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武漢黃陂 > 黃陂公益超人網站

黃陂公益超人網站

發布時間:2021-03-09 19:49:14

① 武漢市黃陂區公益超群志願者為什麼要尋訪抗日老戰士

獻愛心抄本是當今社會正能量,也是襲不可能停止的腳步,希望在公益超人的帶動下,能喚醒社會更多有識知士、特別是當地政府部門的有關領導,要以公益超人為榜樣,多為社會上弱勢人群著想,只要人人獻岀ー點愛(這也包括政府部門的所有領導在內),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② 能否給我一些道德故事要注重於道德。

第三屆全國道德模範先進事跡
一、 助人為樂
許月華,女,漢族,1956年10月生,中共黨員,湖南省湘潭市福利院供養人員。
她12歲時高位截癱,兩個小板凳是她行走的支撐;17歲時,她被送進了社會福利院,開始了新的生活;現在,她是130多名孤殘兒童的「媽媽」,撒播著偉大的人間母愛。37年來,她始終自強自立,樂觀向上,熱心助人。她的事跡在網上熱傳,無數網民為之動容,親切地稱她「板凳媽媽」。
在福利院,許月華從沒有休過節假日。有回她腎結石急性發作住院,剛出院她就直接進了福利院幼兒宿舍,一工作就是30多個小時。「我要把欠孩子們的時間補回來。」護理班長心疼她:「月華,你這樣下去會累死的。」許月華輕輕一笑:「真這樣累死,我樂意。我還留了幾十塊錢,就拜託你替每個孩子買件衣服,算是我給他們的一個紀念。」
隨著福利院收養的孤殘嬰幼兒不斷增多,許月華撫育的「兒女」也越來越多,最多時同時帶著15個。為了方便,她讓孩子們都睡在自己的床上。床鋪太窄,就不斷加寬,最後加寬到了5米,她那張大床成了一座小型幼兒園。白天,許月華給他們餵奶,換尿布,陪他們玩,逗他們笑,常常忙得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晚上,這個剛睡下那個又醒了,這個剛停止哭那個又扯開嗓子喊,許月華從沒睡過一個安穩覺。37年裡,許月華帶大了138個孤兒。一批孩子走了,又一批孩子來了。這些不少都已成家立業,他們在填履歷表時,在「母親」一欄里,寫的都是一個共同的名字:許月華。
許月華2010年被人民網評為「十大責任公民」,2011年被中央電視台授予全國「三農」人物奉獻獎。

(減縮事例、感悟):
許月華
她命運坎坷,1歲喪父,12歲喪母,為謀生計她跑到鐵路上撿煤渣,被從背後駛來的火車碾碎雙腿。
一天,她看到,一個不到兩歲的小孩,搬張小凳子學走路。她想,自己也可以用凳子把身子頂起來走路……於是,她主動請纓,撐著板凳,以殘缺之軀做起了138個孤兒的媽媽,一做就是37年。
她是許月華,第三屆全國道德模範。
難以想像,一個失去雙腿的姑娘,是用怎樣的勇氣和毅力「站」在了板凳上。
從失去雙腿的少女,到來去自如的「板凳媽媽」,苦難讓只有半截身子的許月華釋放出了強大的力量——
就像,苦難中盛開的向日葵,面向太陽,頑強綻放。
郭明義
一個鞍鋼礦業公司齊大山鐵礦生產技術室采場公路管理員。
他追求純粹,做好事不求人知,矢志不渝地追求真善美。他善小而為,15年裡每天提前2小時上班,16年間為失學兒童、受災群眾捐款12萬元,20年來55次無償獻血,挽救數十人的生命。他堅信奉獻使人快樂、助人使人幸福,數十年如一日地用自己的博大愛心、滿腔熱血鑄就了人間大愛,被譽為「愛心使者」、「雷鋒傳人」。
德不孤,必有鄰。郭明義不僅自己無怨無悔地無私奉獻,還帶動身邊工友和全國各地誌願者投身社會公益事業,形成了以他名字命名的愛心團隊。目前,郭明義愛心團隊下設的希望工程郭明義愛心聯隊、郭明義無償獻血志願者應急服務大隊、郭明義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大隊等7個大隊,僅在鞍鋼礦業就有成員近萬人,全國已有4萬餘人加入到郭明義愛心團隊,全國各地不斷傳來郭明義愛心團隊分隊成立的消息。

