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營造茶藝館的藝術氛圍
茶館文化是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有悠久歷史的茶館又迎來了一個新的繁榮時期,鄰次櫛比的茶樓、茶苑、茶坊忽如雨後春筍,在有著豐厚茶文化積淀的中國大地上破土而出,令人目不暇接。繼中國各大城市茶藝館之後,各地中小城鎮的茶藝館也相繼出現、發展。
在物質財富不斷豐富的今天,追求優雅的文化娛樂與休閑活動以滿足精神文化需求,是具有濃郁文化藝術氛圍的茶館得以繁榮的社會背景。茶藝館文化藝術氛圍的形成有直接和間接內容二大方面的因素,直接內容包括建築裝飾、茶座設計、茶品、茶食、茶點等;間接內容包括陳列物品、動態景觀與景象、虛化景象、園林藝術思想的運用等。本文主要探討間接內容中茶藝館的虛化景象
茶藝館虛化景象是指聲、光、影、氣、風、香、色彩、色調等可被感覺到,但摸不著的物質,它們無時無刻不存在於人們的四周,通過嗅覺、聽覺、觸覺和視覺,影響著人們的各種感覺、感受和感想。因此建構虛化景象,在茶館氛圍的形成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與硬體設施的投入與效益比較,具有投資少、效益大的特點。
一、聲音
茶館內的聲音有言語、音樂、鳥鳴、水流聲、器皿擺放與碰撞的聲音等。
1、茶館內的談話聲
茶館內的談話聲有兩個層面,一個方面是茶客之間的談話,按照客人的性格取向大致可分為喜清靜和喜熱鬧兩部分。設雅座、包廂可滿足清靜客人的需求,在裝飾布置上也可留出足夠的空間距離和增設吸音材料分隔等獲得清靜環境。
大廳、散座適合喜熱鬧的客人,茶客可共同分享彼此的信息、新聞,一些老茶客到茶館的主要目的便是能與老朋友談話、聊天。
談話的另一方面是茶館服務人員與茶客之間的交談,語言交流藝術在於交談的內容、交談的方式等。若有客人光臨,服務人員沒言語,這個茶館便難成為茶客喜愛的茶館。若有言語,但態度冷漠、言語生硬,茶客可能掉頭而去。相反若是客人剛進茶館、主持人便忙不迭的過來招呼了,熱情地尋好茶客滿意的茶座,還寒暄一番,境況、感覺便大不相同,同樣的接待,因言語藝術不同,能帶給人截然不同的感受。
大型茶館由於茶客眾多,多注重在迎賓、導引、點茶、送客等接待服務過程中的程式化用語與禮貌用語,如「歡迎光臨」、「請問幾位?」、「歡迎再次光臨」等。中小型茶館由於客人有限,可多些主持人與茶客的交流,可使茶客感到熱情、溫馨,這也是業主與茶客之間的一種情感交流,有利於形成茶館「回頭客」群體,使茶館有部分相對固定客源。
也有茶館進行茶藝演示,現場沏泡,一邊解說、一邊進行示範沏泡,解說的質量高低是影響人們對此認同的主要方面。否則曾經一次,再次聆聽引不起人們的興趣,相反,如有講解培訓或播音素養,具有良好音質、音域的人,注意語調、語速、節奏、停頓、音量高低的適宜把握,聽悅耳的言語本身就是一種享受。
在與茶客言語交流過程中,若茶館主持人、服務員注意談吐表達能力,吐字准確、語言流暢、表情自然、親切,言談幽默、輕聲說笑、悅耳動聽、音質優美,能令茶客如沐春風、感覺輕松與融洽。
2、茶館內各種器物聲的利用與避免
器物所發出的聲音有多種多樣。久住都市多層建築的人,偶爾到山村,在寧靜的夜晚,下雨了,雨點「滴叭」落在屋頂的瓦片上、天窗上,聲音一會大一會小,雨聲小的時候細而輕,雨大的時候聲音響而密,時而急時而緩。聽到大自然中的這種雨打青瓦,身心能獲得前所未有的寧靜,是一種難得的精神享受。
如上所述,器物所發出的各種聲音,也能帶來不同的心靈感受。茶館內的器物所發出的聲音,有些應該利用,發揮,如曾經有茶館把金屬茶船(茶托)疊在一起,給茶客放置茶盞的時候,把茶托在茶桌上一溜的攤開,聲音清脆、排列整齊,展示了茶博士嫻熟的技藝;有些應該改善、避免,如沏泡技藝中的高沖低斟,注水的聲音避免了平而直。使聲音產生節奏感和韻律,在接待服務過程中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器物碰撞聲。洗手間也需隔音良好。
3、茶館音樂設計與選用
音樂在現代茶藝館中運用極為普遍,音樂聲能使空間變得豐滿,彌漫在空中的音樂可以喚起美好的回憶、當音樂與你的心境吻合,和諧的與人共鳴時,能忘卻憂郁、進入一種忘我的境界。如「春江花月夜」使人進入春日的江南靜夜,如夜色朦朧你的四周,滋潤您的心靈舒展。
早在2400年之前,人們就已製作相當精美的「曾候編鍾」,懂得了音樂的欣賞與享受,各種音樂能強烈影響、感染人的情緒,帶給人憂郁、歡快、激昂、愉悅、輕松、悲哀等情緒。茶藝館一曲美妙的音樂能否吸引眾多茶客前來品茗賞樂呢?已有茶館開始了這方面的工作,製作茶樓專用的樂曲,別具風格,引人入勝。
一般而言,選用音樂需與茶館類型相符合,如歐式茶座宜西洋管弦樂,和式茶館多用和歌,鄉土式、古典式、傳統式、民族式等多選用比較傳統的曲目。茶館音樂相對比較優雅,不宜用熱烈、奔放的曲目,這與質朴、自然、素雅的茶性相符合。卡拉OK式的演唱不宜茶藝館應用,幾個人心情舒暢了,許多人的心情破壞了。
