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西式建築設計特點
西式建築具有明顯的階段性,而且各階段建築有明顯差異,這種差異與中式建築相比要大得多。可見中式建築具有漸變性,西式建築的變化具有突變性。因而,西式建築就形成了區別明顯的幾類建築,以哥特式建築、拜占庭式建築、以及巴洛克式建築為主要代表。哥特式建築的特點是尖塔高聳、尖形拱門、大窗戶及繪有聖經故事的彩色大玻璃。在設計中利用十字拱、飛券、修長的立柱,營造出輕盈修長的飛天感。以及新的框架結構以增加支撐頂部的力量,使整個建築以直升線條、雄偉的外觀和教堂內空闊空間,再結合鑲著彩色玻璃的長窗,使教堂內產生一種濃厚的宗教氣氛。教堂的平面仍基本為拉丁十字形,但其西端門的兩側增加一對高塔。
哥特式教堂的結構
哥特式教堂的結構體系由石頭的骨架券和飛扶壁組成。其基本單元是在一個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雙圓心骨架尖券,四邊和對角線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頂。採用這種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頂重量輕,交線分明,減少了券腳的推力,簡化了施工。[1]
飛扶壁由側廳外面的柱墩發券,平衡中廳拱腳的側推力。為了增加穩定性,常在柱墩上砌尖塔。由於採用了尖券、尖拱和飛扶壁,哥特式教堂的內部空間高曠、單純、統一。裝飾細部如華蓋、壁龕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題,建築風格與結構手法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整個建築看上去線條簡潔、外觀宏偉,而內部又十分開闊明亮。
哥特式建築技術高超精緻,又帶有藝術性,在建築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㈡ 包豪斯建築設計特點
靈活的不規則構圖、良好的經濟性、充分展示現代材料和結構的特點
包豪斯(Bauhaus)作為一內種設計體系在當年容風靡整個世界,在現代工業設計領域中,它的思想和美學趣味可以說整整影響一代人。雖然後現代主義的崛起對包豪斯的設計思想來說是一種沖擊、一種進步,但包豪斯的某些思想、觀念對現代工業設計和技術美學仍然有啟迪作用,特別是對發展中國家的工業設計道路的方向的選擇是有幫助的。它的原則和概念對一切工業設計都是有影響作用的。對這些建築觀點,有人稱為「功能主義」,有人稱為「理性主義」,不過更多的人則稱為「現代主義」。
包豪斯校舍就是運用現代建築的理念建設的第一所傳授現代藝術觀念的學校。包豪斯校舍校舍的建設採用的是現代建築的手法,它注重功能性,採取不規則的平面構圖方式,根據功能需要靈活的布局。
並且充分顯示了現代建築鋼筋混凝土材料和技術與藝術的結合,是建築外部反映內部的功能主義,而非由外至內的形式主義。達到了實用、美觀、大方、堅固的現代建築宗旨,是現代建築發展的里程碑。
㈢ 建築設計風格有哪些
建築設計風格分類:
新古典主義
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外觀吸取了類似「歐陸風格」的一些元素處理手法,但加以簡化或局部適用,配以大面積牆及玻璃或簡單線腳構架,在色彩上以大面積淺色為主,裝飾味相對簡化,追求一種輕松、清新、典雅的氣氛,可算是「後歐陸式」較之前者則又進一步理性。現存中國這種建築風格較多,屬於主導型的建築風格。
現代主義
現代風格的作品大都以體現時代特徵為主,沒有過分的裝飾,一切從功能出發,講究造型比例適度、空間結構圖明確美觀,強調外觀的明快、簡潔。體現了現代生活快節奏、簡約和實用,但又富有朝氣的生活氣息。
異域風格
這類建築大多是境外設計師所設計,其特點是將國外建築式「原版移植」過來,植入了現代生活理念,同時又帶有其種種異域情調空間。
普通風格
這類建築很難就其建築外觀在風格上下定義,他們的出現大概與商品房開發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環境或開發商的認識水平、審美能力和開發實力有關。建築形象平淡,建築外立面樸素,無過多的裝飾,外牆面的材料亦無細致考慮,顯得普通化。
主題風格
