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湖北楚劇,戲曲
楚劇舊稱「黃孝花鼓」、「西路花鼓」,1926年改名「楚劇」。流行於湖北,約有100多年的歷史,是在黃陂、孝感一帶的竹馬、高蹺等民間歌舞及鄂東的「哦呵腔」的基礎上發展形成。原是人聲幫腔,鑼鼓伴奏。1920年進入武漢後,受到漢劇、京劇的影響,逐步發展提高,1923年改為絲弦伴奏。解放後,音樂上有所革新,豐富了板式,發展了「小調」,吸收了「高腔」,形成了「迓腔」為主的板腔、高腔、小調三大腔系。經過整理的傳統劇目《葛麻》、《百日緣》、《潑粥》、《獄卒平冤》和現代劇《雙教子》、《追報表》等影響較大。
❷ 楚劇是哪裡的
楚劇主要流行於武漢、孝感、黃岡、荊州、咸寧、宜昌、黃石七地市四十餘縣。舊稱哦呵腔、黃孝花鼓戲、西路花鼓戲,清代道光年間鄂東流行的哦呵腔與黃陂、孝感一帶的山歌、道情、竹馬、高蹺及民間說唱等融合,形成一個獨立的地方聲腔劇種,1926年改稱楚劇,距今已有一百五十餘年的歷史。詳細請參考:http://ke..com/view/51587.htm
❸ 武漢楚劇演員周平階
楚劇是由鄂東的「哦呵腔」與黃陂、孝感的語言、音樂相結合而形成的劇種。其形成初期,只在農村元宵節玩燈時演唱,故又俗稱「燈戲」,後來逐漸出現農閑時演出的麥黃班和常年演出的四季班。 最早的戲班是光緒年間黃陂彭家沖的艾九爹和黃陂橫店張麵糊籌組的兩個戲班。當時的唱腔只有哦呵腔、悲腔、四平以及[思兒]、[探親家]等小調。一個戲班七八個人,常演劇目也不多。光緒二十六年(1900),原在農村演出的戲班開始進入漢口附近的沙口、水口兩鎮,在茶園清唱,兩年之後(1902年)首先進入漢口德租界的清正茶園,開創了楚劇進入城市演出的歷史。 辛亥革命後,戲園開始在租界內出現。最先演唱黃孝花鼓戲的租界戲園有四海昇平樓、共和昇平樓、玉壺春等,座位均有千人以上。最受歡迎的演員有小寶寶(花旦,後改名江秋屏)、小官寶(旦角,後改名李百川)和小雙紅(花旦兼小生)。常演劇目為《蔡鳴鳳辭店》、《張德和辭店》、《胡彥昌辭店》和《雲樓會》、《花樓會》、《東樓會》、《西樓會》等。 黃孝花鼓戲由農村步入城市演出是其發展史上的重大轉折。為適應城市觀眾觀賞要求,黃孝花鼓戲廣泛吸收移植本地其他劇種的劇目來充實自己;從演單邊戲、小戲、折戲,轉為演出故事連貫、情節曲折、有頭有尾的本戲和連台本戲,如《合同記》、《賣花記》、《打龍袍》、《蝴蝶杯》等。1923年,漢劇盲琴師嚴少臣將原先的人聲幫腔改為胡琴伴奏,獲得成功。此舉對打鑼腔系劇種的發展具有開創意義,對其以後的發展影響深遠。此後二十餘年裡,黃孝花鼓戲的演出逐漸擴大到鄰近武漢的一些縣城,並逐步取代了各地原先流行的花鼓戲劇種。 1926年黃孝花鼓戲以「楚劇進化社」的名義加入湖北劇學總會,並正式定名為「楚劇」。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楚劇在李之龍等人的幫助下,開辦了楚劇演員訓練班,整理、改編並演出了《尼姑思凡》、《汲水》、《費公智自殺》、《南歸》、《父之回家》等劇目。1927年國共分裂後,楚劇被趕回租界演出。六十九個楚劇劇目和五家楚劇戲園遭查禁,七十二名楚劇演員也被逮捕,楚劇發展一度陷入困境。抗日戰爭爆發後,楚劇藝人積極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救亡運動,組成多個抗敵流動宣傳隊奔赴大後方演出。演出的劇目有《岳飛的母親》、《殺宮》、《新天河配》等。同時,一部分楚劇藝人參加了活躍於鄂豫皖邊區的新四軍第五師楚劇隊,他們編演了《法場風波》、《趕殺記》、《反共害民記》、《長沙淪陷記》、《白玉明回家》等一批劇目,對團結、教育、鼓舞抗戰軍民、瓦解敵人起了積極作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楚劇得到了空前的繁榮和發展。