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江海市在哪裡
沒有江海市,只有一個江海區,隸屬於廣東省江門市。
江海區,隸屬於廣東省江門市管轄,毗鄰香港、澳門,交通便利。江海區環境優美,是辛亥革命先驅陳少白的故鄉,區內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譽為「人與自然最佳結合林」的主灌河生態防護林、白水帶風景區、體育公園以及佛教名寺茶菴寺等旅遊景點。江海區面積107平方千米,人口15萬人(2003年),轄江南街道、滘北街道、滘頭街道、外海街道、禮樂街道。
㈡ 想知道:江門市 從江海區到那琴半島地質海洋公園怎麼坐公交
2小時21分鍾185.0公里5個紅綠燈
途經:新台高速、西部沿海高速,收費約68元
㈢ 夏天的江海文化公園作文四百字
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嘰嘰叫,問我:「你怎麼這么開心?」「因為我們今天要去江海風情園啦~~
江海風情園里有許多有趣的事物:有令人膽戰心驚的趣橋,有可怕的魔鬼小屋,有好玩的空竹……
其中最令我愛不釋手的當然是空竹了,空竹本是古代宮廷的休閑之物,先被用於健身。我們的教練先給我們表演了如何抖空竹,他將兩根棍子纏在一根線上,再放上空竹,他把兩根根子一交換,使勁一抖,空竹立刻轉了起來,還不時發出蟋蟀的叫聲。
呵!真有意思啊!輪到我們了我迫不及待上去拿了一個,照著將教練的樣子開始玩,一開始還好好的,可是抖空竹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總是抖到一半繩子就自動收了上去,或者空竹不轉了。
我只好虛心去請教教練,教練笑了笑說:「抖空竹也是要有技巧的,要一隻手重,一隻手輕」。說著便抖了起來。哇塞!那空竹簡直就像是教練的左右手一樣,想怎麼轉就怎轉,教練說只要努力就可以轉的好了。我照著教練說的方法做了,真是神了,教練的方法真管用,我轉的越來越好,同學們都嘖嘖贊嘆,連教練也誇我聰明呢!我聽了,心裡美滋滋的。
後面的節目更讓人流連忘返,我們還參觀了著名的海寧寺,重走了「二萬五千里長征」,
學制中國結……個個都使人難忘。
我從這次旅行中懂得了:只要不放棄怒力和追求,一顆不起眼的小草也有點綴春天的價值。
㈣ 海門江海公園跑道多少米
海門江海公園跑道有一干五百米
㈤ 江門江海區龍溪公園一圈多少公里
江門江海區龍溪公園一圈多少公里?你可以打開高德導航地圖測量一下
㈥ 江海區的旅遊
江海區是辛亥革命先驅國叔陳少白先生的故鄉,其故居被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區內有佛教名寺茶菴寺(六祖寺)、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譽為人與自然最佳結合林的主灌河生態防護林、白水帶旅遊度假區等名勝古跡。
江海八景:江海區組織開展「江海八景」評選活動,通過評選該區八個具有地方特色的旅遊景點,最終評出「白水龍光」、「少白故居」、「五祠澤香」、「茶庵古寺」、「綠海丹心」、「釜山明珠」、「江南雅韻」、「羽林春秋」等8個景點為「江海八景」。
茶庵古寺
