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武漢黃陂 > 黃陂創建

黃陂創建

發布時間:2020-12-02 01:18:46

㈠ 巾幗英雄有哪些

1,婦好

婦好,好姓(古音(zǐ),同子姓),婦為尊稱,中國歷史上有據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軍事統帥,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女政治家。

2,花木蘭

花木蘭(412年-502年),花木蘭的事跡流傳至今,中國古代巾幗英雄,忠孝節義,代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而流傳千古,唐代皇帝追封為「孝烈將軍」。

3,呂母

呂母(?—公元18年),女,琅琊郡海曲縣(今山東省日照市)人,是一個財產俱豐的富戶。她是新莽時期最早反抗王莽統治的農民起義領袖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起義的女領袖。

4,平陽公主

平陽公主,名諱及生卒不詳,漢景帝劉啟與皇後王娡的長女,漢武帝劉徹同胞長姐。本封陽信公主,因嫁於開國功臣曹參曾孫平陽侯曹壽(曹時),故又稱平陽公主。

5,冼夫人

冼夫人(522-602)又稱冼太夫人、譙國夫人,名英,高涼郡(今廣東茂名)人,是梁、陳、隋三朝時期兩廣地區的俚族女首領、將軍,冼夫人助隋平定嶺南勢力,率領俚族民眾歸附隋朝,封為譙國夫人。歷朝對她進行了多次追封,尊稱她為「嶺南聖母」。

㈡ 黃麻起義的簡介

1927年11月13日,中國湖北省黃安(今紅安)、麻城三萬余名農民自衛軍和義勇軍在黨的「八七」 會議精神指引下和中共湖北省委領導下,攻打黃安縣城,打響了鄂豫皖地區武裝反抗國民黨右派的第一槍,正式成立了黃安農民政府,組建了工農革命軍鄂東軍,史稱「黃麻起義」。潘忠汝任總指揮,戴克敏任黨代表。1928年1月,鄂東軍在黃陂木蘭山改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七軍,吳光浩任軍長,戴克敏任黨代表。
事件經過
1927年11月13日,中國湖北省黃安(今紅安)、麻城三萬余名農民自衛軍和義勇軍在黨的「八七」 會議精神指引下和中共湖北省委領導下,攻打黃安縣城,打響了鄂豫皖地區武裝反抗國民黨右派的第一槍,正式成立了黃安農民政府,組建了工農革命軍鄂東軍,史稱「黃麻起義」。
中國共產黨成立後,湖北省黃安(今紅安)、麻城地區即逐漸有了共產黨的影響和活動。1925年秋冬,隨著大革命的發展,黃、麻兩縣分別成立了中國共產黨和共青團特別支部。1927年春,兩縣黨的特支改為中共縣委,黨的組織和農民協會迅速發展,共產黨員發展到90餘人,加入農協的會員達18萬人,另建有兩支共300餘人的農民自衛軍。同年4月和7月,蔣介石、汪精衛公開叛變革命,大肆屠殺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黃、麻兩縣黨組織依靠廣大群眾和掌握的農民自衛軍武裝,同當地的反動勢力進行堅決斗爭,培養和保存了一批骨幹力量。9月,中共黃安、麻城兩縣委根據中共中央「八七」會議精神及中共湖北省委的指示,舉行了秋收起義,但由於缺乏領導起義的經驗,沒有及時建立革命政權和革命軍隊,加上國民黨軍第30軍一部的進擾,不久,起義陷於停滯。
10月中旬,中共湖北省委得知黃麻兩縣尚有相當數量的武裝力量和很好的群眾基礎,遂先後派符向一、劉鎮一、吳光浩、王志仁等到黃、麻地區加強起義的領導,成立了以符向一為書記的中共黃麻特別區委員會,組成了以潘忠汝為總指揮的黃麻起義指揮部,積極進行起義的准備。11月3日,黃麻特委在七里坪召開會議,決定以黃、麻兩縣農民自衛軍為骨幹,群眾武裝予以配合,首先奪取黃安縣城。13日,起義開始,總指揮部調集黃安農民自衛軍全部,麻城農民自衛軍2個排及七里坪、紫雲等區農民義勇隊千餘人,組成攻城隊伍。
另將麻城農民自衛軍1個排配置於黃(安)光(山)麻(城)交界的北界河擔任警戒,以防河南省光山縣紅槍會進擾。晚10時,起義隊伍在廣大農民群眾的配合下,由七里坪向黃安城進發。14日凌晨,攻城隊伍由城西北攀梯而上,奪佔北門,旋即攻入城內,佔領縣政府、警察局,全殲縣警備隊,活捉縣長等官吏及土豪劣紳10餘人,繳獲步槍30餘支,子彈90箱,控制了全城。後獲悉國民黨軍第30軍1個團正向黃安開進,為避敵鋒芒,攻城隊伍當日撤回七里坪。進占黃安城的國民黨軍懼怕起義隊伍再次進攻,乃於次日晚棄城退走。18日,黃安縣農民政府成立,曹學楷任主席。接著,中共黃麻特委根據中共湖北省委指示,將黃麻兩縣農民自衛軍及趕來配合起義的黃陂縣農民自衛軍一部共300餘人,組成工農革命軍鄂東軍,下轄第1、第2路。潘忠汝任總指揮,戴克敏任黨代表。11月27日,黃安反動勢力勾結國民黨軍第30軍獨立旅400餘人,進犯黃安城。鄂東軍一部在人民群眾協助下,將其擊退。12月5日,國民黨軍以第12軍教導師取道宋埠、尹家河突襲黃安城。鄂東軍對敵情估計不足,據城固守,因眾寡懸殊,傷亡嚴重,被迫突圍,潘忠汝在戰斗中犧牲。下旬,當地中共組織和鄂東軍部分領導人在黃安北部木城寨舉行會議,決定留部分人員就地堅持斗爭,集中72人,攜帶長短槍53支,轉移到黃陂縣木蘭山一帶開展游擊活動。
1928年1月,鄂東軍在黃陂木蘭山改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七軍,吳光浩任軍長,戴克敏任黨代表。3月上旬,為對付國民黨軍的圍攻,第7軍編為4個短槍隊,採用「晝伏夜動,遠襲近止,繞南進北,聲東擊西」的戰術,分散游擊於黃陂、孝感、黃岡、羅田、黃安、麻城等縣。5月,第七軍進入河南省光山縣南部柴山保地區,發動群眾,創建根據地,走上了邊界武裝割據的道路。7月,第七軍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一軍第31師。到1929年5月,紅31師發展到近400人,初步建成了以柴山保為中心,縱橫50餘公里的鄂豫邊蘇區。黃麻起義創建的紅軍和蘇區,是後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和鄂豫皖蘇區的重要來源及組成部分。

