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程設計 > 建築工程施工技術交底範本1000例

建築工程施工技術交底範本1000例

發布時間:2021-02-09 08:34:59

❶ 我想要施工技術交底全套大全

施工抄技術交底,是在某一單位工程或一個分項工程施工前,由主管技術負責人根據施工圖設計向參與施工的人員進行的技術性交待,其目的是使施工人員對工程特點、技術質量要求、施工方法與措施和安全等方面有一個較詳細的了解,以便於科學地組織施工,避免技術質量等事故的發生。各項技術交底記錄也是工程技術檔案資料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不同的施工圖設計,不同的結構其技術交底的內容也不盡相同,不可能千篇一律照抄。
技術交底一般包括下列幾種:
1、設計交底,即設計圖紙交底。這是在建設單位主持下,由設計單位向各施工單位(土建施工單位與各專業施工單位)進行的交底,主要交待建築物的功能與特點、設計意圖與要求和建築物在施工過程中應注意的各個事項等。
2、施工設計交底。一般由施工單位組織,在管理單位專業工程師的指導下,主要介紹施工中遇到的問題,和經常性犯錯誤的部位,要使施工人員明白該怎麼做,規范上是如何規定的等。
3、專項方案交底、分部分項工程交底、質量(安全)技術交底、作業等。

建築工程安全技術交底範本

施工現場用電安全技術交底
1.作業人員必須是經過專業安全技術知識培訓和考試合格,取得特種工種作業操作證的電工並持證上崗。(在有效期內);
2.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入場安全教育培訓,考核合格後才能上崗作業;
3.電工作業時必須一人操作,一人監護,作業人員必須穿絕緣鞋,停電驗電後掛停電檢修標識牌再作業;
4.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合格的安全帽,系緊下顎帶,鎖好帶扣,高處作業必須系好合格的安全帶,系掛牢固,高掛低用;
5.進入施工現場禁止吸煙,禁止酒後作業,禁止追逐打鬧,禁止竄崗,禁止操作與自己無關的機械臨電設備,嚴格遵守各項安全操作規程和勞動紀律;
6.進入作業地點時,先檢查、熟悉作業環境。若發現不安全因素、隱患,必須及時向有關部門匯報,並立即處理整改,確認安全無誤後再進行施工作業。對施工過程中發現危及人身安全的隱患,應立即停止作業,及時要求有關部門處理解決。現場所有安全防護設施和安全標志等,嚴禁私自移動和拆除,如需暫時移動和拆除的須報經有關負責人審批後,在確保作業人員及其他人員安全的前提下才能拆移,並在工作完畢(包括中途休息)後立即復原;
7.努力學習專業安全技術知識,敬崗愛業,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風尚,樹立為生產一線服務的思想,確保安全用電;
8.嚴格執行安全用電有關規定和規范標准,服從安全管理,做到自己不違章作業,拒絕違章指揮,和及時制止他人違章作業;
9.禁止帶電操作,需要拉閘操作和維修時,須經項目部有關部門審批,作業時執行安全用電的組織措施和技術措施,不得自行拆改用電設備設施和線路,嚴格按規范標准和施工組織設計,交底要求執行;
10.每天對現場用電設備、設施、線路進行兩次例行巡視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停電檢修並監護,同時報有關領導組織處理,所有設備、設施、線路要防護到位。設備設施要保持整潔有效。