音樂可以播音、可以當場演奏,視情況和條件而定。有些茶藝館專設音樂演奏台,但演奏技藝能否引人進入意境是個問題,許多茶藝館以有會彈奏的人而滿足。會彈、有琴僅是形式,須聽內容、質量如何?能否讓人感覺有新意、有特色,甚至心靈的共鳴,留下難忘的印象?與此有關的因素甚多,可因時、因地、因人而異,也與音場分布、音響效果、周圍空間設計等有關。
變化演奏的方式方法有各種傳統樂器的交替變換,有站式、坐式、走式演奏的變換,不同的演奏形式能給予人們更多的新鮮感覺,更多的音調、音質、音量、音域感受。
適宜的音樂旋律能使人陶醉,得到心靈的撫慰,煩躁與憂郁能因此而盡釋,疲憊與煩惱至此而消融。品香茗、聽妙音,是茶藝館藝術氛圍的主要特色之一。
二、光線與影像
光線與影像,影形相隨,有光才有影,有物才有影,而影像又能反映與之對應的物與光線。茶館內的光線分為自然光與人工照明光兩種。影像是茶館所有人與物在光照情況下的反映,光線與影像無時不在人的周圍,從人出生至老死一直伴隨著人,影響著人的情緒與感覺。
那麼茶藝館中應該採用何種光線強度?何種照射方式呢?這需要分析人們對光線明暗、光線照射方式的心理感受與視覺感受。在古代人們對雅緻的茶室,要求窗明幾凈,以便室內採光達到人體眼睛感覺舒適的要求,而現代人們不僅要求明窗凈幾,還要求運用光線與影像形成一定的茶館休閑氛圍。
1、光線與色彩
人們習慣讓光線直接照到需觀察的物體上,建築運用天井、天窗、窗戶就是為了採取自然光線,自然光不足,再用燈籠、日光燈等人工光源。光源外有紙、有玻璃能保護光源不被風吹滅。在生活實踐中,人們發覺了光源外籠罩的物體色彩可改變光源的色彩,現代人們才知道是它遮掩了其他波長的光,而僅讓本色波長的光通過而已,事物呈現出的色彩也僅是因為事物吸收各種波長光線的選擇不同之故。
工作中人們集中需要注意力,需要一定的光線強度,從色彩上講,以白光強度為大。人們在習慣於生活、工作的光線下已形成了一定的角膜擴張度,一旦改變環境光照強度、色彩、光線照射方式便會產生新鮮感受。
2、光線、視覺與神經興奮
對人體而言,光越強、瞳孔越小,黑暗中瞳孔較大。瞳孔的大小由人體神經系統自動調節,自動調節愈快,刺激大腦皮層愈興奮,光越強,神經愈緊張,光一會兒強、一會兒弱,一會兒紅、一會兒綠,刺激神經處於高度興奮與緊張狀態。相反,眼睛所觀察到的物體之間色差小,明暗程度反差小,神經處於不緊張、不興奮狀態。
3、漫射光在茶藝館的運用
對人體的感覺而言,直射光漫射光是光線強度大。漫射光由於受到物體的遮檔,光線發生折射、散射原因,降低了光線強度,相對瞳孔較大,直射光刺激瞳孔縮小。瞳孔小是神經調節作用強,瞳孔大是神經調節作用弱的原因。漫射光能分散人們的注意力,鬆弛神經、使人產生輕松的情緒、舒適的情感。漫射光又由於光線的折射、散射,使周圍環境中的物體受光照比較均勻,降低了物與物之間的光強差及對比度,光線柔和而不刺眼,具有安詳、寧靜、平和的秉性。
帶有一定色彩的漫射光,把這種色彩均勻地鋪灑於四周,能減少周邊物體的相互間色差,深邃神秘,朦朦朧朧。使人感覺諧和、鬆弛與輕松,營造了茶藝館的休閑氛圍。能使人融合於環境中,有渾然一體的感覺,在環境中不顯突兀,產生一種與整個氛圍同步、和諧的傾向,從而認同這種氛圍。
在日常生活中,睡覺需關燈,光線弱,可使神經舒緩,容易進入睡眠狀態;舞廳用五顏六色的旋轉燈,使人興奮激動;卧室中常用燈罩,使燈光漫射,營造睡眠的氛圍;圖書館用日光燈,可專注於讀書。這些都有其合理性和科學性。
4、色彩與情緒
不同的色彩給予人的感覺不同,七色彩虹是由於色彩的對比、調和及形態的優美,成為「美麗」的代名詞。色彩對人的感覺既有社會因素、又有心理因素,也有傳統習慣及文化承傳因素,多方面影響人們的情緒與氣氛。如身處大紅環境,能使人興奮,感覺熱烈、喜慶或溫暖;粉紅色,有浪漫情調;人的眼睛對綠色不太會疲倦,讓人感覺靜逸、放鬆的情緒;暖色調如紅、橙、黃能讓人感覺暖意;冷色調如綠、青、灰、黑讓人感到清涼。又如中國古代曾認為玄色代表莊重;黃色代表皇家;婚嫁用紅衣,而今卻流行新娘穿白婚紗的時尚等。
茶藝館中色彩與光線的運用對於整個茶館應該多樣統一、協調一致,而對於不同的分隔類型,具體某一類事物的配置上要有一定的對比,既有個性又有共性,可顯得生動、視覺層次豐富。如品茗杯內壁與茶湯色澤對比明顯,可映襯茶湯更具優良品質的美感。光線在某一陳列品的特別生動處用射燈照明,其明暗對比可引起人們的特別注目。
此外還需色彩的對照與呼應,如茶館外景色彩與內部能相互照應,前後能相互呼應,此與彼能多樣統一。
在茶藝館中運用一定色彩的漫射光線,還可柔化人像,臉部彷彿有了化妝效果,使人們自我感覺更為良好。人的自然屬性註定人們並不需要真實的自我,而是需要虛化的、美化的自我,若自我欣賞有觀賞美的感受,許多人便願意經常光顧,如理發、美容場所等。這樣的環境能獲得更多人的認同。
5、茶藝館中光線運用的細節
光線與影像也因時、因地、因人而有不同的感受:如陽光可因時間、季節不同而有截然不同的感覺。當人們在夏日的野外工作時,驕陽如火,非常希望有雲彩遮住陽光;而在寒冷的冬天,人們紛紛在陽光下取得一點溫暖的感覺。同樣是舞台射燈的燈光,照在舞台演員身上受人歡迎,相反,照在觀眾席上便是對觀眾的不尊重。