重要成員
黃麻起義紅安、麻城,黃陂三縣走出的國家領導人和將軍

紅安籍
國家領導人(2人):董必武、李先念。
上將10名:
郭天民、周純全、王建安、韓先楚、陳錫聯、劉華清、秦基偉、王誠漢、謝富治
中將12名:
劉飛、詹才芳、張仁初、徐深吉、李天煥、徐斌洲、張天雲、胡奇才、王近山、吳先恩、聶鳳智、劉昌毅。
少將52名:
程儒珍、韓衛民、袁克服、金世柏、羅厚福、李世炎、耿錫祥、黎錫福、鄒國厚、徐紹華、賀鍵、熊應堂、程悅長、殷國洪、盧燕秋、張天恕、鄭國仲、況玉純、秦光遠、陳美藻、李定灼、江波、劉福勝、趙鶴亭、馬忠全、閔學勝、戴克林、戴克明、程啟文、羅應懷、甘思和、胡正平、汪運祖、何德慶、張志勇、塗錫道、張竭誠、詹少聯、謝正榮、周世忠、江騰蛟、高厚良、肖永銀、肖永正、肖志賢、吳世安、吳振挺、張潮夫、伍瑞卿、何輝燕、黃立清、吳傑等。
另有相繼擔任省(部)軍級領導幹部的有150多位。