先後成立了湖北省楚劇團、武漢市楚劇團和一批縣級專業劇團。楚劇流行地區也擴大到鄂中、鄂北和鄂東南的大部分地區。 《葛麻》一劇在1952年舉行的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上獲,1956年上海電影製片廠還將該劇攝製成黑白影片。此外,《趕會》、《吳天壽觀書》、《打豆腐》、《白扇記》、《楊絆討親》等一批劇目被拍成資料片。創作、改編了現代題材和歷史題材劇目《劉介梅》、《奪佃》、《雙教子》、《追報記》、《桃花扇》、《太平天國》、《甲午海戰》;移植了一批現代題材的劇目,如《白毛女》、《劉胡蘭》、《羅漢錢》、《李雙雙》、《奪印》、《兩兄弟》、《江姐》、《沙家浜》等。其中《劉介梅》於1958年被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拍攝成黑白影片;《雙教子》於1965年由珠江電影製片廠攝製成黑白影片,《追報記》於1977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攝製成彩色影片。
❹ 楚劇的介紹
楚劇,舊稱哦呵腔、黃孝花鼓戲、西路花鼓戲,清代道光年間鄂東流行的哦呵腔與湖北省回武漢市黃陂區、孝感市答一帶的山歌、道情、竹馬、高蹺及民間說唱等融合,形成一個獨立的漢族地方聲腔劇種之一,1926年改稱楚劇,距今已有一百五十餘年的歷史。楚劇主要流行於武漢、孝感、鄂州,黃岡、荊州、咸寧、荊門,宜昌、黃石,隨州十地市五十餘區縣。是湖北地區具有廣泛影響的地方劇種。2006年5月20日,楚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❺ 楚劇是地方戲曲的奇葩嗎
湖北古稱為「楚」,楚天楚地孕育了燦爛輝煌的楚文化,誕生了20多個地方戲曲劇種。在文化歷史悠長的荊楚大地上,一直活躍著眾多的藝術劇種,楚劇就是楚苑藝壇一枝獨秀的奇葩。
楚劇舊稱「哦呵腔」、「黃孝花鼓戲」、「西路花鼓戲」,清代道光年間鄂東流行的哦呵腔與武漢市黃陂區、孝感市一帶的山歌、道情、竹馬、高蹺及民間說唱等融合,形成一個獨立的地方聲腔劇種。
其形成初期,只在農村元宵節玩燈時演唱,故又俗稱「燈戲」,後來逐漸出現農閑時演出的麥黃班和常年演出的四季班。
楚劇主要流行於武漢、孝感、鄂州,黃岡、荊州、咸寧、荊門,宜昌、黃石,隨州10地市50餘個區縣。是湖北地區具有廣泛影響的地方劇種。
楚劇的歷史可追溯至清道光年間的1850年以前。1850年葉調元所著《漢口竹枝詞》卷描述:
俗人偏自愛風情,浪語油腔最喜聽;
土盪約看花鼓戲,開場總在兩三更。
文中所提到的花鼓戲即為楚劇。
最早的戲班是光緒年間黃陂的艾九爹和黃陂橫店張麵糊籌組的兩個戲班。當時的唱腔只有哦呵腔、悲腔、四平以及「思兒」、「探親家」等小調。一個戲班七八個人,常演劇目也不多。
1900年,原在農村演出的戲班開始進入漢口附近的沙口、水口兩鎮,在茶園清唱,兩年之後首先進入漢口德租界的清正茶園,開創了楚劇進入城市演出的歷史。
楚劇腔調分為板腔、小調、高腔三部分,板腔包括迓腔、仙腔、應山腔、四平、十枝梅等。
小調有《十綉調》、《麻城調》、《討學錢》、《賣棉紗》等曲牌,高腔有《鎖南枝》、《梧桐雨》、《山坡羊》等曲牌。
楚劇的伴奏樂器主要有胡琴、京二胡、二胡、三弦、板鼓、鈸、大小鑼等。
楚劇的角色主要分為生、旦、丑三類,其他行當也由生、旦、丑演員兼演。楚劇表演講究貼切自然,運用程式手段不拘一格。
迓腔是楚劇的主腔,分男迓腔、女迓腔、悲迓腔、西皮迓腔4種。
其中,男腔粗獷簡朴,女腔委婉柔和,悲腔深沉哀怨,西皮腔質朴剛勁。迓腔的節奏靈活多變,既可敘事,又能抒情,運用廣泛,表現力強。
