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分析以為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師及其建築
文藝復興建築(Renaissance architecture),是歐洲建築史上繼哥特式建築之後出現的一種建築風格。十五世紀產生於義大利,後傳播到歐洲其它地區,形成帶了有各自特點的各國文藝復興建築。義大利文藝復興建築在文藝復興建築中佔有最重要的位置。
發展過程
大致可分為以佛羅倫薩的建築為代表的文藝復興早期(15世紀),以羅馬的建築為代表的文藝復興盛期(15世紀末至16世紀上半葉)和文藝復興晚期(16世紀中葉和末葉)。
義大利文藝復興早期建築 著名實例有:佛羅倫薩大教堂中央穹窿頂(1420~1434),設計人是F.勃魯涅列斯基,大穹窿頂首次採用古典建築形式,打破中世紀天主教教堂的構圖手法;佛羅倫薩的育嬰院(1421~1424)也是勃魯涅列斯基設計的;佛羅倫薩的美第奇府邸(1444~1460),設計人是米開羅佐;佛羅倫薩的魯奇蘭府邸(1446~1451),設計人是L.B.阿爾伯蒂。
義大利文藝復興盛期建築 著名實例有:羅馬的坦比哀多神堂(1502~1510),設計人D.布拉曼特;羅馬聖彼得大教堂(1506~1626);羅馬的法爾尼斯府邸(1515~1546),設計人小桑迦洛等。
義大利文藝復興晚期建築典型實例有維琴察的巴西利卡(1549)和圓廳別墅(1552),兩座建築設計人都是A.帕拉第奧。
代表人物
伯魯乃列斯基
伯魯乃列斯基(Fillipo Brunelleschi)
從時間和地點上來看,義大利的佛羅倫斯算是作為文藝復興的開端了。建築師伯魯乃列斯基(Fillipo Brunelleschi)在義大利佛羅倫斯所建的大教堂就沒有採用哥特形式,而是看起來很像拜占庭的聖母大教堂,可是卻沒有採用三角帆拱,而是直接將尖拱放在了一個八角形的牆上。而最後看起來很危險的在頂上面的一個小亭子卻起了連接拱的幾個部分並且用自重將他們壓在一起的作用。另外,這個拱頂是一個木結構的頂,而不是羅馬的石或混凝土頂。 而他在Santa Sroce的Franciscan Friary的Closter中,為Pazzi Family所建立的Chapel真正用上了三角帆拱,這次下部的平面是一個正方形,而上是一個三角帆拱加圓拱,失傳幾個世紀的工藝終於復活。從此這種圓頂加上巴西利卡的平面成為了後來幾個世紀內的標准。
萊昂·巴蒂斯塔·阿爾伯蒂
(Leon Battista Alberti) 伯魯乃列斯基兼具了一個傳統中世紀工匠的角色,真正作為復興時期建築師代表的,並且真正將文藝復興建築的營造提高到理論高度的是萊昂·巴蒂斯塔·阿爾伯蒂,他的《論建築》於1485年出版。(這里值得一提的是Gutenberg發明了印刷術,使得文化的交流變得更加快速。這是文化傳播的一個重要因素。)他在這本書裡面體現了從文藝復興人文主義者地角度討論了建築的可能性。他提出應該根據歐幾里德的數學原理,在圓形,方形等基本集合體制上進行合乎比例的重新組合以找到建築中美的黃金分割。他在建設Palazzo Rucellai的過程中 使用了各種柱式,而這些柱子都擁有經過精心推敲的比例。而宮殿的頂部也是獨創的深出檐,甚至遮住了屋頂,使得建築的外觀保持完整的方形。
伯拉孟特
(Donato Bramante) 伯拉孟特是將這種唯理主義古代精神推向極致的人,他竭盡所能的推敲每一個建築比例,從他的坦比哀多(Tempietto of San Pietro)中你可以看到這種被推敲到近乎完美的比例 。而往後的很多公共,宗教建築,比如聖彼得教堂,巴黎萬神廟,甚至白宮都有布拉芒特的影子。 文藝復興時期規模最宏大的作品可以說是聖彼得教堂,這個教堂的修建歷史超過了一個世紀。而建築師的名單列出來如同一個文藝復興的名人錄。而這個開端或者說骨架,則是由布拉芒特來完成的。而後陸陸續續有Raphael、Peruzzi、Sangallo the Younger、米開朗基羅、Vignola、Della Porta、Fontana和Maderna。
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米開朗基羅並不是一個專業的建築師,而是一個偉大的雕塑家。而正因為這一點是他避免的他的同代人過分糾纏於比例之中的弊端而從一個雕塑家獨特的三維視角來提煉建築。他利用各種手法,比如破壞均衡,或者是利用狹長的走道或者柱廊,來達到一種感動人心的建築效果,而對於是否符合嚴格的古典比例卻不是很在意。其中用於聖彼得大教堂的巨柱式便是他將普通柱式拔高幾倍而得到的。而這種對於古典母題的創造性應用將文藝復興引入了後期的手法主義。
