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史上有哪些失敗的設計,如建築或是生活方面的,謝謝。
三門峽大壩就是一個著名的例子
三門峽:大壩下的回憶
隨著水利部副部長索麗生"有必要對三門峽水庫的運行方式進行調整"結論的作出,針對三門峽水利工程近半個世紀的爭議也行將塵埃落定。
-外灘記者陳磊
鳳凰周刊記者楊漩/報道
1956年12月和1957年3月,一位剛剛走出校門的年輕人先後兩次向國務院和水利部呈述《對三門峽水電站的意見》,認為建造三門峽水庫,將要淹沒的關中平原是中華文明最精華的所在,價值不能單純用經濟數字來衡量。
幾個月後,水利部在北京就黃河三門峽水利規劃召開了十五天的會議,討論這位年輕人的意見。在包括當時一些學界泰斗級人物的70名與會者中,支持這個年輕人觀點的只有一個人。
這個年輕人就是溫善章,而支持他觀點的這個人就是黃萬里。
今天,三門峽水電工程的歷史功過再一次被審視。《外灘畫報》就此事分別采訪了溫善章和已故水利專家黃萬里的女兒黃且圓。
黃萬里反對三門峽大壩的建設
20世紀50年代初,中國第一次制定大規模的經濟發展計劃,治理黃河成為了新中國建設的重點,也成為政績考核的亮點。當時中國政府邀請蘇聯專家為治理黃河擬訂計劃輪廓,特別是在黃河下游興建水利工程的計劃。
1955年,水利部召集學者工程師討論這一計劃,會議上,黃萬里對此提出了不同的意見:由於黃河多泥沙,大壩建成後,潼關以上流域會被淤積,並會不斷向上游發展,到時不但發電目的達不到,還要淹掉大片土地。「今日下游的洪水他年必將在上游出現。」
1956年5月,面對已成定局的三門峽大壩建設計劃。黃萬里向黃委會提出意見:三門峽水庫應比360-370米為低,並建議「把六條施工導流供低洞留下,切勿堵死,以備他年泄水排沙減緩淤積之用」。
溫善章、黃萬里曲高和寡
黃萬里公開表示反對三門峽大壩建設之後,剛進電力部水電總局工作的溫善章也先後兩次向國務院和水利部呈述《對三門峽水電站的意見》。溫善章提出水位在335米、容量90億立方米的低壩水庫和滯洪排沙的方案。
「1955年三門峽工程在全國人大全體通過的時候,我還在天津大學讀書。我看了鄧子恢副總理的報告,很受鼓舞。但是覺得它不符合中國的國情。因為報告里說,三門峽的計劃蓄水位是350米,遷移人口60萬人,淹沒200萬畝土地。」溫善章回憶說,「1956年我畢業,在水電總局當實習生,看到蓄水位改成了360米,遷移人口90萬,淹沒350萬畝耕地。我就忍不住了,用了半年時間寫了個東西給國務院寄了出去。沒有迴音,我就給水利部長李葆華寄了一份。」
1957年,黃河三門峽水利工程工地已經開始籌建施工設備,陝州也因此改建制為三門峽市。毛澤東「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政策剛剛提出,水利部就在北京就黃河三門峽水利規劃召開了十天的會議,徵求意見。
黃萬里、溫善章和張光斗都參加了這次會議。
「會議是在水利部一個小會議室召開的,當時的一些學界泰斗級的人物都參加了,有70人。主要就是討論我的意見。討論會開了15天,支持我觀點的只有一個人。」溫善章說,支持他的這個人就是黃萬里。
大會中,黃萬里教授是惟一一位反對建設三門峽大壩的人。也是因為他的這一主張,使得他在後來的「運動」中被打成右派,蒙冤23年。
兩種主張
在黃萬里和張光斗共同的學生黨治國整理的《三門峽爭辯史料》中,轉載了1957年6月18日以後的專題討論會中黃萬里和張光斗的發言記錄。
黃萬里(未經本人校閱):三門峽以下河道大家都不同意淤積,為什麼又同意把沙淤在三門峽以上呢?我認為現在的辦法是以上游堆沙來換取下遊河道的不淤。
水土保持工作即使完成了100%,清水下來還是要帶沙。河床是動的現象,三門峽壩把黃河分為二大段,當然水土保持工作完成,泥沙會減少些,徑流也可能小些,但總要帶走泥沙。而淤積在上游,慢慢造成上游地區鬧水災,等於說把現在的鬧災地位上移了幾百公里,時間錯後了一些,但這種現象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認為最好還是把泥沙一直排下去,上游水災問題也能解決,三門峽水庫壽命也可以延長,下遊河道的沖刷問題也可以少一些,除非是真的無能為力,沒有辦法才留在水庫裡面。壩下留底孔或採用其他的方法可以把沙排下去。
張光斗(未經本人校閱):清水下去有什麼壞處呢?我還想不出什麼壞的地方。現在討論中感到未知數太多,說不出一定怎麼樣最妥當。有人提出排沙,我認為如果不會使下遊河道淤高的話可以多排些,水庫壽命也可以延長一些。攔沙排沙哪樣好?排沙的話能排多少?雖然經過計算或是模型試驗,都還不能使人完全信服,因此在這些方面不要把自己束縛得太死。
問題不一定全能用計算說明,還要靠一定的判斷,在總目標之下慢慢抬高水位,走著瞧,用運用中的事實修改計劃。由於未知數很多,我們的工程措施也要有彈性才好。近期計劃要不防礙將來的發展。有了計劃也不一定全能照計劃辦,要看發展的情況而有所調整。
看上去這種想法似乎是搖擺不定,這是由於我們還不能掌握住它的規律,關於水土保持工作把握性不大,工作也非常艱巨,所以希望越早進行越好。
因為「文人多無骨」?
