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程設計 > 建築業如何轉型升級

建築業如何轉型升級

發布時間:2021-02-06 16:42:08

Ⅰ 為什麼說建築產業現代化是建築業轉型升級的有效途徑

所謂建築產業現代化,就是實現建築設計標准化、部品生產工廠化、現場施工裝配化、結構裝修一體化和過程管理信息化的新型生產方式,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和管理替代和改造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生產方式,實現建築業的轉型升級和生產方式的變革。

試點:指全面開展工作前,先在一處或幾處試做。

城市:是以非農業產業和非農業人口集聚形成的較大居民點(包括按國家行政建制設立的市、鎮)。

Ⅱ 建築企業如何轉型升級的最新相關信息

建築企業為什麼要轉型升級?
升級是為了能夠承接高級別的工程,投標上優勢也增加。
轉型:難!!!我國建築業是勞動密集型,轉管理型有難度

Ⅲ 建築行業轉型升級我該怎麼做

建議發展生態建築,能耗更低,促進減排。低碳設計理念不僅給用戶帶去實際利益,也符合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大政策趨勢,是建築行業轉型升級的大方向。個人可以多了解生態低碳方面的新理念和實際案例,在這方面探索。有了正確而光明的方向,行動就成功了一半。
更多可以參考微信公號「生態文明觀察者」

Ⅳ 27. 建築施工行業實現轉型升級過程當中需要注意的要點是什麼如何加快轉變發展有什麼具體措施

建築施工行業轉型升級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揚長避短,之前的項目管理模式是被動式,靜態內的,所以加容快轉變的話應該轉靜為動,轉被動為主動.工程動態監管方式強調的是一個動態的概念,如何搭建的話是要看一整套的系統是否符合一個動態管理的理念.怎麼做好這個管理的話就是考慮到這個動態的監管方式是否能夠有一個垂直管理的體系,能夠關聯到工程項目中的方方面面.
注意要點也是其動態管理是否貫徹整個項目中,可行性如何.日前, 中建三局,水電二局,五局、北京地鐵9號線與維景科技搭架動態監管體系,其核心支柱是,手持式監控。手持式監控的突出特點就是攜帶型和實時視頻傳輸,猶如親臨現場一樣,從而節省大量的時間。