頒獎詞:向助人為樂模範致敬!
善行無疆。是你們用自己平凡的舉動,幫助那些貧病幼弱者,讓他們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是你們,用包容世界的同情心,顯示了人生價值的所在,讓愛與付出成為社會和諧的主旋律。
二、誠實守信
孫東林,男,漢族,1970年12月生,武漢東方建築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湖北省「信義兄弟」建築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
1989年,出生於農民家庭的孫東林與哥哥孫水林組建起一支建築隊伍,開始在北京、河南等地承包建築工程。20多年來,孫東林守信如金,不論是對承包的工程,還是對農民工兄弟,都講一個誠信,都講一份責任。孫東林常說:「我也是農民出身,農民工兄弟跟咱辛苦幹了一年,還拖欠他們的工錢,怎麼能說得過去呢,明年誰還跟咱干呢?無論遇到多大困難,絕不能影響工程質量、絕不能拖欠農民工兄弟一分錢。」
20多年來,像這樣的事情不勝枚舉,正是憑著這種「講誠信、重質量」的堅持,孫東林參與了北京順義區幾乎所有重點工程的施工,而且個個都是樣板工程。2010年2月9日,為了搶在春節前將農民工的工資發放到位, 哥哥孫水林連夜開車從天津趕回黃陂,卻在南蘭高速河南蘭考段遭遇重大車禍,一家五口不幸遇難。為替哥哥完成遺願,孫東林帶上事故車上的26萬元錢,驅車15小時返鄉替兄發放農民工工錢,錢不夠發,孫東林毅然從自己的賬戶上取出6.6萬元,仍然不夠發,70多歲的老母宋臘梅把自己的養老錢1萬多元拿了出來。由於孫水林已經遇難,農民工的工資清單已不知去向,孫東林就根據農民工憑良心報出的錢數,報多少給多少,終於趕在除夕前將33.6萬元錢足額發到60餘名農民工手中,完成了感天動地的生死接力送薪義舉。
孫東林的感人事跡經媒體報道後,引起強烈社會反響。各級組織和社會各界紛紛表示支持和慰問,孫東林將社會各界捐贈的33.4萬元慰問金如數捐出,發起設立了湖北省「信義兄弟」農民工幫扶基金會,幫助困難農民工。截至目前,已接受各類捐贈200餘萬元。
今年4月25日,由孫東林擔任董事長的湖北信義兄弟建築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舉行揭牌儀式。孫東林向社會莊重承諾:注重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決不拖欠工人一分錢工資;注重打造名優精品工程,提供優質服務,決不搞偷工減料;簽訂施工合同後,不搞欺詐、不拖延工期;強化企業的社會責任,將積極參加社會各項公益活動,並竭力為困難家庭的工人提供必要的幫助。
社會各界也掀起了向孫東林及孫水林學習的熱潮。孫東林說:「我只是做了我應該做的事。我只是希望誠信的陽光能夠灑遍每一個角落,照進所有人的心裡。」
一諾千金。是你們,用寬廣的心胸,標定了人間的公平;是你們,經歷困苦,信守承諾,顯示了中華文明代代傳承的善良天性!那就是,對待他人,將心比心;對待自己,方正嚴明。