帕拉第奧
(Palladio) 在維琴察的領袖人物是帕拉第奧。他是一個嚴肅的古典主義者,對於古典主義的蒸餾使得這位大師的作品總是帶有鑽石般的純粹。體現了文藝復興建築的數學美感的精確性和那種對於集中式平面的控制力。而進一步看則可以看見在這種嚴格的美學體系下,作為建築的主體已經被擠入一個很邊緣的角落,建築在他的手中徹底變成了一個概念的載體。
編輯本段傳播北歐
文藝復興進一步向著Alpen的北方傳播。這種傳播卻並不是很順利,北方的歐洲文明並沒有能夠直接接觸到古代文明的遺跡,比如雅典衛城或者是羅馬城遺跡,而雖然當時印刷術已經發明,可是印刷品始終只是對於建築的貳維再現,他不可能讓建築師獲得臨場的建築感受,而且當時很多的大師都是由外行轉入的,比如米開朗基羅。而他們對於建築的描述很多是純感受性質的,很難用印刷品來表達。北方的建築師最多隻能依照圖解對於當時流行樣式來一個照樣翻制,至於對於這種文化的理解,又或者對於這種新風格怎麼和當地風格進行妥善的協調,除了一些天才建築師以外就很少能達到了。
另外一個重要原因也影響了文藝復興時期的南方建築進入北方。那就是同時進行的宗教改革。這次改革造成某種程度上的歐洲分裂。不同的教宗之間時有戰爭,而不同的宗教信仰也造成了不同的文化理解。有時候對於南方教廷的反對甚至可以影響到對於南方文化的排斥。
遠離古典文化中心和民族自身文脈的產生導致了北方建築在文藝復興時期的特點,他們通常都不是純粹的文藝復興式樣的,而且也很難找到如同帕拉第奧的那種異常嚴格的比例和對稱關系。不過卻由於北方國家的新教特徵導致世俗建築中多樣化的風格。而一旦這些風格穩定下來以後又重新成為了歷史文脈中的新的母題。這樣北方建築相對南方建築在文藝復興的風格演進中便缺少了明確的斷代史。
⑵ 中世紀歐洲的建築和雕像主要有哪些風格
文藝來復興之前,主要由源羅馬的拜占庭風格和哥特式風格,在文藝復興左右,出現了像巴洛克風格、洛可可風格和復古主義的羅馬風格為主。歐洲建築主要以地域不同而風格迥異。像西班牙的一些南部沿海地區建築,包括像義大利的西西里島,他們的建築風格還具有阿拉伯的風格,還有希臘及巴爾干半島地區,形成了獨立的斯拉夫民族的地中海風格。主要來說,中世紀時期的哥特式風格建築和雕像還是最多的,而且影響也是最廣的。僅次於之後出現的巴洛克風格。
⑶ 歐洲中世紀著名建築有哪些
1 羅馬尼亞德古拉堡
位於羅馬尼亞中西部,又叫布朗城堡。1377年始建,1382年建回成。整個城堡儼然答一個嚴密的戰斗堡壘。稱堡中最有特色的是他的四個角樓,這些角樓或儲存火葯或裝了活動地板,專門為想圍攻城堡的敵人潑熱水設計。4個角樓間有走廊相連,走廊外牆上有射擊孔。如今的德古拉堡已成為一座歷史,藝術博物館。
2 蘇格蘭格拉米斯古堡
蘇格蘭鬧鬼最凶的城堡,位於蘇格蘭的格拉米。1372年修建。兼容法國與蘇格蘭的建築風格,諾曼底式的角樓將古典的蘇格蘭塔樓合圍。城堡外有絢爛的義大利花園和荷蘭花園,治理精美。
3 愛丁古堡
愛丁堡城堡是愛丁堡甚至於蘇格蘭的精神象徵,於1571年修建。聳立在死火山岩頂上,居高俯視愛丁堡市區,每年八月在此舉辦的軍樂隊分列式(Military Tattoo),更將愛丁堡城堡庄嚴雄偉的氣氛表露無遺。
⑷ 歐洲中世紀建築設計的主體風格代表作
科隆大教堂
⑸ 歐洲中世紀的城市及及建築的歷史演進主要成就有哪些
歐洲中世紀建築 拜占庭的建築威尼斯的聖馬可教堂拜占庭原是古希臘與羅馬的殖民城市。其建築按國家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
一、前期:即興盛時期(4-6世紀),主要是按古羅馬城的樣子來建設君士坦丁堡。在6世紀出現了規模宏大的以一個穹隆為中心聖索菲亞大教堂。二、中期:(7-12世紀),由於外敵相繼入侵,國土縮小,建築減少,規模也大不如前。其特點是佔地少而向高發展,中央大穹隆沒有了,改為幾個小穹隆群,並著重於裝飾,如威尼斯的聖馬可教堂。威尼斯的聖馬可教堂三、後期:(13-15世紀),十字軍的數次東征使拜年占庭帝國大受損失。這時建築既不多,也沒有什麼新創造,後來在土耳其入主後大多破損無存。
聖索菲亞大教堂聖索菲亞大教堂拜占庭建築最光輝的代表是君士坦丁堡的聖索菲亞大教堂,是東正教的中心教堂。是拜占庭帝國極盛時代的紀念碑。
