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秋天的詩,要全首。關於夜晚或星空之的古詩都可以。
1、《山居秋暝》【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2、《秋夜曲》【唐】王維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3、《子夜秋歌》【唐】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4、《秋登宣城謝眺北樓》【唐】李白
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雨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5、《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6、《秋登蘭山寄張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雲里,隱者自怡悅。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7、《秋夕》【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8、《登高》【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9、《中秋月》【宋】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10、《中秋月》【唐】白居易
萬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繞天涯。
誰人隴外久征戍?何處庭前新別離?
失寵故姬歸院夜,沒蕃老將上樓時。
照他幾許人腸斷,玉兔銀蟾遠不知。
11、《蘇幕遮》【宋】范仲淹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12、《漁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
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13、《秋波媚》【宋】陸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
秋到邊城角聲哀,烽火照高台。悲歌擊築,憑高酹酒,此興悠哉!
多情誰似南山月,特地暮雲開。灞橋煙柳,曲江池館,應待人來。
14、《秋月》【宋】程顥
清溪流過碧山頭,空水澄鮮一色秋。
隔斷紅塵三十里,白雲紅葉兩悠悠。
15、《秋夜曲》【唐】王維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16、《秋風引》【唐】劉禹錫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17、《秋詞》【唐】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宵.
18、《秋雨中贈元九》【唐】白居易
不堪紅葉青苔地,又是涼風暮雨天。
莫怪獨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19、《初秋》【唐】孟浩然
不覺初秋夜漸長,清風習習重凄涼。
炎炎暑退茅齋靜,階下叢莎有露光。
20、《秋晚江上遣懷》【唐】杜牧
孤舟天際外,去路望中賒。貧病遠行客,夢魂多在家。
蟬吟秋色樹,鴉噪夕陽沙。不擬徹雙鬢,他方擲歲華。
B. 街道口到黃陂那邊的鐵寨怎麼搭車過去啊,要轉什麼車啊
絕美山水雄奇鐵寨
景區簡介
湖北鐵寨旅遊風景區山體屬喀斯特地貌,岩石裸露,素有「鄂北小黃山」之稱。山上奇石遍布,奇形怪狀,象形附會,惟妙惟肖,奇石「大象哭冢」、「八戒拱天」、「神龜探月」、「金蟾觀天」、「雄獅巡山」、「關公拜佛」、「麒麟嘯天」、「張果老腳印石」、「一線天」等等不一而足,千姿百態,妙趣橫生。鐵寨山四面懸崖峭壁,僅一條容一人通過的一百多級石梯到達金頂,真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金頂觀音廟,海拔288米!歷史悠久,香火旺盛、每逢正月初一、十五周邊善男信女絡繹不絕,實為祈福、許願、求運之絕佳去處!
景區內奇石怪景不一枚舉,象鼻石」鼻眼俱全,高十數米,活靈活現;「螞蝗石」斜附山岩,蠢蠢欲動。「神龜」匍匐池邊,探頭飲水,惟恐行人驚擾之狀,極具情態。「飛來石」懸於天池崖畔,「石屋」「一線天」「巨石陣」天造地設,無不證明著自然的鬼斧神工。山下更有一洞,洞內清泉凜冽,幽深不可測,傳說有巨蟒盤踞,陰風慘慘,更說洞穴直通黃陂清涼寨,遊人望而怯步,有大膽者深入百步因恐懼而返。那巨石上,圓坑或大或小,深淺不一,犄角或縱或橫,曲直有致,真可謂水滴石穿,不經歷千百年的風雨雕琢不足以成型。
鐵寨風景區一年四季均適合旅遊:
初春,踏青時節、山花浪漫,紅的杜鵑花,蘭的丁香花、白的野月結花、黃的蒲公英、油菜花,漫山遍野競相怒放,煞是美麗!更可約三五好友,品一盞金鼓露毫、賞一池春水盪漾!
仲夏,雨過天晴,天空湛藍,站在金頂之上,傲視群山,遠處漂浮的白雲,猶如天馬行空,變幻莫測,引人無限遐想,遠眺滿山蔥翠、一池碧水如玉!夜晚躺在水邊的草地上,仰望星空璀璨,耳邊蟲鳴蛙叫此起彼伏!