主題型樓盤是房地產策劃的產物,2000年流行一時。這種樓盤以策劃為主導,構造樓盤的開發主題和營銷主題,規劃設計依此為依據展開。
建築風格學
本書分成建築、城堡與宮殿建築以及民宅與公共建築三類建築群來介紹,是根據1991年第11版增修而成,內容增加約32頁的「城市發展」一章以及附加逾300張圖片,針對最近的建築風格發展重新編撰並補充許多的說明。書中的建築風格分布圖皆經過修訂,部分甚至重新繪制。
㈣ 有沒有人知道建築設計的職業特點
一.建築設計的職業特點就兩條:不斷發展和創新。
二.從事設計工作的建築工作者可以稱為建築師,概括的說建築師應具備以下素質:
1.做出正確決策的判斷能力及將其貫徹下去的宏觀控制能力;
2.具備足夠的專業知識積累;
3.對城市空間尺度、建築群空間尺度的把握;
4.審美素養和造型能力;
5.對建築構件在空間和形象表現上的預知力;
6.對建築功能的綜合解決能力;
7.對建築物使用者的關注和了解;
8.表達和溝通能力;
9.組織協調能力。
三.建築師的職業環境,通常在設計單位從事房屋建築設計和相關業務。
四.建築設計通常的就三步:做方案設計,技術設計,和施工圖繪制。
1.方案設計:了解設計要求,獲得必要設計數據,繪制出各層主要平面,剖面和立面,有必要時甚至要畫出效果圖來。要標出房屋的主要尺寸,面積,高度,門窗位置和設備位置等,以充分表達出設計意圖,結構形式和構造特點。這階段和業主,使用該房屋相關人員接觸比較多,如果方案確定,就可以進入下步的技術設計階段。
2.技術設計:一般要是不太復雜的工程,這就省掉了。這一階段主要是和其他建築工種互相提供資料,提出要求,協調與各工種(比如結構,水電,暖通,電氣等)之間的關系,為後續編制施工圖打好基礎。在建築設計上,這一步驟就是要求建築工種標明與其他技術工種有關的詳細尺寸,並編制建築部分的技術說明。
3.施工圖繪制:這是建築設計中,勞動量最大,也是完成成果的最後一步,主要功能就是繪制出滿足施工要求的施工圖紙,確定全部工程尺寸,用料,造型。在建築設計上就是要完成建築施工圖的全套圖紙。
最後建築施工圖完成後,審核,蓋注冊建築師章,設計院出圖章,設計人員審核人員等相關人員簽字,並配合其他結構施工圖,水電施工圖,電氣施工圖等,這套圖紙就可以出圖了,這份建築圖就具有法律效力,相關人員就要為這設計的房屋承擔相應責任。
㈤ 淺談建築設計的風格與特殊創意怎麼寫
給你找了點素材
其三是藝術設計教育中注意在借鑒外來各種流派經驗的同時,要加強對本土文化、民族特色元素的傳承和創新改變。藝術特色、獨特性是作品的生命力所在。為了保持特色,很多藝術設計專家會去歷史悠久、文化豐厚、風俗獨特的地區寫生采風、甚至接近原始部落、接近大自然,目的只有一個:找到能夠表現生命活力的獨特原創的東西,才不會使自己的作品被輕易替代。一味模仿西方技術與風格,會使我們迷失方向,就像邯鄲學步,丟失了自己可貴的特色,還會在西方藝術風格泛濫的海洋中被取代。堅守中國文化的沃土,加以創新改變,依然有獨特魅力。中國文化自身有深厚的哲學思想體系,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和的思想、仁義寬恕、中庸調和、追求浩然正氣,道家思想中的無為超脫、辯證對立轉化、追求自由、講究參悟、返璞歸真、熱愛自然以及禪學的悟道思想等等一些積極的方面對藝術設計都產生過巨大影響。像中國繪畫講究妙在傳神、妙在似與不似之間,講究神韻、講究寫意,正是傳統哲學思想對藝術表現的影響所至。中國還是一個詩的國度,古人給我們留下上萬首意境優美、韻律和諧的詩作,這些也都成為建築園林景觀甚至房地產開發設計過程中追求的效果:講究「小橋流水人家」,講究「清泉石上流」、「鳥鳴山更幽」的優美意境。許多動人的神話傳說成為壁畫、雕塑作品表現的題材,豐富多樣的戲曲曲目,還有繪畫作品、雕塑、古典建築等等,都給世人進行藝術設計留下無窮的展開創意的源泉。從繪畫、音樂、到建築、園林、景觀、到廣告設計、電影藝術的傳達,無處不在。就連美國的動畫設計選材也從中國古典文學形象花木蘭的故事中尋找創意元素,拿來再造,使花木蘭成為世界知曉的形象。從某種角度說,藝術設計是創作個體哲學思想的藝術表現,沒有思想做內核的藝術設計,其生命力是脆弱的。藝術設計教育既要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還要加以創新、發揚,才能突出本土特色,契合中國人的審美欣賞習慣,滿足其精神消費需求,抓住中國文化市場。不僅如此,當我們的藝術作品走向世界的時候,這種承載著中國文化的線條、色彩、聲音、畫面也正是吸引人們的重要元素。只有這樣,才能為我們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輸送所需人才。
