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加強高層建築施工技術
嚴格控制施工條件
在進行高層建築施工時,最重要的是需要有一個完善的施工方案,為施工進行整體上的引導。一個好的施工方案需要綜合考慮地質條件、資金技術條件、人員分配、消費市場、施工時間等因素,將施工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情況提前做好預案,並將整個施工過程進行合理的分段,並分配好各單位所負責的部分,做好宏觀引導的作用。
高層建築施工離不開施工設備。由於大部分工作需要在高空展開,這就需要在工作進行過程中相關管理人員做好施工設備的分配工作,保證重要設備數量充足,每一個崗位都能配備上最需要使用的建築設備。盡量減少設備運上運下的情況,從而使施工設備的功效得到充分發揮。
高層建築施工從根本上講是由人完成的。這就需要參與高空作業的每一個人都樹立較強的責任意識,做好分配給自己的本職工作,保證工作質量和完成速度。同時還要對工作人員進行定期培訓,包括專業技能的培訓以及安全生產的培訓。在施工進行時也要安排專門人員進行施工完成情況的檢查,保證施工的質量和速度。也要注意安排施工人員輪番休息,要保證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
高層建築要保證更高的安全性和耐用性,對建築材料的要求也非常高。管理者要對建築材料進行嚴格把關,特別是鋼筋和混凝土,不能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就縮減建築材料的經費支出,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安全意識。建築工人在施工過程中也要確認好所用材料的型號,發現問題時應及時上報,杜絕「豆腐渣」工程的出現。
強化施工管理
在高層建築施工過程中需要嚴格遵守施工方案,貫徹落實施工方案中所做出的關於建築結構、水電改造等方面的要求,這樣才能從宏觀上保證施工過程的可控性。對於施工方案中明確規定出的相關環節更是需要落實的重點,管理者可以安排相關人員進行監督考核,落實情況好的可以安排發放一些獎金或者相關補助,完成質量低的要做出相關處理,從而激勵所有施工人員有組織、高效率的進行生產。
在高層建築施工過程中固然要加大管理力度,在施工完成後也要做好相關物品的養護。現代高層建築大多使用混凝土澆注工藝,混凝土在澆注前、澆注中以及成型後都需要施工人員給予針對性的養護,並及時關注混凝土成型狀況,出現問題的要及時搶修。要有專門人員對混凝土進行澆水、覆蓋等工作,確保混凝土成型的質量。同時,為保證施工方案的落實,要有專門人員對施工進程進行測量,出現偏差的要及時作出修正,依靠精確的測量來評定施工完成情況的優劣,定期進行施工情況的驗收,從而保證施工方案的落實。
提高施工技術質量
高層建築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保證施工質量,從而保證施工過程的安全,以及高層建築建成之後的使用安全。在進行建築前,相關人員制定好施工方案後要對各部分負責人進行相關建築細節的講解,並對質量要求作出強調,重點內容還要進行整體培訓,從而保證在施工進行之前就將各項要求落實下去。再由各部分負責人傳達給需要自己管理的人員,提出明確要求,讓相關質量要求等逐層得到明確並得以落實,從而給每個施工人員制定好關於技術、質量的規章制度,讓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度來要求自己。同時,各部門負責人還需要將每天、每一階段的施工情況向施工方案的制定者作出反饋,雙方做到消息暢通,以方便施工方案制定者根據實際情況作出施工計劃的調整,並隨時對施工狀況作出監控。從而使施工方案得到更好的落實,確保高層建築施工的順利進行.