電焊工作業安全技術交底
1.作業人員必須是經過電、氣焊專業培訓和考試合格,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的電氣焊工,並持證上崗。(在有效期內)
2.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安全教育考核合格後才能上崗作業。
3.施工現場禁止吸煙,嚴禁酒後作業,嚴禁追逐打鬧,禁止竄崗,嚴格遵守各項安全操作規程和勞動紀律。
4.電焊作業人員作業時必須使用頭罩或手持面罩,穿乾燥工作服,絕緣鞋,用耐火防護手套,耐火的護腿套、套袖及其他勞動防護用品。要求上衣不準扎在褲子里,褲腳不準塞在鞋(靴)里,手套套在袖口外。
5.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合格的安全帽,系緊下顎帶,高處作業必須系好合格的防火安全帶,高掛低用。
6.進入作業地點後,熟悉作業環境,檢查設備及各項安全防護設施。若發現不安全因素、隱患,必須及時處理或向有關部門匯報,確認安全後再進行施工作業。對施工過程中發現危及人身安全的隱患,應立即停止作業,及時要求有關部門處理解決。現場所有安全防護設施和安全標志,嚴禁私自移動和拆除,如需暫時移動和拆除的須報經有關負責人審批後,在確保作業人員及其他人員安全的前提下才能拆移,並在工作完畢(包括中途休息)後立即復原。
7.嚴禁借用金屬管道,金屬腳手架、軌道,結構鋼筋等金屬物代替導線。
8.焊接電纜橫過通道時必須採取穿管,埋入地下或架空等保護措施。
9.雨雪天氣、六級以上大風開氣不得露天作業,雨雪過後應消除積水、積雪後方可作業。
10.作業時如遇到以下情況必須切斷電源:a.改變電焊機接頭;b.更換焊件需要改接二次迴路時;c.轉移工作地點搬運焊機時;d.焊機發生故障需要進行檢修時;e.更換保險裝置時;
f.工作完畢或臨時離開操作現場時;
11.焊工高處作業時:
a.必須使用標準的防火安全帶並系在可靠的構件上;
b.高處作業時必須在作業點下方5米處設護欄專人監護,清除易燃易爆物品並設置接火盤;
c.線纜應用電絕緣材料捆綁在固定處。嚴禁繞在身上、搭在背上或踩在腳下作業。焊鉗不得夾在腋下,更換焊條不要赤手操作;
12.焊工必須站在穩定的操作台上作業,焊機必須放置平穩、牢固,設有良好的接零(接地)保護;
13.在狹小空間或金屬容器內作業時,必須穿絕緣鞋,腳下墊絕緣墊,作業時間不能過長,應倆人輪流作業,一人作業一人監護,監護人隨時注意操作人員的安全操作是否正確等情況,一旦發現危險情況應立即切斷電源,進行搶救。身體出汗,衣服潮濕時,嚴禁將身體靠在金屬及工件上,以防觸電;
14.電焊機及金屬防護籠(罩)必須有良好的接零(接地)保護;
15.電焊機必須使用防觸電保護器,並設單獨開關箱;
16.一、二次導線絕緣必須很好,接線正確,焊把線與焊機連接牢固可靠。接線處防護罩齊全,焊鉗手柄絕緣良好,二次導線長度不大於30米,並且雙線到位;
17.嚴禁在起吊部件的過程中,邊吊邊焊;
18.作業完畢必須及時切斷電源鎖好開關箱。

電焊機使用安全技術交底
1.電焊機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有防雨、砸棚、電焊機底部應墊防潮物,並在固定的焊機旁配備防火器材;
2.焊機本身防護罩配有漏電保護節能器,零部件齊全,接、拆電源應有專業電工操作(非電工嚴禁動電),一次線不得超過5米,二線不得超過30米;
3.在焊接時輸出、輸入線壓接牢固,防止燒壞焊機的各部位,不得借用其它的金屬導體替代地線,雙線必須到位,防止觸電;
4.高空焊接時施工人員一定要系好安全帶,設置好承接焊碴墜落的容器,防止高溫焊碴凌空飄落引發火災,把下方的易燃易爆等危險品清理干凈,有防火設施和專人看火,手續齊全有效;
5.在較潮濕場所、金屬容器內,不進風的房間內時,除採取非機電防護外,應特注意通風換氣;
6.雨天、雪天、五級以上大風天禁止使用電氣焊,因特殊情況需要時、,必須經有關部門批准,並設有防護棚;
7.作業人員必須按要求佩戴個人防護用品;
8.電焊機外殼必須有良好可靠的接地;
9.焊接完工時一定要對焊接機進行檢查,切斷電源,鎖好閘箱。