茶庵寺又名六祖寺,坐落於江門市江海街道五馬歸槽山麓,始建於明代萬曆年間。唐代高僧一行禪師,曾結庵小住,名曰「茶庵」。茶庵建成後,經過大小修繕不下十餘次。歷來供著六祖惠能大師、觀音、伽藍等塑像。寺前築有「洗衲池」、「關刀池」、「拜佛亭」、「化字爐」以及一石門牌坊。牌坊前面刻有「小朱明洞」四字,後面刻有「佛境」二字,都出自清代名人手筆。茶庵寺後山,有辛亥革命四傑之一陳少白先生之墓。20世紀80年代初期,市政府十分重視這一文物古跡的保存,把茶庵風景區命名為「茶庵公園」,列為江門市風景區之一。1981年以來,江門市市政府、江海區政府不斷撥出款項作修葺和擴建茶庵。經過幾年的努力,原有的古跡已經修葺一新,且還新建了一批亭台樓閣,開設了茶廳餐館,又開辟了一個可供劃船玩樂的人工湖。
白水龍光
白水帶旅遊度假區有一溪、三泉、五山環抱,總面積有700餘畝。一溪即麻溪,三泉即紅桃泉、龍口泉、滌凈泉。五山即大華山、鋤頭山、松仔山、紅桃山、葫蘆山。白水帶旅遊度假區有40餘座山峰,風景區內有溪旁山麓、姻緣石及密密麻麻的鴨腳木、相思樹、山松樹等百年以上的老樹,濃密遮天。江門市人民政府於1985年撥款新建混凝土公路,並豎起雄偉的前後門樓牌坊,增建了亭台石橋,還建起了一座有現代化設備的餐廳及抱翠畫廊。景區除了原建有的水月宮、三聖廟、龍母廟、江天一覽涼亭、青雲橋、姻緣樹、采蓮船等遺址古跡,還增建了香港回歸亭、澳門回歸廊、龍光塔、餐廳等景點和旅遊設施。
江南雅韻
江南文化廣場位於東海路與江海路交叉口東側,是江海區重要的文體設施建設項目之一。廣場規劃用地面積3.3萬平方米,綠化面積1.5萬平方米。該工程主要包括表演舞台、健身廣場、活動場地、休閑步道及廣場四周環路等,並配套路燈、園林景觀、停車場、公廁、化妝間等設施。工程於2005年11月28日正式開工,2006年春節前完成並投入使用。
羽林春秋
江海區禮樂街道禮東主灌河沿岸遍種落羽杉,具有「田成方、林成網、路相通、渠相連」田園風光的現代生態旅遊景觀。全長4公里的主幹河,將禮東分為東西兩邊,支長30公里,使禮東呈現河直、路直、基直、林帶直的田園林網化新貌。早在1995年,禮東主灌河就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譽為「人與大自然的最佳結合」。主灌河生態林帶由3萬多株杉樹和少量蒲葵組成,株距不足0.5米,株高平均超過10米,組成了一道天然綠色屏障,抗擊台風、龍卷風和暴潮的侵襲,保障當地農業生產。主灌河沿線,蔬菜新鮮,水產豐富,花木奇異,水果飄香,被廣東省評為「省級農業生態示範區」。主灌河旁邊,有豐澤園、桂花園、楊桃園、順水樓、荷花世界、吉田美食等10多家田園美食企業連綿十里,成行成市。
綠海丹心
綠海丹心即江海綠化廣場,位於東海路與金甌路的交匯處,規劃總面積262.65畝,交通便利,規劃將設置中心廣場、圖書館、會議中心、產品展示中心等配套設施。
五祠澤香
外海五大祠是外海陳氏宗親的祖祠,建於赤嶺山下,朝列莘隱陳公祠(始祖)、泉石祠(4世)、桃溪祠(5世)、定息祠(6世)、筠軒祠(3世),統稱五大祠。五大祠始建於清朝咸豐年間,五大祠堂緊密相連,橫列成排,面積約4100平方米。2000年9月25日,五大祠被市政府列入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4月27日,五大祠由江海區政府移交給外海鎮管理(現為外海街道)。外海街道計劃將五大祠內的朝列大夫祠作為陳氏的紀念館;將桃溪祠建為外海發展史展館;定息祠建為民俗風情館;筠軒祠作為外海文化展覽館;泉石祠建為愛國主義教育展館。
釜山明珠