深秋,層林盡染,秋高氣爽,在曠野之下,一顆顆烏桕披黃掛紅,給枯萎的山野增加幾許靚麗的色彩!清晨,山間霧氣飄渺,金頂大廟在朝陽的映照下,熠熠生輝,宛若九霄之上的凌霄寶殿!此時,一池秋水伊人,也是「色」友拍攝的絕佳時期!
暮冬,大雪過後,惟余莽莽,萬物寂靜!金頂一片銀裝素裹,在太陽的照射下,雄奇壯麗、美輪美奐!
鐵寨風景區位於湖北省大悟縣劉集鎮,距大悟縣城50公里(40分鍾車程)!距武漢市區100公里(1.5小時車程),景區版圖面積近5000畝,與黃陂區蔡店鄉相鄰!景區已於2013年4月正式對外營業,門票掛牌價為80元!
交通狀況:景區道路狀況優良,為雙向4車道水泥路面,直達景區大壩下方停車場,交通十分便利!
武漢從府河高速路口進入岱黃高速------黃陂木蘭轉盤木蘭天池方向-----沿土黃公路(S108)向大悟方向直行----過姚集大橋後向河口方向直行-----在大悟與紅安的交叉路口時左轉至大悟方向直行----經過河口大橋後直行至加油站的十字路口後左轉-----9公里後到達劉集廣場處左轉直行----6公里後小轉盤處右轉直行-----景區停車場!
C. 星空遐想作文盤古開天地
仰望星空,那似乎沒有纖瑕的星辰在銀河中閃耀,而給了我們無限的遐想.那不染纖塵的星空里,放飛了多少人美麗的夢想.飛上星星的人知道,那裡像地球一樣,也有灰塵和石渣,於是他們失去了幻想的自由和權利.我們不能一味沉溺於自己的幻想之中,同時也不能讓自由飛翔的思想湮沒在無情的現實里.
阮籍目睹世間的渾噩不堪和好友的身首異處,借醉酒逃避現實.他的一生一直在逃避、逃避、逃避,卻終因一篇《為鄭沖對晉王箋》被人唾棄.嵇康則完全生活在現實之中,不肯向生活做出任何妥協,最終一曲《廣陵散》成為絕響.其實人生由阮籍的醉酒向前一步便是嵇康的《廣陵散》,人生由嵇康的《廣陵散》向後退一步便是阮籍的醉酒,殊途同歸的境遇竟是如此迥異.若是兩人各向中間邁出一步,將幻想與現實稍加中和,也許就不會落得生者隱入迷幻,死者融入蒼穹,只留給後人無盡的悵惘.
我們如何才能讓仰望星空的人了解現實,又如何才能讓飛上星星的人保留夢想呢?
在那個人人埋怨的時代,沈從文先生目睹現實的殘酷卻依然將那個江南小城寫成了山美、水美、人美的世外桃源.現實沒有湮沒他對人生的希望,他用一份最原始的情感和一顆赤子之心看待這個社會,看待自己的人生.他既沒有沉醉於自己的幻想亦沒有讓現實麻木自己的心靈.
張允和先生亦是一位智慧的老人,他一生經歷了大富大貴,也經歷了戰火紛飛、十年浩劫,而他卻永遠保有一副悲天憫人的情懷、一顆永不衰老的童心.他那悲天憫人的情懷使他正視現實並戰勝現實,而他那顆永不衰老的童心則使他在任何艱難的情況下都不放棄幻想的權利.
川端康成淺淺的一句「凌晨四點鍾,看到海棠花未眠」瞬間感動了多少心靈.這是夢和現實完美的結合,讓那些世俗之物頃刻間土崩瓦解,讓多少在現實中日漸麻木的心靈得到了溫暖.
正視現實,但不委身於現實;保持幻想,但不沉溺於幻想.
讓夢想在現實中跳一曲酣暢淋漓的舞蹈吧!
2絕知此事要躬行
霧里看花,你看不到花兒為了盛開流下的汗水;水中望月,你看不見它的皎潔之下的灰塵.世間的事情,全都是霧鎖煙籠,想探求生命的真相,請以心為眼,躬行,探求.
昭君,一個人、一方冢、一生探求.
