏,許以高官厚祿:「公能曲從,兩府旦夕可致」。他橫眉冷對,聲裂金石:「吾決不以身計誤國家,吾乃薑桂之性,到老愈辣。」紹興十五年,曼敦復代理吏部尚書,兼江淮經制使。因與秦檜不合,改任寶文閣直學士,並先後出任衢州知府、亳州提舉。後閑居數年卒。宋高宗曾給予「嚴峻耿直,敢於議政」的好評。
晏斯盛:字虞際,號一齋,清朝新喻滸江(現為上高縣蒙山鄉所轄)人。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江西鄉試第一名,次年舉進士,為庶吉士。雍正元年分校順天鄉試,授翰林院檢討。五年為會試同考官。雍正六年(1728年)晏授山西道監察御史。山西,普是雍正皇帝的寵兒、當朝宰相朱軾(高安人),於康熙劣官史,做出了好成績的地方。因此,當晏斯盛前往山西任上,雍正賜他浮水古硯及筆墨時,鄭重說明:「此太學士朱試所進,今以賜汝,汝可時時把玩,勉為朱軾可也。」雍正這番話,晏斯盛當然心領神會,銘記在心。一到山西,便新官上任三把火,敢於碰硬腦。當時清政府派往山西駐防、監視人民的鑲黃旗軍胡作非為,恣意要馬匹,凌辱官紳。晏斯盛了解到這情況,即向雍正如實報告。雍正閱後即批;「晏斯盛據實陳奏,甚屬可嘉,若隱忍不言,則此輩愈多事矣,晏斯盛著交部議敘。」晏到安徽的第三、第四兩年,連年旱災,安徽江北州、縣人民大量逃荒,離鄉別井,外出求食。旱災原因,主要是沒有修水利。晏花了很大精力,用以工代賑辦法抓興修水利,同時寫了江北水利書二卷,總結水利興修與否的經驗教訓,及其興辦措施等等。其時又奉上級命令,要他暫時管理好龍江、西新各關口稅務,並要將這些稅務關口的積弊上奏,要實事求是,不以隱以私情。大概是這兩件事情都辦得不錯,乾隆比較滿意,乾性七年(1742年)三月又擢升為山東巡撫。乾隆八年(1743年)三月,晏調湖北巡撫。乾隆十六年(1751年)春,晏斯盛聞乾隆南巡,曾往安徽淮上迎駕,兼述衷腸。這年十一月,又往北京祝皇太後壽。乾隆問斯盛:「汝母年幾何?」對曰:「八十又八。」翌日,乾隆賜晏母「春永萱庭」匾額及內緞荷包。次年正月晏抵家,不久便病死。乾隆遣官諭祭。晏著有《易學初津》、《禹貢解》、《楚蒙山房易經解》、《詩集》數十卷,皆梓行。
晏陽初:中國平民教育家。又名興復(1890-1990)、遇春、雲霖。四川巴中人。1913年就讀於香港聖保羅書院(香港大學前身),後轉美耶魯大學,主修政治經濟,1918年畢業,獲學士學位。1919年入普林斯頓大學研究院,攻歷史學,獲碩士學位。1944-1945年,美國錫拉丘茲等三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晏陽初大學畢業後,立志獻身平民教育。1923-1949年長期擔任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總會總幹事。1926年在河北定縣(今定州市)開始鄉村平民教育實驗。1940年創辦中國鄉村建設育才院(後名鄉村建設學院)任院長。1950年離台灣赴美國。50年代以後,協助菲律賓、泰國、瓜地馬拉、哥倫比亞及迦納等國建立鄉村改造促進會。60年代在菲律賓創辦國際鄉村改造學院,任院長及該院理事會主席。晏陽初還曾在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擔任顧問。晏陽初早期開展平民教育運動時,認為中國的大患是民眾的貧、愚、弱、私「四大病」,主張通過辦平民學校對民眾首先是農民,先教識字,再實施生計、文藝、衛生和公民「四大教育」,培養知識力、生產力、強健力和團結力,以造就「新民」(見鄉村建設),並主張在農村實現政治、教育、經濟、自衛、衛生和禮俗「六大整體建設」,從而達到強國救國的目的。著有《平民教育概論》、《平民教育的真義》、《農村運動的使命》等。
四、郡望堂號
1、郡望
齊 郡:西漢初年將臨淄改為齊郡,治所在東平陵。相當於今天的山東臨淄市一帶。
2、堂號
廉儉堂、久敬堂:春秋時期的齊國宰相晏嬰,他雖然身居高位,卻嚴格要求自己,力行節儉,很少吃肉,他的妾也不穿帛,他的一件狐裘穿了30年。孔子對他的品行很贊賞。
【晏姓宗祠通用對聯】

〖晏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望出齊郡;
姓啟晏龍。
——佚名撰晏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晏姓源流和郡望(見上題頭《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號》介紹)。