釡山明珠即釜山公園,位於美麗的蓬江河東南岸,倚鄰秀美的白水帶風景區,從江門大橋至白水帶公園入口處,規劃面積為10.34公頃,是集生態、景觀和休閑於一體的濱江公園。釜山公園建築格調為開放式的休閑性公園,由釜山景觀瀑布、景觀平台、中心廣場、航模基地、濱江大道及「七大星月」等組成。內設園林小景、濱江走廊、親水平台、噴泉步道、景觀廊、休息廊、花架等,配備了高級的音響和路燈燈飾。
少白故居
少白故居位於江門市江海區外海鎮南華里,由中國民主革命先驅陳少白自行設計。故居分兩處,一橋(白橋)相隔。橋的一邊是「白園」,另一邊是一座「三合院」式的居所。始建於1929年,1931年落成。自陳少白逝世後,其家人多旅居外地,樓宇日久失修。1991年春,外海鎮政府(現外海街道)對「白園」和園內的「莎蘿坪」、「粥鍋亭」、「瞻雲台」等建築,以及「三合院」和院內的「亞字樓」等都進行了修復,並在故居內設立「陳少白事跡陳列館」,陳列大量名人字畫及歷史文物,使故居還其原貌。
外海沿江海鮮食街
位於西江河岸,總用地面積230畝。上世紀90年代,以生猛河鮮作招徠,曾被海內外譽為外海的「柬埔寨」。據一位「老江海」回憶說,2000年時,如今的外海沿江海鮮食街所在之處還是一片荒地。2000年後,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引導下,外海沿江海鮮食街逐漸形成,不僅越做越旺,更吸引了不少中山古鎮的人到這里吃飯。政府已投入數千萬元資金,完成了食街主幹道路及下水道、綠化、街燈、休閑公園等基礎設施建設,同時還計劃興建臨江觀景台6個,停車位1000多個,公共綠化休閑區15萬平方米,發展海鮮酒樓、娛樂休閑中心13家。
江海路滘北食街
10多年前,因滘北擁有便利的交通條件和良好的自然環境,海鮮城酒家、南海漁村、順德漁村、同樂酒家、江灣大酒店、黃鱔飯等10多家飲食企業便先後落戶江海路沿線。經過10多年來的滾動發展,這些酒樓不斷增加投資,擴大經營規模,南海漁村、順德漁村、假日農庄、同樂酒家等已經成為聞名遐邇的飲食企業,滘北也成為江門頗負盛名的飲食業聚集地。2005年,滘北又引入了三星級的江灣大酒店,建設了南粵酒店,江海路沿線的飲食服務業影響力進一步增強。
㈦ 江海區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江海區環境優美,是辛亥革命先驅陳少白先生的故鄉,區內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譽為人與自然最佳結合林的主灌河生態防護林、白水帶風景區、體育公園以及佛教名寺茶庵寺等旅遊景點。
南泉花園
南泉花園位於江門市江海區東海路以東,江翠路以南,五邑路以北,德泉路以西。南面與江海區政府遙相對望,北靠江門市高尚半山別墅區。
南泉花園以營造「有山有水、高低起伏、錯落有致、水繞人家」的人造自然景觀,戶戶有景觀,有著「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的景觀空間意境。
茶庵公園
茶庵寺是江門市郊一處著名的名勝古跡,坐落於江海區外海鎮的五馬歸槽山麓,距市區約十公里,是一處風景幽美的好去處。相傳唐朝天文學家、高僧一行禪師游嶺南一帶時,來到此地觀察天象,繪制星圖,在此結一小茅廬居住,以種茶度日,草廬名為「茶庵」。
一行高僧俗名張遂(公元682一727年),是中國古代偉大的天文學家,與祖沖之、張衡、李時珍齊名於世。一行高僧畢生致力於研究天文地理,漫遊全國各地。唐中宗神龍初年,他到過新會縣,喜愛外海的五馬歸槽山,便在山麓搭起茅庵居留下來,晚上觀測天象、繪制星圖,對天文地理氣象作深入研究。