聖索菲亞教堂是集中式的,東西長77.0米,南北長71.0米。布局屬於以穹隆覆蓋的巴西利卡式。中央穹隆突出,四面體量相仿但有側重,前面有一個大院子,正南入口有二道門庭,末端有半圓神龕。
中央大穹隆,直徑32.6米,穹頂離地54.8米,通過帆拱支承在四個大柱敦上。其橫推力由東西兩個半穹頂及南北各兩個大柱墩來平衡。內部空間豐富多變,穹隆之下,與柱之間,大小空間前後上下相互滲透,穹隆底部密排著一圈40個窗洞,光線射入時形成的幻影,使大穹隆顯得輕巧凌空。
教堂內部空間曲折多變,飾有金底的彩色玻璃鑲嵌畫。
東歐的小教堂華西里.伯拉仁內教堂除了聖索菲亞教堂,拜占庭沒有重大的建築活動。教學的規模都很小,穹頂直徑最大的也不超過6米。不過,這些教堂的外形有改進,穹頂逐漸飽滿起來,舉起在鼓座之上,統率整體而成為中心,真正形成了垂直軸線,完成了集中式的構圖,這體形遠比早期的舒展、勻稱。
在俄羅斯、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等正教國家,都流行這種教堂。格拉尼查茨教堂加洛林修道院西歐中世紀建築早在羅馬帝國的末期,西歐的經濟已經十分破敗衰落。5世紀,大舉涌來的落後民族,踏遍了西歐各地,把它淹沒在刀光劍影、血雨腥風之中。在一片荒蕪之中,形成了封建制度。教會利用人民的苦難,宣傳禁慾主義,愚昧和迷信。
因此,5-10世紀,西歐的建築極不發達,在小小的、閉關自守的封建領地里,羅馬那種大型的公共建築物和宗教建築物,都是不需要的,相應的結構技術和藝術經驗,也都失傳了。修道院是當時唯一質量比較好的建築物,也很粗糙。
可是,封建制度畢竟比奴隸制進步。以手工業工匠和商人為主體的市民們展開了對封建領主的斗爭,爭取城市的獨立解放。同時,也展開了市民文化對天主教神學教條的斗爭。
建築也進入了新階段。城市的自由工匠們掌握了比古羅馬的奴隸們嫻熟得多的手工技藝。建築中人力物力的經濟性遠比古羅馬的高。除了教學外,各種公共建築物也逐漸多了起來,城市市民為城市的獨立或自治同封建主的斗爭,以及市民文化同宗教神學的斗爭,也在建築中鮮明地表現出來。
封建制建築大體上分二個時期:
一、10-12世紀以教堂為代表的「羅馬風」建築
二、12-15世紀西歐以法國為中心的哥特式建築羅馬風建築早期基督教建築是同拜占廷建築同時發展起來的。包括古羅馬遷都後帝國西部,分裂後的西羅馬帝國與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後長達三百餘年的西歐封建混戰時期的建築。
公元9世紀左右。西歐一度統一後又分裂成為法蘭西、德意志、義大利和英格蘭等十幾個民族國家,並正式進入封建社會。。這時的經濟屬自然經濟,社會秩序較穩定,於是,具有各民族特色的文化在各國發展起來。這時的建築除基督教堂外,還有封建城堡與教會修道院等。其規模遠不及古羅馬建築,設計施工也較粗糙,但建築材料大多來自古羅馬廢墟,建築藝術上繼承了古羅馬的半圓形拱券結構,形式上又略有古羅馬的風格,故稱為羅馬風建築。它所創造的扶壁,肋骨拱與束柱在結構與形式上都對後來的建築影響很大。
早期的教堂的建築者主要是修道士,教堂不事裝飾,也不講求比例,反對偶像崇拜,連耶穌基督的雕像都沒有。牆垣和支柱十分厚重,磚築很粗糙,沉重封閉,毫無生氣。
後期,隨著城市手工業、商業和興起,出現了由世俗工匠建造的城市教堂,表現出追求感性美的強烈願望。教堂內的裝飾逐漸增多,追求構圖完整統一,教堂的整體和局部的勻稱和諧等也大有進步、砌工精緻多了。以法國為中心的哥特式教堂羅馬風建築的進一步發展,就是12-15世紀西歐以法國為中心的哥特式建築。
「哥特」原是參加覆滅羅馬奴隸制的日耳曼「蠻族」之一,15世紀,文藝復興運動反對封建神權,提倡復活古羅馬文化,乃把當時的建築風格稱為「哥特」,以表示對它的否定。
哥特建築就是歐洲封建城市經濟佔主導地位時期的建築。公元10世紀以後,隨著手工業與農業的分離和商業和逐漸活躍,在一些交通要道、關隘、渡口及教堂和城堡附近,形成了許多手工業工人與商人聚集起來的城市,並到12世紀大多通過贖買或武裝斗爭從封建領主和教會手中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自治權。這時期的建築仍以教堂為主,但反映城市經濟特點的城市廣場、市政廳、手工業行會等也不少,市民住宅也大有發展,建築風格完全脫離了古羅馬的影響,而是以尖券(來自東方)、尖形肋骨拱頂、坡度很大的兩坡屋面和教堂中的鍾樓、扶壁、束柱、花空欞等為其特點。蘭斯主教堂蘭斯主教堂1211-1290年建,法蘭西國王的加冕教堂,主教堂內設有主教座,每個教區只有一所。該教堂以形體勻稱、裝飾纖巧著稱。教堂前後建了百餘年,由於墩柱形式與裝飾主題一致,格調統一。