❸ 建築工程施工技術交底的要求和內容是什麼

1.施工技術交底的要求
(1)工程施工技術交底必須符合建築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技術操作規程(分項工程工藝標准)、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的相應規定。同時,也應符合本行業制定的有關規定、准則以及所在省(區)市地方性的具體政策和法規的要求。
(2)工程施工技術交底必須執行國家各項技術標准,包括計量單位和名稱。有的施工企業還制定企業內部標准,如建築分項工程施工工藝標准、混凝土施工管理標准等等。這些企業標准在技術交底時應認真貫徹實施。
(3)技術交底還應符合與實現設計施工圖中的各項技術要求,特別是當設計圖紙中的技術要求和技術標准高於國家施工及驗收規范的相應要求時,應作更為詳細的交底和說明。
(4)應符合和體現上一級技術領導技術交底中的意圖和具體要求。
(5)應符合和實施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的各項要求,包括技術措施和施工進度等要求.
(6)對不同層次的施工人員,其技術交底深度與詳細程度不同,也就是說對不同人員其交底的內容深度和說明的方式要有針對性。
2.施工技術交底包括的內容
(1)施工單位總工程師或主任工程師向施工隊或工區施工負責人進行技術交底的內容應包括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1)工程概況和各項技術經濟指標和要求;
2)主要施工方法,關鍵性的施工技術及實施中存在的間題;
3)特殊工程部位的技術處理細節及其注意事項;
4)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結構施工技術要求與實施方案及注意事項;
5)施工組織設計網路計劃、進度要求、施工部署、施工機械、勞動力安排與組織;
6)總包與分包單位之間互相協作配合關系及其有關問題的處理。
7)施工質量標准和安全技術;盡量採用本單位所推行的工法等標准化作業。
(2)施工隊技術負責人向單位工程負責人、質量檢查員、安全員技術交底的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工程情況和當地地形、地貌、工程地質及各項技術經濟指標;
2)設計圖紙的具體要求、做法及其施工難度;
3)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的具體要求及其實施步驟與方法;
5)施工進度要求、工序搭接、施工部署與施工班組任務確定;
6)施工中所採用主要施工機械型號、數量及其進場時間、作業程序安排等有關問題;
7)新工藝、新結構、新材料的有關操作規程、技術規定及其注意事項;
8)施工質量標准和安全技術具體措施及其注意事項。
(3)單位工程負責人或技術主管工程師向各作業班組長和各工種工人進行技術交底的內容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側重交清每一個作業班組負責施工的分部分項工程的具體技術要求和採用的施工工藝標准或企業內部工法;
2)本分部分項工程施工質量標准;
3)質量通病預防辦法及其注意事項;
4)施工安全交底及介紹以往同類工程的安全事故教訓及應採取的具體安全對策。

❹ 施工技術交底範文

人工成孔灌注樁施工工藝標准(206-1996)
1 范圍
本工藝標准適用於工業及民用建築中粘土、粉質粘土及含少量砂、石粘土層,且地下水位低的人工成孔灌注樁工程。
2 2 施工准備
2.1 材料及主要機具:
2.1.1 水泥:宜採用325號~425號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礦渣硅酸鹽水泥。
2.1.2 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於5%。
2.1.3 石子:粒徑為0.5~3.2cm的卵石或碎石;樁身混凝土也可用粒徑不大於5cm的石子,且含泥量不大於2%。
2.1.4 水:應用自來水或不含有害物質的潔凈水。
2.1.5 外加早強劑應通過試驗選用,粉煤灰摻合料按試驗室的規定確定。
2.1.6 鋼筋:鋼筋的級別、直徑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有出廠證明書及復試報告。
2.1.7 一般應備有三木搭、卷揚機組或電動葫蘆、手推車或翻斗車、鎬、鍬、手鏟、釺、線墜、定滑輪組、導向滑輪組、混凝土攪拌機、吊桶、溜槽、導管、振搗棒、插釺、粗麻繩、鋼絲繩、安全活動蓋板、防水照明燈(低壓36V、100W),電焊機、通風及供氧設備、揚程水泵、木轆轤、活動爬梯、安全帽、安全帶等。
2.1.8 模板:組合式鋼模,弧形工具式鋼模四塊(或八塊)拼裝。卡具、掛鉤和零配件。木板、木方,8號或12號槽鋼等。
2.2 作業條件:
2.2.1 人工開挖樁孔,井壁支護應根據該地區的土質特點、地下水分布情況,編制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案,進行井壁支護的計算和設計。
2.2.2 開挖前場地應完成三通一平。地上、地下的電纜、管線、舊建築物、設備基礎等障礙物均已排除處理完畢。各項臨時設施,如照明、動力、通風、安全設施准備就緒。
2.2.3 熟悉施工圖紙及場地的地下土質、水文地質資料,做到心中有數。
2.2.4 按基礎平面圖,設置樁位軸線、定位點;樁孔四周撒灰線。測定高程水準點。放線工序完成後,辦進預檢手續。
2.2.5 按設計要求分段製作好鋼筋籠。
2.2.6 全面開挖之前,有選擇地先挖兩個試驗樁孔,分析土質、水文等有關情況,以此修改原編施工方案。
2.2.7 在地下水位比較高的區域,先降低地下水位至樁低以下0.5m左右。
2.2.8 人工挖孔操作的安全至關重要,開挖前應對施工人員進行全面的安全技術交底;操作前對吊具進行安全可靠的檢查和試驗,確保施工安全。
3 操作工藝
3.1 工藝流程:
放線定樁位及高程 開挖第一節樁孔土方