茶庵附近一帶的民眾,十分敬仰一行高僧的學識與為人。明朝萬曆年間,外海地方有一位名叫陳吾德的進士,非常敬慕一行高僧的名望和功德,他倡議建造一座磚瓦結構的寺廟作為永久的紀念,此寺廟以一行高僧的小居「茶庵」為名。從此「茶庵寺」得名並流傳現在。
茶庵寺前面不遠,立著一座古色古香的牌坊,上刻有「小朱明洞」四個大字。原來「朱明洞」是羅浮山的一著名景點,人們認為此地可與羅浮山的「朱明洞」相比美,並具有自己清靜幽雅的特色,因此稱為「小朱明洞」。牌坊的背面刻有「佛境」兩個大字,遊人到此,頓感已步入凡心清靜之佛界了。
「小朱明洞」牌坊往前不遠有一水井,井旁立一石碑,刻有「龍溪第一泉」字樣,此乃著名的「無葉井」。相傳此井為一行高僧所開鑿,井徑一尺多,井深五尺余,泉水清冽甘美,用此水泡茶,甘醇可口,別具風味。此井還有一個獨特之處:井的上面周圍都覆蓋著濃密的樹丫,但始終沒有一 片枯葉能夠飄進井裡,因此名為「無葉井」。再往前拾級而上,就是「茶庵寺」,寺門兩旁有一對聯,聯曰:「無樹悟真詮記三乘法,種茶遺舊跡開一洞天」。門櫥正中刻有「茶庵」二字,字跡秀麗端莊。從正門進寺,右出園門有槌聯曰:「人座春風三徑竹,客來今雨一杯茶」。寺左側前面的台階上樹立一座似真人一般的一行高僧全身像,供遊人瞻仰。寺前右坡上有「渴思亭」,是紀念一行高僧種茶遣跡之處,亭邊有一石碑刻有「唐一行禪師種茶處」字樣。再往前還建有「望月亭」,這是當年一行高僧夜夜觀察天象之處。1983年,江門市人民政府將茶庵寺開闢建設成為頗具規模的「茶庵公園」。公園門前有塊近十噸的巨岩,下面刻有「茶庵」二字作為勝跡的標記。
外海五大祠
外海鎮多姓陳,自元至正十年(1350年),陳氏先祖遷到外海定居,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陳氏家族人丁繁衍,歷代人才輩出,外海的別名「龍溪」也是陳姓人為紀念曾避難於福建漳州龍溪深山而命名的。
從前外海的祠堂,星羅棋布,最宏偉的是「外海鎮陳氏五大祠」,五大祠位於外海東部的赤泥山下,因而鄉下人多稱其為「東頭祠堂」。
陳氏五大祠是外海陳氏宗親的祖祠,始建於清朝咸豐年間,五間祠堂緊密相連,橫列成排,氣勢不凡。始祖朝列大夫莘隱陳公祠坐落在赤泥山下,泉石祖祠和筠軒祖祠在其右側,桃溪祖祠和定息祖祠在其左側。
外海五大祠
祠堂佔地約4100平方米,為三進並列而建,採用單檐布瓦硬山頂,藍琉璃瓦剪邊,抬梁與穿斗相結合梁架結構,保有鮮明的清代建築藝術風格,建築規模宏大,形態壯麗,布局嚴謹,結構精密考究,以莘隱陳公祠為中軸線,左右對稱布局。祠堂內外石牌坊林立,巨型大柱上掛著長聯,記錄先祖功德。祠堂雕梁畫棟,裝飾華美,無不體現出清代建築的精美繁復和藝術風格。
文革期間,五大祠曾遭破壞,但令人高興的是,它的整體建築風格得以較好保留。2000年,市政府將其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4月,區政府將五大祠交由外海鎮政府管理、使用。為保護文物、並將五大祠建成一個文化陣地、旅遊景點,外海鎮委、鎮政府多次進行修葺,使其逐步恢復原貌。新修的五大祠門前廣場如今已成為外海人休閑玩樂的好去處。
陳少白故居