悲腔只有女腔,為宮徵交替調式。其曲調凄楚婉轉,長於表現悲傷凄涼的情感。仙腔為徵、商交替調式,其曲調或委婉凄楚、如泣如訴,或激烈奔放、悲情滿懷,擅長表達激昂悲憤的情緒。
早期演出僅為一旦一丑,以後出現小生和鬍子生,進入漢口演出後行當角色開始增加,出現正旦、小旦、花旦、老旦、窯旦、小生、老生、丑、花臉諸行當。
楚劇貼近生活緊跟時代,在各個不同歷史時期都創作演出了歌頌正義、抨擊邪惡的新劇目。故而深受廣大群眾的喜聞樂見。
湖北漁鼓,原稱「沔陽漁鼓」,與楚劇、漢劇、花鼓戲合為湖北四大麴種,是湖北流行最廣、群眾熟悉和喜愛的曲藝走唱形式。
湖北曾有麻城漁鼓、長陽漁鼓、襄陽漁鼓、沔陽漁鼓等,自清末以來,多已衰微,唯鄂中的沔陽漁鼓,職業藝人代代相傳,並有豐富的傳統曲目和唱腔。
湖北漁鼓是說唱相間的曲藝形式。說的部分有散白、韻白之分。散白敘述故事情節,或模擬人物的聲態語氣;韻白有敘述及代言兩種,講究抑揚頓挫,伴以雲板擊節。
唱腔曲調主要由沔陽一帶的《打麥歌》、《薅草鑼鼓》等民歌曲調脫胎而來。
結合當地方言韻調,具有節奏明快、曲調高亢的特點。給聽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我國民間藝術史上頗負盛名。
❻ 湖北戲劇的楚劇
是湖北的主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發源於黃陂、孝感一帶。湖北楚劇之名源於漢劇前身楚調,劇目與表演吸收漢劇成份較多。楚劇舊稱哦呵腔、黃孝花鼓戲、西路花鼓戲,清代道光年間鄂東流行的哦呵腔與武漢市黃陂區、孝感市一帶的山歌、道情、竹馬、高蹺及民間說唱等融合,形成一個獨立的地方聲腔劇種,1926年改稱楚劇,距今已有一百五十餘年的歷史。楚劇主要流行於武漢、孝感、鄂州,黃岡、荊州、咸寧、荊門,宜昌、黃石,隨州十地市五十餘區縣。是湖北地區具有廣泛影響的地方劇種。2006年,入選國務院頒布的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楚劇得到了空前的繁榮和發展。先後成立了湖北省楚劇團、武漢市楚劇團和一批縣級專業劇團。全省尚有湖北省楚劇團、武漢市楚劇團、大悟縣楚劇團、廣水市楚劇團、雲夢縣楚劇團、孝南區楚劇團、黃陂區楚劇團等15個楚劇專業藝術表演團體。
《葛麻》一劇在1952年舉行的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上獲,1956年上海電影製片廠還將該劇攝製成黑白影片。此外,《趕會》、《吳天壽觀書》、《打豆腐》、《白扇記》、《楊絆討親》等一批劇目被拍成資料片。創作、改編了現代題材和歷史題材劇目《劉介梅》、《奪佃》、《雙教子》、《追報記》、《桃花扇》、《太平天國》、《甲午海戰》;移植了一批現代題材的劇目,如《白毛女》、《劉胡蘭》、《羅漢錢》、《李雙雙》、《奪印》、《兩兄弟》、《江姐》、《沙家浜》等。其中《劉介梅》於1958年被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拍攝成黑白影片;《雙教子》於1965年由珠江電影製片廠攝製成黑白影片,《追報記》於1977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攝製成彩色影片。
❼ 有名氣的楚劇有哪些
楚劇,舊稱哦呵腔、黃孝花鼓戲、西路花鼓戲,2006年5月20日,楚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楚劇現存劇目約五百個,常演的有兩百多個,吸收了京、漢大戲的劇目,既能演生活小戲、現代戲,又能演宮廷大戲和武戲,表現手段豐富多樣。
楚劇的代表劇目有《四下河南》、《尋兒記》、《喬麥饃趕壽》、《狸貓換太子》、《九件衣》、《白扇記(烏金記)》、《秦香蓮》等。