支護壁模板放附加鋼筋 澆築第一節護壁混凝土

檢查樁位(中心)軸線 架設垂直運輸架

安裝電動葫蘆(卷揚機或木轆轤)

安裝吊桶、照明、活動蓋板、水泵、通風機等

開挖吊運第二節樁孔土方(修邊)

先拆第一節支第二節護壁模板(放附加鋼筋) 澆築第二節護壁混凝土

檢查樁位(中心)軸線 逐層往下循環作業

開挖擴底部分 檢查驗收 吊放鋼筋籠

放混凝土溜筒(導管) 澆築樁身混凝土(隨澆隨振) 插樁頂鋼筋

3.2 放線定樁位及高程:在場地三通一平的基礎上,依據建築物測量控制網的資料和基礎平面布置圖,測定樁位軸線方格控制網和高程基準點。確定好樁位中心,以中點為圓心,以樁身半徑加護壁厚度為半徑畫出上部(即第一步)的圓周。撒石灰線作為樁孔開挖尺寸線,樁位線定好之後,必須經有關部門進行復查,辦好預檢手續後開挖。
3.3 開挖第一節樁孔土方:開挖樁孔應從上到下逐層進行,先挖中間部分的土方,然後擴及周邊,有效地控制開挖樁孔的截面尺寸。每節的高度應根據土質好壞、操作條件而定,一般以0.9~1.2m為宜。
3.4 支護壁模板附加鋼筋:為防止樁孔壁坍方,確保安全施工,成孔應設置井圈,其種類有素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兩種。以現澆鋼筋混凝土井圈為好,與土壁能緊密結合,穩定性和整體性能均佳,且受力均勻,可以優先選用。當樁孔直徑不大,深度較淺而土質又好,地下水位較低的民政部下,也可以採用噴射混凝土護壁。護壁的厚度應根據井圈材料、性能、剛度、穩定性、操作方便、構造簡單等要求,並按受力狀況,以最下面一節所隨受的土側壓力和地下水側壓力,通過計算來確定。
護壁模板採用拆上節、支下節重復周轉使用。模板之間用卡具、扣件連接固定,也可以在每節模板的上下端各設一道圓弧形的、用槽鋼或角鋼做成的內鋼圈作為內側支撐,防止內模因受漲力而變形。不設水平支撐,以方便操作。
第一節護壁以高出地坪150~200mm為宜,便於擋土、擋水。樁位軸線和高程均應標定在第一節護壁上口護壁厚度一般取100~150mm。
3.5 澆築第一節護壁混凝土:樁孔護壁混凝土每挖完一節以後應立即澆築混凝土。人工澆築,人工搗實,混凝土強度一般為C20,坍落度控制在100mm,確保孔壁的穩定性。
3.6 檢查樁位(中心)軸線及標高:每節樁孔護壁做好以後,必須將樁位十字軸線和標高測設在護壁的上口然後用十字線對中,吊線墜向井底投設,以半徑尺桿檢查孔壁的垂直平整度。隨之進行修整,井深必須以基準點為依據,逐根進行引測。保證樁孔軸線位置、標高、截面尺寸滿足設計要求。
3.7 架設垂直運輸架:第一節樁孔成孔以後,即著手在樁孔上口架設垂直運輸支架。支架有:木搭、鋼管吊架、木吊架或工字鋼導軌支架幾種形式;要求搭設穩定、牢固。
3.8 安裝電動葫蘆或卷揚機:在垂直運輸架上安裝滑輪組和電動葫蘆或穿卷揚機的鋼絲繩,選擇適當位置安裝卷揚機。如果是試樁和小型樁孔,也可以用木吊架、木轆轤或人工直接藉助粗麻繩作提升工具。地面運土用手推車或翻斗車。
3.9 安裝吊桶、照明、活動蓋板、水泵或通風機。
3.9.1 在安裝滑輪組及吊桶時,注意使吊桶與樁孔中心位置重合,作為挖土時直觀上控制樁位中心和護壁支模的中心線。
3.9.2 井底照明必須用低壓電源(36V、100W)、防水帶罩的安全燈具。樁口上設圍護欄。
3.9.3 當樁孔深大於20m時,應向井下通風,加強空氣對流。必要時輸送氧氣,防止有毒氣體的危害。操作時上下人員輪換作業,樁孔上人員密切注視觀察樁孔下人員的情況,互相呼應,切實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
3.9.4 當地下水量不大時,隨挖隨將泥水用吊桶運出。地下滲水量較大時,吊桶已滿足不了排水,先在樁孔底挖集水坑,用高程水泵沉入抽水,邊降水邊挖土,水泵的規格按抽水量確定。應日夜三班抽水,使水位保持穩定。地下水位較高時,應先採用統一降水的措施,再進行開挖。
3.9.5 樁孔口安裝水平推移的活動安全蓋板,當樁孔內有人挖土時,應掩好安全蓋板,防止雜物掉下砸人。無關人員不得靠近樁近口邊。吊運土時,再打開安全蓋板。