陳少白故居位於江門市江海區外海鎮南華里。由陳少白自行設計。故居分兩處,隔河相望,以自橋連為一體。橋的一邊是「白園」,另一邊是一座「三合院」式的居所。始建於1929年,1931年落成,佔地面積兩畝許。自少白逝世後,其家居多旅居外地,樓宇日久失修,漸顯頹敗。1991年春,外海鎮政府撥出巨款,對「白園」和園內的「莎蘿坪」、「粥鍋亭」、「瞻雲台」等建築,以及「三合院」和院內的「亞字樓」等都一一進行了修復,並在故居內設立「陳少白事跡陳列館」,陳列大量名人字畫及歷史文物。使故居還其原貌,煥發青春。
禮樂向東花卉
禮樂向東村種植桃花、菊花已有20多年的歷史,大概是1980年左右,由一戶陳姓的幾兄弟從廣州芳村引進桃花、菊花種苗回來,初時發動親戚試種,後來其他村民學樣種植,現在發展到家家戶戶都種花。當時市區還很少鮮花賣,由於向東花卉的種植,供應市區的花就逐漸多了,插花的市民不斷增多。起初村民賣花要到江門幾大市場、由於人民的生活不斷提高,花卉的供需求也不斷增大,政府為方便市民,建成迎春花市,經歷了中心市場花市(現時的人民醫院後面市場)、蓬萊迎春花市(現時的兒童公園到體育館對面路口)等等。勤勞的向東村民,不斷拓寬花卉的銷路,從新會、開平、恩平、台山到中山、珠海等,銷售網路不斷擴大,花卉產銷省、港、澳,成為享譽五邑的桃花村。
由於禮樂地處流溪河畔的平原,土地肥沃松軟,宜於桃樹生長,故桃花越種越艷麗,逐步成為迎春花市中不可缺少的「角色」。向東村的桃花,色彩鮮、花期長、花朵大,含蕊多、花瓣重疊,非常漂亮。每近春節,買一株蓄勢待發的桃花,把盎然的春意帶回家,並借它表達在新的一年,大展宏圖,愛情甜甜蜜蜜的美好祝願,已成為市民的一種習俗。
釜山公園
釜山公園是集生態、景觀和休閑於一體的濱江公園,位於美麗的蓬江河東南岸,倚鄰秀美的白水帶風景區,從江門大橋至白水帶公園入口處,規劃面積為10.34公頃。
釜山公園建築格調為開放式的休閑性公園,內設園林小景、濱江走廊、親水平台、噴泉步道、景觀廊、休息廊、花架等;配備了高級的音響和路燈燈飾;成為休閑、婦幼兒童活動中心,公園由釜山景觀瀑布、景觀平台、中心廣場、航模基地、濱江大道及「七大星月」等組成。
㈧ 南沙區濱海公園是在海邊嗎
南沙區濱海公園是在海邊。
濱海公園位於廣州市南沙區大角山腳東側,佔地面積約75公頃,其中陸地面積約56公頃,是廣州市最大的以觀海為主題的濱海公園。公園整體建設融合了南沙三大主體色調:即代表海洋的藍色、代表生態的綠色、象徵南沙作為鴉片戰爭古戰場歷史文化的古銅色。
濱海公園主要分兩部分,一是機動游戲,一是水上娛樂、游泳區。
機動游戲每項目10元/人,有大擺錘、旋轉木馬、摩天輪、海盜船等。還設有一些獎勵性游戲,例如打槍、拋球進桶等。
㈨ 有人知道老的黃陂八景
陂邑十景:
一、鐵鎖龍潭
寒煙百尺古城西,神物何年藉此棲。
夜月揚髯森似戟,春濤起蟄振如鼙。
冥飛鐵柱空留鎖,幻出瓊泉漸作溪。
我欲乞靈消旱魃,豢龍今已屬鯨鯢。
鐵鎖龍潭:在黃陂城內舊縣署西百步外,古時是一片丘陵土墩。墩中有一座古肖寺,寺中神像的坐騎是一泥龍。寺旁有兩根石柱子,高約丈余,明成化年間被風吹折一根,所存一根不知仍在否。傳說上倉龍神違犯天條,被貶凡間附體泥龍。為了將功補過,泥龍樂善好施,每逢陰雨必化做人形在路口為趕路人撐傘相送,或借傘他用。一天,孝女貞姑替母采葯途經此地,突降大雨,無處藏身。泥龍趕緊撐傘相送,於後每當遇雨,即撐傘相送,常來常往,產生了愛慕之情,並將第一次送傘之日定為約會之日,兩人經常約會。這一現象不幸被古肖寺的一惡僧發現,當即用鐵鎖將泥龍鎖住,使其動彈不得。貞姑幾度赴約撲空,不免思念情切,滴下了三滴辛酸的淚水。淚珠落地,竟將地面砸出了三個孔,遂成了一口三眼井。井水翻騰,溢井而出,直漫到泥龍的尾部。