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黃陂六指家鄉歷史作文
我去過許許多多的地方:香港、大連、青島、上海等,但我最喜歡我的家鄉——豐城市的一座小村莊。那兒一年四季景色誘人,風景如畫,令人流連忘返。
春天,萬物復甦。小草從土裡悄悄地探出頭來,好奇地四處張望。草地上的野花五顏六色:紅的、綠的、白的、藍的,形狀千奇百怪。山上的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山上的映山紅也綻開了紅紅的笑臉。一團團,一簇簇,就像火紅的焰火,格外引人注目。田裡的農民伯伯辛苦地插秧,看著綠色的秧苗隨風起舞,農民伯伯的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夏天,草木茂盛。小草長得格外精神,微風拂過,依然筆挺地立在草地上。樹木長得更加蔥郁了,原來又嫩又短的小樹枝,現在變得又堅硬又粗壯;原來又小又嫩的葉子,現在變得又大又翠綠了。樹上的知了一天到晚「知了!知了!」地叫個不停。當然,夏天也少不了游泳。每到下午,孩子們一絲不掛地跳進小河裡,有的盡情地打水仗,有的在大人的幫助下學游泳,還有的套著游泳圈在「狗刨」呢!
秋天,小草枯黃了,不像春天那麼嬌嫩,也不像夏天那麼頑強,它現在就像一個奄奄一息的老人,一個人靜靜地站在那裡等待生命的終結。秋天也是稻田豐收的季節,農民伯伯又開始忙碌起來——收割,打穀,篩選。看著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換來的大米,個個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果樹也是一派豐收的景象:柚子樹的柚子又大又圓,香甜可口;梨樹上的梨子散發出誘人的香味,令人垂涎三尺;樹上的桔子、柿子你擠我碰,把樹爸爸都壓彎了腰。
冬天,銀裝素裹。雪花在空中飛舞,落在樹上,像給大樹穿上了一件雪白的棉襖;落在稻田,像給稻田鋪上了一層厚厚的棉被。孩子們堆的雪人可美了!兩個雪球一大一小,大的當身子,小的當頭,兩根樹枝當手,一根長長的紅蘿卜當鼻子,兩顆圓溜溜的紐扣當大大的眼睛,一個鐵桶當帽子。它的樣子既像《木偶奇遇記》里的匹諾曹,又像《植物大戰僵屍》里的鐵桶「僵屍」。孩子們還有的在雪地里滾雪球,打雪仗,玩得不亦樂乎。
我的家鄉一年四季都是一幅美麗的圖畫,歡迎你到我的家鄉來做客!
B. 東華鎮的歷史沿革
東華鎮大鎮建制於明洪武二年(1369年)。因圩地與附近的黃陂街、同樂街相比,規模較大,赴街人較多,故名大鎮。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設象屬黃塘都大鎮圖。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設大鎮鄉。宣統三年(1911年)設黃塘鄉。建國後,全縣設英東、英西、英中3個區,鄉仍沿用舊制,黃塘鄉屬英東區管轄。1958年7月劃歸翁源縣管轄,同年10月成立大鎮人民公社,1959年11月劃回英德縣管轄。1977年5月析出黃陂、光明等8個大隊成立黃陂人民公社。1983年大鎮、黃陂人民公社分別撤社設大鎮區、黃陂區。1987年4月,分別撤區設大鎮鎮、黃陂鄉。1993年10月黃陂鄉改為鎮建制。2003年5月撤銷英華鎮,並入大鎮鎮,保留廣東省英德華僑茶場牌子。2004年6月撤鎮,與魚灣、黃陂組成東華鎮。
