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黃陂三鮮的做法知道魚丸肉丸是怎麼做出來的嗎
魚丸肉丸是怎麼做
材料
3-4人量:
熟牛腱肉80g(最好是多種香料鹵過的整塊小牛腱)
麵粉1/3小碗約80g,紅薯粉條1小把約80g
花生米20-30粒(生的,最好是紅皮小花生米)
干黃花菜8-10根,干木耳4-5朵,干辣椒2隻
大蔥白1小段約15g(斜切片)
油、醬油各2茶匙10ml
鹽、雞精各1/2茶匙3g
白鬍椒粉1湯匙15g,芝麻香油1茶匙5ml
米醋或香醋2茶匙10ml,水2000ml
做法
1、紅薯粉條、干黃花菜和干木耳分別用溫水浸泡30分鍾,用流動水洗凈。再將黃花菜切3cm長小段,木耳切2mm寬細絲,熟牛肉切成截面約2cm見方薄牛肉片。
2、麵粉用少許水合成面團(軟硬同餃子面),陰涼處醒30分鍾,再用500ml的水浸泡10分鍾(整個面團都浸泡在水中)。
3、中火燒熱炒鍋中的油,爆香乾辣椒和大蔥白片,放入牛肉片稍煸炒,加入1500ml的水改大火煮沸後,加入花生米改小火同煮。約需煮25分鍾。
4、反復抓洗泡好的面團和泡麵團的水,當面團體積縮至原來的1/2,顏色變深時麵筋就洗好了。過程中洗麵筋的水量應沒有另外添加或減少,並留下備用。
5、將洗好的麵筋團分揪成約小拇指蓋大小的小麵筋,逐個加入煮牛肉和花生的湯中。煮沸攪動後,再加入泡發的紅薯粉條、切好的黃花菜和木耳絲。同煮約10分鍾。
6、改大火將整鍋湯汁煮沸,把洗麵筋剩的面水倒入,用筷子順時針充分攪動均勻。再次沸騰時調入醬油、雞精和白鬍椒粉。繼續煮3分鍾後即可,盛入湯盆後淋上米醋(或香醋)和芝麻香油即可。
② 快過年了,黃陂三鮮之一肉糕一斤肉兌多少粉請師付詳細談談做的方法萬分感謝。
將鮮魚去頭去刺去皮30%,豬肉40%肥10%瘦10%澱粉,10%水(也有在裡面加上,半熟的飯磨成的粉,加飯粉的會更結實,經熟)豬肉去骨剔皮,均剁成肉漿,將豆粉、清水、食鹽按比例放入盆內與肉漿攪拌,加入姜入、蔥花等佐料,放入蒸籠,蒸籠底需放置千張或者雞蛋攤的皮子防止滲漏,倒入蒸籠後直接成蒸籠圓形!猛火蒸15-20分鍾,出籠後把肉糕分成4份,然後切成厚約1厘米的長約5厘米長條,裝盤上席,可熟食,亦可冷藏,其味鮮美滑軟,五味俱全。
③ 黃陂三鮮的簡介
武漢黃陂有一句流行語:「鯿魚肥美菜薹香,黃陂三合慶吉祥。」鯿魚,即武昌魚(團頭魴),武昌魚因毛主席在詩中「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吟詠而聞名;菜薹是過去作為皇室貢品的洪山菜薹;而「黃陂三合」則是當地一道流傳了數百年的民間佳餚。來黃陂木蘭山旅遊,這三樣美食都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