3.10 開挖吊運第二節樁孔土方(修邊),從第二節開始,利用提升設備運土,樁孔內人員應戴好安全帽,地面人員應拴好安全帶。吊桶離開孔口上方1.5m時,推動活動安全蓋板,掩蔽孔口防止卸土的土塊、石塊等雜物墜落孔內傷人。吊桶在小推車內卸土後,再打開活動蓋板,下放吊桶裝土。
樁孔挖至規定的深度後,用支桿檢查樁孔的直徑及井壁圓弧度,上下應垂直平順,修整孔壁。
3.11 先拆除第一節支第二節護壁模板,放附加鋼筋,護壁模板採用拆上節支下節依次周轉使用。如往下孔徑縮小,應配備小塊模板進行調整。模板上口留出高度為100mm的混凝土澆築口,介面處應搗固密實。拆模後用混凝土或砌磚堵嚴,水泥砂漿抹平。拆模強度達到1MPa。
3.12 澆築第二節護壁混凝土:混凝土用串桶送來,人工澆築,人工插搗密實。混凝土可由試驗室確定摻入早強劑,以加速混凝土的硬化。
3.13 檢查樁位中心軸線及標高:以樁孔口的定位線為依據,逐節校測。
3.14 逐層往下循環作業,將樁孔挖至設計深度,清除虛土,檢查土質情況,樁底應支承在設計所規定的持力層上。
3.15 開挖擴底部份:樁底可分為擴底和不擴底兩種情況。挖擴底樁應先將擴底部位樁身的圓柱體挖好,再按擴底部位的尺寸、形狀自上而下削土擴充成設計圖紙的要求;如設計無明確要求,擴底直徑一般為1.5~3.0d。擴底部位的變徑尺寸為1﹕4。
3.16 檢查驗收:成孔以後必須對樁身直徑、擴頭尺寸、孔底標高、樁位中線、井壁垂直、虛土厚度進行全面測定。做好施工記錄,辦理隱蔽驗收手續。
3.17 吊放鋼筋籠:鋼筋籠放入前應先綁好砂漿墊塊,按設計要求一般為70mm(鋼筋籠四周,在主筋上每隔3~4m左右設一個φ20耳環,作為定位墊塊);吊放鋼筋籠時,要對准孔位,直吊扶穩、緩慢下沉,避免碰撞孔壁。鋼筋籠放到設計位置時,應立即固定。遇有兩段鋼筋籠連接時,應採用焊接(搭接焊或幫條焊),雙面焊接,接頭數按50%錯開,以確保鋼筋位置正確,保護層厚度符合要求。
3.18 澆築樁身混凝土:樁身混凝土可使用粒徑不大於50mm的石子,坍落度80~100mm,機械攪拌。用溜槽加串桶向樁孔內澆築混凝土。混凝土的落差大於2m,樁孔深度超過12m時,宜採用混凝土導管澆築。澆築混凝土時應連續進行,分層振搗密實。一般第一步宜澆築到擴底部位的頂面,然後澆築上部混凝土。分層高度以搗固的工具而定,但不宜大於1.5m。
3.19 混凝土澆築到樁頂時,應適當超過樁頂設計標高,以保證在剔除浮漿後,樁頂標高符合設計要求。樁頂上的鋼筋插鐵一定要保持設計尺寸,垂直插入,並有足夠的保護層。
3.20 冬、雨期施工。
3.20.1 冬期當溫度低於0℃以下澆築混凝土時,應採取加熱保溫措施。澆築的入模溫度應由冬施方案確定。在樁頂未達到設計強度50%以前不得受凍。當夏季氣溫高於30℃時,應根據具體民政部對混凝土採取緩凝措施。
3.20.2 雨天不能進行人工挖樁孔的工作。現場必須有排水的措施,嚴防地面雨水流入樁孔內,致使樁孔塌方。
4 質量標准
4.1 保證項目:
4.1.1 灌注樁的原材料和混凝土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
4.1.2 實際澆築混凝土量,嚴禁小於計算體積。
4.1.3 澆築混凝土後的樁頂標高及浮漿的處理,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
4.2 基本項目:
4.2.1 樁身直徑應嚴格控制。一般不應超過樁長的3‰,且最大不超過50mm。
4.2.2 孔底虛土厚度不應超過規定。擴底形狀、尺寸符合設計要求,樁底應落在持力土層上,持力層土體不應被破壞。
4.3 允許偏差項目,見表2-9。
人工成孔灌注樁允許偏差 表2-9
項次 項 目 允許偏差
(mm) 檢驗方法
1 鋼筋籠主筋間距 ±10 尺量檢查
2 鋼筋籠箍筋間距 ±20 尺量檢查
3 鋼筋籠直徑 ±10 尺量檢查
4 鋼筋籠長度 ±50 尺量檢查
5 樁位中心軸線 ±10 拉線和尺量檢查
6 樁孔垂直度 3‰L,且不大於50 吊線和尺量檢查
7 樁身直徑 ±10 尺量檢查
8 樁底標高 ±10 尺量檢查
9 護壁混凝土厚度 ±20 尺量檢查
註:L為樁長。