臨川名士;
齊國賢卿。
——佚名撰晏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北宋詞人晏殊,字同叔,撫州臨川人,景德年間賜同進士出身,慶歷年間官至集賢殿大學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兼樞密使。其詞作擅長小令,多表現詩酒生活和悠閑情致,語言婉麗。下聯說春秋時齊國大夫晏嬰,字平仲,夷維人,齊靈公時,繼其父親晏弱為齊卿,歷靈公、庄公、景公三世。曾奉景公命出使晉國聯姻,與晉國大夫叔向議論齊國政治,預言齊國政權將為田氏所取代。雖至高官,但生活儉朴,每頓飯不吃第二種肉菜,妾不穿絲帛做的衣服,他的一件狐裘穿了三十年,在諸侯中享有很高威望。後人採集他的言行,編成《晏子春秋》。

霸君建績;
興學做人。
——佚名撰晏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春秋·齊大夫晏嬰名顯諸侯。下聯典指宋·晏殊知睢州時興學授徒,人才輩出。

苴裘共仰;
骨鯁無慚。
——佚名撰晏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春秋齊晏嬰。下聯典指宋晏敦復。

-----------------------------------------------------------------

〖晏姓宗祠五言通用聯〗

晏子光萬古;
棋經煥千秋。
——佚名撰晏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春秋時齊國正卿晏嬰,字平仲,夷維(今山東省高密)人。連任靈、庄、景三朝正卿、執政五十餘年,以節儉力行,謙恭下士著稱於時。有《宴子春秋》內外篇,凡八卷二百十五章。下聯典指宋代棋師晏天章,有《元元棋經》傳世。

論駁廿四事;
文集百卷書。
——佚名撰晏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吏部侍郎晏敦復,曾論駁二十四事,反對秦檜投降求和的主張。官至尚書等職。下聯典指宋代神童晏殊。

-----------------------------------------------------------------

〖晏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聯〗

秉軸選才,終招快婿;
結寨御賊,夙仰恭人。
——佚名撰晏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晏殊善知人,二女分別嫁富弼、楊蔡。下聯典指宋曾氏寡婦晏氏募田丁,結寨若牛山下,捶鼓擊賊,賊平,受封為恭人。

童子能文,仰同叔之天坦;
相臣克儉,美平仲之家風。
——佚名撰晏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神童晏殊,字同叔,臨川人。景德初,以神童薦,真宗召與進士並試廷中,殊援筆成。官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工詩擅文,有《類要》一百卷,《文集》二百四十卷。下聯典指宋代名人晏敦的事典。
【中國人民解放軍晏姓開國將軍生平簡介】

晏福生中將
晏福生(1904-1984),原名晏國金。湖南省醴陵縣人。1923年參加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曾任安源煤礦工人糾察隊隊長。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參加醴陵暴動,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醴陵赤衛團排長,湘東南獨立師第3團副官,紅8軍第22師四19團特派員、團政治委員,紅6軍團第18師政治委員,第16師政治委員,西路軍總部教導團政治委員。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20師359旅717團政治委員,陝甘寧留守兵團警備第一旅副政治委員,八路軍南下第二支隊政治委員,359旅政治委員。
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獨立第1師政治委員,第28師政治委員,第四野戰軍47軍副軍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湘西行政公署主任,湘西軍區司令員,湖南人民政府民政廳廳長,湖南軍區副政治委員、第二政治委員,廣州軍區副政治委員、顧問。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四、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七、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
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84年4月7日因病在廣州逝世,終年80歲。
【中國人民解放軍晏姓高級將領、革命英烈生平簡介】

晏慶明烈士
晏慶明(1900-1933.9),湖北省大悟縣人。早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青年時代,靠替地主放牛和賣長工度日。1930年2月在大悟縣河口參加赤衛隊。
1930年2月後,歷任大悟縣赤衛隊排長、隊長等職,率領部隊經常活動在紅安、河口、劉集一帶,打擊地方民團的反動勢力。1931年編入中國工農紅軍,任紅4軍團長。在攻打七里坪戰斗中,親自率領突擊排,插入敵人的陣地直搗敵軍老巢,給敵軍以重創,並活捉了敵團長,為奪取整個戰斗的勝利創造了條件。紅四方面軍西征後,留在鄂豫皖蘇區堅持游擊斗爭。1933年9月,在紅安大山寨戰斗中,胯部受傷,寄住革命群眾家中療養。不久因國民黨進攻,轉移到劉集新屋咀養傷。由於醫葯缺乏致傷口惡化而去世,時年33歲。

晏維貴烈士
晏維貴(1912-1936),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人。早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參加革命。
1928年參加黃安縣赤衛隊,積極發展地方武裝,參加懲治土豪劣紳等農民運動。1931年編入中國工農紅軍紅4軍。1932年紅四方面軍主力轉移入川後,根據中共黨組織安排,留根據地繼續堅持斗爭。同年轉入紅25軍,任紅25軍游擊師師長。1936年率部轉戰麻城,在一次與敵激戰中不幸中彈犧牲,時年24歲。
【中國共產黨晏姓高級領導人、革命英烈生平簡介】

