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日本的房屋建築格式是什麼 和什麼和什麼等方面
日本和式建築與室內所體現出的一種「自然、淡泊、雅靜」的境界,或者說它所追求的一種自然生態觀,乃是日本傳統建築室內特徵的真正本質。今天,日本和式建築室內也成為了人們暫時遠離喧囂塵世、舒緩身心壓力、回歸自然以求得片刻閑逸的樂土。
在人類的設計思想經歷了由「以機器為本」轉向「以人為本」,直至今天的「以自然為本」的嶄新的生態設計觀,在經歷了20世紀末資源枯竭和生態環境慘遭破壞的痛苦之後,開始追求「簡略設計」(後現代主義新的設計文化觀)、「簡單生活」、「適度消費」,這與日本哲人、茶道鼻祖千利休(1522-1591年)所提倡的「簡朴生活」的茶文化理念是極其相似的。賴特是享譽世界的一代建築大師,其獨特的「有機建築」思想對現代建築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其漫長的建築設計生涯中他和東方結下了不解之緣。尤其是日本和式建築與自然環境的高度統一,曾對其創作思想與創作活動產生過巨大的影響。他說「日本的建築……具有有機的特點」,它使用與人非常親近的木材這種材料,其建築不是表現和自然的對抗與對立;而是去努力表現與自然的統一與諧調;在建築處理上注意每一個細節都和自然環境緊密地結合。而日本建築室內中所凝聚的那種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天人合一的自然觀,則正與當代倡導的「生態設計」的主流思想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進入21世紀,在人們一改往昔貪圖「奢華、享樂」而轉向「崇尚自然、追求簡朴(並非貧窮、簡陋)」生活方式的今天,日本傳統建築與室內的獨具的自然風格與形式,營造手法與細部處理,以及其中所深涵的哲理,一定會對現代建築與室內環境設計產生深遠的影響,並帶來巨大的啟示作用。
② 日本設計的特點
日本建築的特點
在世界建築發展大潮中,日本建築無疑是令人矚目的。作為經濟、文化、科技三者結合的產物,日本當代建築創造了建築史上劃時代的作品。日本的當代文學、美術、音樂似乎還沒有日本當代建築這樣高的成就。中國建築界一直關注日本建築界的發展動向,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馬國馨院士的《日本建築論稿》(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9年版)就是這方面的重要著作。
《日本建築論稿》包括《日本建築文化淺析――吸收與創造》和《日本建築國際化的第四次浪潮》這些很有分量的長篇論文,還有關於丹下健三、黑川紀章及日本女建築師的專題研究,還涉及日本的野外博物館、日本桂離宮及其大修、日本的村山水、賴特和日本等問題,內容十分豐富,顯示了作者的淵博學識。本書最吸引人的當然是作者對日本建築近現代步伐和新時代新發展的精彩論述。馬國馨認為:日本有著與眾不同的強烈的傳統文化,有著固有的獨特的建築觀,同時又存在著對外來文化的包容和吸收。在創作方法上,日本存在著多種理論和流派,比如老一輩建築家村野藤吾就始終和現代建築保持著一定的距離;丹下健三則一直致力於日本的的現代建築運動,使之逐漸在日本建築界占統治地位;磯崎新使用的視覺語言,是在世界的文脈中找出他認為適當的語言;黑川紀章則要在東洋的思想中表現現代日本的主題;安藤忠雄清水混凝土最簡潔的質感體現了低技――高手工技術。這些建築家各有不同的立場和方法,主要觀點有三:其一是努力研究和提煉日本的特點,然後用現代的手法來加以實現。其二是追求「無形」的普遍性,也就是如何把日本的精神用一種曖昧的形式來加以表現。其三是一種新的和洋折中的方法,但有時一看就完全是日本的風格,又都只是表層的內容。在實際創作中,日本的建築家常常在這些觀點之間搖擺、彷徨,從中努力尋找新的結合點,尋找一條新的出路。