泥龍得水,頓時獲得靈氣,大發龍威,上下翻滾,掙斷鎖鏈,帶著貞姑騰空飛去。泥龍滾動過的地方,就成了一汪潭水。而後,有一漁人捕魚時網得一副鐵鎖,所以叫「鐵鎖龍潭」。為了祭祀,明萬曆年間,縣令胡仲瀾興建文昌祠,後來年久失修而坍塌。清同治十年(1871年)又改建為文昌宮,復修正殿一重,中祀歷代帝君先賢。東側有放生池,由放生公所管理。1909年(宣統元年)進步人土打破女禁,創辦了黃陂第一所女子學校--木蘭女校。當時封建傳統觀念畢竟根深蒂固,主事者雖沖破阻力,創辦了女校,但卻顧慮重重,仍把女子視為必加防範的洪水,把校址設在鐵鎖龍潭的中心處,原藏經閣的舊址上,而且四周築起籬笆圍牆,只開一門進出,幾乎與世隔絕。
二、板橋仙跡
巨人何日學凌波,可有芒鞋踏破麽。
曾記踞橋黃石坐,難憑噴水白驢過。
步虛聲逐人無影,腳赤泥穿石不磨。
訝怪仙蹤徒一到,不曾略睡祗留蓑。
板橋仙跡:在黃陂縣治西郊外有石板橋一座,1223年(南宋嘉定十六年)建,明永樂間重修。相傳城西護城河洪水滔滔,百姓進出縣城,車馬受阻,過往極為不方便。黎民百姓急切地盼望能夠架一座石橋。有一年終於開工建橋了,誰知道下石打基時,石料常被河水沖走。正在眾水工一籌莫展、望水興嘆之際,一朵祥雲飄然降落,一位鶴發童顏的老者出現在大家的面前,他望著河水淡淡一笑。眾工匠發現原來是泥木祖師魯班,連忙上前求助。魯班微微點頭,說道:「你們不知道,石料之所以被捲走,是河水中的水蛇精在作怪呢。」說完隨手捏一泥齒丟入河中,霎時白光一閃,血水翻湧,巨浪滔滔。魯班趁機投石鎮水,差人架橋。頃刻之間橋就架好了,但是水中餘波未平,板橋也隨之顫動不已。魯班知道是妖孽在作怪,便走上橋去猛頓一腳,踩出了一道一尺多長的足跡,不僅鎮住了妖孽,而且平息了水患。護城河變成了通途,黎民歡呼雀躍。從此,石板橋上留下了祖師爺魯班的仙跡。
三、西寺曉鍾
浮生底事水雲程,客夜無眠分外清。
大抵鍾聲俱百八,西陵西寺倍關情。
西寺曉鍾:西寺也叫木蘭宮,在小西門外,距離大板橋不遠。根據同治《黃陂縣志》記載:西寺系唐貞觀年間襄州都督尉遲恭所修,明洪武年間重修,為從前朝賀習儀之所,寺中的大鍾系明朝萬曆年間邑人鄭光祿監鑄,重5048斤。縣志有詩這樣描述:竹閣春深夢未醒,木蘭鍾聲動神聽。數聲清越傳空際,敲落銀河萬點星。其曉鍾清脆,回盪晨空,山村田野,一片靜謐景象。圍繞西寺和大鍾,民間也流傳著動人的傳說。相傳始鑄西寺大鍾屢屢失敗,縣太爺坐卧不安,經過多方打聽,才知道武湖有一對漁民夫婦是鑄造大鍾的能手,丈夫叫鐵漢子,妻子叫銀姑娘。縣太爺聞訊大喜,於是馬上命令他們百日之內將鍾鑄造完成,否則問他們的殺頭之罪。夫妻二人也不敢怠慢,隨即燃爐煉鐵,九十九次的澆鑄,終因無人祭爐而未能鑄造成功。眼看百日期限已經到了,鐵漢子深感無望,便與銀姑娘相擁而哭。為了救丈夫,銀姑娘深情地望了丈夫一眼,毅然縱身跳入爐內。鐵漢子想上前阻攔,但是已經來不及了,只扯下了半幅白裙。愛妻喪生,大鍾鑄造成功,縣太爺感嘆之餘,決定親自試敲。鐵漢子言道,此鍾不僅聲音悅耳,而且他走多遠鍾聲也會傳遞多遠。縣太爺不信,賜他快馬一匹,約定半夜子時起程,次日辰時試鍾。鐵漢子依約催馬趕到武湖,黎明棄馬乘舟。剛好時辰已經到了,耳邊傳來了悠揚的鍾聲。鐵漢子觸景生情,思念愛妻,痛哭著將白裙撕碎,當作紙錢拋入湖中祭奠。一會兒,碎裙變成了群群小魚在水中騰躍。於是「西寺曉鍾敲,武湖銀魚跳」的傳說便流傳開來。
四、灄水冬溫
木蘭山麓浚源深,流向東城匯一津。
夜渡呼船常帶月,秋波洗練凈無塵。
群鷗出沒寒猶在,積雪消融臘似春。