晏八風烈士
晏八風(1905-1932),安徽省金寨縣人。幼入私塾讀書10餘年,輟學後在家鄉教書。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大革命時期,1925年隨周維炯、李升武等到武漢入東湖農民運動講習所。後以教書為名進行革命活動。1927年春在家鄉創辦共進第五小學,和毛紹成等組織農民協會。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秘密組織有志青年結拜「三十六弟兄」,開展革命活動。1929年立夏節,率領三十六弟兄在包畈宣布武裝起義,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第32師。同年冬奉調中共赤南縣委任秘書。1931年夏調中共六安中心縣委任組織委員兼軍事委員。1932年春調中共固始縣任組織部部長。同年秋升任中共固始縣委書記兼獨立團政治委員。率部與敵作戰時犧牲,時年27歲。

晏春山烈士
晏春山(1893-1933.5),女,湖北省黃陂縣人。出生在貧寒家庭。十幾歲時被父母送到武漢紗廠做工,結識了忠厚淳樸的碼頭工人潘家年,在患難中結為夫妻。1927年底加入中國共產黨。
大革命時期,1927年和丈夫帶著兩個小孩回到他的家鄉河南省光山潘家灣(現河南省新縣郭家河)務農。潘家灣與湖北黃安(今紅安)七里區的楊家窪隔河相望。當時北伐軍已攻克武漢,革命形勢迅猛發展,楊家窪的農民運動搞得轟轟烈烈,直接影響到河對面的潘家灣。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29年夏帶領潘家灣一帶貧苦農民,參加了鄂豫邊區的白沙關暴動,並當選為婦女主席,後任中共河南省新縣潘家灣黨支部副書記。1932年秋任中共新縣潘家灣黨支部書記,兼管婦女工作。經常化裝成賣燒餅、油條的小販,來往於七里坪、潘家灣一帶,搜集敵情,散發傳單,幫助紅軍照看傷病員,購買糧食、食鹽、葯品、電池等生活必需用品。1933年5月,在組織發動婦女的一次活動中,不幸被國民黨「清剿隊」發現,在灣店的周凹被逮捕,施以種種酷刑。一天佯裝忍受不了酷刑,答應願意帶路去找游擊隊,敵人將她反綁起來,用鐵絲穿透其手腕,荷槍實彈地跟在後面。當她把敵人帶到懸崖陡壁的大花台頂後,「清剿隊」問她:「紅軍在哪裡?」「就在這里,你們跟我來。」接著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紅軍萬歲!」的口號,縱身跳下懸崖,壯烈犧牲,時年40歲。

⑺ 武漢水果特產

1、蔡甸西甜瓜

蔡甸區發展西甜瓜產業已有14年歷史,全區西甜瓜栽培面積4.8萬畝版,占據武漢七成權早瓜市場。蔡甸西甜瓜獲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西甜瓜是超甜小西瓜和厚皮甜瓜的合稱。蔡甸區當時從日本、韓國引進了這兩個品種,為便於傳播,在全國首開先河稱之為西甜瓜,並成為武漢市特色品種。

2、柏泉柑橘

柏泉柑橘從1963年開始種植,經華中農業大學精心培育而成。主要生長在柏泉玉屏山獨特的土壤氣候環境里,色澤金黃、皮薄無核、酸甜適中、口味獨特。柏泉柑橘現有面積1500畝,年產量320萬公斤。

3、天興洲西瓜

天興洲的西瓜在湖北、武漢一帶頗有名氣,可以說武漢人都知道天興洲盛產良種西瓜,其特點是瓜皮薄,水份足,含糖度高。因此,天興洲的西瓜在市場上很走俏。

4、塔耳柿子

塔耳柿子是湖北武漢黃陂區的特產。

5、黃陂馬蹄

黃陂馬蹄是湖北武漢黃陂區的特產。黃陂荸薺,球莖扁圓、臍平,表皮棗紅色,肉脆色白、汁多渣少、味甜。「黃陂荸薺」保護區面積達5622公頃,年產16800噸,成為全國荸薺主產區之一

⑻ 國民黨徐姓將領有哪幾位

有徐永昌、徐庭瑤、徐源泉等。

1、徐永昌

徐永昌(1887年12月15日-1959年7月12日),字次宸,山西崞縣人,民國時期著名軍事家,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中原大戰晉綏軍的總指揮、抗戰時期的軍委會四巨頭之一。

代表中國政府於密蘇里號軍艦上接受日本政府投降。嗣任陸軍大學校長、國防部長,1959年病逝於台灣。

2、徐庭瑤

徐庭瑤(1892—1974),原名其瑤,字月祥,安徽省無為縣開城鎮先鋒人。1892年10月9日生。早年在安徽蕪湖皖江中學就讀。

1912年畢業後,考入湖北武昌陸軍第二預備學校。1914年考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三期步兵科,被編入第四連,與張治中、白崇禧、蔡廷鍇等同期同科。