張光斗教授的話後來被一些人評價是開了「釣魚工程」的先河。「一項工程的建設是應該事先進行科學嚴謹的論證後才能制定出詳細的施工計劃的。怎麼可以邊干邊看情況!」黃萬里的女兒黃且圓說。
「修了壩,沙子就會留在上游。你們既然不贊成把沙子留在下游,那為什麼贊成把沙子留在上游?」黃且圓回憶,這是她聽到的父親關於三門峽問題多次提過的一句話。
最後黃萬里提議在修建三門峽大壩時留下六個施工排水洞不堵,以便日後排沙之用。這一提議得到全體贊成和國務院的批准,但由於最後蘇聯專家堅持原議,導致在施工時將排水洞全部堵死。
「到底當時參加會議的專家是不是沒發現建三門峽大壩所帶來的問題?這裡面的深層原因是什麼?地方政府歷來表態基本上是『不同意』,但是中央決定了就服從。」溫善章說,「當時我們的要求就是要保持一致。還有就是不允許反對派存在。」
黃萬里先生當時認為那些一致贊成修建三門峽大壩的專家們,實際上不是不懂其中的道理,但因為蘇聯專家說了能修,領導也說了能修,所以這些專家們就開始跟風,這些事情讓黃萬里先生非常憤慨。黃先生在1957年發表在一篇名為《花叢小語》的散文中,將這些專家形容成歌德派或是但丁派。
「文人多無骨,原不足為奇,主要還是因為我國學者的政治性特別強。你看章某原有他自己的一套治理黃河的意見,等到三門峽的計劃一出來,他立刻敏捷地放棄己見,大大歌德一番,並且附和著說,『聖人出而黃河清』,下游治河,他竟放棄了水流必然趨向挾帶一定泥沙的原理,而腆顏地說黃水真會清的,下游真會一下子就治好,以討好領導他的黨和政府。試想,這樣做,對於人民和政府究竟是有利還是有害?他的動機是愛護政府還是愛護他自己的飯碗?」黃萬里在《花叢小語》中寫道。
黃萬里也因為這篇文章,被打成右派。
幾次改建證明決策失誤
1973年,經過領導照顧,黃萬里被准許在監視下到當時的「三線」,潼關以下地區考察黃河、渭河的地貌和河勢,記者在黃萬里後來寫給領導的一封信中看到他當時在知道華縣在三門峽建成後受到的災害後寫下的一首詩:
聽罷畢家遭害苦,不禁簌簌淚交頤。
暴洪施虐知攔阻,惡鹼侵農待溉漓。
凡此事先皆可見,一般律定莫相違。
平生積學曾何用,愧對蒼生老益悲。
「三門峽是是決策失誤。」溫善章回憶,三門峽剛剛修好,蓄水剛剛超過潼關一點,移民就受不了。故土難離,陝西出了一本書《黃河大移民》,他們從富庶的關中遷到土地貧瘠的甘肅,過不下去就回來,回來之後得不到安排又遷回去,有的來來去去有4次之多,有的人兩邊生活上沒著落。
但他們和逃難的不一樣。他們本身祖祖輩輩就生活在關中平原,而且生活還過得去。不管有沒有明確表態,後來三門峽的功能幾次改變,三門峽幾次改建,這本身就說明是錯了。
「如果不影響老百姓,能夠攔沙又有什麼不好呢?我們不能總是用技術問題來掩蓋社會經濟問題,這是一個社會問題,不是技術失誤。」溫善章說。
反思更多的方案
溫善章認為,當初如果不修三門峽,上游情況肯定是要好一些。但是渭河下游的情況卻很難說,水利專業有句術語「大水大河,小水小河」,如果上游來水少,必然會出現河道萎縮,如果再出現了大水,可能就會出現災害。今年的渭河大災中,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哪個更多現在還很難說。全部歸到三門峽也是不客觀的。
溫善章說,正因為這個原因,許多年來,他從來沒有就這個問題表達自己的態度。
據溫善章介紹,上個世紀30年代,日本提出過兩個三門峽方案,蓄水一個是320米,一個是350米,但是考慮到淹沒問題,他們更傾向於前一個。後來在40年代,美國人建議過在另一個地方修大壩,也可以實現防洪。修壩的地方,並不一定非要在三門峽,也不是說就沒有替代方案。
「如果我們能夠晚幾年修建三門峽,替代方案會更多,也不至於打亂國民經濟部署。當時正趕上三年自然災害。晚個十幾年,代價不會這么大。」溫善章說。
歷史的平反
1992年1月8日的《政協全國委員會簡報》第10期(經濟10期)記載:「張光斗委員說,三峽工程是個大工程,各方面有不同意見是好事,深入討論後可以把問題搞清楚,便於領導決策。如三門峽工程那時大多數人贊成搞高壩大庫,少數人不贊成。後來證明少數人對,而多數人錯了。」
在大壩建成42年之後,科學家再一次承認,當時三門峽高壩大庫的建設的確是一個錯誤。