5 成品保護
5.1 已挖好的樁孔必須用木板或腳手板、鋼筋網片蓋好,防止土塊、雜物、人員墜落。嚴禁用草袋、塑料布虛掩。
5.2 已挖好的樁孔及時放好鋼筋籠,及時澆築混凝土,間隔時間不得超過4h,以防坍方。有地下水的樁孔應隨挖、隨檢、隨放鋼筋籠、隨時將混凝土灌好,避免地下水浸泡。
5.3 樁孔上口外圈應做好擋土台,防止灌水及掉土。
5.4 保護好已成形的鋼筋籠,不得扭曲、松動變形。吊入樁孔時,不要碰壞孔壁。串桶應垂直放置,防止因混凝土斜向沖擊孔壁,破壞護壁土層,造成夾土。
5.5 鋼筋籠不要被泥漿污染;澆築混凝土時,在鋼筋籠頂部固定牢固,限制鋼筋籠上浮。
5.6 樁孔混凝土澆築完畢,應復核樁位和樁頂標高。將樁頂的主筋或插鐵扶正,用塑料布或草簾圍好,防止混凝土發生收縮、乾裂。
5.7 施工過程妥善保護好場地的軸線樁、水準點。不得碾壓樁頭,彎折鋼筋。
6 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6.1 垂直偏差過大:由於開挖過程未按要求每節核驗垂直度,致使挖完以後垂直超偏。每挖完一節,必須根據樁孔口上的軸線吊直、修邊、使孔壁圓弧保持上下順直。
6.2 孔壁坍塌:因樁位土質不好,或地下水滲出而使孔壁坍塌。開挖前應掌握現場土質民政部錯開樁位開挖,縮短每節高度隨時觀察土體松動情況,必要時可在坍孔處用砌磚,鋼板樁、木板樁封堵;操作進程要緊湊,不留間隔空隙,避免坍孔。
6.3 孔底殘留虛土太多;成孔、修邊以後有較多虛土、碎磚,未認真清除。在放鋼筋籠前後均應認真檢查孔底,清除虛土雜物。必要時用水泥砂漿或混凝土封底。
6.4 孔底出現積水:當地下水滲出較快或雨水流入,抽排水不及時,就會出現積水。開挖過程中孔底要挖集水坑,及時下泵抽水。如有少量積水,澆築混凝土時可在首盤採用半干硬性的,大量積水一時又排除困難的情況下,則應用導管水下澆築混凝土的方法,確保施工質量。
6.5 樁身混凝土質量差:有縮頸、空洞、夾土等現象。在澆築混凝土前一定要做好操作技術交底,堅持分層澆築、分層振搗、連續作業。必要時用鐵管、竹桿、鋼筋釺人工輔助插搗,以補充機械振搗的不足。
6.6 鋼筋籠扭曲變形:鋼筋籠加工製作時點焊不牢,未採取支撐加強鋼筋,運輸、吊放時產生變形、扭曲。鋼筋籠應在專用平台上加工,主筋與箍筋點焊牢固,支撐加固措施要可靠,吊運要豎直,使其平穩地放入樁孔中,保持骨架完好。
7 質量記錄
本工藝標准應具備以下質量記錄:
7.1 水泥的出廠證明及復驗證明。
7.2 鋼筋的出廠證明或合格證,以及鋼筋試驗單抄件。
7.3 試樁的試壓記錄。
7.4 灌注樁的施工記錄。
7.5 混凝土試配申請單和試驗室簽發的配合比通知單。
7.6 混凝土試塊28d標養抗壓強度試驗報告。
7.7 樁位平面示意圖。
7.8 鋼筋及樁孔隱蔽驗收記錄單。
設備基礎施工工藝標准(208-1996)
1 范圍
本工藝標准適用於工業與民用建築中的一般中、小型混凝土設備基礎。
2 2 施工准備
2.1 材料及主要機具:
2.1.1 水泥:宜325~425號礦渣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
2.1.2 砂:中、粗砂,含泥量不大於5%。
2.1.3 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徑0.5~3.2cm,含泥量不大於2%。
2.1.4 水:應用自來水或不含有害物質的潔凈水。
2.1.5 外加劑、摻合料:其品種及摻量。應根據需要,通過試驗確定。
2.1.6 主要機具:應備有攪拌機、磅秤、手推車或翻斗車、鐵鍬(尖、平頭)、振搗器(棒式或平板式)、刮杠、木抹子、串桶或溜槽、膠皮管等。
2.2 作業條件:
2.2.1 基礎軸線尺寸,基底標高和地質情況均經過檢查,並應辦完隱檢手續。
2.2.2 安裝的模板已經過檢查,符合設計要求,並辦完預檢手續。
2.2.3 在槽幫上、牆面或模板上做好混凝土上平的標記。較大型基礎或階梯型基礎,應設水平樁或彈上線。
2.2.4 埋在基礎中的鋼筋、螺栓、預埋件、設備管線均已安裝完畢,並經過有關部門檢查驗收,並辦完隱檢手續。
2.2.5 由試驗室確定混凝土配合比,經核查後,調整第一盤混凝土的各種材料的用量,進行技術交底及試拌。同時准備好混凝土試模。
3 操作工藝
3.1 工藝流程:
槽底或模板內清理 混凝土拌制 混凝土澆築