(減縮事例、感悟):
總有一些事讓人淚流滿面,總有一些人讓心充滿溫暖。
他是哥哥,為給家鄉的農民工結清工錢,寒夜上路,不幸一家五口遭車禍全部遇難。
他是弟弟,得知哥哥遇難消息後,義無反顧地趕在大年三十前返鄉,代哥哥將33.6萬元工錢一分不少地送到60餘位農民工手中。
他們在一家五口遭車禍遇難的情況下,不躲、不藏、不找借口,沒有賬目農民工自己報多少工錢給多少工錢,不夠一家人湊錢,
認的是「幹活給錢天經地義」的理,守的是做生意應有的信。
他們生死接力,信守承諾,在當前社會風氣下使人們看到了新的希望。
他們是「信義兄弟」孫水林、孫東林,第三屆全國道德模範。
三、敬業奉獻
鄧前堆
怒族,雲南省怒江州福貢縣拉馬底村鄉村醫生。
28年來,本著對救死扶傷信念的堅守,鄧前堆冒著生命危險,通過一條100多米的溜索在怒江兩岸往來,隨叫隨到出診5000多次,步行60萬多公里為村民治傷療病、防治傳染病,用艱辛付出換來了百姓的健康,用十幾年如一日的溜索行醫詮釋了一個共產黨員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
自從擔任拉馬底村的鄉村醫生,鄧前堆就牢記醫務工作者的職責使命,情系農村,心想村民,隨叫隨到,及時盡責。為給兩岸村民看病,他的行醫之路與過江溜索緊緊聯系在一起,隨身形影不離帶著一個葯箱、一把溜梆這兩件「寶物」。他跑遍了鄉村每一條小道,清楚知道每一戶村民身體健康狀況,誰患過哪種慢性病,誰對哪些葯物過敏,誰家有幾個小孩,他的心中都裝著一本明細賬。他每天在拉馬底村衛生室坐診,一旦接到病人的求助電話,即背上葯箱、帶上溜梆出發。在當地村民的印象里,無論深夜白天,還是暴雨江水上漲,鄧醫生總會及時趕來就診,給病痛鄉親們帶來安康,帶來希望。鄧前堆說:「過溜索再危險,走山路再辛苦,只要鄉親們身體健康,也值得!」
在28年的行醫過程中,鄧前堆謹記「服務鄉親、奉獻家鄉」的信念,對病人傾注了滿腔愛心,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他用傈僳語向村民宣傳解釋艾滋病、結核病、瘧疾等傳染病的防制知識,注射疫苗,服預防葯,隨訪,該村免疫規劃建卡率達100%,接種率達98%,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達90%以上,傳染病防制工作在這里落實到位。
超常的付出,鄧前堆得到的卻是微薄的報酬,過著清貧的生活。家裡除了一台過時的小電視、幾件破舊的傢具和一輛舊的自行車,別無他物。這些年先後有3個人在拉馬底村與鄧前堆一道工作,但是由於工資低等諸多原因離開了鄉村醫生工作崗位。而鄧前堆為了做治病救人的醫生,謝絕了當村幹部,放棄了去外地打工掙錢。鄧前堆說:「我不幹,這么貧窮的村寨,誰願意來干醫生呢?」鄧前堆手中有一大把無法兌現的欠帳條。這兩年,收入微薄的他已經為鄉親們墊付了1000多元醫葯費,但他並不認為是吃了虧。「只要手裡寬裕,鄉親們是不會欠我的。有時候沒有錢,他們就給我送來雞蛋、苞米什麼的。如果他們不主動來還,一定是太困難了。」他覺得自己得到了鄉親們的尊敬和信任,成為大家心目中的自家人、可靠人,這比什麼都重要。
鄧前堆的先進事跡經媒體報道後,引起了國內的高度關注和熱烈反響。面對這些,鄧前堆很高興,也很平靜,他只有一個心願,盼望著有一天村兩端能架起一座可以通汽車的大橋,無論鄉親們得了什麼病都可以用最快的速度送到外面大醫院救治。

(減縮事例、感悟):
懸空30米,跨越120多米的距離,不足20秒就能抵達。
當你以旅遊者心態去嘗試溜索時,你體會到的或許只是溜索帶來「高」與「快」的刺激。
其中的危險,或許只出現在你的潛意識里……
肩背葯箱,緊緊抓住索繩,使勁、蹬腿,緊扣在粗粗鐵索上的滑輪瞬時向彼岸溜去。身下三十多米,是奔騰不息的怒江。
他知道有人曾從他必經的行醫索道上滑落,再也沒有爬起來。陡峭的山路上,他出診5000多次,從來不收出診費。他叫鄧前堆,第三屆全國道德模範。
28年來,他的行醫之路與那條溜索緊緊聯系在一起。他一直希望,村裡人過江不要再過溜索,村裡能架起一座可通車的橋。
2011年2月1日上午9點17分,大年廿九,鄧前堆收到一條來自中央文明辦的簡訊,讓他確信他可以實現修橋心願了……