本書論述的「日本建築國際化」亦是讀者感興趣的問題。80年代後半期到90年代初,日本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泡沫經濟」,出現了一時的建築熱潮。國外建築師尤其歐美建築師大量湧入日本建築市場,隨之出現了日本建築國際化的「第四次浪潮」(日本建築史學家鈴木博之語)。馬國馨在本書中討論了日本建築國際化的第四次浪潮,分析了其中深刻的外部原因和內部原因。從世界級大師到後起之秀,從建築設計到室內設計,從歐洲到美國,最引人注目的大師如美國的格雷夫斯、埃森曼、屈米、貝聿銘,英國的福斯特、羅傑斯、斯特林,義大利的皮阿諾、羅西,瑞士的波塔等都在日本留下了作品,表明日本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有數的建築活動的中心和熱點。這次浪潮,如鈴木博之認為追求的是一種「同時代性」,即不僅是追求一種異國情調而是和別的國家「現時」同一水準的內容,是日本建築和外國建築的「平起平坐」。馬國馨則認為從另一個角度來考察,尚沒有完全達到「平起平坐」的地步,引進本身就是一種學習,就是要付出一定的代價。這次浪潮將深刻影響到日本建築界。這種外來建築文化和日本本土建築文化之間包含著復雜的內容。他們既有彼此在一定時期內共存的一面,也有產生激烈沖突的一面,由此將引起日本建築系統整體結構的變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建築界在吸收與創造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同樣值得中國建築界思考。在西方建築文化佔主流地位的情況下,日本建築界作出了有力的回應,日本建築文化因此成為當代世界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丹下健三、磯崎新、安藤忠雄等也成為國際知名的建築家。而中國,雖經過長期的奮斗,但似乎還未能在國際建壇上起主要作用。整個20世紀,能在世界建築史上留下名字的中國建築師恐怕只有戴念慈一人,他是具有保守傾向的古典主義大師(這里的「保守」指一種文化態度,沒有貶義)。而力圖創造中國現代建築的建築師,則因為沒能解決世界性的難題而不為國際建壇所關注。追求創新的建築師,有時卻只能落得「勇敢的犧牲」的結局。面對中國建築的現狀,日本建築的發展應該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參考資料:書名:日本建築論稿 (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學術叢書)
③ 日本設計遵循什麼原則
世博日本館:「心之和,技之和」日期:2009-11-28 作者:程國政 來源:新民晚報 從雜亂的鋼架還沒成形,到紫色的「蠶衣」蓋到屋頂,日本館的營造雖然低調而平和,但一點也不弱化我們關注的目光,用霧降溫如何進行?「凸」出去的「觸角」、「凹」進去的「鼻孔」如何呼吸?我想知道的是,心與技如何通過這座安靜的展館微笑著鏈接時空。
安靜而且平和,凹下去的是呼吸的「鼻孔」,翹起來的是「羊角辮」,蠶寶寶用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孵化」成這樣一個「淑女」身。
這是一棟關心環境的建築,節能、低碳、可持續……你能想到、見到的各種「人-境」和諧的詞語在這里都有精緻的答案。於是,2010年上海世博園中的蠶寶寶低調而新銳、平和而浪漫、悅目可親且可敬:建築,設計扮靚生活!
大家都知道,世博會日本館因了在上海建造,朱䴉、西陣織、蠶寶寶乃至鑒真……一切與中國有關的東西都被展示在這里,中日兩國本來就是一衣帶水的友好鄰邦,不是嗎?