亞眠主教堂亞眠主教堂1220-1288年建,中廳系典型的法國哥特式,寬約15米,高約43米,由於起伏交錯的尖形肋骨交叉拱與把柱墩造成束柱的樣面,看上去比真實的還要高。
科隆主教堂始建於1248年,歐洲北部最大的哥特式,平面143×84米,西面的一對八角形塔樓建於1842-1880年,高達150餘米,體態碩大,中廳寬12.6米,高46米。教堂內外布滿雕刻與小尖塔等裝飾,垂直向上感很強。 科隆主教堂科隆主教堂夏爾特爾主教堂夏爾特爾主教堂1194-1260年,西面兩座塔樓建造時間相差400年,形式也各不相同。
巴黎聖母院巴黎聖母院1163-1250年,法蘭西早期哥特建築的典型實例,位於巴黎城中。入口西向,前面廣場是市民的市集與節日活動中心。教堂平面寬約47米,深約125米,可容近萬人。東端有半圓形通廊。中廳很高,是側廊(高9餘米)的三倍半。結構用柱墩承重,使柱墩之間可以全部開窗,並有尖券六分拱頂,飛扶壁等。正面是一對高60餘米的塔樓,粗壯的墩子把立面縱分為三段,兩條水平向的雕飾又把三段聯系起來。正中的玫瑰窗(直徑13米)西側的尖券形窗,到處可見的垂直線條與小尖塔裝飾都是哥特建築的特色。特別是當中高達90米的尖塔與前面的那對塔樓,使遠近市民在狹窄的城市街道上舉目可見巴黎聖母院馬克思在談到天主教堂時說:"巨大的形象震撼人心,使人吃驚。……「這些龐然大物以宛若天然生成的體量物質志影響人的精神。精神在物質的重量下感到壓抑,而壓抑之感正是崇拜的起點。」
義大利的比薩主教堂比薩主教堂比薩主教堂,它的鍾塔和洗禮堂,是義大利中世紀最重要的建築群之一。它是為紀念1062年打敗阿拉伯人,攻佔巴勒摩而造的。
主教堂是拉丁十字式的,全長95米,有四排柱子。中廳用木桁架,側廊用十字拱。正面高約32米,有四層空券廊作裝飾,形體和光影都有豐富的變化。比薩主教堂
鍾塔(1174年)在主教堂東南20多米,圓形,直徑大約16米,高8層,中間6層圍著空券廊,後來,由於基礎不均勻沉降。塔身開始逐年傾斜。但由於結構的合理性和設計施工的高超技藝,塔體本身並未遭到破壞,並一直流傳至今,歷時近千年。也就是享譽世界的比薩斜塔。
威尼斯的總督府威尼斯的總督府威尼斯當時是海上強國,地中海貿易之王。總督府是威尼斯打敗盡敵熱那亞和土耳其的重大勝利的紀念之物。建於1309年-1424年,是歐洲中世紀最美麗的建築物之一。
總督府的主要成就在南立面和西立面的構圖。立面最高約25米,分為二層。第一層券廊,圓柱粗壯有力。最上層的高度約占整個高度的二分之一,除了相距很遠的幾個窗子之外,全是實牆,牆面用小塊的白色和玫瑰色的大理石片貼成斜方格的席紋圖集,沒有砌築感,從而消除了重量感。這一處理方式,雖然受到伊斯蘭建築的影響。這個立面構圖極富獨創性,奇光異影,世界建築史中幾乎沒有可以類比的例子。它們好像是盛妝濃飾的,卻又天真純朴,它們好象是端莊凝重的,卻又快活輕俏,似乎時時在變化著它的性格。西班牙的伊斯蘭建築阿爾罕布拉宮8世紀初,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佔領比利尼斯半島,並從西亞帶來當時先進的建築物類型,型制和手法,10世紀後,伊斯蘭國家分裂,被西班牙天主教徒逐個消滅。但伊斯蘭的建築,由於水平遠高於當時西班牙天主教地區的,所以對西班牙建築保持著很強烈的影響。
西班牙格蘭納達的阿爾罕布拉宮,是伊斯蘭世界中保存得比較好的一所宮殿。它位於一個地勢險要的小山上,有一圈3500米長的紅石圍牆蜿蜒於濃蔭之中,沿牆聳立著高高低低的方塔。圍牆的大門叫公正門,在南邊,君主在這里審理訴訟。宮殿偏於北面,它以兩個互相垂直的長方形院子為中心,南北向的叫石榴院,以朝覲儀式為主,比較肅穆。東西向的叫獅子院,比較奢華,是後妃們住的地方。
建造阿爾罕布拉宮的時候,西班牙的伊斯蘭國家已經十分窘蹙。格蘭納達王國臣服於西班牙的天主教君主,偏安一隅,屈辱求存。面臨著不可挽回的沒落,一種無可奈何的哀愁籠罩著宮廷。這就造成了阿爾罕布拉宮的藝術風格,精緻而柔靡,絢麗而憂郁,親切而惝恍
⑹ 西歐中世紀建築風格
羅馬風與哥特式
西歐自西哥特人佔領羅馬之後就進入了中世紀,文明直到公元9世紀才重新開始發展。新的建築風格在此時形成,由於它比較多地模仿了羅馬時代的風格,後人稱之為「羅馬風」(Romanesque),或者譯為「似羅馬的」風格。