Ⅳ 建築企業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方面存在哪些困難和建議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就增長速度來說,第一產業增長相對緩慢,第二產業增長快速,第三產業則突破以商貿、餐飲為主的單一發展格局,加速了金融、保險、研發、咨詢等行業的發展;就就業比重來說,第一產業就業比重明顯下降,第二產業就業比重增長緩慢,第三產業的就業比重增長速度高於第二產業的增長速度。總體上看來我國產業結構在保持二、三、一型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地進行調整優化。但是我國現階段的產業結構仍然存在許多問題。比如,到2007年底,從我國三次產業結構的產值來看,第一產業增加28910億元,佔GDP比重為11.7%;第二產業增加121381億元,佔GDP比重為49.2%;第三產業增加96328億元,佔GDP比重為39.1%。這表明我國的國民經濟還比較過分地依賴農業,而服務業相當落後。在發達國家,GDP構成情況一般如下:第一產業所佔比重不超過5%,第二產業不超過30%,第三產業所佔比重最大的,為65%以上。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產業結構優化空間還很大。1.農業(1).農業基礎設施較為薄弱。有些地區的供水、供電、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還很不完善,矛盾比較尖銳。(2).農產品品質、品種結構尚需優化,缺乏優質農產品。我國的農產品雖然在價格上具有競爭優勢,但隨著勞動力價格上升以及物資價格上漲,這種優勢會逐漸喪失。而且中國農產品還存在品種不優、質量不高的問題,再加之國際貿易壁壘的作用,中國農產品的競爭力相對於其體國家會逐步下降。(3).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較為落後,還處在初級階段,初級產品與加工產品比例不協調。2.第二產業第二產業總量有了明顯的提高,但生產結構尚不夠合理,結構升級速度較慢,經濟增長質量不高。而且工業產值雖然持續增長,但就業率卻在絕對下降。(1).處於全球價值鏈底端,產業升級面臨困難。改革開放幾十年,中國經濟高速發展,批量化生產的成本優勢使我國獲得了「世界工廠」的稱號。但我國的比較優勢在較大程度上是依靠廉價的勞動力獲得的,這就易產生行業競爭優勢主要集中在勞動密集和附加值低的環節,產品的附加值難以提高的問題。(2).產業研發投入不足,技術創新能力差。目前,我國製造業總量規模佔全球比重約為6%,但研發投入卻僅佔0.3%,研發投入嚴重匱乏。產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差,導致對國外核心技術和高新技術高度依賴,企業無法在品質、創新方面處於競爭優勢地位,只能靠低成本維持收益。3.第三產業第三產業發展滯後於發達國家。我國的服務業發展水平落後於經濟發展的水平。我國服務業產值佔GDP的比重比同等收入水平的國家低10~17個百分點,而且我國服務業的發展扭曲,沒有正確的政策來制約,從而使得服務行業在目前而言一片混亂。(二)浙江省產業結構現狀由於國內外經濟形勢發生深刻變化,市場競爭更趨激烈,我省工業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素質性矛盾進一步凸現。1.改革開放20年來,浙江經濟的高速增長,得益於大量的勞動力從第一產業部門轉移到了第二產業部門,但是第二產業內部各部門的相對變化較為緩慢。七八十年代,浙江省的主要工業部門是紡織、機械、食品、化工和建材工業。但由於需求結構和供給結構的變化緩慢,這種狀況延續至今,紡織、機械(包括電機)和化工這三大工業部門的地位基本沒有變化。2.在產業發展上,一般的規律是過去的路徑制約未來的發展方向,浙江的資源優勢是擁有眾多的企業家資源,但多數企業家還是缺乏學習過程磨練的原始企業家;與此相適應,浙江的企業組織結構也是以中小企業為主角,在市場經濟體制條件下,這樣的經濟結構將導致投資決策的分散化,這對企業適應需求多樣化的下游產品的市場競爭是有利的,但是要形成以規模效益為主要競爭力的重化工業就有不利的一面。3.產業空心化問題導致十二五時期浙江經濟增長乏力。企業大量外遷,傳統產業優勢漸失,有的已日趨萎縮。由於勞動力成本,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土地緊缺等因素,導致中小企業紛紛向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土地資源豐富、並有較多優惠政策的地區遷移。產業空心化會破壞一、二、三產業的合理比例,造成供求結構失衡,貿易收支惡化或逆差加劇。所以在浙江省的產業空心化問題還不嚴重的時候就應該加以調整。三.誤區一在當前和今後一個階段,響應國家政策,轉型升級是各地的重點工作,但基於保增長的壓力,個別地方制定的轉型升級目標﹑標准較高,實際行動比較遲緩或偏離目標,我們要防止這種情況。二許多人都認為依靠外資﹑高新技術﹑高附加值產品和行業可以較為迅速地實現產業轉型升級。我們也確實引進了大量國外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產業似乎更「科技」了,但實際情況是我們自己還處於產業鏈的最末端,其效益都是依靠低廉的勞動力換取的加工費。三有些人認為,轉型升級就是要淘汰傳統產業,發展新興產業。就目前許多地方公布的「十二五」規劃初稿看,新興產業中的動漫產業、風能發電、物聯網等都成了轉型升級的重點發展產業。他們並沒有考慮自己是否有足夠強大的創新能力和相應的產業鏈條及服務,就一味的追逐新興產業;也沒有對傳統產業進行創新,繼承發展,就給與全盤否定,有失合理考慮。四.對策第一,政府要要明確自身責任,鼓勵企業自主創新,通過體制創新來激發企業自主創新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而不是直接增加對技術創新活動的財政投入;政府要把握國際產業分工趨勢,並結合浙江省的產業結構的問題,例如,產業空心化,制定正確的發展戰略,集市場之力和政府之力來實現產業的轉型升級,為構建具有浙江特色的現代工業體系打下堅實基礎。第二,充分利用省內外科技和人才資源,加快建設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區域創新體系。著力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推動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依託大企業建設一批國家級和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及重點實驗室。鼓勵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聯合建設實驗室、研發中心、技術聯盟等創新組織。第三,促進工業平穩較快發展,為推進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打好基礎。通過改善供給結構,擴大內需來促進工業的持續平穩發展。第四,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堅持市場機制和宏觀調控相結合,協調解決結構調整和工業轉型升級中的重大問題。將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勞動力結構優化緊密結合,完善有利於工業轉型升級的社保、人才、就業等相關政策,為推進工業轉型升級提供製度保障。第五,加快傳統工業結構調整的步伐,將知識經濟的發展和傳統工業的改造結合。在發展支柱產業的同時,努力培養主導產業,加強對朝陽產業的保護和扶持力度,做好夕陽產業的退出政策指導工作,實現傳統工業向現代工業的過渡,同時要保證工業結構的合理化、高級化,力爭工業轉型升級走在全國前列,加快實現工業發展動力從資源消耗為主向創新驅動為主轉變,產業結構從低附加值的一般加工業為主向高附加值的先進製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為主轉變,企業經營方式從粗放經營為主向集約經營為主轉變,產業組織形態從傳統塊狀經濟為主向現代產業集群為主轉變。。第六,加強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引進高素質人才。一方面,要根據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加強高校的教育改革,完善人才培育制度;還可以分級分批開展企業家增強創業創新和現代經營管理能力輪訓,提高企業家隊伍素質另一方面,通過在就業﹑居住﹑生活條件等方面政策的改善,來吸引海外人才。第七,提升廣大幹部推動科學發展的意識和能力,激發了廣大群眾創新創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一方面,廣大幹部要樹立科學發展的理念,深化對加快轉型升級的認識,提高了推進轉型升級的思想認識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另一方面,為欠發達地區繪制了新的發展藍圖,振奮了廣大群眾的發展熱情,增強了他們創新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