大家都知道,和其他發達國家走過的道路一樣,日本也曾經歷過大氣、水質污染,綠地減少,水質下降,赤潮綠藻頻發……鋼鐵、水泥等等技術高度進步帶來的境不和、人不和乃至心不和讓這個民族痛定思痛,治理了包括琵琶湖在內的一大批「受傷」環境。
什麼樣的技術才是「和」?心和之人會提供怎樣的技術、運用怎樣的藝術手段?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日本人自覺地尋找「心之和,技之和」。
愛知世博會至今讓人津津樂道,原因就是因為這里有雨天不濕鞋的路面,塗有隔熱塗料的路面能把溫度控制在40攝氏度,竹子編制的展區外殼,碎塊、沙礫摻合鋪設的園區道路……鞋子乾爽的參觀者當然喜歡這種高機能鋪裝技術,感覺涼快的人們當然喜歡這種「採菊東籬下」的自然野趣。還有更奇的:農田鋪上一層保護膜,一番加工以後就成了停車場,世博結束後,農田還是農田,但「履歷」多了一筆;廁所也因為技術人員添加的微生物和臭氧,排泄物少了污穢腥臊,多了靜潔清透,一路「十八變」的水也成了花草樹木的灌溉用水。在愛知,技之和讓當地環境世博後「鳥兒已經飛過,天空依然湛藍」。
不給環境添負擔,於是,上海世博園區的紫蠶島凹凸分明,飽滿圓潤,薄薄的紫衣吸收陽光,吐呼吸納,讓每一位走進去的「觀者」神清氣爽。紫蠶島是一座建築,是一個生命體,會呼吸、會吐納。「凹槽把雨水引入館下儲水空間,通過水的蒸發,帶動空氣更快地流通,降低館內的溫度。凹槽是展館內的換氣系統和製冷系統中樞,是辦公室的光源,還是支撐房頂的支柱。」日本館設計總監彥坂裕就是這樣設計構思的。他還說,紫蠶通體紫色是因為內嵌在膜中的太陽能發電裝置是深紫色的;作為屋頂的每一塊膜的形狀都模仿樹葉,當然能量製造和傳輸的原理也和樹一樣。
不給環境添負擔,於是彥坂裕筆下的日本館「輕些,再輕些」,不打地樁,不用混凝土,「紫膜,與水立方外衣一樣,重量比常規場館減輕一半。材料輕,運輸卡車就少,二氧化碳排放就少;膜有自潔功能,清潔的人力也省卻了。」彥坂裕如是說。
彥坂裕是「默默無聞」的設計師,是日本國民的「滄海一粟」,但他的和諧之技展現的卻是這個民族發自內心的與環境和諧共生的理念,表達的是與世界朗朗燦爛的「微笑相連」。屆時,我們就會看到一個和諧連接著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日本館;夜幕降臨時,就會看到紫蠶島的燈光一起一伏在「呼吸」——蠶寶寶是活的!
心和,技藝溫暖世界。
④ 讓人賞心悅目的日本建築設計,有哪些亮點
大家知道,日本現在很乾凈,被人稱作是「亞洲的瑞士」,我們看到他們的街道、房屋都是窗明幾凈,有的時候在日本工地,你能看得到他們的建築工地模板都很新,混凝土牆面也都像有光澤似的,建造出的房屋,就算過了十年也還能維持原來的模樣,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一、維護方便的金屬鋼板
這類縱向的百葉窗,它們垂直線條會顯得空間層高更高,而木質的窗片也更加溫馨。
總結:綜上所述,日本的建築風格之所以會讓人眼前一亮,少不了他們對於建築的細心。不管是收納還是裝飾上,只要多些用心,都能處理得很好的。
今天的內容就到這了,不知道他們對於建築的見解對你有無啟發呢?
⑤ 日式建築設計
成都沒有,宜賓有,竹海的翡翠明珠度假村就是竹子的日式建築,因為以前的老闆是在日華人,所以風格以日本和風為主。
⑥ 日本建築傳統美學和現代建築怎樣融合
現代建築進入日本初期建築創作和理論界就存在「如何使現代建築在日本的現實中生根」,即如何實現外緣向內核的轉化,面對全盤引入的外緣文化,起初是那樣生疏和束手無策,只是在鋼筋混土建築上加上破屋頂,稱之為「帝冠樣式」、「詳和折變」。後來勇於探索的建築師用現代建築理論為過濾器,重新審視日本傳統的文化「內核」本質特徵,發現其空間的流動性,簡明的意匠,構造和表現的一致性,使用材料與自然融合等都與現代建築不謀而合,從而肯定了日本建築的價值,為文化「外緣」向「內緣」轉化奠定民族自信心。繼而日本建築師廣采博收,從整個歷史長河中找素材,多元的、全方位地挖掘文化「內核」與「外緣」的聯系,如提倡從空間來把握傳統文化,從中提煉出「空間的無限定性」概念,將「外緣」與「內核」的聯系和轉化成為可能現代建築使用的物質材料主要是混凝土。