茶藝館燈飾布置及光線的設計具體來說,不宜用、少用直射光源,多用漫射光線,光源燈罩多用磨砂玻璃、絲紗燈籠等,形式可以多樣。光照度相對於大多數場合需要暗些,許多茶館設計的光線是外面行人透過玻璃窗看不太清茶館內的人,在茶座內可以看清楚外面的行人,是符合大多數人的心理需求的。
對於茶館散座光線宜暗些,而雅座、雅室相對亮度可大些;各散座之間相互不太看得清楚,但一個散座內光線應能讓相聚一起品茗的人,能辨得出臉部表情。一般人不希望在品茗休閑時,照在身上的光線是周圍環境中最明亮的,如果感到自己是被人觀察的對象,容易產生緊張情緒。相反,如感到他人注意不到自己時,本身卻能方便觀察周圍事物,精神比較輕松。
在茶館環境中,較具觀賞美的地方,需要觀察清楚的地方,光線可適當亮堂些;如物品陳列處、演藝處、迎賓站立處、通道高低處、擺放茶食茶點處、門面處、及綠化觀賞樹木等,不太美觀的地方,光線宜暗淡些。茶館業主可以運用不同形狀、色彩、高低、質地、光強度的燈籠、壁燈、燭光、台燈、掛燈、射燈,在室內外的頂上、地上、牆壁、空中等設置各種光源。
設計部分光線與影像的互作,可以增加茶館動態景象,營造幽雅、閑適的品茗氛圍。如室內放置幾處瘦而高、葉片細而修長的植物,在自然光或人工光源的映照下,影形相隨,既有美學上的「同聲相呼」,又有耐人尋味的雅緻情趣。光源也可以是晃動式的,如置放蠟燭於玻璃杯內的水面上,點燃蠟燭作為光線,讓燭光隨便搖曳、或懸掛式的燈籠隨風而動。讓人在品茶的同時感受影像輕輕地搖曳。從葉間漏出幾樓光線,透過修長的技葉、葉隙進入人們的眼簾,無比靜逸,影重重、像疊疊,身心得到凈化。
三、茶館內的空氣、溫度
空氣與溫度是人體感官嗅覺、觸覺方面的內容,伴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人們對空氣和溫度。雖然現階段人們對嗅覺、觸覺滿足的價值認識仍不到位,很少有人因為聞到了高雅的香氣、清新的空氣或感受了涼爽清風而願意付款,但確鑿無疑的是人們希望在這樣的環境生活,樂意去這樣的環境休閑品茶。如果茶館內空氣不流通、污濁、或有難聞的氣息、或夏天悶熱、或冬日寒冷,即使硬體設施上檔次,人們仍然不會認同,少有茶客上門。
冬季茶館暖和、夏季涼爽、空氣清新,這是茶館最主要的環境氛圍,不論男女老少感受咸同。過去簡易茶館和舊式茶館中常見的拿著扇子引涼風的情景在現代茶館中將愈來愈少。風扇在簡朴的茶館中仍有可用之處,現代茶藝館中多用各種空調。
1、空氣新鮮
從空氣清新的條件來說,以露天茶館、季節性茶館、風景區的茶館較有利,其他一般性茶館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許多茶館業主都了解本茶館該方面的不足,但改善已是非常困難,它涉及到是否影響觀景?管理方便否?分隔與投資關系、安全因素、房屋結構本身等。有很多茶館發生茶客進來後,因沒有適宜的上述條件,而走出茶館去尋環境好的茶館,值得引起重視。
中小型茶館相對場所小,客人少,空氣新鮮容易處置。而大型茶館空間大,客流相對多,主要問題是難以讓茶客感受新鮮空氣,合理設置排氣窗與進氣口比較困難。大塊的窗戶玻璃,雖衛生、安全又便於觀景,但在氣候宜人的日子,茶館內的人卻難以領略自然氣息。
2、室溫宜人
室溫難以妥善處置是中小型茶館存在的主要問題。空調如何安置的氣溫宜人?在長方形的空間中安置立式空調,會導致冷熱不均;如果分隔,隔板高的情況下,這種現象愈明顯;如果分設包房,每個包房設分體空調,沒客人來,空調開著浪費電;不開空調等客人來了選茶座,再開空調,沒有涼爽宜人的環境。如果該包房僅容二至四人,收入與支出難以理想,每個包房均設立櫃空調又有投入過大的情況。因而就室溫而言建築形式不宜狹長,而應趨於正方形的空間,單層空間高也比較容易處置。
溫度的控制與新鮮空氣的需要是一對矛盾,夏天茶館內既要降低室溫、又要把室內的涼氣排出去;冬天要提高室內氣溫,也要把室內熱氣排出去,才能讓室外新鮮空氣進入茶館內;出氣口太小,室內空氣混濁;換氣窗太大,耗電量多、設備機子多。這就需要根據雅室與大廳、檔次(收費)高與低而定。如果進行裝修,應適當配置換氣扇窗戶等,促使以空氣對流並注意空調的配備與安置位置的妥當等。
四、香氣
飲茶環境中具有自然香氣,是人們樂意享受的優美環境之一,在桂花樹下品茗,彌漫在空氣中的桂花香伴隨杯中裊裊升起的茶香,給人一種美好的享受。與香氣相反的是不潔的、難聞的、混濁的空氣等。香氣是溶入在空氣中的,各種成份的生化物質不同組合形成的,由各種醛類、醇類、酯類等組成。人們都願意深深呼吸那種自然的花香,感覺自然花香的美,人工合成的香氣沒有自然花香的完美。
香氣能提神醒腦,使人心情開朗、愉悅,促進身心健康。有些茶館為了利用這樣的環境,有專門的茶室建築和季節性的茶館,如杭州的「靈峰探梅」茶室、杭州滿覺隴桂花季節的茶棚,「麴院風荷」的荷花池旁茶座等,現代茶藝館中為了改善空氣與嗅覺也有各種各樣的方法。
1、自然花香
在茶館的適宜部位,按季節擺設花卉盆景。自然花香有蘭花、荷花、水仙、梅花的幽香;有桂花、佛手、素馨、茉莉花、菊花的芳香;又有白蘭、梔子花那樣的濃郁襲人,既有觀賞價值,又有優雅的花香嗅覺。
2、茶室中的插花