後歷任國民革命軍第3師團長、獨立第4師副師長、第1師師長、第4師師長、第十七軍軍長、第八軍團總指揮、訓練總監部交通輜重通信兵學校教育長、機械化學校教育長、新編第十一軍軍長。

第三十八集團軍總司令、國防科學委員會主任委員、裝甲兵司令、東南軍政副長官、光復大陸設計委員會委員、中華民國總統府戰略顧問等職。

3、徐源泉

徐源泉(1886—1960),出生於湖北黃岡倉埠鎮,今屬武漢新洲人。宣統二年(1910)畢業於南京陸軍講武堂。

1911年秋,聞武昌首義,率學生300餘人參加陽夏保衛戰,任戰時司令部學生隊隊長。後任上海光復軍參謀、騎兵團團長。

1945年日本投降後徐退出軍界,回湖北從事實業,1949年,解放大軍挺進華中,徐源泉退往台灣。

(8)黃陂汪姓擴展閱讀:

人物事跡:

1、徐永昌

七七事變後,被任命為軍令部部長,與軍政部長何應欽、軍訓部長白崇禧、政治部長陳誠並稱為軍委會四大巨頭。

他的日記詳細記載了8年中他參與的全部重大活動,如娘子關的丟失責任,汪精衛投日對國家無損,對汪個人大損。22次會戰的全過程皖南事變爆發時蔣的驚訝,對方先覺投敵的認知。

1945年9月2日代表中國,到東京灣上與美、英、蘇等9國代表簽字接受日本投降書。

2、徐庭瑤

1937年11月至1946年5月任軍事委員會軍官訓練團教育委員會委員。1938年2月任軍訓部機械兵監,11月兼任新編第11軍軍長。1939年12月兼任第38集團軍總司令,指揮了昆侖關戰役,殲滅日軍6000餘人,後專任機械兵監之職。

1946年11月任制憲國民大會代表。1948年3月任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1949年4月任陸軍總司令部裝甲兵司令,後去台灣。病故前任總統府戰略顧問。

3、徐源泉

抗戰時期,合肥失守,徐源泉率部退至霍山,8月16日,徐部退至湖北,由廖磊指揮,駐大別山南麓以側面阻擊沿長江北岸來犯之敵。

9月29日,日軍以海陸空三軍配合作戰,攻陷田家鎮要塞,10月24日,日軍破黃陂,打開通往武漢市的最後一道屏障。徐所屬二十六集團軍在潛山王家牌樓一戰傷亡慘重,徐遂率部往平漢鐵路(京漢鐵路)以西轉移。

武漢保衛戰已堅持五個月,經歷了大小戰役數十次,傷日軍陸軍五萬,擊沉艦支過百,毀日軍飛機百餘架,雖然最終仍然不能抵擋日軍絕對的優勢,但是也達到了消耗敵人、在一定時間內阻攔敵人前進的戰略目的。1938年10月25日,國民革命軍軍委會下令放棄武漢。

武漢會戰末期,李宗仁病癒歸來重執第五戰區軍權。武漢淪陷之後,李宗仁檢點武漢會戰戰況,准備「殺一儆百」,嚴肅軍紀以利再戰,於是沒有後台老闆的徐源泉便成了他整肅的第一個目標。

1939年,李宗仁以「違反軍令」罪逮捕徐至西安關押,電請蔣介石將其撤職拿辦。

徐被關押至1942年,經軍法總監、湖北老鄉何成浚代為在蔣介石面前求情,才得以釋放。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徐永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徐庭瑤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徐源泉

⑼ 我的祖籍誰能告訴我

我從那裡來,故鄉今何在?

尋根問祖是中國人、尤其是遷居他鄉或飄零異國的炎黃子孫們永遠割捨不斷的歷史情結。提到尋根,人們自然聯想到中國古代八大移民集散地——山西大槐樹、蘇州閶門外、江西瓦屑壩、麻城孝感鄉、山東棗林庄、廣東珠璣巷、福建石壁村、河北小興州。這八大移民聖地以其在歷史上移民規模大、影響深遠而聞名遐邇,或載於口碑,或書之典籍。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移民聖地之一的湖北孝感鄉幾乎被歷史湮沒,致使當今湖北人和四川人數典忘祖、鮮知其事。