2003年10月11日,水利部召集相關省市及專家學者,在鄭州召開「潼關高程式控制制及三門峽水庫運作方式專題調研會」。水利部副部長索麗生指出,有必要對三門峽水庫的運行方式進行調整,三門峽水庫的防洪、防凌、供水等功能可由小浪底水庫承擔。
10月17日至18日,水利部會同中國工程院在北京再次開會討論如何降低潼關高程,索麗生提出的「改變三門峽的運用方式」的方案在會上依然被認為是解決問題最重要的方法。
10月31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光斗和前水利部部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錢正英,在接受中央電視台采訪時也共同呼籲:三門峽水庫應該盡快停止蓄水和發電。
《外灘畫報》
(責任編輯:劉克)
Ⅱ 中國現在建築陷入一個什麼樣的怪圈
「破壞式建設」
何去何從?
可以說,在眾多「破壞式建設」的實例中,破壞性修復毀了風貌的一些古建築最有發言權。河南省濟源市濟瀆廟中的北海祠,環境古樸幽雅,但在近幾年的數次修葺中,新鋪設了加工精細的石板和石欄桿,宋代龍亭和明代靈淵閣也都做了較大改動,原來古樸的褐色瓦被換成綠琉璃瓦。這樣,整個北海祠看上去更像是一座現代的休閑廣場。還是河南省,焦作市博愛縣王賀村湯帝廟大殿在未被當成重點文物保護前,古老原始,雖有部分破損,卻滄桑凄美。上世紀末,大殿成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後,便整體翻修一新,新牆體,新梁架……與過去相比,歷史風貌盪然無存。還有一些被學校和單位佔用的古建築被損壞嚴重,這些建築許多都被使用者改造了,如在戲樓、大殿、鍾鼓樓增設房間,安裝現代的門窗、樓梯,砌上磚牆等。目前,這些古建築有的已經面目全非,只能從房頂的造型來揣測原型,有的已經悄然消失,只有少部分還在勉強維持原貌。
這一切都不禁讓人思考,任何建築都在「破壞式建設」的環境中追求「煥然一新」的做法是否妥當?除了破壞之外,到底有沒有其他的方式為現代建築手法所用呢?很多建築師的探討讓我們看到了建築發展的另一個方向,那就是將「破壞式建設」通過合理的轉變成為對建築創意性的引導,這樣才可以標本兼治。
如何做到創意性的引導?北方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建築師谷岩說:「很簡單,就是要做因地制宜的建築。其實,建築不一定要在尺度、規模和材料上去打動人,而是要與人進行心靈的溝通,讓人感動,留下記憶。」從融合於自然很平庸的建築中,谷岩感受到的不僅是建築存在,更是整個環境給其帶來的感動,因為這是自然的能量與建築的關系,「這就是好的建築,不需要彰顯,只需要安靜地矗立在大自然中,這也是一種因地制宜的體現。此外,中國傳統建築,比如福建土樓、陝西窯洞等,它們也都蘊含了文化的氣息,更是因地制宜的典範。也就是說,因地制宜不但是一個設計的理念,還是各個建築師設計的靈感源泉。」
近幾年,中國特色正在逐步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縱觀這些優秀的作品,大多數具有地域文化特徵,同時兼具先鋒性和時代性。但保留地域文化並不是單純的因循守舊,而是應該在原有基礎之上進行創新。將城市的肌理蘊含其中,體現人文特色,順應時代潮流,做因地制宜的建築,使建築更具力量。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形成適合城市發展的表情,才能走出「破壞式建設」的怪圈,從而走向創意性的引導。
Ⅲ 為什麼中國沒有世界級別的建築設計師還是我孤陋寡聞
去年剛有一個得普利茨克獎的中國人啊。。。王澍
Ⅳ 國內外有哪些優秀的建築入口設計和失敗案例
建築的失敗,不外乎結構及材料上的隱患和功能上的缺陷,兩者之間有一定交互,前者包括可能發生的風險和已發生的事故,後者包括未能滿足設計用途的需求和建築對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譬如設計建造一座音樂廳,若為了成全視覺審美需求而不得不削弱...
