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十四五」時期促進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有何舉措
我國經濟已經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十四五」時期乃至未來更長遠,國有版經濟功權能定位於服務國家經濟高質量發展。按照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求,國有企業要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十四五」時期要著力推進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有效發揮國有企業和資本對優化經濟結構、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的作用。要實質推進國有資本向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清退不具備優勢的非主營業務和低能無效資產。此外,中大咨詢認為還要切實加大研發投入、提升國有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要完成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真正解決長期未解決的歷史遺留問題。
② 國企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
當前,我國經濟己步入高質量發展的時期,作為國有企業,有責任引領中國版產業向高端化發展,參與權全球的經濟競爭,提升國家的競爭力。要實現國企高質量發展,應從幾個方面去努力。
一,抓好自主創新的頂層設計,以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為目標,引導企業做大、做強、做優。
二,提升決策者、管理者的創新思維能力,無論是企業決策者、管理者還是員工,在這個快速變革的時代都需要迫切掌握創新思維。
三,完善自主創新機制,進一步解決思想,加快體制改革步伐。
四,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瞄準突破制約企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加緊培養科技領軍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
五,培育企業創新文化,在企業內部樹立崇尚創新、敢於創新的價值導向。
③ 企業如何增強高質量發展的自覺性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軍擴認為,黨中央關於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重大判斷和所提出的明確要求,不僅是政府做好宏觀經濟決策的基本遵循,對企業的戰略制定和微觀決策也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18年的發展歷程中,我們深刻認識到只有緊握時代脈搏、不斷求變創新,才能持續提升企業的價值和社會價值。」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裁沙躍家表示,中國移動將在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普惠便捷的基礎連接服務,推動數字化利用服務創新三方面持續努力,助力信息化驅動現代化的發展大局,促進中國從網路大國向網路強國轉變。
④ 哪五方面可以促產業高質量發展
「發展好實體經濟是世界各國都面臨的一個課題。從上半年的數據看專,在全球經濟復屬蘇乏力的嚴峻形勢下,我國製造業、服務業發展保持了增長平穩、結構優化、效益提升的良好勢頭。」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協調司副司長蔡榮華說。
積極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緊緊抓住新一輪產業變革的契機,聚焦製造業智能化等重點領域,創新發展方式,消除發展短板,提升發展質量。」蔡榮華說,目前已經制訂發布了製造業智能化等9個領域的實施方案,下一步將重點抓好方案的貫徹落實。積極推動石化產業優化布局。目前,我國石化產業規模位居世界第二位,石化產業規劃布局方案已經國務院批復實施。蔡榮華表示,下一步,將重點按照安全、環保等要求把布局方案落實好,「特別是要支持民營企業、外資企業獨資或者控股投資,引導新建煉化項目有序進入石化產業基地,推動產業升級和綠色發展」。
⑤ 建築企業改革發展的目標及措施有哪些
亮點一:下放部分資質的審批許可權.
在《規定》中,簡政放權首先體現在下放了部分資質的審批許可權,例如將施工總承包、專業承包三級資質審批權下放到地市級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同時,除卻住房城鄉建設部許可的建築業企業資質以外的其他資質許可程序,地市級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可以依法確定。
另外,《規定》減少了資質的類別和等級規范,明確將建築業企業資質分為施工總承包資質、專業承包資質、施工勞務資質三個序列,其中施工勞務資質不分類別與等級,對那些市場需求較少的資質予以取消,以此規范建築業市場環境。同時,為了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方便企業,《規定》中還簡化了資質許可程序,例如,對於原來申請住房城鄉建設部許可的建築業企業資質,一些中級以上職稱的人員、現場管理人員、技術工人和企業資產等的申報資料可以由地方初審機關進行審核,住房城鄉建設部僅作抽查,避免重復審查。通過部分資質審批許可權的下放以及資質許可程序的簡化,不僅可以更好地為建築業企業提供服務,還可以釋放企業的活力,形成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
亮點二:放權與監管並進。
簡政放權,並非表示政府管得越少越好,在現代市場經濟中,尤其是在建築業市場環境亟須得到規范的大前提下,簡政放權是做減法,而市場監管是做加法。對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來說,需要在加快簡政放權的過程中,加強市場監管體系建設,而最有效的監管則體現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形成動態監管模式。
《規定》明確要求縣級以上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和其它有關部門應該制定動態的監管辦法,積極採用信息化的手段對取得資質後的企業採取動態監管,通過事中、事後的監管對企業資質管理進行抽查。同時,《規定》還明確提出,取得建築業企業資質證書的企業,應當主要人員、技術裝備等方面滿足相應建築業企業資質標准要求的條件,而對於不符合相應資質標准要求條件的企業責令其限期整改。前置性的行政審批盡量減少,事中、事後的市場監管真正做到位,才能真正發揮建築業企業資質管理的目標和作用。
亮點三:建立事後追查機制。
在簡政放權和形成動態監管的同時,也需要建立市場監管的事後追查機制,發生重大事件後,如果監管部門監管不到位,也要承擔相應的責任。《規定》中對此也做出了明確的規定,例如地方對住房城鄉建設部許可資質的企業需要處以行政處罰的,明確規定了違法事實、處理建議報送程序;明確有關部門應加強對取得資質的企業市場行為和資質標准條件的監督管理;並強化資質審批機關行政人員法律責任等。通過市場監管事後追查機制的建立,可以維護公共利益和規范建築市場秩序,引導建築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