何處尋蹤孝感鄉

如果你問四川人,他的祖輩從何處來?他們多會回答是從湖廣麻城縣或麻城孝感鄉而來。此說可征諸縣志。如民國《南溪縣志》稱:「今蜀南來自湖廣之家族,溯其始,多言麻城孝感鄉。」 又如民國《榮縣志》曰:「洪武二年,蜀人楚籍者,動稱是年由麻城孝感鄉入川,人人言然。」 又可見之家譜記載。如內江《周氏族譜》:「洪武出治,我聖祖仁皇帝遂下詔旨令湖廣黃州府麻城縣孝感鄉填實四川。我祖奉命襁負其子,入川於紅合鄉落業。」 又如隆昌《劉氏族譜》:「吾家起自湖廣麻城縣孝感鄉,明初入蜀。」 由此可見,麻城縣曾有過孝感鄉,其地名並非虛構。然而查檢當今麻城市行政區劃或鄉鎮名錄,是找不到孝感鄉這一建置和地名的,使得許多尋根者斷然否定曾經有過孝感鄉的歷史存在。

在當今麻城市版圖上找不到孝感鄉,並不意味著古麻城縣沒有孝感鄉。光緒《麻城縣志前編》之「疆域·鄉鎮」 載:麻城縣在「明初分四鄉,曰太平、曰仙居、曰亭川、曰孝感,統一百三十里。成化間並為九十四里,並孝感入仙居為三鄉。嘉靖間析太、仙二鄉二十里入黃安,止七十四里。」(註:此處之「里」 為里甲,110戶為里,里分10甲)孝感鄉在明初即見記載,至成化八年裁撤並入仙居鄉,作為建置和地名在明代雖只存在百餘年,然其影響卻延綿數百年。

孝感鄉位於麻城縣西北,北境與河南省接壤。因地處偏僻,政令難施,嘉靖二十一年麻城縣監生李大夏等上書朝廷請求建縣:「本縣全場姜家畈,接壤黃岡、黃陂邊隅地,近信陽、光山、羅山等州縣,路通牛頭山、牢山等寨;地僻民頑,官難遙制,盜賊出沒,數被劫殺。乞於姜家畈設縣治,保障地方。」(《讀史方輿紀要》)李大夏等人的意見得到巡撫湖廣副都御使陸傑和巡撫湖廣監察御使史褒善的贊同。但建縣主張也受到地方官吏和鄉民阻撓,勘測地界亦無法進行,使建縣之事不得不暫中止。嘉靖二十六年,黃州知府郭鳳儀上書再陳建縣事,得到麻城籍戶部尚書耿定向的大力支持。特致函前湖廣右副都御使馮岳以爭取支持。嘉靖三十九年,耿定向在京城又與新任湖廣巡撫劉倫面商建縣事宜,劉倫很為重視,並即將建縣之事交麻城縣令蘇松籌辦。不久,劉倫離任,建縣事再被擱置。次年,耿定向奉命視察西夏,途中偶遇新任湖廣巡撫張雨,又與張雨洽談建縣問題。此際監生王國任聯絡了一批蓍宿聯名上書,於是巡撫張雨令下屬集議建縣事宜。黃州知府應明德、同知袁福徽、巡按湖廣監察御使唐際祿、布政使徐南奎、按察使劉斯潔均贊同建縣,建縣之議至此遂定。嘉靖四十一年,禮部尚書徐階竭力襄助,嘉靖四十二年春,經戶部復奏,朝廷批准正式建縣。擬析麻城縣太平、仙居二鄉二十里甲,黃陂縣灄源鄉八里甲,黃岡上中和鄉十二里甲為新建縣屬地,定名為新安縣,嗣後改名為黃安縣(今紅安縣)。此乃史有孝感鄉證據之一。

據《麻城縣志》、《紅安縣志》載:麻城縣原有版圖面積4500多平方公里,現約有3607平方公里,析出仙居鄉千餘平方公里(原孝感鄉面積為千餘平方公里,占麻城縣總面積的四分之一);黃安縣原有版圖面積約1976平方公里(民國時期劃出180平方公里與河南新縣及湖北大悟縣,現版圖面積為1796平方公里)。由此可知,黃安縣有近半人口和土地是從麻城縣柝出,而孝感鄉為麻城縣邊隅,地接河南,相當於今紅安縣七里坪以及城關(姜家畈)一線東南的大部為原孝感鄉屬地。原孝感鄉小部屬地留在了麻城縣。如麻城《鄧氏宗譜》載其祖自江西遷來後世居孝感鄉鄧家磅村,而鄧家磅村自孝感鄉劃入黃安後一直屬麻城浮橋河鄉。此乃史有孝感鄉證據之二。

黃安縣自建縣至晚清,一直設置三鄉(亦稱為里)未曾更易,即沿用原鄉里之名-----太仙(太平鄉、仙居鄉的縮稱)、中和、灄源。民國時實行縣、區、會、甲建制,全縣設10區,笫五區名為仙居區;1929年5月紅七軍在黃安建立蘇維埃政權,全縣亦劃為10區,第五區仍名仙居區。1947年9月,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建立黃安解放區,全縣劃為7個區,其中有名太仙區者,乃沿襲明清舊稱。這里所稱之仙居鄉,實為原孝感鄉舊土,原孝感鄉已是有其地而無其名。此乃史有孝感鄉證據之三。

