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黃陂在三國時期屬於哪裡
魏國
漢屬荊州江夏郡西陵縣。漢末黃祖於此築城鎮遏,名黃城。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年),魏王曹操在黃陂黃花澇置石陽縣,為荊州江夏郡駐地。
據在黃陂區長軒嶺境內發掘的舊石器時代文明遺址——採石場遺址證實,早在5萬年前,就已有人類在黃陂這片沃土上繁衍生息。距今6000—4000年的新石器時期 ,以西陵國和「三苗」氏族為主體集團星布於灄水干支流域,歷經大溪文化時期、屈家嶺文化時期和石家河文化時期的更迭與積累。距今4400年的張西灣城址為武漢市迄今發現最早的城址,是新石器時代晚期中型城址聚落。夏商屬古荊州之域。[2]
距今3500年的商代的盤龍城遺址,是長江流域發現的時代最早的古城,被稱為「華夏文化南方之源,九省通衢武漢之根」。盤龍城出土的94厘米長的大玉戈納入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被稱為玉戈之王。
公元前980年,周昭王南征荊楚,建長子國,都城在黃陂前川椅子山遺址(今區檔案局)。前655年起屬楚國。秦,黃陂屬南郡。
漢屬荊州江夏郡西陵縣。漢末黃祖於此築城鎮遏,名黃城。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年),魏王曹操在黃陂黃花澇置石陽縣,為荊州江夏郡駐地。
南齊年間,為榮耀木蘭故里,在黃陂北部的姚集大城潭設置木蘭縣。南朝梁武帝在湘州梁安縣(今六指街道東城址)築冶城。南朝梁普通四
黃陂在武漢的區位
年(523年),在梁興縣鹿關城(黃陂區北)置北江州,[2] 北周大象元年(579年)改為南司州州府駐地,並置黃陂縣,系合黃城與武湖得名。
隋在黃陂雙龍鎮復置木蘭縣。唐初屬南司州,為安昌郡郡府駐地。後屬淮南道黃州。五代初屬吳,後屬南唐。
宋屬淮南西路黃州齊安郡。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年),屬湖廣行省黃州路。明屬湖廣布政使司黃州府。清雍正七年(1729年)改屬湖北布政使司漢黃德道漢陽府。
2. 湖北值得去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湖北省內值得推薦的旅遊景點:挹江亭、英山郭家灣遺址、神墩崗古文化遺址。
1、挹江亭:
挹江亭,六角二層,飛檐,綠瓦紅柱,清幽古雅。亭面南居中,匾額橫懸,匾額上「挹江亭」三字為時任國家副主席並題寫。
該遺址由大、小神墩崗,窯墩三部分組成,呈不規則長方形土台墩,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文化層厚約3米,採集新石器時期陶片以夾砂灰陶為主,有少量夾砂紅陶和泥質灰陶,紋飾有籃紋、按窩紋、刻劃紋,器形有鼎、豆、缽等,屬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
3. 黃陂區的歷史沿革
據在黃陂區長軒嶺境內發掘的舊石器時代文明遺址——採石場遺址證實,早在5萬年前,就已有人類在黃陂這片沃土上繁衍生息。距今6000—4000年的新石器時期,以西陵國和「三苗」氏族為主體集團星布於灄水干支流域,歷經大溪文化時期、屈家嶺文化時期和石家河文化時期的更迭與積累。距今4400年的張西灣城址為武漢市迄今發現最早的城址,是新石器時代晚期中型城址聚落。夏商屬古荊州之域。
距今3500年的商代的盤龍城遺址,是長江流域發現的時代最早的古城,被稱為「華夏文化南方之源,九省通衢武漢之根」。盤龍城出土的94厘米長的大玉戈納入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被稱為玉戈之王。
公元前980年,周昭王南征荊楚,建長子國,都城在黃陂前川椅子山遺址(今區檔案局)。前655年起屬楚國。秦,黃陂屬南郡。
漢屬荊州江夏郡西陵縣。漢末黃祖於此築城鎮遏,名黃城。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年),魏王曹操在黃陂黃花澇置石陽縣,為荊州江夏郡駐地。
南齊年間,為榮耀木蘭故里,在黃陂北部的姚集大城潭設置木蘭縣。南朝梁武帝在湘州梁安縣(今六指街道東城址)築冶城。南朝梁普通四年(523年),在梁興縣鹿關城(黃陂區北)置北江州, 北周大象元年(579年)改為南司州州府駐地,並置黃陂縣,系合黃城與武湖得名。
隋在黃陂雙龍鎮復置木蘭縣。唐初屬南司州,為安昌郡郡府駐地。後屬淮南道黃州。五代初屬吳,後屬南唐。