Ⅵ 建築企業轉型升級的路徑有哪些

【導讀】目前我國建築業監管發展方向將從「重企業資質」向「以信用體系、工程擔保為市場基礎,強化個人執業資質管理」的方向轉變,建設單位的首要責任和勘察、設計、施工單位的主體責任將被強化,對於企業來說,發生工程質量事故,企業將被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吊銷資質證,個人將被暫停執業、吊銷資格證書、一定時間直至終身不得進入行業等處罰。那麼對於建築企業轉型升級路徑有哪些?

從「要素驅動」 向「創新驅動」轉型升級

在經濟新常態下,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已經從「要素驅動」轉向為「創新驅動」,激活創新創業主體毫無疑問會製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為經濟增長注入強勁動力。「一帶一路」蘊含巨大市場,建築業「走出去」的海外商機無限,因此,建築企業也應當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原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黨組成員、紀檢組組長,中建政研商學院名譽院長姚兵在第二屆中建政研商學院總裁班上談到,創新是企業家的靈魂。一個企業最大的隱患,就是創新精神的消亡,創新必須成為企業家的本能。但創新不是「天才的閃爍」,而是企業家艱苦工作的結果。創新精神的實質是「做不同的事」,而不是「將已經做過的事做得更好一些」。所以,具有創新精神的企業家更像一名充滿激情的藝術家。

從「建築承包商」到「城市運營商」轉型升級

城市運營商是將城市當作一項資產來經營並增值的企業,其本質是以市場化的手段將城市綜合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和整合。城市運營商的價值鏈涉及城市開發的上、中、下游,業務范圍涵蓋城市投資建設的方方面面。在產業鏈構建方面,以需定建,聚焦主業,兼顧輔業,收縮戰線,拉長產業鏈,構建生態圈。這與中建政研集團建設新型智庫、成為行業領先的綜合服務運營商、構建行業生態圈的「平台思維」有異曲同工之妙。

從「資產、資金驅動」向「管理、技術驅動」轉型升級

規模、效益、質量、品牌、運營、服務,將成為建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多元化、輕資產、高質量,將成為提高建築企業盈利能力的重要途徑。

輕資產,要抓住自己的建設核心業務,發揮優勢,通過自身優秀的管理能力,運作社會資源達到「使用而不佔有」的效果。輕資產更多地體現在項目管理、組織能力的運用,以管理型項目為方向,在保留核心專業能力的同時,調動更多的社會資源參與項目建設,合理優化使用資金,減少自身存貨和應收賬款。輕資產是一個發展目標,其核心就是要使企業從以重資產、重資金驅動轉變為管理、技術、品牌驅動發展。

建築企業發展

從「單打獨斗」向「聯合重組」轉型升級

聯合重組的路徑有:單個企業自主實現重組;企業與企業之間橫向聯合重組;相同產業、不同企業之間產品鏈延伸的縱向聯合重組;不同行業之間因為共同「因子」而實現的跨行業聯合重組;企業與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實行的產學研聯合;參與國有企業重組、參股甚至控股;做好進入壟斷行業的准備,一旦政策准入,立即加入進去等。

同時,也應看到,成功實現聯合重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關鍵是企業進行自主創新。只有進行技術創新,有自身的核心技術,聯合重組才有價值;只有進行體制創新,才能促進聯合重組;只有進行文化創新,才能順利融入,得到文化認同。