山如黛、沙如風.山還是那隱隱的青山,還是那沉澱著中華文明的青色,只是少了位從群山中走出來的佳人.沙還是意欲吞人的黃沙,還是那隔著中原與塞外的飛沙,只是多了位從中原走出來的佳人——昭君.人人都說塞外凄苦,那兒的人殺人如麻,但你不怕.沒有親身經歷,道聽途說,可信嗎?於是你毅然踏上了出塞的馬車,一路微笑,你要用行動向世人證明:世上的事,要親身探看,方可相信.
事實證明,你贏了.塞外荒涼,但民風純朴.你的躬行,為歷史畫上了最濃重的一筆.昭君,沒有被表面迷住了雙眼,你親手用躬行打造了自己的未來.
真哉——絕知此事要躬行.
司馬遷,踏遍千山萬水,只為一個「真」字.
當飛雪和陰霾在東升西落的輪回中湮沒成已逝的滄桑時,你便把執著的追求和生命的躬行鋪墊成生命的厚程.一部《史記》「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豈可不盡不實,道聽流言,司馬遷深知,真相需要躬身以求.於是他拖著殘缺之軀,踏遍千山萬水,揭開了歷史的面紗,終於《史記》成史家之絕唱!他把真相幻化成筆端流淌的華彩.用躬行吶喊出歷史的宣言.
司馬遷用他一生的躬行創下了萬世不朽之篇章.史家絕唱當之無愧.壯哉,絕知此事要躬行.
蘇東坡,高唱赤壁東風,瀟灑成千堆雪.
墳崗茫茫,醉射天狼,楊花愁點五分,三分雄風浩盪,蘇軾之才,自不必說,但讓我五體投地的不是他的才華,而是那一句「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石鍾山的得名多有說法,卻沒有一個人去躬身探求,除了他.
他沒有被表象所迷惑,沒有被前人所擾,只是默默地驗證.好一個蘇軾,只為他的躬行,我五體投地.蘇軾的躬行,也許只是歷史的插曲,但其人格由此可見.
偉哉,絕知此事要躬行!思緒紛飛,穿越千年的繁榮塵雜,我不由感嘆,絕知此事要躬行.
仰望星星的人,總以為星星沒有纖瑕,飛上星星的人才知道,那兒有灰塵、石渣.面對世事,萬不可被其表面所迷惑,需躬身親試,方能得其真.世間的萬象炫人心目,請借東海之水,洗盡迷幻假相,用躬行去探求生命的真相.
3窗欞邊的梔子花
生命中我們常常忽略窗欞邊的梔子花,而去徒然想像鄰家花園中的花一定更為馥郁芬芳,就如同我們明明就住在一個星星上,卻總以為夜空中的星辰如同寶石般晶瑩透亮.漫漫人生中,我們不也總認為自己的生命總是坎坷荊棘不斷,而別人的生命總充滿花兒般的芬芳?!然而,沒有誰可以拒絕痛苦,沒有哪個生命不烙刻苦痛的傷痕.別人的微笑中也可能隱藏深深的痛楚,只是在寂靜的暗夜,你未曾聽過他嗚咽的哭泣.
你是否羨慕過東坡的人生?是啊,他樂游赤壁,醉飲山林,寫下光照千秋的激昂文字.然而,你是否看到他內心的累累傷痕?作為一個人,他肩負著出將入相,封妻蔭子的期許,卻接連慘遭貶謫.他的不平,他的郁悶,他的痛苦,他的無奈,你看到了嗎?
是啊,你把蘇軾生命中的傷痛忽略了,只看到了他的光環,看到了世人對他的敬重與贊揚,於是羨慕他的生命,於是恨自己生命的蒼白乏味.你何時才懂得去欣賞自己,去嗅一下窗欞旁梔子花的芬芳?
你是否羨慕過陶淵明的人生?是啊,他歸隱田園,品鄉間淡酒,觀風中寒菊,活得多麼瀟灑自在!然而,你是否感受到他內心的無奈?他也有濟事的抱負,卻無從施展,在那個黑暗的時代容不下這一錚錚的魏晉風骨,於是他在無盡的無奈中選擇出世.他的無奈,他的焦灼,他的傷痛,你懂嗎?
是啊,你未曾看到,你只顧嗅五柳先生舍前寒菊的芬芳,你只顧陶醉於南山的山水,於是你羨慕他們的生命,同時埋怨自己生命的焦灼與勞累.你何時才懂得正視自己生命的歡樂,嗅一下窗欞邊梔子花的芬芳?