最早的戲班是光緒年間黃陂的艾九爹和黃陂橫店張麵糊籌組的兩個戲班。常演劇目為《蔡鳴鳳辭店》、《張德和辭店》、《胡彥昌辭店》和《雲樓會》、《花樓會》、《東樓會》、《西樓會》等。
1927年前後,楚劇整理和創作了《思凡》《趕齋》《賴婚》《汲水》《董永賣身》《張朝忠》《小清官》《烏金記》等六十多個劇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楚劇得到了空前的繁榮和發展。。創作、改編了現代題材和歷史題材劇目《劉介梅》、《奪佃》、《雙教子》、《追報記》、《桃花扇》、《太平天國》、《甲午海戰》;移植了一批現代題材的劇目,如《白毛女》、《劉胡蘭》、《羅漢錢》、《李雙雙》、《奪印》、《兩兄弟》、《江姐》、《沙家浜》等。
傳統劇目中較為重要的包括《秦雪梅弔孝》《銀屏公主》《趕齋》《殺狗驚妻》《三世仇》《吳漢殺妻》《蔡鳴鳳辭店》《葛麻》《百日緣》《九件衣》《烏金記》《賣棉紗》《啞女告狀》《白扇記》、《思凡》《賴婚》《汲水》《董永賣身》等。
現代整理的歷史故事劇,如《血債血還》、《劉介梅》、《雙教子》、《追報表》、《三世仇》、《桃花扇》、《太平天國》、《不稱心的女婿》、《獄卒平冤》、《穆桂英休夫》、《悠悠柳葉河》、《東方稅官》等。
《葛麻》、《劉介梅》、「雙教子》、《追報表》被拍成戲曲藝術片。
《趕會》、《吳天壽觀書》、《打豆腐》、《白扇記》、《楊絆討親》等一批劇目被拍成資料片。
《養命的兒子》、《彩鳳搏鴉》、《穆桂英休夫》、《你是一條河》、《三媳拜壽》、《三月茶香》、《回鄉過年》等也榮獲「五個一工程」入選作品獎、文化部「文華新劇目獎」、「文華表演獎」等國家級獎項。
❽ 楚劇的簡介
楚劇是湖北地區主要的地方劇種之一。劇目多反映民間故事和家庭生活,表演朴實,幽默。傳統代表劇有《葛麻》《打豆腐》,《百日緣》等。
楚劇,是孝感的傳統劇種,原名黃孝花鼓,也叫西路花鼓。 1926年 9月 10日,在湖北劇學總會開會時,由漢劇藝人傅心一提議,才正式定名為楚劇。
清代中葉,黃梅縣紫雲山、壟平山一帶的茶農,習慣由一丑一旦踏著高蹺歌唱,流傳到黃陂、孝感後,乃改為平地演唱,形成表演故事的打鑼腔,到道光中期才演變成「黃陂腔、孝感調」的黃孝花鼓戲,演員也發展到「三小」,即小生、小旦和小丑。咸豐前後,孝感的花鼓戲開始進入漢口水陸碼頭一帶演出,演出的劇目不多,只演少數生活摺子戲,故有「花鼓戲開了鑼,不是喻老四就是張德和」之說。浙江省餘姚縣人葉調元愛看戲,他看後有興寫了首《漢口竹枝詞》:「俗人偏自愛風情,浪語油腔最喜聽,土盪約看花鼓戲,開場總在兩三更」。 1902
年
❾ 湖北傳統楚劇的發源地
湖北黃陂和孝感
❿ 楚劇是哪兒的
楚劇舊稱哦呵腔、黃孝花鼓戲、西路花鼓戲,清代道光年間鄂東流行的哦呵腔與黃陂、孝感一帶的山歌、道情、竹馬、高蹺及民間說唱等融合,形成一個獨立的地方聲腔劇種,1926年改稱楚劇,距今已有一百五十餘年的歷史。楚劇主要流行於武漢、孝感、黃岡、荊州、咸寧、宜昌、黃石七地市四十餘縣。
溯源
根據藝人師承關系推算,黃孝花鼓戲的歷史可追溯到1850年 楚劇
以前。清道光三十年(1850)葉調元所著《漢口竹枝詞》卷五中即有「俗人偏自愛風情,浪語油腔最喜聽;土盪約看花鼓戲,開場總在兩三更」的描述。文中所提到的花鼓戲即為黃孝花鼓。 楚劇是由鄂東的「哦呵腔」與黃陂、孝感的語言、音樂相結合而形成的劇種。其形成初期,只在農村元宵節玩燈時演唱,故又俗稱「燈戲」,後來逐漸出現農閑時演出的麥黃班和常年演出的四季班。 最早的戲班是光緒年間黃陂彭家沖的艾九爹和黃陂橫店張麵糊籌組的兩個戲班。當時的唱腔只有哦呵腔、悲腔、四平以及[思兒]、[探親家]等小調。一個戲班七八個人,常演劇目也不多。光緒二十六年(1900),原在農村演出的戲班開始進入漢口附近的沙口、水口兩鎮,在茶園清唱,兩年之後(1902年)首先進入漢口德租界的清正茶園,開創了楚劇進入城市演出的歷史。 辛亥革命後,戲園開始在租界內出現。最先演唱黃孝花鼓戲的租界戲園有《四海昇平樓》、《共和昇平樓》、《玉壺春》等,座位均有千人以上。最受歡迎的演員有小寶寶(花旦,後改名江秋屏)、小官寶(旦角,後改名李百川)和小雙紅(花旦兼小生)。常演劇目為《蔡鳴鳳辭店》、《張德和辭店》、《胡彥昌辭店》和《雲樓會》、《花樓會》、《東樓會》、《西樓會》等。 黃孝花鼓戲由農村步入城市 楚劇