它可以容易自然地表現以「石」材為主,西方建築「凝重」的文化特徵,但通過鋼筋混凝土來刻畫表現木構架的造型形式,難以從本質上表現日本建築特有的「輕盈」文化特徵,日本建築師通過鋼、木、混凝土的復合型現代建築材料,綜合運用結構形式的表現,尤其是對細部構造的大量研究,將日本的建築文化特徵表現的淋漓盡致,從根本上解決了傳統文化與新技術、新材料之間的關系,成功地實現了文化的「外緣」向「內核」的轉化。同屬東方文化范疇的日本,其建築文化「外緣」向「內核」文化的成功轉化,值得我們研究和借鑒。華夏文化經過五千年的歷史沉積,內核質量亦趨龐大,表現出了巨大的獨立性、純正性和遺傳性。在為悠遠的歷史文化而自豪的同時,這種「內核」文化又顯得負荷過重、進程緩慢,對外來文化的反應能力及接納能力相對不足。因此為擺脫其自身文化「內核」過於負重的不利因素,站到吸收「外源」文化的有利地位,接納人類所共同擁有的現代文明精華,並將其消化、吸收、革新,使之溶入為中國建築文化的「內核」之中,並加速實現這一轉化。日本有著與眾不同的強烈的傳統文化,有著固有的獨特的建築觀,同時又存在著對外來文化的包容和吸收。在創作方法上,日本存在著多種理論和流派,比如老一輩建築家村野藤吾就始終和現代建築保持著一定的距離;丹下健三則一直致力於日本的的現代建築運動,使之逐漸在日本建築界占統治地位;磯崎新使用的視覺語言,是在世界的文脈中找出他認為適當的語言;黑川紀章則要在東洋的思想中表現現代日本的主題;安藤忠雄清水混凝土最簡潔的質感體現了低技——高手工技術。
⑦ 日本的建築設計,比國內如何值得去學嗎有啥好校謝謝
從設計的角度,我覺得日本的設計確實是亞洲最好的。
學校東京大學啊,名古屋都是名校吧。
好像東京大學有安藤、楨文彥這些大師呢。
⑧ 關於去日本讀建築學研究生
一般來說,日本讀建築學研究生有四條路可以走。
第一條,比較適合沒有日語基礎的同學,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讀語言學校的路子。這個路子基本是這樣,去到日本先讀語言學校,待日語達到可以考試的水平,直接參加修士的考試。留學簽證也是憑借語言學校的入學許可等手續辦理。
第二條,就是在國內先申請期望學校的研究生,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預科,在預科期間復習准備修士的考試。申請研究生大多數情況是要先聯系教授,通過給教授看作品集和研究計劃以及英語日語和在校成績等,通過這些資料,拿到教授內諾,便可以申請入學了。
這種情況是憑借大學校方的入學許可辦理簽證。當然研究生這一條路,並不是任何學校都可以走的,有些學校是沒有研究生制度的,只能直接參加考試或者先去別的學校讀研究生再去直接考。比如東京大學工學研究科建築學專攻的意匠系和計劃系都是不收研究生的。
另外還有一些學校,研究生也是要直接參加考試的,不需要提前跟教授拿到內諾。看好出願的時間,直接出願考試就可以了。
再就是第三條路,和申請歐美院校一樣,通過GRE和托福等成績直接申請,參加和一般不同的特別選拔考試,這條路我個人並不是很清楚,具體的各個學校官網都有寫,可以自己去查詢。這條路的好處就是不需要日語的相關成績,用英語就可以了,所以相對就簡單很多。而且競爭也不會特別大。
第四條路,也就是最最最直接的一條路,直接參加修士的考試。比如每年東大都會幾個這樣直接參加考試的學生,別的學校也不例外。具體流程就是,在國內直接去你想考的大學院的官網,查詢該學校考試的出願時期,在規定的時期內提交出願所需的材料,和在日本國內的其他同學一樣,審核材料通過就會給你下發准考證了。然後在考試期間你買個機票來日本參加考試就可以了。
⑨ 日本房屋建築設計的細節有哪些值得借鑒
對於空間的利用來說,日本的房屋設計是比較科學的。不過日本房屋大部分都是回木質結構。與中國大答多數是鋼筋水泥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就樓房來說與中國沒有太大區別,不過日本樓房的兩側為承重牆,門窗兩側則是石膏板和斷熱材料構成。
⑩ 日本傳統建築有什麼特點
在世界建築發展大潮中,日本建築無疑是令人矚目的。作為經濟、文化、科技三者結合的產物,日本當代建築創造了建築史上劃時代的作品。日本的當代文學、美術、音樂似乎還沒有日本當代建築這樣高的成就。中國建築界一直關注日本建築界的發展動向,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馬國馨院士的《日本建築論稿》(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9年版)就是這方面的重要著作。