能使品茶環境具有「生氣」,在演藝台、窗檯、茶幾、花架以及不同分隔的品茶環境中因時、因地布置,插花所用的花草枝葉具有「春花、夏綠、秋葉、冬枝」的不同季相變化,也能使人觸景生情,產生情感互動的意境美,形成茶館中品茶休閑的自然氣息與藝術氣氛。各種插花藝術理念與手法的運用,能使茶藝館增加寧靜、幽雅的氛圍,柔化周圍環境,豐富景觀層次與內容。各種花香還能豐富嗅覺感受。
3、茶香
各種上等名茶均有各自獨特的香氣特徵,如「祁門香」、「通天香」、「蕃薯香」、「板栗香」、「松煙香」、「蘭花香」等等。每一種茶的干茶香、烘焙香、茶湯香、葉底香又有所不同,冷嗅、溫嗅、熱嗅香氣各有區別,能極大地豐富嗅覺感受,使人領略大自然的奇妙。茶香是茶藝館最可資利用的資源。
4、茶點、茶食香
各種茶點、茶食均有獨特的香型,香氣類型不一,普通如瓜子,也有「香瓜子」的譽稱。還有放上八角、茴香、桂皮配料現煮的茶葉蛋、鵪鶉蛋、豆腐乾,具青竹香的竹筒飯;具箬殼香和糯米香的小粽子等。許多顧客盈門的茶館,其茶點、茶食香型比較明顯。香濃也是茶點、茶食新鮮的一種標志,該類香型是普通工薪階層情有獨鍾的。
5、焚香、點香
有視覺上的景象享受,隨著細細煙霧輕盈迴旋、縹緲,或多或少帶走幾許俗塵凡囂。所焚、所點的香大多是檀香,型式有線香、盤香、柱香。香氣濃烈,由鼻端直入腦髓,給予人印象深刻。雖缺少含蓄、文雅氣質,但可掩飾油膩、香煙、汗漬等異味,在空間較大的場合比較適合。在室內若點檀香,各種花香難以體會,若在較小空間的雅室,可選擇香型淡雅的類型。
其它香氣還有許多,如各類化妝品的香氣,空氣清新劑的香氣、殺蟲劑的香型、樟腦丸的香等。一般衛生間多用樟腦丸或檀香;備茶間、茶點茶食製作處、大廳可用檀香或空氣清新劑;雅室可用花卉盆景、插花。在大廳或進出口處可設置烘焙茶香的小設施。
考慮上述因素,在茶館選址上,盡量避免在有異味的場所,如小菜場旁邊、化工廠旁、公共廁所旁。房屋單層面宜高,利於空氣流動。
既有實的景觀又有虛化的景象能豐富人們品茶賞景的內容,靜態的景觀(人文、自然)有話題多少的擔擾,而變化的、虛化的景象、為清淡提供了無窮的話題。有助於人們對思想、觀點、文化、藝術、情感、審美等交流與溝通。加深人們的相互了解與友誼,營造良好的茶館文化藝術氛圍。
B. 1.茶館設計建築面積是100平米,戶型自擬。要求有天花布置圖,地面鋪設圖,立面圖三張圖以上,效果圖一張。
你是做作業吧,O(∩_∩)O哈哈~還是自己完成比較好哦,多學點以後會用得著的
C. 如何設計茶藝館的存儲室
茶藝館是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有悠久歷史的茶館又迎來了一個新的繁榮時期,繼中國各大城市茶藝館的出現、發展之後,各地中小城市茶館也依次崛起。走在日益現代化的城市街頭,不時可以看到一座座格調雅緻,外觀獨特的茶館。鄰次櫛比的茶樓、茶園、茶坊、茶園忽如一夜春雨過後的春筍,在有豐厚茶文化積淀的中國大地上破土而出,令人目不暇接。高檔賓館、飯店內也順應人們的需求開設有小型茶藝館。從事茶館相關行業的人員也有了新的正式職業分類,由中國茶葉博物館組織編稿的茶藝師系列被收錄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上茶館「吃茶去」已成為人們的時尚。 在物質財富不斷豐富的今天,追求高雅的文化娛樂生活以充實自身,是具有濃郁文化氛圍的茶館得以繁延的社會背景。茶藝館文化氛圍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因素,除了建築裝飾、茶座設計、茶湯、茶食、茶點外等直接內容外,還有陳列物品、動態景觀與景象、虛化景象、園林藝術思想的運用等間接內容。現擇間接內容中茶藝館的動態景觀與景象予以介紹。 至茶樓吃茶,給客人的享受,不僅僅是一杯好茶,它是一種綜合的享受。茶藝館藝術氛圍的形成中動態景象與虛化景象設置起到了重要作用。這里的「景象」泛指茶館中的硬體設施之外的,人們在茶館中可能感覺、感受的一切。有些茶藝館投資較大、設施高檔,但茶藝館的藝術氛圍、休閑娛樂氣氛不夠。相反設施一般、投資不大的茶藝館人們感覺環境好。許多人開茶館還先去考察那些人氣旺、效益好的茶館。然後按照那種茶館的規模、檔次、設施、經營方法投資興辦,但得不到那種藝術氛圍與休閑氣氛,效益不佳。這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動態景象與虛化景象的因素。因為現代人由於生活環境因素、大都心境比較浮燥、考察中的感覺對那些實實在在的物體,如規模大小、檔次(包括價格)、設施、茶點、茶食等看得見、摸得著、吃得下的事物印象比較深刻,而對於活動的、變化的、聽到、看到、聞到、感覺到的,但摸不著的卻沒有印象、或很少有印象,或有認識、但難以理解。因而缺乏對動態景象與虛化景象的認識與把握。 這與人們穿衣服相類似,以一個人穿西服為例、某個人穿了後,很有氣質、很有風度,另一個人穿了,人們感覺別扭。同樣的料子、款式、規格為什麼效果不一樣?氣質、風度就是虛化的景象、能感覺、但摸不著。這里涉及到人們深層次的人生觀與世界觀問題,這正是那些習慣於唯物主義、現實主義思想的人所具有的缺陷,科學發明、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在多方面依賴於唯心主義、理想主義等形而上的思想與方法。 