麻城籍
大將1位:
王樹聲;
上將2位:
王宏坤、陳再道。
中將7位:
王必成、李成芳、張才千、周希漢、鮑先志、鄭維山、張池明。
少將25位:
丁先國、王政柱、鄧岳、馮仁恩、朱火華、朱玉學、朱致平、江鴻海、李慶柳、肖永正、陳波、余述生、佘積德、張漢丞、張培榮、張吉厚、周純麟、趙炳倫、祝世鳳、胡立聲、袁 彬、高志榮、高立忠、徐其孝、喻新華;
省(部)軍級領導幹部近百名:丁憲法、丁先德、丁汝青、王宣、王光美、王遠應、王宏清、王恩厚、王德潤、方敬英、鄧瑞鈴、尹國洪、尹曉春、冉光甫、馮志錄、朱公富、朱榮昌、朱彩琴、伍輝文、劉永賢、劉啟明、江守松、江守田、江祥興、畢光友、蘇鳳、蘇順淼、李珍、李勇文、楊炬、楊業奎、楊志義、楊志宏、楊志稚、肖文斌、肖永漢、肖志攻、何蘭階、邱 阜、邱子林、邱玉珠、汪心一、張毅、張世功、張世魁、張興開、張良德、張治公、陳益、陳 銀、陳文祺、陳文高、陳世全、陳澤進、陳明池、陳 明、易 毅、易良華、羅昭福、胡大祥、趙炳安、趙基梅、桂文和、徐在先、徐志安、徐其江、俆其富、徐錫珠、陶景、陶懷德、誾家友、黃安義、彭恩忠、董安義、董家義、程本、程再鳳、曾凡亨、曾沙萍、曾憲國、傅文傑、傅興大、傅達輝、傅海龍、謝家友、簡佐國、熊少蘭、戴景華等。

黃陂籍
大將1位:
徐海東
中將4位:
周志堅,杜義德、陳慶先、韓偉,
少將12位:
雷紹康,寧賢文,袁學凱、張廣才、熊伯濤、雷震、陳福初、葉超、李大清、方明勝、唐凱、童陸生
土地革命時期:潘忠汝(黃麻起義總指揮),吳光浩(黃麻起義副總指揮,鄂豫邊紅軍及革命根據地創始人),劉光烈(黃麻起義副總指揮)。其餘省軍級將領數十位。

歷史意義
黃麻起義是繼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之後,在長江以北地區首次舉行的規模最大的農民武裝起義,是在八七會議精神指引下,黨領導的武裝起義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揭開了鄂豫皖地區武裝斗爭、土地革命和蘇維埃政權建設的序幕,為創建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和紅四方面軍起了先導作用,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黃麻起義及其後的革命斗爭,高揚了一面鮮艷的革命旗幟。大革命失敗後,英雄的黃麻人民沒有被國民黨反動派的血腥屠殺所嚇倒,他們揩乾身上的血跡,拿起手中的武器,又繼續戰斗。在八七會議精神指引下,他們揭竿而起,在鄂豫皖地區向國民黨反動派打響了第一槍,把我黨「以武裝的革命反對武裝的反革命」的大旗高高舉起,從此這一地區黨領導的武裝斗爭連綿不斷,直至全國解放。1932年10月紅四方面軍主力西征後,留下的革命力量重建紅二十五軍,堅持戰斗在大別山區。1934年11月紅二十五軍長征後,重組的紅二十八軍和地方游擊隊、便衣隊,仍堅持三年游擊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這里又是新四軍第五師開展抗日游擊的主要區域和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的主要立足地。
黃麻起義及其後的革命斗爭,開辟了一塊堅實的革命基地。黃麻起義奠定了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初始基礎,也是川陝革命根據地的歷史起點。黃麻起義後,工農革命軍輾轉游擊,隨後開辟了以柴山保為中心的鄂豫邊革命根據地。1930年春,鄂豫邊,豫東南、皖西三塊根據地連成一片,形成了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是全國六大蘇區之一,成為僅次於中央根據地的第二大革命根據地。中共中央高度評價它的戰略地位,指出它「一面可以控制平漢鐵路,一面可以截據長江交通,有直接威脅武漢而與全國紅色區域打成一片的前途」。紅安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搖籃和早期中心。紅四方面軍主力向西實行戰略轉移後,又創建了川陝革命根據地。由在黃麻起義中組建的鄂東軍發展起來的紅四方面軍,先後開辟了兩大蘇區,這是對中國革命的重大貢獻。
黃麻起義及其後期的革命斗爭,造就了一支能征善戰的革命軍隊。在黃麻起義及其後鄂豫皖根據地的斗爭中,走出了三支紅軍部隊。第一支是1931年11月7日在黃安七里坪成立的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第二支是1932年11月30日在黃安檀樹崗重建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軍,第三支是1938年2月紅二十八軍在七里坪改編為新四軍第四支隊。