教堂仍然是這時建築的主要題材。由於在中世紀的西歐曾經有一個「千禧年」(Millennium)傳說,說基督將在公元1000年時重新降臨。類似的毫無道理的頭腦發熱我們在2000年也遇見不少。可是時間到了,天堂並沒有開啟。大家現在終於明白塵世生活是不可避免的,建造教堂的熱情前所未有的高漲起來。不能再將就了。
這時的教堂布局大多是廳堂式和十字式的一種結合。對此我舉一個典型的實例:義大利的比薩教堂(Pisa Cathedral,右圖,建於公元11-13世紀)。著名的比薩斜塔其實是這座教堂的鍾樓,就在它後面。十字式教堂的交叉處仍然有大穹窿,而十字式教堂的翼廊現在變成了廳堂,而且其中一個特別大,和它相對的一翼變成了龕。所以也可以說是原來的廳堂式長出了兩個小翼和一個大穹窿。兩種樣式的結合是明顯的(平面圖見左)。而之所以說它模仿了羅馬時代的建築,我們可以從正面的拱門看出來。另外,原來的廳堂式教堂都只是樑柱結構,但比薩教堂的整個大廳都是用拱建構的。
為了更好地觀察羅馬風教堂的內部,我們可以看看另一座典型建築――建於公元11-12世紀的法國卡昂的St Etienne教堂。值得注意的是拱在這時又有了不小的進步。首先,原來由兩個筒拱交叉得到的十字拱現在多了一個兄弟,就是由三個筒拱交叉得到的「六分拱」。在右圖中左上角我們可以看到拱頂處交叉的有六條棱,如果是十字拱的話應該只有四條棱。其次,建築師們發明了「肋」(Rib),也就是說他們在有意地加強拱交叉處的那六條棱,其目的仍然是為了加強拱的承重能力,這從右圖中可以看得很明顯。
羅馬風教堂的另一個創新之處是在教堂正面的兩旁加上了鍾塔。我們可以看看建於12世紀的法國的Angouleme教堂(右圖)。其後,鍾塔越來越高,簡直成了各城市之間的比賽。作為對比我們可以看看上面提到的St Etienne教堂的正面(左圖)。
除了教堂,羅馬風時期建築的另一個主要題材是修道院。修道院的布局基本上和教堂是一樣的,只是多了由連續的十字拱或者六分拱組成的四方形的迴廊(Cloister)。左圖就是這樣一個例子。這種迴廊在有關中世紀的文學作品中有大量的表現。我們可以想像羅密歐和朱麗葉就是在這樣的迴廊下商量那致命的計劃的。
這一時期建築中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城堡。大大小小的城堡下曾經上演了無數騎士的功勛和惡夢。最初,封建領主們在山頭上建立他們的住處,用城牆圍起來。裡面有作坊、商店,完全是自給自足的。教堂當然也少不了。周圍的農民經常會在發生戰爭時躲進去,後來就漸漸定居在裡面或者附近。這樣,這些石頭城堡就慢慢催生出最初的城市。右圖是法國的卡爾卡松城(Carcassonne),可以明顯地看出由一個城堡演變而成的痕跡。
哥特式(Gothic)建築的名聲一直不好。但實際情況是無論在建築風格上,還是建築結構上,哥特式都表現得相當不錯。在技術和藝術的和諧一致上,哥特式達到了希臘-羅馬風格達到的高度。和它相比,羅馬風可以說是簡單而粗糙的。哥特式在當時確實代表著文明和進步。
最早的哥特式是從羅馬風自然地演變過來的。以教堂為例,在布局上哥特式一直跟從羅馬風:結合了廳堂式的十字式、兩個高鍾塔都沒有什麼變化。哥特式的精髓在於肋。
這里不能不提法國的St Denis教堂。1134年,閃電引起的大火燒毀了教堂的一部分。教堂的主持人,本尼迪克修道院的院長蘇格(Suger,1081-1151)開始考慮如何重建它。這位院長是自維特魯威之後第二位建築史上不能不提的人物,因為他把自己改建St Denis教堂的過程寫成了一本書,而這本書很幸運地保存了下來。他天才地在這本書中強調了肋的重要性,說是可以增強人們對宗教的敬仰。且讓我們先看看經他改建的St Denis教堂中所使用的肋(右圖)。
肋明顯地比以前復雜了,加固的對象也不只是棱。它現在不僅有承重的功能,還有裝飾的意義。裝飾現在可以堂而皇之地進入「主的殿堂」,這在以前思想禁錮的年代是不可能的。到了後來,肋的復雜程度簡直令人難以想像。左圖是14世紀英國的格羅切斯特大教堂(Gloucester Cathedral)里的肋。
也是由於肋的增多,肋組成的網路就足以承擔重量,拱柱之間的牆承受的壓力就小了,所以蘇格創造性地用彩色玻璃馬賽克組成的大窗替代了牆。光線就這樣第一次以瑰麗的形式進入了原來教堂里陰暗的空間。信徒在這樣光線下,怎麼不會產生接近神靈的感覺?