東華鎮魚灣建制於明洪武二年(1369年)。因位於黃沙河(又稱小江)的一個轉彎處,此灣水深魚多,曰魚仔灣(魚子灣),後簡稱魚灣。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設象屬象岡都長布圖。明清時期象岡司駐魚灣圩,轄今英德大鎮、橋頭、黃陂、橫石水、青塘、白沙以及今佛岡縣高崗、逕頭、大陂等13個鄉。後改稱13局。宣統三年(1911年)今魚灣之地設文光鄉。民國時期魚灣區公所駐魚灣圩,轄英東地區7個鄉。建國後,全縣設英東、英西、英中3個區,鄉仍沿用舊制,文光鄉屬英東區管轄。1956年8月改稱魚灣區。1957年11月改稱魚灣鄉。1958年7月劃歸翁源縣管轄,同年10月成立魚灣人民公社,1959年11月劃回英德縣管轄。1983年撤社設魚灣區,1987年4月撤區設魚灣鎮。2004年6月撤鎮,與大鎮、黃陂組成東華鎮。
東華鎮黃陂曾設立過黃陂畜牧場和黃陂鎮。黃陂畜牧場成立於1955年,由廣東省農墾廳創辦。1958年劃歸翁源縣管轄,1961年翁源縣復設黃陂畜牧場,1962年9月劃回英德縣。1965年安置廣州、汕頭地區上山下鄉知識青年,1968年改名為省直機關「五七」幹校。1973年改稱廣東省黃陂茶場。1978年接收印支難僑後,改稱廣東省黃陂華僑茶場。1977年5月由大鎮人民公社析出黃陂、光明等8個大隊成立黃陂人民公社。1983年撤社設黃陂區。1987年4月撤區設黃陂鄉。1993年10月黃陂鄉改為鎮建制。2000年8月廣東省黃陂華僑茶場並入黃陂鎮,保留廣東省黃陂華僑茶場牌子。
原英華鎮(英華茶場)的前身是始建於1954年7月的廣東省粵北曙光機械農場,後改稱廣東省粵北示範農場,先後隸屬廣東省農墾廳、韶關地區農墾局、廣州市農墾局。1957年初開始接收安置歸難僑,改稱廣東省英德華僑茶場,隸屬廣東省僑委,1978年劃歸廣東省華僑農場管理局管轄。該場先後接收安置印度尼西亞、越南、泰國、法國、美國等26個國家和地區歸僑8000多人。1988年下放清遠市,由清遠市農業委員會主管。2000年8月設立英德市英華鎮,保留廣東省英德華僑茶場牌子。2003年5月撤鎮,並入大鎮鎮,保留廣東省英德華僑茶場牌子。
2004年6月18日,經省政府批准撤銷大鎮、魚灣、黃陂3鎮,合並設立東華鎮。2003年5月,撤銷英華鎮,並入大鎮鎮。東華鎮是既年輕而又歷史淵源流長的鎮。
C. 黃陂鎮的歷史沿革
黃陂鎮位於宜黃縣西南部,宜(黃)樂(安)寧(都)三縣交界處,2001年11月由原白竹鄉和原黃內陂鎮合容並而成。這里是中央紅軍第四次反圍剿黃陂大捷主戰場,北宋地理學家、文學家樂史的故鄉,這里因1999年夏秋時節華南虎的出現而聞名全國。
2003年9月大龍坪村委會合並於蛟湖村委會、嵊排村委會合並於豐產村委會後,全鎮轄塘圩、十都、黃陂、秀源、中田、芒坳、大園、安槎、羅灣、拿山、蛟湖、西源、霍源、豐產、上堡、竹溪、港南、大銘等十八個村委會,共130個村小組。鎮政府駐黃陂村,距縣城34公里,全鎮6190戶,總人口23196人,
D. 尋花木蘭歷史資料 越詳細越好
年代
根據北朝民歌《木蘭辭》(又作《木蘭詩》)(約作於北魏遷都洛陽以後,中經隋唐文人潤色)的描述,對於花木蘭的歷史年代問題: 目前有兩種主要的民間說法是: 第一種說法是: 北魏太武帝年間,花木蘭替父從軍,參加了北魏破柔然之戰,木蘭多次參與了北魏出擊大漠兵伐柔然的戰爭,且表現突出,但卻無人發現她是女子。戰爭結束後,朝廷欲授予她尚書郎,被她婉言拒絕。 第二種說法是: 隋恭帝義寧年間,突厥犯邊,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疆場多載,屢建功勛。花木蘭的事跡傳至今,主要應歸功於《木蘭辭》這一方北朝民歌的絕唱,這是一篇由宋代郭茂倩編的長篇敘事詩歌,歌頌了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傳奇故事。(《木蘭辭》是公認的北朝民歌,和隋朝缺乏密切的關系,這種隋朝末年的說法卻與全文多處有沖突,但是不知道為何會流傳這種說法)。