茶館內外人的動態景象 茶館動態的、變化的景象包括各種人、指窗外、路過、進茶館、離開茶館的人、茶館服務人員、茶館中表演的人;各種人的動作、姿勢、表情;各種人所附加的靜態景象由於人的活動而富於變化的景象,如服飾與發型、美容、化妝、各種飾品、手飾、頸飾、服裝、鞋帽等,相信有許多人僅因為可以舒適的坐著欣賞各種人的景象、就願意進茶館喝茶。 這種人的景觀景象作為茶館怎麼樣去利用它、設置它?怎樣使這些景觀景象更清晰、觀賞層次更豐富、觀賞面更開闊等?留給予人們更多的觀賞內容?這可從兩方面加以說明。一個方面是指茶館外的行人或來喝茶的客人為觀賞的對象,茶館業主通過選址、門窗設計、茶座布置、通道與過道規劃、分隔材料的選用等,提供便於茶客觀賞的條件。比如人群稠密處,便於觀看的、看得愈清楚的、稍高於行人的茶座設置是許多茶客首先選擇的場所。又如人們喜看燈會、趕廟會,還打扮一番,大部分人的心理並不僅僅去觀燈、去購物,而是俗語稱「湊熱鬧」,有人閉目養神,有人談笑風生,有人吞雲吐霧,蹲的,側靠的、翹二郎腿的、有擱腳高高的,有凝望天際、彷彿對天而語的。它提供了人與人相互觀賞的條件、架起了人與人之間互相欣賞的橋梁。 這些內容涉及茶館經營活動的成功與否,如果茶館重視高雅文化,比如品茶吟詩,品茶聽琴、品茶論道、品茶對弈、品茶觀賞山水美景等。這些場合一般不希望被外人干擾,因而在茶座選址、門窗、通道與過道規劃、分隔材料上需相對封閉,自然更能吸引文人雅士、社會名流。但文人雅士、社會名流相對於社會大眾而言是一小部分,這一小部分人能否上茶館品茗休閑、或上你的茶館品茶呢?某些場合也許進行茶會活動是絕佳的,但對於日常經營活動是不宜的,尤其是針對大眾、一般市民的經營型茶藝館。 另一方面是茶館內的人員,它為茶館業主供給了有所作為的豐厚內容,怎樣使這些動態的、變更的景觀景象 更具觀賞 性、藝術性、更具美感、令人印象深入、賞心悅目。留給予人們更多的美好感受?一般而言,人們首先關注的是沒有看到過的、不太看到的、美好的、看了感到舒服 的、很想看到的等日常生活 中不常見的景觀景象 。打個比喻,人是雙腳站立走路的,如果有人是倒立用手走路的,或用滑輪走路的,許多人便會前來觀看;茶店伙計遞個熱毛巾給茶客,主毛巾不是遞的而是旋轉著空中飛過來的,人們便感覺稀罕。滿足急迫的觀景心理需要 。各類茶館可以開發許多符合本茶館特性的、別出心栽、獨具一格的類似 內容。許多茶館效益好,並非單純茶泡的好、就是因為它的特徵。 茶館內演藝的動態景象 在茶館中設置小型舞台,布置相應的演藝人員進行各種表演是許多茶館增加動態景象 與虛化景象 的有效法子 。在中國清代的許多大的茶館幾乎就是戲園、戲園大都有是茶館。上海知名的「丹桂茶園」、「天仙茶園」就是初期的戲園。四川成都的「悅來得意樓」就聯合了說書、聽書。四川曲藝表演地點大多為茶館,《竹枝詞》:「蕭條市井上初燈,取次亭門顧客疏。生意數他茶館好,滿堂人聽說評說。」茶客邊喝茶邊說書、看戲,這些茶館除提供茶水點心及茶食外,還提供菜餚主食。戲班也多以茶館作演出場地。
D. 茶樓設計風格有哪些種類
茶藝場所風格各不相同,按照建築與裝飾風格大致歸為以下幾類:版
①庭院式茶藝館。以權中國江南園林建築為藍本,有小橋流水、亭台、樓閣、曲徑花圃、拱門迴廊,有返璞歸真、回歸自然之感。
②廳堂式茶藝館。以傳統的家居廳堂為藍本,擺設古色古香的傢具,張掛名人字畫,陳列古董、工藝品等,環境古雅清幽。所用茶桌、茶椅、茶幾樣式古樸、講究,或清式、或明式,讓人感覺走進了書香門第的廳堂。
③鄉土式茶藝館。強調鄉土的特色,追求鄉土氣息,以農業社會生活為主題,竹木傢具、馬車、牛車、蓑衣、斗笠、石臼、花轎等,質朴自然。有的直接利用無人居住的古居整修成茶藝館,更有一番情趣。
④唐式茶藝館(或稱「日本和式」茶藝館)。唐式茶藝館內置矮桌、坐墊,以木板或以榻榻米為席,入內往往需脫鞋,席地而坐,以燈簾、屏風、推拉門或矮牆等做象徵性的間隔,令人感到新奇的異域風情。
⑤綜合式茶藝館。裝潢古今結合、東西合璧,多種形式融為一體,以現代化的設備創造傳統的情境,以西方的時尚結合東方的情調,這樣的茶藝館受到更多年輕朋友喜愛。
E. 茶室設計有幾種風格
很多的別墅業主對於自己的家都會有著這樣的一份小期待,那就是有一個安靜愜意的茶回室,能夠在里答面安心的品茶、打坐、沉思,享受屬於自己的一份靜謐的時光。
但是如何打造茶室,很多業主都會有各式各樣的疑問。尚層別墅裝飾小編就是來為大家答疑解惑的,如何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精美小茶室?
首先,是不是只有中式風格能夠匹配茶室?
單從裝修風格上來說,中式風格、新中式風格以及日式禪意風格是比較貼近茶室意境的裝修風格。
但是茶室是一個私密性較強的空間,對於安靜有著很大的要求,所以私密性空間的設計並不一定要拘泥於室內風格,就像每一間卧室也都有著不一樣的格調一般,私密性空間是可以獨立的存在的。
其次,茶室一定要「暗黑系」么?
很多別墅業主會陷入這樣的裝修設計誤區,不是安靜冥思的地方么,那就是要越黑越好?