不要總認為自己的生命苦難重重,而別人的生命充滿陽光,生命中的苦難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而在不順的生命里你也會有歡樂的蹤影.
正視自己的生命,欣賞自己的命運,縱然命途多舛也要淡然、坦然.歷史的河流中,沒有不受傷的船.
多希望明早醒來,你可以面帶微笑,去嗅一嗅窗欞上的梔子花,人面與梔子花交相輝映,或許會構成這世界上最美麗的風景.
4相遇在夢想與現實的軌跡中
古往今來,人類生生世世在編織著夢想與希冀.遙望蒼穹,星空閃爍著,訴說著先人祈福的呢喃和虔誠的禱告;那夢想是如此真實,又如此遙遠,因為那是心中不滅的追求,是浮於現實的繁華與幻想.
學鳩的現實是「決起而飛,槍榆枋而止」;溪流的現實是在石縫間淺吟低唱著「靡靡之音」;老馬的現實是「眼前飄過一陣鞭影,我只低頭瞧著腳下」.它們早已身陷於現實的泥潭而不能自拔,麻木的心靈早已放棄了擁有夢想遙望天邊的權利.於是夢想的翅膀飄然遠去,現實的枷鎖架在脖頸.
收回遐想的思緒,我才發現夢想就是天邊的星辰,永不熄滅地照亮匆匆的人生;現實就是腳下的土地,踏實而厚重地記錄行路的足跡.
人,既不能活於華而不實的夢想里,也不要沉湎於現實的喧囂中.在人生的道路中,應是左邊種植夢想,右邊種植真實,隨時采擷,收獲希望.
尋著古人的來路,我聽到了杜工部「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的呼喚,這是憂國憂民的吶喊,是杜甫心中最大的夢想.收回目光,我聽到了魯迅先生仰望星空的感嘆:「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這是先生「用筆救國」的夢想,他縱然對現實失望,但沒有絕望,彷徨中的吶喊喚起了國人的奮起和努力.
追溯著世界的旅途,我看到了麥哲倫環游世界的夢想,他用廣闊的胸懷迎接波瀾壯闊的波濤,用夢想書寫著生命的厚重與責任.縱使行程中的他遭到土著人的屠戮,現實的殘酷卻沒有將他的夢想抹殺削弱.後人沿著他夢想的軌跡,走向世界.收回目光,我看到了馬丁·路德金的夢想,醜陋而頑固的現實一次又一次打擊著這位「追夢者」,但他的夢想凝集了所有黑人的正義和力量,現實,終於因他的執著而跪拜在這一偉大民族戰士的腳下.
我又看到了徐本禹朴實無華的笑容,他沒有像自己的同學一樣追求花前月下、香車寶馬,更沒有因現實的殘缺而逃遁,而是傾自己的夢想於偏遠地區的支教之中.
他們,都是現實中堅強的追夢者!
尋著古往今來的道路,我探頭仰望天邊的星空.夢想與現實交軌在人的生命中,讓我們用胸懷天地的壯志凌雲擁抱夢想,用虛懷若谷的情懷書寫現實中人生華美的篇章吧!
5眺望
人類在創世之初,就有貪婪的好奇,人們總是不斷追尋,不斷探索,遇到一座高山,就想翻過去看看山的另一面有什麼,遇到一層薄紗,就想掀開來,瞅一眼隱藏的秘密,而在無盡的探索中,我們是否已經丟失了一些東西?直直的緊盯前方的雙目,可曾在遠處眺望過美麗?
牛頓在探索了一生之後,終於歇下腳步,他將精力轉向了似乎與科學背道而馳的神學,人們都在嘆息,人們都拋棄了他,然而,他真的失去了本真了嗎?真的所謂精神失常了嗎?不!我們不會相信這些只看重成果獎項的人的話,我知道,牛頓在窮其一生的科學研究之後,已經頓悟,宇宙之大,不會在乎人類自鳴得意的小智慧,越是深入的探索,越是能體會到造物的深奧與不可窺探,只有膚淺的人才會拿著一點點小發明高喊「我看清了世界」,牛頓探究上帝,更不是祈求通往天國的路,他只是在山腳下眺望山頂美麗的風光.