宋屬淮南西路黃州齊安郡。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年),屬湖廣行省黃州路。明屬湖廣布政使司黃州府。清雍正七年(1729年)改屬湖北布政使司漢黃德道漢陽府。 中華民國早期,廢府改道,先後屬鄂東道,江漢道、省直轄。自民國二十一(1932年)年起,先後屬第二、三、四行政公署及鄂東行署。
1949年,黃陂屬孝感專區管轄。1959年,劃歸武漢市,1961年劃入孝感地區,1983年,黃陂再次劃歸武漢市管轄。
1998年,國務院同意撤銷黃陂縣,設立武漢市黃陂區,行政級別為副廳級,享有地級市經濟許可權,以原黃陂縣的行政區域為黃陂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黃陂大道380號。
4. 湖北省有幾個市
截至2018年,湖北省下轄12個地級市、1個自治州、25個縣級市、36個縣、2個自治縣、1個林區。湖北版省人民政府駐權武漢市武昌區洪山路7號。
地級市:武漢市、黃石市、十堰市、宜昌市、襄陽市、鄂州市、荊門市、孝感市、荊州市、黃岡市、咸寧市、隨州市。
(4)黃陂區石家灣擴展閱讀
建置沿革
抗日戰爭時期的民國三十年(1941年)4月,成立鄂豫邊區行政公署。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0月至1946年6月,擴大成立為中原解放區行政公署。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8月至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5月,在鄂西北先後建立過5個地區。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底,分別成立江漢行政公署和鄂豫行政公署。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5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成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湖北省行政區劃進行過一系列變化調整。至1990年,湖北省管轄6個地區,1個自治州,8個省轄市,22個縣級市,46個縣,2個自治縣,1個林區。
5. 湖北有幾大湖泊
以下為湖北面積最大的八個湖泊:
1、洪湖
大冶湖,位於湖北省黃石市,其代管的大冶市區就位於湖岸西側,湖泊也由此得名。大冶湖水域面積約54.7平方千米,湖底和四周蘊藏有大量的金礦,是個聚寶盆,古代由於湖中有淘金井,別稱金湖。武漢至九江客運專線的大冶湖特大橋橫跨湖面。
湖北,簡稱「鄂」,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武漢,因位於長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地處中國中部,東鄰安徽,西連重慶,西北與陝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與河南毗鄰,介於東經108°21′42″—116°07′50″、北緯29°01′53″—33°6′47″之間。全省總面積18.59萬平方千米。
湖北境內除長江、漢江幹流外,省內各級河流河長5公里以上的有4228條,另有中小河流1193條,河流總長5.92萬公里,其中河長在100公里以上的河流41條。長江自西向東,流貫省內26個縣市,西起巴東縣鯿魚溪河口入境,東至黃梅濱江出境,流程1041公里。
境內的長江支流有漢水、沮水、漳水、清江、東荊河、陸水、灄水、倒水、舉水、巴水、浠水、富水等。其中漢水為長江中游最大支流,在湖北境內由西北趨東南,流經13個縣市,由陝西白河縣將軍河進入湖北鄖西縣,至武漢匯入長江,流程858公里。
湖北素有「千湖之省」之稱。境內湖泊主要分布在江漢平原上。面積百畝以上的湖泊約800餘個,湖泊總面積2983.5平方公里。面積大於100平方公里的湖泊有洪湖、長湖、梁子湖、斧頭湖。
6. 武漢建城歷史
武漢是中國建城史最為悠久的特大城市,武漢可上溯距今6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於1956年考古發現的東湖放鷹台遺址,即屬屈家嶺文化類型,距今5000~6000年,在江夏區另有新石器時代遺址15處。黃陂區境內的張西灣城址為武漢地區迄今發現最早的城址,距今4000多年,興建於石家河文化早期。盤龍城遺址位於武漢市北郊灄口境內,是公元前15世紀左右,商代前期古城遺址,距今已有3500多年歷史,是長江流域發現的第一座商代古城,也是迄今中國發現且保存最完整的商代古城。春秋戰國時期,以荊山為據點,武漢地區成為楚國興起的軍事和經濟中心。
7. 武漢的風景名勝