姓氏
據明人焦紱在其《焦氏筆乘》中說:「木蘭,朱氏女子,代父從征。今黃州黃陂縣北七十里,即隋木蘭縣。有木蘭山、將軍冢、忠烈廟,足以補《樂府題解》之缺。」 ;清代《康熙黃陂縣志》載:「木蘭,本縣朱氏女……假男子代父西征……至今其家猶在木蘭山下。」 可見,木蘭本姓朱,西漢人,出生於今武漢市黃陂區姚集鎮大城潭村。黃陂朱木蘭,有關文獻、實物、 傳記三重證據。
故里
花木蘭的姓氏、籍貫等,史書無確載,因此,木蘭之爭歷代有之。最早言及木蘭籍貫的是東晉末、南北朝初的何承天,他在《姓苑》一書中言木蘭任城人。他認為木蘭姓木,乃孔子的弟子端木賜(子貢)之後。端木氏曾因避仇而改姓木。子貢原籍魯國,即今曲阜一帶,東晉南北朝時,曲阜曾屬任城郡,所以何承天稱木蘭是任城人,不過此說學術界並不認可。當前爭議最激烈的有安徽亳州、河南虞城、湖北黃陂、陝西延安四個地方。虞城由娘娘廟改為木蘭廟,再附會為木蘭家鄉;黃陂由木蘭樹稱木蘭山,建木蘭廟,再附會為木蘭故里;延安在黃河西邊百餘里,也可「朝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那裡有座萬花山,也被附會為木蘭故里。以上三地都認為木蘭是隋朝或唐朝人。 1河南商丘市虞城縣營郭鎮是木蘭故里,有花木蘭祠為證。在京九鐵路線上,有個虞城木蘭站,不遠處即為花木蘭祠,是隋朝木蘭故居所在地。祠始建於唐代,佔地面積72000平方米,自南而北依次有大門、大殿、獻殿、後樓和各院落,共有百餘間。大門過道內,塑有花木蘭的高大戰馬;大殿內,塑有花木蘭戎裝出征像和兩側侍衛;後樓塑有花木蘭少女像、全家合歡像;祠殿內外,有歷代官吏、名人贊美花木蘭的撰文、題詩、書畫等碑刻十餘通。如唐代杜牧詩:「彎弓征戰作男兒,夢里曾經與畫眉。幾度思歸還把酒,佛雲堆上祝明妃」。可惜,原祠毀於1943年一場戰火,近年重修,尚有元代、清代祠碑保存完好。2007年5月22日,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做出決定,命名虞城縣為「中國木蘭之鄉」,並同意虞城縣掛牌成立「中國木蘭文化研究中心」。 木蘭葬於延安,聖地有勝跡。木蘭家住延安城南萬花鄉花塬頭村,為花姓,北魏人。死後葬於村旁山上,稱「花家陵」。皇帝還派人送葬,墓下有石階,兩旁分列石人、石馬、石獅、石羊。1984年,在延安萬花山修復了木蘭陵園。該園雕梁畫檔,典雅壯觀,依山建有墓冢,石碑上刻有舒同所書的「木蘭詩」、「花將軍墓」,以及白居易、杜牧等著名詩人歌頌花木蘭的詩詞。園內遍植滿了木蘭喜愛的牡丹花,塑有木蘭戎裝石像,躍馬橫劍,逼真再現了木蘭當年的英雄氣概。 2安徽亳州市也有史書文物建築證明自己是花木蘭故里。亳州說認為花木蘭是漢朝人,早於北朝的木蘭辭,符合邏輯。城郊有陵,並有多塊石碑。 木蘭亳州人之說主要有下列根據: (一)明代,由皇帝御批的《大明一統志》載:「木蘭姓魏,亳州人。嘗代父戍完(縣),唐封孝烈將軍」。 (二)清代,《大清一統志》引《大明一統志》雲:「木蘭姓魏,亳州人。漢文帝時,匈奴寇北邊,發內郡戍之。木蘭代父為戍卒,以功為小校,所戍是完縣,故完人祀之。