從「人治」向「法治」轉型升級

目前的市場環境,市場風險總體可控,房價波動風險、金融風險、被並購風險、法律風險並存。建築企業在合同、勞資糾紛等各方面的法律風險也越來越大,各種法律問題接踵而至。在不斷承接新的工程任務同時,建築企業需要進一步加強法治建設,有效規避法律風險。

從「勞動力密集」向「建築工業化」轉型升級

目前,我國處於新舊動能轉換期,人口紅利正在逐漸消失,人力成本越來越高。建築企業已經飽受人工費持續增長的煎熬,人工費虧損成為行業盈利的最大制約。可以預測,在新生代農民工紛紛逃避建築業、農民工老齡化的大背景下,建築人工費上漲仍將繼續。

建築工業化既是施工企業被勞務公司倒逼的無奈選擇,也是行業的大勢所趨,是我國房屋建築工程的發展方向。建築工業化是對建築生產方式的再組織,涉及到設計、施工、構配件生產、部品生產等企業,而建築工業化的第一步就是標准體系的設計,必須需要各方面企業的合作,有必要聯合房地產骨幹企業、設計企業、施工企業、部品生產企業和大學、科研機構等組成產業聯盟。

從「粗放式管理」向「精細化管理」轉型升級

精細化管理是一種理念、一種文化。所謂精細化管理,是項目實施過程之中所貫穿的精細化管理手段和管理動作,其本質是利用詳細策劃和每天的標准化、流程化、細節化管理,對常規性施工管理實施在廣度與深度上的拓展。

建築企業可以通過精細化不斷提升管理能力,從而獲得市場競爭力與獲利能力。信息化是企業實現精細化管理的一個重要途徑,因為信息化可以為企業進行現代化管理提供一個良好的支撐平台。

從「商人」到「企業家」轉型升級

這個時代需要企業家精神,企業家精神包括工匠精神、企業家素質、冒險精神、創新精神、社會責任等諸多方面。

企業家素質。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的興衰成敗與企業家素質的高低有著極大的關系。從某種意義上說,企業之間的競爭實質上就是企業家素質之間的競爭。企業家的素質包括世界眼光、戰略思維、儒商誠信、智商才智、尊重人才、競合胸懷、文化自覺和自我修煉等。

從「貪多求全」到「差異化發展」轉型升級

隨著並購、重組,行業不斷集中,建築業市場將呈現兩頭發展的態勢,龍頭企業做優、做強、做大,大量專業企業做專、做精、做細、做實。鯤鵬建設集團董事長毛晨陽在第五屆中國建築業改革與發展高峰論壇中指出,中小施工企業要學會「做減法」:

走差異化、專業化的路線,不要老是抱著總承包資質不放。如果利用現有資源干一些專業化的事情,在某一個領域裡面就能成為翹首。鯤鵬建設集團現在的規模大約為100億元—200億元,這幾年放棄總承包業務,進軍較窄的市場,成立公司做項目稅務策劃、發票策劃、工業化現場裝配等,效益明顯。

總成本領先,品質功能相同時總成本更低。鯤鵬建設集團這兩年從技術、管理和商務3方面入手,探索新的發展路徑,只為使項目的成本降下來、把企業的總成本降下來。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給大家整理發布的關於建築企業轉型升級的路徑有哪些的相關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Ⅶ 當前,建築施工企業應從哪幾個方向轉型升級發展