其實不然,畢竟照明光源也是我們在空間設計中不得不考慮的一大裝修設計元素。適當的光源並不一定會破壞意境,相反在很多陽光充足的原木色茶室之中,我們更能感受到一種愜意的生命力,貼近大自然的氣息。
光源不充足的茶室雖然有意境,但是也會稍微有些壓抑的感覺,品茶也是需要好心情的,所以一定離不開照明的支撐。
F. 茶樓設計的主要有哪些類型 鄭州茶樓設計公司
一、仿古式茶藝館
仿古式茶藝館在裝修、室內裝飾、布局、人物服飾、語言、動作、茶藝表演等方面、都以某種古代傳統為藍本,對傳統文化進行挖掘、整理,並結合茶藝的內在要求重新進行現代演繹,從衷體、總體上展示古典文化的整體面貌。各種各樣的宮廷式茶樓、禪茶館等,就是典型的仿古式茶藝館。
二、園林式茶藝館
園林式茶藝館突出的是清新、自然的風格,或依山傍水、或坐落於風景名勝區,或是一個獨門大院,它由室外空間和室內空間共同組成,往往營業場所比較大。室外是小橋流水、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突出的是一種純自然的風格,讓人直接與大自然接觸,從而達到室內人造園林達不到的一種品茗的意境。這種風格是與現代人追求自然、返璞歸真的心理需求相契合的,但它對地址的選擇、環境的營造有較高的要求,所以現代茶藝館中為數較少。
六、戲曲茶樓
戲曲茶樓是一種以品茗為引子,以戲曲欣賞或自娛自樂為主體的文化娛樂場所。這種即品茶又娛樂的文化形式,在我國由來已久。戲曲茶樓在裝飾上更強調戲曲表演的氛圍和要求,相對來講,品茶是它的一種主要的附帶功能,它不太講究茶葉、茶藝,而是以茶葉為引,在戲曲與樂曲聲中,鬆弛身心,交流聯誼,享受戲曲藝術。
七、綜合型茶藝館
綜合型茶藝館主要體現在經營服務項目上,以茶藝為主,同時有經營茶餐、餐飲、舊吧、咖啡、電腦、棋、牌等內容,把多種服務項目綜合在一起,以滿足客人的多種需求。
以上文章由古蘭裝飾官網篩選提供參考,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G. 家居茶室設計的要點是怎樣的
經營型茶室的設計與布置
經營型茶室的建築和裝飾可根據周圍環境,由建築設計師和茶藝師共同討論,可有各具風格的特色。但從茶室功能上要求而言,其建築應包括主體建築和附屬設施兩部分。主體建築應包括品茶室、茶水房和茶點房;附屬設施為小型倉庫、管理人員及服務人員工作室(包括更衣、化妝)、衛生間等。
一、茶室的設計。
主體建築設計視茶室大小而異,一般的有如下設計方案:
1、大型茶室
品茶室:可由大廳和小室構成。茶藝館在大廳中必須設置茶藝表演台,小室中不設表演台而採用桌上服務表演。視房屋的結構,可分設散座、廳座、卡座及房座(包廂),或選設其中一二種,合理布局。
散座:在大堂內擺放圓桌或方桌,每張桌視其大小配4-8把椅子。桌子之間的間距為兩張椅子的側面寬加上通道60厘米的寬度,使客人進出自由,無擁擠不堪的感覺。
廳座:在一間廳內擺放數張桌子,距離同上。廳四壁飾以書畫條幅,四角放置四時鮮花或綠色植物,並賦以廳名。最好能布置出各個廳室的自我風格,配以相應的飲茶風俗,令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卡座:類似西式的咖啡座。每個卡座設一張小型長方桌,兩邊各設長形高背椅,以椅背作為座與座之間的間隔。每一卡座可坐四人,兩兩相對,品茶聊天。牆面以壁燈、壁掛等作為裝飾。
房座:用多種材料將較大的空間隔成一間間較小的房間,房內只設1-2套桌椅,四壁裝飾精美,又相對封閉,可供洽談生意或親友相聚。一般需預先訂座,由專職的服務人員幫助布置和服務,房門可縣掛提示牌,以免他人打擾。
茶水房:應分隔為內外兩間,外間為供應間,牆上開一大窗,面對茶室,置放茶葉櫃、茶具櫃、電子消毒櫃、冰箱等。裡面安裝煮水器(如小型鍋爐、電熱開水箱、電茶壺)、熱水瓶櫃、水槽、自來水龍頭、凈水器、貯水缸、洗滌工作台、晾具架及晾具盤。
茶點房:亦分隔為內外兩間,外間為供應間,面向品茶室,放置乾燥型及冷藏保鮮型兩種食品櫃和茶點盤、碗、筷、匙等用具櫃。里間為特色茶點製作工場或熱點製作處。如不供應此類茶點,可以簡略,只需設立水槽、自來水龍頭、洗滌工作台、晾具架及晾具盤即可。
2、小型茶室。
品茶室:可在一室中混設散座、卡座和茶藝表演台,注意適度、合理利用空間,不能毫無章法,亂擺一氣,講究錯落有致,各有其長。
開水房及茶點房:在品茶室中設櫃台替之,保持清潔整齊即可。
二、茶室的布置。
茶室布置是業主文化修養的綜合反映。為能充分顯示茶室陶冶情操、令人修身養性的作用,在茶室布置上需下一番功夫,使之既合理實用,又有不同的審美情趣。縱觀現代茶室的布置,一般的可以有以下幾種類型供選擇:
1、中國古典式。
室內傢具均選用明式桌椅,材料為紅木、花梨等高檔木料、鑲嵌大理石、螺鈿者更佳(資金有限者可用仿紅木)。壁架可以採用空心雕刻或立體浮雕。用中國書畫為壁飾,並輔以插花、盆景等各種擺設。如杭州中國茶葉博物館的仿明茶室,是傳統居家的客堂形式。正對大門以板壁隔開內外兩堂,壁正中懸畫軸,兩側為一融對聯。壁下擺長形茶幾,上置大型花瓶等飾物。長茶幾正中前設八仙桌(或四仙桌),桌兩側各安太師椅一把。整個結構古樸嚴謹,充滿大家氣派。又如上海汪怡記茶藝館的大廳茶室,雕花塥扇內是茶藝表演台,大廳內設鑲大理石桌面的紅木桌椅。壁架上陳列了茶樣罐和茶壺具,壁上懸掛各種字畫。還如杭州墅園茶藝館的大廳,正中用紅木貝雕屏風裝飾,一側設古箏演奏台,大廳內散放桌椅;房廳正中放置紅木圓桌和八把紅木靠背椅,壁龕上擺置各種飾物。
2、中國鄉土式。
這一款茶室的布置著重在渲染山野之趣,所以室內傢具多用木、竹、藤製成,式樣簡朴而不粗俗,不施漆或只施以清漆。壁上一般不用多餘飾物,為襯托氣氛,牆上可以掛一些蓑衣、箬帽、漁具或玉米棒、紅干辣椒串、寶葫蘆等點綴,讓人彷彿置身於山間野外、漁村水鄉。如杭州太極茶藝館內景,依次可見為茶藝表演台、木製桌椅、壁燈和吧台。又如四川成都的一些茶館,館內皆為竹製桌椅,樑上懸掛小鉤,供茶客掛鳥籠,邊逗鳥邊喝茶。
另外,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各少數民族有著自己獨特的民族文化與飲食習慣,飲茶也有自己的特色。可以借鑒其風俗習慣,運用到茶室布置上來,讓客人們在品茶之餘,享受強烈的民族風情。
3、歐式與和式。
這一款茶室的布置是仿國外茶室的裝飾,營造一份異國情調。歐式茶室以卡座設置居多,是最普遍的一種。另外,廣泛流行於都市中的音樂茶座,大體也屬此種。和式茶室指日本的茶室布置,即室內鋪榻榻米,客人脫鞋於門廊,換拖鞋入內,席地而坐,整體布置極其簡潔明快,或懸一畫,或插一花,如杭州中國茶葉博物館中的和式茶室。
H. 建築設計:茶藝館的類型有哪些
茶藝館的類型有哪些?