其四,藝術設計理念、技法體現節約、環保意識。文化創意產業是配合國家可持續發展提出的策略,可持續發展過程中更要注意環境保護和節約能源。將舊元素重新組合加以利用,是創意能力強的表現,今後也將成為全球的大趨勢。
綜上所述,文化創意產業作為新崛起的產業,期待著高校輸送大批所需人才,它對高校藝術教育的影響是十分大的,高校藝術設計教育也會在不斷調整適應過程中,培養出更多有創新精神、更高創意能力的人才,推動社會產業、經濟的發展,促進文化藝術本身的騰飛,為社會和諧進步助一臂之力。
㈥ 建築結構設計的特點
建築結構設計作為一種工程技術,具有以下特點:
(1) 科學性。建築結構設計是一種工程技術。工程技術是科學理論在改造物質世界中的具體應用。建築結構設計是以數學、力學為理論基礎,藉助現代計算機技術進行的一種應用性技術。一個結構工程師應該善於抽象建築結構的理論模型,善於用數學和力學只是分析建築結構的工作機理,只有這樣才能具有較強的認識能力和適應能力。
(2) 應用性。建築結構設計必須講究經濟效益,一個成功的建築結構設計,技術上先進合理,經濟上效益顯著。建築結構設計與結構理論研究不同,它更加具體、更加簡潔、有些地方是近似解,有些地方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修正。
(3) 實踐性。建築結構設計是一種工程實踐活動,沒有一個工程師是直接從大學畢業生馬上變成一個成熟的工程師,而是必須經過一個較長時間的工程設計鍛煉,少則兩三年,多則五六年甚至更長時間,那種夢想一畢業就成為工程師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
(4) 復雜性。建築結構設計的復雜性首先表現在設計中各種因素的不確定性,例如方案設計階段建築的反復修改,荷載的不確定等等。其復雜性另一個表現就是結構方案的多元性,同一棟建築可以有不同的結構方案,甚至在構件設計階段同一構件也可以有不同的配筋。因此建築結構設計是一個具有多解而沒有標准答案的問題,作為一名結構工程師,我們需要找到一個相對最優的方案。這與我們大學的課程作業及考試是不同的。
(5) 創新性。建築結構設計作為一種技術服務行業,在設計市場競爭激烈形勢下,要想獲得開發商的項目,必須提供比別人更加合理經濟的結構方案,這就需要工程師的創新能力。從一個角度看,要使建築結構設計有所發展和進步,也要求其具有創新性。部分工程師認為建築結構設計就是「規范+PKPM+CAD繪圖」,這是不正確的。其實建築結構設計中最重要的是設計理念,一個好的設計理念將會使得一個結構方案更加完善。
㈦ 建築設計怎樣體現地方特色
泛,是漢族民居形式的典型。其歷史已有三千多年,西周時,形式就已初具規模。
山西、陝西、北京、河北的四合院最具代表性。
在北京城大大小小的胡同中,坐落著許多由東、南、西、北四面房屋圍合起來的院落式住宅,這就是四合院。
四合院的大門一般開在東南角或西北角,院中的北房是正房,正房建在磚石砌成的台基上,比其他房屋的規模大,是院主人的住室。院子的兩邊建有東西廂房,是晚輩們居住的地方。在正房和廂房之間建有走廊,可以供人行走和休息。四合院的圍牆和臨街的房屋一般不對外開窗,院中的環境封閉而幽靜。
傣家竹樓
造型屬干欄式建築,它的房頂呈「人」字型,西雙版納地區屬熱帶雨林氣候,降雨量大,「人」字型房頂易於排水,不會造成積水的情況出現。一般傣家竹樓為上下兩層的高腳樓房,高腳是為了防止地面的潮氣,竹樓底層一般不住人,是飼養家禽的地方。上層為人們居住的地方,這一層是整個竹樓的中心,室內的布局很簡單,一般分為堂屋和卧室兩部分,堂屋設在木梯進門的地方,比較開闊,在正中央鋪著大的竹席,是招待來客、商談事宜的地方,在堂屋的外部設有陽台和走廊,在陽台的走廊上放著傣家人最喜愛的打水工具竹筒、水罐等,這里也是傣家婦女做針線活的地方。堂屋內一般設有火塘,在火塘上架一個三角支架,用來放置鍋、壺等炊具,是燒飯做菜的地方。從堂屋向里走便是用竹圍子或木板隔出來的卧室,卧室地上也鋪上竹席,這就是一家大小休息的地方了。整個竹樓非常寬敞,空間很大,也少遮擋物,通風條件極好,非常適宜於版納潮濕多雨的氣候條件。