周敦頤有詩文:「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這是中國人關於距離美的含蓄表達.難道稱不上經典嗎?絕世的美人難道非要放大到毛孔可見才看得見美?五彩的油畫難道必須被肢解為一塊塊的色斑才能體味?精妙的詩句一定要把一個字擴成一段話才能欣賞?這個世界已經夠煩瑣了,一定要將細節一一展現嗎?
滾滾紅塵,不盡的愛恨情愁,芸芸眾生,誰能乘風歸去?與其在世間滾打,不若暢飲山巔,共紅日沉浮.南山下的名菊,映著一張滄桑而同樣有花般笑容的臉.「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污濁的塵世,無盡的誘惑,金錢、爵位、聲名這些海市蜃樓般的期盼,誰又能看得清呢?有時,回頭不顧,在青山外眺望這似雲似霧的一切,也是一種勇氣.
人都會有追求,也都會有一探究竟的渴望,然而,有時努力追求的是一種殘缺,而在遠處眺望時,你收獲的卻是完美.
6朦朧之美
朗月照花,深潭微瀾是清晰透明的美,但我們不能否認杏花煙雨,霧中水月也是一種美;江北高山,奇峰突兀是堅定透徹的美,但我們不能否認江南小橋,霧鎖樓台也是一種美.生活也是如此,精確的數據,經典的公式是嚴謹之美,而深刻的散文,瑰麗的詩篇則體現著生活的朦朧之美.
詩人有雲:仰望星空的人,總以為星星就是寶石,晶瑩透亮,沒有纖瑕.飛上星星的人知道,那兒有灰塵、石渣,和地球上一樣復雜.誠然,星星上的塵土展示的是荒涼與真實之美,然而關於星星月亮的美麗傳說卻伴隨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正是這些遐思與嚮往,正是這些朦朧的美麗喚起人們心中的嚮往,引導著人們飛向月球、飛向火星、飛向外太空,生活中的朦朧之美是生活進步的助推器.
朦朧之美還是傳統的民族文化的源頭.中華文明史,上下五千年,從盤古開天闢地到女媧造人,從嫦娥奔月到誇父追日,繽紛多彩的神話故事作為民族的瑰寶流傳下來.這些,何嘗不是在文明演化道路中前進的人們對未知世界的探索和朦朧的感知呢?即使在接受了物種起源和進化論的今天,信奉無神論的我們仍舊可在其中體會到想像與創造的瑰麗神奇.
朦朧之美更是靈感迸發的源泉.張繼的《楓橋夜泊》千百年來廣為傳誦,那一句「江楓漁火對愁眠」更是深入人心.然而近年來,不少人卻提出新解,將之解為江村橋和楓橋對著愁眠山,還不惜為此進行考證,結果將千古絕唱的動人意韻破壞的盪然無存.如果說探索月球是未知的神秘在召喚我們,是對朦朧之美的繼承,那對《楓橋夜泊》「新解」所做的考證就完全是畫蛇添足了.
當汨羅江畔的屈原吟出《天問》時,我想他並不是單純為了追求一個回答.問天何壽?問地何極?生何歡?死何苦?情為何物?蒼生何辜?若是將這些疑問盡數回答,那這千古詩篇的韻味豈不是要盪然無存?!
生活的智者總會在如流的歲月中坐觀紅塵,拈花微笑.縱然失意如張繼,悲苦如屈原仍能品出生活的朦朧意韻,我們又何苦去破壞呢?
懂得領略朦朧之美,才能懂得生活的真諦.
7 距離的眼睛
我沒有去過太空,但我聽說,從太空遙望地球,那是一顆美麗的天藍色的星球,像一顆寶石,在搖曳著光輝,但從小就生活在地球的我,每天看看腳下的土地,工廠不停地排出的廢氣、污水,一切似乎沒有了那份祥和和寧靜.於是,我理解了距離產生美的意義.
一直不相信完美而又一直在追求完美的我們,有時太過於接近目標,以致於它那微小的裂痕都被我們一覽無余,盡收眼底.於是我們厭倦了這些不完美而去追求別的完美,人生也在這一次次放棄和追求中充實.之後,我明白了,真正的完美需要距離的修飾.
有一個畫家,在他作畫的時候,總是不時地後退幾步來觀察自己的作品.因好奇心的驅使,問他後退的原因,他的回答是為了更好地看清自己的作品.哦!不失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所以,我猛醒:作為人,了解不需要形影不離,喜愛需要有一定空間來彼此放鬆.