孝烈將軍,唐所封也。」 (三)明清以來的《鳳陽府志》、《潁州府志》、《保定府志》異口同聲,均言「木蘭姓魏,亳州人。」《歸德府志》雲:「木蘭,亳之譙人也。」 (四)古代《亳州志》、《完縣志》均言:「木蘭姓魏,亳州人」 。 (五)清代由皇帝欽定的大型圖書《古今圖書集成》內言「木蘭姓魏,亳州人。」 (六)明代巡按御史(皇家史官,自稱柱下史)何出光曾作《木蘭祠賽神曲》12首,他在序文中說:「木蘭,亳人,魏氏女。」 (七)完縣(今名順平縣)木蘭祠元代碑刻《漢孝烈將軍記》言:「神姓魏,字木蘭,亳州人。」 (八)木蘭戍邊燕山,《燕山叢錄》一書對木蘭的記載較為詳細,雲:「完縣東門外有孝烈廟,榜曰孝烈將軍。」《大清一統志》引《大明一統志》雲:「縣東或雲即木蘭女嘗代父戍此。唐封孝烈將軍。」有古碑稱曰:「木蘭姓魏,亳州人。」 (九)歷代學者,如元代學者達世安、明代學者朱國楨、明代詩人吳姚奎等,均在自己的著作中明白無誤地稱:「木蘭姓魏,亳州人。」 (十)木蘭家鄉亳州及木蘭戍邊之地燕山一帶均有很多傳說,不約而同地認為:木蘭是漢代女子,從軍的背景也是匈奴犯境。 3湖北黃陂縣:據一些史料記載,湖北黃陂縣城北20里為木蘭故鄉,古時曾置木蘭縣。在《湖北通志》、《黃陂縣志》因黃陂有木蘭廟、木蘭將軍冢。《木蘭古傳》曰:「木蘭將軍黃郡西陵人也。」清《忠孝勇烈奇女傳》稱:「木蘭朱姓,為湖廣黃州府西陵縣雙龍鎮人。」史傳明示則成為湖北黃陂人「與木蘭同籍」的最大理由。黃陂雙龍鎮有座「木蘭山」,山的北坡有一大土冢,冢前墓碑銘刻「敕建木蘭將軍墓碑序」。木蘭山上尚存「唐木蘭將軍坊」,上鐫「忠孝勇節」。
《河南通志》:「隋木蘭,宋州人,姓魏氏。恭帝時發兵御戍,木蘭有智勇,代父出征,有功而還。……鄉人為之立廟」。 侯有造《孝烈將軍祠像辨正記》說:「將軍魏氏,本處子,名木蘭。……歷年以紀,交鋒十有八戰,策勛十二轉。朝覲,天子喜其功勇,授以尚書。隆寵不赴,懇奏省視。擁兵還譙,造父室,釋戎服,復閨裝,舉皆驚駭。咸謂自有生民以來,蓋未見也。衛兵振旅還,以異事聞於朝。召復赴闕,欲納宮中,將軍曰:臣無媲君禮制。以死誓拒之。勢力加迫,遂自盡。所以追贈有孝烈之謚也……」 明人劉惟德著《韓木蘭(娥)傳》載:「少女木蘭,姓韓,原名娥,四川閬中人。」
E. 花木蘭在歷史是否真有其人,她的故鄉是哪裡與武漢郊區的木蘭山有什麼關系嗎
花木蘭,姓魏,名木蘭。隋代人。花木蘭是戲名。故居在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營廓鄉大周庄村 (一說西漢譙城東魏村人)。隋恭帝義寧年間,突厥犯邊,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疆場一十二載,屢建功勛,無人發現她是女子,回朝後,封為尚書。唐代追封為"孝烈將軍",設祠紀念,花木蘭其人其事正史記載不詳,花木蘭的籍貫爭論比較大,爭議最激烈的有安徽亳州、河南虞城、湖北黃陂、陝西延安四個地方。
F. 黃陂錦里溝有哪些好玩的景點
錦里溝3大特色好玩的地方:
1 ,錦里溝所在地是漢族與土家族、人口雜居地區,是中國《改土歸流》歷史的一個縮影。
2 ,錦里溝景區青山環抱,溪流環繞,風水極致。民居建築風格具有鮮明的微派特點,極具觀光旅遊價值。
3 ,錦里溝有苗寨風情街和吊腳樓式的鏡泉茶樓,集吃、住、行、游、購、娛於一體,地道的農家菜餚、山寨青茶和土家民俗篝火歌舞晚會,讓人樂不思歸。
G. 黃陂區木蘭鄉富家寨村葉家田袁家灣歷史
這個灣的男性都姓袁!是從黃陂區王家河袁家上灣袁家下灣分支遷到此地!大慨有12代人!