整個竹樓的所有梁、柱、牆及附件都是用竹子製成的,竹樓上的每一個部分都有不同的含義。走進竹樓就好像走進傣家的歷史和文化,傣家的主人會一一告訴你它的含義。竹樓的頂梁大柱被稱為「墜落之柱」,這是竹樓里最神聖的柱子,不能隨意倚靠和堆放東西,它是保佑竹樓免於災禍的象徵,人們在修新樓時常常會弄來樹葉墊在柱子下面,據說這樣做會更加堅固。除了頂梁大柱外竹樓里還有分別代表男女的柱子,竹樓內中間較粗大的柱子是代表男性的,而側面的矮柱子則代表著女性,屋脊象徵鳳凰尾,屋角象徵鷺鷥翅膀……。
土樓
最早時是方形,有宮殿式、府第式、體態不一,不但奇特,而且富於神秘感,堅實牢固。樓中堆積糧食、飼養牲畜;有水井,若需御敵,只需將大門一關,幾名青壯年守護大門,土樓則像堅強的大堡壘,婦孺老幼盡可高枕無憂。由於方形土樓具有方向性、四角較陰暗,通風採光有別,所以客家人又設計出通風採光良好的,既無開頭又無結尾的圓樓土樓。
建造土樓,就地取材,用當地的粘沙土混合夯築,牆中每10cm厚層布滿竹板式木條作牆盤,起到相互拿力的作用,施工方便,造價便宜。
土樓群的奇跡,充分體現了客家人集體力量與高超智慧,同時也閃耀著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光彩,自改革開放發來,永定土樓越來越為世人所矚目。位於永定縣湖坑鎮洪坑村的振成樓,聞名世界,被稱為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顆明珠
㈧ 好的建築設計的特點是什麼
能最大化的滿足人對建築的現在需求和未來需求。
㈨ 現代主義建築設計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高低跌宕,簡單輕松,舒適自然。
㈩ 建築設計的風格都有哪些
1.按國家(民族)和地區分
中國風格、日本、新加坡風格、英國風格、法國風格、美國風格、等。
常用一個地區概括,如:歐陸風格、歐美風格、地中海式風格、澳洲風格、非洲風格、拉丁美洲風格等
2.按建築物的類型分
住宅建築風格、別墅建築風格、寫字樓建築風格、商業建築風格、宗教建築風格、其他公共(如學校、博物館、政府辦公大樓)建築風格等
3.按照歷史發展流派分
(1) 古希臘建築風格,約公元前800年至公元300年
(2) 古羅馬建築風格,約公元前300年至公元365年,羅馬建築風格正是歐洲建築藝術的重要淵源
(3) 歐洲中世紀建築風格,公元400年至1400年,封建領主經濟占統治地位,城堡式建築盛行
(4) 文藝復興建築風格,公元1420至1550年,建築從經驗走向科學化,不斷沖破學院式、城堡式的封閉
以上四類可稱為古典主義建築風格
(5) 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
這一風格曾三度出現,最早一次是1750至1880,他是歐洲古典主義的最後一個階段,其特點是體量宏偉,柱式運用嚴謹,而且很少用裝飾。另一次出現在1900-1920年,帶有一定的復古特徵。第三次出現在1982年,其主要特徵是把古典主義和現代主義結合起來,並加入新形勢,這一風格在當今世界各國頗為流行。
(6) 現代評論風格,1960-1975。緣自西方60年代興起的「現代藝術運動」他是運用新材料、新技術,建造適應現代生活的建築,外觀宏偉壯觀,很少使用裝飾。
(7) 後現代主義風格,亦稱「後現代派」,1980年開始出現。這一風格的建築在建築設計中重新引進了裝飾花紋和色彩,以折衷的方式借鑒不同的時期具有歷史意義的局部,但不復古。
4.按建築方式來分
(1) 哥特式建築風格。
盛行於眾世紀1050-1550,以宗教建築為多,最主要的特點是高聳的尖塔,超人的尺度和繁縟的裝飾,形成統一向上的旋律。
(2) 巴洛克建築風格。
1600-1760,他是幾乎最為講究華麗、裝飾的一種建築風格,即使過於繁瑣也要刻意追求。
(3) 洛可可建築風格。
1750-1790,主要起源於法國,代表了巴洛克風格的最後階段,主要特點是大量運用半抽象題材的裝飾。
(4) 木條式建築風格。
一種純美洲民居風格,主要特點是水平式、木架骨的結構。
(5) 園林風格。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流行,這種風格在深圳場當作概念炒作,其特點是通過環境規劃和景觀設計,栽植花草樹木,提高綠化,並圍繞建築營造園林景觀。
(6) 概念式風格。
90年代開始在國際上流行,其實是一種模型建築,它更多的來餘人的想像,力求擺脫對建築本身限制和約束,而創再出一種個性化色彩很強的建築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