從建築設計的
角度
應該有中式
日式、歐式、美式
現在比較流行
禪
式
但是,這些我覺得也不重要
心才是最重要的
外在的世界
並不代表
什麼
內心的強大
才是
真的強大
I. 中國茶葉博物館的建築布局
中國茶葉博物館建築面積平方米,展覽面積2244平方米。1990年10月起開放,是國家旅遊局、浙江省、杭州市共同興建的國家級專業博物館。由於在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改革與發展中作出了突出貢獻,2007年5月24日,中國茶葉博物館被國家人事部和國家文物局授予全國文物系統先進集體的光榮稱號。
茶葉博物館作為展示茶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建築選址在杭州西湖龍井茶的產地雙峰一帶,從而設計出了茶史、茶萃、茶事、茶緣、茶具、茶俗6大相對獨立而又相互聯系的展示空間,從不同的角度對茶文化進行詮釋,起到了很好的展示效果。
一號樓為陳列大樓,設5個展廳。茶史廳介紹中國茶葉生產、茶文化的發展史,茶萃廳展出中國名茶和國外茶葉的樣品,茶具廳展示中國各歷史時期茶具的演變和發展,茶事廳介紹種、制茶、品茶的科學知識,茶俗廳介紹雲南、四川、西藏、福建、廣東以及明清時期的飲茶方法和禮儀,反映中國豐富多彩的茶文化。
二號樓用作外賓接待和學術交流。
三號樓設6個不同風格的茶室,供參觀者品嘗各茶系的飲茶風味。
在四號樓,參觀者可以欣賞到古今中外的茶藝和茶道表演。館內建築具江南園林特色,曲徑假山和周圍茶園相映襯,把參觀者帶入豐富多彩的茶文化氛圍之中。 茶是中國對人類、對世界文明所作的重要貢獻之一。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是最早發現和利用茶葉的國家。茶業和茶文化是由茶的飲用開始的。幾千年來,隨著飲茶風習不斷深入中國人民的生活,茶文化在我國悠久的民族文化長河中不斷豐厚和發展起來,成為東方傳統文化的瑰寶。近代茶文化又以其獨特的風采,豐富了世界文化。
今天,茶作為一種世界性的飲料,維系著中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深厚的情感。 茶,自神農最初發現和利用以來,在中國歷史上已吟詠了幾千年之久.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這句古老的俗語,道出了茶與中國人民的不解之緣。
關於茶事, 歷代茶人進行了無數次探索和嘗試。自陸羽《茶經》問世,茶事方大行其道。
古往今來,茶之種、之制、之器、之藏、之飲、之用各有其術,各有其道,各有其情。 走進博物館,首先帶給人的是震驚:它沒有圍牆。一般博物館給人的感覺都是庄嚴肅穆的,有一種泱泱經典文化的架子。但茶葉博物館整個地打通了圍欄和圍牆,僅在需要阻隔的地帶,密植帶刺植物,既通透又有效阻攔,營造出一個「館在茶間、茶在館內」的生態型無圍牆博物館,它彷彿在告訴人們:我們沒有門檻,我們歡迎每位客人的到來。
沒有圍牆的博物館,卻是一個茶文化氛圍相當濃淳的休閑景區,處處彰顯了人文主題和茶文化韻味,以獨具江南風味的園林藝術和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專題展示吸引著廣大茶文化愛好者和中外遊客。
腳下的路,一下子奪走了所有的視線。以天然石材鋪就的路面上出人意料地鑲嵌了來源於歷代碑石、拓片、名帖、名人書法、繪畫作品、陶瓷題記、摩崖石刻中的100個「茶」字或「茶」的別稱(如荈、詫、荼、茗等),或行雲流水,或渾厚蒼勁,或奔放不羈,或古趣盎然,人們不禁陶醉於這書法篆刻的藝術天堂里,既有書香墨韻,也聞到了濃濃的茶香,茶未至,香先到。
不知不覺走完這條名為「雙香徑」的茶道,來到了茶博西北角,一條橫貫茶博,頗具茶韻的水系,成為茶博游覽的景觀軸,恰到好處地表現了「水為茶之母」 的主題,力現「茶」與「水」的交融關系。水系利用山勢,引進錢塘江活水,從茶博的西北角一直貫通到東南角,與館外山澗溪流相匯合,以經天然瀑布長年沖刷的天然大岩石駁岸,並在溪底鋪就一層鵝卵石,採用深潭蓄水、分層築壩、湧泉、山澗、溪灘等處理手法,讓水流逐級而下,恰似九溪十八澗,形成疊水效應。 順水而下,水系兩旁是特色茶樓和室外品茗專區,出東南,則來到了茶博文化的精粹——陳列大樓,這里有著源遠流長的中華茶文化,水景到此漸至收尾,整一條游覽線路既顯通暢連續,又寓意深遠。
走進陳列大樓的序廳,頓時被淙淙水聲吸引,只見一面水幕從十米高處徐徐而下,一潮春水浸潤著偌大一個綠色的 「茶」字,顯得格外清亮醒目,真是「精茗蘊香,借水而發,無水不可與論茶也」。水幕之下,假山盆景鬱郁蔥蔥。這動靜結合的設計,象徵著中華茶文化之源遠流長,詮釋了茶與水、自然與人的親和關系,突出了展覽的主題。
茶葉博物館的文化展示是吸引人的,這里是博物館的精華所在。整個展覽分茶史、茶萃、茶事、茶具、茶俗、茶緣等六個部分,多方位、多層次、立體地展示茶文化的無窮魅力。
徜徉在展廳,最讓觀眾流連的是繽紛再現的各地茶俗。一個個生動的場景,敘述著各民族人民飲茶、愛茶的日常生活。藏民家的酥油茶,觀眾可以親自動手打制;模擬的大茶樹下,「竹爐湯沸火初紅」的是雲南傣家的烤茶;臨江而設的茶攤七星灶正旺,拾階而上,遙望巫山雲雨初霽;斜陽下回眸徽商茶莊前迎風飄曳的「茶」幌,宛若回到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那個年代。茶莊的一側,福建的功夫茶道正在上演,莊重典雅的茶藝小姐正在為您泡製一壺釅釅的鐵觀音,而駐足觀賞的人早已成為別人眼中的風景了。