四、見義勇為
7月,杭州,生死瞬間,一個平凡的女人創造了一個愛的奇跡——她不顧個人安危的驚人一抱,挽救了一個幼小的生命。她叫吳菊萍。人們稱她是中國的「最美媽媽」。
人們感動著,感慨著,傳播著,傳遞著,全世界都知道了吳菊萍救起小妞妞的故事。在關於她的故事中,人們發現,有幾個詞反復出現:本能、普通、習慣性流露——
吳菊萍說:我覺得這就是一種本能,是一個母親應該做的事情;我一直蠻普通的,真沒啥特別的。吳菊萍的丈夫說:她平時和今天所做的都只是這些善良的習慣性流露而已;菊萍也不想大家把她稱為英雄,因為她覺得這是每個人都能做得到的事情。吳菊萍的老師同事說:她平時就是一個挺善良,挺有責任感的人;她伸手救妞妞,其實是這種本性的習慣性流露。吳菊萍的鄉親們甚至說:我們身邊英雄很多,有些人比菊萍救小孩還更英雄;菊萍就是這些好人中的一個。
由此,更讓我們思考的是,這樣一個普通的人,做了自認為普通的事,卻為何在全社會引起如此強烈的共鳴?
其一,普通人的高尚行為更能體現純潔的人性,更具震撼力量。如果接住妞妞的是超人或蜘蛛俠,原本也不值得驚嘆了。而吳菊萍是一個普通的媽媽,有一個8個月大的兒子,她卻以生命的代價去托住一個與自己毫不相乾的孩子。這種「本性的習慣性流露」,看似自然又簡單,其實最艱難,是一種經年的累積,如果不是長久以來的善良積淀,很難想像會有危急時刻愛的爆發。
其二,「最美媽媽」做了別人或許想做但卻未必會做的事,她的行為觸動了人們心中共有的善念。孟子曰:「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依此來看,現實社會中人們在需要幫助的人或事面前止步,確是「非不能也,是不為也」。「最美媽媽」就像一縷溫暖的陽光,照進人們心靈。她於平凡中孕育出人性的光輝,激發了人們心底向善的力量。
吳菊萍那關鍵時刻的一伸手,展現了人性的精彩。人們為這份精彩喝彩,這是向善社會的一大進步。希望每一個普通或不普通的人都能記取這份精彩的傳遞,善待身邊的人,用愛交織身邊的事。
頒獎詞:向見義勇為的模範致敬!
舍己為人。是你們,面對災難和死神大義凜然、知險而上,把平安和生機留給他人;是你們,用流血和犧牲,將災難和危急變成了人民至上、他人至上的高尚情懷的課堂。
(減縮事例、感悟):
如今延續到現實生活中,她擁有一個最響亮的名字——「最美媽媽」。
2歲的妞妞從十樓墜地的一剎那間,她甩掉高跟鞋,向空中伸出了一雙接抱的手……十天以後,妞妞醒了,這是她締造的生命奇跡。
這位名叫吳菊萍的80後母親,很平凡,平凡得沒有人能說出她以前曾做出過什麼驚天動地的事;但她確實又很偉大,中國人傳統的勤勞勇敢、樂觀善良、見義勇為等美德的滋養,讓她在伸手一接的剎那綻放出最美麗的大愛光輝。
網路上,網民們在感動:世界上最動人的傳奇,就是那一接的大愛和美麗;社會上,人們在思考:走近了她,該怎樣熏陶你我?讀懂了她,該獲得怎樣的力量?