演出是其發展史上的重大轉折。為適應城市觀眾觀賞要求,黃孝花鼓戲廣泛吸收移植本地其他劇種的劇目來充實自己;從演單邊戲、小戲、折戲,轉為演出故事連貫、情節曲折、有頭有尾的本戲和連台本戲,如《合同記》、《賣花記》、《打龍袍》、《蝴蝶杯》等。1923年,漢劇盲琴師嚴少臣將原先的人聲幫腔改為胡琴伴奏,獲得成功。此舉對打鑼腔系劇種的發展具有開創意義,對其以後的發展影響深遠。此後二十餘年裡,黃孝花鼓戲的演出逐漸擴大到鄰近武漢的一些縣城,並逐步取代了各地原先流行的花鼓戲劇種。 1922年,楚劇逐漸接受京、漢劇及文明戲的影響,演員和音樂工作者開始了分工,唱腔上創造了〔 楚劇
打腔〕和〔起腔〕等腔調,劇目也開始變單出戲為本戲,並採用一些京劇、漢劇的道具。1927年前後,楚劇整理和創作了《思凡》《趕齋》《賴婚》《汲水》《董永賣身》《張朝忠》《小清官》《烏金記》等六十多個劇目,《葛麻》是解放後享譽全國的楚劇劇目。近年編演了《虎將軍》《中原突圍》等。1923年,在陶古鵬、章炳炎、沈雲陔等知名演員的努力下,黃孝花鼓由人聲幫腔改為胡琴伴奏,獲得成功,對打鑼腔系劇種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此後,一二十年中,黃孝花鼓流行地區迅速擴大,以武漢、黃陂、孝感、黃岡等為中心擴大到鄂城、大冶、紅安、麻城、雲夢、應山、大悟、天門、沔陽等地,成為湖北的代表性劇種之一。1926年,北伐軍攻克武漢,黃孝花鼓以「楚劇進化社」為名加入湖北劇學總會,正式定名為「楚劇」,並應聘進入由共產黨員李之龍領導的血花世界演出,獲得了在租界外公開演出的合法地位,並在李之龍、陶古鵬、王若愚等幫助和推動下,在提高演員素質、劇目質量及開展社會活動、團結藝人、藝術改革等方面作出了成績。抗日戰爭爆發後,武漢楚劇界參加中華全國戲劇界抗敵協會,在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郭沫若、田漢等領導下,開展勞軍、宣傳、獻金等義務演出活動。武漢淪陷後,由王若愚等帶領,沈雲陔等骨幹演員參加的問藝二隊輾轉抵達重慶,轉演重慶、滬縣、內江等地,既宣傳了楚劇,也對川劇的表演藝術有所借鑒。抗日戰爭勝利返漢前,郭沫若贈送沈雲陔條幅,以「銅琶鐵板勝干戈」贊語肯定了問藝二隊在抗日戰爭期間的貢獻。 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楚劇在李之龍等人的幫助下,開辦了楚劇演員訓練班,整理、改編並演出了《尼姑思凡》、《汲水》、《費公智自殺》、《南歸》、《父之回家》等劇目。1927年國共分裂後,楚劇被趕回租界演出。六十九個楚劇劇目和五家楚劇戲園遭查禁,七十二名楚劇演員也被逮捕,楚劇發展一度陷入困境。抗日戰爭爆發後,楚劇藝人積極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救亡運動,組成多個抗敵流動宣傳隊奔赴大後方演出。演出的劇目有《岳飛的母親》、《殺宮》、《新天河配》等。同時,一部分楚劇藝人參加了活躍於鄂豫皖邊區的新四軍第五師楚劇隊,他們編演了《法場風波》、《趕殺記》、《反共害民記》、《長沙淪陷記》、《白玉明回家》等一批劇目,對團結、教育、鼓舞抗戰軍民、瓦解敵人起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