1144年,在慶祝St Denis教堂重修完成舉行的典禮上,各國的主教們吃驚地發現這種建築形式有著不可抵擋的魅力。於是25年之後,凡有代表參加過慶典的地區都出現了哥特式教堂。左圖是當時建造的英國的坎特伯雷大教堂(Canterbury Cathedral)。
如果說復雜的肋網路是哥特式建築的第一個特點,大面積玻璃窗的出現是第二個特點的話,拱形狀的改變就是第三個特點。我們前面談到的所有從真拱中演變出來的結構―― 筒拱、十字拱、六分拱,包括穹窿、內角拱、帆拱,其橫截面都是半圓形或者一段圓弧。但是到了蘇格手裡,拱終於有了尖頂的樣式(Pointed Arch,或者乾脆稱為Gothic Arch,右圖)。這是分辨哥特式與其之前風格的建築的一個重要標志。很多人都認為尖拱是伊斯蘭教因素的影響,因為這在東方是常見的。但蘇格以及後來的追隨者使用尖拱造就了全新的效果。
尖拱很明顯可以使承受到的重量更快地向下傳遞。這樣一來,側向的外推力就小了,整個建築更容易建成豎長的樣子,在垂直的方向上也能建得更高。右圖為法國亞眠大教堂(Amiens Cathedral)的中廳,建於13世紀,高度為43米。尖拱本身也給人以往上沖的印象。同時,羅馬風時期已經開始的鍾塔高度競賽現在得到了技術上的支持,越發紅紅火火地開展起來了。其中最高的恐怕是德國的科隆大教堂(Cologne Cathedral,左圖),1248年始建,最高的西側塔樓建成於1880年,高度150米。
有時,高度競賽並不是由正面的兩個鍾塔擔當的,而是把十字式中心的穹窿往上加高。比如建於14世紀初的弗賴堡大教堂(Freiburg Cathedral,右圖),高度為116米。
現在要提到的是哥特式建築的代表作――建於13世紀的巴黎聖母院(Notre Dame,Paris,左圖)。很多哥特式教堂的特徵都在它身上匯聚起來了。有一點要指出:它的鍾塔不是尖頂的,而是平頂的。這種鍾塔在法國很流行。從外面我們就能看見巨大的玻璃窗和尖拱,而哥特式的第四個特點就體現在它的門上。由於整個建築的重量最終還是靠最下面 一層的牆承擔的,所以底層的牆非常厚。為了讓群眾在進教堂時不至於對牆的厚度感到不舒服,建造者經常把大門設計成層層推進的(右圖為巴黎聖母院的後門),並雕刻上聖徒的像分散人們的注意力。
哥特式建築的最後一個特點是所謂「飛扶壁」(Flying Buttress)。建築越來越高,雖然採取各種減輕自重的辦法,但重量還是太大,由此產生的外推力需要被抵銷。而扶壁就是為了這樣的目的建造的。原來的扶壁都是實心的牆,這時出現的這種輕巧的結構,既分散了重量,又十分有躍動感。巴黎聖母院的「飛扶壁」是有名的(左圖)。
和馬賽克給拜占庭建築打上烙印一樣,哥特式建築也有其特有的裝飾藝術――外形酷似尖拱的各種各樣的窗欞(Tracery)。「Decorate」的原意就是指窗欞上的花樣。有時這些花樣之復雜讓人懷疑它們是不是我們想像中那個落後的中世紀的作品。不過,可以想見的是象托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1225-1274)這樣的經院哲學家,就是在這樣精密細致的窗下構思那些精密細致的哲學的。
最後,我們欣賞一下哥特式建築中和聖母院齊名的精品――建於13世紀的法國蘭斯大教堂(Rheims Cathedral),這里是歷代法國國王加冕的地方。哥特式的各種特點在這里得到了濃墨重彩式的表達。外表粗重,像骷髏堆積起來的石頭建築(巴黎聖母院曾經讓馬克思感到壓抑),走進去才發現一切似乎都高不可攀、輕靈浮動,好象隨時要拔地而起、飛上天去的樣子。
另外,一些建築史上有名的著作大家也可以找來看看,但是要注意其觀點和視角並非一點問題沒有。有中譯本的我寫在下面:
維特魯威(古羅馬)的《建築十書》;
勒·柯布西耶(法)的《走向新建築》;