黃鶴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江南三大名樓之一,國家旅遊勝地四十佳。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樓」之美譽。
七律第一的崔顥《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已成詠樓絕唱。
木蘭山是國家4A級景區,因木蘭將軍而得名,是木蘭將軍的故里。據史料記載,木蘭山始稱於南齊永明三年(即公元485年),歷代的騷人墨客慕名而來,留下了許許多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唐代大詩人杜牧曾登臨木蘭山,拜謁木蘭廟,寫下了《題木蘭廟》等傳世佳作。
東湖因位於武漢市東郊而得名。總面積82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6倍,是全國最大的城中湖。東湖周邊聚集了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等26所高等院校,有中科院武漢植物園等56個國家、省、部屬科研院所,以及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國家光電子產業基地——中國光谷。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
位於武漢市武昌區閱馬場廣場北端,是依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建立的紀念辛亥革命為主題的專題性博物館。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的前身是清末湖北諮議局,始建於1909年,1910年建成。湖北諮議局舊址自成一個規整的院落,它的主體建築諮議局議場是一幢磚木結構二層紅色樓房(俗稱紅樓),其建築形式完全依照近代西方國家議會大廈,風格典雅莊重。
歸元寺屬曹洞宗,又稱歸元禪寺,是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漢陽城內翠微路上。歸元寺與寶通禪寺、溪蓮寺、正覺寺今稱為武漢佛教的四大叢林。歸元禪寺創建於清順治十五年(1658),歸元寺之名取佛經「歸元性不二,方便有多門」之語意。佔地4.67公頃,有殿舍200餘間。1922年建的新閣是歸元寺的一大寶藏,初藏經外,還有佛像、法物、石雕、木刻、書畫碑貼及外國友人贈品。又兩件令人驚嘆的珍品:一是在長寬不過6寸的紙面寫著由5424個字組成的「佛」字。寫著全部《金剛經》和《心經》原文;二是血書《華嚴經》和《法華經》。
神墩崗古文化遺址位於湖北武漢市黃陂區蔡榨鎮官河村橋頭灣,屬新石器、商、周時期文化遺址,1988年12月25日被武漢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該遺址由大、小神墩崗,窯墩三部分組成,呈不規則長方形土台墩,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文化層厚約3米,採集新石器時期陶片以夾砂灰陶為主,有少量夾砂紅陶和泥質灰陶,紋飾有籃紋、按窩紋、刻劃紋,器形有鼎、豆、缽等,屬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
。。。。。。
8. 湖北都有什麼特產
1、湖北省土特產---武昌魚
我國主要淡水魚類之一。但分布范圍窄,天然產量低,以湖北梁子湖所產量最為聞名。武昌魚比較適合於靜水性生活。平時棲息於底質為淤泥、生長有沉水植物的敞水區的中、下層中。武昌魚為草食性魚類,魚種及成魚以苦草、輪葉黑藻、眼子菜等沉水植物為食,因此食性較廣。
(8)黃陂區石家灣擴展閱讀:
1、武漢菜
楚菜典型代表,以漢陽、武昌、黃陂等區風味為基礎,吸收了省內外各種風味流派之所長,逐漸形成了獨特風格。武漢菜以烹制山珍海味見長,淡水魚鮮與煨湯技術獨具特點。主要名菜有清蒸武昌魚、豆絲、黃陂三鮮,黃陂糖蒸肉等。
2、荊宜菜
包括荊州、江漢、宜昌等地區的風味佳餚。它是鄂菜的本源,以烹調淡水魚鮮技藝見長。諸如蟠龍菜、荊沙魚糕、二回頭,雞茸筆架魚肚、八寶海參、散燴八寶等獨具特色。
3、襄鄖菜
是湖北省菜系的北味菜,它以襄陽和鄖陽(今十堰)地區的風味為基礎,吸收鄂豫陝渝四省的風味。特點是以豬、牛、羊肉為主要原料,加以特產山珍和野味,製作方法以紅扒、熱燒、生炸、回鍋、涼拌居多。代表菜有:峴山槎頭鯿魚、漢江鮊魚類菜餚、武當猴頭、太和雞、鄖陽三合湯、蜜棗羊肉等。
參考資料:湖北-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