《日本建築論稿》包括《日本建築文化淺析――吸收與創造》和《日本建築國際化的第四次浪潮》這些很有分量的長篇論文,還有關於丹下健三、黑川紀章及日本女建築師的專題研究,還涉及日本的野外博物館、日本桂離宮及其大修、日本的村山水、賴特和日本等問題,內容十分豐富,顯示了作者的淵博學識。本書最吸引人的當然是作者對日本建築近現代步伐和新時代新發展的精彩論述。馬國馨認為:日本有著與眾不同的強烈的傳統文化,有著固有的獨特的建築觀,同時又存在著對外來文化的包容和吸收。在創作方法上,日本存在著多種理論和流派,比如老一輩建築家村野藤吾就始終和現代建築保持著一定的距離;丹下健三則一直致力於日本的的現代建築運動,使之逐漸在日本建築界占統治地位;磯崎新使用的視覺語言,是在世界的文脈中找出他認為適當的語言;黑川紀章則要在東洋的思想中表現現代日本的主題;安藤忠雄清水混凝土最簡潔的質感體現了低技――高手工技術。這些建築家各有不同的立場和方法,主要觀點有三:其一是努力研究和提煉日本的特點,然後用現代的手法來加以實現。其二是追求「無形」的普遍性,也就是如何把日本的精神用一種曖昧的形式來加以表現。其三是一種新的和洋折中的方法,但有時一看就完全是日本的風格,又都只是表層的內容。在實際創作中,日本的建築家常常在這些觀點之間搖擺、彷徨,從中努力尋找新的結合點,尋找一條新的出路。
本書論述的「日本建築國際化」亦是讀者感興趣的問題。80年代後半期到90年代初,日本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泡沫經濟」,出現了一時的建築熱潮。國外建築師尤其歐美建築師大量湧入日本建築市場,隨之出現了日本建築國際化的「第四次浪潮」(日本建築史學家鈴木博之語)。馬國馨在本書中討論了日本建築國際化的第四次浪潮,分析了其中深刻的外部原因和內部原因。從世界級大師到後起之秀,從建築設計到室內設計,從歐洲到美國,最引人注目的大師如美國的格雷夫斯、埃森曼、屈米、貝聿銘,英國的福斯特、羅傑斯、斯特林,義大利的皮阿諾、羅西,瑞士的波塔等都在日本留下了作品,表明日本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有數的建築活動的中心和熱點。這次浪潮,如鈴木博之認為追求的是一種「同時代性」,即不僅是追求一種異國情調而是和別的國家「現時」同一水準的內容,是日本建築和外國建築的「平起平坐」。馬國馨則認為從另一個角度來考察,尚沒有完全達到「平起平坐」的地步,引進本身就是一種學習,就是要付出一定的代價。這次浪潮將深刻影響到日本建築界。這種外來建築文化和日本本土建築文化之間包含著復雜的內容。他們既有彼此在一定時期內共存的一面,也有產生激烈沖突的一面,由此將引起日本建築系統整體結構的變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建築界在吸收與創造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同樣值得中國建築界思考。在西方建築文化佔主流地位的情況下,日本建築界作出了有力的回應,日本建築文化因此成為當代世界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丹下健三、磯崎新、安藤忠雄等也成為國際知名的建築家。而中國,雖經過長期的奮斗,但似乎還未能在國際建壇上起主要作用。整個20世紀,能在世界建築史上留下名字的中國建築師恐怕只有戴念慈一人,他是具有保守傾向的古典主義大師(這里的「保守」指一種文化態度,沒有貶義)。而力圖創造中國現代建築的建築師,則因為沒能解決世界性的難題而不為國際建壇所關注。追求創新的建築師,有時卻只能落得「勇敢的犧牲」的結局。面對中國建築的現狀,日本建築的發展應該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參考資料:書名:日本建築論稿 (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