羅伯特·文丘里(美)的《建築的復雜性和矛盾性》;
查爾斯·詹克斯(英)的《後現代建築語言》;
湯姆·伍爾夫(美)的《從包豪斯到現在》。
⑺ 歐洲中世紀沒有混凝土,那麼他們是怎麼建造出哥特式建築的呢
混泥土肯定是不行,就算現代也一樣,因為要配合鋼筋才能用吧。當時基本都回是石頭雕刻,廣州還有一個答石室聖心大教堂,石頭是從香港那邊運過去的。1863經歷25年建成,法國人設計半途回家,客家人監工完成的。
哥特式教堂和希臘羅馬建築最重要的區別就是把承重的點改變了,古羅馬建築主要承重是牆壁,所以沒辦法建得太高,哥特式把古羅馬建築的承重都轉移柱子上、利用拱形、飛扶壁等結構把承重轉移到柱子上,這樣不只可以蓋得高,而且窗戶的門都很大很多,再加上玻璃的出現就更完美了。
⑻ 中世紀建築規劃的特色是什麼
歐洲中世紀城市多為自發成長,很少按規劃建造,但也有一寫理想的規劃模版式,如以城市防禦為權出發點的斯卡莫奇模式。
這一時期封建領主成長起來,需要防禦外來入侵者,導致城堡式建築盛行。教會領袖的巨邸富麗堂皇,於教會爭榮。隨著人口的增加,城堡牆的周圍建起了許多較小的民居。
維也納建築師卡美洛西特關於中世紀城市景觀的描述——小橋、流水、尖塔的意境,對城市規劃有一定影響。他的著作《按照藝術原則進行城市建設》是較早的、較有影響的城市設計論著。參考資料:同濟大學主編的《城市規劃理論》
⑼ 歐洲中世紀著名建築有那些
佛羅倫薩聖瑪利亞大教堂由菲利波·布魯內萊斯基設計的,米蘭大教堂 義大利專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屬堂是米蘭大教堂,它是歐洲中世紀最大的教堂之一,聖莫特教堂 巴洛克建築 巴洛克建築是17~18世紀在義大利文藝復興建築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建築和裝飾風格。其特點是外形自由,追求動態,喜好富麗的裝飾和雕刻、強烈的色彩.
⑽ 歐洲中世紀的設計四種設計風格
(一)巴西里卡式(1)平面圖是長方形;(2)山字形木質屋頂;(3)它的主要部分是三個或五個長廊組成的空間,每個長廊用柱子隔開,中間的長廊比周圍的寬而高,並有水平窗戶照明。(4)祭壇在東,出口在西。(二)拜占庭式拜占廷原本是古希臘的一個城市,公元330年,羅馬皇帝遷都拜占廷,改名君士坦丁堡,從此拜占廷美術進入極為繁榮的時期。拜占廷教堂建築是在巴西里卡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和巴西里卡式相比,更廣闊更通透。(1) 縱向的長方形中廳+連續的圓形穹頂(2) 裝飾著大量的馬賽克鑲嵌畫重點介紹聖索菲亞教堂聖索菲亞教堂(土爾其伊斯坦布爾)是拜占廷藝術中最輝煌的成就。分別從結構、採光和裝飾三個角度講解聖索菲亞教堂是如何營造宗教氛圍。特點一、結構的比例之美,中廳之上一個巨大的象徵著天國的穹頂,(直徑33米)把空間變得非常開闊通透,創造了當時最大的跨度,但是開闊的中廳沒有一根柱子頂天立地,阻隔視線,中央穹頂之下,中廳的兩端又是兩個半圓穹頂,在半個穹頂之下又造了三個小一些的穹頂,是一個連續穹頂結構。因此,它具有一種精妙的比例之美。特點二、空間的流動與滲透還要歸功於聖索菲亞教堂的採光設置。在中央穹頂靠近支撐點的高度上開了一圈窗戶,一共有40個,這些窗戶使天光從人們的頭頂傾瀉下來,彷彿是光的瀑布,而巨大穹頂與牆連接的部分卻被輝煌的天光模糊了,彷彿這圓頂沒有支撐,別無依傍,雲彩一樣漂浮在人們頭上(人們所嚮往的天國)——又是不可思議的匠心,神聖的智慧!而數量繁多的穹頂結構也為窗戶留下了更多的空間。南北兩面半圓形牆面有兩排窗戶,底下有7個,上面有5個,而東西兩端的半個穹頂和套在他們裡面的三個小穹頂上都開了5個窗戶,它們和中央圓頂的光線交相輝映,讓幽深的教堂內部充滿了夢幻般的氣氛,讓人倘恍沉迷,不知今夕何夕。