五、孝老愛親
孟佩傑,女,漢族,1991年11月生,共青團員,山西師范大學臨汾學院學生。
孟佩傑5歲那年,生父去世。迫於生活壓力,母親將她送給劉芳英夫婦收養。1998年,養母劉芳英患上了椎管狹窄症。經過治療雖然保住了性命,但只能依靠雙拐勉強走路。一年後,養父無法忍受艱難的生活,悄悄離家出走,從此杳無音訊。這一年,孟佩傑只有8歲。
從那時起,孟佩傑便開始承擔起照顧癱瘓養母的重擔。北方的冬天要燒爐子,孟佩傑每天早早起來給爐子添炭、掏灰。身子小,夠不著灶台就站在小凳子上,摔傷、燒傷已記不得多少次;為娘倆洗衣服、為養母擦洗身子,手凍得又紅又腫,膝蓋不知磨破了幾層皮;到市場上買菜,不認識蔥姜蒜,她就按媽媽編著順口溜記:「圓圓的是蒜、長長的是蔥,扁扁的豆角綠茵茵……」
2007年,孟佩傑初中畢業,劉芳英的病情卻開始惡化,最終癱瘓並完全喪失了自理能力。還未成年的孟佩傑主動選擇了在臨汾學院隰縣基礎部學習,就近照顧養母。2009年,按照學校的安排,在隰縣上完兩年後,孟佩傑還必須到臨汾(總校)再接受3年教育。孟佩傑做出了令常人難以想像的決定:帶上母親去上學!
為了及時照顧母親,她在離學校最近的地方租了房屋,並向學校申請了走讀。孟佩傑每天的時間都安排得滿滿當當:早上6點,幫養母穿衣服,給她洗臉、梳頭,然後趕到學校上課。中午12點下課後,又匆忙趕回家,做飯、喂飯,給母親擦洗身子、活動筋骨、敷葯按摩、洗漱更衣、倒屎倒尿,換洗床單、被褥,下午兩點再趕回學校上課。下午放學後,她又匆匆趕回家中做晚飯、做家務,服侍母親睡覺。每天就這樣奔波在課堂和出租屋之間。
養母久病卧床、大小便失禁,患上了褥瘡,孟佩傑一天要幫其翻身擦身多次。為防止褥瘡擴散,每天放學回來她都要給養母洗衣服和床單。她還專門跑去向老中醫請教護理方法,天氣暖和時,就抱母親到窗前曬太陽。遇到母親排便不暢時,她就用纖細的手指,幫母親一點點摳出那些又黑又硬的糞便。剛強的母親癱瘓後脾氣也越來越大,孟佩傑就經常提醒自己,不能惹母親生氣,平日里功課再忙,她都會抽出時間陪母親聊天。懂事的孟佩傑從來不亂花錢,時刻惦記著家裡卧床的養母,對養母十幾年如一日的悉心照料,任勞任怨,不離不棄。
2009年,臨汾市委授予孟佩傑母女文明和諧家庭榮譽稱號;2010年,孟佩傑成為臨汾市年齡最小的十佳道德模範。

頒獎詞:向孝老愛親模範致敬!
大愛無聲。是你們用人間大愛,詮釋生活的真諦;用人間至孝,顯示著超越平凡的勇氣。無論天荒地老,無論滄海桑田,是你們的一顆顆赤子之心,見證了中華文明五千年血脈相隨。

(減縮事例、感悟):
5歲時,父親慘遭車禍,她被送到養母身邊;
8歲時,養母病癱,養父出走,她開始一邊學知識,一邊學家務;
17歲,她背著養母上大學……
她叫孟佩傑,今年19歲。第三屆全國道德模範。
人道是:久病床前無孝子。12年,4000多個日日夜夜的照料,
誰家的親女兒能做到?
而孟佩傑,一個90後的養女做到了!
我們可以沒有孟佩傑這般多舛的命途,卻不能失掉孟佩傑這般面對生活的態度 。
盡孝,是一切善德之始,也是一切幸福之源。小孟,祝你和媽媽都幸福!

閱讀全文

與黃陂公益超人網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