㈡ 目前高層建築施工中主要新技術有哪些
1、滑模工藝
根據結構形狀,利用定型骨圈將模板約束定位成結構形狀,操作架隨模板設置,模板在新澆混凝土終凝前不脫模滑升。
該工藝適用與結構形狀比較規則的結構,比如煙囪、筒倉等,由於不脫模滑升,混凝土的表面質量難以控制,同時連續不間斷作業,現場勞動強度太大,此工藝目前已較少採用。
2、爬模工藝
爬模工藝由最早的模板與模板互爬、模板與架體互爬,逐漸演變為現在的模架、導軌整體互爬的新型爬模體系,是目前市場上最成熟的工藝。
其工作原理為利用設置在新澆混凝土牆面的爬錐和爬靴,實現模架整體與導軌交替爬升。
由於利用新澆混凝土牆面設置支撐與爬升機構,單點承載能力低,需設置很多數量的支撐點,爬升過程中容易產生偏扭,且無法應對結構比較大的變化,可應用於豎向結構比較規則,變化不大的結構。
3、提模工藝
提模工藝對爬模工藝進行了一定的改良,增加了大鋼平台,採用絲桿提升機代替爬模小油缸作為提升動力,這樣可以根據結構形狀選擇支撐點位置,避免了爬模支撐點位選擇的限制,和新澆混凝土牆面荷載的限制;
模扳、操作架掛設在鋼平台下,增強了結構變化的適應性。該工藝在澳門電視塔和上海環球項目已經成功應用。
4、頂模工藝
頂模工藝是我們在施工西塔項目時,自主研發設計的新型模架自爬升體系,針對西塔特點,上述三種體系均不能滿足施工要求,因此我們利用爬模和提模的工作原理,針對西塔的特殊要求研製了頂模系統。
引進大噸位、長行程雙作用油缸,代替提升機,減少了支撐點數量,大大加強了對結構變化的適應;
設置平面剛度較大的桁架式大鋼平台,使得模板可隨架體整體頂升;操作架設計成可滑、可轉、可翻轉、可伸縮,實現高空操作架任意形狀的調整。
5、預應力錨桿支護技術
它一端與支護樁、格構梁等構築物連接,另一端深入地層中,對錨桿施加預應力;採用水泥漿體將預應力筋與土層粘結的區域,將邊緣土體的側壓力傳至土體深處。
預應力錨桿支護技術目前應用比較廣泛,尤其在隧道、煤巷等領域,西塔基坑支護也輔助採用了此項技術。
㈢ 高層建築施工技術-放線
在建築四大角,每個角的兩根相交軸線都內移(50cm或1m),內側就有一個新的交點了。除底層外,把在這個點所在位置的結構板,施工時都留出一個孔(10cm*10cm),然後利用激光鉛垂儀把這個點逐層往上打,就可以控制整棟樓的四大角軸線了。
㈣ 如何加強高層建築施工技術的幾點思考
高層建築的樓層多,高度大,要求施工具有高度的連續性,施工技術和組織管理復雜,除具有一般多層建築施工的一些特點外,還具有以下施工特點:
1、 工程量大、工序多、配合復雜:
高層建築的施工,土方、鋼筋、模板、混凝土、砌築、裝修、設備管線安裝等工程量都要增大,同時工序多,十多個專業工種交叉作業,組織配合十分復雜,同時,由於工程量大引起的對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大體積混凝土裂縫控制技術,粗鋼筋連接技術、高強度等級混凝土技術,新型模板應用技術等。
2、 施工准備工作量大
高層建築體積、面積大,需用大量的各種材料、構配件和機具設備,品種繁多,采購量和運輸量龐大。施工需用大量的專業工種、勞動力,需進行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施工技術准備工作,以保證工程順利進行,同時,由此引起的施工場地狹小一般都是施工難點,如何有效分配調整施工現場平面布置以保證施工順利進行也考驗施工現場管理水平。
3、施工周期長,工期緊:
高層建築單棟工期一般要經歷2~4年,平均2年左右,結構工期一般為5~10d一層,短則3d一層,常常是兩班或三班作業,工期長而緊,且需進行冬、雨期施工,為保證工程質量,應有特殊的施工技術措施,需要合理安排工序,才能縮短工期,減少費用,同時,還需制定一系列安全防範措施和預案以保證安全生產。
4、基礎深、基坑支護和地基處理復雜:
高層建築基礎一般較深,大多1~4層地下室,土方開挖、基坑支護、地基處理以及深層降水,安全和技術上都很困難復雜,直接影響著工期和造價,採用新技術較多,如逆作法、復合地基成套技術、。
5、高處作業多,垂直運輸量大:
高層建築一般為45~80m,甚至超過100m,高處作業多,垂直運輸量大,施工中要解決好高空材料、製品、機具設備、人員的垂直運輸,合理地選用各種垂直運輸機械,妥善安排好材料、設備和工人的上下班及運輸問題,用水、用電、通訊問題,甚至垃圾的處理等問題,以提高工效。
6、層數多、高度大、安全防護要求嚴:
高層建築層數多,高度大,一般施工場地較窄,常採取立體交叉作業、高處作業多,需要做好各種高空安全防護措施,通訊聯絡以及防水、防雷、防觸電等。為保證施工操作和地面行人安全,不出各類安全事故,相應也要求增加安全措施費用。
7、 結構裝修、防水質量要求高,技術復雜:
為保證結構的耐久性,美化城市環境,對高層建築主體結構和建築物立面裝飾標准要求高;基礎和地下室牆面、廚房、衛生間的管道和防水都要求不出現任何滲漏水,對土建、水、電、暖通、燃氣、消防的材質和施工質量要求都相應提高,施工必須採用有效的技術措施來保證,特別是常採用大量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機具設備和各種工藝體系,施工精度要求高,施工技術十分復雜。
8、平行流水、立體交叉作業多,機械化程度高: 高層建築標准層多,為了擴大施工面,加速工程進度,一般均採用多專業工種,多工序平行流水立體交叉作業;為提高工效,大多採用機械化施工,比一般建築施工配合復雜,需要解決好多工種、多工序的立體交叉配合及縱橫向各方面關系問題,以保證施工按計劃節奏合理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