「黃陂三鮮」也稱「黃陂三合」,由魚丸、肉丸和肉糕組成,製作工藝繁雜。魚丸一般選用新鮮的鰱魚(或草魚、鱤魚),剖鱗剝皮去鰓剔骨,然後剁成泥,拌入雞蛋清、薑汁、香蔥、精鹽、豬油、澱粉、味精和清水,攪勻,用大拇指和食指擠成一個個圓圓的丸子,逐個下鍋,在水中煮至浮起,撈起備用。肉丸一般選用豬前夾肉剁成餡狀,配上少許魚泥(魚紅,做魚丸後的材料)和各種調料,用湯匙弄成肉丸,在油鍋中炸熟。肉糕跟肉丸的用料相同,只是工藝復雜一些,要在蒸籠里鋪上煎好的豆腐皮(千張皮),將魚肉糊攤平在上面,蒸熟後切成幾大塊,抹上蛋黃,再蒸半小時後出籠,攤涼後切成長條狀。這三樣菜合燒雜燴,肉有魚香,魚有肉味,食魚不見魚,吃肉不見肉「,色香味美,清淡可口。
黃陂素有「沒有三合不成席」之說。逢年過節的家宴,結婚、祝壽的宴席上,「黃陂三合」是壓軸菜。這道菜具有吉祥喜慶的寓意,觀其名,「魚」與「余」諧音,蘊涵了「年年有餘」的美好嚮往;「糕」與「高」諧音,象徵著「步步高升」;「丸(黃陂話念圓)」字更簡單,意寓「花好月圓」、「團團圓圓」。將「三合」連起來,則充滿了年年有餘、合家團圓、步步高升的吉慶色彩。如今,「黃陂三合」已躋身於漢派名菜之列。 也叫「黃陂三合」因為三種菜可以放在一起做一碗菜而各有各的味道。
1941年黃陂人在漢口打銅街開設黃陂合記餐館,把黃陂三合傳到武漢Yeah2,把鄉土菜的質量進一步提高,使得魚丸滑嫩、肉丸松泡、肉糕軟柔,頗受歡迎。
黃陂三鮮是武漢市黃陂區民間的傳統佳餚,已經流傳數百年。三鮮是魚丸、肉丸、肉糕三樣菜看合而為一的統稱。在當地過年或紅白喜事,都會有這樣的菜上席:有「沒有三鮮不稱席,三鮮不鮮不算好「之說。三鮮各有其製作傳統技藝。崇禎年間,李自成率領起義軍攻取了黃陂城,捉了縣官。當地百姓拿出過節才用的魚丸肉丸肉糕招待起義軍,並將其合燒,一菜三鮮,味道極美,深受喜愛。此後黃陂三鮮盛名遠揚。
④ 黃陂區的美食特產
1,油麵
油麵又名黃面、涼面。是湖北東部地區傳統小吃,盛產於武漢市黃陂區、黃岡市、黃石市等地區,純手工製作,無需油炸。
2,蝦鮓
蝦鮓為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東西湖區和孝感市孝南區、漢川市等地特產。為「黃陂區十大名菜「之一。經過「淘蝦瀝干、食鹽腌制、專桶堆積、優質稻米、炒熟磨粉、3︰7(湖蝦、米粉)拌和、佐料混合、涼干水分」等八九道工序10多種配料製成。
3,糍粑魚
糍粑魚是具有濃厚的湖北鄉土氣息的傳統名菜,屬於鄂菜系。是以魚肉為主料,經過腌漬、晾乾後煎燒而成的。在鄂東南地區人們食用「糍粑魚」已是一種嗜好。
4,黃陂三鮮
黃陂三鮮是湖北武漢市黃陂區的地方傳統名餚,屬於鄂菜系武漢菜。已經流傳數百年。三鮮是魚丸、肉丸、肉糕三樣菜合而為一的統稱。
5,汽水肉湖北省的傳統名菜之一,菜名里所說的汽水不是指常喝的碳酸甜飲料,而是蒸鍋中的水受熱蒸餾而產生的汽水。
⑤ 福州傳統肉糕的由來
肉糕是湖北東部地區的一種漢族傳統糕類食品,由紅薯澱粉、魚肉末、豬肉末混合後蒸制而回成。如麻城答有「肉糕席」即以肉糕為主菜,其中武漢市黃陂區、麻城市、赤壁市的肉糕最為著名。肉糕碼在鮮花碗上,呈寶塔形。有紅、黃、白、褐多色,不僅好看,而且味道鮮美。