□□□□□□□,□□□□□□□。
灄水冬溫:灄水發源於大悟光霧山,由北向南,縱貫黃陂全境,至五通口與諶家磯之間注人長江。據說,有一座「溫泉殿」,溫水奔涌,「溯雪常消青草洲」。傳說上八仙鬧海被下八仙斗敗,受到了懲罰。這時,江海黃龍前來說情,並親自送他們回府。誰知上八仙恩將仇報,反將黃龍扣押在洞府。何仙姑聞訊憤憤不平,救出黃龍逃到人間做了夫妻。黃龍取名齊天龍,何仙姑取名荷花。夫妻二人相親相愛,駕舟打魚為生,也常擺渡助人。一年,大雨滂沱,山洪爆發,良田淹沒,生靈慘遭塗炭。齊天龍夫婦痛徹心脾,駕舟搶險,奮勇救人,使許多鄉親死裡逃生。可他們夫婦二人卻因勞累過度,不幸被洪水捲走。鄉親們四處呼號,八方尋找,後在縣北不遠找到了他們的屍體,人們便將他們夫婦合葬在灄水邊。為了紀念這對捨己救人的夫婦,人們還在他們夫婦的墓前修建了仙侶台和仙侶洞,常年供奉。這件事情感動了上八仙和下八仙,以後每逢冬至忌日,群仙齊集於此,紛紛向河中灑酒祭祀,於是灄水就有了「冬溫」之說。
五、木蘭聳翠
突兀奇峰霄漢閑,相傳千古木蘭山。
翠流斷避煙生石,綠染虯松雲掩嵐。
嶺後一聲清磐動,天邊幾點暮鴉還。
將軍去後無消息,弱柳春來弄小蠻。
木蘭聳翠:縣北60里的木蘭山為荊楚名岳之一。相傳,漢代木蘭山下有一千戶長朱壽甫,膝下有一女名木蘭,聰慧過人,不僅知書達禮,而且武藝超群,每日習文練武在山中,山山嶺嶺都留下了她的足跡,山上遍布她用過的竹箭,好一派「低眉菩薩紅妝樣,怒目金剛劍俠同」的巾幗英雄氣概。當時,胡羌入侵,可汗點兵。木蘭女扮男裝,毅然代父從軍。轉戰十二載,木蘭凱歌還。這時,漫山遍野的竹箭,竟然變成了參天大樹,鬱郁蔥蔥,鮮花怒放,奼紫嫣紅,好象在迎接木蘭將軍的勝利歸來,又好象在歡慶木蘭的豐功偉績。綠的木蘭樹,紅的木蘭花,一經輕風搖動,頓時飛紅搖翠,展現出一幅生動的「木蘭聳翠」的絢麗圖畫。木蘭山不僅以木蘭將軍的家鄉聞名於世,而且以自然景觀和道教聖地吸引各地遊人香客。十景中多已不再,唯此香火不斷,現仍為黃陂縣第一勝景。
六、釣台夜月
石蹬千盤壘一邱,雲根翻動灄源流。
煙籠碧岫疑春曉,月浸澄潭若素秋。
仙去遺蹤空有篆,人來野鹿亦同游。
應憐昔日垂綸者,起位三分有二州。
釣台夜月:釣台其實有岩無台,在縣北5里處的灄水西岸,臨河突兀一塊高達數丈的砂岩,半腰刻有「釣台夜月」四個篆字,顯得古樸大方,幽靜宜人。據說宋代有個隱士,自負清高,一心欲效東漢嚴子陵的隱居生涯,以此圖謀虛名,所以愛在月明風清的良宵,選擇在此高台垂釣。一天,一路人見了問道:「先生,你坐這么高怎麼能看見浮子的動靜?如此垂釣豈不笑話?」宋隱士聽了不屑地一笑,孤傲地說:「哼哼,你知道什麼?象我這樣釣魚的只有雅士嚴子陵知道。」路人呵呵笑道:「嚴子陵是棄官隱居,擔心漢光武帝劉秀來找他出仕,才天天在高處釣魚,實則是為了居高臨下便於觀察,以便朝廷來人時,隨機做出應變之策。皇帝又沒有派人來找你,象你這樣釣魚不是東施效顰嗎?可笑,可笑!」宋隱士聽了大為不悅,索性置之不理。不料瞥見河中月影,只見月影在水中閃動,也象在笑他。他惱羞成怒,撿起塊石頭向月影砸去,頓時水泛波紋,月成兩片。從此,在釣魚台上觀看河中的月影就成兩半了,「釣台夜月」由此而得名,宋隱士則被貽笑後世了。
七、克寨屯軍
黃塵四塞盜縱橫,馳逐何人仗義名。
左澤列柵團練密,依山樹幟指揮明。
不妨婦織還供餉,未輟男耕亦典兵。
封豕長蛇芟剃盡,至今原野寂無燐。