圍繞推進建築產業現代化和轉變行業發展方式,突出企業轉型升級這個主題
一是要深化產權制度改革,加快產業結構調整,促進企業轉型升級。按照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從國家層面,下一輪企業改革的重點是不斷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形成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營管理層三者責、權、利對稱,實現「適度集權、合理分權、系統監控」,並通過新一輪的企業改制兼並、重組、構建母子公司體系,再造企業管理流程,優化股本機構,引導大型龍頭企業做強、做優,打造區域行業建築航母。同時要進行股權多元化改革,積極發展以混合所有制為主流模式的非公有經濟、職工股權與國有經濟和央企股權互滲的法人治理結構,形成市場化的經營機制,真正形成現代企業制度。
從行業主管部門層面,就是要通過市場准入調整企業的組織結構,按照市場變化調整企業資質的門檻設置,重點要放在為企業松綁,創造寬松環境,並通過新一輪企業資質改革和就位,扶持勞務企業,進一步提高建築行業產業集中度,將大型企業打造具有國際知名品牌的有核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集團,推動中小企業集聚發展,從而使不同類型企業按不同條件上升到新的市場競爭層次和高度,實施差別化發展,防止產業結構盲目雷同,統籌推動產業有序轉移,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鮮明、優勢互補的企業發展格局。
從企業層面來講,要緊扣「一帶一路」經濟圈,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以資產經營帶動生產經營,使資本向產業鏈上下游轉移。這里要特別強調的是,建築企業在轉型升級中一定要從實際出發,結合形勢和市場變化來調整產業結構,不要顧此失彼,為轉型而轉型。要圍繞國際國內市場需求和新常態下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與資本市場、建築產品開發等有機結合,形成新的業務發展模式,提升產業層次,拉長產業鏈條。
二是要深化經營管理機制改革,實施多元化發展戰略,促進企業轉型升級。首先要堅持主營一體化發展。就是要依託工程總承包的優勢,從勘察、設計、材料采購、施工管理、項目調試方面,做強做優主業,這是關鍵。其次是堅持多元化經營。就是在做強做優主業的同時,有條件的可向非建築領域滲透,發展新興產業。特別是要加強資本運營。除了目前開展的房地產業務外,可效仿西方發達國家企業的發展道路,樹立「不為所有、但可共享」的思維,選擇某一銀行建立銀企聯盟,推進銀行資本與產業資本的融合,以財團的金融資本採取BT、BOT、PPP等模式支持總承包業務沖刺,搶占高端市場,實現深度和廣度發展。再就是要積極應對「營改增」挑戰。「營改增」不單是一個簡單的3.6%營業稅與11%增值稅的變化,其實質是一次改革企業經營管理的大洗牌。包括材料采購、甲方供料、機械租賃、經營承包方式、工程結算與付款方式以及同一納稅企業中不同工程項目、不同時間段、不同內部核算單位之間的銷項稅的配比問題等,需要通過「營改增」倒逼企業加強自身管理、苦練內功,提升核心競爭力。還要強調的是,要適應新常態,企業必須堅持經營總量控制,以穩增長、控風險、調結構、促發展為原則,堅持適度規模經營,控制產能過剩、無限擴張導致的管理跨度失控。特別是要注意規避市場風險和企業盲目承攬工程陷入惡性循環的怪圈,從而阻礙企業向質量效益型升級。
三是要堅持科技創新,借力信息化和BIM技術支撐企業轉型升級。黨的十八大做出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抉擇,實現新時期企業轉型升級最根本的是依靠科技進步與管理創新,最關鍵的是增強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當前,企業要始終堅持把技術與管理創新兩輪驅動作為企業領先的發展戰略,加大科技投入,培養和引進高端管理人才,創新研發技術含量大、應用價值高的國家級工法和新產品。特別是要健全科技創新體系,加大建築業「十項新技術」和BIM技術推廣應用力度,依託「高、大、難」和「新、特、尖」的工程項目,重點研發解決復雜問題的關鍵技術。同時在工程建設實踐中要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通過積極務實推進建築預制裝配化,強化「四節一環保」和綠色施工,以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城鎮建設促進經濟循環發展和綠色發展。
總之,就是要緊緊圍繞黨中央「四個全面」的戰略部署,大力推進建築產業現代化,加快轉變建築業發展方式,形成和實現「沒有規模不大、沒有主業不穩、沒有投資不富、沒有專業不優、沒有海外不亮、沒有品牌不強」六大板塊的產業格局,促進建築業企業新一輪的轉型升級。