從原始森林的野生大茶樹切片到各種栽培茶樹標本;從良渚時期粗朴簡陋的飲器到明清精美絕倫的宮廷茶具;從茶籽化石到民族風格濃郁的茶俗場景,一件件珍貴的文物,輔以精心設計的文字、圖片、圖表,製作精良的模型、惟妙惟肖的雕像,以及優雅動人的音樂,演繹了數千年的文明進程。
茶博館的陳列有許多獨特的創意,它努力增加直觀感,提高觀眾的感性認識,一改傳統博物館只准看、不準動手的規矩,盡可能地為觀眾提供參與機會,提高觀眾的參觀興趣。
有的展廳設開放陳列區。茶萃廳陳列了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黃茶、黑茶六大茶類及再加工茶等共三百餘個茶樣實物,被分門別類地安放在圓柱狀茶樹形檯面上,同時配有相應按鈕。只要觀眾戴上耳機,點擊標本旁的按鈕,就會有一個娓娓動聽的聲音介紹相關的茶葉知識。同時在開放區還陳列著各種緊壓茶,有金瓜茶、筍殼茶、七子餅茶、方磚茶、茯磚茶等等,小的直徑不過一、二厘米,大的直徑竟超過一米。只要觀眾有興趣,就可以用手去觸摸,甚至可以用嗅覺去感受它的香味。
在茶事廳,開放的陳列再一次讓觀眾有機會去感覺茶葉的全部,從茶樹的種子、枝幹到果實;從一片葉子到可口的茶飲料……只要轉動轉盤,各類茶葉適宜的沖泡時間、茶葉用量、茶與水的比例等知識一目瞭然。「三沸圖」形象地說明了茶聖陸羽在《茶經》里提出的,「魚眼、蟹眼、騰波鼓浪」的「三沸」之說。
多媒體的使用,使有限的展示得到無限延伸。整個展覽共設置了五台多媒體觸摸屏,將與茶文化有關的社會政治、經濟、音樂、詩歌、繪畫、舞蹈、宗教等元素被有機地串合起來,編入電腦程序,只要用手輕輕一點,大量的茶文化信息源源傳來。有獎競猜的多媒體系統更加吸引觀眾,點擊滑鼠,就可以獲得一份知識獲得的喜悅。
在茶葉博物館除了能欣賞到專業的茶文化展示外,還能在視野范圍中不斷地加深和拓寬知識,感受到濃濃的文化氛圍。 公園般地博物館,對周邊植物配置進行了精心地處理,不遺餘力地利用植物的特色配置凸顯主題,將茶文化不斷向周邊環境延伸。有品種各異屬山茶科植物的茶花,能與茶樹進行性狀比較;有觀賞性強且可供泡飲的植物,如絞股藍、玳玳、大葉冬青、六月霜、枸杞、茶條槭、薄荷、茉莉、魚腥草、野山楂、玫瑰、桂花、金銀花、杭白菊等等。既增加科普性和趣味性,營造出特色植物景觀,同時在配置上有層次,又有茶文化特色。徜徉於博物館,不經意地看去,是個不露人工痕跡的生態公園,但細細觀察,每座橋,每個水池都有著詩意般的名字,都蘊涵了生動的文化故事,就連一草一木都具名目,都有文化韻味。
茶博還有一個獨特的、開放性的茶樹品種資源圃——嘉木苑,這是一個生動的專題性茶樹園,展示了100多種千姿百態的茶樹品種。許多品種間差異明顯,除了尋常所見的灌木型茶樹外,還可見到喬木型大茶樹,如烏牛早、黃葉早、肉桂、毛蟹、雲南大葉等大茶樹等等。資源圃還對各種茶樹品種的產地、名稱、適制茶類等立牌說明,營造出一處鮮活的室外展區。坐落於嘉木苑下的焙香簃在茶葉採摘季節還向觀眾表演炒茶,展示炒茶技藝和茶葉加工的重要工序,加深遊客對茶葉製作工序的了解,是對展廳陳列的生動補充。
精心的植物配置和品種園,大大充實了茶博茶文化的內涵,並成功地將茶文化從單一的視覺展示中解放了出來,向周邊環境延伸,形成可觀、可觸、可感的新體驗。 茶葉博物館的環境小品也非常吸引人們的眼球。300多個形態各異、雕刻精美的柱礎,或安置於玻璃長廊柱子下,或作為環境裝飾,或供遊人小憩。柱礎石質不同、大小不等、形狀各異,顯示了它們有著各自不同的身世,包涵著豐富的人文和古代建築藝術的信息。在博物館中,總能看到不少遊客對道路兩邊的柱礎發出嘖嘖的贊嘆聲,這些精巧玲瓏的石墩子,盡管經歷年代久遠的風雨剝蝕,仍是依稀可辨,面面都有寓意祥瑞的石刻圖畫,寓意豐富,風采傳神。有了這些柱礎的參與,茶博的文化氛圍更顯濃郁,是茶文化的開枝散葉之地,還是一座琳琅滿目的石刻藝術收藏所。
茶聖陸羽的仙風道骨讓人駐足不前,遠眺群山的陸羽,激發了人們對先賢的緬懷。茶博陸羽像為青銅制,高約2.5米,並配有低矮的茶桌,置茶爐、茶杯等品茗用具於上,陸羽則站立於旁,衣袂飄然,左手持一茶碗,右手持一茶書,回味著唇齒之間的茶香余韻,神態自若,氣勢生動。 安置於吉慶台附近的圭表和日晷也引起了人們格外的注目。雖為小品設置,其實是可以使用的。圭表和日晷均屬於我國流傳最古老的天文儀器,以太陽為觀測目標,根據測定日影長度來確定時間的計時儀器。
圭表是根據正午時表影長度的變化來測定節氣的、定年長的,由圭和表兩部份組成,圭表基座一周分別裝飾「宋代審安老人十二茶具圖贊」及「二十四節氣歌訣」。
日晷則是利用一日之表影的方向變化來定出時刻的,由盤和針兩部分組成,日晷一側裝飾「與日俱進」,另一側裝飾「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日晷所指的時間是本地實際的太陽時,即真太陽時,與常用的北京時間存在不等時時差。
圭表和日晷對我國古代的農事生產極有幫助,而茶葉生產也是屬於農耕文化的一部分,需要利用圭表和日晷來測定茶葉採摘的節氣和時間,體現了茶事的季節性要求。圭表和日晷的設置既有助於人們了解更多的天文知識,可以根據提示親自動手測定時間和節氣,同時也將茶事活動納入了一個完整的農耕文化中來體現,顯現了茶文化與農耕文化的親密關系。
帶著輕松愉悅的休閑情緒,在茶葉博物館觀摩品味,累了,隨意地揀一處坐下,深深地呼吸空氣里桂花的甜香,渴了,挑一處有水聲鳥語的地方坐了,叫上一壺茶,細細地品,慢慢地讓茶香彌滿唇齒之間,便也就品出了一種閑情逸致、一種別樣的風雅來了。
這樣的風雅,是會被記取的,記取的一半在於茶博風情一半在於人文。走進了這龍井茶鄉,品出了另一番西湖煙月味,這種味道,正如杯中的茶,雖濃釅,卻也回甘久久。