提起肉糕,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相傳楚王嗜魚成性,但又時常因魚刺卡喉嚨而惱火,許多廚師因此而成了刀下鬼。後來,有一廚師在剖魚時意外發現魚刺很容易和魚肉分離開來,於是把分離出來的魚肉和豬肉混合,配上佐料剁成泥,蒸成塊型。楚王食之,驚喜不已。肉糕從此問世,而且名聲大震。從那時起,廚師告老還鄉把技藝傳流到民間後,人們把肉糕捧為「天子宴席」的佼佼者,所以鄂東人直到現在喜愛吃肉糕的習慣只興不衰。
從古至今,黃陂人一直保持著「無肉糕不成年,無肉糕不成席」的習俗。黃陂三鮮中鮮魚去刺去皮,豬肉剔骨去皮,剁成肉泥,拌上苕粉、雞蛋及作料。
⑥ 黃陂三鮮的做法與大全
三鮮的做法
材料
蝦仁100公克,花枝120公克,回海參120公克,洋蔥100公克,青椒20公克,辣椒20公克,薑末5公克,蒜末5公克,鹽答1/2小匙,雞粉1/2小匙,糖1/4小匙,烏醋1小匙,香油少許,油2大匙
做法
1.蝦仁背部劃一刀去腸泥;花枝切片;海參切塊放入沸水中汆燙去腥,撈起瀝干,備用。
2.洋蔥、青椒切絲;辣椒切片,備用。
3.熱一鍋,放入油、蒜末、薑末爆香,再放入作法2的洋蔥絲,炒數下加入作法1的蝦仁、花枝片、海參塊與作法2的青椒絲,炒至蝦仁變紅。
4.最後加入其餘調味料拌炒均勻即可。
⑦ 怎麼做好吃,黃陂三鮮之肉糕的家常做法
食材
主料
豬腿肉
2000g
草魚
1000g
輔料
生薑
100g
鹽
適量
香蔥
100g
胡椒粉
20g
澱粉
40g
雞蛋
38g
步驟
1.准備好新鮮豬肉。
豬肉剁碎備用。
2.准備好草魚。片下兩片魚肉。
3.魚肉片下大刺,刮下魚肉,剁成泥狀。
4.生薑、香蔥洗凈,切細粒備用。
5.豬肉、魚紅加入生薑、香蔥、澱粉,充分攪打上勁(擠成肉丸可以浮在水面不下沉)。
6.取部分肉泥裝入容器中,將表面抹平。
7.雞蛋磕破,蛋清蛋黃分離於碗中。
8.鍋中水開,放入肉泥,大火蒸制。
9.蒸3分鍾,刷上一層蛋黃液。
10.繼續整5分鍾,再刷上一層蛋黃液。
11.蒸10分鍾,再刷一遍蛋液。
最後再蒸12分鍾,至肉糕熟透。
小貼士
1、為了家人健康,我選擇的豬腿肉,肥膘部分去皮後全部選用。
2、沒有草魚,選用白鰱魚也可以製作。
3、攪拌肉泥時,只可以朝一個方向攪打,切記,不可改變方向。
4、攪打好的肉泥可以取一碗水試試,肉團不下沉即可蒸制。
5、蛋液一層層刷,色澤比較好看
⑧ 黃陂三鮮怎麼煮好吃
我認為最好用自然的水燒開煮就行,然後加上自己的調料,很好吃的
⑨ 武漢特色故事
武漢的小吃很多,著名的小吃有老通城的三鮮豆皮、四季美的湯包、蔡林記的熱乾麵、順香居的燒梅、福慶和的牛肉豆絲、糯米包油條、小桃園的煨湯、田啟恆的糊湯粉、謝榮德的面窩等等。其中又以老通城、小桃園、蔡林記、四季美合稱武漢"四大名小吃",曾經的風光無限,讓很多"老武漢"如數家珍。著名的美食街區有武昌戶部巷、黃陂好吃街、漢口吉慶街等。詩贊曰:
漢皇風光最繁華,十里囂塵百萬家。不是文人才筆大,焉能寫盡各生涯。