Ⅷ 如何引導建築業企業升級

認知新常態 引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
一是要強調思路之變。就是要抓好認識上的導向問題,重點是圍繞新型城鎮化建設,樹立大建築業的概念,從注重承攬大型公建向包括基礎設施、第三產業服務、再造城鎮文化的「建城」轉變。從注重一線城市建設向二三線城市拓展。既要積極與交通、電力、水利等大型企業實現強強聯合,又要審時度勢,與地方中小企業實現強弱合作,打造地域板塊。二是要把握主動之機。要看到新常態既是挑戰又是機遇,經濟減速一定程度上給我們提供了克服依靠擴張規模發展、做好結構調整的空間,使我們騰出時間從內部管理抓起,苦練內功,驅動內生動力。所以,我們一定要超前謀劃,做好預案,多措並舉,把經濟下滑帶來的各種不利因素降到最低程度。三是要共議破題之舉。就是要加強產學研政及企業之間的溝通和合作,整合社會資源。通過交流會、研討會等搭建平台,盡快地分享各單位的先進經驗,凝聚實踐智慧,從科學發展的高度共謀破解當前影響和阻礙行業發展的難題,以此促使企業在應對新常態挑戰中實現經營管理新一輪的改革創新。四是要探求創新之道。創新是一切工作的靈魂。我們要堅定信心,保持定力,採取更加有效的措施,營造創新環境、培植創新土壤、釋放創新活力,通過理念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等接地氣落實處,提升發展質量和生產效益。
圍繞推進建築產業現代化和轉變行業發展方式,突出企業轉型升級這個主題
一是要深化產權制度改革,加快產業結構調整,促進企業轉型升級。按照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從國家層面,下一輪企業改革的重點是不斷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形成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營管理層三者責、權、利對稱,實現「適度集權、合理分權、系統監控」,並通過新一輪的企業改制兼並、重組、構建母子公司體系,再造企業管理流程,優化股本機構,引導大型龍頭企業做強、做優,打造區域行業建築航母。同時要進行股權多元化改革,積極發展以混合所有制為主流模式的非公有經濟、職工股權與國有經濟和央企股權互滲的法人治理結構,形成市場化的經營機制,真正形成現代企業制度。
從行業主管部門層面,就是要通過市場准入調整企業的組織結構,按照市場變化調整企業資質的門檻設置,重點要放在為企業松綁,創造寬松環境,並通過新一輪企業資質改革和就位,扶持勞務企業,進一步提高建築行業產業集中度,將大型企業打造具有國際知名品牌的有核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集團,推動中小企業集聚發展,從而使不同類型企業按不同條件上升到新的市場競爭層次和高度,實施差別化發展,防止產業結構盲目雷同,統籌推動產業有序轉移,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鮮明、優勢互補的企業發展格局。
從企業層面來講,要緊扣「一帶一路」經濟圈,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以資產經營帶動生產經營,使資本向產業鏈上下游轉移。這里要特別強調的是,建築企業在轉型升級中一定要從實際出發,結合形勢和市場變化來調整產業結構,不要顧此失彼,為轉型而轉型。要圍繞國際國內市場需求和新常態下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與資本市場、建築產品開發等有機結合,形成新的業務發展模式,提升產業層次,拉長產業鏈條。
二是要深化經營管理機制改革,實施多元化發展戰略,促進企業轉型升級。首先要堅持主營一體化發展。就是要依託工程總承包的優勢,從勘察、設計、材料采購、施工管理、項目調試方面,做強做優主業,這是關鍵。其次是堅持多元化經營。就是在做強做優主業的同時,有條件的可向非建築領域滲透,發展新興產業。特別是要加強資本運營。除了目前開展的房地產業務外,可效仿西方發達國家企業的發展道路,樹立「不為所有、但可共享」的思維,選擇某一銀行建立銀企聯盟,推進銀行資本與產業資本的融合,以財團的金融資本採取BT、BOT、PPP等模式支持總承包業務沖刺,搶占高端市場,實現深度和廣度發展。再就是要積極應對「營改增」挑戰。「營改增」不單是一個簡單的3.6%營業稅與11%增值稅的變化,其實質是一次改革企業經營管理的大洗牌。包括材料采購、甲方供料、機械租賃、經營承包方式、工程結算與付款方式以及同一納稅企業中不同工程項目、不同時間段、不同內部核算單位之間的銷項稅的配比問題等,需要通過「營改增」倒逼企業加強自身管理、苦練內功,提升核心競爭力。還要強調的是,要適應新常態,企業必須堅持經營總量控制,以穩增長、控風險、調結構、促發展為原則,堅持適度規模經營,控制產能過剩、無限擴張導致的管理跨度失控。特別是要注意規避市場風險和企業盲目承攬工程陷入惡性循環的怪圈,從而阻礙企業向質量效益型升級。
三是要堅持科技創新,借力信息化和BIM技術支撐企業轉型升級。黨的十八大做出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抉擇,實現新時期企業轉型升級最根本的是依靠科技進步與管理創新,最關鍵的是增強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當前,企業要始終堅持把技術與管理創新兩輪驅動作為企業領先的發展戰略,加大科技投入,培養和引進高端管理人才,創新研發技術含量大、應用價值高的國家級工法和新產品。特別是要健全科技創新體系,加大建築業「十項新技術」和BIM技術推廣應用力度,依託「高、大、難」和「新、特、尖」的工程項目,重點研發解決復雜問題的關鍵技術。同時在工程建設實踐中要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通過積極務實推進建築預制裝配化,強化「四節一環保」和綠色施工,以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城鎮建設促進經濟循環發展和綠色發展。

閱讀全文

與建築業如何轉型升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