黃麻起義及其後的革命斗爭,造就了一大批傑出革命人才。其中從黃麻起義走出的黨和國家的領導人有4位,開國將軍25位(含大將2位、上將6位、中將6位、少將11位);而作為黃麻起義策源地的紅安縣,則不僅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區域和紅四方面軍的誕生地,而且產生了董必武、李先念兩位共和國主席和61位將軍(其中上將8名、中將10名、少將43名),捐軀的革命群眾10多萬,犧牲的有記載的烈士2.2萬,因而是全國第一「將軍縣」和著名「烈士縣」。
黃麻起義不僅用鮮血和生命燃起了大別山工農武裝革命的烽火,也在起義及其後的斗爭實踐中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黃麻起義革命精神。這就是:緊跟黨走,信念堅定;不畏強敵,拼搏圖存;求真務實,勇於創新;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無私奉獻,艱苦奮斗。

烈士陵園
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烈士陵園,位於湖北省黃岡市紅安縣城關鎮陵園大道1號,是為了紀念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斗爭中犧牲的先烈們,於1990年在原紅安烈士陵園的基礎上擴建而成。始建於1956年,全部建成於1980年,擴建於1990年,1989年被國務院列為重點烈士陵園保護單位。陵園內有烈士紀念碑、烈士祠、烈士墓、革命烈士紀念館、紅軍幹部骨灰堂、紅安縣革命博物館、李先念紀念館、董必武紀念館等大型紀念建築物。革命烈士紀念館內共展出著名烈士230餘人的遺物、照片、詩抄和雕塑等展品。
麻城有「乘馬會館」、麻城縣委傳達「八七」會議精神舊址、麻城革命烈士陵園、麻城博物館、王樹聲紀念館、許世友將軍墓等30餘處革命遺址。