據上,可以確切地說,移民聖地孝感鄉地跨今紅安縣、麻城市,大部分在紅安縣境內。

孝感鄉移民與「湖廣填四川」

麻城孝感鄉向外移民起自何時於史缺載。據《石柱廳鄉土志》載,有陳氏於「宋高宗時由楚北麻城孝感鄉同馬氏同來」之說。它告訴我們二條重要信息,一是說明孝感鄉之名在宋代已有,二是說明至遲在南宋初孝感鄉己零星向外遷播。然而大規模向外移民,是在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

大規模移民的要件是遷入地有足夠廣袤的地理空間容納眾多人口,四川在元明、明清之際具備了接納大規模移民的條件。

元、宋之戰曾使四川人口銳減。據《內江縣志·內江舊戶多楚人說》:「宋元爭蜀,資、內三得三失,殘民幾盡。迨元一統,則己地荒民散,無可設官。一時資州、內江、資陽、安岳、隆昌、威遠,州縣並省,終元代九十年未復,惟安岳復於順帝至正元年。」 這是說四川人被殺得無民可牧,故元朝廷無法設置地方官府。《潼川府志·九賢祠記》載元軍屠川雲:「元法:軍所至,但有發一矢相應者,必盡屠之。蜀人如余玠……諸公堅守不下,故川中受禍獨慘。」 余〔王介〕守土抗戰八年之久,「使敵不近邊,歲則大稔。」(《宋史·余〔王介〕傳》)余〔王介〕遭權臣所忌,召回臨安奪職削權,〔王介〕郁憤而死,蜀事更無可為之人。於是蒙軍如破竹之勢攻佔全川,所到之處,盡行「元法」 。各州縣百姓逃之不及,被捕獲者以五十人為一聚,「以刀悉刺之,乃積其屍至暮」 ,日日如此,屠殺不止。僅在成都,「城中骸骨一百四十萬,城外者不計。」(袁桷《清容居士集·史母程氏傳》)漢州城破,元軍屠城,「血洗焚盪,死者十餘萬家。」(袁桷《清容居士集》卷34)以每家5口計,則為六十萬人左右!按此數計,元軍「屠成都,焚眉川,蹂踐邛蜀鼓漢簡池永康,而四川人十喪七八。」(楊士奇編《歷代名臣奏議·論救蜀四事疏》)又有欲乘舟避兵禍者,因擁擠落水「以數十萬計。」(佚名《昭忠錄》)據馬端臨《文獻通考·戶口二》資料,南宋嘉定十六年四川戶數達2590092戶,人口達6610831之多,到至元十九年僅為12萬戶,元朝數十年的恢復尚不足宋末的1/20,足見元蒙對四川屠戮之慘。洪武四年,湯和、傅友德等滅明升大夏政權,洪武五年統計戶數僅84000戶,知川人雪上加霜,又遭屠戮,稱四川人「十喪七八」是可信的。故向四川移民勢在必行。

大夏政權據川十一年,在明玉珍時已有孝感鄉民向四川移民。如內江《吳氏宗譜》:「因楚中紅巾之亂,奉旨來川落業。」 又如隆昌《韓氏族譜》:「吾祖肇自山東……遷……孝感鄉。明祖龍飛……元主北遁,遂將麻城著土之民,詔令入川。吾祖……於洪武元年入川。」 許多族譜中稱是「奉旨入川」 ,然洪武五年之前四川屬明玉珍管轄,朱元璋政令怎能通行四川?想必大夏政權有過號召移民的「詔令」。此際有一定數量移民入川,其原因一是鄂東(今黃州市范圍)是紅巾軍根據地,明氏之兵多楚黃籍,故有招徠鄉人壯其勢之舉,明氏號召必有人響應之;二是紅巾軍與朱元璋爭鋒的主要戰場在鄂東、鄂北,居民為避戰亂亦願遷徙四川;三是據《明氏實錄》載其所征賦稅「十取其一,農家無力之徵。」 輕賦薄徭也吸引大批鄉民奔蜀。明氏偏安一隅,能使四川人口增至約15000戶左右(李世平《四川人口史》四川大學出版社1987年,134頁),也是很不容易的。