Ⅳ 中國的大型建築設計方案為什麼比不過國外的方案!
中國人的固有思維方式做怪,國外的規范規定是自由的,各個具體設計者都想版打破它,在中國規權范是一條紅限,很少有人想去越雷池,所以缺乏創新,少數後起之秀想突破也被壓制住了,但在近幾年也出現了不少亮點,是的只要努力中國人沒有幹不成的事情。
Ⅵ 中國現代建築設計中結合傳統的失敗案例
北京西站最出名,還有一些住宅 ,西方 歐式風格的大樓上面基本不做處理加上一個中國傳統坡屋頂的部分 。。。中不中,西不西的
Ⅶ 為何中國的建築這么難看
首先有歷史原因,當年中國一窮二白落後久矣,急於追趕發達國家,因此版有很長一段時間是以實用化為主權的,因此大量的火柴盒式建築應運而生,甚至在居民住宅上甚至有幾家合用一個廚房廁所的設計。連基本配套設施都跟不上,哪有精力去講究美觀和藝術性?導致大量火柴盒林立
其次等到後來發展了,中國傳統建築風格設計又跟不上時代,傳統建築一般在二三層左右,比較矮,當然我們也有塔樓很高,但是現在要蓋的卻是寬體高大的樓房,與其風格不能很好迅速的融合,另外飛檐斗拱本身是木質結構設計,用鋼筋混凝土作這種造型成本非常高,而且也必須的投資。
再次發展起來以後,因一直以追趕西方為標靶,受到西方新型的不成熟的新興建築設計思潮影響,錯把人家的試探性研究,當做未來趨勢。搞了一些沒有文化內涵,只追求新穎,別具一格的大工程
Ⅷ 國內有名建築設計師 ,中國十大建築設計大師
戴帆來(DAI FAN) 當代建築設計大師源 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建築師之一 戴帆指認在關於城市規劃的設計中,已經形成了一種從文化總體的整合視角分析神話、經濟、藝術、宗教、政治和法律制度的方法,在他那裡,相互作用的城市文化總體結構是統攝性的
Ⅸ 為什麼貝聿銘說他最成功和最失敗的建築都是香山飯店呢
香山飯店設計本身考慮得十分緻密,不辜負他付出的心血,確實不愧為最頂峰的優良建築,是他最成功的作品。
大概是他說施工中許多細節,沒有吃透它的本意甚至有違之處是其一,其二大概也是他說他的工程與香山的環境不夠協調,沒有給香山自然風景增添光彩的遺憾。因此兩點讓他沮喪。
(9)中國失敗的建築設計擴展閱讀
香山飯店設計師圖「在一個現代化的建築物上,體現出中國民族建築藝術的精華」,表達出建築師對中國建築民族之路的思考。建築設計師用簡潔樸素的、具有親和力的江南民居為外部造型,將西方現代建築原則與中國傳統的營造手法,巧妙地融合成具有中國氣質的建築空間。
外貌似很普通,就像一個內秀的姑娘,初看似乎貌不驚人, 但是愈看就愈會感到她輕妝淡抹的自然美,這是建築給人的整體印象。建築的前庭、大堂和後院,分布在一條南北的軸線上。空間序列的連續性,營造出中國傳統建築庭院深深的美學表現。
總體積約15萬立方米,但並沒有視覺的龐然,建築師結合地形,巧妙地營造出高低錯落的庭院式空間,匍匐在層巒疊翠之間,如同植物漫地生長。這座依偎在香山懷抱的建築,為了保留珍貴的古樹,局部建築形體錯動挪讓,在造型上獲得了園林建築的性格。水光山色、參天古樹融為一體......
香山飯店建於北京西北郊20多公里處的香山公園內,此地風景自然天成,古木、流泉、碧蔭、紅葉,這決定了香山飯店以其園林和民居的典型性格融合在它所處的環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