H. 武漢黃陂在歷史上有那些名人
黃陂歷史名人錄 黃陂世代才人輩出。相傳縣北的木蘭山為代父從軍的木蘭將軍故里;宋代理學家程顥、程頤出生於黃陂,在這里度過少年時期;元末南方紅巾軍著名將領倪文俊早年為武湖漁民;清嘉慶4年(公元1799年)至道光18年(公元1838年),39年間出了文武三榜眼,分別為武榜眼曾大觀,文榜眼劉彬士、金國鈞,後分別官至福建陸路提督、浙江巡撫和翰林院編修。清咸豐年間,城關人周恆祺官至直隸布政使;長堰人王正起歷任山東總兵、提督軍門,誥封「振威將軍」,以捕殺慈禧太後寵信太監安得海而聞名;黃陂黎家河(今屬大悟)人黎元洪1916年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人稱「黎黃陂」;辛亥革命時期奮起救國的著名人物有藍天蔚、蔡濟民、喻育之等。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黃陂籍風雲人物有:大革命時期:唐際盛(黃陂黨組織暨河南開封地委黨組織創始人),吳光榮(黃陂縣委第一任書記),蔡以忱(參加過「五四」運動,在黨的「五大」上被選為中央監察委員);潘忠汝(黃麻起義總指揮),吳光浩(黃麻起義副總指揮,鄂豫邊紅軍及革命根據地創始人),劉光烈(黃麻起義副總指揮);
抗日戰爭時期:任士舜(黃陂縣第一支抗日武裝創建者)、楊學誠(鄂豫邊區抗日民主根據地主要創始人之一)。抗戰時期任偽中央執行委員、偽陸軍部長的漢奸葉篷,任湖北綏靖偵輯少將處長,武漢、重慶流氓幫會頭目楊慶山,也是黃陂人。
黃陂文化教育、科技界著名人物有:陳宣愷(中華大學的創辦人)、陳時(教育家)、陳啟天(哲學家)、余家菊(國家主義學者)、胡秋原(學者)、塗長望(氣象學家)、塗治(農學家)、田長霖(熱物理學家)、彭邦楨(詩人)、馮鑄(書法家)、王若愚(楚劇演員)、曾卓(詩人)、余傳韜(教育家)、田長焯(飛機工程師)、韓德乾(農學家)、陳慶宣(地質力學家 )、李明(飛機控制專家 )、劉緒貽(歷史學家)、馮今松(畫家)、辜勝阻(人口學家)、榮獲義大利加勛騎士勛章的萬子美、棋王柳大華、笑星田克兢等。
政界人物有許建國(歷任中國駐羅馬尼亞、阿爾巴尼亞大使)、王文生(全國政協副主席)、台灣前行政院長李煥等。
黃陂籍軍事將領徐海東大將(後劃歸大悟)、杜義德、陳慶先、韓偉中將,袁學凱、張廣才、熊伯濤、雷震、陳福初、葉超、李大清、方明勝、唐凱、童陸生少將,共計1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