自明玉珍開移楚民實蜀之先河,洪武四年後明朝組織了更大規模的向四川移民。見諸當時族譜記載,比比皆是。如內江《周氏族譜》載:「明初,詔以湖廣世族安播四川,我明器祖遂偕至戚雷華輔偶行入川。」 又如內江《黃氏族譜》載:「明洪武初,以為四川乃近西隅夷地,非德化不能測也,惟孝感鄉人民可以化之。詔飭行專差逐遣。凡明初來者皆麻城孝感鄉人也。」 然查明代史籍,卻不見官方移民文告記載,惟民國《瀘縣志·藝文志》載崇禎時任瀘州分巡僉事吳登啟《招民榜文示》稱「迨我國初,亦移麻民孝感之民,以實富、榮二邑。」 指出朱元璋曾推行大規模移民措施。故明初朝廷詔令移民事當屬不謬。移民的成效是顯著的,洪武五年從明氏政權接手人戶84000戶,至洪武十四年的9年間,人戶增至214900戶,增長率為155.83%,且以麻城、孝感鄉人居多。或曰:麻城、孝感鄉幾乎是成建制遷移,何以鄉人遷之不絕?這主要是有人口源源不斷遷至麻城、孝感鄉之故,而遷入麻城、孝感鄉之民,又被不斷遷徙至四川。如簡陽《汪氏族譜》稱:「汪氏世居江南徽州府黔(黟)縣,地名豬市街竹林嘴。後遷湖廣黃州府黃岡縣高河坎汪家集,後又分遷麻城縣孝感鄉蒿枝壩大松樹。至明朝洪武四年,我遠祖兄弟四人奉旨入川。」 又如內江《張氏族譜》載:「大明宣德元年丙千歲,奉旨以江西填實湖廣,遂爾奔楚,既居黃州府孝感鄉……弘治即位,群臣雲西蜀土廣人稀,皇上詔以楚民填實西蜀……」 說明孝感鄉民不斷被補充且又不斷移向四川,人口保持著一種動態平衡。如《湖北方誌》1991年第1期鄒功勇「麻城遷民四川問題初探」 文中提供的數據:洪武二十四年全縣冊定人戶為15809戶,而永樂七年為15810戶,相隔18年僅增1戶,這足以說明人口的平衡狀態。

第二次大規模移民始於清初,仍是因戰爭致使四川人口劇減。造成明末清初四川人口銳減的主凶是張獻忠,對此正史野史多有記載,甚至大西軍中外國傳教士也直書其事。如耶穌會士安文思的《中國新史》載:「叛匪張獻忠率領大軍向省城挺進,所到之處殺人放火。……大量的民眾為了躲避其暴虐而遁入深山藏身,神父們也隨之而逃。」 「他們以各種刑法處死了不計其數的人,或被斬首,或被活活剝皮,或被凌遲碎剮,還有一些人則被折磨的半死不活。他還屠殺了十四萬川兵。因此,全省幾乎荒無人煙」 另一位傳教士衛匡國所著《韃靼戰記》中也有類似記載,證明《蜀碧》等野史記錄的張獻忠屠川事是可靠的。張獻忠屠殺了多少人,難有確鑿統計。張獻忠死後,殘明官軍的互相爭殺、清軍的征剿,四川人口又處在歷史低谷。

據趙文林等著《中國人口史》資料,順治十八年(1661年)四川僅958196人丁,可知其時天府之國的四川己被摧殘得破敗不堪。因此,朝廷對重建四川十分重視,鼓勵外省移民四川是其政策重點。例如順治六年朝廷頒布了《墾荒令》,康熙二十九年平定三藩之亂後制定了《入籍四川例》。故填川之民又有「奉旨入蜀」之說。在此背景下,麻城、孝感鄉民也成為移民潮中的一部分。

麻城、孝感鄉移民四川,不能不談到張獻忠的「新營」。崇禎十六年四月,張獻忠在麻城收5萬7千人,別立一軍為「新營選勇」,這支新營隨張獻忠進川。張獻忠敗後,這些來自麻城的士卒大部落籍四川。如《中江縣志》載一新營老兵事:「楊可舉,字香吾。順治三年脫獻賊之禍。六年投效總督李國英標下……時邑境人稀地廣,朝夕與居者惟投誠數百人。」 這類人在入籍四川的麻城、孝感人中所佔比例甚大。其他填川之民,如作家艾蕪(湯道耕),祖輩原籍麻城孝感鄉,康熙中葉入川定居成都附近。又如1991年版《南川縣志》稱該縣許多移民來自湖廣,尤以麻城孝感鄉鵝掌大丘人為多。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孝感鄉早已不復存在,而麻城填川之民或用舊名孝感鄉,或稱麻城縣,可見孝感鄉這一歷史地名影響之久遠。從移民史角度看,麻城和孝感鄉在明末清初興起的第二次「湖廣填四川」中多有混淆,然麻城還留有原孝感鄉一部分舊土,以懷舊之情而續用原籍之名或用麻城為祖籍都不為錯,故本文在梳理此階段時亦無意分其涇渭,而許多研究移民史家在據方誌和族譜統計時,也將孝感鄉移民歸入麻城縣統計。如胡昭曦先生《張獻忠屠蜀與湖廣填四川考辨》一文便多作此種處理。據此,麻城(含孝感鄉)填川之民見於縣志所載者,如《廣安州新志》:「大率黃麻籍四之,永零籍五之,豫章籍二之……」 ;《大邑鄉土志》:「全資二湖、江西、兩廣、山陝之人來邑墾荒生聚。麻城人較多,江西、山陝次之……」 又如《合川縣志》所載清初麻城籍鄉民遷入計17戶,仍占同期各地遷入移民數之首。可見在湖廣填四川的第二次大移民中,麻城、孝感鄉移民佔有重要位置,對重建四川的貢獻當不其他地方移民之下!