距離的存在使我大悟,原本優雅的山峰,欣賞其優雅,無需身臨其境;原本洶涌的大海,要領略她的波濤,也不必登上海輪,你只要站在高高的岩石上,任海風吹亂發絲,任驕陽曬黑皮膚,任潮水拍打腳下的巨石.如果你還覺得不夠,那麼,讓自己飛翔,化作一隻蒼鷹,你會看到藍天、白浪、金色的沙灘、暗紅的礁石.這時,你說你找到了通向美的道路,我衷心向你祝賀.
其實每個人都能看到美,感受美,只是有人太急於求成,把一切都抓取到眼前,以致無美可言,於是抱怨這個世界太不美.想一想吧,不是嗎?有的人或抱得太緊,或看得太清,而世間本就沒有完人,所以他們的一生充斥著孤獨和失落.人與人就像兩個運動的分子,只有拉開了距離才會相互吸引,只有距離才會使本就不完美的人看上去完美.
於是距離成了一雙眼睛,她明亮、她迷離,她使世界因她而充滿了美.彼此不要如此緊密,世界就會因充滿了距離而美麗.
8給孟幻同學的一封信
孟幻同學,您好!
原本不想給你回信,但考慮到你一定在熱切地期盼著收到我的只言片語,也考慮到有必要和你溝通思想,統一認識,於是寫了下面的文字.
你說在你看到我的一瞬,便被我的清純征服了.你認為清純是一種美.你說那是我轉學剛來到高二、三班的時候,老師領我走進教室,我穿著一件藕荷色的上衣,面帶微笑,在同學們的注視中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這時的你好像是第一次知道了什麼是清純.以後的日子裡,我說話的聲調,我走路的姿態,我回答問題的方式,等等,你說都被你欣賞.你曾經想了好久,以和我交談,但始終沒有.因為你自卑.但你始終不願意錯過交我這個朋友,於是有了這封信.
我說,其實你對我不了解.正因為如此,遠距離看我的你,才感覺我是你心中美的偶像.我粗心,我愛面子,我剛愎自用,我小肚雞腸,我還有小女子共有的弱點——愛哭鼻子.我這么說,你可能會說我謙虛.不是的,你如果和我交往一個階段,就會因為這些弱點接受不了我,會說:這人怎麼會這樣呢?我有好幾個女朋友,都是因為我的這些缺點,由過去的親密無間、情同手足到現在的形如陌人.我一直在自省,努力改正這些弱點,可我不能夠,也許需要時間吧!
說真的,收到你的信,青春年少的我也好一陣激動.竟有欣賞我的人啊!我不禁有些飄飄然了.於是,我開始關注你,關注你的穿著,你的言行,甚至你瞬間的表情,感覺你符合帥哥的標准.但我在自省的時候,突然意識到這同樣是我遠距離看你的結果,自己不能因為這遠距離觀看產生的美,在錯誤的季節犯一次幼稚的錯誤.
實際上,作為少男少女的我們,之所以很容易相互愛慕,除了生理發育方面的原因外,與我們的認識是有很大關系的.我們實在不能把距離產生的美當作事物的本質.認識到這一點,我們也就會冷靜了許多,客觀了許多,也就會少盲動從事,從而把全部的精力放在學習上,使自己的學習更上層樓.
你說呢?相信你收到我的信後,也會作一反思,同意我的觀點.最後,送你一首小詩共勉.
仰望星空的人/總以為星星就是寶石/晶瑩,透亮,沒有纖瑕
飛上星星的人知道/那兒有灰塵、石渣/和地球上一樣復雜.
這首詩的題目是《星星》,作者是我們所熟悉的寫《小草在歌唱》的當代著名詩人雷抒雁.
李玫
2006年6月7日
9草色遙看近卻無
古人看月亮,猜想那是「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的人間仙境;但從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那刻起,嬋娟的桂宮變成了一個處處坑窪的醜陋的球體.
仰望星空的人,總認為星星是寶石;但飛上星星的人知道,那兒和地球一樣,有灰塵、石渣.
一塊纖塵不染的白布或一塊白壁無瑕的美玉,總是代表著完美和純潔;但當放在顯微鏡下時,各種微小的細菌與細密的紋絡盡收眼底.
都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但是生活中,眼睛也可以欺騙你.