特點三、教堂內部,圓頂和壁面上裝飾著大量彩色馬賽克鑲嵌畫。(馬賽克鑲嵌畫也是拜占廷建築的特色,全世界精美的鑲嵌畫都在拜占廷內)。早年,圓頂穹窿鍍滿了純金,當陽光從穹窿的天窗射進,整個大廳陽光燦爛金碧輝煌,神秘豪華的氣氛顯得更為強烈。走到圓頂下寬敞的空間,使人們產生身在天界的幻覺。當時的歷史學家普羅科匹斯曾描述走進教堂時的印象:「人們覺得自己好象來到一個百花盛開的花園,欣賞著紫、綠、紅和閃著白光的絢麗花朵。一個人到這里祈禱時,立即就會相信這不是人力,也不是藝術,而是上帝的恩惠造成的奇跡。他的心飛向上帝,飄飄盪盪,覺的離上帝不遠了……」這是一種身在天國的感覺,是一種榮耀、一種幸福。十五世紀土爾其人滅亡了拜占廷帝國後,侵佔了教堂,將其改為清真寺。他們在教堂外蓋了四個尖尖的高塔,增添了整個建築的秀麗之氣。(3)(中後期)縱向的長方形轉變為希臘十字平面(等臂十字架)在外觀上五個穹頂呈現一簇。如:威尼斯聖馬可大教堂這種帶若干個圓頂的幾乎成了拜占廷全帝國的標准教堂形制,並發展出無數的變體。拜占廷建築對伊斯蘭教建築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穹頂成為教堂體形構圖的重要因素。若干教堂圖片展示(三)羅馬式教堂(11-12世紀)1、 歷史背景、地理位置:(簡單介紹)2、 羅馬式教堂建築的特點:(1) 建築結構:羅馬式建築風格繼承了古羅馬建築券拱結構,構成筒形或隧道性的拱頂和肋狀拱頂。(2) 外部造型:教堂牆壁厚實堅固、只開很小的窗,而且離地面很高,門與窗採用半圓的券拱結構。高聳的塔樓(塔是羅馬式建築的標志)平面布局為拉丁十字,兩廳交叉處一般還有高大的穹隆頂。(3) 內部裝飾:有大量的浮雕(宗教內容)作裝飾教堂欣賞,感受羅馬式教堂的外部造型以及內部宗教氣氛:比薩大教堂(構圖手法、裝飾)(法國)聖佛伊教堂 最早的羅馬式教堂總結:羅馬式教堂具有濃厚的宗教肅穆感和壓迫感。教堂內部光線幽暗,門廊和柱頭裝飾雕刻的宗教內容更加強了陰郁和神秘的氣氛(四)哥特式教堂:哥特式教堂是基督教全盛期的產物,可說是教堂藝術的登峰造極。「哥特式教堂」名稱的由來哥特式建築是在羅馬式建築的基礎發展起來的,由於筒狀拱頂結構使得教堂顯得凝重而單調,歐洲建築師為了創造更寬闊、更高、更明亮的內部空間,在結構上進行了革新,教堂在高度、內部空間和採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結構:肋拱+尖狀拱+飛券由於結構上的改進,致使教堂內部空間發生變化。中殿越來越高。人們的視線被引向天空。這些結構本身又具有一種和諧的美,無須採用任何裝飾雕刻,結構本身就是裝飾。內部裝飾:大量地使用彩色玻璃窗作裝飾。浮雕少,而且從牆壁中走出。彩色玻璃是一種半透明的繪畫,陽光從巨大的彩色玻璃窗上透射進來,是室內的空間處於一種開放和封閉之間。它使室內的光線朦朧又絢麗多彩。使教堂更增添了神秘的宗教氣氛。玻璃窗的顏色以藍色和紅色為主,陽光穿透玻璃窗兩種顏色交融成紫色光,紫色是上帝的顏色,他高貴、神秘、憂郁,當教堂被這光籠罩時,人們會感覺上帝降臨了,上帝無所不在。就像神學家所說的,「上帝沒有形象,他無限大,也無限小,無限美好。他能充盈整個宇宙,也能充滿一滴露水、一個針孔」。「當一個人站在巨大的彩色花窗下(體驗),被光線和顏色穿透、溶解,彷彿露之滴與水、塵之落於土、雲之散於天、星之墮於海,一種徹底的回歸與安頓」。外部造型:高、尖、直高、尖、直使哥特式建築具有很強的向上動勢,並引導人的心靈飛向天國,體現棄絕塵寰的宗教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