閑話麻城孝感鄉移民

在撰寫本文時,欣悉重慶市在建「湖廣填四川博物館」 。川渝兩地的居民,絕大多數是湖廣填四川移民的後裔,在建的「湖廣填四川移民博物館」將重現當年移民遷徙的歷程,並展示先輩們的奮斗歷程。我以為麻城、孝感鄉移民不僅是「湖廣填四川博物館」中濃墨重彩的一筆,而且也為我們留下許多可資敘說的話題。

首先是麻城、孝感鄉移民可以作為「新客家」文化研究的課題。羅香林先生《客家源流考》一書被認為是1949年以前家客史研究的最高水平。書中明確指出,湖北有二個非純客住縣:紅安縣、麻城縣,總人口約15萬人,而對紅安縣、麻城縣的表述,總是割不開移民聖地孝感鄉的。紅安縣、麻城縣的這15萬客家人應是江西填湖廣時,從江西遷來的客家先民後裔。孝感鄉客家先民移居四川時,帶去了那些客家民俗文化?例如四川民間凡遇婚嫁喪壽或慶賀開業、請「滿月」等等,傳統席面多為備辦九種葷菜宴客,此即俗稱「九大碗」或「九斗碗」。此種「九碗」待客之俗即源於湖北麻城縣孝感鄉。除「九大碗」 習俗外還有那些風俗帶到四川?這方面的研究顯然還是空白。

麻城、孝感鄉民對四川是卓有貢獻的,這種貢獻從「麻鄉約」可見一斑。明永樂年間,麻城、孝感鄉被遷往四川開墾的移民,由於思念故鄉,相約每年推選同鄉代表回鄉幾次,來往帶送土特產和信件。久而久之就出現了由麻城人經營,替人們傳遞財物、書信的麻鄉約商行。這種形式也從成都、重慶等地,逐漸普及到了四川、雲南、貴州等許多大中城市。麻鄉約極大地改善了當時民間的通信狀況,它在中國郵政史上佔有很重要位置。這種惠及民眾的善舉正是他們的創造。

在四川的麻城、孝感鄉移民後裔中,還出現了不少傑出人士。

洪武四年從麻城、孝感鄉落籍四川隆昌的郭孟四,是隆昌郭氏的開山祖。家族繁衍人丁興旺,距今己有600餘年,傳30餘世,估計在世人口5000餘,儼然一大家族。郭氏家族在明中葉已致富,至清嘉慶年間已是富甲一方。萬曆十三年,郭氏在瀘州興辦天成生曲酒廠,是馳名中外的曲酒「瀘州老窖」的原產地,曾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隆昌郭氏笫十九世孫郭書池,光緒年間舉人,曾主持湖廣總督張之洞墾務,被張之洞視為幹才。他在上海創辦了中國公學,又在隆昌開辦了知恥中學。長子郭蔚華乃辛亥革命之中堅,同盟會員;他在知恥中學、敘屬中學任教時,宣傳革命,當時四川革命黨人,多出其門下。郭蔚華有子女七人,長子郭堅白為留法理科碩士,歷任十餘所大學教授,為教育界聞人;子郭士傑是早期共產黨員,曾任安慶地委書記、湖北省委委員,1927年在漢口被捕壯烈犧牲,時年23歲;子郭步陶是知名新聞記者,任《申報》、《新聞報》主編多年,著作頗豐;子郭彝主持鐵道部技術工作,貢獻卓越,授全國勞動模範,享有死葬八寶山的殊榮;子郭彥曾任國民黨軍裝甲司令,現居台灣。郭氏子孫涉身黨政軍農工商文等屆別,人才代出,可稱為是麻城、孝感鄉移民中的典型。

如富順縣羅氏先祖羅尚鳳萬曆年間從麻城舉家入川居富順縣洪合鄉,順治初遷威遠縣羅田口。羅氏以耕讀為本,歷代均有進士、貢生、舉人;又涉鹽業開發經營,是一鹽業世家。傳至十二代世字輩,可謂人才薈萃了。如世字輩中人有:抗日烈士、少將羅世澤,中共四川地下省委書記、烈士羅世文,近代農學家羅世嶷,早年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法學系,並在四川大學、雲南大學任教的羅世齊等等。又如張愛萍將軍,作家艾蕪等,祖輩皆由麻城、孝感鄉移民至四川的。而尚未梳理出的賢良俊傑之士當會更多,這說明麻城、孝感鄉移民及其後裔對養育他們的四川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和回報。

閱讀全文

與黃陂汪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