混凝土振搗 混凝土找平 混凝土養護
3.2 清理:在地基或基土上清除淤泥和雜物,並應有防水和排水措施。對於乾燥土應用水潤濕,表面不得存有積水。清除模板內的垃圾、泥土等雜物,並澆水潤濕木模板,堵塞板縫和孔洞。
3.3 混凝土拌制:後台要認真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每盤投料順序為石子→水泥→砂子(摻合料)→水(外加劑)→。嚴格控制用水量,攪拌均勻,攪拌時間一般不少於90s。
3.4 混凝土的澆築:
3.4.1 混凝土的下料口距離所澆築的混凝土的表面高度不得超過2m,如自由傾落超過2m時,應採用串桶或溜槽。
3.4.2 混凝土的澆築應分層連續進行,一般分層厚度為振搗器作用部分長度的1.25倍,最大厚度不超過50cm。
3.4.3 用插入式振搗器應快插慢拔,插點應均勻排列,逐點移動,順序進行,不得遺漏,做到振搗密實。移動間距不大於振搗棒作用半徑的1.5倍。振搗上一層時,應插入下層5cm,以消除兩層間的接縫。平板振搗器的移動間距,應能保證振搗器的平板覆蓋已振搗的邊緣。
3.4.4 混凝土不能連續進行澆築時,如果超過2h以上,應按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留置施工縫。
3.4.5 澆築混凝土時,應經常注意觀察模板、支架、螺栓、管道和預留孔洞、預埋件有無走動情況,當發現有變形或位移時,應立即停止澆築,並及時修整和加固模板,完全處理好後,再繼續澆築混凝土。
3.4.6 混凝土振搗密實後,表面應用木杠刮平,木抹子槎平。
3.4.7 混凝土的養護:混凝土澆築搓平後,應在12h左右加以覆蓋和灑水,澆水的次數應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夠的潤濕狀態。養護期一般不少於7晝夜。
3.4.8 雨、冬期施工時,露天澆築混凝土應編制季節性施工方案,採取有效地措施,確保混凝土的質量,否則不得任意施工。
4 質量標准
4.1 保證項目:
4.1.1 混凝土所用的水泥、骨料、水、外加劑等必須符合施工規范和有關標準的規定。
4.1.2 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計量、攪拌、養護和施工縫處理,必須符合施工規范的規定。
4.1.3 評定混凝土強度的試塊,必須按《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准》(GBJ107-87)的規定取樣、製作、養護和試驗,其強度必須符合施工規范的規定。
4.2 基本項目:
4.2.1 混凝土應振搗密實。蜂窩面積一處不大於400cm2,累計不大於800cm2,無孔洞。
4.2.2 無縫隙無夾渣層。
4.2.3 基礎表面有坡度時,坡度應正確,無倒坡現象。
4.3 允許偏差項目,見表2-13。
混凝土設備基礎允許偏差 表2-13
項次 項 目 允許偏差
(mm) 檢驗方法
1 坐標位移(縱橫軸線) ±20 用經緯儀或拉線尺量檢查
2 不同平面的標高 +0 -20 用水準儀或拉線尺量檢查
3 平面外形尺寸 ±20 尺量檢查
凹台上平面外形尺寸 +0 -20 尺量檢查
凹穴尺寸 +20 -0 尺量檢查
4 平面水平度 每米 5 用水準儀或水平尺和楔形
塞尺檢查
全長 10
5 垂直度 每米 5 用經緯儀或吊線墜和
尺量檢查
全高 10
6 預埋地腳螺栓 標高 (頂部)+20
-0 在根部或頂端用水準儀或
拉線尺量檢查
中心距 ±2
7 預埋地腳
螺栓孔 中心線位移 ±10 尺量縱橫兩個方向檢查
深度尺寸 +20,-0 尺量檢查
孔鋁垂線 10 吊線或尺量檢查
8 預埋活動
地腳螺栓
錨 板 標高 +20 -0 拉線和尺量檢查
中心線位移 ±5
帶螺紋孔
錨板平整度 2 用直尺和楔形塞尺檢查
帶槽錨板平整度 5