芝麻饊子叫凄涼,黃陂街邊賣小吃。水餃湯圓豬血擔,夜深還有滿街梆。
小家婦女學豪門,睡到晨時醒夢魂。且慢梳頭先過早,糍粑油餃一齊吞。
吃新食品較常添,葷素相參價亦廉。麻雀頭酥鵝頸軟,豆黃餅肥藕魚圓。
熱乾麵
武漢熱乾麵與山西的刀削麵、兩廣的伊府麵、四川的擔擔面、北方的炸醬面並稱為中國五大名面,是武漢地區的傳統小吃之一。
據說,上個世紀30 年代初期,漢口有個叫李包的人在關帝廟一帶賣涼粉和湯面。
蔡林記熱乾麵一個夏天的晚上,李包還剩下許多面沒賣完,他怕發餿變質,就把面條煮熟後撈起來晾在案板上。在收拾東西的時候,李包一不小心將油壺里的麻油潑在面條上了。他當時靈機一動,索性把麻油拌和到面條里,然後將面條扇涼。第二天早上,李包將拌過麻油的面條放在沸水裡燙熱,再濾干水放到碗里,然後加上賣涼粉用的芝麻醬、辣椒醬、榨菜、蔥、姜、蒜、醬油和香醋等佐料,頓時香味撲鼻,惹得人們爭相購買。吃過面條後,有人問李包賣的是什麼面,他脫口而出,說是"熱乾麵"。從此以後,李包便專門賣起"熱乾麵"來了,還教了許多徒弟。幾年後,有個姓蔡的徒弟在漢口滿春路開了一家熱乾麵館,店名叫"蔡林記",漸漸成為武漢市經營熱乾麵的名店。
1930年,黃陂的蔡明偉夫婦家在漢口滿春路口打出"蔡林記"的招牌經營熱乾麵,店名的由來是因蔡家門前有兩棵蔥郁的大樹,取名"蔡林記"喻意蔡家生意興隆。正如他們夫婦所期盼的那樣,"蔡林記"因面好、味正,吃法獨特而聲名大噪。"蔡林記"營業面積(1-4層)達490平方米,最高峰日銷售熱乾麵達450公斤。
"蔡林記"熱乾麵的品種的變化:1983年前為三個品種,即叉燒熱乾麵、全料熱乾麵、蝦米熱乾麵。1996年6月18日重張後的擴大為8個品種,即為:全料熱乾麵、蝦米熱乾麵、蝦仁熱乾麵、雪菜肉絲熱乾麵、炸醬熱乾麵、財魚熱乾麵、三鮮熱乾麵、果味熱乾麵。擬推出滋補型的二個熱乾麵新品種。如今,在保持傳統產品熱乾麵的同時,"蔡林記"增加小吃品種達4大類40餘種。而經營熱乾麵銷售額佔小吃品種的46%。
蔡林記的熱乾麵,面彈醬香作料全。說道武漢美食,首先想到的就是熱乾麵,以上世紀30年代創立的蔡林記為代表,這是武漢人最珍貴的味蕾記憶。熱乾麵分了牛肚、牛肉、炸醬、全料等口味,面身筋道,拌上秘制濃香芝麻醬。
豆皮
豆皮本是黃陂的鄉土風味小吃,製法是將綠豆、大米混合磨漿,在鍋里攤成薄皮,內包煮熟的糯米、肉丁等餡料,用油煎好。"老通城"酒樓的特級廚師高金安精益求精,以鮮肉、鮮蛋、鮮蝦仁為主製作餡料,創制出三鮮豆皮,皮包金黃發亮,入口酥鬆嫩香,更加膾炙人口,人稱"豆皮大王"。毛澤東品嘗四次,次次贊賞。外地人和外賓到武漢來都以能吃到老通城豆皮為快。
老通城的香豆皮,皮酥米糯直流涎。創辦於1931年的老通城有"豆皮大王"之稱,曾接待過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等多位中外政要。出品花樣繁多的小吃,以三鮮豆皮最出名,皮兒金黃,糯米香軟,餡料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