克寨屯軍:舊址在縣北約5里處。相傳宋朝末年,縣北一帶盜匪如毛,經常出沒於鄉里打家劫舍,殃及百姓。由於官兵疲於與義軍作戰,無法顧及地方匪禍。鄉民只好自己組織團練,傍水打樁編織木柵,依山立竿懸掛旌旗。男練刀槍不誤農作,女練紡織籌辦糧餉,人人齊心,戶戶協力,同仇敵愾,除暴安良。黃州知府為了表彰百姓懲惡揚善的斗爭精神,特將「克寨屯軍」列為十景之一。明《黃州府志》有上詩這樣的描述。
八、魯台望道
孤亭突兀倚雲岑,遙望尼山幾萬尋。
松露垂枝疑振玉,篁風送響訝聲金。
芹波綠漾沂川色,杏塢紅分闕里陰。
寧獨兩賢瞻望切,至今思慕在人心。
魯台望道:在灄水河東岸與縣城隔河相望有一個山丘,原名無人查考,後名魯台山。根據明間傳說,宋仁宗時,有一河南人氏逾,欽命其為黃陂縣令,不幸積勞病故,朝廷「官贈開府儀同三司,吏部尚書,加贈司空」。他遺下一子程珀,因年幼路遙,難返河南洛陽故里,於是寓居黃陂程鄉坊。聖上見他是忠良之後,遂命其為黃陂縣尉。後娶孝感女侯氏為妻,夜夢雙鳳投懷,於明道元年(1032年)生一子程顥,號明道。次年(1033年)又生一子程頤,號伊川。程顥、程頤聰慧,勤奮好學,讀經論史,仰慕孔子,於是築台於山椒,遙望東魯孔子的故鄉,所以山名「魯台山」,或者叫「望魯台」,也叫「魯台望道」,後人又建雙鳳亭於其上,是紀念二程的古跡。
九、甘露呈祥
何時垂得山頭露,今日猶傳露未皠。
嶂霧曉滋春爛漫,岩花晴繞寺芳菲。
魯台色借標丹鳳,楚澤煙深上翠微。
聞說有龍祥瑞世,白麟赤雁與同歸。
甘露呈祥:縣東10里的甘露山,因世傳陳武帝時曾降甘露得名。相傳南朝陳武帝時,縣東10里處有一翠嶺,嶺上住著一對夫妻,男耕女織,恩愛和睦。後來他的妻子身懷六甲,臨盆產下一條小龍。丈夫將這個出生物當成怪物,操起一把鐵鍬向小龍砸去,只聽見一聲慘叫,竟斬斷了小龍的尾巴。小龍就地一滾,而後騰空飛向雲端,戀戀不舍地探出頭來向母親哭訴道:「母親不必難過,你老只要喚兒幾聲,兒會回來探望雙親的。」母親聽後害怕其父生氣,忍痛囑咐他「莫回」,而小龍卻聽成了「惡回」。因此,只要聽見母親的呼喚,小龍回來時就雷電大作,雷雨交加。有一年,久旱無雨,禾苗枯黃,人畜染疫,百姓遭殃。小龍的母親眼見滿眼餓殍,生靈塗炭,心中萬分難過。她眼含熱淚,仰望長空,引頸高呼:「龍兒!」頃刻之間,風起雲涌,雷鳴電閃,只見一條禿尾巴小龍,身背南海觀音而來。觀音大士將手中的紫金瓶朝下一倒,於是紫金瓶中滴下幾點甘露,頓時大雨傾盆,禾苗復甦,瘟疫消除,人畜兩旺。於是翠嶺被人命名為「甘露山」,又稱「甘露呈祥」。山下有甘露寺,1567年(明隆慶元年)重建,內祀二程及諸學者。
十、武湖煙漲
平湖氣靄郁層霄,七澤波分入海潮。
望里有天塵漠漠,雲中看樹景寥寥。
濤喧萬馬金戈震,壘卷三江玉帳遙。
賺得將軍渾好武,千年鸚賦憾難消。
武湖煙漲:武湖又名黃漢湖,位於黃陂東南部,相傳為東漢江夏太守黃祖練武習射之處,湖面因日照受熱,水汽蒸騰,濃霧彌天,在黃昏或清晨形成煙霧溟濛的景象,山林房屋,若隱若現,如天上的仙境;人流車馬,隱現其間,如騰雲駕霧。這就是「武湖煙漲」,為黃陂的奇景之一。民間傳說也附會而生。世傳漢時江夏太守黃祖,常到湖邊操練水軍,其坐騎寄放在辛店馬場廟,浸濕的鎧甲就曬在湖中的曬甲山上。因此,該湖成為演武湖,其名也由此而來。後來黃祖兵敗,被孫權梟首示眾。黃祖飲恨黃泉成為鬼雄,仍憤憤不平,在地府重征舊部,占據武湖。每日清晨與生前一樣,操兵演武,只殺得「萬戟凝霜」,「千舸沖浪」,水珠四濺,風沙彌漫,好似濃霧煙雲般。傳說歸傳說,但這煙霧確實給武湖披上一層神秘面紗,放舟湖中,飄飄然有羽化登仙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