5 成品保護
5.1 要保證鋼筋、預埋件、預埋螺栓、孔洞和線管的位置正確,不得撞碰。
5.2 不得用重物沖擊模板,不準在吊幫的模板上支搭腳手板,保證模板的牢固和嚴密。
5.3 側面模板應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其稜角不因拆模,而受損壞時,方可拆模。
5.4 在已澆築的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以上時,方可在其上來往行走和進行上部施工。
5.5 在混凝土運輸時,應保護好設備管線、門口預留孔洞,不得碰撞損壞。
5.6 較大的設備基礎超過相鄰建築物基礎深度時,應有妥善的保護措施或方案。
5.7 基礎內應根據設計要求預留孔洞,安裝螺栓、預埋件均不得遺漏。以避免後剔鑿基礎混凝土。
5.8 夜間施工時,應合理安排施工順序,要配備足夠的照明,防止混凝土配合比過磅不準,防止碰撞各種管線、模板、預埋件等及現場設施等。
5.9 冬期施工時,混凝土表面應覆蓋保溫材料,防止混凝土受凍。
6 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6.1 混凝土不密實:由於下料過厚,振搗不實或漏振、吊幫模板根部砂漿湧出等原因,造成蜂窩、麻面或孔洞;拆模過早,混凝土漿粘在模板上,也會造成麻面。
6.2 混凝土表面不平、標高不準、尺寸增大:由於水平標志線或小木橛不準,操作時未認真找平,混凝土多鋪過厚、少鋪過薄等原因造成。
6.3 基礎軸線位移,螺栓孔洞,隔板位移:主要是預埋件固定措施不當,或澆築混凝土時碰撞、振搗棒插入不準而造成。
6.4 露筋:鋼筋的墊塊漏放或位移,鋼筋緊貼模板或振搗不實、漏振,均會造成露筋。
6.5 縫隙夾渣:施工縫處混凝土結合不好有雜物,主要是未認真清理施工縫所致。
6.6 不規則裂縫:基礎過大,內部由於水化熱產生溫度應力,上下層混凝土結合不好,養護不夠,或過早拆模等原因造成。
7 質量記錄
本工藝標准應具備以下質量記錄:
7.1 水泥的出廠證明及復驗證明。
7.2 模板的標高、軸線、尺寸的預檢記錄。
7.3 混凝土應有試配申請單和試驗室簽發的配合比通知單。
7.4 混凝土試塊28d標養抗壓強度試驗報告。商品混凝土應有出廠合格證。
7.5 預埋件、螺栓、錨板等的產品合格證。

閱讀全文

與建築工程施工技術交底範本1000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