㈢ 黃陂農村養老保險一年應交多少錢

國務院關於開展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
(國發[2011]1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根據黨的十七大精神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的規定,國務院決定,從2011年起開展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以下簡稱城鎮居民養老保險)試點。現就試點工作提出以下指導意見:
一、基本原則
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工作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的要求,逐步解決城鎮無養老保障居民的老有所養問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試點的基本原則是「保基本、廣覆蓋、有彈性、可持續」。一是從城鎮居民的實際情況出發,低水平起步,籌資標准和待遇標准要與經濟發展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適應;二是個人(家庭)和政府合理分擔責任,權利與義務相對應;三是政府主導和居民自願相結合,引導城鎮居民普遍參保;四是中央確定基本原則和主要政策,地方制定具體辦法,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實行屬地管理。
二、任務目標
建立個人繳費、政府補貼相結合的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實行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與家庭養老、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等其他社會保障政策相配套,保障城鎮居民老年基本生活。2011年7月1日啟動試點工作,實施范圍與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以下簡稱新農保)試點基本一致,2012年基本實現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
三、參保范圍
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不符合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條件的城鎮非從業居民,可以在戶籍地自願參加城鎮居民養老保險。
四、基金籌集
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基金主要由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構成。
(一)個人繳費。參加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的城鎮居民應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標准目前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0個檔次,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國家依據經濟發展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等情況適時調整繳費檔次。
(二)政府補貼。政府對符合待遇領取條件的參保人全額支付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其中,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按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准給予全額補助,對東部地區給予50%的補助。
地方人民政府應對參保人員繳費給予補貼,補貼標准不低於每人每年30元;對選擇較高檔次標准繳費的,可給予適當鼓勵,具體標准和辦法由省(區、市)人民政府確定。對城鎮重度殘疾人等繳費困難群體,地方人民政府為其代繳部分或全部最低標準的養老保險費。
(三)鼓勵其他經濟組織、社會組織和個人為參保人繳費提供資助。
五、建立個人賬戶
國家為每個參保人員建立終身記錄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個人繳費、地方人民政府對參保人的繳費補貼及其他來源的繳費資助,全部記入個人賬戶。個人賬戶儲存額目前每年參考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金融機構人民幣一年期存款利率計息。
六、養老金待遇
養老金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構成,支付終身。
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准為每人每月55元。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提高基礎養老金標准,對於長期繳費的城鎮居民,可適當加發基礎養老金,提高和加發部分的資金由地方人民政府支出。
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月計發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139(與現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及新農保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系數相同)。參保人員死亡,個人賬戶中的資金余額,除政府補貼外,可以依法繼承;政府補貼余額用於繼續支付其他參保人的養老金。
七、養老金待遇領取條件
參加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的城鎮居民,年滿60周歲,可按月領取養老金。
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實施時,已年滿60周歲,未享受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以及國家規定的其他養老待遇的,不用繳費,可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距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應按年繳費,也允許補繳,累計繳費不超過15年;距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少於15年。
要引導城鎮居民積極參保、長期繳費,長繳多得;引導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的子女按規定參保繳費。具體辦法由省(區、市)人民政府規定。
八、待遇調整
國家根據經濟發展和物價變動等情況,適時調整全國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的最低標准。
九、基金管理
建立健全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基金財務會計制度。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納入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單獨記賬、核算,按有關規定實現保值增值。試點階段,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基金暫以試點縣(區、市、旗,以下簡稱試點縣)為單位管理,隨著試點擴大和推開,逐步提高管理層次;有條件的地方也可直接實行省級管理。
十、基金監督
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切實履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的監管職責,制定完善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各項業務管理規章制度,規范業務程序,建立健全內控制度和基金稽核制度,對基金的籌集、上解、劃撥、發放進行監控和定期檢查,並定期披露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籌集和支付信息,做到公開透明,加強社會監督。財政、監察、審計部門按各自職責實施監督,嚴禁擠占挪用,確保基金安全。試點地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和居委會每年在社區范圍內對城鎮居民的待遇領取資格進行公示,接受群眾監督。
十一、經辦管理服務
開展城鎮居民養老保險試點的地區,要認真記錄城鎮居民參保繳費和領取待遇情況,建立參保檔案,長期妥善保存;建立全國統一的城鎮居民養老保險信息管理系統,與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新農保信息管理系統整合,納入社會保障信息管理系統(「金保工程」)建設,並與其他公民信息管理系統實現信息資源共享;要大力推行社會保障卡,方便參保人持卡繳費、領取待遇和查詢本人參保信息。試點地區要按照精簡效能原則,整合現有社會保險經辦管理資源,建立健全統一的新農保與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經辦機構,加強經辦能力建設。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工作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不得從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基金中開支。
十二、相關制度銜接
有條件的地方,城鎮居民養老保險應與新農保合並實施。其他地方應積極創造條件將兩項制度合並實施。城鎮居民養老保險與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等其他養老保險制度的銜接辦法,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財政部制定。要妥善做好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制度與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社會優撫等政策制度的配套銜接工作,具體辦法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
十三、加強組織領導
城鎮居民養老保險試點工作由國務院新型農村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國務院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領導,組織實施。國務院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制定相關政策並督促檢查政策的落實情況,總結評估試點工作,協調解決試點工作中出現的問題。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充分認識開展城鎮居民養老保險試點工作的重大意義,將其列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年度目標管理考核體系,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切實履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工作行政主管部門的職責,會同有關部門做好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的統籌規劃、政策制定、統一管理、綜合協調等工作。試點地區試點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本地區試點工作。
十四、制定具體辦法和試點實施方案
各省(區、市)人民政府要根據本指導意見,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制定試點具體實施辦法,並報國務院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備案;要在充分調研、多方論證、周密測算的基礎上,提出切實可行的試點實施方案,按要求選擇試點地區,報國務院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審定。試點縣的試點實施方案由各省(區、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並報國務院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備案。
十五、做好輿論宣傳工作
建立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制度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社會保障體系的重大決策,是調整收入分配結構、擴大國內消費需求的重大舉措,是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重要政策,是實現廣大城鎮居民老有所養,促進家庭和睦、社會和諧的重大民生工程。
各地區和有關部門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加強對試點工作重要意義、基本原則和各項政策的宣傳,使這項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引導符合條件的城鎮居民積極參保。同時,要弘揚中華民族敬老、養老的美德,引導子女依法履行贍養老人的義務。
各地要注意研究試點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積極探索和總結解決問題的辦法和經驗,妥善處理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把好事辦好。重要情況要及時向國務院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報告。
國務院
二O一一年六月七日

閱讀全文

與黃陂創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