同一樣事物,人們在腦中想像的和實際中存在的有很大差距.在很遠的地方看與在很近的地方看,同樣有不小的距離.記得有一年暑假,媽媽帶我到內蒙古大草原旅遊,導游遙指一片山頭,說那裡是電視劇《還珠格格》拍攝地,我和媽媽都很激動,那漫山如茵綠草和悠閑的馬匹正是我們這種在都市樊籠里的人心馳神往的.我們頂著大太陽奔到那座山上,定睛一看不禁大失所望.遠處看大片的綠草實際上只是三三兩兩的直立在貧瘠的土地上,俯身看草下土地,各種各樣的昆蟲清晰可見,那些馬匹臀部還有厚厚的馬糞,不斷甩著尾巴驅趕成群的牛虻.這就是人間天堂?一座山上的草地與馬匹,只隔著幾百米遠,便可以有如此大的不同,更何況那與地球相距幾萬里甚至幾光年的月亮星星,以及比肉眼分辯率小一千倍的顯微鏡下的世界?
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同樣可以得出截然相反的結論.如果人們不能多角度多方面統籌看待問題,同樣會鬧出笑話.一家紡織公司新進了一種布,當拿到董事會桌子上時,桌子東邊的人說它是紅的,而西邊的人說它是黃的.當桌子兩邊的人互換座位以後,他們才意識到自己剛才都只是從一個角度只看到了布的一方面.其實生活中何嘗不是如此?多角度看問題的人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一個角度看問題的人山重水復疑無路,總是自己欺騙了自己.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為」固然不可,但「目見耳聞」不是全部.人是有思想的蘆葦,想做一個智慧的人,就應當遠觀近看,多角度多方位觀察分析萬事萬物.惟有此,才能成為生活的智者.
10仰望星空
星星完美與否,在於它與人類之間的距離.
朋友之間親近與否,在於兩人之間的距離.
烏托邦的完美與否,在於它與俗世凡塵之間的距離.
就像雷抒雁的《星星》:「仰望星空的人/總以為星星就是寶石/晶瑩,透亮,沒有纖瑕.飛上星星的人知道/那兒有灰塵、石渣/和地球上一樣復雜.」
又如朋友,看似親密無間的朋友,可能早已心生縫隙,只有距離才能提供給兩人可進可退的空間.有一點距離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恰似烏托邦,如果緊靠俗世凡塵,那麼必將受到污染,那麼完美中將會增加污點.
距離產生美.
女神因為神秘而美麗,超級跑車林寶堅尼亦是如此.高昂的價格,夢幻般的車身,神秘的身世,令無數人頂禮膜拜.義大利聖索塔小鎮一年一度的跑車大遊行,增加的不是人們對林寶堅尼的了解,而是他們對這個品牌的崇拜!
很多人嚮往著天堂,期盼著天堂會有一切美好的事物,但我們看看彌爾頓在《失樂園》中是怎麼寫的:撒旦對他的部下說:「只有保持一顆堅定不移的心,地獄也就如同天堂,何況,成為地獄的主宰遠勝過淪為天堂的奴隸!」
是的,天堂就一定美好么?不一定.人眼中完美的天堂是因為我們對天堂的無知,這種無知亦是一種距離.
距離是一段可進可退的空間,亦是欣賞美好的橋梁.
伊甸園中的一絲不掛的夏娃想要縮短與淵博的距離,於是聽信了蛇的慫恿,吃下了智慧果,心明眼亮,有了羞恥感,從此與亞當之間產生了隔閡,兩人都藏在茂密的樹林中,不再像以前那樣坦誠相對.
追求完美是人的天性,無人能夠改變,但「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完美是無止境的,所以何不與完美保持一段距離,在遠處欣賞它呢?
就像美好的烏托邦夜空有彗星劃過,留下一道美麗的軌跡.
還像好友之間客氣的道謝,保持著禮貌.
更像我們仰望星空,將那寶石般的星星映入腦海!
精段賞析:
A建國初期,中華大地百廢待興.許多人企望一蹴而就,急功近利,於是有了「三年趕英,五年超美,十二年實現共產主義」這樣不合實際的目標口號;於是有了大伐森林、大煉鋼鐵的激進場面;於是有了「一個蘿卜千斤重,兩頭毛驢拉不動」這樣荒唐的「碩果」.結果浮躁的「大躍進」運動不僅沒有大躍進,反而讓中國經濟走向了「大倒退」.
無論是一個人,還是一個集體,一個國家,只有求踏實、戒浮躁,才能走得更遠.當我們每一次為海市蜃樓的奇景所傾倒感嘆時,我們是否想過這空中樓閣其實也是人類靠自己的雙手在另一個地方一磚一瓦建造起來的呢?
當今社會浮躁之風盛行,能在「雲端跳舞」成了眾人趨之若鶩的目標.於是乎花錢發表論文者,抵押房屋炒股者,破壞環境換取GDP數據者……諸如此類,層出不窮.殊不知越是浮躁,反而離成功越遠——君不見沽取虛名者成為丑聞笑談,博弈求富者傾家盪產,急功近利者受到大自然的嚴厲懲罰.
踏實之風,猶如山巔松柏,風吹不動,雷打不驚;浮躁之氣,如同牆頭野草,風來則枯,雨淋則倒.
朋友,在雲端跳舞,雖然曼妙,卻易跌落;貼地面步行,雖然平淡,然而穩重.我們何不求踏實,戒浮躁,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呢?
B哲學家維特要斯坦說:「我貼在地面步行,不在雲端跳舞.」
多麼貼切的比喻.貼在地面,則踏實,沉穩,具有現實感;立於雲端,易浮躁,輕率,過於理想化.所謂步行,一步一個腳印,堅實而穩健;雲之跳舞,則手舞足蹈,放肆隨意.貼地步行和雲端跳舞,其實就是人生的兩種態度,前者務實勤懇,後者恣情妄為.人生在世,多後者而缺前者,惰性使然.殊不知,前者雖苦,沒有後者的光鮮誘人,卻真正是經營一個成功人生需要的.
從李後主到李煜,他從雲端落於地面,《玉樹後庭花》的舞曲遙不可聞了,走這條人世最底層的被俘之路上,他且行且吟,「恰似一東春水向東流」的旅程上,播滿了詩詞的種子,開花結實,於是在去端跳舞的李後主和在地面行走的李煜被同時寫入了史冊,前者遺臭萬年,後者流芳百世.因為治國的浮躁輕率,他亡國,而經生活的磨礪,他成熟了,穩健了,也成就了詞聖的美譽.歷史就以這樣奇異的組合印證著現實穩健的重要性.
歌德說:「懷著最現實的目的去做最理想的事物,就是世界上最有意義的事.」他們因選擇踏實前行,所以成功;又因成功而更要踏實前行.那你呢?
C無意中想起了海子,那個傳說中始終憤世嫉俗的詩人.當他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成為希臘窗體頂端神話一般的虛幻時,海子無言了.在他的眼睛裡,整個世界,遠看是伊甸園盛開的美麗花朵,近看才知這個世界給他的失望.大海留不住他,春天也留不住他,詩歌的翅膀折斷了,只剩下山海關的鐵輪隆隆而過,海子的靈魂伴隨伸向遠方的鐵軌通向了天堂.有人問,到底是什麼傷了他,傷了這個時代的詩人,人們也許不明白,因為自己置身這個世界,未曾遠觀它的美好.文人與世俗的距離永遠太大,反差太大.在海子焚燒詩集的熊熊火焰里,盛開了一個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世界.這距離是悲劇,是文學女神的眼神.遠望與近觀的世界讓海子在天堂與地獄之間完成了本質上的蛻變.我想,仍然堅持遠觀世俗的海子永遠幸福.
這就是距離的美感.永遠置身在紛亂的世界,這讓人類開始麻木,甚至開始淡忘遠觀時那種令人窒息的美感.當努力構建所謂的「美麗人生」時,人類是否忘記了那份遙遠的守望,忘記了兒時曾經的天堂,忘記了古詩中月亮的眼淚,忘記了希臘神話里揮著翅膀的安琪兒?科學的發展放鬆了人類最後的一根敏銳的神經,一切詩意消失殆盡,只剩下世俗世界的繁華汩汩流淌.
看看天邊的月,看看風流千古的「秦時明月漢時關」,守望那份曾經有著「蠻荒文明」年代屬於人文精神的真實,看遙遠帶給我們的令人窒息的美,詩歌、散文、戲劇會滋潤這個時代的麻木,遙遠的美好讓我們重新點燃希望的神話,精神之船重新起航.
守望遙遠,守望天邊只屬於我們的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